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末周初的著名人物,请对历史了解的朋友近来。

游戏攻略08

关于商末周初的著名人物,请对历史了解的朋友近来。,第1张

关于商末周初的著名人物,请对历史了解的朋友近来。
导读: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年轻的时候干过

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处商朝西的一个属国周逐渐上升的时期。姜子牙听说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大得人心便很想为兴周灭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时姬昌也正在为治国兴邦而广揽人才于是姜太公便下定决心,离开了商朝,不辞劳苦,来到了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据说,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钓,鱼当然钓不上来,所以才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 。

姜子牙用了几十年的功夫,勤学苦读,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学识渊博。尤其对历史和时势的研究更是驾轻就熟如今当了姬昌的太师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运筹而游刃有余对内他帮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实行“九一租税制”,即农人租用公田,只缴纳九分之一租税的低税制度;给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为官吏的奉禄,而且子孙可以承袭等。这样,就调动了农人在官田上努力生产、官吏们自觉地搞好本人分地生产的 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有朝一日兴兵伐纣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对外,姜子牙协助姬昌实行光养 晦薄秃孤立瓦解的政策对 商王他表面上表现得 谦和恭顺一心事殷 使商王误以 为周是最可靠的属国姬昌 是位忠心的伯而 在暗中却采取种种手段,拉拢争取殷商王 朝的其 他属国使殷 商越来越孤 立结果许多诸 侯国和部落陆 陆续 续地弃殷而投周,到了后来,殷商虽名为天子,而真正附属于他的属国、部落却连三分之一都不足了。这样,就又为最后消灭纣王,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实现灭纣的愿望,便撒手归西了。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后被追封为周文王姬发继位亦继志继续为兴周灭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为国师并号称为师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继续全力辅佐姬发以图大业。有一天,武王姬发问姜子牙:“我打算减轻刑罚而又能 树立我的权威,少施行一些赏赐而又能使人们从善,少颁布一些政令法规而民众又都能自觉按一定的规范行事。请问师尚父,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姜子牙说:“如果你杀了一个人就能使一千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两个就能使一万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三个人就能使三军军威大振那么你就把他们杀了如果你赏了一个而使一千个人高兴赏两个人而使一万个人高兴赏三个人而能使三军上下都高兴,那么你就赏他们;如果你能通过法律条令约束了一个人而使一千人遵照执行,那么你就用这法律法令去约束他;如果你能通过禁止两个人的错误行为而使一万个人不再去做,那么你就去禁上;如果你能通过教育三个人而使三军上下都受到教育,那么你就去教育。总之,能够杀一个而惩戒上万人,赏赐一个而激励更多的人,这才是有道明君的权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发听了,顿开茅塞,照着姜子牙的话去做,时时慎于刑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来越多,出师伐纣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这时周朝已羽翼丰满国势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现了土崩瓦解之势。特别是殷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 发生了内忠臣良将被杀的 被杀被囚的被囚 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 姜子牙审时度势,认为伐纣的时机已到便亲任主帅统领大军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直取商都。经过牧野一战,大败商军,迫使商纣王连夜出逃,与妃子妲已投火自焚于鹿台。中国历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灭亡了,姜子牙终于完成了扶周灭商的宏图大业。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发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子牙励精图治,终将齐国治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中的强国之一而由于姜太公的雄才伟略更被后人称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司马迁就曾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 在我国著名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姜太公曾在昆仑山从无始天尊学道,后来是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的。在起兵伐纣时,也是通过许多道术之士与纣军斗法而完成兴周大业的。这其实是把姜太公这个历史人物神化了。

封神演义:

子牙宣读敕书毕,将符箓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装甲胄,左手执杏黄旗,右手执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柏鉴可将‘封神榜’张挂台下。诸神俱当循序而进,不得搀越取咎。”柏鉴领法旨,将‘封神榜’张挂台下。只见诸神俱簇拥前来观看。那榜首就是柏鉴。柏鉴看见,手执引魂幡,忙进坛跪伏坛下,呼宣元始封诰。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柏鉴昔为轩辕皇帝大帅,征伐蚩尤,曾有勋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躯报国,忠荩可嘉!一向沉沦,冤尤可悯。幸遇姜尚封神,守台功茂,特赐宝箓,慰尔忠魂。今敕封尔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职。尔其钦哉!”柏鉴在坛下,阴风影里,手执百灵幡,望玉敕叩头谢恩毕。只见坛下风云簇拥,香雾盘旋。柏鉴至台外,手执百灵幡伺候指挥。子牙命柏鉴:“引黄天化上台听封。”不一时,只见清福神用幡引黄天化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黄天化以青年尽忠报国,下山首建大功,救父尤为孝养;未享荣封,捐躯马革,情实痛焉!援功定赏,当存其厚,特敕封尔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尔其钦哉!”黄天化在坛下叩首谢恩,出坛而去。子牙命柏鉴:“引五岳正神上坛受封。”少时,清福神引黄飞虎等齐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黄飞虎遭暴主之惨恶,致逃亡于他国,流离迁徙,方切骨肉之悲;奋志酧知,突遇阳针之劫,遂罹凶祸,情实可悲!崇黑虎有志济民,时逢劫运;闻聘等三人金兰气重,方图协力同心,忠义志坚,欲效股肱之愿;岂意阳运告终,赍志而殁。尔五人同一孤忠,功有深浅。特锡荣封,以是差等。乃敕封尔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仍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特敕封尔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尔其钦哉!毋渝厥典。”黄飞虎在台下先叩首谢恩。子牙方读四敕曰:“特敕封尔崇黑虎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特敕封尔闻聘为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特敕封尔崔英为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特敕封尔蒋雄为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尔其钦哉!”崇黑虎等俱叩首谢恩毕,同黄飞虎出坛而去。子牙命柏鉴:“引雷部正神上台受封。”只见清福神持引魂幡出坛来引雷部正神。只见闻太师,毕竟他英风锐气,不肯让人,那里肯随柏鉴。子牙在台上看见香风一阵,云气盘旋,率领二十四位正神径闯至台下,也不跪。子牙执鞭大呼曰:“雷部正神跪听宣读玉虚宫封号!”闻太师方才率众神跪听封号。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闻仲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闻朝元之果,未证至一之谛,登大罗而无缘,位人臣之极品,辅相两朝,竭忠补衮,虽劫运之使然,其贞烈之可悯。今特令尔督率雷部,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特敕封尔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仍率领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任尔施行。尔其钦哉!主

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名讳:知

邓天君 讳忠 辛天君 讳环 张天君 讳节古

陶天君 讳荣 庞天君 讳洪 刘天君 讳甫斋

苟天君 讳章 毕天君 讳环 秦天君 讳完主

赵天君 讳江 董天君 讳全 袁天君 讳角知

李天君 讳德 孙天君 讳良 柏天君 讳礼古

王天君 讳变 姚天君 讳宾 张天君 讳绍斋

黄天君 讳庚 金天君 讳素 吉天君 讳立主

余天君 讳庆 闪电神 助风神知

话说雷祖率领二十四位天君听封号毕,俱望台上叩首谢恩,出封神台去讫。只见祥光缥缈,紫雾盘旋,电光闪灼,风云簇拥,自是不同。有诗赞之,诗曰:斋

布雨兴云助太平,滋培万物育群生。主

从今雷部承天敕,诛恶安良达圣明。知

雷祖去了。子牙又命柏鉴:“引火部正神上台听封。”不一时,清福神引罗宣等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罗宣昔在火龙岛曾修无上之真,未跨青鸾之翼,因一念嗔痴,弃七尺为乌有,虽尤尔咎,实乃往愆。特敕封尔为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之职;仍率领火部五位正神,任尔施行,巡察人间善恶。尔其钦哉!古

火部五位正神名讳:斋

尾火虎 朱讳招 室火猪 高讳震主

觜火猴 方讳贵 翼火蛇 王讳蛟知

接火天君 刘讳环”古

话说火星率领五位正神叩首谢恩,出台去了。子牙又命柏鉴:“引瘟部正神上台受封。”少时,清福神引吕岳等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只见惨雾凄凄,阴风习习,。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吕兵潜修岛屿,有成仙了道之机,误听萋菲,动干戈杀戮之惨,自堕恶趣,夫复何戚!特敕封尔为主掌瘟<疒皇>昊天大帝之职;率领瘟部六位正神,凡有时症,任尔施行。尔其钦哉!斋

瘟部六位正神名讳:主

东方行瘟使者 周讳信知

南方行瘟使者 李讳奇古

西方行瘟使者 朱讳天麟斋

北方行瘟使者 杨讳文辉主

劝善大师 陈讳庚知

和瘟道士 李讳平”古

吕岳等听罢封号,叩首谢恩,出坛去了。子牙又命柏鉴:“引斗部正神至台上受封。”不一时,只见清福神引金灵圣母等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金灵圣母,道德已全,曾历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杀戮之殃;皆自蹈于烈焰之中,岂冥数定轮回之苦。悔已无及。慰尔潜修,特敕封尔执掌金阙,坐镇斗府,居周天列宿之首,为北极紫气之尊,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咸听驱使,永坐坎宫斗母正神之职。钦承新命,克盖往愆!主

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名讳:知

东斗星官 苏讳护 金讳奎古

姬讳叔明 赵讳丙斋

西斗星官 黄讳天禄 龙讳环主

孙讳子羽 胡讳升知

胡讳云鹏古

中斗星官 鲁讳仁杰 晁讳雷斋

姬讳叔升主

中天北极 紫微大帝 姬讳伯邑考知

南斗星官 周讳纪 胡讳雷古

高讳贵 余讳成斋

孙讳宝 雷讳鹍北斗星官 黄讳天祥天罡 比干文曲主

窦讳荣武曲 韩讳升左辅知

韩讳变右弼 苏讳全忠破军古

鄂讳顺贪狼 郭讳宸巨门斋

董讳忠招摇主

群星名讳:知

青龙星 邓讳九公 白虎星 殷讳成秀古

朱雀星 马讳方 玄武星 徐讳坤斋

勾陈星 雷讳鹏 滕蛇星 张讳山主

太阳星 徐讳盖 太阴星 姜氏(纣后)知

玉堂星 商讳容 天贵星 姬讳叔乾古

龙德星 洪讳锦 红鸾星 龙吉公主斋

天喜星 纣王天子 天德星 梅讳伯主

月德星 夏讳招 天赦星 赵讳启知

貌端星 贾氏金府星 萧讳臻古

木府星 邓讳华 水府星 余讳元斋

火府星 火灵圣母 土府星 土讳行孙主

六合星 邓氏婵玉 博士星 杜讳元铣知

力士星 邬讳文化 奏书星 胶讳鬲古

河魁星 黄讳飞彪 月魁星 彻地夫人斋

帝车星 姜讳桓楚 天嗣星 黄讳飞豹主

帝略星 丁讳策 天马星 鄂讳崇禹知

皇恩星 李讳锦 天医星 钱讳保古

地后星 黄氏 宅龙星 姬讳叔德斋

伏龙星 黄讳明 驿马星 雷讳开主

黄幡星 魏讳贲 豹尾星 吴讳谦知

丧门星 张讳桂芳 吊客星 风讳林古

勾绞星 费讳仲 卷舌星 尤讳浑斋

罗�星 彭讳遵 计都星 王讳豹主

飞廉星 姬讳叔坤 大耗星 崇讳侯虎知

小耗星 殷讳破败 贯索星 丘讳引古

•从秦始皇开始到宣统结束,你可以数数嘛

秦始皇 嬴政

• 秦二世 胡亥

• 秦三世 子婴

▲汉

西汉

• 汉高帝 刘邦

• 汉惠帝 刘盈

•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 汉少帝 刘恭

• 汉少帝 刘弘

• 汉文帝 刘恒

• 汉景帝 刘启

• 汉武帝 刘彻

• 汉昭帝 刘弗陵

• 昌邑王 刘贺

• 汉宣帝 刘询

• 汉元帝 刘奭

• 汉成帝 刘骜

• 汉哀帝 刘欣

• 汉平帝 刘衍

• 孺子 刘婴

• 更始帝 刘玄

新朝

• 王莽

东汉

• 汉光武帝 刘秀

• 汉明帝 刘庄

• 汉章帝 刘炟

• 汉和帝 刘肇

• 汉殇帝 刘隆

• 汉安帝 刘祜

• 汉少帝 刘懿

• 汉顺帝 刘保

• 汉冲帝 刘炳

• 汉质帝 刘缵

• 汉桓帝 刘志

• 汉灵帝 刘宏

• 汉后少帝 刘辩

•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 魏武帝 曹操

• 魏文帝 曹丕

• 魏明帝 曹叡

•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 高贵乡公 曹髦

• 魏元帝 曹奂

蜀汉

• 汉昭烈帝 刘备

• 汉后主 刘禅

• 长沙桓王 孙策

• 吴大帝 孙权

• 吴废帝 孙亮

• 吴景帝 孙休

• 吴末帝 孙皓

▲西晋

• 宣帝 司马懿

• 景帝 司马师

•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 武帝 司马炎

• 惠帝 司马衷

• 怀帝 司马炽

•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 元帝 司马睿

• 明帝 司马绍

• 成帝 司马衍

• 康帝 司马岳

• 穆帝 司马聃

• 哀帝 司马丕

• 海西公 司马奕

• 简文帝 司马昱

• 孝武帝 司马曜

• 安帝 司马德宗

• 恭帝 司马德文

▲十六国

成汉

• (成)景帝 李特

• (成)武帝 李雄

• (成)哀帝 李班

• (成)幽公 李期

• (汉)昭文帝 李寿

• (汉)末主 李势

汉(前赵)

• (汉)光文帝 刘渊

• (汉)昭武帝 刘聪

• (汉)隐帝 刘粲

• (前赵)刘曜

后赵

• 明帝 石勒

• 海阳王 石弘

• 武帝 石虎

• 义阳王 石世

• 新兴王 石尊

• 石鉴

• 石祗

前凉

• 武公(明王) 张轨

• 元公 张实

• 成王 张茂

• 忠成公(文王) 张骏

•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 哀公 张耀灵

• 威王 张祚

•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 悼公 张天锡

后凉

• 懿武帝 吕光

• 隐王 吕绍

• 灵帝 吕纂

• 建康公 吕隆

西凉

• 武昭王 李暠

• 李歆

• 李恂

南凉

• 武王 秃发乌孤

• 康王 秃发利鹿孤

•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 建康公 段业

• 武宣王 沮渠蒙逊

• 哀王 沮渠牧犍

前燕

• 襄公 慕容廆

• 文明帝 慕容皝

• 景昭帝 慕容儁

•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 成武帝 慕容垂

• 惠愍帝 慕容宝

• 昭武帝 慕容盛

• 惠文帝 慕容熙

西燕

• 慕容泓

• 威帝 慕容冲

• 段随

• 慕容觊

• 慕容望

• 慕容忠

• 慕容永

北燕

• 惠懿帝 高云

• 文成帝 冯跋

• 昭成帝 冯弘

南燕

• 献武帝 慕容德

• 末主 慕容超

• 武烈帝 赫连勃勃

• 平原王 赫连昌

• 昌定王 赫连定

前秦

• 苻洪

• 景明帝 苻健

• 厉王 苻生

• 宣昭帝 苻坚

• 苻宏

• 哀平帝 苻丕

• 高帝 苻登

• 末主 苻崇

后秦

• 武昭帝 姚苌

• 文桓帝 姚兴

• 末主 姚泓

西秦

• 宣烈王 乞伏国仁

• 武元王 乞伏乾归

• 文昭王 乞伏炽盘

• 末主 乞伏慕末

冉魏

• 武悼天王 冉闵

代国

• 拓跋猗卢

• 拓跋普根

• 拓跋始生

• 平文帝 拓跋郁律

• 惠帝 拓跋贺傉

• 炀帝 拓跋纥那

• 烈帝 拓跋翳槐

•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吐谷浑

• 拓跋吐谷浑

• 吐延

• 叶延

• 碎奚

• 视连

• 视罴

• 乌纥提

• 树洛干

• 阿豺

• 慕璝

• 利延

• 拾寅

• 度易侯

• 伏连筹

• 夸吕

• 世伏

• 允伏

• 顺

• 诺曷钵

▲南北朝

南朝

• 武帝 刘裕

• 少帝 刘义符

• 文帝 刘义隆

• 太子 刘劭

• 孝武帝 刘骏

• 前废帝 刘子业

• 明帝 刘彧

• 后废帝 刘昱

• 顺帝 刘淮

• 高帝 萧道成

• 武帝 萧赜

• 郁林王 萧昭业

• 海陵王 萧昭文

• 明帝 萧鸾

• 东昏侯 萧宝卷

• 和帝 萧宝融

• 武帝 萧衍

• 临贺王 萧正德

• 简文帝 萧纲

• 豫章王 萧栋

• 武陵王 萧纪

• 元帝 萧绎

• 闵帝 萧渊明

• 敬帝 萧方智

• 宣帝 萧言

• 明帝 萧岿

• 后主 萧琮

• 武帝 陈霸先

• 文帝 陈蒨

• 废帝 陈伯宗

• 宣帝 陈顼

• 后主 陈叔宝

北朝

北魏

• 道武帝 拓跋珪

• 明元帝 拓跋嗣

• 太武帝 拓跋焘

• 南安王 拓跋余

• 文成帝 拓跋濬

• 献文帝 拓跋弘

• 孝文帝 元宏

• 宣武帝 元恪

• 孝明帝 元诩

• 幼主 元钊

• 孝庄帝 元子攸

• 长广王 元晔

• 节闵帝 元恭

• 安定王 元朗

• 孝武帝 元攸

东魏

• 孝静帝 元善见

西魏

• 文帝 元宝炬

• 废帝 元钦

• 恭帝 拓跋廓

北齐

• 文宣帝 高洋

• 废帝 高殷

• 孝昭帝 高演

• 武成帝 高湛

• 后主 高纬

• 安德王 高延宗

• 幼主 高恒

• 范阳王 高绍义

北周

• 文帝 宇文泰

• 孝闵帝 宇文觉

• 明帝 宇文毓

• 武帝 宇文邕

• 宣帝 宇文赟

• 静帝 宇文衍

▲隋

• 隋文帝 杨坚

• 隋炀帝 杨广

• 隋恭帝 杨侑

• 隋秦王 杨浩

• 隋越王 杨侗

▲唐

• 唐高祖 李渊

• 唐太宗 李世民

• 唐高宗 李治

•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 唐中宗 李显

• 唐殇帝 李重茂

• 唐睿宗 李旦

• 唐玄宗 李隆基

• 唐肃宗 李亨

• 唐代宗 李豫

• 唐德宗 李适

• 唐顺宗 李诵

• 唐宪宗 李纯

• 唐穆宗 李恒

• 唐敬宗 李湛

• 唐文宗 李昂

• 唐武宗 李炎

• 唐宣宗 李忱

• 唐懿宗 李漼

• 唐僖宗 李儇

• 唐昭宗 李晔

• 唐哀帝 李拀

南诏

渤海国

• 渤海高王 大祚荣

• 渤海武王 大武艺

• 渤海文王 大钦茂

• 大元义

• 渤海成王 大华屿

• 渤海康王 大嵩璘

• 渤海定王 大元瑜

• 渤海僖王 大言义

• 渤海简王 大明忠

• 渤海宣王 大仁秀

• 大彝震

• 大虔晃

• 大玄锡

• 大玮瑎

• 大諲撰

▲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 太祖 朱温

• 末帝 朱瑱

后唐

• 庄宗 李存勖

• 明宗 李亶

• 闵帝 李从厚

• 末帝 李从珂

后晋

• 高祖 石敬瑭

• 少帝 石重贵

后汉

• 高祖 刘知远

• 隐皇帝 刘承佑

后周

• 太祖 郭威

• 世宗 柴荣

• 恭帝 柴宗训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 太祖 钱鏐

• 世宗 钱元瓘

• 成宗 钱弘佐

• 忠逊王 钱弘倧

• 忠懿王 钱弘俶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 太祖 王审知

• 嗣王 王延翰

• 惠宗 王延钧

• 康宗 王昶

• 景宗 王曦

• 殷帝 王延政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 武信王 高季兴

• 文献王 高从诲

• 贞懿王 高宝融

• 荆南侍中 高保勖

• 荆南侍中 高继冲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 武穆王 马殷

• 衡阳王 马希声

• 文昭王 马希范

• 废王 马希广

• 恭孝王 马希萼

• 马希崇

吴国

(904年-937年)

• 太祖 杨行密

• 烈宗 杨渥

• 高祖 杨渭

• 睿帝 杨溥

南唐

(937年-975年)

• 烈祖 李升

• 元宗 李璟

• 后主 李煜

南汉

(917年-971年)

• 高祖 刘岩

• 殇帝 刘玢

• 中宗 刘晟

• 后主 刘鋹

北汉

(951年-979年)

• 世祖 刘旻

• 睿宗 刘钧

• 少主 刘继恩

• 英武帝 刘继元

前蜀

(907年-925年)

• 高祖 王建

• 后主 王衍

后蜀

(934年-965年)

• 高祖 孟知祥

• 后主 孟昶

▲宋

北宋

• 宋太祖 赵匡胤

• 宋太宗 赵光义

• 宋真宗 赵恒

• 宋仁宗 赵祯

• 宋英宗 赵曙

• 宋神宗 赵顼

•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 宋哲宗 赵煦

• 宋徽宗 赵佶

•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 宋高宗 赵构

• 宋孝宗 赵眘

• 宋光宗 赵淳

• 宋宁宗 赵扩

• 宋理宗 赵昀

• 宋度宗 赵禥

•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 宋恭帝 赵显

• 宋端宗 赵昰

• 赵昺

•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 辽东丹王 耶律倍

• 辽太宗 耶律德光

• 辽世宗 耶律阮

• 辽穆宗 耶律璟

• 辽景宗 耶律贤

•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 辽圣宗 耶律隆绪

• 辽兴宗 耶律宗真

• 辽道宗 耶律洪基

• 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夏

• 太祖 李继迁

• 太宗 李德明

• 景宗 李元昊

• 毅宗 李谅祚

• 惠宗 李秉常

• 崇宗 李乾顺

• 仁宗 李仁孝

• 桓宗 李纯佑

• 襄宗 李安全

• 神宗 李遵顼

• 献宗 李德旺

• 末帝 李睍

•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 金太宗 完颜晟

• 金熙宗 完颜亶

• 海陵王 完颜亮

• 金世宗 完颜雍

• 金章宗 完颜璟

• 卫绍王 完颜永济

• 金宣宗 完颜珣

• 金哀宗 宛颜守绪

•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

•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 元太宗 窝阔台

• 马乃真后 (称制)

• 元定宗 贵由

• 海迷失后 (称制)

• 元宪宗 蒙哥

• 元世祖 忽必烈

•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 天顺帝 阿速吉八

•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 元明宗 和世剌

• 元宁宗 懿璘质班

•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明

• 明太祖 朱元璋

•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 明成祖 朱棣, 年号永乐

•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

•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

•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

•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

•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

•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

•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

•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

•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

观棋

观棋,江苏扬州人,网络小说写手,作品有《凌霄之上》《万古仙穹》《仙国大帝》《长生不死》等。

2017年2月,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

中文名:观棋

国籍:中国

职业:网络小说写手

主要成就:2017年2月,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

代表作品:《万古仙穹》《仙国大帝》《长生不死》《邪魔妖道》《御道》

作者简介

观棋,江苏扬州人

从小爱听故事,长大了胡思乱想,爱好写作,希望将自己的幻想的故事与大家共享,自此走上了创作生涯。08年开始写作,日夜不停,笔耕不辍。曾发表《白中仙的修道生涯》、《御道》、《邪魔妖道》、《长生不死》、《仙国大帝》五部作品,共计近千万字。其中《长生不死》以其独创的新颖修行系统,迅速蹿红网络,在百度小说搜索榜,长期保持前十位置,深受读者喜爱。

观棋小说,以玄幻、仙侠为基础,剧情多以布局、解局为主,让读者在一次次的大浪潮中,感受书中各自风华绝代、有血有肉的人物。文风逻辑严谨,扣人心弦,更融入观棋大量人生体悟,让不同人观之各有所获。

2012年观棋携新书《仙国大帝》强势入驻塔读文学,引领仙侠小说新风尚。

他的作品:《长生不死》《邪魔妖道》《御道》《白中仙的修道生涯》《仙国大帝》《盖世天尊》《万古仙穹》《凌霄之上》

代表作品

《长生不死》

作品简介:

凡人篇:为求长生,图谋天下!

我钟山,要建立无上天朝,收集天下气运,冲刷己身业障,至此迎抗天威,开天辟地,长生不死。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功名!

为了长生。修功名者,建立天朝收集天下气运!修积阴德者,创立圣地积攒无量功德!修风水者,更是能够沟通阴阳两界,借天地之势!修运者,!修命者,!

《邪魔妖道》

内容简介:

这本书,将向你讲述,什么是魔,什么是道,什么是邪魔,什么是妖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邪魔妖道。邪魔妖道者,邪魔妖道也。

最后更新:第四百零九章我宣布(大结局)(10-06-03)

《白中仙的修道生涯》

关注度:4398字数:486814字类别:武侠仙侠状态:完结

内容简介:

本书走中庸之路,讲述主角绝境重生以后的修道生活。内容光怪6离,场景宏伟壮阔,讲述一个没有圣人的世界,主角成圣的过程。

《御道》

内容简介:

《白中仙的修道生涯》前传,在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里面,主角用一生的成长,演绎道的存在,道的强大,道的主宰。

最后更新:第一百二十五章盘古(大结局)

《仙国大帝》类别:修真状态:已完结

内容简介:

天下之大,惟我正统!以天朝之势横扫天下仙门!一个修‘帝王之道’的强者,降临仙门林立的世界,让修行者鄙夷的一个世俗王朝,一步步走到与各大顶级仙门平起平坐。王朝的法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正统只有一个,一切仙门,都是非法组织!

《盖世天尊》分类:仙侠修真状态:完结

内容简介:

百国争霸,与天地争运。百家争鸣,与天地争道。立国者,横扫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立教者,三界六道,唯我独尊。苍生如蝼蚁,圣贤如草芥,教不立,流星璀璨,立教者,与天同齐!

最后更新:第四卷第四十三章魔猿破封

《凌霄之上》分类:修真状态:完结

内容简介:

王雄,东方王之子,濒临死亡觉醒前世记忆,重掌人间权柄,携千军万马,发大杀机,重蹬仙界旧地,征伐四方仙神,斗转星移,天翻地覆!

  伊凡大帝 伊凡大帝

  伊凡四世,即广为人知的伊凡大帝,是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伊凡雷帝对俄罗斯的影响深远,关于他的传说数百年来不胜枚举,对于他的历史评价也一直众说纷纭。传统上认为伊凡雷帝是一位暴君,生性冷酷无情,残忍多疑,视人命如草芥,尤其是晚年,对周围的大臣们几乎陷入病态的猜忌并大肆杀戮;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历史资料证明,伊凡大帝是当时沙皇俄国出色政治家和学者,博览群书,重视教育,推行了大量在历史上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措施,为俄罗斯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年伊凡大帝的父亲瓦西里三世在病重之际,为了保障儿子日后的王位稳定,特意下诏建立了一个由七位大贵族组成的摄政会议,这七位贵族将辅佐年幼的伊凡,直至他到十五岁亲政时为止。这七个人都是当时权倾一时的重臣,其中以伊凡的舅舅格林斯基大公为首,其次还有瓦西里三世的弟弟,也就是伊凡的叔叔安德烈;门庭显赫的瓦西里和伊万·舒伊斯基兄弟(另有父子的说法),另外三位是扎哈林,图奇科夫和沃伦佐夫三位大公。按照瓦西里三世的想法,这种安排足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可以保证年幼的伊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反对派云集的大贵族杜马。

  1533年12月4日,瓦西里三世病逝。三岁的伊凡即位,史称伊凡四世。虽然瓦西里三世在生前就规定摄政会议将辅佐伊凡,但实际对朝政最有影响力的还是伊凡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年轻寡居的叶莲娜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宠臣,一位名叫伊万·奥伯连斯基的贵族。在奥伯连斯基的支持下,叶莲娜逐渐产生了所谓垂帘听政的想法,于是开始着手清除摄政会议。

  这样,瓦西里三世去世还不到一年,大公国内部就开始分裂,以摄政会议的王党为一方,以叶莲娜为首的后党为另一方,权力之争拉开序幕。第一个回合的后党和王党之争以太后叶莲娜的胜利而告终。

  叶莲娜对王党下手的突破口是1534年夏天的高级将领叛逃事件。这年8月3日,总领莫斯科南郊重镇谢尔普霍夫城军政的别利斯基大公和名将利亚茨基叛逃,投奔立陶宛大公国去了。时隔两天,因受到叛逃事件影响,摄政会议中为首的贵族格林斯基大公被逮捕入狱(另有被杀的说法),接着沃伦佐夫大公也遭到逮捕。接下来握有兵权的别利斯基和沃罗滕斯基家族也受到牵连,多人被逮捕。在一系列逮捕之后,叶莲娜在奥伯连斯基支持下成为摄政王,实际独揽大权。

  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摄政期间,莫斯科大公国正在和立陶宛、克里木汗国和喀山汗国处于连年征战状态。为了保证莫斯科大公国的稳定发展,莫斯科大公国在这些军事冲突中占上风时,格林斯卡娅太后成功地这些敌对国家讲和。另外格林斯卡娅还推行了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在俄罗斯货币体系中补充了一个新的货币单位:戈比,按照欧洲习惯,规定戈比是卢布的辅币,100个戈比等于一个卢布。

  格林斯卡娅在摄政四年后的1538年4月3日,突然暴病身亡。史学界一致认为,太后格林斯卡娅是被毒害谋杀的。无论如何,年幼的伊凡成为孤儿。王党卷土重来,在格林斯卡娅去世后六天,就逮捕了太后的宠臣奥伯连斯基,将其投入监狱处死。以舒伊斯基兄弟为首的王党重新执掌摄政会议,操纵伊凡处理国政。舒伊斯基兄弟虽累世名门,但是对伊凡四世毫无敬意,欺负伊凡年幼,在宫廷上下为所欲为,甚至公开侮辱伊凡和他弱智的弟弟尤里。在瓦西里·舒伊斯基死后,伊万·舒伊斯基成为摄政王。

  舒伊斯基的摄政王没有当几天,就在1540年被大贵族杜马驱逐,取而代之的是为人正直的别利斯基大公。过了两年,舒伊斯基再次暗中活动,推翻了别利斯基,再次成为摄政王。舒伊斯基一上台,就对反对他的朝臣们大肆迫害,逮捕杀掉了不少支持伊凡和别利斯基的大臣。

  舒伊斯基在权势炙手的时候,只注意监视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却忘了盯住早熟的少年大公伊凡四世。1543年12月29日,在大贵族杜马开会期间,时年十三岁的伊凡四世突然命令手下卫兵逮捕舒伊斯基。尽管当时舒伊斯基在伊凡周围和朝中安插了不少党羽,但是事发突然,谁也没有想到伊凡能有此举,更不敢公开在朝堂之上反对大公。支持伊凡的大臣们趁机一举消灭了舒伊斯基在朝中的势力,同时推举伊凡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尤里·格林斯基为摄政王。

  1546年12月,伊凡四世决定开始亲政。次年1月16日,伊凡登上王位,正式自称沙皇。拜占庭大牧首约瑟夫和其他三十六位拜占庭教区都主教承认了伊凡的沙皇称号,得到了东正教会的认可,这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君权神授"和"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的认可,也就是俄罗斯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而莫斯科是君士坦丁堡的继承人这个神权和君权交织的双重法律认可。于是,沙皇俄国诞生了。

  伊凡登基后不到一个月,就举行大婚--皇后是阿娜斯塔西·科什金娜,是御前侍臣罗曼·扎哈林-尤里耶夫的女儿。阿娜斯塔西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以性格温柔,心地善良著称。罗曼家族因女儿为后而一跃成为显贵,从此自称罗曼诺夫家族。时隔百年,罗曼诺夫家族建立了俄罗斯留里克王朝之后的第二个王朝,而俄罗斯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彼得一世,按照家谱推算就是阿娜斯塔西的侄孙。

  雄心勃勃的少年沙皇开始推行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1547年莫斯科大火之后,伊凡四世平定了城中居民因谣言煽动而引发的暴乱,此后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智囊团。

  伊凡四世和他的智囊团们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包括建立新的贵族代议机构--缙绅会议,此后又建立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行政衙门,专门处理政务。后来这个行政衙门成为中央政府的前身,此后从这个部门还分立出了外交衙门、刑事衙门等部门。伊凡四世还改革了司法制度,改变了此前在俄罗斯各城镇中督军和领主们独揽司法权的局面,规定凡是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有当地的贵族、缙绅等陪同听审,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陪审团制度。对沙皇俄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还是军事改革:伊凡四世下令建立起职业的国家军队,将原来各城市里民兵性质的武装统一编为常备正规军,并指派贵族担任这些军队的将领;正式引入服役概念,规定凡是食俸禄者,必须在军中服役。这样各地的贵族子弟都被指派到军队中,担任各级将领,而贵族子弟获得官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战场上获得军功。此外伊凡四世还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兵种--射击军,射击军就驻扎在莫斯科城中,装备精良,配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比起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射击军无疑是沙皇俄国的精锐力量。后来的历史证明,射击军在日后200余年的俄罗斯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伊凡四世还正式确定了俄国的国徽。从伊凡四世开始,俄国的国徽不仅仅是从拜占廷继承来的双头鹰,双头鹰的胸前还加上了留里克家族的族徽--绘有圣乔治立马挥矛,刺杀巨龙图案的盾牌。这个国徽图案被罗曼诺夫王朝沿用,直到现在的联邦制的俄罗斯。

  1552年,伊凡四世已经亲政六年。22岁的伊凡踌躇满志,在成功推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内政之后,决定继续祖辈和父辈未竟的扩张事业。他选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喀山汗国。

  伊凡四世即位之初,经祖辈、父辈两代的大力扩张,俄罗斯实际有效控制的领土面积已经和现代德法两国面积总和相当。俄罗斯的领土北起卡累利阿半岛,西至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戈梅利-切尔尼科夫一线,与波兰立陶宛王国接壤;在西南方和克里木汗国接壤,边境线从库尔斯克、叶列茨一线直至伏尔加河和苏拉河汇合处;在正南方就是顿河草原,那里居住着大量各斯拉夫民族、高加索民族和鞑靼人组成的哥萨克人,再就是鞑靼人建立的诺盖大汗国和诺盖小汗国;在伏尔加河流入里海的入海口处是鞑靼人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国;而向东,就是俄罗斯的老对手喀山汗国。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伊凡四世执政初期的沙皇俄国,在南部、东部和北部,所谓边境线实际是地理概念,模糊不定,更没有明确的边界标志,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大致的势力范围。但在西部边界,也就是和立窝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王国接壤的那个边境线,和今天俄罗斯的西部边界线惊人地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当时切尔尼戈夫等地已经在俄国版图内(现在属于乌克兰领土),乌克兰首都基辅位于当时的边境线上;此外沿着波罗的海的海岸线,一条宽70-100公里的狭长领土,也就是今日圣彼得堡一带,当时还是立窝尼亚的领土。日后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和欧洲的邻居们展开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

  俄罗斯境内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自然是莫斯科。根据当时的统计,莫斯科城中共有41500户,居民数量超过10万人。当时俄罗斯在北部地区建立了为数不多的居民点,最北边的居民点已经建到了北极圈内。

  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改革,伊凡四世极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把政权和军队牢牢地抓在手里。这首先体现在军队的作战能力上:当时的俄军装备了十六世纪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火炮,相应地也建立了一个新的军种--炮兵,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的军队之一。经过数年经营,俄军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火炮。

  据当时神圣罗马帝国驻沙皇俄国的大使约翰·科本采里写给皇帝马克西米里安二世的密信中记载,俄军每次发动大型战役,至少要出动上百门大炮。原来在中世纪时期建造的不可逾越的高大坚固的城墙,现在已经挡不住俄军大炮的轰击。除此以外,伊凡四世还下令铸造了重炮,这种大炮竟然重达数吨,每个炮弹的重量达到上百公斤。每当战场上俄军炮声轰鸣,往往能给敌方军队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

  伊凡四世下令铸造的这批火炮不但威力巨大,而且服役寿命超常。每门大炮的服役年龄长达数十年,个别火炮竟然在十七世纪时仍在使用。这固然是因为当时的火炮结构简单,粗大笨重,不易损坏;但从另一方面,当时俄罗斯的火炮铸造工艺高超,金属锻造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也是火炮服役寿命长达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俄军完成鸟枪换炮的转变后,雄心万丈的伊凡四世决定像祖辈和父辈一样,开疆拓土。第一个目标就选定了喀山汗国。

  当时喀山汗国和克里木汗国的统治者均出自吉雷家族,喀山汗国的君主就是当年从克里木汗国迎奉入朝的。当莫斯科忙于内乱时,喀山汗国屡屡侵袭莫斯科东部边境城镇,主要的侵袭目标就是下诺夫哥罗德、维亚特卡、弗拉基米尔、科斯特罗马等城镇。

  伊凡四世决定亲征喀山,目的已不仅仅是让喀山俯首称臣,成为藩属国,而是彻底征服,把喀山并入俄国领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伊凡三世前后共三次出征喀山汗国。前两次东征因为天气原因和兵力不足而失败。

  1552年10月份,伊凡四世率军第三次亲征喀山汗国。这一次伊凡四世带了一支15万人的庞大军队,另外配备了150门火炮。喀山抵挡不住俄军的进攻,很快喀山就陷落了。称霸百年的喀山汗国灭亡。

  伊凡四世废掉了喀山汗,手下大将亚历山大·舒伊斯基被任命为喀山督军,喀山正式并入俄罗斯版图。

  历史学家们承认,征服喀山对俄罗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战略上,改变了俄罗斯强敌环伺的恶劣地缘政治局面,在东面打开了一个缺口,除去了俄罗斯在东部的心腹大患,使得边境城镇免予鞑靼骑兵频繁的侵袭之苦。从长远看,这使得俄罗斯腾出手来,以各个击破的战术,逐个灭掉了周围的强国,将领土扩张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次,喀山汗国的灭亡搬掉了沙皇俄国东进的最大障碍。在征服喀山后,向东可以翻越乌拉尔山,向南可以顺伏尔加河南下直达里海,这样西伯利亚和阿斯特拉罕两个汗国已成沙俄的囊中物。

  为了纪念征服喀山汗国,伊凡四世下令在克里姆林宫前面的广场上建立一座教堂,名为圣母大教堂,即今日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喀山汗国灭亡后,俄罗斯加紧了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殖民化,俄罗斯各地移民大举向东迁徙,潮水般地漫延过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裘皮和木材变成滚滚财富,通过喀山流入莫斯科,使得俄罗斯在同欧洲的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喀山就成为了多民族混居的繁华重镇。

  此后数年时间里,伊凡四世派遣大将舍米亚金、切列米辛诺夫等出兵攻打阿斯特拉罕汗国,在顿河哥萨克骑兵的协助下,两度重创阿斯特拉罕汗国主力部队,最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伏尔加河和里海交汇处的都城阿斯特拉罕。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灭亡。这样,伊凡四世的沙皇俄国征服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把领土扩张到了里海沿岸,并把扩张的触角伸向了高加索、中亚和西伯利亚。此时,西伯利亚汗国、诺盖大汗国和南方草原上的哥萨克人在名义上已经臣服于莫斯科。哥萨克人以实际独立的地位、拥有新占领土地的条件,为沙皇镇守南部边疆并成为开拓东部领土的先锋。

  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军事、政治胜利之后,伊凡四世开始集中精力对付克里木汗国。

  在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相继灭亡后,吉雷王朝的克里木汗德夫列特一世发誓要使阿斯塔拉罕和喀山复国。德夫列特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先是1558年莫斯科的盟友、波兰将领维什涅韦茨基率军在亚速海出海口处的要塞亚速击败克里木军队,接着在1559年又被伊凡四世派出的名将阿达舍夫率兵击败,克里木汗国军队败退至克里木半岛。

  阿达舍夫攻克了克里木汗国以贩卖人口而繁荣起来的港口城市克兹列夫,解救了大量的被掳人口和奴隶。虽然阿达舍夫的军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最终未能攻进汗国腹地克里木半岛,没能给克里木汗国以毁灭性的打击。做为反击,德夫列特一世的克里木军队和奥斯曼土耳其联军两度东征阿斯特拉罕,但均被阿达舍夫率领的俄军击败。

  但是屡败屡战的德夫列特一世不肯就此罢休,不停北伐俄罗斯,终于在短短三年后攻陷莫斯科,成为克里木汗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伊凡四世在对外扩张频频得分之际,国内政局出现动荡。宫廷内出现的事变使得伊凡四世的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

  1553年,伊凡四世突然病倒,高烧不退。宫廷御医束手无策,马上就有消息说沙皇将不治身亡。沙皇病重的消息传出宫去,大贵族们马上就激烈的权力之争,为日后权力划分展开激烈争夺。争夺之激烈已经达到了公开程度。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伊凡四世竟奇迹般地复愈。从此就产生了有关伊凡四世的第一个传说:据说伊凡四世当时确实不治身亡,此后代替他秉政的是另一个人;另一种说法是伊凡四世当时确实未死,但高烧导致发疯,此后自称瓦西里·勃拉仁内,流浪民间。但这两种说法均未得到正史的认可。

  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同这一地区的邻居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伊凡四世时代,俄罗斯的边境线是楚德湖北岸和拉多加湖西岸,边境线与芬兰湾平行,距俄境到芬兰湾最近处仅70余公里。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土扩张,而是具有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如果俄罗斯能够在芬兰湾建立一个港口,就可以贯通整个北方通商路线,自行出海,到英国、丹麦进行自由贸易,而不必途经波兰立陶宛王国或者瑞典;其次,没有港口城市,就无法建立起强大的海军,也就无法保证俄国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存在。

  1556年,俄军向瑞典发动了进攻。战争持续了一年,以双方签订诺夫哥罗德和约而告终。这场战争没有给伊凡四世带来任何实际结果:双方边境线依旧,各自归还了对方的俘虏。唯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瑞典无条件放回了俄军战俘,而俄方只在收到瑞典的赎金后才归还了战俘。

  1558年,伊凡四世向立窝尼亚发动进攻。战争开始后,俄军节节胜利,连下四城,立窝尼亚骑士团遭到沉重打击。战争持续到了1559年,立窝尼亚实际已经不复存在,其领土划入波兰立陶宛王国、瑞典和丹麦三国的势力范围。

  当时的欧洲各国广泛流传着关于沙皇俄国的各种可怕的传说,欧洲人,从平民百姓到王公君主们很少有人到过莫斯科,道听途说的结果就是把俄罗斯想象成半开化的国家,把俄罗斯人想象成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可以说,欧洲是把俄罗斯和鞑靼人、奥斯曼土耳其相提并论的。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军事行动引发了欧洲的恐慌。接下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瑞典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原本即将以俄军胜利告终的立窝尼亚战争变得长期化,参战各方停停打打,不断地和谈、开战,就这样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583年。最终俄罗斯也没能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持续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不但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以俄罗斯西北领土上的六座城市被瑞典占领而告终。

  1560年,伊凡四世的皇后阿娜斯塔西·格林斯卡娅暴病身亡。实际上皇后死于投毒。四百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的科学家们打开了格林斯卡娅皇后的棺椁,采样阿娜斯塔西的头发进行了化学化验,发现了体内大量的铅、汞和砷,这就证明了伊凡四世的皇后确实是被投毒谋杀的。

  在丧妻之后,伊凡四世的性格大变,日益变得多疑冷酷。伊凡四世对周围近臣和贵族们的怀疑逐渐变为猜忌以致憎恨。本来就时时盘算如何巩固君权、削弱贵族势力的伊凡四世变得烦躁暴戾,开始对大臣们斧钺相向。

  1562年,伊凡四世宣布"消藩",直接剥夺了所有贵族的领地,宣布所有俄罗斯的土地为沙皇一人所有,也大概就是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时的沙皇俄国是典型的分封建制的君主集权国家,所有受分封的督军、贵族各自代表沙皇统治自己的领地,也就是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一来,失去领地的贵族们变成了依靠国家俸禄生活的"公务人员",不但权力遭到剥夺,在经济上也陷入受制于沙皇的境地。

  沙皇的举动招致了众多贵族们的齐声反对,在遭到镇压后很多贵族暗中联络波兰立陶宛王国,甚至个别激进的贵族们策划推翻伊凡四世,另立沙皇。这使得伊凡四世开始对贵族们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

  伊凡四世首先清洗了自己的近臣,提拔了一些本非贵族出身的大臣。正因为他们的非贵族出身,才获得了沙皇的信任。而这批近臣也不遗余力地依靠铲除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来博得伊凡四世的信任与欢心。在这批近臣中,最出名的就是名为格里高利·斯库拉托夫的御前侍臣,因其身材矮小,人送外号"矮子斯库拉托夫"。

  1564年12月3日,伊凡四世离开莫斯科,前往莫斯科附近的小城亚历山德罗夫。在这里,伊凡四世向莫斯科的宫里发去手谕,指责莫斯科的主教和贵族们勾结波兰立陶宛王国,指责他们叛国,伊凡四世称自己因此深觉受辱,宣布退位,不再当沙皇。但同时伊凡四世有没有指明谁来继承皇位。手谕传到莫斯科,朝中大臣们和主教均无言以对:众人皆知,伊凡四世的所谓叛国指控纯属凭空捏造,宣布退位却不指明继承人,是明摆着在做出姿态。但这些大臣又不愿做谄媚献谀之徒,不愿公开对伊凡四世歌功颂德,大表忠心,最后只好沉默,不做应对。

  莫斯科群臣的沉默激怒了伊凡四世,他把这种沉默看成是对其不忠的表现。伊凡四世宣布建立消藩区,并在消藩区属地挑选精壮青年,严加训练,建立了沙皇禁军。所谓消藩区,就是沙皇直辖区,在行政上直接受沙皇管辖。消藩区覆盖了莫斯科周围的几个城市,还有莫斯科城内的几条街道。在消藩区内,执行沙皇意志的只有禁军,禁军集司法、审判和执法于一身,而且只向沙皇一人负责。这就使得伊凡四世可以随时按照个人意愿,逮捕任何一个人,不经任何司法程序随意定罪,加以处置。

  禁军士兵们骑着马,全副武装,身后背着扫帚,象征着要扫除一切"叛国者";马颈下挂着狗头,象征着对沙皇的忠心,随时准备按照沙皇的意愿咬死任何人。他们终日在消藩区内巡行,逮捕了大量"叛国投敌"的贵族,大多数被逮捕者很快就被处死,极少部分人侥幸得以全生,但被流放到北部高寒地区。据史书记载,有时在一天里处死的人之多,以致流经亚历山德罗夫的舍尔纳河被染成了红色。

  伊凡四世在基本清除了他认为的贰臣之后,回到了莫斯科。这时候伊凡四世的独裁权力达到了顶峰,全俄罗斯上下噤若寒蝉,无人敢于发表任何与沙皇相左的言论。

  在贵族们集体失声之际,只有代表神权的教会,敢于公开反对沙皇。1568年,德高望重的都主教菲利普拒绝支持伊凡四世的消藩制度,并多次声言沙皇的举动是逆天而行,不符合基督教义。伊凡四世并未因为都主教德高望重、以上帝名义代言就有所忌惮,暴怒之中下令将菲利普都主教投入监狱,次年被"矮子斯库拉托夫"扼死在狱中。

  对贵族们大肆杀戮之后,伊凡四世并未罢手,清洗和镇压浪潮被沙皇禁军进一步放大。根据密报,伊凡四世认为诺夫哥罗德暗中和波兰立陶宛王国勾结,图谋叛变,于是派禁军前往该城,大肆进行逮捕和处决,诺夫哥罗德被禁军血洗一空。

  伊凡四世因消藩过程中展现出的恐怖手段,获得了"伊凡雷帝"的称号。

  但另有史料表明,伊凡四世的独裁有可能被夸大了,镇压和清洗没有达到传说中的规模,例如他就曾亲自赦免了很多贵族,而且严格恪守基督教教义,清明行政。身为沙皇,每天清晨四时就起床处理政务,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教堂内做祈祷。以虔诚的东正教徒自居的伊凡四世,竭力展现宽宏仁慈的一面,但还是背负上了暴君的恶名。

  现在有关消藩前后的历史,大多出自外国驻俄罗斯使节们和反对伊凡四世的贵族们的记载。当时俄罗斯当时印刷出版远不如欧洲不发达,俄罗斯宫廷史官记载的历史传播范围远远不如前者。换句话说,伊凡四世丧失了话语权,在新闻战中败给了反对派。但在当时,伊凡四世并不关心自己的历史名誉,他关心的只是如何巩固君权。

  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可避免地招致外敌的大举入侵。南方一直寻隙觊觎俄罗斯的克里木汗国集结兵力,开始进攻俄罗斯。

  此前克里木汗国一直没有停止对沙皇俄国南部地区的侵袭,远在伊凡四世消藩之前,克里木汗国就曾在1552年联合土耳其盟军,出动7千余骑兵,打到图拉附近,被当地守军击退;后又集合了6万余人的军队再度大举入侵,但被舍列梅捷夫大公率领的7500人的精锐射击军再度击退。

  1571年,波兰立陶宛国王西格蒙德-奥古斯特劝说克里木汗德夫列特一世进攻俄罗斯。德夫列特一世一直以鞑靼人诸汗国之首自居,加之此前曾发誓要恢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故而作了充分准备,进军北伐。这一年,德夫列特一世集合了汗国的4万精兵,此外又征集了大小诺盖汗国、高加索的切尔克斯人,出兵北上。很快,克里木汗国的联军就抵达俄罗斯腹地,占据了莫斯科以南的大片土地。起初德夫列特一世并没有计划进攻兵精粮足的莫斯科,但在北伐途中,遇到少量背叛伊凡四世、前来投奔克里木汗的俄军。据叛军透露的情报,俄罗斯不但因消藩引发政局动荡,而且这一年又发生大面积饥荒,加之爆发瘟疫,因饥饿和瘟疫致死的人多达数十万,莫斯科城内空虚,已经无力对抗克里木军队。德夫列特闻言,立即决定全力进攻莫斯科。

  德夫列特一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在力量对比悬殊之际仍未敢轻敌大意。他派出少量部队佯攻俄军防守严密的莫斯科南大门谢尔普霍夫要塞,自己率领主力绕过要塞,西进越过乌格拉河,从西南方向进攻莫斯科。莫斯科西南地区之有6千名守军,很快就全军覆没。此后德夫列特的军队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直抵莫斯科城下。

  伊凡四世曾有众多妻子,史书上正式记载的就有七个或八个。按照东正教规定,沙皇只能三次成婚,其他的妻子均为非法,得不到教会的承认。在十月革命前,结婚生子等民政不是由行政部门来负责,而是教会才有权力承认婚姻是否合法和有效。伊凡四世的第一个妻子阿娜斯塔西在1560年夏被毒害致死后,伊凡四世于次年再婚,但很快第二个妻子也死掉了。此后伊凡四世的第三个妻子还未及成婚就死了,他就这样频繁再婚,直至第八个妻子。

  教会只承认伊凡四世的前四个妻子是合法的。这四个妻子都是在教会承认后才正式被宣布为皇后。伊凡四世的频繁再婚在当时是很不同寻常的。

  伊凡四世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一方面严格恪守教义,但另一方面在结发妻子被害后,性格变得多疑暴戾,续弦妻子中有几个就是遭到伊凡四世猜忌,在暴怒中下令被毒死或是扔到河中溺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伊凡四世一直想生一个继承人。

  伊凡和阿娜斯塔西一共生了五个孩子,长女安娜和次女玛丽娅都在幼年夭折。此后伊凡又生了个儿子德米特里,本可立为王储,但在德米特里两岁的时候,被保姆失手坠入河中,溺水身亡。伊凡和阿娜斯塔西此后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做伊万,另一个是弱智的幼子费奥多尔(历史惊人地相似:当年伊凡四世的弟弟尤里也是弱智)。伊凡四世和其余合法的三位妻子均无子嗣,这样伊凡膝下只有伊万和费奥多尔两个儿子,费奥多尔弱智,不能继承大统,伊万就成了唯一的继承人,遂被立为王储。

  1580年,伊凡四世最后一次结婚。末任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伊凡给这个儿子起名为季米特里。因为这个婚姻为得到教会承认,季米特里被认为是非法所生的私生子。

  就在这一年,在伊凡四世的住持下,弱智的儿子费奥多尔举行大婚,新娘是消藩时期禁军将领戈东诺夫的女儿伊琳娜。婚后,戈东诺夫家族成为皇亲,故而全家被加官进爵,家族长子鲍里斯,也就是国舅,被册封大贵族称号。

伊凡四世在对外扩张频频得分之际,国内政局出现动荡。宫廷内出现的事变使得伊凡四世的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

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13岁时就下令处死了反对他的世袭大领主,盛怒之下,竟然用手杖打死了长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特别惊骇和恐怖。“雷帝”(即“可怕的伊凡”或“恐怖的伊凡”)的外号由此而来。1553年,伊凡四世突然病倒,高烧不退。宫廷御医束手无策,马上就有消息说沙皇将不治身亡。沙皇病重的消息传出宫去,大贵族们马上就激烈的权力之争,为日后权力划分展开激烈争夺。争夺之激烈已经达到了公开程度。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伊凡四世竟奇迹般地复愈。从此就产生了有关伊凡四世的第一个传说:据说伊凡四世当时确实不治身亡,此后代替他秉政的是另一个人;另一种说法是伊凡四世当时确实未死,但高烧导致发疯,此后自称瓦西里·勃拉仁内,流浪民间。但这两种说法均未得到正史的认可。

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同这一地区的邻居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伊凡四世时代,俄罗斯的边境线是楚德湖北岸和拉多加湖西岸,边境线与芬兰湾平行,距俄境到芬兰湾最近处仅70余公里。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土扩张,而是具有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如果俄罗斯能够在芬兰湾建立一个港口,就可以贯通整个北方通商路线,自行出海,到英国、丹麦进行自由贸易,而不必途经波兰立陶宛王国或者瑞典;其次,没有港口城市,就无法建立起强大的海军,也就无法保证俄国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存在。

1556年,俄军向瑞典发动了进攻。战争持续了一年,以双方签订诺夫哥罗德和约而告终。这场战争没有给伊凡四世带来任何实际结果:双方边境线依旧,各自归还了对方的俘虏。唯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瑞典无条件放回了俄军战俘,而俄方只在收到瑞典的赎金后才归还了战俘。

1558年,伊凡四世向立窝尼亚发动进攻。战争开始后,俄军节节胜利,连下四城,立窝尼亚骑士团遭到沉重打击。战争持续到了1559年,立窝尼亚实际已经不复存在,其领土划入波兰立陶宛王国、瑞典和丹麦三国的势力范围。

当时的欧洲各国广泛流传着关于沙皇俄国的各种可怕的传说,欧洲人,从平民百姓到王公君主们很少有人到过莫斯科,道听途说的结果就是把俄罗斯想象成半开化的国家,把俄罗斯人想象成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可以说,欧洲是把俄罗斯和鞑靼人、奥斯曼土耳其相提并论的。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军事行动引发了欧洲的恐慌。接下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瑞典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原本即将以俄军胜利告终的立窝尼亚战争变得长期化,参战各方停停打打,不断地和谈、开战,就这样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583年。最终俄罗斯也没能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持续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不但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以俄罗斯西北领土上的六座城市被瑞典占领而告终。

1560年,伊凡四世的皇后阿娜斯塔西·格林斯卡娅暴病身亡。实际上皇后死于投毒。四百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的科学家们打开了格林斯卡娅皇后的棺椁,采样阿娜斯塔西的头发进行了化学化验,发现了体内大量的铅、汞和砷,这就证明了伊凡四世的皇后确实是被投毒谋杀的。

在丧妻之后,伊凡四世的性格大变,日益变得多疑冷酷。伊凡四世对周围近臣和贵族们的怀疑逐渐变为猜忌以致憎恨。本来就时时盘算如何巩固君权、削弱贵族势力的伊凡四世变得烦躁暴戾,开始对大臣们斧钺相向。

1562年,伊凡四世宣布消藩,直接剥夺了所有贵族的领地,宣布所有俄罗斯的土地为沙皇一人所有,也大概就是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时的沙皇俄国是典型的分封建制的君主集权国家,所有受分封的督军、贵族各自代表沙皇统治自己的领地,也就是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一来,失去领地的贵族们变成了依靠国家俸禄生活的公务人员,不但权力遭到剥夺,在经济上也陷入受制于沙皇的境地。

沙皇的举动招致了众多贵族们的齐声反对,在遭到镇压后很多贵族暗中联络波兰立陶宛王国,甚至个别激进的贵族们策划推翻伊凡四世,另立沙皇。这使得伊凡四世开始对贵族们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

伊凡四世首先清洗了自己的近臣,提拔了一些本非贵族出身的大臣。正因为他们的非贵族出身,才获得了沙皇的信任。而这批近臣也不遗余力地依靠铲除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来博得伊凡四世的信任与欢心。在这批近臣中,最出名的就是名为格里高利·斯库拉托夫的御前侍臣,因其身材矮小,人送外号矮子斯库拉托夫。

1564年12月3日,伊凡四世离开莫斯科,前往莫斯科附近的小城亚历山德罗夫。在这里,伊凡四世向莫斯科的宫里发去手谕,指责莫斯科的主教和贵族们勾结波兰立陶宛王国,指责他们叛国,伊凡四世称自己因此深觉受辱,宣布退位,不再当沙皇。但同时伊凡四世有没有指明谁来继承皇位。手谕传到莫斯科,朝中大臣们和主教均无言以对:众人皆知,伊凡四世的所谓叛国指控纯属凭空捏造,宣布退位却不指明继承人,是明摆着在做出姿态。但这些大臣又不愿做谄媚献谀之徒,不愿公开对伊凡四世歌功颂德,大表忠心,最后只好沉默,不做应对。

莫斯科群臣的沉默激怒了伊凡四世,他把这种沉默看成是对其不忠的表现。伊凡四世宣布建立消藩区,并在消藩区属地挑选精壮青年,严加训练,建立了沙皇禁军。所谓消藩区,就是沙皇直辖区,在行政上直接受沙皇管辖。消藩区覆盖了莫斯科周围的几个城市,还有莫斯科城内的几条街道。在消藩区内,执行沙皇意志的只有禁军,禁军集司法、审判和执法于一身,而且只向沙皇一人负责。这就使得伊凡四世可以随时按照个人意愿,逮捕任何一个人,不经任何司法程序随意定罪,加以处置。

禁军士兵们骑着马,全副武装,身后背着扫帚,象征着要扫除一切叛国者;马颈下挂着狗头,象征着对沙皇的忠心,随时准备按照沙皇的意愿咬死任何人。他们终日在消藩区内巡行,逮捕了大量叛国投敌的贵族,大多数被逮捕者很快就被处死,极少部分人侥幸得以全生,但被流放到北部高寒地区。据史书记载,有时在一天里处死的人之多,以致流经亚历山德罗夫的舍尔纳河被染成了红色。

伊凡四世在基本清除了他认为的贰臣之后,回到了莫斯科。这时候伊凡四世的独裁权力达到了顶峰,全俄罗斯上下噤若寒蝉,无人敢于发表任何与沙皇相左的言论。

在贵族们集体失声之际,只有代表神权的教会,敢于公开反对沙皇。1568年,德高望重的都主教菲利普拒绝支持伊凡四世的消藩制度,并多次声言沙皇的举动是逆天而行,不符合基督教义。伊凡四世并未因为都主教德高望重、以上帝名义代言就有所忌惮,暴怒之中下令将菲利普都主教投入监狱,次年被矮子斯库拉托夫扼死在狱中。

对贵族们大肆杀戮之后,伊凡四世并未罢手,清洗和镇压浪潮被沙皇禁军进一步放大。根据密报,伊凡四世认为诺夫哥罗德暗中和波兰立陶宛王国勾结,图谋叛变,于是派禁军前往该城,大肆进行逮捕和处决,诺夫哥罗德被禁军血洗一空。

伊凡四世因消藩过程中展现出的恐怖手段,获得了伊凡雷帝的称号。

但另有史料表明,伊凡四世的独裁有可能被夸大了,镇压和清洗没有达到传说中的规模,例如他就曾亲自赦免了很多贵族,而且严格恪守基督教教义,清明行政。身为沙皇,每天清晨四时就起床处理政务,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教堂内做祈祷。以虔诚的东正教徒自居的伊凡四世,竭力展现宽宏仁慈的一面,但还是背负上了暴君的恶名。

现在有关消藩前后的历史,大多出自外国驻俄罗斯使节们和反对伊凡四世的贵族们的记载。当时俄罗斯当时印刷出版远不如欧洲不发达,俄罗斯宫廷史官记载的历史传播范围远远不如前者。换句话说,伊凡四世丧失了话语权,在新闻战中败给了反对派。但在当时,伊凡四世并不关心自己的历史名誉,他关心的只是如何巩固君权。

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可避免地招致外敌的大举入侵。南方一直寻隙觊觎俄罗斯的克里木汗国集结兵力,开始进攻俄罗斯。

此前克里木汗国一直没有停止对沙皇俄国南部地区的侵袭,远在伊凡四世消藩之前,克里木汗国就曾在1552年联合土耳其盟军,出动7千余骑兵,打到图拉附近,被当地守军击退;后又集合了6万余人的军队再度大举入侵,但被舍列梅捷夫大公率领的7500人的精锐射击军再度击退。

1571年,波兰立陶宛国王西格蒙德-奥古斯特劝说克里木汗德夫列特一世进攻俄罗斯。德夫列特一世一直以鞑靼人诸汗国之首自居,加之此前曾发誓要恢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故而作了充分准备,进军北伐。这一年,德夫列特一世集合了汗国的4万精兵,此外又征集了大小诺盖汗国、高加索的切尔克斯人,出兵北上。很快,克里木汗国的联军就抵达俄罗斯腹地,占据了莫斯科以南的大片土地。起初德夫列特一世并没有计划进攻兵精粮足的莫斯科,但在北伐途中,遇到少量背叛伊凡四世、前来投奔克里木汗的俄军。据叛军透露的情报,俄罗斯不但因消藩引发政局动荡,而且这一年又发生大面积饥荒,加之爆发瘟疫,因饥饿和瘟疫致死的人多达数十万,莫斯科城内空虚,已经无力对抗克里木军队。德夫列特闻言,立即决定全力进攻莫斯科。

德夫列特一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在力量对比悬殊之际仍未敢轻敌大意。他派出少量部队佯攻俄军防守严密的莫斯科南大门谢尔普霍夫要塞,自己率领主力绕过要塞,西进越过乌格拉河,从西南方向进攻莫斯科。莫斯科西南地区之有6千名守军,很快就全军覆没。此后德夫列特的军队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直抵莫斯科城下。

伊凡四世曾有众多妻子,史书上正式记载的就有七个或八个。按照东正教规定,沙皇只能三次成婚,其他的妻子均为非法,得不到教会的承认。在十月革命前,结婚生子等民政不是由行政部门来负责,而是教会才有权力承认婚姻是否合法和有效。伊凡四世的第一个妻子阿娜斯塔西在1560年夏被毒害致死后,伊凡四世于次年再婚,但很快第二个妻子也死掉了。此后伊凡四世的第三个妻子还未及成婚就死了,他就这样频繁再婚,直至第八个妻子。

教会只承认伊凡四世的前四个妻子是合法的。这四个妻子都是在教会承认后才正式被宣布为皇后。伊凡四世的频繁再婚在当时是很不同寻常的。

伊凡四世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一方面严格恪守教义,但另一方面在结发妻子被害后,性格变得多疑暴戾,续弦妻子中有几个就是遭到伊凡四世猜忌,在暴怒中下令被毒死或是扔到河中溺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伊凡四世一直想生一个继承人。

伊凡和阿娜斯塔西一共生了五个孩子,长女安娜和次女玛丽娅都在幼年夭折。此后伊凡又生了个儿子德米特里,本可立为王储,但在德米特里两岁的时候,被保姆失手坠入河中,溺水身亡。伊凡和阿娜斯塔西此后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做伊万,另一个是弱智的幼子费奥多尔(历史惊人地相似:当年伊凡四世的弟弟尤里也是弱智)。伊凡四世和其余合法的三位妻子均无子嗣,这样伊凡膝下只有伊万和费奥多尔两个儿子,费奥多尔弱智,不能继承大统,伊万就成了唯一的继承人,遂被立为王储。

1580年,伊凡四世最后一次结婚。末任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伊凡给这个儿子起名为季米特里。因为这个婚姻为得到教会承认,季米特里被认为是非法所生的私生子。

就在这一年,在伊凡四世的住持下,弱智的儿子费奥多尔举行大婚,新娘是消藩时期禁军将领戈东诺夫的女儿伊琳娜。婚后,戈东诺夫家族成为皇亲,故而全家被加官进爵,家族长子鲍里斯,也就是国舅,被册封大贵族称号。 1581(年另说1875年),伊凡四世在亚历山德罗夫的行宫中意外发现王储伊万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儿媳)身穿单衣在公众走动,穿着不符合礼仪规定,不禁勃然大怒,对儿媳大骂,并扔出权杖。此时儿媳已经怀孕,因惊吓过度而流产。王储伊万赶到,上前想要保护妻子,拉开暴怒之中的伊凡四世,结果被伊凡四世用手中的权杖击中头部,头破血流而死。

 俄罗斯著名画家伊利亚·列宾的经典杰作《伊凡四世杀子》,就是以这个历史场景为题材创作的。画中表现的是1581年11月16日那一天,伊凡四世在暴怒之中用沉重的权杖击打儿子伊万的头部后,从狂躁中清醒过来,头发蓬乱的伊凡雷帝跪坐在铺满了红地毯的地上,右手把儿子搂在怀中,左手试图捂住儿子头上血如泉涌的伤口,眼中流露出惊惶恐惧和无助的神色。而王储伊万双目无光,半躺在伊凡雷帝怀中,但仍然左手支地,似乎试图挣扎着站起来。沉重的金属权杖沾满鲜血,被遗弃在一旁。这幅杰作至今仍收藏在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王储伊万死后,伊凡四世除了弱智的儿子费奥多尔以外,再没有继承人了。虽然伊凡的末任妻子给他生了儿子季米特里,但很多人认为他是非法所生,不能立为王储。伊凡四世无可奈何,只好将费奥尔多立为王储。正如列宾画中描绘的那样,沾满鲜血的权杖被遗弃一旁,留里克王朝在伊凡雷帝之后,马上就要皇权落地了。 1582年,以叶尔马克为首的哥萨克人,为了获取西伯利亚的广阔土地和无尽资源,大举入侵西伯利亚汗国。面对装备了精良火器的哥萨克军队,尚处于冷兵器时代的西伯利亚汗国很快就陷落了。继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又一个鞑靼汗国灭亡了。

尽管西伯利亚汗国灭亡后,广阔的西伯利亚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地,但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对年迈的伊凡雷帝已经不具有吸引力了。

晚年的伊凡逐渐陷入昏乱,终日不理政务,常常做出不可理喻的行为,以接见外宾,向客人炫耀所藏珍宝为乐。

1584年3月初,从威尼斯来了一位特使,前来莫斯科,要求觐见伊凡雷帝。当特使来到莫斯科地界时,被守城的卫兵拦下,通知他沙皇身体欠佳,暂不见客。3月10日宫中传出消息说,伊凡雷帝病倒,16日,有消息说沙皇身体情况极剧恶化。18日午后,克里姆林宫里的丧钟敲响,宣告伊凡雷帝病逝,时年54岁。

伊凡四世死后,医生的结论是沙皇死于血感染。但沙皇被毒害的流言也同时不胫而走。百年后的一份历史资料说,沙皇的近臣给他服下了含有毒药的食物。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大贵族鲍里斯·戈东诺夫和别利斯基大公两人联手,除掉了伊凡雷帝。

五个世纪以来,关于伊凡雷帝一生的功过一直争论不休。他从1538年开始亲政,在位时间接近半个世纪。虽然历史上说伊凡四世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麻,但他下令处死的人总计有3000多人,平均每年百人,其中包括各类刑事犯。这在当时的欧洲君主中也绝非残暴,看来关于伊凡四世的描述不乏夸大成份。

伊凡四世亲政之始,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包括没有能力实际统治,但是建立了居民点的偏远地区,一共280万平方公里左右。在伊凡四世统治末期,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几乎增长了一倍,达到了540万平方公里。这已经比其他所有欧洲国家的总面积加起来还要大。和祖辈伊凡三世、父辈瓦西里三世相比,征服喀山汗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征服诺夫哥罗德和斯摩棱斯克,此外阿斯特拉罕汗国被征服,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并入俄国版图,南方的大小诺盖汗国、东方的西伯利亚汗国在被击败后称臣,南方草原上的哥萨克人也成为沙皇俄国的忠实保卫者。在伊凡四世统治时期,俄国的人口也快速增长,沙皇直接统治下的总人口达到1200万人,无论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是欧洲的最大国家。

此外,伊凡四世还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的重大改革,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俄罗斯国家的整体实力,对日后俄国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尽管伊凡雷帝在消藩时期的大举杀戮造成国内政局动荡,招致强敌入侵,造成惨重损失,但最终俄罗斯还是保持了独立和完整,并很快地恢复了过来,在劣势中顽强抗争,凭借微弱的兵力一举击败强大的克里木联军,使得克里木汗国一蹶不振。

封神榜中姜子牙封了多少位神?分别是谁·什么神?请一 一对照

姜子牙总共封了是371个神:

1,清福神,炳灵公,五岳 7人 2,雷部 1+24=25人 3,火部 1+5=6人 4,瘟部 1+6=7人 5,斗部(五斗) 1+4+5+3+1+6+9=29人 6,斗部(群星) 115人 7,斗部(二十八宿去水火) 20人 8,斗部(天罡地煞) 108人 9,斗部(九曜) 9人 10,水部 1+4=5人 11,太岁部 2+10=12人 12,四元帅 4人 13,财部 1+4=5人 14,四天王 4人 15,哼哈二将2人 16,痘部 2+5=7人 17,三宵 3人 18,申飞恶 3人 共371人,除去四天王,哼哈二将六人租借到佛门,共余365人

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分别为:

轩辕黄帝大帅,被姜子牙封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清福正神。

五岳正神: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五色神牛、金眼神莺;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兽、铁嘴神鹰;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青骢马;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黄彪马;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乌骓马; 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黑麒麟、蛟龙鞭; 雷部二十四位催云助雨护法天君: 邓天君忠;辛天君环;张天君节;陶天君荣; 庞天君洪;刘天君甫;苟天君章;毕天君环; 秦天君完;赵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 李天君德;孙天君良;柏天君礼;王天君变; 姚天君斌;张天君绍;黄天君庚;金天君素; 吉天君立;余天君庆;闪电神(金光圣母);助风神(菡芝仙); 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罗宣):(彤华宫)赤烟驹、万里起云烟、万鸦壶、五龙轮、照天印、飞烟 剑; 火部五位正神: 尾火虎(朱招);室火猪(高震);觜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刘环); 主掌瘟篁昊天大帝(吕岳):金眼驼 瘟部六位正神: 东方行瘟使者(周信)头疼磬;南方行瘟使者(李奇)发躁幡; 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昏迷剑;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散瘟鞭; 劝善大师(陈庚);和瘟道士(李平); 北极紫气之尊永坐坎宫斗母正神(金灵圣母):四角塔、龙虎如意; 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 东斗星官(苏护、金奎、姬叔明、赵丙); 西斗星官(黄天禄、龙环、孙子羽、胡升、胡云鹏); 中斗星官(鲁仁杰、晁雷、姬叔升); 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姬伯邑考):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 南斗星官(周纪、胡雷、高贵、余成、孙宝、雷昆鸟); 北斗星官(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 苏全忠[破军]、鄂顺[贪狼]、郭宸[巨门]、董忠[招摇]); 群星: 青龙星(邓九公);白虎星(殷成秀);朱雀星(马方);玄武星(徐坤); 勾陈星(雷鹏);滕蛇星(张山);太阳星(徐盖);太阴星(姜氏纣后); 玉堂星(商容);天贵星(姬叔乾);龙德星(洪锦);红鸾星(龙吉公主); 天喜星(纣王天子);天德星(梅伯);月德星(夏招);天赦星(赵启); 貌端星(贾氏飞虎妻);金府星(萧臻);木府星(邓华);水府星(余元); 火府星(火灵圣母);土府星(土行孙);六合星(邓婵玉);博士星(杜元铣); 力士星(邬文化);奏书星(胶鬲);河魁星(黄飞彪);月魁星(彻地夫人); 帝车星(姜桓楚);天嗣星(黄飞豹);帝辂星(丁策);天马星(鄂崇禹); 皇恩星(李锦);天医星(钱保);地后星(黄氏纣妃);宅龙星(姬叔德); 伏龙星(黄明);驿马星(雷开);黄幡星(魏贲);豹尾星(吴谦); 丧门星(张桂芳);吊客星(风林);勾绞星(费仲);卷舌星(尤浑); 罗喉星(彭遵);计都星(王豹);飞廉星(姬叔坤);大耗星(崇侯虎); 小耗星(殷破败);贯索星(丘引);栏杆星(龙安吉);披头星(太鸾); 五鬼星(邓秀);羊刃星(赵升);血光星(孙焰红);官符星(方义真); 孤辰星(余化);天狗星(季康);病符星(王佐);钻骨星(张凤); 死符星(卞金龙);天败星(柏显忠);浮沉星(郑椿);天杀星(卞吉); 岁杀星(陈庚);岁刑星(徐芳);岁破星(晁田);独火星(姬叔义); 血光星(马忠);亡神星(欧阳淳);月破星(王虎);月游星(石矶娘娘); 死气星(陈季贞);咸池星(徐忠);月厌星(姚忠);月刑星(陈梧); 黑杀星(高继能);七杀星(张奎);五谷星(殷洪);除杀星(余忠); 天刑星(欧阳天禄);天罗星(陈桐);地网星(姬叔吉);天空星(梅武); 华盖星(敖丙);十恶星(周信);蚕畜星(黄元济);桃花星(高兰英); 扫帚星(马氏子牙妻);大祸星(李艮);狼籍星(韩荣);披麻星(林善); 九丑星(龙须虎);三尸星(撒坚);三尸星(撒强);三尸星(撒勇); 阴错星(金成);阳差星(马成龙);刃杀星(公孙铎);四废星(袁洪); 五穷星(孙合);地空星(梅德);红艳星(杨氏纣妃);流霞星(武荣); 寡宿星(朱升);天瘟星(金大升);荒芜星(戴礼);胎神星(姬叔礼);

伏断星(朱子真);反吟星(杨显);伏吟星(姚庶良);刀砧星(常昊);

灭没星(房景元);岁厌星(彭祖寿);破碎星(吴龙); 二十八宿(内有八人分在水火二部管事): 角木蛟(柏林);斗木豸(杨信);奎木狼(李雄);井木犴(沈庚); 牛金牛(李弘);鬼金羊(赵白高);娄金狗(张雄);亢金龙(李道通); 女土蝠(郑元);胃土雉(宋庚);柳土獐(吴坤);氐土貉(高丙); 星日马(吕能);昴日鸡(黄仓);虚日鼠(周宝);房日兔(姚公伯); 毕月乌(金绳阳);危月燕(侯太乙);心月狐(苏元);张月鹿(薛定);

随斗部三十六位天罡星:

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黄真);天机星(卢昌);天闲星(纪丙); 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桧);天猛星(孙乙);天威星(李豹); 天英星(朱义);天贵星(陈坎);天富星(黎仙);天满星(方保); 天孤星(詹秀);天伤星(李洪仁);天玄星(王龙茂);天健星(邓玉); 天暗星(李新);天佑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吴旭); 天异星(吕自成);天煞星(任来聘);天微星(龚清);天究星(单百招); 天退星(高可);天寿星(戚成);天剑星(王虎);天平星(卜同); 天罪星(姚公);天损星(唐天正);天败星(申礼);天牢星(闻杰); 天慧星(张智雄);天暴星(毕德);天哭星(刘达);天巧星(程三益); 随斗部七十二位地煞星: 地魁星(陈继真);地煞星(黄景元);地勇星(贾成);地杰星(呼百颜); 地雄星(鲁修德);地威星(须成);地英星(孙祥);地奇星(王平); 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 地阖星(刘衡);地强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辅星(鲍龙); 地会星(鲁芝);地佐星(黄丙庆);地佑星(张奇);地灵星(郭巳); 地兽星(金南道);地微星(陈元);地慧星(车坤);地暴星(桑成道); 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齐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飞星(叶中); 地走星(顾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进星(徐吉); 地退星(樊焕);地满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 地隐星(宁三益);地异星(余知);地理星(童贞);地俊星(袁鼎相); 地乐星(汪祥);地捷星(耿颜);地速星(邢三鸾);地镇星(姜忠); 地羁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跃);地妖星(龚倩);地幽星(段清); 地伏星(门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萧电);地孤星(吴四玉); 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蓝虎);地囚星(宋禄); 地藏星(关斌);地平星(龙成);地损星(黄乌);地奴星(孔道灵); 地察星(张焕);地恶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数星(葛方); 地阴星(焦龙);地刑星(秦祥);地壮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 地健星(叶景昌);地耗星(姚烨);地贼星(孙吉);地狗星(陈梦庚); 随斗部九曜星官: (崇应彪、高系平、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 北斗五气水德星君:水德星(鲁雄):(乌浩宫)白玉盂; 箕水豹(杨真);壁水狳(方吉清);参水猿(孙祥);轸水蚓(胡道元); 执年岁君太岁(殷郊)

甲子太岁(杨任):云霞兽、五火神焰扇、飞电枪;

太岁部下日直众星: 日游神(温良);夜游神(乔坤); 增福神(韩毒龙);损福神(薛恶虎);显道神(方弼);开路神(方相); 直年神(李丙);直月神(黄承乙);直日神(周登);直时神(刘洪); 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峨嵋山罗浮洞)黑虎;缚龙索;金蛟剪; 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四位正神: 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 主痘碧霞元君(余化龙);卫房圣母元君(金氏) 五方主痘正神: 东方主痘正神(余达);西方主痘正神(余兆); 南方主痘正神(余光);北方主痘正神(余先); 中央主痘正神(余德); 镇守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王魔(狴犴)、杨森(狻猊)、高体乾(花斑豹)、李兴霸(狰狞);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魔礼青)青光宝剑职风; 广目天王(魔礼红)碧玉琵琶职调;辟火罩儿 多文天王(魔礼海)混元珍珠伞职雨; 持国天王(魔礼寿)紫金龙花狐貂职顺; 哼哈二将: 郑伦:降魔杵、火眼金睛兽、乌鸦兵; 陈奇:荡魔杵、火眼金睛兽、飞虎兵; 二门神: 千里眼神荼(高明桃精):(旗盘山); 顺风耳郁垒(高觉柳鬼):(旗盘山); 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坑三姑娘): 云霄娘娘青鸾、琼霄娘娘鸿鹄、碧霄娘娘花翎鸟;(执掌混元金斗) 彩云仙子戮目珠 分水将军:申公豹;白额虎; 冰消瓦解之神:飞廉、恶来;

扩展资料

姜子牙(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主角)又名姜尚,别号飞熊先生,是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的主角人物。乃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后被派下山辅佐明君,代理封神。动画片《哪吒传奇》中,他老谋深算,颇有胆识,智机过人,有些身手,之前帮助周文王出谋划策,后为救少主姬发深入虎穴,最终凭借智与勇救出姬发。还多次帮哪吒逃离险境,后来成为周武王的智囊,起兵伐纣之时被封元帅。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明代许仲琳(一说陆西星)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参考资料:

封神演义

参考资料:

姜子牙

姜子牙是什么神啊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请问姜子牙封完了众神后,自己是什么神?

姜子牙在封神榜上无名,享人间富贵,并未封神。不过在死后被神化奉祀,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

扩展资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和历代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武庙就是来源于武成王庙的简称 。宋真宗时,又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 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被民间百姓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

参考资料:

——姜子牙

姜子牙最后成了什么神?

姜子牙负责封神,但本身不在封神榜上。其以相当于主神的权限,监督游走四方。

因姜子牙命中无福成正果,原始天尊知其赤诚、正直,他在麒麟崖上攻读兵书40载,有才干,精通六韬三略,所以派他下界顺天道,助周家得主天下,享位极人臣之福。 其间原始天尊赐姜子牙打神鞭,封神完毕之后,奉还此鞭,原始天尊念其封神有功,故而不收,并特许他可云游众神部,每去一处,该部正神暂时让位,就是所谓的“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也有人说是“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姜子牙是什么神仙

他没有成神仙,天尊曰:“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当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是什么神:姜子牙为什么没有封神

说法一:姜子牙没有仙缘。姜子牙下山时元始天尊这样对他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当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元始天尊早就有了预言,就是姜子牙没有仙缘,但是他有着人间的将相富贵命。元始天尊让姜子牙可以走遍仙界的所有地方,并且在仙界的各个地方姜子牙出现各仙都要避让。还有的说法就是三百六十路神仙都已经封满了,但是姜子牙执掌着打神鞭和封神榜,所到之处就可以借神位,这比封神还要高一些,他可能没有仙缘但是他可以成神。 说法二:姜子牙把所有的官职分封完毕之后,就只剩下玉皇大帝了,他想玉皇大帝一职非自己莫属,于是高兴地用家乡方言宣布:“玉皇大帝,咱且来”话还没有说完,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已经坐到玉皇大帝的宝座上了,这个人名叫张且来(或叫张友仁)。姜子牙的方言“咱”刚好跟“张”是相同的发音。虽然姜子牙有些气愤,但封神不是儿戏,当着众多神仙的面,一切已然注定。于是叫花子张且来做了玉皇大帝,而姜子牙却什么官也没有捞着,甚至连神仙也不是,只做了凡人的丞相。 说法三:对于修仙者来说被封神是个很无奈的选择,但凡能不上封神榜谁也不想上,一旦上了封神榜虽然说永生不死,即便被杀死也可以用封神榜复活。但是这也表示与大道无缘再无寸进,只能靠香火来提升功力。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说姜子牙最后做了灶神。 姜子牙自己并不是神,但他是封神之人,故有“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他被周武王姬发封于齐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便是其后裔。 在封神榜中,其中一回,姜子牙得到了截教的宝物聚魂幡。元始天尊大喜道:“此物可除去武王及姜子在封神榜里的名字。”大家注意,不仅姜子牙连武成王也是在封神榜里有名字的。 也有说法,为什么姜子牙封了所有人,却没有封自己。其实,封神是对仙家的一种惩罚,道家最求无欲无为,逍遥自在。做了神以后就要受到天规天条的束缚,众仙再不能为所欲为。有人说,这才是元始天尊对姜子牙的真正眷顾。 封神中,神的地位不是特别高,封的一般都是些群星,和职务较低的,权利一般的服务性质的职位,只有个别的是咱们看起来比较有权利的,比如管生死的、管富贵的,但是都是管人间的,权利管不到在神仙界。一般在这场战役中死亡的都封神,包括殷商方面的; 没有战死的这些比如哪吒、杨戬等是肉身成圣的,圣就比神高一级。 然后像元始天尊的一群徒弟,南极仙翁、玉鼎真人、太乙真人等,他们都是仙,仙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们超脱自然,不用像神一样管理各种俗事。 姜子牙本来应该是仙的一员,但是他基础薄弱,修行40多年,成不了仙,合该享受人间富贵,所以他就成了周朝的第一诸侯——齐,子孙荫福数百年。 姜子牙被封的是什么神

因为姜子牙的老婆抢占了一个指标,而导致姜子牙为自己留的最后位置“天启大帝”神位给了黄飞虎~

至此封神榜三百六十路神仙满额,最后鸿钧老祖与女娲娘娘只好给了姜子牙一个特权,姜子牙执掌封神榜和打神鞭,只要他所到之处,不管神位高低,姜子牙都可以暂借他的神位,名曰“明神”!姜子牙成了名副其实的神中神! 在民间,盖房子时,房顶中央都要留下姜子牙的神位并用黄表书写“姜太公之位”,而且据说我们在燃香时,第一缕香烟事由姜子牙收取的! (望采纳~~) 封神榜中姜子牙封了多少神仙他们都是什么神位?

姜子牙总共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现列举以下数位:

1、五岳正神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五色神牛、金眼神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兽、铁嘴神鹰;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青骢马;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黄彪马;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乌骓马;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黑麒麟、蛟龙鞭。

2、火部五位正神

尾火虎(朱招);室火猪(高震);觜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刘环);主掌瘟篁昊天大帝(吕岳):金眼驼瘟部六位正神:东方行瘟使者(周信)头疼磬;

南方行瘟使者(李奇)发躁幡;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昏迷剑;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散瘟鞭;劝善大师(陈庚);和瘟道士(李平);北极紫气之尊永坐坎宫斗母正神(金灵圣母):四角塔、龙虎如意。

3、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

东斗星官(苏护、金奎、姬叔明、赵丙);西斗星官(黄天禄、龙环、孙子羽、胡升、胡云鹏);中斗星官(鲁仁杰、晁雷、姬叔升);

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姬伯邑考):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南斗星官(周纪、胡雷、高贵、余成、孙宝、雷昆鸟);

北斗星官(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苏全忠[破军]、鄂顺[贪狼]、郭宸[巨门]、董忠[招摇])。

扩展资料:

而封神榜中最高的神位的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上帝之下,辅佐玉帝管理星界。全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 紫微又叫紫宫、紫微星,位处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皇宫又叫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

紫微星是位于上天的最中间永远不动,位置最高的星,故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因此对他极为尊崇。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

《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曰:“昔北极紫微玉虚帝君,居紫微垣中,为万象宗师,众星所拱,为万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阙,下领酆都。”按《犹龙传》云:“紫微北极玉虚大帝,上统诸星,中御万法,下治酆都,乃诸天星宿之主也。北极驱邪院是其正掌也。”

统率北极四圣等众,又有上清十一大曜星君(七政四余)、北斗七元、左辅右弼、三台星君,南斗六司,中斗三真、擎羊陀罗二使者,十二元辰本命星君,六十甲子太岁星君、云天二十八宿,斗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斗中神仙诸灵官众、周天列曜星君、天罡大圣、魁罡星君等如此这些普天星斗,河汉群真。

位高权重,参谋广泛。从考制宇宙劫运,到天下国家兴衰,再到三界仙真升降,再到群生的祸福寿夭。神通无边而能顷刻摧倾三界群妖魔怪;威德广大而节制雷霆之运行。

自古以来,能坐上高位的人,哪一个又是泛泛之辈?谁又能是胆小如鼠之人?

我印象中当孙悟空打上天宫要大脑凌霄宝殿的时候,玉皇大帝还有条不紊的发布旨意,让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如来佛祖。可见玉皇大帝内心之强大,后台之硬。这两点就足以证明他为何能如此淡定。

生在帝王之家的人,总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那种归属感就像《诗经·小雅·北山》说的一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况是身为天地的主宰者又岂是区区一凡间受日月之精华而产生的“怪物”所能危险到的呢。

别看玉皇大帝也有遇见孙悟空被吓得钻桌子地下的时候,其实那都是因为剧情所需,他不表现的胆小害怕软弱后面又哪有如来什么事情呢,从这里面可以看出玉皇大帝真的不是一般的聪明呀,虽然自己能解决,但有个时候也是要适当的服软才行,不然会很容易招人厌的,特别找比你高一级的人讨厌,只要你的上级讨厌你了,你觉得你现在的位置还能坐稳?别开玩笑了。

玉皇大帝真是给我们这种职场之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职场生存之课,也告诉我们当自己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千万别自大,锋芒毕露不知收敛,这样的下场只会像孙悟空一样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之下五百多年,而你看看那会收其锋芒韬光隐晦的玉皇大帝却还在他的凌霄宝殿做着他哪万人之上的玉皇大帝的宝座,丝毫没有因孙悟空的“胡闹”而影响自己半分,这就是久经沙场和初出茅庐之人的不同之处,这就是情商高和天赋之高之人的区别。

因为玉皇大帝深知自己所在的位置,后台还有谁,他知道适当的服软,适当的求助,让他的上司觉得他很需要他,他也懂得如何自保,因此这才是他为何如此淡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