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梅花庵原诗

游戏攻略06

唐伯虎梅花庵原诗,第1张

唐伯虎梅花庵原诗
导读:1 唐伯虎关于梅花的诗句 唐伯虎关于梅花的诗句 1唐伯虎写的关于雪的诗句 浅红微绿护芳心 雪里梅花见早春 喜迎一线日华长 欢声叶气蔼乾坤 龙生子孙敦宿好 马首春光正十分 浅浅清流映落花 雪压咸平处士家 喜喜欢约会游

1 唐伯虎关于梅花的诗句

唐伯虎关于梅花的诗句 1唐伯虎写的关于雪的诗句

浅红微绿护芳心

雪里梅花见早春

喜迎一线日华长

欢声叶气蔼乾坤

龙生子孙敦宿好

马首春光正十分

浅浅清流映落花

雪压咸平处士家

喜喜欢约会游两

欢兴到来歌自发

龙头龙尾前年梦

马头依约封朝霞

浅深山色晚晴时

雪片梅花满砚池

喜见功名将远到

欢上延英万岁卮

龙翻瀚海波涛壮

马子固自多幽思

浅白深红几树花

雪彩冰姿号女华

喜君自得超遥趣

欢浓酒晕上玉颊

龙门上客家家是

马人公子五侯家

看看能不能用上吧

2关于梅花的诗句大全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其一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落

南北朝: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寒风 一作:风飚)

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朔风 一作:逆风)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代: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望采纳,谢谢~

3关于梅花的诗句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

4关于梅花的诗句

你好,参考资料如下:历代梅花诗赠范晔陆凯 南朝 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再和杨公济梅花宋·苏轼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赠岭上梅宋·苏轼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墨梅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题杨补之画宋·楼钥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雪梅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从张仲谋乞腊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钓雪舟倦睡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梅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新栽梅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白梅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元·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元·元淮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忆梅元·段克己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西湖梅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鸳鸯梅元·冯子振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5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

红梅 陈毅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咏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

《雪梅》(其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6关于梅的诗句

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中国·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山园小梅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梅 北宋·王安石王安石《梅》草书帖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7]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唐 ·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前)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宋·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早梅 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杂诗 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忆梅 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 年花。

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南北朝·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梅花 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 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资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墨梅 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雪梅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寒夜 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瓶梅 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红梅 宋· 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 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新栽梅唐·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 年好为使君开。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国画《梅》 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西湖梅 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冬词元·郭钰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寄迹武塘赋之明·夏完淳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早梅现代·万宽独异梦阑冲雪身,分明清耀续花尘。

人间最重相思骨,惹得春风第一颦。题画梅明·徐渭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著便成春。王元章倒枝画梅题画明·唐寅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早春明·陈继儒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宋徽宗画半开梅明·赵友同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画梅明·方孝孺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明·陈道复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梅花落明·薛暄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早梅明·通润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梅(诗意图)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题画诗册页清·普荷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山中雪后清·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

7关于梅的诗句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8关于梅花的诗句出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1珞珈山下,东海之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

5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6俯首甘为儒子牛。

7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

8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9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10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2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一 诗

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联古诗千古流传。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

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

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

诗书闻讲诵,文雅楼兰荃。 (湋)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绿笺。 (羽)

黑池流研水,径石涩苔钱。 (湋)

何事重香案,无端狎钓船。 (羽)

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湋)

莫发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

21午后昏然人欲眠, (唐伯虎)

清茶一口正香甜。 (祝枝山)

茶余或可添诗兴, (文征明)

好向君前唱一篇。 (周文宾)

22唐代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在浙江湖州刺史任上时,曾邀请友人月夜啜茶,与陆士修等人即兴作《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 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 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 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 (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叶 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陆士修)

23苏轼的茶回文诗有《记梦二首》。诗前有短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意用飞燕吐花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

序中清楚地记载了一个大雪始晴后的一个梦境。在梦中人们以洁白的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人的歌,苏轼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细细地品茶。梦中写下了回文诗。梦醒之后蒙眬间只记得起其中的一句,于是续写了两首绝句: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又可倒读出下面两首,极为别致。

其一: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五颜鸵。

其二: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24清代的黄伯权(清本着名诗人黄遵宪之侄)还创作过一首《茶壶回文诗》,其诗如下: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其诗又可回读为: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25此外,清代诗人陈琼仙曾以秋天的景物为名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名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诗,它写诗人于月下泛舟,树木与山峦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动着,诗人品茗弹琴,在竹声中诗兴颇浓。诗云: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26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

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诗倒读为: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要求苛刻,所以历代留传下来的绝大多数回文茶诗诗意不够新鲜、完整,有的甚至莫名其妙,辞意混乱,成为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

[批注] 玉连环

回文诗的一种,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竹枝词

竹枝词是原唐代巴蜀一带的民歌,自刘禹锡仿作后,成为文士竞相习用的文学形式。

竹枝词专以泛咏地方风土为分,其中有不少是反映茶乡、茶市、茶俗的。如以下几首:

27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28元人马祖常的一首竹枝词:

红蓝染裙似榴花,盘蔬饤饾芍药芽。

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

29明 王稚登一首,专咏西湖龙井:

山田香土赤如沙,上种梅花下种茶。

茶绿采芽不采叶,梅花论子不论花。

30清康友祥一首专咏茶器:

州西陶老制茶垆,赤日行天雨伞舒。

一至官场人送礼,陶垆名已传江湖。

31清佚名作《上海洋场竹枝词》咏高大雅致的上海丽水台茶楼:

台名丽水上三层,龙井珠兰香味腾。

楚馆秦楼环四面,王孙不压曲栏凭。

32清周顺侗《篿川竹枝词》描写了当时西乡茶户的生活: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白芙蓉。

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二 词

从宋代起,诗人把茶写入词中,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以1黄庭坚最为有名,如《品令》: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下快活自省。

2《满庭芳》:

北苑春风,方圭圆壁,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3《看花四》:

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烂熳坠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触残,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纤指缓,连环动触。渐泛起,满瓯银粟,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暗想当时,探春连云寻篁竹。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

4另外,苏轼有一首《行香子》: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放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三 元 曲

元曲中有相当部份是与茶有关的,如李德载《喜春来,赠茶肆》小令十首,下面节录其中的三首:

(一)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胜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未尝。

(七) 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满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十) 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闻无。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四 茶的散文、小品文、书信,著名的有

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

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

吕温《三月三日花宴序》

皮日休《茶中杂咏序》

苏东坡《叶嘉传》

唐庚《斗茶记》

张岱《闽老子茶》

张岱《阳和泉》

张潮《中冷泉记》。南京扬子江金山寺的中冷泉历来有“天下第一泉”之称。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生动地描写了自古到金山寺吸中冷的僧侣、道士胸中皆带仙气。金山寺上有一口中冷泉井,有瓦亭覆盖,盘龙石栏,寺僧纷纷汲水,为当时来到烧香拜神的几万香客备茶。那根本不是真正的中冷泉。一位道士带领张潮攀登嶙嶙的乱石,到山顶看见一面石壁,刮去青苔,露出几行字,说真正的中冷泉,在郭璞墓间,必须在子午两个时辰,用特制的铜瓶,用长索拴住,放下郭璞墓间的石窟中汲取。张潮跟随道人答乘夜行船,两天后到了闰州。午夜,小舟直奔郭璞墓,在江心石堆中,有一个黑洞洞的石窟,道人大喊“这就是中冷窟!”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

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宇,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三)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e),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四)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1.号的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磺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2.“号”是怎样形成的

“号” 的形成有两种情况:

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但仔细分析,深人考察,仍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甲,鲜明的时代印记,如: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元代崇尚道教,则文人以“道人”为号者尤其多。像冯子振号“怪怪道人”;乔吉号“惺惺道人”;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赵孟頫号“雪松道人”。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国家苦难,民族危机。反对侵略,爱国图强成了当时的主旋律,所以不少人就按这个调子给自己起号。像谭嗣同号“北飞”;黄少配号“黄帝嫡裔”;陈天华号“思黄”;秋谨号“竞雄”等。

乙,强烈的抒情色彩,如:

宋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

丙,深刻的寓意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自号“朱衣道人”。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清廷几次请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试,都被他拒绝,坚决不与满清合作。“朱衣”表面看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明朝的象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红是明的意思,寄寓着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南宋诗人戴复古,自号“石屏山人”,也寓含着一种精神。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感遇》诗云:“人将作金坞,吾以石为屏。”“石”与“金”同样坚硬;“石”虽比不上“金”身价昂贵,但却素朴、古拙、气象峰峰,这正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北宋诗人张咏自号“乖崖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可见,“乖崖子”这个号寄寓着他的性格、志向、品操。

丁,特定名词的运用

古人起别号多用一些特定名词。称“先生”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甫里先生”(陆龟蒙),“东莱先生”(吕祖谦),“龙川先生”(陈亮),“兰谷先生”(白朴);称“公” 的,如“石公”(袁宏道),“眉公”(陆继仆),“任公”(梁启超),“剑公’(高旭);称“子”的,如“幽忧子”(卢照邻),“知非子”(司空图),“归来子”(晁补之),“鹿非子”(黄景仁);称“老人”的,如“少陵野老”(杜甫),‘老泉”(苏询),“千岩老人”(肖德藻),“黄华老人’(王庭筠),“西岩老人”(张之翰),“随园老人”(袁枚),“颖滨遗老”(苏辙),“滹南遗老”(王若虚);称“翁”的,如“桑萱翁”(陆羽),“醉翁”(欧阳修),“涪翁”(黄庭坚),“放翁”(陆游),“笠翁”(李渔);称“叟”的,如:“正斋叟”(关汉卿),“清痴叟”(陆采),“蝯叟”(何绍基),“蒙叟”(钱谦益);称“外史”的,如:“海岳外史”(米芾),“会稽外史”’(王冕),“仇他外史”(梁辰鱼);称“山人”的,如:“九华山人”(杜荀鹤),“少室山人”(胡应麟),“射阳山人”(吴承恩);称“散人”的,如“湖海散人”(罗贯中),“顾曲散人”(冯梦龙),“清都散人”(赵南星);称“渔和樵”的,如:“沂东渔父”(康海),“藕荡渔人”(严绳孙),“湖北桃花渔”(高濂),“雁宕山樵”(陈忱虎),“百子山樵”(阮大铖),“天目山樵”(张文虎)。

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戏滤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们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在宋朝人们给王珪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十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

在农村,送外号的风气更盛,像“大个驴”、“二瓦罐”、“三黄菜”、“四鸽子”、“八狗子”、“红枣”、“桃奴子”。“大鸭梨”、“夹皮核桃”、“五大麻子”、“干粮”、“二胡杏”、“三棒糙”、“仙家”、“白秃”、“黄毛”、“鸭子板”、“靠不上”等这些外号非常普遍。当然还有比这俗气的,这里就不提了。

也有些外号并不含有贬义,如宋朝时人们因为宋祁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称他为“红杏尚书”;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在现代也有这种情况,诗人李季给冰心起绰号“余太君”,反映了这位文坛老祖母的崇高威望。这种“绰号”雅而不俗。

以上讲的是“别号”。

(五)富爵、地望

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如称“官爵”:

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

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

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

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

如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

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

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

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

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

这样一来,“官爵”和“地望”又成了名、字、号以外的又一别称。

(六)少见的数字姓名

在我国古代,有些人用数字作为自己的姓名,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古书中会遇到,所以这里需要提一下,引起我们的注意。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

1.姓是数字的,如:

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

二直: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宫中任中尉。

三月八:在元代任云南行省右丞。

五梁:安南人,在三国蜀汉任谏议大夫。

七希贤:施州卫人,明代正德年间任永春县训导。

八通:在明代正德年间任礼部主事。

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

十华:宋代乾兴年间进士。

2.名是数字的,如:

秦七:秦少游

黄八:黄庭坚

柳八:柳宗元

元九:元镇

崔九:崔兴宗

李十一:李构直

张十二:张贾

李十二:李白

韩十八:韩愈

李二十:李绅

白二十二:白居易

3.姓、名都是数字,如:

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

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

八·十六:乾隆年间封的将军。

九·十:嘉庆时做广西提督。

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就形成风气,清朝时满族人更喜欢这样取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乾隆年间写入官修史书中的数字名就有110个,民间尚不算在其中。如六十七、七十五、八十六等。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

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

1 关于唐伯虎桃花的诗句

2 关于桃花的诗句唐伯虎

关于唐伯虎桃花的诗句 1唐伯虎的关于桃花的诗句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2关于唐伯虎 桃花的诗

唐伯虎:桃花庵歌

唐寅又名唐伯虎,是著名的画家、诗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这首《桃花庵歌》是他在桃花庵饮酒时即兴而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贫贱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唐伯虎的《桃花诗》

全文: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

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

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4唐伯虎的一首关于桃花的诗

桃花庵歌

年代:明

作者:唐伯虎——《桃花庵歌》

内容: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

别(他)人笑我忒(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注释:

5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

《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有1《满江红·秋水涓涓》年代: 宋 作者: 周密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许。

还记得、东堂松桂,对床风雨。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

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 评砚品,临书谱。

笺画史,修茶具。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百战征求千里马,十年饾饤三都赋。

问何如、石鼎约弥明,同联句。2《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徐俯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虞美人·木兰舟稳桃花浪》年代: 宋 作者: 晁端礼木兰舟稳桃花浪。重到清溪上。

刘郎惆怅武陵迷。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

玉觞潋滟谁相送。一觉扬州梦。

不知何物最多情。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4《女冠子·昨夜夜半》年代: 唐 作者: 韦庄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5《再游玄都观》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6《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年代: 唐 作者: 杜甫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6唐伯虎的桃花诗是什么

我也喜欢唐伯虎的诗,有时间交流一下。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探花

不觉晴晓透窗纱,桃红柳绿满枝发。

谁堪沦落风尘里,低头笑问解语花。

对花

方宅闲置满园春,侣鹤双栖弄箫琴。

甘露无言尽抛洒,花间酌酒自冷吟。

约花

镜里斜插独秀花,半开犹似抱琵琶。

含羞欲绽开无主,劝君休自误尘沙。

问花

东墙争斗西墙妍,花落花开自有缘。

今日赴如且归去,明朝花放在谁前?

留花

春光纵好秋无情,红颜无驻意凋零。

黄梁梦觉三春晚,何必别后再相逢。

别花

芳心冷去番作尘,洞口残枝空向人。

此时一别西风里,聊赖东风早叩门。

葬花

不堪秋节满庭霜,香残委尘收绣囊。

风雨迟来葬花早,零落苦吟两悲伤。

7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

《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有

1《满江红·秋水涓涓》

年代: 宋 作者: 周密

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许。还记得、东堂松桂,对床风雨。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

评砚品,临书谱。笺画史,修茶具。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百战征求千里马,十年饾饤三都赋。问何如、石鼎约弥明,同联句。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虞美人·木兰舟稳桃花浪》

年代: 宋 作者: 晁端礼

木兰舟稳桃花浪。重到清溪上。刘郎惆怅武陵迷。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玉觞潋滟谁相送。一觉扬州梦。不知何物最多情。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4《女冠子·昨夜夜半》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昨夜夜半,

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

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

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

不胜悲。

5《再游玄都观》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6《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8唐伯虎所有关于桃花的诗词是

《桃花庵歌》[明]唐寅(1)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明]唐寅(2)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他)人笑我忒(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关于桃花的诗句唐伯虎 1 唐伯虎的关于桃花的诗句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2 唐伯虎所有关于桃花的诗词是

《桃花庵歌》[明]唐寅(1)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明]唐寅(2)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他)人笑我忒(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 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

《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有

1《满江红·秋水涓涓》

年代: 宋 作者: 周密

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许。还记得、东堂松桂,对床风雨。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

评砚品,临书谱。笺画史,修茶具。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百战征求千里马,十年饾饤三都赋。问何如、石鼎约弥明,同联句。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虞美人·木兰舟稳桃花浪》

年代: 宋 作者: 晁端礼

木兰舟稳桃花浪。重到清溪上。刘郎惆怅武陵迷。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玉觞潋滟谁相送。一觉扬州梦。不知何物最多情。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4《女冠子·昨夜夜半》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昨夜夜半,

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

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

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

不胜悲。

5《再游玄都观》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6《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4 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

《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有1《满江红·秋水涓涓》年代: 宋 作者: 周密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许。

还记得、东堂松桂,对床风雨。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

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 评砚品,临书谱。

笺画史,修茶具。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百战征求千里马,十年饾饤三都赋。

问何如、石鼎约弥明,同联句。2《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徐俯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虞美人·木兰舟稳桃花浪》年代: 宋 作者: 晁端礼木兰舟稳桃花浪。重到清溪上。

刘郎惆怅武陵迷。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

玉觞潋滟谁相送。一觉扬州梦。

不知何物最多情。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4《女冠子·昨夜夜半》年代: 唐 作者: 韦庄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5《再游玄都观》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6《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年代: 唐 作者: 杜甫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5 唐伯虎的《桃花诗》

全文: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 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

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

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 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6 关于唐伯虎 桃花的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他是明代著名画家,作诗别具一格,洒脱自然。为人不拘礼法,晚年尤其明显,这在他的诗里常有流露。

7 唐伯虎的一首关于桃花的诗

桃花庵歌

年代:明

作者:唐伯虎——《桃花庵歌》

内容: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

别(他)人笑我忒(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