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有几个滕王阁是谁建造的

游戏攻略017

滕王阁有几个滕王阁是谁建造的,第1张

滕王阁有几个滕王阁是谁建造的
导读:滕王阁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和黄鹤楼以及岳阳楼齐名,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因为王勃的一首《滕王阁序》而闻名天下,下面给大家分享滕王阁详细历史概述。滕王阁有几个:滕王阁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在山东滕州,第二个是在江西南昌,第三个是在四

滕王阁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和黄鹤楼以及岳阳楼齐名,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因为王勃的一首《滕王阁序》而闻名天下,下面给大家分享滕王阁详细历史概述。

滕王阁有几个:

滕王阁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在山东滕州,第二个是在江西南昌,第三个是在四川阆中。

滕王阁是谁建造的:

滕王阁是唐代李元婴下令修建的

众所周知,江南有三大名楼:其一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其二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其三是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江南三大名楼”一直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称颂。其中,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更是因“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著称于世,一举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其实是一个“复制品”。

因为最早的滕王阁并不在江西南昌,而是在山东滕州。

这两座滕王阁均是滕王李元婴建造的行宫,但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是李元婴被贬到洪都(也就是现在的南昌)之后因为思念故地滕州而建的。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就是一个“复制品”。

当然了,李元婴后来在四川阆中也复制了一个滕王阁。所以,历史上就先后出现了3座滕王阁。

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派驻滕州,受封为滕王。

值得一提的是,李元婴并不是历史上唯一的滕王,包括李元婴在内,中国历史上一共有17位滕王。

当然,在这17位滕王当中,最有名气的滕王还得非唐朝滕王李元婴莫属。

李元婴从小就受到了宫廷艺术的熏陶,因此在音乐、舞蹈、绘画(尤喜画蝶,是滕派蝶画的鼻祖)上均有一定的造就,艺术修养比较高,属于艺术青年。这样的性格就造就了他的一个特点——特别喜欢“平地起高楼”。

在山东滕州担任滕王期间,李元婴兴建了一个阁楼,并命名为“滕王阁”。但是,他“平地起高楼”的心真的停不下来,他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又继续大兴土木、苦心营造亭台行宫!最终,他因为横征暴敛、骄奢*逸引起了当地老百姓极大的愤慨,险些酿成“民愤”。为了平复和安抚当地百姓的情绪,唐高宗李治不得不下令将自己的这位“好叔叔”贬到苏州。李元婴被贬后,他在滕州苦心经营的那些亭台行宫就没人打理了。最终,历史上的第一座“滕王阁”也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而彻底毁了。

在苏州当了一段时间刺史后,李元婴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受命转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来到这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李元婴心中“平地起高楼”的想法又慢慢升腾起来。这个想法按捺了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了,因为他太思念故地滕州了。次年(公元653年),李元婴重操旧业,选址赣江之滨(今南昌市东湖区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广聘能工巧匠,再次建起了一座直插云天的楼阁——江西南昌滕王阁。

不过,李元婴本人并没有给滕王阁带来多大的名气。直到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之际,“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倚马万言、洋洋洒洒写就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滕王阁才一朝成名、爆红大江南北,成为三座滕王阁当中名气最大的一座。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但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得以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不过李元婴心里清楚,此次改任其实是自己第三次被贬,是自己的侄子唐高宗对自己的警告,是提醒自己适当收敛收敛。

但是,李元婴放纵惯了,尤其阆中这个地方“天高皇帝远”,他怎么可能吸取教训呢很快,李元婴就又按照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阆中滕王阁,也就是历史上的第三座滕王阁。

据《舆地纪胜》记载:李元婴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合称“滕王阁”)。

在这里,李元婴过了五年“乐而忘归长安”的日子,最后死于这片钟灵毓秀之地,葬在玉台山上。

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历史对于这位骄奢*逸、纵情享乐的滕王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是他建造的滕王阁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享誉全国的著名景点和历史名胜。

遗憾的是,山东滕州的滕王阁在当时就已经被毁,没能保留下来。幸运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为有王勃这位大才子亲自打call而爆红;阆中滕王阁也有幸流传至今,并被开辟成滕王阁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

1、清代何栻撰写的对联。

上联:千载登临容我辈;

下联:一灯读序忆儿时。

何栻是道光年间进士,参与编撰《江西通志》,是滕王阁慕名者之一。作者不甘寂寞,也以滕阁的知音自居,跻身“登临”者的行列。“容我辈”,一个“容”字,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下联作者掉转笔锋,从赞阁写到《序》文,滕王阁之所以历世生辉,乃《序》文为其生色之极。想当年,滕王阁初建时就那么一两层,知名度有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出,使南昌的地理、沿革、山川、人物和风情传扬天下,滕王阁随之身价百倍。这令自己置身杰阁,赞其风采,同儿时的感受又不一样,颇有“庐山真面目”相识恨晚之憾。

2、清代宋荦所撰写的对联。

上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下联: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撰联者驻足滕王阁上,放眼四顾,扑入视野的是天水融为一色的西山。置身于这种优美的环境之中,作者心里思绪万千,他多么想看到当年建阁的帝子,这处杰阁营筑以来,孕育了多少名人才子。遥想当年,仙神显灵,助风一帆,一夜之间将王勃送到了滕王阁,留下传世之作。

下联中,作者自我发问:什么时候再能出现此类的“长风巨浪”将更多的“江上才人”送到滕王阁上,写出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呢?全联四个六字句,所忆、所想、所问、所望,呼之而出,一气呵成。

3、清代李文敏撰写的楹联。

上联:文章有神,载地灵天宝以传,阅世千年,依然见画栋云飞,珠帘卷雨;

下联:湖山无恙,擅吴头楚尾之胜,凭栏回顾,况更睹金绳摩汉,铁柱凌霄。

李文敏是咸丰进士,同治年间任江西巡抚,这副楹联是他赴任期间所作。

作者开门见山把读者的欣赏兴趣引到具有传神的《序》文中来,笔法大起大落,初见波澜。滕王阁历千年之久,盛誉不衰,不能不归于“文章有神”。倘若王勃不写这篇序,滕王阁也许难有机会重修二十八次之多。

下联开头写滕王阁建在这得天独厚环境里,其胜也数一绝。接下,读者仿佛看到,正凭栏回首的作者为眼前所见的景观叫绝:“金绳摩汉”,“铁柱凌霄”,南北对峙,竞相雄巍。“金绳”,指绳金塔,相传当年建塔,掘地见金绳一束;“铁柱”,指万寿官,昔有铁柱镇蛟之说,“摩汉凌霄”形容高耸云天之状。

这副楹联推崇《序》文,在联中发挥有致。既有对胜迹的赞许,又有对序文的鉴赏。字句不多,落地有声,节奏明快,荡气回肠。平仄对仗,也颇注重,无怪人们将此联置于今之新筑的滕王阁楼之中,供人品味。

扩展资料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

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山东滕州。

赣、蜀“滕王阁”之名源于古滕,两座“滕王阁”历经千余载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而李元婴的原始诏封地古滕国(今山东滕州)却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南昌、阆中“滕王阁”皆成名于诗文。滕王阁因滕王而建,滕王源于滕州。

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公元1182年金置滕阳州,1184年改为滕州,这是”滕州“名字最早的起源。

唐贞观十三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李元婴初到山东滕州封邑时,骄奢*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 ,在当地民愤极大。无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将他贬到苏州。而他在滕州苦心经营的那些亭台行宫,则因他在那一带的名声不佳,也只好任凭雨打风吹去了,历史仅仅是将他曾经的封地叫作“滕州”罢了。

李元婴到苏州,先为刺史,后转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此时,他恶习依旧。永徵四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高宗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其实,这一调动是高宗李治对他言行举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骄奢放纵,并没把警告放在眼里。据《舆地纪胜》记载: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滕王阁

  [编辑本段]滕州龙泉塔简介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 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 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 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 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 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 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 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筝。 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 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即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有缘。 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午疮百孔,伤痕累累。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清理倾倒的顶层塔室,砌垒了第九级塔壁和券门,用混凝土浇灌塔顶。安装了八瓣金属莲花夏盆座和宝葫芦塔刹,安装了避雷装置。在各层挑檐上方凿槽,浇注钢筋混凝土埋藏式圈梁,外以青砖封面,加固了峰腰以下的须弥座。整修后的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

  [编辑本段]龙泉塔的白龙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滕县这个地方非常美丽富裕,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忽然有一天,变得天昏地暗,劈雷闪电,大雨下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玉皇太帝把一条犯了天规的白龙贬下凡间。但它执迷不悟,仍然不守规矩,危害百姓。 老百姓们不知老天爷为什么发怒,都纷纷在家里烧香磕头,请老天爷别再下雨了。正当人们苦苦哀求的时候,那条恶龙在雨中现身了,只见它张牙舞爪,恶狠狠地对老百姓们说:如果人们不把猪、牛、羊送到它说的地方,它就要兴风作雨,淹没庄稼。百姓们害怕,只得答应了它。那恶龙见答应了它,便收了法术,等待美餐去了。等恶龙走后,百姓们只好把牲畜送去,年年如此。没几年牲畜都叫恶龙吃光了,恶龙还是天天要,而且饭量越来越大。老百姓唉声叹气,愁眉紧锁,但又没有一点办法。 有一天,有个白胡子要饭的老头来到这里,听人们说了这件事,便对百姓们说:“这是一条恶龙,不能再叫它作恶了,要除掉它。”人们听他这么一说,都很高兴,但马上又犹豫起来了:就这么个年老的老头,能把恶龙除掉吗?可不能害了他呀。老头没等人们说出来,好象看透了他们的心思一样,坚决他说:“我是有办法除掉它的,只要你们今晚把牲畜、好酒多送些就行了,不要为我担心。” 等天黑了,也就是该给恶龙送饭的时候了,人们就按老头说的做了。那恶龙肚子正饿,见了这么多的东西,张嘴便吃、便喝,那真是风卷残云,不一会儿就酒足饭饱,呼呼地睡着了。这时,老头从人群里走出来,伸手从衣抽里掏出个象小手指般的塔,向着那龙便罩了下去。说也奇怪,那塔见风就变得很大了,一下于把龙罩住了,那恶龙还在做美梦呢。 人们见了这情景,都惊呆了,等他们想起来谢谢老头的时候,老头已经不见了。他们四处呼喊,只听头上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正是那老头儿,人们便呼啦一下全跪下磕头。就听老头在半空中说:“我是玉黄大帝派来除掉恶龙的。那恶龙被塔压住了,它永远也不会作恶了。你们以后就放心种庄稼,好好过日子罢。”说完就不见了。这就是龙泉塔的来历。[

光棍儿节来滕州可以玩两天,而且高铁直连京沪,灰常方便

吃:首推菜煎饼,其次羊肉汤,辣子鸡之类,到微山湖的话,可以尝一尝四个鼻孔的大鲤鱼

住:速8在善国北路,而且附近还有锦江之星、如家等连锁店,价格很实在滴

行:公交1元,出租车5元起步,火车站到速8也不超过10个大洋

游:市区推荐墨子纪念馆和鲁班纪念馆,都是免费的;

特色小镇可以到滨湖镇游红荷湿地,到东郭镇爬天下第一情山——莲青山

逛街可以到步行街,华汇地下商城,火车站附近还有银座、贵诚、时代等超市

购:可以带点煎饼、微山湖咸鸭蛋或者湖珍杂粮回去送亲朋好友

亲,滕州人民热情欢迎你们!详询13906325510或QQ83179556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原阁建筑规模很大,阁高九丈,共三层。东西长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 28 次之多,世所罕见。现在的阁楼建于 1985 年,高达 575 米,占地达 47000 平方米。仿宋风格,临江而立。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祖李渊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营建,阁以其封号命名。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六月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 653 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这座楼台——“滕王阁”。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所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名扬四海,序因阁流芳百世,南昌古城也因此平添不少文采风流。

继王勃之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犒赏诸臣,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

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王勃写了《滕王阁序》后,这座楼阁则更是名传千古了。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历代屡毁屡兴达28次,1926年毁于兵灾, 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经过南昌市民的几年努力,1989年重阳节,滕王阁终于重新矗立于赣江之滨。

现在的滕王阁整体布局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它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规模宏大、配套设施齐全的仿古建筑群落。从东面榕门路口进入,一座高大的四柱七楼宋式彩绘大牌楼敞开热情的胸怀迎接您,往里50米,穿过一排碧瓦丹柱的仿古店铺,便进入了滕王阁园区,宽阔的阁前广场衬托着一座巍巍崇阔,滕王阁便完全展现在您的眼前。这是根据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42年所绘草图,并参照“天籁阁”所藏宋画《滕王阁》建筑而成。滕王阁主体建筑9层,净高 57.5米,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约 11米高的大台座,台座之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高台上部为游廊,游廊南端为“压江亭”。北端为“挹翠”亭。主体建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滕王阁历来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歌舞宴筵的场所,因而,新建的滕王阁内陈设无不突出文化楼阁的特征。贴金的“滕王阁”正匾系苏轼的墨迹,正门不锈钢长联“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毛泽东手书。其余匾额、楹联,或集古人书法精华,或为当今名家珍品,各类大型壁画、浮雕,均体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主题。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再现“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之风仪神采;古老的编钟、乐器及青铜祭品、礼器等,凭添了新阁的古雅气氛。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 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 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 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 名,阁以序而著称。1300多年来,滕五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 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精心布置的艺术殿堂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新阁,仿佛置 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 《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 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 笔重彩丙衡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 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 《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滕王阁序》中 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 正门的巨联。暮秋之后,鄱阳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层峦耸翠、青雀黄龙等句极尽缤纷色彩。

寒潭清、烟光凝之句水光山色凝重,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前四句写滕王及滕王阁当年的繁荣兴盛情景。后四句写岁月推移,世事变迁,繁华难久,唯江水自然奔流,是人类历史的永恒见证。《增定评注唐诗正声》云:“流丽而深静,所以为佳,是唐人短歌之绝”。《唐诗广选》:“只一结语,开后来多少法门”。王夫之《唐诗选评》评此诗曰:“浏利雄健,两难兼者兼之。‘佩玉鸣鸾’四字以重得轻。”

一、乐正克

乐正克,复姓乐正,名克,鲁国人,曾为鲁臣,是孟子弟子中唯一的官员。据现代教育家郭沫若考证,《礼记》中系统地总结论述先秦时代教育理论的《学记》为其所作,其中“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等理论至今被教育界奉为圭臬。孟子称赞乐正克为善人、信人。乐正克曾推荐孟子做鲁国官员,但未能如愿,而乐正克却实现了孟子未能从政的愿望。当听到乐正克在鲁国做了官员时,孟子竟“喜不能寐”,以为他“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乐正克在孟子弟子中地位最高,于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被封为利国侯,配享孟子于孟庙,这是孟子有配享之始。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贤乐正子。时至今日,在孟庙亚圣殿东侧神龛内供奉着乐正子塑像,是殿内唯一陪祀孟子的弟子。

二、公孙丑

公孙丑,复姓公孙,名丑,齐国人,今寿光市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寿光伯,从祀孟庙,一直位设东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孙子。公孙丑勇武好学,直爽磊落,“有政事之才”和“不动心”之问。尝慕管仲以期孟子。而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跟他相比的人,你以为我是愿意学他的吗?”因此其论不动心于孟子。孟子又对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一书中有《公孙丑篇》,多与孟子谈论政治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揠苗助长”等名言出自此篇。

三、万章

万章,姓万,名章,齐国人,今淄博博兴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西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万子。万章博学好问,“尝与孟子辩论尧舜禹禅继,伊尹、孔子、百里奚出处,与夫交际之礼,不见诸侯之义” 。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孟子》一书中有《万章》篇,是《孟子》一书中与孟子问答最多的弟子,与万章问答共有十五处,其中九处世关于古人行为上的疑问,可见万章是一个喜欢尚论古人、热爱研究历史的人物。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云:“退而与万章之徒,序作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孟子唯一的一个学生。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今邹城西南有万村因万章而来,万村、淄博张店、滕州分别有万章墓。相传孟子在峄山设帐授徒,万章就到峄山拜孟子为师,至今邹城当地还流传“万章误失登云鞋”的故事。

四、公都子

公都子,复姓公都,其名不显,“楚有公子田,食邑于都”,疑为楚人。能言善辩,勤于思考,学养深厚,连孟子都赞“公都子有学业”,“有好辩之问,有性善之问,又与孟季子有义内之辩”,是孟子得意门生之一。他的关于“人性善恶重要与否”的发问,引发了孟子“四端”德行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平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都子。

五、陈臻

陈臻,姓陈,名臻,齐国人,今蓬莱人。性格内向,颇有心计,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蓬莱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陈氏。相传是孟子出游列国时负责保管钱财和生活保障的弟子。《孟子》一书中载有陈臻与孟子关于“辞受、去就、收予之礼”等问题。孟子第三次离开齐国回邹时,齐王开出“在都城里给孟子一所房屋,用一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弟子(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的优惠条件,并由陈臻转告孟子,但仍未能挽留住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下》中,孟子对陈臻提出的“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作出了完美的答复,提出了“君子不可货取”的著名论断,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观念。

六、陈代

陈代,姓陈,名代。温文尔雅,长于伦理之学。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沂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陈氏。《孟子·滕文公下》中载,陈代见诸侯来聘请孟子,孟子不去谒见,劝之“委屈一尺却能伸直八尺,好像是值得去做的(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七、屋庐连

屋庐连,复姓屋庐,名连,任国人,今济宁市人。由《孟子·告子下》“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 知之。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奉符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屋庐氏。对礼颇有研究,曾有著作,“笔自为书,其中似凿”,但未见传世。“尝著书言彭聃之法。后学于孟子。与任人辩礼与食、色轻重,及论季子储子之交际”。任国曾有人问他 “礼节和吃饭哪样重要?”、 “娶妻和礼节哪样重要?”。 屋庐连不能圆满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求教老师孟子。

八、高子

高子,姓高,一名高齐,齐姜太公(吕尚)之后,食采邑于高,因以为氏。赵歧注云:“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明《邹志》记载“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东庑,其封爵为泗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高氏。高子曾随孟子在齐,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停留时,尹士对别人说孟子是为了贪图富贵来齐,得不到重用而离开。高子将尹士得原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齐王如果用我,天下百姓都会安居乐业,我在天天盼望齐王改变态度呀。”尹士听了这话后说:“我真是个没有见识的小人呀”。高子还曾与孟子探讨《诗经·小雅》中的“小弁”那篇诗章是小人所作,而孟子则曰:“小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此处孟子将高子称之为“高叟”论之,似年长于孟子。孟子曾批评高子的心被杂草堵塞了。明《邹志》论高子:孟子尝谓茅塞其心,又论其为诗之顾。

九、孟仲子

孟仲子,姓孟,名仲子,邹国人,今邹城人。东汉学者赵歧注云:“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学于孟子者也”,认为孟仲子是孟子的堂弟。而《孟子世家谱》记载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序为二代(“二代仲子,三代睾”)。曾跟公孙丑学习,是一个能说会道、反应敏捷、处事周到的灵活人。孟仲子随孟子游齐,负责接待和处理日常事务。一天,孟子因齐宣王不够礼遇而称病不朝,次日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恰巧齐王派人来探视孟子并有医生同往。孟仲子巧妙应付,告诉来人孟子已上朝去了,同时派人追赶孟子,告诉孟子不要回家先去朝廷。明《邹志》记载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也,有要孟子造朝之事。按仲子,赵歧注谓孟子从弟,朱子因之。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新泰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孟氏。

十、充虞

充虞,姓充,名虞,出自从周官充人以后,以官为氏。曾随孟子游齐,又随孟子归邹。充虞深得孟子信赖,常随孟子左右。《孟子》一书中记载了有关充虞的两件事,即“木美之问”和“不豫色之问”。孟子葬母时使他监理棺椁的制作,葬毕问孟子棺木置办的是否过于华美了(木若以美然)。孟子回答,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去省钱(君子不以在天下俭其亲)。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同行,路上看到老师不高兴,以孟子以前所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慰藉孟子。引发孟子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千古豪言。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昌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充氏。

十一、徐辟

徐辟,姓徐,名辟,邹国人。今邹城东南徐桃园村旧有徐辟祠,为其后人所建。《广韵》注谓:“徐氏,颛顼之后,伯益之子,受封于徐。至徐偃王,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尝引夷之见孟子”。墨家信徒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拒之,并通过徐辟,以厚葬父母事例训导夷之。一次徐辟请教老师,孔子为什么赞美水。孟子以“有源泉水充沛、无源雨水容易干涸”的例子阐述了“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仙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徐氏。

十二、彭更

彭更,姓彭,名更,《广韵》注谓:“彭氏,大彭之后。”敏而好学,好标新立异,但常失之于偏颇。在跟随孟子周游列国的途中,看到庞大的出行队伍,向孟子发出疑问:咱们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随从好几百人,到处得到诸侯的款待,这样做合适吗(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答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继而阐明了“通功易事,羡补不足” 的社会分工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封爵为雷泽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彭氏。

十三、咸丘蒙

咸丘蒙,复姓咸丘,名蒙。齐国人,祖上鲁国人。咸丘本是地名(原在鲁国)。鲁大夫食邑咸丘,因以为氏。“齐之隐士。尝问舜之臣父臣尧于孟子”(明《邹志》)。咸丘蒙好读《诗》、《书》,曾向孟子请教尧舜孝道之故事。他引用《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教如何看待舜和父亲之间的君臣、父子关系。孟子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妨害诗的本意,不能因诗句而妨害写诗的根本目的。只有认真去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诗的意义(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从而形成孟子读书不能“断章取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治学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须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咸丘氏。

十四、桃应

桃应,姓桃,名应,邹国人,今邹城市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胶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桃氏。“有皋陶为士,瞽瞍杀人之问”(《孟子·尽心上》)。桃应好学尧舜,又习法制,他以舜为例,向孟子请教孝与法的关系。他问道:假设舜为天子,皋陶为法官,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怎么办?舜又会怎么办(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答曰:舜应该象扔掉一双破草鞋一样把“天子”那顶官帽子扔掉,然后背起父亲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陪伴父亲颐养天年(“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反映出孟子“父子亲情比‘王天下’重要,道德比事业重要”的价值取向。

十五、浩生不害

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约年少孟子四十岁左右。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东庑,封爵为东阿伯。清乾隆二十一年年(1756年)改称先儒浩生氏。“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浩生不害对孟子器重弟子乐正克不解,问道:“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回答:“善人也,信人也”。浩生不害又问:“何谓善?何谓信?”孟子回答:“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十六、盆成括

盆成括,复姓盆成,名括。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东庑,其封爵为莱阳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盆成氏。“尝欲学于孟子,闻道未达而去”。盆成括从学于孟子,道未通而急于出仕。他离开孟子,在齐国做了个小官。孟子听说后,气愤而又悲痛地说“死矣盆成括”。学生们问老师:何以事先已料到盆成括会被杀死?孟子答道:他的为人,有点小聪明,但不知道做君子的大道,所以会招来杀身之祸(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十七、季孙氏

季孙氏:复姓季孙,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丰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季孙氏。性格“倔而拗”。

十八、子叔疑

子叔疑,复姓子叔,名疑。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承阳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子叔氏。性情桀骜不驯。

十九、滕更

滕更,姓滕,名更,滕国人。赵歧《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滕更求学于孟子门下,因滕文公与孟子的友好关系,颇有优越感。一日,向孟子提问,孟子不答。公都子不解,问道:“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回答: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 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 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竟占了其中的两条(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夏朝历史事件:

鲧禹治水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授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有文献记载的一位夏氏族成员是鲧。《国语·周语》中说鲧作为夏族首领被封在崇,故称“崇伯鲧”,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位,他是在大河南岸中岳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之后禹继承了鲧,为“崇伯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尧在四岳的推荐下命鲧去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治水失败。鉴于鲧治水失败,加上他反对将舜选定为帝位接班人,舜征得尧帝同意,将鲧被流放到羽山,后来又派祝融前往羽山将鲧处死。

涂山之会

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朝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涂山位于今天安徽蚌埠怀远县,传说禹建都阳翟(河南禹县)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与涂山,史称涂山之会。

即位称王

帝舜在位33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17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时年已90高龄的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选拔天子

夏禹正式即天子位已经九十岁,即位后便开始选拔天子继承人。他打算传位给儿子启,又怕大臣们说闲话,便故意选择了比他还大十几岁的贤臣皋陶。谁知第二年皋陶便病死于家中,禹只好又假意推举协助他治水的功臣伯益,也就是皋陶的儿子为天子继承人,却把国家的军政大权交给了儿子启,让他率常备军驻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练兵,并把朝中一些精明强干的大臣派到姒启身边去辅佐他。夏禹去世不久,就引起了王位之争。结果姒启继承了王位,成为夏王朝的第二位天子。

大禹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谧认为禹享年100岁左右。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大禹身世

按照《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的记载,大禹的母亲叫修已,是西羌有莘氏之女。一天,修已出门在外,看见流星贯穿昴宿,到晚上做梦与昴日星君相交,接着吞下神珠,于是怀孕,后来在石纽剖背而生禹。这就是说,大禹是昴日星君之子,或者说大禹是以昴星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后代。而《遁甲开山图》荣氏解曰:“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娠,十四月生夏禹。”这就是说,大禹是月精之子。也可以说,大禹是以月亮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后裔。还有一种说法,大禹之母是在吞薏苡后怀孕的。《礼纬》曰:“禹母修已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这就是说,由于大禹母亲吞薏苡后怀孕生下他,因此大禹是以薏苡为姓,即姒氏。

禹划九州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禹伐三苗

在尧、舜、禹统治时代,华夏部落联盟与苗蛮部落联盟为了争夺中原地区而发生的战争。战争持续数十年,与战争相伴的是文化的碰撞。战争后,华夏部落联盟在中原取得优势,华夏部落联盟与苗蛮部落联盟在血统、文化上进一步融合。伐三苗之战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皋陶作刑

传说远在夏朝建立之前的虞舜时代已经有了刑法,《左传》中说:"《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不过中国古代始终沿用的所谓"五刑",其发源则还要延到殷商时代。《尚书·吕刑》记载的五刑分别为"墨(黥,刺字)、劓(割鼻)、剕(刖,断足)、宫(阉割),大辟(死刑)。

钧台之享

夏朝初年发生。“钧台”是指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台坛。“钧台之享”是夏启剿灭有扈氏后,为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王权,确立王位世袭。而在都城阳翟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献祭神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灭有扈氏

古部落名,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启继承禹的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所以《史记·夏本纪》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的记载。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被打败,夏后启灭掉了有扈氏,它的族众被沦为牧奴。

太康失国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敌对的寒促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促父子,中兴夏朝。

五十而贡

五十而贡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据说是以五十亩土地若干年产量的平均数,征收10%的定额农业税。文献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孔甲乱政

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在鸣条(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一说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之西)灭亡夏朝的战争。

奚仲造车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考,奚仲是夏禹之时的车正,职掌车服诸事,传说姓任,是黄帝之后,为车的创造者,春秋薛国始祖。虽然一直有轩辕氏造车的说法,而关于“奚仲造车”,史书记载较多,《左传》、《荀子》、《说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纲鉴易知录》等均有记载。奚仲在薛地(今山东滕州境内)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用马牵引的木制车辆。

禹时5星聚《古今5星聚1览表》中前1694年11月4-13日还有大量地球的冬至、立春,月亮的初1、15等甲历时间记载以前没有高精度天文数据,无法推算,不可能根据计算结果,来编造这些记载,只能是历史记载《日食路线图》、《古今5星聚1览表》等推算的难度更大,日食、5星聚等古代天象记载,更不可能是编造的

《政典》。夏朝时制定有关吏治的行政法规。《尚书·胤征》:“《政典》“夏后为政之典籍,若周官六卿之治典。”

《夏小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原为《大戴礼记》中的第47篇。《夏小正》撰者无考。通常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期,也有人说它是夏代的历法。《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司马迁认为孔子所指的夏时就是夏小正,经历代学者考证,也认为内存夏代资料。但据其所载天文内容考定成书于前350年左右,即战国中期。

夏篆。就是夏代的文字。原始文字的雏形,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存看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河南安阳商都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从殷墟时代上溯到夏初,不过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夏禹书》《禹王碑》是夏朝文字,是夏篆,是夏朝的官方文字,《夏篆帖》是我发现的夏朝传世文字,是典型的夏篆,是夏朝的官方文字。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规法典《禹刑》。《禹刑》作为社会上出现“乱政”亦即矛盾、冲突的产物,它既不是成就于一时的成文法典,也并非由夏禹个人所制定,而是在夏商两代的长期发展中,出于调整社会关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充的。其基本内容是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律性质的习惯法为主。至于以“禹刑”为名,实际上不过是“夏刑”的代称而已。《禹刑》是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发展变化,逐步修订、扩充而成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情诗。 据《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禹时涂山氏之女唱“候人兮猗”,这是有史可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爱情诗歌。等候人的是女娇,被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禹。

重要人物

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夏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第一任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诸侯的拥戴下,90岁的禹王正式即王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是子承父位、夏朝开国君王、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在位10年,享年100岁。禹死后安葬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父亲鲧。鲧[gǔn],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颛顼之曾孙、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河南登封附近),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后因治水失败,被刑罚致死。鲧与欢兜、三苗、共工并称“四罪”。

母亲修已。按照《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的记载,大禹的母亲叫修已,是西羌有莘氏之女。

妻子女娇。女娇,涂山氏的女儿,大禹的妻子,夏禹姒文帝的妃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生卒不详。大禹的妻子大禹的妻子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不但美貌,更兼贤惠。禹即天子位后,曾两次会盟诸侯,所选的盟址一次是涂山,另一次则是在会稽山。禹之所以把第一次诸侯会盟大会的地址选在涂山,就有报答妻子部族的意思。大禹继承腕的帝位,封女娇为妃。

中国司法鼻祖皋陶。皋陶(gāoyáo),偃姓,又作咎陶、咎繇,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封地今安徽六安,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人物。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传说他是中国上古“五帝”之首黄帝次子昌意的后裔,早期东夷部落的首领。皋陶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皋陶被聘任为掌握刑法的官后,又被禹选为继承人,并协助禹处理领导事务。皋陶在禹之先死了,而未能继位,而由皋陶子伯益继位。陶的主要功绩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夏启。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前2060年——前2052年,在位9年。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约78岁驾崩,葬于安邑附近。儿子至少有五人(长子太康、次子元康、三子伯康、四子仲康、五子武观)

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皋陶的儿子,嬴姓。他是徐氏、黄氏、赵氏与秦朝王室之祖,是黄帝第五代孙。由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予黑色的旗旒,并赐为嬴姓,又将其女儿赐伯益为妻。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禹子启众心所归,“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第三任君王夏太康。太康,姒启长子,姒启病死后继位。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位4年(名义上在位29年),公元前1975年,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太康妻子两位,一位是怀夫人,另一位是湘夫人;没有儿子,有一女儿婉玲。

有穷氏。古称东夷。是夏朝时期位于山东半岛的一个善射的部落。后羿曾为其酋长。后羿据说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

伯明王寒浞。寒浞,在位六十年(前2022-前1962,半壁江山20年,统一全国40年)。寒浞(zhuó),又名韩浞、寒漪,夏朝君主。曾经统治中国长达40年之久,只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他为枭雄,把他统治中国的辉煌岁月完全从史书上抹掉。妘姓,任有穷氏部落首领羿的相,后杀死羿和夏朝国君相安,夺取了夏朝和有穷氏大权,最后被夏朝大臣靡杀死。

第四任君王夏仲康。仲康,也作“姒仲康”,姓姒,名仲康。长兄是夏朝第三任君王姒太康。后羿废黜太康之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8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羲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十八年,仲康忧闷成病而死,终年60岁。葬于安邑附近。

第五任君王夏相。姒相,生卒年不详,姒仲康之子。姒相在姒中康病死后继位,迁都于商丘,在位28年。相为了抵御寒浞,由商丘搬到斟灌氏暂住。浇率兵攻斟灌氏,相提前得到消息,率宫眷群臣,搬往帝丘。后被寒浞的儿子浇攻破都城而自刎,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后缗(mín),姒相的妻子,有仍国(山东济宁)首领有仍氏的女儿。据史籍记载,禹的儿子夏启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太康。而太康终日不理政事,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把太康赶下台。不久,后羿又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掉,寒浞取得王位。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仲康得立,仲康的儿子相,投靠同姓斟灌氏和斟寻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杀,两部落被寒浞的儿子寒浇所灭。时相妃后缗有娠,逃回有仍国,生下了少康。

第六任君王夏少康。少康,中国夏朝第六任国王(自禹起第六位),相的儿子,杼的父亲。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济南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姒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志在复国,派间谍女艾于浇,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夏王朝中有作为的一位君王。晚年,少康封庶子无余於越(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这就是越国的启端。在位46年。公元前1916年病死,葬于阳夏。

妻子大姚和二姚。寒浞二十年,少康因被寒浞追杀而逃到有虞氏的部落(今河南省虞城东)。有虞氏的首领姚思因为十分器重他,于是让他担任庖正(管理膳食的官),并将两个女儿大姚和二姚嫁他为妻,还给了他一块10里方圆的名叫纶的肥沃土地和兵500,使少康有了根据地和军队。

夏朝属臣伯靡。后羿篡夺夏权,寒浞又取而代之。夏朝属臣伯靡,先转为后羿服务,后因受寒浞所逼,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避居。他依靠有鬲氏力量,收笼被有穷氏攻灭的斟灌氏、斟寻氏等夏朝遗民,组织力量,准备为恢复夏后氏统治而战。此时,少康已在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伯靡和少康取得联系,配合作战。在少康攻灭寒浞二子浇和殪之后,伯靡率领有鬲氏和斟灌氏、斟寻氏大军,进攻斟寻,与寒浞率领的有穷氏军队决战。伯靡军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一举攻灭寒浞有穷氏军,杀死寒浞。寒浞政权随之瓦解。伯靡进入斟寻,立少康为帝,恢复夏后氏统治。

女艾。女艾是一名女性将领,在夏商时期女性是可以领兵作战成为将领的。她为了帮助少康夺回王位,乔装打扮来到寒浞的统治中心,打探消息,了解民情,为少康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女艾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女间谍。

夏朝第七代君王夏杼。杼,也作“予”,夏朝第七代君王,中国战甲的创始人、发明者,生卒年不详。姒少康之子,槐(姒槐)的父亲。姒少康病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杼,精明干练,曾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中兴夏朝。在位期间,决定完成少康的遗愿,攻打东夷。首攻东夷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杼的军队被东夷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遭受损失,无法前进。退回国都后,他发明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族。除了东夷,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只胞族,擒获了他们的首领。使东夷各族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

夏朝第八代君王夏槐。姓姒,名槐,一作帝芬或后芬。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八任帝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六任王姒少康,父亲是七任王姒季杼(一作姒杼)。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杼病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朝第九代君主夏芒。芒,也称帝芒,生卒年不详,夏朝第九任君主,槐帝之子。槐死后,姒芒继王位。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其父亲槐在位约28年而死。其子芒继位,举行了隆重的祭黄河仪式。除了把猪、牛、羊沉于河中,还豁出老本,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黑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这就是“沉祭”,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的仪式。祭河之后,芒又跑到东海之滨游玩,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群臣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可永保太平(周代以后,沉祭仍很盛行)。在位18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朝第十代君王夏泄(前1842年—前1818年在位,在位25年)泄,一作帝降,芒的儿子,生卒年不详。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八任王姒槐,父亲是九任王姒芒。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同时,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了泄的爵命。这说明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芒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朝第十一代君王夏不降(前1817年—前1749年在位,在位69年)不降,也称帝降、帝不降,生卒年不详,夏朝第十一位任君主,泄子、扃之兄、孔甲的父亲。泄病死后继位。在位69年(而竹书纪年则说是1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据说,他即位后的第6年讨伐了九苑。他创建了“内禅”。晚年时,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度,传位于弟扃。这种将王位让给兄弟的方式,史称“内禅”。他禅位之后,又活了11年才病死。(《史记•夏本纪》记载是不降去世后,其弟扃继位。

夏朝第十二代君王夏扃(前1748年—前1728年在位,在位21年)姒扃,姓姒,名扃。哥哥是夏王朝第十一任王姒不降。帝降五十八年,姒不降因自己的儿子孔甲性情乖僻,他怕其子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将王位内禅给了自己的弟弟姒扃。帝扃二十一年,在位21年的扃死,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姒廑。葬于安邑附近。姒廑即位21年后,病死。因姒不降的儿子孔甲不服,又依然将王位夺回。

夏朝第十三代君王夏廑(前1727年—前1708年在位,在位20年)廑(qín),又名胤甲,生卒年不详,扃子,扃病死后继位。在位20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廑在位时,商的势力已崛起,夏的国势又趋衰落,退居于西河地区。据说在位时天空中突然发生太阳出现十个的怪现像,就在该年驾崩。历史上对他没有任何评价,《史记》只是对他一笔带过,而人们认为他开启了夏王朝衰败的先河,不过情况并没有这么遭,因为盛极必衰,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夏朝第十四代君王夏孔甲(前1707年—前1677年在位,在位31年)姒姓,名孔甲,姒不降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任君主(—说第十六任)。姒不降死后,孔甲叔父姒扃继位。姒扃死后,姒扃之子、孔甲堂兄弟姒廑继位。姒廑死后,由孔甲继位,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孔甲在位31年去世,葬于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三崤山,其子姒皋继位。

夏朝第十五代君王夏皋(前1676年—前1666年在位,在位11年)姒皋(生卒年月不详) 姒孔甲死后,即夏朝国王位。在位11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附近。《国语·周语下》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意思是说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从孔甲开始计算,还有四代做皇帝,夏便要灭亡了。姒皋是第二代了。

夏朝第十六代君王夏发(前1665年—前1653年在位,在位13年)姒姓,名发,又名敬、惠。夏朝第十六任君主,史称惠发、发惠、敬发、后发(夏后发)、夏王发。孔甲之孙,皋之子。皋病死后即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他在位时期荒废,不理政事,导致夏王朝进一步衰落,但是没有在他的手中灭亡。

夏朝第十七代君王夏桀。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桀文武双全,但荒*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数年后死于南巢。

皇后妺喜。妺喜(“妺”读作mò;音:末),有施氏,又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的公主,为举国第一美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姒履癸皇后,淳维后母。生卒年不详。

诤臣关龙逄。关龙逄,夏朝人,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于禹而亡于桀。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其统治末期,出了一位彪炳史册的诤臣,这就是被誉为“死谏开先第一人”的关龙逄。史载关龙逄是古陕州人氏,陕县人,夏朝末年大臣,他为官正派,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

太史令终古。终古,夏朝史官,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名的史官。夏朝末年,夏朝君主夏桀执迷不悟,暴虐荒*更加厉害。终古因此曾拿出法典,抱着哭泣。后来终古出逃投奔商朝。

日照位于滕州的东北方向。

日照市是山东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南侧翼,东隔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西靠临沂,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全市陆域面积531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下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2区2县以及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有55个乡镇、街道,1944个村居。日照被誉为“水上运动之都”与“东方太阳城”,环境非常优美,为联合国宜居城市之一。

滕州(Teng Zhou),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东临沂蒙山,南望苏北徐州,西抱微山湖,北依孔孟之乡。滕州为中国76个四线城市之一,面积1485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城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黄淮冲积平原,遥望龙山,荆河穿城而过与美丽的微山湖相连,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台高速、岚曹高速、104国道和京杭大运河贯通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