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游戏攻略07

日不落帝国的兴起和衰落,第1张

日不落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导读:  走向现代(英国上)  序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

  走向现代(英国上)

  序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第三集走向现代

  1588年7月7日,大西洋的海流与此前任何一个夏季一样,波涛汹涌。

  这一天,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两万名士兵从西班牙起航,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拥有一个显赫的名号——无敌舰队。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在它的护卫下,已经称霸了半个多世纪。

  无敌舰队此行的目的是控制英吉利海峡,教训大西洋上的岛国英格兰。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理查德·哈丁:

  英西战争源于宗教改革。16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变成了新教国家。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希望英国恢复信仰天主教,接受(信奉天主教的王室成员)亨利八世女儿玛丽的管制。

  除了宗教信仰,让西班牙国王挥戈动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格兰人正在试图抢占和扩大海上优势,西班牙帝国的利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

  一个一直以来并不被欧洲大陆重视的小小岛国,为什么会对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帝国西班牙发起挑战?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

  油画上这位用巨型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绣金披纱来装饰的女性,就是当时英国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在重叠繁复的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人们记住的是一个庄严高傲的王权偶像。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描述这位25岁登基、终身未婚的女王:“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发展海洋贸易。但是这样做,无异于从西班牙人那里虎口夺食。伊丽莎白一世十分清楚对手的实力,她不希望在公开对抗中输给西班牙。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

  因此女王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的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他们像私掠船者一样行动,差不多就是海盗了,因此,如果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可以否认他们和她有关,并且说他们是违反政府的官方政策的。这样一来,女王可以不牵扯到一些海军行动,但是却积极鼓励他们,因为她把它看做发展国家的一种方式。

  这里是英国南部的普利茅斯港,16世纪的英国航海者大多从这里启航。

  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4700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分到了163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当时政府一年的支出。

  高贵的女王亲自来到了德雷克的坐舰上,隆重地授予德雷克——这位职业更准确地说是海盗的人——骑士称号。同胞的成功和女王的鼓励,撑起了英国人远涉重洋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海外掠夺和贸易的行列中。

  但是,这些新加入的竞争者,显然抢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西班牙的利益。一次次的争夺和冲突之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彻底激怒了。1588年的夏天,他派出了自己所向披靡的舰队,以遮天蔽日的骇人威势,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

  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新成:

  1588年的“英西大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海战之一,它决定了近代早期欧洲的命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伊丽莎白一世试图通过谈判来化解危机,但菲利普二世却面带冷笑,他坚信:无敌舰队在两周之后就会宣布英国人的败局。

  然而,两周之后的局势却恰恰相反。无敌舰队遇到了大西洋上最强劲的对手,那是一支由商船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

  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新成:

  起初呢,西班牙想依据人多、船大的优势,一举歼灭英国舰队,但没有想到,英国舰队虽然规模小,但它拥有更先进的火炮,再加上气候的原因,英国舰队利用它灵活机动的特点,在战争当中反而占据了优势。

  几天激战之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打得一半沉入海底,一半奔逃回家。由于没有全歼对手,英国的舰长们甚至对这次胜利多少有些失望。但事实上,这次胜利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教授波琳·克罗夫特:

  此次胜利也极大地振奋了英国人的士气,回顾历史,它确实标志着17世纪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自此西班牙的霸权开始向英国转移。无敌舰队惨败后50年间,西班牙仍旧保持着大国地位,但显然其根基已经动摇。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西班牙慢慢退出了历史的主要舞台,一个新的海上强国初露峥嵘。伊丽莎白一世能带领这个正在崛起的岛国走多远?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

  你需要记住: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英国的强大最终还是通过商业和殖民地的经济扩张。西班牙阻挡了它的发展,荷兰人和后来的法国人都挡了它的路。因此英国必须利用它的海军,挑战所有这些国家的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而伊丽莎白(一世)是第一个真正成功做到这一点的人。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教授波琳·克罗夫特:

  我认为,在欧洲以及英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是关键的一环。强大的君主对于这些国家是有益的,因为他们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能给予国家明确的领导。

  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使英国走出了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在海外扩张和贸易不断拓展的同时,这个岛国的面貌和气质也在悄然转变。

  伦敦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1600年时人口已经超过20万,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在贯穿伦敦的泰晤士河北岸,集中了城市的壮丽建筑;南岸则布满了各种剧院。今天,当年的那些剧院已难觅踪影,但却有一座剧院是个例外。

  这座圆形建筑名叫“环球剧院”。它建成于1997年,但是里面的一切材料和布局,却都完全保留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样子。剧院从筹备到建成,用了接近50年,这样不计工时建造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增加一个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四百年前,那位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是此剧院的股东、演员和剧作人。

  这位身材短小、来自偏僻乡村的剧作家,在他的37部剧作中展露出惊人的才华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洞察力。莎士比亚站在16世纪的思想高度,把掩藏在历史深处的人性特点挖掘出来抛到了人们的脚下,他说:“看吧,我的朋友们,人类不是按照我的规格创造的,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它们真实的样子展示给你们。”

  今天,人们用这座可以容纳1600名观众的“环球剧院”来表达他们对这位天才的怀念之情。在5月到9月的演出季节里,这里依然场场爆满,莎士比亚那些被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剧作,依然还是剧院唯一的选择。

  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新成:

  在莎翁的历史剧当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伊丽莎白女王呢,当然知道这一点,她并没有下令禁止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尽管在哈姆雷特这样的剧中,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台词。但是呢,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就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

  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而女王的开明并不仅仅表现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她也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智慧。女王明白:权力的基础是全体英国人组成的民族,没有民众的支持做后盾,王朝就没有立身的可能。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伊丽莎白一世在强化王权的同时,恪守了祖先传下来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传统。

  这一政治传统,来自于一段古老的往事。

  这位看上去十分孔武有力的人,是英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王,他的称号是威廉一世,从这位国王开始,英国王室才有了正宗的血统传承,并且像欧洲大陆那样,建立起封建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教授郭方:

  欧洲的封建制度是以庄园为基本单位的,庄园呢,它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上,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还有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中国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侯建新:

  “封建”这个词呢,在欧洲与中国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呢,它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代表着集权和专制,在欧洲呢,由于封建制就是庄园制,所以它意味着分权,意味着国王没有大一统的权力。

  在英国实行封建制度初期,国王与贵族都很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按照本分自己应该拥有什么,不应该拥有什么。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但是天长日久,国王和贵族遵照彼此间的承诺,各自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成为英国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不过,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13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几乎全部的领地。因此,约翰王又被称为“失地王”。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

  他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与此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成倍上涨。

  中国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侯建新:

  约翰王越来越无所顾忌,他不断地开征新税和加税,这样呢,就破坏了贵族和国王之间那个不成文的却流传已久的惯例,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理由很简单,就是国王没有履行他的义务,却要求比惯例规定的更多的权力。

  这是泰晤士河边一块宁静而美丽的草坪,草坪上这座具有希腊风格的圆顶纪念亭,当年曾位于节节胜利的贵族武装和约翰王驻地的正中间。1215年 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在这个亭子周围举行谈判。那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最后,《大宪章》——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

  当时,缔约的双方,没有一个人会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在书写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中国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侯建新:

  《大宪章》里有两条最著名的条款,以后呢,就写进了英国的大法里面去,第一条就是国王要宣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另一条是,如果法庭没有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这两个条款表明,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不是国王恩赐的,所以国王也不能剥夺它。

  在大英图书馆的珍品展厅里,一张黑粗泛黄的羊皮纸,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幽暗的光影里。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约八百年历史的《大宪章》,虽然它的边缘已经残破,当年用羽毛笔书写的字迹也早已模糊,却成为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

  它一共只有63款,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

  在约翰王签订城下之盟后,英国的历代君主,不断地将《大宪章》稍加修正后继续颁布。几个世纪下来,《大宪章》前前后后总共颁布超过了40次。尽管在很多时候,《大宪章》并不被大多数英国人明确感知,但是,这种长期的重申和普及,却积累起深厚的传统力量,将契约和法制的基本精神,注入到英国人的思想根基。

  这条宽阔平缓的大河就是泰晤士河,一条被丘吉尔称作“穿过英国历史的河流”。英国的议会大厦就是泰晤士河畔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就在《大宪章》签订21年之后,英国的官方文件中出现了“议会”这个词。这个由贵族和国王的议事会转变而来的机构,逐渐成为依靠《大宪章》的法制原则来限制君主权力的重要力量。议会大厦上著名的大笨钟,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它像一位警惕而又忠实的站岗卫士,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误差从来没有超过一秒钟。

  伊丽莎白一世能够给英国带来早期的辉煌,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她像这大笨钟的指针一样,遵守了《大宪章》的约定,维持了王权和贵族议会之间的平衡。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

  伊丽莎白(一世)是个威权主义的君主,但却不是一个暴君,也不是一个企图为所欲为的人。她试图在公认的法律和常规下统治。她经常召开议会——不是每年都召开,但是后来她每年都召开——实施大多数人,尤其是有影响的人想要的政策。

  在伊丽莎白一世45年的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总是会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让步。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和秩序给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为了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女王终生未婚,孤独地走完了一生,却留下了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英国。

  22年之后,又一位对英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国王登基了。这是一位既会驾驭烈马、又能射箭打枪的年轻君主,他的称号是查理一世。

  在伊丽莎白一世用君主制把英国带入强国之列后,查理一世能否将女王开创的有利局面延续下去?他能带领英国继续前行吗? 这里是伦敦白厅大街,英国主要的政府部门几乎都集中在这条街的两侧。在白厅大街,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就是建于1619年的宴会大厅,根据记载,它是当时的伦敦城最高大的建筑。在大厅宽阔的天顶上,油画大师鲁本斯的作品仍然鲜艳,一位年迈的国王被天使授予皇冠的故事,还在散发着人间的生动气息。据说,当年郑重邀请鲁本斯来创作这些油画的人,就是英国历史上的第18位国王查理一世。

  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向荣:

  这位国王特别相信君权神授,在宴会大厅里他请画家把他的父王描绘成为一个圣徒,他还请鲁本斯把英国的对外扩张,描绘成按照上帝的意志所进行的一种征战。那么在他心目中这些油画,那么一方面是寓意着上帝赋予的神授君权,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对外扩土开疆的一种野心。

  面对伊丽莎白一世的王权所带来的荣耀,这位站在先王威权之上的年轻君主深信:自己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拥有无上的权力。但他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民众的支持和民族的利益。这个常常出现在伊丽莎白一世脑海中的概念,在查理一世的思想中逐渐消失了。

  查理一世继任后,很快就遭遇了财政危机。那些由他个人主导的,英国与西班牙、与法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宗教战争,使得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为了维持战事,查理一世想到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增加税收。

  不过,英国国王在这件事上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因为自《大宪章》签署开始,开征新税的权利就属于议会。国王要想征收新税,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

  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向荣:

  这个时候的议会,没有批准查理一世婚约中,所要求的足够经费;另外还驳回了国王因为战争要求增税的提议;不仅如此,议会还规定国王只能征收一年的关税,不得终身享有征收关税的权利。

  一心想创造和伊丽莎白一世同样成就的查理一世,被议会发出的一道道紧箍咒逼急了,

  他开始不经过议会,自行向商人征收新税,向乡绅强制性贷款。

  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激烈较量开始了。

  1629年,查理一世派军队强行解散已经在英格兰召开了三个多世纪的议会。但是,在长达11年的无议会时期里,英国人并没有忘记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规则。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

  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第二呢,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可是呢,查理一世的做法就是把这样的两个原则全都给破坏了。因此呢,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对立也就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在1642 年爆发了战争,而这个呢,就是近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英国革命”,也叫“英国内战”。

  这是一场争夺谁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战争。在战争中,一位叫奥利弗·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将领脱颖而出,在他的带领下,国王的军队被彻底击败,英吉利共和国成立,查理一世被俘。

  白厅大街的宴会大厅没有成为查理一世实现宏图霸业的见证者,却见证了英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就在鲁本斯的画作完成不久,查理一世本人,就在这座自己精心营造的宴会大厅外,甚至就在那位被描绘成圣徒的父王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悲伤、恐惧、兴奋、茫然这些互相矛盾的表情,挂在他们的脸上。在难以控制的焦灼中,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表现得很沉着。在踏上刑场之前,他坚持要穿两件衬衣,这样就不会冷得发抖,让围观的人误以为他在害怕。在留下遗言和做完祷告之后,这位49岁、已经临朝24年的君主,将头放在垫头砧上,伸手向刽子手示意,可以落斧了。

  1649年发生的这件事,对于刚刚入关五年的中国清王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欧洲大陆则完全不同。欧洲大大小小的宫廷都被震惊了,当时这些宫廷不是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就是正在渴望实行君主专制。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国的做法,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政治观念。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

  归根结底,查理一世是违背了英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所谓的自由的传统,那么在开始的时候呢,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呢,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当中,王权和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啊,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那么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抗争之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查理一世死后,议会把行政权力交给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国务会议。但是,英国人期盼的新生活却没有来临。

  很快,克伦威尔开始实行军事独裁。英国内战推翻专制王朝的成果,就像附在玻璃板上的水彩画,被克伦威尔的独裁和社会动乱冲刷得了无痕迹。革命从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护国主”克伦威尔成为一个没有国王名号的“国王”。1653年,议会再次被解散。

  事情总是物极必反。克伦威尔去世后,已经倒下的王朝又被用盛大的仪式请了回来。1685年,在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政权轮替后,查理一世的儿子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对父王悲剧铭刻于心的詹姆士二世,不想重蹈覆辙,他准备扩充军队,试图让英国重新回到查理一世统治的时代。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

  人民不想冒可能发生内战的风险,而且他们希望詹姆士二世做一个可敬的理智的国王。但事实证明他是个很差劲的国王。他一意孤行,脱离议会统治,威胁到伦敦城和许多其他城镇的利益。表现的像一个专制独裁君主。他让英国多数有产精英觉得他们必须推翻他。

  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人,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呢?

  一个国家的政治选择,常常受到传统和某些重大事件的影响。

  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教训告诉他们: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他们也没有呼唤克伦威尔,因为克伦威尔式的革命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和发展。于是,1688年的英

  未完~~~~~~~还有下半部分。

  这是《大国崛起》的解说词,相信你也看过。。。。。

“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水火无情,这个成语出自于元朝杨梓的《豫让吞炭》。元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也习惯了运用火器。所以,当时的火灾现象频繁,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更是防不胜防。

《元史·五行志》中,记载的火灾共有八百余起,而未列入史料的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东南地区的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尤其是杭州,“数百年浩瀚之地,亦因大火,日久凋敝”。

(一)、燎原烈火,百姓之祸

“杭州路大火,燎百家”;“杭州大火,燎三百家”;此外还有南方的宁波以及扬州等地,也是火灾频仍。元大都的皇宫中,亦不能幸免。

照常理而言,东南沿海,气候湿润,当不应发生火灾。而宫廷内院,防守严密,也是非常不该。着火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堂书院还有寺庙、宫殿以及官府等地。那么,为何元朝火灾如此频繁?

1 战火流离,肆意燎原

“是月,虚恨蛮犯嘉州忠镇砦。是岁,始定都于杭”。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之前曾长期作为南宋的实际首都而存在。当时的元军,攻打杭州时曾经用过大量的火器,所以在当时杭州频繁发生火灾并不稀奇。只是当时杭州还未完全成为元朝领土,但在元朝的史书中却早已将其划入。

因为东南沿海地区,曾经长期在南宋的统治之下。崖山之后,很多人仍然有着深深的芥蒂。而且,当时高压的民族政策,压得很多人喘不过气。所以,有些人明面上无法与元朝抗衡所以,只能趁着官府不备而恶意纵火。

“夫毒,太阳之热气也,中人人毒,太阳火气,常为毒螫”。端午节有着除恶的习俗,当然这个恶并不是暴政或者恶人,而是虫害。但当时的汉人们,却给它赋予了一层更深的含义。在五月初五这日,就开始纵火以给元朝统治者打击。

所以,东南沿海一带的火灾,大都出现在端午节前后。可见,当地火灾频繁发生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人为刻意造成的。

2 无心之失,不可抗力

“制衣农孙姓失火,接连数十里,火光一片”。因为古代的消防意识不到位,而且灭火设备也达不到,所以很多都是家中不小心着火,然后殃及他人。而且,元朝的军火库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东南沿海一带最多。

这些都是非常容易着火之物,况且当时的火铳威力很大。一旦发出,必然会引起熊熊烈火。此外,当时的丝质物品很多而且房屋也多是木质结构。失火以后,很难扑灭。就像杭州还有宁波这种大型城市,灭火工作最为困难。

杭州曾经连续两年大火,烧的整座城池都凋敝不堪。除了人为的因素以外,还有天灾。俗话说“人定胜天”,但是大自然的力量始终不是渺小的人类所能抗衡的。至正二十三年,夜晚天空突然雷电交加,而后大火自城东升起,烧毁了近一半的城池。

此外,还有温州也曾经因为地震而火光滔天。这些地方,本就是富庶之地。人口密集,自然管理上也会加大难度。所以,火灾的主要原因分为人为的和天灾。人为的也有故意的与无心的。因为当时的灭火设备和防火意识不过关,所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积极应对,别无他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东南沿海一带,都是所谓的“南人”。但也属于元朝的版图,统治者不会坐视不管。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多去世一个人,就代表少了一个奴隶;而多焚毁一间屋舍,就代表自己的政绩减了一分。更何况,有人因为火灾流离失所以后,就会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分因素。

1 自上而下,形成制度

“行至淮东,闻杭城大火烧官廨民庐几尽,仰天挥涕曰:“杭,浙省所治,吾被命出镇,而火如此,是我不德累杭人也”。当时别儿怯不花被出任江浙一带最高官员,到了淮东时,就传来了杭州大火的讯息。他仰天长叹,快马加鞭,即刻赴任。

因为频繁发生的火灾,使得统治阶层非常震惊。而且,也实行了责任到人制。若是谁的辖区,发生重大火灾,必定会受到严惩。丢官弃爵不说,还有可能会获罪入狱。路、府、州、县,四级联动,而且在乡里间也有乡绅负责,监察火灾情况。

“孰云可扑灭,况非燎于原。钱塘辐辏地,居处层楼巅。版墙不隔尺,万家手可传。一遭回禄灾,乐岁如凶年。”朱德润的这首诗,详细的记录了元朝发生火灾的情景以及人们的应急处置反应。

每个基层地方,都有寻官。他们再发生火灾时,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百姓进行救援活动。

2 赈济有方,以备有常

“帝闻之泣下,丞命百官救护”。每当发生重大火灾时候,皇帝往往都会先惩罚自己。严重的,还会颁布“罪己诏”,以向天下昭示。而后文武百官,开始检讨自己的责任。当然,这些都是表面工夫,元朝对于受火灾的民众是有补助的。

御史台就是总览全局的消防管理机构,它所辖的肃政廉访司,是专门负责审查百官对于火灾受灾情况以及各种补助情况的落实。如果出现任何纰漏,主管的官员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在史料中关于受灾情况的记载才会如此详细。

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希望自己的辖区内频繁发生火灾。为了更好的稳定人心,元朝在救火方面还是下足了工夫。而且,还规定若是地方火灾过盛,镇守的将士们不能坐观其变,而是要积极的投入到灭火的工作当中。

此外,更是严令禁止士兵趁着火灾出门抢掠。若是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就会直接处以极刑。为了能够及时的扑灭火灾,元朝统治者可谓是下足了工夫。但还是要防患于未然,他们不但制定了灭火的机制,在防火上面,也是颇下心思。

(三)、预防为主,不宜轻视

火灾发生以后,必然会对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所以,尽管应急措施再到位,损失的东西也是难以补救的。所以,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火安全。显然,常年发生的火灾使得元朝统治者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制定防火应急措施之余,他们也积极的筹备发生火灾以前的各种工作。

1 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诸城郭人民,门之水瓮。积水常盈,常置火具”。元朝统治者,命令百姓们都必须准备好充足的水,而且是专水专用。若是发生火灾时,谁家没有就会因此入狱。并且,对于那些恶意纵火者,也是绝不姑息。

尤其是,在王公贵胄的庭院中防火的,严重者可株连九族。若是随便防火,不论是在官府还是百姓家中,都会以强盗论处。可能会面临流放或者入狱的惩罚。严刑峻法之下,肆意防火者少了很多,但是江南地区仍未断绝。

因为当时具有很深的民族矛盾,所谓的“南人”们只得将自己心中的怨愤以防火的形式释放出来。当然,这是非常不理智的举动。在元朝以前的各个朝代,夜间防火都是由更夫负责的。当然,这并不是他工作的全部。

元朝为了更好的处理火灾,设有专人巡察防火。并且,还制定了非常严厉的火禁制度。如果谁家到点了,还灯火未熄,就会被警告。第二日,也会被叫到官府中询问。可见,元朝是彻底被这些火灾整怕了。否则,也不会如此的大费周章。

2 安抚人心,以免动乱

火灾发生以后,再去想的办法,都属于亡羊补牢。而在没有灾难发生在之前,要做的除了积极准备以外,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将灾难的损失降到最小。很多的耐火材料,在此时应运而生。“火得木而生,得水而熄,得土而尽”。

所以,当时大力提倡用泥土做房屋,尽量的去代替木材。就像灶屋、蚕房还有牛屋以及储备粮食的仓库,都尽量不用木头。因为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火灾。而用土块制成,不利于火势的蔓延。而且,在大型城市中还会有专门的避火场所。

《马可波罗》中记载,杭州当时的石塔就是专门用来避火的。每当这个时候,就是人心涣散之际。趁火打劫者,不在少数。元朝对此也是制定了严格的禁止政策,如果谁要是趁乱想要劫掠财物,将会受到沉重的打击。

此外,对于灾民的抚恤工作相对而言也比较到位。因为东南沿海地区,曾经长期属于南宋。而自己作为一个外来人,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只有面面俱到,才能做到长治久安。

结语:

元朝东南沿海地区,之所以会成为火灾的重灾区就是因为很多人恶意纵火,当然也有无心之失,还有不可避免的天灾。为了应对,元朝制定了法律,同时也很注重赈灾工作。

1、出征占地

开始的时候可以一直占领土地,然后可以获得声望,声望越高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战力,可以更快是升级,还可以升级分城的,刚开始升级分城需要4000点声望,每升每次占领土地胜利都会获得25点以上的声望。

2、升级建筑

在城池中是有非常多的建筑的,前期都是要升级的,任务要求的都会送声望点,声望点一次差不多的25点,可以升级的主要就是,军营、主城、磨坊、炼铁厂,等等任务获得声望值也是不错的选择。

3、自动增加

时间一长就长了,因为声望点可以随着时间慢慢增加了,这也是声望的机制,拉大新手和老玩家的差距就在这里,5分钟涨一点。

/iknow-piccdnbceboscom/267f9e2f0708283889089cdcb699a9014d08f1f5"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67f9e2f0708283889089cdcb699a9014d08f1f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67f9e2f0708283889089cdcb699a9014d08f1f5"/>

扩展资料

《率土之滨》采用了“三国”这一国人最熟悉的历史背景,来作为战争感官的前置代入,其中使用到的元素包括模拟三国地理的大地图、武将等。

玩家进入游戏后,可以饰演主公的身份,来建立自己的主城,以及建设过程中,去升级粮草、兵营等,来提高自己的部队实力,实现一统三国的梦想

《率土之滨》游戏中的武将是以卡牌形式进行展现,是游戏战斗、养成、收集玩法的主体。在部队中的武将拥有兵力,可以通过征兵来增加武将兵力。

在战斗中,兵力有作为武将HP和对伤害的加成2种作用。当兵力为0时,武将则会处于重伤状态,不能继续战斗。武将兵种分为步兵、弓兵、骑兵。

兵种之间具有相克关系:骑克步,步克弓,弓克骑。

临近期末,历史教师们应该怎样的去准备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复习工作呢让我们来为学生们制订一份良好的考试卷吧!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期末试卷,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案栏内的相应位置。

1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 传说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 )

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嫦娥奔月 D牛郎织女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 )

A350万年 B260万年 C170万年 D80万年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 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哪两个地方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

A周口店、元谋 B元谋、半坡 C河姆渡、半坡 D周口店、河姆渡

4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是因为( )

A主干部分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B华人都是黑眼睛、黄皮肤

C**在中国古代最为尊贵 D华夏族诞生在黄河流域

5传说中文字的发明者是( )

A黄帝 B嫘祖 C伶伦 D仓颉

6相传尧、舜、禹之间通过推举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7相传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都城在( )

A涂山 B绍兴 C阳城 D亳

8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9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叫( )

A纣 B汤 C启 D桀

10中新网11月16日电: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 文化 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从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来判断,在这里展出的第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应该是( )

A大篆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11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12举世闻名的“三星顿”文化盛行于商周时期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3齐桓公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 口号 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C尊王攘夷 D挟天子以令诸侯

14公元前7世纪后期,导致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5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工程位于今天的( )

A四川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湖南省

16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 方法 是由谁 总结 出来的(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72008年 元旦 ,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

A 元宵节 B 清明 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18老子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下列 成语 、 典故 中,与刘邦、项羽及“楚汉之争”直接有关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约法三章 ③草木皆兵 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结合右边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21历史上称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为(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22 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 措施 的关系最密切(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 D开拓西域

23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昭君出塞 B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C魏孝文帝改革 D 修筑长城

24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是归属中央统辖( )

A西藏 B新疆 C宁夏 D广西

25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的我国本土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 D佛教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 名言 ( )

A孟子 B司马迁 C班固 D荀子

27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8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东晋 B宋 C前秦 D北魏

29右下图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以后出现的“胡人汉服” 的社会风尚。这次改革的***是

( )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30下列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顾恺之的贡献在哪一方面( )

A书法 B文学 C音乐 D绘画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40分。

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2)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 教育 思想(1分)

(4)古时候 儿童 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分)

32(6分)2009年12月以来,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热播,激发了人们对两千多年前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在秦国由弱到强直至成为“大秦帝国”的过程中,下列两位人物起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与材料一中有关的人物主持的那次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变法的措施中,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应该是哪一条为什么(2分)

(2)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他本人却惨遭旧贵族车裂之刑。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3)材料二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的是他的哪一历史功绩(2分)

33(6分)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为开辟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2分)

(2)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2分)

(3)请参照地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2分)

34(4分)读图题:下图中内容有几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找出3处并在远处订正。

3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大河网-大河报2009年10月22日报到:昨日上午9时,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启动仪式暨打造中原文化标志·采集太昊陵圣土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中州宾馆隆重召开,拉开了“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的帷幕。主办方将组团从河南出发,到海内外客家居住地开展文化交流。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末年的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东汉末年开始,从北方、西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4分)

(2)在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中,原居住在今天河南等省的中原居民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迁入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36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校准备举办一期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 黑板报 ,请你搜集材料参加筹备工作。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他们中间,你最佩服或喜欢哪两位他们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4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 2C 3C 4A 5D 6D 7C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C 15A 16A 17C 18D 19D 20C

21B 22B 23A 24B 25A 26B 27C 28C 29D 30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40分。

31(4分) (1)“仁”的学说。(1分)(2)西汉(汉武帝时期)。(1分) (3)因材施教。(1分) (4)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打出1点或言之成理即可)。(1分)

32(6分)(1)奖励军功。理由:它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旧贵族今后没有竣工,就不能再继承爵位和特权。(意思相近即可)(2分) (2)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提示如下: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进步的事业有时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持改革创新等(答出任意一条或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分)(3)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2分)

33(6分)(1)丝绸之路,张骞。(2分) (2)勇于探险;不辱使命;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困难;机智勇敢,报效国家等。(考生只要任意答出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 (3)长安、欧洲(大秦或古罗马)。(2分)

34(4分)曹操称帝改曹丕称帝;(1分) 长安改洛阳;(1分) 诸葛亮称帝改刘备称帝;(1分) 赤壁改建业。(1分)

35(12分)(1)匈奴、鲜卑、羯、氐、羌(答出4个即可得分)。(4分) (2)原因:西晋后期,统治集团内乱,匈奴等少数民族趁机入主中原的冲击(或北方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则相对稳定。(4分) 影响:北方人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经验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4分)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任意选择其中的2位,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张仲景:为防治传染病而钻研医学,及时总结经验;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等。贾思勰:亲自参加农业实践;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注意总结经验等。蔡伦,善于总结利用前人经验,不断探索。祖冲之,利用发展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专心科学研究,在多方面取得成就等。(4分)

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资料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我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6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套万寿邮票,也是中国最早的纪念邮票。全套9枚,6小3大,色彩纷呈。从颜色看,有红色、棕色、宝石绿、暗绿色、明**、铬**、橘**、玫瑰红等等;从图案看,有象征五福捧寿的蝙蝠,有象征花开富贵的牡丹,有象征尊贵无比的灵芝,有象征高寿无疆的蟠桃等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纪念邮票开始于此、成熟于此,恰如票面灵芝图案所喻示的那样,万寿邮票尊贵而又珍贵。如此珍贵而又尊贵的邮票,凡夫俗子自然无缘消受,独享它的是清朝那位颐指天下的慈禧太后老佛爷。这是她六十大寿庆典留下的纪念,因称万寿邮票。

不过在我看来,万寿邮票却是一套深深嵌进国家耻辱的邮票。这套邮票的诞生,伴随着慈禧太后的寿诞过程,也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壮烈开端和惨烈失败。一片轻飘飘的纸页,浸染着比千钧磐石还要沉重的血泪往事。

慈禧太后渐近六十岁时,大清朝走进了一个山雨欲来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局势往日的封建王朝很少遇到,昔时的皇帝只要用手腕玩转王公大臣,再由他们玩转下级官员,就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此时域外发达起来的列强早已虎视眈眈,垂涎大清很久了。攘外和安内已成为同样重要的主政命题,一个处于权力最高端的人自然应该具有这般眼光。可惜,此时玩转大臣和国事多载、连皇帝也玩得团团转的慈禧太后,真没有把世界打量清楚,她看到的只是朝野,甚而,目光连皇都的囹圄都没有跳出。如此,她思谋的最大事情就是自个儿很快就要到来的六十岁生日。

六十岁生日,古往今来的人们多以大寿相称。这称谓不是无源之水,是先祖“人生七十古来稀”观念陶冶传承所致。既然古来稀少的七十寿辰未必过得上,那为何不好好过个六十岁?穷苦平民尚且要打肿脸充富态,富甲天下的皇太后集中数日露露富摆摆阔有何不妥?何况,大清朝先例赫然,康熙大帝六旬华诞就举办过轰动全国的万寿庆典。前车后辙,不会有错。慈禧太后规模盛大的庆典筹备工作顺理成章地启动了,查考《皇太后六旬庆典档案》可以看到:“著派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大学士额勒和布、张之万、福锟,户部尚书熙敬、翁同龢,礼部尚书昆冈、李鸿藻,兵部尚书许庚身,工部尚书松溎、孙家鼐,总办万寿庆典。”时在光绪十八年,即公元1892年。

万寿庆典的方案很快敲定:晨起,寿星慈禧先在皇宫接受王公大臣的叩拜祝贺,之后乘坐銮驾,出西华门,过北长街,折向西安门大街,经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出西直门,风风光光到达颐和园听大戏、开大宴。銮驾所过之处,自然不能没有声色,要点缀景观,搭建经坛、戏台、彩殿、牌楼,还要有僧道念经,伶人献演。总之,夹道恭贺,让老佛爷老寿星开心痛快。这么超级盛大的寿庆,即使超不过康熙皇帝的六十寿典和乾隆皇帝的八十寿庆,也绝不会逊色。一个皇太后为何要把寿庆搞得这么超级盛大?我看原因在于先前垂帘听政的慈禧还政于光绪皇帝了,由前台退到后台身心深处潜在着浓浓的失落感。唯恐别人不再把自己当事,就想用寿庆炫示一下潜在的威严。要不怎么说,她的眼光没有看到虎视眈眈的列强,看到的只是弹丸之地的紫禁宫苑。

超级盛大寿庆的终点定在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的意思。这里是终点,也是制高点。那是因为告别垂帘听政,颐和园成为她颐养天年的离宫。这个离宫来之不易。此地原来是英法联军焚烧毁坏的清漪园,瓦砾满地,荒草凄凄,要修复需要大量白银。可惜国室空虚、财力不济,慈禧太后早想修复好,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如愿以偿,是因为总理海军衙门事务的奕公式猜透了她的心思,玩了个花活。他上疏《奏请复昆明湖水操旧制折》,说明要在昆明湖操练水师。既然是操练水师,那动用海军的费用就理所当然。既然是操练水师,皇帝、太后就会“幸临”观赏,那怎么也该有他们歇息的宫室。如此一来,沦为废墟的清漪园便旧貌换新颜,改名颐和园,供老佛爷颐养天年!所以,把寿庆的制高点终归于此,才算圆圆满满。

说到此,倘要真找点颐和园和海军的瓜葛,那就是此园又名水师大学堂。若去水师大学堂寻觅水师设施,也不是无物可观,一艘石舫赫然停靠在昆明湖边。查考词典,舫字从舟从方。“舟”是船,“方”为“城邦国家”。“舟”与“方”组合起来,自然表示“国家船队”。打造一艘象征国家船队的石舫,却无法驱动,搁浅岸边,其预示的前景可想而知。恰如翁同龢在日记中所写:“盖以昆明湖易渤海,万寿山换滦阳也”。万寿山换滦阳是真,滦阳 是承德的别称,从此不必再远道跋涉,就能享受比那里还奢华的奢华。而以昆明湖易渤海肯定是在作假,一潭死水怎么能代替波浪滔天的大海?一艘石舫怎么能劈波斩浪直挂云帆?一旦开战,石舫就是失败的预言。

不祥之兆,不祥之兆啊!

我们不能将不祥之兆当作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根源。倘要深究,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费用,肯定有不容推诿的责任。北洋海军初创时,装备与日本海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在甲午战争前的几年,日本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主动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补助海军费用。钱不算多,却展现出皇家的雄心和气度。钱财有限,焕发的精神力量却是无限的。天皇先行,富豪跟进,举国捐款一百多万元。军费增加了,士气鼓足了,日本将士摩拳擦掌,嗷嗷嚎叫,就待听命搏杀。

相形之下,清朝的失败就是难以逃脱的必然。到底颐和园挪用了多少军费,有人说几百万,有人说几千万,有人研究后指出,至少有两三千万两白银。哪个数字准确不必再考,显而易见的是,自北洋舰队创建后,六年间再没有增添一艘船舰,增购一门火炮,甚至连正常的维修费用都难以为继。两相对照,装备、士气,孰优孰劣,昭然可见。炮声未响,雌雄已决啊!

日本将士磨刀霍霍时刻准备跨海一战,大清朝野却欢天喜地准备寿庆。庆典场所油饰一新,庆典服饰置办齐全,前往颐和园途中的《万寿点景画稿》,丹青涂染也已告罄,只待按图索骥。江西烧造的“万寿无疆”餐饮用具运抵京都,各地官员的圣寿礼品先后奉达,而且不论什么寿礼,总要和九和五扯搭上关系,九五至尊嘛!就在这浓郁的喜庆氛围里,旨在给老佛爷再添欢颜的万寿邮票脱颖而出。据说,创意万寿邮票的是英国人赫德,其时他掌管海关总税务司,也把寿庆献媚当作上进的机会。这颇有点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意味,外国人进入中国也无法逃脱奴颜婢膝的怪圈。老外献媚不玩中国的古董,要玩时尚的新潮,便玩出了这套万寿邮票。可以想见老佛爷多么高兴,即使自己不能万寿,这套邮票总该万寿吧!邮票能够万寿,自个儿就会在邮票里万寿了。

距离慈禧花甲庆典还有几个月,京都的喜庆气氛已经四处弥漫。可就在此时,日本竟然不宣而战。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即公元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然发动袭击,击沉清朝运兵的商船“高升号”,七百余人眨眼葬身大海。八月十八日,日本海军挑起黄海大战,北洋舰队虽然顽强抵抗,终因统帅丁汝昌负伤,“致远号”等四艘战舰被击沉,几百名北洋海军官兵壮烈殉国。军情急转直下,九月二十六日,日军大举入侵辽南,向大连、旅顺烧杀窜犯。

将士流血,战事吃紧,国难当头,万民忧心。然而,老佛爷的寿典欢庆仍在热烈进行,只是迫于正义之臣的直谏,不得不取消颐和园的演艺,终止沿途“点景”的搭建。农历十月十日,血色太阳如期升起。慈禧太后御礼服,乘八人花杆凤凰顶轿,悠悠然出乐寿堂,前去拈香行礼。拜过寿皇殿列圣,依次再拜承乾宫、毓庆宫、乾清宫东暖阁、天穹宝殿,礼毕复回乐寿堂。稍加歇息,慈禧太后到皇极殿荣登宝座,光绪皇帝立即跪进皇极殿,呈献表文,并率诸王大臣行三跪九叩大礼。随之,皇后、瑾妃、珍妃、荣寿固伦公主、福晋等一一上前参拜。拜毕,慈禧再还乐寿堂,升宝座,由光绪帝和皇后、瑾妃、珍妃,向太后跪献如意。跪献礼成,慈禧乘轿至阅是楼院内降舆,光绪帝率皇后、瑾妃、珍妃伏地跪接。然后进膳、品果,欢笑看戏。慈禧太后喜不胜喜,大宴群臣,赏戏三天……热闹非凡,非凡热闹,翁同龢禁不住在日记中写道:“济济焉,盛典哉!”

诚可谓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我不知道何时何人将花天酒地与醉生梦死编排在一起的,却知道就在此时日军攻占了大连,两万余人惨死在屠刀下,除了因为埋尸不得不留下的36人外,其他平民全部死于非命。这就是醉生梦死,这就是花天酒地导致的醉生梦死,只可惜惨死的不是该死的。

时光飞逝,慈禧太后不见了,大清朝不见了,唯有万寿邮票还能见到。今天能见到,往后还能见到,看来万寿邮票还真有万寿的可能。颇为遗憾的是,万寿邮票深深印记的不只是欢天喜地,还有甲午年血淋淋、沉甸甸的悲天恸地。

何止这些,还有,还有因甲午战败而签订的《马关条约》。大清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不说,还要赔偿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要赔付白银23亿两。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全国3年的财政收入,清 根本无力支付,只得向英、法、德、俄等国借贷。借贷不但要承受高息盘剥,还要屈辱地将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抵押给列强。自此,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逐渐成真。更为可怖的是,日本由此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美味,甲午战争除了获得23亿两的赔款,还抢掠到1亿元的战利品,这相当于日本7年的财政收入啊!这些白银养肥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军事高速扩张,侵略的狼子野心飞速膨胀。咀嚼到中国这块肥肉的美味,这伙恶魔磨齿削爪,时刻准备卷土重来。终在1931年侵占东北,继而疯狂扑向中原、江南,给中国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

采 春

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早已悄无声息地来了。

好啊,春来了!

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采春!

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得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从最早有文献的商代起,国王是世袭的,“国”是“王室”的扩大,国家的土地是国王的“产业”。商部落国家最大多数的成员,即卜辞和《尚书》“盘庚篇”中的“众”,直接间接都是商王的隶属,从事生产,担负劳役兵役。周代疆土扩大了,不得不施行封建,土地和人民都属于周天子和列国封君;因为列国封君是由周天子所封,所以理论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巨变,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出现,帝国制度延续到辛亥革命,共两千一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帝国时期,土地所有和赋役制度,人民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地位,各朝代之间都有些性质及程度上的不同,本文不必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西汉皇帝制度建立之际,民间称皇帝为“国家”。以县吏成天子的刘邦,和以贫农成天子的朱元璋,祭祖时除牺牲菜馔之外,还陈列了赋役图册。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颜博对宋神宗:“殿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们,从秦汉之际的陈涉、吴广直到晚清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基本政治社会观念都是陈旧的。其中比较激进的,在起义初期虽多少有些原始均产的号召,但这些起义,或者失败,或者将要成功时已经变了质。起义成功者,建立新皇朝,人民仍是被统治剥削的对象。太平天国的下级成员虽较富于“革命”思想,但洪秀全和其他主要诸王生活腐败,“天朝田亩制度”大体都没有实行。辛亥革命,民国建立以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不断的内忧外患,军阀割据下的穷征暴敛,国民政府二十二年当权期间史无前例的自私自利,使得人民的处境较若干前代更为悲惨。国民党当政以后,出卖了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利用江浙财阀与各省土豪劣绅共治天下,建立了多种近代型的经济金融机构,以吸取民脂民膏。正因为这些机构是近代型的,所以吸取民脂膏的效率远远超过以前任何皇朝。这些基本史实已是中外无政党背景的人士所一致公认,勿庸多论。

解放前人民真正的地位,可由我亲身阅历中得到最好的反映。我于一九四二年初,奔父丧,由昆明赶回浙江金华祖籍,再设法接济天津的母妹,在沦陷区困居一年之久。次年三月中才自上海经徐州转商邱,再从安徽亳县往“无人之境”,重入自由区,在河南漯河镇遇雨,暂时无法继续内进。有一天午饭后在街上看见警察打人,打得很惨。我加以拦阻,对警察说,如果这人犯法,可以带他去法院或县政府以法审判,不应加以毒打。那警察毫不迟疑的向我大叫:“这些老百姓不揍,还揍谁?”我回答说我也是老百姓。他向我上下端详一番,见我身穿已经露线的苏格兰海立斯厚呢上衣和卡叽布裤,瞪着眼回答:“你穿着西装,还是老百姓!?”当时我虽不是第一次体会到老百姓处境的悲惨,但却是第一次充分体会到原来我这新型的“士大夫”,究竟还是属于统治阶级的最外围。

两千年个个皇朝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国民党政权末期,极大多数的新型“士大夫”都被通货膨帐弄得一贫如洗,朝不保夕了。一个绝对自私不顾一切剥削人民的政权,毕竟自行溃烂了,被人民摒弃了,无形中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我这个后知后觉者,当时虽已身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和西欧史,也就在金元券、长春、淮海战役之中,开始逐渐发现了“大我”。

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开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后半。这次斗争与前代起义的基本不同在领导与目标。前代多次起义领导的观念与目标,都很陈旧,都是希望建立新皇朝。这次解放斗争的最高领导,不是贫下中农和工人,而是抱负大、眼光远、毅力强、不自私、有理想、接受近代共产主义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充分了解大多数被压迫的人民是最大的革命潜力,发挥这庞大革命潜力要靠组织、思想教育、和积极行动。他们的目标,是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一个以最大多数贫苦人民为主人的新社会。这次革命最初虽以苏联为榜样,但主要策略和步骤与前者很有不同。帝俄末期的***最初并无革命武力和革命基地。最高领袖列宁是迟至一九一七年才被德国用专车秘密送回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的步骤是***员乘帝俄欧战溃败疲倦不堪之际,渗入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两京,吸取对现状不满驻扎两京的若干沙皇军队单位,逼迫沙皇中央政府和临时政府的崩溃,然后才把革命逐步推展到全国。而中国***革命的“主流”,从一九二七年起即了解大都市之不足恃,即着眼于组织农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基地。中国共产革命的理论动力虽是自外引进的共产主义,但革命的最高领导,自一九二七至今四十六年来,不断地以理论与实践互相印证,不断地就国内外情势因时因地制宜决策,将一个引进主义逐步变成了一个适合国情的革命建国纲领。在这个新的革命建国纲领之下,特别是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中国人民才第一次变成了国家的真正主人。

今日中国的人民,除了极少数反革命分子以外,宪法上都规定了同样的权利,而且并无性别和民族的歧视。宪法上所规定的公民权的范畴与西方民主国家几乎完全相同。政治方面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宗教信仰的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居住和迁徙的自由,以及控告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此外,公民权还包括工作、教育医药、福利等权利。

但是,在实践上,享受以上极为广泛的公民权有一先决条件——“个人”的言行和意识必须不反人民的利益与意志,而“人民”是极大多数贫下中农和工人。换言之,政府剥夺少数反革命、反无产阶级专政的人们的政治权利。进一步分析,正因为“个人”必须服从“人民”这个前提的存在,宪法上所规定的公民个人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也就有了局限性;为了调剂各地区的人口与物资,为了经济建设,个人居住、选业、迁徙的自由往往也不免受了限制。

因此,西方自由主义者和海外倾慕自由主义的中国人总不免要批评新中国并非真正民主,并强调现代西方与今日中国的基本不同--个人在集体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①我们先讨论自由的问题,然后再检讨新中国是否民主。

近代西方政治及宪法理论上最基本的单元是个人,国家和社会集体不能侵犯个人的公民权利、尊严、政治信仰和言论,与在法律范畴以内的任何行动。在新中国的政治及宪法的理论上,个人虽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最基本的小单元,但个人无法脱离社会阶级而存在,属于少数阶级的个人,必须服从最大多数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的意志。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寓个人于人民的趋向日益显著。

从纯理论看来,今日的中国和西方诚然有基本的不同,但从实践上看来,二者间性质和程度的不同远不如一般想像为甚。我们在比较当今中西政治观念和制度的短长之前,必须要了解西方极端个人自由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局限性。西方极端个人自由观念萌芽于美、法革命之前,大起作用于此两大革命之后。美、法革命深受十八世纪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影响。十八世纪的功利主义相信“自然秩序”(Natural order),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但社会的总利益和秩序却自然而然地会得到和协。因此功利主义者主张国家和政府不应干涉个人的自由和一切经济力量的自然发展,应采取放任(laissez-faire)的主义和政策。

不消说,这本是过于天真乐观,决经不起历史考验的一种看法。即使西方资本主义经典派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一七七六出版的《原富》之中,已部分地指出,个人与个人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往往存在着利害上的矛盾与冲突。英国工党的“精神祖父”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虽系功利主义之集大成者,进一步强调指出各阶级间利益往往冲突,调整这些冲突的机构应该是议会,议会立法应该根据他所提出的基本原则--“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他这主张,经过十九世纪晚期费边(Fabian)社会主义者的发扬,劳工运动和组织的日渐发达,和工党的正式成立、竞选、几度当政,就成了英国型“社会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石。西欧、北欧和英联邦中若干国家大致也走了这条历史路线,因此逐渐以“社会福利立法”弥补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公道和不平等。

事实上,这些西方民主国家和新中国的社会立法,基本上有很大的共同点,二者是不谋而合地根据“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一原则。即以理论渊源而论,早期的马克思,也是深受边沁影响的。惟其如此,所以无论在西方或在中国,随着经济生产和社会组织的日趋复杂,社会(也就是严复译成的“群”)的“权界”日益扩大,个人(严译的“己”)的“权界”日益缩小。即使在民主的西方,个人的净余“权界”,在生活实践上已与宪法及政治理论上的个人“权界”发生了相当大的差距。

今日西方和中国对于个人“权界”还是有一些差距。这差距的存在是因为历史传统和历史发展程序的不同。英国和西北欧若干国家有代议制度的传统,社会福利立法是历经代表多数选民的政党在议会里长期斗争的成果;其历史发展程序是渐进的,不是经过革命的。因此,这些国家大体上允许个人信仰和言论的自由和理论上(但决不是实际政治行动上)激烈政党的存在。帝俄和解放前的中国,人民受统治阶级种种的压迫与剥削,人民生命财产没有充分法律保障,更没有代议制度的传统,从立法上逐步改善人民福利的道路根本不存在,解放人民的唯一道路是革命。革命的初步目的既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革命成功之后,当然无法允许残余反革命势力的复辟。因此,在新中国“个人”的“权界”,在理论和实践上,确是多少受了“寓个人于人民”的局限。

客观评估新中国人民的实际地位和检讨新中国是否民主,我们决不可忽视与自由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比自由更为重要的因素——平等。根据我个人对西洋史的粗浅认识,我把民主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的民主,一般仅做到以宪法保障个人的自由,较“高级”的民主,才考虑如何逐步减少社会各阶级间因贫富悬殊而引起的种种不平等。很显然,即使在所谓“高级”民主的英、美等国,虽已有了一些社会福利立法,严重的社会不平等依然存在。美国最近出版了两部对平等问题理论上颇有启示的新书。一部是我芝加哥大学同事、人类系教授费乐思(Lloyd Fallers)的《不平等》(Inequality: Social Stratification Reconsidered),他根据多年对非洲若干原始及近代型社会的调查研究,并与当今美国社会对比,得到一个综合的结论——一般西方社会学上所谓的“社会阶层化”,不过是以成套的术语掩饰社会阶级间种种真实的不平等。这是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学虚伪的一针见血之言,对我们探索社会公道和民主真谛甚为有用。另一部是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罗尔斯(John Rawls)讨论社会公道理论的新著《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他虽囿于美国传统中对个人自由的极端重视,并坦白承认社会阶级间的不平等无法彻底消除,但主张国家法令措施应以促进社会上最穷阶级的福利为原则。他这一主张仍不超过边沁理论的范畴。所不同者,边沁生时,任何国家最大多数的人民都是穷因的农民和工人;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最大多数的人民已经属于“中产”阶级,而最穷困的人民,已经变成少数了。他对边沁基本原则因时制宜的修正,值得我们采用,作为进一步探索社会公道和民主真缔的共同分母。

不用多说,凡是没有政治偏见,访问过新中国的中外人士,都不得不承认,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一切法令措施几无一不以贫下中农和工人的福利为准绳,无一不暗合较罗尔斯的立法标准。与其他国家和社会比较,新中国的人民生活方式,更接近真正的平等。诚然,国内薪酬还有高低几级的存在,而且一个近代复杂的社会,不能没有精细的社会分工。但薪酬等级虽仍存在,各级薪酬和收入之间的绝对数量差别,事实上已远较资本主义社会、苏联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社会为小。而且新中国的薪级差别今后会逐渐缩小。更重要的是领导干部(用陈旧的术语是“统治者”)和工作成员(“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彼此平时互相砥励,必要时互相批判,而且干部一般都以身作则参加劳动生产,生活方式与劳动群众相同。美国、西欧、战后日本等资本主义社会贫富阶级层间生活方式之悬殊,勿庸赘述。即使在苏联,劳动人民和拟定执行生产计划的各级“官僚”干部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隔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六十年代中,美国若干科学家会讲出真实的笑话:在国际多种科学会议的场合,苏联科学家闲谈时,往往提到他们的薪酬相当都市工人薪酬二十倍以上,甚至很自豪地显露他们在黑海克里米亚半岛有别墅。无可否认,新中国社会里,平等的成分较举世任何其他社会为高。

在穷索民主真谛时,我个人觉得还须应用前此未曾被人提到过的第三尺度——从日常生活上权衡比较今日中国与西方人民“当家作主”的程度。无论在何国家,人民与政府最高决策的关系,都是很间接的,所以人民是否当家作主非从最基层单位中去探索不可。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小规模独立经营者虽仍存在,大多数人民都是大小企业和各种机关的雇员,雇员当然不是主人,理论上,只有在一切生产工具都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能作主人。但在苏联及东欧,生产计划之拟定与执行自上层层而下,一般人民在基层单位中是处于被动的。惟有在新中国,人民在基层单位中充分表现出主人的地位。以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而论,最基层的单位是生产队。在生产队中,每个成员都参加草拟全队的预算和生产计划,计算工分,摊派收入,决定公积金和再提交的合理分配。负责人和成员之间关系平等、直接、亲切。通过负责人,生产队对生产大队以及更大的公社的生产及分配都能参加商讨。十九世纪前半,西欧有些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曾极小规模地作过类似的试验,但因整个社会未变,都失败了。新中国六亿农民如此当家作主,确是人类史上崭新的一页。

结束本节:我们必须强调化学式百分之百纯粹美备的民主制度,人类史上至今尚未出现,也许永不会出现。我们用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两个尺度衡量中西理论与实践之后,不得不承认西方先进国家比新中国尊重个人的自由,但还做不到新中国社会平等的地步。中西社会制度互有短长,是由于历史传统和历史发展程序的不同。片面地褒此抑彼,不顾历史背景,专唱人类还未出现过的“理想国”的高调,都不免有失公道。我们如再用社会基层单位中人民当家的程度作为第三尺度来衡量,天平显然要倒到新中国这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乍看似宣传,穷索是事实。惟有抓住这个基本事实,才能了解新中国其他的主要特色和成就。

二、组织能力与思想教育

历代盛衰兴亡关键无一不在于广义的国家组织能力。传统中国悠久历史之中,战国、秦、西汉这段时期国家组织能力最强。西汉以后,层层自上而下的国家组织之中往往发生不少阻力,消弱了国家组织能力。在内忧频仍外患空前的二十世纪前半,诚如中山先生所说,诺大的中华民族已像“一盘散沙”。新中国却能在短期之内,将一盘散沙般的民族转变成空前富于组织能力的国家。为加深了解新中国组织能力的革命,先扼要将古今作一对比。中华民族在战国期间已开始表现高度组织能力,大体上由于两个主因。一、战国期间主要七国之间生存竞争非常激烈,逼使各国非力求富强之道不可。富国强兵之道,并非高谈“仁义”的儒家所能把握,而是几派法家的专长。法家的最终目的是造成绝对君权,在当时也就是绝对的国家权力。法家虽不否认社会上尊卑贵贱的存在,但主张在君主一人之下,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消除春秋式贵族特权阶级,建立以个人才干为标准的官僚制度,推行郡县制,逐步走向一元化集权国家的方向。二、为了生存竞争力求富强,法家了解农民的重要,因此把农民解放为自耕农,增加农产,扩充兵源,逐渐变成以农、战为本的军国主义的国家。法家是为绝对君权服务,并不是为农民服务,只是为了增强君权才不得不解放农民。新被解放的自耕农虽是担负赋役的被剥削者,但身份权利毕竟远胜于农奴,而且从力农和战功还有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机会,因此广大的农民多少发挥了些积极作用。

秦行商鞅之法,百五十年间改革比其他六国彻底,最后征服六国,建立了统一帝国的基础。刘邦攻下咸阳,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可见西汉一承秦制。汉武初年虽崇儒罢黜百家,西汉政制本质,由一代政治天才汉宣帝(公元前七三-四九年)数语道破:

“(元帝为太子时)……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史,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曰:‘陛下持法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史实,不知所守,何路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宣帝这席话非常深刻坦白。一、他强调指明西汉的政制仍是根据自战国、秦以来的法家系统。在法家循名核实的原则下,全部庞大复杂的国家机构——自丞相、御吏大夫、中央官吏,经郡守、县令长,以至县以下的乡、亭、里、伍、聚落——尚能得到合理的推动。西汉郡守权重责专,也是行政效率较高的一个原因。二、汉宣帝确是锐利灵验的预言家,西汉之开始衰亡,正由于元(公元前四八-三三年)、成(公元前三二-七年)诸帝盲目崇儒的种种恶果。

经过元、成和东汉的开国,儒家成了长期的正统政术。儒家重“礼”实在是维持不平等阶级社会的理论工具,与法家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恰恰相反。东汉开国的君主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大地主,他建立皇朝时依靠不少其他地区豪族的拥护。儒家的主张正适合东汉皇朝的需要,成为辩护豪族私利的理想理论工具。东汉最重孝道。二百年间虽不乏笃行的孝子,但孝道也成为豪族、士大夫自私行为的掩饰品。各地豪族鱼肉乡里、抗避国家赋税固不可谓“忠”,但侵吞小民田产,略略周济贫乏族人,在当时士大夫操纵的“清议”之下,却往往被认为是广义的“孝”。此外,汉武帝时临时监察性的十三部刺史,在东汉已渐形成为超级的大“省”。州牧往往出身于世家豪族。因此从东汉后期起,国家的组织能力,受到地方政权和社会豪族双重的阻力,终于演变成三国割据的局面。在以后的朝代,这两种阻力或不同程度地继续存在,或阻力形式有所改变,但无疑义地,国家组织能力都被各种阻力所削弱。

最后分析起来,影响国家组织能力最基本的因素是人民是否有积极性。在广土众民的中国(公元后二年人口已经六千万),自皇帝到庶民层层复杂的国家机构,如果不靠人民积极的所作所为,是不可能充分发挥组织能力的。在以法家为政术的六国和秦,各国君主为竞争图存,不得不解放农奴,保障自耕农的利益,所以农民多少有些积极性。秦始皇大一统之局既成,列国间生存竞争的压迫已不存在,好大喜功,不再体恤民力,以致覆亡。西汉虽承秦制,不时抑制豪强,但始终无法阻止土地的兼并和贫农的流离。东汉以降,直至解放,虽不无政治上和社会上安定的时期,但人民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人民消极的抵抗是逃避赋役,积极的抵抗是参加农民起义。因为种种政治和社会上的阻力,长期人民消极或积极的抵抗,两千年来,华北一再陷于五胡、辽、金,全部中国两度征服于元、清,并几番演出了地方割据。即使在一统局面之下,人民的被动性也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组织能力。

二十世纪前半的中国,承继了自清初以来,因人口爆炸而产生的种种空前的社会经济困难,自清末督抚专权兵为将有所引进的多种政军弊端,并面临旷古未有的民族生存危机——西方及日本帝国主义的榨取鲸吞。当时救国主张虽多,回顾起来,惟有中国***深刻了解自上层改革的无效,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几个大都市的不足恃,真正救亡图存的办法是到落后的农村解放人民,建立革命基地,从基层发挥人民积极的组织力量。正因为共产革命的领导坚信救亡必先救民,而领导方面自始即与民众同甘共苦,所以解放以后,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政府一切措施无一不根据最大多数最贫苦人民的意愿与福利,政府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平等的社会。在这新社会的基层中,人民确是主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无疑义地是世界上组织最严密的国家之一。上自中央政府,中经省、市、自治区、县,下至城市里的街道邻里,乡村里的生产队,无一不包括在组织网之内。就纯理论而言,有两点值得分析。一、仅有组织,未必能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古今中外实例甚多,不胜枚举。二、新中国严密的组织网中,是否还有削弱组织的阻力。事实上,文化大革命以来,以上两个问题在实践上都已不存在。基本原因是今日的中国不是专靠形式上的组织,而是特别注重政治、社会上每个阶层之中,各种阶层之间,不断地搞思想教育、讨论路线问题。思想路线教育的结果,不但使组织上可能的阻力不能存在,而且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文化革命以后的中国的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诚然,古今中外当权者无不了解广义思想教育的重要。传统中国和传统欧洲都施行愚民政策,都曾有多次程度不同的思想统制。即使在最尊重个人自由的近代西方,每个人从幼到老,不知不觉地都被政府、教会、学校、社团、家庭等等不断地洗脑;进一步分析,国家及社会大小单元用以洗一般人民的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几无不源出于广义的统治阶级。洗脑决不是新中国的专利。但新中国敢诚实地把思想教育叫作洗脑,而且思想教育的方法备极周至,收效独宏。传统中国和古今西方的思想教育都是像孔子所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有新中国的思想教育是:“民不可使由之,必先使知之。”换言之,新中国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从反复讨论分析之中,使每个成员都发现他的“大我”,洗涤了他过去可能有过的自私观念,然后彻底检讨有关措施的理论与实践,是否真正符合国家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因此,这种史无前列的思想教育才能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发挥人民积极的组织能力。

历史工作者在此应该顺便提出新中国与前代还有一重要不同之点。历代政制积弊之一是帝王居于深宫,官官层层相护,往往上方命令不能认真执行,民间疾苦也无由上闻。新中国有全国性严密的传播组织,报纸、期刊、广播经常向民众申析最高领导的政策与意旨,报告各地建设、政情和民隐。成千成万的大字报更是人民主动发表意见的特殊媒介。凡此诸端无一不促进上令下申,民情上达,更增强八亿人民戮力同心建国的意愿和信念。

综合古今,新中国之所以最重视思想教育,似与我国源远流长的理性与人本主义的传统有关。早在史前和商代,宗教的重心已经不是正统的神,而是广义的“人”。解放后各地区发现的史前陶且(祖)和石且,且的字的源,和商代的祖先崇拜,都是明证。至晚在商、周之际,理性和人本主义的思想已经萌芽。周初的政治家虽表面上谈“天命”,实际上不但对“天”的权威表示怀疑,而且强调国家的兴亡基本上是靠人民的意志和努力。周初文献和金文例证甚多,兹不赘。即使祖先崇拜,经过了孔子和荀子的理性化,大体上已变成为了满足人类心理和社会需要的一种仪式,脱离了正统宗教的性质。这理性和人本的传统,经过南北朝和隋唐期间与佛教的斗争,不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间接地使近代中国种种改革和革命运动都无须与“上帝”搏斗,(人类史上,宗教一向是籍“上帝”的权威反对任何开明改革和社会革命的。即使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革命,都不免暗遭宗教的顽抗。)尽管儒家的政治和社会哲学为历代帝王所利用,它对人本主义的发扬传播,对社会环境和教育力量的极端重视,至今还有普遍的影响。新中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把传统上为制造士大夫的教育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并且从几十年宝贵的实践经验之中,把思想教育方法改的周至美备。因此充分激发了人民和国家的组织能力。新中国思想教育的核心--以人民的意志与努力改造人类社会--既不能说没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又不能不认为是“古为今用”最辉煌成果之一。

三、民族“武德”的重现

人类史大部分都是残酷无情的生存斗争史。缺乏尚武精神的民族是无法长期独立生存不被异族征服控制的。军事在国史中,尤居关键地位。春秋时代的军队大体上为各国贵族所包办,战争规模比较大,军队下层也包括当时所谓的“国人”,也就是庶民里最上层的自由民。春秋的军队既以贵族为主要成员,所以当时风气皆以当兵为荣,士兵一般也遵守武士的行为规范。据我阅览所及,春秋时期对“武”或“武德”解说最详的是楚庄王。他在公元前五九七年悸之战败晋复霸之时,曾提出“武”的字义是“止戈”,并说明“武”的广义作用:“武、禁暴、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证以史实,楚壮王所讴歌的是高度理想化的“武德”,在传统中国从来没有完全实现过。

1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4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背景

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1革命纲领具有模糊性,最终导致革命主体的复杂性。以同盟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甚至幻想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见《告各友邦书》)。同时,他们将所有矛头直指满清王朝,而忽略了力量同样强大的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使他们也混入革命阵营。如武昌首义后革命党人竟然推举反对革命黎元洪出任都督,这无异于养虎为患。阳夏之役后,革命党人与黎元洪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逐渐颠倒,后来,黎元洪窃取实权。最终,大权被袁世凯收揽。

2此次革命在后期脱离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的农民群众。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正如周锡瑞教授所言:“赋予辛亥革命以生命力的思想观念,曾经认为,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政府,20世纪中国的一切弊端痼疾就可以迅速治疗矫正。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1913年的过程中,对于反满革命和共和政府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对于农民,革命除了带来一个绅士和官僚更紧密联合、以维护上流阶级利益的新政权外,其余一无所有。”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团结一切革命力量。从革命政党内部来说,成分复杂、派系繁多、矛盾尖锐。如阳夏之役后,江浙联军攻克南京,革命中心有东移之势,此后,南北议和在上海举行,临时政府的筹备工作在沪宁一带展开。而这使得一些自居“首义之功”的湖北党人大为不满,孙武等人甚至从此屈从黎元洪。而上海方面光复会的章太炎等人早与同盟会交恶,所以也对黎元洪大加赞助。而这两个集团却忽略了共同的敌人——袁世凯。此后,袁世凯得以安全地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

参考资料:

-辛亥革命

诞生于商朝初年(约公元前1600年)的孤竹国是今冀东地区第一个地方政权,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它的出现标志着今冀东大地已从蒙昧和野蛮状态中苏醒,从原始社会跨进了文明的门槛。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距今约3600多年。

关于“孤竹”一名,亦作“觚竹”,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甲骨卜辞有关竹氏的活动,有40多条纪录。在今河北卢龙、迁安一带和辽宁西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有的器身上铸有“孤竹”铭文。孤竹国的历史记载还散见于《国语》、《管子》、《韩非子》、《史记》等古籍。

目前学术界对孤竹国名有几种解释:一是“孤竹”亦写作“觚竹”,“觚”是青铜制的酒器,“竹”是用以记事的竹简,二者反映了这个诸侯国的贵族生活和文化发展水平。二是根据《急就篇》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所记,认为“觚”和“竹”同为书写用物。三是北方地不产竹,“孤竹”就是竹子稀少的地方。第四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孤竹”是一根竹子,代表男性的根,是一个坚挺的男性阳具。它是氏族图腾。

关于孤竹国建国的时间,据《史记·伯夷列传》注引《索隐》所记:“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是为孤竹侯国。殷墟甲骨卜辞文中称“竹侯”。时在商汤建立商朝之初,一说是商汤十八年(待考),约公元前1600年。

关于孤竹国灭亡的时间有三种说法。一说根据《春秋》和《国语·齐语》所记,春秋时北方山戎(即后世鲜卑)侵燕,燕告急于第一个当上中原霸主的齐桓公,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齐桓公这次北伐,打垮了山戎,使其北退;同时击溃了令支,斩孤竹君侯之首。时在齐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64年。二说根据《管子》所记:大约在四年之后(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北举事于孤竹、离支(令支)”,彻底征服了山戎与孤竹、令支。山戎献金(铜)表示归服,孤竹国和令支国从此消亡。三说根据《卢龙县志》所记: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肥子奔燕,燕国将肥子安置于孤竹地,建肥子国,从此史籍不见孤竹国记载。学术界关于孤竹国灭亡的时间一般采取第一种说法,即公元前664年为齐桓公所灭。其实这次齐桓公斩孤竹国君,孤竹国并没有灭亡。《管子》记述的时间公元前660年,孤竹国才亡。此后孤竹乃成为地名,纳入燕国的疆土。孤竹人分别融入山戎或燕人群体,其活动踪迹继续留在华夏的历史上约千年之久。

大致说来,孤竹在殷商之前是原始部族。孤竹国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立国到灭亡存在约94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554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商朝在北方的重要诸侯国;后386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660年)是周朝的异姓诸侯国,处于燕国控制之下,政治地位下降。

孤竹国与商朝王室的关系相当密切,原因有三:

其一,孤竹国君墨胎氏与商王同为子姓,同是东北夷的一支。

其二,姻亲关系。

其三,边境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