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游戏攻略05

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第1张

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导读:1、最古老的文明,最悠久的古国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的产生。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国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就是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以后,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南部产生了苏美尔文明。这些

1、最古老的文明,最悠久的古国

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的产生。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国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就是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以后,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南部产生了苏美尔文明。

这些文明的创造者是谁从上一世纪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通常认为,古埃及人是非洲的哈姆语系部落与亚洲的塞姆语系部落长期融合发展而成的。从语言方面来考察,目前,人们往往认定古埃及人属于塞(姆)·哈(姆)语系,或称为亚非语族。如果从人种特征来看,古埃及人既不属于白种人,也不属于黑种人。

事实上,南方的埃及人与北方的埃及人也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古埃及人的特点是长头颅,椭圆形脸,细长个子,黑色头发并有波状。这样一个非洲的基本群体在很早时就被来源于安纳托利亚和塞姆血统的巴勒斯坦的宽阔头颅的移民所混合、改变而产生了历史上的埃及人。

他们是光洁的,具有大脑壳和强壮骨骼的人,手腕和脚腕格外粗大。但是,女人通常是矮小些和更苗条些。综合以上所述,史前埃及人可以看成是地中海民族之一。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几乎与古埃及人同时创造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

2、融合东、西方君主制的典型的专制主义

提起专制主义制度,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所谓“东方专制主义”,而在“东方专制主义”概念中,又以古埃及的专制主义为典型。

在古王国时代随着国家统一的最终确立和巩固、王权的强化,专制主义才开始形成。所谓专制主义,乃是国家体制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在专制主义政权统治下,君主具有绝对的、无限的权力。君主国王的统治,往往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不为任何法律和规范所限制。

法老作为古埃及的,专制主义统治的君主,具有法律、行政和财政等方面的无限权力,实行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一人的绝对统治。金字塔的建筑足以象征专制主义统治的绝对权力。但是,在古王国时代,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央 *** 统一规划和管理水利建设工程。

恰恰相反,有不少资料证明,在古王国末期和之一中间期,地方 *** 和州的统治者负责进行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阿西尤特州的凯悌铭文曾讲到了他通过安装水闸,引水上“山”,开拓耕地。所以,至少在第12王朝以前,水利灌溉工程是地方 *** 的事情,还没有中央 *** 统一的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

因此,把埃及的专制主义说成是“治水专制主义”,显然是一种臆造。古埃及的专制主义是建立在奴隶主贵族,专制君主对奴隶,以及广大自由农民的阶级统治的基础上,是阶级关系尖锐化的结果。

3、浓厚的宗教意识及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思想意识形态之一。宗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却是一种幻想的反映,是一种被颠倒了的思想意识。在古代世界,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往往显得软弱无力;在君主贵族的统治下,社会严重分化,人民群众又无可奈何。

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宗教,即祭祀神灵和举行礼拜仪式等手段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追求美好的人生。统治阶级恰恰利用了人们的这种普遍心理,把宗教作为奴役、统治的一种手段。

宗教在古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古代埃及则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宗教不仅干预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而且影响了文化的发展,甚至渗透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

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相对闭塞的古埃及自然环境对人们的无形的控制和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神权、王权的专制主义统治。

4、固有的文化传统与兼收并蓄的文明

在不少人们的印象中,古埃及是一个封闭的、保守的国家,是一个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文明。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把它归咎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南、北濒临地中海和尼罗河的几处大瀑布。这样一种相对闭塞的环境,对于外来民族来说,几乎是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

所以,埃及很少像两河流域那样,经常遭到游牧的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和便于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但是,事实上,这种地理上的天然的屏障并没有限制埃及与近东和地中海世界,以及非洲内地的交往。

从远古时代起,埃及人通过红海海峡和苏伊士海峡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发生了交往。在南方可以通过几个瀑布,经常与埃塞俄比亚人发生密切联系。特别是从新王国时代以后,埃及越来越多的陷入对外军事和商贸活动中。

在埃及人的不断对外战争中,埃及帝国成为近东历史上之一个军事霸国,地理环境对它的限制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少,因而,所谓闭塞和保守性也就越来越被对外的军事活动和政治文化上的交往所削弱。

扩展资料:

埃及文明的对外传播的原因

1.地理上的原因

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南北濒临地中海和尼罗河的几处大瀑布。这样一种相对闭塞的环境,对于外来民族来说,几乎是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

所以,埃及很少像两河流域那样,经常遭到游牧的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和便于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但是,事实上,这种地理上的天然的屏障并没有限制埃及与近东和地中海世界,以及非洲内地的交往。从远古时代起,埃及人通过红海海峡和苏伊士海峡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发生了交往在南方可以通过几个瀑布,经常与埃塞俄比亚人发生密切联系。

特别是从新王国时代以后埃及越来越多的陷入对外军事和商贸活动中。在埃及人的不断对外战争中,埃及帝国成为近东历史上之一个军事霸国,地理环境对它的限制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少,因而,所谓闭塞和保守性也就越来越被对外的军事活动和政治文化上的交往所削弱。

2.文化上的原因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开始出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虽然,在这几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语法和词汇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在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语言,较之法老时期,很少相似之外,但是,象形文字的传统却得以保存下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过西奈铭文,最后影响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发明。象形文字最初使用起来不甚方便。所以,在古王国末期,由象形文字演变出来一种便于书写的行书体,通常称为僧侣体。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在僧侣体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更简便的草书形式,即世俗体。古埃及人尽管发明了3种书写形式不同的文字,但都是象形文字的演化。

象形文字及其不同的书写体,维持了古埃及文字的固有传统。有了文字这个载体,埃及的文明就张上了翅膀,它不再局限于在尼罗河地区的影响,开始向近东地区和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传播。一个文明要是没有自己的文字,是很难生存下来的,在古代中东地区有许多兴起的文明,正是因为没有文字或是文字没有抢得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很快的就衰落了。

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不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还有很大适应性它不断的改变自己,使得它能把埃及文明胜利的承载、传播、流传下来。所以到了近代象形文字虽然失传,但是法国的商博良最终还释读成功。更加说明象形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3.技术上的原因

公元前3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了莎草纸,它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质轻、便宜、易造,耐用,可卷折和便于运输等。于是得以大批量生产,作为垄断产品向地中海国家出口,在近 4000 年的时间内,是更受欢迎的书写材料。

古代,埃及是生产莎草纸的唯一国家。由于埃及气候干燥,文件不易腐烂,有的至今还能在沙漠里找到。近 100 年来发现的莎草纸中有前 2700~公元 900 年用十几种文字书写的文件,其中有希腊文、 *** 文、埃及文、科普特文、拉丁文、阿拉米文和希伯来文等。埃及是我们今天了解的记载最丰富的古代文明,这要归功于莎草纸,它不仅传下来了埃及文明本身,而且保持了其他文明。

传播文明不能靠口口相传,所以作为介质的纸就成为文明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因为埃及的莎草纸有着上述的特点,它很容易就扮演了埃及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角色。就像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一样,埃及的造纸术在早期文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正是埃及文明能够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条件。

4.军事上的原因

古埃及时期由于地理上的封闭,埃及与外界交往不便,受到敌国入侵也很少,但是随着人类文明交往的范围的扩大,埃及也开始受到了外敌的威胁。喜克索斯人就在埃及建立过15、16王朝,统治过大半个埃及。即便是当周围国家较为弱小时埃及也会必不可免的去入侵其他国家。

在埃及与外界的军事对抗交往中,敌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当然要了解和研究埃及的社会文化情况。双方发生的战争也不断的有各自的俘虏,而俘虏也会带去埃及文明的许多影响。而如果是埃及入侵了别国更是自然的把自己的文化主动地向那里传播,来消除当地文化,同化被入侵过的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埃及的文明自然随着军事活动向外传播。

5.交通上的原因

古埃及文化和思想是通过腓尼基人传遍东地中海沿岸各国和岛屿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要是没有腓尼基人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以及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气。那么埃及文明的影响自然会大打折扣,会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也不会对西方文明留下烙印。

参考资料:

-古埃及文明

中华文化的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既与地理状况匹配,也与人们的主动选择相关。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来自人人平等的时代,具有天然的平民主义特色和反对精英主义的内在根据,所以至今仍然为大陆精英主义者所憎恶,有人宣称“批判中华文化仍然是当务之急”。中华文化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底定全部轮廓,后世甚少革命性的扩充和创新,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曾经发生非常大幅度的流变。

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过程在世界历史中独树一帜。中华文化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的时代,当时的思想家正是在道德主义黄金时代“由正而反”过程的基础之上,对人类未来“由反而正”的道路做了通盘思考,其内核精神涉及到全人类的未来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所以中华文化的精神必将烛照人类的未来。

中华文化的产生和确立

中华文化的产生过程非常久远,而中华文化确立的时代则相对晚近,大致是周代。春秋战国时期则是中华文化的定型期。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明显对中华文化的特色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1、地域广袤与心胸开阔

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的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和黄淮海大平原,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在古代由于人口稀少,所以土地非常宽裕,在农耕时代人地矛盾不突出,无疑为人们和谐相处、互谅互让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客观条件。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其他主要文明发祥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埃及和巴比伦是狭小的绿洲地域,而希腊则是多山少地的半岛。虽然不能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援用“地理决定论”,但是在人类的童年,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被动适应程度,要远远高于今日。同时每个文明的先民的活动地域又确实非常有限,在技术上几乎没有逃避和克服地域影响的可能,相应地自然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烙印也非常深刻。

由于当时处在农耕社会中,而土地又几乎无限,所以作为劳动力的个人无疑就是之一位的财富,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特色。孔子希望通过为政以德,以达到“四方之民负襁褓而至”的效果,所以实际上“仁义道德”还是有现实利害基础的,并非一相情愿的空想。即使是兵家也以“怀敌附远”为更高境界,实际上也是大政治家的套路。

2、道德选择产生的良性循环

为中华文化形成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周人是主动选择道德主义的。据史书记载,周人居于渭河平原时期,就已经是“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走路的人相互让个路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让畔意义十分重大。“让畔”意即种地到地头边界处就不种庄稼了,让给邻人种,邻人也照此办理,所以形成了“畔”---空地,这样的空地自然就是一条天然的利益分界线。

正是这样一条分界线,使得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最主要的利益就清楚地划分出来了,减少了许多无谓的争执,使得道德主义的文化遗产能够为人们所接受所传播,这大概也是孔孟之道,能够中国农耕社会中流传二千多年的主要原因。而在游牧社会和商业社会中,就没有这样一条明确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界限,基于生存的利益争执太多,而且利益之间还普遍存在一种互为消长的关系,所以道德主义的社会风尚无法维持,丛林法则却不可能不因此发挥主导作用。

周人热中于道德主义的观念,也为他们受益于“仁无敌、德有邻”的历史过程所强化。《诗经-商颂》里说“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意即从我们这里延伸出去的地盘无边无际,哪里的民众认同我们,我们的疆域就延伸到哪里。据说后来的周文王干戈未动,就已经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武王伐纣也是水到渠成,牧野之战纣王部下倒戈以战,武王不费吹灰之力便大功告成。

认同感的产生,主要就是依靠“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这样的道德主义和平等待人的“王道”手段。后来周人意识到这种制造认同感的招法威力无比,比武力还要管用,还产生了极度的乐观主义,这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真诚地相信只要是行王道,所有的人都会最终认同他们。

3、道德充分发育而制度化---周礼

由于中华民族的先民居住在汾渭谷地和黄淮海平原上,黄土覆盖层非常深厚。据科学家钻探结果,仅第四纪黄土沉积厚度,汾渭谷地就超过了1000米,而黄淮海平原也达到300-500米,所以铁矿不容易找到,铁器在中国非常非常晚出。铁器对农业的意义非常重大,是农业生产单位家庭化的决定性工具,是决定私有制充分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所以卢梭说“在诗人看来,使人们进于文明同时也毁了人类的是黄金和白银,在哲学家看来,却是铁和谷物。”

铁器晚出导致中华的先民,在氏族公社中停留了非常长的时间,极大地延缓了氏族社会的解体。由于人口的增加,氏族公社的规模往往达到非常惊人的规模,如诗经里就有“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的句子。因为铁器是农业劳动家庭化的决定性工具,没有铁器中华先民只好继续实施“共耕制”或称“耦耕制”,氏族公社规模越庞大,集体劳动就越需要进行组织和约束的制度。

道德发生作用的理想状态是团体中个体数目要少,由于中华先民的氏族公社后来的规模很大,仅仅在田里一齐劳动的人就成千上万,道德主义制度化就非常必须,否则无法在这样大的团体里维持必要的秩序和纪律。道德主义制度化就产生了---周礼。后来的周公作周礼,应该是把周礼进行推广,推广到殷的遗民中去才比较符合逻辑。而且在古代要进行这样的创制性工作,大非易事,这个过程估计延续了很长时间,而且有许多人参与并接受了很多前人的经验。儒家学者的一贯说法是尧舜禹汤传之文武,文武传之周公,这样的说法比较可信。周公应该是接受前人的许多经验积累,孔子也说“殷因于夏礼”,但是到了周代初期周公的手上就比较完善了,所以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4、王道的衰微与霸道的兴起

周代实现分封制度,国人成群接队离开邦畿地区扩散到中原大地,筑城与野人比邻而居,并与野人发生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最终在战国时代完全实现了国人与野人的融合,国人和野人的界限趋于消失。疆域的过分扩大已经埋下道德主义黄金时代崩溃的种子,因为道德发生作用的条件极为苛刻。

道德主义要在社会上发挥主导作用,需要个体的深刻自觉,而个体的自觉在丛林群居时代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个体离开群体是无法单独应付猛兽的威胁而生存下去的,所以个体高度依存于群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高度一致。在农业氏族公社阶段,道德发挥作用也还是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因为个人缺乏铁制工具,无法进行有成效的劳动,所以有共耕制的经济合理性在起作用,此时道德的作用已经需要借助外在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周礼的产生就是道德自觉程度下降的标志。

正如老子所言“礼也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周礼已经是道德发生作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幸的是由于分封制度带来的社区范围的空前扩大,所以利益关联已经大大脱离可以监督的社区范围;由于分工带来利益关系的复杂化脱离舆论常识范围;最重要的是工具进步铁器出现,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依存关系根本丧失,所以道德自觉无法维持;由于以上三个主要原因,道德主义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天下为公”就无可奈何地演变成让孔子感到悲哀的“天下为家”。

5、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生产方式的思想烙印

当时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从事农业劳动,或者在为农业劳动服务,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适应于农耕社会的思想意识不可能不给中华文化以深刻的烙印。

因为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困难,所以农民形成根深蒂固的“低成本运营方式”,在这种运营方式下,所有的开支必须尽量节约,所有的风险必须绝对避免,否则足以产生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的风险。“低成本运营方式”直到今天还在大陆农村社会流传,如老人普遍仍然把病死在家里---“寿终正寝”作为一种道德性的习惯,实际上如果农民家有10万人民币存款,恐怕就不见得会拒绝死在医院的病房里了。

“低成本运营方式”是与产生力水平相适应的审慎经济决策方式,是保证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所必不可少的。实际上这是直到今天中华文化被批评为“保守、缺乏进取精神”,拒绝革新的主要依据。

同时低成本运营方式与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道德主义,互为表里。没有低成本运营方式,道德主义在社会上就会缺乏普遍意义和被广泛援引;在当时如果没有道德主义,低成本运营方式就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登上大雅之堂,农家和墨子思想就难以附骥流传下来。

此外,农业社会的收获量受自然的制约很大,水旱虫等灾害对庄稼收成有着决定性影响,但是当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限,能够动用的技术手段欠缺,无法有效抵御和法制防治之。所以产生和信奉一些超自然的主宰力量,并进而把它和人为的德行联系起来的观念,容易产生和流传。其中既有自然知识欠缺的原因,也寄托了人们的一些现实期待,天人感应并不仅仅是一种迷信,而且是道德主义者在泛神论上寄托的理想,而且主要不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和欺骗人民的手段,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人生态度体现:一种温和的现世主义和温和的道德主义。从周易到阴阳五行,从祭祀祖先和礼乐仪式,都有淡淡的宗教情感主义因素在起作用,一分淡淡的对把握自然力量的期待,一分淡淡的无奈,一分淡淡的道德主义情怀。

6、诸子蜂起和百家争鸣

正是道德主义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丧失,社会需要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这是客观上产生了诸子蜂起的时代要求。根据《易经》的说法,诸子是“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所要解决的都是同一个社会问题,即如何用新的管理手段去填补,在道德自觉丧失之前的道德所起到的社会整合作用。所以先秦诸子的思想,没有一个不是集中在安邦治国方面。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1)诸子的思想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包括四个方面,分别由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所系统表述。

道家不相信有能够取代道德整合作用的手段,所以对社会出现比较悲观有强烈的思古情调。所以主张“贵柔”“守雌”,主张相互让步甚至是单方面让步,所以“弱者道之用”“圣人无私乃能成其私”“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代由于利益关系简单,所以 “结绳记事” 的方式就管用,后来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圣人只好“易之以书契”。正是因为这样埋下了道德主义崩溃的种子。

儒家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仁义礼智”力主在社会上推广道德教化,大同不可能就为实现小康而努力。孔子要恢复周礼,并不是因为他特别推崇它,而是因为这是道德自觉发挥作用的最后一道防线。说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想开历史倒车更是想当然,据史书记载,孔子的先人是宋国的贵族(宋是殷代遗民微子的封国),那么孔子应该是殷的遗民,他的天堂无论如何不会是周公时代,而应该是纣王以前的时代。

法家痛感社会管理需要强制手段,以弥补社会上个体道德自觉丧失后的种种不足。从管仲经由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已经不是一般性的国家管理,而是希望实现国家战备动员,以应付在强秦的侵削下韩国覆亡的危险。所以韩非不仅希望在现实中走极端,“去五蠹之民、养耕战之士”,而且在理论也是走极端,以批驳儒家主张立论,彻底否定道德自觉和个人主动认同的社会作用,希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际上极端化的法家主张必定在道德极端化,和营造全面目标认同的基础才能实现,否则即使能够成功管理的成本会高到无法承受的地步。西方民族融合的反复失败和社会长期存在的激烈阶级斗争,秦王朝的迅速垮台就是极为重要的佐证。

墨家除了在道德上继承氏族社会的遗产之外,还很好地表述了在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必须适应自然的思想,很好地总结了农耕社会的人生经验。

2)诸子思想的内在联系

诸子不仅目标一致,而且其思想实质也高度关联。道家的核心思想与儒家的核心观念“仁”相通,“仁”从人从二,是人与人关系应该把握的尺度。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按照周礼行事才是仁,“仁者爱人”---能够真诚地为别人利益着想才是“仁”,仁的核心内涵包括克制自己和为他人着想两个方面;而道家则是主张以退为进的处世处事 *** ,最后成为“君人南面之术”和“哀兵而胜”的治国治兵之道。与儒家所不同的是道家是单纯 *** 论的平铺直叙,而儒家则从道德关爱的普世情怀出发论证仁的合理性,最后也可以归结到更高利益层面---“仁者无敌”。极端的法家主张必须以极端化的道德主义做基础才能实现,虽然真儒家不见得欣赏法家思想,但是头脑清醒的真法家必定是真儒家。而根据唐代以“卫道者”自居的韩愈的说法“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认定儒家学者讽刺墨家,乃是没有搞清楚问题的本质。

诸子思想有这样的渊源关系其实不奇怪,因为他们都是处在同一个氏族解体的时代,所以学者的经历和出发点都没有根本不同,在核心源流上都继承了氏族社会的道德至上的精神,所不同的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所关注的重点。由于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并不特别深,所以道德主义的理想对他们而言,也不算是特别遥远,不是如今天的人们所持的基本态度那样,认为是一种纯粹的空想和虚伪的说教。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而是应该对诸子的真诚努力保有合理的评价。考虑后来中华民族的独特历史轨迹,那就更加不能说先秦诸子的努力是白费了。

在中华文化中,道家具有提纲挈领的高度,可以用来参照理解其他诸子的思想。儒家代表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道德主义。兵家较好地结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法家关注的是社会管理的强制性制度措施的建立,极端化的法家思想如韩非则必须以儒家的道德教化为基础。墨子在留意道德主义之外,则更多更集中地表述了“低成本运营方式”。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lunwentianxiacom]

中 卫 赋

黄河出黑山一峡,携南北长滩万树梨花。沙坡头以太极水图开局,中卫人用惊涛骇浪升华。水车悠悠,羊皮薄筏。西夏故垒,碧草晴沙。活脱脱几处世外桃源,光鲜鲜一幅山水图画。

数千年往事涌上心田,古中卫守望大好河山。隐隐秦时月,巍巍汉时关。匈奴未灭,汉设眴卷。朔方勤王,安史之乱。好水之川,宋夏鏖战。蒙古铁骑,欧亚席卷。天可汗驾崩六盘,庆亲王牧马香山。明设卫所,北拒残元。北疆平定,康熙访贤。民国中期,卫宁分县。解放宁夏,红旗漫卷。中卫设市,直挂云帆。山川共济一区两县,回汉同心人口百万。干群戮力十年拼搏。灵山秀水生机盎然。

临其境也,地隆人杰,别有洞天。古之中卫,凡十二景。煌煌楚楚,冽冽甘甘。花开余丁春早,绝妙香岩登览。神奇黑山晴雪,天险胜金雄关。梦幻炭山夜照,秋来鸣沙过雁。官桥新水活流新添,羚羊松风洗心革面。石空灯火诗意阑珊,牛首慈云望断云天。星渠柳翠烟波浩渺,河曲映日万山红遍。

其名盛矣,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阡陌纵横,杨柳夹岸。鱼米肥美,果香瓜甜。物产丰饶,塞上江南。

其势雄也,丝路重镇,黄河天险。襟带六盘,拱卫贺兰。控制边陲,对峙香岩。锁扼青铜,安定波澜。

天赋胜景,大漠雄浑。唯其大美,沙坡鸣钟。天降大河,彩练当空。滚滚黄沙,风平浪静。麦草方格,中卫创新。包兰畅通,铁流滚滚。黄河大漠百感交集,长城绿洲难舍难分。其沙鸣也,沙陀古国,千年尘封,地下军阵,刀剑嘶鸣。更须晴日,海市蜃楼梦想成真,城堡宫殿高耸入云。桂王嫁女明亮如新,豪华仪仗逶迤而行。

厚重史册,边塞古城。千年积淀,历久弥新。浆鳞鱼古迹,颜面如生;一碗泉石器,心约古人。菜园彩陶,栩栩传神。绝美砖雕,九彩之坪。南华秀色,天都行宫。海原大震,寰宇震惊。寺口子雄奇,洪岗子神圣。大麦地,黄羊湾,石马湾,古岩画星罗棋布;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古长城交错纵横。史前过客,踏石留痕。岩石无语,望穿古今。

水韵中卫,塞上水城。远溯秦汉,下探当今。七十二水头源流神圣,数十万良田稻菽染金。美利渠、跃进渠、荡荡春水;七星渠、柳青渠、波光粼粼。

生态中卫,天净水清。十里水街,花团簇拥。通天大道,八纵十横。四湖六园,点缀其中。曲水清波,以克论净开先河;风光宜人,城市管理树标杆。

活力中卫,大鹏扶摇。雄踞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俯瞰丝绸之路欧亚路桥。硒砂瓜享誉中华,石缝里种出骄傲。杞芽茶唤起乡愁,茶杯中仙乐飘飘。宁夏红嫣然一笑,枸杞酒举国倾倒。天元锰业世界之一,产业报国独领 *** 。中宁枸杞执世界枸杞产业之牛耳;中华杞乡掌中国枸杞文化之峰巅。

旅游兴市,擦亮沙坡头金字招 *** ;物流繁华,描画新丝路云淡天高。信息产业,瞄准云计算长风浩浩;二次创业,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

天上之水,不辞九曲之苦,终成华夏澎湃之强音;万里长城,屹立苍穹之下,构筑中华骄傲之图腾。崇吾之山,率土之滨。天耀中卫,太阳之城。花儿杞乡沐霞光万道,世界沙都乘万里长风。

史前文化

分布在中卫北部照壁山大麦地和黄河南岸香山一带的近万幅史前岩画,是史前时代居住、迁徙、流转在这里的先民们造就的艺术画廊,原始人类通过岩画记载了他们在中卫的生存斗争,再现了史前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物质世界。中卫城区一碗泉、长流水旧石器时代遗址,海原菜园新石器遗址,是中卫史前文化的有力见证。中卫岩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约3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4500年)就开始凿刻,属灵武水洞沟遗址原始人类活动范围之内。

黄河文化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横贯中卫1824公里,沿岸置各类船渡码头数十处。其中,莫家楼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柔园镇莫楼村;大板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大板村;下河沿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下河沿村。自流灌溉有2119年历史,旱涝无虞,以“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见誉于人口。引黄灌区11107万亩。其中,卫宁平原自流灌溉6572万亩,扬水灌区4535万亩。有美利渠、寿渠、角渠、跃进渠、七星渠等5大干渠,共418公里。最早的灌溉渠蜘蛛渠(今美利渠)开挖于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11至109年)。古老的灌溉水车和羊皮筏子,是中卫黄河水道上农耕文明的见证。  丝路文化

中卫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千百年来,为了巩固边防,保护丝路畅通,历代中央政权稳固时,移民充边,驻军屯垦,人员来往频繁,物资交流畅达,不仅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而且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加之黄河中卫段水运繁盛,有“水旱码头”、“丝路古城”之誉。  宗教文化。由于古丝绸之路沿途僧侣、神甫、牧师往来传教,中卫佛、道、基督、天主、 *** 五教俱全,至民国时期,寺庙道观竟达200多座,平均每千人拥有一座,堪称天下之最。境内有高庙、石空大佛寺、牛首山寺庙群、天都山石窟、老君台和九彩坪拱北等寺庙,形成了庙堂音乐、舞蹈、礼仪等宗教文化。  边塞文化

中卫照壁山大麦地一带,是东西部草原的连接带,又是中原通向漠北和西域的必经之地,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往来频繁。

军垦文化

中卫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境内有众多的古代城堡烽燧、有横亘东西、分置南北的秦、汉、明代长城。明朝在宁夏地区实施军政合一体制,不设府、州、县等地方 *** 而只设宁夏镇,镇下管7个卫,即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中屯卫和宁夏前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卫下设所,所管堡。全镇辖地相当于今同心县、盐池县及其北部的沿黄河各市、县、区。宁夏五卫腹地。宁夏前卫,今贺兰县、平罗县属之;宁夏后卫,今盐池县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属之;宁夏左屯卫,今吴忠利通区、灵武市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属之;宁夏右屯卫,今永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东地区属之;宁夏中卫原是一个军事建制单位,卫城在前朝的应理州,今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西地区属之。设有13堡,柔远堡、镇靖堡、镇虏堡、石空寺堡、枣园堡、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宁安堡、宁安新堡、威武堡、古水井堡、控夷堡等。治所在今中卫城。  西夏文化

成吉思汗曾两次亲自率 *** 战在今中卫市,他病危殡天的“哈老徒之行官司”,即海喇都,正是海原县城西南处的天都寨行宫。海原县境内的天都山石窟、南华山灵光寺等遗址,都是西夏灿烂文化的存证。

移民文化

自秦汉经唐宋元明到清代,历史上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明代以前,先后有匈奴、鲜卑、羌、回纥、女真、蒙古等部族入居。清代“自乾隆咸丰,宁夏水利大修,齐鲁燕晋陕甘之民趋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寇入侵和中原灾害频繁,豫陕蒙甘等地的人口散流入卫。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又有京沪陕浙等地移民迁入。上世纪80年代南山台扬黄灌区建成,从区内西海固地区迁入移民。天南地北的人们来到中卫,各地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姿多的彩中卫地方文化。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火星都是与我们关系最重要最密切的星球之一。

  火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之一。它火焰似的红色,鲜明地占据着夜空中最显著的位置,长久以来深深吸引着人类仰望星空的目光。因为它的亮度常常变化,在天空中运动不定,情况复杂,令人捉摸不定,“荧荧火光,离离乱惑”,在中国古代,便被称为“荧惑”。阴阳五行之说兴起之后,五大行星与五行相配,因为那身红色又被称为火星。

  在中国古代的星学中,火星是凶星,“荧惑”是不祥之兆,火星的红色是死亡、战乱与鲜血的象征。“荧惑守心”“犯南斗”等现象更是极为凶险,预示着帝王之灾、天下大乱。火星便这样变成中国历史上也许最重要的星星,令钦天监彻夜难眠,让帝王愁眉不展。“普天之下,率土之滨”,都畏惧地拜倒在红色的身影之下。

  凭此,火星有意无意改变着中国历史的命运轨迹。

  公元534年夏,荧惑入南斗,时谚称“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70多岁的梁武帝只好光着脚丫到金銮殿下跑了一圈。不料这异象却应在北魏身上——北魏孝武帝被高欢逼得西走关中,又被宇文泰毒酒药死,北魏从此分裂为东、西魏,又很快被北齐、北周代替。梁武帝只好不服气地说:“虏亦应天象邪!”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孝武帝亲率十万大军,以斛斯椿为前驱,高欢日行八百余里赶来与魏帝隔河对阵。斛斯椿请以精骑两千渡河夜袭高欢,黄门侍郎杨宽却进言:“椿若渡河,万一有功,此灭一高欢,生一高欢矣。”斛斯椿不能进兵,只好长叹:“顷荧惑入南斗,今上信左右间构,不用吾计,岂天道乎!”魏帝不敢渡河进击疲惫之卒,分兵死守,最后只好听天由命、坐以待毙,恰恰却应验了天象。

  在干宝的《搜神记》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表达着人们对火星的认识:“吴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童子少年,以类相与娱游者,日有十数。孙休永安三年三月,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衣,忽来从群儿戏。诸儿莫之识也,皆问曰:‘尔谁家小儿?今日忽来?’答曰:‘见尔群戏乐,故来耳。’详而视之,眼有光芒,外射。诸儿畏之,重问共故,儿乃答曰:‘尔恐我乎?我非人也,乃荧惑星也。将有以告尔:三公归于司马。’诸儿大惊。或走告大人。大人驰往观之。儿曰:‘舍尔去乎。’耸身而跃,即以化矣。仰而视之,若曳一疋练以登天。大人来者,犹及见焉。飘飘渐高,有顷而没。时吴政峻急,莫敢宣也。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是归于司马也。” 如此,荧惑之星,果真是天命所象吗?  在西方,关于火星的神话同样悠久。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又命名天上的星座,他们把火星与血、战争和其他危险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用“奈格尔”(Nergal)——他们的战争、毁灭与死亡之神的名字来命名它。之后,希腊人和罗马人先后仿照苏美尔人对行星的命名,用他们的战神的名字“阿瑞斯”(Ares)和“马尔斯”(Mars)来称呼火星。迄今,马尔斯仍是国际上对火星的通行叫法。

  在从希腊人开始的西方历史上,行星,尤其火星又开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与东方的邻居仅仅满足于从上天获得一点警示不同,希腊人自信而勇敢地探索着宇宙之秘。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就是数,宇宙是数的和谐,天体的运动应该体现出这种和谐与完美。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认为,行星真正的运动是一种完美的运动。圆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所以行星最完美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按照这一完美运动的要求,希腊的天文学家们天才地构建起了一套本轮、均轮体系,他们用匀速圆周运动和它们的组合相当成功地解释了行星在天空中看似杂乱无章的运动。

  但是那颗红色的行星,似乎真地被赋予了战神暴躁的脾气和狂放不羁的性格,它的运动轨迹与完美运动模型的预言之间常常出现偏差。虽然托勒密稍稍放弃了希腊人的完美原则构建了它的地心体系,哥白尼又为了恢复希腊人的完美原则而不得不大胆地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从而构建起一个日心体系,但要精确解释这颗红色行星的运动似乎一直比较困难。直到第谷和开普勒,才通过对火星长达20年的观测,,发现了火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最后证明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而正是在开普勒的基础上,牛顿得到了天体运动乃至物质相互作用的更简单更一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在这个过程中,火星似乎是造物主故意留给人类的一个“破绽”,它的运行的不规则性固然迷惑了大部分人的眼睛和思想,但也引诱了几个天才的大脑去深入探究,并最终揭示造物主“创造”世界的规律。

  1608年,荷兰人利伯希发明了望远镜。伽利略随即利用它来观测天体,发现了木星有四颗卫星,金星有相位变化,月球上有山峰等等。随着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人们对更多的星球进行观测和研究,神秘的火星也不例外。1877年的火星冲,让美国人霍尔发现了火星的两颗卫星福伯斯(Phobos)和德莫斯(Deimos)。也是这一年,意大利人斯契亚巴勒里绘制了火星平面图。他发现火星表面有一些暗线穿越明亮的区域(被当作陆地)把一些暗区(被认为是海洋)连接起来,很像连通海洋的海峡,于是把这些暗线叫做C *** i。这个词被翻译成英文的C *** s(运河),“运河”暗示了火星上可能有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智慧生物。人们沸腾了,一个关于火星生命的幻想的话题被打开了,经久不息。美国人洛威尔拍下了数以千计的火星照片,绘制了超过500条的运河,出版了《火星和它的运河》(1906)和《作为生命居所的火星》(1908),这两本书的名字很好地表达了他的信念:火星上有智慧生物。

  1898年,H·G·威尔斯把关于火星智慧生物的信念虚构成科幻小说《星际战争》,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于是“火星人”可谓家喻户晓。可以说,正是威尔斯,首先成功地创造和丰富了外星生物这一概念。1938年,《公民凯恩》导演奥森·威尔斯把小说改编录制成节目,宛如真实的广播让全城骚动,上百万人害怕得颤抖、哭泣,逃出家门。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火星公主》则犹如一曲华丽的太空歌剧,描写了一个想像的火星世界,将地球上尉卡特与火星公主德娅·索利斯的历险写得栩栩如生,扣人心弦。俄罗斯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不仅研究火箭技术,而且写了科幻小说《在地球之外》(1929),描写人类乘坐火箭飞船探测火星然后返回地球的故事。他的名言是:“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从此,火星和火星人也就成为了科幻小说家笔下的重镇。

  不过,虽然火星人的想像令人激动,人们对火星的认识却并不一致。许多科学家认为,运河只是目力达到极限时产生的错觉,火星不可能保持液态水,所谓的运河只是火星表面干裂造成的巨大裂缝。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向火星不断发射探测器,终于发现,运河并不存在,火星是一个干旱荒芜的不毛之地。

  然而,人类关于火星的探索和想像都没有停止。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约40亿年前,火星与地球气候相似,也有河流、湖泊甚至海洋,现在火星上仍有水存在,研究火星的气候变化,在火星上寻找绿洲和生命的痕迹,对于人类意义重大。从长远看,火星也是人类行星移居的之一选择。火星登陆的计划从来就没有止步。

  在科幻小说史上,关于火星的小说仍然层出不穷。1934年,温鲍姆在《火星漫游》中创造了一种新奇温和的火星生物。1950年,雷·布拉德伯里出版了《火星编年史》,这部小说描写了人类殖民火星以及地球核战争的后果,渲染出一幅盛极而衰的星际文明图景,充满宇宙的苍凉感,读来不胜唏嘘。1992年,杰克·威廉森完成了描写火星登陆的《滩头堡》。同一年,金·斯坦利·罗宾逊开始写作《火星三部曲》,记录人类在火星殖民以及地球化的编年史:《红火星》(1992),《绿火星》(1993),《蓝火星》(1996)。1999年,他还出版了一部额外的短篇故事《火星人》。格里格·拜尔1993年完成的《移动火星》获得了下一年的星云奖。本·波瓦在90年代一连推出了几本描写人类到太阳系各大行星探险的科幻小说,《火星》(1992)、《回到火星》(1999)、《金星》还有《木星》。2000年底,杰佛瑞·兰迪斯出版了自己的之一部长篇小说《火星穿越》。而在中国,1954年,科幻文学之父郑文光就创作了《从地球到火星》这篇著名的小说。1957年,他再次创作了《火星建设者》。

  关于火星的影视剧,早在1924年就拍摄了《火星女王》。1953年,威尔斯的小说改编成**《火星人入侵地球》。1955年,《火星女魔》。1960年代的《马丁叔叔》更是不可复制的经典。此外,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世界大战》、《火星人玩转地球》、《火星任务》、《红色星球》、《漫游火星》、《他来自火星》、《火星幽灵》、《火星编年史》……连《猫和老鼠》都要《出发去火星》,玩一出《老鼠火星历险记》……火星人的漫画、笑话,在 *** 时代也广为流传。

  火星这颗美丽的星球,承载着人类初始文明的想像,连接着我们的现在,寄托着未来的希望。无论哪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都不曾对它视而不见,它的重要也许是无法想像,并且无可替代的。对于每个幻想迷来说,他的灵魂里都有一颗火星。就像阿姆斯特朗所说,月球上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火星奖代表了中国幻想的目光与希望,它的一点火星,可以燃烧起中国幻想的熊熊大火。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发起投票 | 删除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之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之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六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宗法制:)

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内容:授民授疆土。分封对象及受封者的义务:略

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礼仪教化,暴力镇压。

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3、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家分晋——秦的统一。

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张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朝秦暮楚。

第八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原因:富国强兵内容: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强兵:奖励军功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启发:改革措施要正确、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等。

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更大的青铜器。

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

思想家:仁、礼。提倡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百家争鸣:墨家:“兼爱”“非攻”。法家:“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儒家:“民贵”“君轻”。道家: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

★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损害公物/治理班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更好的 *** ;说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 *** ;惩罚不是万能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绝对有效的,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不同的 *** 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不同阶段不同 *** 发挥的作用不同。

★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更大、效益更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编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编钟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秦的统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秦的灭亡: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之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西汉开始。

★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自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⑶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⑷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开发江南,兴修灵渠。(三公九卿制。车同轨,书同文。小篆—隶书。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秦赵燕,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背景: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其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措施:⑴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⑵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⑶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影响: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联合乌孙夹击匈奴。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西汉前期发明纸。(积漂絮成絮片)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医学:“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针灸和外科手术。 *** 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数学: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宗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道教:东汉后期,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史学:司马迁《史记》,我国历史上之一部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

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220年,曹丕称帝,都洛阳,曹魏。221年刘备称帝,都成都,蜀汉。222年,孙权称王,都建业,孙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在政治上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在用人方面招贤纳士,唯才是举、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经济上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实力日益增强。

第21课南方经济发展

★发展原因:⑴南方战乱较少,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⑵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⑶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⑷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⑸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而且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越,而黄河开发后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发展表现:(1)农业:江南实行麦稻兼作,五岭则种双季稻;(2)手工业:纺织技术进步,蜀锦全国有名;(3)冶铸业:灌钢法的发明;(4)制瓷业:青瓷成为日常生活用具;(5)造船业:能制造在海上远航的大船;(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即今天的台湾)(6)商业及城市: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

★《汉书》记载与《宋书》记载江南经济的不同:《汉书》:反映了江南当时开发不够充分,生产力水平较低,但由于江南地区本身特产丰富,人民生活有保障却不富有。《宋书》说明江南在这时已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出现了跟以前不同的情况,不仅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南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之一。

第22课北方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措施: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 *** 通婚。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了解。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数学: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世界上之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农学:贾思勰,北魏、东魏时期。《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之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水经注》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书法:“书圣”王羲之。其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代表作《兰亭序》。

绘画: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东晋。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高的艺术成就。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