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圣人与神仙与黎民百姓,你想成为其中的哪一位?为什么?

游戏攻略07

皇帝与圣人与神仙与黎民百姓,你想成为其中的哪一位?为什么?,第1张

皇帝与圣人与神仙与黎民百姓,你想成为其中的哪一位?为什么?
导读: 当然是神仙了。神仙可以长生不老并无忧无虑;要做神仙,除了其它类外,人类必须先成修成神人;这即需要后天的很大努力,也需要先天命里有成仙的神道因子;否则修练者很难成功,命里有仙命的,不努力修练,也很难成功。所以神人基本是天定的,有天之使命的,

当然是神仙了。神仙可以长生不老并无忧无虑;要做神仙,除了其它类外,人类必须先成修成神人;这即需要后天的很大努力,也需要先天命里有成仙的神道因子;否则修练者很难成功,命里有仙命的,不努力修练,也很难成功。所以神人基本是天定的,有天之使命的,所以有可能先圣后神?

古来医、道、神人、神,都属同类,只是修练水平和等级不同而已;好中医是最初级的道人,所有的好道人,基本都精通中医,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而神人心通中医和道学,学起来比较快速掌握,并能身体力行修练之,但成神与否;这个一是取决于智力;二是取决于天命;三是取决于行善积德和吃亏让利之程度;四是取决于命运和机遇。

所以,想成神仙,必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方能成神?

据天界大神九天玄女娘娘的成神经历而言,尊上原为凤凰,后经九次浴火,九死九生,死而后生,所以历尽了千辛万苦;同时对人类和世间干了无数好事;奉献了无数心血和智慧。

所以山人为求成神,先学传统各种精华,后学医道神,再为中华民族献出毕生的心血和心身,才到今天神人之初级阶段?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古代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一个称号。我们知道上古有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帝王,只是部落首领或者部落联盟首领,其称号是后人追加的。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又称之王王。

真正称皇帝的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因此创“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我国两千年多来封建 社会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又称为天子、圣上、皇上、陛下、万岁、万岁爷。

从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开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

皇帝乃九五之尊万万人之上, 《诗经·小雅·北山》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召之即来,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富不可量贵不可言是人中之龙,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非好士兵,恐怕世人做梦都想当皇帝吧。 不过,大文豪苏轼说过:“欲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皇帝高高在上地位无人能及,看似傲视苍穹美景无边,实际上也因此生出无边的孤独寂寞,且时刻还伴随着惊吓与恐慌。

若当个好皇帝呕心沥血夜不能寐,像雍正皇帝连个安稳觉也睡不上,便早早的便撒手人寰了,若是恣意享乐穷奢极欲,像纣王一样又被万民唾骂。

皇帝像江湖里的天下第一,可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孤独求败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最终抑郁症而死。

所以这皇帝选项非我所欲也,也非我所能也。

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如孔子和孟子我们都称其为圣人。圣人的思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德才兼备对人格有至善至美的追求,

圣人貌似和皇帝一样也高高在上,不过圣人拥有高尚的品行有圣名,能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比皇帝更长久。即使皇帝死了圣人却依然活着,一定程度上圣人活的更有价值,而我们存在世上不就是为了发挥和创造自身的价值吗?谁不想百年之后把美名传。 作家奥里森马登在 《这一生,为自己而活》中说道:把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人们说这是世上最不容易办到的两件事,而圣人就能做到,因为圣人能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能做到这个,后者便水到渠成。

想想能做一个圣人也是极好的,但是我做不了圣人。因为圣人有超高的智慧纯洁的品行,为了完美对自身也要求严格,而我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关键是没有那称为圣人的头脑。

因此对于圣人是高山仰止,自知不能至。

法力无边长生不老的人,无所不能超脱轮回,像张果老、吕洞宾等人。能看透世事未卜先知,且活的逍遥自在无牵无挂无拘无束。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估计很多人更加向往神仙,毕竟连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都费尽心机想长生不老。 然神仙相对于皇帝与圣人,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再者神仙条条框框太多,像卷帘大将不过打碎个琉璃盏,就被贬下了凡间,猪八戒也不过是多看了嫦娥一眼,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错误。龙吉公主还是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的女儿,只因蟠桃会上敬酒失了礼数,便遭其逐出了天庭。

指普通老百姓,自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的称呼。原本黎民与百姓是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与百姓统一称呼。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可见老百姓是很重要的,圣人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们周遭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我也是其中一员。 老百姓善良朴实热情厚道,没有无情最是帝王家的冷漠,没有圣人之乎者也式的高论,也没有神仙的天机不可泄露。百姓没有皇宫那么多的规矩,没有圣人神仙那么多的约束,饿了吃困了睡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一整天的幸福。百姓之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与垂髫怡然自乐。

斯是陋室,惟吾知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间虽说没有鸿儒,但白丁也有白丁的快乐,往往民间的瓦舍评书里才藏着救世的真正秘诀。可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无红灯绿酒之乱耳,无写字大楼之劳形。

中国的皇帝、圣人、神仙也都是黎民百姓,不过是因为人民给了他无上的权力而成为皇帝,圣人也不过是为黎民百姓操了一生的心血,而神仙也就是个与天地自然为伴的小老百姓。想想,还是做个黎民百姓过着一生好一些。在家里是皇帝,在求知如圣人,偶尔喝点小酒神仙神仙……哈哈

神仙。无欲而快乐,逍遥游六合。三界随心去,无心亦无得!

黄帝难做,女人太多,一辈子干不完的辛苦活。圣人害国害民不宜取。黎民百姓早起晚归只为三斗米折腰,活得够仓的。只有神仙逍遥自在,无忧无滤,与星球同在,与日月同辉,想做神仙吗?请交1288元报名费。

我想成为平民百姓因为真实,其它太假,我为真实而活着。

人还是实际点好,做个黎民百姓也不错,自身 自主 无忧无虑过一生,民间好多老寿星。皇帝的一生不自由,国事缠身难脱手,脱衣 睡觉 洗脸 吃饭都有人在候。

圣人学中有烦忧孔 关哪个不学守旧。不做好事难成神,人民百姓支柱为神仙,不做大工难为仙,庙里供奉不简单,不是贤能休想粘。人民百姓最好干,只需满足有幸福感躲过危险照常赶。

哪里有神仙?皇帝,圣人,可望不可即,都需经过无数的磨难,才能成帝成圣,这不是凡人所能企望的。做黎民百姓吧,这最现实。

人人本是圣人,人人都有本心,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本有不假外求,只是现在我们退化了,忘记了自己是谁,本心被后天人心意识所遮盖

以上四阶位,都有各自福得,但不究竟,福尽还会退转,唯有成为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才能不退转,那就是佛陀,每位发心,虽然我们是一凡夫,但发心,要发大心,要发成佛的大心,度生的菩提心。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发起投票 | 删除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六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宗法制:)

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内容:授民授疆土。分封对象及受封者的义务:略

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礼仪教化,暴力镇压。

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3、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家分晋——秦的统一。

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张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朝秦暮楚。

第八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原因:富国强兵内容: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强兵:奖励军功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启发:改革措施要正确、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等。

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

思想家:仁、礼。提倡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百家争鸣:墨家:“兼爱”“非攻”。法家:“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儒家:“民贵”“君轻”。道家: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

★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损害公物/治理班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说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惩罚不是万能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绝对有效的,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方法发挥的作用不同。

★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编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编钟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秦的统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秦的灭亡: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西汉开始。

★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自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⑶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⑷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开发江南,兴修灵渠。(三公九卿制。车同轨,书同文。小篆—隶书。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秦赵燕,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背景: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其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措施:⑴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⑵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⑶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影响: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联合乌孙夹击匈奴。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西汉前期发明纸。(积漂絮成絮片)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医学:“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针灸和外科手术。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数学: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宗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道教:东汉后期,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史学:司马迁《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

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220年,曹丕称帝,都洛阳,曹魏。221年刘备称帝,都成都,蜀汉。222年,孙权称王,都建业,孙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在政治上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在用人方面招贤纳士,唯才是举、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经济上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实力日益增强。

第21课南方经济发展

★发展原因:⑴南方战乱较少,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⑵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⑶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⑷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⑸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而且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越,而黄河开发后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发展表现:(1)农业:江南实行麦稻兼作,五岭则种双季稻;(2)手工业:纺织技术进步,蜀锦全国有名;(3)冶铸业:灌钢法的发明;(4)制瓷业:青瓷成为日常生活用具;(5)造船业:能制造在海上远航的大船;(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即今天的台湾)(6)商业及城市: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

★《汉书》记载与《宋书》记载江南经济的不同:《汉书》:反映了江南当时开发不够充分,生产力水平较低,但由于江南地区本身特产丰富,人民生活有保障却不富有。《宋书》说明江南在这时已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出现了跟以前不同的情况,不仅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南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之一。

第22课北方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措施: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了解。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数学: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农学:贾思勰,北魏、东魏时期。《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水经注》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书法:“书圣”王羲之。其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代表作《兰亭序》。

绘画: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东晋。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教。

“龙巾试吐”的意思hellolotus已经说了,关于“御手调羹”的确是李隆基亲手为李白调羹。参见宋人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对二李初会的描述吧:“(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

那时候李白狂妄的不得了,恰成了李隆基的知音,而高力士、杨国忠之类的奴才沦为“脱靴”也就不足为奇。

以下是网上有关李白与李隆基关系的文章,你不妨看看:

看看史书是如何记载唐玄宗与李白初次见面的吧:(玄宗)“降辇步迎,如见园绮”(范传正),其后李白被封为供奉翰林。只是李白不知道,三年之后等待他的就是“五噫出西京”。李白是一个注重过程的人,把一切都看成一种人生体验,所做之事好像就是为了日后留个纪念,因此,后来他曾不无自豪地说:“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李白显然要增加日后的谈资和自傲的资本。机警的唐玄宗明察秋毫地看透了一切,拒绝给这个人这样的机会。区区一个供奉翰林,带来的快感怎能满足李白心底的无限欲望,在唐玄宗的眼皮底下,李白放肆地活着,无处不在显示自己的才气和怪异。他似乎对一切都在调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这是从一个男人的色眼之中看到的杨玉环。据说此诗极为李隆基和杨玉环推崇,把玩不已。也许,只有李白才能这样别具只眼,寥寥几笔就将杨玉环惊心动魄的美准确地传达出来了。但是无论充斥着多大的才气,都难以掩盖诗中的俯视角度,这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俯视—而恰恰这个女人是盛唐最显赫的二奶,所以最后为之脱靴余恨难平的高力士添油加醋的挑拨能够得逞,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白是人中龙,李白是诗中仙。这样的人可以供人崇拜,也可以引以为友,可以远观却不能近玩,在人生的派对上可以永远做一个风情万种的王子,在眩目的五彩中轻唱: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但却不能当成千里马为人所骑—哪怕这人是皇上。即使是皇上,在通体透明的李白面前也应自惭形秽。因此,唐玄宗“赐金放还”的举动中,包含了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深深的理解和嫉妒。李隆基这个曾经自度霓裳羽衣曲的男人,这个一肩担尽江山和美人的男人,这个不为秩序和礼法所束缚的男人,这个自命不凡的男人,这个才情与风流齐飞的男人,看着眼前的李白—这个同样风流倜傥的男人,感觉应该是小巫见大巫,深深的自卑袭上心头。连游戏笔墨都能一尘不染的男人,除了皇帝的身份之外,李隆基实在想不出可供自己精神胜利的东西;“赐金”一定充满了某种快感,“放还”二字当是李隆基亲口说出。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也许只有李隆基可称得上李白的真正知音。作为男人,李隆基在李白身上看到了潜在敌人的影子;他分明看到了自己的同类,自己的另一半在李白身上若隐若现。这样的人和奴才无关,这样的人是理想男人的化身;男人的优越和劣根在李白身上完美地统一着,李白的存在让天下所有的男人发现了自我,感到了压力,看见了自己的欲望,体察了自己的污秽。而李白在李隆基身上看到了一个世俗男人的幸福,看到了所谓的高雅和庸俗居然可以在李隆基身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见之下,二李实现了双重的发现。

看看宋人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对二李初会的描述吧:“(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高力士、杨国忠辈无论如何只是李隆基的奴才走狗,李白才是李隆基的影子与理想;在李白的字典里,李隆基看不到欺君罔上,看不到君臣礼节,换作别人,恐怕有一万个脑袋也早进了火化场。

李白的猖狂和他的自我评估中所感到的不得志无关;李白的猖狂是与生俱来的,先是自发的猖狂,最后发展到了自觉的猖狂。最后李白把猖狂当成了自我保护的手段。当李白脱去猖狂的外衣之后,他只是来自于陇西的一介布衣;当李白披上猖狂的外衣之后,他就是暂寓人间的神仙,李隆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万乘之尊,逾越君臣之礼,亲为调羹。是真名士自风流啊,汤勺扬起之时,李隆基把一次普通的君臣无聊的见面渲染成了千古的传奇,众目睽睽之下,李隆基开始了与李白的公开调情。这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恋,爱江山也爱情人的李隆基,其个人的本色因李白的出现彻底成型。从此李隆基的私人物品就是李白的公共财产。高力士算什么东西,且去脱靴(“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谁能横刀立马,惟我李大将军。敏感如唐玄宗,怎会让这个大唐的天空下惟一的对手兼情人以奴才的形象出现在视野之内?那是对双方的双重伤害。供奴才戴的官帽多的是,就留给李林甫、杨国忠之类鼠辈吧,二十四桥明月夜,无边的清风明月就统统留给你李白一人了;请带上我的深情上路,今夜的长安属于你李白一人。“放还”一词中含有对李白的高度肯定。挥手自兹去,在啸啸的班马声中,李白留给李隆基一个顾盼的背影,同时,这个背影成全了李白和李隆基的双赢。

这其中的惺惺相惜,李白当了然于胸;李白暗藏机密。在矫情的牢骚中“五噫出西京”的李白意绪纷乱,担荷着李隆基的深情,又要严守他与李隆基两人的秘密。听着李白的“五噫”,李隆基会心一笑,不以为然。李白的背后缀满了李隆基的眼睛;李白的牢骚之中盛满了对李隆基知遇之情的深深理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赐金放还”是李隆基给予李白情定今生的一笔彩礼。年长李白15岁的李隆基以心相许,二李的情人关系以大唐江山为背景浮出水面。作为年轻情人的李白,从此开始在大唐的疆域之中从容撒娇,莫之能敌。“放还”之后,李白诗风为之一变;李白拒绝了羞羞答答,公开传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小布尔乔亚人生观,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的佯狂之中,悄悄向庙堂之上的李隆基抛去了一个个隔山隔水的媚眼。

后来,“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这是《唐才子传》卷二中李白撒娇的一个慢镜头,李白的形象清晰而暧昧,那是曾经沧海的李白阅尽巫山之后的一次本性流露。

1古代诗词里含有“燕燕”的诗句

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出处: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天净沙 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出处:中华诗词-元-乔吉 舞春风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时帘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少年薄幸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出处:中华诗词-唐五代-冯延巳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出处: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淡黄柳 (正平调近)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出处:中华诗词-南宋-姜夔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出处:中华诗词-南宋-姜夔 贺新郎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出处:中华诗词-南宋-辛弃疾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蹄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1]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出处:中华诗词-南宋-辛弃疾 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出处:中华诗词-南宋-朱淑真 苏州网师园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出处:附录-名胜对联集锦。

2古代诗词里含有“燕燕”的诗句

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天净沙 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出处: 中华诗词-元-乔吉 舞春风 严妆才罢怨春风, 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犹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时帘幕卷, 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 每夜归来春梦中。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冯延巳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淡黄柳 (正平调近)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姜夔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姜夔 贺新郎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辛弃疾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蹄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1]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辛弃疾 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 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 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 断肠芳草远。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朱淑真 苏州网师园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出处: 附录-名胜对联集锦。

3关于燕的诗句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4形容春燕的诗句

1、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2、燕语如伤旧国春 唐 李益 《隋宫燕》3、燕飞春又残 唐 温庭筠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4、莺莺燕燕春春 元 乔吉 《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5、燕鸿过后春归去 宋 欧阳修 《玉楼春》6、莺愁燕苦春归去 宋 欧阳修 《桃源忆故人·莺愁燕苦春归去》7、乳燕春长 宋 韩淲 《眼儿媚·西溪回合小青苍》8、鸣鸠乳燕春闲暇 宋 黄庭坚 《忆帝京·鸣鸠乳燕春闲暇》9、彩鸡缕燕已惊春 宋 万俟咏 《临江仙·寒甚正前三五日》10、只有春闺燕 宋 周紫芝 《生查子》11、归奉春皇燕 宋 周紫芝 《千秋岁·当年文焰》12、春鸿秋燕 宋 李纲 《念奴娇·暮云四卷》13、燕去莺来春又到 宋 张元干 《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14、燕莺休苦留春住 宋 管鉴 《鹧鸪天·燕寝香中锦帐郎》15、双双新燕飞春岸 宋 陆游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16、春尽难凭燕语 宋 程垓 《乌夜啼·墙外雨肥梅子》17、莫惜春醅供燕豆 宋 卢炳 《满江红·碧眼真仙》18、梁燕已争春 宋 韩淲 《小重山·点染烟浓柳色新》19、乱莺双燕春情绪 宋 刘学箕 《恋绣衾》20、燕忙莺懒春无赖 宋 李昴英 《摸鱼儿·晓风痴》21、双燕别春泥 宋 陈允平 《风流子·阑干休去倚》22、别来莺燕已春馀 宋 陈允平 《浣溪沙》23、不道燕衔春将去 宋 何梦桂 《贺新郎·花落风初定》24、年前春入燕台柳 宋 刘辰翁 《金缕曲/贺新郎》25、看歌莺、舞燕逢春乐 宋 蒋捷 《贺新郎·雁屿晴岚薄》26、看燕集春芜 宋 张炎 《木兰花慢·水痕吹杏雨》27、彩燕表年春 唐 冷朝阳 《立春》28、春来双燕 元 邵亨贞 《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29、丁宁双燕促春还 元 元好问 《玉楼春·惜花长被花枝恼》30、燕芹香老春深 宋 陆文圭 《水龙吟 再次韵一首,寄药房》31、钗燕将缥缈春 元 袁易 《浣溪沙》32、春来双燕 元 邵亨贞 《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33、莺煎燕炒逼春休 宋 无名氏 《春游》34、钗梁双燕春先到 宋 陆游 《无题》35、燕语莺啼春又夏 宋 文天祥 《所怀》36、燕翎不寄春前信 现代 沈祖棻 《踏莎行·扬梦茶烟》37、双燕来时春晻霭 宋 方岳 《山行》38、有女闺中号燕春 宋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39、燕乳鸠鸣春又残 宋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40、燕罢芳菲已半春 宋 王仲修 《宫词》。

5帮我写一首关于燕燕我爱你的藏头诗

我恋佳人意绵绵,

爱似通灵蝶翩翩。

此情此景念燕燕,

心语难言夜无眠。

依人可解相思痛,

旧地守候盼相见。

该诗主要表达相思之情。前两句讲诉作者爱意满腹,由意生境仿似通灵。中间两句呼应一二句,情景相衬,念起伊人。心中的爱意不会表达,人显忧郁。唯有作诗一首述相思。

五句出境,是向她表白,只有一位女生可以解此忧愁。我愿等在老地方,如果接受我就来见我吧。。。。。

藏“我爱燕燕此心依旧”之头。不似一般藏头,稍显内涵。

如果你还有其他要求请继续追问,如果没有,请及时采纳。谢谢。

6有关燕的诗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三月三日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曹雪芹--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曹雪芹·林黛玉--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杜甫--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冯延巳--采桑子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目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冯延巳--采桑子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

人间乐事知多少,且酹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冯延巳--采桑子 中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后约难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冯延巳--长命女 长命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延巳--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江一片。山如黛,月如钩,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

冯延巳-- 春态浅,来双燕,红日初长一线。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冯延巳--酒泉子 春色融融,飞燕乍来莺未语。小桃寒,垂杨晚,玉楼空。

天长烟远恨重重,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闭朱栊。

冯延巳--酒泉子 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

冯延巳--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冯延巳--鹊踏枝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冯延巳--虞美人 玉钩弯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云,拂镜尘鸾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黄公绍--青玉案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阳春歌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清照--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李商隐--无题四首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李煜--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刘季孙--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刘禹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柳永--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陆游-- 桐阴清润雨余天,檐铎摇风破书眠。

梦到画堂人不见,一双轻燕蹴筝弦。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毛文锡--更漏子 春叶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辉,梁间双燕飞。

欧阳修--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秦观--满庭芳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沈佺期--古意 卢家**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玷催十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诗经--北山 或燕。

7关于含“燕”的诗句

诗张继 杂曲歌辞·长相思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白居易 杂曲歌辞·闺怨词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谁知到晓啼。 虞世南 初晴应教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萧德言 咏舞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宋之问 燕巢军幕 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故来呈燕颔,报道欲封侯。 苏颋 山驿闲卧即事 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

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刘长卿 平蕃曲三首 绝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闲。

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 李白 邹衍谷 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

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韦应物 沣上醉题寄涤武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

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杜甫 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

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钱起 逢侠者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张继 长相思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顾况 山春洞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

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李商隐 水斋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

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鱼时一双。 词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柳永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柳永 斗百花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无险幽恨,寄情空殢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柳永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柳永 两同心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

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饮散玉炉烟袅。

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

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柳永 御街行 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朦胧暗想如花面。

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柳永 西平乐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

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

黯凝伫。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奈阻隔、寻芳伴侣。

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寂寞韶华暗度。

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柳永 浪淘沙令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柳永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甚时重恁。

柳永 凤归云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

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沈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

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

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武则天造的字

照(曌、瞾);月(囝);地(埊);国(圀);人(玍);正(缶)

据说武则天当皇帝时,曾造过19个字。武则天造字,都是把原来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变,并没有新鲜的内容,实在是多此一举。但在武则天看来则是夸耀她的高明、伟大、博学、睿智,表达她皇统万年、长治久安心愿的一种手段。比如改“照”为“曌”,明含她的法号明空,暗含她犹如日月当空,无微弗明,无远弗照(武则天名曌);“、“ ”已是古代的死字,她下令起死回生,这不仅表明她认得古字,而且说明她领有山川土地,并要求臣民对她忠心不二;但改“国”为“圀”,倒是有点波折,据《正字通》载:“有言国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改为‘ ’。”可有人说不妥,改后像武氏被困,于是又改成“圀”,颇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味。

武则天造字,根本不合文字发展规律,全是以繁代简,多带封建迷信色彩,因其执政,人们被迫遵从,一旦人死权消,就被世人遗忘了。

不需置疑的是,女皇武则天对唐代文化的勃兴与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武则天造字也是一件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武则天为什么要造字?文学家演绎了不少花里胡哨的故事,目的不过是为让武则天的逸闻趣事多一些起伏感而已。而她到底创造了多少字?至今依旧是众说纷纭。1982年,在河南嵩山峻极峰发现了一枚武曌金简。长方形的金简正面楷书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63个文字。这枚金简是公元700年(久视元年)七月七日,武则天来到嵩山祈福,谴宫廷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 金简长36﹒3厘米,宽8﹒2厘米,重247克,黄金纯度在96%以上。这枚金简里的“圀”字就是“国”,“曌”字就是“照”。其中,不少人在解读“曌”字时,总要通过拆解的办法,说武则天自己要像日月一样当空照耀大地。其中的真伪我们实在难以廓清了。在今天河南省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里,有武则天时代的墓志一百五十多通,在这些墓志上,也出现了她所创造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