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上不被承认的王朝有哪些?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游戏攻略010

在正史上不被承认的王朝有哪些?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第1张

在正史上不被承认的王朝有哪些?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导读:王莽“新”8年至23年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即外戚。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汉建立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

王莽“新”8年至23年

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即外戚。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汉建立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走完了篡位的所有程序,而且政存续也有十左右年,然而不被后世承认。

刘玄“汉”

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在淯水之滨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史称“玄汉”。同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住常安,成为天下之主。

公元25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

袁术“仲氏”197-199年

袁术据始皇帝玉玺(玺上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仲汉)。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诸侯所不齿,袁术等于成为了众矢之的,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

侯景“汉”

北魏末年边镇各胡族群起反抗鲜卑族的统治,侯景开始建立功勋,后来侯景投靠东魏丞相高欢。

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公元548年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梁。公元551年他篡位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史称“侯景之乱”。

宇文化及“许”

公元618年禁卫军宇文化及兵变,弑君隋炀帝,拥其称大丞相,后率军北归,被李密击败,退走魏县,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立国半年,翌年被窦建德击败擒杀。

安禄山“燕”755年-763年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他在755年发动反唐叛乱,于756年建立燕政权,又称大燕,年号圣武,建都洛阳(757年-759年在邺城,759年在范阳)。经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四位皇帝,史称“安史之乱”,直到763年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被平定。

黄巢“大齐”880年-889年

唐乾符二年(875)初,唐末农民战争爆发。五月,黄巢募众数千响应;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十三日,兵进京师长安;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但未安定政权。中和四年(884年),因唐余党聚义,六月十七日,黄巢兵败在泰山下自杀。

李自成“大顺”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陈友谅“汉”

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1359年,陈友谅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陈汉与明夏、韩宋、朱元璋的西吴,分据南方,与北方的元朝分庭抗礼。陈汉坚持抗元、又与朱元璋作战。大定三年(1363年),与朱元璋的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中流矢而死。

韩林儿“大宋”(1355年—1366年)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元末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五月被颍州官吏发觉,韩山童被杀,其子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其后刘福通召集部众,仍旧发动起义。至正十五年春(1351年)二月,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有恢复宋朝之意,称日月重开大宋天,史称“后宋”、“韩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

张士诚“大周”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原名张九四,泰州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与弟士德、士信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率军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次年,降元。

洪秀全“太平天国”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我国共有八座甘露寺,分别是无锡锡山区甘露寺 、广东潮州甘露寺、安徽九华山甘露寺 、山东滕州甘露寺 、江苏镇江甘露寺 、山东临沂甘露寺 、宁夏灵武市甘露寺、河北邯郸甘露寺。

1、无锡锡山区甘露寺

无锡甘露寺是建于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的甘露禅院和建于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烈帝庙的总称,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55年)僧宗晟重建,易名甘露寺,隆庆六年(公元1561年)大学士华察(字鸿山,俗称华太师)重建,万历丁酋年(公元1597年)僧真觉重建山门大殿。

甘露寺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屡建屡毁,屡圯屡修,代不乏人。

2、广东潮州甘露寺

潮州甘露寺在桑浦山狮子岩半山腰,是潮汕规模最大的天然石窟寺,是一处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岩洞。据《海阳县志》称:该地“前为玉简书院,后改甘露寺”,“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

3、安徽九华山甘露寺

甘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位于安徽省九华山北路的半山定心石下,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甘露寺坐落在化城峰腰,与祗园寺、东崖寺、百岁宫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清康熙六年(1667年),洞安和尚建寺。

4、山东滕州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地处龙山主峰东,元二十年由灵岩禅师建造。

5、江苏镇江甘露寺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6、山东临沂甘露寺

山东省临沂市朱保镇甘露寺,始建于南北朝占地四周方圆四十余亩,其中寺庙占地二十余亩。乾隆下江南途经沂州适逢干旱,路到甘露寺膜拜时,见次寺周围露雨蒙蒙,云雾缭绕,故赐名“甘露寺”。

7、宁夏灵武市甘露寺

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乡临河村马鞍山,西面黄河,东邻陕西,北接内蒙,三面环山。寺坐北朝南,建于土丘山上,居高临下,眼界极为开阔。全寺占地近三十亩,是一座具有传奇历史的著名寺院。

8、河北邯郸甘露寺

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相传,甘露寺初建时名称为百草寺,当年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因不满父君暴政,曾在此削发为尼,法名妙善,隋炀帝知道后大怒,火烧百草寺。

而南阳公主妙善则被当时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救出,护送到河北西部的苍岩山隐居修行。到唐代佛教鼎盛,百草寺重新修建,改名为:甘露寺。到明代时重修改名:莲花庵,后又改为甘露寺,民国时期该寺毁于战乱。

您好,仇姓是中国人的姓氏之一,属于比较冷僻的姓。“仇”字做为姓氏时与“球”同音(qiú)

姓氏起源:

出自九姓

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候(一说为九吾氏)。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为九侯,取代夏时的部落。商朝末年,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不少人加入人字为仇姓。

百家姓

出自子姓,仇牧之后

仇姓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后。据《元和姓纂》载,仇牧为在蒙泽(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北)被杀的宋缗公报仇而讨伐南宫万。南宫万在自家宅门外与仇牧展开一场恶斗,仇牧被南宫万摔死。仇牧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仇为姓,称仇氏。此支仇氏望出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子姓仇氏后有改为裘氏、求氏者,故子姓仇氏、裘氏、求氏系一家人。

出自侯姓所改

据《魏书》载,南北朝后魏时,有中山人侯洛齐,本为侯姓,后为仇氏养子,故改仇姓。太武帝时,他以平凉州功高,拜为内都大官,其后渐成望族,成为中原仇姓一支。此支仇氏望族居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出自后仇池国

前秦政权灭亡后,苻坚的女婿杨定率部众返回陇右地区,于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前秦苻丕太安元年,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公元385年)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招纳氐族、汉族之民自立。四年后,杨定占领了天水、略阳、陇城、翼城等地,自号陇西王。后与西秦政权的乞伏乾归争战,失败被杀。到其堂弟杨盛继位时,辖区只有武都、阴平两处城池,不久领土又扩张至汉中、祁山。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后仇池国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破,至此,后仇池国历武王杨定、孝昭王杨玄、惠文王杨盛、仇池王杨保宗、大秦王杨难当、仇池王杨建义、仇池王杨保炽共七代君王而灭亡。

前、后仇池国灭亡后,杨茂搜的后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北周静帝宇文衍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阴平国王杨法琛因积极协助北周王朝的益州总管王谦反抗杨坚,在杨坚建立隋王朝之后,即派大军灭了阴平国。此后,氐族部众遂散处各地,逐渐融合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之中。

在仇池国灭亡之后,有氐族部众取故国名为汉化姓氏者,即称仇池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仇氏、池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姓氏始祖:

仇牧。仇姓是3000年前宋国大夫仇牧的后裔。仇姓的始祖仇牧,是宋国国君宋哀公的裔孙,宋哀公第九子吾的长孙。《左传》介绍说,仇牧是春秋时期宋泯公的大夫,后来南宫万(后人讹传为宋万)要杀泯公,他急忙前往救主,可惜已迟,泯公已被南宫万杀了。在宫门正遇南宫万,创新手持长剑,口出叱声,扑杀那个弑君的国贼,可惜寡不敌众,终遭杀害。仇牧被杀后,他的儿子仇仲逃到宋国的附庸国萧国,当时的萧国国君大心留他当大夫,仇仲婉言推辞,过上隐居的生活,其后子子孙孙都姓仇氏。所以中国姓仇的人,起源于河南,然后才逐渐繁衍到全国各地。仇牧是中国忠义传统的最佳楷模。

有一种说法仇牧系出九吾氏,夏诸侯在商为九国,纣杀九侯,其后为仇氏。

历史名人:

仇览

仇览,汉桓帝延熹年间河南考城人,字季智,高节懿行,备受后世景仰。他当蒲亭长时,村中有一人叫陈元,独自与母亲同住。一曰,这位母亲来见仇览,控告她的儿子陈元不孝,仇览却很惊讶的说:“我不久前才经过你们家,看到陈元把房子整理得很整齐,田地也能按时耕耘,想必是个勤奋的人,我觉得他不会是恶人,一定是因为没有人教育他!你守寡又辛苦的抚养他,现在年老了,正是要依靠儿子,何必为一时的争吵愤怒,而陷你的儿子为不孝之人呢?”陈元的母亲听了,感动得泪流满面而回去。不久,仇览亲自到陈元家,与其母子一起吃饭,告诉陈元如何行孝,并说明孝顺而感得的福报,及不孝的过失。陈元后来竟然成为一个孝子。

仇姓仇台

仇台,东汉人,笃于仁信。人多归附,居于东海之滨,以“百家济海”之故,建国号百济,遂为百济国王,一度为东邑强国。

仇姓仇博

仇博,字彦文,宋代新安人。他聪颖博学,13岁时作的《至乐堂记》,得到文坛领袖苏轼的称赞,叹曰“后生可畏”。

仇姓仇远

仇远,元代儒学教授、诗人、词人。字仁近(1247-1328以后),号近村,又号山村(或山村民)。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著有诗集《金渊集》、诗文集《山村遗集》等,与白斑齐名。

仇姓仇成

仇成(1324年-1388年),元末明初含山县铜闸镇人,1355年投奔驻军和州的朱元璋,曾参与攻克采石、太平,又随大将徐达攻克江苏的溧水、溧阳,每次作战都勇冠三军,随后多年参战,屡次升官,功劳显著,禄五百石。1388年八月病故,追封为皖国公,谥“庄襄”,赐葬钟山。

仇姓仇英

仇英,明朝著名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省)人。提起“仇十洲”(仇英)的大名,只要对国画略有涉及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他是中国画坛上的“明代四大家”之一,善于临摹宋、元名笔。其笔下的人物、鸟兽、山水、楼观、旗辇、车容之类,无一不秀雅鲜丽。他画的仕女,神采生动,被誉为明时工笔之杰。因此,数百年来仇十洲的每一幅作品,人们几乎都奉为瑰宝,争相收藏。

仇姓仇养蒙

仇养蒙,明代孝子,富平人。万历间岁歉,以粟奉亲,与妻糟糠。年八十,犹指亲墓洒泣如孺子。

仇姓仇时济

仇时济,明代宿州吏目,长治人。五世同居,欢染无间。尝与弟时茂作《仇家范》,以为世守。

仇姓仇维祯

仇维祯(1577—1652年),字庸足,明朝天启、崇祯年间,先后任户部、礼部、刑部、兵部四部尚书,为官二十余载,因不屈服于权奸魏忠贤一党,被派往蓟北驻守边疆,领北京兵部大司马衔。在带兵期间,天灾无收,民不聊生,军不足饷,仇尚书散尽财资施舍粮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仇维贞闻讯后,弃官携印回乡务农。顺治九年十二月,仇尚书年老病危,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召集子孙立下遗嘱:“吾为官二十余年,资财散尽,囊空如洗,唯存圣书满箱。望尔等熟读圣书,忠义莫忘,此乃维祯一生之念。”他随即喘息片刻后又曰:“一生愚忠,不事二朝。清人入关,我朝亡故,我仇氏子孙,忠义为先,打马回头,定不做满官。为告子孙后代,石马回头为鉴。”是年十二月十二日,仇尚书寿终正寝。享年七十六岁。

仇姓仇兆鳌

仇兆鳌,清代名士,字沧柱,自号章溪老叟。《杜诗详注》是他以二十多年的时间编著成的书,他对这部书,用力甚勤。其网罗之广,引证之博,几乎包括了他以前的一切著作,是一部具有集注集评性质的鸿篇巨制。

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兵圣——孙武

  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二、一统六国的悍将——王翦

  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而军事生涯中未败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个。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王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三、大汉飞骑——霍去病

  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22岁)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仅24岁(虚岁)。

四、北伐之志——祖逖

  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初期着名的北伐将领。着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建兴元年(313年),祖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后开展北伐,面对当时凶蛮的北方部族,北伐军势如破竹,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他死后,所辖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离世那样悲伤。

  五、北齐最后的支柱——高长恭

  兰陵武王高肃,南北朝北齐王室,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帝四子也。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邙山大战”。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

  六、大唐的奠基者——李靖

  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着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建唐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为了平定割据势力,李靖随从秦王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以军功授任开府。从此,李靖开始崭露头角。之后在推翻隋朝,剿灭各割据政权的战斗中,李靖无不逢战必克,唐朝建国后,又率军北征突厥,为大唐开拓了无限的疆域。贞观十七年(643),又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七、精忠报国——岳飞

  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不想多说了,他的故事国人基本都知道,只是想指出,无论是征外还是安内,其领导的岳家军战无不胜!

  八、常十万——常遇春

  字伯仁,汉族,号燕衡。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赐后人冰铁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后有开平王常宝童痛打严嵩)。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他也是公认的一位“天下奇男子”。

  九、东方“隆美尔”——孙立人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被视为国军中相当另类的鹰派。

 十、传奇上将——许世友

  出生在河南新县乘马岗镇田铺乡许家合村。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1928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成立后,许世友同志历任班长、排长、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1932年率部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投入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3年7月任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后任红四军副军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在徐向前同志领导下,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创建和川陕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他曾七次参加敢死队,再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四次负伤,表现了为革命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一九三三年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他指挥三个团保卫四川省万源城,以与阵地共存亡的气概,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垮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坚守三个月之久,在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九三五年八月下旬,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率红军右路军长征北上走出草地时,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在甘南包座“堵剿”,他奉命率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和红三十军一道,与敌鏖战两天两夜,将该敌全歼,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由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许世友同志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先后三次往返于草地,历尽千难万险,备尝艰辛。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三次过草地,他指挥骑兵部队担任前卫,沿途进行了频繁的战斗,为红四方面军渡过艰险、北上甘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许世友同志随朱德总司令出师太行山,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斗争。一九三八年十月,他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参加了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同年年底,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指挥下进军冀南。一九三九年二月上旬,他和旅长陈赓同志在威县以南香城固地区,以预伏的方式,诱歼日军一个加强步兵中队,毙敌大队长以下二百余人,生俘八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史称香城固战斗。1939年秋入华北党校学习,一九四〇年九月,他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同日、伪、顽在渤海之滨和清河两岸,展开了激烈斗争。一九四一年春,他指挥胶东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横扫敌伪。一九四二年二月,他任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十月起,任胶东军区司令员,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武装,粉碎日、伪军频繁的“扫荡”和蚕食,打得敌人心惊胆寒。一九四五年春他率部讨伐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克万第、战左村,席卷五龙河两岸,清除了胶东抗日的障碍。许世友同志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俞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九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2%。

俞姓 - 姓氏渊源

俞氏宗祠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记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腧经之治,为中国传统中医经脉理论的奠基人。

腧,为“脉之所注”,就是人们俗称的“穴道”、脉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称名医跗为腧跗。在古代,“腧”与“俞”二字相通,后简笔写作俞跗。

在俞跗的后裔子孙中,为光大先人的经典医术,多称为俞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公子泄堵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泄堵俞,为鲁国王室公子,是鲁庄公姬同的小儿子。

在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公元前636年),鲁国公子泄堵俞率鲁军征伐滑国(原在今河南睢县,后迁费,即今河南偃师氏缑镇,故又称为费滑,后被秦国所灭),后被鲁僖公(鲁釐公)姬申封赐于俞地。俞,又称符俞,亦称先俞、西俞,即今江苏省泗阳市。

周安王姬骄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鲁国声援郑国而发动了进攻鲁国的战役,符俞之地成为两军战场,之后归于楚国。两年后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魏、赵三国联手讨伐楚国,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其后,大梁成为魏国的都城,而符俞则被赵列侯赵籍瓜分而去。

符俞之地归鲁无望后,在公子泄堵俞的后裔子孙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俞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传至今。”

其实,俞人,并不是芈姓直接衍派的血缘氏族,而是官职称谓,就是执掌建造船只的官员。

俞,在远古时期就是指挖空树干做船(独木舟),“以为河径”,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径。后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泛指船。俞人,开始指制作船只的工匠,后演变为督管船只建造的官职称谓,直接隶属于尹司。

由于楚国地处江淮平原,渡河运输、作战十分频要,因此“俞”是楚国令尹辖下的重要职能部门,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职位。至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怀王熊槐改称其为更明确的“舟节”,与“车节”一起归由工尹启之府统一管辖。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节”是“专”的意思,舟节就是专职掌管水路营造、运输的官位,车节就是专职掌管陆路营造、运输的官位。后世汉、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之官称,就是从此而来。

在俞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或职业为姓氏者,称俞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宁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宁俞,就是著名的姬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执政上卿姬元咺的儿子,后亦为卫国大夫,以聪慧、忠诚著称于世。

周襄王姬郑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天,晋文公姬重耳下令晋军准备攻打卫国,卫成公姬郑大惧,偕公子姬歂犬逃到了襄中(今山西襄汾),把国政交给弟弟姬叔武和大夫姬元咺代管。同年冬天,晋文公和众诸侯在践土会盟(今河南原武),姬叔武和姬元咺趁机替卫成公求情,请求晋侯让他复位。

复位后的卫成公却听信了姬歂犬的谗言,无端杀害了姬元咺的儿子士荣。回京城后,姬歂犬又杀死了叔叔姬叔武。姬元咺只得向晋文公告状,请求昭雪。晋文公请示了周襄王后公开审判,姬元咺居理为胜。但姬元咺虽然理直,可是那时的规矩是下不能犯上,臣不能犯君,因此却也不能把卫成公怎样。

卫成公忿其臣子在晋文公面前状告自己,在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1年)回国后,立即杀害了姬元咺。尽管如此,卫成公因为姬宁俞一贯忠诚,却没有遭到连坐之难。

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夏季,晋文公越来越讨厌卫成公,便趁卫成公有病之时派人收买了卫国的宫廷御医,要鸩杀卫成公。姬宁俞知道了这一情况后,反过来再次收买御医,使其将毒药大大减量,因此卫成公服毒后不但没死,反而病也好了。这样,姬宁俞不但没有得罪春秋霸主晋文公,又化解了本国君主的一次危难。后来卫成公听从了姬宁俞的劝告,将卫国特产的上好美玉贡分别献给周襄王、晋文公,此后晋文公也就不再找卫成公的麻烦了,使卫成公安然地执政了二十八年之久。

国君无端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兄长,而自己却仍旧忠心护主,并尽心竭力地辅佐国君管理国家,这在整个春秋时期的卫国,除了姬宁俞,再无第二人。

在姬宁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分称俞氏,宁氏,世代相传至今。

俞氏宗祠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尼伦部首领玉里伯牙吾·铁木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元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东路蒙古不花元帅玉里伯牙吾·铁木耳,为蒙古尼伦部首领,源出古老的奇渥温部(乞颜部),后为元朝的敕赠两平王(武平王、南平王)。其侄子迭儿列斤·燕铁木耳、侄子迭儿列斤·撒敦、以及侄孙侄子迭儿列斤·唐其史等,均为元朝丞相,家族中还出了一位皇后玉里伯牙吾氏,因此在元朝晚期显赫一时。

玉里伯牙吾·铁木耳共生有九子一女,在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继位后,元朝政权实际上掌握在侄子迭儿列斤·燕铁木儿与巴邻·伯颜两大丞相家族手中,两派斗争激烈,后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发动政变,被巴邻·伯颜乘机铲除。在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受到“铁腕太师”巴邻·伯颜势力的打击而失势后,族人退出政界,举族返回其封地江南风阳府安丰县(今安徽寿县)。

在元朝末期,该家族为躲避红巾军起义的杀戮,逃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其后代取原姓首字“玉”的谐音,分别更姓为余氏和俞氏,其扈从和家丁则更姓为于氏,这在姓氏学史上通称为“铁改余氏”。

现玉里伯牙吾·铁木耳家族的后裔俞氏子孙,广泛分布在今四川、安徽、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区。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哈尔察氏,亦称萨哈尔察氏,满语为Harca Hala,世居尼马察、海兰、叶赫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俞氏、哈氏。

⑵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部,在金国时期称作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俞氏、于氏、余氏、胜氏等。

⑶满族裕尔库哷氏,满语为Yurkure Hala,世居尼马察,后多冠汉姓为俞氏。

⑷满族俞窟里氏,亦称玉库哷氏,满语为Yukure Hala,世居洪爱()、虎尔哈()、松花江、空科巴赛(),后多冠汉姓为俞氏、于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土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俞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俞跗。

俞跗是传说中的中国杏林之祖。他曾跟随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性能,他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古代外科技术,被视为神医。有一次,黄帝的小儿子禺阳病危,黄帝请他去治疗,但等他赶去时,禺阳已气若游丝。黄帝十分疼爱此子,禁不住悲从中来,跗即剖开禺阳之腹,将其内脏清洗干净,使禺阳起死回生。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考虑患者,才能把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超,不管多么严重的病,他都能使其痊愈,所以人们都叫他愈跗,俞愈同音,后来又称俞跗,其后遵从民意,即以俞为氏,奉俞跗为得姓始祖。

俞姓 - 各支始祖

俞氏宗祠西昌姜坡俞氏历代祖考:

始祖:大元蒙古钦察部玉里伯牙吾氏后裔武平王敕赠太尉知枢密院事东路蒙古不花元帅铁木耳

二世祖:大明开国武烈河间郡公俞廷玉,妣姜氏

三世祖:大明开国襄烈越西侯俞通渊,妣计氏,法名妙贞

伯祖:大明开国忠烈虢国公俞通海,妣于氏(通海无后)

伯祖:大明开国南安侯俞通源,后世繁衍安徽巢县凤台繁昌枞阳

四世祖: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俞海字聪

叔祖明:大明豹韬卫亲军指挥使俞靖,字辅,后世繁衍江苏

五世祖: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俞俊

六世祖: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俞达

七世祖: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俞镇

八世祖:大明俞龙

九世祖: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迁整饬建昌兵备副使俞潮

十世祖:大明俞承勋

十一世祖: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俞希鲁

十二世祖: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俞惟良

叔祖明:大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兼领建南道中军及建昌卫印务俞忠良

十三世祖:大明儒学生员俞鼐臣叔祖:大清明威将军建昌都指挥俞鼎臣

十四世祖:大清俞暄

十五世祖:大清俞腾莺

十六世祖:大清俞可宗

十七世祖:大清赐花翎俞开伦

十八世祖:大清振威将军云南副将俞应彪

俞姓 - 迁徙分布

俞氏宗祠俞氏得姓很早,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黄帝时代,后又有春秋时郑国、楚国公族加入俞氏。即便如此,隋唐以前见诸史册之俞氏人仍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人俞伯牙、东汉时期原为于阗王(今新疆),后为骊归王的俞林、东晋成帝时宣城人(今安徽宣城)俞纵以及南朝宋人俞佥。虽无几人,却足以表明,隋唐以前,已有俞氏人在湖北繁衍,并有俞氏人越过长江,进入江东。

唐朝武则天时,荆州江陵人(今湖北潜江)俞文俊斗胆进言,称新丰之地无端冒出一座山来,是因武则天“女主居阳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则天,于是就把他流放到当时尚属荒僻之地的岭南。俞氏的后裔也就由此到达了中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因此,中国南方的俞氏人氏,应该有很多都是这位俞文俊的后裔。根据《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记载,俞氏地望分布有四,即河东郡、河内郡、河间郡、江陵郡,这些资料表明,在隋唐之际或隋唐以前,俞氏曾长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并人丁兴旺,族大人众。

进入宋朝以后,俞氏突然光芒四射,入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者仅宋朝就有四十四人,除三位查无籍贯外,其余均为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人,其后之俞氏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布为众。

明朝初期,俞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天津等地。明清之际,俞氏仍以华东之地为众,但散居之地渐多。

如今,俞氏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氏约占全国汉族俞氏人口的70%。

俞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九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2%。

俞姓 - 郡望堂号

俞氏宗祠1郡望:

河东郡:

古代河东郡有四:一是指今整个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三是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河内郡:

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河间郡:

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江陵郡:

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2.堂号:

  

有江陵堂,吴兴堂,流水堂,高山堂,春在堂,正气堂,叙论堂,溯本堂,维则堂,享裕堂,攸叙堂,光裕堂,思本堂,余庆堂,追远堂,善庆堂,显承堂,承启堂,古邗堂,永锡堂,永思堂,永裕堂,寻源堂,致和堂,德荫堂,可仪堂,孝思堂,佑启堂,仁德堂,树德堂,滋德堂,明德堂,桂荫堂,诒谷堂,敦伦堂,敦睦堂,半山堂,恩本堂,等等。

俞姓 - 历史名人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俞跗:(生卒年待考),上古神医,俞姓始祖。

据《史记》的“扁鹊传”中,曾经提到黄帝之时有一位良医俞跗,相传,这位以济世活人之术而名传知古的俞跗,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姓俞的始祖。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于“对症下药”,而已经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这种表现,可以说为中国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俞伯牙:(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期楚国人。技艺精良的乐师,他弹奏的琴声非常悦耳动听。

俞桂:(生卒年待考),仁和人(今浙江杭州),宋朝官吏、诗人。进士及第,曾守海滨,政事之余,不废吟咏。有《渔溪诗稿》。

俞琰:(公元1253~1316年),字玉吾。吴郡人(今江苏苏州),宋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俞纲:(生卒年待考),浙江嘉善人,明朝大臣。明景帝时以兵部右侍郎入阁参予机务,后加太子太保。英宗复辟,调南京礼部侍郎。

俞山:(生卒年待考),浙江秀水人,字积之,号梅庄,明朝大臣。土木之变后,擢山鸿胪寺丞,旋升吏部左侍郎。工诗,善大篆,亦精墨梅。有《梅庄集》。

俞文俊:(生卒年待考),江陵人(今湖北潜江)。著名唐朝重臣。他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就挺身而出上书则天皇帝说:“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这番大胆的奏言,当然激怒了当时目空一切的女皇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俞氏的后裔也就此到达了我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故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氏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

俞献可:(生卒年待考),歙县人(今安徽歙县),宋朝官吏。太宗端拱初进士,官吏部郎中。真宗时为广西转运使,平定抚水蛮乱。官终龙图阁待制。

俞庭椿:(生卒年待考),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宋朝官吏、学者。孝宗年间进士,仕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博通经术。有《周礼复古篇》、《北辕录》。

俞德邻:(生卒年待考),温州永嘉人(今浙江温州),宋朝学者。宋度宗年间进士。宋亡不仕,遁迹以终。其诗自然深远,在宋末诸人中,特为高雅,文亦简洁有清气。有《佩韦斋辑闻》、《佩韦斋文集》。

俞安性:(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将领。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两广总督张鸣岗檄令澳门葡萄牙人,驱逐日本滞留在澳居民出海,并上疏大明朝廷加强对澳门的管制,获得批准。于明朝政府设参将于中路雍陌营,调千人戌守。当时执行驱逐居澳倭人出海命令的是海道副使俞安性。

俞大猷俞寓程:(生卒年待考),南楚、东粤俞氏始祖(第一派)。前明时期(约六百五十年前)自福建的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至广东潮州府程乡县(今梅州),此为东粤俞氏。传至五代三兄弟分房。长房《黄洞房》和次房《小密房》十三代后人于康熙四十年前后(约三百年前)来湘、鄂,是为南楚俞氏。南楚俞氏后人一部分又分散到了江西、安徽一带。黄洞房、小密房其余后人及三房《扶贵房》后人留东粤。

俞安期:(生卒年待考),苏州府吴江人(今江苏苏州),明朝诗人,字公临,后改字慕长。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士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是改。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等。

俞宗礼:(生卒年待考),字人仪,号凡在,上海人,侨居吴郡。著名清朝画家。

俞廷玉:(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姓玉里伯牙吾氏,内蒙古钦察人。著名明朝开国将领。

俞通海:(公元1329~1366年),蒙古族,字碧泉,庐州府巢县人(今安徽巢州),著名明朝初期将领。俞通海明元末随父俞廷玉、推弟通源、通渊,与廖永安等结寨巢湖。元龙凤元年(公元1355年)投朱元璋。即从渡江,破太平,下集庆,拔镇江,取丹阳,常州等地,迁行枢密院判官。后从克宁国,以水军略太湖。继于枞阳(今安徽枞阳)击败赵普胜。陈友谅袭应天(今江苏南京),他偕诸将击败之,又进枢密院同知。从援安丰,破陈友谅于鄱阳湖。明年从克武昌,迁中书平章政事。继而从徐达围张士诚于平江(今江苏苏州),在桃花坞中流矢,回应天府后伤重不治而死,终年三十八岁。其弟俞通源嗣兄官职,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转战南北二十二年,后逝世于任上。

俞大猷:(公元1503~1579年),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著名明朝抗倭英雄。俞大猷从军五十载,严于治军,先计后战,不贪近功。他强调“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战功卓著,虽屡遭诬陷,受挫不馁。逝世后赠左都督。著有《正气堂集》、《剑经》等传世。

俞樾:(公元1821~1907年),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名明末清初学者。清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罢职后,一意治经,主讲杭州诂精经舍三十一年。俞樾在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读书研究,主张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特殊的语文现象。著述甚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传世。为一代文学宗师,声名远及日本,影响颇深。俞樾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他所作的笔记搜集丰富,为当今学术史、文学史提供了不少参考资料。所撰各书,总称为《春在堂全书》,有二百五十卷之多。

俞铭衡:(公元1900~1990年),字平伯,以字行。浙江德清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俞平伯是“五四”以来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的著名人物之一。作为一位作家,他的诗歌与散文卓有成就;作为一位学者,他博学宏通,著作等身,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上的成果很多,举凡考证、校订和批评,都有涉及,他的论著使他无愧于蜚声中外的“红学”家。从《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来看,他在20年代刊布的《红楼梦辨》尤是十分重要的著作。

上古良医俞跗 - 俞姓的的始祖

《史记》的“扁鹊传”中,曾经提到黄帝之时有一位良医俞跗,

相传,这位以济世活人之术而名传知古的俞跗,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姓俞

的始祖。

根据《史记》的记载,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

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

于“对症 下药”,而已经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

科技术,这种表现,可以说为中国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俞姓的得姓甚早,可以远远地追溯到5000年以前的黄帝时代,

而这个古老姓氏的播迁到我国南方繁衍,也要比其他姓氏来得早些,而

且,他们的播迁情形有根有据,有完整的资料可查。

当初俞姓的所以南迁,根据《唐书》的记载是这样的——唐代

武则天临朝的时候,当时的新丰地方(据考当为今陕西省临潼县),突

然无缘无故冒出了一座山来,于是当时正不习惯于天下为女皇帝所统治

的人士,就议论纷纷,有说这是瑞征的,也有说这是大祸将至的征象,

其中,有一位江陵人俞文俊,就挺身而出上书则天皇帝说:“陛下以女

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这番

大胆的奏言,当然激怒了当时目空一切的女皇帝,于是,他就被流放到

当时尚属荒僻之地的岭南,当然,俞氏的后裔也就此到达了我国南方的

广东和广西一带。因此,后来我国南方的俞姓人士,应该有很多都是这

位俞文俊的后裔,而俞文俊是当时的江陵人,江陵就在今湖北省的潜江

县西方,则南方俞隆的来源,也应该可以追溯到这里。

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我国的早

期历史上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一直到宋代,才大放光芒,杰出的俞姓

人士满载于史书, 象俞紫芝、俞尚、俞夔、以及俞鼎孙、俞经兄弟,

都是才华横溢,对传统文学有贡献的人物。

到了明代, “俞大猷”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雷贯

耳了,他和他的“俞家军”,把为患明代沿海一带的倭寇打得落花流水,

抱头鼠窜的历史故事,一向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连三尺孩童都耳熟能详。

这位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是明世宗嘉靖年间的福建晋江人,

自幼读书熟知兵法,最先,他是以平定广东的交黎有功而见知,被升为参

将,并移镇淅东,开始写下了一连串光辉无比的记录——他屡破倭寇,剿

灭两广群盗,并平定骚乱,结果威震边陲,“俞家军”所至之处,蛮番望

风披靡,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就跑到中国来骚扰。拥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先

人,俞姓的中国人真是何其荣耀!

秦裕伯

秦裕伯(1296~1373),汉族,字惟镜、景容,号蓉卿,别号葵斋。上海县人,原籍淮扬(今江苏扬州),人称秦景容。元代(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出身海陵秦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婉约派一代词宗,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宋龙图阁直大学士淮海公秦观(少游)八世孙,江浙行省中书省_使、中书省肃政廉访使秦知柔之孙,国子监学录、下沙盐运使司监税官、浙西道榷鹾使秦良颢之子,与其弟秦亨伯合称“二秦”。

元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明洪武六年追封显佑伯,后又追赠护海公,后人称他秦显佑、显佑公。朱元璋多次称秦裕伯为:“裕伯博辩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代表作品:《山舟辞》、《九贤祠颂》、《上中书相国却聘书》、《再上丞相却聘书》、《上海知县祝大夫碑》。

曾任湖广行省照磨(即湖广省的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官)、山东高密县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明太祖主政期间任侍读学士、待制、治书侍御史。

中文名:秦裕伯

外文名:QinYubo

别名:葵斋

国籍:元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松江府上海县人

出生日期:元元贞三年(公元1297年)

逝世日期:明洪武六年(公元1376年)

职业:官员,治书侍御史,福建行省郎中等

毕业院校:国子监

主要成就:元末明初著名词人

文字工巧精细

代表作品:山舟辞、上海知县祝大夫碑

字号:字惟镜、景容,号蓉卿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封爵:显佑伯

追赠:护海公

后封:诰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

人物简介

秦裕伯,字惟镜、景容,号蓉斋,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人。元大德年间(1297~1307),随父辈定居上海县长寿里(题桥)。元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历官湖广行省照磨、山东高密县尹、福建行省郎中、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行台侍御史。元末,弃官返乡。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征召,不得已入朝。历官侍读学士、待制、治书侍御史,并与御史中丞刘基主持京畿考试。后出知陇州,以病辞官归里。明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1373年8月8日),病逝于家中,卒于长寿寺里。殁后,追封显佑伯,为上海县城隍正堂,历明清两代不变。工书法,上海令祝大夫碑,洪武元年(一三六八)杨维桢撰,为其所书,《海上墨林》。

人物生平

定居长寿里

秦裕伯,字惟镜、景容,松江府上海县人(今上海)人。松江府境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北一百七十三里,东至海八十里,西至平江路长洲县,界八十里;南至中明州界九十里;西南到海盐县界六十里到县一百里;西北到昆山县界一百五十里到县二百,陆路西南至嘉兴县界六十里,水路同东北至青龙镇五十四里,水路自_龙入吴;松江同见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也。

秦裕伯天资聪明却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元大德年间(1297~1307),随父辈秦氏良_、良颢兄弟定居上海县长寿里(题桥)。

家境渐富盛

宋代末年,秦裕伯祖父秦知柔这一代是避战乱而流落到黄浦江畔的,虽是“宦室裔胄”,但此时已经落难了。而过了50年左右,到元泰定年间(1324~1328),秦良_出任上海县长人乡里正时,已称为“田产富盛”。秦知柔任江浙行省中书省_使之后,小儿子秦良颢赴大名府求学,任国子监学录,后调任浙西榷鹾使。大儿子秦良_出任长人乡里正之前在忙什么呢?

当时,长人乡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大开发”之中,一是盐业兴旺,二是大量垦荒。上海县长人乡的沿海地区,在唐代末钱_建吴越国以后,即开始有了煮海制盐之业。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在下沙地区建有盐监之后,这一带被辟为下沙盐场。而下沙以西地区,仍以农业为主。随着沿海成陆面积逐渐扩大,盐区亦随之东移。至元末明初,盐区已移至里护塘以东一带。塘内之地称漕田或有司地,属长人乡管辖,设保、图建置;塘外之地则称灶田或盐司地,属下沙盐场,设团、灶建置。

秦知柔、秦良颢当官,自有俸禄保障,加上身处盐业兴旺之地,收入必定不薄。而秦良_定居在行头秦家行,忙的是带领子孙们垦荒屯田,扩建家园。当时,朝廷为推进这里的“大开发”,规定可以豆麦代替米粮缴纳田赋,后又可以棉花代替米粮纳赋。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移民,土地日趋熟化,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土地的主人们自然富盛起来。附近的召稼楼,就是在这个时机以召人耕作而名闻八方,遂形成市镇。附近的拨赐庄,是元顺帝将妹妹百花公主下嫁给丞相脱脱之子时,拨赐这里收归的田产作陪嫁的“脂粉田”,传说有上百顷。这座由蒙古族人建造的庄园此时已颇具规模,还从黄浦江到下沙盐场专门开挖了运盐干河“盐铁塘”。

在如此“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秦良_以及其子孙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竟然从几乎一无所有的“避难者”,发展为“田产富盛”、宅院硕丰的大家族,以致世上有了“秦家行”这样一个被标上史书图籍的地名,可谓是有幸遇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尽管秦家的家境日趋富盛,秦裕伯却迟迟未能走通“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之旅。秦裕伯不足10岁随父母定居长寿里,到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出任湖广行省照磨而离乡,其间时达40年左右。

他成年后,在此娶储氏为妻,她是周浦一带的望族之女。当时,周浦储姓家族颇具声望,祖辈是宋代词人储泳(约1101~1165,字文卿,号华谷),随宋室南迁而隐居在周浦一带,后人为纪念他,还倡议将当地称为“储里”或“华谷里”。然而,这望族之女并没有给秦裕伯增添福音,夫妻俩生下儿子,取名世隆,可惜因病早殁。此后,夫妻俩没有再生养。

十年为官路

秦裕伯48岁成为进士,出任湖广行省照磨,做些具体的文书工作,而且熬了六年之久,才得到提拔。元至正十年(1350),秦裕伯赴文化发达的山东高密县(今属潍坊市),升任七品知县。他的才智终于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能独挡一面,又十分勤政。据《山东通志》《高密县志》等史籍称,历史上的胶东半岛是地势低洼、氟毒横行、十年九不收的地方。当地民谣称“遥望西壕里,苍茫一片洼。人人拖黑腿,个个龇黄牙。有土都是碱,无田不养蛙。等到好年景,也学种地瓜”。秦裕伯指导民众“堑其周为渠,以蓄大雨,渠外筑墉,以防野潦”。之后,“连岁大熟,获麻禾菽麦若干斛”,从而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台田沟”,抵御了盐碱涝洼之灾。

明万历《即墨志》记载,至正十二年(1352),即墨(今属青岛市)知县董守中始建庙学和九贤祠,为当地历史上的九位名宦才俊塑像加以供奉,特请高密知县秦裕伯撰写《九贤祠颂》,勒碑刻石记之。秦裕伯还曾应邀撰写《密州修学记》(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由黄翔书正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可见当时他在山东地区是颇有声望的。

秦裕伯在任高密知县的三年间,不仅没有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而且把盐民的负担按他们的产量、收益之多寡分成三等九品,废除了原来按统一标准收税的办法,做到了合理公平。地方上经常要有许多临时的或额外的开支,秦裕伯发动农民把原来公家抛荒的土地重新播种耕耘,收获的粮食即作为过往官员的接待费用,农民、市民不必再交纳额外赋税,不仅供给饮食住宿绰绰有余,而且还有余资可以购置一批新的马匹以供使用。当时,社会时局很不稳定,朝廷让各地州县修筑城池,以利防守。在秦裕伯的规划领导之下,新建的高密县城墙周边有五里长,开辟了东、南、西、北四门。城门均牢固而盖了砖瓦,能遮蔽风雨。城外开凿了宽阔的护城河,河上架设了吊桥,随时可以收起。要想进攻县城,就非越此防线不可。此外,他还大规模地兴修了孔子庙、汉代经学大师郑康成祠堂等公共建筑,又造了一批高密县衙门的办公用房。他在全县境内先后办了42所教学机构,使学童们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一系列政绩是在两年多时间内取得的,可见他勤政爱民,“虽动大役而民不知扰”。

当秦裕伯离任时,百姓欲留任而不能,为颂其勤政爱民之功德,特请在大都(今北京)任礼部郎中的明善写了《秦尹去思碑记》,详尽记载其政绩。《秦尹去思碑记》被收入《高密县志·艺文志》。至正十三年(1353)春,秦裕伯被调往福建地区,出任福建行省郎中。他为官恩威并施,曾规定盗匪首次捕获,发款嘱其自谋生活;再捕获则杖数十,令其归耕;第三次则数罪合科,加重罚,令“清白”而死,即将罪犯投入石灰坑毕命。以此告诫鸡鸣狗盗之徒,要行善事,清白为人。因此,秦裕伯为政期间盗贼匿迹,百姓称颂,赢得“公正干练”的美名。

秦裕伯任行省郎中一年后,即得到越级提拔,出任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后又调往朝廷御史台(监察机构),担任侍御史。然而,不久秦裕伯却“突然”提出辞职了。《明史》说是“遭世乱”,其实是另有缘故。元代晚期,确实世道纷乱。而更关键的原因是,秦裕伯为官十年,尽管十分勤政,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真正赏识。因行御史南台大夫达识帖睦迩“与江浙省臣有隙”,秦裕伯曾遭台臣“嗾臬司以飞语”中伤,自然甚为愤懑。何况作为一名仕途坎坷的儒生,此时秦裕伯从事监察工作,更深知官场的内幕,但他却无力回天,促使他逐步对分崩离析的时势丧失信心,更为了照料年及八旬的父母,他最终拿定主意,于至正十四年(1354)毅然辞官,先到扬州小住,寻祖访友,后返回故乡长寿里,时年58岁。

再三拒征召

《淮海宗谱》称,秦裕伯辞官返回长寿里时,仍“耳目聪明,筋力不倦,高谈剧饮,手不释卷。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阅之,爱君爱国之念,耿耿不能忘也”。

一年之后,78岁的父亲逝世,“有诫子书,词甚真切”。从此,秦裕伯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又十年。当时,秦裕伯与流寓乌泥泾镇的著名诗人王逢交往甚密。王逢(1319~1389),字原吉,号梧溪子,又号席帽山人,江阴人。少时聪慧,勤奋好学,颇有才气,因而闻名于乡里。为人正直,热爱故乡,关怀故乡百姓的疾苦。一直以布衣为荣,不愿为官。时有金陵台臣推荐他出仕,他则以身体有病而婉辞拒绝。他一心作诗,且才气横溢,多题咏孝义勇烈之事。他寓居乌泥泾镇时达17年,著有《梧溪集》。然而,秦裕伯只享了两年清福,麻烦事又接连发生。至正十六年(1356),起义军首领张士诚(1321~1367)占据苏州后,慕其学名,两次派人上门招贤。秦裕伯却固辞不允。为避招是非,秦裕伯带母亲到松江的横泖去隐居了一段时间。

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打败上海县的钱鹤皋起反势力,占据了上海地区。相传,朱元璋猜疑心特别重,在南京处决钱鹤皋时,见其白血喷出,因此他一直心神不安,生怕钱鹤皋变作厉鬼长久作祟。而就在这时,朱元璋征召了隐居在家乡的元廷老臣刘基(字伯温),邀其担任谋臣,就此战果辉煌,既得到了有力辅佐,又获得了广泛赞誉。朱元璋发现自己缺少文化和智谋,利用前朝高官为己服务,是一条克敌制胜的捷径。于是,他决意要起用一位出身于上海地区的元廷高官,既可辅助自己,又可讨好当地百姓,冲抵钱鹤皋作祟之危。最终,他选中了秦裕伯,“命中书省檄起之”,拟起用他出任巡回御史或福建行省农田水利都监。至正二十五年(1365),秦裕伯母亲去世,归葬长寿里秦氏墓地。正当他闭门守孝时,事态逼紧了。

朱元璋于吴元年(1367)正月发出《聘裕伯公御书》,派人前来征召秦裕伯出山任职,并十分关切地说:“海滨之民好斗,裕伯居于此地恐有累焉”,即使不愿入朝,也要劝其移居别处。秦裕伯刚安葬母亲,正在家守孝,便对使者说:“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是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出而拜命,是不孝也。”为此,他特作《上中书相国却聘书》,并委托弟亨伯代他赶赴南京,拜谢丞相李善长,回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廷残余势力,在南京称帝。但他却更加担心那些有影响的文人成为对立面,便命令中书省推进征召。洪武元年(1368)四月,朱元璋发出《再聘裕伯御书》,一再甜言蜜语,又以历代应召实例劝其入朝。秦裕伯时年已72岁,坚持称病不起,又作《再上丞相却聘书》回应,还是苦苦推辞,请求“投鹿于山,放鱼于渊,不出范围,物遂其天”。

可是,朱元璋也不罢休,当月又给秦裕伯发出《三聘裕伯公御书》,严词追逼,紧咬不放。相传,传旨者言语颇具威慑性,质问秦裕伯:“天下定,伏处不出,意欲何为?”甚至宣称:“苟坚守不起,恐有后悔。”面对不可抗拒的强权政治,秦裕伯生怕再不从命,必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殃及桑梓。他叹曰:“是皆已甚迫,斯可见矣。”于是,只得垂泪告别故里,随使者入了朝。秦裕伯如此选择,日后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而秦裕伯当时的心境,另有事实可考察:同年八月间,他应著名文学家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之邀,手书了他为明代上海首任知县祝挺撰写的《上海知县祝大夫碑》(此碑于清咸丰十一年毁于西兵之手)。几年前,豪杰钱鹤皋起兵,一度攻下上海县城。而祝挺是明太祖朱元璋指派收复上海县城,后任知县的。秦裕伯欣然为朱元璋的命官手书碑文,除了应对同为元臣、同拒张士诚征召的杨维祯之情义,更说明他当时的心情是不论前朝今世,但求天下太平。

秦裕伯入朝后,授翰林侍读学士,但他受事不受职。次年,朱元璋任命侍读学士秦裕伯和翰林直学士詹同为待制(顾问)。不久,又为治书侍御史(专事办理文件)。洪武三年设科取士后,秦裕伯与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同为京畿主考官。《明史》称秦裕伯“出知陇州,卒于官”。此说也有误。朱元璋要年已75岁的秦裕伯到西北地区出任陇州知州,实是贬官外放。秦裕伯以病辞官不就,返回了故里。对此,清雍正八年(1730)进士曹一士为上海城隍神作《颂序略》时,评价为“释主疑,明民智,不惜一身去就,为国人请命耳。”秦公后人秦荣光有诗赞曰:“救万生灵一入朝,肯贪五斗折陶腰。还山老铁衣仍白,信史千秋节未标。”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1373年8月8日),秦裕伯在家中悄然去世。而且为了不祸及后人,他宁可绝传,始终未有纳妾,决然息交绝游,以求销声匿迹。

被推上神坛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分为王、公、侯、伯四等。除赐封开国功臣们不同的爵位之外,还敕封各地城隍神为“显佑伯”。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就此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秦裕伯生前,朱元璋三次征召而不受。上海地区又有钱鹤皋可能变作厉鬼,长久作祟。秦裕伯去世后,朱元璋一直心神不安,为了笼络江南名绅,他决意以“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亲自敕封秦裕伯为“显佑伯”,称“上海邑城隍正堂”。

朱元璋对秦裕伯生前未到陇州去任知州,“生不为我臣”,必定异常不满。因此封你为上海县城隍神,不担心你拒不赴任。而且,县城隍的封号与陇州知州的品级相等同,不贬不褒,“死当卫我土”。与秦裕伯同为京畿主考官的御史中丞刘基,洪武三年被朱元璋任命为弘文馆学士,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为“诚意伯”。因秦氏祖茔在淡井庙北,而且淡井庙曾为华亭县城隍行殿,秦裕伯被封为“上海邑城隍正堂”后,这里开始供奉秦裕伯。从此,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定为上海县城隍秦裕伯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城隍娘娘”的生日。洪武三十年(1397),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霍光行祠(又名金山神庙)改建成县城隍庙后,“上海邑城隍正堂”被迁移到了上海县城内的县城隍庙后殿。明代上海城地处海隅,屡遭侵扰,尤其是嘉靖年间倭寇五次袭击,民众深受其害。于是,秦裕伯“显灵”的传说越说越奇。城隍庙香火日盛,庙舍不断扩建,人们盼望城隍老爷能保佑一切。

自明嘉靖十四年(1535)起,在上海城隍庙的正门口,高悬起“保障海隅”匾额。清同治十一年(1872),秦裕伯又被同治皇帝钦封为“护海公”。在巡道应宝时的号召下,上海城隍庙趁机又作大修,邑人曹一士又推出了《上海县城隍神颂序略》,使“城隍显灵避屠城”的故事越加成真,广泛传播。

主要成就

文学

秦裕伯作文音律谐美,追求精巧。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的趋势。正如萧统所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

秦裕伯流传下来的诗,代表作有《山舟辞》等。秦裕伯文今存6篇,有《九贤祠颂》、《密州修学记》、《上中书相国却聘书》等。其友户部尚书李士瞻曾称赞他:“予识景容十五年,颇谓相知”,特赋七绝一首为谢:锦缎裁来五色丝,千方制就欲谁衣。自惭输与天孙巧,凡女从今不下机。

书法

秦裕伯工书法,其作品《上海令祝大夫碑》是难得的名人法书真迹,是在洪武元年(1368)应著名文学家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之邀,手书了他为明代上海首任知县祝挺撰写的《上海知县祝大夫碑》(此碑于清咸丰十一年毁于西兵之手)。

个人作品

秦裕伯作品所传甚少,现一一摘录如下:《山舟辞》、《九贤祠颂》、《密州修学记》、《上中书相国却聘书》、《再上丞相却聘书》、《上海知县祝大夫碑》。

明万历《即墨志》记载,至正十二年(1352),即墨(今属青岛市)知县董守中始建庙学和九贤祠,为当地历史上的九位名宦才俊塑像加以供奉,特请高密知县秦裕伯撰写《九贤祠颂》,勒碑刻石记之。秦裕伯还曾应邀撰写《密州修学记》(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由黄翔书正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人物评价

《明史》:“裕伯,字景容,大名人。仕元,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遭世乱,弃官,客扬州。久之,复避地上海。居母丧尽礼。张士诚据姑苏,遣人招之,拒不纳。吴元年,太祖命中书省檄起之。裕伯对使者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乃上中书省固辞。洪武元年复征,称病不出。帝乃手书谕之曰:“海滨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裕伯拜书,涕泗横流,不得已,偕使者入朝。授侍读学士,固辞,不允。与张以宁等扈从,登钟山拥翠亭,给笔札赋诗,甚见宠待。二年改待制,旋为治书侍御史。三年始诏设科取士,以裕伯与御史中丞刘基为京畿主考官。裕伯博辩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出知陇州,卒于官。”

《高密县志》“名宦”篇:“断狱明决,建城池,立坛陵,筑堤防,修学校。民德之立碑。”

李士瞻在《经济文集》中说:“秦景容郎中昨日承歌谈笑,适诗酒相忘,有放浪形骸之意,以谓到闽以来无此一乐,但伤足下以特达之材,坎坷仕路走也,辱为知己之游,不能拔而出之,此安足为故人耶,诗以志怀,聊伸雅叹。”

《淮海宗谱》:“耳目聪明,筋力不倦,高谈剧饮,手不释卷。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阅之,爱君爱国之念,耿耿不能忘也。”

朱元璋:“海滨之民好斗,裕伯居于此地恐有累焉。”

《皇明典故纪闻》:洪武四年七月,朱元璋与侍臣谈论用将时说:“秦裕伯曾言,古者帝王之用武臣,或使愚使贪。其说虽本于孙武,然其言非也。夫武臣,量敌制胜,智勇兼尽,岂可谓愚?攻城野战,捐躯徇国,岂可谓贪?若果贪愚之人,不可使也。”

曹一士:“释主疑,明民智,不惜一身去就,为国人请命耳。”

秦荣光:“救万生灵一入朝,肯贪五斗折陶腰。还山老铁衣仍白,信史千秋节未标。”

朱元璋:“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

唐寅:“市衣致龙衮之勤,林下来朝廷之敕。生有奇功,死有遗泽。欤!斯人也,山水同风,万古不息者秦!”

王_:“山河故国重欷_,万里逃名海畔居。新主屡裁五色诏,逋臣不受两朝糈。心驰塞北行台久,身老河南待制余。今古玉埋龙浦上,柏翳里后孰旌闾。”

家族成员

八世祖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婉约派一代词宗,龙图阁直学士淮海公。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七世祖

秦湛,生卒年不详,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邮(今属江苏)人,秦观之子。曾任右奉议郎,监诸军计司,官宣教郎,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学,善画山水。尝注《吕好问回天录》,有《蚕书》一卷。词存《卜算子》一首,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秦湛亦能诗,尝与李之仪唱和。其文仅见《西菩山寺记》载于《锡山秦氏文钞》卷首。是常州秦氏一脉始祖。

六世祖

秦南翁,居江苏常州毗陵新塘乡秦村。有四子,一名照,一名煦,一名熙,一名烈。后裔有繁衍于常州府无锡县,明代寄畅园园主、右都御史、湖广巡抚秦_,即秦南翁后人。

五世祖

秦照,秦南翁长子。行名小五,字世明,号隐南,居江苏常州毗陵新塘乡秦村。有二子,一名师尹,一名师傅。

秦煦,秦南翁次子。行名小十,字世和,号振南。任常州府教授,仕至修武校尉。居江苏常州毗陵新塘乡秦村。有三子,一名师孔,一名师孟,一名师曾。

秦熙,秦南翁三子。行名十一,字世雍,号立斋,居江苏常州毗陵新塘乡秦村。有一子名师闵。

秦烈,秦南翁四子。行名二十,字世威,居江苏常州毗陵新塘乡秦村。有一子名师古。

高祖

秦师闵,秦熙子。有四子,一名宗贤,一名宗迈,一名宗述,一名宗蘧。

秦师尹(伯高祖),秦照长子,行名廿三。有四子,一名宗器,一名宗导,一名宗学,一名宗立。

秦师傅(伯高祖),秦照次子,行名廿七。有三子,一名宗文,一名宗禄,一名宗仁。

秦师孔(伯高祖),秦煦长子。行廿一,一名同轨,字志道。有一子名宗进。

秦师孟(伯高祖),秦煦次子。行廿二,一名同文,字志学,早卒。

秦师曾(伯高祖),秦煦三子。行廿八,一名同伦,字志孝,任徙仕郎兰溪县主簿。有三子,一名宗雅,一名宗举,一名宗选。

秦师古(叔高祖),秦烈子,居江苏常州毗陵新塘乡秦村。

曾祖

秦宗蘧,字茂之。

秦宗迈,字益之,金紫光禄大夫。

祖父

秦知柔(1233~1306),字以和,号节斋。宋末咸淳年间(1265~1274),“乘元兵渡江之时,挟其先世图像谱牒及所赐诰命,渡江来南”,率全家流落到黄浦江畔,后兄弟5人分地徙居。曾任江浙行省中书省_使,后兼任中书省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大德十年(1306),秦知柔去世后,“夫妇合葬于乌泥泾之阳,即今上海县之肇家浜右、淡井庙北。”安葬时,著名书法家赵孟_也来吊唁,并题写墓碑“元处士节孝先生秦公之墓”。

父亲

秦良颢(1278~1355),字信甫,号述斋。师从萧氏,搜集蒙古文史传故事及时务功要者三百余条,编译成汉文的知识大全《纂通》;又掇拾师言,兼采别说,辑成《一贯》,并取蒙古及维吾尔问答之言,编成《吹万集》。他是极为难得的汉人出身的蒙古文专家。当时,汉人学蒙古文者无出其右,因此他年纪轻轻就出任国子监学录,而他“淡然无求进意,隐居教授,户外之屦至,无所容达。官大人至者,莫不晋谒,与之语,动中肯綮,而适于事情未尝不为之叹服也”,“其平时一言一动,无不揆乎道义,人皆称笃行君子焉”。大德年间(1297~1307),秦良颢经翰林寇学士推荐,进万言策,由国子监学录提升为浙西榷鹾使。于是,秦良颢举家南下返回上海地区。

伯父

秦良_(1276~1333),字微甫,号懿斋,“环玮刚直,端庄整肃,作气好侠”。元泰定年间(1324~1328),秦氏“田产富盛,充上海县长人乡里正。”《淮海宗谱》又称,秦良_当里正,“平心率扬,治民有方,争讼者质求判断,晓譬曲直,人皆退服而无怨言,相叹曰:‘宁被刑罚所加,莫为秦君所短’。”至顺二年(1331),他调任下沙盐运使司监税官,此时年已56岁。由此以“营邸为_息所”,当时的徙居地应在上海县长人乡十九保六十图,距下沙盐场很近。

兄弟

秦亨伯,字惟通,号兰斋,喜读道家书,服食求仙,遍游天下名山。

历史记载

秦裕伯传为宋秦观八世孙。世居淮扬(今江苏省扬州市)。父良灏,国子监学录。祖知柔,江浙中书_使,宋末南咸淳年间渡居沪渎。

1344年(元至正四年)裕伯中进士,历官湖广行省照磨、山东高密县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

  “水浒剧”是根据“水浒传”故事演绎出的杂剧作品。

  现存元杂剧中关于《水浒》故事的,有高文秀的《黑旋风》、李文蔚的《燕青博鱼》、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李致远的《还牢末》和无名氏的《争报恩》。因为他们是民间耳熟能详的人物,所以也成为故事的中心。在北宋的末年,宋江等止是一群强盗,但是现在变了,在《黑旋风》和《燕青博鱼》里面,他们也成为和权豪势要作对的人物。本来在蒙古侵入中国以后,蒙古军队到处的烧杀掳掠,成为常事,正如范子安《竹叶舟》所说的“你则看凌烟阁那个是真英武,你则看金谷乡都是些乔男女”;(第一折)无名氏《连环计》所说的“俺只问鸳鹭班中怎容的诸盗贼,麒麟阁上是画的甚公侯”。(第一折)号称主持正义的军队既然杀人放火,那么,杀人放火的强盗有时也就不妨主持正义。因此,在元杂剧里,梁山好汉就以两种不同的姿态出场,有时杀人放火,有时也就替天行道。这就是“水浒剧”。

  杂剧作家指示我们这两条出路。但是这是怎样的出路呢?无论传说中的包待制止是理想的人物,就是当真有了,也止能偷天换日地干一下。《水浒》好汉多得很,但是纵使他们组织严密和传说中宋江们一样,也止能就地除去白衙内、杨衙内这样一两个小民贼。总之,这两条出路,在整个的民族复兴的途径上,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的艰难多着呢,从贞佑南渡起(1214)一直要等到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韩林儿称帝,朱元璋起兵,经过了141 年的大黑暗,才算得了复兴的曙光,但是在这段大黑暗中间,文学家是不断地——纵使微弱地——透露了他们的呼声。

  介绍一个“水浒剧”的作者——高文绣。

  高文秀是元杂剧创作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重要作家,向有“小汉卿”之誉。他又是第一位写泰山戏的剧作家,其《黑旋风双献功》是泰山拥有的第一部戏剧,并在水浒戏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康进之《李逵负荆》合称“黑旋风双璧”,在全部元杂剧中也属上乘之作。

  其杂剧按取材分类,可分为水浒剧、历史剧、神话剧、风情剧等,尤以前两类为多。水浒剧计有九种:李逵剧八种,除《黑旋风双献功》外,还有《黑旋风大闹牡丹园》、《黑旋风借尸还魂》、《黑旋风诗酒丽春园》、《黑旋风敷演刘耍和》、《黑旋风乔教学》、《黑旋风穷风月》、《黑旋风斗鸡会》;武松剧一种:《双献头武松大报仇》。其水浒戏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元杂剧作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是当之无愧的黑旋风专家。

  《黑旋风双献功》是戏曲史上第一部关于泰山的戏剧,也奠定了高文秀在戏曲史上的地位。泰山为水浒等英雄李逵提供了表演舞台,李逵的英雄业绩为泰山艺苑增添了光彩。整个戏剧情节是在泰山这一广阔的背景中展开的。在剧中,高氏着力刻划了李逵英勇、机智、敏锐、谨慎,而又不乏诙谐、幽默的农民义军头领形象。这与其它元杂剧中的李逵,与后来《水浒传》中鲁莽骄躁的李逵差别极大,有鲜明的性格特色。

  《双献功》的戏剧情节完整,发展脉络顺畅,首尾衔接紧密,每个场次、环节都较好地展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把这些不同侧面贯穿起来,构成了丰满生动、勇谋相兼的李逵形象。这是在其它杂剧以及《水浒传》中所没有的,应该说是本剧最为突出的艺术成就。在剧情发展上,又突出了动作性强、富于喜剧效晰场面,以求戏剧节奏的起伏变化、错落有致。全剧最精彩的是探监一场,李逵以庄家后生的身份与牢子周旋,场面生动,语言诙谐,具有强烈的喜剧气氛和演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