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古刹 ∣ 900年前的深夜,捕蝗者说

游戏攻略05

高都古刹 ∣ 900年前的深夜,捕蝗者说,第1张

高都古刹 ∣ 900年前的深夜,捕蝗者说
导读:中国宋、金以前的早期木构古建筑 ,在其他任何地方已格外罕见,而在晋城、长治所属的晋东南地区这片“与天为党”的古老土地,则是满坑满谷,并且多不为人所知,都21世纪了,依然如遗世独立的早期古建筑桃花源,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以巨大的发现的惊喜! 比

中国宋、金以前的早期木构古建筑 ,在其他任何地方已格外罕见,而在晋城、长治所属的晋东南地区这片“与天为党”的古老土地,则是满坑满谷,并且多不为人所知,都21世纪了,依然如遗世独立的早期古建筑桃花源,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以巨大的发现的惊喜!

比如,高都镇东郊的这座土地庙。

这是一处实在不起眼的小庙,这种庙在晋东南多如繁星。即便你走近前,也看不出有何异样。直到,你与它心心相印——

推开那道斑驳的门,——

于是,一个沉睡了整整900年的世界再次苏醒。

“崇宁”,是北宋徽宗的第二个年号,崇宁癸未年,即崇宁二年(1103),史书记载,那一年,北方大旱,蝗灾肆虐。

而这两位,开封向严亭、洛阳严元珍,显然是从大城市请来的捕蝗专家,晚上借宿此土地庙,就着月光,刻下了这段题记。

然后,他们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直到900年后的某一天,有人鬼使神差推开这道门,走进这间土地庙,在这根古老的石柱前,与他们相遇 ……

1  

古镇高都 ,地处泽州县的东北部,丹河与源泽河交汇处。这里自古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为华夏祖先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年—5000年),高都的先民已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古镇老街西端,高都遗址留存至今,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公元前十七世纪,因商汤王伐桀,迫使夏桀王由原都安邑迁至高都。

“夏桀居垂”、“国始迁于垂”。

据说,当时桀王和爱妃妹喜就住在高都镇南垂棘山的天然石洞里。现在的保伏寨和垂棘山周围曾是夏朝都城的中心区域。

此后大兴修筑,屡经建设,高都逐渐成为上党地区最大的城邑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城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上党地区独有的以“都”相称的大城,也是来自中原的人们登上高高太行山后遇见的第一个都城,遂易名为“高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都始设县治,隶属于上党郡,所辖原晋城、高平、陵川三个县的地域。三国末年,曹魏封司马昭为“高都公”,高都遂成为晋国的发祥地。北魏永安二年(529)设置高都郡,其县郡治所先后历经800多年,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唐朝设立晋城县,高都从此成为村镇,归属晋城县管辖。 

高都的历史悠久不假,但最叫人惊讶的一座很不起眼的小镇,镇场中心区域却集中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时间跨度大,品类丰富,举世罕见。尤其是早期古寺古庙古观原貌留存,聚集了2座北宋木构和2座金代木构古建筑,实在是天下无敌。这要在南方地区,得好几个省加起来都未必能凑得出的古建筑精粹了。

2  

最早向往高都,是在泽州青莲寺。

青莲古刹遗世深山,国宝堆叠,唐宋古迹密布,乃每一位访古者的圣地。

而在青莲寺叫人惊叹不已的大美之间,有一处不起眼的题记,参杂在寺院内无数的题记碑铭之中,低调而沉默。

题记写道:“元符戊寅十月十日高平郡别乘河南叚约同晋城令耿敏尉、黄叔敖,因按田自琵琶泓至青莲寺,登掷笔台,步月临流,传觞赋诗。明日去宿 景德寺 。”

就这样,我第一次知道了距此地北向50里外的另一座北宋古刹,高都景德寺。

景德寺位于高都老镇的南街,和关帝庙比邻。前后两进院落,中殿向南至山门、向北至大殿的距离有些不同一般的长,前后院也显得特别空阔。可能在明代重建中殿前,寺内有三进而非现在看到的两进院。

第二次走进景德寺的时候,其时原本作仓库封起的砖墙已拆除,大殿露出它本来的面目,让你能够想见当年景德名刹缭绕的香火,吸引着翻越太行的旅人专程前来游访投宿。

就像我一样,从读到青莲寺题记那一刻起,缘分就这般注定,此后的许多年里,我三次到访景德寺,从最初的担心古寺早已不存于世;到后来的叹息,沧桑的古寺在一轮崭新的大修之后,古意尽失,遗憾地没有能够像西溪二仙庙或平顺龙门寺那般满分修复,而是朝着繁峙正觉寺的路子远去了。

所幸,“崭新”的景德寺的夺目光彩未能湮灭青石柱上的历史印记。

前檐的每根青石柱上都刻有明确的题记,有北宋元祐二年(1087)尹寨村河北社崔氏布施石柱记,有金泰和五年(1205)匠人绘制大殿壁画记等。

据《凤台县志》记载,景德寺创建于唐代,初名慈善寺,宋景德四年(1007)赐名“景德寺”。

景德寺在宋、金时期曾为一方胜迹,当时的各方社会名流都会到此一游,参禅悟道,品茗赋诗,好不热闹!

3  

当景德寺以禅宗法堂的面貌热闹之际,高都古镇的人民显然不满足于只有一家法堂的局面,参禅毕竟要有慧根,普通老百姓更多地倾向于实用主义,于是在镇子的东首建起了另一间不同类型的大庙,东岳庙。

高都东岳庙 创建于金代大定年间。建筑群落保存完整,主殿天齐殿为金代大定年间的原构,其余为明、清建筑。

天齐殿为晋东南当地宋、金建筑中比较典型的方三间歇山顶殿宇,前檐辟廊,檐下用石柱;殿门的青石门框雕凿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殿内的神台雕凿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都是图案精美、工艺精湛的金代佳作。

由于清代紧挨着大殿在月台上盖了间报厦,故而主殿正面被部分遮挡,好在遮不住石刻的风采。东岳庙青石门框上的荷花牡丹和化生童子线刻图、门墩石上的乖巧伏狮,俱是工艺精美,赏心悦目。门框顶上还刻有“大金国”题记。

天齐殿内供奉齐天大帝,尚存金代彩塑五尊,后代有重装。塑像背后有清代补绘的壁画,艳丽动人。

4  

高都古镇,满街都是这样的精品古建。

比如这座 玉皇庙 ,我们从门口经过,压根没打算多看一眼,毕竟瞅一眼大门实在太新。

幸好右侧的门开着,当我们快要走过去的时候,不小心又朝门里瞄了一眼,这一眼下去,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正对偏门的那间偏殿,看着就有情况。

于是退回来,恭敬入内,近前观看,击节赞叹。

这间小小的东垛殿,檐下四根青石柱,四棱抹角,上端刻有金代承安四年(1199)的布施题记。石柱以减地和线刻的手法雕满了化生童子以及龙凤花草;图案之精美,技法之精纯,工艺之精致,直逼泽州冶底岱庙同题材作品的顶级水准,配得上你能想出来的最好的赞美的词语。

垛殿殿门的青石门框保存完整,同样布满了雕饰,可惜人为破坏,图案已经模糊不清,但门楣上金代泰和八年(1208)的施造题记尚清晰可辨。

玉皇庙的主殿虽然已经重建了,但这间偏殿独独保留下来,冷眼瞅着你,印证着高都这个古镇的举世无双,不同凡响。

而这种级别的精工细作的古建筑,在这个浑身散发着独孤求败气质的镇子上,不过是区区市保而已。

5  

所以,当我们向老乡打听到,镇子附近还有座破土地庙时,收拾起初始的怠慢,沿着错落的巷子摸过去,誓要向高都所有的古庙致敬!

凭着在山西摸爬滚打多年下来的嗅觉,我们在镇子边缘闻到了土地庙的气味。

不得不说,山西大地许多好庙外观都不咋地,但还是没有一座庙,外观之不起眼能到高都土地庙的地步。

就像一个国王,穿了一身乞丐服,躲在偏远的村子角落的柴草堆里睡大觉。

你专程来寻他,好容易走到面前,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种穿着格调,里面能有真材实料?

好在院子内黄花盛放,颇有可观,满目的花丛将我们引导到了这间原本应该是拜殿的砖房的后面,抬眼望见后殿檐下两朵美丽、硕大的斗拱。小建筑,大斗拱,俨然宋风!

这先抑后扬很刺激也很意外。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这则题记——

“开封向彦亭,洛阳严元珍,捕蝗宿此。崇宁癸未孟秋十有八日题。”

十多年来走遍山西,这是访古路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土地庙本身极为常见,全国各地都有,本不稀奇。

我老家村子前面就有一间土地庙,小时候逢中元节祭祖之类的都要跟着奶奶去上香。地处经济社会发达的苏南地区尚且如此,何况他地。

高都这座土地庙也一样,太不起眼了,以至于连高都镇本地都没有人重视它,在高都旅游图上,压根就没有把土地庙标上去,直白的无视。

但是这行北宋题记,任谁都无法忽略。

崇宁癸未,听起来很陌生。但提到崇宁二年(1103),古建发烧友们一定耳熟能详,《营造法式》即在此年刊布。崇宁癸未正是崇宁二年。

崇宁二年,诸路蝗。

蝗灾在古代中国不是稀罕事,从夏商开始,中国便有蝗灾的记载。据《中国飞蝗生物学》一书统计,在近代以前中国的2000多年里,“大规模的蝗灾达到804次,平均3年发生一次”。

古早的时候,人们拿蝗虫没办法,闹蝗灾就看作是天象异变。

直到唐代姚崇首开“捕蝗”先例,以过人的胆识和宽广的胸襟,力排众议,坚持灭蝗政策,农业收获才得以大改观。

到了宋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蝗虫为害,伤食田苗,流行虽系於天灾,除荡亦系於民力”,开始大规模人为干预治理蝗灾。宋代朝廷就颁布过“除殄蝗虫种子法”、“捕蝗法”和 “诸州官捕蝗之罚”等。

米芾任雍丘县令时,就因为邻县蝗灾蔓延怪罪于他,而写下了致楚州长官书札《捕蝗帖》。

然而捕蝗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所以便有了这两位来自京师的专业捕蝗者,向彦亭,严元珍,俩人没有职衔,但姓名文雅,不像是市井之徒。

他们千里迢迢北渡黄河,经羊肠坂,翻太行山,“蝗虫日来复满野,府帖夜下还呼舟”,进入山西,人困马乏,留宿高都,“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

土地庙前,夜色如水,月华流瓦,兴许是睡不着,便起来刻下了这几行字。

至于睡不着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的捕蝗任务的艰巨。

据《文献通考·物异考》:

徽宗崇宁元年夏,开封府界、京东、河北、淮南等路蝗。

二年,诸路蝗,令有司酺祭。

三年、四年,连岁大蝗,其飞蔽日,来自山东及府界,惟河北尤甚。

这两位不速之客正是来自于诸路蝗的崇宁二年,在土地庙,这个奉祀土地之神的庙堂内,他们推开小庙的大门,刻下这几行小字后便和衣而卧,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他们是相约结伴而来的吗?还是恰巧路上碰到了一起?

他们是以个人的名义作为捕蝗专家来的吗?还是代表了官方的“蝗虫防控中心”?

他们是因为守护土地而专门夜宿村野的土地庙的吗?为什么不是借宿在镇子中心更繁华、在宋代已经名声显赫的景德寺呢?

土地庙是奉祀土地的保护神;蝗灾来袭,捕蝗者出现在这里,成为了土地真正的保护神。

他们不仅保护了土地上的粮食,还顺便通过随手写的几个字把古庙创建的年代下限推到了北宋。

建筑无言,是历史和文化赋予了其生命力,使其变得愈发生动和有趣起来。

于是三次来高都,我总要来这里看一看,从最初的萋萋芳草,到如今的落架大修;从最初的无人知晓,到如今的晋级省保。

每次面对着这几行字,我都会想起900年前的那个深夜,两位捕蝗者赶路夜宿的情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不由得想起那句话: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于是这座小庙名垂乡间,其实它真正供奉的不是殿里浓妆艳抹的土地爷,而是青石柱上留名的真正的英雄,护佑一方平安的英雄。

为民请命者,永垂不朽! 

                 -END-

         撰文|筱溪听泉

         摄影|筱溪听泉

沈周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

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中文名:沈周

别名: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

国籍: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公元1427年

逝世日期:公元1509年

职业:绘画大师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明代绘画大师

创建吴门画派

代表作品:《庐山高图》、《石田集》、《夜坐图》

享年:82岁

儿子:沈云鸿

人物生平

沈周,字启南,是长洲人。祖父沈澄,在永乐年间被推举为人才,但不去做官。他住的地方叫做“西庄”,每天安排酒宴款待宾客,人们都把他比作顾仲瑛。伯父沈贞吉,父亲沈恒吉,都清高而隐遁。建有竹子做的屋子,兄弟二人在其中读书。擅长作诗和绘画,连奴婢也懂得写字撰文。镇里有个叫陈孟贤的人,是五经博士陈继的儿子。沈周年少的时候跟随他游学,得到他的指点和教导。沈周十一岁的时候,到南都游学,写了一百首诗,呈上给巡抚侍郎崔恭。崔恭当面出题考沈周摹写《凤凰台赋》,沈周拿起笔立刻写好,崔恭长声嗟叹,认为沈周很奇特。到了沈周长大后,没有书不看。写文章模仿写《三都赋》的左思,写诗模拟白居易、苏轼、陆游,而书法则模仿黄庭坚:都被当时的人喜爱看重。他在绘画上特别擅长,评论的人认为是明朝第一名。

郡县太守因为沈周有优秀的才干而要推荐他为官,沈周根据《周易》占卜,得到了“遁”卦的第九五爻,于是决心隐居起来,逃避尘世。他所住的地方有流水、竹子、亭子、房舍的美景,图画、书籍、焚香的炉鼎和酒杯充足而交错摆放,四面八方的名人来拜访他,追随他,以致没有空闲的日子。他风采特异,才华出众,在当时十分显着。侍奉双亲十分孝顺。父亲去世后,有人劝勉他做官,他回答道:“你难道不知道我母亲得靠我维系生命吗?我怎么能离开他的膝下?”他居住一直厌烦进入城市,在外城外面购置了可暂时住下的安适住所。如果有事的话,就去那里一下。到了晚年,隐藏自己踪迹只担心不够幽深,前前后后巡抚王恕、彭礼都用礼节恭敬地对待他,要留他在自己的官府里,但他都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了。

有个郡里的太守征集画工来彩绘他家中的墙壁。嫉妒沈周的村里人就上报他的姓名,沈周于是遭到抓捕。有人劝沈周去拜访王公贵族以便求得赦免,但沈周说:“我前去服役,这是义务;但要我去拜谒那些王公贵族,难道不是更加耻辱吗?”完成了所服务的劳役才回家。不久以后,太守入宫朝见皇上,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就问太守道:“沈周先生还安康吗?”太守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随便回应道:“他没事。”拜见内阁,李东阳问他:“沈周先生有信吗?”太守更加惊愕,又随便回应道:“有信,但还没送到。”太守出来后,仓皇拜见侍郎吴宽,问他“沈周先生是什么人?”吴宽详备地说明沈周的样貌。太守询问周边的侍从,这才知道原来就是彩绘家中墙壁的先生。等到回来后,亲自拜访沈周家,拜两下,把过失归结于自己。

沈周因为母亲的缘故,终身不愿到远方游历。母亲九十九岁才去世,沈周也活到八十岁。过了三年,在正德四年去世。

艺术作品

画作

《仿董巨山水图》轴(作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这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成卷)、《卧游图》。《东庄图》、《牡丹》、《盆菊幽赏图》、《烟江叠嶂图》、《庐山高图》。

文作

《记雪月之观》

作品原文

丁未之岁(1),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霁(3)。风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5),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_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6)。寒浃肌肤(7),清入肺腑,因凭栏_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12),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13),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14),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15),然老气衰飒(16),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17)。仍归窗间,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19),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笔之。

作品译文

丁未这一年冬天,天气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开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气放晴。但依然寒风肆虐,冰封雪冻,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银装素裹。当晚,明月升天,雪月相映,我坐于纸窗之下,感到明亮无比。于是添加衣服出门,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小楼临着溪水,(溪水)清澈见底,四周覆盖着皑皑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层白银,又如同水银泼了一地,晶莹闪耀,人的肌肤也被映照得晶莹洁白。明月映照着寒冷的水波,树影在水中摇曳,如同镜子中映照着的头发,历历分明。清冷的寒气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着栏杆而上。仰视,茫然无际;俯视,混沌一片。不觉间呀然惊叹不止,久久地凝视着不愿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与外物融为一个整体,自己同周围的环境都变成了一份神奇的景观。上苍将我放置于宇宙之间,这份景致竟然无以用笔画来传达,也不便用文字来铺陈、传达于没有亲临这份情景的人。这样看来,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吗?同时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应该比这里更为壮观,那里雪月辉映的景致应当更为神奇。我的思绪因之而驰骋于四面八方,很久才回过神来。茫无边际的思绪无法平抑,可是因为年老身体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袭。于是便放声歌唱走下小楼,此时已过二更。回到窗前,独自端坐。想到这辈子这样的景致并未多见,并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变着,很多都已经茫然与模糊。于是我用笔记下了这次经历。

诗作

庐山高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不崇丘园肥遁七十*,著作白发如秋蓬。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于其中。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咏帘

绣雨衔花她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扬花燕子争?

题画

嫩黄杨柳未藏鸦,隔岸红桃半著花。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

送允晖

陆郎几宿春山去,山鸟山花尽有情。白李红桃塞行路,黄鹂留客两三声。

题柯博士敬仲竹枝

紫烟吹湿碧琅_,识得奎章墨未残。莫问先生归去事,江南春雨杏花寒。

栀子花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溪亭小景

幽亭临水称冥栖,蓼渚莎坪咫尺迷。山雨乍来第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

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

雨晴月下庆云庵观杏花

杏花初开红满城,我眠僧房闻雨声。侵朝急起看红艳,对房两株令眼明。

还宜夜坐了余兴,静免蜂蝶来纷争。嫣然红粉本富贵,更借月露添妍清。

青苹流水未足拟,金莲影度双娉婷。庭空月悄花不语,但觉风过微香生。

老僧看惯不为意,却爱小纸燕脂萦。高斋素壁可长有,不由零落愁人情。

主要影响

艺术成就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中年成为画坛领袖,技法严谨秀丽,用笔沉着稳练,内藏筋骨。晚年性情开朗,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浑。纵观沈周之绘画,技法全面,功力浑厚,在师宋元之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进一步发展了文人水墨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被誉为吴门画派领袖。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宋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艺术风格

综述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在继承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画风、兼营南宋院体风格,形成构图严谨、笔法工整、布局缜密的风格后主要取法吴镇,兼营倪瓒、黄公望等人画法,形成其构图简练、用笔凝重、笔墨浑厚苍茫、草草而成的特点。从绘画风格上来说,大致可分为奠定基础的早期,形成与发展的中期,笔墨浑厚、线条老辣、意境深远的晚期三个阶段。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后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

早期

沈周出生在艺术世家,这是其他人少有的优势。他七岁拜陈宽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十五岁正式拜刘珏为师学习绘画,在二位严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学习诗文与绘画。沈周在三十七岁(1463年)自认为已经走出了绘画的习作阶段。据考证,1461年以前,沈周流入社会的画甚少,也不见他以画会友送客的记载。但到了1463年前后,即天顺朝后期,沈周的绘画作品则予以赠人或出现在社会活动中。

中期

四十岁至五十岁为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粗沈”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沈周在这阶段的山水画法主要取法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兼学董源、巨然,形成细密风格特征,同时又不局限于家学与王蒙或宋画风格的影响,旁及吴镇、黄公望、倪瓒等的画风。其绘画作品的样式由繁入简,由细入粗,且向大幅拓展。而在绘画题材上多取材江南田园风景,并以画家的独特情思融入笔端,表现出苍茫厚重的山水情境,作品已显现出“细沈”向“粗沈”转化的趋势。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转型期大致是五十岁至六十之间,此时期为沈周的“粗沈”风格定型期。在这阶段,他一方面继续师承元四家,另一方面尝试着技法的创新,在探索与实践中成功地演绎了王蒙、董源、巨然、黄公望、米芾、倪瓒、吴镇等的画法。而中晚期的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主要取法吴镇,并在继承与演绎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成功地将黄庭坚书法笔意融入到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表现当中,使其绘画形成“粗沈”的个人面貌。

晚期

沈周山水画艺术的绘画晚期是六十岁以后。这时期沈周的绘画,将吴镇多变的笔墨之道、王蒙画风中的细密厚润和黄公望笔法的雄伟潇洒融为一体,“集诸家之法”而形成一种练达、浑厚、苍茫、苍润的山水画艺术风格,成功地表现出了一个画家对自然的阐释、对笔墨的释放和自我精神的表现。他晚年的作品用笔沉稳,浑厚简达,湿润苍茫,雄健而坚实,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真正意义上的“粗沈”风格特征日臻成熟。

作品收藏

沈周的代表作品多藏于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图》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卧游图》等。南京博物院也藏有沈周精品,其中有《东庄图》、《牡丹》轴,此画作于1506年,当时沈周已81岁。辽宁博物馆藏有两幅沈周的杰作,一幅是《盆菊幽赏图》卷,画面中树石茅亭,亭中饮酒赏菊者三人,意态优闲,布势疏朗,景物宜人。另一幅是《烟江叠嶂图》卷,作于正德二年(1507年),笔墨之运用,随心所欲,满纸烟恋,诚属沈周82岁晚年杰作。

此外,台湾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沈周极有名的《庐山高图》轴。如能亲眼观赏到这些作品,既可得到极佳的艺术享受,又能了解沈周的作画特点,有助于分辨真伪。

人物轶事

沈周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学识渊博,富于收藏。交游甚广,极受众望,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从不拒绝。沈周的绘画作品气韵生动,文徵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沈周亦在其中,隶往摄之,沈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谒贵游可勿往。”沈周答曰:“往役义也,岂有贱哉?谒而求免,乃贱耳。”

弘治十一年,长洲新来的曹太守,想征召当地有名的画工把府中装饰一番。衙门里有一个嫉恨沈周的小吏,看新太守对当地名流不熟悉,就把沈周的名字写在其中,让堂堂画家去做小工的活计,也算羞辱他一回。于是衙门里当差的征召沈周进城服劳役,为太守作画。

此时,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王鏊等,都是沈周过从甚密的挚友。不料沈周却淡然一笑,其后,沈周果然每天到太守府画画,早出晚归,乐在其中,一干就是几个月装修完毕,曹太守亲自来验收,还特地赏了他几文钱。不久,曹太守到京城述职,吏部尚书随口问道:“沈先生近来身体好吗?"曹太守不知所云,又不敢细问,只好含含糊糊地回答:“他身体挺好!"改天曹太守又去拜访李东阳。李东阳独独问他:“沈先生有书信让你带来吗?"曹太守茫然不知所措,只好信口应道:“有书信,只是还没送到。"

慌忙退出之后,曹太守赶紧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吏部右侍郎吴宽,问他:“长洲的沈先生是个什么人?"吴侍郎详细向他说了沈周的情况。曹太守这才知道,沈先生竟然就是那个给他绘饰墙壁的老画工。他吓得汗流浃背,自京城回到苏州,曹太守连家都没敢回,就直奔竹庄,一再向沈周道歉。

人际关系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

史料记载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牧宾,人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_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后世纪念

沈周墓和沈周故里公园

沈周故里和沈周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据了解,阳澄湖镇是明代“吴门画派”鼻祖沈周的故里,1509年,沈周病逝,葬于相城西笺圩,也就是如今的现阳澄湖镇西宅里,由文徵明写行状,王鏊撰墓志铭。

沈周墓占地5亩,四周有小河环绕,并筑青石罗城,封土高约3米。墓前有墓坊遗迹青石柱二根。沈周后裔沈彦良于1928年重建敬山顶碑亭一座,内有明王繁书《沈隐士石田先生墓志铭)}、明张宣撰《故沈良琢妻徐氏墓志铭》、(故孺人徐氏墓志铭),1928年施兆麟撰《沈氏碑刻亭记》,1921年清末遗老吴荫培题《明处士沈石田先生墓》碑等,现均保存在墓亭内。

1993年原湘城镇复修了墓碑亭,重立了青石墓碑;1956年,沈周墓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吴县文管委曾出资修缮沈周墓,2002年,阳澄湖镇政府也出资再次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2004年阳澄湖镇以沈周墓为轴心,把前后池塘和周边闲地串连成景,建成了沈周故里公园。

沈周书画传承馆

2017年3月28日,阳澄湖镇湘城小学举办了以“传启南书画,承沈周艺文”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沈周像揭幕、举行书画捐赠仪式、启用沈周书画传承馆。沈周书画传承馆由湘城小学筹建。该馆于当天正式启用,集中展示了沈周的人生历程、艺术追求和道德精神。作为陈列沈周生平事迹、展览沈周高仿书画代表作品、展示学生获奖作品的平台。

后世研究

阳澄湖镇一直注重收集整理沈周书籍、画册。共收集到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沈石田》画册、1984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沈石田》等两本早期画册,以及多套《沈周书画集》、《沈周·山水册》、《沈周绘画作品编》和《沈周·中国好丹青大师条幅精品复制》等多册文献资料。在对沈周生平和作品有了较深入研究后,阳澄湖镇筹划成立“沈周研究会”。

沈周品牌

在湘城小学设立以传承吴门画派为主题的“启南书画苑”,邀请多位当代“吴门画派”著名画家定期来校指导,并在成立“沈周书法社”“沈周绘画社”“沈周文学社”等学校社团的基础上,每年定期开展为期一周的“沈周文化艺术节”,集中展示“沈周文化”的传承成果;2016年起,阳澄湖镇开设“沈周讲堂”,沈周后人沈依民担任第一讲的主讲人,为师生们讲述先贤沈周孜孜不倦创作书画的钻研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开展“沈周好人”评选,并举办“沈周文化研讨会”。2017年起,举办为期2-3天的“沈周文化节”。2018年9月,阳澄湖镇与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签约成立“沈周文化研究院”。

2018年9月21日,沈周文化园举行3场沈周文化研讨会,包括“沈周文化产业”论坛、沈周的为人与家风、沈周的艺术造诣及在艺术界的影响力,20多名国内外知名文化产业专家和沈周文化研究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2019年10月,阳澄湖镇联合中国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文联,举办全国首届“阳澄湖”艺术节。阳澄湖镇将打造一条“沈周文化带”,从沈周墓起,走沈周路,过沈周村,到位于湘城老街的沈氏祠堂,把阳澄湖镇中心片区打造成一座独具文化特色的“沈周小镇”。

画作赏析

《庐山高图》

明代画家沈周作。立轴,纸本,淡设色,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此图构图、布局颇具匠心,黑色浓淡怪次逐渐变化。作者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进而形成转折交搭的层峦,再位置大小林木、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疏密,松紧,有条不紊。《庐山高图》是沈周四十一岁时为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的精心之作。此画仿王蒙笔法,图中山峦层叠,草木繁茂,气势恢弘。画面右下角山坡,两棵劲松虬曲盘缠,形成近景;中景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水帘高悬,飞流直下,两崖间木桥斜跨,打破了流水飞白的呆板,两侧_岩峭壁,呈内敛之势。瀑布上方庐山主峰耸立,云雾浮动,山势渐入高远。构图由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_岩、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自下而上,由近及远,近、中、远景相连,一气呵成,贯串结合而形成S形曲线。这种构图法很像南宋院体的程式;近景的处理也和马远的“一角”之景十分相似。全图群峰直插,回环掩映,争奇竞胜,实在是大家手笔。此图作者自识“庐山高”篆书,并题古体长歌一首,末识“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陈宽字孟贤,号醒庵,学识渊博,工诗。具唐人法,亦善绘画,曾为沈周师。陈宽祖上是江西人,所以此图写庐山之“高”,以为象征。

《庐山高图》是沈周祝贺老师陈宽70寿辰而创作的巨幅山水。陈宽祖籍临江(今江西清江),所以画家描绘江西庐山之高,象征老师的道德高尚,同时表示对老师的崇高敬意(这种象征意义取自《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以高远法布置画面,山峦重叠,草木繁茂,结构严谨,气势雄伟。画面下段近景一角画山根坡石,劲松杂树。中段以庐山瀑布为中心,飞流直下,其中两崖间斜横木桥,打破瀑布直线的单调。同时瀑布左侧崖壁的石块纹理具有内向的动势,与右侧位于中心的山冈岸壁,似乎产生一种力的碰撞,从而加强山冈向上的张力。下段两株高大的劲松,其姿态明显与中段山冈向上的趋势相呼应,把观者的视觉自然引向画面上段,使近、中、远景自下而上气脉相连。上段主峰雄伟,两边奇峰兀立,云雾浮动。主峰给人以崇高雄浑,厚重质朴之感,似乎寓意老师的宽厚博大的人格精神。《庐山高图》是属于所谓“细沈”之作。这幅画在画法上是借鉴元代画家王蒙的技法,山峰多用解索皴,笔法稳健,充满着强烈的节奏和力感。中段山冈用折带皴,与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画法有些相似,墨色较淡,皴笔精细,表现出崖壁的险峻。左边崖壁先勾后皴,墨色较重,并以焦墨密点,显得苍郁幽深。整个画面山石、层岩,稠密交叠,一峰一石,作者都以干笔万笔的皴、点。组成浓淡、疏密的远近层次,和朴茂苍郁的艺术情趣。而且细节之处,如山中自云,山上的杂树小草,石阶、小路,以及人物等都画得一丝不苟,显示出画家的旺盛的精力和严谨认真的创作精神。然而,由于作者在画法上尽力模仿王蒙,企图重现元人的嘶风,尽管他画得很美,但从整体看却缺少元人那种不激不励的平淡天真的趣味,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做作的印象。

苏州的古建筑除了粉墙黛瓦飞檐翘,还有保存相对完好的纯居住民国建筑群同德里。

苏州古建筑的苏派建筑风格和特点:**黛瓦,体量小而轻巧,低层高密度,错落有致,有多数建于沿河,形成前街后河,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情。

旧事古城南北居民较少,所以形成“南园”,“北园”,城内独特的双棋盘格局,形成坊巷与水巷平行,若南北向坊巷,则就民居建筑的朝向就产生多种情况:东西向,东门南向,西门南向,西门北向等。

扩展资料

衙署、祠堂和文化性建筑,这类建筑因封建制度和历史的原因,平面布局强调中轴线和规整严谨。设照壁、牌坊、门前立旗门杆和石狮座,辕门后在中轴线上组合数进院落,或在中轴线两侧设左右几路,院落两旁一廊庑高墙配列,供仪仗及祭从人员用。主体和重要建筑,采用殿型建筑形式建造,子要建筑用硬山式。

从规格上看,殿庭建筑最高规格则用重檐庑殿式更具雄壮肃穆的使人崇敬的风貌感。从整体上看,苏州的省、府、县的衙署、名人之地,所具有明显的这类建筑的苏州地方特色风貌,宋代殿庭建筑早期用青石柱,上置木斗拱及梁架。

宋后期则仅檐柱用石,其他系全木构(如三清殿)。明代则用全木结构(如大成殿)。晚期的殿庭建筑则用清制与地方做法组成。

  记得唐朝诗人杜牧曾在诗中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想象当时佛寺是有多盛行。在 中国著名景点 中泉州就有一座从唐朝垂拱二年流传到现在的寺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的历史吧。

  开元寺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大开元寺溯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初名“莲花寺”,后几经易名,至唐开元26年唐玄宗下昭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元至元22年合120院为一禅刹,始称大开元万寿禅寺。

 开元寺寺址本是黄守恭的桑园,相传“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神之,即舍为寺”,因此,开元寺得名“桑莲法界”。它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也是全国佛教重镇――福建的骄傲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主要建筑

天王殿

开元寺的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殿内石柱为梭柱,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所书。石柱上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该对联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藏经阁

藏经阁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

 大雄宝殿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遗物。大殿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通高20米。前檐重檐下横匾书“桑莲法界”四字。殿内减柱造,共有86根大石柱,承托抬梁式木构架,号称“百柱殿”。殿内斗拱共76朵,分布在周圈和前槽,其中明、次、梢间各有补间铺作两朵,尽间仅一朵。斗栱上雕有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身,雕刻精美。

 甘露戒坛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攒尖顶,四周环廊,占地645平方米。坛有五级,最高一层供奉明代卢舍那佛坐像木雕。开元寺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檀。

 东塔

泉州开元寺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宝庆三年改七级砖塔,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佑十间重建,高48。24米。

 西塔

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初为七级木塔,称“无量寿塔”。北政和四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斯通亨奇巨石阵位于英国威尔特郡,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巨石建筑群。它的形式显示了古人对构成整体的各部分比例的透彻理解,还显示了当时建筑者非凡的数学才能和构造能力。同时,这里特有的远古氛围,还使它成为人们回溯历史的起点。巨石阵分三期完成,为圈环状,布局令人叹为观止,巨大的青石柱,部分重达30吨。斯通亨奇巨石阵在当时的作用至今尚是一个谜,但多数人认为它们与天象相关,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先民们顶礼膜拜的神庙。

洞塘深山藏古寺

文/罗安会

夏至,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我们驱车到江津洞塘村深山处的泡桐坪,这儿山路弯弯,山高林密,车象甲壳虫一样爬行在山路上,费劲地往山华寺古庙遗址进发。

这次深山之行,是对三百多年前的古庙山华寺调研,考察它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越野车从洞塘永存学校出发,沿途山庄田野、田畴竹林,继而山峦叠嶂、沟壑溪流、山脉逶迤起伏,一路风光美景;密密匝匝的树木从车窗滑过,沿途人烟稀少,穿过国有林场,翻过座座青山,车道两旁,保护森林,禁止用火,一块又一块的警示牌醒目,近一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泡桐坪山顶。

开车的女司机邱月,兴呵呵的笑着说:“到了,到了”。她50开外,中等身材,微胖,她性格直爽,从快言快语中,一听就是一位既会经商,又有头脑的文化人。她就是创办洞塘永存学校的校长兼董事长邱月,这次充当我们的司机兼导游。

邱月邀请我们到山华寺,让我们对这儿的 历史 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它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以打造 旅游 文化景点。

荒废的山华寺,十分苍凉。破败寺庙的青石围墙前,一块醒目的招牌吸引了我的目光,江津区文广新局设立的文物点,“山华寺碑刻,云峰寺遗址保护”。从寺庙石墙体的建造,一看便知 历史 久远;二十多根巨大的石头柱,柱子与横梁采用石榫卯,构建如丝按扣,造寺庙人的工艺技术精湛,从寺庙前的石牌坊记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在荒野之中,石柱屹立不倒,可称奇迹。邱校长介绍:山华寺的建筑非常宏伟,有上中下三个殿,殿中供奉着千手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菩萨。那时候,这寺庙香火旺盛,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的人络一不绝。

山华寺,修建在这高高的山顶,泡桐坪平坦而开阔,从那一根根矗立于山顶之中的巨大石柱,历经风雨的洗礼,光滑的青石柱上,显露出一些斑驳痕迹,这是 历史 印记,当年,这儿四位法力高深的大能菩萨荡然无存,只能从石墙石柱石梁上的雕刻图案中知晓,它的精美,透出当年那些工匠们的智慧。

我问邱校长,这些三人合抱的粗壮石柱,工匠们如何将它矗立在庙堂之上的?这么多的青石产于何地?是官方建筑还是民间修造?我一问,邱校长笑答道,县志、碑文中有记录,看来她还略知一二。

寺庙前,近千平方米的宽阔青石坝,用一磴一磴的石砖紧密相连,石坝上苔藓满布,有少量的枯草从丝缝中冒出,任凭风雨侵蚀洗礼,仍然光滑细腻;坝子周围树木参天,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石坝前,一块约三米高,宽两米的功德石碑上,刻有密密麻麻的颜体字姓名,由于时间久远,不少文字被人为铲除,若隐若现,只能连估带猜,上面有清康熙年间,青石产于洞塘尖山岩等……不过,石碑两边的玄冠上的对联,仍清晰可见,“X曰沽名要誉 滇知崇德重功”,字行间,斑驳的石碑剥蚀,石缝隙中,留下石质风化迹象。

唯有石坝的左侧,一幢青砖青石青瓦砌的老式民居瓦房格外显眼,略高五米,墙体及房柱,不少是古寺庙中的砖瓦石料,这房屋有三百多平方米。邱校长说,此房修建于五十年前,房东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在特殊年代,他组织一些农民学生到寺庙破“四旧”,寺庙被拆除,把拆下来了材料修建了自己的房子,他还组织人员,将庙内菩萨抬到大堰水库中沉水了。后来,这个社员第二年因得病死了。此房门紧锁,锈迹斑斑,房前屋后,灰尘扑扑,蜘蛛网密布。邱校长说:“在洞塘开办永存学校近20年,多次来这儿,看到这房子都是’铁将军’把守”。

从网料记载,山华寺是一座 历史 悠久的寺庙,又名云峰寺。明末清初地仙风水宗师陈作龙,入仕途不久,看破官场黑暗,云游全国,到江津与科举进士时的同窗王叔祥游历于此,作诗一首:云峰寺,彩龙岗前气脉真,好比秦王乱点兵,天穴早被古庙占,地穴黄花遍地生,左有营盘旗山现,右有文笔透青天,朱盒纱帽向上摆,蕊中开花穴前真,如有点生龙穴位,子孙朝中作将军。由此可见,这儿是个风水宝地啊!

又有文字记载,清澈的湖水做镜子,清翠高山做屏风。水天交接,苍翠交错。就算邓尉、玄墓,也未必真正欣赏到此山的奇妙。

为勘测究竟,邱校长还带我们去看大堰水库中残损的菩萨。我们走的是一条杂草丛生,苔藓斑斑的青石板大路。她说,这是一条通往贵州的茶马古道,我们沿古道一步一步台阶往下走,来到水库边一看,下雨后的水库,雨量充沛,水里什么也看不见,只见大堰水库宽大,向纵深延伸,四周树木葱茏,水库的水,终年不断流入笋溪河……

我们又来到离水库100米左右的一口古井,井旁刻有“龙水井,乾隆御笔”。我很怀疑,此龙水井,真是乾隆御笔吗?

这大山深处,曾经烟火气息十足,而今却人烟稀少,落寞了。

我们下山,来到了邱校长的永存学校,这里文化氛围浓郁,环境优美,绿树环绕,鸟语花香。邱校长谈到,准备以学校为载体,将山华寺、云峰寺景观文化, 旅游 文化,教育文化互为一体打造,相互发展。

我们祝愿邱校长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字:1967个

作者简介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江津区作协副主席。

202176于四面山

开元寺的历史背景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于是改名为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长寿元年改兴教寺,神龙元年又改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

乾宁四年王审邽重建。南宋绍兴二十五年被毁,寻重建。元代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至正十七年又被毁。明洪武二十二年僧惠远重建。永乐六年扩建。万历二十二年重修,崇祯十年总兵郑芝龙等重建大雄宝殿。

民国初年,转道和尚任开元寺主持及慈儿院院长,转物和尚任开元寺监院,圆瑛法师任开元寺都监,共主修缮,改原时难全其功。

1960年重修拜亭和大雄宝殿。1973年政府拨款重建东、西廊。1989年后接受海外侨胞捐资,先后重修大雄宝殿、山门和准提禅院。196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开元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的建筑格局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

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以上内容参考-开元寺

著名的“魔圈”巨石阵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台之一。它位于英格兰阿姆斯伯雷小镇西面约3000米处。根据考古年代测定,它大约建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全部工程延续了千年之久。建筑中包括从300多千米外水陆兼程运来80多根每根重5吨多的青石柱,以及从数10千米外搬来的重达45吨造石门用的大块砂岩。巨石阵外围有均匀排列的56个坑穴,可能是用于立标杆的坑洞。

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尔德·霍金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算出“夏至”这天,从英格兰巨石阵圆圈的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进来。而在其他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成直线。它的外围坑洞可以用来预报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