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是说隋炀帝的哪一个成语?

游戏攻略011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是说隋炀帝的哪一个成语?,第1张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是说隋炀帝的哪一个成语?
导读:祖君彦《瓦岗军李密讨隋炀帝檄文》(《檄隋文》)   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祗畏上玄,爱育黔首,乾乾终日,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故一物失所,若纳隍而愧之;一夫

祖君彦《瓦岗军李密讨隋炀帝檄文》(《檄隋文》)

  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祗畏上玄,爱育黔首,乾乾终日,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故一物失所,若纳隍而愧之;一夫有罪,遂下车而泣之。谦德轸于责躬,忧劳切于罪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瀚海穷于丹穴,莫不鼓腹击壤,凿井耕田,治致升平,驱之仁寿。是以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未有暴虐临人,克终天位者也。

  隋氏往因周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宝,胠箧以取神器。及缵承负扆,狼虎其心,始曀明两之晖,终干少阳之位。先皇大渐,侍疾禁中,遂为枭獍,便行鸩毒。祸深于莒仆,衅酷于商臣,天地难容,人神嗟愤!州吁安忍,阏伯日寻,剑阁所以怀凶,晋阳所以兴乱,甸人为罄,*刑斯逞。夫九族既睦,唐帝阐其钦明;百世本枝,文王表其光大。况复隳坏盘石,剿绝维城,脣亡齿寒,宁止虞、虢?欲其长久,其可得乎!其罪一也。

  禽兽之行,在于聚麀,人伦之体,别于内外。而兰陵公主逼幸告终,谁谓敤首之贤,翻见齐襄之耻。逮于先皇嫔御,并进银环;诸王子女,咸贮金屋。牝鸡鸣于诘旦,雄雉恣其群飞,衵衣戏陈侯之朝,穹庐同冒顿之寝。爵赏之出,女谒遂成,公卿宣*,无复纲纪。其罪二也。

  平章百姓,一日万机,未晓求衣,昃晷不食。大禹不贵于尺壁,光武不隔于支体,以是忧勤,深虑幽枉。而荒湎于酒,俾昼作夜,式号且呼,甘嗜声伎,常居窟室,每藉糟丘。朝谒罕见其身,群臣希睹其面,断决自此不行,敷奏于是停拥。中山千日之饮,酩酊无名;襄阳三雅之杯,留连讵比?又广召良家,充选宫掖,潜为九市,亲驾四驴,自比商人,见要逆旅。殷辛之谴为小,汉灵之罪更轻,内外惊心,遐迩失望。其罪三也。

  上栋下宇,著在《易》爻;茅茨采椽,陈诸史籍。圣人本意,惟避风雨,讵待朱玉之华,宁须绨锦之丽!故璇室崇构,商辛以之灭亡;阿房崛起,二世是以倾覆。而不遵古典,不念前章,广立池台,多营宫观,金铺玉户,青琐丹墀,蔽亏日月,隔阂寒暑。穷生人之筋力,罄天下之资财,使鬼尚难为之,劳人固其不可。其罪四也。

  公田所彻,不过十亩;人力所供,才止三日。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而科税繁猥,不知纪极;猛火屡烧,漏卮难满。头会箕敛,逆折十年之租;杼轴其空,日损千金之费。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西蜀王孙之室,翻同原宪之贫;东海糜竺之家,俄成邓通之鬼。其罪五也。

  古先哲王,卜征巡狩,唐、虞五载,周则一纪。本欲亲问疾苦,观省风谣,乃复广积薪刍,多备饔饩。年年历览,处处登临,从臣疲弊,供顿辛苦。飘风冻雨,聊窃比于先驱;车辙马迹,遂周行于天下。秦皇之心未已,周穆之意难穷。宴西母而歌云,浮东海而观日。家苦纳秸之勤,人阻来苏之望。且夫天下有道,守在海外,夷不乱华,在德非险。长城之役,战国所为,乃是狙诈之风,非关稽古之法。而追踪秦代,板筑更兴,袭其基墟,延袤万里,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其罪六也。

  辽水之东,朝鲜之地,《禹贡》以为荒服,周王弃而不臣,示以羁縻,达其声教,苟欲爱人,非求拓土。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石田得而无堪,鸡肋啖而何用?而恃众怙力,强兵黩武,惟在并吞,不思长策。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遂令亿兆夷人,只轮莫返。夫差丧国,实为黄池之盟;苻坚灭身,良由寿春之役。欲捕鸣蝉于前,不知挟弹在后。复矢相顾,髽而成行,义夫切齿,壮士扼腕。其罪七也。

  所谓官职,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官职

  我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我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1、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_)、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_h_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2、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_)。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①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①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称太常寺卿;

  ②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③卫尉称卫尉寺卿;

  ④太仆称太仆寺卿;

  ⑤廷尉称大理寺卿;

  ⑥宗正称宗正寺卿;

  ⑦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⑧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⑨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①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②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③将作监是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机构;

  ④军器监是掌管军器制造、保管、发放的机构;

  ⑤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4、武官

  西周军政不分,统治者既管行政,也管军事,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

  ②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③领兵作战的将帅。

  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武职的幕僚称参军或参军事。

  唐朝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威军(势力最强,中设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为统军。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兵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教练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头,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如林冲)禁兵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是军事行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简称都监),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如张都监、鲁提辖)

  元朝成吉思汗时的卫队叫“怯薛”,首长称怯薛长。忽必烈时,成立左、右、中、前、后五卫亲军,作为拱卫京师的常备军,每卫设都指挥使统领。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绿营兵也称绿旗兵,是清入关后招募汉人组成的。管辖绿营兵的称九门提督。驻防各地将军的职衔都冠以所驻地名,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营”。曾国藩和李鸿章建立的湘军和淮军就是清政府镇压起义军的主要武装。

  5、监官与谏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6、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秘书是指在君主左右从事文字图书等工作的官员。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的职务分化、发展出来的。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掌书、御书、尚书等不同的称呼;为备君主随时咨询的文学之士称为学士、博士、博闻师等。

  秦汉时的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属兰台。兰台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

  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_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汉宣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石渠阁,汉章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白虎观,此时为侍讲之始,有讲郎之称。记载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宫内女史担任,也有皇后亲自撰写。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代,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文学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后改为学士,置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

  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开元年间,又设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缮写御本等。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也受命参与机密,草拟诏旨。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荨⒓�驮何��荩���缥脑骸:笥衷诖酥薪�馗螅�枇�几蟆⑻煺赂蟮仁�桓螅�植靥�诘然实鄣挠�楹陀�莆募�H�莺椭罡螅�ǔ乒莞蟆9莞笾�。�蕴煜驴〗埽�厥远�竺��痪�酥埃�煳��鳌br>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7、学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艺为主。

  西周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天子的大学叫辟(b_)雍,诸侯的大学叫頖(泮p_n)宫,以师氏掌教武艺,以乐正掌教诗书礼乐,以司成为掌学之官。

  秦及汉初有博士官。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从此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成为一种教职。西汉有博士仆射为其首领,东汉改称博士祭酒。博士讲学的地方称太学,博士弟子称太学生,博士就是当时的大学教师之称。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北齐始立中央专门的教育机构,称为国子寺,主官为祭酒。

  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各置博士。

  藏书与讲学相结合的书院,出现在五代,兴盛于宋代,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受业者称创办者为山长。

  明国子监与国子学合一,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光绪年间改设学部,各省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学政为一省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

  8、宫廷事务官

  宫廷事务馆是指为君主及其家室服务的职官。这类职官起源于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称。

  明代无总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宫廷事务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门,各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等官。

  清代设内务府为总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内务府管辖的机构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还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处、织染局、御茶膳房、御药房、养心殿造办等处。

  9、地方长官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战国时期,郡的长官称守(或太守),县的长官称令。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列侯所食县叫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叫邑。侯国的行政长官称相。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北齐县分九等,长官都称令。郡长官仍称太守。州长官称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按察使、采访使)。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节度使初设于边镇,后遍设于内地。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变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州的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州的长官为节度使,或观察使、或团练使、或防御史、或刺史等。县的长官为令。

  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与府同级;一种是散州,与县同级。州的长官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时,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清代在新开发地区又创设厅的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10、佐官、属官与胥吏

  协助长官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为佐吏、属吏或胥吏。

  秦汉从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设置丞,为最重要的佐官。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部门的佐官或属官多称郎、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秘书省有秘书郎、著作郎、校书郎等。

  宋代在州、府衙门里设置通判,即共同处置政务之意。宋宫廷中有一种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称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内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职。(如宋江)

  明清地方官府衙门的吏役有所谓“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壮、皂,为杂役,快专管缉捕;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办理具体事务的书吏。从督、抚到州、县,还要聘请若干有学识的人才,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务,称为幕僚,也称为幕客、幕友、幕宾、师爷等。

  11试官、加官与赠官

  汉代职官制度有规定:职官初任都要试用一年,称守。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一个人同时担任两种职务叫兼。以较高职务的人兼管较低职务的事叫领或平。在本官之外加特定官号和增加新的职务的叫加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奉命征讨的军政长官,加“假黄钺”、“使持节”、“持节”、“假节”等称号的,权任更重。驸马都尉原是侍从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

  唐代加官、加职、加衔等制度运用得更加普遍。唐代无固定的加官称号,凡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唐见习、试用之职称里行使(或称里行)。以官阶低的人任较高职务的称“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宋代的职是指殿、阁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荣衔,通称为侍从官。官员以加学士等衔号为荣。如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的学士等衔当时各有俗称: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直龙图阁为假龙。宋代的官场风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12爵、勋、品、阶

  爵、勋、品、阶表示职官的等级。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

  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

  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汉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王有亲王、嗣王、郡王之分。亲王只分给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亲王嫡子继承者,郡王次亲王一等。

  汉时,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唐代诸王之女称郡主。清代皇后生女称固伦公主,妃嫔生女称和硕公主,皇族女儿称格格,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公主的丈夫,魏晋以后皆加驸马称号,清代则称额驸。

  勋通称勋官,是为奖赏有功人员而定的称号。其制始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到唐时定制,共有十二转,转多为贵,受勋者即称勋官。

  明代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清代勋官合并于爵位。

  品是指官的等级。

  西周时官有九命之别,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汉代以禄秩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

  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高。

  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则总称为不入流。

  阶即阶官,又称散官,宋朝称寄禄官,是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

  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中国古代后妃制度

  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

  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南朝宋初,武帝刘裕因袭晋制,仅省去才人、中才人

我最喜欢的历史文物————- 虎食人卣

第一次看到虎食人卣是在中央4套的一个叫《国宝档案》的节目中。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共有两件。后来都流入国外,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一件藏于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此卣出土于湖南安化县。器身作虎形,踞坐并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双爪抱执一人,张口作噬食人首状。

卣,是我国古代的酒具和礼器,盛行于商和西周时期,主要是用来在祭祀时盛放一种用香草泡过的酒的。其造型多为椭圆形,颈部微收,垂腹,圈足,最大的特征是带有提梁,

虎食人是一种图腾。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件战国年代的国宝——虎食人纹玉佩上; 河南安阳出土司母戊青铜鼎上;都会看到虎食人的图案。那是为什么呢?据说 :虎食人纹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升华,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 虎食人实际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话,即以威猛的虎驱逐恶鬼,取避邪之用。虎代表自然界,象征人对自然的恐惧,但又必须附着自然,表现人性的软弱。

当我们细看整个青铜器时你会发现:青铜卣上的人在猛虎龇牙咧嘴的血盆大口之下,非但没有失魂落魄的感觉,反而是人虎相拥相近安然回眸的姿态。这似乎有说明着人在被虎吃了以后会得到一种安宁,会去往另一个世界。

虎食人卣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青铜器,它反映了古代对神的崇拜和对自然的畏惧。也表现了统治者的专横残暴,以此造型威吓奴隶。虎是奴隶主阶级的象征,人是奴隶的代表。更将人兽关系看作人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

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根据汉代的记载,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然而,传国玉玺不在这六玺之内,因为这个玉玺是用来代表正统的,所谓“真命天子”必须拥有这个玉玺,否则只能是草鸡大王而非真龙天子。

历史前移,我们从春秋时代说起。春秋时的楚国有个采石的人叫卞和,一天他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采石,看见一只风凰栖落在一块青石上。“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卞和认定这块石头是个宝贝,便将它献给楚厉王。

但是玉工没有识辨出来,就以为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被认成是普通的石头,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脚。

再往后,武王的儿子文王做了国君,卞和还想去献宝,可他失去双脚无法行走,于是抱玉大哭,哭宝玉不为人识。文王派人去问他,他说:“我并不为失去双脚而伤心,我伤心的是明明是宝玉却被说成是石头,明明是忠诚的臣民却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便命人将石头剖开,果然是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由良工雕琢成璧。因此璧是卞和所献,便取名“和氏璧”。更神奇的是这块宝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据记载,这和氏璧置于暗处,自然发光;置于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蚊蝇不入;还能却尘埃、辟邪魅。

无价之宝和氏璧归楚文王后,被视为国宝,在楚国历代国君手里相传了370多年。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往,往往以玉为使臣信物,而玉中极品和氏璧更是国家的象征。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各诸侯国都想把这块稀世之宝据为己有。

和氏璧的第一次失踪是在四百年后。楚威王将此璧赏赐给了有功的相国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璧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经多方搜查也毫无下落。楚相昭阳因宴会偶失此璧,怀疑为张仪所偷,把张仪打了个半死,张仪因此入秦,凭三寸不烂之舌瓦解了六国的“连横”,玩六国于股掌之间,为日后强横大秦的铁骑踏平六国扫平了障碍。其实昭阳实在是冤枉了张仪。

五十多年后,这和氏璧不知怎么的竟流到了赵国,出现在赵国太监缨贤的手中,赵惠文王便据为己有。此时,秦国势力已十分强大,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在赵国,便说要用十五城来交换璧。赵王孱弱,只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上演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六十一年后秦灭赵。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氏璧自然也就归秦始皇所有了。李斯《谏逐客书》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的句子,“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璧”两物,说明和氏璧已入始皇之手。秦王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良工将此玉琢为玺,玉工孙寿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

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视天下,船至洞庭湖,忽然风浪大作,有人献策丢宝镇浪,便将传国玉玺丢入湖中。说来也怪,洞庭湖竟立即风平浪静。

八年后,秦始皇巡狩到华阴,有人持玺挡道,奉还秦始皇曰:“持此还祖龙。”(皇帝称“真龙天子”,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而称“祖龙”)始皇帝使人收下玉玺,该人即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不久,秦始皇东巡时病倒于途中,据《史记·秦本记》,秦始皇“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即以此玺为天子之权的象征传给扶苏。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玉玺传给二世胡亥。

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杀死赵高,把璧献给刘邦。刘邦入咸阴,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和氏璧成了天下的象征,类于“九鼎”。

刘邦建立汉朝,并把秦玉玺作为汉朝的国印,从他起,将玉玺一代一代传了下去。自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当时的皇帝刘婴仅两岁,传国玺由王莽的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命大臣王舜向孝元太后索取传国玉玺,孝元太后身为汉朝的皇太后倒心向着汉室,被逼不过,一怒之下将此镇国之宝掷于地上(《汉书·元后传》),据说摔坏了玺纽的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东汉光武帝刘秀打败了王莽,夺回传国玉玺,此玺又成了汉家天下的象征。

到了东汉末年,战乱纷起,群雄逐鹿,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此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已不知去向。不久,董卓之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见城南甄官井中隐隐冒五色彩光,使人下井打捞。捞起一宫女服装的尸体,显见那尸体已经有很长时间,却未腐烂,尸首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打开里面有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孙坚意外地得到玉玺,《三国演义》有“匿玉玺孙坚背盟”一回即此谓。孙送给袁术,袁败后归汉献帝。

然后曹丕废汉自立,从汉献帝手中接过了传国玺,并自作聪明地在玉玺一侧刻了一行小字:“魏受汉传国之玺”。

只过了四十五年,这颗玉玺又传到了司马炎的手中。司马炎倒没有再在上面刻上什么“晋受魏传国之玺”的字样。要是都像曹丕这么刻下去,后来抢得皇位的皇帝们恐怕就没地方去刻字了。

五胡乱华,玉玺由南朝承袭。

不过,后来的皇帝们不管这颗玉玺上有没有地方供他们刻字,以纪念抢了人家的江山,都得再去另刻一颗玺了,因为这颗用和氏璧刻的传国玉玺传传传丢了!

这颗玉玺由魏、西晋相传,经前赵、后赵,又落入前秦苻坚之手。后苻坚为其部将姚苌俘获,姚要他交出玉玺,苻坚说已送给东晋了,玉玺在这时可能已经丢了。

姚自己要当皇帝,觉得不能没有传国玺,于是在他建立后秦国时,就伪造了一颗“传国玺”。他这一招启发了所有想当皇帝的朋友,与此同时,后燕慕容垂也伪造了一颗。东晋司马家族素以正统自居,见此情形,也连忙伪造一颗,却把文字刻错了,成了“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他们还顺便编造了一则故事,称这颗假玉玺是冉闵的部将蒋干送来的。

后秦的那颗“传国玺”在刘裕灭后秦后被带回了建康(今南京),东晋王朝知道它是假的,就销毁了它。东晋的那颗后来流入北齐。因为后燕的那颗在亡国后已辗转落入北周,北周灭北齐后,又将东晋假造的那颗“皇帝寿昌”玺毁了。于是,三颗假玺只剩当初后燕慕容垂制的那颗,假到此时也就算是真的了。

这颗玉玺经北周、隋,隋灭,隋炀帝杨广皇后萧氏携玺及部分皇室人员流亡突厥。唐贞观四年,萧后携玺归唐。

唐末,玉玺为后梁朱温所得,传于后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为石敬瑭围困自焚后,这颗玉玺也下落不明了。

后晋时北辽大举入侵,多次抢掠,传国玉玺至此不见载于文献。

北宋赵匡胤以后的皇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章,而且不止一颗,但却没了传国的玉玺。虽然后来的王朝也多有声称发现传国玉玺的,但那都是都是民间伪造仿刻之作,为了证明自己“受命于天”而编造出来骗人骗己的,官吏借此以讨好皇帝罢了。

宋绍圣年间,咸阳获一方“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璃纽盘”的玉印,经当朝十三名学士官员的考证,认为是真秦制传国玺。明孝宗皇帝也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认为是假的而没有用它。

清初时,故宫藏有御望三十九方,其中一方被人称为传国玺。而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一块赝品。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壁和鹿钟磷等人仍在追索这块镶金王玺

叶楚伧《历代名家短笺》

原文:

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譬之疮痏.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译文:

古时有作为的君王,都有以宾师之礼相待的友人;我怎敢将子陵看成臣下,随随便便召唤你呢?

但是,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我像是在薄冰上行走;又如腿脚受了创伤,确实需要扶助。如果说,当年的绮里季并未小看高皇帝,张良请他出山保太子他肯来,难道今天的严子陵却定要看不起我这个坐江山的老朋友吗?从前许由宁愿老死在箕山,听说尧帝要请他出山就跳进颍河洗耳朵,未免太矫情,相信你总不会学着他那样做吧。

后记:

汉光武帝(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即刘秀,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东汉著名隐士。

严光年轻时,高名远扬,与刘秀一同游学,既是同学,又是好友。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改名换姓,归隐山野。

刘秀有太学生的头衔,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的。

刘秀登基后思念旧情,下令按照严光的形貌在全国查访他,齐地报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泽中垂钓,刘秀怀疑那就是严光,即遣使备置安车、玄纁,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阳。

刘秀亲至馆舍访晤,严光就故意睡着不起来,刘秀直接进了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唉呀!子陵,就不能相帮着做点事吗”

严光仍装着睡着不讲话,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看了好一会,说:“从前唐尧有天下,德行远闻,巢父尚且洗耳。人各有志,为什么一定要强逼呢!”

光武帝说:“子陵,我真不能说服你呵!”一边叹息,一边登车回宫。

后来,严光终于答应刘秀去到了宫里,两人在一起相处好多天,并睡在一起,严光睡熟了把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说是“客星侵犯帝座甚急”,刘秀笑着说:“没事,只是我的老朋友严子陵与我睡在一起罢了。”

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再一次征召他入官,严光仍不就。八十岁时,在家中去世。刘秀倍感哀伤,诏赐钱百万、谷千斛安葬,墓在陈山(客星山)。

光武帝刘秀对待同窗布衣之交的老友,堪称千古绝唱。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赞严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梅尧臣《咏严子陵》赞严光:“不顾万乘主,不屈千户侯,手澄百金鱼,身被一羊裘。”

杨万里《读严子陵传》赞严光:“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而后代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却彻底否定了严光。在他钦定编撰的《严光论》里说:“朕观当时之罪人,罪人大者,莫过严光之徒。”不仅笔伐,还创设“寰中士夫不为君用者”这一史无前例的罪名,来严惩现实中的“严光之徒”。

据朱元璋钦定案例汇编《大诰》,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断指不仕,苏州士人姚润、王谟被征不至,皆被诛杀,籍没其家。御笔亲批:“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一带一路上的历史之谜38

1784年4月12日,日本福冈,志贺岛。

两个佣工正在海边辛勤劳作。有很大一片农田,需要整理。

虽然辛苦,地,却不是自己的。因为他们是雇工,类似于中国给地主干活的长工。

土地的主人,叫甚兵卫。

地主对他们想必是不错的,否则,今天注定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就不会被历史记载下来,日本就无法确定自己“信史”的起点,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终将会成为纸上谈兵。

日本,还是很有历史的。

问题是,你说自己历史几千年、几万年,口说无凭,得有证据。

证据也不能乱摆,弄几块石头,就叫历史?也不行。

最让人信服的证据,叫“文字”。

文字有两种:

一种,是史料上传承下来的,比如中国的《汉书地理志》,就明确记载了汉朝和日本的关系,“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云。

但这种单纯的文字记载,不算特别权威,还需要进一步的“物证”,尤其是第二种文字:刻在文物上的文字。

比如,中国可以相当确定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朝,因为那时候就有甲骨文了,有刻着文字的甲骨为证,不服不行。

至于夏朝和以前的黄帝、尧、舜、禹时代,至今还有很多外国专家“不予承认”,核心就是缺乏确凿的“物证”。

日本也是一样,要想确定自己信史的起点,就要找到确凿的证据。

很有点无奈的是,自己信史的起点,却和中国有着无法割舍的关联。

划时代的一天,1784年4月12日;不起眼的两个雇工,为日本历史刨出了史上最重要的一锄头。

雇工奋力或者疲惫地刨了下去——当时他精神头如何,无法考证了,总之这是历史性的一锄。

咣当一声,锄头碰到了石头。

海边石头多,地里有块石头,无比正常。雇工继续刨,三块箱状的石头,出现在人们面前。

雇工停了下来。

这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如此规则的箱状石头,肯定是有人埋下的。

什么人会在这里埋东西?这些石头,看来已经埋了很久了。

那么,墓葬?

两人几乎同时想到了这一点。

或许有宝贝。两人仔细摸索。

后经专家介绍,这种箱状石头,是古代日本常见的墓葬形式。可是,两个雇工发现的墓葬中,没有发现任何遗骨、遗物——除了那件改写日本信史的东西。

是的,他们发现了金块。

一个小小的金块。后来测量的数据:重108克,高22厘米,底座为厚09厘米、宽23厘米的正方形。

或许他们还不知道,此时,自己已经改写了日本历史。

或许他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是金块还是铜块。

但显而易见,第一,这个东西,貌似很珍贵;第二,这不是天然形成的,上面貌似有文字样的东西。

那个年代的雇工,识字的很少;但这俩人心眼很实,大概地主甚兵卫对他俩也不薄;而甚兵卫识文断字(后来还郑重其事地写了一份“发掘报告”),两人于是把金块交给了甚兵卫。

甚兵卫大惊失色,小心脏差点跳出来。

他做出了几个判断。

这是一枚印章。(考古学家:此为“蛇纽金印”)

这是金子做的印章。(考古学家:呃同上)

印章上的五个汉字,是“汉委奴国王”。(考古专家:《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公元57年,倭奴国王来汉朝进贡,光武帝赐以印绶)

不仅甚兵卫,日本专家的小心脏也要跳出来了。

因为,这是日本历史上有文字的最早物证。有了它,日本的信史可以直接上推到公元57年。它的价值,是那些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所无法比拟的。

这枚金印,迅速成了日本的一级国宝。

于是,两个问题又蹦出来了。

第一,“汉委奴国王”,这个“委”就是“倭”,“奴”的意思也不太好,为什么日本还把它当国宝呢?

第二,谁能保证甚兵卫不是沽名钓誉,故意编造故事,弄个假印呢?如何保证这个金印是真的?

嗯,好问题。

其实,“倭”这个字,起初并没有多少贬义;明代倭寇泛滥,中国人出于对倭寇的厌恶,这个字才逐渐有了贬义。

但在汉代,“倭人”“倭国”经常出现在文字记载中——不仅是汉朝的文字中这么记载,那些附属国也这么自称。可见是没有什么贬义的,至多是表示谦虚一下。

古时候,日本列岛长期纷争,众多小国。这些小国为了在争斗中体现自己的“正统地位”,喜欢找靠山、接受册封。在我国的三国时期,日本一个叫“邪马台国”的国家,还被魏国册封为“亲魏倭王”。

光武帝时期,日本还没进入成熟的国家形态,大多是一些部落或者部落联盟,其南部靠近中国的部落、小国,主动攀高枝,接受光武帝的册封,以显示自己的“正统性”,是很正常的。

至于“汉委奴国王”中的“奴”字,只是表示一种隶属关系,等于我就是你的藩属国了。从光武帝的角度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他的“奴”,众生平等,你当然也是了。

何况,当时接受册封的小国(或曰部落首领),恐怕连汉字都认不全(那时候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是否使用汉字,尚不清楚),要想很深刻地领悟“奴”的含义,恐怕也不容易。

另外,就是这个金印的真伪问题。

如果是假的,日本的信史起点,又麻烦了。

帮他们的,还是中国。唉,胸怀博大啊。

虽说金印是个确凿的物证,但疑点还是有的。

最大的谜团是:这个墓是谁的?为什么墓主人其他物品一概没有,只有一个金印?如果有人盗墓,为什么偏偏遗漏了这么贵重的金印?

如果勉强解释一下,也说得过去。那个年代,日本大多是一些部落,史料基本等于没有,墓主人留不下名字很正常;部落小,墓葬规格肯定高不了,所以尸骨被野兽破坏的可能性比较大;部落小,又穷,除了这枚汉光武帝赐的金印,别的也就没什么了,所以只陪葬了一枚金印

史料缺乏,只能猜测了。比如,还有种可能,就是墓主人作为部落首领,不幸在战争或者海难中丧生,尸骨无存,后人只好给他弄了一个“衣冠冢”,顺便把首领生前最喜爱的金印埋了进去

史料缺乏,也让人充满了想象的空间;不管怎样,这枚金印是存在的,只要金印不是假的,一切就好办。

出土了100多年,关于这枚金印的真假问题,一直纷争不断。

日本专家当然要强调它是真的。其他的专家只能呵呵了:如何证明?

毕竟,光武帝时期的金印,到底什么样子,谁都没见过。

人们只知道,皇帝自己使用的印章,是玉印;赐给王公大臣的印,是金印。金印有很多形状,比如龟型、蛇型、虎型、龙型,等等。从这两点上,日本的蛇纽金印是符合的。

但仅这两点,显然是不够的。

直到1956年。

这一年,中国云南,出土了一件“滇王之印”,也是东汉蛇纽金印,和日本金印的形制一样。都是光武帝赐的印,形制一样,何况中国的出土文物有名有姓,确定无疑是真品,日本金印形制一样,也可以确定为真品。

1981年,中国扬州,又出土了一件可以“提供佐证”的文物“广陵王玺”金印,这枚在汉墓中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进一步确定了日本金印符合汉制,结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真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