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故事

游戏攻略05

韩信的故事,第1张

韩信的故事
导读:  一、 跨下之辱:  韩信小时侯只知道读书和练武,梦想将来成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将军,后来,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而韩信却不会挣钱,缺乏自立生活的本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经常到别人家去混饭吃,他衣衫不整,却背着一把宝剑,像个武士侠客似的,淮阴城

  一、 跨下之辱:

  韩信小时侯只知道读书和练武,梦想将来成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将军,后来,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而韩信却不会挣钱,缺乏自立生活的本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经常到别人家去混饭吃,他衣衫不整,却背着一把宝剑,像个武士侠客似的,淮阴城里一伙少年看着他老不顺眼,就取笑他说:“韩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穷不像穷,富不像富,还成天背着把宝剑,像个啥样子你还是把那宝剑摘下来吧!”

韩信也不与他们计较,这伙少年见韩信老实,就欺负他,其中有一个屠夫的儿子,是个无赖,对韩信说:“你老背着宝剑,好像很厉害,而我看你是个胆小鬼,你敢跟我拼一拼吗你要是敢,就拿宝剑来刺我,要是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说着,他就在大街上撑开双腿,韩信把他上下打量了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全都笑开了,韩信也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从此以后,大家就给韩信起了个外号,叫“钻裤裆的”

  其实,韩信是有能力杀掉那个无赖的,但是,如果杀了他,韩信就得抵命,至少也得判刑,那样,韩信的伟大理想就无法实现了,所以韩信不与这个无赖一般见识,钻就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奇特的人物与一般人的想法和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也是意志坚强者的素质之一

  所以,“跨下之辱”这个历史典故,常常是指:忍受眼前的屈辱,是为了将来成就伟大的事业

  二、 箫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项羽封为汉中王后,带兵进驻了汉中,而刘邦的兵都是山东人,他们不愿长期呆在四面环山的汉中盆地,到了汉中不久,就不断有人开小差,甚至有一些将军也不告而别了韩信是在刘邦当了汉中王,把进入汉中的古栈道烧了以后,一个人单枪匹马、步行翻过人迹罕至的秦岭天险来投奔刘邦的来了以后,人家只给了他一个很低的小职位,后来他见到了箫何,箫何发现韩信不是一般、二般的人才,随后,箫何又找韩信交谈了几次,确信韩信是一个非凡的人才,才能远在刘邦的其他将军之上,要打败项羽、夺得天下,非他莫属,就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请刘邦让韩信作大将军,可刘邦却说:“钻裤裆的还能做将军要是拜他为大将军,不但三军不服、诸侯取笑,就是项羽听了,也会说我是瞎子,请丞相以后别再提了”

  韩信原先是在项羽军中效力,是一个帐前执戟,他也曾给项羽提过建议,却得不到项羽的重视所以,他离开了项羽,翻山越岭、不远千里来投奔刘邦,却得不到重用,他越来越感到苦闷,左思右想,决定离开

  那一日,天刚蒙蒙亮韩信就出发了,在他走出五、六十里路以后箫何才得到报告:韩信出走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箫何一听急得直跺脚,说:“真让他给走掉了,这还了得”立即带领几个随从骑快马追了出去箫何一路上边打听边追,从早晨追到天黑,追得人困马乏,想住下来等天亮后再追吧,又怕明天更追不上,好在那天晚上月光很明亮,箫何在月光下又追了一阵子,转过一个山腰,下了一个山坡,前面有一条河流,泛着银光,远远就看见一个人拉着马在河边来回溜达,那正是韩信,箫何大声呼叫“韩将军,韩将军!”来到韩信跟前,箫何气呼呼地说:“韩将军,你也太绝情绝义了吧”韩信呆呆地望着他,不说话

  箫何说“咱们一见如故,够得上朋友吧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急得我好苦啊,走!快跟我回去”, 韩信向箫何行了个礼,流下了眼泪,可还是不说话 箫何又跟韩信说了许多话,韩信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摇摇头,末了,叹了口气,说:“我一辈子忘不了丞相对我的情义,可是汉王他”说到这儿,韩信又停住不说了这时,夏侯婴也赶到了,两个人好说歹说,硬要把韩信拉回去,最后,他们说:“大王要是再不听我们的劝告,我们三个一块儿走,好不好”韩信这时也很受感动,说:“你们这么瞧得起我,叫我说什么好呢回去就回去吧,我就是死在你们手里也甘心了”

  他们第三天才回到南郑县,萧何把韩信安排在丞相府便急忙忙去找汉王萧何去追韩信后,刘邦得到的报告是:萧何也跑了,所以,刘邦一见到萧何就把他大骂一通,然后,刘邦问:“你说你追谁去了”萧何说:淮阴人韩信哪,刘邦说:十几个将军都跑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你为啥偏偏要去追他呢萧何说:将军有的是,容易找,可韩信是国家一等一的人才,哪儿去找要打天下,非韩信莫属,如果大王愿意在汉中一辈子当王,那韩信就没什么用,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韩信不可

  话说到这种份上,刘邦的气也不盛了,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谁愿意在这里老憋着

萧何说:那就赶快重用韩信,不然的话,他还要走的刘邦说:那就请他做将军萧何说:请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刘邦一向信任萧何,萧何这么坚决地、三番五次地推荐韩信,他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一番,就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军!萧何说:这才是大王的英明,国家幸甚、幸甚!

  说着刘邦就要招韩信来晋见,萧何皱着眉头说:大王素来不讲礼貌、慢怠大臣,拜大将军是何等重要的事情,不能像唤小孩子一样把他叫来,大王应该择吉日、斋戒、沐浴,在广场上修一个大台子,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才对刘邦说:那好,就依着你说的去办吧

  三,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栈道,就是在悬崖半空中凿上洞,插入横的木桩,再在两个横木之间担上一根根木椽,而建造的一种道路,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修建栈道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和很高的技术性

  栈道是关中进入汉中的唯一道路,修建起来极其艰难,刘邦过了栈道后,为了使项羽相信他不再有夺取天下的野心,就烧毁了古栈道,表明他呆在汉中不再出来了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后,与韩信恳谈了几天,对韩信的见解非常佩服,只恨没有早点拜韩信为大将军于是他们就准备东征,韩信派周勃和樊哙带一万人去修复栈道,自己与汉王带领大军悄悄地离开了南郑县原来,韩信到汉中来的时候,栈道已经烧毁,他投奔刘邦来的时候,翻山越岭、日夜兼程,碰到一位砍柴的老大爷,向他打问到南郑去的路,老大爷说:“到南郑去的路已经不通了阿!”,韩信央求老大爷说:您看还有没有其它的道,远一些也行,老大爷挠着头皮说:“以前是有一条道,是走陈仓的,可那不是路,很难走,还有野兽,我三十年前走过,已经多年没人走了”韩信就请老人把这条道怎么走详细说一边,老人家就把这条道怎么怎么走,仔细地说了一大箩筐的话才说清楚,韩信则一一记住,拜别了老大爷,向陈仓走去,陈仓在原来宝鸡县的南面功夫不负有心人,韩信最终走到了南郑县这次韩信带领大军走的就是他当年来汉中时走的路项羽封的雍王章邯,得知汉王图谋东征,正在修复栈道,就调集重兵把住了栈道的东口就在章邯认为栈道修好还早着呢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在西边巡逻的士兵来报告:汉王的大军已经打到了陈仓,章邯半信半疑:栈道还没修好,难道汉军是长翅膀飞过来的章邯急忙带兵去抵御汉军,归心似箭的汉军把章邯打得大败

  四,背水一战:

  韩信带兵攻打赵国时,赵国的相国陈余率领二十万军队在河北省的井陉口布防,韩信所带军队只有三万人,在距离井阱口三十里处驻扎当天晚上,韩信派两千名骑兵每人各执一面汉军的旗帜,埋伏在可以看得到赵军营寨的山腰上第二天早晨,韩信带领大军渡过绵河,与赵军摆开了阵势,人称“背水阵”,赵军一看,哈哈大笑:他们笑韩信不懂兵法,在这种地方布阵,一旦败了,便无路可逃韩信与张耳指挥军队向赵军进攻,赵军出营迎战,赵军在数量上占优势,汉军渐渐支持不住,扔了战鼓和旗帜,向河边退去,赵军见自己获胜了,全营的士兵都跑出去捡汉军丢下的旗子和鼓,这时,在山腰上埋伏的两千汉军骑兵冲到赵军营寨,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而退到河边的汉军,看无路可退,便奋力杀向赵军,赵军正与汉军拼杀,忽然发现自己的营寨全是汉军的旗帜,知道营寨已被汉军占领,顿时慌乱起来,被汉军前后夹击、杀得大败,汉军杀了赵军主帅陈余和赵王,灭掉了赵国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意思是说:断掉自己的后路,使自己只有勇往直前,才能获得生路,它与项羽的“破釜沉舟”有着异曲同工之意,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五,十面埋伏与四面楚歌:

  刘邦召集各路兵马汇集成皋、荣阳一带,共有五十多万兵马,由韩信统帅,准备围歼项羽的楚军,楚军只有十万人韩信知道:楚军要比汉军英勇得多,所以,韩信选择好了一个围歼项羽的好地方--垓下,然后,派李左车的一个心腹,假投降到项羽帐下,把项羽骗到了垓下接下来把楚军层层包围住,号称“十面埋伏”,随后,向楚军发起轮番进攻,楚军杀败一层汉军又攻上来一层汉军,这种车轮战术使得楚军疲惫不堪到了晚上,张良又利用英布率领的九江地区的士兵会唱楚国歌曲这一特点,让他们教会了其他汉军也唱起了楚歌楚军听到家乡的歌曲后,思念家乡,在内务粮草、外无援兵的被围困情况下,悲从心起,对胜利失去了信心,开始大批逃亡,张良命令汉军:见到逃亡的楚兵不许阻拦虞姬在听到楚歌以后,急忙把熟睡的项羽叫醒,项羽一听汉军在唱楚歌,说:完了,刘邦可能已经打下了楚国,不然,汉军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楚兵呢最后,就连跟随项羽多年的将军,比如季布、钟离昧也逃走了,楚军士兵只剩下一千多人,就这样,楚军在听到汉军唱起楚歌以后--垮掉了

  所以,“十面埋伏”就是重重包围圈,“四面楚歌”的意思就是:一股势力已经到了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最后处境

  六,韩信典兵,多多益善:

  有一天,汉高祖刘邦与韩信随便闲聊,谈到了楚汉各位将军的才能,说起了各人的优点和缺点,各人打仗如何如何、能带多少兵,等等,这时,韩信已经被从楚王贬为淮阴候以后了,刘邦谈话的目地是想知道韩信是不是已经对他心服口服,可惜韩信不理解刘邦闲谈的用意,还真把自命不凡、才华出众的思想表露出来了,刘邦问了韩信这么一句话:“那么你看寡人能带多少兵呐”韩信回答:“陛下可以带十万兵”,刘邦很不高兴地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啊”韩信说:“我吗,那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刘邦反讥道:“多多益善,那你怎么被我逮住了”韩信这时才察觉自己说走了嘴,急忙修正道:“皇上虽不善于带兵,但却善于带将军,所以,我被皇上逮住了而且,皇上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人的力量及得上的”

  韩信确实有“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指挥才能,而刘邦带领五、六十万军队,却被项羽的三万人打地狼狈逃串,一仗就被项羽消灭四、五十万人,连他的父亲和夫人都被项羽俘虏了项羽确实有万夫不挡之勇,项羽的楚军也的确勇猛,所以,在消灭项羽的垓下之战中,韩信指挥彭越、英布等四路兵马,五十多万人,给项羽设下十面埋伏,一举消灭了项羽兵团

  韩信不像一般的古代大臣那样会阿谀奉承、顺情说话,大凡有才华的人,一般都比较有个性,或者是不善于交际和搞关系,因为他们是凭工作上的真本事自立,而不是靠溜须拍马取悦人心

后人在赞扬某某人的领导才能时,有时候会说:某某人是韩信典兵,多多益善

  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们知道:萧何是韩信的伯乐,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军事天才,并三番五次地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在韩信出走后,萧何又急忙去追,从上午一直追到半夜,演绎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最后使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也不负萧何的厚望,为刘邦打败了项羽,成就了汉王朝四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王朝,同时也可以说:萧何使韩信成就了他的伟大历史功绩

  而在吕后阴谋杀害韩信时,也是命令萧何去骗韩信进宫的,萧何为了自保,便助纣为虐,充当了吕后的帮凶当时刘邦带兵去镇压陈豨造反,由吕后主持朝政,而吕后历来对韩信不怀好意,韩信当时称病不上朝,萧何来请他进宫,说:陈豨叛乱已被平定,陈豨已经被杀,皇上快回来了,大臣们都进宫向皇后贺喜,你不去不太好吧韩信想:有萧丞相陪着,不会有事的,就随萧何来到长乐钟室而萧何是忠于皇帝、并且惧怕吕后的,是他们合谋逮捕了韩信,吕后杀害了韩信,并且灭了韩信的三族,所以,后人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

礼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什么是人,人和禽兽的区别在哪儿?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其最为重要的分水岭就是礼与非礼。孔子克己复礼,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盖因于斯!是故,国学大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曾先生在为郑州黄河之滨的炎黄巨塑落成时所作的炎黄赋中说:礼行赤县,情系苍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仁恭俭,出于自然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嫘祖,黄帝之妃,始创黼织;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乃神乃人,惟载远古;是传是说,宜辅信史亦因此,倡导佛儒一致、被宋仁宗赐为明教大师的宋代僧人契嵩说:夫圣人者,得全乎阴阳也;贤人者,得乎阴阳之微五行之先也;仁人义人者,得乎五行之一也;小人愚人者,得乎五行之微也,禽兽又得乎微乎微者也

人与阴阳五行、天地鬼神有染的哲学思想,在今天看来,也许会让小学生笑掉大牙,但中华始祖炎黄以降,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从兹以还,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泱泱五千年,这却一直是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

正因东方神起,才有了敬畏天地,祭祀鬼神;才有了道法自然,师法自然;才有了中华之文化、东方之文明。嵩山位居天中,黄帝在此与神会,它是中国的奥林匹斯山。3000年后,武则天封禅中岳嵩山,投金简于嵩高山之巅,无疑是黄帝以降又一次契嵩的国家行动。武则天的这一行鬼神之事,在今天看来也许神秘难测,但金简本身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却简单明了,至今还植根于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布局方式还是年月落款等,武则天金简与我们熟悉的当下书家所写、美术馆、宾馆餐厅乃至办公室、家里所挂的书法条幅,竟然是同一个样子,1300年来我们的文化竟然就这样凝固不前!

其实,那些让我们高山仰止的大家书法,和我们的孩子在作业本上的涂鸦本没有什么质的区别金简的发现者屈西怀先生随手撕下孩子的作业本,铺在金简上,用铅笔头胡乱一拓,裱将起来,我看就是一幅难得的书法精品。

无论是竹简、帛简、玉简、银简还是金简,都是书简今天的书法,无非是书简的一种新形式,把字大都写在了宣纸上;书简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印刷术发明之后,变成了印刷品,成为书籍。在新闻纸产生后,变成了报纸;在网络出现后,又变成了网页

林林总总,无论是书简、金简,还是当下的书法作品、书籍报纸、册页网页等,都与先人的书写、当下孩子的作业本差不到哪儿去,万变不离其宗,新的报纸、网页,也无非是古老文明的一种赓续形式,或称之为书简的青春版。

武则天金简被剪去约一寸之多,这一寸也就变成了能卖上几个钱的黄金它离开金简,就不再有什么文化含量。但将武则天金简剪去一寸黄金,所践踏的,却是我们的文化它让中国的书简文化乃至帝王封禅或祭祀名山大川的文化序列,变得残缺不全,因为武则天金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帝王在封禅或祭祀名山大川时所投下的唯一一通金简。

武则天金简的唯一性,让我们无法找到参照,判定它是否完整。倘若我们把金简视为书简,那它的残品面目就暴露无遗走向盛唐在世界各地巡展,我们把其当成完美无缺的一件文物推介给世界,不是我们开国际玩笑,就是我们开盛唐的玩笑因为泱泱中华的书简文化不是这个样子,煌煌盛唐不可能这般小气,吝啬到削减书简的天地留白,来节省可怜的一点儿黄金!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搞清金简被盗剪的事实,并告知参观者真相这既是为了中国的书简文化,也是为了让世界乃至我们自己不至于曲解我们的历史。否则,无疑是拿金简开涮,并一不留神儿,就将这玩笑开到国际社会。

金简发现者缘何毁坏金简?

1982年5月21日,投放在中岳嵩高门将近1300年的武则天金简,被登封农民屈西怀意外发现。自此,金简告别了嵩山峻极峰、告别了安身立命的石缝,似乎也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走进了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

在平凡的世界里,武则天金简的流动路径或藏家序列非常清晰,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屈西怀的祖屋登封县人民银行金库河南省博物馆。因此,对于金简被剪去约一寸黄金,我们所能质疑的,也约略就是它先后藏身的这三个据点。

顺着这一思路,登封市嵩山管理局宣传科科长刘彦辉追寻十数年,才获得了一条颇有价值的信息我差不多如祥林嫂一般,见到朋友就说道这事儿,希望能探听到一点儿东西。登封不比郑州,就这么大的一块儿地方,抬头低头,都是熟人。我想,如果金简是在登封被剪的,那么酒桌上或喝茶聊天时的轻松,说不定更能钓出事情的真相。不是俗话讲没有不透风的墙嘛!刘彦辉说,终于,在前些时日,登封市农业银行的一位朋友回忆道,20多年前,曾有一位年轻农民拿着两小片黄金,到银行里来换钱。当时收下了,重量记不得了,似乎没换几个钱。当时觉得这是人家的家传宝贝,也没怎么多想。你这么一说,倒让我回忆起当时那两片黄金的样子,它们很可能就是从金简上剪下来的。在当时,农民到银行里卖自家珍藏的黄金,一年半载遇不到一个,再加上那是两个奇怪的片片,因此到现在,我还有些记忆。至于那两个片片,早就入库上交了

就在刘彦辉得到这一旧闻的时候,登封市史志办主任吕宏军也在屈西怀的村子里探听到有村民曾亲眼看到屈西怀拿着剪刀剪武则天金简的说法

但当我向屈西怀求证时,他死活都不承认自己剪过金简

吕宏军说,就是现在,他当然还是担心自己破坏国宝的后果!

记者就此咨询法律界人士与河南省文物局的相关官员,他们认为屈西怀的这一担心是多余的。第一,事件已经过了法律能够追诉的期限,失效了;第二,当时在屈西怀不知道金简是文物的情况下,也不存在破坏文物的问题,他不能承担法律后果;第三,屈西怀是以文物捐献者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政府还专门为他开了表彰大会,不可能反过来再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眼下最为重要的,是尽可能还原武则天金简的信息,而不是去纠缠什么于事无补的历史的责任

现在看来,屈西怀手上的那个拓片,是还原历史信息的重要物证。在他本人或其他任何人手里,都没有什么价值,也就是一张纸片,屈西怀最多也就是做个纪念。只有拿到河南博物院保存、研究,或与武则天金简共同展览,这张纸片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所在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表示,他关注这张拓片,并希望屈西怀能够把它捐献给河南博物院,需要的话,我很乐意到登封、到屈先生家,去看望屈西怀先生

当然,不只是拓片,还有其他武则天金简的发现信息,屈西怀现在也该实话实说了。屈西怀不是考古学家,他的实话实说,无疑是对考古信息的一种还原,这对研究金简本身乃至盛唐文化,都会有所裨益。

对于屈西怀为什么剪去金简的一寸黄金,因为他的未言,我们只能猜测。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当时屈西怀发现金简后,村里有人说它是铜片,有人说它是黄金,争论不休,难以定夺。屈西怀本人最初也是把它当成铜片来看的,但当听有人说它是黄金时,自己心里倒没底了。心里没底又很希望自己的宝贝就是黄金,于是他剪下一块,拿到银行里去卖,也就不失为一个农民能够想到的、请权威机构验证一下的法子。如果银行收了,那他的整个铜片,不就因此而成为价值不菲的黄金了吗?吕宏军先生说。

屈西怀为什么把金简当铜片?这还得从头说起。

金简之家缘何荡然无存?

1982年5月21日,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一个23岁、名叫屈西怀的社员,与其他几位社员一起,在嵩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一带执行上级安排的植树造林任务他们的家,就在嵩山之阴的峻极峰下。

当天下午5点来钟的时候,劳作了一天、中午也没休息的他们,就要收工了。望望天色尚早,屈西怀就约了几位朋友,说一块儿到峻极峰上耍一阵子。

在峻极峰上,他们耍的是一种在当地叫做放雷石的游戏。所谓放雷石,就是把山顶的石头滚下山坡,听那石头与山体碰撞后发出如雷击一般的轰鸣。石头一块一块地滚落,以玩耍名义邀集朋友的屈西怀若有所思,心却不在玩耍上。

据屈西怀讲,这全是因为自己前一天的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头天做梦,梦到嵩山发大水,过不了河,也回不了家。梦里,雨下得那个大呀,大得满嵩山的沟沟坎坎都是水,走到哪儿都过不去,都回不了家。老人常讲水是财,梦里发大水是人要发大财的征兆!

第二天,也就是5月21日,嵩山连半滴雨都没有自天而降,没有下雨,当然也不会发什么大水!但那个奇怪的梦,还是让屈西怀隐隐地有所期待他期待那个预示着他要发大财的美梦,能够应验。

眼看一天就要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发财!梦里不让回家,那就往山上走,爬峻极峰去!屈西怀回忆着。

一天的期望,就在这雷石声中慢慢地消磨着。发财梦难道就此破灭了?他多少还有些不甘心,于是抠住一块约一方见方的巨石的石缝这块巨石上有个竖直的、两三厘米宽的石缝,几乎就是巨石的中央。

他期望能有所发现,来兑现他头天夜晚的那个怪梦。

也就用小棍捅了几下,一个明晃晃的东西就露出来了

屈西怀说,于是,我顺手把它抽了出来!

啊!原来是块果子纸呀!屈西怀这样回忆当时自己的第一反应。所谓果子纸,就是当时流行的用来包裹点心的金纸这种纸,当然不是什么金质的,只是纸上镀了一层金灿灿的东西。

我顺势在衣服上一蹭,灰土脱落,夕阳下,金光闪闪。我发现它不是果子纸,比那纸硬。可能是个铜片吧!这是屈西怀的第二反应。

尽管他一天都在期待发一次大财,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铜片竟然是现在价值连城的武则天金简!铜片也不赖,拿回家,门坏了,修补一下,也算多少节约点儿材料费,有个用处!屈西怀当时也就想到了这些。

虽然也看到上面有些字,但大家都不认字。有字跟没字一样,谁都说不出个道道

屈西怀顺手将武则天金简一卷,揣到兜里。之后,他还不忘娱乐,将金简藏身的这块石头放了雷石,就和大家一起回家去了。

次日一早,屈西怀拿着铜片,来到表叔赵三的家里,并将事情的经过说给这位表叔听。

表叔是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虽然认识上面的几个文字,但也搞不清到底说了些什么。

但赵三的回答还是出乎屈西怀的意料虽然他一直在做他的发财大梦。

表叔说,这是金子。他说铜会生锈,金不会生锈。我断定这是金子,不会假的!

一席话惊得屈西怀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本要修补大门的铜片,竟然是金子!难道那个征兆财运的怪梦真的显灵了!?

回到家里,屈西怀用红布把它包裹好,藏进自家那用石头砌的老屋的石缝里,打算找个时间,送到登封城里让人家给鉴定一下。

此时,他仍恍如在梦,将信将疑但很快,屈西怀拾到宝贝的消息就引来千里之外的两个山东人。他们先是开出5万元的天价,继而信誓旦旦地立下血盟,说倘若他们转手得了高价,还会继续与屈西怀分享战果!

风起云涌,步步紧逼在钱与血面前,23岁的屈西怀顿觉自己命悬一线,但钱的诱惑,同样让这位贫穷的农民难以抗拒

保全生命,拿到金钱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绝伦,一位农民的生存与发财智慧尽在其中。欲知后事,请在五一长假后继续关注厚重河南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的后续报道。

1982年5月21日,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社员屈西怀在发财怪梦的指引下,在嵩山峻极峰上一块巨石的石缝里发现了武则天金简。图为嵩山峻极峰天中峻极碑,其后七八米远的地方就是屈西怀当年发现武则天金简的地方。

当初,得知自己无意间拾到的铜片是金子时,屈西怀大为吃惊。回到家,他就用红布把铜片包裹好、藏在了自家老屋的石缝里。图为屈西怀家的老屋。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

我是滨东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我在我的家乡已经整整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一切变化都被我看在眼里。今天,我之所以冒昧地给您们写这封建议书,是因为我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家乡附近山上的许多树木都被大量地砍伐了,过去一棵棵参天大树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丘。过去美丽的青山,现如今却成了荒山:裸露的岩石,贫瘠的黄土,残留的树桩。过去我们走进山里,到处生机盎然,鸟语啾啾,流水潺潺。可如今,那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家。每次雨后,大量的泥土就随着小溪流到山脚。大山再也不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了。

是什么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了?是那些滥砍滥伐的人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是那些毁坏山林的人只砍树换钱,却没有种树育林;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一次性用品的需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汤勺、一次性木碗……是人们胡乱挥霍,严重浪费资源的结果。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森林植被!

我们都知道,森林好比一堵天然的屏障,有了它,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便不敢来侵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些残酷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我国森林资源已经少得可怜,怎能再让我们任意挥霍呢?

放眼看看世界人民是怎么对待森林资源的吧!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目前人手一册的课本若能连续使用5年,将能节约多少新书,将有多少森林可以幸免于难!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你们救救那些树木吧!自然界里,如果没有了树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时候,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国将不再美丽动人,到处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没有一点生机,进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的我,对这种浪费资源、不顾子孙后代的做法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我特别向你们提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