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三次攻打朝鲜这个蛮荒小国都打不

游戏攻略010

为什么唐朝三次攻打朝鲜这个蛮荒小国都打不,第1张

为什么唐朝三次攻打朝鲜这个蛮荒小国都打不
导读:节选自《易中天品三国》 说起来魏延“谋反”这件事,不少人是相当的熟悉。因为《三国演义》的这段写得有声有色,从文学的角度看很是精采,因此深入人心。但如果以为那就是历史,就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诸葛亮。据《三国志魏延传》,事情是这样的:建兴十

节选自《易中天品三国》 说起来魏延“谋反”这件事,不少人是相当的熟悉。因为《三国演义》的这段写得有声有色,从文学的角度看很是精采,因此深入人心。但如果以为那就是历史,就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诸葛亮。

据《三国志魏延传》,事情是这样的: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病重时,他召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自己死后的撤军部署,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部队自行出发(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等人秘不发丧,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想法。魏延果然不听指挥,勃然大怒说,丞相虽然去世了,我魏延却还活着(丞相虽亡,吾自见在),还可以继续和魏军作战嘛(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耽误天下的大事呢(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要听他杨仪的指挥,为他继后(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于是魏延不管三七二十一,自说自话进行部署,还要费祎联名发不命令。费祎当然不会签字,就哄骗魏延说,我还是回去做工作吧!杨仪是个书生(长史文吏),没打过什么仗(稀更军事),肯定不会违抗将军的命令(必不违命也)。魏延一想也是,就让费祎回大本营。费祎一出门,拔腿就跑,驰马绝尘而去。魏延随即后悔,追赶费祎,没有追上(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再派人去打听,杨仪等人已经准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撇下魏延自己撤退(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怒不可遏三魏延便抢在杨仪之前率领部队先行回国(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而且过河拆桥,一路上把所有的栈道都烧个一干二净(所过烧绝阁道)。这就不但是和杨仪他们公开翻脸,而且是不给对方退路了。与此同时,魏延还上表朝廷,宣称杨仪谋反。杨仪被魏延抢了先,又被断了后,走投无路,逼到墙角,便也状告魏延谋反。结果“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双方状告的信函同时不断地送达御前,都说对方“叛逆”。刘禅当然真假难辨,就去询问董允、蒋琬等人。这一问不要紧,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杨仪不会谋反,竟没有一个人同情魏延(咸保仪疑延)。

这下子魏延在劫难逃了。一方面,朝廷令蒋琬率宿卫营“赴难北行”,迎战于前;另一方面,杨仪令工兵伐木修路“昼夜兼行”,追尾于后。魏延先到,驻军南谷口(即褒斜谷道南口,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阻击杨仪,杨仪则令何平居前抵抗。何平就是王平,因为母亲姓何,自己又曾经寄养在外婆家,所以也姓何。何平一见魏延,就冲上前去大声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样(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部下听了,知道无理的一方在魏延,就不肯替他卖命,一哄而散。魏延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儿子和少数亲信逃往汉中,最后被马岱所杀。马岱按照杨仪的命令,将魏延的首级带了回来。杨仪得此头颅,竟然忽地一下站起来,一脚踏了上去,一边狠狠地踩,一边狠狠地骂:狗奴才,看你还能不能干坏事(庸奴,复能做恶不)!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以上就是《三国志魏延传》对本案的记载。从这个记载不难看出,所谓“魏延谋反”,可以说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为什么说“事出有因”呢?第一,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战争年代,不服从统帅命令,自作主张,就难免谋反嫌疑。第二,掉转枪头,挥师南下,还是擅自行动,谁知道你要干什么?第三,北伐大军,本为一体,单独行动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断绝别人的退路?这不能不让人采,魏延是要杀回成都颠覆蜀汉,还不让杨仪他们赶回来救驾。所以董允、蒋琬等人怀疑魏延,是有道理的。毕竟,在魏延和杨仪都状告对方“叛逆”的时候,杨仪并无反迹(其实也无可能),魏延却说不清楚。在不明真相而且难明真相的情况下,为了国家安全,只能先假定魏延谋反。

但是,要说魏延当真谋反,却证据不足,而且不合逻辑。道理很简单,以魏延当时的能耐和实力,自立山头当皇帝,怕是不可能的。魏延自己,也不会有此非分之想。他要利用“断后”之便,就近降了曹魏,然后充当司马懿的马前卒,掉过头来打杨仪。这可是司马懿求之不得的事情。我们知道,正如刘备一生只怕曹操一个人,司马懿也只怕诸葛亮。所以,一听说诸葛亮去世了,司马懿就蠢蠢欲动。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杨仪从战场撤退时,司马懿是追了的,但被姜维的“反旗鸣鼓”吓退,民谚谓之“死诸葛亮走生仲达”。这个时候,魏延如果叛变投敌反戈一击,情况可想而知。至少,踩在脚下的头颅,就多半是杨仪的,不会是魏延的。但魏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抢先南行。而且,他被王平打败以后,也没有北上,而是朝更南边的汉中跑。这说明魏延并不想降魏。不想降魏,又怎么会谋反?

所以,对于魏延的“谋反”,董允、蒋琬等人也只是怀疑(疑延),并不肯定。怀疑的原因,是魏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而魏延这样做,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又有两个原因,一是坚持北伐(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二是不服杨仪(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第一个原因当然能够证明魏延并不想谋反,但细想起来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如果当真是要坚持北伐,那么,你自己留下来继续战斗就是,为什么要抢先南下呢?同样,第二个原因也有问题。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不服杨仪,那么,你走你的阳关道,他过他的独木桥,你自己先南下就是,为什么还要“所过烧绝阁道”呢?明摆着是要置杨仪于死地嘛!当然,这和魏延自己的说法也不矛盾。杀了杨仪,就可以夺杨仪之兵,也就更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北伐灭魏了。因此,魏延说的两个原因也都讲得通的。但在当时,却是第二个原因占了上风,而且在行动之时还起了杀心。

这当然也是应该谴责的。但诬为谋反,实属冤案;夷灭三族,更是量刑不当。这一点,后来蜀汉政权可能也意识到了。证据有两个。一个是陈寿为魏延作传时所下的结论。陈寿认为,魏延之所以不北上而南下,其当时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是要杀了杨仪等人而已(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杀了杨仪,就可能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他的想法就是这样,并没有谋反的意思(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我们知道,作为一位严谨的历史学家,陈寿是不会轻易做出判断的。他的这个说法,很可能代表了当时的共识,甚至是因为蜀汉朝廷在查明真相后,已经有了这个结论。

证据之二,是汉中城北门外的石马婆址。清代乾隆朝修编的《南郑县志》认为,该遗址很可能是蜀汉朝廷“以礼收葬”魏延之墓。为什么要“以礼收葬”呢?因为蒋琬等人也发现“魏延谋反”是冤案(蒋琬原其本意,但欲诛杀杨仪,不便背叛)。再加上魏延既是宿将,又有战功,当然应该“追述前劳”,以礼厚葬。这也等于是为魏延平反召雪了。

当然,这两个证据都不怎么过硬。过硬的证据是蜀汉朝廷的正式文件。但这恐怕永远也找不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再提供一个旁证,那就是杨仪之死。按照常理,魏延如果当真是谋反,或者蜀汉政权确实认为他谋反,那么,杨仪这个“平叛有功”的大英雄,在回朝之后是应该得到重赏的。杨仪自己,似乎也这么想。《三国志杨仪传》说,杨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然而怎么样呢?只封了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手匣个兵都没有(无所统领),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从容而已)。接替诸葛亮的,是资历、才能和贡献都不如杨仪的蒋琬。

这下子杨仪浑身气都不打一处来,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三国志杨仪传》的说法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也就是怨愤都写在脸上,不满之辞都发自肺腑。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怕他说话出格,没有节制,犯了忌讳,不敢去看他(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抚慰。杨仪就对费祎大发牢骚,前前后后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费祎呢,大约是只听不说。最后,杨仪居然说,想当初丞相去世时,我要是率领全军“以就魏氏”,怎么会像今天这样寂寞失意?真是追悔莫及啊!

杨仪这话,实在是“反动透顶”,费祎自然也不能“知情不报”。费祎据实密报的结果,则是杨仪在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被废为平民,流放嘉郡。杨仪到了嘉郡,不思悔改,又上书诽谤朝廷,而且出言不逊,于是朝廷下令将其逮捕入狱。结果杨仪自杀,老婆孩子则回到了蜀郡,其时距离魏延被杀(建兴十二年八月)也就一年半载。蜀汉朝廷如果当真曾经为魏延平反,我想大约就在这时。

当然,这里有一个不大说得清楚的问题,就是杨仪所谓“吾若举军以就魏氏”的“魏氏”,究竟是曹魏呢,还是魏延?如果是曹魏,则想谋反的就不是魏延,反倒是他杨仪。如果是魏延,则魏延必无反意。因为如果魏延要反蜀降魏,那么,率领全军追随魏延的,岂非也是“反贼”?杨仪的“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岂非自认谋反?杨仪当然不会这么傻,朝廷也没有按“谋反罪”来处理杨仪(其妻子还蜀)。可见“吾若举军以就魏氏”这句话不能翻译为”我如果率领全军投降曹操”,只能翻译为“我如果率领全军追随魏延”。后悔未能追随魏延的杨仪是并不想谋反的,因此,可能被杨仪追随的魏延也不想谋反。

毫无疑问,杨仪并不可能追随魏延,他的“吾若举军以就魏氏”也只是发牢骚。但这句话还是证明了魏延的清白。由此可见,魏延和杨仪,彼此都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甚至不惜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大打出手。

说起来还真没什么。这两个人闹矛盾的原因,竟不过是意气用事。《三国志费祎传》说,魏延这个人善待将士,勇猛过人,又生性矜持高傲,当时所有人都让他三分,只有杨仪不买账(惟杨仪不假借),魏延便把杨仪恨到骨头里,水火不容(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那么,这两个人的矛盾闹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坐到一起说说话都不难。《三国志费祎传》说,魏延和杨仪只要坐到一起,就要吵架。吵着吵着,魏延就会拔出刀来对着杨仪比划(举刀拟仪),杨仪则哭得泪人儿似的(泣涕横集)。这时,也就只有费祎能当和事佬了。费祎的办法,是插到两个人当中去,一边劝解一边把他们拉开。你说这都是什么事!

魏延与杨仪的“窝里斗”臭名远扬,连孙权都知道,而且不以为然。据《三国志董允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孙权设宴款待。喝得酩酊大醉时,孙权对费祎说,杨仪和魏延是两个卑贱的小人。虽然有些鸡鸣狗盗的本事,却是一旦得意必定忘形。贵国如果没了诸葛亮,这两个家伙肯定会作,你们怎么能不防范于未然?费祎猝不及防,张口结舌(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副大使董恢就教他回答,说杨仪和魏延不过“人民内部矛盾”(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并不像黥布(黥音qíng)、韩信那样不可驾驭(无黥、韩难御之心也),就不要因噎废食云云,算是忽悠过去。

费祎的回答马马虎虎还算得体,孙权的说法则未免偏激。魏延和杨仪确实有缺点、有错误、有问题,但杨仪有才,魏延骁勇,不好说就是“牡竖小人”。事实上魏延和杨仪都是刘备在汉中称王之后,准备回成都,要留一员大将镇守汉中。这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担任此大任的一定是张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张飞自己也这么想(飞亦以心自许),然而刘备却破格选择了魏延,结果“一军皆惊”。刘备当然看得出众人的不服,便大会群臣,问魏延说,寡人爱卿以重任,爱卿打算怎么样呀?魏延说,曹操如果倾巢而出,末将就替大王挡住他(拒之)!如果派一员偏将摔十万人马来,末将就替大王吃了他(吞之)!这可真是气壮山河!事实上魏延的确英勇善战。所以,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就既曾经“督前部”,也曾经“为先锋”。

杨仪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杨仪传》说,诸葛亮多次出兵,常常是杨仪进行规划,负责部署,筹集粮草,计算军费(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而且不假思索,一会儿工夫就处理完毕(不稽思虑,斯须便了)。所以,杨仪和魏延闹矛盾,诸葛亮便很头疼(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他既然不忍心厚次薄彼,便只好尽可能把一碗水端平(不忍有所偏废也)。遗憾的是,尽管有诸葛亮搞平衡,费祎打圆场,这两个人还是要“窝里斗”,结果是两败俱伤。魏延固然家破人亡,杨仪也同样身败名裂。想想真是何苦!

更窝囊的是,这两个人死后也都背上了骂名。魏延被骂作“反贼”,而且这罪名还被《三国演义》夯得严严实实,几乎是“永世不得翻身”。杨仪则被骂作“小人”,遭到许多替魏延抱屈的人痛斥。的确,所谓“魏延谋反”既然是冤案,那么,冤有头债有主,制造这起冤案的直接当事人杨仪就难逃其咎。正如陈迩冬先生所言,魏延身为大将,一生征战,可谓“有大功,无大罪”,却“遭大祸,蒙大诬”,已是天大的冤枉,你杨仪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灭其三族呢?所以后人很是不怕。比如郝经就认为,杨仪“以私憾杀大将”,罪过比魏延更大(罪浮于延)。刘家立也说,魏延“其功不可没,夷其三族。亦太甚矣”(均见《三国志集解》)。再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杨仪已经把魏延杀了,还要用脚在他头上踩,太过分了吧?

但是,杨仪也有委屈的地方。第一,杨仪与魏延的争端,纯属个人恩怨,很难说谁是谁非。而且,平心而论,魏延的责任还要大些。因为两人不和的起因,完全因为魏延盛气凌人不可一世,惟独杨仪不肯屈就。这在杨仪,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你魏延可以飞扬跋扈,难道就不允许杨仪保持独立?何况每次吵架,受欺负的都是杨仪。一个大男人,被当众羞辱得痛苦流涕,你说他心里是什么滋味?难怪杨仪后来要那样对待魏延了。他是积怨太深啊!

第二,杨仪在此案的前期也没什么过错,因为他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来行动的。《三国志魏延传》说得很清楚,诸葛亮临终前“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杨仪照着做,有什么错?魏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而且“所过烧绝阁道”,断了杨仪的后路,杨仪难道应该留在原地等死?魏延不但置杨仪于死地,还要状告杨仪谋反,杨仪难道不该自卫?杨仪和魏延同时告状,满朝文武“咸保仪疑延”,这难道也是杨仪的错?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代理人并不是杨仪,而是魏延。而且,诸葛亮下达命令很明确,是让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延遵命秘密行动,走到褒口(即前面所说的南谷口)才发丧。这下子杨仪紧张了,担心“摄行军事”的魏延害自己(惧为害),就恶人先告状,制造魏延叛变投敌的舆论(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并且先发制人,攻击魏延(率其众攻延)。魏延原本并无反意,自然不会和杨仪作战(不战),只能撤退(军走),结果被害(追而杀之)。

这事严重!因为此说如果成立,《三国志》的记载又不能否定,那么诸葛亮的责任就大了。他居然下达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命令,一方面命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另一方面又交待杨仪让魏延断后,而且“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不是存心要让魏延和杨仪打起来吗?所以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就说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一手策划的”。

按照这个逻辑,诸葛亮不但“策划”了魏延的冤案,还“导致”了杨仪的悲剧。前面说过,与蒋琬相比,杨仪资格老(年宦先琬)、能力强(从年逾之)、功劳大(功勋至大),或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其劳剧),再加上还有“平叛”之功,怎么着也不该位在蒋琬之下。那么,为什么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职权(但没有当丞相),杨仪却只弄到了一个闲差呢?原来,这都是因为诸葛亮的看法。《三国志杨仪传》说,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意思(亮平生密指),认为杨仪这个人的性格是不好的,急躁狭隘,不如蒋琬(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结果蒋琬升了上去,杨仪挂了起来,最后自取灭亡。

这真是恐怖!诸葛亮“二桃杀三士”,一箭双雕,既除掉了魏延,又除掉了杨仪,岂非阴险歹毒?于是我们要问:是这样吗?不是。

就说蒋琬的接班和杨仪的闲置,便很可疑。这一安排,《三国志杨仪传》的说法,是根据诸葛亮的“平生密指”。但我们要问,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意思,他们怎么知道的?当然,《三国志》也对此做了交待。据《蒋琬传》,诸葛亮在世时常常对人说,公琰(蒋琬的字)的志向,既忠贞由高雅(公琰托志忠雅),是一位可以和我一起共同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这算是造了舆论。诸葛亮还秘密上书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仕以付琬”。这算是做了安排。

但我们还是要问:既然如此,诸葛亮临终时为什么不把这个想法公布出来,却要“密表后主”呢?我们知道,蒋琬接班时,大家其实是不服的,后来才“众望渐服”。这一个“渐”字,就说明蒋琬的接班,接得多少有些突兀,有些勉强。因此吕思勉先生的《三国话史》就说,以诸葛亮的地位威望,如果事先公开嘱咐,并不怕什么人反对,事情反倒会妥帖得多。那么,诸葛亮又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吕先生的结论是,诸葛亮秘密推荐蒋琬一事“不是实情”。

这当然也有可能。中国的古代史,一旦事关权力交替,总难免有些虚虚实实、遮遮掩掩、鬼鬼祟祟。但我认为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诸葛亮确实有所顾忌。顾忌谁?杨仪。前面说过,杨仪资格比蒋琬老,能力比蒋琬强,功劳比蒋琬大,又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如果诸葛亮临终前宣布蒋琬接班,杨仪还不得跳起来?没错,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不敢跳。去世了呢?跳不跳?要知道,这时蒋琬并不在军中,魏延也在前线,军队掌握在杨仪手里。身边一个费祎,一个姜维,挪镇他不住。就算镇得住,杨仪闹起来也不是个事。因此只能等大军回朝以后再说。也因此,诸葛亮只能“密表后主”。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命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呢?难道也是为了对付杨仪?我认为,这事倒是靠不住的。靠不住的原因,倒不完全如裴松之所说,此乃“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还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诸葛亮病逝在武功五丈原。魏延“密持丧去”“行至褒口”,已是往南走了很远,杨仪怎么可能还说他“欲举众北附”?所以《魏略》的说法可以推翻。

鱼豢《魏略》的这段记载并不可靠,《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是否真实呢?如果真实,诸葛亮就必须对魏延之死负责;如果不真实,则必须回答真相是什么。对此,历史上也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和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魏延传》所说是实,而诸葛亮这样安排,是他料定魏延必返。此说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第二种观点也认为《魏延传》所说是实,因此是诸葛亮“一手策划”了魏延的冤案。此说可以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为代表。第三种观点认为,《魏延传》所载并非事实,此事另有真相。此说可以吕思勉先生的《三国话史》和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为代表。显然,同意第一种观点,就要冤枉魏延;同意第二种观点,就要批评诸葛亮;同意第三种观点,就要否定《三国志》。这可真让人为难。那么,有没有可以采信的第四种解释呢?

由于军事上的失误,三次东征都不胜

第一次东征正面强攻误战机

唐朝东面的高丽、百济、新罗三国在唐初时就遣使朝贡于唐,并分别被册封为王。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一月,高丽西部头领盖苏文政变成功,自封莫支离(相当于唐朝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之职),专擅国政,并南联百济、倭国频频发兵进攻新罗国,企图西抗唐朝,充当东方盟主。而唐太宗李世民自灭东突厥后便有主盟全亚之图,于是乘新罗国抗拒唐廷之机,宣布盖苏文罪状,并欲举兵讨伐。

贞观十九年(645年)三月,唐太宗李世民至定州(今河北定县),语重心长地对侍臣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次出师未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乃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唯瞰肉饭,虽春蔬也不之进,惧其烦扰(百姓)也。”他一面召集侍臣和留守太子交待事项,坚定诸臣之心;一面看望生病士卒,并托付州县治疗。因此士民争参征役。李世民从定州出发,亲佩弓矢,手结雨衣于鞍后。又自定州沿途设置烽火台,每隔十里一烽,达于辽东城。并与太子约定,克辽东时,举烽以闻。

同月,太子詹事李世绩等率主力急趋辽东,展开辽东城围攻战。李世绩自柳城(今朝阳县)进发时,大肆声张进军怀远镇(今沈阳市西南),而潜师北趋甬道(隋伐辽时所设浮桥,今辽中县西北),出高丽不意。四月初,李世绩自通定镇(今沈阳市北)渡辽水,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先头部队张俭以胡兵为前锋,渡辽水后攻建安城(今营口市东南),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四月下旬,夏江王李道宗越过新城(今海城县)攻破盖牟城(今盖县),虏获2万余人,粮食10万余石。张亮率舟师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今旅顺西北),破城俘获8000余。五月,李世绩进攻辽东城(今辽阳市),高丽遣步骑4万驰援,经盖牟城时,李道宗派4000骑迎击,大败高丽军,遂达成阻敌援军之使命。五月中旬,唐太宗李世民渡辽水引援军赶至前线,在进军中“过河拆桥”,以坚士卒之心。

李世绩攻辽东城,用抛石车、撞车猛攻12昼夜,高丽兵在城上积木为楼,进行抵抗。唐太宗李世民亲引精兵围城数重,鼓噪声震天地。五月十七日南风甚急,唐太宗遣锐卒登冲竿之末,焚其南楼,火延烧城中,屋宇皆尽,高丽力战不能敌,城遂破,杀敌万余,俘获男4万之众。

六月,唐进军白岩城(今抚顺市南)。李世绩攻城西南,唐太宗攻西北。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箭,唐太宗亲为其吸血,将士闻之莫不感动。城主孙代英暗派心腹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说:“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鉴于此,李世民将唐旗交于使者,并说:“必降者宜建之城上。”孙代英把唐旗插在城头,城中人皆以为唐兵已登城,皆服从投降,遂拔白岩城。唐太宗临水设幄受降,并采用释俘、优俘政策,以瓦解高丽军心。李世民将白岩城置岩州,孙代英为刺史。放归城中万余男女,并赐以衣食;对80岁以上的老者,还赐予布帛;对其他地方之兵在白岩者,悉慰谕给粮仗,任其所之,于是投降士兵皆从军效力。

白岩城既下,遂展开安市会战。六月十一日,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发辽东,于六月二十日至安市城(今辽阳市南),即列营进攻。次日高丽北部耨萨(酋长,相当于唐的都督)高延寿和南部耨萨高惠真,率高丽兵15万救安市。唐太宗乃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突厥千余骑以诱之,兵始交而伪退,高丽兵追之,被诱至安市城东南8里依山而阵。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悉召诸将问计。长孙无忌说:“臣闻临敌将战,必先观士卒之情。臣适行经诸营,见士卒闻高丽兵至,个个摩拳擦掌,喜形于色,此必胜之兵也。”唐太宗遂与长孙无忌等领数百骑登高观山川形势,分析敌人可能伏兵的地域和进出的道路,并看到高丽合兵为阵,长约 40余里,此时,李道宗献计说:“高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借臣精卒五千,覆其根本,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唐太宗不听,却作歼灭部署:命李世绩率15万陈于西岭;长孙无忌率精兵11万为奇兵,自山北出狭谷,以冲其后;自率步骑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主力隐伏布阵,闻鼓角齐出奋击。并命有司设立受降幕于朝堂之侧,以备受降之用。

高延寿等独见李世绩布阵,即督兵进攻。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看见担任奇袭任务的长孙无忌部队尘烟骤起,判断他们已与敌交上锋了,遂命鸣鼓角,齐举旗,令各路军马并进攻击,高延寿大惧,欲分兵抵抗,而其阵已乱。此时唐军应募勇士薛仁贵欲立奇功,大呼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唐军倾兵乘势猛击,高丽兵大溃,斩首2万余。高延寿收集余众,依山自固,唐太宗将其围困,长孙无忌尽撤桥梁,断其归路。高延寿、高惠真率其众36万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唐太宗受降后,把耨萨以上的酋长3500人迁往内地,余众使还平壤;又以高延寿为鸿胪卿、高惠真为司农卿,以鼓励投降。被释放者俯首叩地,欢呼之声闻于数里。高丽举国大骇,黄城(今沈阳南)、银城(今铁岭南)皆自行撤退。

七月五日,唐太宗移营安市城东岭列长围以攻该城,又遣张亮率所部水军趋建安(今辽宁盖县东北青石关),阻敌增援安市。李世绩督诸军攻安市,并让高延寿等投降将士到城下诱降,但城中坚守不为所动。因该城有精兵固守,特别是安市城里的老百姓害怕被唐军坑杀,则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唐军久攻不下,唐太宗甚怒,令李道宗在城东南角筑土山,架设5道木桥登城,但敌人也不断增加城墙的高度以拒之。当唐军所筑土山已可俯视城内时,土山压崩了城墙,高丽 100多人从城墙缺口出战,夺占了土山,唐军连攻3日未能夺回。士兵分番交战至九月,唐军仍不能攻占。李道宗徒跣负荆请罪,唐太宗说:“汝罪当死,但朕以汉武杀王恢,不如秦穆用孟明,且有破盖牟、辽东之功,故特赦汝耳。”

此时,降将高延寿、高惠真等献计说:“奴既委身大国,不敢不献其诚,欲天子早成大功,奴得与妻子相见。安市人顾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今奴以高丽10万余众望旗沮溃,国人破胆。乌骨城耨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余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众将均认为此举可行。唐太宗正准备采纳时,长孙无忌却阻拦说:“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10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趋而进,此万全之策也。”唐太宗被说服了,但鉴于辽东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以及此高丽盖苏文为挽救颓势以厚礼唆使薛延陀攻唐,唐太宗乃决计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国。

第二次东征随遇而战无重心

自从唐太宗第一次东征无功而返,盖苏文更加骄狂,对唐使者倨傲,并且一再违抗唐太宗的敕令屡次侵犯新罗国。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诏不受其朝贡,准备再次讨伐。次年三月唐太宗第二次举兵东征,讨伐高丽。

出兵之前,唐太宗鉴于上次东征不胜而返的教训,召集大臣商讨对策。朝议认为,高丽依山而城,攻之不可猝拔。但经前次征讨后,高丽国的农田水利遭到大面积破坏,土地未曾耕种;所攻克的城市,粮秣物资也被没收殆尽;再加上其旱灾严重,高丽国民大都处于半饥饿状态。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择其疆场,使其疲于奔命,意在误其农时,数年之间高丽便会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如此唐军可不战而胜。

经朝议后,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对高丽采取长期扰乱与破坏之战法,令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率陆军3000人,会合营州都督府兵,自新城而进。令左武威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总管,领兵万余人,乘楼船自莱州泛海而进。水陆两军都编配有习水善战的士卒。

李世绩率军渡辽水,焚毁南苏(今新宾境)等数城,高丽守城者多背城拒战,唐军乃进行破坏战,于五月而还。

牛进达率水军万余人攻入高丽境内,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皆战无不捷。七月,攻破石城(今辽阳东北),深入积利城(今平壤西),高丽兵万余出战,唐军斩首敌军约两千余而还。

八月,唐太宗李世民敕令宋州刺史王波利等,发江南宣、润、常、苏、湖、杭、越、台、婺、括、江、洪12州的工匠,造大船数百艘以备扩充水军征用。

此间西部边境发生了征讨龟兹、翠微、玉华、营缮等战事。再加上12月,高丽王使其子莫支离任武来唐谢罪,唐太宗许之。就这样在毫无战略重心的情况下,随遇而战,第二次东征又不胜而返。

第三次东征未竟遂亡续战火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一月,新罗国王病死,唐太宗封其国王妹妹为乐浪郡王。唐太宗又命右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3万乘楼船战舰,北渡北海湾再击高丽,进破泊灼口(今新义州附近),俘获甚众,为翌年大规模进攻作战作准备。

六月,唐太宗欲乘高丽困疲之机,于来年发兵30万一举灭之。为此他再次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朝议认为,大规模进军必须粮秣充足,仅依靠畜力车运满足不了需求,必须造大船实施水运。七月,唐太宗命令右领左右府长史强伟于剑南道伐木造舰,舰大者长33米、宽17米。所造舰船沿江而下,自巫峡抵江州、扬州,向东出海集于莱州。八月,唐太宗又命越州督都府及婺、洪等州造海船及双舫1100艘。“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雅、邛、眉三州山僚群起反抗。唐太宗又命陕州刺史召募勇士,莱州刺史李道裕运贮粮食和器械于乌湖岛(今蓬莱县东北250公里外)以备东伐。

对唐太宗大规模征伐高丽之举,在病榻上的房玄龄对他的儿子说;“今天无事,惟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于是他抱病上书:“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矣;侵扰百姓,灭之可矣;它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矣。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内为前代雪耻,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乎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焚陵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

翌年春,唐太宗病,五月而崩,时年53岁。第三次东征未竟遂罢。

第一次东征正面强攻误战机

唐朝东面的高丽、百济、新罗三国在唐初时就遣使朝贡于唐,并分别被册封为王。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一月,高丽西部头领盖苏文政变成功,自封莫支离(相当于唐朝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之职),专擅国政,并南联百济、倭国频频发兵进攻新罗国,企图西抗唐朝,充当东方盟主。而唐太宗李世民自灭东突厥后便有主盟全亚之图,于是乘新罗国抗拒唐廷之机,宣布盖苏文罪状,并欲举兵讨伐。

贞观十九年(645年)三月,唐太宗李世民至定州(今河北定县),语重心长地对侍臣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次出师未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乃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唯瞰肉饭,虽春蔬也不之进,惧其烦扰(百姓)也。”他一面召集侍臣和留守太子交待事项,坚定诸臣之心;一面看望生病士卒,并托付州县治疗。因此士民争参征役。李世民从定州出发,亲佩弓矢,手结雨衣于鞍后。又自定州沿途设置烽火台,每隔十里一烽,达于辽东城。并与太子约定,克辽东时,举烽以闻。

同月,太子詹事李世绩等率主力急趋辽东,展开辽东城围攻战。李世绩自柳城(今朝阳县)进发时,大肆声张进军怀远镇(今沈阳市西南),而潜师北趋甬道(隋伐辽时所设浮桥,今辽中县西北),出高丽不意。四月初,李世绩自通定镇(今沈阳市北)渡辽水,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先头部队张俭以胡兵为前锋,渡辽水后攻建安城(今营口市东南),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四月下旬,夏江王李道宗越过新城(今海城县)攻破盖牟城(今盖县),虏获2万余人,粮食10万余石。张亮率舟师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今旅顺西北),破城俘获8000余。五月,李世绩进攻辽东城(今辽阳市),高丽遣步骑4万驰援,经盖牟城时,李道宗派4000骑迎击,大败高丽军,遂达成阻敌援军之使命。五月中旬,唐太宗李世民渡辽水引援军赶至前线,在进军中“过河拆桥”,以坚士卒之心。

李世绩攻辽东城,用抛石车、撞车猛攻12昼夜,高丽兵在城上积木为楼,进行抵抗。唐太宗李世民亲引精兵围城数重,鼓噪声震天地。五月十七日南风甚急,唐太宗遣锐卒登冲竿之末,焚其南楼,火延烧城中,屋宇皆尽,高丽力战不能敌,城遂破,杀敌万余,俘获男4万之众。

六月,唐进军白岩城(今抚顺市南)。李世绩攻城西南,唐太宗攻西北。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箭,唐太宗亲为其吸血,将士闻之莫不感动。城主孙代英暗派心腹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说:“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鉴于此,李世民将唐旗交于使者,并说:“必降者宜建之城上。”孙代英把唐旗插在城头,城中人皆以为唐兵已登城,皆服从投降,遂拔白岩城。唐太宗临水设幄受降,并采用释俘、优俘政策,以瓦解高丽军心。李世民将白岩城置岩州,孙代英为刺史。放归城中万余男女,并赐以衣食;对80岁以上的老者,还赐予布帛;对其他地方之兵在白岩者,悉慰谕给粮仗,任其所之,于是投降士兵皆从军效力。

白岩城既下,遂展开安市会战。六月十一日,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发辽东,于六月二十日至安市城(今辽阳市南),即列营进攻。次日高丽北部耨萨(酋长,相当于唐的都督)高延寿和南部耨萨高惠真,率高丽兵15万救安市。唐太宗乃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突厥千余骑以诱之,兵始交而伪退,高丽兵追之,被诱至安市城东南8里依山而阵。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悉召诸将问计。长孙无忌说:“臣闻临敌将战,必先观士卒之情。臣适行经诸营,见士卒闻高丽兵至,个个摩拳擦掌,喜形于色,此必胜之兵也。”唐太宗遂与长孙无忌等领数百骑登高观山川形势,分析敌人可能伏兵的地域和进出的道路,并看到高丽合兵为阵,长约 40余里,此时,李道宗献计说:“高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借臣精卒五千,覆其根本,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唐太宗不听,却作歼灭部署:命李世绩率15万陈于西岭;长孙无忌率精兵11万为奇兵,自山北出狭谷,以冲其后;自率步骑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主力隐伏布阵,闻鼓角齐出奋击。并命有司设立受降幕于朝堂之侧,以备受降之用。

高延寿等独见李世绩布阵,即督兵进攻。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看见担任奇袭任务的长孙无忌部队尘烟骤起,判断他们已与敌交上锋了,遂命鸣鼓角,齐举旗,令各路军马并进攻击,高延寿大惧,欲分兵抵抗,而其阵已乱。此时唐军应募勇士薛仁贵欲立奇功,大呼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唐军倾兵乘势猛击,高丽兵大溃,斩首2万余。高延寿收集余众,依山自固,唐太宗将其围困,长孙无忌尽撤桥梁,断其归路。高延寿、高惠真率其众36万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唐太宗受降后,把耨萨以上的酋长3500人迁往内地,余众使还平壤;又以高延寿为鸿胪卿、高惠真为司农卿,以鼓励投降。被释放者俯首叩地,欢呼之声闻于数里。高丽举国大骇,黄城(今沈阳南)、银城(今铁岭南)皆自行撤退。

七月五日,唐太宗移营安市城东岭列长围以攻该城,又遣张亮率所部水军趋建安(今辽宁盖县东北青石关),阻敌增援安市。李世绩督诸军攻安市,并让高延寿等投降将士到城下诱降,但城中坚守不为所动。因该城有精兵固守,特别是安市城里的老百姓害怕被唐军坑杀,则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唐军久攻不下,唐太宗甚怒,令李道宗在城东南角筑土山,架设5道木桥登城,但敌人也不断增加城墙的高度以拒之。当唐军所筑土山已可俯视城内时,土山压崩了城墙,高丽 100多人从城墙缺口出战,夺占了土山,唐军连攻3日未能夺回。士兵分番交战至九月,唐军仍不能攻占。李道宗徒跣负荆请罪,唐太宗说:“汝罪当死,但朕以汉武杀王恢,不如秦穆用孟明,且有破盖牟、辽东之功,故特赦汝耳。”

此时,降将高延寿、高惠真等献计说:“奴既委身大国,不敢不献其诚,欲天子早成大功,奴得与妻子相见。安市人顾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今奴以高丽10万余众望旗沮溃,国人破胆。乌骨城耨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余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众将均认为此举可行。唐太宗正准备采纳时,长孙无忌却阻拦说:“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10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趋而进,此万全之策也。”唐太宗被说服了,但鉴于辽东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以及此高丽盖苏文为挽救颓势以厚礼唆使薛延陀攻唐,唐太宗乃决计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国。

第二次东征随遇而战无重心

自从唐太宗第一次东征无功而返,盖苏文更加骄狂,对唐使者倨傲,并且一再违抗唐太宗的敕令屡次侵犯新罗国。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诏不受其朝贡,准备再次讨伐。次年三月唐太宗第二次举兵东征,讨伐高丽。

出兵之前,唐太宗鉴于上次东征不胜而返的教训,召集大臣商讨对策。朝议认为,高丽依山而城,攻之不可猝拔。但经前次征讨后,高丽国的农田水利遭到大面积破坏,土地未曾耕种;所攻克的城市,粮秣物资也被没收殆尽;再加上其旱灾严重,高丽国民大都处于半饥饿状态。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择其疆场,使其疲于奔命,意在误其农时,数年之间高丽便会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如此唐军可不战而胜。

经朝议后,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对高丽采取长期扰乱与破坏之战法,令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率陆军3000人,会合营州都督府兵,自新城而进。令左武威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总管,领兵万余人,乘楼船自莱州泛海而进。水陆两军都编配有习水善战的士卒。

李世绩率军渡辽水,焚毁南苏(今新宾境)等数城,高丽守城者多背城拒战,唐军乃进行破坏战,于五月而还。

牛进达率水军万余人攻入高丽境内,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皆战无不捷。七月,攻破石城(今辽阳东北),深入积利城(今平壤西),高丽兵万余出战,唐军斩首敌军约两千余而还。

八月,唐太宗李世民敕令宋州刺史王波利等,发江南宣、润、常、苏、湖、杭、越、台、婺、括、江、洪12州的工匠,造大船数百艘以备扩充水军征用。

此间西部边境发生了征讨龟兹、翠微、玉华、营缮等战事。再加上12月,高丽王使其子莫支离任武来唐谢罪,唐太宗许之。就这样在毫无战略重心的情况下,随遇而战,第二次东征又不胜而返。

第三次东征未竟遂亡续战火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一月,新罗国王病死,唐太宗封其国王妹妹为乐浪郡王。唐太宗又命右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3万乘楼船战舰,北渡北海湾再击高丽,进破泊灼口(今新义州附近),俘获甚众,为翌年大规模进攻作战作准备。

六月,唐太宗欲乘高丽困疲之机,于来年发兵30万一举灭之。为此他再次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朝议认为,大规模进军必须粮秣充足,仅依靠畜力车运满足不了需求,必须造大船实施水运。七月,唐太宗命令右领左右府长史强伟于剑南道伐木造舰,舰大者长33米、宽17米。所造舰船沿江而下,自巫峡抵江州、扬州,向东出海集于莱州。八月,唐太宗又命越州督都府及婺、洪等州造海船及双舫1100艘。“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雅、邛、眉三州山僚群起反抗。唐太宗又命陕州刺史召募勇士,莱州刺史李道裕运贮粮食和器械于乌湖岛(今蓬莱县东北250公里外)以备东伐。

对唐太宗大规模征伐高丽之举,在病榻上的房玄龄对他的儿子说;“今天无事,惟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于是他抱病上书:“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矣;侵扰百姓,灭之可矣;它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矣。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内为前代雪耻,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乎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焚陵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

翌年春,唐太宗病,五月而崩,时年53岁。第三次东征未竟遂罢。

以上就是关于魏延是不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全部的内容,包括:魏延是不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唐太宗讨伐高丽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唐朝三次攻打朝鲜这个蛮荒小国都打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