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的文言文

游戏攻略04

冈的文言文,第1张

冈的文言文
导读:1 冈势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惠崇 诗中: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诗中写到,由于两心相契,才能居处相近,因而才能频频过从诗中虽是写此次“相携向野亭

1 冈势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惠崇 诗中: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诗中写到,由于两心相契,才能居处相近,因而才能频频过从诗中虽是写此次“相携向野亭”的经历,所蓄积者却是由来有自,而有了这一层铺垫,这一次出游理所当然是难忘之旅

第二联写亭中所见:河水从两座山冈间流过,好像切断了山脉的相连之势;烧荒留下的痕迹中,泛出点点新绿,传播着春天到来的消息前一句气势恢宏,后一句观察细腻,又都意新语工,见出作者的创造力。

第三联写留连之久,侧面点出景色之宜人杜甫《秋兴八首》有“信宿渔舟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的描写,以表现作者的穷极无聊,所以能够观察细致,此联亦借用这一手法,却是以渔人从钓到收的过程,刻画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鹤则不仅是他们描写的对象,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末联直接点出晚归之意,却径言“不愁”,因为有“明月上前汀”明月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照亮路途,事实上,明月本身也是构成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两句实际上暗示了由日至暮,游兴仍然未尽至于月光下诗人将要领略到什么,却全然没说,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诗人的过人之处

再来欣赏一篇古人描写山水景致文章:

“山有高下者,高者血脉在下,其肩股开张,基脚壮厚,峦岫冈势,培拥相勾连,映带不绝,此高山也。故如是高山,谓之不孤,谓之不什。下者血脉在上,其颠半落,项领相攀,根基庞大,堆阜臃肿,直下深插,莫测其浅深,此浅山也。故如是浅山,谓之不薄,谓之不泄。高山而孤,体干有什之理;浅山而薄,神气有泄之理。此山水之体裁也。”

点评:山水不是死寂的静物,凡山水均有生理节律与气血命脉,当然其“生相”就有大 小高低、强弱美恶之别。

两篇文章俱是写景言志,文中山岗相连之势谓之”岗势“。

2 景阳冈的文言文有哪些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限地面。

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 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 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 “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 “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 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

武松 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 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

酒家道:“肉便切 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 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 道:“怎地唤作‘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 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若 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 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 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

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 酒钱,只顾筛来。”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

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 道:“休得胡鸟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 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

酒家又切了二 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 还你酒肉钱够麽?”酒家看了道:“有馀,还有些贴钱与你。”

武松道:“不要你贴钱,只 将酒来筛。”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得了。”

武松 道:“就有五六碗多时,你尽数筛将来。”酒家道:“你这条长汉傥或醉倒了时,怎扶得你 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 酒家那里肯将酒来筛。

武松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饮老爷性发,通教你屋 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 吃了。

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 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 酒家赶出来叫道:“客官,那里去?”武松立住了,问道:“叫我做甚麽?我又不少你 酒钱,唤我怎地?”酒家叫道:“我是好意;你且回来我家看抄白官司榜文。”

武松道: “甚麽榜文?”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 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

冈子路口都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夥成队, 於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馀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更兼单身客人,务要等伴结 夥而过。

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 了,等明日慢慢凑得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 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 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武松道:“你鸟做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 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酒家道:“你看麽!我 是一片好心,反做恶意,倒落得你恁地!你不信我时,请尊便自行!”一面说,一面摇着 头,自进店里去了。

这武松提了哨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 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

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 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个时辰结夥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歇宿。

我却怕甚麽 鸟!”横拖着哨棒,便上冈子来。 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

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 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住了脚 读时,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 猎户人等行捕未获。

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於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 冈;其馀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

政和……年……月……日。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 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麽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

3 冈势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惠崇 诗中: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诗中写到,由于两心相契,才能居处相近,因而才能频频过从诗中虽是写此次“相携向野亭”的经历,所蓄积者却是由来有自,而有了这一层铺垫,这一次出游理所当然是难忘之旅第二联写亭中所见:河水从两座山冈间流过,好像切断了山脉的相连之势;烧荒留下的痕迹中,泛出点点新绿,传播着春天到来的消息前一句气势恢宏,后一句观察细腻,又都意新语工,见出作者的创造力。

第三联写留连之久,侧面点出景色之宜人杜甫《秋兴八首》有“信宿渔舟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的描写,以表现作者的穷极无聊,所以能够观察细致,此联亦借用这一手法,却是以渔人从钓到收的过程,刻画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鹤则不仅是他们描写的对象,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末联直接点出晚归之意,却径言“不愁”,因为有“明月上前汀”明月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照亮路途,事实上,明月本身也是构成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两句实际上暗示了由日至暮,游兴仍然未尽至于月光下诗人将要领略到什么,却全然没说,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诗人的过人之处再来欣赏一篇古人描写山水景致文章:“山有高下者,高者血脉在下,其肩股开张,基脚壮厚,峦岫冈势,培拥相勾连,映带不绝,此高山也。故如是高山,谓之不孤,谓之不什。

下者血脉在上,其颠半落,项领相攀,根基庞大,堆阜臃肿,直下深插,莫测其浅深,此浅山也。故如是浅山,谓之不薄,谓之不泄。

高山而孤,体干有什之理;浅山而薄,神气有泄之理。此山水之体裁也。”

点评:山水不是死寂的静物,凡山水均有生理节律与气血命脉,当然其“生相”就有大 小高低、强弱美恶之别。两篇文章俱是写景言志,文中山岗相连之势谓之”岗势“。

4 智取生辰纲文言文原文

时值六月,天气炎热,挑着生辰纲的军汉在崎岖小路上行走,个个气喘嘘嘘,汗水淋漓,苦不堪言。有的走慢了,杨志就用藤条抽打,喝令∶“快走!”

他们到了黄泥冈。小路两边是松林,军汉实在走不动了,都放下担子,到树荫下躺倒休息。杨志喝道∶“这是什么地方,敢在这里乘凉,起来快走!”众军汉叫苦说∶“你把我们剁成八块,我们也走不动了。”

两个虞侯和老都管喘着气慢慢走上来。老都管见杨志打军汉,劝道∶“杨提辖,实在热得走不动了,别怪他们吧。”杨志说∶“这是黄泥冈,正是强人出没的地方,怎敢在这里停脚!”

杨志不理军汉的哀告,举起藤条说∶“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他刚要打下,忽见松林里有人探头观望,便急忙放下藤条拿起朴刀,追进松林喝道∶“你好大胆子,敢来看我的货物!”

杨志近前一看,林中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子,晁盖七人假扮推车的在乘凉。杨志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晁盖道∶“我们是贩卖枣子到东京去的。”杨志这才放下心来。

白胜挑了一担酒桶走上冈来,边走边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他走到松林边上,放下酒担乘凉。

众军汉见白胜是卖酒的,便说∶“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酒吃,也解暑气。”杨志听了训斥道∶“你们这些村鸟知道什么,全不知路途上艰险,多少好汉给蒙汗药麻翻了。”

晁盖七人出来说∶“口渴得很,卖给我们一桶酒喝。”白胜说∶“好,五贯钱一桶。只是没有碗,就用两把酒瓢舀着喝吧!”众人一边吃枣子,一边喝酒。吴用舀了半瓢酒,说去取点枣子,进松林里去了。

吴用到树林里,把酒倒掉,从衣袋里掏出纸包,把蒙汗药倒在瓢里,走出松林。

晁盖见吴用出来,说∶“一桶酒喝得干干净净了。”吴用拿酒瓢到另一桶酒里舀出一瓢说∶“我再喝一瓢。”白胜一把夺过吴用手中的酒瓢,放在酒桶里搅了两下,说∶“你这客人有头有脸的,却不是君子。”

众军汉见卖枣子的喝了酒,都说∶“我们也买一桶吧!实在太热太渴了。”老都管也说∶“冈子那边没处讨水喝,就让大家买了喝吧!”杨志见卖枣子的喝了没事,就说∶“既然老都管说了,就去买了喝吧!”

众军汉凑了五贯钱去买酒,白胜却说∶“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众军汉陪笑道∶“那是说笑话,何必当真。”吴用把白胜一推,说∶“大家都出门在外,做点好事吧!”说着把酒桶送给军汉。

吴用又拿些枣子说∶“给你们下酒。”众军汉谢了,轮流用瓢喝酒。连老都管、虞侯和杨志都喝了。顷刻间,杨志等十五人个个头重脚轻,先后软倒了。

晁盖等七人马上推着小车从松林里出来,把枣子倒在地上,把十一担金银珠宝装进车里推着就走。

杨志酒喝得少,先醒了,他爬起来,看见其他人都倒在地上动弹不得,财宝全无,指着骂道∶“都是你们不听我的话,遭人暗算,丢了生辰纲,连累洒家。”拿起朴刀,叹了口气,下冈去了。

众人这才醒过来,老都管说∶“生辰纲失了,杨志也走了,我们怎么办?”有人说∶“就说是杨志和强人串通一气,用蒙汗药把我们麻翻,把金银珠宝全抢走了。”众人立时收拾停当,回去禀报去了。

再说杨志走到一片树林里,突然一个 上身、背上刺着花的和尚对他喝道∶“你这 ,是哪里来的?”杨志反问∶“你是哪里的和尚?”那和尚不回话,抡起禅杖就打,杨志挺起朴刀相迎。两人就在树林里打了起来。

那和尚卖个破绽跳出圈外,喝声∶“且慢!你这青面汉子是什么人?”杨志道∶“俺是青面兽杨志。”和尚道∶“俺是花和尚鲁智深。”

杨志笑道∶“你不是在相国寺吗?怎么来到这里?”鲁智深道∶“因俺救了林冲,高俅不许相国寺收留俺,俺想上二龙山宝珠寺安身,寨主邓龙不肯,俺打败了他,他就跑上山去,把住关口,俺攻不上去。”

杨志引鲁智深住进操刀鬼曹正开的酒店。曹正和杨志相识,听说他俩要上二龙山,就说∶“我有一计,不知两位中不中意?”杨志道∶“愿闻良策。”曹正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二人决定依计而行。

次日,曹正和打扮成乡下人的杨志把鲁智深用活结绳索捆了,押着来到二龙山关口。曹正对邓龙说∶“这胖和尚说要请梁山泊来打二龙山,还要扫平附近村庄,我把他灌醉捆了献给大王。”邓龙大喜,开关让他们上山。

曹正等人上了山,就把捆着鲁智深的绳索结头偷偷一抽。鲁智深松开手臂,拿过杨志手中的禅杖,抡起一杖将邓龙打死,众喽罗纷纷跪地投降。鲁智深和杨志从此当了山寨寨主。

5 好的文言文

我推荐给你一篇: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写的一篇流传万世的文章<;滕王阁序>

不过这篇文章比较难懂,几乎每句都含一个或者几个典故,

但是,当你读通此文时,你会理解到文言文那不可言语的妙处,

全文如下,

滕王阁序(王 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xū)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奉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 初中所有的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下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花。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八年级上册 1、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6、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8、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上,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到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

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

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

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

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

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

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

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

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

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父亲被陶谦部

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刘备来到徐州,

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

逃。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

地。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杨奉、韩暹

不敌曹操,

前往投奔袁术。

刘备收留吕布,

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

张飞奉命守城,

但张飞却因饮酒而醉倒,吕布乘机攻取了徐州城。

第十五回

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意图继承父亲遗志,发展大业。孙策攻取秣陵,击败

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吴郡严白虎企图造反,会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孙策击败。

第十六回刘备为袁术所逼,不得已求助于吕布,吕布辕门射戟替刘备解围。张飞盗吕布马

匹,吕布将刘备逐出徐州,刘备投奔曹操。张绣在宛城夜袭曹操营寨,曹操大将典韦战死。

第十七回袁术在淮南称帝,同时起兵攻击吕布,陈登前往说韩暹、杨奉,二人背叛袁术,

袁术因此战败。曹操发檄使刘备、吕布、孙策三方面合攻袁术,袁术不得已渡淮而逃,曹操

攻陷了寿春。

第十八回曹操与张绣、刘表作战,双方互有输赢。刘备为吕布所逼,曹操派夏侯敦前去相

助,但夏侯敦被吕布部将曹性射伤左眼。

第十九曹操结连陈登为内应,导致吕布节节败退,据守下邳城。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计

水淹下邳,城中无粮。吕布部将宋宪、魏续、侯成反叛,献城投降,吕布被三人所擒,曹操

下令将吕布处死。

第二十回 曹操将刘备带回许都,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曹操在许田和献帝围猎,意在观察朝臣举动。献帝因为曹操专权而感到不安,将血字诏书写在玉带之中,付与国舅董承。 第二十一回 董承将衣带诏给刘备观看,刘备在义状上签字。曹操请刘备前去饮酒,指出刘备为天下英雄,刘备惊得手中竹筷落地。刘备为逃出曹操控制,自愿前去攻击袁术,袁术死于淮南。徐州刺史车胄欲害刘备,但计谋被陈登识破。

第二十二回 刘备复夺徐州后,担心曹操前来攻击,写信向袁绍求救,袁绍命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曹操使刘岱、王忠前往攻徐州,但二将分别被张飞、关羽所擒。

第二十三回 张绣投降曹操后,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但祢衡当众侮辱曹操,使曹操大为不满。曹操使祢衡招降刘表,但祢衡被黄祖所杀。董承向太医吉平吐露心事,吉平在曹操的药中下毒,却被曹操发现,从而使得衣带诏一事泄露。

第二十四回 曹操将董承全家处斩,起兵前去攻打刘备,刘备弃城而走,前往投奔袁绍。曹操攻打下邳,程昱向曹操献计招降关羽。

第二十五回 张辽前去劝降关羽,关羽不得已投降曹操。袁绍听刘备之言,遣颜良前去攻打白马,关羽出马斩了颜良。

第二十六回 袁绍又派文丑去报颜良之仇,但文丑又被关羽所杀。刘备写书欲与关羽联络,关羽得到刘备来信后,毅然决定离开曹操,前去河北寻找刘备。

第二十七回 曹操率部下众将前去为关羽送行。关羽在前往河北的路途中,经历五个关口,守关将有意拦阻关羽,均被关羽所杀。

第二十八回 关羽来到古城,在张飞面前斩了曹将蔡阳,打消了张飞对兄长的疑忌。关羽在前往河北的途中收留了周仓、关平等人,而刘备也终于逃出河北,和关羽、赵云等人一同来到古城见到张飞,兄弟终于相会。

第二十九回 孙策被许贡家客袭击,身受重伤。琅琊宫道士于吉为百姓散施符水,孙策认为于吉妖言惑众,就将他斩杀。孙策因此急火攻心,疮口迸裂,不治身亡。孙策之弟孙权继领父兄基业,在江东招贤纳士。

第三十回 袁绍起七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军中无粮,许攸向袁绍献计攻取许都,但袁绍认为许攸子侄作奸犯科,不予采纳,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劝说曹操袭取袁绍粮草囤积地点——乌巢。

第三十一回 袁绍粮草被烧之后,军力很快瓦解,曹操在仓亭背水一战,大破袁军,袁绍逃回邺城。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曹操,但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败走,在孙乾等人的劝说下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

第三十二回 袁绍病死,幼子袁尚继立,引来袁尚之兄袁谭不满。曹操趁袁氏兄弟自相残杀之时,从中取事,最终袁氏兄弟两败俱伤,被曹操从中渔利。曹操攻破邺城,审配身死,陈琳归降曹操。

第三十三回 曹操之子曹丕在邺城中发现袁绍儿媳甄氏,曹操为二人主婚。曹操在平原攻杀袁谭,又遣吕旷等人在壶关大破袁绍外甥高干。袁熙、袁尚投奔乌桓,郭嘉劝曹操攻打乌桓,二袁不得已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反被公孙康斩杀。

第三十四回 刘备攻打江夏张武、陈孙,缴获的卢马。蔡瑁屡次设计陷害刘备,但均未成功。刘表在襄阳摆下筵席,请刘备前来主持,蔡瑁想借此机会除掉刘备,但计谋被伊籍识破,刘备从西门逃脱,的卢马一跃三丈,跳过了檀溪。

第三十五回 刘备在筵席上逃脱后,不觉来到司马徽的草堂,司马徽向刘备介绍了伏龙、凤雏。刘备回到新野,一个自称单福的人前来投奔,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了曹仁部队。

第三十六回 单福向刘备献计,袭取了樊城,曹仁、李典败走。程昱告诉曹操,单福只是一个假名,此人真名为徐庶。曹操假借徐庶母亲书信赚徐庶往许都,徐庶临走之前劝刘备前往隆中寻找卧龙先生诸葛亮。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前来拜访刘备,对刘备叙述了诸葛亮的才能。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适逢诸葛亮出游,只得返回新野。几日后,刘备又前往隆中拜访,遇到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诸葛均告诉刘备说诸葛亮行踪不定。

第三十八回 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拜诸葛亮为军师。孙权为报父仇,率兵袭取夏口,用降将甘宁为先锋,攻杀黄祖。

第三十九回 刘表之子刘琦因为后母蔡氏的迫害,向诸葛亮询问脱身之计,在刘琦的再三追问下,诸葛亮终于告诉刘琦如何脱身。曹操派夏侯敦率兵攻打新野,诸葛亮用计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大获全胜。

第四十回 刘表病死,蔡瑁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刘备用诸葛亮之谋,弃城而走,火烧新野,击退曹仁部队。

第四十一回 刘备带领新野、樊城两地百姓来到襄阳城下,但蔡瑁不准刘备入城。刘备带领百姓前往江陵,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赵云在长坂坡舍命救出刘备家眷,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第四十二回 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惊退曹操百万大军。事后,曹操率兵追袭刘备败军,路遇关羽率领的江夏士兵,击退曹军。刘备率残兵来到江夏,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诸葛亮用激将法使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但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只得将周瑜从柴桑取回商议对策。

第四十四回 诸葛亮巧妙地改动了《铜雀台赋》中“二乔”二字的含义,使得周瑜决定迎战曹操。周瑜向孙权陈说利害,使得孙权决定破曹。周瑜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对东吴构成了威胁,派诸葛瑾前去劝降诸葛亮,却无功而返。

第四十五回 周瑜夜探曹操水寨,决定用计除掉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曹操派蒋干前来说降周瑜,周瑜邀蒋干共榻而寝,故意让蒋干看见伪造的蔡瑁、张允与东吴结连的书信。蒋干回到江北,将书信献给曹操,曹操下令处斩蔡瑁、张允。

第四十六回 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

第四十七回 阚泽受黄盖之命前去曹营献诈降书,曹操派蒋干前去探听虚实。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

第四十八回 曹操面对长江,横槊赋诗,刘馥指出曹操诗中不吉之处,曹操大怒,杀了刘馥。曹操开连环战船与东吴交战,部将焦触、张南自告奋勇前去挑战,却被吴将韩当、周泰所杀。 第四十九回 诸葛亮为了治愈周瑜的心病,称自己能够借来东南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黄盖开火船前去烧曹操战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 第五十回 曹操从赤壁逃脱,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使得曹操部下士兵又折伤大半。曹操中了诸葛亮“虚虚实实”之计,率兵走华容道,却遭遇关羽的伏兵,曹操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在曹操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操。

第五十一回 周瑜率大军攻打荆州南郡,与守将曹仁对垒。曹仁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周瑜用计赚曹仁前来劫营,正欲乘虚前去攻城,不料南郡、荆襄都已落入刘备手中,周瑜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 第五十二回 周瑜派鲁肃前去向刘备索要荆州,诸葛亮说要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攻打荆南四郡,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

第五十三回 关羽攻打长沙郡,与大将黄忠展开大战。因为二人对敌方留情,使得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结连刘备,正要斩杀黄忠,却被一直对韩玄不满的魏延所杀。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战死。

第五十四回 周瑜将刘备赚至东吴,欲用美人计困住刘备,但赵云用诸葛亮之计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刘备得到孙权继母吴国太的认可,吴国太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备。

第五十五回 周瑜设计将刘备软禁在东吴,赵云用诸葛亮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刘备带孙夫人一同回荆州。孙权、周瑜分别派兵拦截,但都被孙夫人喝退。诸葛亮在江边接应刘备上船,令军士高声羞辱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发,昏倒在船上。

第五十六回 邺城的铜雀台完工,曹操与众文武官员在铜雀台宴饮。刘备、诸葛亮对前来索要荆州的鲁肃说必须取得益州之后才能归还荆州。周瑜欲以劳军为名袭取荆州,但计谋被诸葛亮识破,安排四路大军等待周瑜部队到来。

第五十七回 周瑜病逝,诸葛亮前去柴桑吊丧,回程中遇到庞统,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刘备因为庞统容貌丑陋,将他派往耒阳县处理事务。张飞前去耒阳县视察,发现庞统非凡的才能,终于使庞统受到刘备的重用。

第五十八回 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攻打长安、潼关,曹操与战不利,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

第五十九回 马超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交锋,不分胜负。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韩遂,终于使得二人反目成仇,最终韩遂被马超砍断手臂,但马超也受到曹操大军的攻击,逃往羌中。韩遂率众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

第六十回 益州牧刘璋派使节张松前去结连曹操,但张松却反被曹操赶出许都。刘备派部将迎接经过荆州的张松,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入川。

第六十一回 孙权派周善前往荆州取孙夫人和阿斗往东吴,意在令刘备拿荆州换阿斗。赵云追赶周善的船队,夺回阿斗。曹操加封魏公,受九锡,率军攻打东吴,被孙权击败。孙权送给曹操一封书信,曹操收到信后退兵。

第六十二回 刘备用庞统之计,袭取涪水关,斩杀守将杨怀、高沛。刘璋派张任等四人在雒城前下寨,魏延欲夺黄忠之功,破坏预定的计划,导致战败。黄忠救了魏延,斩杀川将邓贤。 第六十三回 庞统急于攻取雒城,在落凤坡被张任的伏兵射杀。诸葛亮、张飞、赵云兵分两路前往西川,留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途经巴郡,用奇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严颜坚决不降,张飞钦佩严颜的志气,以礼相待,并且用严颜的部队为先锋,提前到达涪水关。 第六十四回 诸葛亮随后也来到涪水关,定下计策生擒川将张任,张任誓死不降,被刘备下令处斩。马超借西羌兵攻打凉州,杀太守韦康,韦康部将杨阜假意投降马超,暗地联络姜叙、梁宽、赵衢,里应外合攻破马超,马超妻小均被杀。

第六十五回 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受刘璋之托派马超前去营救刘璋。马超与张飞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诸葛亮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在马超的辅助下攻取了益州,刘璋投降。

第六十六回 鲁肃定计请关羽渡江赴会,意在索取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最终使得鲁肃之计毫无效果。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第六十七回 曹操率兵攻打张鲁,收服张鲁大将庞德。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齐心协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进攻的队伍,自此张辽威震东吴。

第六十八回 曹操平汉中之后,率部前来援助张辽,孙权与战不利,陈武、董袭阵亡,孙权不得已向曹操求和。道士左慈来到邺都,施展法术戏弄曹操,曹操大怒,欲处斩左慈,却被左慈的术法吓得一病不起。

第六十九回 平原神卜管辂受曹操的邀请来到许都,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少府耿纪等五人决定在正月十五夜谋杀曹操,但被曹操部将发觉,五人全部被害。

第七十回 刘备进军汉中,张飞与曹将张郃对垒,智取瓦口关三寨,使得曹军损失惨重。黄忠自告奋勇前去迎战张郃,张郃被迫逃往天荡山,黄忠进兵天荡,斩杀守将韩浩、夏侯德。

宋史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第九十四

种世衡(子)古 译谊(孙)朴 师道

师中

种世衡

种世衡字仲平,种放哥哥的儿子。年少时崇尚气节,兄弟中有想分享他财产的,他都让给别人,仅取图书而已。因种放恩荫补为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为太子中舍。

曾任泾阳县知县,乡里小吏王知谦因舞弊的事败露,依法应受徒刑,逃跑。等到皇帝举行郊祀大赦时自己出来,种世衡说“送到官府就当赦免”,杖责他的脊背而到官府请罪,知府李谘奏请赦免其罪。后来种世衡任凤州通判。凤州将王蒙正,是章献后的姻亲,行为不守法。曾经因事请托种世衡,种世衡不答应,王蒙正大怒,於是诱使王知谦控诉被杖之冤而暗中帮助他,种世衡因此被流放到宝州,又移到汝州。他弟弟种世材以少升一级官赎罪,因此种世衡得为孟州司马。很久以后,龙图阁直学士李弦给他辩白被诬之罪,宋绶、狄柒又接着说此事,因此被授为卫尉寺丞,历任监随州酒,签书同州、鄘州判官事。

西部边境用兵,守备力量不够。种世衡建议说,延安东北二百里处有旧宽州,请求利用当地的废毁城堡而重加修缮,作阻挡敌军的要冲,右面可以加强延安防御的形势,左边可以运来河东的粮食,北面可以据此图谋恢复银州、夏州等旧地。朝廷听从他的计策,命令他监督这一工役。夏国屡次出兵争夺,种世衡一边作战一边筑城。但其地险要而没有水,议论者以为不能守。凿地一百五十尺,刚见石头,石工推辞说石块不能穿透,种世衡命令粉碎石块一畚箕报酬一百钱,终於得到井水。城筑成后,赐名青涧城。

升为内殿崇班、知青涧城。他开垦营田二千顷,招募商人,借本钱给他们,叫他们流通货物以赢利,城中就富裕了。他时常到各部族去,慰劳酋长们,有时脱下自己所佩的腰带给他们。曾经集合客人饮酒,有人得到敌情来报告,他就把酒器赏给来报告的人,因此归附的羌人都乐於听他指挥。再升为洛苑副使、环州知州。

蕃部中有牛家族首领奴讹其人,素来倔强,从未出来谒见太守,听说种世衡到,马上到郊外迎接。种世衡和他约好,明天将到他的帐幕中,去慰劳部落。这天夜裹下大雪,深三尺口种世衡的部属说:“那地方太险不可以去。”种世衡说:“我刚要用信义结交各部羌人,不能失约。”就沿着险路前进。奴讹刚在帐中睡觉,认为种世衡一定不会来,种世衡踢他起身,奴讹大惊说:“在此以前从未有官员到我部族中来,你竟不疑心我吗”带着部族围着种世衡下拜。

羌人酋长慕恩部落最强大,种世衡曾经夜裹和他喝酒,叫侍姬出来陪同饮酒。后来种世衡起身进内室,偷偷从壁缝中看他们。慕恩偷偷和侍姬调戏,种世衡马上出来来抓住他们,慕恩惭愧惶恐请罪。种世衡笑着说:“你要她吗”就把侍姬送给慕恩,因此得到慕恩的拼死效力。各部族有怀贰心的,叫慕恩去征讨无不克捷。有个兀二族,种世衡招降他们不来,就命令慕恩出兵讨伐他们。其后一百多帐落都自动归附,没有敢存贰心的。因此下令各族设烽火,有紧急就点火,严阵以待。

葛怀敏战败,种世衡率领羌兵几千人以援救泾原,没有人敢落后。曾经责令吏民射箭,有过失的人,能射中就免去他的罪;有人辞去某事、请求某事,常常看射中与否而答应或拒绝。人人自励,都擅长射箭,从此几年来敌人不敢接近环州境。

升为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范仲淹发文令种世衡和蒋偕筑细腰城,种世衡当时生病,立即起身,带着所领的士兵日夜修筑,城筑成而他去世。起初,种世衡在青涧城,元吴尚未臣服,他们的贵人野利刚浪[口夌]、遇乞兄弟有才能智谋,都称大王。受元昊信任而当权,宋朝边境的官员想以计谋离间他们。庆历二年,鄘延经略使庞籍,两次替保安军守将刘拯写信,贿赂蕃部破丑送到野利兄弟那裹,而泾原路王沿、葛怀敏也派人拿着书信及金宝去送给遇乞。正逢刚浪唆令浪埋、赏乞、媚娘等三个人到种世衡那裹请求投降,种世衡知道是诈降,说:“与其杀了他们,不如利用他们实行离间。”於是留下他们叫他们监商税,出入时骑马随从很受优待。

有个僧人叫王光信的,轻捷勇敢善於骑射,熟悉蕃部的山川道路。种世衡出兵,常常叫他当向导,几次荡平部族,种世衡上奏授他为三班借职,并改名叫王嵩。种世衡写了蜡封书信,派王嵩去送给刚浪唛,说浪埋等人已经到达,朝廷知道你有归向汉人的心,封你为夏州节度使,俸钱每月一万缗,旌节等已送到,催他归降,又用枣连缀起来画成一个乌龟的样子,暗示他早日归附的意思。刚浪唛收到信大为惶恐,从他所治理的地方捉了王嵩押带到元昊那襄。元昊怀疑刚浪[口夌]对自己有贰心,不许他回他自己治理的地方,而且把王嵩禁锢在陷坑中。元昊又叫他的臣僚李文贵以刚浪[口夌]的口气给种世衡作答覆,而且说不理解给他信的意思,或者答应通好,要求明说一句话。种世衡把情况告诉庞籍。当时朝廷已经想招纳安抚,庞籍把李文贵叫到面前,告诉他国家宽大允许接纳安抚的意思,放他回去报告。元昊得到答覆,释放了王嵩,对他很有礼,叫他和李文贵一起来宋境。从此接着派使者请求归附,就此和过去一样称臣。

种世衡听说野利兄弟已被杀,写了祭文越境祭奠。庞籍上疏陈奏王嵩功劳,详述元昊没有通和的时候,种世衡定计派王嵩冒险离间对方君臣,就此造成猜忌和贰心,因此和我国通和,请求优待进升王嵩官职。升为三班奉职。后来王嵩因进见皇帝自陈功劳,又进为侍禁、合门祗候。

种世衡死后,庞籍任枢密使。种世衡的儿子种古上书诉说他父亲的功劳,被庞籍压制。种古又上书,终於追赠种世衡为成州团练使,诏书叫在流品以内授种古为大县的主簿或县尉。送回本籍。庞籍既罢官,种古再次申辩论理,朝廷交给御史考查,以庞籍过去所奏王嵩事迹的上疏为定论。下诏把此事交付史官,允许种古在近便的州做官。

种世衡在边防多年,积贮谷物流通货物,所到之处不烦国家增派兵丁和粮饷。他善於抚养士兵,士兵有病的可以派一个儿子专门侍候他饮食和汤药,因此能得人拼死效力。种世衡死时,羌族酋长们好几天早晚到灵前哭泣,青涧城和环州的人们都画像祭奉他。儿子种古、种鳄、种诊,都有将才。关中人称其为“三种”。种谊是他小儿子。他孙子种朴、种师道、种师中。

种古

种古字大质,少年时仰慕伯祖种放的为人,不想以科举入仕。他应当以恩荫授宫,却推让给弟弟,当时称为“小隐君”。种世衡死后,录用种古为天兴尉,多次升转为西京左藏库副使、泾原路都监、原州知州。

羌入侵犯边塞,种古抗御他们,斩首几百。在镇戎以北筑城堡,以占据要害之处。神宗召见他,升为通事舍人,给他三个弟弟授官。一他和弟弟种诊攻占环州的折姜会,斩敌军首级二千,升为西上合门副使。有的百姓减价卖田给熟羌以逃避徭役,种古调查其情况,查得良田三千顷,人丁四千,都刺字编为民兵。历任环庆、永兴军路钤辖。

因控告范纯仁不当,被夺去一级官阶,任宁州知州,改为镇戎军知军。熙河军十万取道宁州,需要草料粮食,僚属们进言以为属於别路不应供给。种古说:“都是国家的军队。”命令供应。又改为鄜、隰二州知州,去世,享年七十岁。

种古明白孝义之道。他弟弟种谔因擅自兴起事端被关进监狱。他请求以自己官级赎种鳄的罪。种世衡送给张问田一千亩,张间送还他,而种世衡已死,种古始终不再接受。但种世衡被范仲淹所赏识,因此立了青涧城的功劳,而种古却以私怨去控告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被士人们所非议。

种谔

种谔字子正,因父亲恩荫多次升官授为左藏库副使,延州帅陆说举荐他掌管青涧城。

酉夏酋长令[口夌]归降,陆诜怕造成事端,想不接受,种谔请求接受他。西夏来索要,陆铣问种谬怎样答覆,种谘说:“如果一定要讨还令唛,应当用景询来交换。”事情就中止了。景询其人,是中原逃亡到西夏去的。,西夏将领嵬名山部落在绥州故地,他的弟弟画山先归降,訲谔派人通过夷山引诱嵬名山,用金盂贿赂他,嵬名山部下小吏李文喜接受了答应投降,而嵬名山还不知道。种谔就把此事奏闻朝廷,皇帝韶令转运使薛向和陆说派种诲去招纳嵬名山。种鳄不等嵬名山答覆,就发动所部全体兵士长驱向前,包围了嵬名山的帐落。嵬名山吃惊,拿起枪来要作战,夷山叫唤说:“哥哥已约好投降,何以要这样”李文喜拿出所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山放下枪而哭,带领众人跟着种谔向南去。宋军得到酋长首领三百人、一万五千户、兵士一万人。

将要在前绥州筑城,陆说以为没有诏书而出兵,召种鳄回来。军队到怀远,早晨起来刚梳头,敌军四万人马一起聚集,近城而列。种鳄开着城门等待,派嵬名山率领新归降的一百多人挑战,种夸自己的军马跟着出战,击鼓出城。到晋祠占据险要,派偏将燕达、刘甫为两翼,自己率领中军,於是关闭营垒,把全部老弱发动起来登城击鼓呐喊使敌人疑虑:稍后接战,追击二十里,俘获很多敌军,於是在绥州筑城。

陆诜弹劾种谔擅自挑起事端,而且不听从指挥,要逮捕治罪;:没有结果而陆说移官秦州。谏官纷纷攻击种谔,於是被吏部论罪,贬官四级,安置随州。正逢侯可因议论水利的事入见皇帝,神宗问起种谱的事,侯可说:“种夸奉有密旨取绥州而得到罪名,以后将怎样派人作事呢”皇帝也后悔,恢复种谔官。

韩绛任陕西宣抚使,用种谔为鄜延钤辖。韩绛在罗兀筑城,图谋攻取横山,命令种锷率兵二万人出兵无定川,叫诸将都受其指挥,调发河东军队到银州会合。城筑成后而庆州兵叛乱:下诏退兵,放弃罗兀,贬种锷为汝州团练副使。再贬贺州别驾,移单州,又移华州。韩绛再次任宰相,上奏种夸以前的功劳,复官为礼宾副使、岷州知州。董毡将鬼章聚兵於洮州、岷州,新附羌人多数反叛,种谔征讨袭击斩杀他们。又跟随李宪出塞,收复洮州,攻下逋宗、讲珠、东宜等城,掩击敌人到大河,斩敌军首级七干。

升东上合门使、文州刺史、泾州知州,改为鄘延副总管。上奏说:“夏主秉常被他的母亲所囚禁,可赶快派本路官兵直捣他们的巢穴。”就入朝见皇帝,夸口说:“夏国没有人才,秉常是个孩子,我去抓住他的手臂带来。”皇帝以为他豪壮,决意西征,以他为经略安抚副使,各将领都听他指挥。种夸出兵驻在边界,皇帝因种谬在约定时间以前轻率出发,叫他听命於王中正。敌人屯兵於夏州,种絝率领本路和京畿内七将兵进攻米脂,三天未攻下。夏国兵八万前来增援,种谔在无定川抵抗他们,伏兵出击,截断了敌军首尾,大败他们,降守将令介讹遇。捷报奏闻朝廷,皇帝大喜,群臣都向皇帝祝贺,皇帝派宦官告谕奖励,罢免了王中正。

种谔留一千人守米脂,进驻银、石、夏州,不见敌人。开始时,他受诏应到灵武会师,种谔绕道不进,士兵饥饿疲惫,想用粮运不继归罪於转运使李稷。驻军在麻家平,大校刘归仁率众溃散,下韶命令退兵。仍升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种谔想占据横山的志愿并未放弃,派他的儿子种朴上奏他的计策。:皇帝召见种朴问他情况,升种朴为阀门祗候。朝廷将进军在横山筑城,命令徐禧、李舜举出使鄜延商议。种谔说:“横山延绵千里,多产马匹适合耕种,人民强劲勇悍善於作战,而且有盐铁之利,西夏人靠这地方为生;这裹的城堡都控制险要,足以守御。现在建功立业,应当从银州开始。其次迁宥州,又其次修筑夏州,三州修好后鼎峙而立,那麼横山已囊括在三州之中。又其次是修盐州城,那麼横山的强兵战马、山泽财利,都归我国所有。其地势居高临下,下窥兴庆、灵州,可以直捣西夏的巢穴。”而徐禧和沈括定议迁移银州,在永乐筑城,和种锷开始的计策不同,於是奏请留种韹守延州。不久永乐被围困,种谔观望不去援救,皇帝希望他以后能报效,拦置不问,而且忧虑敌人来到,就任命种谔为延州知州。种谔背上生疽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种谔善於驾驭士兵,每当遇敌能出奇计,作战必胜,但虚假怪诞而残忍,左右的人有犯法的立即斩杀,有的先剖取肺肝,同坐的人掩面不敢看,种鳄则照常饮酒吃饭。敌人也惧怕他勇敢善战,所以屡次有功。李稷运送粮饷进军队,早晨进入种谔军营,军吏击鼓高声致敬。种谔把军吏叫来问:“军中有几个主帅我定要借你的头来代替运粮官。”就叱令斩了他。李稷惶恐赶快出来。曾经渡黄河,突然遇上敌人,欺骗宾客说:“事情紧急了,你可以穿我的衣服,骑我的马,随从旗鼓和一千骑兵,赶快赶到大军那裏去。”宾客信他的话,敌人以为是种谔,来追他,宾客几乎遇难。自从熙宁年间首次开拓绥州,后来又两次西征,都是种谔首先提出的计谋,终於招致永乐之败。议论者说种谔不死,边境战事不会停止。

种谊

种谊字寿翁。煕宁年间,种古入见皇帝,神宗问他的家世,授种谊官。他跟随高遵裕收复洮州、岷州,又平定山后羌人,官至熙河副将。

出使青唐,董毡派鬼章在边界上迎候,故意取道曲折,来显示他们道路的险远。种谊本来熟悉那裏的地理,责备鬼章说:“你在浅井中跳动,以为我不知道路远近吗”命令走近便的路。鬼章发怒,用兵器威胁他,种谊声色不变,终於改变路饯。出朝为路都监。从兰州渡河征讨敌寇,斩首六百,多次迁转为西京使。

元佑初年,任岷州知州。鬼章诱杀景思立,后来更自恃强大,大有窥测旧地之心,叫他儿子到宗哥那裹请求增兵入寇,并且勾结降附的羌人为内应。种谊刺探到他的情况,上疏请求除掉他。下诏派游师雄到种谊那裏商议得失,就和姚兕合兵出去征讨。羌人迎战,种谊把他们打退,追击逃兵到洮州。种谊赶快进攻,早上大雾掩盖,半步路就看不清。种谊说:“我军远来,敌人当然不知实力的强弱,趁这大雾可以一鼓攻下。”就亲自击鼓进军。一会儿,雾散了,先登上的人已攻克了城,鬼章被抓住。种谊开玩笑问他:“分别后安好吗”鬼章不能回答,后慢慢地对人说:“我生来恨种使,今天果然被他捉住。天不让我重新占有旧地,这是命。”就俘虏鬼章回来。授为西上阀门使、康州刺史,改为鄘州知州。

西夏侵犯延安,赵离派种谊统领诸将。敌人听到种谊来到,都溃逃。延安人说:“有了种谊,胜过精兵二十万。”升熙河钤辖、兰州知州。兰州和通远都是隔绝的要塞,中间亭障和防御设施不相连接,肥沃的田地多数放弃不种,种谊请求在李诺平筑城以扼守要冲。升东上合门使、保州团练使时,去世,年五十五岁。

种谊倜傥而有气节,喜欢读书。治军严整,命令一下,虽死不逃避;遇到敌人,估量打不胜就不出战,所以每次战斗从未失败。岷羌酋长包顺、包诚恃功骄纵,前任太守一味姑息,种谊到任,待他们很厚。他们有小过失,种谊叱令交吏员治罪,将依法惩处。包顺、包诚磕头伏罪,情愿效命来赎罪,、便叫交罚金释放,众羌人害怕服从。到洮州之役时,包顺、包诚二人的功劳最多。

种朴

种朴因父亲之功授右班殿直,积累劳续,升至皇城使、昌州刺史,改任熙河兰会路钤辖兼河州知州,安抚洮西沿边公事。

黄河以南的蕃部叛变,降羌阿章率领其他部族抗拒官兵,熙河路主帅胡宗回派种赴出兵讨伐。当时种朴到任才二天,因贼军士气正高,而且严寒,想稍晚些出征,而胡宗回发紧急公文六七次,种朴不得已,就出兵。羌人知道种朴来,设埋伏等待。种朴遇伏兵,军队前后不能相救应,种朴拼死作战,被敌人所杀,用马背了他的尸首而去。

羌人乘胜追击败兵。宋军撤回时遇到险阻,阻塞拥挤不能通过。有个偏将叫王舜臣的善於射箭,把弓挂在臂上,独自站在军队后面。羌人追来的约有一万骑兵,有七人披甲骑马在前面。王舜臣想到这七人一定是羌人首领中尤为凶悍狡猾的,不先射死他们,我军必然被杀尽。於是大声说:“我叫最前面走的眉头之间插花。”弯弓射出三箭,杀了三人,都射中脸部;其余四人返身逃走,箭都射穿他们背部。一万敌骑都惊讶不敢向前,王舜臣因此得以整顿部众。过一会儿,羌人又前来。王舜臣自申时到酉时,取箭射出一千余枝,没有虚发的。手指裂开,血流到肘部。天快黑时,才得渡过险关。将士们失去斗志,没有人再敢说作战。当时,如果没有王舜臣则军队就被歼灭了。事情上奏,追赠种朴雄州防御使,给他后辈十人授官。

种师道

种师道字彝叔。年少时从张载学习,以恩荫授为三班奉职,参加法科考试,改为文官官阶,任熙州推官、权同谷知县。县吏有关於田产的诉讼,经二年未判决。种师道查阅案卷文件,整天都看不完,但所控告的仅是母亲和哥哥而已。种师道把那个县吏叫来诘问说:“母亲、哥哥,依法可控告吗你两年来扰乱乡里够了吗”县吏叩头服罪。

任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议论役法触犯了蔡京,改为庄宅使、德顺军知军。又说他诋毁先烈,罢官编入元佑党籍,被废弃不用十年。后来以武功大夫、忠州刺史乙迳愿都铃辖任怀垄军知军。夏国来划定边界,他们的焦彦坚一定想得到旧地,种师道说:“如果说旧地,应当以汉朝、唐朝为根据,那你们的疆土更少了。”焦彦坚无法回答。

童贯掌管兵权到西部边境,擅弄权威很嚣张,见到他的人都一起下拜,种师道仅畏揖而已。种师道被召到朝廷,徽宗访问边界上的事,回答说:“先要使自己不被战败,敌人来就应战。胡乱行动滋生事端,不是好计策。”童贯建议迁内地弓箭手充实边防,而说成是在新开边境招募的。皇帝又问种师道,回答说:“我恐怕远处的功业没有建成,而近处已先受扰乱了。”皇帝认为正确,赏赐一套衣服、金带,用他为提举秦凤弓箭手。当时五路都设官,皇帝对他说:“你,是我所亲自提拔的。”童贯更不高兴,种师道不敢接受官职,请求授其他官职,得提举崇福宫。很久以后,任西安州知州。

西夏侵犯定边,并建筑佛口城,种师道带兵去毁掉佛口城。刚到时军队缺水很口渴,种师道指着山的西麓说:“那襄应当有水。”命令工役去找寻,果然得到满山谷的水。几次升迁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洺州防御使、渭州知州。督率各路兵在席苇平筑城,刚修筑,敌人到来,坚守葫芦河。种师道在河边布阵,像将要决战的样子。暗中派偏将曲充由小道出横岭,扬言说援兵来到,敌军害怕观望,杨可世率兵偷袭敌人后方,姚平仲用精兵进击敌人,敌人大败,斩首五十级,缴获骆驼、马牛数以万计,敌军首领仅得逃脱性命。种师道建成城而回朝。

又奉诏率陕西、河东七路兵征讨臧底城,预定十天一定攻下。攻到城下,敌人守备很顽强。官兵稍有怠意,军校有坐在胡床上自动休息的,立即斩了他,把尸首在军门示众。下令说:“今天不攻下城,照此办理。”士兵害怕,呐喊登城,城即时失陷,当时兵到刚八天。皇帝得到捷报后很高兴,升他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

随童贯为都统制,授保静军节度使。童贯谋划攻燕,叫种师道监督诸将。种师道谏阻说:“今天的举动,譬如强盗进入邻人家裏不能救助,又乘机想分得人家的财物,这恐怕不可以吧”童贯不听。军队已进驻白沟,辽国人呐喊向前,士兵多受伤。种师道事先叫每人拿一根大棒自己防身,这才没有大败。

辽国使者来请和说:“女真背叛本朝,也是贵国所很憎恶的。现在图一时之利,放弃百年和好,结交豺狼一样的邻国,种下将来的祸根,可说是计谋得当吗救助灾难爱恤邻国,这是古今通理,请大国考虑。”童贯不能回答,种师道又进谏应该答应辽使,童贯又不听,暗中弹劾他帮助敌人。王黼大怒,贬责种师道为右卫将军退休,而用刘延庆代替他。刘延庆在卢沟大败,皇帝思念起种师道的话,起用他为宪州刺史、环州知州,不久恢复保静军节度使,又退休。

金兵南下,朝廷赶紧召种师道,加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允许他根据情况自主发檄文调集兵力和粮食。种师道正在南山豹林谷居住,接到命令就向东来。路上去见姚平仲,姚平仲有步兵和骑兵七千人,和他一同向北行进。到洛阳,听说斡离不已屯兵京城之下,有人劝他不要前进说:“敌人兵势正盛,请暂在汜水驻扎,以求万全之计。”种师道说:“我们兵力少,如果迟疑不进,事情暴露,是自取羞辱。现在击鼓向前,他们岂能料知我军虚实京城中人知道我们来,士气自然振作,何必忧虑敌人呢!”他沿路张贴榜文,说种少保领了百万西部军队来到。到了汴京城西,向汴水以南进兵,直逼敌营。金兵害怕,移寨稍向北,收回游骑,仅守卫牟驼冈,并增设堡垒自卫。

当时种师道年事已高,天下人称他为“老种”。钦宗听说他到达,极为高兴,打开安上门,命令尚书右丞李纲迎接慰劳。当时已经议和,种师道入见皇帝,皇帝问他说:“今天的事情,你的意见如何”回答说:“女真不懂兵法,岂有孤军深入别国而能平安回去的吗”皇帝说:“已经讲和了。”回答说:“臣是以领兵作战事奉陛下,其他不是臣所敢知道的。”授官为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各路兵马都归属他。以姚平仲为都统制。

种师道当时有病,皇帝命令不要下拜,允许他坐轿入朝。金国使者王油在朝廷上很傲慢,望见了种师道,才依礼拜跪。皇帝看见笑着说:“他是因为你的缘故。”京城自从被围困,各城门都关闭,市上没有柴火菜蔬。种师道请求开西、南两门,听任百姓照常进出。

金国有擅自经过偏将马忠军前的,马忠斩了他们六人。金人前来控诉,种师道把界旗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制约,后来没有人再敢越界的。种师道又请求暂缓交纳金币给金,使他们怠惰而归,扼守黄河歼灭他们,宰相不答应。

种氏、姚氏都是山西大族,姚平仲的父亲姚古正带熙河军队入援。姚平仲怕功名独归种氏,於是把士兵不能速战作为理由向上奏闻。李纲赞成姚平仲的建议,命令城下的军队有缓急情况听姚平仲指挥。皇帝每天派人催种师道作战,种师道想等他的弟弟秦凤经略使种师中到达,上奏说过春分方可进攻。当时相差仅八天,皇帝认为迟缓,最终命姚垩仲去袭击金营,以致战败。战败之后,李邦彦建议割让三镇,种师道和他争辩不被允准。

李纲罢相,太学诸生、京城百姓伏在朝廷下面请求见种师道、李纲,皇帝下诏催他去弹压。种师道乘车而来,众人拉开帘子看他,说:“果然是我们种公。”一起大声致敬而散。

金兵退后,罢为中太一宫使。御史中丞许翰见皇帝,以为不应当解除种师道的兵权。皇上说:“种师道老了,难以任用,当让你见他。”命令在殿门外相见。种师道不说话,许翰说:“国家有急难,诏书允许询问所疑的事,你不要书生气不肯讲。”种师道才说:“我军人多敌军人少,只要分兵结营,控守险要之地,使他们运粮的路不通,和他们相持,可以打败敌人。”许翰感叹信服他的话,又上奏说种师道智谋没有衰退,还可用。於是加检校少师,进授太尉,为镇逃军节度使,任河北、河东宣抚使,住滑州,其实并无兵卒跟随他。

种师道请求集合关、河兵卒屯驻沧州、卫州、孟州、滑州,防备金兵再来。朝廷议论认为大敌刚退,不适合劳动兵力以示弱,建议被搁置不用。不久种师中战死,姚古战败,朝廷震惊,召种师道回京。太原失陷,又派他巡行边防。到河阳,遇见王油,他预料敌人一定会大举来犯,马上上疏请皇帝到长安以避敌人的兵锋。大臣们以为他怯懦,又召他回京。既到,因病不能面见皇帝。十月,去世,享年七十六岁。皇帝亲临祭奠,恸哭,赠开府仪同三司。

京城失守,皇帝拍打胸部说:“不用种师道之计,以致到此境地!”金兵刚退时,种师道曾再次强调以前建议,劝皇帝在金兵半渡时攻打他们,不听,种师道说:“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大患。”所以追忆痛惜他以前的话。建炎年间,加赠少保,谧号忠宪。

种师中

种师中字端孺。历任环滨邠州知州、庆阳府知府、秦州知州,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

金兵入侵,下诏令他率秦凤兵入援,没有到而敌人已退,就以二万人驻守滑州。派副将姚古为河北制置使,姚古援救太原,种师中援救中山、河间。有人认为种师中从磁州、相州向北,金兵如果下太行,则其势不能退还,这是和段凝驻兵在黄河上一样的情况。当时大臣们议论各相矛盾,枢密使主张打败敌人,而三省却下令将敌人护送出境。种师中渡过黄河,就上言说:“黏罕已到泽州,臣想由邢州、相州间快速出兵上党,出其不意,应当可以取胜。”朝廷疑虑不采纳。

斡离不退回,种师中追逐出境。黏罕到太原,全部攻占各县,用锁城法围困太原,使内外不能相通。姚古虽收复隆德、威胜,扼守南北关,而不能解太原之围。於是皇帝下韶叫种师中由井陉路出兵,和姚古成掎角之势,进驻平定军,乘胜克复寿阳、榆次,屯兵於真定。

当时黏罕在云中避暑,留兵分头从事畜牧,刺探的人以为他们将要逃走,告诉了朝廷。知枢密院许翰信以为真,多次派人督促种师中出战,并且责备他逗留怯弱。种师中叹气说:“逗留怯弱,是兵家的大罪。我从少年时从军,现在老了,岂能接受这种罪名!”即日准备完毕,约姚古和张灏一起进兵,辎重和犒赏的物资,都来不及带着走。五月,到寿阳的石坑,被金兵袭击。五战三胜,回兵向榆次,离太原一百里,而姚古、张灏迟误约期不到,军队严重饥饿。敌人知道了,用全部兵力来进攻,宋军右军溃败而前军也奔逃。种师中独自率麾下兵士拼命作战,从卯时打到巳时,士兵发射神臂弓射退金兵,而没有受赏赐,士兵都愤怒怨恨散去,所留下的仅有几百人。种师中身受四处创伤,力战而死。

种师中老成持重,是当时的名将,各路兵因此失去锐气。刘韐说:“种师中听到命令就出发,奋勇不顾自身,虽然古代的忠臣也不过这样。”请求加以优厚追赠,以勉励为国尽忠者。下韶追赠少师,谧号庄愍。

关于古代奥运会的起源,众说纷纭。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对于延续1000多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古代奥运会的起源,人们赋予了它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而这些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又给古代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从这些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中不仅能够捕捉到一些关于古代奥运会起源的信息,而且也能够从中体会和理解出希腊人民对古代奥运会起源的美好构想。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有一则神话把古代奥运会视为人们庆祝胜利的产物。有一个叫克库洛希的英雄打败了伊利伊王奥格亚史。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在奥林匹克这个地方举行赛跑会,距离为600英尺,优胜者被戴上一顶用橄榄枝编织的桂冠,以示奖励。这则神话故事就把古代奥运会说成是由克库洛希创办和开始的。

又有一则神话说,万神之首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想把王位传给宙斯,但是,他又对宙斯的本领放心不下。因此,他想考验一下儿子的本事,他想如果宙斯能够顺利通过他的考验,他就可以放心地把王位传给宙斯。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与宙斯比武。比武之前,父子双方商定:如果宙斯获胜,王位就传给他。宙斯勇敢地应战。克罗诺斯绝非等闲之辈,他武艺超人,力大无比,没有超人的功夫和本领,怎么可能驾驭他人,而成为万神之首呢?要与自己的父亲比武,取胜的把握到底有多少,连宙斯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宙斯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他要把握这次机会,在众神面前显赫一番。于是,他先是认真备战,然后,他对比武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决心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去赢得这次胜利。结果经过几个昼夜的激烈鏖战,父子之间,斗智斗勇,最后,克罗诺斯终于抵挡不住,克罗诺斯被打败了。父子之间没有戏言,宙斯兴奋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万神之首的王冠。为了庆祝这次比武的胜利,也为了庆祝自己登上万神之首的王位,宙斯下令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体育比赛也作为这一盛大庆典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举行。万神之首的宙斯也就成为了神话中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

还有一则神话说,万神之首宙斯与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赫拉克勒斯。它引起了宙斯的另一个妻子-有万神之母之称的赫拉的嫉妒和报复。

小赫拉克勒斯在赫拉的嫉妒和报复中坚强地长大了,而且长得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力大无比,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赢得了"大力神"的美称。但是,仁慈的母亲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还是提心吊胆,唯恐狠心的赫拉再次对她的儿子下毒手。因为,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在赫拉克勒斯还是婴儿的时候所施的毒手还心有余悸。事情是这样的,在赫拉克勒斯出生不久的一天,狠心的赫拉趁无人在旁的时候,将两条毒蛇偷偷地放进了正在摇篮里熟睡的赫拉克勒斯身旁,想神不知鬼觉地让毒蛇咬死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待赫拉克勒斯从梦中醒来,看到毒蛇正向他张开利剑似的牙齿,带着毒液的舌头就要伸过来,吓得大哭了起来,他急忙伸出两只小手一下就把毒蛇握在手里。当父母赶到时,毒蛇已经死了。

赫拉克勒斯长大成人手,母亲决定让他离开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以躲避狠心的赫拉报复和让赫拉克勒斯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临行前,她还要求赫拉克勒斯必须完成12件别人无法做到的大事。用以锤炼赫拉克勒斯的意志,增长他的见识。

赫拉克勒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亲人,带着亲人的嘱咐,踏上了艰难的征程。赫拉克勒斯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心地善良、正直勇敢,而且,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离家后,他路过高加索山时,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凭着他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搭救了为人类盗火而被宙斯悬吊在悬崖绝壁的普罗米修斯;在崇山峻林中,也与凶猛的狮子搏斗,终于捕杀了残害人类的猛狮,为民除掉大害。他的威望和名声越来越大。他正直、勇敢的故事经过人们的艺术加工很快传开了。

在路过伊利斯城邦时,他看到国王颁布的榜文,榜文讲,谁如能在一天之内将国王的牛棚打扫干净,就能得到国王牛群的十分之一的奖赏。不知底细的人以为这定是一宗不会亏本的买卖,其实,国王的牛棚由于长年未修而破烂不堪,里面虽然饲养了3000头牛,但是不知何故,每头牛都骨瘦如柴,连一头肥壮的牛都很难见着。而且,因为长年没有打扫,牛粪堆积如山,又臭又脏,一个人别说用一天时间,就是用三天时间也根本不可能清理的扫干净。更何况,国王乃一国这主,万一谁要真打扫干净了,又怎保国王不会出尔反尔。明摆着,国王就是想让那些傻瓜给他白干活。赫拉克勒斯打听到这些情况后,决定戏弄一下这位贪婪的国王。他撕下榜文,晋见了国王,国王看到这个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的年轻人,断定赫拉克勒斯就是贪图厚赏而来。国王不作多想,也没有认真打听这位年轻人的来历。

为了防止国王赖账,赫拉克勒斯与国王谈妥后,找来证人,写下契约,言明双方事后都不得反悔。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是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888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1889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体育训练大会,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的动态。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艰难的探索(1894-1914)

正在发育的现代竞技运动与体操运动尖锐对立,体育界四分五裂,门户之见根深蒂固,派别之争频频出现,举办世界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既无先例,也缺乏经验;尚不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远不能满足需要。就奥林匹克运动本身而言,新生的国际奥委会本身还不成熟。

发展与危机(1945-1980)

战后,奥林匹克运动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奥运会规模扩大,项目剧增。战争结束后的1948年奥运会有来自59个国家奥委会的4062名运动员参加136个项目的比赛,1972年时则有121个国家奥委会派出7121名运动员,参加195个项目的比赛。

改革与创新(1980-2000)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对举办奥运会的经济运作机制进行大胆改革,变沉重的包袱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对洛杉矶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设计出一整套规范而有效经营奥运会做法,如“奥林匹克计划”(TOP计划)等。

二十一世纪的展望

2001年7月,国际奥委会迎来了历史上第8位、也是21世纪第一位主席比利时人罗格。罗格在上台后施政纲领时宣布:在未来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运动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控制越来越庞大的奥运会,二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效的反兴奋剂斗争。

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

展望未来,奥林匹克运动在迎来它的一百周年的时候,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奥运会向职业运动员开放,意味着奥运会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运动员竞技场,集中地表现出人类向自己极限挑战的最高水平,比赛场面也将更加激烈和扣人心弦。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 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

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 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 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到1992年,已经举行了25届奥运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未含冬奥会项目):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自行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古代奥运会的由来

在半岛上的阿尔菲斯河之滨,克罗菲斯山麓,属于伊林斯地区的奥林匹亚村,被认为是诸神聚居之所。因此在这里建筑厂宙斯神庙,其附近被称为阿尔齐斯神域。当时每年七、八月间,各城邦都要来此祭祀宙斯。除献纳祭品、举行仪式外,竞技运动也被列为—种祭神活动。4年一次的闰年扩大祭祀,后来形成制度,这就是奥运会4年举行一次的由来。4年一次的古代奥运会周期,被称作“奥林匹亚德”。

关于古代奥运会的最早的诞生,有不少的神话传说,其中.最为哙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是:海神之子伯罗普斯为娶公主希波达米亚,在赛马车中战胜了国王俄诺马依斯,因而得到了公主和王位。为了庆祝胜利和感谢神灵佑护,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竞技盛会。

当然神话井非历史。事实上,古代奥运会所以在古希腊出现,是由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铸造成的一个客观历史现象。—般历史学家都认为,从公元前776年始,竞技表演以比赛形式出现,因而人们通常把这作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始年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

第一, 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竟技运动习俗的形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竟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 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赛马,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 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

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动因: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竟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

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 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

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 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 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到1992年,已经举行了25届奥运会。

三: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主要特点的比较

1. 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

2. 继承了“奥林匹亚”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

3. 借用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某些仪式。

4. 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思想。

德高望重相关历史人物德高望重是谁发明的

读 音 dé gāo wàng zhòng 易写成 德高望众 释 义 德:品德;望:声望。

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出 处 《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称颂老人 示 例 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续孽海花》第四十回) 我们家~,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近义词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反义词 无名鼠辈 故事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 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成语故事富弼(bì)是北宋洛阳人,他自小读书勤奋,关心百姓疾苦。26岁那年,富弼踏上仕(shì)途,很快成为朝廷重臣。

宋仁宗庆历二年,北方的契(qì)丹率兵压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大片领土。国难当头,富弼受命前往契丹宫中谈判。

在交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慷慨陈词,成功地劝说契丹放弃割地要求,维护了北宋王朝的利益。 六年后,黄河决口,河北70万灾民背井离乡,涌向京东。

当时的贬官富弼在青州听说后,连忙张贴榜文募(mù)集粮食,运往各灾区散发,帮灾民渡过难关。事后,百姓们纷纷称颂他的功绩。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称赞他“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的故事

德高望重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名叫富弼的人,字彦国。

他出身贫寒,从小读书勤奋,知识渊博,举止豁达,气概不凡。当时有位前辈见过他后,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贤才啊!” 富弼二十六岁踏上仕途。

四十多年里,他对北宋王朝竭诚尽忠,在处理外交、边防、监察刑狱、赈济灾民等事务中,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不断加官晋爵,先后担任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成为天子倚重、百官景仰的名臣。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北方的契丹国屯兵边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的大片领土。

朝廷决定任命富弼为报聘使者前往敌营谈判。在交涉中,他不顾个人的安危,慷慨陈词,列举两国数十年来结盟友好的历史,劝说契丹王放弃割地的要求,成功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

他先后两次奉命出使,第一次赴任,正逢女儿因病去世;第二次上路,又闻报小儿子出生,他都没有回家看上一眼。归国以后,朝廷为了褒扬他的功绩,先后授予他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和枢密副使等要职,他都谦逊地再三辞谢,不肯就任。

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商胡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河北六七十万灾民仓皇南下,涌向京东地区。当时,富弼正遭到政敌的谗言诽谤,贬谪到青州为官,他在境内腾出公私房屋十多万间来分散安排灾民,并出榜向当地百姓募集粮食,加上官仓中的全部存粮,都运送到各地散发。

到第二年,河北小麦大熟,很多灾民都扶老携幼返回家乡。富弼为国家招募到兵员一万多人,民间颂声载道。

天子特派使者前来慰劳,并授任他为礼部侍郎,富弼却辞谢说:“这是臣应尽的职责。” 富弼为人谨恭慈和,即使当了宰相以后,也从不居功自傲,以势傲人。

无论下属官员或平民百姓前来谒见,他都以平等之礼相待。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富弼年老退休,长期隐居洛阳。

一天,他乘小轿外出,经过天津桥时被市民发现,马上纷纷跟随观看,使热闹的集市顷刻之间变得空无一人。 司马光曾称颂他说:“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这个评价是非常符合事实的。 德高望重的出处 《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典故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 宋仁宗庆历二年,北方的契(qì)丹率兵压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大片领土。

国难当头,富弼受命前往契丹宫中谈判。在交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慷慨陈词,成功地劝说契丹放弃割的要求,维护了北宋王朝的利益。

古时候,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

台湾省风土人情 希望采纳 台湾自从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人民大规模移居开垦,才逐步被开发。

日本殖民者虽然挖空心思实行民族同化,但遭到台湾同胞的顽强 。 迁台又有大批大陆人员来到台湾,所以台湾汉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一般保持着闽、粤地区的特征。

衣食住行 1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

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装。

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

2饮食。台湾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

节日喜庆时,多用鸡鸭等丰盛酒菜宴请客人。台湾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请客人,必备良酒。

春夏之交,秋冬之际,多以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以提神补身。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

酒楼饭店经营川粤、京、津、苏、浙、湘、闽等地风味饭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还较低,有些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

3居住。台湾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

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处,以避风沙。

西式多是楼房,从前都是砖造,近年来大多改为钢筋水泥。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

市镇房屋多属西式,随着近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陋斗室。

4行走。目前,台湾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

近些年来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的数量增加,比较方便,私人汽车大量增多。出租汽车普遍于市镇。

有不少的客车备有冷气。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区无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

成年仪礼 1高山族的成年礼 在高山族中,成年礼只属于男性。在他们看来,成年是步入一生最辉煌的转折点,意味着成熟、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

各族群都非常重视成年礼仪,虽然仪式繁简不同,但都以崇尚勇武奋进为宗旨,鼓励青年人磨练成材。 泰雅人的成年礼比较简单。

大约在每年的11月间,成年男丁由家长更换成年服饰,穿上红绒编织的上衣、花色丁字裤,柬发于顶,红丝方鬓,择吉日良辰,携弓箭、刀予、酒糕等,到头目庭院聚集,聆听头目追述祖先的丰功伟绩,传授围追堵截、埋伏、设陷阱等战术要略,并宣誓恪守祖训,发扬光大。最后,饮宴歌舞。

这些宣誓过的男孩就成了成年人了,于是便可以参加部落性的征战、耕猎等重大活动。 布农人的成年礼选择在丰年祭的这一天同时举行。

成年男子挽手成圈,环绕着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聆听他回顾祖先征战的历史和英雄事迹,然后捧出一大杯新酿的粟酒轮流豪饮。饮酒前,每人自报姓名、家族系谱,然后高举酒杯一饮而尽,能一口气喝完大杯酒的人才称得上是男子汉。

阿美人的成年礼,因部落而异。其中有一种是赛跑仪式的内容。

也通常在丰年祭时举行。赛程约五六里,路途坎坷不平,有山庄、平原和沙滩。

小伙子们身戴避邪的姜叶环饰, 上身,腰间围着白色丁字裤,神态威武。一声令下,小伙子们个个争先,犹如奔腾的骏马,展开激烈的角逐。

沿途有亲属或恋人呐喊助威,并携带糕点、酒以备犒赏。后面有一勇士督阵,一手拿着长矛,一手提着白鸡,用持予的手不停地拔毛,朝落后者的后背抛撒,祈神禳助。

同时高声喊道:"祖灵与你同在,吉祥随神俱来,跑呀!"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夺魁的男子被任命为成丁年龄级别的首领,然后率领大家沐浴海滨,祈求海神净化身心,赐予无敌的力量,同时也让长矛沾洗海水,借以拭去污秽邪气,得到无坚不摧的灵气。从此,经过赛跑考验的男子,还要加入会所严格训练,逐级晋升。

曹人的成年礼也在丰年祭上举行,届时成年小伙子要接受"杖管"的考验,即由部落长老持藤杖逐一拍打小伙子们的臀部,并厉声训斥道:"勿贪玩,如偷懒,牢记祖先遗训!"小伙子们要默然接受杖打,不能流露出痛苦的样子,然后随长老绕村一周,再回会所歌舞尽兴,通宵达旦。从此,更换成年服饰,戴鹿皮帽、胸兜、披肩、胸衣,腰佩长刀,俨然像个勇士。

卑南人一生中要经历两次成年礼,第一次成年礼又称少年晋级会所礼仪,也就是猴祭,通常是在早稻收成后的11月间,为期十天,主要仪式有:清扫道路后,各持棍棒挨家挨户进行驱邪活动,并接受青年级杖臂训戒。第三天举行庄严的杀猴祭。

晋升少年会所后,正式围上黑色腰巾。第二次成年礼是在猴祭盛典后的第十天举行。

成年祭又称大猎祭,主要让青年重新回到祖先战斗过的山林体验团猎,从而获得狩猎技能和传统道德教育。这次狩猎为期五天,首先由长老带领青年队伍进山,搭建起供老人食宿的茅棚和祭台。

当夜,在狩猎营地点燃篝火,老人为青年举行庄严的“换巾礼”,即解下黑色腰巾,换上一条宽二尺半、长三尺,象征成年的蓝色腰巾。然后受命围猎,捕获的猎物当场宰杀祭神后,送。

  看楼主喜欢三国,我就找一些吧!!!喜欢的话要给我加分啊!!!(所引都出自演义,并非历史正文,本人偏好演义中的情节)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这一回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一定要全看啊)

  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二人在舟中共议、鲁肃谓孔明曰:“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孔明曰:“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问曰:“子敬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肃曰:“已知其略,尚容徐禀。”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曰:“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肃接檄文观看。其略曰:“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鲁肃看毕曰:“主公尊意若何?”权曰:“未有定论。”张昭曰:“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众谋士皆曰:“子布之言,正合天意。”孙权沉吟不语。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孙权低头不语。古

  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权曰:“何以言之?”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肃领命而去。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孔明笑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知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主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古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酸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斋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时座上张温、骆统二人,又欲问难。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言曰:“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众视其人,乃零陵人,姓黄,名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当时黄盖谓孔明曰:“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孔明曰:“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不答耳。”于是黄盖与鲁肃引孔明入。至中门,正遇诸葛瑾,孔明施礼。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瑾曰:“贤弟见过吴侯,却来叙话。”说罢自去。鲁肃曰:“适间所嘱,不可有误。”孔明点头应诺。引至堂上,孙权降阶而迎,优礼相待。施礼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看他讲话。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献茶已毕,孙权曰:“多闻鲁子敬谈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见,敢求教益。”孔明曰:“不才无学,有辱明问。”权曰:“足下近在新野,佐刘豫州与曹操决战,必深知彼军虚实。”孔明曰:“刘豫州兵微将寡,更兼新野城小无粮,安能与曹操相持。”权曰:“曹兵共有多少?”孔明曰:“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权曰:“莫非诈乎?”孔明曰:“非诈也。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军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不下一百五十万。亮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明;孔明只做不见。权曰:“曹操部下战将,还有多少?”孔明曰:“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权曰:“今曹操平了荆、楚,复有远图乎?”孔明曰:“即今沿江下寨,准备战船,不欲图江东,待取何地?”权曰:“若彼有吞并之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一决。”孔明曰:“亮有一言,但恐将军不肯听从。”权曰:“愿闻高论。”孔明曰:“向者宇内大乱,故将军起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未及答。孔明又曰:“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操?”孔明曰:“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皆哂笑而散,鲁肃责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藐视吾主甚矣。”孔明仰面笑曰:“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彼不问我,我故不言。”肃曰:“果有良策,肃当请主公求教。”孔明曰:“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肃闻言,便入后堂见孙权。权怒气未息,顾谓肃曰:“孔明欺吾太甚!”肃曰:“臣亦以此责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主公何不求之?”权回嗔作喜曰:“原来孔明有良谋,故以言词激我。我一时浅见,几误大事。”便同鲁肃重复出堂,再请孔明叙话。权见孔明,谢曰:“适来冒渎威严,幸勿见罪。”孔明亦谢曰:“亮言语冒犯,望乞恕罪。”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知

  数巡之后,权曰:“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耳。今数雄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与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孔明曰:“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就送孔明于馆驿安歇。张昭知孙权欲兴兵,遂与众议曰:“中了孔明之计也!”急入见权曰:“昭等闻主公将兴兵与曹操争锋。主公自思比袁绍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将寡,尚能一鼓克袁绍;何况今日拥百万之众南征,岂可轻敌?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孙权只低头不语。顾雍曰:“刘备因为曹操所败,故欲借我江东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为其所用乎;愿听子布之言。”孙权沉吟未决。张昭等出,鲁肃入见曰:“适张子布等,又劝主公休动兵,力主降议,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为自谋之计耳。原主公勿听也。”孙权尚在沉吟。肃曰:“主公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权曰:“卿且暂退,容我三思。”肃乃退出。时武将或有要战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议论纷纷不一。且说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权曰:“今曹操屯兵于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吴国太曰:“汝何不记吾姐临终之语乎?”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正是:追思国母临终语,引得周郎立战功。主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节选)

  既至操寨,干先入见,备述前事。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统曰:“某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操教备马,先邀统同观旱寨。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操曰:“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于是又与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操大喜。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统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统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操即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诸军闻之,俱各喜悦。后人有诗曰:“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斋

  庞统又谓操曰:“某观江左豪杰,多有怨周瑜者;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周瑜孤立无援,必为丞相所擒。瑜既破,则刘备无所用矣。”操曰:“先生果能成大功,操请奏闻天子,封为三公之列。”统曰:“某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操曰:“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统拜求榜文,以安宗族。操曰:“先生家属,现居何处?”统曰:“只在江边。若得此榜,可保全矣。”操命写榜佥押付统。统拜谢曰:“别后可速进兵,休待周郎知觉。”操然之。统拜别,至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諕得庞统魂飞魄散。正是:莫道东南能制胜,谁云西北独无人?(道破此计之人是 徐庶,不过出于交情他没对曹操说!!!)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杀人无罪!!!!!)

  朗时年已七十六岁矣。选拨东西二京军马二十万与曹真。真命宗弟曹遵为先锋,又命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当年十一月出师,魏主曹睿亲自送出西门之外方回。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朗曰:“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真大喜,是夜传令:来日四更造饭,平明务要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当时使人先下战书。次日,两军相迎,列成阵势于祁山之前。蜀军见魏兵甚是雄壮,与夏侯茂大不相同。三军鼓角已罢,司徒王朗乘马而出。上首乃都督曹真,下首乃副都督郭淮;两个先锋压住阵角。探子马出军前,大叫曰:“请对阵主将答话!”只见蜀兵门旗开处,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于两边;次后一队队骁将分列;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遂教推车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与司徒会话。”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古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主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孔明以扇指曹真曰:“吾不逼汝。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言讫回车。于是两军皆退。曹真将王朗尸首,用棺木盛贮,送回长安去了。

  就找了这些,楼主喜欢吗/

论“得民心者得天下”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银寿

改革开放以后选举制度得以恢复,选举工作逐步走入正轨,这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合乎时代要求的实现形式

“得民心者得天下”,说明取得国家最高权力的正当性。

“得民心”与“得天下”的关系,以及如何“得民心”,孟子的一段话说得非常清楚:“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在于获得民众的拥护;要想获得民众的拥护,在于获得民众的认同;获得民众认同的方法是:民众所喜欢的,就为他们聚积起来;民众所厌恶的,就不要加在他们头上。用现在的话说,“得民心”,就是看民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高兴的事就多做,不高兴的事就不要做。

那么,古往今来,中国取得最高权力有哪些途径,这些途径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得民心”呢?

第一种途径谓之禅让,指帝王自动地把权力交给别人。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在帝位,年纪大了要选接班人,咨询各部落首领,大家推举舜作继承人。舜经过各种考验后,代行天子职责,尧死后正式即位。舜在选接班人时,也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代行天子职责,舜死禹继位。禹在位时,众人推举皋陶作继位人,皋陶死,又推举他的儿子伯益作继位人。关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也为当时人所普遍推崇,特别是儒家,视之为最高权力转移的理想模式。实际上这是原始社会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体现了原始民主。儒家所推崇的“禅让”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禅让的对象是有德之人,表现为作风俭朴,爱民做好事,而且做的是一般人做不了的大好事,如大禹治水。二是和平交替,并经过推举——试用——继位三阶段。三是“天下为公”,有别于后世的“天下为家”。当然,这里面含有许多美化和理想化的成分,但类似的原始民主制在世界各地各民族早期大致是存在的。这时国家还没有产生,如果笼而统之算有“天下”的话,禅让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儒家据此鼓吹和提倡“内圣外王”的圣贤政治观,认为只有圣人成为君主,才能实行“王道”之治,建设“大同”社会。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王”的理想与此异曲同工。

第二种途径是用武力夺取政权。如“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彖传》),说的是商王汤、周武王以天的名义征伐暴虐无道的夏王桀、商王纣,并取而代之做了天下的君主。这是进入“天下为家”的阶段社会后,儒家提出的关于最高权力转移的政治主张,认为世袭君王如果暴虐无道,就必须以“革命”方式加以推翻。古代的“革命”与现代的“革命”意义有很大的不同,但在以武力推翻原来的政权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自禹之子启杀掉伯益,又出兵打败反对他废弃禅让制的部落而袭位之后,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以武力的方式实现,取得最高权力之后都视天下为王或皇帝私有,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后世也有以“禅让”名义实现最高权力转移的,但受禅者不是已经大权在握,如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三国时曹丕受汉禅建立魏;就是以武力威逼为背景,如司马炎受魏禅建立晋,赵匡胤受周禅建立宋,等等。以武力夺取政权,古代叫做“以马上得天下”,现代则叫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种方式“得天下”,是否就“得民心”呢?一般而论,经过农民大起义而建立的王朝,往往是比较“得民心”的。典型的如刘邦在陈胜、吴广等农民大起义后建立西汉,刘秀在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后建立东汉、李渊李世民父子在瓦岗军等农民大起义后建立唐朝、朱元璋在红巾军等农民大起义后建立明朝,等等。这个时候,“民心”的体现多如史书上描述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作为回报,新的王朝建立初期会出现一个“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时期。当然,这类“得民心”是程度有限的,体现的多是地方士绅的意愿,正如禅让制一样,体现的也多是各部落首领的意愿。至于那些纯属军阀性质的武夫之间,经过武力争夺走马灯似地建立的政权,往往是与民心无关的,也往往是不得民心的。如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交替,前后170个年头;最有代表性的是五代的梁、唐、晋、汉、周五个小朝廷,先后不过54个年头,而且政权争夺纯凭武力,充满血腥,对社会经济文化破坏极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第三种途径是世袭。封建帝王,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靠的是血缘关系。这个时候如果讲“民心”的话,只涉及那些朝廷亲贵大臣和地方的封疆大吏,与一般官吏没有多少关系,与广大老百姓更是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兄弟子侄之间为抢班夺权难免一争,骨肉相残的事不绝于史书,但限于皇帝家族内部,本质上不同于武力争夺。这种权力交替方式确定性很强,总体上是和平的,这是其价值所在。其弊端在于任人唯亲,选择的范围狭窄,且偶然性强,不能保证接班人的质量。历史上通过这种途径产生了许多暴君、昏君、庸君,著名的如秦二世胡亥、隋炀帝杨广、宋徽宗赵佶等。有的简直是糊涂虫、白痴,如蜀汉后主刘禅、西晋惠帝司马衷等。还有不少幼稚的孩童,据统计,我国历史上的娃娃帝(10岁以下)有29个之多。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皇帝所拥有的权力与其所具备行使这种权力的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成为导致封建专制王朝政治腐败和政治衰朽的重要根源。但老百姓对此局面无能为力,在专制主义的长期宰制之下,反变得麻木不仁,对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逆来顺受,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民心”只是在这个时候以“民怨”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

纵观夏朝建立以后的中国社会,获取最高权力的途径无外乎武力夺取与世袭两途。这两种途径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实现权力和平转移,不能保证选贤任能,不能体现人民权利。武力夺取政权破坏性太大,导致社会生产力难以持续积累和发展;昏庸之君太多,带来政治腐败和政治衰朽;“家天下”的格局,使大多数人处于附从和被奴役的状态。怎么克服这些弊端,不能说先贤们没有关注过、思考过。比照前述儒家关于禅让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他们清楚地表达了很有针对性的愿望和理想,但没有探索出有效的途径。中国最后在世界上落伍,与此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西方国家则率先开辟了新的政治道路,由此成就了自身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成就了数百年来主宰世界的霸业。

新的政治道路集中体现在比较好地解决了美国开国者提出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组织。”(《联邦党人文集》第一篇)解决的办法就是创造了民主政治制度,包括民主选举制度,即通过公民投票方式,来选择国家***。在民主选举制度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是通过赢得选民或选举人的有效多数票来实现的。民主选举制度对解决传统选任制度的弊端有极强的针对性;有一套公开、公平的竞赛规则和程序,任何一个有被选举权的人都可以按照这套规则和程序去追逐政治权力,不需要也不允许使用暴力方式和其他非法方式;选举方式具有开放性、竞争性,选择的范围比较大,因而能够选贤任能;由于实行普遍选举和定期选举,政治***既要顺应民心才可能上台,也要顺应民心做事才可能谋求连任(连任也是有限制的),这样就能够防止国家权力成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当然,西方的这一套选举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于受资本属性的限制,其效果远不是完美的。至于应用到其他国家和地方,“水土不服”的例子比比皆是。但相对于传统选任制度,确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正当性。

对于中国来说,民主选举制度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方式。这就决定了这一制度的确立及其实施,必定是一个十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事实正是如此。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开始了通过选举产生最高***的尝试。民国时期,在实则由新旧军阀以武力论短长的条件下,民主制度包括选举制度在中国完全变形走样。比如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不惜以巨款贿赂国会议员,收买选票,并在选举当日派军警包围会场,强迫议员选他当大总统。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在抗日根据地组织群众直接选举参议员,创造了“识字的人用票选法,识字不多的人用画圈法,不识字的人用投豆法”等实现普选的方法。但建国后选举制度一度被当作“资产阶级民主”加以批判和否定,选举法形同废纸。改革开放以后选举制度得以恢复,选举工作逐步走入正轨,包括国家最高***在内的重要政治职位都需要经过选举产生。这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合乎时代要求的实现形式,是中国走上政治文明大道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如何在具体形式和内容上使“民心”(选民意志)得以更充分的表达,还须对选举制度不断完善。比如选举人大代表,要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直至向全面实行直接选举过渡。邓小平曾经指出:“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是个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