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版三国

游戏攻略08

文言文版三国,第1张

文言文版三国
导读:1 三国演义文言文版 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 玄德见之,自陈功绩。钧大惊,随入朝见帝曰:“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 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

1 三国演义文言文版

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

玄德见之,自陈功绩。钧大惊,随入朝见帝曰:“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

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十常侍奏帝曰:“张钧欺主。”

帝令武士逐出张钧。十常侍共议:“此必破黄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生怨言。

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待后却再理会未晚。”因此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

玄德将兵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到任之后,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

2 三国的文言文谁知道

诸葛亮的 是三国时期最典型的代表作了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

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 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

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3 文言文《三国演义》中的好词好段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 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 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 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 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 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4 三国演义文言文版翻译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街上郁闷地闲逛,正好碰上郎中(汉代官制)张钧的车马前来。刘备见过张钧,自己吧剿杀黄巾军的功绩呈报给张钧。张钧听后大惊,就到朝堂上求见(汉灵)帝,说:“当时黄巾军造反,究其根源,都是因为十常侍买官卖官,只要是亲人就重用,只要是仇人就诛杀,导致天下大乱。当今最好将十常侍斩首,将其首级挂在(京城)南郊,派使者布告天下人民,重赏有功之人,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十常侍(向汉灵帝)奏报说:“张钧欺骗皇上。”(汉灵)帝命令武士逐出张钧。十常侍议论道:“这必然是剿破黄巾军有功的人得不到官职升赏,因此口出怨言。我们可以暂时让人给他安排一个小小的功名,等到以后再去处理(这事)也不晚。”因此刘备得以授衔中山府安喜县县尉。刘备当天就去上任了。

刘备把兵勇遣散回家,只带亲信随从20多人,与关羽、张飞一起来安喜县里上任。刘备署理(安喜)县事务一个月,与(当地)人民秋毫无犯,(当地)人民都(因)感动(而)归化。(刘备)到任之后,与关羽、张飞(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如果刘备在人多的地方,关羽、张飞就站(在旁边)服侍,(即使)整天整天也不(显出)疲倦(的神态)。

5 三国演义文言文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

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地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

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 “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6 三国文言文版好段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是讲关羽崭露头角的事情:温酒斩华雄 其文如下: (背景:各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

……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

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点评:这里作者安排男二号提前出场,并对其相貌,语言加以描述,意在强调敌人之强,没有强大的敌人,就不足以显出斩敌人之人之强) 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华雄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大喝:“贼将休走!”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生擒将校极多。

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点评:进一步写敌人之强,同时对刚才联盟讨伐董卓之胜,泼了一盆冷水) 却说孙坚引四将直至关前……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坚可擒矣。”

雄从之,……正遇华雄。两马相交,斗不数合,(孙坚大败)乃从小路得脱。

祖茂被华雄追急,将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点评:大败一路诸侯,斩杀一员大将,又进一步描写敌人之强。

而此时的联盟军,锐气更弱,甚至有军心动摇之虞)……绍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绍请入帐列坐。

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并皆不语。(点评:此时,军情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际,甚至整个联盟都有土崩瓦解之虞)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

绍问曰:“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曹操曰:“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瓒曰:“然。”

即令刘玄德拜见。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

绍曰:“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命坐。

备逊谢。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

(点评:此段之袁绍的描写就可以看出此人任人的原则,是唯名望而任之)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

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点评:尽管事件已经达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但是作者心平气和不做任何的说辞,而是进一步的把事件推向跟 )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点评: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作者安排男一号关羽出场,但是作者却又进一步借袁术之口,贬关羽,所谓先抑后扬。)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点评:曹与二袁的话语,显出曹的用人与二袁不同,是唯能人而用之,同时也为以后的曹操崛起,二袁失败埋下了伏笔)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点评:作者可谓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在这 之上,又让关羽立下了军令状。)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点评:看重人才)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点评:轻描淡写的一句,烘托出关羽的无限气概)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点评:侧面描写,同样是吊读者胃口,但侧面描写出关羽的武艺气概)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点评:作者真的好耐性,临收场时都不忘渲染一下关羽,但是话语简短,但份量极重)。

  却说姜维献计于马遵曰:“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赚我兵出城,乘虚袭我。某

  愿请精兵三千,伏于要路。太守随后发兵出城,不可远去,止行三十里便回;但看

  火起为号,前后夹攻,可获大胜。如诸葛亮自来,必为某所擒矣。”遵用其计,付

  精兵与姜维去讫,然后自与梁虔引兵出城等候;只留梁绪、尹赏守城。原来孔明果

  遣赵云引一军埋伏于山僻之中,只待天水人马离城,便乘虚袭之。当日细作回报赵

  云,说天水太守马遵,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赵云大喜,又令人报与张翼、高

  翔,教于要路截杀马遵——此二处兵亦是孔明预先埋伏。

  却说赵云引兵五千,迳投天水郡城下,高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汝知中

  计,早献城池,免遭诛戮。”城上梁绪大笑曰:“汝中吾姜伯约之计,尚然不知耶

  ?”云恰待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

  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

  ,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

  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亏得张翼、高翔

  两路军杀出,接应回去。赵云归见孔明,说中了敌人之计。孔明惊问曰:“此是何

  人,识吾玄机?”有南安人告曰:“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

  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赵云又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

  不同。孔明曰:“吾今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遂起大军前来。

  却说姜维回见马遵曰:“赵云败去,孔明必然自来。彼料我军必在城中。今可

  将本部军马,分为四枝:某引一军伏于城东,如彼兵到则截之。太守与梁虔、尹赏

  各引一军城外埋伏。梁绪率百姓在城上守御。”分拨已定。

  却说孔明因虑姜维,自为前部,望天水郡进发。将到城边,孔明传令曰:“凡

  攻城池:以初到之日,激励三军,鼓噪直上。若迟延日久,锐气尽堕,急难破矣。

  ”于是大军迳到城下。因见城上旗帜整齐,未敢轻攻。候至半夜,忽然四下火光冲

  天,喊声震地,正不知何处兵来。只见城上亦鼓噪呐喊相应,蜀兵乱窜。孔明急上

  马,有关兴、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回头看时,正东上马军,一带火光,势若

  长蛇。孔明令关兴探视,回报曰:“此姜维兵也。”孔明叹曰:“兵不在多,在人

  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收兵归寨,思之良久,乃唤安定人问曰:“姜维之母

  ,现在何处?”答曰:“维母今居冀县。”孔明唤魏延分付曰:“汝可引一军,虚

  张声势,诈取冀县。若姜维到,可放入城。”又问:“此地何处紧要?”安定人曰

  :“天水钱粮,皆在上□〖音“归”,字形左“圭”右“耳”;后以“圭”替之〗

  ;若打破上圭,则粮道自绝矣。”孔明大喜,教赵云引一军去攻上圭。孔明离城三

  十里下寨。早有人报入天水郡,说蜀兵分为三路:一军守此郡,一军取上圭,一军

  取冀城。姜维闻之,哀告马遵曰:“维母现在冀城,恐母有失。维乞一军往救此城

  ,兼保老母。”马遵从之,遂令姜维引三千军去保冀城;梁虔引三千军去保上圭。

  却说姜维引兵至冀城,前面一彪军摆开:为首蜀将,乃是魏延。二将交锋数合

  ,延诈败奔走。维入城闭门,率兵守护,拜见老母,并不出战。赵云亦放过梁虔入

  上圭城去了。孔明乃令人去南安郡,取夏侯懋至帐下。孔明曰:“汝惧死乎?”懋

  慌拜伏乞命。孔明曰:“目今天水姜维现守冀城,使人持书来说:‘但得驸马在,

  我愿来降。’吾今饶汝性命,汝肯招安姜维否?”懋曰:“情愿招安。”孔明乃与

  衣服鞍马,不令人跟随,放之自去。懋得脱出寨,欲寻路而走,奈不知路迳。正行

  之间,逢数人奔走。懋问之,答曰:“我等是冀县百姓;今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降

  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劫财,我等因此弃家而走,投上圭去也。”懋又问曰:“今

  守天水城是谁?”土人曰:“天水城中乃马太守也。”懋闻之,纵马望天水而行。

  又见百姓携男抱女而来,所说皆同。懋至天水城下叫门,城上人认得是夏侯懋,慌

  忙开门迎接。马遵惊拜问之。懋细言姜维之事;又将百姓所言说了。遵叹曰:“不

  想姜维反投蜀矣!”梁绪曰:“彼意欲救都督,故以此言虚降。”懋曰:“今维已

  降,何为虚也?”正踌躇间,时已初更,蜀兵又来攻城。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

  勒马,大叫曰:“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懋与马遵等皆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

  ,大叫曰:“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懋曰:“汝受魏恩,何故降蜀?有

  何前言耶?”维应曰:“汝写书教我降蜀,何出此言?汝欲脱身,却将我陷了!我

  今降蜀,加为上将,安有还魏之理?”言讫,驱兵打城,至晓方退:原来夜间假妆

  姜维者,乃孔明之计,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因火光之中,不辨真伪

  。

  孔明却引兵来攻冀城。城中粮少,军食不敷。姜维在城上,见蜀军大车小辆,

  搬运粮草,入魏延寨中去了。维引三千兵出城,迳来劫粮。蜀兵尽弃了粮草,寻路

  而走。姜维夺得粮车,欲要入城,忽然一彪军拦住:为首蜀将张翼也。二将交锋,

  战不数合,王平引一军又到,两下夹攻。维力穷抵敌不住,夺路归城;城上早插蜀

  兵旗号:原来已被魏延袭了。维杀条路奔天水城,手下尚有十余骑;又遇张苞杀了

  一阵,维止剩得匹马单枪,来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军见是姜维,慌报马遵。遵曰

  :“此是姜维来赚我城门也。”令城上乱箭射下。姜维回顾蜀兵至近,遂飞奔上圭

  城来。城上梁虔见了姜维,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来赚我城池!吾已知汝降蜀

  矣!”遂乱箭射下。姜维不能分说,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往长安而走。行不

  数里,前至一派大树茂林之处,一声喊起,数千兵拥出:为首蜀将关兴,截住去路

  。维人困马乏,不能抵当,勒回马便走。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其人头戴纶

  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乃孔明也。孔明唤姜维曰:“伯约此时何尚不降?”维

  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

  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

  约,吾愿足矣。”维大喜拜谢。

  孔明遂同姜维回寨,升帐商议取天水、上圭之计。维曰:“天水城中尹赏、梁

  绪,与某至厚;当写密书二封,射入城中,使其内乱,城可得矣。”孔明从之。姜

  维写了二封密书,拴在箭上,纵马直至城下,射入城中。小校拾得,呈与马遵。遵

  大疑,与夏侯懋商议曰:“梁绪、尹赏与姜维结连,欲为内应,都督宜早决之。”

  懋曰:“可杀二人。”尹赏知此消息,乃谓梁绪曰:“不如纳城降蜀,以图进用。

  ”是夜,夏侯懋数次使人请梁、尹二人说话。二人料知事急,遂披挂上马,各执兵

  器,引本部军大开城门,放蜀兵入。夏侯懋、马遵惊慌,引数百人出西门,弃城投

  羌胡城而去。梁绪、尹赏迎接孔明入城。安民已毕,孔明问取上圭之计。梁绪曰:

  “此城乃某亲弟梁虔守之,愿招来降。”孔明大喜。绪当日到上圭唤梁虔出城来降

  。孔明重加赏劳,就令梁绪为天水太守,尹赏为冀城令,梁虔为上圭令。孔明分拨

  已毕,整兵进发。诸将问曰:“丞相何不去擒夏侯懋?”孔明曰:“吾放夏侯懋,

  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得一凤也。”

  孔明自得三城之后,威声大震,远近州郡,望风而归。孔明整顿军马,尽提汉

  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细作报入洛阳。

  时魏主曹睿太和元年,升殿设朝。近臣奏曰:“夏侯驸马已失三郡,逃窜羌中

  去了。今蜀兵已到祁山,前军临渭水之西,乞早发兵破敌。”睿大惊,乃问群臣曰

  :“谁可为朕退蜀兵耶?”司徒王朗出班奏曰:“臣观先帝每用大将军曹真,所到

  必克;今陛下何不拜为大都督,以退蜀兵?”睿准奏,乃宣曹真曰:“先帝托孤与

  卿,今蜀兵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真奏曰:“臣才疏智浅,不称其职。”王

  朗曰:“将军乃社稷之臣,不可固辞。老臣虽驽钝,愿随将军一往。”真又奏曰:

  “臣受大恩,安敢推辞?但乞一人为副将。”睿曰:“卿自举之。”真乃保太原阳

  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官封射亭侯,领雍州刺史。睿从之,遂拜曹真为大都

  督,赐节钺;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朗时年已七十六岁矣。选拨东西二京

  军马二十万与曹真。真命宗弟曹遵为先锋,又命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当年十一

  月出师,魏主曹睿亲自送出西门之外方回。

  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朗曰

  :“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

  蜀兵不战自退。”真大喜,是夜传令:来日四更造饭,平明务要队伍整齐,人马威

  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当时使人先下战书。次日,两军相迎,列成阵势于祁山

  之前。蜀军见魏兵甚是雄壮,与夏侯懋大不相同。

  三军鼓角已罢,司徒王朗乘马而出。上首乃都督曹真,下首乃副都督郭淮:两

  个先锋压住阵角。探子马出军前,大叫曰:“请对阵主将答话!”只见蜀兵门旗开

  处,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于两边;次后一队队骁将分列;门旗影下,中

  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孔明举目见魏阵

  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忖曰:“王

  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遂教推车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与司

  徒会话。”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

  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

  讨贼,何谓无名?”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倔、

  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上;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

  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

  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

  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

  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

  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荧光,

  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

  一言,诸军静听:昔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

  巾之后,董卓、倔、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

  ;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

  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

  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

  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

  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

  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叫反

  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孔明以扇指曹真曰:“吾不逼汝。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言讫回军。于

  是两军皆退。曹真将王朗尸首,用棺木盛贮,送回长安去了。副都督郭淮曰:“诸

  葛亮料吾军中治丧,今夜必来劫寨。可分兵四路:两路兵从山僻小路,乘虚去劫蜀

  寨;两路兵伏于本寨外,左右击之。”曹真大喜曰:“此计与吾相合。”遂传令唤

  曹遵、朱赞两个先锋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一万军,抄出祁山之后。但见蜀兵望吾

  寨而来,汝可进兵去劫蜀寨。如蜀兵不动,便撤兵回,不可轻进。”二人受计,引

  兵而去。真谓淮曰:“我两个各引一枝军,伏于寨外,寨中虚堆柴草,只留数人。

  如蜀兵到,放火为号。”诸将皆分左右,各自准备去了。

  却说孔明归帐,先唤赵云、魏延听令。孔明曰:“汝二人各引本部军去劫魏寨

  。”魏延进曰:“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丧劫寨。他岂不提防?”孔明笑曰:“

  吾正欲曹真知吾去劫寨也。彼必伏兵在祁山之后,待我兵过去,却来袭我寨;吾故

  令汝二人,引兵前去,过山脚后路,远下营寨,任魏兵来劫吾寨。汝看火起为号,

  分兵两路:文长拒住山口;子龙引兵杀回,必遇魏兵,却放彼走回,汝乘势攻之,

  彼必自相掩杀:可获全胜。”二将引兵受计而去。又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

  人各引一军,伏于祁山要路;放过魏兵,却从魏兵来路,杀奔魏寨而去。”二人引

  兵受计去了。又令马岱、王平、张翼、张嶷四将,伏于寨外,四面迎击魏兵。孔明

  乃虚立寨栅,居中堆起柴草,以备火号;自引诸将退于寨后,以观动静。

  却说魏先锋曹遵、朱赞黄昏离寨,迤逦前进。二更左侧,遥望山前隐隐有军行

  动。曹遵自思曰:“郭都督真神机妙算!”遂催兵急进。到蜀寨时,将及三更。曹

  遵先杀入寨,却是空寨,并无一人。料知中计,急撤军回,寨中火起。朱赞兵到,

  自相掩杀,人马大乱。曹遵与朱赞交马,方知自相践踏。急合兵时,忽四面喊声大

  震,王平、马岱、张嶷、张翼杀到。曹、朱二人引心腹军百余骑,望大路奔走。忽

  然鼓角齐鸣,一彪军截住去路:为首大将乃常山赵子龙也,大叫曰:“贼将那里去

  !早早受死!”曹、朱二人夺路而走。忽喊声又起,魏延又引一彪军杀到。曹、朱

  二人大败,夺路奔回本寨。守寨军士,只道蜀兵来劫寨,慌忙放起号火。左边曹真

  杀至,右边郭淮杀至,自相掩杀。背后三路蜀兵杀到:中央魏延,左边关兴,右边

  张苞,大杀一阵。魏兵败走十余里,魏将死者极多。孔明全获大胜,方始收兵。曹

  真、郭淮收拾败军回寨,商议曰:“今魏兵势孤,蜀兵势大,将何策以退之?”淮

  曰:“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足为忧。某有一计,使蜀兵首尾不能相顾,定然自走矣

  。”正是:可怜魏将难成事,欲向西方索救兵。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王屋山下的传说》中紫玉结局剧情:操蛇神被押解升天,紫玉含泪送别,说只要操蛇神真心悔过,弃恶从善,她愿意等他一千年。 

青蛇精不肯随两座山的迁移去往远处,舍不下与季不丹的感情,独自流泪诉说一番后,毅然决定现出原形,自尽于季不丹的药酒罐里,用自己的生命和爱情去滋养心爱之人的身体。

季不丹庆贺挖山成功,饮酒庆祝,从酒中品出了青蛇身上的味道,惊讶地察看酒罐,发现罐底盘着一条青蛇。他陡然明白青蛇精的良苦用心,伤心而泣。愚公终于心愿已了,安详而逝。

主要角色

1、愚公

曾任鲲鹏国国王带刀侍卫、主管司法的廷尉之职。生性倔犟,刚直不阿,专注执著,忠君爱国,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坚韧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但愚公不“愚”,武艺高强,智慧果敢,重情重义,大智若愚,具有朴实无华的广博胸怀和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

2、紫玉

原为中医世家闺秀,深得祖上真传,精通治病问药。美丽娴熟,心地善良,面如太行山上的野花,心如王屋山中的紫玉。与愚公本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情人,后被操蛇神看中,逼迫夹缝村作为“贡品”祭祀山神,成为操蛇神的夫人,深得操蛇神宠信。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 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 □、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 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 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 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 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被称誉为集忠、义、智、勇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智慧神的化身。后人对诸葛亮评价颇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诸葛亮之忠诚,备受后世推崇。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国忘家。

诸葛亮在政治上有更为突出的成绩,除了在《隆中对》提出了刘备政权长期战略外交规划外,早期经常为刘备足食足兵。等到他开始独掌蜀汉军政大权以后,则以法为根本,到后来在朝内作八务、七戒、六恐及五惧训诫各臣,而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突出法制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他鼓励其他朝臣以集思广益的态度进谏。他又敢于接受问责、承认错误,在第一次北伐时,因为误用与他最为亲密的马谡而失败,他后来上表自责,自贬降官,及对马谡进行处分。

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上古十大明剑

  第十承影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第九纯钧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喧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剑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他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均”。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勾践点了点头:“是,”他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故事见于《越绝书》。

  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第八鱼肠

  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天空里阳光猎猎,大鹰疾飞如故。大殿间甲士陈列,专诸稳步向前。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纷纷游走起来。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只看到菜没有看到专诸。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内灯火依旧。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他被惊呆了。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它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 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用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脸下的土地,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

  ……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见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转》

  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第七第六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

  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干将依旧叹气,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干将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干将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干将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飘然坠下,他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他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象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干将、莫邪是一把挚情之剑。

  第五七星龙渊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第四泰阿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

  见于《越绝书》。

  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第三赤霄

  秦朝时,有这样一个没有出息、浑身都是毛病的青年。他懒,从来不干家里的农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滩烂泥。他好色,见着漂亮姑娘就迈不开腿。他没有礼貌,对官对民都大大咧咧。最可气的是他好撒谎,好吹牛。他经常让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个黑痣,他不说这是皮肤病而说是天相图。他经常遥望咸阳,摇头叹气: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他撒谎越来越离谱。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根生锈的铁棍,告诉乡里人说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为至宝,整日“剑”不离身。他还说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条赤龙。他的牛越吹越大。他说他早就认识始皇帝,始皇帝是白龙,他还说始皇帝不如他,因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龙,他将来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他还说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气已化为一条白蛇最近一段时间正在丰西泽附近游弋。他说他要斩去这条白蛇,他边说还边用捡来的铁棍比划了一下,人们都把他的话当笑话、大话,没有人相信。可是,在一个晚上,一切都变了。这天晚上,乡里几十个结伴去县里学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丰西泽,这个青年也在其中,但他不是去做工而是凑热闹,他一边走一边掏出酒壶喝酒。这帮人走到丰西泽时停住了脚步,说来也怪,最近,去县城学徒做工的人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丰西泽附近,所以,为保险起见,大家派了一个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几步前去打探

  ,过了一会儿,探子吓得面无人色逃了回来,他说他走一段路闻到前面隐隐有腥气,于是爬上一棵大树了望,看见一条硕大的凶恶的白蛇正挡在道路中间,象在等待什么。人群大惊失色,再也不敢向前。这时,这个青年分开众人向前走去,他说那条白蛇在等他,他要斩了它。他一边说一边拔出铁棍,脚步踉踉跄跄,看来他喝了一路,到现在已经喝醉了。人们屏住呼吸看着他歪歪扭扭远去的背影,心里都在说:这个傻小子……一夜过去,这个青年也没有回来,人们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云开雾散,大家继续前行。走了一段路,突然,他们看见一条硕大的白蛇,被斩为两截扔在路边。再向前走了几里地,发现这个青年正躺在路边呼呼大睡,他的身体上方有一团云气笼罩,云中有条赤龙正在懒懒洋洋地飞来飞去。而手中的那根铁棍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这一刻,人们都相信了这个青年原来说的话都是真的。这个青年就是刘邦。这把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

  赤霄剑是一把帝道之剑。

  第二湛泸

  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

  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第一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黄帝、夏禹!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