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序--庾信(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二)

游戏攻略011

哀江南赋序--庾信(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二),第1张

哀江南赋序--庾信(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二)
导读: 原文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1],大盗移国,金陵瓦解[2]。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3]。华阳奔命,有去无归[4]。中兴道销,穷于甲戌(ㄒㄩ须)[5]。三日哭于都亭[6],三年囚于别馆[7]。天道周星,物极不反[8]。傅燮(ㄒㄧㄝˋ谢

原文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1],大盗移国,金陵瓦解[2]。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3]。华阳奔命,有去无归[4]。中兴道销,穷于甲戌(ㄒㄩ须)[5]。三日哭于都亭[6],三年囚于别馆[7]。天道周星,物极不反[8]。傅燮(ㄒㄧㄝˋ谢)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9];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0]。昔桓君山之志事[11],杜元凯之平生[12],并有著书,咸能自序[13]。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14];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15]。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16],藐是流离,至于暮齿[17]。《燕歌》远别,悲不自胜[18];楚老相逢,泣将何及[19]!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20];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21]。下亭漂泊,高桥羁旅[22]。楚歌非取乐之方[23],鲁酒无忘忧之用[24]。追为此赋,聊以记言[25],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26]。

注释

[1]粤:发语辞。戊辰:梁武帝太清二年(西元548年)岁在戊辰。建亥之月:阴历十月。

[2]大盗:窃国篡位者,此指侯景。移国:篡国。金陵:即建邺,今南京市,梁国都。

[3]窜:逃匿。荒谷:此指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古楚地)。《北史·庾信传》:「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馀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公私:公室和私家。涂炭:谓陷于泥涂炭火。

[4]华阳:华山之南。阳:山南。此指江陵。奔命:奉命奔走。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庾信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陷,信遂留长安未归。

[5]中兴:指梁元帝于承圣元年(552)平侯景之乱,即位江陵。道销:中兴之道销亡。甲戌:承圣三年岁在甲戌。《南史·元帝纪》:「承圣三年,魏使于谨来攻。……十一月,魏军至栅下,帝见执。魏人戕帝。」

[6]三日哭于都亭:典出《晋书‧罗宪传》。三国时,蜀将罗宪守永安城,其后魏国攻灭蜀汉,下成都。罗宪听说刘禅降魏,带领部下到都亭哭了三日。此句借用这个典故表示江陵之陷落,庾信时奉使长安,为西魏所执,只有遥临国亡。表达庾信对故国梁朝灭亡的悲痛。都亭:都城亭阁。

[7]三年囚于别馆:指亡国的使臣,在异国和囚徒一样,不得居使者的正馆,而只能居于别馆。此句庾信借以喻己之留西魏而不得归国。别馆:旅馆。

[8]天道:天理。周星:即岁星,也称太岁,木星,因其十二年绕天一周,故名。物极不反:指梁朝就此一蹶不振、再难恢复。

[9]傅燮:字南容,东汉末年人。无处求生:据《后汉书·傅燮传》载,燮为汉阳太守,王国、韩遂等攻城,城中兵少粮乏,其子劝燮弃城归乡,燮慨叹:「汝知吾必死耶!……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遂令左右进兵,临阵战死。

[10]袁安:字邵公,后汉时人。自然流涕:《后汉书·袁安传》:「安为司徒,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

[11]桓君山:即桓谭,字君山,后汉时人。著《新论》二十九篇。

[12]杜元凯:即杜预,字元凯,晋代人,有《春秋经传集解》。其序云:「少而好学,在官则观于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

[13]自序:古人著书往往有自序记述身世和写作旨意。桓谭《新论》自序今佚。

[14]潘岳:字安仁,晋代诗人。始述家风:潘岳有《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

[15]陆机:字士衡,晋代诗人。先陈世德:陆机有《祖德赋》、《述先赋》,又《文赋》:「咏世德之骏烈。」

[16]二毛:指头发有黑白二色。丧乱:指侯景之乱和江陵沦陷被留西魏。时信年四十左右。

[17]藐:远。「藐是」一作「狼狈」。暮齿:暮年。

[18]《燕歌》:指乐府《燕歌行》。《乐府诗集》引《广题》曰:「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北史·王褒传》:「褒作《燕歌》,妙尽塞北苦寒之言。元帝及诸文士和之,而竞为凄切。」今《庾子山集》中亦有此作。

[19]楚老:代指故国父老。旧说引《汉书·龚舍传》,谓楚人龚胜于王莽时不愿「一身事二姓」,「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庾信世居楚地,故引此事深惭自己身事二姓。

[20]南山之雨:谓迫于君命不敢不使魏。践秦庭:《左传·定公四年》:「吴伐楚,申包胥入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七日,……秦师乃出。」此喻己出使求和救急。

[21]「让东……周粟」二句:言己本以谦让为怀,却不能如夷、齐那样殉义。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因相互推让君位,先后逃至海滨。武王灭纣,二人以为不义,遂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22]「下亭……羁旅」二句:言其旅途劳顿。下亭:《后汉书·范式传》载孔嵩 入京,道宿下亭,马匹被盗。高桥:一作「皋桥」。《后汉书·梁鸿传》:梁鸿「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皋家傍桥,在今江苏苏州阊门内。

[23]楚歌:楚地民歌。

[24]鲁酒:鲁地之酒。

[25]记言:《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据此可知庾信为此赋,非唯慨叹身世,亦兼记史也。

[26]「不无……为主」二句:本嵇康《琴赋》序:「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

原文

日幕途远,人间何世[27]!将军一去,大树飘零[28]。壮士不还,寒风萧瑟[29]。荆璧睨(ㄋㄧˋ逆)柱,受连城而见欺[30];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31]。锺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32];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33]。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34];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35]。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36];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37]!

注释

[27]日暮途远:谓年岁已老而离乡路远。人间何世:《庄子》有《人间世》篇,王先谦《集解》:「人间世,谓当世也。」二句感慨年老世变。

[28]「将军……飘零」二句:《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以冯异自喻,言己去国,梁朝沦亡。

[29]壮士:指荆轲。《战国策·燕策》记太子丹送荆轲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句言己出使西魏,一去不归。

[30]「荆璧……见欺」二句:指自己使魏被欺。荆璧:即和氏璧。睨:斜视。连城:相连之城。二句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事。

[31]「载书……不定」:言己出使西魏,未能缔约,梁朝反遭攻打。载书:盟书。珠盘:诸侯盟誓所用器皿。《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进之,……于是定纵。」

[32]「锺仪……之囚」二句:此以锺仪自比,谓己本楚人而羁留魏、周,有类南冠之囚。《左传·成公七年》:「楚子重伐郑。……囚郧公锺仪,献诸晋。……晋人以锺仪归,囚诸军府。」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与之琴,操南音,……文子曰:『楚囚,君子也。』」

[33]「季孙……之馆」二句:自比季孙而稍变其意,言己被留难归。季孙:春秋时鲁国大夫。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西河:今陕西省东部。《左传·昭公十三年》载诸侯盟于平丘,邾、莒告鲁朝夕伐之,因无力向晋进贡。晋遂执季孙。后欲释之,季孙不肯归。叔鱼遂威胁说:「……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于西河,其若之何?「季孙惧,乃归鲁。

[34]「申包胥……以首」二句:谓己曾为救梁竭尽心力。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顿地:叩头至地。事见《左传·定公四年》(见注释[20])。

[35]「蔡威公……以血」二句:言己对梁亡深感悲痛。刘向《说苑》:蔡威公闭门而泣,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曰:「吾国且亡。」

[36]钓台:在武昌。此代指南方故土。移柳:据《晋书·陶侃传》,陶侃镇武昌时,曾令诸营种植柳树。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此代指北地。二句谓滞留北地的人是再也见不到南方故土的柳树了。

[37]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晋陆机兄弟曾共游于此十馀年。河桥:在今河南孟县,陆机在此兵败被诛。《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二句谓故乡鸟鸣已非身处异地者所能闻。

原文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纔一旅[38];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39]。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40]。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ㄕㄢ山)夷斩伐,如草木焉[41]?江淮无涯岸之阻[42],亭壁无藩篱之固[43]。头会箕敛者,合从(ㄗㄨㄥˋ纵)缔交[44];锄耰(ㄧㄡ忧)棘矜(ㄑㄧㄣˊ琴)者,因利乘便[45]。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46]!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ㄓˇ只)道之灾[47];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48]。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49];春秋迭(ㄉㄧㄝˊ跌)代,必有去故之悲[50]。天意人事,可以凄怆(ㄔㄨㄤˋ创)伤心者矣[51]!况复舟楫(ㄐㄧˊ集)路穷,星汉非乘槎(ㄔㄚˊ查)可上[52];风飚(ㄅㄧㄠ标)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53]。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54]。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55];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56]。

注释

[38]孙策:字伯符,三国时吴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阳)人。先以数百人依袁术,后平定江东,建立吴国。三分:指魏、蜀、吴三分天下。一旅:五百人。《吴志·陆逊传》:「逊上疏曰,昔桓王(孙策谥号长沙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

[39]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江东:长江南岸南京一带地区。《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兵败乌江,笑谓亭长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40]「遂乃……天下」二句:本贾谊《过秦论》:「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41]百万义师:指平定侯景之乱的梁朝大军。卷甲:卷敛衣甲而逃。芟夷:删削除灭。据《南史·侯景传》载,侯景反,梁将王质率兵三千无故自退,……援兵至北岸,号称百万,后皆败走。又景曾戒诸将曰:「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

[42]江淮:指长江、淮河。涯岸:水边河岸。

[43]亭壁:指军中壁垒。藩篱:竹木所编屏障。

[44]头会箕敛:《汉书·陈馀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服虔注:「吏到其家,以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合从缔交:原为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一种谋略,此指起事者们彼此串联,相互勾结。

[45]锄耰:简陋的农具。棘矜:低劣的兵器。因利乘便:此指陈霸先乘梁朝衰乱,取而代之。

[46]江表:江外,长江以南。王气:古以为天子所在地有祥云王气笼罩。三百年:指从孙权称帝江南,历东晋、宋、齐、梁四代,前后约三百年的时间。

[47]六合:指天地四方。轵道之灾: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在此投降。轵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县东北的一座亭子。

[48]「混一……阳之祸」二句:谓即如秦、晋二朝之统一天下而不免国亡君丧,以怀、愍二帝被杀于平阳,比喻梁武帝、简文帝先后被害于金陵。亦以喻梁始盛而终亡。。混一车书:指统一天下。《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平阳之祸:据《晋书·孝怀帝本纪》平阳为西晋怀、愍二帝被囚害处。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县。

[49]「山岳」二句:《国语·周语》:「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50]春秋迭代:喻梁、陈更替。迭代:交换替代。去故:离别故国。

[51]凄怆:凄凉悲伤。

[52]楫:船桨。星汉:银河。槎:竹筏木排。

[53]飚:亦作「飙」,暴风。蓬莱: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之一。

[54]「穷者……其事」二句:说明自己作赋是有感而发。穷者:指仕途困踬的人。达:表达。《晋书·王隐传》:「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何休《公羊传解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55]「陆士衡……甘心」二句:谓己作此赋,即使受人嘲笑,如左思之受讥于陆机,也是甘心乐意的。陆士衡:陆机字士衡。抚掌:拍手。典出《晋书‧左思传》:晋初陆机入洛阳,欲写《三都赋》,听说左思也要作此赋,认为他不自量力,「抚掌而笑」;写信给其弟陆云说有粗鄙之人欲作此赋,待其成可以拿其文章盖酒缸。及左思写成《三都赋》,陆机大为叹服,辍笔不写此赋。

[56]「张平子……宜矣」二句:此赋作得不好,被人轻视,如班固受张衡所轻,也是应当的。张平子:张衡字平子。陋:轻视。《艺文类聚》:班固作《两都赋》,张衡薄而陋之,故更造《二都赋》,以求胜过《两都赋》。

注《北史‧庾信传》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本文即《哀江南赋》的序文,概述了全赋的主题,并阐明了「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的创作动机。全篇以骈文写成,多用典故来暗喻时世和表达自己悲苦欲绝的隐衷,体现了庾信在辞赋和骈文创作中的特色。

作者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仕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人称「庾开府」。庾信奉梁元帝名出使北朝被留,不得回归,文风萧瑟哀戚,也感染北方雄浑豪迈之气,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庾信著作》

译文

梁太清二年十月,大盗篡国,金陵沦陷。我于是逃入荒谷,这时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泥涂炭火。不想后来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却有去无归。可叹梁朝的中兴之道,竟消亡于承圣三年。我的心情遭遇,正如率部在都城亭内痛哭三日的罗宪,又如被囚于别馆三年的叔孙婼。按照天理,岁星循环事情当能好转,而梁的灭亡却物极不反了。傅燮临危而悲叹身世,终至战死;袁安每念及王室,而自然落泪。以往桓君山有志于著作,杜元凯描写生平意趣,都有书写自叙流传至今。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风,陆机的辞赋而先陈世德。我庾信刚到头发斑白之岁,即遭遇国家丧乱,流亡远方异域,直到如今暮年。想起《燕歌》所咏的远别,悲伤难忍;与故国遗老相会,哭泣都已嫌晚。想当初自己原想像南山玄豹畏雨那样藏而远害,却忽然被任命出使西魏,如同申包胥到了秦庭一般。以后又想如伯夷、叔齐那样逃至海滨躲避做官,结果却不得不失节仕周,终于食了周粟。如同孔嵩道宿下亭的旅途漂泊,梁鸿寄寓高桥的羁旅孤独。美妙的楚歌不是取乐的良方,清薄的鲁酒也失去了忘忧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赋,聊以记录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关自身的危苦之词,但以悲哀国事为主。

我年已事已高而归途遥远,这是什么人间世道啊!冯异将军一去,大树即见飘零;荆轲壮士不回,寒风倍感萧瑟。我怀着蔺相如持璧睨柱之志,却不料为不守信义之徒所欺;又想像毛遂横阶逼迫楚国签约合纵那样,却手捧珠盘而未能促其定盟。我只能像君子锺仪那样,做一个戴着南冠的楚囚;像行人季孙那样,留住在西河的别馆了。我的悲痛,不输于申包胥求秦出兵时的叩头于地,头破脑碎;也不减于蔡威公国亡时的痛哭泪尽,继之以血。那故国钓台的移柳,自非困居玉门关的人可以望见;那华亭的鹤唳,难道是魂断河桥的人再能听到的吗!

孙策在三分天下之时,军队不过五百人;项籍率领江东子弟起兵,人也只有三千。就能剖分山河,割据天下。哪里有号称百万的义师,竟一朝卷甲溃败,让作乱者肆意戮杀,如割草摧木一般?长江淮河失去了水岸的阻挡,军营壁垒缺少了藩篱的坚固,使得那些得逞一时的作乱者得以暗中勾结,那些持锄耰和棘矜的人得到乘虚而入的机会。莫不是江南一带的帝王之气,已经在三百年间终止了吗!于此可知并吞天下,最终不能免于如秦王子婴在轵道旁投降的灾难;统一车轨和文字,最终也救不了晋怀、愍二帝被害于平阳的祸患。呜呼!山岳崩塌,既已经历国家危亡的厄运;春秋更替,必然会有背井离乡的悲哀。天意人事,真可以令人凄怆伤心的啊!何况又舟船无路,银河不是乘筏驾船所能上达;风狂道阻,海中的蓬莱仙山也无到达的希望。命运蹇踬者想表达肺腑之言,操劳者想歌咏历经之事。我写此赋,若陆机看了之后拍掌赞赏,也就心甘情愿了;若张衡见轻视它,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时金兵屯黄陵冈,号二十万,遣步兵二万袭济南。木华黎以轻兵五百击走之。遂会大军,薄黄陵冈。金兵阵河南岸,示以死战。木华黎曰:“此不可用长兵,当以短兵取胜。”令骑下马,引满齐发,亦下马督战,果大败之,溺死者众。进攻楚丘。楚丘城小而固,四面皆水,令诸军以草木填堑,直抵城下。严实率所部先登,拔之。攻下单州,围东平,以实权山东西路行省,戒之曰:“东平粮尽,必弃城走,汝伺其去,即入城安辑之,勿苦郡县,以败事也。”留梭鲁忽秃以蒙古军三千屯守之。辛巳四月,东平粮尽,金行省忙古奔汴,梭鲁忽秃邀击之,斩七千余级,忙古引数百骑遁去。实入城,建行省,抚其民。先是,郡王带孙攻洺不下,至是遣石天应拔之。五月,还军野狐岭。宋涟水忠义统辖石珪来降,以为济、兖、单三州都总管,予绣衣玉带,劳之曰:“汝不惮跋涉数千里,慕义而来,寻当列奏,赐汝高爵,尔其勉之。”京东安抚使张琳皆来降,以琳行山东东路益都沧景滨棣等州都元帅府事。郑遵亦以枣乡、莜县降,升为元州,以遵为节度使,行元帅府事。

 秋八月,从驻青冢,监国公主遣使来劳,大飨将士,由东胜渡河,西夏国李王请以兵五万属焉。冬十月,复由云中历太和寨,入葭州,金将王公佐遁,以石天应权行台兵马都元帅。进取绥德,破马蹄寨,距延安三十里止舍。金行省完颜合达出兵三万阵于城东,蒙古不花以骑三千觇之,驰报曰:“彼见吾兵少,有轻敌心,明日合战,当佯败,可以伏兵取胜也。”从之。夜半以大军衔枚齐进,伏于城东十五里两谷间。明日,蒙古不花进兵,望见金兵,即弃鼓旗走。金兵果追之,伏发,鼓声震天地,万矢齐下,金兵大败,斩七千级,获马八百。合达走保延安,围之旬日,不下,乃南徇洛川,克鄜州。

 北京权帅石天应擒送金骁将张铁枪,木华黎责其不降,厉声答曰:“我受金朝厚恩二十余年,今事至此,有死而已!”木华黎义之,欲解其缚,诸将怒其不屈,竟杀之。遂降坊州,大飨士卒。闻金复取隰州,以轩成为经略使,于是复由丹州渡河围隰,克之。留合丑统蒙古军镇石、隰间,以田雄权元帅府事。壬午秋七月,令蒙古不花引兵出秦陇,以张声势。视山川险夷,大兵道云中,攻下孟州四蹄寨,迁其民于州。拔晋阳义和寨,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迁其人于赵城县。薄青龙堡,金平阳公胡天作拒守,裨将薄察定住、监军王和开壁降,迁天作于平阳。

 八月,有星昼见,隐士乔静真曰:“今观天象,未可征进。”木华黎曰:“主上命我平定中原,今河北虽平,而河南、秦、巩未下,若因天象而不进兵,天下何时而定耶且违君命,得为忠乎!”冬十月,过晋至绛,拔荣州胡瓶堡,所至望风归附,河中久为金有,至是复来归。木华黎召石天应谓曰:“蒲为河东要害,我择守者,非君不可。”乃以天应权河东南北路陕右关西行台,平阳李守忠、太原攸哈剌拔都、隰州田雄,并受节制。命天应造浮梁,以济归师,乃渡河拔同州,下蒲城,径趋长安。金京兆行省完颜合达拥兵二十万固守,不下。乃分麾下兀胡乃、太不花兵六千屯守之。遣按赤将兵三千断潼关,遂西击凤翔。月余不下,谓诸将曰:“吾奉命专征,不数年取辽西、辽东、山东、河北,不劳余力;前攻天平、延安,今攻凤翔皆不下,岂吾命将尽耶!”乃驻兵渭水南,遣蒙古不花南越牛岭关,徇宋凤州而还。

 时中条山贼侯七等聚众十余万,伺大兵既西,谋袭河中。石天应遣别将吴权府引兵五百夜出东门,伏两谷间,戒之曰:“候贼过半,急击之,我出其前,尔攻其后,可克也。”吴权府醉酒失期,天应战死。城陷,贼烧毁庐舍,杀掠人民,还走中条。先锋元帅按察儿邀击,败之,斩数万级,侯七复遁去。木华黎以天应子斡可袭领其众。癸未春,师还,浮梁未成,顾诸将曰:“桥未毕工,安可坐待乎!”复攻下河西堡寨十余。三月,渡河,还闻喜县,疾笃,召其弟带孙曰:“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薨,年五十四。厥后太祖亲攻凤翔,谓诸将曰:“使木华黎在,朕不亲至此矣。”至治元年,诏封孔温窟哇推忠效节保大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宣;木华黎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武。子孛鲁嗣。

 孛鲁,沈毅魁杰,宽厚爱人,通诸国语,善骑射,年二十七,入朝行在所。时太祖在西域,夏国主李王阴结外援,蓄异图,密诏孛鲁讨之。甲申秋九月,攻银州,克之,斩首数万级,获生口马驼牛羊数十万,俘监府塔海,命都元帅蒙古不华将兵守其要害而还。乙酉春,复朝行在所。同知真定府事武仙叛,杀都元帅史天倪,胁居民遁于双门寨。仙弟质于军中,挈家逃归,遣撒寒追及于紫荆关,斩之,命天倪弟天泽代领帅府事。丙戌夏,诏封功臣户口为食邑,曰十投下,孛鲁居其首。

 宋将李全陷益都,执元帅张琳送楚州。秋九月,郡王带孙率兵围全于益都。冬十二月,孛鲁引兵入齐,先遣李喜孙招谕全,全欲降,部将田世荣等不从,杀喜孙。丁亥春三月,全突围欲走,邀击大败之,斩首七千余级,自相蹂践溺死不可胜计。夏四月,城中食尽,全降。诸将皆曰:“全势穷出降,非心服也,今若不诛,后必为患。”孛鲁曰:“不然,诛一人易耳。山东未降者尚多,全素得人心,杀之不足以立威,徒失民望。”表闻,诏孛鲁便宜处之。乃以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郑衍德、田世荣副之,郡县闻风款附,山东悉平。

 时滕州尚为金守,诸将或言炎暑未可进攻,孛鲁曰:“主上亲督大军,平定西域数年,未闻当暑不战,我等安敢自逸乎!”遂促进兵。金兵出战,败之,斩三千余级,其余老幼开门出降,以州属石天禄。俾先锋元帅萧乃台统蒙古军屯潍、兖,课课不花以兵三千屯潍、沂、莒,以备宋。千户按札统大军驻河北,备金。九月,师还,至燕,猎于昌平,民持牛酒以献,却之。及还,赐馆人银数百两。闻太祖崩,趋赴北庭,哀毁遘疾。戊子夏五月薨,年三十二。至治元年,诏封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定。

 子七人:长塔思,次速浑察,次霸都鲁,次伯亦难,次野蔑干,次野不干,次阿里乞失。

 塔思,一名查剌温,幼与常儿异,英才大略,绰有祖风。木华黎常曰:“成吾志必此儿也。”及长,每语必先忠孝,曰:“大丈夫受天子厚恩,当效死行阵间,以图报称,安能委靡苟且目前,以隳先世勋业哉!”年十八袭爵,遂至云中。庚寅秋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救之,仙闻之,退军十余里。大兵未至,塔思率十余骑觇贼形势,仙恐有伏,不敢犯。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冬十月,帝亲征,遣万户因只吉台与塔思复取潞州,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十一月,帝攻凤翔,命塔思守潼关以备金兵。河中自石天应死,复为金有。辛卯,帝亲攻拔之,金元帅完颜火燎遁,塔思追斩之。壬辰春,睿宗与金兵相拒于汝、汉间,金步骑二十万,帝命塔思与亲王按赤台、口温不花合军先进渡河,以为声援。至三峰山,与睿宗兵合。金兵成列,将战,会大雪,分兵四出,塔思冒矢石先挫其锋,诸军继进,大败金兵,擒移剌蒲瓦。完颜合达单骑走钧州,追斩之,遂拔钧州。三月,帝北还,诏塔思与忽都虎统兵,略定河南,诸郡皆降,惟汴京、归德、蔡州未下。塔思遣使请曰:“臣之祖父,佐兴大业,累著勋伐。臣袭世爵,曾无寸效,去岁复失利上党,罪当万死,愿分攻汴城一隅,以报陛下。”帝壮其言,命卜之,不利,乃止。癸巳秋九月,从定宗于潜邸,东征,擒金咸平宣抚颜万奴于辽东。万奴自乙亥岁率众保东海,至是平之。

 甲午秋七月,朝行在所。时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群臣未对,塔思对曰:“臣家累世受恩,图报万一,正在今日。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淮、浙,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帝悦曰:“塔思虽年少,英风美绩,简在朕心,终能成我家大事矣。”赐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总军南征。乙未冬,拔枣阳。曲出别徇襄、邓,塔思引兵攻郢。郢濒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之,溺死者过半,余皆走郢,壁坚,不能下,俘生口、马牛数万而还。丙申冬十月,复出邓州,遂至蕲、黄。蕲州遣使献金帛、牛酒犒师,请曰:“宋小国也,进贡大朝有年矣。惟王以生灵为念。”乃舍之。遂进拔符镇、六安县焦家寨。丁酉秋九月,由八柳渡河,入汴京。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塔思曰:“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可处此。”遂宴于甫家。冬十月,复与口温不花攻光州,主将黄舜卿降。口温不花别略黄州。塔思攻大苏山,斩首数千级,获生口、牛马以千数。戊戌春正月,至安庆府,官民皆遁于江东。至北峡关,宋汪统制率兵三千降,迁之尉氏。三月,朝行在所。秋九月,帝宴群臣于行宫,塔思大醉。帝语侍臣曰:“塔思神已逝矣,其能久乎!”冬十二月,还云中。己亥春三月,薨,年二十八。

 子硕笃儿幼,弟速浑察袭。硕笃儿既长,诏别赐民三千户为食邑,得建国王旗帜,降五品印一、七品印二,付其家臣,置官属如列侯故事。硕笃儿薨,子忽都华袭。忽都华薨,子忽都帖木儿袭。忽都帖木儿薨,子宝哥袭。宝哥薨,子道童袭。

 速浑察,性严厉,赏罚明信,人莫敢犯。与兄塔思从太宗攻凤翔有功。将兵抵潼关,与金人战屡捷。既灭金,皇子阔出攻宋枣阳,入郢,速浑察皆与焉。岁己亥,塔思薨,速浑察袭爵,即上京之西阿儿查秃置营,总中都行省蒙古、汉军。凡他行省监镇事,必先白之,定其可否,而后上闻。帝尝遣使至,见其威容凛然,倜傥有奇气,所部军士纪纲整肃,还朝以告。帝曰:“真木华黎家儿也。”他国使有至者,每见皆仓皇失次,不能措辞,必慰抚良久,始得尽其所欲言。左右或谏曰:“诸王百司既莫敢越,而复示之以威,使人怖畏,盍少加宽恕以待之。”速浑察曰:“尔言诚是也,然时有不同,宽猛各有所宜施。天下初附,民心未安,万一守者自纵,事变忽起,悔之晚矣。”寻薨。延祐三年,赠宣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东平郡王,谥忠宣。

 子四人:曰忽林池,袭王爵;曰乃燕;曰相威;曰撒蛮。相威自有传。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

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

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

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

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

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

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

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

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

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父亲被陶谦部

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刘备来到徐州,

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

逃。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

地。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杨奉、韩暹

不敌曹操,

前往投奔袁术。

刘备收留吕布,

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

张飞奉命守城,

但张飞却因饮酒而醉倒,吕布乘机攻取了徐州城。

第十五回

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意图继承父亲遗志,发展大业。孙策攻取秣陵,击败

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吴郡严白虎企图造反,会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孙策击败。

第十六回刘备为袁术所逼,不得已求助于吕布,吕布辕门射戟替刘备解围。张飞盗吕布马

匹,吕布将刘备逐出徐州,刘备投奔曹操。张绣在宛城夜袭曹操营寨,曹操大将典韦战死。

第十七回袁术在淮南称帝,同时起兵攻击吕布,陈登前往说韩暹、杨奉,二人背叛袁术,

袁术因此战败。曹操发檄使刘备、吕布、孙策三方面合攻袁术,袁术不得已渡淮而逃,曹操

攻陷了寿春。

第十八回曹操与张绣、刘表作战,双方互有输赢。刘备为吕布所逼,曹操派夏侯敦前去相

助,但夏侯敦被吕布部将曹性射伤左眼。

第十九曹操结连陈登为内应,导致吕布节节败退,据守下邳城。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计

水淹下邳,城中无粮。吕布部将宋宪、魏续、侯成反叛,献城投降,吕布被三人所擒,曹操

下令将吕布处死。

第二十回 曹操将刘备带回许都,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曹操在许田和献帝围猎,意在观察朝臣举动。献帝因为曹操专权而感到不安,将血字诏书写在玉带之中,付与国舅董承。 第二十一回 董承将衣带诏给刘备观看,刘备在义状上签字。曹操请刘备前去饮酒,指出刘备为天下英雄,刘备惊得手中竹筷落地。刘备为逃出曹操控制,自愿前去攻击袁术,袁术死于淮南。徐州刺史车胄欲害刘备,但计谋被陈登识破。

第二十二回 刘备复夺徐州后,担心曹操前来攻击,写信向袁绍求救,袁绍命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曹操使刘岱、王忠前往攻徐州,但二将分别被张飞、关羽所擒。

第二十三回 张绣投降曹操后,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但祢衡当众侮辱曹操,使曹操大为不满。曹操使祢衡招降刘表,但祢衡被黄祖所杀。董承向太医吉平吐露心事,吉平在曹操的药中下毒,却被曹操发现,从而使得衣带诏一事泄露。

第二十四回 曹操将董承全家处斩,起兵前去攻打刘备,刘备弃城而走,前往投奔袁绍。曹操攻打下邳,程昱向曹操献计招降关羽。

第二十五回 张辽前去劝降关羽,关羽不得已投降曹操。袁绍听刘备之言,遣颜良前去攻打白马,关羽出马斩了颜良。

第二十六回 袁绍又派文丑去报颜良之仇,但文丑又被关羽所杀。刘备写书欲与关羽联络,关羽得到刘备来信后,毅然决定离开曹操,前去河北寻找刘备。

第二十七回 曹操率部下众将前去为关羽送行。关羽在前往河北的路途中,经历五个关口,守关将有意拦阻关羽,均被关羽所杀。

第二十八回 关羽来到古城,在张飞面前斩了曹将蔡阳,打消了张飞对兄长的疑忌。关羽在前往河北的途中收留了周仓、关平等人,而刘备也终于逃出河北,和关羽、赵云等人一同来到古城见到张飞,兄弟终于相会。

第二十九回 孙策被许贡家客袭击,身受重伤。琅琊宫道士于吉为百姓散施符水,孙策认为于吉妖言惑众,就将他斩杀。孙策因此急火攻心,疮口迸裂,不治身亡。孙策之弟孙权继领父兄基业,在江东招贤纳士。

第三十回 袁绍起七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军中无粮,许攸向袁绍献计攻取许都,但袁绍认为许攸子侄作奸犯科,不予采纳,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劝说曹操袭取袁绍粮草囤积地点——乌巢。

第三十一回 袁绍粮草被烧之后,军力很快瓦解,曹操在仓亭背水一战,大破袁军,袁绍逃回邺城。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曹操,但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败走,在孙乾等人的劝说下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

第三十二回 袁绍病死,幼子袁尚继立,引来袁尚之兄袁谭不满。曹操趁袁氏兄弟自相残杀之时,从中取事,最终袁氏兄弟两败俱伤,被曹操从中渔利。曹操攻破邺城,审配身死,陈琳归降曹操。

第三十三回 曹操之子曹丕在邺城中发现袁绍儿媳甄氏,曹操为二人主婚。曹操在平原攻杀袁谭,又遣吕旷等人在壶关大破袁绍外甥高干。袁熙、袁尚投奔乌桓,郭嘉劝曹操攻打乌桓,二袁不得已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反被公孙康斩杀。

第三十四回 刘备攻打江夏张武、陈孙,缴获的卢马。蔡瑁屡次设计陷害刘备,但均未成功。刘表在襄阳摆下筵席,请刘备前来主持,蔡瑁想借此机会除掉刘备,但计谋被伊籍识破,刘备从西门逃脱,的卢马一跃三丈,跳过了檀溪。

第三十五回 刘备在筵席上逃脱后,不觉来到司马徽的草堂,司马徽向刘备介绍了伏龙、凤雏。刘备回到新野,一个自称单福的人前来投奔,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了曹仁部队。

第三十六回 单福向刘备献计,袭取了樊城,曹仁、李典败走。程昱告诉曹操,单福只是一个假名,此人真名为徐庶。曹操假借徐庶母亲书信赚徐庶往许都,徐庶临走之前劝刘备前往隆中寻找卧龙先生诸葛亮。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前来拜访刘备,对刘备叙述了诸葛亮的才能。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适逢诸葛亮出游,只得返回新野。几日后,刘备又前往隆中拜访,遇到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诸葛均告诉刘备说诸葛亮行踪不定。

第三十八回 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拜诸葛亮为军师。孙权为报父仇,率兵袭取夏口,用降将甘宁为先锋,攻杀黄祖。

第三十九回 刘表之子刘琦因为后母蔡氏的迫害,向诸葛亮询问脱身之计,在刘琦的再三追问下,诸葛亮终于告诉刘琦如何脱身。曹操派夏侯敦率兵攻打新野,诸葛亮用计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大获全胜。

第四十回 刘表病死,蔡瑁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刘备用诸葛亮之谋,弃城而走,火烧新野,击退曹仁部队。

第四十一回 刘备带领新野、樊城两地百姓来到襄阳城下,但蔡瑁不准刘备入城。刘备带领百姓前往江陵,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赵云在长坂坡舍命救出刘备家眷,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第四十二回 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惊退曹操百万大军。事后,曹操率兵追袭刘备败军,路遇关羽率领的江夏士兵,击退曹军。刘备率残兵来到江夏,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诸葛亮用激将法使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但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只得将周瑜从柴桑取回商议对策。

第四十四回 诸葛亮巧妙地改动了《铜雀台赋》中“二乔”二字的含义,使得周瑜决定迎战曹操。周瑜向孙权陈说利害,使得孙权决定破曹。周瑜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对东吴构成了威胁,派诸葛瑾前去劝降诸葛亮,却无功而返。

第四十五回 周瑜夜探曹操水寨,决定用计除掉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曹操派蒋干前来说降周瑜,周瑜邀蒋干共榻而寝,故意让蒋干看见伪造的蔡瑁、张允与东吴结连的书信。蒋干回到江北,将书信献给曹操,曹操下令处斩蔡瑁、张允。

第四十六回 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

第四十七回 阚泽受黄盖之命前去曹营献诈降书,曹操派蒋干前去探听虚实。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

第四十八回 曹操面对长江,横槊赋诗,刘馥指出曹操诗中不吉之处,曹操大怒,杀了刘馥。曹操开连环战船与东吴交战,部将焦触、张南自告奋勇前去挑战,却被吴将韩当、周泰所杀。 第四十九回 诸葛亮为了治愈周瑜的心病,称自己能够借来东南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黄盖开火船前去烧曹操战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 第五十回 曹操从赤壁逃脱,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使得曹操部下士兵又折伤大半。曹操中了诸葛亮“虚虚实实”之计,率兵走华容道,却遭遇关羽的伏兵,曹操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在曹操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操。

第五十一回 周瑜率大军攻打荆州南郡,与守将曹仁对垒。曹仁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周瑜用计赚曹仁前来劫营,正欲乘虚前去攻城,不料南郡、荆襄都已落入刘备手中,周瑜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 第五十二回 周瑜派鲁肃前去向刘备索要荆州,诸葛亮说要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攻打荆南四郡,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

第五十三回 关羽攻打长沙郡,与大将黄忠展开大战。因为二人对敌方留情,使得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结连刘备,正要斩杀黄忠,却被一直对韩玄不满的魏延所杀。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战死。

第五十四回 周瑜将刘备赚至东吴,欲用美人计困住刘备,但赵云用诸葛亮之计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刘备得到孙权继母吴国太的认可,吴国太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备。

第五十五回 周瑜设计将刘备软禁在东吴,赵云用诸葛亮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刘备带孙夫人一同回荆州。孙权、周瑜分别派兵拦截,但都被孙夫人喝退。诸葛亮在江边接应刘备上船,令军士高声羞辱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发,昏倒在船上。

第五十六回 邺城的铜雀台完工,曹操与众文武官员在铜雀台宴饮。刘备、诸葛亮对前来索要荆州的鲁肃说必须取得益州之后才能归还荆州。周瑜欲以劳军为名袭取荆州,但计谋被诸葛亮识破,安排四路大军等待周瑜部队到来。

第五十七回 周瑜病逝,诸葛亮前去柴桑吊丧,回程中遇到庞统,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刘备因为庞统容貌丑陋,将他派往耒阳县处理事务。张飞前去耒阳县视察,发现庞统非凡的才能,终于使庞统受到刘备的重用。

第五十八回 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攻打长安、潼关,曹操与战不利,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

第五十九回 马超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交锋,不分胜负。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韩遂,终于使得二人反目成仇,最终韩遂被马超砍断手臂,但马超也受到曹操大军的攻击,逃往羌中。韩遂率众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

第六十回 益州牧刘璋派使节张松前去结连曹操,但张松却反被曹操赶出许都。刘备派部将迎接经过荆州的张松,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入川。

第六十一回 孙权派周善前往荆州取孙夫人和阿斗往东吴,意在令刘备拿荆州换阿斗。赵云追赶周善的船队,夺回阿斗。曹操加封魏公,受九锡,率军攻打东吴,被孙权击败。孙权送给曹操一封书信,曹操收到信后退兵。

第六十二回 刘备用庞统之计,袭取涪水关,斩杀守将杨怀、高沛。刘璋派张任等四人在雒城前下寨,魏延欲夺黄忠之功,破坏预定的计划,导致战败。黄忠救了魏延,斩杀川将邓贤。 第六十三回 庞统急于攻取雒城,在落凤坡被张任的伏兵射杀。诸葛亮、张飞、赵云兵分两路前往西川,留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途经巴郡,用奇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严颜坚决不降,张飞钦佩严颜的志气,以礼相待,并且用严颜的部队为先锋,提前到达涪水关。 第六十四回 诸葛亮随后也来到涪水关,定下计策生擒川将张任,张任誓死不降,被刘备下令处斩。马超借西羌兵攻打凉州,杀太守韦康,韦康部将杨阜假意投降马超,暗地联络姜叙、梁宽、赵衢,里应外合攻破马超,马超妻小均被杀。

第六十五回 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受刘璋之托派马超前去营救刘璋。马超与张飞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诸葛亮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在马超的辅助下攻取了益州,刘璋投降。

第六十六回 鲁肃定计请关羽渡江赴会,意在索取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最终使得鲁肃之计毫无效果。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第六十七回 曹操率兵攻打张鲁,收服张鲁大将庞德。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齐心协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进攻的队伍,自此张辽威震东吴。

第六十八回 曹操平汉中之后,率部前来援助张辽,孙权与战不利,陈武、董袭阵亡,孙权不得已向曹操求和。道士左慈来到邺都,施展法术戏弄曹操,曹操大怒,欲处斩左慈,却被左慈的术法吓得一病不起。

第六十九回 平原神卜管辂受曹操的邀请来到许都,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少府耿纪等五人决定在正月十五夜谋杀曹操,但被曹操部将发觉,五人全部被害。

第七十回 刘备进军汉中,张飞与曹将张郃对垒,智取瓦口关三寨,使得曹军损失惨重。黄忠自告奋勇前去迎战张郃,张郃被迫逃往天荡山,黄忠进兵天荡,斩杀守将韩浩、夏侯德。

朱浮(约前6年~约66),字叔元,沛国萧(今安徽萧县)人。成语“亲者痛,仇者快”的创造者。

约自汉哀帝建平初年,至后汉明帝永平中年间在世。初从世祖(刘秀)为大司马主薄,迁偏将军。从破邯郸后,乃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苏城。后为大司空。建武二十二年(公元四六年)坐卖弄国恩免职。

后三年,徙封新息候。永平中,有人告浮事,明帝大怒,遂赐死,但没有宣布他的罪状。朱浮的作品都见《后汉书》本传中,仅与彭龙一书,亦载于《文选》。

基本介绍 本名 :朱浮 字号 :叔元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安徽萧县 出生时间 :建平初年 去世时间 :永平中年 主要作品 :《为幽州牧致彭宠书》 主要成就 :成语亲者痛,仇者快 字 :叔元 籍贯 :沛国萧 人物生平,人物典故,人物后裔, 人物生平 朱浮(?~约66),东汉沛国萧(今安徽萧县)人,字叔元。初从刘秀为大司马主簿,改任偏将军,从定河北。后拜大将军领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建武二年(26 年)受封舞阳侯,食邑3县。但不久因为旧怨,为渔阳太守彭宠所攻,第二年汲郡太守张丰也起兵反汉,朱浮兵败弃城。尚书令侯霸奏朱俘“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刘秀念其有才有功不忍加罪,让他代替贾复担任执金吾,掌管京师治安,并改封父城侯。建武七年,任太仆,二十年代替窦融担任大司空,二十二年因事免,二十五年徙封新息侯。明帝时被杀。 朱浮是武将,兼有文才。他写文章,下笔如行云流水,文采斐然,论理立意,引经据典,警语时出。他的《为幽州牧致彭宠书》,言词犀利,脍炙人口。其中“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一句,颇为后人传诵。 朱浮重视人才。在做幽州牧时,广揽州中名流,就是在王莽政权中做过官的,也在延揽之列,并从各县调集粮食,供养他们的妻子儿女。建武七年(31 年),朱浮以国学既兴宜广开博士之选,谏止刘秀在洛阳一地选博士的做法,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 刘秀即位后,以御史监察州郡官员,只要有所弹劾,立即加以处置,出现官不安其位的现象。于是朱浮上书奏称:陛下听信监察官员的话,监察官员又听信手下随从的话,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任免年俸几千石的高官,完全取决于年俸百石的低级小官;不让三府查勘核对,就无法知道所奏是否属实,处理是否得当,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刘秀把朱浮的奏疏交群臣共议,结果多数人赞同,从此吏治一清。 永平中有人无凭地告发他,汉明帝怒,赐朱浮死。死后入乡贤祠受百代敬仰。 人物典故 亲者痛,仇者快 朱浮任幽州牧时,为了笼络当时的一些名士和旧官僚,把他们都收罗在自己的左右,还发粮食给他们的家属。当时鱼阳太守彭宠,以为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反对他这样做,两人因此互相争执,各不相让,仇恨愈来愈深。朱浮便向光武帝密奏彭宠受人货贿,招兵买马,积聚粮食,意图难测。光武帝就下令召彭宠回京,彭宠大怒,拒不应命,并起兵攻打朱浮,朱浮便写了这封信给彭宠,劝他收兵。 朱浮写信的动机,显然是企图利用朝廷的力量,向反对他的人施压,但态度既严正又婉转:一方面劝告彭宠要为自己前途着想;一方面叉提醒他不要妄自尊大,规劝与警告并存。特别是最后一句“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告诉我们处理问题时,要考虑后果,不要让亲朋好友友痛心,而让敌人高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观点。 开始有罪不死,后来无罪被杀 朱浮,字叔元,两汉之际沛国萧县人。范晔在《后汉书》中罕见地没有交代朱浮的出身门第,但我们从光武帝对他的任命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任命朱浮为大司马主簿。大司马就是总参谋长,大司马主簿就是总参谋长的秘书,此时的大司马是吴汉,他来自北方渔阳,是一员骁将,不擅长打理日常事务,大司马主簿就成了大司马的常务助理,对于这样一个重要岗位,光武帝一定会用自己的嫡系亲信。光武帝刘秀是一个平民情节很强的人,他对出身门第向来缺乏认识,所以朱浮作为光武帝的嫡系亲信十之八九出身平民,这在东汉时期是不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范晔写《后汉书》的时候没有找到朱浮出身的相关资料。 后来朱浮作战有功,升任偏将军,跟随刘秀攻下了邯郸。此时刘秀派吴汉刺杀了更始政权幽州牧苗曾,任命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镇守蓟城,负责征讨北方。注意啊,刘秀当时根本就没有多少地盘,幽州几乎是他唯一的比较完整的辖区,看来刘秀对朱浮的信任别人比不了啊! 建武二年,在功劳不明显的情况下,朱浮被加封为舞阴侯,食邑三个县。朱浮表现得很有才干,很想快出政绩,他征召了涿郡王岑等人作为从事,王莽时候的两千石官员也全部征召,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弄得财政非常紧张。 光武帝刘秀对手下人就很大方,随便封个侯就是几千户,朱浮的作法显然和刘秀一脉相承,那就是高官厚禄收买人心。但渔阳太守彭宠有不同见解,他认为天下未定,军旅正兴,不应该任命很多官员,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战争中去。从行政级别来看,渔阳太守彭宠是幽州牧朱浮的下属,但彭宠有大功于刘秀,在刘秀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彭宠归顺了刘秀,使刘秀有了一个立脚点,刘秀的很多将领包括大司马吴汉都来自渔阳,原来都是彭宠部下,所以彭宠自恃有功,有点桀骜不驯。 此时如果朱浮能够采取比较温和的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事态恶化,但朱浮没有这样做,他“以峻文诋之”,相当于把彭宠教训了一顿。彭宠这人也谈不上有多倔强,但他认为朱浮对他的这番教训应该是刘秀授意的,是刘秀告诉朱浮对他不用客气的。朱浮密报刘秀,说彭宠“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货贿,杀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计难量。” 刘秀非常讨厌彭宠,彭宠这人像个钻心虫,别人的心理根本瞒不过他,刘秀做人已经算比较光明的了,但在彭宠这双鹰眼面前还是感到不自在,彭宠对此也心知肚明。彭宠知道朱浮告他黑状之后,认为已经无路可走了,于是举兵进攻了朱浮。朱浮给彭宠送来一封信,其中的思维方式绝不是朱浮应该具有的,那是光武帝刘秀的思维方式,“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今乃愚妄,自比六国。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历年世。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这事瞒不过彭宠,他原来的怀疑得到了证实,马上大举进攻朱浮,同时联合了涿郡太守张丰,朱浮腹背受敌,形势危急。朱浮原本以为刘秀一定会亲征,没想到刘秀只派来了游击将军邓隆,朱浮赶紧上书刘秀,要求刘秀立即出兵。实际上刘秀确实想出兵营救朱浮,但是当时洛阳附近也出现了变乱,大臣们认为不能舍近求远,刘秀临发兵又变了主意,他让朱浮加强防守,自己麦收后再来。朱浮防守经年,城中粮尽,人们易子而食,正赶上上谷太守耿况派兵来救,朱浮趁势突围,到达良乡的时候,自己的手下又叛变了,朱浮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孤身遁逃,勉强生还。蓟城投降了彭宠。 尚书令侯霸认为朱浮“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刘秀没有杀朱浮,还任命他为执金吾,加封父城侯。哎呀,不杀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重用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朱浮基本上是遵照刘秀的旨意做事的,所以有罪也不能杀,此后再也没有派朱浮带兵打仗。 光武帝刘秀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也严格,还有点信不过别人,他派出的地方官只要有一点过失,立马罢官,这样一来官员们换来换去像走马灯一样,老百姓也不得安宁。建武六年,发生了日食,朱浮趁机上书光武帝,他认为“天下非一时之用也,海内非一旦之功也。愿陛下游意于经年之外,望化于一世之后,天下幸甚。”说白了就是你别犯急性病,耐心点,地方官至少也得让他干满一年。给光武帝刘秀提意见风险挺大,一般人都不敢,但朱浮不怕,并不是因为朱浮胆子比别人大,而是他知道光武帝信任他,他是他的嫡系。 原来的时候,地方官是否称职都要由三公讨论,三公各有属官,他们负责具体考察,三公就可以决定地方官的任免了。但光武帝信不过别人,他把用人权收归自己,全靠自己的察言观色来确定人选,然后派人监视,这个方法有点类似明太祖朱元璋的厂卫特务制度。 朱浮上书光武帝,他认为这个方法不好,应该耐心点,“传曰:‘五年再闰,天道乃备。’夫以天地之灵,犹五载以成其化,况人道哉!臣浮愚戆,不胜惓惓,愿陛下留心千里之任,省察偏言之奏。” 建武七年,朱浮升任太仆,他再次上书光武帝,要求加强文化事业,得到光武帝的支持。建武二十年,朱浮接替窦融当了大司空,两年后由于别人的事受到连坐,免官,三年后,改封新息侯。 朱浮有些才干,文笔也说得过去,又是光武帝的亲信,经常挖苦别人,弄得大臣们怨气很大,实际上这正是光武帝要的,刘秀是用朱浮来制约大臣们,让大家处于一种不团结不安定的状态中。在光武帝当政的二十多年中,朱浮功不抵过,但混得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光武帝死后,汉明帝即位,朱浮的灾难立马就来了。汉明帝非常讨厌朱浮,永平年间有人控告朱浮,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汉明帝赐死了朱浮。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在光武帝的时候,朱浮有罪没杀,在汉明帝的时候,朱浮无罪被杀。 人物后裔 朱浮的后人世代在萧县繁衍,他的儿子朱永为下邳太守,第六世孙朱尚为后汉吏部尚书,其后人朱敬则是唐中宗的宰相。

1 炫性躁竞多自矜伐翻译这首文言文叫什么

隋书列传卷四十儒林传刘炫传 原文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也。

少以聪敏见称,与信都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炫眸子精明,视日不眩,强记默识,莫与为俦。

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无有遗失。周武帝平齐,瀛州刺史宇文亢引为户曹从事。

后刺史李绘署礼曹从事,以吏干知名。岁余,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

俄直门下省,以待顾问。又与诸术者修天文律历,兼于内史省考定群言,内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礼之。

炫虽遍直三省,竟不得官,为县司责其赋役。炫自陈于内史,内史送诣吏部,吏部尚书韦世康问其所能。

炫自为状曰:“《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 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周易》、《仪礼》、《谷梁》,用功差少。

史子文集,嘉言美事,咸诵于心。天文律历,穷核微妙。

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吏部竟不详试,然在朝知名之士十余人,保明炫所陈不谬,于是除殿内将军。

时牛弘奏请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有人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归于家,以教授为务。

太子勇闻而召之,既至京师,敕令事蜀王秀,迁延不往。蜀王大怒,枷送益州。

既而配为帐内,每使执杖为门卫。俄而释之,典校书史。

炫因拟屈原《卜居》, 为《筮途》以自寄。及蜀王废,与诸儒修定《五礼》,授旅骑尉。

吏部尚书牛弘建议,以为礼诸侯绝傍期,大夫降一等。今之上柱国,虽不同古诸侯,比大夫可也,官在第二品,宜降傍亲一等。

议者多以为然。炫驳之曰:“古之仕者,宗一人而已,庶子不得进。

由是先王重适,其宗子有分禄之义。族人与宗子虽疏远,犹服缞三月,良由受其恩也。

今之仕者,位以才升,不限适庶,与古既异,何降之有。今之贵者,多忽近亲,若或降之,民德之疏,自此始矣。”

遂寝其事。开皇二十年,废国子四门及州县学,唯置太学博士二人,学生七十二人。

炫上表言学校不宜废,情理甚切,高祖不纳。开皇之末,国家殷盛,朝野皆以辽东为意。

炫以为辽东不可伐,作《抚夷论》以讽焉,当时莫有悟者。及大业之季,三征不克,炫言方验。

炀帝即位,牛弘引炫修律令。高祖之世,以刀笔吏类多小人,年久长奸,势使然也。

又以风俗陵迟,妇人无节。于是立格,州县佐史,三年而代之,九品妻无得再醮。

炫著论以为不可,弘竟从之。诸郡置学官,及流外给廪,皆发自于炫。

弘尝从容问炫曰:“案《周礼》士多而府史少,今令史百倍于前,判官减则不济,其故何也?”炫对曰:“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繁政弊,职此之由。”

弘又问:“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宁舍,其事何由?”炫对曰:“齐氏立州不过数十,三府行台,递相统领,文书行下,不过十条。今州三百,其繁一也。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 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其繁二也。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其可得乎?”弘甚善其言而不能用。纳言杨达举炫博学有文章,射策高第,除太学博士。

岁余,以品卑去任,还至长平,奉敕追诣行在所。或言其无行,帝遂罢之,归于河间。

于时群盗蜂起,谷食踊贵,经籍道息,教授不行。炫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问断绝,郁郁不得志,乃自为赞曰: 通人司马相如、扬子云、马季长、郑康成等,皆自叙风徽,传芳来叶。

余岂敢仰均先达,贻笑众昆。待以日迫桑榆,大命将近,故友飘零,门徒雨散,溘死朝露,埋魂朔野,亲故莫照其心,后人不见其迹,殆及余喘,薄言胸臆,贻及行迈,传示州里,使夫将来俊哲知余鄙志耳。

余从绾发以来,迄于白首,婴孩为慈亲所恕,棰楚未尝加,从学为明师所矜,榎楚弗之及。暨乎敦叙邦族,交结等夷,重物轻身,先人后己。

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内省生平,顾循终始,其大幸有四,其深恨有一。性本愚蔽,家业贫窭,为父兄所饶,厕缙绅之末,遂得博览典诰,窥涉今古,小善著于丘园,虚名闻于邦国,其幸一也。

隐显人间,沈浮世俗,数忝徒劳之职,久执城旦之书,名不挂于白简,事不染于丹笔,立身立行,惭恧实多,启手启足,庶几可免,其幸二也。以此庸虚,屡动神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齐镳骥騄,比翼鹓鸿,整缃素于凤池,记言动于麟阁,参谒宰辅,造请群公,厚礼殊恩,增荣改价,其幸三也。

昼漏方尽,大耋已嗟,退反初服,归骸故里,玩文史以怡神,阅鱼鸟以散虑,观省野物,登临园沼,缓步代车,无罪为贵,其幸四也。仰休明之盛世,慨道教之陵迟,蹈先儒之逸轨,伤群言之芜秽,驰骛坟典,厘改僻谬,修撰始毕,图事适成,天违人愿,途不我与。

世路未夷,学校尽废,道不备于当时,业不传于身后。衔恨泉壤,实在兹乎?其深恨一也。

时在郡城,粮饷断绝,其门人多随盗贼,哀炫穷乏,。

2 吕大忠字进伯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资料供参考:

吕大忠,字进(或作晋)伯,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人。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清嘉庆《蓝田县志》卷六)。为华阴尉、晋城令,签书定国军判官。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知代州,移石州(《东都事略》卷九一本传)。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徙提点淮西刑狱。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为陕西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二六),历知陕州、秦州、渭州、同州。绍圣四年(一○九七)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有《辋川集》五卷、奏议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宋史》卷三四○有传。

吕大忠为人耿直,言行一致。程颐称:“吕进伯可爱,老而好学,理会直是到底”。在他知秦州时,州判是科举状元马涓。一开始马涓常以“状元”自称,吕大忠见状后对马涓说:“状元之者,及第未除官之称也,既为判官则不可,今科举之学既无用,修身为自己之学,不可不勉。”劝解马涓不要留恋于科举牌子,应从实际出发,采用经世致用的办法修身养性,不断提高治国之道。他常常教导马涓勤政滞民的方法和道理。马涓十分感激,虚心拜吕大忠为师。吕大忠还带马涓去拜会当时在秦州任学官的著名学者谢上蔡,每次听谢上蔡,讲述《论语》这些著作时,吕大忠都要正襟敛容,马涓开始不解,吕大忠对他说:“圣人之言在焉,吾不敢不肃。”后来马涓被朝廷重用,他很感激地说:“吕公教我之恩也。”

吕大忠在其弟的影响下,也投在张载门下求学,弘杨张载的“经世致用”、“躬行礼教为本”等宗旨。张载殁后,吕大忠仍不满自己的学问,遂又东投洛阳二程门下完成学业。

3 彭宠字伯通文言文阅读

与 彭 宠 书东汉·朱浮盖闻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常窃悲京城太叔①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伯通②以名声典郡,有佐命之功,临人亲职,爱惜仓库,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

即疑浮相谮③,何不诣阙自陈,而为灭族之计乎?朝廷之于伯通,恩亦厚矣,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④之寄,情同子孙之亲。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岂有身带三绶,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畔者乎!伯通与吏民语,何以为颜?行步拜起,何以为容?坐卧念之,何以为心?引镜窥景,何以施目?举措建功,何以为人?惜乎弃休令之嘉名,造鸱枭之逆谋,捐传世之庆祚⑤,招破败之重灾,高论尧、舜之道,不忍桀、纣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伯通与耿侠游⑥,俱起佐命,同被国恩,侠游谦让,屡有降挹⑦之言,而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

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

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今乃愚妄,自比六国。

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历年所。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也!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于世。

而伯通独中风狂走⑧,自捐盛时,内听骄妇之失计,外信谗邪之谀言,长为群后恶法,永为功臣鉴戒,岂不误哉!定海内者无私仇,勿以前事自误,愿留顾老母幼弟。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注释:①、笭珐蒂貉郦股垫瘫叮凯京城太叔:春秋时郑武公次子。依仗母亲武姜的怂恿,发动阴谋叛乱,被其兄郑庄公镇压后逃往共地。

因他曾封于京,故称京城太叔。②、伯通:彭宠,字伯通。

③、相谮:说坏话。④、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

旧时指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⑤、庆祚:幸福,福祚。

⑥耿侠游:耿况,字侠游。⑦、降挹:欢悦而谦退。

⑧中风狂走:谓举止放纵,如患疯癫。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镜窥景,何以施目 景:同“影”,影子B弃休令之嘉名,造鸱枭之逆谋 休令:美善C而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 伐:夸耀D而伯通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捐:捐助,捐献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B今乃愚妄,自比六国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D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中,作者先用京城太叔夺权而失败的事例,教训彭宠不要作逆时而动的愚者,从而重蹈京城太叔的覆辙。

B朱浮认为,虽然自己与彭宠的看法有所不同,但都是为国家考虑,各有各的道理。如果彭宠怀疑朱浮说了他的坏话,可以到皇帝面前陈说,而不要采取灭绝他人宗族的残暴作法。

C作者认为,在当时“天下适定,海内愿安”的形势下,应该相信朝廷,不要“以前事自误”,不要内听“失计”,外受“谀言”,从而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D朱浮能从国家安定统一、不搞割据分裂的角度去指责彭宠,并且以自身的厉害关系反复劝说,表现了朱浮远大的政治目光。

12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盖闻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译: 。(2)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

译: 。(3)长为群后恶法,永为功臣鉴戒,岂不误哉!译: 。

13运用比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是本文一大艺术特色。请问下列比喻各自说明了什么问题? (1)“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比喻 (2)“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比喻。

4 文言文“少师事刘炫”是什么意思

“少师事刘炫”意思是年轻时师从刘炫学习经史。

“少师事刘炫”出自《新唐书·张行成传》

原文

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少师事刘炫,炫谓门人曰:“行成体局方正,廊庙才也。”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补谷熟尉。家贫,代计吏集京师,擢制举乙科,改陈仓尉。高祖谓吏部侍郎张锐曰:“今选吏岂无才用特达者?朕将用之。”锐言行成,调富平主簿,有能名。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谓房玄龄曰:“古今用人未尝不因介绍,若行成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

译文

张行成,字德立,是定州义丰人。年轻时师从刘炫学习经史,刘炫对门人说:“张行成体态气度方正,是辅佐朝廷的良才。”隋朝大业末年,察举孝廉,任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来任世充的度支尚书。王世充被平定,以他在隋朝的资历补授熟尉。家贫,代替计吏集于京城,考中制皋乙科,改任陈仓尉。高祖对吏部侍郎张锐说:“现在铨选的官吏中难道没有才能特别突出的吗?朕要任用他们。”张锐推荐张行成,调补富平主簿,以才能出众而有名。后召入朝中补授殿中侍御史,行使间距揭发弹劾监察等职责时严肃公正。太宗认为他很有才干,对房玄龄说:“古今用人没有不通过别人推荐的,像张行成这人,是朕亲自举用,没有别人介绍和推荐。”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李嗣昭传》 李嗣昭,字益光,武皇

译文可供参考: 李嗣昭,字益光,是武皇母弟代州刺史李克柔的义子。

小字进通,不知族姓的来源。年少时侍奉李克柔,颇为谨慎老实,虽然形貌瘦小,但精悍有胆略,深沉坚毅,卓然不群。

起初嗜好喝酒,喜欢音乐,武皇仅稍加训诫,就终身不再喝酒了。少年时随从征战熟谙军事机略。

乾宁初年(894),王珂、王珙在河中争霸,王珙军引来陕州之军攻打王珂,王珂向武皇求救,于是武皇命令李嗣昭带兵去救援,在猗氏打败王珙军队,俘获敌将李等人。四年,改任衙内都将,再次援助河中,在胡壁堡打败汴军,俘获汴将滑礼,以战功加封检校仆射。

王珂请求与武皇联姻,武皇把女儿嫁给他,王珂到太原参加婚礼,任李嗣昭暂时掌管河中留后事宜。 李罕之袭取潞州时,李嗣昭率军进攻潞州,与汴将丁会在含 战,俘获三千,擒住将军蔡延恭,代替李君庆任蕃汉马步军行营都将。

进攻潞州时,派李存质、李嗣本用兵扼守天井关。汴将泽州刺史刘屺弃城逃走,于是以李存璋为刺史。

梁太祖听说李嗣昭大军将到,召葛从周说“:并州人如在高平,应当围而取之,先必须野战,不要以潞州为敌。”等到听说李嗣昭在韩店驻军,梁太祖说:“李嗣昭扼守八议路,这个贼人要与我们决斗,你们要临事抓住机会,不要落入圈套。”

贺德伦闭壁不出,李嗣昭每天用铁骑环绕城墙,汴人不敢外出打柴割草,援救之路也被断绝。八月,贺德伦、张归厚弃城逃走,我方复得潞州。

光化三年(900),汴人进攻沧州,刘仁恭求救,武皇派李嗣昭出兵到邢州、氵名州接应,李嗣昭在沙河遇上汴军,击败他们,俘其将军胡礼。攻下氵名州,俘其郡将朱绍宗。

九月,梁太祖亲自率三万军队到临氵名,葛从周在青山口设下埋伏。李嗣昭听说梁太祖来了,收军而退,葛从周的伏兵杀出,李嗣昭被他们击败,偏将王郎、杨师悦等被俘。

十月,汴人大肆侵掠镇州、定州,王郜向武皇告急,使派李嗣昭出兵,下太行山,攻击怀、孟二地。汴将侯信守卫河阳,没料到李嗣昭军队到来,没有守备,便驱赶市民登城,李嗣昭攻其北门,破除外墙,不久汴将阎宝救兵赶到,才退下。

天复元年(901),河中王珂被汴人俘虏,河中晋、绛各郡都陷落敌手。四月,汾州刺史李瑭谋反,向汴州贡献财物交结,李嗣昭讨伐他,三天内被攻下,诛杀李瑭。

这个月,汴人刚得到蒲、绛二州,便大举各道军队逼近太原,汴将葛从周攻陷承天军,氏叔琮在洞涡驿宿营。太原四面被汴军集合围住,武皇忧虑,又想不出计策。

李嗣昭朝夕挑选精锐骑兵分头从各门出击汴军营地,左俘右杀,或烧或击,汴军疲于奔命,又碰上下大雨,汴军中很多人脚肿腹痛,粮食运不过来。五月,氏叔琮撤退,李嗣昭带精锐骑兵追击,汴军丢下辎重兵器数以万计。

六月,李嗣昭出兵阴地关,进攻慈州、隰州,迫使其刺史唐礼、张瑰投降。这时,天子在凤翔,汴人围攻凤翔,天子有密诏征兵。

十一月,李嗣昭出兵晋州、绛州,驻扎在吉上堡,在平阳遇汴将王友通,一战就擒获了他。 第二年一月,李嗣昭进兵蒲县。

十八日,汴将朱友宁、氏叔琮带十万兵来抵抗。二十八日,梁太祖亲自率大军到平阳,李嗣昭军队大为恐慌。

三月十一日,有白虹贯穿周德威营地上空,算命的人说不吉利,应该回师。第二天,氏叔琮侵犯周德威的营地,汴军十多万人,四面列阵,周德威、李嗣昭血战解围,才保住军队而退走,汴军乘势攻击。

此时各位将军溃散,不再有队伍,周德威带骑兵沿西山逃跑,朱友宁乘胜攻占慈、隰、汾等州。武皇听到失败消息,派李存信率牙兵到清源接应,又遭汴军攻击。

汴军在晋祠扎营,李嗣昭、周德威收集余下众兵,登城拒守,汴人在西北角修造攻城器具,四面营垒栅栏相望。此时镇州、河中都为汴梁军队占领,孤城无援,军士逃亡溃败。

武皇昼夜登城,忧虑得顾不上吃饭,召集各位将军想杀出重围去保住云州,李嗣昭说:“王不要这样设想,儿子们只要活着,必能守住城池。”李存信说:“情势危急,不如暂入北蕃,另图进取。

朱温有百万大军,天下无敌,关东、河北受他指挥,现在我们独守危城,兵亡地少,如果他们筑室反耕,环堑深固,则我们灭亡的日子就到了!”武皇准备听从李存信的主意,李嗣昭急切地争执说不可以,武皇犹豫不决,靠着刘太妃在宫内极言,武皇才打消出城的念头。几天后,流散的众兵又会合到一起。

李嗣昭昼夜分兵四面出击,斩将搴旗,汴军连保住自己都顾不过来。二十一日,朱友宁烧掉营地而退,李嗣昭追击,又收复汾、慈、隰等州。

五月,云州都将王敬晖据城叛乱,振武军石善友也被部将契绊让驱逐,李嗣昭都讨伐平定了他们。 天三年(906),汴人进攻沧州、景州,刘仁恭派使者求援。

十一月,李嗣昭会同燕军三万人进攻潞州,降伏丁会,武皇便任李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还没上任之前,上党有一占卜的,见一人家房子上常常有气如车盖,仔细看,房内只是住着一个穷老太太而已。

占卜者对她说“:有儿子吗?”答道“:有,现在当兵,在外打仗。”占卜者心里很惊异,认为她儿子将来必会占有土地。

没过多久,丁会投降,李嗣昭带兵进入潞州,看见老太太家四面空缺,便驻扎在她的房子。

6 苏竟字伯况 文言文阅读

《苏竟传》译文 苏竟传,苏竟字伯况,扶风郡平陵人。

平帝之世,苏竟以通晓《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书。

王莽时,与刘歆等共典校书,拜为代郡中尉。当时匈奴扰乱,北部边疆多罹其祸,而苏竟的代郡竟完整平安。

光武即位,就拜他为代郡太守,让他强固边塞以拒匈奴。建武五年(29)冬,卢芳掠得北边诸郡,帝派遣偏将军随弟屯兵代郡。

苏竟病重,将兵马交给随弟,自己到京师谢罪。被拜为侍中,几个月后,因病被免职。

起初,延岑护军邓仲况拥兵占据南阳的阴县为盗寇,而刘歆的侄子刘龚为邓仲况作军师。苏竟当时在南阳,就写信给刘龚晓谕他说:君左右安好。

我从前以揣摩编简之才,与你叔叔刘歆在一起共事,校定秘书,我只是在你叔父的提携下,自己无多建树。我听说君子怜悯同类而伤其不遇。

人不管是愚或是智,莫不先避害然后求利,先定志而后求名。以前智果看到智伯好战必亡,于是改名换姓而远走他方,陈平知项羽为天所弃,所以归心刘邦,这都是绝顶聪明的人。

听说你以前曾经暂时屈节,臣事延岑,后来觉悟了,就不复事延岑。以前的智果、陈平,也没有高过于你。

你住在阴中,那里贤士很多,若能花点时间,研究考察异同的人和事,从图书中加以揣度,从人事中加以测量,那么得失利害,可一目了然,何至于背着叛乱的困惑,不移志于守恶的名分呢?与君子的道德行为,为什么相反呢?世上迂腐的儒生们的肤浅学问,醒与醉都分辨不清,而他们却要考究评论当世之事,疑惑和误人视听。或者说天下更替而兴,不知谁当兴起,拥兵割据,可以图得非分的奢望。

或者说圣王还没有启示,暂时还应观察时事的变化,倚附强大,观望自守。这两种论调,难道是对的吗?孔丘的纬书,为汉赤制,纬书玄秘,藏于幽室,文虽微隐,事甚明验。

而且大德是继承尧,虽遭王莽篡夺,今光武中兴,必复明亮,继承世代的皇位,掌握无穷的符瑞,王莽虽乘机篡夺,终究招致杀身之祸,肢分体解,宗氏屠灭,不正是效验吗?皇天所以眷顾踟蹰,是忧大汉子孙哩。议论的人如果不本之于天,参之于圣,随便以《师旷杂事》来轻易迷惑,妄作纬书以相游说,离经背道,岂可相信吗?腐儒们有的说:现在东南西北中五星失常,天时发生乖错,辰星长期出入失度,太白星出入过度,荧惑星进退见态,镇星绕带天街,岁星不舍氐、房。

以为这些征兆,应归之于国家。灾难不是徒然设置的,都是与地上州、国的位置相对应的,是各有所主的。

那房、心即是宋的位置,是东海。尾为燕的位置,是渔阳。

东海董宪迷惑不降,渔阳彭宠拥兵谋反,皇上勃然大怒,派遣大将去征讨,所以荧惑应此,董宪、彭宠应受灾殃。太白、辰星自从王莽败亡以来,运行不规则,一直到现在,或守在东井,或没于羽林,或萦绕淹留两旁之星,或在帝宫上下不去,或经天反明,或潜藏久沉,或者衰微暗昧,或者在南北通亮,或者缩成钩形,或者高而明亮无所禁制,这些都是乱臣们大数已到活该荡除的符,圣帝应符的吉兆。

乱臣贼子,往往互相交错,指挥瞎说,以讹传讹。这样看来,天文还有什么遵守的法度呢?从前,五月甲申,天有白虹,自子时到午时,有十丈宽,万丈长,正临倚弥。

倚弥即黎丘,秦丰的都城。这时月入于毕。

毕是天网,象征网罗无道之君,所以周武王将伐商纣,上祭于毕,以求天助。仲夏甲申为是八魁。

八魁,是上帝开塞之将,负责退恶人攘逆贼。流星形状像蚩尤旗,或叫营头,或叫天枪,出奎而西北行,到延牙营上,散为数百流星而灭。

奎为毒螫,主武库之兵。这两个变化,郡中及延牙士众都看到了。

所以延牙到了武当,名义上说是发兵,实际上是躲避灾殃。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南方的兵今岁要遭灾了。

德在中宫,刑在木,木胜土,刑制德,今年兵事结束后,中国就可得安宁的效验了。五七之家三十五姓,彭、秦、延氏不得参与。

为什么怪惑而依赖呢?《葛累》之诗说,光明正大求取福禄,就是这样的吗!图谶的占卜,众变的效验,你都是明白的。善与恶的区别,去与留的决定,不可不察,莫忽视我的劝告啊!周公之所以善待康叔,是因为康叔不参与管叔蔡叔的叛乱;汉景帝之喜欢济北王刘志,是因刘志不肯从吴王刘濞的叛乱。

自从更始以来,负恩背逆的,归义向善的,处置断然不同,能不考察吗?良医不能挽救无命的人,强梁不能与天抗争,所以天要毁坏,人是支持不了的。你应秘密地与太守刘君共同商议投降事宜。

孔子栖栖,墨子遑遑,忧人之甚。屠羊救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茅焦谏秦始皇,难道是求赏赐?尽忠博爱的诚心,愤懑不能自已而已。

又写信邓仲况劝谏,其文多未记载,于是邓仲况与刘龚就投降了。刘龚字孟公,长安人,长于议论,扶风马援、班彪都很器重他。

苏竟不邀其功,潜心乐于道术,作《记诲篇》及文章传于世。七十岁时,在家去世。

《苏竟传》出自《后汉书》。《苏竟传》原文 苏竟字伯况,扶风平陵人也。

平帝世,竟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言。

王莽时,与刘歆等共典校书,拜代郡中尉。时匈奴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终完辑一郡。

光武即位。

  世祖赫其斯怒,奋大义于沮漳。(孝元帝时为荆州刺史。)授犀函与鹤膝,建飞云及艅艎。北征兵于汉曲,南发餫于衡阳。(湘州刺史河东王誉、雍州刺史岳阳王察并隶荆州都督府。)昔承华之宾帝,实兄亡而弟及。(昭明太子薨,乃立晋安王为太子。)逮皇孙之失宠,叹扶车之不立。(嫡皇孙驩出封豫章王而薨。)间王道之多难,各私求于京邑。襄阳阻其铜符,长沙闭其玉粒。(河东、岳阳皆昭明子。)遽自战于其地,岂大勋之暇集。子既殒而侄攻,昆亦围而叔袭。褚乘城而宵下,杜倒戈而夜入。(孝元以河东不供船艎,乃遣世子方等为刺史。大军掩至,河东不暇遣拒。世子信用群小,贪其子女玉帛,遂欲攻之,故河东急而逆战,世子为乱兵所害。孝元发怒,又使鲍泉围河东。而岳阳宣言大猎,即拥众袭荆州求解湘州之围。时襄阳杜岸兄弟怨其见劫,不以实告,又不义此行,率兵八千夜降,岳阳于是遁走。河东府褚显族据投岳阳。所以湘州见陷也。)行路弯弓而含笑,骨肉相诛而涕泣。周旦其犹病诸,孝武悔而焉及。

 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于人群。未成冠而登仕,财解履以从军。时年十九,释褐湘东国右常侍,以军功加镇西墨曹参军。非社稷之能卫,童汪绮。阙仅书记于阶闼,罕羽翼于风云。及荆王之定霸,始仇耻而图雪。舟师次乎武昌,抚军镇于夏汭。时遣徐州刺史徐文盛领二万人屯武昌芦州拒侯景将任约,又第二子绥宁度方诸为世子,拜中抚军将军、郢州刺史,以盛声势。滥充选于多士,在参戎之盛列。惭四白之调护,厕六友之谈说。时迁中抚军外兵参军,掌管记,与文抃、刘民英等与世子游处。虽形就而心和,匪余怀之所说。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欲推心以厉物,树幼齿以先声。中抚军时年十五。忾敷求之不器,乃画地而取名。仗御武于文吏,以虞预为郢州司马,领城防事。委军政于儒生。以鲍泉为郢州行事,总摄州府也。值白波之猝骇,逢赤舌之烧城。王凝坐而对寇,向诩拱以临兵。任约为文盛所困,侯景自上救之,舟舰弊漏,军饥卒疲,数战失利。乃令宋子仙、任约步道偷郢州城,预无备,故陷贼。莫不变蝯而化鹄,皆自取首以破脑。将睥睨于渚宫,先凭陵于他道。景欲攻荆州,路由巴陵。懿永宁之龙蟠,永宁公王僧辩据巴陵城,善于守御,景不能进。奇护军之电扫。护军将军陆法和破任约于赤亭湖,景退走,大溃。奔虏快其馀毒,缧囚膏乎野草。幸先生之无劝,赖滕公之我保。之推执在景军,例当见杀。景行台郎中王则初无旧识,再三救护,获免,囚以还都。剟鬼录于岱宗,招归魂于苍昊。时解衣讫而获全。荷性命之重赐,衔若人以终老。

 贼弃甲而来复,肆觜距之雕鸢。积假履而弑帝,凭衣雾以上天。用速灾于四月,奚闻道之十年。台城陷后,梁武曾独坐叹曰:"侯景于文为小人百日天子。"及景以大宝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僣位,至明年三月十九日弃城逃窜,是一百二十日,掞天道纪大数,故文为百日。"言与公孙述俱禀十二,而旬岁不同。就狄俘于旧壤,陷戎俗于来旋。慨黍离于清庙,怆麦秀于空廛。鼗鼓卧而不考,景钟毁而莫悬。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畴百家之或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覆五宗而翦焉。独昭君之哀奏,唯翁主之悲弦。公主子女见辱见仇。经长干以掩抑,长干旧颜家巷。展白下以流连。靖侯以下七世坟茔皆在白下。深燕雀之馀思,感桑梓之遗虔。得此心于尼甫,信兹言乎仲宣。逷西土之有众,资方叔以薄伐。永宁公以司徒为大都督。抚鸣剑而雷咤,振雄旗而云窣。千里追其飞走,三载穷于巢窟。屠蚩尤于东郡,挂郅支于北阙。既斩侯景,烹死于建业市,百姓食之,至于肉尽啮骨,传首荆州,悬于都街。吊幽魂之冤枉,扫园陵之芜没。殷道是以再兴,夏祀于焉不忽。但遗恨于炎昆,火延宫而累月。侯景既走,我师采橹失火,烧宫殿荡尽也。

 指余棹于两东,侍升坛之五让。钦汉官之复见,赴楚民之有望。摄绛衣以奏言,忝黄散于官谤。(时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也。)或校石渠之文,(王司徒表送秘阁旧事八万卷,乃诏比校,部分为正御、副御、重杂三本。左民尚书周弘正、黄门郎彭僧朗、直省学士王珪、戴陵校经部,左仆射王褒、吏部尚书宗怀正、员外郎颜之推、直学士刘仁英校史部,廷尉卿殷不害、御史中丞王孝纪、中书郎邓荩、金部郎中徐报校子部,右卫将军庾信、中书郎王固、晋安王文学宗善业、直省学士周确校集部也。)时参柏梁之唱。顾甂瓯之不算,濯波涛而无量。属潇湘之负罪,陆纳。兼岷峨之自王。武陵王。伫既定以鸣鸾,修东都之大壮。(诏司农卿黄文超营殿。)

 惊北风之复起,惨南歌之不畅。(秦兵继来。)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孝元自晓阴阳兵法,初闻贼来,颇为厌胜,被围之后,每叹息,知必败。)徒有道而师直,翻无名之不抗。(孝元与宇文丞相断金结和,无何见灭,是师出无名。)民百万而囚虏,书千两而烟炀。溥天之下,斯文尽丧。(北于坟籍少于江东三分之一,梁氏剥乱,散逸湮亡。唯孝元鸠合,通重十馀万,史籍以来,未之有也。兵败悉焚之,海内无复书府。)怜婴孺之何辜,矜老疾之无状。夺诸怀而弃草,踣于途而受掠。冤乘舆之残酷,轸人神之无状。载下车以黜丧,掩桐棺之藁葬。云无心以容与,风怀愤而憀悢。井伯饮牛于秦中,子卿牧羊于海上。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

 小臣耻其独死,实有愧于胡颜,牵痾疻而就路,(时患脚气。)策驽蹇以入关。(官疲驴瘦马。)下无景而属蹈,上有寻而亟搴。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若乃玄牛之旌,九龙之路,土圭测影,璇玑审度。或先圣之规模,乍前王之典故。与神鼎而偕没,切仙宫之永慕。尔其十六国之风教,七十代之州壤,接耳目而不通,咏图书而可想。何黎氓之匪昔,徒山川之犹曩。每结思于江湖,将取弊于罗网。聆代竹之哀怨,听出塞之嘹朗。对皓月以增愁,临芳樽而无赏。

 自太清之内衅,彼天齐而外侵。始蹙国于淮浒,遂压境于江浔。侯景之乱,齐氏深斥梁家土宇,江北、淮北唯馀庐江、晋熙、高唐、新蔡、西阳、齐昌数郡。至孝元之败,于是尽矣,以江为界也。获仁厚之麟角,克俊秀之南金。爰众旅而纳主,车五百以敻临。齐遣上党王涣率兵数万纳梁贞阳侯明为主。返季子之观乐,释锺仪之鼓琴。梁武聘使谢挺、徐陵始得还南,凡厥梁臣,皆以礼遣。窃闻风而清耳,倾见日之归心。试拂蓍以贞筮,遇交泰之吉林。之推闻梁人返国,故有奔齐之心。以丙子岁旦筮东行吉不,遇《泰》之《坎》,乃喜曰:"天地交泰而更习,坎重险,行而不失其信,此吉卦也,但恨小往大来耳。"后遂吉也。譬欲秦而更楚,假南路于东寻。乘龙门之一曲,历砥柱之双岑。冰夷风薄而雷呴,阳侯山载而谷沉。侔挈龟以凭浚,类斩蛟而赴深。昏扬舲于分陕,曙结缆于河阴。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追风飚之逸气,从忠信以行吟。

 遭厄命而事旋,旧国从于采芑。先废君而诛相,讫变朝而易市。(至邺,便值陈兴而梁灭,故不得还南。)遂留滞于漳滨,私自怜其何已。谢黄鹄之回集,恧翠凤之高峙。曾微令思之对,空窃彦先之仕,纂书盛化之旁,待诏崇文之里。(齐武平中,署文林馆待诏者仆射阳休之、祖孝征以下三十馀人,之推专掌,其撰《修文殿御览》、《续文章流别》等皆诣进贤门奏之。)珥貂蝉而就列,执麾盖以入齿。时以通直散骑常侍迁黄门郎也。款一相之故人,(故人祖仆射掌机密,吐纳帝令也。)贺万乘之知己。秪夜语之见忌,宁怀璧之足恃。谏谮言之矛戟,惕险情之山水。由重裘以寒胜,用去薪而沸止。(时武职疾文人,之推蒙礼遇,每构创蒨。故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谏诛,之推尔日邻祸。而侪流或有毁之推于祖仆射者,仆射察之无实,所知如旧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