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的相关知识点介绍

游戏攻略08

《周礼》的相关知识点介绍,第1张

周礼》的相关知识点介绍
导读: 周礼的简介  贾公彦《周礼正义序》载:“《周官》孝武之时始出,秘而不传”;“既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孝成皇帝,达才通人刘向、子歆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录》《略》。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  

周礼的简介

 贾公彦《周礼正义序》载:“《周官》孝武之时始出,秘而不传”;“既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孝成皇帝,达才通人刘向、子歆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录》《略》。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

 《周官》直到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献才发现,并加以著录。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更名为《周礼》。东汉初,刘歆门人杜子春传授《周礼》之学,一时注家蜂起,郑玄序云:“世祖以来,通人达士大中大夫郑少赣名兴,及子大司农仲师名众,故议郎卫次仲,侍中贾君景伯,南郡太守马季长,皆作《周礼解诂》。”(《周礼注疏序》)到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之作注,《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

 关于《周礼》的作者及其年代,历代学者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如《四库提要》所说:“(《周礼》)于诸经之中,其出最晚,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古代名家大儒,近代梁启超、胡适、顾颉刚、钱穆、钱玄同、郭沫若、徐复观、杜国庠、杨向奎等学者,都介入这场大讨论,大致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王莽伪作说等六种说法。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所有先秦文献都没有提到《周礼》一书。在先秦文献中,较为集中地记载先秦官制的文献是《尚书》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

 但《尚书·周官》已亡佚,今有《古文尚书·周官》仅数百字而已。曾有人认为,《周礼》原名《周官》,应当就是《尚书》的《周官》篇。但可以肯定,《周礼》并非《尚书序》所提到的《周官》。贾公彦《周礼注疏序》引《汉书·马融传》载:郑众“独以《书序》言‘成王既黜殷命,还归在丰,作《周官》’,有此《周官》也”,此说“失之矣”;又引郑玄序,也说“是言盖失之矣”。郑玄进而指出:《尚书》“《盘庚》《康诰》《说命》《泰誓》之属”,“今多者不过三千言”,而“《周礼》乃六篇,文异数万”;“又《书》之所作,据时事为辞,君臣相诰命之语”,而《周礼》“终始辞句,非《书》之类,难以属之时有”。《周礼注疏序》又引汉儒之说:“然则《周礼》起于成帝、刘歆,而成于郑玄,附离之者大半。故林孝存以为武帝知《周官》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何休亦以为六国阴谋之书。”这些材料其实已证明了《周礼》实非《尚书·周官》。

 《荀子·王制》所记官制,大体可以反映战国后期列国官制的发达程度,但其总共只有七十多个官名,约为《周礼》的五分之一,而且没有《周礼》那样的六官体系。[12]

 此外,《春秋左传》、《国语》中有不少职官记载,但没有任何一国的官制与《周礼》相同。尽管从西周到西汉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找到若干与《周礼》相同的官名,但谁也无法指认出与《周礼》职官体系一致的王朝或者诸侯国。另外还有《礼记》《仪礼》《孟子》等书也有许多关于官制的记载,但也都往往与《周礼》官制不同。故《四库提要》引孙楚之说:《周礼》所载,“建都之制不与《召诰》《洛诰》合,封国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畿之制不与《禹贡》合”;且进一步指出:“《左传》所云‘礼经’皆不见于《周礼》”;“《仪礼·聘礼》宾行雍饩之物、禾米刍薪之数、笾豆簠簋之实、鉶壶鼎甕之列,与《掌客》之文不同;又《大射礼》天子诸侯侯数侯制,与《司射》之文不同;《礼记·杂记》记载子男执圭,与《典瑞》之文不同;《礼器》天子诸侯席数,与《司几筵》之文不同”;“如斯之类,与二《礼》多相矛盾”。

 但《四库提要》对此种种矛盾的解释是:“夫《周礼》作于周初,而周事之可考者不过春秋以后,其东迁以前三百余年官制之沿革、政典之损益,除旧布新,不知凡几。其初去成康未远,不过因其旧章,稍为改易,而改易之人不皆周公也。于是以后世之法窜入之,其书遂杂。其后去之愈远,时移势变,不可行者渐多,其书遂废。”并引张载《横渠语录》:“《周礼》是的当之书,然其间必有末世增入者。”直至晚清孙诒让著《周礼正义》,仍然坚持《周礼》乃是周公所作:“粤昔周公,缵文武之志,光辅成王,宅中作雒,爰述官政,以垂成宪,有周一代之典,炳然大备。”(《周礼正义序》)但这个结论遭到近代以来众多学人的质疑。其实,孙诒让《序》自己也说:“此经上承百王,集其善而革其弊”,“非徒周一代之典也”,“是岂皆周公所肊定而手刱之哉!”今天多数学者认为:《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乃至于汉初)。

周礼学术争议

 秘藏之谜

 《周礼》面世之初,不知什么原因,连一些身份很高的儒者都没见到就被藏入秘府,从此无人知晓。直到汉成帝时,刘向、歆父子校理秘府所藏的文献,才重又发现此书,并加以著录。刘歆十分推崇此书,认为出自周公手作,是"周公致太平之迹"。东汉初,刘歆的门人杜子春传授《周礼》之学,郑众、贾逵、马融等鸿儒皆仰承其说,一时注家蜂起,歆学大盛。

 真伪之谜

 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部著作,却无法确定它是哪朝哪代的典制。此书名为《周官》,刘歆说是西周的官制,但书中没有直接的证明。更为麻烦的是,西汉立于学官的《易》、《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有师承关系可考,《汉书》的《艺文志》、《儒林传》都有明确的记载,无可置喙。而《周礼》在西汉突然被发现,没有授受端绪可寻,而且先秦文献也没有提到此书,所以,其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成为聚讼千年的一大公案。历代学者为此进行了旷代持久的争论,至少形成了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王莽伪作说等六种说法。古代名家大儒,以及近代的梁启超、胡适、顾颉刚、钱穆、钱玄同、郭沫若、徐复观、杜国庠、杨向奎等学者都介入了这场讨论,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朝代之谜

 作为主流派的意见,古今判若两途。古代学者大多宗刘歆、郑玄之说,认为是周公之典。清代学者孙诒让认为,《周礼》一书,是自黄帝、颛顼以来的典制,"斟酌损益,因袭积累,以集于文武,其经世大法,咸稡于是"(《周礼正义序》),是五帝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经世大法的集粹。古代学者以五帝、三代为圣明之世、至治之极,其后则是衰世。周公是五帝三代的集大成者,古人将《周礼》的著作权归于周公是十分自然的事。

 近代学者大多反对古人的这种历史观。从文献来看,比较集中地记载先秦官制有《尚书》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经亡佚。最初曾有人认为,《周礼》原名《周官》,应当就是《尚书》的《周官》篇。但是,《尚书》二十八篇,每篇不过一、二千字,而《周礼》有四万余字,完全不象是其中的一篇。《荀子·王制》所记官制,大体可以反映战国后期列国官制的发达程度,但是总共只有七十多个官名,约为《周礼》的五分之一,而且没有《周礼》那样的六官体系。《春秋》、《左传》、《国语》中有不少东周职官记载,但没有一国的官制与《周礼》相同。从西周到西汉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找到若干与《周礼》相同的官名,但谁也无法指认出与《周礼》职官体系一致的王朝或侯国。

 近代学者在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辅之以古文字学、古器物学、考古学研究等手段,对《周礼》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周礼》成书年代偏晚,约作于战国后期。持其它意见的学者也不少,彼此争论很激烈。争论的实质,是对于古代社会的认识,即《周礼》所描述的是怎样一种性质的社会它的发展水平究竟与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的千年历史中的哪一段相当由于涉及的问题太复杂,《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至今没有定论。

 周礼典籍评论

 理想治国典制

 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例如,国家的行政规划有以下表述:

 国都。《周礼》国都地点的选择,是通过"土圭"来确定的。《周礼·大宗伯》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土圭是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工具。所谓"测土深",是通过测量土圭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长为一尺五寸。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因为"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的交会之处,也就是宇宙间阴阳冲和的中心。

 九畿。《周礼》以土圭测日影,在地中建王城,既是哲学寓意的需要,也是"体国经野"的需要。王者划分国野和野外之地,都以王城为中心。如方千里的王畿,就是以王城为中心建立的。王畿之外有所谓"九畿"。《周礼·夏官·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可知九畿的分布,是以方千里的王畿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里之地,依次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等九层,大小相套,依次迭远。相邻之畿的间隔都是五百里。《尚书》中确有侯、甸、男、卫、采等外服的名称,却没有如此类似于同心圆的分布。

 居民组织。《周礼》的居民组织有两类:国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称为乡,郊外之地称为遂。乡之下细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组织。遂之下细分为邻、里、酂、鄙、县等五级行政组织。根据地官的《大司徒》、《遂人》等记载,乡、遂的民户构成分别为:

 一比:5家一邻:5家

 一闾:25家一里:25家

 一族:100家一酂:100家

 一党:500家一鄙:500家

 一州:2500家一县:2500家

 一乡:12500家一遂:12500家

 乡、遂各级组织的编制极其整齐。此外,乡和遂的数量都是六个。六乡、六遂的居民数似乎恰好相合,既无不足,也无羡余。如有天灾人祸,民户之数发生变化,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当如何处理《周礼》未曾提及。

 农田规划《周礼》对于"野"的农田的规划,也是整齐划一。《地官·遂人》云:

 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这里记载了两个系统,一是农田系统,二是沟洫系统。农田以"夫"为基本单位,一夫受田百亩。夫田与夫田之间有称为"遂"的水渠,遂上有称为"径"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每百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洫"的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道路。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道路。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道路。如此通达于王畿。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沟洫、道路系统有严格的丈尺规定。据郑玄的注,遂,宽、深各二尺;沟,宽、深各四尺;洫,宽、深各八尺;浍,宽二寻、深二仞。沟洫上的道路的宽度,径可以让牛马通过,畛可以让大车(车轨宽六尺)通过,涂可以让一辆乘车(车轨宽八尺)通过,道可以让两辆乘车通过,路可以让三辆乘车通过。仅就以上数例,就不难发现《周礼》的制度有相当的理想化的成分。将国都建在"地中",其理论色彩十分鲜明,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整齐划一的九畿制度、居民组织、沟洫道路系统,遑论古代中国,就是移山填海的大跃进时代也没有实现过。因此,我们说《周礼》是理想国的蓝图。

 人法天的思想

 《周礼》作者的立意,并非要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法则。作者希冀透过此书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书的谋篇布局,无不受此左右。儒家认为,人和社会都不过是自然精神的复制品。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勃兴,学术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风,讲求人与自然的联系,主张社会组织仿效自然法则,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周礼》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积极奉行者。

 《周礼》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为间架。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说的宇宙。《周礼》六官即六卿,根据作者的安排,每卿统领六十官职。所以,六卿的职官总数为三百六十。众所周知,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数。《周礼》原名《周官》,此书名缘何而起,前人曾有许多猜测。依笔者之见,所谓《周官》,其实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为书名,暗含了该书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数的布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则。其后,刘歆将《周官》更名为《周礼》,虽然有抬高其地位的用心,但却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在儒家的传统理念中,阴、阳是最基本的一对哲学范畴,天下万物,非阴即阳。《周礼》作者将这一本属于思想领域的概念,充分运用到了政治机制的层面。《周礼》中的阴阳,几乎无处不在。《天官·内小臣》说政令有阳令、阴令;《天官·内宰》说礼仪有阳礼、阴礼;《地官·牧人》说祭祀有阳祀、阴祀等等。王城中"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也是阴阳思想的体现。南为阳,故天子南面听朝;北为阴,故王后北面治市。左为阳,是人道之所向,故祖庙在左;右为阴,是地道之所尊,故社稷在右。如前所述,《周礼》王城的选址也是在阴阳之中。所以,钱穆先生说,《周礼》"把整个宇宙,全部人生,都阴阳配偶化了"(《周官著作时》)。

 战国又是五行思想盛行的时代。阴、阳二气相互摩荡,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间万事万物,都得纳入以五行作为间架的体系,如东南西北中等五方,宫商角徵羽等五声,青赤白黑黄等五色,酸苦辛咸甘等五味,等等。五行思想在《周礼》中也得到了重要体现。在《周礼》的国家重大祭祀中,地官奉牛牲、春官奉鸡牲、夏官奉羊牲、秋官奉犬牲、冬官奉豕牲。众所周知,在五行体系中,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牛为土畜。《周礼》五官所奉五牲,与五行思想中五畜与五方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具有明显的五行象类的思想。与此相呼应,地官有"牛人"一职,春官有"鸡人"一职,夏官有"羊人"一职,秋官有"犬人"一职,冬官有"豕人"一职。

 综上所述,《周礼》是一部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的蓝图。这样说,丝毫不意味着《周礼》中没有先秦礼制的素地。恰恰相反,作者对前代的史料作了很多吸收,但不是简单移用,而是按照其哲学理念进行某些改造,然后与作者创新的材料糅合,构成新的体系。

 蕴涵于《周礼》内部的思想体系,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家本各为畛域,《易》家言阴阳而不及五行,《洪范》言五行而不及阴阳;儒家讳论法治,法家讥谈儒学。阴阳与五行,经由邹衍方始结合;儒与法,经由荀子才相交融。儒、法、阴阳、五行的结合,肇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周礼》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法、阴阳、五行诸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其精致的程度,超过《吕氏春秋》,因而其成书年代有可能在《吕氏春秋》之后,而晚至西汉初。

 学术与治术兼包

 《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因而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后儒叹为"非圣贤不能作",诚非无稽之谈。所谓"学术",是说该书从来就是今古文之争的焦点。汉代经籍,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称为"今文经",用六国古文书写的称为"古文经"。汉初在孔子府宅的夹壁中发现的文献,以及在民间征得的文献大多是古文经,而立于学官的都是今文经。今文经与古文经的记载不尽一致,因而双方时有争论。汉代古文学以《周礼》为大宗,今文学以《礼记·王制》为大宗。为此,《周礼》每每成为论战中的焦点,加之它传授端绪不明,屡屡受到今文学家的诘难,如经师何休就贬之为"六国阴谋之书";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则指斥它出于王莽篡汉时刘歆的伪造。相反,褒之者如刘歆、郑玄等则誉之为"周公之典"。

 尽管如此,《周礼》依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唐人为"九经"作疏,其中的一部就是贾公彦的《周礼疏》,受到朱熹的赞赏。清儒为"十三经"作新疏,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冠绝一世,至今无有出其右者。历代学者围绕《周礼》真伪等问题所作的种种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谓治术,是说《周礼》作为一部治国纲领,成为历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称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笃信《周礼》出自周公,书中完善的官制体系和丰富的治国思想,成为帝王、文人取之不尽的人文。

 《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但历朝都城,大都沿用前朝旧址,故其格局难以刷新。元始祖忽必烈建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时,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规划,乃以《周礼》为范本,建立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以后,明、清两朝不仅沿用不废,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礼》对官员、百姓,采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辅的方针,不仅显示了相当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着驾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库财物的措施,严密细致,相互制约,体现了高超的运筹智慧。书中有许多至今犹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鉴的制度。历每逢重大变革之际,多有把《周礼》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从中寻找变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汉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变法无不以《周礼》为圭臬。清末,外患内忧交逼,为挽救颓势,孙诒让作《周官政要》,证明《周礼》所蕴涵的治国之道不亚于西方。朝鲜时代后期的学者丁若镛(号茶山),曾撰作三十万言的《经世遗表》,主张用《周礼》改革朝鲜的政治制度。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脱离现实来勾画理想国的蓝图,《周礼》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历史材料加以填充。不过,作者在使用时往往根据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这是读《周礼》时必须注意的,这也正是此书的复杂之处。

 制礼名目繁多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他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乐舞数量也有差异。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

 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西周的礼乐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文化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

 “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进一步讲是继承制的确立。由于没有严密的继承制,周公固然可以称“咸王”,管、蔡也可以因争王位而背叛王室。小邦周不能不考虑大邦殷的经验教训,何况周公对夏殷历史是了如指掌的。殷代从先妣特祭和兄终弟及的人数有限看,是分了嫡庶的,是子以母贵的。殷是传弟和传子的并存,曾导致了“九世之乱”。传弟终究还要传子,这本来是生物的规律。传子和传弟有传长、传幼和传贤的矛盾。传弟更有个传弟之子和传兄之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导致王室纷争,王室纷争又会导致王权衰落,国祚不久。殷代从康丁以后,历经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明显地废除了传弟制而确立了传子制。周在周公之前也没确立嫡长制,继太王的不是泰伯和仲雍,而是季历。武王有兄名伯邑考,文王却以武王姬发为太子。

 自周公以后,历“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传子的,这不是偶然的,这种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应归功于周公。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以后,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这样就经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争夺王位,起到稳定和巩固统治阶级秩序的作用。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说来是小宗。而这些诸侯在自己封国内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这样组成一个宝塔形结构,它的顶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诸侯,目的之一是要组成这个以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政权结构,它比殷代的联盟形式前进了一大步。

 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对异姓诸侯则视为甥舅关系。血缘婚姻关系组成了周人的统治系统。到春秋战国时代暴露了它的弱点,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但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无疑形成了一种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层次分明的政权机构,一种远较殷人的统治为进步的机构。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维护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诸侯卑的等级森严的礼法。这种礼法是隶属关系的外在化。反过来,它又起到巩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维护父权制,维护周天子统治,谁要是违反了礼仪、居室、服饰、用具等等的具体规定,便视为非礼、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则必以土地国有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并非虚构。由此引申出来的“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恐怕是周公时代或更早确立而为周公所法定下来的。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周公的制礼作乐,一方面是在总结前人经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词:尔尔

曲:樱花樱花

唱:尔尔

念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佳酉为何?名曰杜康。

浮世长餍,谁予织绘?

把酒长叹,再回首,已是万年。

普天下 皆莫非王土 夫天地物逆旅 悠悠岁月煎人寿

率土滨 皆莫非王臣 浮世兮众生绘 且一撙还酹江月

念白:

王:都说这天下皆为王土,任我翻覆。可在这万丈红尘中,谁都不过是转眼一瞬。

臣:如此,莫弗如静观众生绘世,酣饮三杯,醉却了这浮生。

王:如此甚好。

浮生梦 欢几何 诗情骋 画意纵

这江山似锦 且把酒长叹

窗影移 笛声寒 尘世喧 扰清梦

红尘紫陌困 回首已白年

孤鸿影 碧空尽 江映天 苍穹远

新月几明暗 兮风就浮云

夜阑珊 红尘碾 浮世魇 谁人绘

折袂起 饮杜康半盏醉梦三生

普天下 皆莫非王土 夫天地物逆旅 悠悠岁月煎人寿

率土滨 皆莫非王臣 浮世兮众生绘 且一撙还酹江月

念白:

十方宇宙,万顷乾坤。

天下为攻,众生为受。

倾杯天下,一醉千年。

更漏迢递,浮生终湮。

且醉花洲,知与谁共?

惯看风月,执笔手,勾勒江山。

十方宇宙间,万顷乾坤里

天下且为攻 (且为攻)

众生皆为受 (皆为受)

笑惊鸿 (笑惊鸿)

忆流年 醉浮生 (谁织梦)

他日倾杯天下 尽长虹

就此一醉千年

社雨兮风绕天涯 阅江山笑意浅

绸缪醉花洲 谁共?

丝竹杳 一杯杜康湮 更漏迟迢递远

如画江山浮生且共绘

是这首吗?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学以致用是什么意思

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写诗歌是为咏叹志向,学习是为了实际应用

《礼子》一则原文,注释,翻译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何如?」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孔子在家休息,子夏在旁边侍立。子夏问道:“请问《》上所说的‘平易近人的君王,就好比百姓的父母气怎样做才可以被叫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回答说:“说到‘百姓的父母’一嘛,他必须通晓礼乐的本源,达到‘五至’,做到‘三无’,并用来普及子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现了灾祸,他一定能够最早知道。做到了这些,才算是百姓的父母啊!”

子夏说:“什么是‘百姓的父母’,学生已经领教了。一再请问什么叫做‘五至,”孔子回答说:“既有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奋就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之心至于百姓。哀与乐是相生相成。这种道理,瞪大眼睛来看,你无法看得到;支楞起耳朵来听,你无法听得到;但君王的这种思想却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就叫做‘五至’。”

子夏说:“什么是‘五至’,学生已经明白了。再请问什么叫做‘三无’”孔子回答说:“没有声音的音乐,没有丧服的服丧,大体上已经懂了。这就叫做‘三无’。”子夏说:没有形式的礼仪,“什么是‘三无’,再请问什么诗最近乎‘三无’一的含义?”孔子回答说:“旧夜谋政,志在安邦’,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声音的音乐;‘仪态安详,无可挑剔’,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形式>>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是啥意思

成语 以意逆志

发音 yǐ yì nì zhì

解释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出处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

战国中期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诗经·小雅·北山》中写道:“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咸丘蒙不从全诗的整体含义出发,而断章取义地提出:“《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他认为舜既然已经做了皇帝,而他父亲瞽瞍又不是他的臣民,岂不是和《诗经》中这几句话的意思矛盾了吗孟子批评他说:“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北山》是写诗人对劳逸不均的不满情绪的,如果像咸丘蒙那样,只从字面上去理解,那么,《诗经·云汉》中的“周余黎民,靡有子遗,”岂不是要理解为“周无遗民”了吗为此,孟子告诉他:“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强调对诗歌的理解,不能只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去看,要从全诗的基本思想出发,去领会字句的含义。“以意逆志”的“逆”是“迎合、揣摩”的意思,“志”是指诗人写诗的目的意图。对“意”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意”是指读诗人的意,如汉代赵岐注《孟子》中说:“志,诗人志所欲之事。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朱熹《四书集注》中说:“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他们都强调读诗人必须全面地领会诗篇之含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方可得作者之志。另一种认为“意”是指客观地存在于诗篇中的意,如清代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诗缘起》中说:“汉宋诸儒以一志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指咸丘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即以此诗论之,不得养父母,其志也;普天云云,文辞也。‘莫非王事,我独贤劳’,其意也。其辞有害,其意无害,故用此意以逆之,而得其志在养亲而已。”吴淇的解释符合文学创作的特点,是比较科学的。按他这样理解,则“以意逆志”确是一个客观地分析诗歌的好方法。不过,孟子的本意可能还是以己意去逆诗人之志。这可以从他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中看出来。在《梁惠王》《公孙丑》等篇中他对《诗经》中《公刘》、《绵》、《灵台》、《鸱鸮》、《閟宫》等篇的解释中,都明显地表现了以己意去求诗人之志的特点。实际上,读者对诗的理解总是带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的,不可能完全和作者一致。己意如果是建立在对作品的客观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就像孟子对《北山》的理解一样,那就可以和诗篇客观的意一致。己意如果建立在偏见和主观猜测的基础上,那就会歪曲诗的本意,就像孟子对《公刘》等篇的解释一样。因此,要正确理解“以意逆志”中“意”的含义,应当把历史上两种不同的理解中的科学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文言文中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记载这篇日志,原文是什么

好熟悉啊,再给点提示。比如内容,或者涉及到的人物地点啊。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窃。。。全文翻译

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 “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 “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夫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孔子知所施之也。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盗还反顾之,无惧色忧志,欢然有以自得也。盗遂问之曰:“吾夺子财货,劫子以刀,而志不动,何也?”秦牛缺曰:“车马所以载身也,衣服所以掩形也,圣人不以所养害其养。”盗相视而笑曰:“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见王者,必且以我为事也。”还反杀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能以知不知也;能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道者,应卒而不乏,遭难而能免,故天下贵之。今知所以自行也,而未知所以为人行也,其所论未之究者也。人能由昭昭于冥冥,则几于道矣。《》曰:“人亦有言,无哲不愚。”此之谓也。

译文

有人问孔子:“颜回是个怎样的人?”孔子回答说:“是个仁慈的人。我不如他。”有人又问:“子贡是个怎样的人?”孔子回答说:“是个善于辞令的人。我不如他。”又问:“子路是个怎样的人?”孔子回答说:“是个勇敢的人。我不如他。”那位客人就说了:“他们三个人都比你行,可是都成为你的学生,听你教诲,这又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但我孔丘是既能仁慈又能下决断的,既善于辩说又有时显得嘴笨,既勇敢又胆怯的。拿他们三个人的长处换我这种处世之道,我还不情愿呢。”孔子懂得该怎样来运用他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秦牛缺路过一座山,遇到了一群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车马,解开他的口袋和竹箱,还夺走了他的衣被。强盗们离去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秦牛缺,只看见秦牛缺非但没有恐惧、忧伤的神情,反而还显得很高兴的样子,有点悠然自得。强盗们于是问秦牛缺:“我们抢了你的财物,用刀胁迫你,但你却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是为什么呢?”秦牛缺回答说:“车马是用来供人装载和乘骑的,衣裳是用来掩遮体形的,圣人是不会因为顾惜这些养身护身的财物而去伤害自己的身心的。”强盗们听了这番高见后相视而笑,说:“这人知道不以物欲伤害身心,不为利益拖累身体,是当今的圣人。如果这样的人以这样的高论去见君王而被重用后,他必定会对我们作认真处理解决的。”于是这群强盗又折回来杀死了秦牛缺。这位秦牛缺能够凭他的智慧来显示自己什么都懂,但却不能以聪明而掩其聪明、装糊涂以避杀身之祸;这位秦牛缺敢于表现自己勇敢,却不敢于表现自己“柔弱”。凡是有道之人,都能应付仓猝事变而不会显得束手无策,遇到祸患总能化解,所以天下人都看重他。如果现在只知道自己做某事的原由,而不知道别人做某事的原由,知己不知彼,那么这样的人对纷繁复杂的事还远远没有研究透。人如果能由原本的明白精明进入到混沌高明的境界,那么他就离道不远了。《诗经》上说:“人们说过这样的话,哲人无不愚。”说的就是这道理。

不知道你指的全文是多少,就先给你发这么多的注释了。如果需要更多,另附上网址

1 第四个字是土的成语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皇天后土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挥金如土

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猕猴骑土牛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普天率土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软红香土 形容都市的繁华。

食毛践土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朽木粪土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一片焦土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一抔黄土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本乡本土 指本地,家乡。

不便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不习地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习水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习水土

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

赐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

分茅赐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列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锡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胙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开疆辟土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开疆拓土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开疆展土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

离乡背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别土”。

离乡别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面如灰土

脸色如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恐惧。亦形容病态。

面色如土

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溥天率土 指整个天下、四海之内。

寝苫枕土

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同“寝苫枕块”。

视如粪土

看得如同秽土那样 。比喻极端蔑视。

西方净土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析珪胙土 谓封爵分土。

瘴乡恶土

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

2 第二个字是第四个字的偏旁的成语如崇山峻岭

第二个字是第四个字的偏旁的成语的成语太多了,痴心妄想 处心积虑 粗心大意 负心违愿 三心二意 甘心情愿 回心转意 全心全意 居心险恶 劳心苦思 雄心壮志 于心何忍 存心养性 寸土尺地,负土成坟,独木不林 安心定志 刮目相看 极目远眺 有目共睹 众目睽睽 万目睚眦与崇山峻岭一样,第二字是其它三个字的偏旁的成语枯木朽株词目 枯木朽株 发音 kū mù xiǔ zhū 释义 枯木头,烂树根比喻衰朽的力量或衰老无用的人出处 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树功而不忘”。

3 土字的四字词语

土字的四字词语 :土崩瓦解、

卷土重来、

一抔黄土、

安土重迁、

土生土长、

风土人情、

入土为安、

寸土必争、

水土不服、

大兴土木、

方土异同、

西方净土、

累土聚沙、

率土归心、

列土封疆、

身为粪土、

土鸡瓦狗、

瘴乡恶土、

一棺之土、

乡土难离、

寸土不让、

土龙刍狗、

故土难离、

土牛木马、

析珪胙土、

土扶成墙、

半截入土、

怀土之情、

土洋结合、

赐茅授土

4 关于土的四字成语大全

安土重迁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寸土必争 即使是一点点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

寸土不让 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寸土尺地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撮土焚香 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大兴土木 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粪土不如 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风土人情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根生土长 当地出生长大。也指世代居住。

故土难离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广土众民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怀土之情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皇天后土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挥金如土 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灰头土面 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累土至山 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裂土分茅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列土封疆 列:同“裂”;封疆:划定疆界。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

茅茨土阶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面如土色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土阶茅屋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土龙刍狗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土牛木马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土穰细流 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土生土长 当地生长的。

瓦解土崩 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朽木粪土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一片焦土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一抔黄土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鱼烂土崩 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安土重旧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本乡本土 指本地,家乡。

不便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簸土扬沙 指虚张声势。

不习地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普天率土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软红香土 形容都市的繁华。

食毛践土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视如土芥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守土有责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水来土掩 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

水土不服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土崩瓦解 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

土扶成墙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5 第四个字是土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土的成语(34个):一抔黄土、离乡背土、挥金如土、西方净土、不服水土、分茅列土、分茅裂土、软红香土、食毛践土、开疆辟土、本乡本土、普天率土、面色如土、溥天率土、开疆拓土、一片焦土、朽木粪土、开疆展土、析珪胙土、分茅胙土、面如灰土、半截入土、不便水土、分茅锡土、离乡别土、不习地土、瘴乡恶土、寝苫枕土、赐茅授土、视如粪土、分茅赐土、不习水土、不习水土、猕猴骑土牛。

举例:挥金如土 ⑴解释: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

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⑵出自: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⑶示例:①无奈彼时心高气傲,~,直把钱财看得不当东西。 ②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① ④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6 有关于土的四字词语

安土乐业 安土重旧 安土重居 安土重迁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半截入土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簸土扬沙 本乡本土 不习地土 不习水土 不习水土

赐茅授土 寸土不让 寸土必争 寸土尺地 寸土尺金

撮土焚香 大兴土木 分茅赐土 分茅裂土 分茅列土

分茅锡土 分茅胙土 粪土不如 负土成坟 风土人情

飞土逐害 飞土逐肉 根生土长 故土难离 广土众民

挥金如土 灰容土貌 画土分疆 皇天后土 灰头土脸

灰头土面 怀土之情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积土成山 卷土重来

践土食毛 开疆辟土 开疆拓土 开疆展土 列土封疆

裂土分茅 列土分茅 累土聚沙 累土至山 离乡背土

离乡别土 茅茨土阶 猕猴骑土牛 面如灰土 面如土色

面色如土 捻土焚香 捻土为香 溥天率土 普天率土

寝苫枕土 人非土木 软红香土 入土为安 水来土掩

食毛践土 视如粪土 视如土芥 水土不服 桑土绸缪

率土归心 率土同庆 守土有责 率土之滨 桑土之防

桑土之谋 率土宅心 土崩瓦解 土崩鱼烂 土扶成墙

土豪劣绅 土阶茅茨 土阶茅屋 土鸡瓦狗 土鸡瓦犬

土龙刍狗 土龙沐猴 土木形骸 土牛木马 土偶蒙金

7 第四个字是土的成语有哪些

挥金如土: 挥:散。

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不习水土: 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不习地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便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半截入土: 截:段。

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不习水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本乡本土: 指本地,家乡。

赐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分茅胙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分茅锡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列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分茅赐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皇天后土: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

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开疆展土: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同“开疆拓土”。开疆拓土: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开疆辟土: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离乡别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离乡背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别土”。

面色如土: 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面如灰土: 脸色如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恐惧。

亦形容病态。猕猴骑土牛: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溥天率土: 指整个天下、四海之内。普天率土: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

指全中国或全世界。寝苫枕土: 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

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同“寝苫枕块”。

软红香土: 形容都市的繁华。析珪胙土: 谓封爵分土。

朽木粪土: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一片焦土: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8 带"土"字的成语有哪些

土崩瓦解[tu beng wa jie]

土崩鱼烂[tu beng yu lan]

土扶成墙[tu fu cheng qiang]

土豪劣绅[tu hao lie shen]

土瘠民贫[tu ji min pin]

土阶茅茨[tu jie mao ci]

土崩瓦解:

土崩瓦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tǔ bēng wǎ jiě,意思是比喻事物的分裂,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土崩鱼烂

土崩鱼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ǔ bēng yú làn,意思是鱼烂: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土瘠民贫

土瘠民贫,拼音是tǔ jí mín pín,释义是土地贫瘠,人民贫穷。

找了一篇深入些的,如果只想问含义,第一段有。别忘记。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谈谈对《孙子兵法》中“有形”与“无形”的理解

刘庆俊 马建新

世界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而每次战争的情况各不相同。对于军事集团统帅来说,如何处理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如何运筹指挥,使本集团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并没有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但是,孙武指出:“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指挥“有形”的作战,其水平达到极致,便进入到“无形”的境地,深奥得窥探不着底细,再聪明的人也无法谋算。深得兵法精髓者知道,有形的军事力量之间发生有形的战争,而支配其中的却有许多无形的因素。谁能尽得“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奥秘,就能达到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

一般说来,所谓“有形”,指的是眼可看,手可摸,具有一定形体的物质实体。如:中一定数量的人员、、防御工事等及其所处的特定地域。所谓“无形”,指的是眼看不到,手摸不着,没有一定形体而隐藏于有形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属性、特征、因素及规律等。如:成员的理想信念、组织纪律性、作风、传统、战术技术水平等;将帅的性格、智慧、意志、作风、能力等;还有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有形”与“无形”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体现后者,后者支配前者。

孙武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仅看到了取得战争胜利的有形因素,而且深刻洞悉了隐于“有形”之中的无形因素,并且致力于揭示无形因素内在的奥秘及其与有形因素之间构成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了战争规律,把握了制胜的武器。

战场情况千变万化,作战时机稍纵即逝,高明的指挥员总能参透玄机,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游刃有余。《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几个具体方法,堪称经典。

真假变形。的“形”有真有假。指挥员要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同时要识别假象,不被敌方所迷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计篇》)“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孙子兵法九地篇》)真真假假,变幻莫测,这是兵家谋略所追求的效果。

奇正应形。“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孙子兵法势篇》)按照一般规律用兵为正,按照特殊规律用兵出人意料为奇。奇正之法,应形变化。“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孙子兵法势篇》)“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根据战场多变的情况,因时因地而灵活用兵,有时以正为正,以奇为奇;还有时以奇为正,以正为奇,不默守陈规。“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孙子兵法虚实篇》)

虚实因形。“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孙子兵法虚实篇》)针对敌方虚实情况,决定我军兵力布署和行动,同时,使敌方摸不清我方虚实情况,不知其所措,从而掌握主动权。

强弱示形。综合各种因素,“形”在全局上表现为敌我双方力量的强弱对比。高明的指挥员善于示形。“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 (《孙子兵法势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孙子兵法虚实篇》)示饵以诱敌,示利以动敌,示弱以分敌,示强以镇敌。待敌分散,我方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各个击破,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扭转全局敌强我弱的局面。

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曾被庞涓陷害,双腿受刑成为残废。然而,身为刑徒的孙膑,以其对兵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最终取胜。孙膑对庞涓有两次成功的示形:第一次是围魏救赵。齐军行孙膑计,奔袭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军放弃攻击赵国,归途中遭遇齐军伏击,大败于桂陵。这里,齐军奔袭大梁,示的是虚假之形,即“醉翁之意不在酒”;而途中伏击,隐藏的却是真实之形。第二次,示弱以麻痹敌军。用减灶的方法,使庞涓误以为齐军人员大减,从而轻敌冒进,中了埋伏,死于马陵山大树下乱箭之中。诸葛亮所设的“空城计”也是一种较复杂的示形。实为弱,如示强,则敌军统帅心疑,因此以空城示弱。结果,敌军恐有诈,遂退兵使诸葛亮解围。

孙武看到,兵学的高深之处在于参悟“无形”。而“无形”不像“有形”那样显而易见,往往隐藏在“有形”的运动过程之中,并支配影响着“有形”的发展进程。因此,高层统帅要用心研究“无形”,从中领悟制胜的方法,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形成作战意图,并将此意图贯彻到有形的军事行动中,实现预期的战果。这便是运筹于“无形”,实现于“有形”。为此,应做到:

全面把握事物形态,充分认识内外整体特征。事物既有外部表面的形态,又有内在深层的形态。指挥员不应只看到外部的表面的因素,譬如: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所处的位置、各自如何协同、敌对双方如何攻守等;同时更要注重内在的深层的因素,如:人心向背、参战者斗志如何、将帅思维性格特点、战斗作风及技术状况等,全面把握“形”的内外两方面,不可偏废哪一方面。《孙子兵法形篇》着重谈的是内在之形,要求指挥员致力于内形上争取主动,使己方处于不可战胜的状态,使敌方可以被战胜。战争进程中,全面发挥内外形的合力。“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孙子兵法形篇》)

重视把握战争规律,争取战场主动。作战实体是有形的,而实体作战规律却是无形的。谁能正确认识并有效利用战争规律,谁就能掌握战场主动权。孙武说:“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孙子兵法势篇》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的安定局面和混乱局面的相互转换是由“数”决定的;作战者的勇敢和怯懦是由一定的“势”造成的;军事斗争双方力量强弱对比及其转化,是由“形”来体现的。孙武在这里,揭示了战争的基本规律。就拿其中的“数”来说吧。“数”,原来是表示事物量的多少。旧谓气数、命运。这里则表示带有趋向性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即自然之理。“数”,看不见,摸不着,表现在许多具体事物中是有形的,但又无法确认为某一具体形态,所以又是无形的。它顽强又从容不迫地表现自己,把万事万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来。它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使人们顺则昌,逆则亡,于冥冥之中把人们引向命运的结局。据此,军事集团统帅不应孤立地考虑战争,而应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研究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认准人心向背,为维护国家、民族和广大民众的最高利益而以战争手段惩恶扬善,才能得道多助,从而符合于社会发展之“数”。

利用“无形”指导,进行“有形”建设。军事统帅要在认识“无形”的前提下,制定作战方针,以指导战前准备和建设。孙武认为;充分的物质保障,“以饱待饥”,是获得坚强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兵法作战篇》)“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孙子兵法军争篇》)为了补充作战的巨大消耗,孙武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在“务食于敌”的原则指导下,孙武主张鼓励将士多缴获敌方物质装备,以敌国的人财物来补充扩展本国实力。如此,就会越战越强。

从“有形”到“无形”,在相互转化中得到升华。战争中的“有形”与“无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有形的作战实践和具体作战方式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作战思想,并上升到理论,便从“有形”到达了“无形”。反过来,用作战思想和理论去建设武装力量,开创新的作战形式,再进行战争实践,又将“无形”转化为“有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看到坦克的快速突击作用,形成“闪电战”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装备组建了机械化部队,二战初期实施了闪电战法,取得显著效果。德军横扫欧洲,并攻入苏联腹地。但是,侵略战争失去了“道”,就失去“无形”的主导因素,即使局部取得成功,也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从这段史实中,可以得到教益。抗战初期,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针对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化整为零,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随着战争进程,抗日武装不断壮大,战斗力不断提高,于是形成新的作战思想,推动作战方式不断改变。由最初的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发展到较多使用阵地战,进而转入运动战,最后开展攻坚战,直至敌寇全部投降。八年抗战的过程,无不交融着“有形”与“无形”的相互作用,而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锻造了一大批杰出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指挥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世界各国的不断更新,使现代战争交战双方的“有形”呈现新的特点。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导弹、核武器、卫星、网络信息等等,使“有形”得以快速扩展。但是,“有形”的扩展代替不了“无形”的存在。战争中的“道”,“数、势、形”,“气、心、力”等因素仍然发挥着作用。难怪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将《孙子兵法》发至基层官兵。

高明的军事指挥员处理“形”的艺术效果表现为:不但敌方摸不着头脑,就连己方下属官兵也难以知晓其中的奥妙。“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孙子兵法 虚实篇》)这里,孙武讲的人人都知道我方的“所以胜之形”,是“有形”的,如:投入多少兵力和,将布置在何处,于何时发起攻击等。而人们不知道我方的“所以制胜之形”,却是“无形”的,如作战目的和指导方针是什么,作战方案如何形成,怎样充分发挥我方军力达成作战最佳效果等。凡此种种,对于这些隐藏在有形的军事行动中的“无形”,非得与孙武心意相通,才能领悟其中无穷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