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遗址的历史意义

游戏攻略08

良渚文化遗址的历史意义,第1张

良渚文化遗址的历史意义
导读: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300─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300─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 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课题,它关系到国家的起源。良渚城 柱形玉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墙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同时代中国最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发现的,可称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延续上千年後突然消失了,後来有学者认为这是过度依赖单一粮食作物稻谷造成的。[2]但若是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前述观点显然并不能成立。因为在此之後的马桥文明尽管在文化层面上与良渚时期差异甚大,可这两个时期的同地居民却令人出乎意料的拥有著完全一致的独特遗传结构,所以较大可能性的排除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劫难。并进一步以此来判断,其文明程度在末期的急遽衰退更有可能是由人文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遭受到同一时期境外不同文明的毁灭性入侵及征服,从而致使当地的原有文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新石器时代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得到了提升,如使用磨制的精致石器作为工具,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技能。

2 当时出现了村落,人们过着定居生活,劳动分工,部落政治组织逐渐形成。

3 人们开始制造陶器,并逐渐掌握了制造金属的技术。

4 出现了新的艺术成就,如彩陶画和人头雕塑。

5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一个重大的革命。

因此,新石器时代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文明的曙光》(张武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Ro_ieBCKPsz5XJSXZAh9A

密码:08d3    

书名:文明的曙光

作者:张武顺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0-1

页数:168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我的第一本世界历史知识漫画书》的第一册。主要讲述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发展,以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神秘的古埃及木乃伊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究竟是怎样的?那些灿烂的希腊神话又在告诉我们什么?等待着小读者们去发现,去探索。

作者简介:

张武顺,中国台湾知名文化人,潜心于历史漫画的创作,组建的本套丛书的创造团队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两岸,曾经创作的《重现中国历史》丛书受到好评。同时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专家严格审订,保证了成书的精良品质。

看过**《流浪地球》的朋友可能都有这个印象,太阳急剧老化膨胀,人类不得不乘着地球去星际空间流浪,虽然这是苦难的开始,但在驶出太阳系的过程中,人们也见识了很多新的壮观景象,可以说这段旅程的开始还是蛮浪漫的。

不过**也就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一个美好的遐想空间,经过险些坠入木星的灾难后,人类和地球将苦尽甘来,一路顺风四马腾空地奔向一个美好的未来。然而事实真的会是这样吗?

最近科学家们在星际空间发现了一颗火星大小的神秘行星,没有围绕任何恒星运转,没有引力约束,在无尽的黑暗中踽踽独行,孤独地徘徊,不知道会去向何方。它也是一颗流浪的神秘星球,只是不知道是某个文明躲灾避祸的方舟,还是宇宙中本来就存在的流浪星球。那么流浪行星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会有生命在上面居住吗?

晴朗的夜晚,你抬头仰望星空,银河璀璨,满目浩瀚,你可能会感叹自己的渺小,生命的无常。然而,即使是满目所见的星辰,它们也是极为渺小的,因为它们只是银河系10万光年银盘中,离我们不超过几千光年的恒星,你能同时看到的,包括最暗弱的恒星,最多不超过1600颗,而整个银河系可能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

在这1600颗恒星的周围,实际还有约5000颗左右的恒星是我们看不到的,它们都是更小的红矮星、褐矮星、白矮星等,光线太弱,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而在这些恒星周围,又有远多于这些恒星数量的行星,就更是我们目力所无法企及的了。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宇宙空间的全部,那你就太小看这个宇宙,太高看人类这种所谓智慧生命的认知了。根据近几年一些科学家的观测和估算,整个银河系里的流浪行星数量,光木星大小的可能就是所有恒星数量的两倍;而斯坦福大学和其它机构2012年合作的一项研究则估计,银河系中流浪行星的数量,可能是恒星数量的10万倍 !我们之所以对它们毫无认知,是因为此前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它们。

当然,这些数据都还是理论上的估算,和实际情况差距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但既然银河系中有这么多的流浪行星,再多我们地球一个去流浪,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虽然对我们来说,那可是大得不得了的事。

那么,这么多的流浪行星,为什么我们都没有看到几颗呢?

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太阳系外的行星,都还是近几十年,特别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情。而所谓的“看”,也不是通过望远镜直接看到那里的河流山川,而是它们在自己的母恒星和我们地球之间经过时,科学家们根据恒星亮度的变化,计算出来的,这叫做凌日法。

目前已确认的4281颗(截止2020年6月底)系外行星,有713%是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的。其它的多是通过径向速度法,也就是它在轨道上运行时,靠近或远离地球导致的光线多普勒效应计算出来的,这种方法连1米/秒的速度变化都能观测到,可惜只能发现160光年以内的行星。

之所以很难发现系外行星,确实是因为它们距离太远,光线太弱——和母恒星比起来通常只有百万分之一的亮度,很容易就被母恒星的光芒完全掩盖了。

不过最近十来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寻找行星,特别是没有围绕恒星运行的流浪恒星,这种办法就是引力微透镜。

所谓引力微透镜,就是一个行星大小的天体经过一颗背景恒星时,行星的引力场会导致恒星的亮度瞬间上升。类似于你拿着一个凸透镜,在阳光下烧树叶或蚂蚁,我们所在的地球就像树叶,透镜像系外行星,太阳像背景恒星,凸透镜经过树叶和恒星之间时,会导致树叶的亮度增加。

不过这种办法观察非常困难,因为必须背景恒星、流浪行星、地球上的观察者三者严格对齐,如果我们只对着一颗恒星观察,可能要等100万年才能看到一颗系外行星经过。

但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有了同时监测大量恒星的技术,这就将几率大大地提高了,近年来已通过这种方法发现了不少系外行星。特别是这种技术只依赖于背景恒星的亮度,而不是行星本身的亮度,所以可以发现流浪行星这样的暗弱天体。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比较容易区分流浪行星和恒星周围的行星,因为流浪行星通常只造成几个小时的光变,而恒星周围的行星通常会有几天的时间。

最新发现的神秘流浪星球编号为OGLE-2016-BLG-1928,其光变只持续了42分钟,科学家们估计是一颗和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这意味着它比地球要小得多,用凌日法和径向速度法是很难发现如此小的行星的。

银河系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流浪行星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目前的认知都还是猜测,一种可能是受其它天体引力影响,被抛出恒星系统的行星;一种可能是恒星系形成初期弹出来的行星;另外就是一些和恒星系统形成方式相似,但未点燃核聚变的次棕矮星。其它方式恐怕就是科学家只能想,不敢说的了,那就是和**《流浪地球》一样原因出走的流浪行星。

流浪恒星同样可能有卫星系统,甚至像木星、土星那样大规模的卫星系统。最关键的是,流浪行星上究竟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呢?

像地球这样去流浪的我们就不说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流浪行星没有恒星的照耀,被困在完全的黑夜之中,其温度一定接近绝对零度,不可能发展出生命。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行星内部的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热量可以让星球维持浓密的大气层,从而有可能不被冻结,形成有液态水的环境,海底火山活动有可能为生命提供能量,所以可以发展出生命;另外那些像木星、土星一样有庞大卫星系统的流浪行星,自身和卫星都有可能在潮汐力作用下保持热力,从而形成生命演化所需的环境。

如果银河系真的如科学家们估计有那么多流浪行星,远远超过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的话,上面出现生命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只要有液态水,温度合适,总有可能演化出一些微生物吧?

目前发现的流浪星球或疑似流浪星球已有二十多颗,由于星际空间非常空旷,它们很可能会一直流浪下去,无所依靠;可能只有很小的几率会被恒星捕获,重新找到新的家园。所以珍惜我们的地球吧,一旦她也去流浪了,大家可能就都不怎么好受了。

注:Stanford Report, February 23, 2012,Researchers say galaxy may swarm with 'nomad planets'

玩了3天银河文明II ,和文明系列一样,上手比较困难。现在对游戏有了点小小的了解,说些心得给刚上手的朋友。中手都不用看了,这些是针对新手的。

星球星级(质量):

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星级(CLASS),后面会有个数字,说明的就算是可以在这个星球上可建筑的板块数。比如一个星球星级9,除去一个移民船登陆时候放置的基地,还能建造8个建筑物。

随着你研究了土地改良系列的技术,一些**红色的板块就可以改造。

星级为0的星球是不能用移民船登陆的

在星球版面最上面分别有军事,工业,科技三个数字。比如做一个移民船要50,你的军事如果是10的话,你要做50/10=5个回合。研究一个科技就是把所有行星的科技数字都加起来作为分子。

人口:

一开始的一个星球人口是5,人口上限是10,移民船登陆的星球初始人口上限是5。星球人口每过一轮就能增加,建造农场貌似不能加快人口增加速度,只有通过一个交易品(叫什么忘了,XX露),增加50%人口增长率。

这个人口上限只有通过建造农场才能提升。

支持率:

大地图界面左下角有一个你的帝国总支持率的百分比。每个星球界面有一个这个星球的支持率百分比。

支持率很低的话人民会叛变,一般50%以上都没什么问题(最低低到过30,也没有很快叛变,就是红色的)。

影响支持率的因素有娱乐中心和税收

在建筑物里面有个娱乐中心,建造他就能增加支持率。当星球人越来越多,就要造更多娱乐中心或者升级才能让他们更快乐。

税收越高支持率越低,很容易理解。70%税收是一个瓶颈,69%-70%会一下子下降30%左右支持率

还有研究科技,模块和开发贸易品也能增加总体支持率。

钱:

上手左下角的5000块就是你的钱,上面一个数字是你的总人口。

钱的收入途径有:一,税收,你的人口越多,税收率越高,钱越多,这是基本的收入来源。二,贸易,研究贸易科技之后就能自己建造贸易船,点一下其他文明的星球,贸易船开到了就会每个回合给你5-10元。三,交易,比较赖皮的方法,和其他文明外交,用科技或者交易品换其他文明的钱。

钱的开销:一:行星的维护费,开局你是暴移民的话会发现钱很不用,没有行星你占领之后每回合都要负维护费。二:工业,军事,科研开销,在你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都要付钱。

你点国内界面的时候在右面能更清楚的看到你的"帐簿

开局:

才玩了没几天,一般开局是暴移民船。在开始前选特点的时候,50军事加成,30%工业加成,其他随意,在科技里面一定要选择一个推进器,要不然第一回合不能做移民船。第一回合购买一个移民船。然后把国内界面(最下面第三个好像)里面的科技调到100%,要在一个回合内研究出第二个推进器,10格的。你也可以在选择种族特性的时候开发这个,一样。第一个回合过去了,推进器研究好,移民船做好一个。

后面就简单了,先在工厂里面自己设计移民船,放上移民模块,其他都放推进器,3个10格的推进器能跑4格了现在。想让船跑远一点就要放些增加航行距离的模块。

把国内界面里的军事调到100%,上面一个也拉高,不要怕利润是负的,开局-100--200很正常的,有500快大洋呢。很快就能做出移民船,不停的占领星球。新占领了一个星球,买一个发射场就可以了,再做移民船,再去占领。如果星球上有工厂加300%的地方,买个工厂也可以。

有空再研究最下面一个科技,篮颜色的,出考察设备了就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考察船,出去考察异常天体,碰运气弄钱了。

文化(影响):

右面有个看影响力的标志,你点一下就会出现许多有颜色的圆圈,就是你的影响力范围。这个我现在还不太清楚影响力到底怎么回事。你的星球要是给其他文化包围了,星球上面就会有个骷髅出来,过段时间就可能被文化统治。如果你不想给其他文明文化统治你的星球的话,就研究文化里面的技能吧,做几个文化设施。

其他:

1。在移民一个行星的时候,有时候会有3个选择给你,是用来发展你的善和恶的,具体善和恶有些什么作用,你研究一个“善和恶”这个科技你就知道了。

2。在你想让你飞船移动到很远的地方的时候,会出现个对话框,不让你飞过去。是因为离开行星太远了,补给不到,你想要让你的飞船飞的更远就要放些补给模块,研究生命维持科技。

  良渚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宁绍平原-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个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被认为是江南地区迄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其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范围更广。已发掘的典型遗址有嘉兴马家浜、吴县草鞋山等,距今6000年左右,他们发展成为甚为发达的良渚文化。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这让刘斌感觉到有戏,随后,他带领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一把铲下去(洛阳铲,长柄,铲头为半圆筒状,打入地下再提起来时,铲头就能带出一筒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古城文明势力曾影响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着手。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积与颐和园差不多

  城墙比西安城墙宽2~4倍

  本报讯浙江省考古所近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于在进一步考古工作后才能确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河姆渡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编辑本段]特征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农业: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3)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和菱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是什么文化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1936年在浙江杭县(现属余杭县)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历史意义

  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课题,它关系到国家的起源。良渚城 柱形玉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墙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同时代中国最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发现的,可称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文化背景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对“良渚遗址”出土的人物,经基因鉴定确认,良诸人是骆越后裔。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

  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这一距今5300~4300年的考古学文化,曾经在今天的苏南、上海、浙北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在5月15、16日评选出的“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竟同时有两项与良渚文化有关的发现赫然列于榜单,分别是江苏蒋庄遗址和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新石器时代的同一种考古学文化,同时有两项发掘成果入选“十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在此之前的5月13日晚,“渚水萦回——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良渚文化专题”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江苏蒋庄遗址、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及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的发掘者就遗址的发掘情况和意义做了精彩的报告。这三项发现均入围“十大”25项初选榜单,而且都与良渚文化有关。笔者听取完报告后的感受是,“江浙沪包邮区”的考古工作者此番集中亮剑,样样都是干货,但可惜两天后的“十大”必然有两项是失意者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向来强调时代与地域平衡的“十大”最终选择了其中两项,足见良渚文化近年的新发现在学者心目中的地位。

从“文明曙光”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如果从1936年施昕更发掘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算起,今年正是良渚文化发现80周年。在20年前,人们对良渚文化是否进入文明时代尚犹豫不决,如石兴邦在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做总结时概括为曙光论、文明形成论、未定论。当时除了张忠培、严文明等学者,很少有人强调良渚文化已经明确跨过了“文明”的门槛。当时对良渚文化的流行表述是“东方文明之光”或“文明曙光”,虽然不否认其成就,但也只是肯定它是曙光一缕而已。

良渚文化的80年发现史,是不断刷新认识的历史。二十载过去之后,画风突变,大家对良渚文化的推崇似乎无以复加。2010年,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年来良渚遗址加快推进“申遗”的工作,国家文物局如此定位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由于现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冲击和国外学者的质疑,曾经作为常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似乎变得底气不足,而21世纪以来逐步推进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扮演着通过考古学回溯中国文明发生及早期发展的角色。正在实施中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即将良渚古城及之后的陶寺古城作为早期国家的实证,认为它们的“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一些长期关注良渚文化研究的学者对此有更为明晰的表述。如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在《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的出版座谈会上强调,“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遗址能拿出来”。良渚文化历年来发现了大量的史前刻画符号,近年来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当时已经存在文字,甚至是商周文字的前身。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在不同的场合指出,“良渚古国是目前能够说明中华文明史有五千年的最主要的证据”,“目前考古发现的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证据,以良渚文化中的发现最为充分”。再如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发掘领队王宁远强调,“良渚古城是中国境内最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点,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近年来一些介绍良渚文化的书籍,则冠以“文明的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第一证”之类的书名。

究竟是什么让良渚文化得到学者们的垂青?又是什么让良渚文化一跃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呢?

良渚文化石钺上的刻画符号

发现之路

按照考古学的惯例,良渚文化因最早在余杭良渚开展考古工作而得名。余杭现在是杭州市的一个区,良渚是余杭下面的一个镇。巧合的是,良渚是良渚文化的发现地,在80年的发掘中,不断被证实为良渚文化核心区的核心所在。

其实,在施昕更首度开展发掘工作之前,江浙地区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了对当地史前文化的追索。甚至可以说,他们更早发现了良渚文化,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的弟子,卫聚贤在1930年开展了南京栖霞山张家库六朝墓葬的发掘,同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此后,卫聚贤、慎微之、何天行、陈志良、金祖同等人在江浙一带不断采集、探掘到一些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便包括良渚文化的器物。在此基础上,卫聚贤和慎微之分别发表了《中国文化起源于东南发达于西北的探讨》、《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均认为中国文化并非起源于中原地区,而是东南江浙一带。这一论调姑且称为“东南中心说”,长期以来未受重视,但在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之前,毕竟提供了多元论的一种可能。这一说法对“中原中心说”根深蒂固的学术界而言,无异于痴人说梦,乃至于有人认为这些出土的石器只是周代末年的产物,“江南一带新石器时代未必有人类居住之可能”(胡行之《浙江果有新石器时代文化乎?》)。这场争论的文章大多收入1937出版的《吴越文化论丛》一书。该书是吴越史地研究会的产物,而吴越史地研究会是1936年8月由卫聚贤、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立的。

卫聚贤等人还在1936年5月初步发掘了今杭州市区的古荡遗址,这是第一次与良渚文化有关的考古发掘,并出版了《杭州古荡新石器时代遗址之试掘报告》,是长江下游第一份史前发掘报告。参与此次发掘的青年施昕更联想到老家良渚也有类似的器物发现,因而回乡调查,后来代表西湖博物馆于1936年12月至1937年8月间在良渚进行了3次小规模的发掘,并撰写了著名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施昕更的发掘,被视作良渚文化发现之始,也被视作现代考古学在长江下游的首次成功实践。而何天行在1935年便在良渚一带进行调查,他的《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陶器》作为吴越史地研究会丛书第一种于1937年出版。在纪念良渚文化发现80周年的今天,我们强调施昕更开拓性贡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吴越史地研究会及卫聚贤、何天行等的筚路蓝缕之功。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VtDgb866NsDQKIB8gDTKKu6GxAEK7MkYv97DfCVfpQSm6qZ-GC2CN5Phky59yERcpy13MZ2eHd5kKEnZyR6KHaDKgYZOJ-Ene_70XfG6X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