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海,未可沈埋男子躯;温柔乡,岂应老葬君王骨 。”此句作者何人?出自何处?

游戏攻略010

“爱欲海,未可沈埋男子躯;温柔乡,岂应老葬君王骨 。”此句作者何人?出自何处?,第1张

“爱欲海,未可沈埋男子躯;温柔乡,岂应老葬君王骨 。” 此句作者何人?出自何处?
导读:  不好意思,刚才从百度里找的是现代人改写进去的。  真正来源应该是  《幼学琼林》(明)程登吉撰  国内的网站好像没有,我是通过google找到一个台湾的网站,从繁体字转成简体字才找到,这句话的出处,一会再补上  补:  楼主的此句出自于

  不好意思,刚才从百度里找的是现代人改写进去的。

  真正来源应该是

  《幼学琼林》(明)程登吉撰

  国内的网站好像没有,我是通过google找到一个台湾的网站,从繁体字转成简体字才找到,这句话的出处,一会再补上

  补:

  楼主的此句出自于《幼学琼林》--女子。

  (原文中没有,此句是后人增补进去的)

  在编者看来,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大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首先,相对而言,它较少封建伦理 说教,而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其次,它包罗了十分丰富的内 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再次,正文部分就有释文,人们读起来颇党明白 晓畅,毫无滞碍,而且释文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水;最后,它 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正因为如 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

  清人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还有人仿效 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 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 (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三点水)。

  http://linuxfmjhtpcedutw/~0040/earlylearning/uvfx002031htm

一、选择题 (每空1分)

1、台湾最早接受中央政府管辖是在( B )

A.秦朝;B.元朝; C.三国·吴; D.清朝。.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也统一了天下的文字,统一后的文字是( C )

A金文B甲骨文C小篆D大篆

3、在理学家里谁说了这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 B )

A周敦颐B朱熹C张载D王阳明

4、《四书章句集注》在我国明代以后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影响极大,他的作者是(

C )

A程灏B程颐C朱熹D王阳明

5、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 B )

A梅贻琦B罗家伦C周诒春D冯友兰

6、五四时期写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思想家是( C )

A胡适B陈独秀C梁漱溟D陈序经

7.下列词语均出自《诗经》,那个不适用于婚姻方面:( A )

A.与子同袍;B.之子与归;C.宜其室家;D.其叶榛榛。

8."三千里持节孤臣,雪域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毡革幕,凡人

到此悔封侯。"说的是:( B )

A.张骞;B.苏武;C.卫青;D.霍去病。

9.将下列词语与他们的意思搭配好:

A.光风霁月;B.优孟衣冠;C.汗牛充栋 D.闲云野鹤}

1)形容为人潇洒,不拘礼数; ( D )

2)心地坦率,气度开朗; ( A )

3)形容一味模仿他人; ( B )

4)形容书籍众多。 ( C )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忆投鞭飞渡,忆昔鸣镝血

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骚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

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江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

民侯。"

10.此词的词牌是: ( B )

A.沁园春;B.水调歌头;C.满江红;D.念奴娇

11.此词的作者是: ( A )

A.辛弃疾;B.陆游;C.柳永;D.苏轼

12.下列成语的主人公各是谁:

{A刘禹锡;B.惠施;C.江淹;D.班超.}

司空见惯( A )学富五车( B ) 江郎才尽(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

13.对对联:

一室茶香琴韵; ( D )

A.三山六水为朋; B.七星光耀苍穹;C.万里同风鹏程;D.半窗明月梅花.

14.《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C )

A.卢照邻;B.宋之问;C.张若虚;D.杜审言.

15.下列篇名与所在的古籍对应错误的是: ( B )

A.〈五蠹〉--〈韩非子〉;C.〈述而〉--〈论语〉;

B.〈逍遥游〉--〈老子〉;D.〈告子〉--〈孟子〉;

16.把下列《水浒传》中的人物与其绰号搭配好:

{A赤发鬼B玉麒麟C一丈青D拼命三郎}

扈三娘( C ) 卢俊义( B )刘唐( A )石秀( D )

17.传说中为日神驾车的是( A ),为月神驾车的是( C )。

A.望舒; B.素娥; C.羲和; D.丰隆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8.这是( B )中的一句。

A.李白《行路难》;B.李白《将进酒》;C.曹植《燕歌行》;D.李白《蜀道难

》。

19.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 A C D E )

A.白鹿洞书院;B.万木草堂;C.应天书院;D.嵩阳书院;

E.东林书院;F.岳麓书院。

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 B )的诗。

A.李商隐; B.元稹; C.白居易; D.杜甫.

21.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 D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A )。

A.鹦鹉洲; B.橘子洲; C.八卦洲; D.白鹭洲.

2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写的是: (C )

A.菊花; B.水仙; C.梅花; D.迎春花。

23."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诗是王维的( A )

A.《观猎》;B.《出塞》;C.《送赵都督赴代州》;D.《使至塞上》。

24.戏剧《长生殿》写的是:( D )

A.汉明帝与赵飞燕; B.后羿与嫦娥;C.唐高宗与武则天;D.唐明皇与杨玉环

25.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是:( B )

A.吕洞宾;B.王重阳;C.汉钟离;D.丘处机。

26.李白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逆旅”是指( B

A.主人; B.旅馆; C.朋友; D.阻碍。

27."扑朔迷离"一词出自:( D )

A.《左传》; B.《国语》;C.《战国策》;D.《木兰辞》。

2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李煜词( A )里的一句。

A.《浪淘沙》;B.《乌夜啼》;C.《破阵子》;D.《临江仙》

29."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的合称,其中( A )被称为"酒仙"。

A.刘伶; B.山涛; C.阮籍; D.王戎。

30.《广陵散》据说是"竹林七贤"中的( B )所作,后作为"绝响"的代名词。

A.山涛; B.嵇康; C.阮咸; D.向秀。

31.下列古代战役哪个不是以少胜多的: ( D )

A.秦晋淝水之战; B.曹袁官渡之战;C.燕齐即墨之战;D.秦赵长平之战。

32."飞龙在天"、"见龙在田"、"亢龙有悔"、"潜龙勿用"都出自( D )。

A.《尚书》; B.《论语》; C.《礼记》; D.《周易》。

33.下列文学家哪个不是元朝的: ( A )

A.元好问; B.萨都剌; C.赵孟fu; D.张养浩。

34.始创蒙古文字"八思巴文"的帝师八思巴是( B )人。

A.女真; B.藏族; C.突厥; D.蒙古。

35.《红楼梦》中,大观园曾结海棠诗社。其中自号“潇湘妃子”的是 ( B )

A.邢岫烟; B.林黛玉;C.薛宝钗; D.史湘云。

36.“衣”和“裳”: ( C )

A.没区别;

B.有区别,“衣”指全部的衣饰,“裳”指裤子;

C.有区别,“衣”指上衣,“裳”指一种裙子;

D.有区别,“衣”指外衣,“裳”指内衣.

37.“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是( A )说的。

A, 郑燮B徐渭C,米芾D陶潜

38“易传”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行上学发展的最后阶段。所以,公元三、四世纪的

新道家将《易》当作思辩哲学的三部主要经典之一,和另两部经典合称“三玄”,另两

部为(C )

A《尚书》和《礼记》 B《诗经》和《论语》 C《老子》和《庄子》

D《墨子》和《韩非子》 E《管子》和《齐物论》

39阴阳家曾有一著名领袖公孙龙,他最著名的论断为( D )

A坚白无厚 B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白马非马 E合同异

40儒家认为,丧礼和祭礼在礼中最为重要,但丧礼祭礼当时普遍流行,不免含有不少迷

信和神话,为了加以整顿,儒家对它们作出新的解释,注入了新的观念,如《荀子》中

的《礼论》。另外,还有专讲“礼”的儒家经典 (C)

A《礼记》 B《礼经》C《周礼》D《仪礼》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风骚"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称谓。其中“风‘指代的是诗经,"骚”指代的是楚辞。

2、"郊寒岛瘦"说的是唐代诗人孟郊和贾岛。

3、"小李杜"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4、"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李白赠给孟浩然的诗。

5、对诗: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朝生。

6、下列诗句的作者各是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7、"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是谢灵运说的。

8、《大学》的“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

下。

9、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研究院国学门,一般称为国学研究院,该院有四位第一流的人

文学术学者,人称“四大导师”,他们是 梁启超 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10、老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中国典籍《易经》是梁启超1914年在清

华学校演讲后由学校确定为校训的。

11、泰山,又称岱岳,为五岳之首。位于山东丘陵中部,雄踞东海之滨,故有"孔子登泰

山而小天下"之说。

12、工字厅内有一个幽静、别致的小院,门上悬一块匾,上书大字“藤影荷声之馆”,

落款中有“雨僧吾兄属题”句,“雨僧”指的是吴宓

13、我国传统目录学把古代群书主要分成经 史 子 集四部。

14、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洪升和孔尚任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剧

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西厢记》、《 汉宫秋 》、《牡丹亭 》

、《 长生殿 》和《 桃花扇 》。

15、孔子其实非常注重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教育作用,关于这一点,在《论语》中

他最为著名的思想观点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6、中国古代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是《 文心雕龙》,其作者是南朝的刘勰;

而大致同一时代出现的一部《文选》,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部章选集,其编者是梁

朝昭明太子萧统。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

之在 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

19、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选自《道德经》

2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3、古人论“诗有六义”,此“六义”是“风 ”、“ 雅 ”、“ 颂 ”、“ 赋 ”、“

比 ”、“ 兴 ”。

24、古代鲁国《春秋》有“三传”,即《 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其中,

前一种注重“直笔”“实录”,以叙事为主;后两种却以解经为主,注重“微言大义”

25、《史记》中列有《五帝本纪》,这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26、《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深刻地

说明为人必须把外在风度与内在修养相结合,成为有道德修养的高尚的人。

27、清代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他们最为突出的主张是义理、考

据与辞章三端相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文章,偏废的只能是“陋”儒。

28、《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提及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里所说的“六

家”是指儒家 法家 道家 名家 墨家 阴阳家,

29、“金、木、水、火、土”五行拥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木克火,火克土, 金克木,土

克水。

30、五祖弘忍的两个弟子慧能和神秀分裂成了禅宗的南、北二宗。“身如菩提树,心如

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惹尘埃”分别是神秀和慧能的两首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神秀的观点表现了“即心即佛

”,被称为禅宗的性宗;慧能的观点表现了“非心非佛”,被称为禅宗空宗。

31、 儒学到了宋明时期,分化成了两个主要的大学派。一派是 “理学”,以程颐 朱熹

为典型代表人物;另一派是 “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典型代表人物。

32、《说文解字·序》中提到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被称作“六书”,它们分别是形

声 象形 会意 指事 假借、转注。

33、汉武帝采取当时的新调子“楚声”和“新声”,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建立了一

个“采诗合乐”的官方机构。这个机构被称为“乐府”,

34、汉献帝建安年间,文学极盛。以曹操、曹丕、曹植为文坛领袖,围绕他们聚拢了一

批文学人物,最为著名的有王粲、刘桢等七人,史称“建安七子”。

35、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除了李白、杜甫等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外,还产

生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36、以“传奇”为小说作品之名,最早始于元稹。他的著名传奇小说作品是《莺莺传》

37、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所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并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此第二境

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8、南宋由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代表性词人姜夔,后人评价其作品“清空

”、“疏宕”、“结体于虚”,且其词用字讲究,善用长调,错落有致,代表作主要有

《扬州慢》、《暗香》、《疏影》等等。

39、元朝“曲”成为了一种普遍流行的文学文艺体裁。其中“散曲”又可以分为套曲和

小令。

40、《聊斋志异》是清初短篇文言小说的典型代表。作者蒲松龄借用《史记》“太史公

曰”的论赞体例,在每一短篇结尾附有“异史氏曰”的评论性文字,借以表达自己的

想。

41、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43、下列诗句分别说的是哪个节日:

“天街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

44、八旗制度是清代所实行的一种军事政治制度,有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之

分。八旗是指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旗。

45、书法上所说的"颜筋柳骨"是指唐朝书法家严真卿和柳公权,"颠张醉素"是指唐朝书

法家张旭和怀素。

46、清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寿诞,江南一带有名的戏班纷纷进京演出。较著

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后来在这些戏班的表演程式的基础上,融合

了其他地区戏曲的表现形式,在十九世纪末形成了京剧。由于这四个戏班都以唱徽调为

主,所以又称为"四大徽班"。

47、我国最早的外语人才培训学校和外文翻译机构是清同治年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48、一位日本僧人,早年来到中国留学,后在中国做官。曾作为中国使节出使日本,与

李白等唐代著名文人交往深厚。他的日本名字是阿倍仲麻吕,汉名是晁衡。

49、对句: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放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年年苦恨押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50“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最初是用来形容屈原(人名)。

51、《镜花缘》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叙述唐敖等游历海外的见闻和唐闺臣等一百个才女

的故事,它的作者是李汝珍

52、红拂是传奇《虬髯客传》中的人物,姓张,原为隋末贵族杨素的家妓。旧时誉之“

慧眼识英雄”,她私奔相从的“英雄”是李靖

53、“战国四君子”为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

54、《霍小玉传》是唐朝蒋防所作传奇。作品通过进士李益对霍小玉始乱终弃,小玉激

愤而死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婚姻问题上的社会矛盾,谴责了李益势利熏心的卑劣。后来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曾取材于此。

55、明末冯梦龙曾辑录部分宋元旧作和明人话本,纂辑成“三言”,与凌蒙初的“二拍

”并称,“三言”为《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56、“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此话出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57、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司马迁)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59、先生曰:“你看这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人是天地的心”又曰:

“什么是人的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王阳明)

6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6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1)曹操

  大家所公认的三国头号人物--曹操。从洛阳北部尉,到颍川之战时的骑都尉,从力抗袁绍大军的司空,司空,到赤壁气吞天下的丞相。其间贯穿始终的是那种舍我其谁的气魄与自信。身为六百石小官,棒杀权倾朝野的中常侍蹇硕亲叔,而后对自己生死完全置之度外,直斥朝纲败坏;面对随手杀人的恶魔董卓,他敢于侃侃而谈:“你以为洛阳便是整个天下么?”与其说是大义凛然,倒不如说是与生俱来的“天命在我”的气质,书中的曹操,惊才绝艳,用兵如神,敢于蔑视一切成规,他是要用自己的才能与气魄,开创崭新的天下,为此毫不退缩,在官渡与袁绍的死斗,便是这种完全革新的思想与旧门阀大族势力的最后决战。书中,初次遇到他的人无不被他的气质所震慑,荥阳战后,险些手刃曹操的董卓军猛将徐荣在董卓问起对曹操感觉如何时,只说了四个字--无法论述;江东小儿周瑜,在赤壁战时误以为曹操已死而燃起了夺取天下之志,而当知道他仍然在世时却震骇的双腿发软,甚至连起身的力量也没有。他却是完全快乐,自我的活着,也完全不掩饰自己的凶暴,狡诈,残忍,幼时,当街斩杀袭击自己的劫匪时,便大言:“负我者必受双倍报!”破邺城时与儿子争夺甄氏,残酷的诛杀董承一族,以法度诛戮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孔融,都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成长。无愧于一代奸雄。

  (2)刘备

  有了那样的曹操,就必然有那样的刘备。曹操是要用自己的才能驾驭,改变天下,以自己的能力来控制人才;可是相对的刘备,却是要用胸怀包容天下的男人。这里的刘备,摆脱了以往文学作品中一味宽仁,为天下而奋斗的“明主”形象,书中毫不隐讳的写出了他的野心与天真。在涿郡织席时,初遇义侠关羽时,关羽责问他的人生目的为何,他回答:“金钱 美色 权势 我皆好之,可我更想看到的是天下百姓皆展欢颜。”一句话折服了关羽,一段家喻户晓的传奇由此开始。野心,乱世男儿谁没有自己的野心呢?但是,能让自己的野心服从万民的利益,这,不就是俺心目中的刘备,心目中的真英雄么?书中的刘备,才能平平,没有高超的武功兵法,但是他拥有曹操永远也没有的东西--对人民发自内心的关爱。书中,因为无数次的失败,他也曾经几次迷失,为了自己的安逸,他也想过放弃天下,但是每次都能重新站立起来,在由许昌逃到徐州时,面对无数百姓的欢呼,刘备经过内心的挣扎,最后高呼:“从此我便不再与曹操同抱天下!”随之当众亲手斩杀车胄于马下,断绝了与曹操修好的可能。刘备这个人,是一个大皮囊,本身空空如也,却又能包容各种事物,而且有无数的豪杰志士,生民百姓都自愿的投到这个皮囊中,这个皮囊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也许能能包容天下吧。就俺个人来说,无疑非常钦佩曹操的才能,但是乱世中如果要选择一位君主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刘备,或许只为自由与欢笑。曹操心中的“苍天”是自己;而刘备心中的“苍天”是百姓。和曹操一样,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刘备。

  红楼梦人物赏析

  史湘云

  史湘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着力刻划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在“金陵十二钗”中名列前茅,在《红楼梦》复杂的形象体系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她的形象,对于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广泛地表现作品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湘云的判词写着:“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概括了湘云生于富贵,长于忧患,自幼失去父母,且又遭逢未杨,只能在贫困潦倒中度过苦痛一生的悲惨遭遇。由于她的一生极富变化,因此她的性格也随生活境遇的转变而有所变化。

  由于她自幼生活在封建统治的高墙深院内,被禁锢在侯们似海的封建记邸中,长期标准的封建教养,使史湘云接受了一整套陈腐传统的思想观念。在第三十一回写的史湘云与丫环翠缕谈阴阳的一段话中:史湘云认为“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当翠缕提出:“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时,史湘云就说她“糊涂”,骂她“放屁”,接着又把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上步说明:“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史湘云的这一篇宏论,突出地表现了她受封建的唯心主义的荼毒之深。暴露出了其封建阶级的本质。

  在这一湘云与宝钗是同一思想体系的。在她第一次正面出场贾府时,还是与林黛玉同榻而眠,而到了三十七回应邀入诗社时,就被薛宝钗拉去蘅芜苑同住了。在第二十一回,她见到贾宝玉要吃胭脂,就一巴掌把胭脂打落,同时骂他“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才改过。”从这就开始展露出这个贵族少女身上的封建道学气。接着她又操着薛宝钗的腔调,来劝贾宝玉去结交贾雨村之流,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这一番薛宝钗式的言论,惹得宝玉大为光火,立即象过去对薛宝钗一样,斥之为“混帐话”,给她难堪,赶她到别屋去坐。由此可见,在史湘云骨子里的,还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但随着她寄食依人的不幸遭遇和四大家族的衰落破败以及大观园的动荡不安,在最后一次诗会上的《柳絮词》明显地表现了她不愿封建阶级的“春光别去”及对将彻底失去天堂的无限依恋和哀悼。

  不过湘云性格的最大转换是在七十六回,那年仲秋节的日明之夜,贾母带领全家在大观园里开宴赏月。他们虽强打精神,寻欢作乐,又是击鼓伟花,又是饮酒赋诗,又是说笑话,但一派肃杀破败的气氛却紧紧围绕着他们。再加上一阵阵传来的呜咽凄清的笛声,敏感多愁的黛玉自然对写感怀,俯栏垂泪。当更定夜阑,席散人归时,只剩下同病相怜的史湘云来宽慰林黛玉。说着说着,她也不禁对宝钗有所鬼抱怨“可恨宝姐姐,天天说亲道地热,早已说今年仲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亲历贾府重大变故,受到宝钗冷落,体会到世态炎凉的湘云终于对封建势力有所隔绝了。她与黛玉共同唱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贵族阶级覆灭前颓丧绝望的哀歌。另外在史湘云身上,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英豪阔大”“需月风光”的品格和横放杰出的才华等一系列的下面形象。

  史湘云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她辩证的人物思想性格对揭示作品本身所表现的社会矛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红楼梦人物赏析之娇杏

  《红楼梦》第1回写淹蹇在葫芦庙中“卖文作字”的穷儒贾雨村,得遇小乡绅甄士隐,并被请到家中聚谈,适因“严老爷来拜”而中断谈话。于是,雨村在室内翻弄书籍解闷,正在此时,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环,在那里掐花儿:生的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

  那甄家丫环掐了花儿,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穷,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方腮。这丫环忙转身回避,心下自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什么机会。”如此一想,不免又回头一两次。

  雨村见他回头,便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遂狂喜不禁,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

  时过不久,贾雨村谋得一任知县,身着乌帽猩袍,坐着大轿,来上任了。事有凑巧,甄家丫环娇杏在门口买线,又被轿内的雨村看见了。于是派人送礼,“当夜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迎进衙内去了。

  却说娇杏那、丫头,便是当年回顾雨村的,因偶然一看,便弄出这段奇缘,也是意想不到之事。谁知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一子;又半载,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作正室夫人,正是: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甲戌本《石头记》第2回,在“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看见娇杏那丫头买线”处,有一条夹批,说娇杏,“侥幸也。”又说:托言当日、丫头回顾,故有今日,亦不过偶然侥幸耳,非真实得尘中英杰也。非近日小说中满纸红拂、紫烟之可比。

  脂批说娇杏者,即“侥幸也”,其意究竟应作何解释呢细按全书所写众多青年女子,无不是红颜薄命,终生不幸。如英莲实为“应怜”,贾府四春元迎探惜,实为“原应叹息”。至于黛玉、晴雯、鸳鸯、司棋及尤氏姐妹,虽然结局方式不同,但都是悲惨的。娇杏身为丫环,与其他青年女子相比,其结局应该说是一个例外。

  由前引原书描写文字,我们知道娇杏与贾雨村“偶因一回顾”,结下姻缘,得到婚姻上的成功。这是《红楼梦》小说中唯一的一对“美满”的结合,实可谓“侥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