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滨是什么意思

游戏攻略09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滨是什么意思,第1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滨是什么意思
导读:意思是:全天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是分封制,拱卫王室,向国王贡献财物并随同作战!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周朝,后来的汉朝

意思是:全天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是分封制,拱卫王室,向国王贡献财物并随同作战!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周朝,后来的汉朝和明朝都有分封诸侯,拱卫王室

政治制度中央制度  按照周制,大国诸侯有时还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卫康叔为周司寇,西周末期郑桓公为周司徒,都是其例。诸侯在其封国内设置的官制,大略与王室相等,还有军队各自成为一方之主。

周天子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威,诸侯还能听命纳贡。《左传》昭公十三年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除贡纳外,还需朝觐述职,出兵从征。周天子有权干涉诸侯内政,有时还向诸侯国派遣监国的使臣,与诸侯并称为“诸侯、诸监”

  西周时期,周天子尚能号令诸侯,进入东周,周王室权威下降,诸侯多不履行对王室的义务。王室本身还要依附当时之大国晋、郑与卫,更不用提号令诸侯之事。周郑交质与“射桓王肩”,更让周天子之仅存之威严也亦丧失。然列国之诸侯在名义上仍为周王之臣属,除楚国之外,多无谮越称王之举。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更多是为自己本国利益服务,然亦使周王威略有上升。五霸之君主多亦在此口号下行事,即表面尊王,实则行扩张兼并之实。进入战国之后,国家兼并多已完成,周王朝之诸侯国,仅剩20多个,其中最大者七,号为战国七雄。战国之世,除魏惠王、齐威王曾有朝周之举,然亦是作秀,其他诸侯国之国君已再无朝周之举。

  世卿与世禄

  周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仅次于周王有师、保两大官僚。师、保即太师和太保,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并且为青少国君的监护者。这种政治上的长老监护制度,是从贵族家内幼儿保育和监护的礼制发展而来,并由此形成的一种官职。

  中央政权有两大官僚系统,分别为卿事寮和太史寮。

  卿事寮

  金文中的“卿事”,就是文献中的“卿士”。《说文》云:“士,事也。”两者都称为寮,说明是当时的两大官署。卿士僚主管王朝的“三事四方”。所谓“三事”,是指王畿内的三大政事;“四方”指王畿以外的诸侯事务。卿事寮的长官早期是太保和太师,中期以后主要是太师。

  属官主要是“三有司”,即司马、司土(徒)、司工(空)。司徒是掌土地徒役的官;司马是掌军赋的官;司空是掌建筑工程等的官。三司之外有司寇,是掌刑狱警察等事的官,地位较低。又有“师氏”、“亚旅”、“虎巨”,是掌军旅的官。有“趣马”,是掌马的官,“膳夫”,是掌王食和出纳王命的官。

  “古代兵刑不分,卿事寮的长官,无论太师或太保都掌握军政大权,所以召公和周公都曾出征过。

  太史寮

  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主管册命、制禄、祭祀、时令、图籍等,既是文职官员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员的首领,其地位仅次于卿事寮。其属官,根据《礼记·曲礼下》主要有“六大”,即: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六大”亦称“天官”,这些官职来源可能比较原始,并且看作神职是有来历。六大之中,以太史为长。太史与太师、太保一样,都可称为“公”。如召公官为太保,周公官为太师,毕公官有太史、而都被尊称为“公”。

  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所以六卿职守中的多数与宗教事务有着密切关系。中期以后的宗教职能在政权机构中逐渐削弱,“因而明保、明公、皇天尹大保、大保之类的官职已不复见,这意味着政务官职机构的扩大、也说明西周王国的官僚机构有了发展。

封建制度

  “封建制”也称“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封建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封建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即相当于中世纪欧洲诸王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即现代意义上的联邦的基础。周王是共主性质的(共主是氏族社会遗留的领袖模式,禹为最後的氏族共主)。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

宗法制度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井田制度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礼乐制度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俏”(“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说“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

国野制度

  国野之制在商代情形一般难以确定。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形,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 周初周公东征和武装殖民

  周朝是由位于岐、渭至河洛之间的“小邦周”发展而来。成功取代“大邦殷”而有天下之之后,但势力并不能有效控制商朝所有的领土。原商朝大部分地区,其民众与周人无论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很不相同。为了进一步稳固控制东方之土,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同盟淮夷的势力。东征胜利后,在全国要冲大封同姓、异姓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周初这种分封,其实是一种武装殖民。这些重要的武装殖民据点主要有:齐、鲁、燕、宜(吴)、蒋等诸侯国 国与野

  周朝所分封之贵族及其所率领的公社农民进驻新占领的区域后,首先是建立一个军事据点,这样的据点称之为“城”,也称之为“国”。而“国”之外广大区域称之为“野”。王朝的畿内和诸侯国都有这种国野之分,即乡遂之别。

  王畿以距城百里为郊,郊内为乡,郊外为遂。王朝六乡六遂,大国三乡三遂。周代的“国”和后来的商业城市不同,它对“野”没有调节生产的功能。其生计一般都要仰赖“野”的供给,所以周人的殖民营国也兼阂野。

  国野之分,亦带动国人与野人的不同政治地位。国人与野人同属平民阶层。

  所谓世卿,是指在天子或诸侯之下之世族世袭享有卿的地位并且掌有政权者。如周公之职,直到东周中期仍然为周公旦家族所世袭,同样还有召公一职。这种世卿制度与民族集团互为表里,世代执政本于氏族共治之习,而氏族的存在也仰赖于世代把持官府,故曰:“弃官,则族无所庇”(《左传》文公十六年)。

  掌政的世族都要尽量把持他们的既得利益,同一氏族的成员是不轻易排斥于权益圈之外的。所以,鲁有三桓,郑有七穆,原先都是兄弟,宋的华氏当权的更多。所谓“政由宁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则是举族而言的。

  世族之身份和地位,并不是天子和国君所能决定,而由世袭而成。世族有和周王同姓异姓之分,他们的形成各有特点。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东征的贵胄,不是周王之亲戚就是传统大氏族的后代。周初东征之际,往往有的儿子在外殖民建国,有的儿子留守王室辅政,此即春秋时代随武子所说的“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势”(《左传》宣公十二年)。

1、王:在周朝,王最初是天子的称谓,到了战国时期,一些实力较大的诸侯国国君也谮称“王”,这也是后来秦始皇要改天子称谓的主要原因。像你所列的秦武王什么的,他们是谮称王号,秦武王名义上的上级是周天子,也就是周王。2、公:有时指爵位,如“宋公”、“虢公”等。如果用在谥号中则是指“先公”,如秦孝公、卫武公、齐桓公等。有时也是对王朝大臣的称谓,如周公、召公等。周朝爵位为公爵的诸侯只有宋国国君和虢国国君等少数几个。3、侯:周代五等爵中的第二个。周朝的诸侯大多数为侯爵,如齐、鲁、燕、韩、赵、魏、卫、邢、蒋、晋等国。卫国本为畿内诸侯,伯爵,后来卫武公有功于朝廷,被升为侯爵国家。战国时期的齐、韩、赵、魏等虽然后来谮称王号,但爵位没变,还是侯爵。4、伯:周代五等爵的第三位。这样的诸侯也不少,主要有:秦、郑、梁等国;5、子:周代五等爵的第四位。一般来说周朝往往会把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或者蛮夷的首领封为子爵。子爵国家主要有:楚、郯、邾(邹)、小邾(倪)、吴、越等国6、男周代五等爵的第五位,见于史籍记录的男爵诸侯国就一个:许国。7、君一般来说这时畿内附庸的称号,后来一些大国的附庸的国君也称君,如卫国战国时自贬爵位称君。另外战国时期诸侯国也会进行些分封,这些次于国的往往也称为君,如商君(即商鞅)、安陵君、信陵君、平原君。到了汉代,往往把那些仅次于彻侯(又称通侯或列侯)的关内侯也称为“君”,如平原君朱建。

周公是谁?

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的亲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周公的主要贡献,在于不遗余力地完善周朝的上层建筑。他摄政七年,完善或首创了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这些上层建筑,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有的甚至影响后世3000年

因周公旦在周朝的顶层设计、辅佐成王、稳定大局方面不世之功,没人直呼其名称其旦,而是尊称他周公。

周公像

周公为什么东征?

周武王姬发灭商殷两年后,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武王去世后,太子诵继位为成王。这时候,由于成王年幼,周朝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就综合实力讲,周武王能灭掉商殷,有点蛇吞象和巧合因素,钻了历史的空子!“小国周”一下子管理大它N多倍的地方,确实力不从心(这也是后来分封的原因),随时都有叛乱的危险!

这时,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能及时控制局面的人主持大局。

这个历史重任落在周公头上。周公辅政后,代理成王管理国家

武王兄弟管叔、蔡叔觉得,同样是成王的叔叔,凭什么就你能代天子发号司令?他们认为周公篡权,就联合武庚(商纣王儿子)一起叛乱

周武王死后,政局本来就不稳,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叛乱,对于刚建国三年的周朝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不能平定叛乱,周王朝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这时候,政治家的素养来了,周公决定:首先要安内,然后再平乱!

为保持周朝内部稳定团结,周公召集太公望和召公奭谈话,在“三公”取得了高度一致后,周公也稳定了周朝的政局。

第二年,周公开始东征讨伐管叔、蔡叔、武庚。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周公终于讨平了“三监之乱”,征服了东方诸国,收降了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周公东征

周公是如何分封的?

平叛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周公建议成王营建东都洛邑(洛阳),在这里正式册封天下诸侯。

周朝开始实行分邦建国的方针,开始“内任世卿,外建诸侯”

周先后设置了71个封国,把武王的15个兄弟和16个功臣,分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

周公分封诸侯像

周公不愧是周文王的儿子,分封也蕴含着《周易》思维:以王为乾,在中央;诸侯为坤,在四方。这样,以镐京为中心的王畿地区是中央特别行政区,由天子直接管辖;王畿以外的地区按块分给诸侯管理。

封国按照公、侯、伯、子、男、附庸(附庸面积更小,属于附近较大的封国)六个等级进行。

宋国君是商纣王叔叔徽子,他算识时务的俊杰,在武王伐纣时,及时归降了周;三监叛乱时,坚持和周王室保持一致,没有参与叛乱。为表彰徽子捍卫周王权的功勋,特封以公爵,为最高级。

除了宋国被封公爵外;鲁国、卫国被封侯爵;郑国、曹国被封为伯爵;吴国、楚国被封子爵等等。

在当时,不论是王,还是诸侯,都执行“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金科玉律,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或爵位。庶子想也别想,老实当卿大夫就好了!

另外,在封国内推行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不是口号,是红线!

天下土地都归王,谁也不能凭空拥有,除非王分封于你;即使被分封,也只有使用权,连小产权都不算,严禁买卖,否则,小心脑袋搬家。

还有一句话,“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也是红线,不能触碰!

天下诸侯都是王的臣下,给他们限制了条条框框,按时来称臣纳贡:一不朝,降其爵位,公爵降侯,侯爵降伯,以此类推;二不来朝,割其地,把领地直接拿去;三不来朝,不想活了,有再一再二,无再三再四,作为叛逆,直接率王师或诸侯军讨伐!

成周和宗周怎么区分?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讨伐商纣王成功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

“三监之乱”后,周公考虑到镐京地处西部,对东部诸侯难以控制,已经不能适应统治天下的新形势,于是下令在洛邑建设东都。

成王派召公为总指挥,营造洛邑,在当时,如此规模的城市规划可谓大手笔:洛邑纵九经,横九维。

新都建成后,周公命名为“成周”,寓意成就周室,还把九鼎陈列在那里;同时,周公把镐京改为“宗周”,寓意周室的祖先之地

成周八师,天子有八师,诸侯不老实,打你没商量

公元前771年,犬戎兵占领了镐京并杀死了曾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这样继位的周平王只好将都城迁到洛邑。由于周朝之前首都在西边,史称西周;搬到洛邑后首都在东边,史称东周,到了东周,周王室名声扫地,一天不如一天了。

周公是如何感化召公的?

周公东征胜利后,姜太公被封到齐国,周朝的“三公(太公、周公、召公)”剩下周公、召公二人。

由于成王年幼,周公几乎代理周王发号司令,召公对这种情况很是不爽。

成王对“二公”的矛盾很是头痛,决定分而治之:陕西西由召公治理,召公留在宗周;陕西东由周公治理,周公留在成周

周公感化召公

周公为了解除召公对自己的误会,写了一篇很长的诰词,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大概有三个意思:

1我们周室能不能永远昌盛,决定于我们能不能发挥文王时期的贤德;

2现在天子年幼无知,我们这些有德长者怎能不尽心辅佐?但我绝不是为子孙谋私!

3我做的每一步,都是为周朝的江山社稷考虑啊,请您一定要理解和支持啊!

召公很是感动,从此,二人和好如初。

作为周朝总规划师名垂青史!

周公辅政第七年,把王权彻底交还于成王。

周公旦归政后,集中极力制礼作乐,继续完成各种典章法规。周公在成周宣布各种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制礼作乐”。

周公制礼作乐

在小编看来,周公有意无意地扮演了周朝总规划师的身份,为周朝的顶层设计立下了汗马功劳

纵观周公一生,这里借用《尚书·大传》的话,对他做功勋概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临终前,嘱咐说:“一定把我葬在成周,示意天下都臣服成王。”

周公求葬成周

周公把一生献给了周朝,即便死后,还要奉献余热!

后来,成王也不含糊,把周公旦埋葬在周文王墓旁,以示尊崇,并且说:“我不敢以周公为臣啊!”

周公的高尚品格一直为后世敬仰,难道汉武帝在临死前,把小太子刘弗陵交给霍光,要他效仿“周公辅成王”,霍光也不辱使命,悉心辅佐昭帝、宣帝,直接推动了“昭宣中兴”。

周取代了商。

《史记》中记载,商纣王的罪行中有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这条罪行其实很经不起推敲,以酒为池并不是储存酒的好办法,很容易变酸;而悬肉为林就更可笑了,想想看,纣王的后宫挂着一片死猪肉,那是享受还是受罪啊?并且,商纣王最严重的罪行炮烙之刑,实际上很快就被废除了。

如果不用偏见的眼光,很容易就会发现周朝与商朝之间的战争完全是周朝挑起的。严格意义上说,周朝就是侵略者,取胜之后,就是征服者。周朝为什么侵略商朝?其实与商纣王的无道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与周朝的社会状态相关。   

夏商周三代中,夏朝是一个牧业国家,只对水草感兴趣,对于土地则缺乏概念,因此夏朝限制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并没有扩张的欲望。夏朝灭亡之后,其遗民就成为后来的北狄,直到周朝还是野蛮民族的形象。至于后来的匈奴、蒙古等民族,都是夏代的遗民。 

商朝则与夏朝不同,商朝是一个商业国家,这样的国家需要占据地理上的中心地位,但是对于土地也没有太大的欲望,他们只需要商业上的便利。也正因为对于土地并没有兴趣,商朝的扩张性并不强,几百年的时间里,疆土没有扩大。而周朝与商朝截然不同,周是一个农业国家。作为一个农业国家,最看重的自然就是土地,周朝对于土地的追求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们甚至认为,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应该是他们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周代的法律中,土地的所有权全都归于周王,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不能拥有土地,就是诸侯也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正是基于对土地的无限追求,周朝一建立,就开始四处侵略。而中原腹地的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地,正是周朝垂涎欲滴的。所以,周朝对于商朝的侵略是必然的,其目的就是土地,而不是伸张正义。

周朝能够战胜商朝,也并不是正义战胜邪恶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周朝的战斗力比商朝强大。作为农业国家,周朝的社会组织能力远远强于商朝,军队的训练也比商朝强大,而且,纪律更严明,思想更统一。作为商业国家,商朝社会形态比较松散,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差一些。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商业国家,商朝更注重契约和形式,表现在战争中,就显得古板保守。对于这一点,春秋时期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宋国是商朝的遗国,政治文化经济都保留了商朝的原生态。在春秋时期,宋国曾经与周文化的鲁国和郑国之间进行过数十场战争,按理说,宋国的国家规模大于郑国和鲁国,在实力上处于上风,可是战争的结果却是一边倒,宋国基本上是每战必败。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只能解释为宋国的文化不适合于战争。事实上,在宋国与鲁国和郑国的战争中,鲁国和郑国常常随机应变,可是宋国人就刻板保守。

从周武王把商纣王干掉开始,到公元前256年,周朝最后的皇帝周赧王驾崩,历经800年左右。 秦朝,从秦始皇灭了六国,天下统一开始计算,只历经两世,时间只持续了15年。 仔细看两个朝代的不同,周武王上任伊始采取的是「 ”分封制”,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是「 ”郡县制”,难道,「 ”分封制”更优越吗? 当然不是。 分封制的优势,郡县制的长处 周武王伐商纣,历经无数挫折和坎坷,终于成功了。问题来了,这天下该怎么治理呢?想来想去,还是分封诸侯,因为自己实在管不过来。 周武王给亲朋好友,各路功臣,还有夏商后裔,按公、侯、伯、子、男分封,这一封就是上百个,很大气。 《诗经·北山》说得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说明,所有的土地都是人家姬发家的,但为了更好的管理,才分封给了大家。 从现代管理学来说,这是典型的分权,如果控制好了,既能发挥各诸侯的积极性,又能帮皇家分忧,看起来很美。当然,各诸侯也是要尽义务的,准确来说是要上贡的。否则,皇家的地,岂能让你白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问题也来了,诸侯间的各种战争,让秦始皇烦了,分封制他也很讨厌,为了更好地控制,秦始皇和周武王等人走了相反的道路,那就是集权,而且是高度集权。实现高度集权,最好的手段就是”郡县制「 ”,而且军政分开,各管一摊。 ”分封制「 ”和”郡县制「 ”各有长处,一个是皇家突出分权,天子没有那么累;一个是皇家突出集权,天子和朝廷高官有点累,但整体系统的执行效率较高。 这是两种制度的长处,那么有何短处呢? 分封制的软肋,郡县制的短处 分封制,皇帝轻松,各诸侯开心,一切看起来很美,只是忽略了人性。 人类的本性,就是无尽的贪欲,没有时想着如何拥有,有了还想如何更多。虽然,每个人吃不过三碗饭,睡不过三尺床,但是”不满足现状「 ”会催着人继续占有。 于是,「 ”分封制”下的诸侯会渐渐有自己的私欲,相方设法增加控制的土地,不惜吞并周边小诸侯;想法设法增加自己的享受,比如寻觅大量美女和珍宝;想法设法增加自己的军队,以便和别的诸侯抗衡时不吃亏。 当诸侯发展到足够大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客大欺店「 ”,此时,诸侯比王室强,王室成为摆设,诸侯在征战过程中,从青铜成为了王者。 郡县制,有缺点吗?有的,那就是底下各级官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如分封制那么强,因为说来说去,就是一个「 ”打工”的,而早期的诸侯王们却像一个个小股东。 因为权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关键时刻,各郡、县的官员在遇到危险时,更容易妥协。如果愿意妥协的是少数人,事情还好说,如果愿意妥协的是一个群体,那么对整个国家系统影响很大。 周朝的覆灭和秦朝的覆灭,具体有何不同 整个周朝,前后运行了800年左右,这是个长寿的王朝,虽然长寿,但不见得全是自己掌握主动权。 起初,周武王分封时,有过顾虑,也担心有人像他一样揭竿而起,灭了老东家。所以,周武王给诸侯们的权力有限,除了保证必要的治安外,不能随意扩大军队;对于土地,诸侯们也不能私自大规模的开垦,要根据王室的政策,有计划地逐步开垦。 前期,诸侯们表现不错,但后期,问题出现了。因为边疆地区,常有骚扰和侵犯,王室没办法常常 派军队前去镇压,费人费力费钱,那怎么办?周王室说了,各诸侯可以扩大一下军队。周王室期望靠诸侯的力量把边疆问题解决掉。这一整,潘多拉的盒子就打开了,诸侯王们的贪欲就打开了,诸侯王们的心思动了。 另外,周王室因为开支大,钱渐渐不够花了,这时候,就允许诸侯们随意开荒,但是要缴纳税收。周王室觉得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钱多了,国家开支就有着落了,诸侯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但可怕的是,从此诸侯们对于土地非常重视,诸侯之间动不动为了土地兵戎相见,挥刀相向。 诸侯们有了军队,可以扩大土地,从此,野心彻底膨胀。而同时,周王室的监督根本跟不上,这使得一切向最坏的方向发展而去。 可以负责任地说,诸侯们对于土地和军队的掌控权的增大,让周朝发展到了东周后,逐渐沦为摆设。 秦始皇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敏锐地看到了分封制的危害,所以他推陈出新,设立了高度集权的郡县制。郡县制其实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顺畅的交通和通信渠道,这能让政令的下达,各方面的协调达到最高效率。 没有好的交通和通信,郡县制的效率会非常低下。无疑,秦始皇看到了这点,加强了交通的管理,修了多的大道。但是,在后来,秦国还是走向了灭亡,因为他们采取「 ”法家思想”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政策过于严苛,非常残酷,这让百姓苦不堪言,非常不人性化。 因为官员并没有多少决定权,只是死搬硬套,完全执行秦朝皇室的那一套,这样久而久之,老百姓的情绪就埋下了。这种情绪会在适当时候大规模爆发。 在秦始皇时代,因为秦始皇的良好掌控,局面还能控制得住,但到了秦二世,控制不住了,民众情绪彻底爆发了,起义的队伍到处都是。 有意思的是,秦朝的官员们投降的非常多,这说明秦朝官员的忠诚度并不高,他们还是根据情况变化选择最有利自己的方案。当年刘邦往咸阳进发时,竟然靠一个郦食其就说服了好几十座城市投降,从这可以看出,秦朝的官员和百姓对秦朝的认同感并不够。 所以,仔细对比,你会发现,周朝时期对王室影响最大的是诸侯,秦朝时期对王室影响最大的却是政策和农民起义。 那么回到起始的问题,分封制和郡县制,到底哪个更优越呢? 也许在秦朝时期还看不出来,但作为如今的我们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郡县制是优于分封制的,因为后来的两千年已经证明了这一切,大多数王朝都采取了郡县制,或者采用郡县制为主,辅以可控制的少部分「 ”分封制”。 到现在,我们使用的依然是郡县制。只要交通和通讯够先进,只要是机构设计和监督工作做到位,郡县制效率高、风险小的特点就发挥出来了。 反之,分封制,就是国家在使劲地培养一些对手,他们总有长大的一天,长大的时候,就是王室倒台的时候。正所谓「 ”窃国者诸侯也!”

为什么说盛极一时的周王朝被秦国一举歼灭,是件意义重大的事?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名异人,后更名子楚,是秦昭王之孙,秦始皇之父。他当政仅有三年,可是称帝当初就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那便是灭亡东周。为何这件事情意义重大呢?

01周王室一直把控天下共主的地位

虽然东迁后,周王室阵营没落,可是紧紧把控着天下共主的地位。纵览全部春秋战国时期,变成主宰的一个重要主要表现就是能够领着别的诸侯国遥尊周王室,乃至催促别的诸侯国向周王室食补缴税。各种大国也要得到周王室认可,才会被普遍认同是春秋霸主。

在战国时期,诸侯国兼并加重,弱国衰落,东周整体实力不断消弱,但是仍然取得成功占有天下共主的地位。韩国、楚国、秦国都曾有心兼并周国,可是迫不得已周国的地位和诸侯国的抵制,都没有实现。如秦武王志在“车通三川,窥周室”,也仅仅到东周走了走,而没有真正兼并东周。

02秦国已准备好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由上由此可见,兼并东周并不是简单的占有土地资源,由于东周土地资源非常少。更重要的取决于政治意义,其实就是替代东周原先的地位,成为新的“天下共主”。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完成,因为想替代东周,不仅需要有这个勇气,还要有足够的整体实力。正是因为这样,秦武王才力不从心,只是测试,而没有真正兼并周国。

到秦庄襄王阶段,秦国已经拥有兼并六国的实力,不会再顾忌诸侯国的抵制和反抗,反倒有心展现自己占领天底下的决心。这时候,恰好遇上东周公和诸侯国合纵联盟,要攻击秦国。来自秦王因此派吕后伐周,完全占领了东周,消灭了从前的“天下共主”,顺便封吕后为文信侯,还了他的人情世故。

03新时代的宣言

因此,秦国兼并东周,恰好是要向全天下宣言,周王室做为天下共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秦国将取代它的。从旧思想上讲,秦国成为了周王室的继承人,现如今“四海之内,莫非秦土;率土之滨,莫非秦臣”。兼并东周后,秦国灭亡六国的节奏陡然加速。

秦庄襄王称帝后,年年争霸,置三川郡,定太原,取燕国37城,置太原郡,获得丰富。遗憾天不假年,秦庄襄王当政仅3年就去世了,年仅35岁。秦庄襄王去世后,年仅13岁的儿子荆轲称帝。君主青春年少,秦国大事儿由重臣解决,攻击六国的速度变缓,直至荆轲22岁继位后才再次修复。

由此可见,其实从秦国兼并东周之时,灭亡六国的态度就已经非常果断,秦灭六国无法挽救。假如秦庄襄王并不是早逝,秦灭六国反而可能更早就在他手里完成,那般,秦国的发展也有可能是另一个样子了,真是造化弄人啊!

东方的大国,西方的城邦

周武王伐纣之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历史 上叫做“西周”。

其实周武王之前还有个周文王,文王在位的时候,为周日后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但是文王没有赶上好时光就死了,他儿子武王推翻商朝这么容易,除了商纣自己不讨好的内因外,也受益于文王对武王的悉心栽培。

周朝地域广袤,150万平方公里,人口据说上千万。当时最厉害的欧洲国家雅典能有多大?能有北京大?肯定没有。'那时的欧洲国家叫城邦,一个城就是一个邦,人口没多少。斯巴达据说有九千户。大家都知道斯巴达三百勇士,等于是他们国王领着300个人打仗。这事放在咱们周朝相当于连长干的事儿,咱们周朝,王宫里太监也不止300个。

不过当时欧洲国王能领300个人打仗,那就不少了,虽然有可能这是国王卫队,主力军没出动。但甭管怎么说,反正他那九千户,按十口之家算,也才九万人。相比之下,周朝就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超级大国,他们想象不出150万平方公里、上千万人口是什么概念,就像吃惯了肉丝炒饼的人不知道满汉全席的概念一样,而当时的周朝就已经是个满汉全席了。

“城里人”赶走了周厉王

公元前9世纪,周厉王的时候发生了国人暴动。厉王,很明显属于批评型谥号,杀戮无辜曰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文天祥《过金陵驿》中有“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一句,说明城和郭是一回事。在郭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就是首都。古时候首都叫做中国,除了首都就都不是中国了,后来中国才泛指中原地区、中华文明。古文里面讲中国,跟我们今天“中国”的概念绝对不一样。中国作为中华民族的代指,那是民国以后的事儿。所以住在城里的人就是国人,国人暴动就是镐京城里的人暴动了,是首都市民暴动,不是全国人民都暴动。

厉王的世界观有毛病,觉得天下的东西都是他的,这倒算了,关键是他不让百姓摘采捕猎,说山里的浣熊、河里的鱼虾你们都不能动,都是“孤”的。更荒唐的是,谁敢私下议论他、说他坏话,一旦被举报就处死,导致城里人有怨声而不敢载道,只能道路以目。最后城里人就暴动把国王赶走了,导致周厉王死在了“外国”。没国王之后,周公、召公两位大臣联合执政,周召共和,公元前841年就是当时的共和元年。两个大臣执政了若干年,周厉王的太子继位,是为宣王,他是条好汉。

西周被灭,谁之错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国家一度富强,这就是周朝 历史 上有名的宣王中兴。可惜宣王一死,他的儿子幽王继位,幽王,你听这名就郁闷,动祭乱常曰幽,幽王一继位西周就灭亡。这个幽王是个“颇喜欢看戏”的人,宠幸美女褒姒。褒姒有心理障碍不会乐,幽王为了取悦她,就说一起看戏吧,来个烽火戏诸侯,给国家造点儿难。

宠幸褒姒也就算了,关键是他想立褒姒生的那个孩子为王,也不怕心理障碍的遗传问题,把原太子给废了。太子姥爷一急,便说好吧,你初一我十五,就把犬戎"给领来了。中原民族叫华夏,名字特别好听,华是美丽的意思,夏就是大的意思,是个又大又美丽的民族。第一个又大又美丽的国家就叫夏朝,周围是蛮夷戎狄。蛮夷戎狄已经是不怎么样的词儿,已经让你说得够惨的了,还不够惨?戎前面还要加个犬!

结果就这帮很惨很惨的犬戎把周朝给灭了,这是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灭掉的华夏政权。后面当然还有,北宋、南宋都是,但第一个起表率作用的就是西周,谁也不能和它抢。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身死国灭,西周灭亡。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这也就是说,西周的起止时间,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前后历经275年,终告结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朝时流行两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流行的程度跟今天我们一些房地产口号类似。这两句易学好记的流行语,毫无疑问是自上而下流落民间,因为它强调国家的土地归属问题,普天之下,土地都是周天子的,个人无权拥有,有钱想买也没有(这个是真没有)。除非是天子分封给你,获得分封之后,世代享用(这个可以有),但是不能转让买卖。

另外这个分封得来的土地,咱们拿的还是小产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且还不能白拿,得有一帮人给你种地,缴纳供赋,这种制度叫做井田制。

跟井田制相适应的是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据荀子讲,周武王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53国,也有人考证是40国。姬姓就是与天子同姓,天子的兄弟、叔伯、子侄被分封,封完亲戚再封功臣,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

建立周朝功劳最大者当推姜子牙,所以姜子牙的后代被封为齐国。再往后是先代贵族,比如说商纣王的叔叔微子。这个哥们儿很识时务,归顺了周朝,所以微子被封为宋国的国君。而且微子的地位非常高,微子是公爵,姜子牙不过是侯爵。先代的贵族包括尧舜禹的后代,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都被封为国君。

当然,土地分给你之后你要服从命令,贡献财物,随从作战。周朝搞分封,归根到底是要跟它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那时候如果从镐京(西安)走到现在的北京,估计得走上一年,因为它生产力水平低,交通不发达,距离远又没有路。从镐京驾着马车,走一百里,遇到一片沼泽,得抽干了沼泽再过去;要是遇到原始森林,得砍光了树再往前去。一没有路了就得砍树,结果树砍完了,车也散了。所以当时欧洲都是小城邦,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水平低的事实。

周朝普天之下150万平方公里,这么辽阔的面积都是王土,但是王管不过来这些个王土,要是不靠分封制管理,单枪匹马一个人去干俩月就得累死。结果王决定只管“中国”,就是首都周围的那些地方,其他土地就分封给诸侯。你们要自扫门前雪,管好自己的土地。

主流武器大棒子

不过,你还得记住土地所有权是王的,不是你的,所以你要听命令,要贡献财物,天子打仗你要派兵跟着打,这是义务。最关键的义务当然是服从命令,需要经常到镐京来给天子请安,朝觐。该你来,你不来,这个事儿就大了:一不朝,削其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次第往下降,公爵降侯爵,侯爵降伯爵;二不朝,夺其地,又该你来,你还不来,一般人也没这么干的,胆儿大的,方圆600里封地给你砍300里;三不朝,六师移之。第三次还不来,你就别混了,天子直接派兵来打你了。

周朝的制度是:天子的部队有14个师,宗周8师,成周6师。宗周就是镐京,一个师2500人,总共是20000人。洛邑6个师,一个师2500人,总数是15000人。天子一共有35000名士兵。然后大国三师,中国两师,下国一师。大国可以养三个师的部队,7500人,才养这么点儿兵。那会儿能养得起这么多兵的国家太少了。估计这7500人平时也不能脱离生产,主要任务还是种田,然后打起仗来临时凑,跟民兵差不多,挥着木头棒子就上去了。

我们中国古代的五种兵器,排第一位的叫“”,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木头棒子,比棒球棍做工还差点儿。还有另一些美词形容它:。什么叫极?木头棒子。还有杵,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还是血河里漂木头棒子,金属就漂不起来了。一直到春秋时,军队的主要装备依然是木头棒子,一开战就是一帮老百姓拿着大木头棒子冲上去了。那个时候一说起武装力量,夸耀自己的时候,总拿兵车千乘来说事。兵车千乘就是一辆车上3个人,每辆车后面跟着72个拿木头棒子的人,外加25个后勤人员,这100人算一乘。千乘就是3000名甲士,外加97000名拿棒子的和后勤的哥们儿,当时就是这么计算的。其实打仗的时候没这么多人,这个10万是算上全国人口,能打的、不能打的全算,没钱的拿普通棒子,有钱的在棒子上钉个钉子,更有钱的镀个金,不论贵贱都来凑数,才能到10万。不能按照今天的人口来算,所以周天子3万多人的部队在当时已经很不得了,况且估计都是镀金棒子。

分封制、井田制的存在,使得每个诸侯国所拥有的人数、武装力量和木头棒子跟它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这在相当程度上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