论刘备曹操

游戏攻略010

论刘备曹操,第1张

论刘备曹操
导读: 1、论刘备曹操2、三国你们喜欢的英雄人物是谁?有人说曹操有人说刘备我还是比较喜欢刘备的。3、曹操为什么不辞退蒋干4、做曹操读什么书一般以为曹操遭后世文人和统治者诋毁的主要原因在于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以及曹操的儿子最终取代了汉献帝自己做起了皇
  • 1、论刘备曹操
  • 2、三国你们喜欢的英雄人物是谁?有人说曹操有人说刘备我还是比较喜欢刘备的。
  • 3、曹操为什么不辞退蒋干
  • 4、做曹操读什么书

一般以为曹操遭后世文人和统治者诋毁的主要原因在于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以及曹操的儿子最终取代了汉献帝自己做起了皇帝。

最能影响君臣关系的是权力的归属。一个对皇帝造成威胁的大臣就是觊觎政权的大臣,一个受到威胁的皇帝就是自己的政权正受到觊觎的皇帝。曹操迎驾之前的汉献帝惶惶如丧家之犬,性命尚且难保,除了一个皇帝的名分以外已经一无所有,东汉政权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此时,曹操掌握着本来属于自己的政权,汉献帝没有什么权力可被觊觎。如果他们之间真有什么权力之争的话,那么也只可能是汉献帝企图剥夺曹操的权力。

不管汉献帝怎么想,不管躲在后方不干正事的孔融之流怎么想,曹操至少在此时是不可能把权力交出的。他的理由很充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然欲孤便而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即便是周公也是在天下大定,成王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天下的情况下才归还了本来就属于成王的政权。面对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混乱局面,汉献帝难道会认为这个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权力现在就应该由自己亲自掌控?

衣带诏事件应该不是出于汉献帝的本意。因为汉献帝根本就没有除掉曹操的理由,他现在之所以还是一个皇帝完全是赖曹操之力。如果他落到了别人手里比如心胸狭窄的袁绍之流的手里也许早就命丧黄泉了。如果他真写了什么衣带诏那么此人就是一个诛杀功臣的人,就是一个只关心个人权力而不顾天下安危和百姓死活的赵构一类的人。难道做岳飞才是曹操应该有的下场吗?

还有一件损害曹操和汉献帝关系的事就是伏皇后阴谋要害曹操。据说伏皇后是因为看到曹操让自己的女儿进宫做了贵人,自己感觉受到了监视,因此非常紧张。如果要监视你曹操也没必要搭上自己的女儿。即便是监视你,如果你没做亏心事也大可不必紧张。即使心里紧张你做事小心一点就是了,为什么一定要置曹操于死地呢?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是想重施外戚专权之故伎。正是外戚专权导致了东汉的灭亡。他们的阴谋如果得逞,结果就是先害了曹操,然后自取灭亡。除掉这般只会祸国殃民而无真才实学之辈实乃国家之福,百姓之福,同时也是汉献帝之福。伏皇后的下场实属罪有应得。如果刘禅的老婆要害诸葛亮,诸葛亮大概也绝不会手软。

汉献帝有没有参与这两件事呢?如果他参与了,那么一方面说明此人绝非善良之辈,一方面说明此人政治上极不成熟;如果他是个局外人,那么其昏庸无能可见一斑。由此可知,曹操没有交出权力是多么正确!无论如何,这两件事肯定在曹操和汉献帝之间造成了隔阂。曹操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同时还要防备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汉献帝并不能做他可靠的后方。他比阿斗还更不容易扶起来。

曹操和诸葛亮与他们的皇帝的关系实在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曹操的儿子做了皇帝而诸葛亮的儿子则没有。假如诸葛亮的儿子后来夺取了刘禅的政权,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不管这件事与他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出于他的本意。“王莽谦恭未篡时”,可能就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句话很可能是别人的伪造。因为曹操曾经说过要让诸妻妾在他死后出嫁“令传道我心”一类的话,唯恐天下人误解他,他又怎么会说出这种话给人以口实呢?就算这句话真是曹操所言,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操暗示他的儿子当皇帝。这种说法有些可笑,对自己的儿子有什么话不可以明说,为什么一定要暗示并且弄得尽人皆知?所以如果他说了这句话其意图就是向天下人声明虽然自己可以做皇帝但是绝不会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至于儿子要怎么做,自己死后是无法控制的。在他的儿子做皇帝这件事上他根本就用不着暗示,就是他劝儿子以后别做皇帝,曹丕也未必肯听,即使曹丕肯听,他手下的大臣们也未必肯听。他的大臣们之希望曹氏称帝,正如高怀德们之于赵匡胤,李逵们之于宋江。

请问如果曹操自己做了皇帝他和赵匡胤相比谁更对不起原来的皇帝呢?当然是赵匡胤。因为如果曹操做了皇帝那是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而赵匡胤攫取的却是一个完好无损的政权。曹操自己没有做皇帝除了策略上的考虑即不愿坐在火炉上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心理上的障碍或者说是道德上的障碍,也就是所谓几世为汉臣的包袱。不管是什么原因,在欲望和道德之间曹操最终选择了道德,维护了所谓的君臣大义。而被后人赞赏的刘备诸葛亮君臣为了当上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听信了汉献帝已死的谣言。如果他们想搞清楚汉献帝是否真的死了,实在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这个所谓的谣言就是自己造出来的也未可知。由此看来,刘备君臣在这件事上至少不比曹操高尚。公正地说曹操这种行为与赵匡胤等人相比即使以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也是值得赞赏的。

曹丕取代汉献帝当上皇帝开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禅让制的先河,其实就是开创了改朝换代中和平交班的传统。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除了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以外大部分的改朝换代用的都是这种方式。著名的如晋武帝司马炎,南朝宋武帝刘裕,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后梁太祖朱温,宋太祖赵匡胤都是用这种方式取得了政权或者获得了政权的合法性。

魏朝对退位后的汉献帝还是不错的。退位后的汉献帝仍“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陶渊明说: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表面上是指责曹丕在汉献帝退位后不闻不问,实际上是赞扬他对汉献帝没有戒心,比较宽容。而不像刘裕在晋朝恭帝退位后的第二年就下毒手将其杀害。山阳公死后,魏明帝“素服发哀,并遣使持节典护丧事”并追谥他为汉孝献皇帝,葬以汉礼。

说曹丕篡夺了东汉的政权其实是很牵强的。曹丕只不过是把名义上属于汉朝的天下实际上是由自己父亲打下来的天下实至名归地换上了自己的招牌。而司马炎,杨坚,赵匡胤倒是地地道道地夺取了别人的政权。没有多少人指责司马炎,杨坚,赵匡胤,却和曹丕的父亲过不去,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如果象鲁迅所说这是因为曹魏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那么中国的文人们岂不是太势利了吗?

即使曹操确实对不起汉献帝,确实是一个篡权者,确实是一个“汉贼”,那么这个“汉贼”也只是汉朝之贼,而不是汉民族之贼。从历史贡献来看,他实在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如果说旧时代的文人们诋毁曹操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文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如果还纠缠于他和汉献帝的个人关系,而不是着眼于他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贡献,就没有资格做一个现代人。

后世的雍正和曹操有类似的命运:“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这也不是什么巧合,其实他们两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得罪了有话语权的人。历史的经验证明能够左右舆论的人是万万不可以得罪的。秦始皇坑杀了几百个儒生,项羽坑杀了二十万降卒。秦始皇被公认为暴君,却没有几个人指责项羽的残忍。所以,一个“狡猾”的统治者宁可得罪百姓也不可得罪精英。

以前我有一个模糊的感觉,曹操和拿破仑在个性和才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曹操就是中国的拿破仑,拿破仑就是欧洲的曹操。后来看了拿破仑比较详细的传记,发现撇开时代的特点不谈,无论就个人才能,成就还是个人魅力而言,欧洲的拿破仑都比不上我们中国的曹操。并且处于皇权时代的曹操控制了自己的欲望,而大革命时代的拿破仑却做了皇帝。在欧洲包括原来与拿破仑敌对的国家都把他视为历史伟人,甚至恩格斯都没有在做皇帝这件事上指责拿破仑。而没做皇帝的曹操呢在中国历史上却遭受了最严重的诋毁。难道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吗?

“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是罗贯中给予曹操的最有效的诋毁。这句话最早的版本出自孙盛的《杂记》,原文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有人说孙盛此人“好奇情多,而不知言之伤理”,且不管这评价是否可靠,值得怀疑的是作为东晋人的孙盛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他以前的人好像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们凭什么相信他的话呢?后来罗贯中对这句话做了改造并且觉得没有人证不足以使人相信,于是让曹操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陈宫。如果是在今天,曹操的后人一定会跟孙盛和罗贯中这两位刀笔先生打名誉权官司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孙盛和罗贯中则用莫须有的罪名毁了曹操。

如果曹操真说了那句话就一定是坏人吗?我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什么。孔子很同意我的看法,所以他说要“听其言,观其行”。且不说历史上的曹操,即使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是一个只允许他负别人而不许别人负他的人。我们有句古话叫做“不因人废言”由此可知也不能“因言废人”。

为什么人们那么在乎一个人的言论呢?这是因为人们以为这些人的言论一定代表了他们真实的思想。所谓思想其实是一种判断,人的脑袋里可以有很多念头但是只有在形成了稳定的判断以后才可以称之为思想。一个人的思想我们是看不到的,思想见之于行为并且是一贯的行为才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扪心自问,我们哪个人从来没有说过过头的话呢?难道那些话代表了我们一贯的思想?难道我们会照我们说的去做?一个巧言如簧,甜言蜜语却总干坏事的人,我们不会认为他是好人;一个满嘴牢骚却乐于助人的人,我们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坏人。

不好的言论的坏处,在于可能会影响世道人心。我们可以猛烈的批评这种言论,但绝不能因此全面地否定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形下说出的个别的言论,并不能代表这个人真实的一贯的思想也不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但是,如果某个人一贯地宣扬某种言论则另当别论。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汶川地震中的范美忠。他出于求生的本能逃出了教室没想到要喊自己的学生们一起逃生,自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如果他承认自己做得不好,请求学生们原谅自己的惊慌失措,人们也不会对他有过多的苛求。然而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怯懦,不惜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自私的“英雄”。当他振振有词地套用从书本上搬下来的概念和词句为自己辩护的时候,是多么可笑,可怜,可恨!他的这些言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呢?他伤害的只有自己和他的家人。

三国魏晋时期的曹操在当时一般人心目中的地位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代伟人。且看他的主要对手对他的评价。孙权说他“至于御将,古来少有”;诸葛亮转述刘备的评价“先帝每称操为能”;诸葛亮自己的评价“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陈寿的评价更是出奇“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崇敬之情,溢于言表。陈寿已经是晋朝人了,曹操及其政权早已烟消云散了,他大可不必为了某种个人的利益去吹捧曹操。陈寿这种激情的评价只能说明去世多年以后的曹操仍然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对曹操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崇拜到诋毁的漫长过程。即便到了以刘备为正统的《三国演义》也没有完全掩盖他的超凡魅力。《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大概罗贯中自己就是这么定位的。有他在书中引用的一首诗为证: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如果事先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意见,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被罗贯中丑化了的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也是最有血有肉,最有魅力,最激动人心的形象。所谓“可爱的奸雄”的评价应该从《三国演义》中得出。

有位老先生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后感觉这个曹操不是他心目中的曹操,好像有为曹操翻案的意思。其实电视剧《三国演义》基本上是忠实于原著的。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其实他心目中曹操的形象并非直接来自《三国演义》。他或者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或者没有认真地读过《三国演义》,至少是没有不带任何成见地读过《三国演义》。他对曹操的印象更多的来自脸谱化的中国戏剧以及由它直接造成的民间舆论。当戏剧中的曹操被画成白脸后,他在民间的形象就彻底地被抹黑了。由于戏剧通俗易懂的形式“曹操”的丑恶嘴脸很快就妇孺皆知了。曹操民间形象之最直接的根源就在于戏剧的影响。不用说在文盲充斥的时代就是在几乎消灭了文盲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认真地看过《三国演义》呢?

更有一些无知的家伙,从不认真读书,从不认真思考,仅凭不知从哪里听来的片言只语就出来哇啦啦地乱发议论。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分不清历史上的曹操和文艺作品中的曹操,告诉他们其中的差别应该是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曹操都死了那么多年了,也没有人出来主张他的名誉权,对他如何评价又有什么要紧?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对他的评价其实影响的是我们活着的人。有没有公正的舆论实在是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标志。以倡导正确地评价曹操为契机也许可以创造一种有利于正确评价一切历史人物以及尚在世的人物的一种公正的舆论。

公正的舆论有什么作用呢?它至少可以促使人心向善。假如曹操知道自己死后的名声反而不及杨坚,赵匡胤这些真正的篡位者,他会不会后悔呢?请看担了虚名的晴雯是怎么说的:“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首先说曹操,其实三国演义里完全埋汰,曲解了曹操,第一点,曹操在起兵之前,是洛阳城县衙的一个小官,他的干爷爷是太监,当时汉朝官宦之争已经相当严重了,因为当时世道很乱,所以曹操在洛阳城里发布宵禁令,但是还是有官宦子弟触犯法律,是皇帝身边第一红的太监的干儿子,曹操不顾一切,砍了那个官宦子弟,这点可以说明,曹操是非常有正义心的。第二点,为什么他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还是没有称帝,当时的形势和势力已经足够让他称帝,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称了帝是不是会失民心,这个大可以放下,因为三国鼎立的时候,貌似曹操已经被刘备骂了很久的曹贼了吧,所以说要失民心,早失了,但是为什么他没有称帝呢?说明他还是忠于大汉。第三,关于曹操屠了整个徐州,试问下,你的亲生父亲死了,你会怎么样?会不会报仇?而且古代百善孝为先,这个孝被看的更加重,这说明曹操是一个孝子,我们现代很多人都还比不上他呢。第四,关于曹操的猜忌心,把自己代入曹操这个角色,如果你是曹操,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你如果没有这点心计,你想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开什么玩笑,就在魏国的内部,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取曹操的人头,别以为只有现在才有间谍,古代一直都是有的,还有后来曹操的病危,华佗要开曹操的脑袋,切除肿瘤,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可能这个只是有点风险而已,但是你想在1750多年前,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把脑袋切开了,还能活?第五,还是权利问题,曹操身在丞相这样一个职位,外有刘备,孙权两大势力,内有无数背地里想杀曹操的人,如果让他退位,让出兵权,这不是直接让他找死么?没了兵权,人家还不是想搓扁就搓扁,想捏圆就捏圆,那只是为了自保,所以才只能在这个高度上不断提高,权力这东西,其实本来也没什么对与错之分,只有利益要害关系啊。

再说刘备,从一点上,可以看出来,刘备是一个心机相当深,内心无比邪恶的一个人。那就是白帝城托孤,刘备知道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是一个决定着整个蜀国命运的人,杀不得,但是又放心不下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所以才对诸葛亮说出了一番反激的话,让诸葛好好辅佐刘禅,如果扶不起,那就废帝,自己做帝,这完全就是暗喻诸葛亮了,但是刘备也似乎透彻的了解诸葛亮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所以才这么做。

曹操手下的一位谋划之士。简称谋士。

如果没有赤壁之战,或许蒋干就没有了出场的机会。也没有了他说话的机会,轮不上他么。试想,曹操手底下那么多文人谋士,如果让每人都说一句。那得多少句啊?曹操长八只耳朵也听不过来。蒋干出场,因为周瑜。

曹操在赤壁之战遭遇到了一个劲敌:周瑜。这个周瑜,了得!精英中的

翘楚,人才中的领袖。

让曹操十分头疼,本来,面对曹孟德的八十万大军,东吴的文人们都闻风丧胆,准备投降了,东吴的孙老板也准备归顺了,曹先生可以兵不血刃,就拿下东吴这个前景广阔的市场了。可是周瑜偏偏跳出来了,主战。曹操也不是战争贩子,天生就喜欢打仗啊,如果能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江东最好啊,可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啊。如此说,曹操的本意,也希望和平解决争端。可是怎么才能说服这个不识时务的周瑜放弃抵抗呢?这让曹操颇费心思,于是,曹老板召开战前紧急会议,专题讨论这个问题。这个时候,蒋干先生主动请缨了:曹老板啊,您别发愁了,我认识这个周瑜。不就是小周么?我找他说说去。

蒋干怎么认识周瑜呢?蒋干是周瑜的同学。什么同学?小学同学?中学同学?还是大学同学?党校同学?电大同学?书里没有交待。反正是同学。就跟现在一样,张嘴就说,某某是我同学。你也别问是什么同学。反正挺亲的。前几天,有人来找谈歌,传达室打电话说是谈歌的同学,谈歌问是什么同学,传达室说不清楚,谈歌不敢怠慢,忙着下来接待,见面真认不出了。谈歌还不好意思问,寒暄了半天,才搞清楚,是二十年前,谈歌参加过一个为期五天的学习班。于是,就同学了。于是,请一顿儿吧。写到这里,有些感慨,这种现象应该叫做“同学泡沫”。还时不时弄场同学聚会,什么小学同学,中学同学,电大同学……种种。见面之后,握手拥抱,吃吃喝喝,跳舞唱歌,联络感情……同学通讯录,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种社会人事关系名单。电话号码,邮政编码,通讯地址,电子信箱等等,一应俱全。写到这里,谈歌笑了,现在桌上就有一本谈歌的同学通讯录。

由此看来,古时候就有同学聚会了。蒋干怀里是不是也揣着一本同学通讯录呢?书上没写。不好妄猜。

也不知道蒋干跟周瑜是什么样的同学,如何多少年不见面了(或许只是初中时的同学?后来人家周瑜一路高中大学考上去了,还考上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也说不定。而蒋干或许就初中毕业后就上了一个中专),也不知道他们毕业之后,阔别多少年才有了这次会面。他们当年分别之后,自然是各自发展自己的事业。当然现在周瑜比蒋干混得强多了。跟现代社会一样,毕业的时候也看不出谁将来会怎么样。等多少年之后,某某出息了。就有不服气的私下嚷嚷:“什么啊,就他?我还不知道他那点底细吗?当年他还不如我呢?”这种话常常听到。可是说这种话软弱无力,透着矫情。一样的同班同学,后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周瑜在东吴的部队里当了司令(督都),是东吴这边的高级干部。蒋干呢,在曹操的部队里当参谋。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顶多也就是一个副主任科员一级的参谋。这两个人级别不一样,差大劲了。

你还别不服气。同学归同学,有卖菜的,就有买菜的;有开车的,就有坐车的;有做饭的,就有吃饭的。蒋干先生心中是不是也有一种不服气酸葡萄的味道呢?

曹操挺怀疑这事儿,他问,蒋先生,您行吗?您能说动周瑜投降?

蒋干或许被曹操的疑问伤着自尊心了,他仗着跟周瑜的这层同学关系,就当下对曹操拍开了胸脯:曹老板啊,您别小瞧我,就凭着我蒋某人这三寸舌头(古时人爱说舌头:三寸不烂之舌。谈歌常常怀疑,古人怎么会量舌头呢?真的是三寸?现在也没有人印证过),就能把周瑜说得叛变了,屁颠儿屁颠儿打着白旗过来投降。曹老板,您就瞧好吧。这件事儿就包在我蒋干身上了。书看到这里,感觉蒋干是在吹大牛。你凭什么啊?哦,就凭一张嘴说说,就能把人给说过来?你是什么舌头啊?牛舌头?莫非你蒋干参加过全国大舌头公开赛?拿过金奖?

这里边会不会是这样一种情况,蒋干感觉自己在曹操手下埋没多少年了,好容易逮着一次出头的机会,就难免说几句过头话。如果不吹得大点,万一曹操不给这次机会呢?到东吴去说服周瑜,至少也算一次公费旅游啊。再让带上家属(带小姘当然也没有人追查),不就是更美哉美哉了吗?也或许当年同学时,他周瑜还打过蒋干的小抄呢?要不然,你周瑜当年肯定有两门考试不及格。现在你周瑜牛了,你得记得我蒋干当年帮过你的情份啊。这次见面,我除了公事,还得让你帮我点钱,我家里刚刚买了房,三室两厅,我的积蓄可都花光了,装修还差好几万块钱呢。要不然,周瑜你得赞助我一辆轿车。由此猜测,蒋干如此大吹牛皮,有多种动机。

可是感觉曹操好像有点愚蠢了,你怎么就相信牛皮哄哄的蒋干先生呢?蒋先生说他能把河里的鱼说上岸来,把天上的鸟说到开水锅里来,你也相信?那周瑜是三岁两岁的小孩子啊?你蒋干拿块糖就能哄着人家投降?或许你蒋干来来曹操这里之前,当过几天媒人?干过几天婚介?连蒙带哄地说成过几对?可这也不是给我曹孟德说媳妇儿呢,这是去说降周瑜。你就真敢吹牛腿?也可以这样想,曹操也未必多么相信蒋干的能力。书上讲,“孟德大喜”,那是表情。曹操心里怎么想的?大概也是有枣没枣三杆子的事儿吧。你蒋干愿意去,你就去试试吧。反正我老曹也不损失什么。说不降周瑜,也是丢你蒋干的人。再者,你去一趟,看看东吴那边的情况也好。回来说给我听听,也是个收获。行了行了,蒋先生,那就劳烦您辛苦一趟吧。按出差报销车马费。请客送礼,也开张正式发票回来。实报实销。这应该是曹操的真实心态。

于是,蒋干就去出这趟公差了。

这同学的关系就是这点好。一般都给面子。老同学大老远来了,周瑜当然要大大地款待,当然要好吃好喝好好地宴请蒋干了。而且要用最高的规格。老同学嘛。这样的款待一定会极大地满足了蒋干的虚荣心。但是读者别忘了,这不是一般的同学聚会,蒋干是带着任务来的,是出公差。周瑜也是带着心理准备的,是接待外宾。这更像一场商务洽谈会。

洽谈会的场面十分隆重,老同学见面,酒是免不了的,肯定还都是好酒,至少是茅台五粮液这种级别的。还得找些陪酒的。其实,这都是周先生事先设计好了的。周瑜热情地说:蒋学兄啊,咱们多年不见了,这次见面,真不容易啊。我很想念同学们啊。人生苦短,咱们今天不谈工作,只谈风月,喝酒,得使劲喝。喝完了,没事儿了,睡觉。也赶上周瑜那个时代的条件不行,放到现在,就比过去节目多了去,喝完了,还有唱歌,跳舞,洗澡,打保龄球等项目。很遗憾,蒋干先生没赶上现在的时代,要是赶上了,喝完了酒,周瑜肯定还要请蒋干先生跳舞唱歌洗澡蒸桑拿。找几个按摩**也备不住。

周瑜装作喝高了,就让蒋干跟自己躺在一个床上睡觉。蒋干却没有喝多。有读者评论这一个情节说,此时的周瑜装睡,却是醒着;此时蒋干醒着,却真是做梦呢。周瑜然后就让蒋干盗书。蒋干真还盗了。这一盗,蒋干就算是结结实实钻了周瑜的圈套。蒋干揣着这封书信连夜跑回来了。情况紧急啊,蒋先生连夜把正睡得七荤入素的曹操从热被窝里喊起来,听他汇报:曹老板啊,事急儿啊,实在对不起啊,打扰您休息了。我虽然没有把周瑜说投降了,可我弄来一个大情报啊。您知道吗,您身边有奸细啊。谁?就是蔡瑁和张允啊。这两个家伙早有二心了,是定时炸弹啊。这书信就是物证。曹操正睡得懵懵澄澄呢,或许这一阵子睡眠不好,刚刚吃过了安眠药,估计脑子也还没有完全清楚呢,他看了蒋干盗来的这封书信,当下就发火了。什么?这两个人竟敢暗地里想投降周瑜?来人啊,把他们拉出去宰了。得,曹操就迷迷澄澄地把这两员大将给杀了。

周瑜可高兴坏了。这蔡张二人是曹操身边的高科技人才,精通水军,是周瑜的心头大患啊。现在借蒋干的手,把他们送上了不归路,这曹操的水军的战斗力可就大打折扣了。这一场老同学聚会啊,周瑜请蒋干喝了一场酒,这场酒喝得值了,喝出来两条人命。天。什么酒?代价这么高?国窖1573?XO?人头马?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背景,这蔡瑁和张允本是降将,曹操对他们就一直不大放心。如果挑唆曹操杀许褚夏侯渊,曹操还会上当吗?你蒋干别说偷回一封信来,你就是弄几盘录音磁带或者DVD光盘来放放,曹操也不会相信。

蒋干心里美啊。虽然周瑜没投降,可自己这趟公差没白出啊,我还是给曹老板办了一件大事情啊。替曹老板清除了他身边的两颗定时炸弹啊。这也是大功一件啊。等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之后,他还在曹操身边直磨蹭,意意思思地不想走,大概是等着领奖金呢。

曹操终归是个聪明人,片刻醒过盹儿来了,就知道上当了。还奖金呢。蒋干啊蒋干,我不处分你就算不赖了。他狠狠瞪了蒋干一眼,一句话都懒得跟他说了。转身走了。

这还得说是曹操,还真算是胸怀大。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让蒋干给弄的,把两个海军科技的带头人给杀了,这得多大损失啊。可曹操到底也没怎么着蒋干。按说,你让人家利用了,捅了这么大娄子,我还不杀你吗?没杀。曹操懂得爱护知识分子。只是曹操不爱搭理蒋干了。这种傻蛋还怎么搭理啊?换上谈歌也不搭理他了。

写到这里,似乎就有了问题,蒋干这样没水平(估计那文凭也来路不正)的干部,曹操干嘛还留着啊,还不赶紧着辞退算了。不行就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考核他的工作成绩,群众打分,末位淘汰嘛。曹操不用亲自出面,组织部门就会找蒋干谈话:蒋参谋啊,群众意见太大,你说你捅了多大的娄子啊,也不说您是故意的,可是客观上您陷害了两名高级干部啊。你这副主任科员级别的参谋也别干了,你到下边基层参加体力劳动算了。要不您就辞职。可是曹操没有这样处理蒋干,为什么?其实这里边有一个道理要讲。曹操有曹操的难处,他也知道手底下不都是郭嘉那样的杰出人才,像蒋干这样有文凭没水平的干部也多了去了。可是也得养着啊。你辞退蒋干,他还不服呢,他还得找你谈呢:曹老板,你凭什么辞退我啊?我在你这单位干了这么多年,没功劳还有苦劳呢,没苦劳我还有疲劳呢。弄急了眼蒋干还得找一大帮人跟曹操去说情:曹老板啊,您就留下蒋干吧,他也在您的企业里呆了好几年了,工作也没有什么大错。盗书这件事,他只是提建议嘛,处理蔡瑁张允是您曹老板拍的板啊。跟蒋干没直接关系嘛。蒋先生也是一个老实人,除了能说几句,他一无所长啊,您要是真炒了他,他上哪儿找工作啊?现在就业多难啊,您还是批评批评留下他吧。就算我们大伙求您了。给我们个面子吧。如果真闹到这一步,曹操也得收场。总之,蒋干只能留用了。

想想看,其实哪个单位都有些像蒋干这样不着调的干部,可是越是这样的干部,越没事儿。养着吧。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机构大概就是这样逐年庞大起来的。鸡多不下蛋,是一句常常用来比喻人浮于事的旧话。可是也得看看这都是些什么鸡哟,你这群鸡里本来就没有下蛋的鸡嘛。明白的***本来也就没指望着蒋干这样的干部下蛋。可是蒋干还发牢骚呢:那句有名的话是:曹营之事不好办啊。蒋干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这句名言。

一出京戏《群英会》,是名剧。久演不衰,且不说马连良谭富英这些正面的角色,萧长华老先生演技真是好。余生也晚。只是看过萧先生的片子,真是把一个又愚又蠢的蒋干演活了。清代毛宗岗先生评价蒋干时,讲过:周瑜假做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蒋干先生啊。

这个不是读什么书能够达到的。

书,分什么人读,什么人用;怎么读、怎么用。跟读什么、读多少,关系不大。古往今来,有多少没有什么文化、甚至“目不识丁”却建立丰功伟绩的伟人(比如成吉思汗)?有多少学富五车却一事无成者?中国科举制度最大悲哀就是造就了一大批满腹经纶的呆子。

史书上说曹操“好读书”,“尤好兵书”,跟据史书上的记载,曹操终其一生都是爱读书的,即便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手不释卷。因此读书确实非常重要。按照你“想做第二个曹操”的想法,读兵书应该是没错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也许可以对你有所裨益。

但是问题来了——现在是和平年代,不打仗了,你读兵书有什么用呢?

还有,识“时代”者为俊杰,现在是什么时代?想做曹操?对不起,你晚生了100年,如果你生于1888年,也许赶得上中国革命大潮,跟着毛、周、朱等人打天下,运气好不死的话,也许能成为一军之将。可是现在是和平时期,想做枭雄?只能剑走偏锋了。希望你别误入歧途。

读一些增进智慧的书籍,总是没有错误的,至少可以成为人中精英,但是也要注意与实战结合——空读死书,你就做不了曹操,只会变成赵括、马谡。

最后,我欣赏你说“做第一个我”,而不是“第二个曹操”。曹操只有一个,而且与他的时代、出身、运气都有关系,不是个人力量能达到的。

曹操的父亲官居太尉,也就是当时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你爸爸官居何职?)曹操的爷爷是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大太监,资历还在十常侍之上,(你爷爷有此地位吗?)曹操有一大票本家的兄弟帮衬(曹洪、曹仁、夏侯敦、夏侯渊),还有很多高层关系(袁绍、张邈),这些你有吗?

不要误会,我个人非常尊敬白手起家的人,也在工作中尽量不借助家里的关系。但是有什么用?社会很现实,世界很残酷,中国上下五千年,白手起家一统天下的人有几个?3个,只有3个!这不说明问题吗?

就说曹操,如果他没有那么硬的后台,当年他敢用五色大棒“棒杀蹇图”吗?如果敢,那他只能就活到二十多岁,也就是你现在这个岁数了,就招来杀身之祸了,也没有后来什么魏武帝了,大家也不用研究河南安阳的那个坟墓是真是假了。

所以,年轻人,现实一点吧。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你”吧。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