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求救.遂宁有什么地方适合外国人玩又好玩的

游戏攻略06

求救,求救.遂宁有什么地方适合外国人玩又好玩的,第1张

求救,求救.遂宁有什么地方适合外国人玩又好玩的
导读: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广德寺,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是遂宁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品牌。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

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

广德寺,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是遂宁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品牌。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历史。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广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禅师出家之处。克幽乃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民间相传,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自克幽禅师开山阐教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主领川、滇、黔300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据《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传于广德开山法师克幽。克幽禅师两度被引入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广德寺能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广德寺成为全国著名的皇帝赐封的观音道场时,南海的观音道场还未修建。寺内有目前国内尚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风格的寺庙建筑群,而珍藏于庙内的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稀世之宝蜚声中外,无时不在昭示世人,这里是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

进入广德寺山门,迎面可见圣旨坊屹立在十分级台阶之上,是寺庙迎接皇帝诏书的地方。坊形如冀,高18米,长12米,宽25米,由四根大红色圆柱支撑,两侧作五踩斗拱,中间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竖题“圣旨”二字。圣旨坊被专家定为全省独存。峨眉山奉迎圣旨,出庙门十里。广德寺却在庙中,可见位尊之极。寺中珍藏的九龙碑(宋碑)记录了唐宋时期前后九个皇帝对广德寺的赐封和褒奖,让人领略到什么是皇恩浩荡。皇帝御赐镇山法印,在全国屈指可数,广德寺独得两枚玉印,为稀世珍宝,足见地位之尊。宋代真宗赵桓,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明代武宗赐“敕赐广德禅寺”,玉印用中文、缅甸文、僧迦罗文、巴利文四种文字刻成。

善济塔位于大雄宝殿之西,观音殿之后(俗称肉身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结构,初建于唐宗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禅师掩骨之所,虽经千年尘风俗雨而岿然无损。

广德寺因为是民间公认的著名观音道场,因而历代帝王赐予了它无与伦比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西部独一无二。

二、中国最早的著名观音道场——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中胜迹不胜枚举,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观音三姐妹在此修行的美妙传说。

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

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

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观音柏在离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们心目中,她早已成为观音三姐妹形神不离、齐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庙前山门外为规模宏大的观音广场。观音广场呈巨大的圆坛形,上下共三级,每级之间的石壁上均镶嵌着陶制观音塑像,共计一万有余,故此广场又名万佛广场。圆坛正中央为三面观音镀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莲台之上,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气势恢宏的观音阁,高48米,共7层,56个角。阁内供奉着净高186米、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观音阁耗资2000万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游客的自发慷慨捐助,足见世人对灵泉观音道场的高度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丘壑无奇山自好,青山绿水任逍遥”。绵延起伏的红色丘陵,孕育了遂宁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和人文景观游。

子昂故里——金华山

金华山位于射洪县城北20公里的金华镇,因其山贵重华美而得名,被誉为川中名山,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陈子昂少年时代的读书之所,留有读书台古迹。金华道观位于金华山前山,又名玉京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重建时更名为大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赐名玉京观。道观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层叠而上,有六殿、五楼、三洞、二院、二门,结构谨严,布局合理。山上有观音堂、药王殿、二贤祠,荟三教文化共处一山。山门石刻“蔚蓝洞天”四个字为宋代黄庭坚手书。玉虚阁石碑刻“蔚蓝胜景”回文诗一首,字形龙蛇飞舞,顺念倒念皆成诗句。其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千年来虽遭风雨剥蚀,仍然古貌犹存,声名愈显。穿过雕梁画栋的虹飞桥,就到了金华山前门。顺着石阶往上看,共有365级石阶,拾级而上,可依次参观灵祖殿、冥王殿、东岳殿、祖师殿。在宽敞的祖师殿,可看到石龙龙头、铁灯杆、长廊、古柏。石龙全长180米,堪称世界上最长的明代石龙。真武祖师是金华山供奉的正神,出道飞升的日子为农历三月三,因此有金华三月之庙会。

继续前行,可看到的六角亭就是玉虚亭,是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陈子昂家境富裕,十五、六岁还是一个任侠放纵的公子哥,十八岁慨然发奋,在这儿闭门苦读三年。

在后山梧岗岭上,乃是迁建的陈子昂读书台。门额蓝色框内用碎石镶嵌的四个大字“古读书台”。陈子昂青年时代塑像后面的木刻是陈子昂《感遇诗》38首和唐代卢藏用撰写的《陈柏玉先生别传》。陈子昂一扫六朝绮靡文风,创造了刚健、朴实清新的文风。大诗人杜甫晚年居蜀时,曾杖策远来读书台瞻仰,登金华山凭栏眺望,留下《野望》诗一首。今读书台门联所刻,“亭台不落匡山后,杖策曾经工部来”,记下了杜甫对唐代革新者的崇敬。

川中西子湖——赤城湖

赤城湖位于蓬溪县城西8公里,因县城为赤城镇而得名。有长堤晨雾、赤霞蔚起、湖山揽月、青幽花雨、画阁迎春、烟波戏鳞、彩虹连珠、画舫集萃、汀洲听鹤、西苑夕照等二十余处景点。湖首东岸滨临县城,湖面广阔,群山环抱,巧妙利用山水、岛屿和湖岸建成各种景点,山光水色,繁花绿树,亭台桥榭,回栏曲桥,汇成了称胜一方的“川中西子湖 ”,人们赠之“赤湖溶金”来概括赤城湖全部景观,日本、德国、美国以及港澳台胞游客又以“小西湖”誉之。为纪念在蓬溪发动牛角沟起义,在川第一个竖起工农革命政权大旗的邝继勋烈士,景区内建有邝继勋烈士纪念馆。

川北迷宫——高峰山

高峰山位于蓬溪县北二十五公里,海拔547米,有“川中第一峰”的说法。因独特的八卦迷宫建筑,又有“川北迷宫”的美称;因方方面面求之者的应验率很高,还有高峰神灵的传说;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远离城镇的喧嚣,有“是一蓬莱”的赠匾。高峰山上对联、匾额甚多,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山上罗衣秀才的传说、王师祖仙说,极富神秘色彩。

高峰山,是得天独厚的灵岳福池,曾是以道为主,兼儒、佛文化的送佛场,今是龙门正宗的道教活动场所。始建于初唐,续建于晚清,扩建于民国。是得国民政府众多元老崇敬的宝刹,受国内十八行省朝拜的玄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题匾额“为善最乐”誉之。

高峰山座西面东,有三大自然景观:山上树木葱茏,覆盖全山。全山上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古柏500余株,均向寺生长,此为一;遥望高峰山,恰如绿色宝塔巍然屹立,环山有8条山系,恰似8条巨龙回首高峰,高峰山顶,又形似长龙,且以唐代古刹为龙头,有如九龙翘首捧太极,此为二;高峰山有东西南北“四道寨门”,方便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四寨门尤以东、西寨门看得最宽最远,现修建了一处观景台,可看日出、夕阳、云海、风景之美妙,丝毫不亚于五岳,此为三。三大自然景观,自然朴素,灵秀宜人,极富道存韵致,又多田园情趣,正是亲历传统、回归自然、休闲悟道的好去处。2003年底,高峰山被评为国家AA景区。

佛中之圣——宝梵寺

宝梵寺为蓬溪敕建古刹,位于蓬溪县城西15公里的宝梵镇境内。寺始建于北宋,称罗汉院。治丰元中(公元1064年),宋英宗赵暑敕赐为“宝梵寺”,意即佛中之圣,梵中之宝。明景泰元年重建。建筑面积为1852平方米,大雄殿气宇轩昂,蔚为壮观,建国后古建筑学者赞其“设计精细,结构严谨,形式美观,基础牢固”,誉为明代中期建筑的佳作。大雄宝殿内87幅、1815平方米壁画中外驰名,宗教界尊此画为禅宗秀迹,绘画界赞美有画圣吴道子笔意,文博界誉为蜀中明代壁画代表作,群众敬之为仙画。《中国绘画史》、《中国名胜词曲》、《中国建筑工艺辞典》、《艺苑掇英》、《世界美术集粹》(日本编著)等十余种辞书对此壁画均有文字记载。

中国死海

来自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地球的两次造山运动在大英县形成的地下古盐湖盆地,其海水(盐卤水)的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就高达42亿吨。“中国死海”海水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中国死海的海水中富含钠、钾、钙、溴、碘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验证,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显著的理疗作用,并且可以充分的舒缓疲劳、缓解精神压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人在死海中漂浮一小时,可以达到八个小时睡眠的功效。

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依山傍水而建,规划控地5000亩,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2003年十一黄金周推出的景区一期工程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占地2000余亩。“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主要利用了大英县盛产的该种独特盐卤资源,以“死海漂浮”为主,结合了现代水上运动、休闲、疗养、保健等要素,建设形成的一个集新颖性、时尚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中国“死海”位于四川大英县境内,距离成都114公里,距重庆180公里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傍城而过。

卓筒井

卓筒井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城西卓筒井镇。大英发现盐卤资源有上千年的历史,经国家储委认定的大致有10亿吨盐卤资源储量。大英县境盐卤分布在蓬莱、象山、卓筒井、河边、玉峰等地。其深层盐卤矿上矿层食盐面积22300km2,盐层厚35~15111m,下矿层面积34,000km2,盐层厚25~11916m。四川是中国井盐的主要产区。县境内“大英卓筒井”和大英场积淀了千年盐卤文化。民国时期,川北多布有卓筒进,大英拥有108灶1711进,年产量达4000余吨。至今,还有“大顺灶”等18眼井保存着。

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已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的大英县卓筒井钻探取盐技术,比西方早七八百年,使地下深处的卤水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开采,在开采卤水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气资源。其凿井工艺技术开西方近代蝇式顿钻钻井方法的先河,虽然经历了近1000年历史,其古老的工艺流程仍保存得相当完整。中国发明卓筒井技术甚至被《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三书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

卓筒井工艺流程包括打井、取卤、晒卤、制盐等四个步骤。现仅在大英境内存有9灶41口为样的盐井,分布在关昌、青木、快活岭、三兴、英家桥、青和等六个村方圆6公里范围内,其凿井、吸卤、煎盐等生产工艺流程,基本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点。它持续近千年,生产未中断,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受到盐业专家的高度赞誉。

四川宋瓷博物馆

四川宋瓷博物馆位于四川省遂宁市明月花园小区西山路,占地12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博物馆立足于本馆特色,通过实施改造工程,以全新的建筑外观、精致高雅的陈列展览吸引了大批观众,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被评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外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四川宋瓷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种类繁多,现有藏品11454件,以书画和宋瓷为大宗藏品。1991年,遂宁市金鱼村发现一处大型宋瓷窖藏,经清理发掘,出土完整和可复原器物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铜器18件、石雕2件。这是我国陶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最大一宗宋瓷窖藏。出土宋瓷保存良好,器型丰富,制作精良,不乏精品、珍品、孤品,其中以龙泉青瓷荷叶盖罐、龙耳簋式炉、景德镇青白瓷梅瓶、各式造型的三足炉为代表的一批宋瓷精品最为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四川宋瓷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专题宋瓷博物馆,现有大小展厅6个,陈列面积3300平方米,由“读瓷篇、听瓷篇、赏瓷篇、制瓷篇、篇鉴瓷”五大部分组成,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馆内设置有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资料室、监控室、学术报告厅、游客购物中心、斗茶坊、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遂宁是四川新兴的发展中的中等规模城市,总人口385万,其中城区人口43万,是四川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纺织食品化工城。市委、市府提出了“文化遂宁”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神秘遂宁,八大奇观”的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宋瓷博物馆作为旅游文化品牌之一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支持。2007年4—8月,仅仅四个月时间,投资1200万博物馆改造工程完工并投入了使用。改造后的博物馆展览面积扩大到3000多平方米,新增文物展品300余件、标本模型和仿制品200余件,增加了历史生活场景,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和中央空调系统,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展厅环境和文物展品的保存环境大为改观,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吸引了大批观众,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扩大了知名度,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元太祖成吉思汗(蒙古语:Činggis Qaγan,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元太祖,又称成吉思可汗,蒙古族,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世界史和蒙古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起延)部人。而按照蒙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画像

[1]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钦定窝阔台为继承人。成吉思汗死后,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选拔、拥护自己的三哥。征服金朝后,拖雷去世。因此得到人们的赞赏。

编辑本段生平

诞生

成吉思汗父亲为其乞颜部酋长也速该。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时,手中正拿着一血块,寓意天降将掌生杀大权。“铁木真”来源于出生时,乞颜部正好俘虏到一位属于敌对部族,名为铁木真·兀格的勇士。按当时蒙古人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如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身上。 铁木真小时曾与札木合结拜为兄弟。后来其父遭塔塔儿族杀害(怀疑被毒死),身为长子的铁木真,要携母和弟妹们走到不峏罕山区,逃避塔塔儿族追捕长达数年,自此形成他刚毅忍辱性格。成年后,铁木真之妻被抢,而他也落荒而逃至札木合处借兵报仇。自此两人的部落共同生活。其间铁木真提拔一些非贵族的人为将领,引发札木合不满,最终导致决裂,札木合还伏击偷袭铁木真的部队。

麾下

成吉思汗麾下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猛士,他们四面出击,战无不胜,成就辉煌: 四兄弟:合撒儿、合赤温、别勒古台、铁木格 四狗(四犬):哲别、速不台、者勒蔑、忽必来 四杰(四骏):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 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四养弟:曲出,阔阔出、失吉·忽图忽、博尔忽 二勇将:术忽台,乎术勒答儿 此外还有 博尔济、耶律楚材、雅戈尔

征战

在铁木真努力下,其部族再次强大。塔塔儿部首领蔑兀真笑里徒反抗金朝,金朝大将军完颜襄约克烈部王罕和铁木真联合出兵进攻塔塔儿,塔塔儿部大败,蔑兀真笑里徒被杀。铁木真遂被金朝封为“札兀忽里”,即部落官。1201年,铁木真联合王罕,击败札木合部。并于次年全歼残余的塔塔儿人,忆起少年时几遭塔塔儿所害,遂将多名塔塔儿士兵下锅油炸,手法残忍震惊蒙古诸部族。 1203年,王罕将铁木真收为长子,导致桑昆跟铁木真仇恨,札木合鼓动桑昆联合王罕夹击铁木真。这是铁木真经历的最为惨烈的一仗,他的军队只剩下4千6百余人。他逃到贝尔湖以东才避过一劫。并在当年秋天突袭王罕驻地,三天后完全消灭克烈部。王罕逃到鄂尔浑河畔之后被乃蛮人杀死。而其子桑昆则逃到库车,被当地人杀死。1206年,札木合被叛变的将领送到铁木真之手,札木合请死,铁木真杀了他。尔后,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众部族。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并得到了“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宇宙的大汗)的封号,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成吉思汗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 四大汗国图

[2]扩张

蒙古人开始扩张版图,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然后进攻金国,在1211年的野狐岭会战大破四十万金军,1214年金迁都汴京,蒙古军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国在黄河以北之地陆续失守。正当金国危在旦夕时,中亚的花剌子模与蒙古结怨,成吉思汗急于报仇,在1219年亲率蒙古主力西征,金得以苟安一时。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先后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及许多国家,又派速不台率领蒙古军向钦察草原扩张。 成吉思汗回师后,再攻西夏。

姓氏起源——何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家乘谱牒 上海:何氏家谱一卷、竿山何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宿迁何氏族谱、泰兴何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京江何氏家乘二卷、丹阳何氏重修家乘二十卷 浙江:萧山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萧山芹沂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泉溪何氏宗谱六卷、金陵何氏宗谱八卷 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庐江何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桐城何氏族谱四十九卷、休宁县率口何氏族谱十二卷 广东:何氏家谱不分卷、香山小览何氏九郎族谱八卷、南海烟桥何氏家谱九卷首一卷、新会大塘派何氏家谱一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 台湾的何姓,与大陆的何姓同宗同祖,一脉相承。现多居住在台北、新竹、彰化、嘉义等县。它是台湾的第二十六个大姓。是来自一水之隔的福建。其远祖,则是康叔虞分居在光州(河南省潢川县)的后代。因此,台湾的何姓和韩姓也原是一家人。明末天启年间,就有一位郑芝龙的旧部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通事是一种专门担任翻译的职务。何斌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正是由于他的游说,当时在福建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郑成功,才会渡海而进到台湾来。在郑成功据台期间,福建的何姓也纷纷到了台湾。清朝时,到台湾来开创新天地的何姓更多,在凤山、基隆、士林内双溪、台中东势,以及新竹宝山乡,都有何姓的足迹。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当然以后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历史名人 何休:东汉杰出经学家。自小笃志好学,精研六经,诸儒莫及。历十七年,作《春秋公羊解诂》。 何景明:明朝文学家。与李梦阳主张文仿秦汉,诗宗盛唐,称"复古派"。与梦阳、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为"七子"首领。 何承天:南朝宋时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博通经史,精历算,曾考定"元嘉历",改平朔为定朔,使日月食必在朔望,对后世历法变革有很大影响。 何晏:三国时玄学家。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与夏侯玄、开弼等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倡导玄学,崇尚清淡,开一时之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