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时期,游刃有余七百年的高句丽为什么会触犯龙颜?

游戏攻略09

在隋唐时期,游刃有余七百年的高句丽为什么会触犯龙颜?,第1张

在隋唐时期,游刃有余七百年的高句丽为什么会触犯龙颜?
导读: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位于今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一个政权,从公元前37年建国,至公元668年被唐朝征灭,享国705年。在长达700余年的统治中,他与中原政权长期保持着藩属关系,且能够游刃于各个政权的兴衰交替。然而到了隋朝,他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位于今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一个政权,从公元前37年建国,至公元668年被唐朝征灭,享国705年。在长达700余年的统治中,他与中原政权长期保持着藩属关系,且能够游刃于各个政权的兴衰交替。然而到了隋朝,他却引起了隋文帝的一次大规模征伐,此后,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代帝王接连兴师远征,直至消灭高句丽政权。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这个政权在隋唐时期成为中原政权的“眼中钉、肉中刺”的呢?

夹缝中求生存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瓜葛”要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37年由夫余王族朱蒙“建国”,其实也就是西汉王朝玄菟郡所辖的一个“土官”,说是县太爷也不为过,到了王莽时期则成为侯国。直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6年),高句丽首次向中原王朝朝贡,并与汉光武帝“斗智斗勇”,声称自己被王莽降“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光武帝鉴于其朝贡的谦卑态度,也未追究真实性便“复其王号”,高句丽摇身一变成了封王。

高句丽在首次向中原王朝的朝贡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在此之后,直到其灭亡前,一共向中原政权朝贡205次,其中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到唐高宗泰山封禅,243年里共朝贡188次,平均13年一次,这是高句丽与中原政权最“暧昧”的时期。在我国古代的宗藩体系里,朝贡的频次意味着在藩属国中的排序和重要性,高句丽的朝贡可以理解为树立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排位。

“玄菟郡,武帝元封四年开,高句丽,莽日下句丽。属幽州,户四万五千六,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汉书地理志》

高句丽虽然有了王号,但对于东汉朝廷来说则是“不可教化”的边民,他们尽管其不断扩张,却仍旧摆脱不了东汉编户齐民的范围。高句丽始终属于玄菟郡三县之一。即使东汉玄菟郡治和辖区不断内迁,高句丽也尚不足以成为一个区域性的政权,其附属性远大于独立性。

“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但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活跃分子,在东汉殇帝、安帝年间,就已经开始对辽东郡、玄菟郡进行军事骚扰,甚至与地方汉军有过正面的军事冲突。而由于实力原因,高句丽在汉末三国时期,仍旧是辽东一隅“求保护”的弱者。盘踞在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就曾“胖揍”过高句丽,并导致高句丽的一次分裂。

公元238年,当曹魏政权派司马懿平灭辽东公孙氏后,高句丽才获得喘息之机。此时的高句丽可能对曹魏政权心存感激,但公孙氏割据辽东也算是高句丽的屏障,“唇亡齿寒”的宿命在6年之后便悄悄发生。曹魏幽州刺史毋丘俭比公孙康更为可怕,他对高句丽的军事行动更像是“犁庭扫穴”,直接兵临丸都,捣毁了高句丽的“王都”,将高句丽辛苦打拼得来的东、北沃沮,东秽地区相继收复。

而到了公元314年,高句丽就像打不死的“小强”,重建丸都后,又趁中原西晋王朝陷入永嘉之乱时,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展开了双向扩张,与南下的挹娄、南方的百济、新罗,陷入常年的争斗。可当高句丽筹建自己的帝国时,鲜卑人建立的前燕政权迅速崛起,并将高句丽视为首都龙城的最大威胁。因此前燕建国5年便出兵讨伐高句丽,攻入其都城后,摧毁城市,烧毁宫殿,并掠夺走了五万高句丽人,还将高句丽王父亲的尸骨和他的母亲当做战利品带回龙城,高句丽王被迫向其臣服。

前燕的这次战争既带有清除威胁的战略意义,也带有掠夺资源的现实目的。所以前燕并没有将高句丽纳入占领并治理的长期目标,慕容氏的野心偏向于阴山南边的花花世界。随后的前秦、后燕政权同样持有这种态度,所以高句丽才有了夹缝中求生存的空间,正是有了这种残喘的空间,才使他有机会等待暴发。

铁腕态度与灵活外交下的“游刃有余”

随着高句丽的两代雄主好太王、长寿王父子执掌政权,高句丽开始走向了复兴之路。在此期间,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三国争霸”中取得绝对优势,百济与新罗被收拾的服服帖帖,高句丽夺取了汉江平原。

后燕慕容盛眼看着小老弟翅膀硬了,想着敲打一下,哪知三万大军有去无回,反而被好太王反击,收回了大片后燕占据的故地。两年之后还将战火引至后燕本土,到了公元404年,高句丽已经占据了辽东全境。经过这一折腾,后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三年之后便宣告灭亡。汉人将领冯跋、冯弘兄弟取代后燕建立起北燕,而且扶持了曾经掠夺到后燕的高句丽人高云做了皇帝。

好太王与北燕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之后,再次向北“拓展业务”,我国东北的扶余、靺鞨在410年之后相继被好太王征服,这样一来,高句丽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时期。然而,高句丽的“盟友”并不靠谱,当冯氏兄弟成为皇帝后,北魏大军于公元436年兵临北燕国都龙城,高句丽则在这个时期把握住了崛起的机会,他们的“援军”先于北魏大军进入城中。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抗击北魏,而是劫掠北燕武库和迁徙人口,北燕末帝冯弘在“援军”的掩护下,随着大批国民东渡辽水,逃往高句丽。

北燕武库和东渡辽水的辽民充实了高句丽的国力。当时高句丽数以万计的“援军”还披着“弊褐”,也就是说他们的作战服装皆是破布,俨然是一帮“叫花子军”,足以见得高句丽的穷困潦倒。而龙城作为永嘉之乱后汉人的避难天堂,再经前燕、后燕、北燕的苦心经营,其武库积蓄和人才积累,是上天赐予高句丽的一笔横财。

其实高句丽的出兵速度之快,说明高句丽早就预谋做一个渔翁,等待北燕与北魏的鹬蚌相争,与北燕的和平共处更像是笑里藏针。而且在此次出兵的前一年,高句丽的使臣首次入朝北魏,“遣使朝献,且请国讳”,表达臣服之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大喜过望的册封长寿王为“高句丽王”。

当北魏采取军事行动前,还特意通知了高句丽,意图是让这位小老弟坐稳了别乱动,这次用兵不是针对高句丽来的。北燕则无依无靠,只能向南朝刘宋请封,南朝宋则也通知高句丽,表明北燕是自己的小老弟,意图是让高句丽多加照顾。所以高句丽迅速出兵是以北魏的通知为信号,做了战前准备;又是拿着南朝刘宋的“鸡毛当令箭”,大发战争财。

经此一事,高句丽就得罪了北魏,北魏太武帝倒是挺给机会,只是先勒令高句丽交出冯弘,哪知长寿王根本不买账。太武帝的颜面也就挂不住了,企图调动陇西骑卒征讨高句丽,然而被大臣以国力虚耗,需休养生息为由劝止。其实这也说明北魏政权确实疲于应付柔然等民族势力,没有过多的实力征讨高句丽。

长寿王是一个很有性格的领袖,此事过后,应当是顺水推舟向南朝刘宋示好,可当刘宋要求“引渡”刘弘时,长寿王果断拒绝。并且转而向北魏朝贡,态度无比恭顺。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显得高句丽坐收渔利的战略目标,长寿王将冯弘直接处决,随后便吞并了一同逃亡而来的北燕余部,臣属于北燕的辽西契丹、库莫奚部落也顺势依附,至此,高句丽的势力范围越过辽河,进入草原。

其实高句丽的多方“和善”是基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早在公元427年,长寿王即迁都平壤,这首当其冲的是其对朝鲜半岛扩张的战略需求。因为高句丽曾效仿中原西周王朝的王畿“五邑”统治模式,建立了“五部城邑制”的地方统治模式,这对其步步为营、蚕食推进的军事扩张极为有利。但当版图扩张到一定规模之后,国家之间的战线拉长,往往出现鞭长莫及的弊端,所以在经略半岛的战略需求下,高句丽将统治中心由今吉林吉安移至平壤。但从高句丽向朝鲜半岛渗透的进程看,这么早的迁都,实际上也体现了他对北魏灭亡北燕的预判和防范。

但迁都往往会带来贵族利益的重新划分,正如隋唐时期迁都洛阳一样,关陇贵族必然会发出不满的声音。高句丽的迁都同样带来了内部矛盾激化,而缓和内部矛盾的最佳途径依旧是对外扩张后的“分赃”。当“西方”国家对高句丽进入战略防御态势后,高句丽就具备了足够的精力对百济用兵。

百济一向以南朝政权为正统,并向其臣服,但在在公元472年,迫于高句丽的压力,唯一一次向北魏遣使求救。北魏孝文帝并不愿意耗费国力招惹高句丽,于是婉言拒绝百济,但好歹人家求上了门,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北魏派使者向高句丽沟通,希望借道高句丽送百济使者回国。长寿王再一次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不仅不买北魏孝文帝的帐,而且驱逐了百济和北魏的使者。

此事作罢以后,北魏似乎成了高句丽眼中的软柿子,公元479年,高句丽竟与北方强族柔然合作,瓜分了“地豆于”部族,契丹因为恐惧二者的侵袭而率领种落内附白狼水,北魏全程“赔笑”,没有丝毫动作。北魏如此放任高句丽,一方面是由于战略重心不在东、而在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高句丽寸步不让的“愣头青”行为有所忌惮。

在与雄霸北方的北魏政权“相爱相杀”的数十年中,高句丽表现出了极其灵活的外交手段,游刃于南朝、北胡、北朝之间。常以朝贡的尊重掩盖内心的欲望,并在涉及实际利益上铁腕强硬,又以南北两强政权为“外援”牵制北魏,让其自始自终不敢对高句丽用兵。所以在与北魏政权的交往中,高句丽认识到北方政权的“操控性”更强,当东魏被北齐取代之后,高句丽对中土政权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小老弟企图翻身做大哥,崩盘后一发不可收拾

“朝秦暮楚”的外交策略

北齐取代北魏之后,高句丽开始向南朝靠拢,虽然保持着南北同时朝贡的外交策略,但同期朝贡的频次更倾向南陈。这种态度的变化,一方面是北魏“可控性”留下的范本,另一方面则在于北齐一改北魏时期的怀柔态度,转而对北方民族采取了强势的进攻策略。

其实北齐对高句丽的态度相当矛盾,由于北方柔然、突厥、契丹、库莫奚的叛服无常,北齐政权对少数民族势力非常不信任,更别提高句丽这样“地头蛇”一般的割据势力了。然而也正是北方少数民族势力的变化多端,才使北齐寻求外联的方向只能对准高句丽。

“使博陵崔柳使于高丽,求魏末流人,敕柳日:若不从者,以便宜从事。及至,不见许。柳张目叱之,拳击成坠于床下,成左右雀息不敢动,乃谢服,柳以五千户反命。”——《北史高丽传》

北齐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在即位之初立刻册封高句丽王,表达了重视和结交的态度。然而这种册封包含着军事威胁的傲慢,以至于高句丽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因为此时的高句丽正面临着南北战争的双向压力,百济、新罗联军在南方大败高句丽,夺取汉水流域,威胁平壤;突厥则在北面与高句丽频繁摩擦。北齐的使者以高傲和威胁的态度出使高句丽,可以说是乘人之危,强迫其臣服,高句丽的不满就只能通过靠拢南朝来表达。

北齐时期划分

北齐更为“毒辣”的应对的策略就是册封百济、新罗。也就是说,高句丽与我离心离德,谁打高句丽我就册封谁。这种“拉仇恨”的外交策略,导致了高句丽愈发的痛恨北方王朝,以至于北齐、北周之后,将余怒转嫁给取代他们的隋朝。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外交重心索性就保留在了南朝身上。

在北齐政权覆灭之后,高绍义、高宝宁等人建立的流亡政权一直企图复国,并长期占据营州,先后抗拒北周和隋朝。这时高句丽与突厥就成为北方政权的“搅屎棍”,他们均是北齐流亡政权的幕后老板。由于北齐宣帝的征伐,契丹诸部难以自保,所以成为高句丽的藩属。高宝宁能够寇掠幽州,也是高句丽利用契丹诸部扰乱北方的侧面支援,当高宝宁走投无路时,也是向着契丹方向逃亡,只可惜在途中被杀。

高句丽在这个时期保持了一贯的“两面派”作风,捣乱归捣乱,明面上依旧在隋文帝代周自立时,派使团祝贺,但并未朝贡,却到了隋文帝的册封。这便使高句丽改变了态度,开始年年入贡隋朝。可到了开皇四年,本来是高句丽的“小老弟”契丹,转而投靠了更有实力的隋朝“老大哥”。

因为随着隋朝出塞攻击突厥,北方势力格局已经发生变化,突厥和高句丽联盟并不具备以往的优势。所以,隋朝打了高句丽的“把兄弟”突厥,又撬了他的“小跟班”契丹,高句丽选择再次向南陈朝贡,表达了对隋朝招纳契丹部落,向辽西渗透势力的不满。

唐朝高句丽区域

隋朝对高句丽的态度起初并无变化,因为隋文帝更关注南朝陈,他保持着对高句丽的怀柔政策,精力集中于伐陈战争。高句丽则获得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仿佛又回到的北魏时期的发展轨道上。随着新都“长安城”的建立,高句丽王室掀起新一波的利益诉求,这一次的诉求不再限于“分赃”,而是要树立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核心地位。

军事试探带来的蝴蝶效应

“彼之一方,虽地狭人少,今若黜王,不可虚置,终须更选官属,就彼安抚。王若洒心易行,率由宪章,即是朕之良臣,何劳别遣才彦!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资治通鉴》

可到了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南陈迅速灭亡使高句丽陷入被动,由于转投南朝陈的策略,必然会导致隋朝的制裁,所以高句丽才会“治兵积谷,为守据之策”。与此同时,高句丽故技重施的向隋朝朝贡、献方物,隋文帝也彰显了大度,于开皇十七年赐高句丽王玺。但也在大度的同时恩威并施,斥责其“虽称藩附,诚节未尽”,指出其“驱逼靺鞨、固禁契丹”的罪状,并以南朝陈做比较,一展龙威的恐吓。

“明年,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隋书列传第四十六》

隋文帝恩后示威,其实想表达一个含义,那就是高句丽只要其恪守臣节,那么就会相安无事。所以高句丽王高汤死后,高元刚即位就上表臣服。但在此后发生一件怪异的事情,高元亲率靺鞨万余联军攻打辽西,其目的很可能是追赶逃离的契丹部族,却因与营州官兵发生火拼惹怒了隋文帝,随即就换来了隋朝30万大军的远征。

这是中原政权第一次大规模、目标明确的征伐高句丽。这一年是开皇十八年(589年),这一年的岭南诸州尚未接受隋朝“收编”,而对东突厥内部扶持的反叛势力突利可汗是于同年大败而逃,都蓝可汗凭借强大的军事支撑威胁北方边境。不论怎么看,隋文帝都没有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观愿望,所以高元的军事行动并非追击契丹部族那么简单,而应当是蓄意挑起战争,是趁隋朝无暇东顾的短暂时间,寻求在辽西地区站稳脚跟。

而由战争结果来看,这似乎又像高句丽设下的圈套。隋军主力因“溃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而惨败,“战死”率高达八九成,这无疑是对中原政权的一次重大削弱。同时也试探出了一条重要“情报”,即中原王朝集结大军入辽作战的艰难程度较大,那么高句丽就能够活跃在我国东北一带,且具有向南方百济、新罗压制的机会。

其实早在曹魏时期,毋丘俭的征伐高句丽就体现出这个“情报”。毋丘俭第一次征高句丽是以一万余兵力展开的,这就说明中原政权向高句丽用兵时,必然要注重战争规模的可控性,轻装出行的胜券远远高于大军征伐,这是为何呢?

辽西走廊

隋朝首次征伐时,造成“溃运不继,军中乏食”的客观原因是行军路线的路况复杂,汉王杨谅的主力是沿辽西走廊的海岸线向前推进,这条路虽然“风景秀丽”,却是一条沼泽密布的狭窄小道。倘若是万人规模的军队,可能列队唱着小曲就可以顺利通过,而数十万的大军行走在这种路况上,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首尾不顾、交通中断,后勤与行进部队的调度分配问题就会凸显。

而这场战役失败的主观原因在于隋朝“强干弱枝”的粮储制度。隋文帝时期就已经在关中、河东建立了大型国有粮库,用于储藏征收的粮食。各地府库几乎难以形成足够的地方储备,这是防范地方叛乱的一种手段,但这种手段也导致了隋朝的大军征伐皆需建立较长的后勤补给线。杨谅统辖的关东州郡乃是北齐旧地,这里的府库截留更是被严格监察,所以从河北发出的军队,并不是以河北为补给源头,而是关中,加之古代地形地貌的限制,这条后勤补给线几乎长达3000里。

首尾不顾的行军

反观毋丘俭的第二次征伐高句丽,东汉末年的幽州刺史下辖11郡,其中涉及征伐高句丽的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皆设有“万石一积”的正仓储备,这是其军队就地补给的便利之处毋丘俭的军事行动也是依托于当地“自给自足”的郡守,如玄菟太守王颀、乐浪太守刘茂等。

而水军总管周罗喉率军“从东莱渡海奔平壤,沿路遇风,漂没极多”,表明隋军并未建立起强大的水师体系,至少战船的抗风暴能力较差。所以高句丽的这次军事挑衅,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摸清了中原王朝的军事套路,为日后的小动作树立了信心。

高句丽再次“臣服”后,隋文帝算是有了台阶,面对突厥对北境的压迫,他不得不就坡下驴“待之如初”。然后集中精力扶持启民可汗(突利),并以六名总管分道出塞讨伐都蓝可汗,直到仁寿三年(603年),铁勒10余部归附启民可汗,奚、霫等5部内迁,才基本解决了北部边患。

而高句丽在试探性的军事成果下,不可能安分守己,他又以恭顺的朝贡外表,掩盖着扩张的野心。直到大业三年(607年),高句丽的扩张野心赤裸裸的暴露在隋炀帝的面前。当隋炀帝“慰问”启民可汗时,突厥人也备了一份厚礼,即高句丽的使者。这件事情可以表明启民可汗对隋朝的感恩之心,但也不排除他别有动机的挑拨离间,最终的结果就是促成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决心。

隋炀帝会见启民可汗

这件事从表面看是高句丽欲联合东突厥“搞事情”,启民可汗的行为则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向隋朝表达自己的忠诚度,其次也向隋炀帝证明自己是一块“香饽饽”。在这样的形势下,可以说东突厥比高句丽更“可恶”,但中突关系好不容易有此局面,隋炀帝不会因此就对东突厥用兵。故而高句丽既成为隋炀帝泄愤的目标,又成为隋军“亮肌肉”的绝佳机会,这个肌肉就是量给东突厥来看的,所以隋炀帝首次征伐动用了100万以上的军队,并且参照了“汉武出关”的二十四军推进模式。

隋朝首征高丽路线图

由此可见,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动机是“敲山震虎”,在军事目标上则是武力压制,使高句丽“恪守臣节”,而非接管高句丽故地。这里也不排除为先帝找回颜面的企图。但就个人而言,从平南陈战争中成长起来并接管皇位的隋炀帝,在关陇势力中并未获得认可。所以在首次败北、二次退军、到第三次坚持征伐,与其说隋炀帝胸怀大志,倒不如说他接受不了“打脸”的事实。

但不得不承认,隋炀帝在征伐高丽的战争中制定的战略是可行的,随着大运河的修建,入辽通道和粮食补给都远远超过前世,转运仓成为隋唐时期最便捷的军粮补给站点。只不过这一系列大型基建带来的劳民伤财、内部起义、贵族利益受损等问题,“阻碍”了隋炀帝的征服计划。但也确实为后来的唐太宗、唐高宗打下了基础,提供了蓝本,使唐朝时的征伐看到了统一的希望,而再不是简单的臣服!

查看三国正史会发现,无论是东汉末年,还是三国时期,交战的士兵比前朝东周秦汉和后朝隋唐宋都要少的多。也许有人说是东汉末年,朝政黑暗,天下大乱,加上小冰期的到来,农作物欠收,人口锐减,加上壮丁难抓,所以交战的士兵比较少。

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是曹操麾下的枣祗,此外还有韩浩,是受到黄巾军和黄巾起义的启发,在后来对屯田制实行者比较给力的有任峻和曹魏时期的邓艾。曹操与他奠基的曹魏政权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

早在随曹操镇压黄巾军余部时,枣祗就对黄巾士兵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最后一股在颍川汝南的黄巾军,由于黄巾军本来就是农民起义,故而曹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

枣祗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这些人不参与打仗和士兵的训练,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到了大丰收,曹操于是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

因为屯田取得了巨大战果,曹操在四年后打败了北方第一诸侯袁绍,哪怕在12年后被赤壁烧回北方后,也不急不缓的屯田,最终又用10年打败了汉中的张鲁,关中的韩遂和西凉的马超,一统北方。

刘备拿下汉中之后,曹操是有大格局的人,早就带走了汉中的百姓,迁到关中,关中平原土壤肥沃,又有秦国的郑国渠做基础,也是大丰收。

到了后面曹操去世,曹丕逼着汉献帝禅让,刘备孙权大战,但是曹魏既没有帮着孙权打蜀汉(也是打不了,刘备让魏延守汉中,打孙权始终没动这只人马,魏延感恩戴德对蜀汉政权死心踏地,死死守住汉中,打退了曹魏好几次试探性进攻),也没有乘着孙刘大战灭了最大的敌人东吴(人家都对你称臣了,你怎么好意思去灭人家,所以对汉中发动了试探性进攻,都被魏延打退)。但是曹魏在这段时期疯狂屯田,迅速恢复了汉中之战,樊城之战之后的国力,曹魏愈发强大。

因为曹魏的屯田之策虽然好,也是法家思想的延续。但是比起秦国和秦朝对法家鼓励垦荒的践行,还差点科学。李斯曾建议秦始皇焚书,但对六国种植这方面的书籍是坚决保护的。秦国时期,诸葛亮打的陇右是异渠这个游牧民族的领地,可是秦国占领这里后破天荒的并没有大规模垦荒,为什么?我们再看,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却并没有饿死人的记载。何也,因为科学。

高中地理书上说,关中平原在内的华北平原,是肥沃的黑褐土,适合种植小麦这类庄稼,但是陇右地区是黄土,种植庄稼非但收成很低,还会引起大规模水土流失。曹魏的屯田之策对中原地区合适,对陇右并不合适。而且曹魏实施法家理论,陇右人民敢怒不敢言。

1、隋唐单机游戏有《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逐鹿中原之隋唐群英传》,《雄霸隋唐单机版》,《三国志11隋唐双龙》等;

2、《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是经典单机游戏《轩辕剑》系列的第五部作品,也是该系列第二款外传作品,游戏的剧情设定在隋朝末年等;

3、《逐鹿中原之隋唐群英传》是一款以群雄割据的隋唐时期为背景而制作的策略游戏,在游戏中,战争随时都可能发生,玩家要擅用抓紧时间,治理内政,侵占空城,搜索可用宝物,招贤纳士,招兵买马,以取得主控权,巩固国家等;

4、《雄霸隋唐单机版》是由国内厂商推出的一款古典页游,以隋唐演义为题材制作而成,游戏结合了多种经典玩法于一体,再次演义武林风波起,乱世霸隋唐的经典剧情;

5、《三国志11隋唐双龙》是玩家根据《三国志11》的自制的一款MOD,游戏背景为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内外失政,以致人心尽失,群雄割据,烽烟四起,形成一发不可收拾之乱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