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为什么喜欢蛇蝎心肠的妲己?

游戏攻略012

商纣王为什么喜欢蛇蝎心肠的妲己?,第1张

商纣王为什么喜欢蛇蝎心肠的妲己?
导读:红颜祸水也就罢了,商纣王喜欢上妲己,真的是受万人的唾弃,为什么商纣王喜欢蛇蝎心肠的妲己难道真的因为她是狐狸精吗妲己是狐狸精是故事,不是真的。我国历史上的女人能有完整的姓名的都是寥寥无几,不管是有历史贡献的还是祸国殃民的,女人都是男人政治权利

红颜祸水也就罢了,商纣王喜欢上妲己,真的是受万人的唾弃,为什么商纣王喜欢蛇蝎心肠的妲己难道真的因为她是狐狸精吗

妲己是狐狸精是故事,不是真的。我国历史上的女人能有完整的姓名的都是寥寥无几,不管是有历史贡献的还是祸国殃民的,女人都是男人政治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至于所谓的利用关系,我个人更觉得是痴人梦呓,谈不上所谓的利用价值,纣王想要哪个女人还不是为所欲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能有什么利用价值

《封神榜》属于神话小说。还有许多稗宫野史,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恶的罪魁祸首,比如: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圆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荒废国事。有一年严冬,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和常人的不同,叫纣王命人将他双脚砍下来,研究那两只脚不怕寒冻的原因。

纣王好酒*乐,寸步不离妲己,妲己所称赞的就以之为贵,妲己所憎恶的就加以诛灭。纣王又在朝歌与邯郸之间纵横数千里内,每隔五里建一所离宫,每隔十里建一个别馆,与妲己同乘逍遥车,白天在车上欢谑,夜里张灯结彩,管弦歌韵,做长夜之饮。一天在摘星楼上欢宴,时值隆冬,天寒地冻,远远地看见岸边有几个人将要渡河,二三个老年人挽裤腿正在水中,但一些年轻人却逡巡不敢下岸。

可能喜欢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吧,在那个时候,能够慰藉商纣王的内心的,恐怕也只有妲己一人了!

1、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将军、都统、提督 

2、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各省总督 、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散秩大臣、副将 

3、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4、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5、正五品: 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6、正六品: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7、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七品典仪 、盛京游牧副尉 

8、正八品: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外委千总

从八品: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9、正九品: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各营兰翎长

从九品: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额外外委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官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夏、商两代,约1000年。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朝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

从西周到春秋,约600余年。周朝君主称“天子”或“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君主之妻称“后”。(《诗小雅北山》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

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

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

从战国至清末,时间长达2300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参考资料:

-明朝官职

来自360个人图书馆的回答

要回答商鞅变法为什么要“废井田,开阡陌”这个问题,首先当然得明白“废井田,开阡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这一条内容,官方的教科书大都作如下解释,说商鞅此举,使得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而废除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行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官方之所以这样解释,总会有它的理由:

其一,《诗经》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实行的就是“井田制”,既然《诗经》明言普天之下的土地都属于“天下共主”的那位“王”,那么作为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井田制”,当然就是土地国有制。其二,西汉董仲舒曾言之凿凿地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也说:“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以上两种说法,似乎再一次证明了“废井田,开阡陌”此举,就是实行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是中国历史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迈进而必须采用的政治经济制度。

当然,官方教科书对“废井田,开阡陌”作出上述解释最重要的理由还是缘于苏联时代斯大林提出的“历史五阶段论”,即社会的发展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如你所知,“历史五阶段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框架,当然不可能也容不得旁人心生怀疑和说三道四。因此,当以郭沫若为首的学者们愉悦地用苏联的“历史五阶段论”的框架来套弄中国的历史并就此宣布两者严丝合缝且点滴不漏之时,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郭老他们肯定是信了的吧。

但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废井田,开阡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要了解“废井田,开阡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得要知道“井田制”是什么样的制度,而要了解什么是“井田制”,你一定先要知道什么是“分封制”。

“分封制”正式起源的时间已经难以考证,不过到周代时,“分封制”已经非常完善且史料记录详细。西周时,中国的“天子”也就是周王将天下的土地分给亲属、功臣或先代贵族,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也称“封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这就是“家”,也叫“邑”。按照西周时的“宗法制”的世袭制度,天子死后把天下世袭给自己的子孙,诸侯和大夫也能把自己的领地世袭给自己的子孙,这就是“家天下”。但是, “国”和“家” 虽然看上去都象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但原则上它们仍然属于天子,若有诸侯犯罪,天子有权亲征或号令其他诸侯对其进行征伐或者干脆收回他的领地,这叫“国除”,大夫犯罪,诸侯也可以收回他的封邑,这就是“家灭”。而这样的等级社会靠什么来维持呢?简单通俗地来说,靠的就是西周的四大制度:政治上采取“分封制”、土地政策上采用“井田制”、政权交接采取“宗法制”、法律文化方面采用“礼乐制”。

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的周代,天下的土地并不是都由周天子独占,天下的土地是要分封给各路诸侯的,因此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强调了周天子手中掌握的分封权,而作为受封了土地的诸侯,按照分封制规定,就必须对周天子履行如下的义务:

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二、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三、带领或派遣军队随从周天子作战;

四、交纳贡赋;

五、朝觐述职的义务。

同样的,在诸侯国内,由于诸侯也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了卿大夫,那么卿大夫当然也要对诸侯承担类似的义务。

根据史料记载:天子自己直接管理的领地,地方千里,诸侯国的君主爵位达到公、侯级别的,地方都是百里,伯一级的七十里,子、男一级的都是五十里。另外周公摄政时期,增大了诸侯国的封地,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前文我们说过,夏、商、周这样等级社会的维持依靠的是“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和“礼乐制”这四大制度。即便朝代更迭,商汤代替了夏桀,周武王代替了商纣,但也不过就是天子换了一个姓氏而已,而新朝的社会制度和前朝相比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周朝新立,即封前朝虞、夏、商的后裔,分别于陈、杞、宋建国,以延续祖先宗庙,称之为“三恪”,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虞、夏、商虽然某位君主已亡,但宗庙社稷其实未灭。事实上,在西周时期,周王室领地的疆域,其实也并不比那些大的诸侯国辽阔多少,但周王对各个封国却依然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这是为什么呢?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故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当历史选择了周武王伐纣而得天下,那么作为周武王的后代,所以各国诸侯理当坚持周天子的领导,严格按照分封制的规定,对周天子履行上述各项义务。但上述这种说法,只是理论上的保障,想当年纣王作为成汤之后,严格按照宗法制,世袭天下而执政朝歌之时,谁又能从法理上否定纣王执政的合法性呢?因此,要想让各国诸侯乖乖地执行分封制,周天子一定得有一种制度来作为保障,而这个制度,就是“井田制”。

今人对于“井田制”究竟为何物,一个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官方为了迎合“历史五阶段论”的需要,把它解释成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但也有人认为“井田制”按照它的本质来说其实是土地实际耕作者的个人私有制;甚至还有人认为所谓的“井田制”只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象,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那“井田制” 到底是什么呢?

抛开史料中对“井田制”形形色色的描述,其实“井田制”反映的是西周之前的一种税赋制度。周王把一片土地分封给各个诸侯,此时这片土地对于诸侯来说就是他的领地,也就是他的私田。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之所以能得到这片土地,是来源于周天子手中掌握的分封权,所以诸侯要上交这片土地所得的九分之一给周王,也就是说,所谓的“井田制”就是指诸侯要交给周王分封给他的这片土地所得的九分之一税赋。至于“方里而井,井九百亩,井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这种对“井田制”的解释,那是有悖于地理和农事的常识,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现在,诸侯得到了周王的这片封地,同样的,诸侯会把这片土地再分封给他治下的各个大夫,此时对于大夫来说,他从诸侯那里分封到的那块土地就是他的私田,但同时,他就需要上交这块土地的九分之二给诸侯,诸侯得九分之一,再上交给周王九分之一。但是大夫自己是不可能去耕种这块土地的,他只会把这块土地租给农民去耕种,而农民得到这块土地之后,就须上交其所得的九分之三给大夫。而农民上交的这些所得九分之三的税赋,就是“井田制”下土地实际耕种者所要缴纳税赋的数额。那么,这样的税赋重吗?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农民的传统重赋是“四公六民”,因此,日本德川时代农民的税赋和中国“井田制”下农民的税赋相比,还要稍稍重一点。但是只要日本的藩主不在此“四公六民”的基础上再增加另外的赋税,日本农民一般是不会跳出来闹事的。《诗经》里有《硕鼠》篇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首先,“井田制”下的农民至少还知道是自己养活了上层阶级,因此一旦心情不爽,就会忘记了怎样唱颂歌,所擅长的反倒是哼哼一些负能量的小曲,很显然,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就是三观不正,就是吃着周天子的饭,砸了周天子的锅;其次,“井田制”下的农民和上层阶级之间的关系只是雇农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并非官方杜撰的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农民还是享有自由迁移的权利的,所以活得就有些任性,自己的东家如果苛刻不仁,看着不顺眼,就去另一家,这个诸侯的封国水土不服,就去另一国。假如实在觉得种地不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那就隐居泰山之侧打猎,虽然老虎会吃人,但毕竟老虎不会开税单,由此引得路过的孔夫子口中不停地碎碎念什么“苛政猛于虎”。齐国齐桓公时代管仲“叁其国而伍其鄙”的改革,只是对国人和鄙野的行政管理作一些加强和整顿,并没有剥夺农民自由迁移的权利,所以当时只要天下还有哪个国家行善政,农民就会跳槽到他那里去打工,而农民只要能活下去,有用脚选择自由的权利,就很少会豁出性命去干杀人放火闹起义的事情。中国历史先秦时期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原因就在这里。只是到了商鞅变法之后,开始设立户籍制,编订户口,登记各人户籍,并按户按人口征收赋税,农民这时才象奴隶一样被禁锢在土地上,任其宰割,鱼肉盘剥农民到生不如死的程度,民不畏死,就会作困兽之斗,民变燎原之下,玉石俱焚,秦以后的每个朝代,莫不如此。

现在有些人持这样一种观点,他们虽然承认在“分封制”和“礼乐制”下,中国先秦诸侯只能从属于天子,等级森严,一成不变,诸侯若不服从就要受到天子的讨伐。但同时他们依据《左传·僖公四年》记载管仲伐楚时借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这段史料,错误地认为各地诸侯对天子的贡赋,只是象征性地进贡一些各地方物,以此来代表诸侯的这方封土属于天子,误以为天子与诸侯在经济上没有从属关系,先秦的贡赋制度的政治意义远胜于经济意义。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这种观点忽略了管仲伐楚这段史料的历史背景。管仲伐楚时,各国诸侯尾大不掉,王室衰微,事实上齐桓公作为当时的霸主,虽以尊王的名义,但实际上已经替代周天子对天下行使“分封权”。当时管仲打着周天子的名号,率领一帮诸侯国联军,号称正义之师,讨伐不臣,远征伐楚。由于此仗事关重大,只能胜,不能败,确实是一场联合国军输不起的战争。但是管仲没有料到兵强马壮的楚国却并没有被联军吓倒,早已严阵以待,处处毫不示弱。管仲自忖没有绝对胜算,因此不敢轻易开战,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就此撤军,面子上总是挂不住,总得找个台阶下。于是管仲向楚国宣称说,因为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所以才招致了此次的征伐,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楚国进贡一车包茅,象征性地承认一下周天子的权威,那就不必诉诸武力,一切都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楚国那方当然也是无心恋战,乐得顺水推舟,于是以进贡一车包茅的代价,换来双方皆大欢喜,鸣金收兵,各自高奏凯歌而还。因此,《左传·僖公四年》记载的这段史料,并不能证明先秦的贡赋制度的政治意义远胜于经济意义,那种认为从经济上来说,诸侯与天子之间并无从属关系的观点是绝对站不住脚的。

我们知道,西周时期天子对各个封国拥有着强有力的控制权,维持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一旦诸侯有僭越或不服从的行为,就会招致天子的讨伐。同时我们也知道,西周时期天子的疆域与那些大的诸侯国相比其实是相差无几的,可是,为什么领土面积和诸侯国相差无几的周天子却拥有如此的力量呢?各国诸侯为什么会乖乖地臣服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还是伟人的那句老话:“枪杆子里出政权”,也就是说,和单个诸侯国相比,周天子拥有着压倒性优势的军队,所以史书才以“万乘之国”专称周天子,以“千乘之国”来称诸侯。如你所知,供养如此数量的军队当然需要庞大的经济来源,而周天子的领地面积不过如此,其领地所获也和单个大诸侯国差不多,周天子哪来这么多财富供养军队呢?答案只有一个,周天子巨大的财富只能来自于各个诸侯国按照“井田制”进贡的税赋。试想一下,数以百计的诸侯国都要交给周王自己封地所出的九分之一,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中,只要谁掌握了土地的控制权,谁就是天下的统治者。西周的周天子掌握了天下土地的分封权,他就能统治天下;诸侯掌握了他封地的分封权,他就能统治诸侯国;大夫拥有了封邑,他就能统治他的家国。但是,这里请各位注意了,在西周“分封制”下,能得到封地并对自己的土地拥有自治权的阶级就到大夫这一级。有些人认为大夫会再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士,士再把自己的土地租给平民或奴隶去耕种,但是,这些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井田制”的税赋下,经过天子、诸侯、大夫这三层各抽去九分之一的赋税后,土地所得已经接近农民的生存极限,如果再加上“士”这层阶级再抽去九分之一,那中国“井田制”下农民的税赋将会超过日本德川时代农民“四公六民”的税赋,很显然,在中国西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这样的税赋将使土地的实际耕种者不堪重负。再者,先秦的史料也可以证明,“士”这一阶层的确也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再出现的“养士”一词,就是说明“士”是依靠天子、诸侯、大夫这些因血统而能按“宗法制”世袭拥有土地的贵族们的俸禄生存的。《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魏文侯的太子击(后来的魏武侯)在朝歌的大街上遇见田子方,田子方虽说是魏文侯的老师,但身份也只是“士”,太子击引车让道,下车拜见田子方。田子方态度傲慢,不向太子击还礼。太子击很不高兴,就问田子方:“我只听说富贵者骄傲待人,难道贫贱者也骄傲待人吗?”注意!这里太子击口中的富贵者和贫贱者者的区别,就是以是否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享有自治权来划分的,天子、诸侯、大夫拥有封地,所以就是富贵者,而士、农、工、商没有封地,所以就是贫贱者。因此田子方才这样回答太子击:“当然是贫贱者有资格骄傲待人。富贵者如果骄傲待人,比如诸侯傲慢地对待国人,那就是失去他的封国;大夫骄傲地对待他人,那就会失去他的封邑。失去他的封国的人,没有听说有人用国君的规格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邑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用大夫的规格对待他的。但是贫贱者可不在乎这些,行为不能合群,言论不被认可,那就离开这里,前往远方的楚国、越国,换一个地方居住,就像弃掉草鞋一样无所谓,富贵者能与之相比吗?”从田子方和魏太子的这段对话,不仅让我们知道先秦的士、农、工、商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而且还知道先秦的士、农、工、商是能够自由迁徙的。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大体了解了先秦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如果这两种制度能被天下各个阶层严格执行,再加上“礼乐制”的约束与熏陶,“宗法制”的延续传承,那么周朝的天子理当和日本的天皇一样万世一系,但是,随着历史前行,天下却最终出现了“礼崩乐坏”、“战国争雄”的局面,于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使得周朝的这种社会制度在中国以后的历史中再难重现,期间虽有项羽、王莽、董卓等试图复古,但他们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功败惨死,而且还留下了千古骂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先秦这种金字塔型的等级制度社会一旦成型,那么处在金字塔顶端享有最高权力的天子为了保持自己和子孙能继续享有这种最高权力,不可避免地就会想方设法遏制诸侯国的发展,“井田制”这种制度,其本质就是为了削弱诸侯、增强王室的目的而产生的。中国夏、商、周的天子统治天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井田制”从各地诸侯那里征收大量的财富,然后用这些财富招揽人才,吸引四方的士、农、工、商齐聚天子脚下,以确保自己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全面压制住诸侯。《诗经·商颂·玄鸟》篇“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其次,如果天子觉得单单依靠“井田制”还不足以达到削弱诸侯、壮大自己目的,那么天子就会征伐四方,开疆扩土,因为借着对外战争的名义,天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命令诸侯带领或派遣军队随从自己作战,从而消耗诸侯国的财力、物力,而一旦胜利后开拓了疆土,天子的封国就会增多,自己的税赋就会增加,而诸侯国却不会得到多大的利益。史载商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也就是说纣王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因此借着发动对东夷的战争来削弱诸侯、壮大自己的这种方法他不可能想不到,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纣王的这种做法反而激起以周武王为首的诸侯的叛乱,最终纣王于牧野战败,身死鹿台。《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这里就把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归结为发动对东夷的战争。最后,在天子自己的领地内,天子也会把土地分封给大夫,按照《周语上》的说法就是:“规方千里以为甸服”, 那些王畿之外的诸侯,就称之为“侯服”, “侯服”诸侯的爵位越高,说明他的封地就越多,他要上交给天子的贡赋自然就多;而天子对自己邦畿内有封地的贵族,也就是“甸服”,封国地位虽然不高,却要上交比诸侯多一倍的九分之二的重赋,原因就是“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那些“甸服”的贵族虽然名义上被视作侯、伯,但其实也就是个卿大夫级别,而大夫按照“井田制”规定,就要上交九分之二的税赋。这些“甸服”的封国与天子近在咫尺,一旦变生肘腋,祸起萧墙,对天子的威胁极大,天子当然要加大对这些贵族势力的遏制,严防其发展壮大。周厉王也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当然会知道这样的道理,为了在经济上打击贵族加强王室,于是周厉王改革措施,破格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政策,违背与邦畿之内的贵族共同享有山林川泽的典章制度,把山林川泽的所有权收归己有,迫使贵族们交税。最终导致贵族们的“国人暴动”,周厉王只能逃跑,一直逃到了彘,最后死在了那个叫猪的城市。

对于商纣王和周厉王这些压制诸侯的政策,当时的诸侯和贵族们采用的是暴力的手段,但更多时候,“要文斗不要武斗”,诸侯和天子之间的斗争,大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文斗。事实上,从各国诸侯接收封地建立诸侯国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会为了自己封国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相应的对策。诸侯们首先能做的就是瞒着公室,开垦井田以外的荒地,而这些开垦出来的农田就是自己的私田,是不用按照“井田制”向天子上交税赋的。在周王室强盛时期,诸侯开垦私田被视作非法,周王室是不允许诸侯私自开垦私田的。但到周恭王继位时,国家因周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国势开始衰落,已经无力禁止诸侯开垦私田,周恭王于是承认诸侯私田的合法性,但私田必须如实申报并缴纳一定的赋税,否则便视为非法私田,一经查出一律充公。虽然作了这样的改革,但是周王室已然无法阻止诸侯的发展壮大,到了周夷王时期,一些强大的异姓诸侯国首先发难,楚国国君熊渠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不仅不对周王室朝见进贡 ,反而仿效周天子,僭越制度,将其三子分封为王,甚至起兵进攻周王室分封的其他诸侯国,这就是楚国“不服周”的肇始。到了周幽王时期,不要说想收回王畿之外“侯服”诸侯的非法私田,就连收回自己王畿之内贵族手里的非法私田,周王室也没有这个能力了。《诗经·大雅·瞻卬》就记录了当周幽王把王畿之内贵族的非法私田依法充公后,贵族们的满腹牢骚:“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于是紧接着发生了烽火戏诸侯事件,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了。现在有观点认为,所谓的“烽火戏诸侯”应该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所以周幽王真正的死因,就只有天知道了。

一旦诸侯不再按照“井田制”向周王进贡,并且开始兼并其他诸侯国的土地,那就标示了“礼崩乐坏”时期的到来。“礼崩乐坏”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历史曾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些国家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各位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但不知各位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就是这些称霸称雄的国家,都是地处周王朝疆域的边疆,其实这不是巧合,这是必然,因为只有地处周王朝的边疆,这些诸侯国才有向外拓展的空间,从而不断壮大自己的国力。“春秋五霸”中,齐国在最东面,可以吞并东夷等外族,秦国在最西面,可以兼并西戎等外族,晋国在最北方,可以兼并狄国等外族,楚国在最南面,可以吞并南蛮等外族,而“春秋五霸”中的宋国之所以有名无实,最大原因就是它地处中原,已经没有发展壮大的空间,所以难成气候。而“战国七雄”其实就是“春秋五霸”的延续,韩、赵、魏三国原本就是从晋国分出来的,而新增的一个燕国,也是由于地处最北面,故而能够通过击败北方外族拓展疆域而成一方大国。所以在中国先秦时期,虽然中国诸侯各自独立,是由一个个看似分裂的小国组成,但这样的格局和框架反而是坚固的代名词,所以先秦时期中国周边的外族只有被中国欺凌的份,外族是难以对中国造成致命威胁的。反而是秦以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时期,外族才能屡屡进犯,永为边患。

周王朝一旦确定自已是走农耕文明的道路,那么,土地就将是决定一切的根本,一切就都要围绕着土地这个核心发展。处在中国边疆的诸侯国通过征服外族,兼并同族诸侯,拓展了土地,所以成为强国,周王室因为丧失土地,所以日渐衰微,直至被诸侯架空。同样的,在诸侯国内,由于诸侯也要将土地分封给大夫,那些得到了土地的大夫采用先开垦私田,再兼并同类,一样也会把诸侯架空。虽然诸侯们也会出台法令来遏制大夫的财富与权力,比如以鲁国为代表率先出台的“初税亩”,其实就是无论公田、私田,一律都要按亩纳税给诸侯。但即便如此也无济于事,只要大夫们手中拥有土地,就终将难以改变诸侯国中大夫们尾大不掉的事实,所以三桓依然专鲁,三家最终分晋,田齐照旧代姜,到了商鞅变法的时候,各国诸侯其实最想解决的就是两个问题:一、如何在对外战争中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二、如何在国内加强君主集权,不被大夫架空。而商鞅的全部变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出台的,其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就是事关土地的最重要的一条政策。

商鞅变法在实行上分两步走,第一次变法中,最重要的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如此一来,数年之后,原先在贵族大夫手里的土地就逐渐回到了国君的手里。相隔六年之后,看到国君回收的土地也差不多了,商鞅便开始第二次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这条变法的本质就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也就是说,国君再不会把土地分封给贵族大夫作为其私田,土地一律全归国君公有,即便军功再大,也只是增加你的爵位和俸禄,不会分封给你拥有自治权的土地。因为只要一切土地掌握在国君手里,那么一切权力就都掌握在国君手里。

“郡县制”其实不是商鞅首创,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郡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当时还是县的行政区域大于郡。县和郡都直属于君主,也就是说,县和郡都是那些君主没有分封给大夫的土地,是属于君主自己的公田,君主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作为管理者,付给其俸禄,县和郡的土地税赋就会由这些管理者收取,全部上缴给国君,再也不会象实行“井田制”时期那样会被大夫截留。而这些县和郡的管理者一般都是由“士”来担当,虽然“士”还是和“分封制”时期一样,不会拥有自己的土地,但在“郡县制”下,“士”却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地位的提升,因为原先“分封制”下的大夫,是世袭的“卿大夫”,“士”即使再有能耐,也只能被“卿大夫”所养,成为其门客,但“郡县制”下,“士”就能取代“卿大夫”,自己成为“士大夫”,想来谁都会觉得“士”的前途从此定是一片光明!可是,历史的发展就是如此吊诡,“分封制”下“士”的地位虽然卑微,但由于诸侯国各自独立,相互竞争,“士”又拥有自由之身,所以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处处能得到国君和贵族们的礼贤下士,而“郡县制”下,“士”虽然地位上升,但处境悲惨,以至于到了帝王高度集权的清代,“士”竟被帝王视为优伶畜之,而“士”自己,也唯能以“奴才”自称了。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以及他的“废井田,开阡陌”,说得再明白一点,其实就是战时状态下的国家公有制,就像近代苏联战时的集体农庄,也像国共内战时的土改政策,这种制度,可以使全民皆兵,把全国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但这种制度,终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正是因为秦以后的各个朝代都采用了君主集权的“郡县制”,所以才会有“王朝周期率”的出现,而中国的历代王朝,从此也将有别于先秦的夏商周三代,其寿命注定都不会超过300年。至于为什么君主专制集权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要详细分析论述,那只有另作一篇了。

2017-10-28

《诗经: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注释:

1、烈:光明。文:文德。辟公:诸侯。

2、锡:赐。兹:此。祉:福。

3、封:大。靡:累,罪恶。

4、崇:尊重。

5、戎:大。

6、序:通叙,业。皇:美。

7、竞:争。维:于。

8、训:导。

9、不:通丕,大。

10、百辟:众诸侯。刑:通型,效法。

11、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译文:

文德武功兼备的诸侯,

以赐福享受助祭殊荣。

我蒙受你们无边恩惠,

子孙万代将受用无穷。

你们治国不要造罪孽,

便会受到我王的尊崇。

思念先辈创建的功业,

继承发扬无愧列祖列宗。

与人无争与世无争,

四方悦服竞相遵从。

先王之德光耀天下,

诸侯效法蔚然成风。

牢记先王楷模万世传颂。

赏析:

在武王革命中助战的诸侯受到分封,同时也享有周王室祭祀先王时助祭的政治待遇,《烈文》便是这种情况的一个记录。《毛序》说:《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即政,当是周公还政于成王,成王正式掌权之时。武王灭商后二年去世,即位的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七年后还政于成王。此时成王虽年齿渐长。但毕竟缺少政治经验,对于他驾驭诸侯的能力,周公不免怀有隐忧,有人之所以认为《烈文》是周公所作,也许就因为此诗对诸侯具有安抚与约束的双重作用。

《烈文》一章十三句可按安抚与约束之意分为两层:前四句和后九句。前四句是以赞扬诸侯的赫赫功绩来达到安抚的目的。这种赞扬可以说臻于极至:不仅赐予周王福祉,而且使王室世世代代受益无穷。助祭的诸侯都是周王室的功臣,被邀来助祭本身就是一种殊荣,而祭祀时周王肯定其功绩,感谢其为建立、巩固周政权所作的努力,使诸侯在祭坛前如英雄受勋,荣耀非常,对周王室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

但是,周王为君临四海的天子,对诸侯仅有安抚,只让诸侯怀感激之情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对诸侯加以约束,使诸侯生敬畏之心。后九句以无领起,这个无通毋,释不要,为具强烈感情色彩的祈使词,使文气从赞扬急转为指令。文意则由安抚转为约束。七句中用了两个这样的无,以断然的语气,训诫诸侯必须遵从;百辟其刑之,更是必须效法先王的明确训令;而前王不忘似乎只是训诫诸侯不要忘记先王之德,却又隐含不要忘记先王曾伐灭了不可一世的商纣,成王也在周公的辅佐下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即不要忘记周王室具有扫荡摧毁一切敌对势力的雄威。

后九句的指令、训戒,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正名。《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里所正的君臣名分,与《烈文》所表达的完全一致。后者虽然没有点出君臣二字,含意却更加深刻:诸侯的功绩再大,也不过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并且仍要一如既往这么做下去;周王的号令诸侯,乃是行君临天下的威权,并将绵延至子孙万代。

《烈文》的巧妙构思可说是天衣无缝:前四句的赞扬,使后九句的训戒变得乐于接受;后四句的正君臣名分,表明诸侯已建的功业只不过是效忠周王室的一个开端。如果要寻找行文简洁、构思巧妙、含义深刻的作品,阅读《周颂》中《烈文》这样的短篇,读者大致不会失望。

诗经 思文

《诗经: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无此疆尔界。

陈常于时夏。

注释:

1、文:文德,即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功德。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弃,号后稷。舜时为农官。

2、克:能够。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3、立:通粒,米食。此处用如动词,养育的意思。烝民:众民。

4、极:极至,此指无量功德。

5、贻:遗留。来:小麦。牟:大麦。

6、率:用。

7、陈:遍布。常:常规,此指农政。时:此。夏:中国。

译文:

追思先祖后稷的功德,

丝毫无愧于配享上天。

养育了我们亿万民众,

无比恩惠谁不铭刻心田?

留给我们优良麦种,

天命用以保证百族绵延。

农耕不必分彼此疆界,

全国推广农政共建乐园。

赏析:

《维清》祭祀文王,只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后稷,也不过八句。究其原因,便是周朝历代先王的丰功伟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须赘述。就此篇而论,后稷的传奇性经历和诞降嘉种、是获是亩赐民百谷的无量功德,在同属《经》的《生民》中便有详尽的叙说与颂扬。《生民》即使未能创作于《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内容则必然早就广泛流传于民间。

周颂(包括《思文》)都是西周早期的作品,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周代先王的颂扬尤为热烈。周武王以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在牧野伐灭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尚书-牧誓》)的纣王,建立起西周王朝,救万民于水火。王室为光宗耀祖,百姓为感激解放,这就造成了对新政权、自然也包括对新政权先王们热情讴歌的盛况。

或许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历代众多学者形成了《思文》为周公所作的强有力的共识。诗篇是盛朝的颂歌,作者是盛朝的大圣人,这一共识的形成也极自然。《诗经》中的多篇作者都归之于周公,此处不具论,而《思文》一篇却未必如是。

孔疏引用《国语》,说周文公(即周公旦)之为颂曰思文,其实不确。《国语-周语上》载芮良夫所说的一段话中,原文是: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并未言是周公所作。到了韦昭注中,才成为言周公思有文德者后稷,其功乃能配于天。但是韦注本意只是说《思文》的内容乃反映周公所思,并非即指为周公所作,应当不难分辨。看来,是孔疏将《国语》原文与注文误融为一体,牵涉周公,并认定《思文》出自周公之手。这一误认,影响大而深远,以致成为后世诸多学者的共识,虽无伤大雅,总不免让人感到一丝遗憾。说无伤大雅,是因为《思文》确实也体现了周公的思想。周公辅佐文王、武王、成王三世,于强国、灭商、平乱,功勋卓着,而重农保民又是其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可见,就理解《思文》的意旨而言,确实可以、而且应该联系周公;但是,就此认定周公为作者,终究不可取。要确认周公为《思文》的作者,还必须有早于或至少与《国语》同时的确凿证据,因为现有的确认不过是基于《国语》的不可靠的误认。《诗经》中凡无确凿充分证据而定为周公所作者,均可作如是观。

据《毛诗序》所言,《思文》是后稷配天的乐歌。后稷之所以克配于天,在《生民》序中说得再明白不过: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也。后稷配天的祭祀称为郊,即祭上帝于南郊的祭典。古人祭天(亦即上帝)往往以先王配享,因为人王被视为天子,在配享中便实现了天人之间的沟通,王权乃天授进一步确认,于是原本空泛的祭天便有了巩固政权内容的具体落实,而成为具有重名篇赏析义的政治活动。这种天人沟通的努力,今天看来虽然过于原始、刻板,但在古代,尤其是政治相对清明、经济发展顺利的时期,其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试想,祭祀的程序随着乐歌(这里是《思文》)曲调缓缓进行(据王国维《说周颂》),简短的歌辞一再回环重复,气氛是何等庄严,人们会感觉置身于神奇力量的控制之中,参与盛典的自豪荣幸和肩负上天使命的虔诚在此间密切融合。

正因为如此,后稷开创农事、养育万民的功德也是在上帝授意下完成的:帝命率育。从创作结构上看,天、帝之间是一种紧扣和呼应;就创作意旨而言,又是天人沟通印象的有意识加深。在人定胜天观念形成之后,天人沟通、天人感应的思想仍然绵延不绝,并且时时占据着正统地位,何况在其形成之前。在《思文》产生的当时,天人沟通应该具有甚至不需要任何艺术手段(自然不是说《思文》毫无艺术性)就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量。

西周当时已经是君临天下的政权,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自然是这种权威的宣告,但又是秉承天命子育万民的一种怀柔。昌盛的、向上的政权不会在立威的同时忘记立德,西周政权也保持着这种明智。

诗经 硕鼠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1、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

2、顾:顾怜。 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3、逝:用作誓。去:离开。

4、德:这里的意思是感激。

5、爱:乃。直:同值,代价。

6、劳:慰劳。

7、 号:感激。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犒劳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郊。

乐郊乐郊真安逸,谁会长叹加哭号!

赏析:

人和老鼠从来都是好朋友,尽管人们想出了许多难听的词来咒骂鼠辈,它们依然同人类形影不离。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证明,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这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强的两种动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时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两种动物。这表明,鼠离不开人,人总有鼠伴随着。它们虽然是冤家对头,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搅在一起?为什么无数动物之中唯有老鼠同人攀亲?科学家们能否回答这个人鼠之间的社会学问题? 认真想来,人鼠之间总有些不公平。人无需向鼠索取什么,也不是离开了鼠就无法生存,更不会把鼠当作珍稀动物倍加爱护,充其量拿鼠开开玩笑,逗逗乐,编出老鼠嫁女一类的故事和生肖属相聊以解闷。这已算很看得起鼠辈了。要真正喊打过街老鼠,未必会像打落水狗那样下得了狠心。这又足见在看得起之外再加上了恻隐之心。

反过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领人类的情,从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来偷鸡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陋得鼠头鼠脑,从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它们习惯于生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过看隐居的生活,但从来不愁吃穿住行。 有吃没有穿就去人类那儿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没来源,并且应有尽有。它们唯一的恐惧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风光,那就真正断绝了生活的来源。可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将来,老鼠的恐惧都只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在实际上却不会发生。所以,大可以放大胆地靠着人类过着舒适惬意的好日子。

人类不要小看鼠辈。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会跟到哪里。不需要对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绝对不必怀疑鼠辈的忠诚,它们会跟人类走遍海角天涯,决不反悔。

我们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样地预言,人类的乐上在哪里,鼠辈的乐上也就在哪里。

诗经 著

《诗经:著》

俟我于着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1、俟:迎候。着: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着。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2、充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素、青、黄:各色丝线,代指紞。

3、尚:加上。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华、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译文:

等我就在屏风前哟,帽垂丝带在耳边哟。

加上美玉多明艳哟。

等我就在庭院里哟,帽垂丝带在耳际哟。

加上美玉多华丽哟。

等我就在厅堂上哟,帽垂丝带在耳旁哟。

加上美玉多漂亮哟。

赏析:

此篇《毛序》、郑玄笺皆以为是刺诗,孔颖达疏申述云:作《着》诗者,刺时也。所以刺之者,时不亲迎,故陈亲迎之礼以刺之也。姚际恒不以为然,他说:此本言亲迎,必欲反之为刺,何居?此女子于归见婿亲迎之诗,今不可知其为何人,观充耳以琼玉,则亦贵人矣。(《诗经通论》)姚说可取。揣摩诗意,此当是女子回想出嫁时夫婿迎亲情景的。据《仪礼-士昏礼》,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上车后,新郎得亲自驾车,轮转三周,再交给车手驾御,而自己则另乘车先行至自家门口等候,然后按照规定以次将新娘引进洞房。此诗把这一古老的结婚仪式写得饶有情趣。

全诗三章九句,皆从新娘眼中所见来写,戴君恩《读诗臆评》谓其文言文句式奇怪,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称其文言文句式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诗中全不用主语,而且突如其来。这一独特的文言文句式,恰切而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着,少女的腼覥,使她羞于说出他字,但从俟我二字却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两句更妙在见物不见人。从新娘的心理揣测,她的注意力本来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详一番,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头仔细瞧。实际上,她只是低头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没看清他的脸庞,所见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这两句极普通的叙说语,放在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这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便觉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了,给人以丰富联想和审美的愉悦。

这首诗风格与《齐风-还》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赋体,句句用韵,六言、七言交错,但每句用乎而双语气词收句,又与《齐风-还》每句用常见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诗音节轻缓,读来有余音袅袅的感觉。在章法上它与《诗经》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样,而又别具韵味,无怪乎清代学者牛运震要称它是别调隽体

[(二)单项选择

31949年是( )

A19世纪40年代初 B19世纪40年代末

C20世纪40年代初 D20世纪40年代末

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它发生在(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三)多项选择

5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是( )

A历史故事 B历史传说C古迹和遗址 D文物和文字纪录

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填空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在云南发现的 人,距今约有 多万年。

220世纪前期,在北京西南 龙骨山山洞里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骨,就是 。

3氏族是按 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 人就处在氏族公社时期。

(二)单项选择

4"旧石器"指的是( )

A已经用坏的石器工具 B原始人使用的工具C敲打而成的粗糙石器 D磨制而成的石器

5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第3课 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

(一)填空

1氏族公社是按 关系结合起来的生活集体。

(二)单项选择

2首先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距今约五六千年,我国长江流域的 原始居民和 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处在 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2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一带原始居民进入了 氏族公社时期。他们的制陶工艺显

著进步,有了 和 。

(二)单项选择

3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处在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的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出

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出现了私有财产 B贫富分化加剧C由于生产的发展 D人们有了贵贱之分

第4课 夏商奴隶制王朝

(一)填空

1从公元前 世纪到公元前 年,我国处在奴隶社会时期。 、 、 三个朝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2 做部落联盟长的时候,我国 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 社会来临了。

(二)单项选择

3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是在( )

A父系氏族公社前期 B父系氏族公社中期

C父系氏族公社后期 D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公元前21世纪,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朝,其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 和 的工具。公元前16世纪,商汤建立商朝,后人又称为 朝。

2商朝后期制造的 ,是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二)单项选择

3"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对这一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 )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 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

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 D禹刑极为残酷

4开始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5殷墟是在今天的( )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西安 D陕西咸阳

第5课 奴隶制发展的西周

(一)填空

1公元前21世纪, 建立夏朝,由于 的暴政,夏朝于公元前 世纪被商朝灭亡。商朝的建立者是 ,他把都城建在 。到商王盘庚时,又迁都到 ,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 朝。

(二)单项选择

2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三)多项选择

3商朝达到较高水平,得到很大发展的手工业有( )

A青铜冶铸业 B纺织业 C制陶业 D玉石雕刻业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商朝末年,渭水流域的 族,迅速发展,首领 重视农业生产,任用有才能的 等人,势力逐步强大。公元前11世纪中期, 即位,他得到姜尚、 的辅佐,国家兴盛。

2 年,周平王迁都 ,东周开始。

(二)单项选择

3率兵灭纣的周王是( )

A文王 B武王 C厉王 D幽王

4《诗经》中"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5西周后期的"共和行政"指的是( )

A建立奴隶制共和国 B两个国王并立C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 D地方行政机构

6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是在( )

A公元前11世纪 B公元前841年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三)多项选择

7下列选项属于商纣王暴政的有( )

A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 B霸占山林川泽C创造"炮烙"之刑 D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

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夏、商、西周的科学和文化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古书上关于夏朝时候 和 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

2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 "。此外,商周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叫做" "。

3传说中舜作的" "在 朝盛行。

(二)单项选择

4商朝青铜器中名闻中外的精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合金铜器 D象尊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

A开始有了史书 B开始有了确切纪年

C开始有了史官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第7课 春秋五霸

[内容]

前提测评

(一)填空

1公元前 年,周平王迁都 , 开始。

2 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我国 社会瓦解和 社会形成时期。

(二)单项选择

3西周灭亡的原因是( )

A周厉王的暴政 B国人暴动C犬戎族攻破镐京 D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齐桓公任用 为相,以 为号召,发展齐国势力,并于公元前651年在 会盟诸侯,成为霸主。

(二)单项选择

2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推广井田制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管仲改革的内容是( )

A改革内政 B发展生产 C尊王攘夷 D改革军制

(三)多项选择

4春秋末年,加入争霸战争的江南两个国家是( )

A楚国 B越国 C吴国 D宋国

5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任用的大将是( )

A管仲 B孙武 C孙膑 D伍子胥

第8课 战国七雄

[内容]

前提测评

(一)填空

1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五个霸主是 、 、 、 和 。

(二)单项选择

2我国奴隶社会瓦解于( )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战国时期,除秦国的商鞅变法外,还有 在魏国变法, 在楚国变法。经过变法或改革, 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阶级和 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单项选择

2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

A齐、韩、魏 B楚、赵、韩 C齐、燕、赵 D韩、赵、魏

3战国时期在楚国实行变法的是( )

A韩非 B李悝 C商鞅 D吴起

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A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B商鞅变法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D商鞅变法按军功大小授爵赐田

(三)多项选择

5下列选项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有(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改革军制,加强训练 D建立县制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内容]

(一)填空

1 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 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二)列举

2列举战国七雄。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春秋后期,我国已经发明 技术。这比欧洲早 年。

2战国时期,人们吃的粮食主要是 和 ,穿的是 和 品做的衣服。

3战国时期,著名的冶铁中心是楚国的 和赵国的 。

(二)单项选择

4春秋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农业技术的进步 D水利式程的兴修

5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属于(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路航运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

(三)列举题

6列举战国时期各国新兴的封建城市。

第10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

[内容]

(一)填空

1 是我国 社会瓦解和 社会形成的时期,是古代历史上的 时期。

(二)单项选择

2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 )

A商鞅 B老子 C孔子 D屈原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 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一书里。

2孔子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 》一书。他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 》一

书。

3 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了" "的局面。

(二)单项选择

4下列选项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 )

A因材施教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温故而知新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

A吴起 B孙膑 C庞涓 D孙武

(三)多项选择

6韩非的主要主张有( )

A以法治国 B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实行改革 D"兼爱","非攻"最新回复

初中历史 at 2008-11-11 09:43:27

第11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学艺术

[内容]

(一)填空

1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的 朝,就已经有了历法。到 朝时,历法逐渐完备。

(二)单项选择

2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在我国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精通各科医术,他采用的 一直为中医沿用 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战国初期杰出的建筑师 ,被后人奉为建筑工匠的 。

(二)单项选择

3人们已经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是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 )

A西周时期的诗歌 B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C春秋时期的诗歌 D春秋到战国时期的诗歌

(三)多项选择

5春秋战国时期,在天文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

A关于流星雨的记载 B关于日食的记载

C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D《甘石星经》的问世

第12课 秦始皇统一六国

(一)填空

1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 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一大统的时期。

2战国七雄中的七个国家分别是 、 、 、 、 、 、 。

(二)单项选择

3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改革是( )

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 年,秦王 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朝,都城在 。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3秦统一后,将军 率军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为抵御匈奴,又修筑了西起 、东到 的万里长城。

4秦始皇派兵征服越族后,在那里设置了 、 、 、 等数郡。为了解决运输困难,又派人开凿了。

(二)单项选择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始皇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内容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全国推行郡县制 D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6秦统一后,掌握官吏任免权的是( )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使大夫

(三)列举

7列举秦朝的疆域四至。

第13课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

(一)填空

1公元前 年,秦王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的封建国家。

(二)单项选择

2秦朝的都城在(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邯郸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公元前 年,陈胜和吴广发动了秦末农民战争,建立了 政权。

2公元前 年, 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 。

(二)单项选择

3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剧烈的土地兼并 B沉重的赋税

C繁重的徭役、兵役 D严酷的刑法

4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垓下之战

5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三)多项选择

6楚汉战争的双方是( )

A陈胜 B刘邦 C吴广 D项羽

(四)列举

7列举秦始皇的暴政。

第14课 西汉的兴盛

(一)填空

1公元前 年, 、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在蕲县 爆发。

2公元前 年, 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为 汉。

(二)单项选择

3楚汉战争中"楚"指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三)多项选择

4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反败为胜的原因有( )

A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羸得民心 B有山东作为根据地

C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辅佐 D有谋士范增出谋划策

课堂效果检测

(一)填空

1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 的教训,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 政策。

2武汉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进入 时期。

3汉武帝时,在长安兴办的 ,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周朝的前段——西周

周人的祖先是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自称为周。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商纣,建立了周朝。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将西伯昌(文王)囚于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趁商朝主力征战在外之际,出周武王姬发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配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临时组织奴隶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无心战斗,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并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国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深感镐京与新征服地区相距太远。他意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的都邑。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突然病逝。从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之遗志,决定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从这里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可大大缩短距离。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阳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周)与武王所建的镐京(宗周)一起,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为彻底铲除殷遗民的复国梦想,成王时还将殷顽民迁至成周。 由于周公旦在宗周摄政,鲁侯之爵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鲁国的地望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已发现鲁城遗址;姜尚所封的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召公所封的燕国在今北京房山,也已发现城址和燕侯墓地;武庚叛乱被平息后,该地封给武王之弟康叔,为卫侯,已在河南浚县发现卫国遗址;纣的庶兄微子启未参预武庚叛乱,他作为商族的后裔被封为宋侯,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在卫国的西边,还有个晋国,成王攻灭唐国后,以其地封给他的兄弟唐叔虞,在今山西翼城与曲沃交界处已发现其遗址。这些诸侯国的封地往往形成犄角之势,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因而在早期阶段对政治局面的稳定确曾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献中所说「成康之际,四十年刑错不用」,正说明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周王朝出现了一段安定的局面。 周人在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其范围比商朝的地域还大。周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机器,对域内实行有效的统治。制订的刑罚,比商代更系统。常备军的人数比商代还多,在宗周驻有六师,在成周驻有八师。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周王封给诸侯土地与臣民时,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所封的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王,有保卫王室的义务。他们还要向周王纳贡服役(包括兵役),如果不纳贡服役,就是侮慢王室,要受到惩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让或交换土地,渐渐将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同时,随着新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私田的数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现,对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起到腐蚀和冲击的作用。 西周疆域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青铜工具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工艺进一步繁荣,除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的数量更多,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它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在上万件铜器上都铸刻有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最多的一件铸有499个字,不亚于当时的一篇文献。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考古学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人工冶制的铁器,说明至少在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这一发现,表明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又掌握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到了周厉王时,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汲取教训,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威胁,还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 西周政权

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奴隶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井田制”是周朝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贵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农业仍旧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 礼制和刑罚 周王朝有严格的礼制和刑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以父系社会体制之下形成的宗法制为基础,用以调解和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关系。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赎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极为残忍。 商业和交通 青铜农具使用比商代更为广泛,排水与引水技术掌握较好,农作物中桑麻瓜果都有栽培种植。手工业部门多,分工比商代更细,有“百工”之称,商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国”与“都”中,出现了更大的市场。 西周实行井田制。每个男性主要劳动力授田百亩(相当于现在31亩多),每隔3年耕作者之间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当时普遍采用熟荒耕作制,使得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西周时期,商业发达,有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海贝、海蚌和占卜用的龟甲等,往往都是从远方贡献和交换来的。海贝当时也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计算。舟船和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社会生活 采集是当时平民的主要日常生活来源,而狩猎则是贵族的娱乐活动。 战争与交往 周王朝建立以后,仍不断用兵,常和荆楚、鬼方、严允、东夷、淮夷等邻邦发生战争,互有胜负。与此相反,更多的则是与邻邦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千总]明清两代正六品武官。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

[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学士”是唐代掌客文学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学士”,则宰相就称为“大学士”。宋代,“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 ”。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和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侍郎]工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吕,清代正二品。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宪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议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顺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书令]唐代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省的“尚书令”与门下省的“寺中”,同称三省长官,共同掌管中央的机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书省与枢密院分管政务、军事。元代废除三省制,中书令是惟一的最高国务长官。明清两代废除中忆令的官名。

[中书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或称国相),是丞相的副职。明洪武十二年以后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太守]汉代掌管郡务的最高长官。三国以及隋炀帝、唐玄宗时期和五代,改州刺史为建郡太守。此后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时期专用以称“知府”,从四品官。

[太尉]秦汉时期,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后来历代也多沿用这个官衔,但逐渐变成加官的官衔,没有实权。到了宋徽宗时期,把太尉定为武官的最高一级官阶,其本身并不代任何职务,一般用作武官的尊称,而不问其职务的大小。元代以后废除了这个名称。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隋唐以后,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三师”、“三少”仅为加官赠官的官衔,没有职事。宋代“三师 ”是宰相、亲王的加官官衔,“三师”是正一吕,“三少”是从一品。明清两 代,“三师”为从一吕,“三少”是正二品。

[太宰]古代“太宰”为百官之长。宋徽宗时期,改尚书左仆射太宰,右仆射为少宰。一般通称吏部尚书为太宰。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

[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文官,唐宋两代为从四品,元明清三代为从三品。

[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主管传达王命、侍从皇帝出入、车马等职事,正三品。

[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副长官,正四品。

[公、侯、伯、子、男]这是皇帝授封的爵号。“公”是“王”以下最高爵号。唐宋两代有国公、郡 公、开国县公等级,所食之邑从4000户至3000户不等。明代仅封侯、伯。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明代为正二品官,清代为从一品官。

[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明代为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文林郎]从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为正七品。

[仆射]“仆射”是主任或领班的意思。 唐宋两代“仆射”实际上就是宰相。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龙虎将军]明代正二品武官。

[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军事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清代把主簿看做是做杂职,并将它裁减。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节度使]唐宋两代总管军民两政的地方长官,官阶二至五品不等。元代之后废除这个名称。

[布政使]明清两代一省最高民政机构为布政司。布政使为政司的主官,从二品,仅次于巡抚一级,为防止专权,明代与清初设左右布政使二人,清康熙年间已后不再分左右。

[正奉大夫]元明两代从二品文章。

[正议大夫]唐代正四品文官。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刑部侍朗]刑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光禄大夫]汉代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的长官。魏晋以后有其名而无其职,唐宋以后成为阶官的称号,从二品官。元明为从一品,清为正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阶官。

[同知]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如一府的主官称为知府,而府的佐官称为同知。明清时期,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平章”是商量处理国事的意思。位高时,“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官衔;位低时,官衔也在五品以上。宋中叶以后废除同平章事的名称,元代时用时不用,官位较低。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守备]明清两代正五吕武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安抚使]朝廷派往边疆重要地区统辖军民的官员。元代各路安抚使是各路的行政长官。明清两代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此官,官阶一般是正三品,如原来官衔在二品以上,派出时则称安抚大使。

[州牧]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清代知州已降为与县略相等到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

[巡按]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称为巡按,一般仅有六品官。官阶虽不高,但可以与省区行政领导分庭抗礼,知府以下要服从他的指使,事毕回京。

[巡检]巡检的官名始于宋代,是边疆要地州县的武职指挥官。元明清三代,巡检仅为九品官。

[巡抚]明代凡是文职官员奉命出朝,统称“巡抚”,这官职是临时性的。清代巡抚与总督同为封疆大臣,巡抚品级稍次于总督,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巡抚的职责随时随事随人而施。清代巡抚为从二品。

[观察使]唐代朝廷派遣分赴各道访察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的官员,官阶由原官职而定,从御史中丞至六部尚书不等,大多为二、三品官。到了宋代,观察使与节度使均为荣誉称号而非实职。

[把总]清代正七品武官。

[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怀远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员外部]“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唐代为六品,明清为五品。

[刺史]刺史与都督在名分上分别掌管州府的民政和军政。元代废除刺史的名称。清代刺史往往作为知州的文字称呼。

[奉直大夫]元明清三代正五品文官。

[奉政大夫]元明清三代正五品文管。

[奉训大夫]元明两代从五品文官。

[定国将军]明代从二品武官。

[定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明威将军]明代正四品武官。

[武功将军]清代从三品武官。

[武略将军]元明两代从五品武官。

[武略骑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义将军]元明两代从五品官员。

[武义都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节将军]元明两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将军]元明两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武德骑尉]清代正五吕武官。

[武翼都尉]清代从三品武官。

[武显将军]清代正三品武官。

[知州]州的长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

[知府]宋代知府职略高于知州。清代知府为从四品。

[知县]宋代县的最高长官。元代称县尹。明清两代知县为正七品。

[金紫光禄大夫]唐宋两代正三品文官,元代为从一品,明清两代不设此官衔。

[国公]唐宋两代正三品文官,元代为从一品,明清两代不设此官衔。

[国子监祭酒]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作“国子”,“国子监供祭酒”即国子太学的主官,从四品。

[国子监丞]唐代之后国子监丞为国子监丞国子监内部事务官。明清时期监丞职能是学监的性质,正七品官。

[国子监博士]唐代之后,在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称作国子监博士及助教。

[驸马]“驸”就是“副”的意思。驸马都尉与奉车都尉都是奉陪皇帝乘车的近臣。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常授以驸马都尉,因此,驸马成为皇帝女婿的专门称号,而不是官职。明代沿用这个名称,清没有这个称呼。

[经略安抚使]唐代边疆地区设“经略使者”。“观察使者”还兼经略使。宋代沿边大将都兼“经略”。此后大多经略安抚使统管军民。明代只称“经略”而不称“经略使”,官阶比总督略高。清代经略大臣在封疆将帅中居第一位,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枢密使]“枢密”即中枢机密的意思。从唐代开始以宦官掌管枢密,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唐昭宗之后改为士人任枢密使。宋代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并逐步由同平章事兼任枢密使。清代军机大臣也往往尊称为枢密,一般为一品官。

[县令]唐宋两代县级主官,官阶自从六品至从七品均有。宋代曾同时存在知县和县令的官衔,当时县稍强于知县。

[参将]明代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清代参将是正三品武官,仅次于副将一级。

[参领]清代正三品官,副参领为正四品官。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宋元两代是宰相的副职。

[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为钦矩。清代由皇帝特命并颁授关防的,称为钦差大臣。

[总兵]明代总兵官阶无定制。清代正二武官。

[总督]明清两代具有节制地方文武官员权力的朝廷命官。明代还有管辖专门事务的总督,如漕运总督等,官阶自正二品至从一品不等。清代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管辖一省或数省。

[显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荣禄大夫]元明清三代从一品文官。

[转运使]唐代经理江淮米粮、钱币、物资运输的官员,宋代称漕司,明清两代称漕运总督,一般是二品官。

[信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奉郎]宋代七品文官。

[宣德郎]唐宋两代正七品文官,明清两代从六品、正七品文官。

[宣抚使]宋元明清四代镇抚一方的军政长官,官阶由原官衔而定,一般是二、三品。

[宣议郎]唐宋两代从七品文官,明代正七品。

[宣慰使]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士司”中,宣慰使是最高的官职,从三品官。

[宣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武都尉]清代从四品武官。

[宣威将军]明清两代从一品武官。

[建威将军]明清两代从一吕武官。

[按察使]宋清两代掌管一省弄名按劾的长官,正三品。

[给事中]朝廷中经手章奏,稽察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

[昭信校尉]元明两代正六吕武官。

[昭武将军]元代称为大将军,明代正品武官。

[昭武都尉]清代正四品武官。

[昭勇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洗马]洗马即前马,也是先驱的意思,是太子的侍从,一般为三品。

[振威将军]清代从一品将军。

[秘书郎]唐代掌管四部书(经、史、子集)的文官,从六品。

[郎中]在六部中仅次于侍郎的官,是部内各司的主官,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