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朝灭亡后,文人们对元朝还念念不忘?

游戏攻略05

为什么元朝灭亡后,文人们对元朝还念念不忘?,第1张

为什么元朝灭亡后,文人们对元朝还念念不忘?
导读:这里所谓的文人,指的是认可汉文化的文人。他们对元朝又爱又恨,所以难以忘怀。另外元朝享国时短,后继的“蛮夷”满清,更让文人将两者对比。具体表现如下:1,忽必烈重视汉文化众所周知,蒙元入住中原前。屠金灭宋,气势恢宏。到处都有汉文化的影子。特别是

这里所谓的文人,指的是认可汉文化的文人。他们对元朝又爱又恨,所以难以忘怀。另外元朝享国时短,后继的“蛮夷”满清,更让文人将两者对比。具体表现如下:

1,忽必烈重视汉文化

众所周知,蒙元入住中原前。屠金灭宋,气势恢宏。到处都有汉文化的影子。特别是汉臣家族也是为元朝建立过不世之功的,汉文化对于蒙元来说是绝对的精神支柱之一

特别是“大哉乾元”的王朝命名,更是极具汉文化特色。刘秉忠、史天泽等等汉文臣更是颇受重用,所以对认同汉文化的文人来说、得到以一统面貌管理国家的“蛮夷”,对自己的欣然接受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2、元朝客居华夏,撇清汉族界限

元朝入主华夏,却执行始终民族歧视,将人口多数的汉民族,严重挤压生存空间。蒙元贵族不愿和华夏各族融合,始终客居华夏,甚至在朝廷里的皇帝,对待汉文化的态度,都是若即若离,没有开放包容的风范。

3、元亡明兴,满清入关

伴随“不合群”元朝政府的灭亡,汉化的文人终于狠狠出了口恶气,“胡虏无百年之运”成为经典的谶语。

清朝的建立,始终绕不开“胡虏”的阴影,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华夏各族文人,彼此的文化的交流,更加真诚,华夏各族的融合,更加直接,所以相比之下,元朝对的汉文化的态度就相形见绌了,更人难忘。

包含“之”的成语共有2210个限于篇幅,只列出1000个 1)阿保之劳 2)哀戚之情 3)爱莫之助 4)爱之如宝 5)暧昧之情 6)暧昧之事 7)安忍之怀 8)安身之处 9)安身之地 10)安史之乱 11)安之若固 12)安之若命 13)安之若素 14)鞍马之劳 15)岸谷之变 16)案牍之劳 17)暗昧之事 18)昂昂之鹤 19)八拜之交 20)八斗之才 21)八荒之外 22)霸王之资 23)白圭之玷 24)白毫之赐 25)白华之怨 26)白首之心 27)白头之叹 28)白屋之士 29)百城之富 30)百乘之家 31)百金之士 32)百里之才 33)百里之命 34)百里之任 35)百炼之钢 36)百龙之智 37)百忙之中 38)百年之柄 39)百年之好 40)百年之后 41)百年之欢 42)百年之业 43)百年之约 44)百舌之声 45)百世之利 46)百世之师 47)百岁之好 48)百岁之后 49)百岁之盟 50)柏舟之节 51)柏舟之誓 52)败鼓之皮 53)败军之将 54)拜赐之师 55)半面之交 56)半面之旧 57)半子之靠 58)半子之谊 59)邦家之光 60)包胥之哭 61)饱学之士 62)抱关之怨 63)抱柱之信 64)鲍鱼之次 65)鲍鱼之肆 66)杯羹之让 67)杯茗之敬 68)杯圈之思 69)杯水之饯 70)杯水之敬 71)杯水之谢 72)杯中之物 73)北鄙之声 74)北鄙之音 75)北窗之友 76)北斗之尊 77)北风之恋 78)北门之管 79)北门之寄 80)北门之叹 81)倍称之息 82)被绣之牺 83)奔竞之士 84)奔走之友 85)贲军之将 86)贲育之勇 87)笔墨之林 88)鄙薄之志 89)必经之路 90)必由之地 91)必由之路 92)必争之地 93)蔽伤之忧 94)避之若浼 95)变色之言 96)变徵之声 97)摽梅之年 98)摽末之功 99)兵车之会 100)兵革之祸 101)兵燹之祸 102)炳烛之明 103)拨烦之才 104)拨乱之才 105)剥肤之痛 106)剥复之机 107)伯牛之疾 108)伯仲之间 109)搏牛之虻 110)逋慢之罪 111)逋逃之臣 112)逋逃之薮 113)不拔之策 114)不拔之志 115)不拔之柱 116)不白之冤 117)不败之地 118)不便之处 119)不变之法 120)不宾之士 121)不才之事 122)不测之祸 123)不测之忧 124)不测之渊 125)不测之智 126)不测之诛 127)不测之罪 128)不臣之心 129)不逞之徒 130)不传之秘 131)不此之图 132)不次之迁 133)不次之图 134)不次之位 135)不存之地 136)不二之老 137)不法之徒 138)不费之惠 139)不根之论 140)不根之谈 141)不轨之徒 142)不讳之变 143)不讳之朝 144)不讳之路 145)不讳之门 146)不毁之制 147)不惑之年 148)不羁之才 149)不羁之民 150)不羁之士 151)不及之法 152)不急之务 153)不教之教 154)不竭之府 155)不解之仇 156)不解之缘 157)不经之说 158)不经之谈 159)不经之语 160)不刊之典 161)不刊之论 162)不刊之书 163)不刊之说 164)不了了之 165)不毛之地 166)不眠之夜 167)不牧之地 168)不奈之何 169)不器之器 170)不迁之庙 171)不倾之地 172)不情之请 173)不情之誉 174)不让之责 175)不仁之器 176)不赏之功 177)不时之须 178)不时之需 179)不识之无 180)不实之词 181)不食之地 182)不世之材 183)不世之功 184)不世之略 185)不世之业 186)不死之药 187)不速之客 188)不腆之酒 189)不腆之仪 190)不挑之祖 191)不祧之宗 192)不祧之祖 193)不同之处 194)不舞之鹤 195)不系之舟 196)不祥之木 197)不祥之兆 198)不祥之征 199)不孝之子 200)不幸之幸 201)不朽之芳 202)不朽之功 203)不朽之勋 204)不言之化 205)不言之听 206)不言之言 207)不义之财 208)不易之道 209)不易之地 210)不易之典 211)不易之分 212)不易之论 213)不虞之隙 214)不虞之誉 215)不正之风 216)不治之症 217)不终之药 218)不赀之禄 219)不赀之器 220)不赀之躯 221)不赀之赏 222)不赀之损 223)不足之处 224)布衣之交 225)布衣之雄 226)才墨之薮 227)采薪之患 228)采薪之疾 229)采薪之忧 230)菜果之物 231)菜蔬之色 232)参商之虞 233)粲花之论 234)粲花之舌 235)仓卒之际 236)沧桑之变 237)操之过蹙 238)操之过激 239)操之过急 240)操之过切 241)曹社之谋 242)草莽之臣 243)草茅之产 244)草茅之臣 245)恻怛之心 246)恻隐之心 247)豺狐之心 248)豺狼之吻 249)谗佞之徒 250)谗慝之口 251)昌亭之客 252)长久之计 253)长舌之妇 254)长夜之饮 255)超世之才 256)超世之功 257)朝夕之策 258)车笠之盟 259)陈保之劳 260)陈蔡之厄 261)趁人之危 262)成才之路 263)成风之斫 264)成人之美 265)成人之善 266)承天之祜 267)承天之佑 268)承天之祐 269)城下之盟 270)城下之辱 271)乘敌之隙 272)乘人之厄 273)乘人之危 274)程朱之学 275)嗤之以鼻 276)池鱼之祸 277)池鱼之虑 278)池鱼之殃 279)池中之物 280)迟暮之年 281)持久之计 282)持平之论 283)持之以恒 284)持之以恒 285)尺寸之兵 286)尺寸之柄 287)尺寸之地 288)尺寸之功 289)尺蠖之屈 290)尺土之封 291)尺泽之鲵 292)齿牙之猾 293)赤子之心 294)充闾之庆 295)冲风之末 296)虫鱼之学 297)畴咨之忧 298)出尘之表 299)出尘之想 300)出尘之姿 301)出内之吝 302)出纳之吝 303)出头之日 304)初度之辰 305)刍荛之见 306)刍荛之言 307)杵臼之交 308)楚歌之计 309)楚囊之情 310)楚越之急 311)处之绰然 312)处之泰然 313)处之晏然 314)处之夷然 315)处之怡然 316)穿窬之盗 317)传之不朽 318)喘息之间 319)疮疥之疾 320)床笫之私 321)吹灰之力 322)炊臼之戚 323)炊臼之痛 324)垂成之功 325)垂暮之年 326)垂堂之戒 327)春秋之义 328)春夏之交 329)唇齿之邦 330)唇齿之戏 331)莼鲈之思 332)踔绝之能 333)茨棘之间 334)从心之年 335)粗俗之辈 336)大而化之 337)大方之家 338)大风之歌 339)大瓠之用 340)大垧之惭 341)大雅之堂 342)大衍之数 343)单车之使 344)儋石之储 345)旦暮之业 346)旦夕之间 347)旦夕之危 348)啖饭之道 349)弹丸之地 350)弹指之间 351)淡然处之 352)淡然置之 353)当立之年 354)当务之急 355)当之无愧 356)当之有愧 357)刀笔之吏 358)倒悬之急 359)倒悬之苦 360)倒悬之危 361)蹈厉之志 362)盗跖之物 363)道傍之筑 364)道义之交 365)得隽之句 366)得意之色 367)得意之作 368)等而上之 369)等而下之 370)等闲视之 371)等闲之辈 372)等闲之人 373)等闲置之 374)等夷之心 375)等夷之志 376)地主之仪 377)地主之谊 378)帝辇之下 379)点睛之笔 380)点头之交 381)阽危之域 382)钓游之地 383)鼎足之势 384)东床之选 385)东道之谊 386)东观之殃 387)东郭之迹 388)东门之达 389)东门之役 390)东南之宝 391)东南之美 392)东南之秀 393)东平之树 394)东山之志 395)冬日之温 396)冬日之阳 397)董狐之笔 398)动之以情 399)栋梁之才 400)栋梁之材 401)栋梁之器 402)斗筲之辈 403)斗筲之才 404)斗筲之材 405)斗筲之器 406)斗筲之人 407)斗升之水 408)独到之处 409)独得之见 410)笃而论之 411)度外之人 412)断金之交 413)断袖之宠 414)断袖之癖 415)断织之诫 416)对症之药 417)顿腹之言 418)遁天之刑 419)多故之秋 420)多事之秋 421)多鱼之漏 422)咄嗟之间 423)夺锦之才 424)夺人之爱 425)鹅湖之会 426)饿虎之蹊 427)儿女之情 428)而立之年 429)尔汝之交 430)耳边之风 431)耳食之论 432)耳食之谈 433)耳食之言 434)耳顺之年 435)二姓之好 436)发棠之请 437)伐冰之家 438)伐性之斧 439)反哺之情 440)反哺之私 441)反间之计 442)返哺之恩 443)返哺之私 444)泛泛之交 445)泛泛之人 446)泛泛之谈 447)方便之门 448)方寸之地 449)方外之国 450)方外之人 451)方外之士 452)方闻之士 453)方正之士 454)飞鸟之景 455)非常之谋 456)非分之财 457)非分之念 458)非分之想 459)非业之作 460)蜚蓬之问 461)匪躬之操 462)匪躬之节 463)匪石之心 464)诽谤之木 465)肺腑之言 466)分寸之末 467)分而治之 468)分内之事 469)焚林之求 470)焚如之祸 471)丰屋之过 472)丰屋之祸 473)丰屋之戒 474)风尘之变 475)风尘之会 476)风尘之惊 477)风尘之警 478)风尘之慕 479)风尘之声 480)风尘之言 481)风尘之志 482)风雷之变 483)风木之悲 484)风木之思 485)风树之悲 486)风树之感 487)风云之志 488)风中之烛 489)风烛之年 490)葑菲之采 491)蜂虿之祸 492)逢君之恶 493)肤寸之地 494)肤受之诉 495)肤受之愬 496)肤受之言 497)斧钺之人 498)斧钺之诛 499)俯仰之间 500)釜中之鱼 501)辅弼之勋 502)腐肠之药 503)簠簋之风 504)父母之邦 505)付之丙丁 506)付之东流 507)付之度外 508)付之梨枣 509)付之一炬 510)付之一哂 511)付之一叹 512)付之一笑 513)妇人之见 514)妇人之仁 515)负手之歌 516)负俗之讥 517)负俗之累 518)负薪之病 519)负薪之才 520)负薪之言 521)负薪之忧 522)缚鸡之力 523)腹背之毛 524)腹心之患 525)腹心之疾 526)覆瓿之用 527)覆车之轨 528)覆车之鉴 529)覆车之戒 530)覆车之辙 531)覆盆之冤 532)覆盂之安 533)覆舟之戒 534)盖世之才 535)干城之寄 536)干城之将 537)干父之蛊 538)甘棠之爱 539)甘棠之惠 540)甘之如荠 541)甘之如饴 542)甘之若素 543)感旧之哀 544)感慨系之 545)旰食之劳 546)羔羊之义 547)高山仰之 548)高世之才 549)膏肓之疾 550)膏火之费 551)膏腴之地 552)缟纻之交 553)割臂之盟 554)割股之心 555)割襟之盟 556)隔世之感 557)个中之人 558)庚癸之唿 559)耿介之士 560)公之于众 561)恭而敬之 562)沟中之瘠 563)狗吠之惊 564)狗吠之警 565)狗马之心 566)苟且之心 567)姑妄听之 568)姑妄言之 569)古稀之年 570)古已有之 571)股肱之臣 572)股肱之力 573)股掌之间 574)股掌之上 575)骨鲠之臣 576)骨肉之亲 577)鼓盆之戚 578)故剑之求 579)故人之情 580)故人之意 581)顾复之恩 582)瓜李之嫌 583)瓜田之嫌 584)瓜衍之赏 585)寡人之疾 586)管鲍之好 587)管鲍之交 588)管窥之见 589)管窥之说 590)贯鱼之次 591)贯鱼之序 592)广而言之 593)归之如市 594)归之若水 595)桂玉之地 596)国之干城 597)国中之国 598)过耳之言 599)过江之鲫 600)过庭之训 601)害群之马 602)函牛之鼎 603)凾刃之地 604)寒泉之思 605)汗马之功 606)汗马之劳 607)颔下之珠 608)毫末之差 609)濠梁之上 610)濠上之乐 611)好恶同之 612)好色之徒 613)好生之德 614)好事之徒 615)好自为之 616)浩然之气 617)禾黍之悲 618)禾黍之伤 619)何罪之有 620)和隋之珍 621)河梁之谊 622)河山之德 623)河鱼之疾 624)涸辙之鲋 625)赫赫之功 626)赫赫之光 627)赫斯之威 628)鹤鸣之士 629)黑貂之裘 630)恨之入骨 631)亨嘉之会 632)横草之功 633)鸿鹄之志 634)鸿渐之仪 635)鸿渐之翼 636)后车之戒 637)后顾之忧 638)后进之秀 639)后来之秀 640)后起之秀 641)唿吸之间 642)唿之或出 643)唿之欲出 644)狐虎之威 645)狐鼠之徒 646)狐听之声 647)狐兔之悲 648)胡越之祸 649)瑚琏之器 650)虎豹之驹 651)虎冠之吏 652)虎口之厄 653)虎狼之国 654)虎狼之势 655)虎狼之威 656)虎狼之心 657)虎狼之穴 658)花甲之年 659)花月之身 660)化外之民 661)画一之法 662)怀土之情 663)缓兵之计 664)患难之交 665)荒唐之言 666)黄白之术 667)黄垆之痛 668)黄泉之下 669)黄台之瓜 670)麾之即去 671)回春之术 672)回天之力 673)回天之势 674)悔之不及 675)悔之晚矣 676)悔之无及 677)惠然之顾 678)祸福之门 679)击辕之歌 680)鸡豚之息 681)屐齿之折 682)绩学之士 683)箕裘之业 684)箕山之操 685)箕山之风 686)箕山之节 687)箕山之志 688)箕帚之使 689)羁旅之臣 690)及门之士 691)即兴之作 692)极而言之 693)急人之困 694)急人之难 695)急人之危 696)急人之忧 697)疾之如仇 698)集矢之的 699)掎角之势 700)计然之策 701)计然之术 702)计无付之 703)计无复之 704)计无所之 705)记问之学 706)纪群之交 707)忌前之癖 708)季常之惧 709)季常之癖 710)季孟之间 711)季孙之忧 712)济世之才 713)觊觎之心 714)寄豭之猪 715)家传之学 716)葭莩之亲 717)奸人之雄 718)兼而有之 719)兼人之材 720)兼人之量 721)兼人之勇 722)监门之养 723)蒹葭之思 724)简而言之 725)謇谔之风 726)謇谔之节 727)蹇谔之风 728)蹇之匪躬 729)江海之学 730)江汉之珠 731)江山之恨 732)江山之异 733)江山之助 734)姜桂之性 735)将伯之唿 736)将伯之助 737)将明之材 738)将相之器 739)交臂失之 740)浇瓜之惠 741)骄兵之计 742)胶鬲之困 743)嗟来之食 744)揭人之短 745)节制之师 746)结草之固 747)楶棁之材 748)解构之言 749)介胄之间 750)疥癞之患 751)疥癞之疾 752)疥癣之病 753)疥癣之疾 754)今昔之感 755)金革之患 756)金革之难 757)金革之声 758)金革之世 759)金兰之交 760)金兰之契 761)金兰之友 762)金人之缄 763)金人之箴 764)金石之策 765)金石之功 766)金石之计 767)金石之坚 768)金石之交 769)金石之言 770)金汤之固 771)金屋之选 772)金玉之言 773)仅识之无 774)进身之阶 775)晋阳之甲 776)浸润之谮 777)京解之才 778)经国之才 779)经济之才 780)经世之才 781)经验之谈 782)荆山之玉 783)惊弓之鸟 784)惊人之举 785)惊弦之鸟 786)精白之心 787)精锐之师 788)井底之蛙 789)井蛙之见 790)敬而远之 791)敬之如宾 792)纠合之众 793)究而言之 794)九年之储 795)九年之蓄 796)九泉之下 797)九世之仇 798)九五之位 799)九五之尊 800)久而久之 801)酒色之徒 802)臼杵之交 803)居常之安 804)居之不疑 805)拘介之士 806)局外之人 807)举手之劳 808)拒之门外 809)聚而歼之 810)聚沙之年 811)涓埃之报 812)涓埃之功 813)涓埃之力 814)涓埃之微 815)涓滴之劳 816)狷介之士 817)眷眷之心 818)谲怪之谈 819)君侧之恶 820)钧天之乐 821)开山之祖 822)慨乎言之 823)坎井之蛙 824)埳井之蛙 825)康了之中 826)康哉之歌 827)亢极之悔 828)可乘之机 829)可乘之隙 830)硁硁之愚 831)孔怀之亲 832)孔孟之道 833)口耳之学 834)口腹之累 835)口祸之门 836)枯骨之馀 837)枯朽之余 838)枯朽之馀 839)枯鱼之肆 840)苦乐之境 841)夸辩之徒 842)夸诞之语 843)胯下之辱 844)狂瞽之言 845)旷大之度 846)葵藿之心 847)馈贫之粮 848)昆弟之好 849)昆山之玉 850)困而学之 851)扩而充之 852)来苏之望 853)来之不易 854)来之坎坎 855)兰芷之室 856)老成之见 857)老之将至 858)老庄之道 859)乐昌之镜br/>860)雷霆之怒 861)缧绁之忧 862)累卵之危 863)犁牛之子 864)礼仪之邦 865)理之当然 866)立国之本 867)立谈之间 868)立锥之地 869)立足之地 870)隶首之学 871)栎樗之材 872)连城之璧 873)连城之价 874)连城之珍 875)连理之木 876)良史之才 877)两可之言 878)辽东之豕 879)林泉之志 880)林下之风 881)凌霄之志 882)凌云之志 883)令原之戚 884)熘之大吉 885)熘之乎也 886)六尺之孤 887)六尺之讬 888)六尺之托 889)六合之内 890)龙断之登 891)龙胡之痛 892)龙阳之兴 893)笼而统之 894)笼中之鸟 895)聋者之歌 896)垄亩之臣 897)蝼蚁之诚 898)漏网之鱼 899)鲁卫之政 900)路叟之忧 901)履霜之戒 902)率土之滨 903)掠人之美 904)略识之无 905)罗之一目 906)洛神之赋 907)麻中之蓬 908)马舞之灾 909)麦丘之祝 910)盲瞽之言 911)毛发之功 912)贸首之仇 913)贸首之雠 914)没羽之虎 915)眉睫之祸 916)眉睫之间 917)眉睫之利 918)眉睫之内 919)媒妁之言 920)美芹之献 921)门户之见 922)门户之争 923)门闾之望 924)门内之口 925)门外之治 926)甿隶之人 927)梦熊之喜 928)弥留之际 929)弥天之罪 930)靡靡之乐 931)靡靡之声 932)靡靡之音 933)米粒之珠 934)密勿之地 935)免怀之岁 936)庙胜之策 937)灭顶之灾 938)灭门之祸 939)民国之父 940)名山之席 941)明月之诗 942)明智之举 943)鸣鹤之应 944)冥冥之中 945)冥漠之都 946)冥漠之乡 947)螟蛉之子 948)命世之才 949)磨盾之暇 950)末路之难 951)末如之何 952)莫逆之交 953)莫之与京 954)漠然视之 955)漠然置之 956)默而识之 957)母难之日 958)木本之谊 959)木梗之患 960)木雁之间 961)目睫之论 962)牧野之战 963)内顾之忧 964)内助之贤 965)南方之强 966)南山之寿 967)难解之谜 968)难伸之隐 969)难素之学 970)难言之隐 971)逆耳之言 972)逆之者亡 973)啮臂之好 974)牛角之歌 975)牛口之下 976)牛山之悲 977)牛蹄之涔 978)牛蹄之鱼 979)牛之一毛 980)弄瓦之喜 981)弄璋之喜 982)驽蹇之乘 983)女流之辈 984)偶一为之 985)俳优畜之 986)盘龙之癖 987)盘石之安 988)盘石之固 989)磐石之安 990)磐石之固 991)袍泽之谊 992)皮肤之见 993)皮相之见 994)皮相之谈 995)匹夫之谅 996)匹夫之勇 997)片言折之 998)贫贱之知 999)品而第之 1000)平生之好

冀中的地道战主要讲了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这篇课文可分三个部分,前面一部分说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对其作出高度评价,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

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的顺序,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抗击敌人、防止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的功用,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

冬初,清苑县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多数地道又遭到破坏。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2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冀中的地道战

—地道战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6

律者,定分止争也。8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9

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10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11

地者,政之本也。13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4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16

治大国若烹小鲜。1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9

政者,正也。20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1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24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2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8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29

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30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32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34

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35

杀盗人,非杀人也。36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37

王者之政莫急于贼盗。38

凡立公,所以弃私也。40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41

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分定而已矣。42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44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行。 45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46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4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4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9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51

有治人,无治法。52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53

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之;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54

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55

法者,国之权衡也。57

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犯上制者,罪死不赦。58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59

不以私害法,则治。61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61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62

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63

法败则国乱。63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64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66

国家必有文武,管治必有赏罚。67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68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69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71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72

一民之轨,莫如法。74

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75

论其税赋以均贫富。77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78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79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81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82

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83

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84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86

赏罚明则将威行。88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89

法信于民。89

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90

刺史守令杀人不待奏。

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93

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94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94

刑一而正百,杀人而慎万。95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96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也。97

治国有两柄:一曰赏,二曰罚。98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100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101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102

准五服以制罪。103

自始及终,往而不穷,变动无常,周流四极,上下无方,不离于法律之中也。104

夫人君所与天下共者,法也。105

刑之为物,国之神器,君所自执,不可假人。107

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格式既多,官人不能尽记,更生奸诈。109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须务存宽简。110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之亲戚,便欲挠法邪?111

行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113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114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五刑之中,十恶尤切。117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119

当公法则不阿亲戚。119

石以砥焉,化纯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121

政不可宽,宽则人慢,刑不可急,急则人残。123

政包宽猛,法有弛张。124

赏务速而后有劝,罚务速而后有惩。126

负债出举,不得回利作本,并法生利。127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129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130

以变风俗,立法度为先。131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曰亦不足矣。132

法者天下之大公。133

勿私赏以格公议,勿私刑以亏国律。134

论治则曰治心,论事则曰守法。135

贵贱异法,则怨必生 。136

视民冤而不为言,知奸发而莫以告,上慢残下,可以为民父母哉!140

严刑峻法用之恰当,为爱中之劳;差之毫厘,为劳而无爱之毒。141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43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兴亡,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44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145

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147

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也。149

法制禁令,王者之所不废,而非所以为治也。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而已。150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151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152

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153

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154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156

有例则置其律,例有新者则置其旧者。158

以价易出,约限回赎者,曰典。159

以仁服人,何人不服。161

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162

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163

讼也者,事势之所必趋,人情之所断不能免者也。164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165

法无不改,势无不识;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167

法苟不善,古先吾以斥之,法苟善,虽蛮豸百吾师之。168

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能遵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国家。169

太平之世不立刑。170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171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172

推源国家之所以不得不建,政令之所以不得不设,而归本于人类生存竞争之一大原则。173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174

所谓宪法者,就是将政权分几部分,各司其事而独立。……宪法就是一个大机器,就是调和自由与统治底机器。177

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178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179

世界上只有具体的自由,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180

让人讲话,天不会塌。181

说到文明,法制要算一项。182

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184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85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的改变而改变,不因***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86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187

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188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189

为李密[1]檄洛州文

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2]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祗畏上元,爱育黔首,干干终日[3],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故一物失所,若纳隍[4]而愧之;一夫有罪,遂下车而泣之[5]。谦德轸于责躬,忧劳切于罪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6],瀚海穷于丹穴[7],莫不鼓腹击壤[8],凿井耕田,致之升平,驱之仁寿。是以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未有暴虐临人,克终天位者也。

隋氏往因周末,预奉缀衣[9],狐媚而图圣宝,胠箧以取神器。及缵承负扆[10],狼虎其心,始曀明两[11]之晖,终干少阳[12]之位。先皇大渐,侍疾禁中,遂为枭獍,便行鸩毒。祸深于莒仆[13],衅酷于商臣[14],天地难容,人神嗟愤!州吁[15]安忍,阏伯日寻[16],剑阁[17]所以怀凶,晋阳[18]所以兴乱,甸人为罄[19],*刑斯逞。夫九族既睦[20],唐帝阐其钦明;百世本枝,文王表其光大。况复隳坏磐石,剿绝维城,唇亡齿寒,宁止虞虢[21]?欲其长久,其可得乎!其罪一也。

禽兽之行,在于聚麀,人伦之体,别于内外。而兰陵公主[22]逼幸告终,谁谓敤首[23]之贤,翻见齐襄[24]之耻。逮于先皇嫔御,并进银环[25];诸王子女,咸贮金屋[26]。牝鸡鸣于诘旦,雄雉恣其群飞,衵衣戏陈侯之朝[27],穹庐同冒顿之寝[28]。爵赏之出,女谒[29]遂成,公卿宣*,无复纲纪。其罪二也。

平章百姓,一日万机,未晓求衣,昃晷不食。大禹不贵于尺璧[30],光武[31]不隔于支体,以是忧勤,深虑幽枉。而荒湎于酒,俾昼作夜,式号且呼,甘嗜声伎,常居窟室,每借糟丘。朝谒罕见其身,群臣希睹其面,断决自此不行,敷奏于是停拥。中山千日之饮[32],酩酊无名;襄阳三雅之杯[33],留连讵比?又广召良家,充选宫掖,潜为九市[34],亲驾四驴,自比商人[35],见要逆旅。殷辛之谴为小,汉灵之罪更轻,内外惊心,遐迩失望。其罪三也。

上栋下宇[36],着在《易》爻;茅茨采椽[37],陈诸史籍。圣人本意,惟避风雨,讵待朱玉之华,宁须绨锦之丽!故璿室崇构[38],商辛以之灭亡;阿房崛起,二世是以倾覆。而不遵古典,不念前章,广立池台,多营宫观,金铺玉户,青琐丹墀,蔽亏日月[39],隔阂寒暑[40]。穷生人之筋力,罄天下之资财,使鬼尚难为之,劳人固其不可。其罪四也。

公田所彻,不过十亩[41];人力所供,才止三日[42]。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43]。而科税繁猥,不知纪极;猛火屡烧,漏卮[44]难满。头会箕敛[45],逆折十年之租[46];杼轴其空[47],日损千金之费。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西蜀王孙[48]之室,翻同原宪之贫[49];东海糜竺[50]之家,俄成邓通[51]之鬼。其罪五也。

古先哲王,卜征巡狩,唐虞五载[52],周则一纪[53]。本欲亲问疾苦,观省风谣,乃复广积薪刍,多备饔饩。年年历览,处处登临,从臣疲弊,供顿辛苦。飘风冻雨,聊窃比于先驱[54];车辙马迹,遂周行于天下[55]。秦皇之心未已,周穆之意难穷[56]。宴西母而歌云[57],浮东海而观日[58]。家苦纳秸[59]之勤,人阻来苏[60]之望。且夫天下有道,守在海外[61],夷不乱华[62],在德非险[63]。长城之役,战国所为,乃是狙诈之风,非关稽古之法。而追踪秦代,板筑更兴,袭其基墟,延袤万里,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其罪六也。

辽水之东,朝鲜之地,《禹贡》以为荒服[64],周王弃而不臣,示以羁縻,达其声教,苟欲爱人,非求拓土。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65];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66]?石田[67]得而无堪,鸡肋[68]啖而何用?而恃众怙力,强兵黩武,惟在并吞,不思长策。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69],遂令亿兆夷人,只轮莫返[70]。夫差丧国,实为黄池之盟[71];苻坚灭身,良由寿春之役[72]。欲捕鸣蝉于前,不知挟弹在后。复矢相顾,髽[73]而成行,义夫切齿,壮士扼腕。其罪七也。

直言启沃[74],王臣匪躬[75],惟木从绳,若金须砺。唐尧建鼓,思闻献替之言;夏禹悬鼗,时听箴规之美。而愎谏违卜,蠹贤嫉能,直士正人,皆由屠害。左仆射、齐国公高颖[76],上柱国、宋国公贺若弼[77],或文昌上相,或细柳[78]功臣,暂吐良药之言,翻加属镂之赐[79]。龙逢无罪,便遭夏癸之诛;王子何辜?滥被商辛之戮[80]。遂令君子结舌,贤人缄口。指白日而比盛,射苍天而敢欺,不悟国之将亡,不知死之将至。其罪八也。

设官分职,贵在铨衡;察狱问刑,无闻贩鬻。而钱神起论,铜臭为公,梁冀受黄金之蛇[81],孟佗荐蒲萄之酒[82]。遂使彝伦攸篸,政以贿成,君子在野,小人在位[83]。积薪居上,同汲黯之言[84];囊钱不如,伤赵壹之赋[85]。其罪九也。

宣尼有言,无信不立,用命赏祖,义岂食言?自昏主嗣位,每岁行幸,南北巡狩,东西征伐。至如浩亹陪跸,东都守固,阌乡野战,雁门解围。自外征夫,不可胜纪。既立功勋,须酬官爵。而志怀翻覆,言行浮诡,危急则勋赏悬授,克定则丝纶不行,异商鞅之颁金[86],同项王之刓印[87]。芳饵之下,必有悬鱼[88],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坡,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仇怨。至于匹夫蕞尔,宿诺不亏,既在乘舆,二三其德[89]。其罪十也。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四维不张,三灵总瘁,无小无大,愚夫愚妇,共识殷亡,咸知夏灭。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是以穷奇[90]灾于上国,猰[91]暴于中原。三河纵封豕之贪,四海被长蛇之毒[92],百姓歼亡,殆无遗类,十分为计,才一而已。苍生懔懔,咸忧杞国之崩[93];赤子嗷嗷,但愁历阳之陷[94]。且国祚将改,必有常期,六百殷亡之年,三十姬终之世[95]。故谶箓云:“隋氏三十六年而灭。”此则厌德之象已彰,代终之兆先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96]。况乃搀抢竟天,申繻谓之除旧[97];岁星入井,甘公以为义兴[98]。兼朱雀门烧,正阳日蚀[99],狐鸣[100]鬼哭,川竭山崩[101]。并是宗庙为墟之妖,荆棘旅庭[102]之事。夏氏则灾衅非多,殷人则咎征更少。牵牛入汉,方知大乱之期[103];王良策马,始验兵车之会[104]。

今者顺人将革,先天不违,大誓孟津[105],陈命景亳[106],三千列国,八百诸侯,不谋而同辞,不召而自至。轰轰隐隐,如霆如雷,彪虎啸而谷风生,应龙骧而景云起。我魏公[107]聪明神武,齐圣广渊,总七德而在躬,包九功而挺出。周太保、魏公之孙,上柱国、蒲山公之子。家传盛德,武王承季历之基[108];地启元勋,世祖嗣元皇之业。笃生白水,日角之相便彰[109];载诞丹陵,大宝之文斯著[110]。加以姓符图纬,名协歌谣,六合所以归心,三灵所以改卜[111]。文王厄于羑里[112],赤雀方来[113];高祖隐于砀山,彤云自起[114]。兵诛不道,《赤伏》至自长安[115];锋锐难当,黄星出于梁、宋[116]。九五龙飞[117]之始,天人豹变[118]之初,历试诸难,大敌弥勇。上柱国、司徒、东郡公翟让[119]功宣缔构,翼亮经纶,伊尹之佐成汤,萧何之辅高帝。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120],柱国、历城公孟畅,柱国、绛郡公裴行俨[121],大将军、左长史邴元真等,并运筹千里,勇冠三军,击剑则截蛟[122]断鳌[123],弯弧则吟猿落雁[124]。韩、彭、绛、灌[125],成沛公[126]之基;寇、贾、吴、冯[127],奉萧王[128]之业。复有蒙轮[129]挟辀[130]之士,拔距投石之夫,骥马追风,吴戈照日。魏公属当期运,伏兹亿兆。躬擐甲胄,跋涉山川,栉风沐雨,岂辞劳倦,遂起西伯[131]之师,将问南巢[132]之罪。百万成旅,四七[133]为名,呼吸则河、渭绝流,叱咤则嵩、华自拔。以此攻城,何城不陷;以此击阵,何阵不摧!譬犹泻沧海而灌残荧,举昆仑而压小卵。鼓行而进,百道俱前,以今月二十一日届于东都。而昏朝文武、留守段达等,昆吾恶稔[134],飞廉奸佞[135],久迷天数,敢拒义兵,驱率丑徒,众有十万,回洛仓北,遂来举斧。于是熊罴角逐,貔虎争先,因其倒戈之心[136],乘我破竹之势,曾未旋踵,瓦解冰销,坑卒则长平未多[137],积甲则熊耳为小[138 ]。达等助桀为虐,婴城自固,梯冲乱舞,徒设九拒[139]之谋;鼓角将鸣,空凭百楼之险[140]。燕巢卫幕[141],鱼游宋池[142],殄灭之期,匪朝伊暮。然兴洛、虎牢,国家储积,我已先据,为日久矣。既得回洛,又取黎阳,天下之仓,尽非隋有。四方起义,足食足兵,无前无敌。裴光禄仁基,雄才上将,受脤专征,遐迩攸凭,安危是托,乃识机知变,迁殷事夏。袁谦擒自蓝水,张须陀获在荥阳,窦庆战没于淮南,郭询授首于河北,隋之亡候,聊可知也。清河公房彦藻,近秉戎律,略地东南,师之所临,风行电击。安陆、汝南,随机荡定;淮安、济阳,俄然送款。徐圆朗已平鲁郡,孟海公又破济阳,海内英雄,咸来回应。封民赡取平原之境,郝孝德据黎阳之仓,李士雄虎视于长平,王德仁鹰扬于上党。滑公李景、考功郎中房山基发自临渝,刘兴祖起于白朔,崔白驹在颍川起,方献伯以谯郡来,各拥数万之兵,俱期牧野之会。沧溟之右,函谷以东,牛酒献于军前,壶浆盈于道路。诸君等并衣冠世胄,杞梓[143]良才,神鼎灵绎[144]之秋,裂地封侯之始,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145]鳖应[146] ,见机而作,宜各鸠率子弟,共建功名。耿弇之赴光武[147],萧何之奉高帝[148],岂止金章紫绶,华盖朱轮,富贵以重当年,忠贞以传奕叶,岂不盛哉!

若隋代官人,同吠尧之犬[149],尚荷王莽之恩[150],仍怀蒯聩之禄。审配[151]死于袁氏,不如张郃[152]归曹;范增[153]困于项王,未若陈平[154]从汉。魏公推以赤心,当加好爵,择木而处,令不自疑。脱猛虎犹豫[155],舟中敌国[156],夙沙之人共缚其主[157],彭宠[158]之仆自杀其君,高官上赏,即以相授。如暗于成事,守迷不反,昆山纵火,玉石俱焚[159],尔等噬脐[160],悔将何及!黄河带地,明余旦旦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儒表法里统治思想之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能与汉初东西异制的政治格局相适应的政治学说,只有黄老道家的清静无为之术。……实现文化统一是当时历史的趋势,也是汉王朝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黄老道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儒家学派则起而代之,担负起为汉政寻找出路的任务。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建元元年(BC140)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汉书 · 武帝纪》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 董仲舒传》

《史记 · 儒林列传》: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建元五年(BC136),置五经博士。儒家学说被尊为惟一的、官方认可的学说。

窦太后崩(BC135),武安君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元光元年(BC134),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儒学为主要考察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确立。

〔太子〕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 · 元帝纪》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罢黜百家之后,“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与秦始皇、李斯“禁私学”的考量如出一辙。不过其所选择发扬的思想内容不同:一为刑名,一为儒学;其表现形式相异:一为暴力镇压,一为利禄诱引。

——王健文

再说说根源吧

1、"儒表"与"法里"

制度设计与经典认同

过去人们常把儒家文化当成“中国文化”的同义词,但毛泽东却强调“百代都行秦政制”,而“秦政制”恰恰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极端反儒的。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汉承秦制"的制度设计与"独尊儒术"的经典认同之间始终有很大反差。 (http://wwwtecncn)

吏治问题上,儒、法两家的吏治思想几乎是两个极端。儒家的吏治观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以伦理中心主义为原则,主张行政正义优先。而法家的吏治观则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以权力中心主义为原则,主张行政安全优先。 ( http://wwwtecncn )

儒家

儒家思想产生于东周,那时的中国社会是个以血缘族群为组织形式的社会,《左传》所谓"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就是当时"国家"的真实面貌。 ( http://wwwtecncn )

儒家之社会基础

那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士的层层分封实际上等于一个大家族的辈份、长幼、嫡庶序列,天子之尊主要是伦理性的,并不具有科层化的行政权力结构。这样的族群社会,由"天生的"血缘亲情推出人性本善,由伦理上的长幼尊卑推出一种"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的政治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由五服、小宗、大宗这类族缘亲疏观念决定的一种"小圈子"原则,也就是费孝通说的"差序格局"。族群社会为血缘纽带的结合、宗族亲情—父权的伦理关系起重要作用。应当说,这种"小共同体本位"特征是儒家社会理论不同于法、道、墨、杨等时论、 也不同于现代公民文化的最关键之点。亲疏不同,人际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也不一样。这些权利与义务表现为一种温情脉脉的父权——父责统一体,君臣间也如父子一样,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支配,即君要像个君,臣才能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才能像个子;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http://wwwtecncn )

伦理政治并不“绝对专制”显然,这种关系对双方都有约束,所以原始儒家虽然讲君权父权,但并不等于绝对专制。相反,从上述原则中还可以推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其君”之类的“民本思想”。后世儒家由此发展出一套"仁政"学说:儒为帝王师、教君行仁政,君命来自"天意",而"天意"非神意,"天听自我民听","顺天应民"之类的说法,都强调行政正义原则的重要性。儒家行政正义优先的原则在吏治观念上的体现,就是强调官吏本身要清操自守、廉洁自律,其施政要以“仁德”为本,反对严刑峻法,以所谓“吏治循谨”排斥法家的所谓“吏治刻深”。但行政正义优先的原则如果贯彻到底,对"家天下"的专制王朝是不利的。原初儒家理想中的很多东西甚至很难为皇权容忍。 ( http://wwwtecncn )

根据儒家“贤者居位”的观念,让贤不传子的三代“禅让”之制始终作为理想而受到推崇,后世一些儒家“原教旨主义”者甚至由此推出一种类似柏拉图“哲人王”式的“君儒”观念:"春秋时皇帝该孔子做,战国时皇帝该孟子做,秦以后的皇帝该程朱做,明末皇帝该吕子做,今都被豪强占据去了。君儒最会做皇帝,世路上英雄他那晓得做甚皇帝?" 这样的言论可谓异端之尤,无怪乎清帝雍正会把这种"贤者居位"说骂为"狂怪丧心之论"。 ( http://wwwtecncn )

“圣王”理想中产生"从道不从君"的人格追求根据儒家“圣道”高于君命、儒为王者师、信仰高于权位的观念,从“圣王”理想中产生“从道不从君”的人格追求。一些天真的士大夫不把自己仅仅看成帝王的家臣,而自认为有“替天行道”之责,由此形成那种东林、海瑞式的清流、清议传统,对君权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意志。所谓“文死谏”、“强项令”。 ( http://wwwtecncn )

“洁己沽誉”的“巧宦” 海瑞罢官、海瑞骂皇帝式的事情,无论在道德上怎样受到儒家价值观的称许,现实中却很难为君王接受。雍正就特别反感那些"操守虽清"却不太听话的儒臣,把他们斥为"洁己沽誉"的"巧宦",认为他们比贪官还坏。 ( http://wwwtecncn )

儒家“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的观念,体现的是一种“特殊主义”而非“普遍主义”观念,由此导致行政中讲人情、分亲疏、形成小圈子和“差序格局”的弊病,这对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显然是不利的。儒家赞赏"容隐"、禁止"告亲"的观念,就与法家禁止容隐、鼓励告亲的做法尖锐对立。 ( http://wwwtecncn )

儒家之用人:伯乐和千里马。从性善论与伦理中心主义出发,传统儒家在用人上讲究一种由德高望重的伯乐出以公心地推荐贤德之人为官的模式。这种自下而上的荐举加上朝廷自上而下的按伦理标准征招"孝廉"、"贤良方正"、"至孝"、"有道"之人为官的做法便形成了东汉至隋这一时期官吏选拔的主流方式,即察举、中正之制。 ( http://wwwtecncn )

奈何人心之“不可靠”?这种做法固然形成了全社会“讲道德”的风气,但却流于虚假,而且实践证明性善论假定的那种"出以公心"的荐举(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也不可靠,它往往变成出于私心的拉帮结派、门阀自固,不仅贻害吏治,而且不利于皇权。 ( http://wwwtecncn )

儒家:有内圣而无外王?如此等等,这些弊病以往常被看成是儒家高调理想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即所谓有内圣而无外王。但实际上,“贤者居位”、“从道不从君”固然可以说是高调理想,小圈子主义与门阀式荐举却是十分庸俗的。它们各自对传统吏治形成正反两面的影响:前者培育出清正刚直之士,后者则造成门阀式腐败。然而有趣的是,这二者在传统吏治中却往往互为因果。例如东汉魏晋时弊端百出的门阀制度,就是从东汉前中期的清流“党人”把持中正发展而来的。那时的清流以道义自许,不畏强权,痛斥宦官、外戚专政的政治黑暗,因此受到残酷迫害,同时也由此积累起巨大的道德声望。后来正义伸张,清流得势,便由他们按道德标准“黜贪进贤”,选用“寒素清白”之人。但是,大权一旦在握,清流很快在"权力腐蚀律"作用下变得不清了,按道德标准打分的"九品中正"之制很快变成了既不"中"也不"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而民间则传开了"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政治幽默。 如今我们不难找到这种高调理想趋于堕落的原因。然而在当时,皇帝们主要是从巩固“家天下”的角度去总结经验教训的,他们自然不会从“权力腐蚀律”着眼,而只认为是书生意气过于迂腐乃至狂妄。于是儒家的吏治思想往往只是在纸上受到"独尊",而实际吏治则按法家的一套运作。 ( http://wwwtecncn )

“百代都行秦政制”,而秦制是法家之制。

法家思想是在中国由血缘族群时代转向大一统帝国的历史转折中形成的。这一转折意味着专制皇权打破族群纽带直接控制“编户齐民”,意味着天子与诸侯间的"伦理关系"变成了皇帝与臣僚间的科层关系。 儒法之别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就是宗法制与反宗法的。 ( http://wwwtecncn )

“编户齐民”之制在观念上的区别:在宗法制下“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分属于成千上万个小家长。天子虽有大宗嫡派总家长之名,毕竟“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不可能越过各级家长直接控制臣民。同时各级家长与家属间的关系都是伦理性的长幼尊卑关系,而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更不是雇用式的主仆关系。打个比方说:儿子固然有孝敬父亲的义务,父亲却不能随意"任免"儿子。 ( http://wwwtecncn )

法家改革的重要内容便是把"长者政治"变为“强者政治”。法家采用极端的反宗法措施:“不得族居”、“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父子兄弟同室共息者为禁”,强制解散大家庭、切断家族纽带。法家鼓励"告亲",禁止"容隐",秦律规定妻子告发丈夫,妻子的财产可免遭抄没;丈夫告发妻子,不但他的财产可以保全,妻的财产也可以用来奖赏他。 汉儒曾这样描绘秦的民风:儿子借父亲一把锄头,父亲的脸色便很难看;母亲来儿子家借个扫帚簸箕,儿子一家便骂骂咧咧;媳妇生了男孩便得意洋洋,不把公公放在眼里,婆媳一语不合,便"反唇相讥"。 家好族好不如权势好,爹亲娘亲不如皇上亲,这样的民风简直比据说儿子到父亲家吃顿饭还要付钱的现代西方还要“个人主义”了。然而这种"个人主义"当然不具有近代反对父权族权的那种个性解放性质,这种家好族好不如权势好,爹亲娘亲不如皇上亲的状态便于皇权一竿子插到底地对社会实现直接控制。 ( http://wwwtecncn )

编户齐民:集中人力物力。朝廷可以通过任免如意的官僚组织和闾里保甲的户口管制系统把一盘散沙的民户编制起来,从而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5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戌五岭……,这是宗法时代的周天子绝对不敢设想的。 ( http://wwwtecncn )

否定宗族的法家因而也就建立了极端的性恶论。儒家的性善论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内“天然”亲情基础上的,否定宗族的法家因而也就建立了极端的性恶论。针对儒家"人各亲其亲长其长"之说,法家提出"亲亲则别,爱私则险,民众而以别险为务,则民乱"。为了否定亲亲、性善之说,《韩非子》甚至认为"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自为心也。" 既然连父子、夫妻之间也不可信,一般人之间的仁义忠信就更不足恃了。在法家看来,唯一可信的是——法、术、势。 ( http://wwwtecncn )

法:(普遍主义的赏罚规定)、

术:(通过分权制衡驾驭群臣的权术)、

势:(严刑峻法形成的高压)。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权力)。法家认为人间是个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权力竞争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权力)" ;"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 ( http://wwwtecncn )

性恶论、权力中心主义而导出的行政安全至上,因此君王安排吏治,首先考虑的就不是如何顺天应民,实现行政正义,而是确保大权在我,居重驭轻,强干弱枝,防止权臣窃柄、君位架空,致使法、术、势失灵而危及“家天下”。于是由性恶论、权力中心主义而导出的行政安全至上,便成为吏治的首要原则。臣下的忠顺比清廉更重要。法家君主当然也希望臣僚清廉公正得民心,但绝不会把行政正义置于行政安全之上。这种吏治观认为臣下的忠顺比清廉更重要,而且与儒家不同,法家要求这种忠顺是无条件的,即“臣忠”不能以“君仁”为条件。把这种观念推到极端的是清朝的雍正帝,他甚至连臣下"君恩深重,涓埃难报"的献媚之语都作反面理解,申斥说:"但尽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即君不君时,臣也不许不臣。 ( http://wwwtecncn )

但作为性恶论者,法家实际上也并不相信君臣关系中有什么信仰、忠诚可言。韩非就曾一再讲:"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臣之所以不弑其君者,党与不具也。”他还举例说:佣夫卖力地给主人干活,不是因为爱主人,而是因为活干得多可以多挣到钱。同样地,臣之所以能为君用,是因为他们期望以此得富贵。而臣之所以不叛君,是因为他们害怕杀头。所以毫不奇怪,一个人如果竟然不图富贵又不怕杀头,那他在君主眼中就有造反的嫌疑,儒家傻呵呵地提倡的那种不贪财不怕死的海瑞式人物,还是少些为好:"若此臣者,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此谓之无益之臣也,吾所少而去也。" 海瑞式的清官,在儒家看来是吏治的典范,在法家看来却是吏治之癌。在现实吏治中海瑞之所以罕见,在儒家看来是理想太完美,曲高和寡,大音希声。而在法家看来没有海瑞才是理想的吏治,有那么一两个,是为“无益之臣”,如果有更多那就是危险之征了。于是历史上常常有这种情景:即臣子故作腐败状,以使君主放心。或者是君主故意鼓励臣子腐败,以消弥其过分的"大志"。前者如汉之肖何,为释刘邦之疑而故意霸人田产,自毁声誉。后者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规劝权臣们纵情声色犬马,而放弃政治抱负。 ( http://wwwtecncn )

用人互相钳,为了行政安全至上,有时不仅行政正义可以放弃,连行政效率也可以牺牲。一般来讲,法家吏治观是欣赏那种能办实事而不空谈道德的“能吏”、甚至雷厉风行的“酷吏”的。然而在性恶论下,吏太能权太重事功太盛又会让朝廷感到难以控制。于是法家之“治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意分割事权,使其相互牵制,即所谓"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这与所谓“用人不疑”的儒家观念是相反的。 ( http://wwwtecncn )

法家:"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这种为了确保皇权安全的“分权制衡”往往比近代民主制下为了保护民权而设立的分权制衡还要复杂得多,以致十羊九牧,政出多门,相互掣肘,严重影响行政效率,也是导致冗官冗吏、编制膨胀的重要原因。不过从另一方面讲,这种互相监视的分权制度在确保吏权不能威胁君权的同时,也有可能使某些官吏侵犯民众利益的行为受到一定制约。 ( http://wwwtecncn )

法家之“法制”。法家既然反对“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就必然会以“法制”上的普遍主义取代儒家“礼制”上的特殊主义。 ( http://wwwtecncn )

儒家认为每个小共同体中都有长幼亲疏上下贵贱之别,不平等是普遍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当然与现代平等观念相悖。而法家则主张"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一以法度律之。然而这与现代法治的普遍主义与平等观念绝不是一回事,它讲的不是公民权利的平等而是“臣民义务的平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人都是皇上之奴,因此彼此不得相互依附。极而言者甚至把人人都视为皇权之下的"无产者":"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取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而现实中的"人主"(君王)权力如果说还达不到把全社会的财产都垄断在自己手里的地步,那他至少也要有调剂这些财产的能力,"令贫者富,富者贫"。法治下的“平等”乃“为奴的平等”而儒家则认为皇权膨胀到如此地步是不公平的:它“使天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仅仅是为了满足君主个人的贪婪,"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 http://wwwtecncn )

法家的“录用”法家的普遍主义反映在吏治上就是反对儒家的“小圈子”倾向。法家从性恶论出发,不相信推荐"贤者"为官的做法,主张所有人都以个人身份,摆脱一切人事关系的影响,直接由朝廷按客观标准考察任用。从秦代以"甲首"(战场上割下的敌人的脑袋)计数的军功爵制,到明清以高度形式化的"智力测验"为实质的科举,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 http://wwwtecncn )

反对“小圈子”政治的另一办法就是“回避制”。从性恶论出发,法家相信人们抱成一团就会导致串通作弊弄奸,因此发展了越来越复杂的回避规定。如本地人不得做本地官、富庶地方的人不得在中央财政部门做官等等,此外还有亲属回避、师生回避。回避制与考试制在非民主政治中对吏治应当说是能起到好作用的,起码比那种小圈子政治、门阀政治要来的合理。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的区别乃至对立是很明显的 ( http://wwwtecncn )

哪个是现实的中国政治传统?我认为那种一讲“中国传统”就归之于儒家传统的看法是很成问题的。事实上在帝制中国的两千多年中,虽然也有短时期儒家吏治观比较落实的情形,如东汉后期至南朝这一段,但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吏治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即说的是儒家政治,行的是法家政治;讲的是性善论,行的是性恶论;说的是四维八德,玩的是"法、术、势";纸上的伦理中心主义,行为上的权力中心主义。 ( http://wwwtecncn )

什么是“表里”?我国传统中这种“表里”差异,是世界各文化中极为罕见的。任何文化都有“思想家的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主义”的差异,有典籍中价值观(有人称之为“元典精神”)与社会现实间的差异。印度文化的典籍视人生为苦,基督教典籍视人生为罪,但为脱苦赎罪而舍弃尘世快乐、投身寺庙或隐修院的也只是少数。这就是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不是“表里”,是“阴阳”。但是传统中国的“儒表法里”却不同,它的表里间并不仅仅是思想家的原则与生活中的实用主义之差,“取法”与“仅得”之差,而根本就是两种原则、两种“取法”。法家并不是儒家理想原则在现实中“仅得乎中”或“风斯下矣”的结果,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系,一种在形而上层面就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 http://wwwtecncn )

多数国人不会像韩非那样把“性恶论”理解到了连父子、夫妻之间都“不可信”,都要搞“法、术、势”的程度,但只要“仅得乎中”,也会把人性理解得十分阴暗,并进而影响到其为人行事。这与对儒家伦理的"仅得乎中"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之间的明显紧张。汉以后法家著作传播面可能远没有享有“独尊”地位的儒家著作那样广(但在上层权力精英中法、术、势之书都是必读的),然而“百代都行秦政制”,制度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决不亚于典籍。虽然董仲舒以后儒学已多次被改造,但"表里"矛盾并没有消除。在这种矛盾下,人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而且两套的差异远不是"取法"与"仅得"的问题。 ( http://wwwtecncn )

这种状况的第一个后果是造成传统国人的人格分裂或双重人格。这可以理解儒法之外的第三种传统即道家传统为什么如此重要。但如果不是就道言道,而是就诸家互动形成对国人行为的综合影响而论,则道家(主要是在庄周以后的形态中)实际上是一种"思想润滑油",具有很浓的犬儒色彩。汉人司马谈把道家归纳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是很准确的。道家在知与行两方面都倡导“无为”。 ( http://wwwtecncn )

无为之“双重性”:单就“无为”而论本无所谓对错。强者对弱者“无为”可以理解为宽容,弱者对强者“无为”就沦于苟且。权力对权利“无为”意味着自由,而权利对权力"无为"则意味着奴役。道家恰恰是一种主要面向弱者的“贵柔”学说,这就把无为等同于苟且了。庄周曾自比"腾猿":"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 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zhe4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亦即人当得势时是有为的,所谓无为,就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时的生存方式:"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恢诡谲怪,道通为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止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 http://wwwtecncn )

指鹿为马之“高,实在是高!”法家指鹿为马,儒家曰此非马,则被坑矣;曰此马也,则非儒矣。而庄子曰:马亦鹿也,鹿亦马也,所谓“万物一齐”也。是故指鹿为鹿者,儒也;而指鹿为马者,尤大儒也。言“大”者何?谓其超越是非之俗见,是为“真人”、“至人”也。故曰:法家儒也,儒家法也。而儒表法里者,其旷世之大儒乎!——庄周的逻辑适足以论证如此"高尚的无耻"。 ( http://wwwtecncn )

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难得糊涂、玩世不恭。道家提倡“顺其自然”,以“逍遥游”的态度对待世事,“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把一切矛盾都化解为虚无,化解在庄生梦蝶、蝶梦庄生、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难得糊涂、玩世不恭的态度之中。何必“较真”?有了这种游戏人生的心态,人们就可以在“儒表”与“法里”的巨大反差之间表现得漫不经心,以无所谓、何必较真的姿态适应那种说的一套做的另一套的生存方式。我们“心安理得”也。在其他文化中这样大的人格分裂或双重人格恐怕要造成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甚或造成因幻灭而自杀的社会病。但在中国有了老庄的这种犬儒哲学作为"儒表"与"法里"之间的润滑剂,人们就会心安理得。 ( http://wwwtecncn )

因此尽管儒学是一种强调入世、有为的学说,有“内圣外王”的强烈要求,但在正常情况下,面对有霸道而无王道的现实,汉以后的历代儒者也都接受了"内圣外霸"的状态。这种就制度与典籍而言是“儒表法里”,就理念与行为而言是“内圣外霸”,就总体文化而言,是儒法道三者互补的情况。构成了过去两千年间、至少是在近代西学传入前的常态。 ( http://wwwtecncn )

儒家,中国文化之“阳”;法家,中国文化之“阴”;道,一阴一阳之“化”。而在这样一种三元互补结构中,儒家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为尴尬的:表面上它的地位最为尊崇,无论是“儒表法里”还是“儒道互补”,都以儒为首而且非儒不可,或法或道,都只是叨陪末座而已。但实际上它作为一种价值却又最为虚悬,它不象基督教价值观之于传统西方真能主宰人们的内心世界,只是受外在结构的制约才出现"取法"和"仅得"的差距。而在传统中国,不仅外在结构一直是“百代都行秦政制”,从来只有“霸道”而不见“王道”,而且内心世界也很难说真有儒家圣贤的多少地位。千百年来多少大儒都感慨"内圣"难以开"外王",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国人的"内"心本无"圣",何以谈"外王"?"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 在传统中多数情况下就“内圣”而言,儒的实际地位未必赶得上法、道;用明儒王夫之的话说:"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 ( http://wwwtecncn )

一般地讲,中国历史上有权者自己真正相信的是“法、术、势”,而要别人相信仁义道德,中国人不傻啊!但人们并不是傻子,那些成仁取义殉道存德的理想主义者如东林、海瑞之类人的下场有目共睹,那个通过文字游戏挑选聪明人而对道德并无分辨力的科举制度之奥妙也人所共知,那些"操守虽清"却奴性不足,只想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懂得趋炎附势的书呆子不仅多灾多难,有时还被公开批判为只知"洁己沽誉"而受惩戒。"识时务者为俊杰"。不仅精英层熟谙“难得糊涂

有多少不知道,不过可以举几例

荇菜:荇菜为龙胆科、荇菜属浅水性植物

葛:别名甘葛、野葛等。豆科葛属植物。多年生草质藤本,又名葛藤。

卷耳:又名苍耳,石竹科,卷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藟:藤;葛类蔓草名

桃:木名、华红,实可食。

芣苡(fú yǐ):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蘩fán:白蒿

薇:草名,又名“大巢菜”

可以找本《诗经》细细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