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百家姓中姓氏的简短传说故事

游戏攻略07

关于中国百家姓中姓氏的简短传说故事,第1张

关于中国百家姓中姓氏的简短传说故事
导读:王姓的传说: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

王姓的传说:

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

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

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2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日磾"读作"密滴")。除上述两支金氏外,十六国前秦时,羌族首领有金氏。朝鲜历史上的新罗国王姓金。

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的开国之王叫钱镠,因镠与刘同音,为避其名讳,该国的刘姓人,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清爱新觉罗姓氏多改为金姓。还有一系金氏是由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金姓至今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3高姓

出自姜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广韵》等资料所载,姜太公八世孙奚因拥立齐桓公有功,被赐予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炎帝16世孙姜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姜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

齐国传至太公7世孙文公吕赤,赤有爱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六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蛋排挤,出齐奔燕。高止十世子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

扩展资料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姓氏

《三国演义》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帝王年少不懂事,董卓是相国,主掌朝迁大权,引起朝臣不满。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董卓摄君害民。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陈宫是当时县令,因为觉得曹操要杀董卓,其志向远大,所以夜里就把他放了,并就此跟随曹操。(在狱中曹操说过“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为经典句)。之后二人逃到曹操旧识——吕伯奢处暂歇,吕伯奢好客去给曹买酒出门后,因曹操多疑,因为在屋内听到磨刀的声音,曹以为是要杀自己,就把吕伯奢全家老小都杀了,后来知道他们是要杀猪才磨刀的。作孽了,不得已,又逃,逃至半路遇到吕伯奢回来,无奈曹操怕吕伯奢回去见到他全家被杀后派人来追杀,又把吕伯奢给杀了。因为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载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於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馀头以赠卓。……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由是观之,卓为江湖豪杰,仗义疏财,聚啸山林何其乐尔,缘何柄国乎。若为国之虎将,效灌周之徒,亦可垂史,何至膏流满地,宗族就诛。人不知己,强为之者,祸遂至焉。《资治通鉴》载“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掷后、绞妃、鸩帝报仇也,武夫无怪。

卓亦爱操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演义操言:“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故作“卓大怒曰:“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

本回数显孟德智勇,自荐刺卓、豪言引颈为其忠勇,献刀、试马、诈姓为其智,全身而退者为高。时人谁可比?后人谁可比?且一生未篡汉,君尚问其由乎?

此回说董卓入朝执掌大权,曹操图谋行刺之事,却引出一个问题来,董卓何以能掌握东汉大权。

各朝对京城一带防范最严,往往以重兵把守,假若边关叛乱杀到京城,往往辛劳异常,而且等到到时,京城已经云集各地调集的大军,所以除非如实力已经雄厚到可居天下大半之外,要引兵入京执政难上加难,所以各朝的叛逆真造反时也是用伪诏(如安禄山),密诏(如刘备),清君侧(如朱棣)的借口。象董卓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入京借口的实在是太幸运至极了。这点上何进袁绍功劳不可不谓之大也。

而何进被杀,朝中无人统领,何进之弟何苗在乱中也被杀,剩下何系部属见董卓势大,纷纷投靠董卓。(之中董卓初来兵少,还用了夜晚撤出白天进入的疑兵之计,等到大家发觉董卓已经势大,)而另一大势力宦官则更不用说了,被袁绍杀了精光。所以……

等等,假如我这般说下去,那也未免太简单了,朝中其他势力呢?各位大臣呢?其中朱儁皇甫嵩都为讨黄巾的名将,他们人呢?朝中三公呢?还有袁绍是诛灭宦官的首谋,又是四世三公袁家之人,为何何系人马不投之于他呢?另外各地势力有何动作?当然,不免要说到董卓此人。

先说董卓其人,董卓陇西人,膂力过人,为人粗猛有谋,少时游历羌中,为羌胡所畏。之后为将有战功,将所得财物分于属下,不管说起豪爽也罢,收买人心也罢,他确实是一个人物,日后入京,他提拔蔡邕,取消党锢,收买吕布,听从周毖、伍琼之计,任用荀爽、陈纪、韩融等名士,还令韩馥,刘岱,孔伷等人出任各地州牧太守。(不过后来这些人也是反对他的主力。)所以虽然他纵兵行凶,但是对于官员名士,实在是十分巴结或者说收买的,这点上历史记载也公允的指出“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就这点也就可知为什么蔡邕会在董卓死后为之而泣了,确实董卓用自己新得到的权力收买了许多人,尤其在迁都之前。他并非一介武夫而已,而是颇有心计之奸雄。

演义中说董卓在入京之前的职位是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这前将军鳌乡侯到是不错,但是西凉刺史就不对了,董卓任过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在入京前是并州牧的职位,而他手下的那是征讨凉州作乱的羌胡时带领的人马。(董卓在征讨凉州叛乱时战绩倒也不差,董卓手下凉州人士不少,不过能不能如演义中称为二十万西凉大军还是问题,至少二十万只怕是假的。)

所以在得到何进密令后能第一个赶到洛阳的就是董卓,因为他离的最近,他在征讨凉州之后,朝廷给了他并州牧的位子让他交了兵权去就任,皇甫嵩也派来了,就准备接收他的军队,他呢?也没去并州上任,也不在凉州征讨了,就屯军河东。要真是凉州赶来,那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董卓在入京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虽然不能说宦官和何系的大火并是董卓主导的,但是他在其中添了一把火是肯定的,比如在诛杀何苗一事上,何苗是何进之弟,位列车骑将军,虽然素来和何进在杀宦官一事上有冲突,但是其地位至高,而且拥有大量部属,何进一死,应该是其掌权的大好时机,而且在何进死后,他同和袁绍入宫斩杀宦官赵忠,局面还是在控制之中,但是何进部属吴匡和何苗不和,所以:

“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仇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

请见此文中董卓弟董旻参与了杀何苗一事,何苗死后宫中才开始大乱,而就在此时董卓突然进兵遇到在外的少帝,假若说巧合那实在是太巧了。(即便说是董旻是临机一动,但是想必也送信于董卓了。)  

而且因为何进和何苗都死,使得何进何苗的部属都归于董卓之下,董卓得以控制朝中大权,若说董卓这位何苗被杀的最大受益者,没在此中做了一番手脚,实在难以想象。

当然,此事并不到此为此,我们还是要回答前面的问题,朝中大臣呢?袁绍呢?

当时朝中百官中,大将军和车骑将军都死,司空是刘弘,也是第一个被董卓取代的,司徒丁宫刚被罢免,应该空悬,刘虞由幽州牧升为太尉,不过未就任,再就是由后将军升为太傅的袁隗,和何进同录尚书事,又是袁家大族之人,可以说是袁绍的后台,但是也未正面对抗董卓,在董卓要求废帝时,掌管尚书的他只有“隗报如议。”这般,还主导废立大典,尚不如其侄袁绍。三公都是碌碌无为之人。(演义说当时司徒是王允,太尉是杨彪都是错误的,其实王允杨彪的职位都是董卓上台后委任。) 

而朝中名将呢?朱儁在其时应该是就任城门校尉,河南尹,可怜他不久前出任河内太守,还要用家兵退弟,想来手中也是无兵。(不过等董卓离开洛阳,朱儁倒是意图起兵,但是手里还是无兵。)至于皇甫嵩他本是被派去接管董卓手下的将领的,结果一来董卓不交,二来很快就发生了何进被杀的事。倒是有人劝说他起兵和关东诸侯联合进攻董卓,但是被他拒绝了,反而回京。(董卓对皇甫嵩又恨有忌惮,颇想杀之,但是和皇甫嵩之子却交好,最终没有为难皇甫嵩,只是和皇甫嵩斗了一下嘴皮子。最终在董卓死后被用。)

还有一位袁绍,他当时就任司隶校尉,又是何进手下首将,主导杀宦官之事,还有叔父袁隗支持,本是抵御董卓的一大人选。不然也不敢和董卓说那句颇有气概的“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但是一来袁绍资历尚浅,固然关东起兵能做个盟主,但是在这京城还只怕不够,尤其是之前处置失当,害得何进被宦官杀死,又造成宫中大乱,皇帝也流落乡野,实在是极大的过失。而且在当时不能阻止杀何苗一事,使得日后何进何苗部属心怀忌惮,投到董卓之下,不能不说是大问题。(杀何苗可能不能阻止,也可能是不想阻止,毕竟何苗何进死后,就是袁绍领大权了,不过没想到董卓这个黄雀,不管是如何,都失了何氏部属人心。)

二来袁绍胆气不壮,固然能对董卓说那句有气概的话,但是却不能采用鲍信(受何进派遣募兵回来,也是三国初年一个相当关键的人物)的趁董卓初来兵力不足疲惫的情况下先下手为强的建议,变得和何进一般犹豫了,不知是不是宫中大火打击了他。曹操称其干大事而惜身倒也不是说错。

而唯一能和董卓相对抗的只有比董卓早到的外兵,并州刺史丁原了。(演义中称之为荆州刺史是虚构,不过说起这并州强兵不少。)此时他就任执金吾,可惜被董卓拉拢了其部属吕布,身首异处。(就是前一回中的所说的“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了。)

朝中如此,各地势力自然也不服这前几天还是一州牧的乡下土包子董卓了,只是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地方诸侯也没有主心骨不得已从之了,不过各地离心势力一步步加重,做了益州牧的刘焉已经断绝蜀道,准备做土皇帝了。

而各地反董联盟形成也是迟早的事,而且还是董卓直接引起的。

吕后惨杀戚姬,而惠帝无子;何后酖死王美人,而少帝不终:岂非天哉!且也前有何进之弑董后,后有董卓之弑何后:天道好还,于兹益信。

丁管、伍孚,奋不顾身,若使两人当曹操之地,必不肯为献刀之举矣。曹操欲谋人,必先全我身。丁管、伍孚所不及曹操者,智也;曹操所不及丁管、伍孚者,忠也。假令当日,县令不肯释放,伯奢果去报官,而曹操竟为董卓所杀,则天下后世,岂不以为汉末忠臣,固无有过于曹操者哉?王莽谦恭下士,而后人有诗叹之曰:“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宁使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读书者至此,无不诟之、詈之,争欲杀之矣。不知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若使首回张飞于路中杀却董卓,此回陈宫于店中杀却曹操,岂不大快。然使尔时即便杀却,安得后面有许多怪怪奇奇、异样惊人文字?苍苍者将演出无数排场,此二人却是要紧脚色,故特特留之耳。

丁管、伍孚是个汉子,然死而无益,以谋之不远,发之太骤耳。若本初一书,孟德数语,侃侃正言,机微旨密,真可与干事之人也。

哭死董卓之语,非有廿分识、廿分才、廿分胆,亦何敢旁若无入,开此大口也?孟德人豪哉!孟德人豪哉!

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罪大矣!可恨矣!可杀矣!更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话来,读史者至此,无不欲食其肉而寝其皮也。不知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故吾以世人之心较之,犹取孟德也。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天下人负我,毋使我负天下”。非不说得好听,倘(?)存心行事稍有一毫孟德者存。是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彼曹反为口君子身小人之罪人也。即孟德见此曹,亦何肯以之为奴也哉!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陈宫舍孟德而去,可谓有二十分识矣,亦可谓有二十分胆乎!

丁管击卓而死,伍孚杀贼而亡。两人并称丈夫。忠魂犹绕汉庭。

曹操谋杀董卓,固是英雄本色。然卓死之后,操之行事,罪百于卓,则谓之以卓刺卓可也。

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罪大矣,可恨矣,可杀矣!更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无不欲食其肉而寝其皮也。李卓吾谓孟德之过人处,真谬论哉!

当众人都在为如何除掉董卓,因无计可施而抱头痛哭时,曹操却反而鼓掌大笑。一句“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的质问,足以让众人羞愧得无地自容,也体现出曹操豪爽直率的性格。曹操不仅敢于讥笑无能之辈,而且也敢于自告奋勇地去刺杀董卓,豪言壮语加上立即行动,使他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作者通过强烈对比的手法,将众人的无能与曹操的大智大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曹操借得王允的七宝刀,并且“沥酒设誓”,随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时,其壮志豪情和视死如归的气度,使读者仿佛又见到了另一个荆轲。

第二天,曹操以马弱慢行的借口故意迟到,引出下文董卓让吕布为其挑选西凉好马。这一个小计谋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让董卓自己把行刺的障碍搬掉,又让吕布为他挑选脱身时需要的马匹。吕布一走开,行刺机会便来到了。但曹操想到董卓身高力大,吸取之前一个叫伍孚的人行刺董卓,由于力小反比董卓制服的教训,没有轻举妄动。凑巧的是,董卓这时“倒身而卧,转面向内”,行刺的最好机会终于来临了。这时的曹操没有丝毫的犹豫,“急掣宝刀在手”,就在他将要大功告成的一刹那间,没想到董卓从镜子里发现了他在背后拔刀,并且立即回过身来喝问他要干什么,“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情况突然间发生了逆转,曹操一下子处于十分危急的时刻。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一看行刺失败已成定局,于是立即将行刺变为献刀,于万分紧急中镇定从容地寻求脱身之计。终于,凭借自己过人的胆略和应变能力,他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一点机会,从董卓的眼皮底下策马扬长而去。

行刺有成功与失败两种显而易见的结果,曹操必定料到这两种结果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因而他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谋划。为了预防万一行动失败后,能够顺理成章地将行刺变为献刀,他预先从王允处借得了七宝刀,因为行刺的准备过程与献刀的过程基本相同;为了提前做好行动后迅速脱身的准备,他故意迟到并且将原因归结为“马羸行迟耳”,引出董卓为其赠送西凉好马,因为只有这样试骑的理由才会成立。作者通过对行刺事件一波三折的描写,极力表现了曹操的机智与权变,使读者感受到曹操不仅有勇有谋,而且还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下,牢牢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化险为夷。

赞成董卓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是野蛮的,他的做法是废立董卓进京不久,就提出要换皇帝至于理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少帝刘辩愚昧懦弱,陈留王刘协则有圣主的素质但他的真实意图,恐怕还是为了树立个人威望,控制中央政权然而董卓这么一闹,就把自己闹成了“人民公敌”,弄得“天下共讨之,全国共讨之”因为在当时正统的士大夫看来,皇帝是不能随便换的,因为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国之本”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老百姓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掌握着舆论的,就是这些人这样一来,维护现存秩序,保卫现任皇帝,就不但是“正义”,也是“民意”所以说,董卓在如何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董卓是个军阀,粗野蛮横,嗜血成性,残暴,欺主弄权,既无人缘,又无威望,只能算个枭雄在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将注定他在中国历史上只能是过眼烟云,成为曹操的陪衬。

汉少帝《嫩草》: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借景抒情,通过“嫩草”“ 双飞燕”“ 青水”“ 称羡的陌上人”写出了初春自然景色的美好,以乐景写哀情,道出了诗人的感伤之深,愁恨之极

对比衬托手法,诗中“双飞燕”,浸透出作者的悲伤与孤独,点出了诗人身为阶下囚,受人监视的孤苦处境“旧宫殿”把自然的美好和现实的险恶暗寓其中,形成对比,写出了繁华故国的离愁

⑴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有正义感,坦率。

⑵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颇有心计,能屈能伸。

⑶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有野心,直爽。

⑷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奸险狠毒。

  袁绍(153 — 202) ,字本初,东汉大将军、邺侯、太尉。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官至大将军,其弟袁术则称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主持朝政。董卓专权,袁绍政见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勃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讨董卓,袁绍被推为关东军盟主,自号车骑将军。董卓不久被杀。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建安四年(199)消灭幽州公孙瓒。至此袁绍已据黄河下游四州,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中国势力最强的一方诸侯。不久袁绍被册封为大将军、太尉,领河北四州牧。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进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俾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后者的意见,五年,发布讨曹檄文,率10万大军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大败,主力7万多被消灭,只与其长子袁谭带800多骑败回河北。两年后惭愤病死,诸子亦败灭,所据之地尽并于曹操。

  父亲 袁逢

  配偶 刘氏

  子女 袁谭、袁熙、袁尚 ,袁买

  兄弟姐妹 袁术、袁胤、袁遗,袁成

  叔父 袁隗

  外甥 高干

  编辑本段名门望族 谋诛宦官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

  这时是东汉统治日趋黑暗的年代,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两人都为是三俊之一)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而许攸同样是反对宦官斗争的积极参与者。袁绍的密友中,还有曹操,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败我们袁家!”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当时,宦官的势力仍然很大,中常侍赵忠、张让等并封侯爵。郎中张钧上书痛斥宦官专政之害,竟被捕杀狱中。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但大权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重,太子未立。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宦官与外戚何进的矛盾激化了。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所生,名刘辩;另一个是王美人所生,名刘协。群臣请立太子,汉灵帝因刘辩轻佻浅薄,很不中意,但废嫡立庶,又担心群臣反对,所以举棋不定。蹇硕等宦官当然心领神会,最主要的是不愿意大权落入何进手中,因此借口韩遂作乱,提议请大将军领兵西上平叛。在这个关键时刻,何进洞悉宦官的诡计,以青徐黄巾复起为辞,奏请遣袁绍东进徐兖,待袁绍兵还,自己再西击韩遂。不几天,汉灵帝病死,蹇硕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于是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何进却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蹇硕迫于压力,不得不立刘辩为帝。 刘辩即帝位,何皇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辅政,同录尚书事。这是外戚与官僚士大夫对宦官的一个胜利。这时,袁绍通过何进的宾客张津对何进说:“黄门、常侍这些宦官执掌大权已经天长日久,专干坏事,将军应该另择贤良,整顿国家,为天下除害。”何进甚以为是,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有二十多人,他们都成了何进的心腹。 对此,蹇硕非常不安,再度谋划诛杀何进,但被人告发,何进下令捕杀蹇硕。鉴于宦官蠢蠢欲动,何进恐怕发生意外,称病不参预灵帝丧事。袁绍认为只有杀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后患。他对何进说:“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何进报告何太后,但何太后却不同意,何进也就不敢违背太后意旨。事后他想:“或者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袁绍见何进动摇,又进而对他说:“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果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况且现在计划已经外露,将军为何不早下决断?事久生变,下手晚了会遭祸殃的。”但是,由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多次受到宦官贿赂,因此从中作梗,多方阻挠;也由于何进素无决断,犹犹豫豫,所以仍然没有结果。 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献策说:“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进行兵谏。”何进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 四方兵起,京师震动,何太后才感到事态严重。她匆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放回家。宦官们着慌了,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进恕罪。袁绍在旁再三劝何进乘此机会杀掉他们,但何进还是把他们放走了。袁绍很不甘心,写信通知州郡,诈称是何进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

  宦官们走投无路,铤而走险。他们借口离京前愿最后侍奉一次太后,又进了宫。在张让的指挥下,中常侍段珪等率领党徒数十人,等候何进入宫后,将何进斩杀于嘉德殿前。何进部将听说何进被杀,领兵入宫,虎贲中郎将袁术攻打宫城,焚烧青琐门。张让等人遂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复道仓皇外逃。袁绍与叔父袁隗佯称奉诏,杀死宦官亲党许相、樊陵,然后列兵朱雀阙下,捕杀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宦官赵忠等人,又命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指挥士兵搜索宫中的宦官,不论老幼皆斩尽杀绝,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长胡须的人也被当成宦官杀掉了。

姓氏起源和来历

姓氏起源和来历。中国目前存在的1000多个姓氏起源,姓氏的来源,每个姓氏的起源历史,民族分布,人口数量等。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姓氏起源和来历,感兴趣的话就快来一起看看吧

姓氏起源和来历1

一、姓氏的由来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姓了。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说文》对于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姓从女,从生。”因此,姬、姜、姚这些最古老的姓都与女性有关。在母系社会,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为了区别不同的婚姻集团,便有了姓。其中一些主要的姓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同姓的不断出现,为了区别家族的地位、出身,才产生了氏,最早明确记载姓氏是从周朝开始的。氏的本义为“支”、“歧”,目的是用来区别子孙的出处,同一姓可以衍分为许多不同的氏。随着“支”、“歧”的不断产生和增多,姓氏也多了起来,有以祖先的族号或庙号、国名或地名、官职、动植物、数字、方位等为姓的;有以爵位、国号、官职、居住地、封地、职业等为氏的。

上古的尧帝族号为唐,其后代便以唐为姓;齐、鲁、秦、晋等姓也都是古代的国号;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后代有不少人分别用他们的谥号“文”和“武”为姓;东郭、南门、南宫等既是以地名又是以方位为姓的;以动植物和数字为姓的有牛、马、羊、龙、熊、柳、杨、花、李、千、百、万等;以官职官位、爵位、爵号为姓的有司徒、帅、尉、王、公、侯等;以封地为氏的有屈、解、商等;以职业为氏的有陶、巫、屠、卜等。不少“姓”和“氏”出处相同,因此除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由母系转向父系之外,“姓”、“氏”同源也是两者合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万家姓”

姓氏到底有多少?北宋时期的《百家姓》,一共收录了468个姓氏。因为当朝皇帝是赵姓,所以赵姓排行第一。明朝的《千家姓》共收集姓氏1968个。解放以来,曾有过多次的姓氏抽样统计,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统计数据,当时共有姓氏6363个,其中单姓3730个,复姓2633个,三字姓146个,四字姓7个,五字姓5个。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姓氏也有930多个。最近又有资料显示,包括少数民族在内,我国目前的姓氏已超过13万个,是名副其实的“万家姓”。

“张王李赵满地流(刘)”,1987年5月2日新华社根据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公布:李姓是全国第一大姓(另有资料显示张姓为第一大姓),王姓和张姓列第二和第三。三大姓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其中李姓人口已超过1亿。人口超过1%的大姓还有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等16个。这19个大姓加起来,约占总人口的556%。在北方,李、王、张、刘等姓较多,而黄、梁、林、吴等姓则多分布在南方。在回民中,以马姓居多,李、安等姓也不在少数。国内还有数以万计的以姓氏打头的村寨或城镇,如李家村、何家寨、彭家墩、蒋家冲、张家港等。

姓氏的取向五花八门。除以上所提到的各类姓氏外,还有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金、银、铜、铁、锡等金属,红黄蓝白黑绿紫等颜色,稻麦谷粮黍等五谷和以风霜雨雪雷电等自然现象为姓的,甚至还有以柴、米、油、盐、酱、醋、茶、鸡、鸭、鱼、肉、汤、上、中、下,死、活等字为姓的,其中最小的姓氏人口还不到一百人。值得注意的是,大姓的人口还在继续增长,而人口极少的小姓氏却有消亡的可能。

三、姓氏的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姓氏也在不断演变。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到元明清时期,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民族大融合,许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中间,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其姓氏也成为了华夏诸多姓氏中的一部分。北魏的拓跋氏是鲜卑人,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大力改革,加快鲜卑人“汉化”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他率先将姓氏改为“元”。北魏分裂以后,执掌西魏大权的宇文泰下令,将包括宇文、独孤、达溪、贺拔、贺若等鲜卑姓氏在内的36个大姓99个小姓都改为长安人,使其融入到汉人中间;隋唐时期融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也不在少数,在长安区至今还有汉化的辽朝耶律人后裔,元朝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蒙古人多改用了汉人的姓和名。同样,清朝结束以后,许多满族人也都改用了汉人的姓名,如今北京地区的安、金、关等姓氏中就有不少人是满族后裔。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的祖先哈勒就是13世纪初随从元朝征战的将领,明初朱元璋又因其后人“剪除敌对势力有功”,特赐姓“翦”,并使之世居于湖南省桃源县。

封建帝王往往给一些有功的大臣“赐姓”。汉初的娄敬,因为建议建都长安之功,被赐以“刘”姓;汉武帝有一位大臣金日磾,是匈奴休屠国的王太子,入汉以后,汉武帝因休屠人崇拜金人故赐日磾姓金,如今江西省仍有其后代繁衍生息,类似的现象几乎历朝都有。唐初名将徐世绩战功卓著,被封为英国公,唐太宗还特赐其姓李;西晋时期匈奴人刘渊也冒用刘姓,其理由是汉朝时有不少公主嫁到匈奴和番,他自认为是她们的后代。隋炀帝特别喜欢垂柳,专门赐其以杨姓,在位皇帝给树木赐姓,这在历史上别无仅有。

改变姓氏者也屡见不鲜,有的是迫于无奈,有的是顺其自然。春秋时期,陈国内乱,公子陈完逃到齐国遂改姓田,自此陈、田两姓为一家;兴平望族马姓是在秦统一后迁入关中的赵国贵族,当年名将赵奢曾因功封马服君,其后代便以马为姓;同为赵国后代的还有主父或主姓,因为赵武灵王退位后自称“主父”,他死后其部分后人便以主父为姓氏,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主姓;史圣司马迁去世后,家人害怕受到牵连,将“司”、“马”两字分开,一部分人在“司”字左边加一撇改姓“同”,另一部分人则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在韩城冯、同两姓共同祭一个祖先,这在国内绝无仅有;石敬瑭在位时期,敬姓人为了避皇帝的名讳被迫改为苟姓,前些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内许多苟姓人终于恢复了敬姓。

一个姓氏可以衍分出许多不同的姓氏,这也是国人姓氏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大多都是由繁到简的改变,多取截音,如将公孙改为“公”和“孙”,将欧阳改为“欧”和“阳”。或是仅取一个字,如将东郭改为“郭”等。其他改姓氏的还有以下几种情况:入赘男子改女家姓的,母亲改嫁子女随继父姓的,父母离异改变子女姓氏,女子出嫁后随夫家姓,将父母双方的姓氏合在一起作为子女姓氏的。另外,作家、艺术家的笔名、艺名,因工作需要改用假名的不属于更改姓氏。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姓名会伴其一生。繁多的姓氏既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又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血统、多元文化、多种文化生活交流和融合的大家庭。

姓氏起源和来历2

一、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2、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3、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二、姓氏郡望:

1、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2、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3、陈 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4、郫 县:秦时置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5、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汉吏何并。

三、姓氏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四、姓氏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姓氏起源和来历3

一、 姓氏是怎么产生的

“姓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表明家族的字”。其实,“姓”与“氏”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姓”字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姓是随母亲的,所以,中国许多古姓大多是从“女”部的,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

现在我们常说的“姓氏”,其实就是指“姓”。然而在秦汉以前,“姓”和“氏”并不是一个概念,“姓”早于“氏”出现。“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而“氏”则是逐渐向父系社会转变时出现的,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帝王、大臣,贵族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谥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而普通的平民有姓、有名,却没有氏。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姓”和“氏”才合二为一。到了西汉时期,“姓”和“氏”彻底变成了一个整体,同我们现在的姓氏概念是一样的了。

二、姓氏的出现究竟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遇到同姓的人,常爱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姓”在早期的确是区别血缘亲族的重要依据。在婚姻方面,“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姻。如春秋时齐国的栾氏姓姜,晋国的栾氏姓恒,就可以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以通婚。那个时期虽然女权已逐渐衰退,但女子的姓,依然是区别血缘亲族的重要依据,女子的姓比名更重要,人们往往在待嫁的女孩子姓前面加上排行,以区别她们。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孟姜女,其实并不是姓孟,而是姓姜,孟是她的排名,在古代,一般给一个家庭里子女长幼排行的次序是孟(伯)、仲、叔、季,即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女儿。

古人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很早就发现了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在当时,姓氏的出现有效地遏制了近亲通婚,对于人类体质和智力的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姓氏演变到现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同姓也不一定就意味着有血缘关系,所以,这层意义已经逐渐淡化了。

三、查查我们自己姓氏的起源

姓氏的来源比较复杂,总的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诸侯以受封国为姓氏,卿大夫以封地或新居地的地名为姓氏,如:齐、楚、燕、赵、宋、鲁、卫、吴等。

以爵位和官职为姓氏。如:王、侯、司马、司徒、司空等。

以祖先的谥号或字为姓氏。如:文、武、成、景、昭、孟孙、季孙、仲孙等。

以技艺或职业为姓。如:卜、巫、钱、贾、陶等。

以原始崇拜物为姓。如:龙、马、牛等。

以所居地特征为姓。如:李、桑、石、杨、柳、东郭、西门、东门等。

以少数民族的译音为姓氏的(多为复姓)。如:长孙、慕容、呼延、宇文等。

四、《百家姓》的来历

我们所熟悉的《百家姓》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与《三字经》、《千字文》一起,俗称为“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据专家考证,它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编辑、装订成册的。

《百家姓》虽以“百家”为名,其实里面收录的姓不止一百个。北宋(公元960年)时编写的《百家姓》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单姓444个、复姓60个。实际上,中国的姓氏远远超过百家姓所记载的数量,发展到后来达到4100个,但常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据考证,《百家姓》中前四个姓氏的排列是有特别的讲究的:第一名是“赵”姓,因为《百家姓》是宋代儒生所作,而宋代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否则编撰者恐怕就会有“欺君之罪”;“钱”姓排在第二,因为它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而《百家姓》的编撰者正出身吴越地区;“孙”排在第三,是因为当时吴越国王钱俶的正妃姓孙;“李”姓排在第四,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的缘故。前四个之后的顺序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