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国人如何应对外部世界

游戏攻略06

历史上的中国人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第1张

历史上的中国人如何应对外部世界
导读:  反观中国历史,每当国力雄起与外患接踵时,往往就是中国中心论与文化优越论不断升温乃至急遽膨胀的历史时期。目前,中国正在走出近两百年来的梦魇与低谷,尤其应该警惕中国中心论与中华文化优越论穿上偏执狂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华衮卷土重来。  虞

  反观中国历史,每当国力雄起与外患接踵时,往往就是中国中心论与文化优越论不断升温乃至急遽膨胀的历史时期。目前,中国正在走出近两百年来的梦魇与低谷,尤其应该警惕中国中心论与中华文化优越论穿上偏执狂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华衮卷土重来。  虞云国  前年北京奥运会,去年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强大阵容,今年上海世博会,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的良好势头,GDP总量跃升世界排名第二,所有这些,让有些国人在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时有点头脑发昏。大谈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乃至动辄中国不高兴的言论,不断在耳边聒噪。反思近代以前中国如何看待与应对外部世界的问题,也许会让人清脑明目,放正中国与世界的位置。    在古代,中国一词,最先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基于文化因素上的地域概念,或是基于地域内涵上的文化概念。大体从秦汉起,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国家开始形成,中国才逐渐用来指称国家实体,同时也隐含构成这一国家实体的主体民族。  相对中国,当时还有一个四裔的概念,其语义原是四边的意思,后经引申特指中国的周边。这一概念,隐然已有中国中心论的价值取向。《左传·文公十八年》说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表明当时中国人认为四裔都是蛮荒地区,其外则是魑魅的居住地。总之,中国的四裔都是拱卫华夏的蛮夷,按其方位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在此意义上,四裔即四夷。  自先秦以来,古代中国人鲜明地划出中国、华夏与四裔、夷狄的界限,而所谓华夷之别、夷夏大防,主要不是族群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差异。孔子说过内诸夏而外夷狄,也是就其文化程度而言的:内诸夏为礼仪之邦,外夷狄乃化外之民。  最初的中国人自然而然地认为,中国即天下,后因张骞、玄奘与郑和等出使的经历,对天下(世界)与中国(华夏)的大小观念虽有认知,但迟至明清,仍顽固地把中国等同于天下。即便不得不承认天下大于中国时,他们也依旧坚信,中国位居天下之中央,形成一种将四裔也包括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之内的新天下观。  这种中国中心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构件,附着于儒家思想之上,自始便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并在四夷压迫中国时越发高涨。当北宋受到辽朝与西夏的威逼,学者石介就在其《中国论》里强调: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  当中国一词用于国家概念后,大一统的中国君主,无不把自己视为整个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表示: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这种观念不自唐太宗始,直到明清皇帝那里,仍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周天子声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中国中心论已有足够的历史资源供其利用。作为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中心论就是自居为天下的中心,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就是宗主与藩属的君臣关系,中国周边的四夷(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应与腹地一样,只有来朝进贡,俯首称臣,才是天下之正义。贾谊有一段议论虽针对汉初形势所发,在古代中国却有普遍意义: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车舟之所达,人迹所至,莫不率服,而后称皇,也就是说,凡天子者,天下之首;蛮夷者,天下之足。  有学者把这种朝贡称臣分为中国与境外各国各族的关系以及与境内各民族政权的关系,认为前者是独立对等的国家或民族间的关系,后者是不平等的依附关系。但就接受朝贡称臣的主体而言,中国中心论的主张者对来朝客体从来不作本质区分。这有乾隆朝自我标榜为证:天朝富有四海真所谓至于海隅日出,罔不率俾者矣!也就是说,海隅日出的普天之下,都必须来朝称臣。  中国中心论之所以需要维持这种纳贡称臣的形式,无非藉此宣扬国力,夸饰太平,让中国的君主乃至其治下的本土臣民获得一种强烈的精神满足,沉迷于天下中心的地位。史载贞观四年(630年),连唐太宗这样的明君,也忘乎所以地沉醉在来朝四夷世为唐臣的谀颂中。倒是元代史家马端临还有一份清醒,其《文献通考》曾说:岛夷朝贡,不过利于互市赐予,岂真慕义而来,讽以希口,宜无不可。也就是说,中国中心论往往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甚至只是暗示对方说好话而求来的门面功夫。  中国中心论的外在政治形式主要体现在四夷朝贡、天朝册封,而秦汉以后逐渐自觉的中华文化优越感则是其核心意识。二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持,构成古代中国认识、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两大基本理念。  任何民族热爱自己的文化,是完全正常的。理性的认识是,不应该因此将自己的文化视为天下最优越的文化,并主张这种文化具有普世性,从而抹杀其他文化的存在价值。然而,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华夏体现文明,四夷体现野蛮。据吕思勉的《中国民族精神发展之我见》,这种中华文化优越论在春秋时期发足,而在秦汉以后不断强化。  在古代世界,中华文化处于强势地位,不仅朝鲜、日本等深受中华文化浸染的东亚国家对中国深表认同与仰慕,其他周边民族也对中国表示向往。周边民族与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向慕,是中华强势文化在外部世界的折光,而这种反射回来的折光,让古代中国人更加沉浸在原有的文化优越感中。乾隆朝修撰《皇清文献通考》时就陶醉道:四夷自附于中华之礼教,是则圣人之道之大与圣朝之化之神也。  文化优越感以精神层面支持了中国中心论,中国中心论又以国家形式强化了文化优越感。这种互动所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古代中国在处理外部世界事务时,对周边民族与国家往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自大与不屑为伍的鄙视。于是,在古代中国与周边四夷的关系中,不仅没有平等可言,甚至连起码的对等关系也不能接受。大业初,隋炀帝见到日本国书抬头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就大为不悦道: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傲慢与偏见。  这种态度,不仅有悖近代以来的平等观念,也违背了儒家素所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在当时人的观念中,不仅严格区分华夏与夷狄的文化等级的高下,而且把四夷划入禽兽的范围。《左传》就有诸如戎狄豺狼之类视四夷为禽兽的言论,在二十四史《外国传》或《蛮夷传》里更是时有所见,甚至出自班固、魏征等政治文化精英之口。  当然不能要求当时人就具备所有民族、国家一律平等的现代意识,却必须承认,古代中国对周边民族与国家的根本看法,已经超出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正常阈度。正是这种文化优越感的过度膨胀,导致了古代中国人对周边民族与国家抱有偏见与鄙视,造成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挑战难以有理性的态度与正确的应对。

有一个场景普遍存在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出生的国人记忆中:

小时候家中偶尔会有出家人敲门化缘,母亲每每都会诚心送上几个馒头或往其口袋中倒些米,而出家人也会合十感谢。那份不言的尊敬,给很多国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近年来由于无神论占据主导,导致道德急剧下滑,恶性事件频发,而且佛教界、道教界也是乱象丛生,出家人贪财敛财、好色、行为不端者在各大庙宇比比皆是。

曾听一位信佛的朋友说过,他在亲眼看到国内某知名僧人公开用大筐接受信徒们奉上的红包后,充满了失望,再也不愿踏入寺庙,对出家人也再难心生尊敬之情。信佛者尚且如此,那么,当今社会更多的常人,一方面在“无神论”的影响下,不相信神佛的存在,将信仰者和修炼者斥之为迷信;一方面在看到现在佛教界、道教界的诸多乱象后,将出家人庸俗化,认为其与常人并无太大区别,不过是换了一种挣钱的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何谈得上对修炼人、出家人的尊敬?

然而,很多中国人未必知道的是,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贯穿着修炼,成仙得道,返本归真,修成正果,是无数中国人的心愿,而其主要途径一是修道,二是修佛。“道”是中国本土的信仰,“佛”是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很快传播开来,为中国人所接受。

(微信搜索 新正述传统文化 公众号 看更多好文)

道家修炼侧重的是真,一切唯真而行;佛家修炼侧重的是善,奉善不怠、慈悲济世。重道崇德是中华修炼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道是宇宙生命的源泉,德是人类立身之基石。从中国的“人文始祖”黄帝开始,历朝历代都流传着众多的神迹、神言,古代的修炼人,无论是修道还是修佛者,都受到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尊敬。要知道,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高尚品德的修炼人,帝王看到都要合掌问讯。而世人尊敬是尊敬修炼人的德行、学问,是因为他们的言行举止是“人天师范”,是世人了解神佛的通道。

帝王对修炼人的态度

中国历代帝王,大多崇佛或崇道,排斥佛教的只有三武一宗四个皇帝。也因此,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帝王与修炼人的故事。

◎关于黄帝,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他求道的传说。传说广成子是一位神仙,住在在河南临汝西南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黄帝听说后曾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广成子对黄帝说,“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就飞走,草木还没黄就凋落了,我和你这样的人有什么可谈的呢”

黄帝回去后三个月不理朝政,什么事都不干,然后又去见广成子,很恭敬的跪着走到广成子面前,再三叩拜求教修身的方法。广成子这次告诉了黄帝修炼之法。黄帝得法悟道后,治理国事的同时还炼丹求鼎、静心修炼。相传公元前2598年,黄帝在桥山山下白日飞升。

◎汉朝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幼时就研读《道德经》,领略道家思想的精髓,并走上了清净无为的道路。当上皇帝后,他依旧喜欢读《道德经》,并命令王侯大臣们都要诵读。不过,其中有些地方很深奥,汉文帝和大臣们都不太理解。

据《太平广记》记载,汉文帝亲自向后来成仙的河上公去求教《道德经》的问题。当时文帝说:“《诗经》上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子也说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也是‘四大’之一。你虽然懂得道学,但你也是我的臣民嘛,为什么不能尊重我,却这么高傲呢?”河上公就拍着手坐着慢慢腾空而起,离地有好几丈高,低头看着仰视他的汉文帝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间又不牵累人世的事,怎么能算你的臣民呢?”

文帝大惊,才明白触犯了神人,马上下了车向河上公跪拜谢罪,并请求河上公给予指点教化。河上公就把《道德经章句》二卷授给汉文帝,并告诉他要好好研读。随后,河上公就不见了。在河上公的帮助下,汉文帝更好的理解了《道德经》,并运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具体就体现在他的仁慈、节俭等方面。

◎东汉第二个皇帝明帝好佛,当他梦见“身高丈六,项佩日轮,光芒四射,金色灿烂,飞行于殿”,其名曰“佛”后,便在公元68年派人出使天竺(今印度)拜求佛经、佛法。四年后,使者不但从天竺带回了佛经,还迎回了两位天竺僧人。明帝一见更觉神奇(与梦中所见很相像),所以十分重视,礼敬有加,还特意在洛阳为他们建立了白马寺,让他们译经传法。

◎南北朝梁武帝曾派遣几个使者,至西域访求佛法。此后,他在读过佛经后,皈依佛门。后来,他建佛塔,造佛寺,塑像装金,还度了很多人出家为僧。甚至他自己还披上袈裟,手持金钵,上座讲《放光般若经》。

◎后赵明帝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后赵的开国君主,在其治理下,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盛的国家。而石勒能有此功绩,与来自西域的高僧佛图澄不无关系。

《高僧传》中记载,佛图澄是西晋、后赵时的僧人,少年时即出家修佛,可以背诵经文百万言。他还善诵神咒、能驱使鬼物,当他用麻油加上胭脂涂在手掌上时,千里之外的事情都可以在掌中显现,犹如面对面看到的一样。

晋怀帝永嘉四年,佛图澄为了弘扬佛法来到了洛阳,想在此建立寺庙。他以佛法教化石勒,使石勒停止了杀戮,开始以德治国。他非常尊敬佛图澄,每事必向其咨询,并称之为“大和上”。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自小就有佛缘,他不止一次对别人讲过,自己前世是出家人,小时候到现在都喜欢听闻钟声。当上皇帝后,他除了废除北周皇帝定下的毁佛法令外,还大力宣扬佛法,广建寺庙,成了中国帝王中又一佛门皇帝。

由于杨坚的大力提倡,不仅民间信佛者日众,而且朝中的诸多大臣也大多信佛。隋朝简直成了地上佛国。隋文帝也受了戒,每天坚持诵经,还被称作“大行菩萨国王”,皇后独孤氏受戒后也被称为妙善菩萨。满朝文武大臣全都有自己的佛号。皇宫里天天雾烟缭绕,设坛讲经,佛乐高鸣永夜不绝,简直跟寺庙没什么分别。帝王后妃出巡,常跟从僧尼,随时可开道场讲经拜佛。

隋朝期间,共修建寺塔五千余所,塑造佛像数万座,重修无计;出家僧尼达五十余万。隋代的莫高窟也蔚然一新。隋代重修和开建的洞窟多达九十四个,几乎是莫高窟开凿二百多年来总数的一倍。

◎唐代皇帝大多推崇道家,求道访道者非常多。唐太宗的身边就有王远知、薛颐、李淳风、袁天罡等有名的道人辅佐,太宗对他们尊敬有加。

早在太宗未登基前,曾与房玄龄穿着平民服装去拜访王远知。以前从未谋面的王远知在迎接他们时说:“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大吃一惊,这位高人果然名不虚传,于是以实相告。王远知遂告诉他将来会做“太平天子”。

太宗即位后,继续推行崇道政策,对王远知器重非常,想委以重任,只是在王远知力辞之下而作罢。他曾公开颁布了一道诏书,尽显对这位世外高人怀念之情。诏书中说:“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

◎二十多岁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小便受菩萨戒,并与其父亲唐太宗一样推动佛教事业,礼敬玄奘法师等有道高僧,并经过辩论后决定,出家人不用顶礼国君。

◎僧人万回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期,多有神迹显现,受到唐朝上下的尊崇。唐高宗末年,还是皇后的武则天经常下诏让万回进入宫中,以宫人身份供事。中宗还曾亲自诏见他。

◎唐肃宗在登基初,即请一百多位出家人,在行宫朝夕诵经,祈祷国泰民安。中唐时的唐宣宗,在登位前,也曾出家多年。

◎明朝的崇道之风从明成祖开始,到嘉靖、万历皇帝时达到顶峰。明成祖朱棣不仅多次派人寻访大道张三丰,而且还曾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愿:“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虽“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后来,张三丰给朱棣写了一封短信并赋诗一首,为其开的妙方是“屏欲崇德”和“澄心寡欲”(心要干净,欲望要少),这样老百姓富裕了,身为人主也就有德行了;老百姓长寿,身为人主也就长寿了,内中暗含修道之意。

此外,明成祖为了感谢在靖难之役中护佑自己的真武大帝,除了在北京修建宫观,在紫禁城内建有玉皇殿,供自己和内宫中人奉祀外,还在真武大帝修道升天之地武当山大修宫观以“报答神惠”,表达自己向道的诚意,并“为天下生灵祈福”。《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

唐太宗曾感叹道:“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将相所易为。”意思是出家修行是男子汉大丈夫的高洁行为,既使是帝王将相想做,也不是容易做得到的。

无疑,上行下效,身为一国之君的帝王对信仰的推崇,对修炼人的尊敬,自然影响了臣子和百姓,所以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敬天重佛重道,对修炼人尊敬的氛围。

古代出家的要求

既然社会有着这样的氛围,那么对出家人或者说修炼人的要求也就高了。古代社会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出家当僧道的,需要参加考试,考佛法,考德行,考试合格才能拿到“度牒”,之后就可以去庙里、观中修行了。如果没有度牒,庙观为其剃度是犯法的,要受朝廷法律的处分,而且出家人还被会要求还俗。

“度牒”就是政府允许你出家的文件,因为成为僧道后,是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的,绝不能说你想出家就出家,必须符合条件。“度牒”大概是在唐朝时期出现的,由祠部颁发,由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北宋改用纸,南宋又改用绢。度牒上详细记载持牒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所诵经典师名等,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身份证明,有度牒的就算是正规僧人。

拿到度牒的方式大体有“试经度僧(策试经业)”、“特恩度僧(皇帝诏敕恩度)”、“进纳度僧(缴纳钱物)”三种。其中的“特恩度僧”是皇帝在特定时期诏告天下、布施恩泽的度僧方式,但在操作的过程中亦非常注重经业的策试。“进纳度僧”是为解决经济困境和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以交纳钱财为前提条件的出度方式,但同样也重视其德行。

除此以外,唐代出家还有很多限制,主要有十条:并非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够自理;具丈夫身,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父母允许;没有犯边罪;非是贼心人道,出家的动机纯正;志性坚定,信仰明确;非负债人,没有债务在身;非官人,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官职人员;身体健康;四肢齐全,五官端正。

这样看来,古代出家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看看现在中国的所谓“出家人”,有多少可以通过佛法和德行的考试?有多少可以符合上述十个条件?

尽管宋代开始出现了度牒的商品化,对历代大德高僧、高道传承下来的寺院戒规,起了严重的破坏作用,但此种制度依旧对出家人的德行仍旧有着根本的要求,佛、道修炼界也都有人修炼成佛、成仙。

清朝顺治年间,顺治皇帝认为出家是好事,值得尊敬、提倡,不必严格的限制,因此废除了度牒制度,但直到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因为“摊丁入亩”政策的广泛推行和其它各方面的原因,历时千年的度牒制度才彻底被废止。废除该制度显然降低了对出家人的要求,因此抱有不同目的者,甚至德行欠缺者,才轻易走入修行。

结语

漫漫历史长河,无不在讲述著修炼、出家人、神、佛、道与人的关系,而信奉神佛、信奉“天人合一”的古人对修炼人无比尊敬也就不难理解了。当代受“无神论”影响的华夏子孙们,惟有找回自己真正的文化,找回真正的道德和信仰,才能再次得到神佛的眷顾。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在洛阳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扩展资料: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在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至今仍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进入封建社会,则已基本上得到统一的认识。

关于汉民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

1840年以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汉族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

注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杨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吗?那么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试着解,大家来随文入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四书》、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去,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可见,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宇宙洪荒《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作宙,是历史的承续,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是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感觉。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空间拓展了时间就随着延长了,反过来,空间缩小了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古人有“王质观棋”的故事。晋朝的王质进山砍柴,看见松下有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驻足观了一盘棋。棋罢,斧子把儿已经烂了。回到家里,同时代的人都过世了。可见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今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的时间比起我们小时候的一天,显得很短。这很自然,因为空间缩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经要走三年,现在坐飞机几个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缩小了空间,自然我们在时间的感觉上就缩短了。此外,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中的质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转化。宇宙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时间就趋近于零。超过光速运动,时间就倒转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绘的“时光隧道”。到达这一步,人类才能说“进化”了,否则总是研究猴变人、人变猴的,一点新意都没有。但问题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不存在。我们即使进入了时光隧道,也只是倒计时,还是没有超越时空的束缚。《金刚经》和《老子》是东西方两大圣人教给我们破时空的经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不读这两部经的,今天我们把它当作宗教著作拒绝接受,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囤蒙昧的状态中。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说的是盘古氏开天地。在久远前天地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像胎儿一样盘缩在像鸡蛋壳一样的天地里面睡觉,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了,所以叫他盘古。他睡醒了以后觉得又黑又闷,就把这个鸡蛋壳一斧子劈成了两半。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被固定住了,盘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与宇宙大爆炸说有一点神似。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清。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藉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恒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诚,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圆洁,银灯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

注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杨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吗?那么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试着解,大家来随文入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四书》、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去,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可见,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宇宙洪荒《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作宙,是历史的承续,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是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感觉。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空间拓展了时间就随着延长了,反过来,空间缩小了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古人有“王质观棋”的故事。晋朝的王质进山砍柴,看见松下有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驻足观了一盘棋。棋罢,斧子把儿已经烂了。回到家里,同时代的人都过世了。可见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今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的时间比起我们小时候的一天,显得很短。这很自然,因为空间缩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经要走三年,现在坐飞机几个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缩小了空间,自然我们在时间的感觉上就缩短了。此外,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中的质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转化。宇宙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时间就趋近于零。超过光速运动,时间就倒转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绘的“时光隧道”。到达这一步,人类才能说“进化”了,否则总是研究猴变人、人变猴的,一点新意都没有。但问题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不存在。我们即使进入了时光隧道,也只是倒计时,还是没有超越时空的束缚。《金刚经》和《老子》是东西方两大圣人教给我们破时空的经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不读这两部经的,今天我们把它当作宗教著作拒绝接受,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囤蒙昧的状态中。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说的是盘古氏开天地。在久远前天地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像胎儿一样盘缩在像鸡蛋壳一样的天地里面睡觉,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了,所以叫他盘古。他睡醒了以后觉得又黑又闷,就把这个鸡蛋壳一斧子劈成了两半。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被固定住了,盘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与宇宙大爆炸说有一点神似。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①昃②,辰宿③列张。

注释①盈:月光圆满。②昃(zè):太阳西斜。③宿(xiù)〈古〉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①调阳。

注释①律吕:中国古代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每个半音称为一律,其中奇数各律叫做“律”,偶数各律叫做“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相传黄帝时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

译文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①,玉出昆冈②。

注释①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 ②昆冈:昆仑山。

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①,珠称夜光②。果珍李奈③,菜重芥姜。

注释①巨阙(què):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宝剑,第一为巨阙,其余依次名为纯钩、湛卢(zhàn lú)、莫邪(mò xié)、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②夜光:《搜神记》中说,隋侯救好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珍珠来报答他的恩情,那珍珠夜间放射出的光辉能照亮整个殿堂,因此人称“夜光珠”。③柰(nài): 果木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小。

译文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①火帝②,鸟官③人皇④。

注释①龙师: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龙师”。②火帝:神农氏用火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火帝”。③鸟官:少昊(hào)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叫他“鸟官”。④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

译文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①陶唐②。

注释①有虞: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这里指舜,又称虞舜。②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这里指尧,又称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àn)让”。

译文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éi)祖制作了衣裳。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周发①殷汤②。坐朝问道,垂拱③平章④。

注释①周发:西周的第一个君主武王姬(jī)发,他讨伐暴君商纣王而建立周朝。②殷汤:历史上商朝又称殷,成汤是第一个君主,他讨伐夏朝暴君桀(jié)而建立商朝。③垂拱:语出《书·武成》:“淳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意思是不做什么而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皇帝无为而治的套语。④平章:平指太平。章通“彰”,彰明,显著。

译文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①一体,率宾②归王。

注释①遐迩(xiá ěr):指远近。②率宾:出自《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译文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贴贴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鸣凤在竹,白驹①食场。化被②草木,赖及万方。

注释①驹(jū):小马。②被(pī):通“披”,覆盖,恩泽。

译文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盖①此身发,四大②五常③。恭维鞠养④,岂敢毁伤。

注释① 盖:发语词,无实义。 ② 四大:指地、水、风、火。③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④ 鞠(jū)养:抚养,养育。

译文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诚敬的想着父母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译文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严谨的贞妇洁女,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罔①谈彼短,靡②恃③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罔(wǎng): 无,不,没有。②靡(mǐ): 无,不,没有。③恃(shì):依赖,依仗。

译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诚实的话要经得起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墨①悲丝染,诗赞羔羊②。景行③维贤,克④念作圣。

注释①墨: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看见匠人把白丝放进染缸里染色,悲叹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强调人要注意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保持天生的善性。②羔羊:语出:《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通过咏羔羊毛色的洁白如一,来赞颂君子的“节俭正直,德如羔羊。”《毛序》:“《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③景行: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对高山要抬头瞻仰,对贤人的品德要看齐,站到一个行列中去。④克:能。

译文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诗经》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 要仰慕圣贤的德行,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①听。

注释①习:长期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

译文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①。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注释①祸、福二句:语出《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

而即使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

资父事①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①事:侍奉。译文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夙兴①温凊②。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夙兴:“夙兴夜寐”之略。夙,早。②温凊(qìng):“冬温夏凊”之略。凊,凉。

译文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那样的清香,像松柏那样的茂盛。

川流不息,渊澄相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译文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仪容举止要沉静安详, 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笃①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藉②甚无竟。

注释①笃(dǔ):忠实,诚信。②藉(jiè):作衬垫的东西,凭借。

译文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这是一生荣誉的事业的基础,有此根基,发展就没有止境。

学优①登仕,摄②职从政。存以甘棠③,去而益咏。

学优:《论语》有“学而优则仕”之语。②摄(shè):代理。③甘棠:木名。即棠梨。《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译文书读好了就能做官,可以行使职权参加国政。周人怀念召伯的德政,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译文音乐要根据人们身分的贵贱而有所不同,礼节要根据人们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上下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译文在外接受师傅的训诲,在家遵从父母的教导。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孔怀①兄弟,同气连根。交友投分,切磨②箴③规。

注释①孔怀:出自《诗·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后来多用“孔怀”来代指“兄弟”。②切磨:本指加工玉石等器物,此引申为学问上的探讨研究。③箴(zhēn):劝诫、劝勉。

译文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同受父母血气,如同树枝相连。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慈隐恻①,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②匪③亏。

注释①隐恻(yǐn cè):恻隐,怜悯、同情。②颠沛(diān pèi):跌倒,比喻处境窘迫困顿。 ③匪(fěi):非,不是。

译文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译文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保持自己天生的善性,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善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①。都邑②华夏,东西二京。

注释①縻(mǐ):牵系,拴住,系住。②邑(yì): 国都,京城 。

译文坚定地保持着高雅情操,好的职位自然就会属于你。中国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背邙①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注释①邙(mánɡ):山名, 北邙山,在河南省。

译文洛阳北靠邙山,面临洛水;长安北横渭水,远据泾河。宫殿回环曲折,楼台宫阙凌空欲飞,使人心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①傍启,甲帐②对楹。

注释①丙舍:宫中别室。②甲帐:汉武帝时所造的帐幕。

译文宫殿里画着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①。升阶纳陛②,弁③转疑星。

①笙(shēng): 簧管乐器,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②陛(bì):帝王宫殿的台阶。③弁(biàn):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宫殿里摆着酒席,弹琴吹笙一片欢腾。官员们上下台阶互相祝酒,珠帽转动,像满天的星斗。右通广内①,左达承明②。既集坟③典④,亦聚群英。

广内:汉宫廷藏书之所;指帝王书库。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③坟:《三坟》,记载三皇事迹的书。④典:《五典》,记载五帝事迹的书。

译文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杜稿①钟隶②,漆书③壁经④。府罗将相,路侠⑤槐卿。

注释①杜稿:杜度的草书手稿。②钟隶:钟繇(yóu)的隶书真迹,见张怀《书断》。③漆书:汲县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漆书。《晋书·束皙传》。④壁经:汉代鲁恭王在曲阜孔庙墙壁里发现的古文经书。《汉书·艺文志》。⑤侠:同“夹”。

译文里边有杜度草书的手稿和钟繇隶书的真迹,有从汲(jí)县魏安厘王冢(zhōng)中发现掘出来的漆写古书,以及汉代鲁恭王在曲阜(fù)孔庙墙壁内发现的古文经书。宫延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①,驱毂②振缨。

注释①辇(niǎn):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②毂(ɡǔ):泛指车。

译文他们每家都有八县以上的封地,还有上千名的侍卫武装。戴着高大帽子的官员们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译文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磻溪①伊尹②,佐时阿衡③。奄宅曲阜,微旦④孰营。

注释①磻(pān)溪:指姜太公吕尚。吕尚在磻溪钓鱼,遇文王,拜为太师,辅佐周武王灭商。②伊尹:原为有莘(shēn)氏女的陪嫁奴隶,商汤用为小臣,后来任以国政,辅佐商汤功灭夏桀。③阿衡:商朝官名,相当于宰相。《诗·商颂·长发》:“寮维阿衡,左右商王。”,则是专指伊尹。④旦:周公姬旦。

译文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桓公匡①合,济弱扶倾。绮②回汉惠,说③感武丁。

注释①匡(kuānɡ):正,纠正,端正。②绮(qǐ):绮里季,商山四皓之一。汉惠帝做太子时,汉高祖想废掉他另立太子。吕后用张良的计策,厚礼迎来商山四皓,使他们与太子相处。汉高祖看到惠帝羽翼已成,就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念头。③说(yuè):傅说。傅说原是傅岩搞版筑的奴隶,殷高宗武丁梦见了他,便画相访求,找到以后,用为宰相。

译文齐桓公匡正天下诸侯,都打着“帮助弱小”、“拯救危亡”的旗号。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

俊乂①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②。

注释①乂(yì):治理,安定。②横:连横。战国时,苏秦说(shuì)六国联合拒秦,史称“合纵”。张仪主和拆散合纵,使六国一个个服从秦国,称为“连横”。由于连横,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政策,首先打击赵、魏,所以说“赵魏困横”。

译文贤才的勤奋谨慎,换来了百官的各安其位。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

假途灭虢①,践土会盟。何②遵约法,韩③弊④烦刑。

注释①假途灭虢(guō):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虞侯因不听宫之奇的劝谏而遂使晋国在灭掉虢国之后也被晋国灭亡。②何:萧何,汉高祖丞相。《史记萧相国世家》说他“以文无害”,“奉法顺流”。《汉书刑法志》说他收拾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这里大意是说萧何轻刑简法。③韩:韩非。《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李斯、姚贾毁谤韩非,劝始皇“以过法诛之”。过法、烦刑,都指苛刻的刑法。④弊:作法自弊。

译文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萧何遵奉汉高祖简约的法律,韩非惨死在他自己所主张的苛刑之下。

起翦颇牧①,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注释①起翦(jiǎn)颇牧: 起:白起;翦:王翦;颇:廉颇;牧:李牧。

译文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

太子就是皇帝的儿子,一般都是嫡长子,皇帝只要一死,别的皇子不闹事,那么太子就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李靖不是皇帝,他只是陈塘关的总兵,而他的三儿子哪吒居然敢称“三太子”,难道李靖活腻了不成?

李靖就是托塔天王,他是《封神演义》中虚构的人物,但他是有 历史 原型的,原型有两个,一个是唐朝李靖,一个是毗沙门天王。

唐朝李靖是李世民手下著名大将,他为大唐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列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位。

毗沙门天王是印度佛教护法神,由唐玄奘引入中国,后来受到唐朝人供奉,名气变得越来越大,毗沙门天王有个儿子叫哪吒。

《封神演义》将李靖和毗沙门天王中外合而为一之后,一个崭新的人物—托塔天王就诞生了!

太子,就是皇帝的嫡长子。但是,“皇帝”这个称谓是自秦始皇嬴政才有的,秦始皇之前不叫“皇帝”,而是叫“王”,如西周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等。

西周实行的类似于现代的联邦制度,由众多诸侯国组成,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共主”,但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权力,诸侯国各管各的,他们有各自国家,各自的军队,各自的王宫,他们的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李靖是由毗沙门天王衍化而成的,天王也是王,所以他的嫡长子称为太子也是合理的。

这就归因于民间了,民间百姓可分不清谁是大儿子,谁是二儿子,谁是三儿子,他们将帝王的儿子一概称为太子。

就像清朝皇帝的儿子都叫王爷一样,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儿子都被封王,但民间还是习惯称他们叫作王爷。

再比如,就像公司的中下层职员都叫经理一样,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职员都有任命书,但大家习惯叫他们经理。

一、他叫哪吒三太子,而不是三太子哪吒!这个非常重要!

二、哪吒不是太子!哪吒的两个哥哥也不是什么大太子二太子!所以这个三太子就一定不是我们认为的太子!就是说他根本不是太子!李靖是什么身份?去考证李靖这么明显的身份无疑是个“废柴”的做法。去考证哪吒是不是谁的干儿子之类更是“废柴”。因为谁都不能改变哪吒不是太子的事实!

三、哪吒三太子是谁给取的名字?作者?不一定!一个明朝写书的人,取材来自哪里?民间传说,市井杂谈。传说中的哪吒可不是什么善类,古代形容这等厉害的脸色可用“太岁”来形容,想这个厉害的小孩子估计用小太岁来形容。但毕竟哪吒是个正面的人物,“太岁”“小太岁”这样的称呼未免不当,说书的应该有演义变通的能力,日久天长,太岁改太子就是最大的可能!

四、作者,或许一笔之间更改了 历史 ,没想到我们在这儿较劲。哪吒三太子,或许就是一个厉害名头,不要理解为真的“太子”。就像猪八戒一样,我们不能认为他是老八吧!太,在这里就是厉害的意思!!

五、结果可能简单了点,你有更合理的说法以上推测测作废。

相信最近刷爆大家社交软件的一定有一部动漫,那就是关于哪吒的动漫**《哪吒·魔童降世》。笔者和大家一样一路走来,见证过一代代哪吒的发展历程,关于这一代哪吒到底如何,笔者在这儿就不多叙述了。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另一个网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关于哪吒被称为“三太子”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我国古代,“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小到最普通的称谓,大到国家的祭祀等,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讲究。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封建王朝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皇帝所遵从的礼数更为严苛,在古代,皇帝所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太子。而其他儿子只能被称作皇子,更不用说王宫贵族和普通百姓了。

笔者经过仔细查阅后发现,这应该还要先从他的父亲李靖身上说起。

托塔天王李靖,是《封神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有 历史 原型的。一个为唐朝的李靖,另一个为毗沙门天王。

在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还记述说:

所以在唐朝时,唐玄宗封毗沙门天王为战神。而李靖,在《唐书》有传,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官拜西本军将奉祀,称唐时名将第一,在历代名将中能与韩信并提。

而且李靖生前战功无数,特别以后期外战尤为突出,长期镇守唐王朝北门,他死后逐渐被军中供奉成为战神。

所以经过民间也一番加工艺术化之后,一代托塔天王李靖就此诞生。

哪吒作为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本来就是叫哪咤,在本土化之后就成为了李靖的儿子李哪吒了。

大家可能会问,就算他父亲是天王,可天王又不是皇帝,他凭什么称为三太子

大家可不要忘了,《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商朝,在这个时期并没有“皇帝”这个称谓。在秦始皇以前,那时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长子做为储君的人选,被称为“太子”。

太,指大,年龄长者,“太子”即是嫡长子。诸侯和藩王的长子这时可以称“太子”,也可以称“世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称谓。这时“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统称,前面加序号以区分年龄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类推。

到了汉朝,称谓才有了准确区分,为了强调皇室的身份和尊贵,因此划分出等级,与诸侯的嫡子区分开来。只有皇室继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显其独一无二的尊贵身份,其他诸侯和藩王的儿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级的身份。如果诸侯的儿子叫“太子”,则是冒犯了皇家尊严,轻者治过失之罪,重者以谋反罪论处。

阶级在汉朝正式分化,等级制度正式明确。而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权的陈塘关总兵,是有实权的一方诸侯,在商朝时其嫡子自然可以称“太子”,因为这时“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称,并没有划分等级之说,要与皇室继承人区分开来以显皇室独有的尊贵和尊严。

所以哪吒被称为“三太子”是合情合理的。

而在神话故事中,陈塘关总兵李靖的殷夫人怀胎三年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李靖大惊之下用宝剑劈砍,却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七年后的一天,七岁的哪吒来到东海游玩,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 。

这时,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 ,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 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 ,共商报复之计。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

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 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而敖丙被称为“龙宫三太子”,传说太乙真人为哪吒塑身时曾把敖丙的灵魂加了进去,所以哪吒也被称为“三太子”。

他是由两位人物的故事糅合而成的,一个就是本尊哪吒,我们熟悉的哪吒故事中,“托塔天王之子”的身世、东海杀龙、箭射石矶之子、割骨还父、莲花化身的典故都处于这个版本的哪吒太子。

而另一个原型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太岁殷元帅”。“正名金哪吒,又名殷郊”——这位太岁殷元帅的大名,也叫哪吒!而生为肉球,被一剑劈开而降生、拜师真人、后助武王伐纣、拜为元帅等故事,却是出自这位金哪吒的事迹。

而这位金哪吒的父亲,就是商纣王,其母即是正宫姜皇后,所以这位哪吒才是根正苗红如假包换的“太子”啊。

一般认为,许仲琳在写《封神演义》时有意将李哪吒与殷郊两个人物进行了融合与再分割。而实际上,早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前,这两个形象就很可能已经融合过一轮了,一个李哪吒,一个金哪吒的重名,应该不是巧合。许仲琳有意地避免了以子伐父的剧情,而把殷郊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安给了李哪吒,把殷郊的人设拉出来重写了一遍,而把武王帐下元帅改写成了托塔天王李靖之子李哪吒——这也就是现在大部分群众眼中的完整的“哪吒”形象。

至于毗沙门天王第三子的故事,究竟是如何和商纣王之子殷郊的形象搅合到一起去的,何时最开始融合的,恐怕已不可考。

或许是在之后人物形象的不断演化、变迁中,这个“太子”名号才转落到了同名哪吒的托塔天王三子身上呢?

这也仅仅为笔者的一种猜测。

最后笔者看来,这可能是戏曲、小说、演义创作中的一种写法。纵观我国文学史,这种手法也是层出不穷,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子关平(住:史料记载中为亲生儿子)也被称太子;泰山神的儿子泰山三郎,代入小说《封神演义》里是黄天化的封号,炳灵公,也叫炳灵太子;清末戏剧大家也称呼二郎神为金花太子。

此外太子很可能是只是一种称谓,泛指年轻的仙二代。

还有就是老百姓对神仙朴素的敬畏崇拜之情,认为男神仙厉害的就是“大帝”,女神仙厉害的就是“娘娘”,年轻的神仙厉害的就是“太子”,小孩子厉害的就是“童子”,之所以这样称呼,可能是因为古代百姓认为神仙非常厉害,所以就用凡人中最厉害的称呼来叫神仙了吧。

综合上述的 历史 因素和小说特有的写作手法,我们不难推断出哪吒被称作为三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哪吒“三太子”的由来,不能以父亲是皇帝来做为评判标准,因为哪吒是商朝末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儿子。众所周知,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秦称帝才有了皇帝的开端,由后世的标准去衡量前朝的称谓,是不是指鹿为马呢?

在秦始皇以前,那时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长子做为储君的人选,被称为“太子”。太,指大,年龄长者,“太子”即是嫡长子。

诸侯和藩王的长子这时可以称“太子”,也可以称“世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称谓。这时“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统称,前面加序号以区分年龄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类推。

到了汉朝,称谓才有了准确区分,为了强调皇室的身份和尊贵,因此划分出等级,与诸侯的嫡子区分开来。只有皇室继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显其独一无二的尊贵身份,其他诸侯和藩王的儿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级的身份。如果诸侯的儿子叫“太子”,则是冒犯了皇家尊严,轻者治过失之罪,重者以谋反罪论处。阶级在汉朝正式分化,等级制度正式明确。

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权的陈塘关总兵,是有实权的一方诸侯,在商朝时其嫡子自然可以称“太子”,因为这时“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称,并没有划分等级之说,要与皇室继承人区分开来以显皇室独有的尊贵和尊严。

李靖有三子,在《西游记》中都有出场,大太子金吒,二太子木吒,三太子哪吒。这里的太子跟皇帝无关,就是李靖儿子的称谓,也就是长子、次子、三子的关系。

金吒灵山伺奉如来,任职前部护法。

木吒普陀山伺奉观音,又称惠岸行者。悟空大闹天宫随观音出场,不敌悟空。收八戒和沙僧都有出场,是唯一和唐僧三徒弟交过手的神仙,后收红孩儿也有出场。

哪吒任职玉帝座下护架大神,在花果山与悟空交战失败,后在斗青牛怪和牛魔王时出现助悟空降妖。

在商朝时,天子和诸侯的儿子都可以称“太子”,等级制度并没那么分明,李靖做为掌握实权的一方诸侯,其儿子当然可以称“太子”,按长幼排序,哪吒排行老三,自然就被称为“三太子”了。

在中国,特别是古代,对于称呼有很大的讲究,尤其是“太子”这个称呼,通常代表了皇帝的下一任继承者。那么,哪吒的父亲李靖不是皇帝,为啥别人还叫其“三太子”呢下面听听有书君的几点分析。

1贵族身份的象征

在《封神演义》里,哪吒是城塘关的总兵李靖的儿子,属于商朝后期。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皇帝”一说,最高的统治者被称为大王,而诸侯生的儿子大多称为太子。李靖在当时,算是诸侯级别,哪吒又排行老三,所以称他为三太子。“太子”只是王孙公子的一种称谓,并非指帝王的继承人。

2哪吒的出生

《哪吒闹海》里哪吒是殷夫人怀孕三年生下的,刚出生并非和其他婴孩一样赤裸裸的,他右手戴着一个金镯子,肚皮上有块红菱,人们便说这分明就是“太子爷”,加上排行老三,人们便称他为三太子。

3托塔天王的儿子

在《西游记》里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既然是天王的儿子。在古代称皇帝位天子,就是天神的儿子,而李靖是四大天王之一,那身份一定要比皇帝还高。就连龙王的儿子都叫太子,托塔天王的身份不比龙王低,因此称哪吒为三太子也很正常。

4来源于佛教

中国神话源自佛教神话,传说佛教有毗沙门天王,因打败了魔王,而成为了北天守护神多闻天王。他的第三个儿子叫哪吒,而哪吒就是从这个演变过来的。所以,称为三太子。

无独有偶,就像二郎神,其实也是从佛教神话里的人物演变的,二郎神是毗沙门天王的二儿子独健,慢慢演变成的二郎神。

这就是为什么二郎神明明没有兄弟,却要叫二郎神的原因。

有书君语:有书君送福利啦!!董卿说:“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以快乐”。私信回复有书君,回复“福利”即可免费领取52本高分好书,限时福利,不容错过哦~

哪吒三太子的称呼由来追根溯源是因为哪吒是“舶来神”佛教那吒基础上,经过与中国本土神话的结合后形成的。

至于三太子的称呼,自然是因为那吒是佛教多闻天王毗沙门的第三个儿子。

那哪吒是如何诞生的呢?又如何成为李靖的儿子呢?

中国众多神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造神。比如老子成为太上老君,关羽、包拯、秦琼等等。

人造神运动让许多生前名声响亮的人死后被百姓建祠纪念,甚至被国家政权认可纪念,久而久之逐渐神话,被佛道儒三家吸收成为神明。

李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成神。

谈到 历史 中的李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唐朝名将李靖。李靖一生东征西讨,北破胡虏,西定青海。

唐玄宗把时期,李靖被引入武成王庙享受供奉,成为其神话的资本。再加上唐传奇的演绎,李靖逐渐被神奇化,到了晚唐时期,李靖在民间被神话。

毗沙门天王原形象为右手托宝塔,左手持三叉戟。

天宝年间,据说曾帮助唐玄宗退蕃兵,于是大唐军中开始供奉毗沙门天王,唐朝军队之中,也都以多闻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曰“天王旗”,以保佑武运昌隆。

李靖的常胜军神形象与毗沙门天王的形象不断重合。

也许是毗沙门天王外族的形象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在元代时期,毗沙门天王与李靖逐渐重合。

比如《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独孤角独战四将,五匹马混战,如黑杀神真武贤圣斗毗沙门托塔李天王。”

毗沙门天王从此变成了托塔李天王,而那吒顺便成为了李靖的儿子。

在神话中,李靖有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为什么哪吒不按五行命名呢?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哪吒是舶来神的本土化。

在佛经中,那吒是一位凶恶的夜叉神,他三头六臂降伏恶魔、安宁三界,曾经杀死那伽(多头与剧毒的蛇,在中国传播时,佛经中翻译为龙)。

如此一看哪吒的神通与故事与那吒非常像。

在儒道佛三教的交流以及民间传说中,那吒的形象被道教本土化,也许原本凶恶的形象不为中国人所喜,所以就选定了一个儿童形象作为真身,道教神明哪吒诞生。

在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与演绎后,哪吒大约在宋代又加入了剔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故事,最终在明朝《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固定成经典的神明形象,托塔李天王与三太子哪吒。

要弄明白哪吒为什么叫三太子要,从“太子”这个称谓怎样一步步演化为代表皇位继承者讲起。

历代太子代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