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公安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图片

游戏攻略09

公安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公安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图片,第1张

公安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公安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图片
导读:公安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1、荆州长江大桥2、黄山头风景旅游区3、南平文庙4、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5、荆江分洪区南闸纪念公园6、荆江广场7、北闸风景区还有156条相关问答,更多公安县新奇玩法,公安县景点公安县景点有荆江分洪工程纪念

公安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荆州长江大桥

2、黄山头风景旅游区

3、南平文庙

4、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5、荆江分洪区南闸纪念公园

6、荆江广场

7、北闸风景区

还有156条相关问答,更多公安县新奇玩法,

公安县景点

公安县景点有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北闸国家水利风景区、报慈寺、玉湖、牛浪湖等。

1、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碑为方形塔式,3层,高10余米,花岗岩构筑,汉白玉镶嵌,新颖庄严,风采熠熠。中层四面,下层四面,浮雕有群众施工场面;上层顶端置五角红星。

2、北闸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荆州市公安县南北两端,是荆江分洪主体工程。距荆州市5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水利枢纽工程。

3、报慈寺:位于湖北省公安县章田镇东南部风景秀丽的淤泥湖畔,东临章田古镇,南枕千马平川,西望古城荆州,北依万里长江。

4、玉湖:地处鄂中南边缘的公安县,北临长江,南接潇湘,境内河流纵横,百湖棋布,为名符其实的江南水乡。玉湖位于虎渡河西侧的三善垸,以其悠久的人文传说,绮丽壮阔的自然景观。

5、牛浪湖:牛浪湖周围为高低起伏的丘岗,这里松柏繁茂,修竹如荫,茶树如道道屏障;农舍依岗而筑,错落有致;大小湖泊、塘堰、稻田点缀其间。

湖北省公安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1、牛浪湖。牛浪湖是曾经“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而声名卓著的“公安派”三袁的中坚袁宏道,死后就安葬在离牛浪湖不远的法华寺白鹤山一带。袁宏道一生酷爱山水,饱览江南名胜,写下了大量赞美自然的诗文,他死后家人没有将他归葬在故里孟家溪荷叶山,而是选择这里作为一代文豪的最终安歇地。在公安县的历史文化遗迹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也是坐落在牛浪湖之滨的邹文盛墓。据《明史》记载:邹文盛,公安人,弘治进士,官至户部尚书。为官清正、政绩卓著,还领兵作战,屡建战功。他死后,嘉靖皇帝赐以御葬,赠太子少保。当时,连权倾朝野的首辅大臣严嵩都对他敬重有加,送他致政归里时赋诗“力倦风尘屡乞身,都门冠盖送归人。”家乡人更是以他为荣,明公安籍广东左布政史何珊辞官返乡后,每每以文盛公的品德为楷模,修身养性,“辅国功成便乞身,锡归尤荷圣皇仁。崇阶要秩邻三少,全节完名更无人。”

2、卷桥风景区。卷桥水库水位于公安县西南部,北邻长江、南接武陵山脉。北距荆州城90公里,西北距三峡大坝120公里,西南距张家界150公里,地处长江三峡、荆州古城、武陵源三大旅游区的中心部位。地理坐标:东经110°23_00"—100°36_10",北纬29°55_00"—30°06_30"。规划控制面积116平方公里。卷桥水库风景区区位优势明显,从三峡至张家界湘鄂国省级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穿过景区,交通十分便捷。水库始建于1959年,主要工程有拦洪大坝、小坝、溢洪闸、输水闸、泄洪闸、明槽、滚水坝、进水闸和分水闸等。水库承雨面积16平方公里,总容量1180万立方米。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同时兼有三国、巴楚历史文化遗存。

3、南平文庙。南平文庙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公安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南平镇(旧县城),坐北朝南,现有范围东西宽80米,南北长120米,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原有黄墙、礼门、义路、半池、大成殿、启圣典等,现存大成门、大成殿、棂星门半池、二通石碑等。据革命史料记载,1930年7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六军,根据中央的指示,在公安南平会师,两军前委在文庙召开联席会议,合编成立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在文庙空侧地召开群众大会,贺龙总指挥在会议上讲话,因此,南平文庙成了红二军团的诞生地。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兼有古代建筑和“革命文物”双重身份的南平文庙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三袁墓。袁宗道、袁中道墓园的修缮,遵循明代有关丧葬礼制,明代丧葬礼制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各级官吏卒后的墓冢大小,墓园进深、面积,坟墙高矮等都有明确而细致的说明。袁宗道、袁中道的墓园就是参照《明史卷六十丧葬之制》同时考虑到文物保护和旅游观光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三袁墓是公安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好三袁墓,公安县人民政府决定分两期分别对袁宗道、袁中道墓和袁宏道墓进行恢复性修缮。三袁墓园的修缮是由公安县三袁墓修缮工程领导小组主持完成,公安县博物馆具体负责,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设计,荆州市古建公司承建。

5、黄山头风景区。黄山头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南部,为鄂南湘北边界公安、石首、安乡三县市结合部。荆(荆州)东(东岳庙)高速公路和207国道从北侧穿过。距荆州100公里。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游览胜地。突兀千里平川之上的黄山,因“土石皆**故名”。黄山头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心景区50平方公里。大小32峰,主峰海拔286米。主峰顶端有建于北宋时的“忠济庙”、“谢公墓”,南麓有建于唐宋时期的“南禅寺”,二顶有建于宋代的“云霄宫”,东麓有奇石“犀牛望月”、“仙人掌”,西麓有掘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白龙井”,北麓有“连理枝”,共誉为黄山八景。黄山多幻神秘,兆晴则光耀紫烟,为“黄山瑞蔼”,兆雨则轻云书轴,若“玉女披衣”,为公安八景之一。解放初期修建的全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荆江分洪节制闸就横卧在黄山脚下的虎渡河上,山麓建有南闸纪念公园,用大理石砌成的纪念碑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毛泽东、周恩来为荆江分洪工程建设的题词。 黄山头是荆楚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商、周、战国遗址,晋、唐古墓葬等古迹达19处,遍布四周。东汉名将马援及农民起义军领袖覃儿健,宋代杨幺,明代李自成农民军,清代太平军都曾在此鏖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彭德怀、贺龙亦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唐代柳宗元,宋代范成大,明代“三袁”,清代陶澍等曾来此游历,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黄山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动物种类有獾、果子狸、松鼠等。各种植物1000多种,其中水松、金钱松、菩提树、红果铁冬表为珍稀树种。黄山盛产蜈蚣、骨风、对月草等名贵中药近百种。

湖北有哪些红色旅游区?

打造湖北的白洋淀——新洲暨涨渡湖红色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一)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及其问题和应对

大别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红色革命圣地,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黄麻起义,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转战大江南北,乃至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她为中国革命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地位。丰厚的革命历史资源决定了其重要的红色旅游地位,被列为国家12大红色旅游区之一,而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是国家推荐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红安、新县为鄂豫皖3省结合部,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千里跃进、将军故乡”是其红色文化的核心。

但是,目前大别山红色旅游开发却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景点分散割裂。大别山幅员广阔,地跨三省,其红色景点在湖北主要散布在黄冈地区的各个县市,如红安、麻城、团风、英山、罗田、浠水,景点布局较为分散割裂,没有形成体系规模。

第二,线路单一重复。线路主要集中在武汉—红安—麻城,较少开通其他线路,也没有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相连成串,共同开发,多线环行。

第三,挖掘包装不足,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很多景点尚待开发,长期以来,政府和民众视野过多地集中红安、麻城等几个国家级的红色景区,不惜本钱包装开发,但对其他红色景点重视不够,实际上,其他某些景点或景区如团风县贾庙、杜皮以及新洲区道观将军山、涨渡湖等地红色资源价值和历史地位并不逊于红安、麻城,但由于思想认识不够,缺乏挖掘和包装,这些景点很少为人所知,也就更难吸引游人和资金,可谓“闲在深闺人未识,没有钱装羞见人”。

第四,内涵拓展不丰,红色旅游当然以红为主,但却不能以红为唯一,而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兼及其他,拓宽内涵。有些红色景区除了红色旅游资源外,还有其他旅游资源,如绿色湿地,儒家书院,佛道寺观,我们完全可以以红带绿,以绿促红,兼及其他文化旅游,拓展旅游资源,延长旅游时间,提高旅游内涵,从而拉长旅游产业链,提高当地旅游产业收入。

第五、参与互动欠缺,特色不强,这一点在5月7日的《长江日报》已有报道,本文就不赘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妨提出以下应对之策,即深挖资源,隆重包装,拓展内涵,带动其他文化,连点多线环行。

深挖资源,隆重包装,拓展内涵,带动其他文化必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若以武汉为出发点(外地游客多从武汉出发赴大别山),围绕大别山红色资源连点多线环行(一般游人都图新奇忌走回头路)则不妨可设计以下几种线路:

①孔子河问津书院

一、武汉—汪集(鸡汤)—新洲—道观河(南岸)—杜皮—②贾庙—林家大湾—团风(林彪四野渡江点)—张渡湖(新四军五师遗址)—武汉

二、武汉—涨渡湖—道观(北)—将军山—大崎山—夫子河—麻城—红安—武汉

贾庙—杜皮—问津书院—涨渡湖—武汉

三、武汉—道观—夫子河—麻城龟山—天堂寨—英山—罗田—浠水—黄冈陈潭秋故居—林家大湾—团凤四野渡江遗址—涨渡湖—武汉

(二)新洲红色资源价值及开发前景

张家界红色旅游信息 张家界有哪些红色旅游的景点?

张家界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周逸群烈士故居

周逸群烈士故居在铜仁市区共同路12号,原街名大公馆。周逸群故居座北朝南,呈四合大院,总占地面积1162平方米。清道光年间,周逸群祖父始建后楼两幢。周逸群烈士在此楼出生和结婚。

周逸群,原名周立凤,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人。1919年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1924年加入中国***。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贺龙部任师、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后任第20军第3师师长。

1930年2月,周逸群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兼任政治委员,成立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7月率红6军与红4军在公安县会师组成红2军团,任军团政治委员、中共前委书记,与贺龙领导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

9月,调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主席。在红2军团主力南征、国民党军重兵“围剿”的极端困难情况下,领导组建江左、江右军两个指挥部和独立团,与段德昌指挥部队依靠苏区人民,利用洪湖地区江湖港汊的有利地形,避强击弱,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相继取得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保卫了洪湖苏区,壮大了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

1931年5月,周逸群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途经湖南岳阳贾家凉亭时,遭国民党军伏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时至今日,洪湖人民仍然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洪湖水上长莲苔,莲苔年年把花开,莲花时开时又谢,烈士鲜花永不败。”表达对周逸群的无限哀思。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庭院面积1200平方米,院内有蓊郁的常青树,常开的鲜花,洁净的石板塌,清新怡人,宁静萧穆。

1934年1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肖克、王震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于26日成立临时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内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31个县的反围剿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为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革命精神,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和区政府于91年夏发动募捐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并新建纪念馆,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

贺龙纪念馆

贺龙纪念馆占地面积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

由八个展厅组成,陈列着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体育事业奠基者、国家军队重要***、贺龙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展厅几大块内容。

贺龙故居和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贺龙纪念馆展厅共辟贺龙同志及其任弼时、关向应等我军***的历史照片387张,文献文物190件。

纪念馆于1993年3月筹建,1996年3月在纪念贺龙同志诞辰100周年时建成并对外开放,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

以上仅供参考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它介于东经121°11'一135°05',北纬43°26'-53°33'之间。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占全中国总面积的47%。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市,其中12个省辖市,1个行政公署,65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9个;877个乡(镇),其中镇462个,14488个村。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貌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 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气 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资源:

  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 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动植物: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水资源: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色鲜明。

  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资源。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

  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环境和问题

  2004年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人口

  人口统计

  2004年全省人口出生率727‰,死亡率545‰。年末全省总人口38168万人

  人口增长率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82‰。

  民族及人口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共有5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43%;各少数民族人口200万人,占57%。53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省各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全省惟一的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在万人以上市县有51个,民族乡(镇)69个,民族村680个。人口较多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达斡尔族;人口较少的民族有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克尔克孜族等,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7人。

  文化程度

  2004年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3所,招生12万人,比上年增长200%;在学研究生3万人,增长250%;毕业生08万人,增长282%。普通高校59所,招生15万人,增长200%;在校生466万人,增长189%;毕业生104万人,增长232%。成人高校招生77万人,在校生136万人,毕业生54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4所,招生737万人,在校生222万人,毕业生8万人。普通中学2697所,招生661万人,在校生2410万人,毕业生72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2万人。小学10791所,招生384万人,在校生2315万人,毕业生45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096万人,在校生0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3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554万人次。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4年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3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

  人均GDP

  2004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13897元,增长116%。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4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GDP比重531%。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粮食产量3135万吨,增长248%。

  外贸状况

  2004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

  财政收入

  2004年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1%。地方财政支出758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4%。

  商业与人民生活

  200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4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比上年增加496元(现价计算),增长198%(现价计算)。2004年年末全省有738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7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55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57万人。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我省有14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7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311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含14个人口较少民族村),366万贫困人口。实施了“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了1018个重点村和14个人口较少民族村的扶贫开发任务,已帮助9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扶贫开发工作开局良好,整村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拓宽了增收渠道,贫困户收入大幅度增加。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贫困群众收入呈现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已实施重点村的农民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1105元增加到2004年的2175元,增长了968%。二是改善了道路条件,解决了行路难。共完成村级道路1987公里、桥涵198座,基本实现了晴雨通车,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三是提高了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购置大型拖拉机和收割机135台、配套农具403台,打抗旱井4489眼,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983项,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作业水平,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解决了人畜饮水难。打人畜饮水井948眼,使 1574个自然屯群众喝上了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减少了大骨节、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的发生。五是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重点村基本实现了每村都有卫生所和必要的医疗设备,使群众小病不出村,达到了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六是加强了畜牧服务体系建设。各村都建设了村级畜牧技术服务站,配置了相应设备,为贫困群众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防疫、改良、治病等服务。七是改善了贫困户电视接收条件。为198万贫困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由10%提高到874%,接收电视节目由2套增加到10套以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农民群众掌握农村政策、了解改革开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学习各类知识创造了条件。八是解决了贫困户学生入学难。新建和维修学校93所,添置了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免收了重点村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减免了课本费;对寄宿生给予生活补贴。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普九”教育目标。据省农调队对500个重点村百名“村官”和180个贫困户的问卷调查,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整村推进选择扶贫对象、扶贫到户项目、公益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和基层干部工作、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五个方面满意度分别达到100%、967%、82%、90%和97%,表明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是满意的。目前有尚未实施的2080个重点村,计划分3批6年时间实施完成。按我省“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2006-2007年第三批扶持600个重点村;2008-2009年第四批扶持700个重点村;2010-2011年第五批扶持780个重点村。

  支柱产业

  黑龙江省有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产业基地。 2004年,六大产业基地的投资力度加大。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03亿元,增长126%。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省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4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6亿元,增长128%。财政支出513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83亿元,增长123%。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21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9557亿元,增加6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784亿元,增加29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4293亿元,增加832亿元;中长期贷款8301亿元,增加1067亿元。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905亿元。

  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年末共有34家上市公司、35只股票,其中在境外上市3家。累计筹资148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壮大。全年保费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亿元,增长85%;寿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564%。支付各类赔款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亿元,增长109%;寿险赔付金额44亿元,增长12倍。

  通讯

  广播 电视

  2004年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5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71%。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

  电 话

  2004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986万户,增长248%;移动电话用户10171万户,增长208%。全省电话普及率为555%,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452万户,宽带接入户111万户,增长2倍。

  交通

  铁 路

  黑龙江省境内目前有62条铁路干线、支线和联络线,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300公里(其中地方铁路超过492公里),铁路专用线超过1030公里,均居全国第1位。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是连接欧亚两洲"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8569亿吨公里,增长84%;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709亿人公里,增长145%。

  公 路

  2004年,公路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038亿吨公里,比2003年增长25%;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258亿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11%。2004年,公路总里程66821公里,有国道主干线2条,国道8条,省道30条,县道225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达到176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796公里。977%的乡镇和5639%的村屯通公路。

  水 路

  2004年,水运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9亿吨公里,比2003年减少27% ;水运完成旅客周转量2970万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38%。

  民 航

  黑龙江省现有5个民用机场,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牡丹江海浪机场、佳木斯机场和黑河机场。除黑河机场外,均为国际口岸机场。现有航线56条,其中国内航线40条,国际航线15条,特殊管理航线1条。通航15个国际城市,1个地区城市和28个国内城市。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能起降各种大型客机,国际航线可直达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海参崴、阿巴坎、雅库茨克,日本新泻、大阪,韩国汉城等国际城市;国际中转航线可达洛杉矶、温哥华、悉尼、伦敦、巴黎、新加坡、曼谷、吉隆坡等国际城市;国内航线网络覆盖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2004年,黑龙江省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98万余人,同比增长2921%,其中哈尔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26万余人,同比增长269%,在全国机场吞吐量排名中位居第22位。

  交通邮电

  交通情况

  2001年铁路营业里程50132公里,占全国的85%,居全国之首。铁路主干线贯通全省四面八方,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是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可开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业务。目前全省98%以上的乡镇和953%的村屯通了汽车。民用航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73条,改扩建5个民航机场,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通讯情况

  邮电方面,2001年底,全省每百人拥有电话机14部,电话普及率达280%,移动电话4894万户,计算机网络用户302万户,目前所有乡镇和村屯都通了电话。

  所辖市概况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 佳木斯市 大庆市 鸡西市 双鸭山市

  伊春市 七台河市 鹤岗市 黑河市 绥化市 大兴安岭地区

  哈尔滨市

  哈尔滨是中国黑龙江省省会,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2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28万人,辖8区10县(市),总人口9804万人,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4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

  哈尔滨铁路主要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哈尔滨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太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60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落户的航空公司目前已达18家,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4条,通航城市53个。

  wwwhlj,govcn

从北端东北的漠河小镇到南海之滨,南北跨度极大,而纬度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光热条件、巨大的地理差异,塑造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气候对南北民居的影响有哪些呢?下面,跟随金旗舰旗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表现在:

1、气温差异大。 冬季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大,北方地区纬度高,和南方相比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晴天多,所以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差不大。北方地 区离冬季风源地近, 受冬季风影响大, 温度低; 南方地区由于秦岭等山脉的阻挡, 受冬季风影响小,温暖。

2、降水差异大。夏季风从东南沿海登陆,带来的降水由南向北影响我国,所以南方地 区降水多,雨季从 4 月开始到 10 月结束,北方地区 7、8 月份是雨季,雨季短。 建筑物一般是南方防潮湿,北方防寒冷。

南北气温的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暖气和一身正气

我们国家以前物质不丰富,只有在冬季寒冷地区才有暖气一说,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在南方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集中供暖的小区了。

在广大南方地区,冬季没有暖气,北方人在南方过冬,那是“鬼见愁”的冷,实在太冷了,生活在“暖气护体”的北方人,其实远没有南方老百姓抗冻啊。

南方的冷,是潮湿的湿冷,似乎比北方刺骨的冷还要冷,当然如果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云南,或者是温暖的岭南、闽南、台湾地区,似乎就没有这种困扰了。

漫长的冬季诞生了优秀的喜剧

在漫长的冬季,北方人没事只能窝在家里,以前人们闲聊扯皮,似乎每几个人中都会出现那么一位能说会道的“演讲者”,其他人作为他的聆听者。北方的喜剧要比南方活跃得多的原因恐怕和这个是有关的,在冬季长的东北地区,喜剧尤为发达,相声、小品也是以北京、天津、东北地区为著名。

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北方老百姓们对直播的参与度更高,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人都热衷于开直播分享自己的生活,这和冬季只能窝在暖气房里,娱乐方式匮乏也是有原因的。

买菜习惯差异

在北方,以前的老百姓冬天喜欢囤积大白菜,一次买很多,囤着吃,而南方人就不一样了,需要买菜的时候买一棵大白菜回家。这让北方称斤买,一次买很多的人很难理解,也会让北方菜市场店主抓狂的。

北方的“儿”化音

东北人说话是有特点的,京津冀和东北地区是“儿”化音的代表地区,其实根据研究表明这和这些地区寒冷的冬季关系有一定关系,人们说话总是倾向于“更省力”,口腔肌肉会更松垮一点,毕竟冬天是要减少能量损耗的。

但是对于南方人来说,“儿”化音是很令人费解的,很多南方朋友说出来的“儿”化音异常生硬,甚至有些奇怪,就好像上面那张图一样。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它介于东经121°11'一135°05',北纬43°26'-53°33'之间。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占全中国总面积的47%。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市,其中12个省辖市,1个行政公署,65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9个;877个乡(镇),其中镇462个,14488个村。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貌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 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气 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资源:

  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 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动植物: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水资源: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色鲜明。

  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资源。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

  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环境和问题

  2004年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人口

  人口统计

  2004年全省人口出生率727‰,死亡率545‰。年末全省总人口38168万人。

  人口增长率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82‰。

  民族及人口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共有5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43%;各少数民族人口200万人,占57%。53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省各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全省惟一的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在万人以上市县有51个,民族乡(镇)69个,民族村680个。人口较多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达斡尔族;人口较少的民族有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克尔克孜族等,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7人。

  文化程度

  2004年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3所,招生12万人,比上年增长200%;在学研究生3万人,增长250%;毕业生08万人,增长282%。普通高校59所,招生15万人,增长200%;在校生466万人,增长189%;毕业生104万人,增长232%。成人高校招生77万人,在校生136万人,毕业生54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4所,招生737万人,在校生222万人,毕业生8万人。普通中学2697所,招生661万人,在校生2410万人,毕业生72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2万人。小学10791所,招生384万人,在校生2315万人,毕业生45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096万人,在校生0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3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554万人次。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4年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3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

  人均GDP

  2004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13897元,增长116%。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4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GDP比重531%。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粮食产量3135万吨,增长248%。

  外贸状况

  2004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

  财政收入

  2004年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1%。地方财政支出758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4%。

  商业与人民生活

  200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4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比上年增加496元(现价计算),增长198%(现价计算)。2004年年末全省有738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7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55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57万人。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我省有14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7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311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含14个人口较少民族村),366万贫困人口。实施了“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了1018个重点村和14个人口较少民族村的扶贫开发任务,已帮助9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扶贫开发工作开局良好,整村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拓宽了增收渠道,贫困户收入大幅度增加。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贫困群众收入呈现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已实施重点村的农民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1105元增加到2004年的2175元,增长了968%。二是改善了道路条件,解决了行路难。共完成村级道路1987公里、桥涵198座,基本实现了晴雨通车,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三是提高了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购置大型拖拉机和收割机135台、配套农具403台,打抗旱井4489眼,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983项,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作业水平,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解决了人畜饮水难。打人畜饮水井948眼,使 1574个自然屯群众喝上了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减少了大骨节、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的发生。五是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重点村基本实现了每村都有卫生所和必要的医疗设备,使群众小病不出村,达到了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六是加强了畜牧服务体系建设。各村都建设了村级畜牧技术服务站,配置了相应设备,为贫困群众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防疫、改良、治病等服务。七是改善了贫困户电视接收条件。为198万贫困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由10%提高到874%,接收电视节目由2套增加到10套以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农民群众掌握农村政策、了解改革开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学习各类知识创造了条件。八是解决了贫困户学生入学难。新建和维修学校93所,添置了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免收了重点村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减免了课本费;对寄宿生给予生活补贴。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普九”教育目标。据省农调队对500个重点村百名“村官”和180个贫困户的问卷调查,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整村推进选择扶贫对象、扶贫到户项目、公益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和基层干部工作、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五个方面满意度分别达到100%、967%、82%、90%和97%,表明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是满意的。目前有尚未实施的2080个重点村,计划分3批6年时间实施完成。按我省“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2006-2007年第三批扶持600个重点村;2008-2009年第四批扶持700个重点村;2010-2011年第五批扶持780个重点村。

  支柱产业

  黑龙江省有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产业基地。 2004年,六大产业基地的投资力度加大。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03亿元,增长126%。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省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4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6亿元,增长128%。财政支出513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83亿元,增长123%。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21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9557亿元,增加6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784亿元,增加29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4293亿元,增加832亿元;中长期贷款8301亿元,增加1067亿元。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905亿元。

  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年末共有34家上市公司、35只股票,其中在境外上市3家。累计筹资148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壮大。全年保费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亿元,增长85%;寿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564%。支付各类赔款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亿元,增长109%;寿险赔付金额44亿元,增长12倍。

  通讯

  广播 电视

  2004年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5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71%。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

  电 话

  2004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986万户,增长248%;移动电话用户10171万户,增长208%。全省电话普及率为555%,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452万户,宽带接入户111万户,增长2倍。

  交通

  铁 路

  黑龙江省境内目前有62条铁路干线、支线和联络线,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300公里(其中地方铁路超过492公里),铁路专用线超过1030公里,均居全国第1位。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是连接欧亚两洲"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8569亿吨公里,增长84%;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709亿人公里,增长145%。

  公 路

  2004年,公路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038亿吨公里,比2003年增长25%;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258亿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11%。2004年,公路总里程66821公里,有国道主干线2条,国道8条,省道30条,县道225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达到176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796公里。977%的乡镇和5639%的村屯通公路。

  水 路

  2004年,水运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9亿吨公里,比2003年减少27% ;水运完成旅客周转量2970万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38%。

  民 航

  黑龙江省现有5个民用机场,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牡丹江海浪机场、佳木斯机场和黑河机场。除黑河机场外,均为国际口岸机场。现有航线56条,其中国内航线40条,国际航线15条,特殊管理航线1条。通航15个国际城市,1个地区城市和28个国内城市。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能起降各种大型客机,国际航线可直达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海参崴、阿巴坎、雅库茨克,日本新泻、大阪,韩国汉城等国际城市;国际中转航线可达洛杉矶、温哥华、悉尼、伦敦、巴黎、新加坡、曼谷、吉隆坡等国际城市;国内航线网络覆盖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2004年,黑龙江省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98万余人,同比增长2921%,其中哈尔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26万余人,同比增长269%,在全国机场吞吐量排名中位居第22位。

  交通邮电

  交通情况

  2001年铁路营业里程50132公里,占全国的85%,居全国之首。铁路主干线贯通全省四面八方,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是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可开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业务。目前全省98%以上的乡镇和953%的村屯通了汽车。民用航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73条,改扩建5个民航机场,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通讯情况

  邮电方面,2001年底,全省每百人拥有电话机14部,电话普及率达280%,移动电话4894万户,计算机网络用户302万户,目前所有乡镇和村屯都通了电话。

  所辖市概况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 佳木斯市 大庆市 鸡西市 双鸭山市

  伊春市 七台河市 鹤岗市 黑河市 绥化市 大兴安岭地区

  哈尔滨市

  哈尔滨是中国黑龙江省省会,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2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28万人,辖8区10县(市),总人口9804万人,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4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

  哈尔滨铁路主要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哈尔滨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太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60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落户的航空公司目前已达18家,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4条,通航城市53个。

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具备油气成藏的石油地质条件,是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

松辽盆地在上古生界见油气显示井14口,获得油气流井5口。李永康(1997)、冯子辉通过深层烃源岩和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及热模拟技术研究认为,芳深1井、芳深2井等昌德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基底气源岩即有机深源气。综合分析,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531 油气资源潜力

盆地内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中二叠统哲斯组(钻井揭示)。钻遇烃源岩探井共43口,其中钻遇泥岩井40口,钻遇灰岩井3口,有21口井钻遇林西组,钻遇泥岩最大厚度为992m,最小厚度为17m,平均厚度为149m;钻遇哲斯组探井5口,最大厚度为128m,最小厚度为21m,平均厚度为62m。林西组的沉积环境为深湖-半深湖相,发育黑色、灰黑色泥岩及页岩,反映沉积时处于还原—强还原环境,是松辽盆地内钻井揭示的最有利烃源岩。哲斯组的沉积环境为浅海-半深海,发育灰黑色、黑色泥岩、页岩,在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发育深色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反映沉积时处于还原-强还原环境,也为盆地内有利烃源岩。烃源岩评价表明,盆地内钻井揭示的烃源岩干酪根类以Ⅲ型为主,少量为Ⅱ型;镜质体反射率(Ro)分布范围为05%~76%之间,主要有两个峰值,为1%~2%和4%~6%,各占总样品数的180%和468%,烃源岩演化多为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烃源岩演化表现为“北高南低”特征,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的Ro处于10%~185%,有机质达到高成熟阶段;北部除动1井、双3井、双16井的Ro小于15%,其他的Ro大于20%,四深1最高的Ro达到76%,大部分处于过成熟阶段。虽然现今埋藏较深,但地史时期一次生烃潜力大,同时在局部地区(肇源、长岭地区)可能存在二次生烃。根据古气候、古地理特征,有机质类型、丰度和热演化程度综合分析,松辽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发育、生烃潜力大。初步估算油气资源量(50~80)×108t油当量。

532 储层多样

经钻井揭示,盆地内上古生界储层有碎屑岩、变质岩和侵入岩,其中钻井揭示碎屑岩储层最多,为最主要的储集层系。同时上古生界顶面风化壳也是重要的储集类型。储层物性普遍较差,为致密储层(孔隙度一般为2%~8%,渗透率一般小于10×10-3μm2);但由于上古生界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后期改造强烈,微裂缝、溶蚀孔发育,可以较好地改造储层,有效地拓展了储集空间。同时,变质岩、火山岩储层物性不受埋藏深度影响,裂缝较发育,也可以作为有效储层。从储层角度分析,上古生界应以天然气成藏为主。

533 盖层发育

经钻井揭示,林西组、哲斯组发育大套的暗色泥岩、灰岩,可以作为良好的区域盖层、局部盖层。同时,中生代上白垩统青一段、嫩一段和嫩二段为全盆地分布的湖相暗色泥岩,也可以作为区域盖层。林西组、哲斯组内的泥岩也可以作为局部盖层,中生代后期深埋藏区,可以形成二次生烃条件,保存条件好。

534 多种生储盖组合

综合分析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可形成多种生储盖组合方式,自生自储型——林西组、哲斯组烃源岩及储层就近成藏;下生上储型——哲斯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林西组储层或中生代储层成藏;上生下储型——林西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哲斯组储层内成藏。

松辽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均较发育,可以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钻井揭示,松辽盆地在上古生界见油气显示井14口,获得油气流井5口,证明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存在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过程,存在有效的上古生界油气系统,只要圈闭落实,后期保存条件好,就可以形成油气藏。

综合分析松辽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要素,根据盆地内实钻井揭示的气藏、显示情况,初步建立3种成藏模式,即新生古储型、古生古储型和古生新储型。

535 有利区优选

5351 松辽盆地有利区

(1)优选原则

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研究成果表明,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具备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基于目前的资料现状和认识程度,以生烃条件为核心,考虑储集、埋藏和保存条件,初步开展了有利油气远景区评价和优选。

确定优选原则如下:①上古生界地层厚度大,烃源岩发育;②埋深较浅(<5000m),有机质成熟度适中;③烃源岩发育,气源充足;④远离骨架断裂和岩浆发育区;⑤具较好保存条件;⑥见到气测异常显示及气藏。

(2)区(带)优选

松辽盆地有9口井在上古生界地层试气获得气流,农103井压后自喷日产气424×104m3;汪902井哲斯组砾岩解释气层2层26m,压后自喷日产气419×104m3;昌401井压后自喷日产气138×104m3;肇深1井压后自喷日产气118×108m3;昌102井压后自喷日产气107×108m3;肇深11井压后自喷日产气6600m3;肇深3井压后自喷日产气4193m3;芳深901井套管试气日产气119m3;农101井压后自喷日产气80m3。获得气流井基本分布在东部后期深埋区,烃源岩厚度大。

气测显示井8口,四深1井林西组砂泥岩见到气测异常8层58m,分析为自生自储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部后期深埋区,西北部个别井见到气测显示。

通过地层、烃源岩和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分析了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综合研究认为松辽盆地的肇源、大安—农安和海坨子-长岭地区是上古生界有利勘探区带,并圈定海坨子和莫里青两个有利勘探目标。

1)肇源地区:肇源有利区(带)的面积为10000km2,区内上古生界地层保存完整,地层厚度为5000~10000m。四深1井、昌102井和汪902井等12口探井钻遇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尤其是四深1井钻遇林西组地层厚度为12895m。区内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较为发育,大部分烃源岩的有机质成熟度为20%~30%,松辽盆地形成后石炭-二叠纪地层为后期深埋藏,烃源岩发生过二次生烃,为中生代气藏有效气源,尤其是对芳深1井和芳深2井气藏供烃超过80%。四深1井在林西组见到8层54m气测异常显示,预示着区内可能存在原生气藏。区内上古生界顶面埋深3000~4000m,便于勘探。

2)大安-农安有利区(带):图57中棕色虚线圈定的南部区为大安-农安区(带),面积为29000km2。,上古生界具有一定分布范围,地层厚度为30~13km。完钻的长深14井钻遇200m灰岩,推测时代为二叠纪。2011年预探中生界含气性同时兼探上古生界特征,钻探伏l7井,该井完钻井深2474m,上古生界顶面埋深1615m,钻遇上古生界地层859m,岩性为变余砂岩。气测显示10层41m。

图57 松辽盆地上古生界有利区(带)

3)海坨子-长岭地区:海坨子-长岭有利区(带)的面积为8000km2,区内石炭-二叠系地层厚度为4000~1000m,完钻的长深3井钻遇中下三叠统流纹岩,推测其下隐伏石炭-二叠系地层;完钻的长深14井钻遇200m灰岩,推测时代为二叠系。区内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发育,有机质成熟度为15%~18%,热演化史分析揭示该区石炭-二叠系为后期深埋藏,可能发生了二次生烃,并得到有效保存。顶面埋深1600~4000m,利于勘探。

2009年在大布苏-海坨子发现两个地质异常体,在地震剖面中的反射层与中生代的地层具有完全不同的响应特征,不具有可比性;并且在T5界面以下,地质异常体具有完整的圈闭形态;推测其可能为早中生代残留的地质体,其下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发育,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两个地质异常体的面积为327km2,其中1号异常体面积为1185km2,顶面埋深2080~3730m,底面埋深2390~4150m;2号地质异常体面积为2085km2,顶面埋深2550~5500m,底面埋深2570~5670m。

5352 松辽盆地南部有利区

有利区(带)的评价主要依据上古生界地层厚度大,烃源岩发育;顶面埋深较浅,有机质成熟度适中,具备一定生烃潜力;远离骨架断裂,保存较为完整;后期深埋藏,发生二次生烃;发育多类型的储盖组合;见到气测异常显示及次生气藏等条件进行定性评价。综合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图58):一级有利区(带)包括通辽西凹陷带、哈尔滨南凹陷带;二级有利区(带)包括乾安-长岭凹陷带、茫汉凹陷带和昌图-梨树凹陷带;研究区内南部隆起为三级有利区(带)。

(1)通辽西凹陷带

区(带)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厚度大,埋深1000~3000m,烃源岩厚度50~170m,烃源岩有机碳为05%~13%,有机质成熟度(Ro)15%左右,因此总体上看,该区烃源岩发育,成熟度适中,具备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同时结合邻区野外观察表明,区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以灰岩和碎屑岩为主,局部地区为火山碎屑岩,其中碳酸盐岩储集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藻灰岩及部分礁灰岩;二叠系储层主要有细砂岩和粗粉砂岩,部分地区碳酸盐岩也可以作为较好的储集层。石炭-二叠系中广泛存在的泥岩可作区域或局部盖层,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包括:①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下石炭统灰(云)岩、礁灰岩、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储层-二叠系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②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中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③以中上二叠统泥(板)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

图58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有利勘探区带综合评价图

总之,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发育、厚度大,成熟度适中。同时区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储层和多套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为一级战略区带。

(2)滨南凹陷带

该带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厚度大,埋深1000~3000m,烃源岩厚度为90~110m,烃源岩有机碳为05%~13%,有机质成熟度(Ro)大于15%,因此总体上看,该区烃源岩发育,具备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区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以灰岩和碎屑岩为主,局部地区为火山碎屑岩,其中碳酸盐岩储集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藻灰岩及部分礁灰岩;二叠系储层主要有细砂岩和粗粉砂岩,部分地区碳酸盐岩也可以作为较好的储集层。石炭-二叠系中广泛存在的泥岩可作区域或局部盖层,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包括:①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下石炭统灰(云)岩、礁灰岩、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储层-二叠系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②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中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③以中上二叠统泥(板)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

总之,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发育、厚度大,成熟度适中。同时区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储层和多套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为一级战略区带。

(3)乾安-长岭凹陷带

区(带)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厚度大,埋深1000~5000m,烃源岩厚度为0~110m,烃源岩有机碳为03%~05%,有机质热演化成熟程度较高,Ro普遍大于20%,因此总体上看,该区内烃源岩发育,成熟度较高,具备一定的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区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以灰岩和碎屑岩为主,局部地区为火山碎屑岩,其中碳酸盐岩储集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藻灰岩及部分礁灰岩;二叠系储层主要有细砂岩和粗粉砂岩,部分地区碳酸盐岩也可以作为较好的储集层。石炭-二叠系中广泛存在的泥岩可作区域或局部盖层,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包括:①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下石炭统灰(云)岩、礁灰岩、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储层-二叠系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②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中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③以中上二叠统泥(板)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

总之,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分布局限,厚度一般,成熟度普遍较高。区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储层和多套生储盖组合,SN64井灰岩见油气显示,综合评价为二级战略区带。

(4)茫汉凹陷带

区(带)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厚度大,埋深1000~3000m,烃源岩厚度为10~170m,烃源岩有机碳为03%~07%,有机质成熟度(Ro)15%左右,因此总体上看,该区烃源岩发育,成熟度适中,具备一定的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区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以灰岩和碎屑岩为主,局部地区为火山碎屑岩,其中碳酸盐岩储集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藻灰岩及部分礁灰岩;二叠系储层主要有细砂岩和粗粉砂岩,部分地区碳酸盐岩也可以作为较好的储集层。石炭-二叠系中广泛存在的泥岩可作区域或局部盖层,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包括:①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下石炭统灰(云)岩、礁灰岩、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储层-二叠系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②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中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③以中上二叠统泥(板)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

总之,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较发育、厚度一般,成熟度适中。同时区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储层和多套生储盖组合,奈10井见油气显示,综合评价为二级战略区(带)。

(5)昌图-梨树凹陷带

区(带)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厚度大,埋深1000~3000m,烃源岩厚度为10~70m,烃源岩有机碳为05~07%,有机质成熟度(Ro)15%~25%,因此总体上看,该区烃源岩较发育,成熟度中等到高,具备一定的油气形成物质基础。区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以灰岩和碎屑岩为主,局部地区为火山碎屑岩,其中碳酸盐岩储集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藻灰岩及部分礁灰岩;二叠系储层主要有细砂岩和粗粉砂岩,部分地区碳酸盐岩也可以作为较好的储集层。石炭-二叠系中广泛存在的泥岩可作区域或局部盖层,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包括:①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下石炭统灰(云)岩、礁灰岩、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储层-二叠系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②以中下石炭统的含泥、含生物碎屑灰(云)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中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③以中上二叠统泥(板)岩为生油(气)岩-中上二叠统砂岩为储层-上二叠统泥岩、泥板岩、凝灰岩等为盖层的组合。

总之,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较发育、成熟度中等到高。区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储层和多套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为二级战略区(带)。

(6)南部隆起区

区(带)内主要为中上元古界及太古界基底出露,上古生界集中分布在区带东部王参l井附近,且王参1井在灰岩中见油气显示并解释了25m厚气层,但总体来看上古生界分布面积有限,综合评价为三级战略区(带)。

5353 伊通盆地

伊通盆地为吉林省境内的新生代双断式断陷盆地,是郯庐断裂在中国境内的北延部分,呈NE向贯穿吉林省中部,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之间,盆地面积为3500km2。伊通地区油气勘探工作始于1981年,勘探目的层主要为新生代地层,三维地震基本覆盖主体探区。2008年在伊通地区钻探的昌37井于花岗岩体突破天然气流关,综合研究认为其气源可能为下覆古生界地层。

(1)伊通盆地“基岩”之下很可能隐伏上古生界盆地

伊通盆地经过近两年的电法勘探发现,盆地“基岩高阻地层”之下隐伏低阻地层,呈现出低阻-高阻-低阻的3层结构特征;同时地震剖面上也有一定的响应,上部基岩表现为杂乱弱反射,连续性较差,下部则表现为中等连续、中强反射,具有一定的成层性,两者具有明显的不整合界面,表现为沉积盆地特征。刚完钻的昌27井在花岗岩之下钻遇600多米灰岩和90多米的暗色泥岩,与盆地外鹿圈屯组的岩性组合相近,推测可能为上古生界盆地。

伊通盆地完钻的昌37井气体组分的碳同位素特征异常,甲烷碳同位素重于-30‰,盆地内的新生代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轻于-40%,平均值为-46‰,这与盆地内新生代沉积岩层的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明显不同。昌37井天然气成因为煤型气,而盆地内新生代的天然气同位素均属于原油伴生气范围,综合认为昌37井的天然气不是来自“基岩”上覆地层的烃源岩,推测其来源于深部沉积盆地的烃源岩,地层时代可能为上古生界。

(2)伊通盆地的“基岩”潜山具有较好的勘探能力

通过对伊通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和实际钻井情况分析,揭示“基岩”潜山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展现了较好勘探潜力。

伊通盆地“基岩”潜山发育,已经发现的7个潜山,总面积达到了450km2。钻遇“基岩”的97口探井中仅有9口井钻遇地层厚度大于200m。

伊通盆地的“基岩”潜山具备双向供烃的条件,油气源充足。油气源分析对比,证实“基岩”潜山的油气来自古近系双阳组烃源岩,如伊18井的原油;也有来自下伏的上古生界沉积盆地,如昌37的气源。盆地的古近系双阳组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优质的烃源岩覆盖于“基岩”潜山之上,同时烃源岩存在欠压实现象,排烃动力强,对潜山形成封闭式的油气生、运、聚环境,以侧向排烃和上生下储成藏方式为主。依据目前对东北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研究成果,其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具备供气条件,以下生上储成藏方式为主。

伊通盆地的“基岩”潜山储层是以混合花岗岩为主,潜山顶面风化壳是以孔隙为主,潜山内幕是以裂缝储层为主,二者均具有较好的油气储集条件。目前已完钻的探井对潜山内幕没有取芯,仅有少量基岩风化壳取芯,化验分析显示潜山风化壳孔隙度主要为6%~12%,平均为957%;渗透率主要为004~40×10-3μm2,平均为179×10-3μm2,最高可达299×10-3μm2。盆地经历了走滑、热沉降、伸展、隆升和挤压等多期构造活动,导致“基岩”潜山内幕的裂缝发育。昌37井在“基岩”内幕见到多层高气测异常显示,在钻入高气测异常层时钻时显著变小,证实“基岩”内幕存在多层裂缝发育带。

伊通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的存在,不单扩大了伊通盆地的勘探领域,同时也展现了松辽盆地内的上古生界、东北地区上古生界较好的勘探潜力。

5354 二连盆地

(1)概况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行政区划属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在区域上东起大兴安岭,西至乌拉特中后旗,南至阴山北麓,北到中蒙国界,地理坐标在E119°12′~170°30′,N40°41′~45°45′之间。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约20~40km不等,面积约10×104km2。大地构造位置属松辽地块的一部分,在华北板块(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消减增生带上。

二连盆地地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是纬向系、华夏系与新华夏系交汇的地区,经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以深大断裂为构造骨架的断裂系统,深大断裂发育规模大,活动时间长,盆地的前中生界基底分成几大块体,这些块体不断抬升剥蚀和差异沉降,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主要受区域深大断裂控制。2011年,开展二连盆地全区重、磁连片处理解释和区域二维地震大剖面重新处理解释,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研究二连盆地上古生界区域断裂特征,确定了深大断裂位置,分析了深大断裂的规模、性质以及活动时间、平面组合特征、地质作用与意义。

主要根据重力线性信息异常特征,结合其他资料综合解释,在研究区内确定控制上古生界地质结构和地层分布的5条区域深大断裂,主要为与蒙古弧形构造带相一致的近EW—NE向断裂。具体可以分为以下3组:①近EW—NE向断裂,贺根山断裂和达青牧场断裂,形成于古生代,主要控制盆地内泥盆系的分布;②近EW向断裂,区内发育2条,西拉木伦河断裂和康保断裂,是华北板块的北缘断裂,形成于元古代以前,EW向贯穿整个工区;③NNE—NE向断裂,大兴安岭断裂,为中生代发育的深大断裂,切穿了近EW向的断裂,且伴随着大量的火山活动。

(2)地层沉积简况

地层发育各区差别较大,相变明显,仅将东乌珠穆沁-呼玛地区沉积概述如下

东乌珠穆沁-呼玛地层分区上古生界自下而上出露有D1-2泥鳅河组、D2-3塔尔巴格特组、D3安格尔音乌拉组、C2-P1宝力高庙组、P2哲斯组和P3林西组(表57)。

表57 东乌珠穆沁-呼玛地层分区晚古生代地层简表

续表

研究区内上古生界主要分布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地区,总体呈NE向展布。根据基底深大断裂系统将整个上古生界划分为“三隆两坳”的构造格局(图59),从北至南分别为巴音宝力格隆起、西乌旗坳陷、苏尼特隆起、赛汉乌力吉坳陷及温都尔庙隆起。

图59 二连盆地上古生界构造单元划分图

(3)构造演化特征

通过研究,结合区域地层发育情况和前人资料,研究了该区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特征。加里东运动后,在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仍发育广阔的海西海槽,但从早二叠世末期由西向东逐步封闭。海西运动是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的主旋回运动,主要发育3次重要的构造运动,分别发生在泥盆纪末、石炭纪末和早二叠世末。每一构造运动标志着一个次一级构造旋回的结束。这3次构造运动造就了该区从泥盆纪类克拉通盆地到石炭-二叠系克拉通内坳陷盆地的演化过程,中新生代为断坳盆地。

(4)烃源岩特征

二连盆地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总厚度可达35000m,主要为浅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浆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岩性以砂岩、砂砾岩、泥质岩、中—酸性岩浆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岩和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等,其中泥盆系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北部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分布较为普遍,全区均有分布。

该区主要烃源岩有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上石炭统宝力高庙组,本巴图组及二叠系寿山沟组和林西组,总厚度上千米(表58,表59)。

表58 二连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发育情况统计表

表59 二连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数据表

有机质丰度:林西组、寿山沟组、本巴图组泥岩有机碳含量较高。

有机质类型:根据现有数据,二连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基础属于Ⅱ2—Ⅲ型。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成当中腐泥组含量在40%~65%,颜色为棕**—棕色—黑色,镜质组+惰质组含量在35%~60%之间,类型指数一般小于28,显示了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的特征,有机质类犁为典型的Ⅱ2—Ⅲ型。

有机质热演化:以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为主要依据,参考饱和烃ββC29∑C29、干酪根腐泥组颜色、岩石最高热解峰温(Tmax)、牙形石颜色指数(CAI)等参数和泥质岩黏土矿物成岩—变质程度参数(伊利石结晶度等),判定二连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基本处于成熟—凝析油湿气阶段,少部分到达干气阶段。

通过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可以看出二连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多数镜质体反射率在10%~20%之间,10%~13%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6%,13%~20%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9%,大于20%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15%,有机质多数处于成熟—凝析油湿气阶段,只有P639剖面寿山沟组泥岩样品的Ro值达到20%以上,到达干气阶段(表510)。

表510 二连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镜质反射率分布表

(5)有利远景区优选

1)东乌珠穆沁旗-霍林郭勒市区:该区位于二连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发育较全,烃源岩发育,具多时代成油组合。在中生界已发现油气田。尤其2011年,为了搞清上古生界古背斜构造特征,在京特乌拉地区进行18条800km二维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通过对重新处理二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地质调查和钻井等方面资料的分析研究,落实了以贺根山断裂和欣苏木断裂为骨架断裂的NE向断裂系统,研究了京特乌拉地区断裂及构造特征。

该区共有84口井钻遇上古生界,地层均为二叠系,其中阿古1井钻遇二叠系最厚,达2037m未穿。该区周边出露了二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

古生界露头实测累计厚度10000m左右,其中石炭-二叠系厚约3000~7000m。尽管这一厚度可能受逆冲断层影响导致地层叠置加厚,但仍然显示上古生界厚度可观。据此,笔者认为,该区上古生界各层系发育齐全,厚度较大。因此,认为该区为较好有利区。

2)克什克腾旗-苏尼特右旗区:该区位于二连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发育较齐全,有多层段烃源岩及成油组合,并在中生界已发现油田。

钻井已经证实,该区石炭系灰岩裂缝发育,是良好储层。上古生界发育的暗色泥岩以及中生界烃源岩可提供良好的油源条件,结合中生界的钻井,通过加深钻探上古生界,可在揭示、研究上古生界地层层序的同时,兼探其含油气性,对深化上古生界的研究和目标突破,有较大的战略意义(图510)。

图510 二连盆地上古生界有利远景区预测图

(据华北油田,2011修改)

Ⅰ—东乌珠穆沁旗-霍林郭勒市区;Ⅱ—克什克腾旗-苏尼特右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