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乾隆来一场荷花之旅-为什么乾隆要多次下江南?他下江南真的只是为了玩吗?-纪晓岚佚事-弘历是哪个皇帝,乾隆皇帝“弘历”简介-乾隆下江南时每次都住哪?

游戏攻略08

和乾隆来一场荷花之旅-为什么乾隆要多次下江南?他下江南真的只是为了玩吗?-纪晓岚佚事-弘历是哪个皇帝,乾隆皇帝“弘历”简介-乾隆下江南时每次都住哪?,第1张

乾隆来一场荷花之旅-为什么乾隆要多次下江南?他下江南真的只是为了玩吗?-纪晓岚佚事-弘历是哪个皇帝,乾隆皇帝“弘历”简介-乾隆下江南时每次都住哪?
导读: 乾隆处乱不惊成为官方记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他的一段传奇。这个年轻人冷静地盯着向其猛扑过来的愤怒的熊的故事,象征着乾隆拥有特殊的力量来统治国家,他注定会面临帝国内外同样凶残的敌人。 《乾隆帝》美欧立德(MarkCElliott) 让时光

乾隆处乱不惊成为官方记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他的一段传奇。这个年轻人冷静地盯着向其猛扑过来的愤怒的熊的故事,象征着乾隆拥有特殊的力量来统治国家,他注定会面临帝国内外同样凶残的敌人。

《乾隆帝》美欧立德(MarkCElliott)

让时光回到1735年。4月,乔治国王最喜欢的作曲家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Gee Frideric Handel)创作的歌剧《阿尔西纳》(Alcina)在伦敦的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首次公演。9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第11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Johann Christian)出生在莱比锡,他后来成为莫扎特(Mozart)的老师。就在小巴赫出生后不久,瑞典著名的自然学者林奈乌斯(Linnaeus)在荷兰莱顿出版了他的伟大的分类学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的第一版。在费城,年轻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正在忙于撰写《穷查理年鉴》(Poor Richard’s Almanack)中的新篇章。在江户(今东京),德川幕府的将军统治下的植物学家成功地进行了培植甜土豆的农业试验,解决了日本长期的食物供应危机。而在那年10月的北京,世界上最富有且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统治者雍正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帝王之死

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给这位57岁天子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雍正四年时,他已积劳成疾。然而,雍正身边的大臣仍然难以说服他松弛紧凑的日程来休息一下。通常,雍正每天清晨五点钟开始第一次朝会,午夜时起草最后一份谕旨。现在,他又出现了不适的症状。起初他还能在病榻上处理国事,但在24小时后,他突然变得非常虚弱,除了接见他的两个已经长大成人的皇子(其中一个是宝亲王)外,无法处理其他任何事情。他的两个儿子整天都焦虑地陪伴在他身边。夜间,他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弥留之际,雍正帝在其居住的圆明园召他的两个兄弟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至寝宫。没过多久,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等五人也被召至这里,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雍正告诉他们,他该宣布继任者了。

在清朝这样一个不正式公布合法继任者的国家,权力的传承是一件可怕而又不可预测的事情。清朝的满洲统治者不像前代王朝的 统治者那样,自动立长子为皇储,而是以与其政治传统相近的蒙古和突厥人的方式来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一个统治者死后,他的至亲与上层贵族一道,召开会议来决定在皇帝之子或其他男性亲属中谁最有资格成为继任统治者。尽管这种方式有爆发争斗之险,但也有利于确保领导权落入能人之手。雍正帝之前的所有清朝帝王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被推选登基的。但是,雍正除外。

多年以前,雍正之父康熙帝背离了满洲的这种传统。他宣布立其嫡长子允为太子。但因为太子的暴虐无道和滥用职权,这一权力继承方式以悲剧而告终。太子的命运遭到了巨大的逆转,康熙不仅下令废除其太子之位,还将其逮捕并圈禁起来。康熙帝幡然醒悟,痛苦地发誓他再也不会建储。而在康熙帝于1722年驾崩时,对于20多位皇子中谁会继位存在很多猜测。因此,当时北京的气氛非常紧张,在继任者成功浮出水面之前实行了一周的军事管制。直到今天,这一权力承继事件仍然存在很多不解之谜。这个继任者就是康熙帝的四子胤,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当时一些人认为雍正的即位存有争议。因此,雍正登基后,首要任务就是找到解决办法,以免将来再出现同样的风波,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公开建储而产生的诸多问题。雍正想到的解决方法是秘密建储,即由他自己而不是由八旗旗主会议共同选出继任者,然后将其立储这一事实公之于众。但是对继任者的确切身份予以保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继承者之间的争斗。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年即1723年9月,他在紫禁城召集众臣,告知他们他已选定继承者,并将他的名字书于密诏,密封于一个小的锦匣内,然后将锦匣置于乾清宫中。但绝非随便放在一个地方,而是置于十米多高的宫中最高处、王位之上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群臣皆知锦匣所置之处,也知道匣内所放何物,但是,时辰未到,谁也不能开启锦匣。

雍正住在圆明园时,还将写有继承者名字的内容相同的一份密诏随身放于圆明园,此事只有近臣张廷玉和鄂尔泰知晓。雍正七年,雍正患病,虽于次年病愈,但为防万一,他还是采取了预防措施。如今,雍正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遂令总管太监前往内府取出密诏。密诏外用黄纸固封,背后书一“封”字。片刻之后,密诏取来,众人聚集于雍正寝宫,张廷玉当着皇上的面,大声宣读了新皇之名。四个时辰之后,雍正驾崩。

在极为悲恸而政治局势又非常严峻的情况下,皇家侍卫迅速返回大内,次日拂晓前新君的身份将在这里予以确认。在群臣面前,领侍卫内大臣先在“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锦匣,然后庄严地呈递给雍正四子宝亲王。在父亲辞世前几天和几个时辰前他被宣布为新君之时,他都陪伴在父亲身边。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他已胸有成竹。在他两边是他的两个叔叔(允禄、允礼)以及父亲的两个军机大臣―― 张廷玉和满洲人鄂尔泰,他们前一夜也都守候在即将驾崩的雍正身边。24岁的宝亲王跪下,打开锦匣,取出了里面的诏书。随后,他启开封条,打开了雍正于雍正元年所书之遗诏。如同拨云见日,雍正所写的继承者的名字正是宝亲王。放松之余,新任天子瘫软在地(官方记载称他在悲恸之中)。但在向朝廷重臣宣布他即位之时,他已恢复了平静。

培养皇子

尽管一切显得极富戏剧化,但是,没有人会对此感到非常惊奇。众人皆知宝亲王弘历最受雍正宠爱,其祖父康熙也最喜欢他。他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还接受了严格的军事以及绘画、文学和书法训练。1733年,他被授予亲王衔,这不仅增加了他的个人威望和收入,同时也赋予了他新的责任。其他皇子虽然也被授予官职,有些还被封为亲王,但是,没人像弘历那样受宠。

未来的乾隆帝出生于1711年9月25日后半夜的北京,此时正值另一位著名的国王、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出生整整一年。弘历的父亲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他们虽然都度过了幼儿期,但是到1711年时,有两个已经离世,只有7周岁的弘时存活下来。家族中另一个潜在的男性继承者的到来自然令人颇为激动和欣慰。弘历的生身母亲当时还只是一个低级嫔妃,而在精英家庭中,生母的地位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但是,这一事实并没能准确地预测出她儿子的未来。弘历最终继位使得他的母亲成为中国历史上受到颂誉最多的女性之一,本书第三章中将会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除了保留皇室所有成员完整家系的“玉牒”中记载的出生日期外,我们对于乾隆的早期生活知之甚少。毋庸置疑,他的父母、乳母以及照管抚育幼儿的家族其他成员都对他非常关心。乾隆帝在5(虚)岁时就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很多幼儿此时可能才刚开始学习认字。在中国,这一过程远比简单地背诵字母表要复杂得多。年轻的学生们(几乎都是男孩)开始要熟记诸如《千字文》这样的古文,其古典韵味与日常口语迥然不同。一开始,学生们只是跟着老师读,他们根本不懂这些文字的含义。只有当学生们可以流利地背诵这些课文时,老师才会教授他们文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教他们认字和书写。正常来说,这个起始教育阶段要经历几年,以乾隆为例,用了大约三年。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乾隆有一次提到他8岁左右就可以阅读了。在拥有了基础的读写能力后,学生们要进一步背诵和学习更具挑战性的儒家经典,这是所有高级教育的基础,也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基础。在 ,这可是最为紧要的。

尽管皇家成员并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就像其他富裕精英一样,皇室非常重视皇家年青一代的教育。因为,只有在掌握了中国的贤哲之学、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国的精美诗画后,统治者方能明白天地合一之道。同样,只有通过这种方式,那些辅助皇上之人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正如乾隆后来在位时所言:“凡修己治人之道,事君居官之理,备载于书。”(当然,他是否真的相信这个道理是另一个问题)因为明白增进才、德可以确保王朝之成功,所以,京城各皇族都为其儿子,偶尔也为其女儿聘请最好的老师。著名的满洲学者福敏就是这样一个老师。他是乾隆第一个,也是教授时间最长的一个老师,从乾隆刚会认字一直教到乾隆之父雍正即位之时。福敏后来还教了乾隆的儿子。在福敏的指导下,乾隆进步飞快,几年内就在历史和文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乾隆又有了其他的老师。12岁时,他已经掌握了《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经典自公元1100年左右就成为 标准课程的主干。

但是,乾隆所受的教育并不局限于此。除了要学习这些严格的汉语课程外,作为一个满洲人,他还要面对另外的挑战。这意味着他还需要学习与汉语语法和书写形式完全不同的满洲语言以及与此相似的另一种阿尔泰语言蒙古语。为了了解满洲的过去,学生们还要学习早期的满洲历史,包括他们的远祖在东北、靠近朝鲜的长白山诞生的传奇;数世纪后,一个蔑视其主子明朝帝王的少数族首领努尔哈赤的崛起;1615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军事组织;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建立大清;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在皇太极之弟多尔衮的率领下征服了明朝。对于18世纪初期的乾隆及其同族兄弟们而言,这些并不只是历史课程,更是其家族之故事,因为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他们的祖先(皇太极是乾隆的高祖)。乾隆还要接受严格的骑射训练。作为一个有着军事传统的征服民族,满洲人都应该掌握这些技艺,贵族子弟也不例外。确实,他们应该为别人做出榜样。因此,对于乾隆来说,每天都很漫长,一天的生活开始于拂晓前,结束于黄昏后。唯一的假日是春节。

在其父雍正1722年即位之后,乾隆的地位从皇孙(共有一百多个)提升为皇子(共有三个),这就意味着对他的教育更为重要。雍正指定当朝硕学大儒在紫禁城内的上书房教授他的皇子。乾隆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进一步的有关传统经典、历史及对其之评述等多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义务,并向他灌输一个公平、公正的皇子所应有的正确的价值观。无论如何,懒惰和傲慢都是应该规避的缺点。而且,为确保书房内的师生关系符合规范,雍正命令诸皇子要向老师行礼问安,这似乎并无大碍,只是太傅像其他高官一样,自己会提出给皇子行礼(在拜师礼前,皇帝会关照太傅们,皇子过一会儿会向他们行礼,让他们不要去拒绝这种不合常规的礼仪)。乾隆从未忘记过给太傅行礼。太傅们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在1779年近70岁时,曾写了一首长长的“怀旧诗”,在诗中、他像所有老人那样,深情地追忆起了50多年前的学生生活。

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威名远在老子之上。同样的酷治江山,父子二人酷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儿子酷政酷得刁,玩得妙,帝王这套游戏规则算是被他把玩到家了。他刚柔并济,先宽后严,效果和口碑都非父辈可攀。

单说他大兴文字狱一事,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神经程度之极,都远超父祖,不但把清朝文坛搅得乌烟瘴气,自己也落得个神经过敏症。有史以来,以清朝文字狱最多,清朝又以乾隆一朝最多,两个最字搁到一朝,可想当时文人的生存状态之危。

据《清代文字狱简表》统计,乾隆在位60年,退休后仍不舍得弃权,又管4年,共计64年,制造的大规模、中规模和小规模的文字案共计130多起,可以说五个月就要对文人刀斧伺候一次。中央 咬文嚼字、乐此不疲,地方 为邀功请赏、扩大战果,恨不得挖地三尺。说白了也就是投皇帝之所好,挠皇帝之所痒,借无辜文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罢了。当然,其间也不乏文人失尊拍皇家马屁拍到马腿上,把性命拍丢的主儿。

如冀州秀才安能敬,写一首恩荣已千日,驱驰只一时,知主多宿忧,能排难者谁。从诗作水平来看,此秀才可能刚刚出道,笔功稚浅,心里想的和落于笔端的错位大,鸿沟宽,累得他满头大汗,才得一首四句小诗,本意是想对清朝歌功颂德,不想竟被曲解为咒骂皇帝有忧有难,无人辅佐。安能敬被抓进大牢,拉上大堂,皮开肉绽后,他红着脸说了一句实在话:我原要竭力称颂,无奈说不上来。

无独有偶,著名学者全祖望也曾干过此类倒霉事。他曾在《皇雅篇》中大叙雍正得位之正的问题,谄媚之意彰显,单等皇帝发现。可惜的是,皇帝还没看到,却被仇家瞅出了问题。全祖望的文章内有为我讨贼清乾坤之句,冠贼字于清字之上,被仇家指责为大逆不道上奏乾隆,后因有朝廷官员竭力为之辩解,才得以幸免。这马屁拍得又是一个不值。

乾隆数十年屡兴大狱,缺德事干得真是不少,因而到了晚年,对老、死一类的字眼忌讳莫深。如乾隆四十四年,直隶的一个能人智天豹,数十年修得一本万年历,为讨好乾隆,特托人献给乾隆一本。不料,乾隆看后,发现该历只编到乾隆五十七年,越品越觉得不对头,这小子岂不是在变着法子咒朕早死?智天豹因巴结皇帝而掉了脑袋,冤情至深。可能直到死时,他方体悟出伴君如伴虎这句老话的深刻内涵:皇帝老儿跟前的马屁精可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可以说,清朝前期的文人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野史上讲到一个刘三元,此人神经有毛病。某日,他疯气一犯,对着衙门大喊:我乃汉室后裔,要众官扶持。此等书面语言大老粗是说不出的,这个刘三元很可能是位落第秀才,因屡试不第,压抑而疯。可惜,乾隆 并没有因精神的问题赦免他,判他个一刀之刑。

本文来源于圆明园微信公众号征稿

原标题《乾隆喊你来赏荷》

6月底的圆明园,荷花节如期而至,既可游千亩荷塘,赏“蕉心抽绿画千轴,荷瓣漂红霞一湖”的美景(清·乾隆《方壶胜境二首其一》),也可荡舟水上,感受“湖上风来晚正凉,船窗不断芰荷香”(清·乾隆《湖上》)。

炎炎夏日,相信你也不会错过拿着荷花冰淇淋到多稼如云打卡的网红环节。

来多稼如云赏品种荷花

多稼如云最初名“莲花馆”,中心池沼里种植了大量的荷花。“坡有桃,沼有莲,月地花天,虹梁云栋,巍若仙居矣。”(清·乾隆《多稼如云》)

圆明园的荷花品种基地就位于这里,是园内品种最多、最集中的荷花观赏地。在这个集科研、生产、观赏于一体的荷花科研基地,可以看到200多种荷花争奇斗艳。瑶池幻影、素质冰姿、粉娃莲、玫园秀色、绿如意……在这里都可以寻觅到它们的身影。

去曲院风荷偶遇黑天鹅

曲院风荷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后湖与福海之间,主要由北部庭院与前边的九孔石桥及大片荷池组成。这是乾隆即位初期仿杭州西湖同名的景观而建。

乾隆九年御制“曲院风荷”诗序曰:“西湖曲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曲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诗云:“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余杭西子湖!”

最近来曲院风荷,还能偶遇黑天鹅一家。它们常常流连于荷花中,伸长脖子,深情地注视着那朵朵娇艳的荷花。

到濂溪乐处品荷花君子品格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曾把莲比作君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雍正因为非常欣赏周敦颐所著的这篇《爱莲说》,将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园命名为“濂溪乐处”。周敦颐号濂溪,濂溪先生是人们对他的敬称。

乾隆也很欣赏荷花的君子品格,曾在《濂溪乐处》中曰:“苑中菡萏甚多,此处特盛。小殿数楹,流水周环于其下。每月凉暑夕,风爽秋初,净绿粉红,动香不已。周敦颐把荷花比作君子,想西湖十里。野水苍茫,无此端严丽也。左右前后皆君子,洵可永日。”

乾隆固然欣赏这里的净绿粉红,但更多的是把此处看作是一处修身养性之地,提醒自己和子孙要对照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自觉规范德行,做到“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清·乾隆《洞天深处》)

吃荷花冰淇淋感受清宫纳凉的惬意

清宫消暑的必备食品是将甜瓜果藕、杏仁豆腐等冰镇,做成冰果、冰碗,或者在冰上淋上奶油、酥油,做出山峦的造型。乾隆为此特别赋诗:“浮瓜沉李堆冰盘,晶光杂映琉璃丸。”“蝉噪宫槐日未斜,液池风静白荷花。满堆冰果难消暑,勤进金盘哈密瓜”。

皇帝在夏天都忍不住吃冰纳凉,今天的我们来圆明园怎么能不吃一两根荷花或并蒂莲冰淇淋呢?既应景又解暑。每次吃的时候都在想,这两个名字尽管雅俗共赏,但也许应该开发出更多的文创产品,如“清宫雪”“菡萏冰”“芙蕖碗”等等,来展现皇家御园的别样风情。

荷花冰淇淋

乾隆多次下江南,并不只是为了玩,为了找美女,主要是对了,视察民情,监督官员的工作,也为了效仿自己的爷爷康熙六次微服私访下江南,同样为了炫耀国力,炫耀武力。

在历史中,乾隆曾经六次下江南,很多人认为乾隆下江南只是为了到江南去游玩,或者说寻找美人。实际上,乾隆是带着任务下江南的。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江南确实风景美,气候好,人也美,而且美食也多,这样的好地方当然很适合游玩。但是更重要的是江南物产丰富,经济繁荣,离紫禁城又比较远,山高皇帝远,很难保证不会出事儿。对于乾隆来说,江南这块宝地一定要多多关注,这才吸引了他多次到江南视察,检查江南官员的工作。由于当时黄河流域经常引发洪水,所以很多时候百姓会遭殃,庄稼颗粒无收,出现了饥荒,还出现了很多难民。当时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兴修水利工程。乾隆下江南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视察官员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否做到位了。毕竟,百姓安好才能够天下太平。

另外,乾隆下江南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炫耀国力,炫耀武力。乾隆下江南排场是非常大的,耗费了很多民脂民膏。他之所以用这么大的排场,也是为了证明他把天下治理的很好,国家繁荣富强。

其次,乾隆很佩服他的爷爷康熙,当初康熙帝也是六下江南,只不过是微服私访。乾隆为了效仿他的爷爷,才有了六下江南这样的做法。他是为了向外界证明,他和他的爷爷是一样的。

乾隆六下江南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好色。古代皇帝他的私生活是被严格管制的,并不是为所欲为的。江南美女比较多,乾隆想自己下江南寻找美女。以上就是乾隆六次下江南的大致原因。

说笑话离不开唐、宋、元、明、清,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进士纪昀,字晓岚,官拜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当过《四库全书》的“总纂”,就是主编。

《四库全书》汇集了我国三千年的典籍,分经、史、子、集,四部分。用四色彩绢做书皮儿,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蓝色,集部灰色,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抄成三万六千三百册,分装在六千一百四十四个楠木匣内。有九百九十七万多字,一律用毛笔蝇头小楷抄写。什么叫蝇头小楷呢?就是把毛笔字儿写得跟苍蝇脑袋那么大。这套书抄了多少日子呢?要说也不算多,才十年!

啊?还不多哪!

纪晓岚这个人哪,有才学,好诙谐,博古通今,能言善辩。他呀,最怕天儿热,怎么?因为他长得特别胖,一般说,瘦人怕冷,胖人都怕热。

有一天,各位学士都在“修书馆”抄书哪。时至三伏,又闷又热,人人汗流浃背。汗还不能滴在纸上,纸上掉一个汗珠儿那叫“黵卷”,脏啦!别人还好办,弄块手巾勤擦着点儿就行了。纪晓岚可不行,他太胖啊,汗出得连擦都来不及。干脆把衣服一脱,小辫儿一盘,来个光板儿脊梁。哎,这回他可凉快啦。凉炔倒是凉快了,凉快大发啦!怎么?他正低着头叭案子上抄书哪,乾隆来了。现 穿衣服来不及了,这下儿可抓瞎啦。光着脊梁见皇上,赤膊接驾有失仪之罪,按律当斩,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纪晓岚急中生智,嗞溜!钻案子底下啦。

乾隆来,怎么不事先传旨接驾哪?乾隆这个人哪,好文,还爱作个诗。一辈子作了九千多首诗,可一首也没流传开,您就知道他这诗作得怎么样了!还特别爱写字,走到哪儿写到哪儿。您逛故宫、北海留神看,挂的匾差不多都是乾隆写的,皇上写的字,谁敢不说好哇,大伙儿这么一夸他,哎,他写上没完啦!

这天散朝之后,没传旨摆驾修书馆,怕一传旨,兴师动众,耽误抄书,嗯,溜达着就来啦。进门儿一看纪晓岚钻案子底下去了。乾隆一想:噢,你这儿跟我藏蒙儿玩哪!随即一摆手,让各位学士不必离座接驾,继续伏案抄书。乾隆哪,来到纪晓岚的书案前头,一屁股就坐在那儿啦。

纪晓岚在外头坐着还热呢,往案子底下一趴,哈着腰,窝着脖子,连气儿都喘不上来呀。乾隆再往案子前面一坐,得!连风儿全挡住了。嗬,这份儿罪孽!

纪晓岚心想:谁这么缺德呀,挡得连点儿风儿都不透哇。噢……这是成心挡着我,怕皇上瞧见。怎么半天也听不见动静啊,皇上没走啊?走了,倒告诉我一声啊,照这么着再闷一会儿,用不着午门斩首示众,就案子底下憋死活人啦!

纪晓岚实在绷不住啦,小声儿问了一句:

(小声)“哎,老头子走了吗?”

众人都没敢说话,乾隆搭碴儿啦:

“朕躬在此。”

纪晓岚一听:得!还是没躲过去!

赶紧由案子底下钻出来,跪在近前,口称:

“臣接驾来迟,罪该万死。”

乾隆一看纪晓岚这模样儿,愣气乐啦。怎么?他光着脊梁满头大汗,脑袋憋得跟紫茄子似的!

要换别人哪,二话甭说,推出去砍啦。对纪晓岚不能这样,乾隆也爱才呀,《四库全书》还指着他编哪。

旁边儿的人一看,全吓傻啦。心都呼的一下提到嗓子眼儿啦!

乾隆说:

“纪昀。”

“臣在。”

“你叫我‘老头子’是何道理?讲出来则生,讲不出来则死!”

别人替纪晓岚捏着一把汗哪,“老头子”怎么讲啊?

纪晓岚说:

“启奏万岁,‘老’,乃长寿之意,万年长寿为老也;‘头’,为万物之首,天下万物的首领即头矣;‘子’,是圣贤之称,孔子、孟子,均称 子焉。连在一起——老头子!”

嗯,他愣给讲上来啦!

乾隆一听都是好词儿,气儿也消了。人称纪昀能言善辩,果不虚传。

“好,恕你无罪。”

嘿,没事儿啦!

“臣谢主隆恩。”

叩头谢恩,穿上衣服。乾隆又说了:

“纪爱卿,朕有御扇一把,你给题唐诗一首如何?”

“臣领旨。”

立刻展开扇子,拿笔在上边儿写了一首唐诗。哪首啊?王之涣的《凉州词》,原诗是这样: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纪晓岚刚才躲过杀头之罪,心里还没塌实哪。本来他对这首 唐诗挺熟,心里一慌,少写了一个字儿。把“黄河远上白云间”的 “间”字儿给落下啦。乾隆等他写完,拿过来一看:嗬,这字写得笔走龙蛇,太好啦。再一念:

“黄河远上白云……嗯?”

乾隆对唐诗也不生啊。噢,成心落一个字儿,想考考我,这是欺君之罪呀!当时一绷脸儿:

“纪昀,你为何少写一字,欺瞒寡人?”

旁边儿的人刚把心放下,听皇上这么一问,呼!又都把心提起 来了。心说:纪晓岚哪,今天你是倒霉催的。少写个字儿,看你怎么说。

纪晓岚一看,说了:

“启奏万岁,臣没少写,这不是诗,是词。题目就是《凉州词》嘛。”

嘿,乾隆一听差点儿没把鼻子气歪喽。噢,到你这儿连唐诗都给改啦。

“好,既然是词,词乃长短句,你能念出来,寡人恕你无罪。”

“臣领旨。”

还领旨哪!怎么念哪?只见纪晓岚手捧御扇,高声朗诵: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嗯,他给念上来啦!反正那年月诗、词都不点标点符号;要点标点符号啊,纪晓岚的脑袋非搬家不可。乾隆一听,心说,好小子,你真有两下子。再一看纪晓岚满头大汗,嘴唇都干了。天气这么热,又出那么多汗,嘴唇能不干吗?

“好,恕你无罪,赐茶一碗!”

“臣……”

刚要说“谢主隆恩”,还没说出来哪。乾隆说:

“且漫!”

纪晓岚一哆嗦,心说:你又出什么馊主意呀?

乾隆说:

“我说一句话,你对一句诗。对上来再喝,对不上来两罪俱罚。”

纪晓岚一听:噢,喝碗水还这么费劲哪?

乾隆说:

“昨天晚上娘娘生小孩儿了。”

纪晓岚张嘴就来:

“昨夜后宫降真龙。”

生太子是真龙啊,说完端碗就喝。乾隆道:

“别忙,生了个女孩儿。”

纪晓岚马上就改了:

“月中嫦娥下九重。”

女孩儿是位公主啊,一定有嫦娥之貌。其实准那么美吗?他 也没瞧见,反正拣好听的说吧。刚又要喝,乾隆说:

“放下!”

“唉……”

“生下来就死啦!”

“哟,死啦!”

乾隆心说:看你还怎么对诗。纪晓岚略加思索,嗯,有了:

“神仙人间留不住。”

那意思——这位是神仙,在人间待不住。不是死了,是回天宫去了。纪晓岚心想:这回该让喝了吧?刚要端碗,乾隆说:

“别动!”

“啊?”

“你知道怎么死的吗?”

“微臣不知。”

“掉尿盆里淹死的。”

嗬!这回可怎么说呢?纪晓岚眼珠儿一转,脱口而出,连乾隆都听愣啦。他说:

“翻身跳入水晶宫!”(相传此诗为明解缙应对之作)

一端茶碗。哎,他喝啦!

文章导读:本文是我整理的弘历是哪个皇帝,乾隆皇帝“弘历”简介,希望对正在阅读的朋友有所帮助。

弘历是哪个皇帝,弘历皇帝是那个朝代的皇帝

答案:清楚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弘历”简介

乾隆皇帝原名“爱心觉罗、弘历”,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前三位是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25岁登基,一共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

在清军入关之后的近百年时间乾隆皇帝登基统领清朝,在他统治的期间清朝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康乾盛世,在他统治期间最受人关注的还是他的感情问题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到底是因为薄情还是多情呢?为何薄情而又为何多情呢?接下来我们就走近去看看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满洲人开始正式统治中原大地,这也使得清王朝的各种文化风俗进入了中原大地达到了文化的交融。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在经历先辈们的励精图治之下接到了一个更加有活力的王朝,1736年弘历从父辈雍正皇帝那里接过清王朝的接力棒开始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励精图治为清王朝的盛世付出了自己的汗马功劳。这些也离不开他的贤内助们的支持的。

乾隆还是王爷的时候就迎娶了貌美如花贤惠大方的富察氏为妻子还有那拉氏为侧妃,但是当时的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一往情深小两口相互依偎旁人根本没办法把他们分开的,直到后来弘历登基之后册封富察氏为皇后赐居长春宫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皇后宠爱着不仅如此还重用富察氏的家人让她的弟弟担任要职这也是历朝历代很少出现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富察氏的家人本来就有才干和能力所以皇帝只是给了机会而已,但是即使这样也使的很多人对乾隆的做法归根于对富察氏的喜爱吧。

乾隆对于富察氏的喜爱真的是到了骨子里的喜爱了,后来富察氏为他先后生下两男两女但是只有一女存活比较久其他的都过世较早,富察氏在先后生下两位儿子时都被乾隆皇帝任命为下一任皇帝但是后来都早早过世了,富察氏也因为这些受到打击便在南巡路上过世了弘历简介,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得乾隆来不及回神,后来乾隆皇帝在被爱妻的离世重创时,竟然打破旧俗亲自为富察氏谥号,以及在后半生都活在对富察氏的回忆之中。

在富察氏离世不久由于后宫群龙无首无人掌管,于是在太后的推荐之下当时的娴妃被册封为娴贵妃代为掌管后宫,这些举动令乾隆皇帝对自己身边这位娴静的侧福晋另眼相看,后来在那拉氏的管理之下后宫井井有条使得上下心悦诚服然而到了后来乾隆皇帝看到那拉氏的付出于是册封她为皇后,而后继位的那拉氏先后为乾隆皇帝生下孩子。误以为乾隆对自己是有深深爱意的那拉氏开始变有点恃宠而骄,一直到后来和乾隆去南巡的路上因为出现了一些皇后对太后大不敬的过失便被秘密押送回了紫禁城还被收回了皇后的大印相当于变相降低那拉氏的妃位等级,那拉氏去世之后便乜有受到皇后待遇的厚葬,以及到了最后都未有封号,乾隆这一切的转变是很令人费解的,都不知道为何会对那拉氏如此薄情。

在那拉氏之后后宫便是由令妃开始打点也就是魏佳氏,说道魏佳氏不得不说一句她的上位之旅就像是人民币玩家一样,这也不得不说乾隆对她的宠爱,但是令妃并不是一开始就进入弘历府中的,而是后来从宫女开始进入皇宫的,但是至于是怎么讨皇上欢心这些事就无法一一说清了,只知道魏佳氏是乾隆即富察氏之后唯一一个宠爱至极的人,我们虽然对她的经历无所知但是唯一知道一点的是魏佳氏死后葬礼的规模是比皇后低一件配饰的差距的,对于魏佳氏后来才有的皇后追封我们还是存有疑虑但是都把它归根于出身原因吧,而后还被追封为皇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晓的孝仪纯皇后。

虽然乾隆身边的妃嫔无数但是相对来说还是三位有一定代表性的,乾隆对富察氏的深情,乾隆对那拉氏的薄情以及乾隆对魏佳氏的宠爱都是不一样的,三个人三种态度可见得皇帝都是有七窍玲珑心的,哪个是真那个是假可能只有乾隆皇帝自己才知道的吧。

乾隆的一生在打点国家大事上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的一代好皇帝的,就拿他待在养心殿的那么多的夜晚可以见得他是一位造福百姓的明君,是一个为老百姓殚精竭虑的好皇帝,但是对于他的感情之事来说还是有待研究的。

水城网提示:本文弘历是哪个皇帝弘历简介,乾隆皇帝“弘历”简介由水城网免费为您提供,如果您有什么疑问,请登录频道首页或QQ,随时与其他朋友一起交流意见。

一般住在各地官员修建的行宫里

乾隆帝于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路线不同,住宿也不相同,一般是住在各地官员为他修建的行宫里,如天宁寺行宫、焦山行宫等。

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乾隆其实是很幸运的。当他接手皇位时,清朝已经有顺治、康熙、雍正打下的丰厚基业。乾隆不仅不像自己的父亲那样,继承皇位时需要经过激烈争夺。

他接手的又是一个国力正在不断上升,吏治又比较清明的帝国。而且,乾隆在位时间也很长。他在皇位待了整整六十年,才把皇帝交给嘉庆,自己又当了三年多的太上皇。

过去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这么长,且如此长寿的皇帝,确实少见。充实的国库,以及超长待机的在位时间,让乾隆可以有频繁到江南游览的机会。按照现有记载,乾隆一共六次到江南巡游。这个也是乾隆效仿祖父康熙的意思。康熙也曾六次下江南巡视。只不过,乾隆下江南的过程,会更为奢侈繁华。

因为康熙到江南,主要还是为了治水。乾隆下江南,当然也有这个目的。他自己就曾说过,巡视江南时,要注意河工。因为运河关系到南北漕运等问题,分量极重。

不过,乾隆去江南,除了巡视,也更多掺杂游玩的性质。所以,到了江南以后,去哪里,住哪里,做什么,都是有需要特殊安排的。

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的时间,都选择在春天的时候。这个时候,气候开始升高,北方化冻,南方更暖和些。沿京杭大运河南下,两岸景色逐渐展开,可以看到地域带来的变化。

春暖花开,正是江南最宜人的时候。每次到了江南,扬州城都是乾隆南巡必去的城市。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的正是扬州城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自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扬州作为沿岸城市,商贸日渐发达。扬州风景文化,在清朝时,也是首屈一指。除了扬州,苏州、杭州也是乾隆常去的城市。

苏州的园林,杭州的山水,都各有一番独特韵味,人间少有的风光。乾隆每次南下的路线都不同,最远曾到达浙江绍兴。除了游玩,乾隆还曾到明孝陵祭拜过。

游玩过后,乾隆都会写诗题词。客观的说,乾隆写的诗有不少,但水平大多一般。只是乾隆不改雅兴。游玩写诗重要,住所安排,同样重要。对于江南地区的官员来说,这是一个给皇帝拍马屁的好机会。

毕竟北京城也离得远,交通又不方便,皇帝不可能经常来。对于乾隆来说,如果真的要效仿康熙,就应该拒绝地方官员的谄媚讨好。康熙当年南巡的时候,虽然修建行宫,可基本都住在大臣家里,甚至有一次还是在船上度过的。

而乾隆南巡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的明令地方官员不要搞浮夸奢侈的作风。实际上,在第一次南巡的时候,乾隆就提前派遣一位亲王去打点行程。这本来也没有什么。

可是,对于那些给乾隆到处修建行宫的地方官员,朝廷不仅不惩罚,反而给了他们更多奖赏。等于是鼓励他们,继续讨好皇帝。

沿路排场、修建行宫,都意味着大兴土木,征发民夫,老百姓要辛苦干活了。乾隆的行宫,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在乾隆南巡居住的地方里,除了位于三叉河畔的塔湾行宫是在康熙时期就修建的,其余大部分,都是乾隆时新修的。

而且,塔湾行宫在乾隆入住前,也进行了修缮。那些新建的行宫,也都极为奢华。如徐州乾隆行宫是在乾隆二十二年营建的,整个行宫无论规模,用料,材质,都是富豪大户都难以比拟的。

乾隆还住过天宁寺行宫、焦山行宫等地。也就是说,乾隆下江南时,更多是住在各地官员为他修建的行宫里。这些行宫的选择,也非常有讲究。修建的地点,必须方便乾隆到江南其他地点游览。行宫周围的风景,也一定不能差。

如焦山行宫,这个地方所处的位置是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岛屿,风景又好。乾隆曾八次上焦山,留下大量笔墨碑刻。如此丰厚的款待,也难怪乾隆对江南会如此赞不绝口,说道:江南名胜甲天下,诚亲掖安舆,跳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

以上就是关于少年弘历怎样为登上帝位做好准备的乾隆哪年登基全部的内容,包括:少年弘历怎样为登上帝位做好准备的乾隆哪年登基、清朝神经质皇帝乾隆:当权64年,发动文字狱130多次、和乾隆来一场荷花之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