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哪些错误

游戏攻略011

孔子在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哪些错误,第1张

孔子在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哪些错误
导读:孔子论仁故要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必先要了解「仁」。仁之含义极复习,各学者对仁之解说亦有异。蔡元培认为「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8]。梁启超则更进以「同类意识」释仁,他说:「仁者何,以最粗浅之今语释之,则同情心而已。」[9]钱穆则认为「仁者

孔子论仁

故要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必先要了解「仁」。仁之含义极复习,各学者对仁之解说亦有异。蔡元培认为「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8]。梁启超则更进以「同类意识」释仁,他说:「仁者何,以最粗浅之今语释之,则同情心而已。」[9]钱穆则认为「仁者从二人,犹言多人相处也」。[10]以上诸说,可谓对「仁」一字作了多面的解释。但我们亦不应忽视孔子言仁之出发点为「当下之自我」。[11]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2]、「我欲仁,斯仁至矣」[13],此乃言仁之重点也。

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则正名是孔子政治哲学的起点。

其次,孔子要正的是正名分。正名分者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8]君应守其分,臣应守其分,各尽其应尽之责,勿殒勿越。而达至「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19]否则,则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岂得食诸」。[20]

在正名的内中,其中一项是针对君主的,可曰之「正身」,即为政者必先以正其身为基础。论语颜渊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政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孔子曾对此作了一比喻:「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言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21]。由此可见孔子对主正身之重视。

从这里一则可见到孔子乃重「德化」而非「刑罚」,故上行正身,足以收不令而行之效。其次,从孔子所提之正名内容观之,孔子之正名,乃上级较下级更为重,使君主有不可任意逃避责任。这明显对君主的行为作了道德的规范。

毫无疑问,孔子提出正名是为了维持旧制度,旧秩序。但我们能否因此而推出孔子乃是「封建集团的集『大成者』」[22]。若从孔子的出身而观之,有学者认为孔子乃是「从其没落主自身地位和利益出发,对西周社会,不但寄与不少的回忆,而又认为那是唯一合理的政治制度」。[23]若从这个角度(从其没落封建主自身地位和利益出发)而观之,孔子确是封建集团的集大成者。但孔子正名的前题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吗

除了正名外,孔子的另外一个重要政治思想是德与刑。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8]这段话中的德:即依祖宗传下来的规而思想。刑:即是依祖宗传来规范而树立治度,对于违背此法者加以制栽。孔子所指出德与刑的理论,是远承氏族时代「明德」与「明刑」之古训。[29]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0]由此可见,孔子之提倡德治,是相当明显。若将其中德治细分,则可分之为四点:

一、圣君。孔子推崇的是尧、舜、禹、汤、文王和武王,他们的德行皆为圣人。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31]、「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32]孔子曰:「舜其大考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下」[33]。孔子认为行德治之首要条件,便是贤者在位,亦即要有圣君。

单依靠圣君治理国,略有不足,故孔子主张以贤才以为辅。即德治的另一内容是任用贤人。孔子曾称赞尧、舜、禹及武王任用贤人。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34]可见孔子对任用贤人的重视。另孔子亦有观察人材的方法,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3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36]。在数千年前,孔子以这种客观的观察方法来评定贤人与否,可算是相当不错。

德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教化可分一、以身作则,二、以道诲人,三、教育人才。孔子尤重视前者,盖政事尽于行仁,而行仁以从政者之修身为起点[37]。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38]、「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9]。即在上位者以德化民,而不以力服人。

二、便是以道诲人,即教化。孔子相信「性相近,习相远」[40]。只要透过教化,便可使民「有耻且格」[41]。故孔子多授弟子以培养个人之品格为目的,并教以化民成俗之术42。

三、是教育人才。孔子所开创之「教化集团」[43],以六艺作为教材来训练其学生,使其「立于礼,成于乐」[44];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5]均以政治为其主要内容,并是一个向各国国君及诸侯供应人才之大本营。可见孔子并非一个空有理论之士。

与德相对的是「刑」。孔子是重德不重刑。孔子有这思想,一方面是由于孔子有天下归仁之理想,故推仁德以爱人,教化人。而不是用刑来控制人民。孔子更知道刑政虽为人民所畏,但只能治标,使「民免而无耻」。而行教化,则是治本之法,可使民「有耻且格」。所以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46]。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孔子完全否定「刑」。孔子也知道:「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47]正如上述孔子之主张,他只是较重德而已。

孔子对刑尚不重,对凡言杀戮与军旅之事皆反对。论语颜渊中有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另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由此可见孔子德治主义之彻底。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孔子言仁,仍多限于个人或君主之修身,而仍未能将仁加以扩开去,使仁这德行开展出仁政。孔子之言德治、教化、仁人(有德行之人)辅政及反对军事杀戮,已可看出以道德下开于政治之上的端儿,但其对「德治」的设想仍是比较笼统[48],故仍未能在政治上落实下来。孔子之不足,则留待其后继者孟子之大力提倡仁政,才得以完满解决。

外国经典名句1I love thee to the dept and bread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

2remember me when i am gone away,gone far away into the silent land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 (《荷马史诗》)

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霄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随笔集》)

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简·爱》)

6.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童年》)

7,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高老头》)

8.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罪与罚》)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 (《堂·吉诃德》)

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 (《呼啸山庄》)

现代文人经典名句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7、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8、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9、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0、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

-------------------------------------------------------------

一封书信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默无言,心事重,万千情思。

绕结心头,咫尺相近天涯远

从何开口?欲说还羞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万般回首化尘埃,唯有青山不改

望断天涯无际,凄凉无语悲伤

只为两地信茫茫,才子佳人愁状

贫,不是耻辱;贱,才是真正地耻辱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夜深风雨归何处,西月窥人到半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夕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得柔情消侠气,此生长愿伴妆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经多世事心长惬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原教

译文

古往今来,万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为因果的。死是因于生,生是因于情,情是因于性。万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于情的缘故。圣人对此具有透彻的洞察力,于是,彻见生前的因缘,告诉世人今生的由来;指出死后的结果,告诉世人今生应该怎样行事。所以,用圣人所提出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天下,便能摒弃现世的虚伪之情,获得来世的福报。

生既有前生、来生之说,再加上今生,不也就是三世吗如果说,来生的善果乃是由于今生所修,那么,今生的穷通,无疑是由前生的行事所决定的。所谓「情」,只要是人性里的情念、习性都是「情」的表露。假如人在生前情有善恶,当其死后,该得到什么业报,冥冥中自然会有感应。人们一生的行事,有的浅薄,有的笃厚,其禀赋也有高低的不同。圣人认为,众人根机有区别是正常的,于是将他的学说分为五乘和三藏。除了五乘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学说,不胜枚举。奉行圣人之法,达到最高境界,可以超凡入圣;一般的人,无论是农民、商人、技工、医生,还有其它许多地位低下的职业,圣人之道可以告诉世人如何安心立命。

不过,五乘虽然只是三藏的一个部分,作用却是最为重要的。所谓五乘,第一叫人乘,第二叫天乘,第三叫声闻乘,第四叫缘觉乘,第五叫菩萨乘。后面三者,是为了引导那些希望超然出世的信徒,使其精神彻底洁净,达到入化的境界,与圣道相沟通,以至于世人无法窥见其境界。前面二者,是由于世人感情太过胶固,欲望不能轻易抛弃,于是按照具体情形加以制约。

所谓人乘,指的是五戒。第一是不杀,这是说应该爱护生命,不要由于一己之求而轻易残害一物,更不用说食其肉了。第二是不盗,这是说不合乎仁义的便不取为己用,更不用说夺取他人的东西了。第三是不邪*,这是说与自己配偶之外的人不乱来。第四是不妄语,这是说不用语言骗人。第五是不饮酒,这是说不因为喝醉而扰乱修心。

所谓天乘,含义比五戒广泛,具体表现为十善。第一是不杀,第二是不盗,第三是不邪*,第四是不妄语。这四条,意思与五戒相同。第五是不绮语,即不说无义之话。第六是不两舌,即人前人后讲一样的话。第七是不恶口,即不骂人,也就是不说不该说的话。第八是不嫉,即对一切都不嫉妒。第九是不恚,即心中不存忿恨之念。第十是不痴,即分得清善恶。倘能兼修十善,则可以得到生于诸天的福报。若只修前五善,也可以帮助自己懂得该怎样做人,要是世人都能奉行十善,即使不能生往诸天,至少也可以成为善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天下怎么能不太平呢

从前宋文帝对其臣子何尚之说:「不久前读到颜延之、宗炳的著作,发扬佛法,颇为明达事理,而且对人多有启发和劝勉。假如整个境域之内,都能被佛法感化,那么,朕垂衣拱手,不用费什么力气,坐着就能让天下太平,那里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地做事」

何尚之趁机进言道:「百家之乡,能有十个人秉持五戒,那么便有十个人淳朴恭谨;千室之邑,能有一百个人兼修十善,那么便有一百个人和睦相处。把这样的风俗和教化推广到全国,千万乃至上亿人中,便会有百万个仁爱之人。奉行一善,便去掉一恶;去掉一恶,便减少一个犯法的人。每家减少一个犯法的人,全国便会减少成千上万个犯法的人。这样的话,便是陛下所说的坐致太平了。」这番话很有道理。

拿儒家的学说来加以比较,五戒十善与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名称虽不同,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仁义是儒家先王治理其当时社会的方法。从外在表现来看,每个君王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却完全一致。现象为本质所决定,而本质也可以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表现是末,本质是本。君子应该求本而舍末。《论语》中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孟子》中说:「如果不揣度地面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较其顶端,那么,把一寸厚的木块放在高处,也会比尖角高楼还高。」这是说凡事必须先揣量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再讨论其他。假如根据治理当世的情形对三世之说加以责备,这何异于走了十步的鞋子去诘问走了百步的鞋子,说什么:「你的印迹为什么这样多呢?」它那里知道,所去的地方有远近之别,所走的步数有多少之分。

圣人进行教化,对于正确的真理,即使彼此外在差别很大,也应加以推广。就当世而言,应该依照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对社会生活进行治理;就三世而言,则应该端正人的心神,指出生前死后的因缘报业。神农载录药材,名目虽各有不同,功效却都在于治病;后稷标识百谷,种类虽各有不同,却一样都能为人食用。儒释两家的圣人所提出的理论虽有不同,但出发点却一样,都在于为善。

原典

万物有性情,古今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未始不相因而有之。死固因于生,生固因于情,情固因于性。使万物而浮沉于生死者,情为其累也。有圣人①者大观,乃推其因于生之前,示其所以来也;指其成于死之后,教其所以修也。故以其道导天下,排情伪于方今,资必成乎将来。

夫生也,既有前后,而以今相与,不亦为三世乎?以将来之善成,由今之所以修,则方今穷通,由其已往之所习,断可见矣。情也者,发于性皆情也。苟情习有善恶,方其化也,则冥然与其类相感而成。其所成情习,有薄者焉,有笃者焉,机器有大者焉,有小者焉。圣人宜之,故陈其法为五乘者。为三藏②者。别乎五乘。又歧出,其繁然殆不可胜数。上极成其圣道,下极世俗之为农者、商者、技者、医者,百工之鄙事,皆示其所以然。

然于五乘者,皆统之于三藏。举其大者,则五乘首之,其一曰人乘,次二曰天乘。次三曰声闻乘③,次四曰缘觉乘④,次五曰菩萨乘⑤。后之三乘云者,盖导其徒超然之出世者也,使其大洁情污,直趣乎真际,神而通之,世不可得而窥之。前之二乘云者,以世情胶甚,而其欲不可辄去,就其情而制之。

曰人乘者,五戒之谓也。一曰不杀,谓当爱生,不可以己辄暴一物,不止不食其肉也。二曰不盗,谓不义不取,不止不攘他物也。三曰不邪*,谓不乱非其匹偶也。四曰不妄语,谓不以言欺人。五曰不饮洒,谓不以醉乱其修心。

曰天乘者,广于五戒,谓之十善也。一曰不杀,二曰不盗,三曰不邪*,四曰不妄语,是四者,其义与五戒同也。五曰不绮语。谓不为饰非言。六曰不两舌,谓语人不背面。七曰不恶口,谓不骂,亦曰不道不义。八曰不嫉,谓无所妒忌。九曰不恚,谓不以忿恨宿于心。十曰不痴,谓不昧善恶。然谓兼修其十者,报之所以生天也。修前五者,资之所以为人也。脱天下皆以此各修,假令非生天,而人人足成善人。人皆善而世不治,未之有也。

昔宋文帝谓其臣何尚之曰:「适见颜延之、宗炳著论,发明佛法,甚为明理,并是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感此化。朕则垂拱坐致太平矣。夫复何事?」

尚之因进曰:「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即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忆千,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利息于家,万利息于国,则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⑥斯言得之矣。

以儒校之,则与其所谓五常仁义者,异号而一体耳。夫仁义者,先王一世之治迹也。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也。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也。迹出于理,而理祖乎迹。迹,末也。理,本也。君子求本而措末可也。《语》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⑦《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⑧谓事必揣量其本。而齐等其末而后语之。苟以其一世之迹,而责其三世之谓,何异乎以十步之履,而诘其百步之履,曰:而何其迹之纷纷也,曷不为我之鲜乎?是岂知其所适之远近,所步之多少也!

然圣人为教,而恢张异宜。言乎一世也,则当顺其人情,为治其形生之间;言乎三世也,则当正其人神,指缘业乎死生之外。神农⑨志百药虽异,而同于疗病也;后稷⑩标百谷虽殊,而同于膳人也;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为善也。

注释

①圣人:这里指释迦牟尼佛。佛教原有此说法,如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四〈受请•圣僧>云:「设斋奉请,并有征瑞,圣人通感,不可备载。」编案,漠代武帝以后,儒家亦特指孔子为圣人。《辅教编》中的「圣人」往往儒、释并用,随文不同,读者需根据文意加以分辨。

②三藏:佛教全部典籍经、律、论的合称。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佛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③声闻乘:悟四谛(苦、集、灭、道)之真理而得道者,称声闻乘。

④缘觉乘:悟十二因缘而得道者为缘觉乘,或称辟支佛乘。

⑤菩萨乘: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行而悟道得佛果称菩萨乘。

⑥宋文帝与何尚之的对话,见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载僧佑《弘明集》卷十一,文字略有不同。

⑦语见《论语•为政》。

⑧语见《孟子•告子下》。

⑨神农:传说中古帝名,相传曾教民造耒、耜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民疾病。

⑩后稷:周的始祖,善农耕,得到人民的普遍师法。后被任命为舜的农官。舜曾说过「后稷播时百谷」的话。见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第一一二页。

不知道是不是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 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 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停一会儿,又举起 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 ”

  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 样呢”

  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

  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爿 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 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 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应该是生意兴隆的;可是偏偏相反,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 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 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 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郑人买鞋

  有个郑国人,想到市上去买一双鞋子,便先用一根稻草量了 量自己的脚,作为尺码。但临走时,却把尺码丢在家里,忘记带去。

  他到了市上,走进一家鞋店,看见一双鞋子,觉得很中意,可是一摸口袋,尺码没有带来, 忙对店员说:

  “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说罢,拔脚就跑。

  这样一来一往,等他从家里拿了尺码再到市上时,鞋店已关门打烊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

  有人知道了这事,就提醒他:“你为自己买鞋子,可以直接穿上试试大小,还要什么尺码呢 ”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讳疾忌医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 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 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 ,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 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 重了。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 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 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一、天师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针对嗣汉张天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亦有师乎?”于是敕命改天师府为大真人府。于是大家普遍认为天师,是上天的老师,其实是错误的了。

天师一词频繁出现于《太平经》中,应该是对太平道教首或道教领袖的尊称,《太平经》载:“唯唯,古今贤圣皆有师,今天师道满溢,当复师谁乎?”“善哉、善哉,子之问也,可谓睹微意矣,然吾始学之时,同问于师,非一人也,久久道成德就,乃得上与天合意,乃后知天所欲言。天使太阳之精神来告吾,使吾语,故吾者乃以天为师。虽喻真人,向天不欲言,吾不敢妄出此说,天必诛吾。真人亦知此诚重耶?”(《中华道藏》第七册、二十七页。)

对话中,天师阐明了自己与天的关系,乃是“以天为师”,效法天道的人,因为天师已经做到“上与天合意”,也就是儒家所谓的“我心即是天心”的修养境界,故称“天师”。且天师也是服从于天意,如果“天不欲言”,那么天师纵然知道,也不敢妄说,否则会遭到上天的谴责,甚至是诛罚。

二、贫道

**小说里很多道士都自称为贫道,甚至街边卖大力丸的也是如此。一般人对于贫道的理解,似乎即是贫穷的道士,是收入低下的意思。其实错啦!

《灵宝一切自然经诀》“夫人求仙道,积功无厌多,功满自然得道。学道犹世人忧居贫,无不得仙者也。言则贫道汲汲,唯道是务,常与心诤,以制众魔华想。贫道之言,盖上清道士之通称也。”(《中华道藏》第二十八册、三百五十四页)

经文明白解释,贫道是道士谦称自己于道行修行尚浅的意思,古代道士也有不少出入宫禁,亲近诸侯的,修真之士,清净无为,若时刻以钱财未富挂在嘴边,岂非荒唐而不近事理?而一读此文,则了然明白。贫道,也有勉励自己修行的意思,既然道行尚贫,还不速速修行么?此词为上清道士的通称,上清派道士也是道教宗派中素质较高的一个派别,故贫道的称呼,其意蕴深远。世人思虑营营,奔走于利禄之场,如果能以这样的精神来修道,则何愁道之不成呢?

三、道士

今天大家普遍认为凡是穿上道装的,或扎上发髻,即为道士。也听说“某人做道士去了”,似乎道士成为一种职业,其实也不对。

《道典论》引《太上太霄琅书经》云:“明解须专,专必有应,应则通神,何劳乎惑?欣戚两遣,日夜专勤,誓进无退,号为道人。人行大道,号为道士。士者,何也?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中华道藏》第二十八册、三百五十三页)

足见人如果能效法大道的美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清净其意”,即是道士。并非穿上道装的才是!道士,乃是对于行道之人的尊称。好比佛教称呼行菩萨行者,即是菩萨。而人能体天心,奉道而行,即是道士。

曾经我在网上和一个海外留学生聊天,他是学习理工的,但是雅好玄学,于丹经妙理,多所研究。我有时候很奇怪,我说:“你是道士么?”他就问我:“什么是道士?”于是我恍然有所悟。若修道之人,出家而不清净,传度而不守戒,亏负太上教诲,乃是玄门之罪人也,怎么能称为道士?而我们普通的刚入门的学道之人,最多只能算是“道人”,是不敢自称为道士的。

四、金母元君

金母元君,也就是我们民间通称的王母娘娘,这个不能说是误解,但是她与玉皇大帝的关系,则不得不澄清。因为现在很多电视剧拍摄实在是有些误导群众、乱点鸳鸯谱的嫌疑。有的电视剧中王母娘娘是玉皇的皇后、有的则成了玉皇的母亲,所以在这里顺便解释一下。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山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和东王公一起,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显化,协助天地、赞襄化育。西王母还有一个职能,就是统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东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后才能去朝见三清。“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道者,咸所隶焉。”(《中华道藏》、四十五册、一百九十六页)

玉皇大帝的信仰,至于宋朝而开始普及,成为民间认为的天上最高尊神。其实按照道教神仙谱系,三清四御。三清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御分别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万星教主中天紫薇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道教认为玉皇大帝,为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主掌三界十方所有的祸福吉凶、生灵的生死存亡,王母则“为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勉强说来西王母算是玉皇的下属,两者不存在所谓的亲戚关系。

五、上帝

《诗》云“上帝临汝,无二尔心。”又曰“简在帝心”。先民认为茫茫的宇宙有一个人格神在主宰着,这就是上帝。在三代以前,上帝和天,几乎是同义的,是宇宙最高神,天子受命于天,即是受命于上帝。后来这一称谓为道教所继承,但是五斗米派所尊奉之最高神明却是太上老君,上清派尊奉灵宝天尊,又有太上大道君等,后来将统一为三清尊神。陶弘景真人纂,闾丘方远校订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第一位是元始天尊,然后以尊卑依次列于昭穆,分别是上清玉辰大道君、太极金阙帝君、太清太上老君等,其中有上皇天帝、高上玉帝者,归属元始天尊座下。

自唐宋以后,道教和世俗政权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也影响到其神仙体系的建构,于是出现了象征人间天子的玉帝。玉帝是“三界十方万灵真宰”,是三界十方所有的保护神和支配者,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扩大化。而人间帝王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构建,来赋予王权以至高无上而亘古不变的含义。元明以来,基督教传入中国,为迎合中国民众原有的认识习惯,基督教将其最高神译为上帝。沿袭一久,便有许多人认为上帝是西方的名词,哪里知道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就有这一名词呢?但是还要提出一点,即基督教的上帝意义不同于儒家之上帝,也不同于道教之上帝(详见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六、胎息

胎息是道教方术之一,很多人认为是模仿胎儿在母体内的呼吸,而返老还童的功夫。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教授胎息的“大师”,都不外乎意守丹田,吐纳存思等等,开始虽然能收到一定的养生保健的效果,但是久之却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为什么呢?试想,胎儿在母腹中,是被羊水包裹,所有营养由脐带和母体连接,哪里来的呼吸之说呢?道教之胎息,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效法胎儿呼吸方式,吐纳元气、内脏之气以养元和,久之可以至于无息、辟谷、行气治病的境界;二是通过呼吸,以保固神气,使神气相抱,结为玄胎,这又是清静派内丹的功夫(详见《云笈七签》卷六十《胎息经注》)。

胎息术本是因反对上清派复杂的存思术而兴起的,所以特别强调清静自然,反对役使神思,认为是虚耗元气,无益于长生。《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云“不说存想导引,不说避忌触犯,行之旬日见验”,和陈撄宁先生提倡的仙学重实际、远虚幻的原则类似。其所谓神气相注,结为玄胎,其实就是后世内丹家所说的“圣胎”、“元婴”,故胎息就其历史来说,实为内丹学之先导。后世丹师多喜欢故弄玄虚,支离其说,将内丹修炼的过程复杂化、细化,使得学者满头雾水,无从下手。所以胡孚琛先生猜测汉唐以来修神仙而多成就者,其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当时修炼方术的简单有效。是故欲求神仙者,若无缘际遇有道丹师,也不妨从胎息着手。

七、种民

《上清黄书过度仪》“撤除死籍,著名长生玉历,过度九厄,得为后世种民。”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将“种民”和后世“种子”相混淆,故不可不辩。

在《太平经》中有这样的传说,自唐尧丁亥以来,凡逢甲申的流年,就是会发生自然灾害、瘟疫病患等,是上天要“除凶民,度善人。善人为种民,凶人为混齑。”盖太平教和世界上其他的宗教一样,也有末世的说法,认为每隔一段时间“大道神人,更谴真仙上士,出经行化,委屈导之,劝上励下,不从者沉没,沉没者混齑,凶恶皆荡尽。”面对东汉末年的灾害战争,太平道解释为上天行为,目的是存善人,去凶恶。而这存活下来的善人,就是所谓的“种民”。类似于西方神话诺亚方舟中,那些搭乘诺亚方舟的人一样。

但是这一说法,后来逐渐为道教所淡化,直至今日道教中罕有提及“种民”者。相较于其他宗教末世说的流行,这也算是特殊的文化现象。

八、鸿钧老祖

鸿钧老祖,出现在明朝话本小说《封神榜》中,《封神榜》据说是内丹东派祖师陆西星所写。乃是宣传陆真人的三教圆融的思想,和内丹修持理论的。所以小说中也有不少佛教的菩萨在里面,比如观音菩萨(道教称之为慈航真人)就被列为元始天尊的十二大弟子之一。在《封神榜》中这个鸿钧老祖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的师父。

中国文化发展到宋朝以后,三教圆融的思想,就逐渐出现,比如虎溪三笑的典故;全真教叫人读《孝经》、《金刚般若心经》、和《道德经》;近代香港圆玄学院,就供奉三教祖师等,都是这一思潮的体现。

但是从道教正统的神学体系来说,鸿钧老祖和太上老君搭不上边的,压根就没这个朋友。如果愣是说有,那也类似于元始天尊,是浩劫之前的存在,是宇宙的根本,即是道体。但是老君也是道,元始天尊则是道的最初形态的神格化,三清其实隐喻道教的宇宙创生哲学。《封神榜》说鸿钧老祖是元始天尊的师父,乃是想通过鸿钧老祖,来统一三教神灵之间的关系。鲁迅认为,《封神榜》、《三保太监下西洋》这类的神魔小说在民间的流行,是义和团产生的思想源头,足见小说之于百姓,教化之作用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