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及台湾历史

游戏攻略09

郑成功及台湾历史,第1张

郑成功及台湾历史
导读: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民族英雄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1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著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

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这就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三位宰相

永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历年号,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

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约3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

在起义后的16年间,郑成功据地在现今小金门和厦门一带的小岛,完全控制了海权,以和外国人做生意收集资金,筹备军力,并且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收集许多有关清军与朝廷的情报,曾经几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议和以争取时间恢复兵力。

顺治十四年(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被清廷截获,以通敌罪流徙郑芝龙于宁古塔。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北伐,次年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

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荷兰侵略军为阻止郑成功军队进攻台湾,将军队集中在台湾和赤嵌两座城堡,并在港口沉船,以此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郑成功在何斌领航下,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经过激战,荷兰侵略军惨败,龟缩在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派人到爪哇岛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试图以十万两白银换取郑成功军队退出台湾。郑成功断然拒绝了荷兰侵略者的要求,并且采用切断赤嵌城水源的方式迫使盘踞在赤嵌的荷兰人投降。

对盘踞在台湾城的侵略军,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投降。公元1662年初,郑成功将荷兰侵略者赶出了台湾。

多数人知道他是收覆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而真实的郑成功大部分精力在抗清复明大业,他曾经北伐直抵南京,北伐失败后,在明永历十五年,中国大陆基本轮陷,明朝陷入了最危急的时刻,这时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可以说是为明朝开辟了一块跟据地,但是天妒英才,郑成功英年早逝。

扩展资料:

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后,实行了以下措施:

1、政治措施。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首先是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他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天兴县管北路,万年县管南路。也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安抚司,专门管理这个地区的事务。从此台湾建立起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府县制度。

2、民族政策。郑成功率部进入台湾后,严以治军,下令不许骚扰高山民族,不许侵占高山民族的耕地。还大力提倡教育,在高山族居住区设乡塾,送子女入学者可减免赋税和徭役。

3、开发宝岛首先是积极推行屯垦制度,寓兵于农,以解决缺粮问题。郑成功在台湾大力推行屯田,这寓兵于农。几年以后军队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有余粮上缴给政府。其次是鼓励大陆沿海居民到台湾从事开垦。帮助高山族提高生产技术。

在郑成功父子的经营和台湾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台湾逐渐摆脱了落后状态,赶上祖国大陆其他富庶地区,成为祖国一座美丽富饶的岛屿。

参考资料:

郑成功-

[编辑本段]郑成功生平介绍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汉族,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编辑本段]效忠君国 抗击满清

清军入关,占据北京城后,又于顺治二年(1645年)消灭了明朝遗臣拥立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于是有明室血统的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为“隆武”。隆武帝封郑芝龙为建安伯,后加封平国公。郑芝龙带着当时21岁的郑森去拜见皇帝谢恩,在会面中皇帝问起该如何救国,郑森用南宋岳飞的话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隆武帝很赞赏郑森的对答,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改名为成功,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郑成功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学士洪承畴的招抚下,郑成功的父亲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向清朝朝廷投降。清军在这时掠劫郑家,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免受辱于清兵,切腹自尽。“国仇家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起兵,旗帜上的称号是“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永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历年号,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约3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在起义后的16年间,郑成功据地在现今小金门和厦门(当时为一小岛,并没有和大陆连在一起)一带的小岛,完全控制了海权,以和外国人做生意收集资金,筹备军力,并且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收集许多有关清军与朝廷的情报,曾经几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议和以争取时间恢复兵力。期间,降清的郑芝龙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写信给郑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诏册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顺治十四年(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被清廷截获,以通敌罪流徙郑芝龙于宁古塔。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陷云南省城,永历帝危急。郑成功与鲁王的大将张煌言位牵制清兵,统率水陆军17万北伐,次年入长江,克瓜洲、镇江,围南京,并收复南京附近及安徽部分地区。郑成功派张煌言去芜湖,守住这个南京以西的沿江重镇,郑成功自己则带兵进攻南京城。清朝镇守南京的是两江总督郎廷佐,此人非常狡猾,为拖延时间,等待援兵,便使了一个缓兵之计,假意要向郑成功投降,使郑成功放松了警惕,而暗中派人出城求援。七月二十三日拂晓,郑成功的军队遭到清军的袭击,伤亡惨重。郑成功率领余部退回厦门根据地。郑成功撤退后,张煌言在安徽独木难支,也被清军杀得大败,化装逃回浙江,安徽及南京附近的地方又被清军占领。虽然在这次进攻中,郑成功因轻敌而功败垂成,但它动摇了清朝在东南的统治,也震动了北京清朝中央政府。

顺治十七年(1660年),郑成功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朝福建总督李率泰和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

郑成功最重要的盟友——晋王李定国

若说郑成功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与西南抗清领袖李定国的关系。

郑成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当世知名度远在李定国之上。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定国是他生平最敬重之人,是他最亲密的战略盟友,还是他的至亲“老亲翁”,一个是南明的西宁王(后封晋王),一个是南明的延平王(后封潮王),地位和影响力尚在定国之下。(成功的侄女嫁给了定国长子,后来清兵大举进攻云贵,南明兵败与丈夫一起被杀)

郑成功生平最光辉的业绩,不是收复台湾而是抗击清兵,与李定国一个在云南广西,一个在东南沿海,频频给与清兵致命打击,支撑南明政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堪称擎天双柱;逼迫清廷不得不做出让步,为后来的“康熙之治”打下基础。

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但不只是因为他收服台湾,更是因为他顽强抗击清兵侵略,为南洋海外华人提供保护,创立“天地会”留下抗清火种,一直延续到数百年后的“同盟会”。

史学界论述李定国与郑成功关系的文章不少,大多是从他俩都坚持抗清,战绩远非其他抗清武装所能比拟,而且又书信往返,缔结为姻,故赞扬之词充塞史著,仿佛二人都是忠贞于复明事业、共赴国难的佼佼者。

但是,就历史事实而言,会师广东的计划是李定国制定的,在1653、1654年(顺治十年、十一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同郑成功东西夹攻,迈出收复广东、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定国一厢情愿,郑成功并不想这样做。原因不是他看不到会师广东是南明中兴的关键一着,而是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研究郑成功起兵以后的整个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大志的人,在明、清对峙,国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鉴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在政治影响上也无法同明、清两个并存的政权争夺民心(包括官绅),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两方谁能让他独断专行,或者说割地自雄,他就奉谁“正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纵横而所之”的“凤凰”,不愿成为“槛阱之中”的“虎豹”。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清朝若能信儿,则为清人;果不信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总之,只能“遥奉”,不能“受制于人”。这就是他和后来的郑经一贯提出的“比于高丽”的思想根源。

清廷多次招抚(郑方称为“和议”)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只给他高爵厚禄,决不答应给他以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条件下,郑成功只能做一个“明臣”。同样的道理,他的“始终为明”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服从明朝廷的调遣,恪守臣节。在东南沿海,隆武帝遇难后,他“始终为唐”(张煌言语),对近在咫尺的鲁监国以客礼相待,而且极力设法使原属鲁监国的兵将听命于己。对永历朝廷,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奉永历正朔的原大西、大顺军和其他抗清势力能支撑下去,拖住清朝的大部分兵员,借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他是很有政治头脑的,预见到如果应定国之约出动主力东西合击,必胜无疑,随之而来的是闽粤兵连一体、地成一片,遥相呼应的局面就要改观。

一、饱经忧患

神宗万历三十年 (1602),河南南阳唐王府中诞生了一位王子,他作为唐王的长子,是唐藩王位的当然继承人。唐王的先世是朱元璋第23子唐定王朱柽,传到他已是第9代了。

这个王子后来取名为朱聿键 (1602~1646)。他是个苦命人,出生不久父亲就死了。他有两个叔叔,欺他年幼,阴谋夺嫡,在他祖父面前经常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他的祖父也不疼爱他这个长孙了。在这种背景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虽不至冻馁,但境况已是很不妙了。正因如此,他虽已长大成人,却还没有为他“请名”。崇祯五年,他的祖父死去,两个叔父便密锣紧鼓要夺嫡。幸赖两个地方官尚能主持公道,上疏讲明真情,朱聿键才得以承袭唐王封号。

崇祯九年(1636),中原地区大旱,在南阳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象。唐王朱聿键亲自上书朝廷,请求立即发粟赈灾。崇祯帝见疏准奏,河南百姓的苦难稍得缓解。这本来是件好事,一些老百姓也很感谢唐王朱聿键。但是,这引起了两个郡王的非议,亦即祖制中有关宗藩仪节的问题。原来,明代的藩王是“封藩而不治民”。象救灾这类的事,理应由地方官去管,朱聿键不应多事。朱聿键闻言,勃然大怒,认为事关百姓生死,竟拘泥旧日礼仪,实在是不达时务,这是借机诽谤,想加罪于他。为此,他毫不客气地将这两个人打了一顿板子。明末是多事之秋,况且这又确属善举,所以崇祯帝并未加罪于他。

同年,好多家农民军都进入河南。朱聿键再次亲自上疏,请求崇祯皇帝发特旨,允许他召集义勇,组织军队,以镇压农民起义军。但这封奏疏未能报给崇祯皇帝。第二年,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数支起义军势力益盛,明军屡吃败仗。朱聿键未得明旨,便擅自组织军队,离开封国,与农民军周旋。明中央 闻知后,经廷议,认为藩王组建军队属于违制,应以谋叛治罪。于是,他组建的这支军队被解散,他本人也被削除藩号,囚禁于凤阳高墙。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明代称为中都。

在凤阳高墙中,朱聿键乘机博览群书,一有心得便书之于纸。在狱中8年,所写书稿积一丈多高。一下笔即洋洋洒洒数千言。当时,淮安巡抚是路振飞。他看到唐王朱聿键气度不凡,勤奋好学,便多方庇护。因此,朱聿键虽身在狱中,但也并没有吃多少苦。

崇祯十七年(1644)发生了“甲申之变”,崇祯帝吊死,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福王大赦,他得以出狱。福王命他移住到广西平乐。当他南行到杭州时,清兵已经逼近南京。在途中,他遇到了从南京南逃的镇江总兵郑鸿逵和南京户部郎中苏观生。经过交谈,郑鸿逵看到朱聿键仪表非凡,谈吐文雅,满腹经论,尤其是谈到国家大事时,更是忧愤慷慨,义形于色。郑鸿逵把这一情况告诉了他的哥哥郑芝龙。郑芝龙盘据福建,手中握有重兵。他们兄弟二人认为朱聿键奇货可居,在急剧变化的时局中,可以用他作为割据号召一方的的资本。于是,郑鸿逵就把朱聿键由海道送往福建。

二、福州称帝

朱聿键到福州后,大臣们立即举行会议,有的主张立即称帝,有的主张先称监国。以郑鸿逵为首的一些武臣认为,应赶快称帝,可以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免得别的人提前加称帝号。一些文臣多认为监国名正,以后兴师北伐,“出关尺寸,建号未迟。”这时,侍郎李长倩上了一道“急出关、缓正位、示监国无负天下心疏”,言辞颇为恳切。于是,1645年夏闰六月七日,朱聿键称监国,行监国礼。

郑鸿逵自恃拥戴功高,唐王可恃,便积极活动让唐王早日称帝。朱聿键本人也觉得称帝名正,所以郑鸿逵的建议正中他的下怀。于是,就在这月的二十七日正式登极,即皇帝位于福州,年号隆武朱以海简介,并以这年为隆武元年。

朱聿键称帝后,改福州为天兴府,称行在,不久又改称福京。封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龙为平虏侯,主持军事。又命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肯堂为左都御史,其他如苏观生、路振飞、何楷、张家玉等人都各有所就,共同管理朝政。

当时,南京虽被清军攻陷,但南明政权还拥有不算太小的领土,除福建、两广和云贵外,还有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的一部分。唐王朱聿键称帝后,江浙、安徽、江西各地的义军纷纷响应唐王的号召,湖广方面的荆襄十三家也主动协助作战。从客观形势来看,还很有光复的可能。

朱聿键很清楚,他这个新政权有两大要务,一是奠定国基,一是出师北伐。只有搞好这两条,才能号令天下,建立声威。他即位才三四天,就于七月一日下诏亲征。他本人善于文辞,诏书都由他亲自拟就。他在诏书上说:“朕痛念祖陵,闵兹万姓,中心摇摇,如在水火。”读来很令人感动。但出师北伐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团结,安定民生,还要有充裕的军饷,这些都未安排妥当。因此,他这亲征的诏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朱聿键很想有所作为,光复明室,但因各方面的掣肘,使他的计划难以实现。隆武朝的军事大权掌握在大军阀郑芝龙手里,他只关心保存实力,扩充自己的力量,对北伐之类的事根本不热心,阳奉阴违,又奈何他不得。朱聿键对他的看法是“不可恃,不可制”。也就是说,靠又靠不住,制又制不了。这就使他的光复大计难以展布。他为了笼络郑氏集团,就把郑芝龙的儿子郑森收为自己的养子,赐郑森为朱姓,改名为郑成功。为催促郑芝龙兄弟北伐,还仿效刘邦对韩信筑坛拜将之例,也筑坛拜郑鸿逵为大将军,授尚方剑。郑鸿逵在廷议时也上了战守之策,头头是道。尽管隆武帝很赞赏他的军事部署,但北伐之举却迟迟不见实行。

隆武帝颇有察人之明。在群臣当中,他最赏识黄道周和张家玉,特以黄道周为内阁大学士,委以国家重任; 张家玉出使监军,亦尽心尽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其他各臣,也都能因材施用,各有称职的安排。

隆武帝也很注意搜罗人才。即位不久,他就下诏开了一个“储贤馆”,命苏观生专理馆事,以广召贤士。他还下诏开科取士,以编修刘以修为主考,首先举行乡试。

唐王朱聿键想当一个中兴之主,年号取“隆武”二字,就含有“光武中兴”之意。称帝后很有纳谏的胸怀。他被困在凤阳时,曾得到路振飞的保护。称帝后,派人四处访查路振飞的下落。路振飞到福州后,朱聿键委以重任,以表示不忘“豆粥麦饭之恩”。路振飞却并不阿谀逢迎,反而直言指出他的缺点:“有爱民之心,而未见爱民之政;有听言之明,而未收听言之效;喜怒轻发,号令屡更,凡陛下之所长者,皆臣之所甚忧。”朱聿键并不认为这是对他的冒犯。

当时,明王朝已失去大半个河山,老百姓都被迫剃发。针对这种情况,隆武帝谆谆告诫军士: “兵行所至,不可妄杀。‘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 此十字务须切记。”这对团结敌前敌后的老百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他对老百姓的疾苦也很关心。当时的老百姓不仅受到明官府的横征暴敛,而且受到地主的额外盘剥。福建的地主惯用大桶高秤向佃户收租,每百斤多收20斤,时称为“桶租”。这使得主佃关系一直很紧张,以至引起沙县、兴化等地的农民起义。为此,朱聿键特派守道柴世延到乡间调查,制止地主对农民的超额盘剥,“务期主佃相安”。对安定人民生活,团结抗清力量来说,起了积极作用。

隆武帝还接受了何腾蛟的建议,同意联合李自成农民军余部共同抗清。李自成死后,其余部由他的侄子李过和高一功等人率领,尚有数十万众。隆武帝亲手改李过的名字为李赤心,所部号为“忠贞营”,转战两湖地区。在抵御清兵南下中,李过部长期处于前哨阵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隆武帝的后宫也很清净,只立曾后一人,不设嫔妃,平日侍奉他的只有一个老婢女。宫中不设监寺,明朝皇宫中的24衙门统统不设。他平日穿着布袍,粗茶淡饭,恭己俭约。朝中大小政事,亲手裁定。遇有大事,常常招呼有关大臣到内室,便衣促膝而谈。臣下捧读他所拟的诏书,每每落泪。这在明代的皇帝中,实属难得。但因颓势已成,中兴的计划最终还是成了泡影。

三、回天无术

朱聿键称帝后,面临着许多难题,使他困扰不堪。首先是皇族内部不团结,互争正统,分散了力量。二是在他的政权内部,文武两派不和。以黄道周为首的文臣很想有所作为,也不乏有识之才,但手中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以郑芝龙为首的武臣手中。隆武帝虽想光复故土,建立中兴伟业,但军政大权为郑芝龙所把持,难以摆脱他的羁绊,实际上成了郑芝龙的傀儡。他看到何腾蛟和李过相联合,声势浩大,一度想移驻江西,借以摆脱郑氏集团的控制,但却畏首畏尾,顾忌多端,未能实行。另外,他对李自成农民军余部,仍然抱有戒心,不敢大胆依靠,只利用他们去打头阵。这些局限使隆武帝的中兴计划无法实现。

当朱聿键称帝时,明皇族宗藩们也纷纷称兵建制。例如益王朱由本起兵于建昌,韩王朱本铉称帝于巴东,鲁王朱以海在浙江绍兴称监国,其他乘机称帝称王的还不可胜数。这些人都是朱元璋的子孙,按说都有光复之责,在继承帝位上也没什么先后的区别。但他们都为了一己私利,想割据称王,并不能协同抗清。他们当中,有的势力较小,被地方官镇压了下去,有的归附了隆武帝。但是,鲁王朱以海的势力却与隆武帝旗鼓相当。唐王朱聿键和鲁王朱以海是叔侄辈份,朱聿键便以叔父的身份对朱以海说: “我没有儿子,将来成就了光复大业,你可以继承我的皇位。”这只是空言哄骗,自然说服不了朱以海。唐王派去的使臣,被鲁王杀了头;鲁王派到唐王那里的使臣,也被唐王割了脑袋。因此,两派势力势同水火,以至唐王朱聿键说,光复的主要敌人不是满清,而是鲁王。在当时危如垒卵的危急时刻,尚在互争正统,不能一致对外,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隆武帝另一个头痛的问题是文武不和。隆武的实权掌握在郑芝龙手里。郑芝龙是个海盗头目,“富甲侯王”,福建到处是他的庄田。他拥立隆武帝,就是为了借隆武帝的旗号在政治上扩充势力,在经济上掠夺财富。对 “兴王复国”之类的事,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以开国功臣自居,自比明初的中山王徐达。郑芝龙有恃无恐,越来越跋扈,专以搜刮为务。老百姓怨声载道,甚至盼望清兵早日来临。当时流传一句民谣说:“清兵如蟹,迟迟其来!”意思是说,清兵怎么象螃蟹一样,来得那么慢呢!

在军事方面,郑龙芝虽然也献上几条计划,但都是空口说空话。隆武帝一再命郑芝龙出关北伐,但一再拖延。后来,他知道这样一直拖下去将彻底失去人心,便分兵为二,声言万人,由浙东北伐。实际上人数还不到一千人。他以郑鸿逵为大元帅,郑彩为副元帅,刚出关就停了下来,声称候饷,逗留了一个多月。隆武帝接连发出谕旨,令其速行,他们都置之不理。隆武帝实在无奈,便在一些文臣的支持下,下了一道严厉的诏令,对郑鸿逵严加斥责,并说,如再畏缩不前,自有国法在。郑鸿逵这才不得已起行。但是,军队走了四五百里,还没有打仗,便又停了下来,上疏称粮饷已绝,留驻如故。这次出征如同儿戏,不但没有收复一寸土地,反而使人心更加涣散,对隆武政权的前途更失去了信心。

吏部尚书张肯堂和郎中赵玉成出于义愤,上疏请缨。他们都是江南人,生长在海滨,颇习水性。他们请隆武帝为他们派水师千人,从海道北上,溯长江而上,直取金陵。隆武帝立即催促郑芝龙大造海船,供他们使用。郑芝龙听了后,冷笑了两声,答应办理。第二天就有人上疏说,凡是准备领水师出征的人,都要把家眷留在福州,以防备他们乘机逃跑。于是,这件出水师袭金陵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隆武帝久久不能出师北伐,心里十分忧虑。一直到清兵进入了皖南和江西,各地人民纷纷组织义军抗清,隆武帝才派郑彩和监军张家玉援救江西。但郑彩却观望不前,张家玉独领一军向江西挺进,并在许湾击退清兵,收复失地数处。张家玉孤军深入,屡次请郑芝龙派兵增援。但郑芝龙却拥兵不发,坐视张家玉孤军无援,致使广信、吉安等地得而复失,使一度有利的局势全部丧失,日益转入危急。

隆武帝夏天即位,到年底的这半年时间基本上没干成一件事。清兵却长驱南下,形势越来越危机。浙东方面鲁王的军队已经被清兵击溃,清兵已经逼近福建。面对这种形势,身为内阁首辅的黄道周上书,自请督师北伐。隆武帝看到他这个一介儒士挺身而出,而武将们却不言出征事,感叹良久。隆武帝把黄道周召至内室,促膝商议,说他不忍心让一个文臣到前线去打仗。黄道周对他说:“看目前情形,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坐而待毙,何如出关迎敌!”并说江西有他许多学生,可以号召他们协助,坚决请求出关抗战。然而军队和粮饷器械都由郑芝龙把持,不肯发放,隆武帝毫无办法。几经相商,郑芝龙只答应拨给黄道周一个月的粮饷。隆武帝又给他空札数百道,让他自己去招募军队。福建人民听说黄道周出师北伐,马上就有七八千人不约而集。他们没有兵器,就拿锄头木棍参加战斗,因而被称为“扁担兵”。黄道周的夫人蔡石润也是个巾帼英雄,她组织了一支“夫人军”,担负起后勤工作。黄道周是一代儒学大师,有众多的学生。他的学生听说自己的老师亲自出关抗清,都纷纷入伍参战。他们一没有武器,二没有训练,只凭着一腔爱国热忱,其战斗力可想而知。黄道周却义无反顾,毅然向江西进发,屯兵广信府(上饶县)。正准备进兵时,婺源县令给他来信,假意反正,请他到婺源。这人是他的门生,已投降清朝。他轻信了假话,领兵前去,半道上遭到伏击,被清兵擒获,解送南京。洪承畴对他很敬重,百般劝降。黄道周不是破口大骂,就是闭口不言。1646年三月,黄道周在明孝陵旁就义殉国。他死后,在袍子里发现了一封 ,上面写着七个大字:“大明孤臣黄道周”。旁边还有四行小字: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这种赤心报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洪承畴一时良心发现,泪流满面,羞愧不已。

隆武二年 (1646) 二月,隆武帝再次下诏亲征。湖广总督何腾蛟和江西的杨廷麟都曾上疏,请隆武帝移驻江西。隆武帝也想趁机摆脱郑芝龙的控制,遂决计亲自出兵征讨。他率众出师延津,进驻建宁。当时,他搜检出臣下通敌的书信200多封,当众焚毁,表示不咎既往,以期同舟共济,抵抗清兵。郑芝龙看到隆武帝亲自出师,十分难堪,便劝隆武帝回驾福州。福建数万百姓也呼拥隆武帝回驾,说如果不回福京,就断绝了天下人的期望。隆武帝不敢与郑芝龙决裂,于是又回驻延平。

四、隆武出奔

隆武帝优柔寡断,一再坐失良机。清兵步步进逼,他的北伐大计一再受挫,眼见大势已去,思想日见消沉,完全失去了兴复的信心。他本人也经受不住优裕生活的诱惑,也渐渐席丰履厚起来。自1645年年底开始,在福州大兴土木,扩造宫殿。室内用具,都用黄金镶嵌,有的则用纯金制作。又开设了织造府,精织龙袍。曾皇后 的衣服也都织着龙凤花纹。第二年六月,皇子诞生。当时形势已十分危急,但举朝如梦如醉,纷纷上贺表祝贺。贺表中有 “日月为明,止戈为武”语,隆武帝看后百感交集。

隆武二年 (1646) 六月,清兵渡过了钱塘江,鲁王朱以海的江上之师也被击溃,江西方面的守军也节节败退,清兵长驱直入,逼近福州。郑芝龙已经与清兵暗中勾结,命令前线守军“遇官兵撤官兵,遇水师撤水师”,借机向清兵献媚。清兵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便抵达福州。郑芝龙闻讯,便向隆武帝上了一道奏疏,说有海寇来扰,并且军饷要我郑芝龙筹办,我只有到海上去取,没海我就没家了,所以对海寇非征剿不可。隆武帝见疏,马上派人送给郑芝龙一道手敕,上面写道: “先生稍迟,朕与先生同行。”送手敕的宦官刚到河边,郑芝龙已飞帆去了延平。守仙霞岭的施福也按照郑芝龙的吩咐,声称缺饷,把守兵全部撤除。明军撤防三四天后,清兵从容而来。

隆武帝见郑芝龙抛弃了他,便决计出奔,目标是江西。这时,何腾蛟派郝永忠率领5000铁骑迎接隆武帝,并派人催促隆武帝速行。隆武帝于八月二十一日启程,由监军钱邦芑先期在前边清道。钱邦芑狐假虎威,对沿途属县颐指气使,赫然道路。隆武帝金蟒戎服,从容而行。隆武帝好读书,有好几十车书籍随他进发。不论山路多么崎岖,总舍不得丢弃他的这些书籍。正因如此,隆武帝一路行动迟缓,耽误了不少时日。

郑芝龙决计降清。他不听郑成功的苦苦劝说,抱着到清朝当“闽粤总督”的幻想,到清营献印剃发。不但“闽粤总督”没当成,反而被糊里糊涂地弄到北京,软禁起来。后来,全家十一口都被杀掉。郑芝龙降清使隆武朝的军事力量基本瓦解,福建一带很快落入清兵手中。

八月二十四日,隆武帝一行抵达顺昌。刚停下来,就有探马来报,说清兵马上要赶到了,顿时乱作一团。隆武帝不得不忍心丢下书籍辎重,在朱继祚几个人的保护下拼命西逃。他的部下人等更是胡乱奔窜,隆武帝跑到汀州(今福建长汀县),马上就要进入江西了,便在这里停了一天。他正在这里晒龙凤衣,陈谦的儿子率兵赶到,将他和曾后等人全都活捉。陈谦的儿子将隆武帝解送到福州朱以海简介,不久就将隆武帝和曾后在福州处死。

唐王朱聿键当了一年三个月的皇帝,就和他的短命王朝一起被埋葬了。

赣州这座城市为什么这么难打,是从历史说起的。

赣州市始建于东晋永和五年,由东晋南康太守高琰夯土而成。历代不断修缮加固,城墙最高处达到11-12米,厚度7-8米。而护城河、城垛、城楼、警务店、马场、炮城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样的城防配置,已经可以与北京相媲美。

如果只是城墙坚固,在四面八方重兵围困的形势下,如果城内守卫人员太少,将难以抵挡。

赣州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三面朝水的城市。

这水不是指护城河,而是指三江,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入赣江河,赣州城建在三江交汇处。

地理位置如此独特,它的护城河实际上是三条河。河水湍急,水流和宽度都比不上人造护城河,以至于防御者只集中在一方土地上,只剩下少量兵力守卫其余三道城墙。这是赣州能够用少量兵力顶住围攻的关键所在。

尤其是北宋嘉佑年间,赣州(原名赣州)为防止江水撞上城墙,结识孔宗翰,用铁水固化城墙石基,全面用砖石重建城墙。

“宋史”:“宗翰,字周涵,升为文人。”织片洲,城滨张公凉水,年间为水啮合。宗汉法师作为遗址,对待铁狱,所以竖立起来。“

如此一来,很难通过挖隧道等方式威胁赣州的城墙。

因此,在冷兵器时代,赣州成了袭击者的噩梦。基本上,只要守军不犯大错,在城市粮食充足的前提下,攻击者很难直接攻克赣州。

清代,赣州城不断加强,建起了五座炮城。咸丰年间,正值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太平军两次大张旗鼓攻打赣州,均以失败告终。

即使到了近代,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赣州被围困多达6次,但红三军团用约5000人围攻赣州,但打不破,彭老板的棺材枪在赣州城下失败了。

从冷兵器时代到近代,赣州被誉为铁墙,赣州这座铁城名副其实。甚至可以说,从明清到近代,赣州是最难攻克的城市。

如今,我国现存的城墙大多建于明代,仅赣州境内3600米长的北宋古城墙保存至今,八境台、西津门等炮城仍保存完好。

这些城墙和堡垒不仅成为今天的旅游景点,在赣州的防洪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也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古城墙的维护。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任秉 义郎(下级军官)。南宋王朝建立,以上书高宗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守卫 开封,任统制。泽死,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渡江南侵,他移军广德、 宜兴,坚持抵抗。次年,金军在江南军民的反击下被迫北撤。他攻击金军后防,收 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三年(1133),因镇压江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得高宗所奖 “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又破金傀儡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 使。绍兴五年,又从张浚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后驻军鄂州( 今湖 北武昌),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大举北进。绍兴九年,高宗、 秦桧与 金议和,他上表反对。次年,兀术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收复郑州、洛阳等地, 在郾城大败金军。两河义军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 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 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也许有) 的罪名与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诗词散文都慷慨激昂。

文天祥: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后来,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对此。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今江西南昌)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不久出任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驰援常州。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

1276年正月,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伯颜,慨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绝食抗议,后在镇江虎口脱险。由于元军施反间计,诬说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为元军赚城取地,文天祥屡遭猜疑戒备,颠沛流离,千难万死两个月,辗转抵温州。这时,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赵端宗在福卅即位。文天祥又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号召各地起兵杀敌。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广东梅县),挺进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损失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