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鲁颂·駉之什 閟 宫> 翻译

游戏攻略06

<诗经 鲁颂·駉之什 閟 宫> 翻译,第1张

<诗经 鲁颂·駉之什 閟 宫> 翻译
导读:诗经·颂·鲁颂·駉之什·閟宫2006-5-22 17:35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

诗经·颂·鲁颂·駉之什·閟宫

2006-5-22 17:35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旗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题解]

歌颂鲁僖公能继承祖业,振兴鲁国,恢复疆土,修筑宗庙。

[注释]

1、閟(必bì)、侐(续xù):《郑笺》:“閟,神也。姜嫄神所依,故庙曰神宫。”《毛传》:“侐,清静也。”

2、实实枚枚:《毛传》:“实实,广大也。”《释文》:“枚枚,《韩诗》云:闲暇无人之貌也。”

3、回:《集传》:“回,邪也。”

4、依:《集传》:“依,犹眷顾也。”

5、弥(迷mí):《郑笺》:“弥,终也。……终人道十月而生子,不迟晚。”

6、重穋(路lù):《正义》:“《七月·传》曰: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7、稙(直zhí)稚(直zhí):《毛传》:“后种曰稙,先种曰稚。”

8、奄有下国:《集传》:“奄有下国,封于邰(台tái)也。”

9、秬(聚jù):《郑笺》:“秬,黑黍也。”

10、缵(纂zuǎn):《毛传》:“绪,业也。”《释文》:“缵,继也。”

11、翦:“剪”的异体字。《郑笺》:“翦,断也。大王自豳徙居岐阳,四方之民咸往归之,于时而有王迹。”

12、致天之届:《传疏》:“致天之届,犹云致天之罚耳。”

13、虞:《广雅o释诂二》:“虞,欺也。”

14、敦:《通释》:“此诗敦亦当读屯,屯,聚也。犹《商颂》‘裒荆之旅’, 裒亦聚也。盖自聚其师旅为聚,俘虏敌之士众,亦为屯聚之也。”(“裒荆之旅”出自《商颂·殷武》。)

15、叔父:《集传》:“叔父,周公也。元子,鲁公伯禽也。”

16、宇:《毛传》:“宇,居也。”

17、附庸:《集传》:“附庸,犹属城也,小国不能自达于天子,而附于大国也。”

18、庄公之子:《毛传》:“周公之孙,庄公之子,谓僖公也。”

19、耳耳:《毛传》:“耳耳然,至盛也。”

20、忒(特tè):《集传》:“忒,过差也。”

21、是飨是宜:《郑笺》:“天亦飨之宜之。”

22、尝:《集传》:“尝,秋祭名。楅衡,施于牛角,所以止触也。”

23、刚:《集疏》:“刚者,犅(刚gāng)之借字。《说文》:‘犅,特也。牛父也。’骍刚犹言骍牡。”

24、牺尊:《集传》:“牺尊,画牛于尊腹也。或曰,尊做牛形,凿其背以受酒也。”《正义》:“将将然而盛美也。”

25、毛炰(跑páo)、胾(自zì):《毛传》:“毛炰,豚也。胾,肉。羹,大羹,鉶(形xíng)羹也。”

26、大房:《集传》:“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夫fū),如堂房也。”

27、保:《郑笺》:“保,安。常,守也。”

28、三寿:《通释》:“三寿,犹三老也。”

29、縢(腾téng):《毛传》:“朱英,矛饰也。縢,绳也。”

30、贝胄:《毛传》:“贝胄,贝饰也。以朱綅(钦qīn)缀之。”

31、烝:《毛传》:“烝,众也。”

32、膺:《通释》:“赵注《孟子》曰:膺,击也。”《郑笺》:“惩,艾也。”《正义》:“惩艾皆创,故为艾也。”

33、承:《集传》:“承,御也。”

34、黄发台背:《郑笺》:“黄发台背,皆寿征也。”《集传》引王氏曰:“寿者相与为公用也。”

35、艾:《方言》卷四:“艾,长老也。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叟,亦谓之艾。”

36、眉寿:《郑笺》:“眉寿,秀眉,亦寿征。”

37、岩岩:《正义》:“泰山之高岩岩然。”《毛传》:“詹(沾zhān),至也。”

38、龟:山名,在今山东新泰县西南。蒙:山名,在今山东蒙阴县南。《郑笺》:“大东,极东也。”《集传》:“荒,奄也。”

39、同:《通释》:“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

40、凫(扶fú):山名,在今山东皱县西南。绎:山名,也作“峄(益yì)”,在今山东皱县东南。《集传》:“宅,居也,谓徐国也。”

41、貊(莫mò):《诗缉》:“若淮夷也,南夷之蛮也,东夷之貊也,又及彼南方之夷荆楚也。”

42、诺(喏nuò):《郑笺》:“诺,应辞也。”《毛传》:“若,顺也。”

43、纯嘏(谷gǔ):《郑笺》:“纯,大也。受福曰嘏。”

44、常、许:《毛传》:“常、许,鲁南鄙、西鄙。”《尔雅o释言》:“居,据也。”

45、有:《郑笺》:“有,犹长有也。”

46、儿(尼ní)齿:《集传》:“儿齿,齿落更生细者,亦寿征。”

47、徂徕: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新甫:山名,也叫梁山,在泰山旁。

48、度(夺duó):《通释》:“按度者,剫(夺duó)之假借。《说文》:‘剫,判也。’”《诗缉》:“于是用八尺之寻,十寸之尺以量之。”

49、桷(绝jué):方木椽。舄(细xì):粗大貌。《毛传》:“桷,榱(催cuī)也。舄,大貌。”《毛传》:“路寝,正寝也。”

50、奕奕(益yì):《郑笺》:“奕奕,姣美也。修旧曰新。新者,姜嫄庙也。”

51、奚斯:《传疏》:“奚斯,公子奚斯,即鲁大夫公子鱼也。”《文选o班固o西都赋序》:“奚斯颂鲁。”李善注引《韩诗o薛君章句》:“言其新庙奕奕然盛,是诗公子奚斯所作也。”

51、曼、硕:《集传》:“曼,长。硕,大也。万民是若,顺万民之望也。”

[参考译文]

姜嫄神宫多静寂,殿高屋大人迹稀。光明伟大姜嫄氏,品德端正无邪僻。上帝依恋眷顾她,没有伤害无灾异。怀孕十月不延迟,生下儿子是后稷。天降百种大福气,黍稷成熟有早晚,豆麦种植时不一。拥有小国本在邰,教会人民稼穑事。既有高粱和黍子,还有香稻黑小米。终于拥有天下地,大禹事业得承继。

后稷有个好孙子,古公亶父号太王。住在岐山向阳地,开始准备灭殷商。到了文王和武王,太王事业得发扬。奉行天意灭殷纣,就在牧野摆战场。莫怀二心莫欺诈,上帝监察在头上。殷商队伍全俘获,能成大功世无双。成王开口叫叔父,封立你的大儿子,使他为侯在鲁邦。大大开拓你土疆。辅卫周室作屏障。

成王下令给鲁公,建立侯国地在东。赐他高山和大川,还有土田和附庸。周公远孙鲁僖公,庄公儿子是英雄。打着龙旗承祭祀,六条缰绳把马控。春秋祭祀不懈怠,祭祀完备无漏洞。上帝光明又伟大,还有后稷老祖宗。献上牺牲**牛,神灵享受兴味浓,降你幸福有多种。伟大先祖周公旦,也将赐你福无穷。

秋天尝祭未开场,夏天设栏把牛养。公牛有白也有黄,牛形酒樽多漂亮。生烤乳猪肉片汤,盛满笾豆和大房。文舞武舞排场大,孝顺儿孙有福享。使你兴旺又昌盛,使你长寿获吉祥。安定东方那片土,保卫鲁国国运长。不亏损来不崩溃,不沸腾也不震荡。三寿和你做朋友,稳如丘陵和山岗。

鲁公兵车有千辆,绿绳缠弓红缨矛,长矛成对弓成双。鲁公步卒有三万,红线缀贝饰盔上,大军人多势力强。北狄西戎受打击,荆舒两国遭重创,无人敢与鲁国抗。使你昌盛又兴旺,使你长寿又富强。老人驼背头发黄,寿高还把重任扛。使你昌盛又强大,使你年高又寿长。千年万岁活下去,高寿长享无灾殃。

泰山高峻多险峰,位在鲁国国境中。龟山蒙山都属鲁,一直延伸到远东。还有海滨各国家,淮夷也都来朝贡。无人胆敢不服从,功劳应归鲁僖公。

保有凫山和绎山,徐国也在控制中。直到海滨各国家,淮夷蛮貊也相同。还有那些南夷国,没有谁人不服从。无人胆敢不听话,顺从鲁侯态度恭。

天赐鲁公大福气,安享高寿保鲁地。据有常许两边邑,周公疆土复统一。鲁侯宴饮多欢喜,家有老母贤德妻。善待大夫众贤士,国家长保不分离。既受天赐多福祉,返老还童长新齿。

徂徕山上长松树,新甫山上柏树长。砍的砍来劈的劈,用寻用尺细丈量。松木椽子直又大,建成正殿多宽敞,新修宗庙真漂亮。奚斯作成诗一首,长篇巨制好文章,万民满意齐赞扬。

取得的胜利主要战役有: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滇西作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鄂西会战等

会战先后顺序: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

2、南京会战(1937年12月),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到11月),

4、徐州会战(1938年3月到5月),

5、兰封会战(1938年),

6、武汉会战(1938年8月到10月),

7、随枣会战(1939年5月),

8、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0月),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到1940年11月),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到6月),

11、豫南会战(1940年1月到2月),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到4月),

13、晋南会战(1941年5月),

14、长沙会战(1941年9月到10月),

15、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

16、浙赣会战(1942年5月到8月),

17、鄂西会战( 1943年5月到6月),

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到12月),

19、一号作战( 豫中会战 、长沙衡阳会战及桂林柳州会战三个会战之总称1944年4月到12月),

20、湘西会战( 1945年4月到6月)。

一、主要几大会战介绍: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

当时的国民 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

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2、南京保卫战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详细部署则命令按“参谋总长指示”办。

于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

11月8日,日军分路直逼南京,11月30日,广德失守,日军逆向南京右侧背迂回,形成对南京东南至西南面的包围。

3、太原会战

1937年夏末;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下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后称蒙疆兵团)在多伦设立指挥部,以四个旅团附有伪蒙军九个骑兵师由察哈尔(分内蒙古东南部)沿平绥路进犯蒙疆。

平汉路之日本侵略军第五师团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下,由怀来经蔚县、涞源向保定策应作战。

4、上高会战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毙伤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

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5、徐州会战

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13师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2集团军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

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8个师另3个旅、2个支队(相当于旅)约24万人,

分别由华中派遣军(1938年2月18日由华中方面军改编)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北京-汉口)南夺武汉。

中国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 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二、取得的胜利主要战役:

1、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

2、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3、滇西作战

缅北滇西战役发生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缅北滇西战役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进攻战役。

战役历时一年半,中国军队以阵亡31443人、负伤35948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

4、常德会战

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 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常德地区进行的会战。

侵华日军为牵制国军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抗日战争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

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击毙日军1万余人。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鄂西会战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 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各一部,在湖北省西部地区对 军进行的进攻作战。

鄂西会战是1943年夏季日本第十一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日本机动利用兵力,用各个击破的战术重创中国军队第六战区的第29集团军,第10集团军和江防军,将掠获的大批船只下行。

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 。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的计划失败,鄂西会战以中国胜利告终。

秦始皇麾下大将主要有五人:蒙恬、蒙武、王翦、王贲、章邯。

1、章邯(?-前205年)

秦末名将。在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之后,章邯率秦军击灭周章、田儋、魏咎、邓说、伍逢、蔡赐、陈胜、项梁(项羽的叔父)等。

在前207年的钜鹿之战中,苏角、王离被楚将项羽诸侯联军击败后,章邯率秦军主力向项羽投降,归顺西楚。秦国灭亡之后,项羽把关中封给章邯及其部将司马欣、董翳(史称三秦),章邯为雍王,定都废丘。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在关中展开三秦战役,章邯被汉军水淹废丘击败,被俘后不屈,自刎而死。

2、蒙恬(约前250年-前210年)

中国秦朝名将,祖居齐国,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皆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秦始皇驾崩后,因为支持太子扶苏,被赵高设计处决。

蒙恬在后世有各种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蒙恬在当时位高权重,而秦朝刚刚建立,人民刚刚脱离战乱,需要休养生息,不去劝阻秦始皇滥用民力,反而积极的修筑长城是有罪的。

传说蒙恬发明了毛笔,《史记》“恬取中山兔毛造笔”。据说蒙恬在镇守北方时,见匈奴以兽毛沾颜料绘图,又同时前方战况告急,才改篆刻竹简由丝卷书写军情。这才声名大噪,并由史官记于史册内。

考古发现在蒙恬之前中国已有毛笔,蒙恬应该是毛笔的改进者,1954年湖南长沙发现第一枝战国毛笔。

3、蒙武(生卒年月不详)

中国战国时秦国名将。祖居齐国,父蒙骜、子蒙恬及蒙毅皆为秦名将。

公元前224年王翦、蒙武带兵攻击楚国,击破楚军,俘虏楚王负刍,占领了从陈到平舆的广大地区,短暂灭楚。秦始皇到郢、陈一带视察。

项燕立昌平君(昌平君原是楚国的王族,据记载公元前238年前后担任秦国的相国,前227年来被迁到郢地。)为楚王,在淮南(淮北已被秦军占领)起兵反秦,宣布楚国复国。

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再次击破楚军,昌平君被杀,项燕自杀,楚国彻底灭亡。

4、王翦(生卒年月不详)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和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后,接着率领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曾孙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王贲(“贲”音同“奔”,生卒年不详)

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将领王翦之子。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贲攻魏,引黄河、大沟水灌魏都大梁(开封),大梁城坏,尽取其地,魏王假降,魏灭亡。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3年)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攻齐,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齐都临淄,齐王建降,齐灭亡。

齐人讽刺说“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史称秦灭齐之战。至此秦国一统六国,王贲功封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其子王离也是秦代大将。

扩展资料:

秦始皇与王翦

战国末年,秦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始皇就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后横扫六国,建立了短暂但影响深远的大秦帝国。

在灭六国的过程中,有一个国家最让秦始皇费心,它就是当时的楚国。为消灭楚国,秦国几乎倾全国之力,简直是破釜沉舟,最终攻陷了楚国之都城,俘获楚王。

在灭了韩、赵、魏之后,秦始皇就对楚国展开了进攻。虽然楚国曾经很强大,但在秦始皇的眼中,如今的楚国外强中干,听信了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的豪言壮语,并让他带领20万秦军攻打楚国。

当时老将王翦说道:“若要灭楚,非60万大军不可”,但秦始皇认为王翦已经老了,没有当年之魄力,就任命李信为统帅。王翦非常伤心,就,谢病告老,归还频阳。

因李信年轻气盛,小看了楚国将领项燕的作战能力,就孤军深入。结果被项燕吊打,并损失了7个都尉一级将领,李信本人差点就被干掉,在蒙家军的掩护下才得以逃回秦国。

此战对秦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秦始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亲自到王翦老家致歉,请王翦出山,任命他为秦军统帅,带领60万大军再次伐楚。姜还是老的辣,王翦不负众望,平定楚国各地,并斩杀楚将项燕,灭了强大的楚国。

项燕被杀,楚国被灭,但楚国人仍旧不甘心,一直在想着复国,并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的预言。项燕去世时,他有一个10岁的孙子,也就是之后的西楚霸王项羽。

秦朝末年,项羽跟随叔父项伯和项梁起兵反秦,在项羽的带领下,起义军破釜沉舟,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军,并推翻了秦朝统治。尽管在与刘邦争天下的过程中,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但他依旧名留青史,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美誉。

-王贲(秦朝著名将领)

-章邯(秦朝末年名将)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军事家)

-蒙武(战国时期秦国将领)

-蒙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