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原教》译文

游戏攻略08

王安石的《原教》译文,第1张

王安石的《原教》译文
导读:  原教  译文  古往今来,万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为因果的。死是因于生,生是因于情,情是因于性。万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于情的缘故。圣人对此具有透彻的洞察力,于是,彻见生前的因缘,告诉世人今生的由来;指出死后的结

  原教

  译文

  古往今来,万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为因果的。死是因于生,生是因于情,情是因于性。万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于情的缘故。圣人对此具有透彻的洞察力,于是,彻见生前的因缘,告诉世人今生的由来;指出死后的结果,告诉世人今生应该怎样行事。所以,用圣人所提出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天下,便能摒弃现世的虚伪之情,获得来世的福报。

  生既有前生、来生之说,再加上今生,不也就是三世吗如果说,来生的善果乃是由于今生所修,那么,今生的穷通,无疑是由前生的行事所决定的。所谓「情」,只要是人性里的情念、习性都是「情」的表露。假如人在生前情有善恶,当其死后,该得到什么业报,冥冥中自然会有感应。人们一生的行事,有的浅薄,有的笃厚,其禀赋也有高低的不同。圣人认为,众人根机有区别是正常的,于是将他的学说分为五乘和三藏。除了五乘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学说,不胜枚举。奉行圣人之法,达到最高境界,可以超凡入圣;一般的人,无论是农民、商人、技工、医生,还有其它许多地位低下的职业,圣人之道可以告诉世人如何安心立命。

  不过,五乘虽然只是三藏的一个部分,作用却是最为重要的。所谓五乘,第一叫人乘,第二叫天乘,第三叫声闻乘,第四叫缘觉乘,第五叫菩萨乘。后面三者,是为了引导那些希望超然出世的信徒,使其精神彻底洁净,达到入化的境界,与圣道相沟通,以至于世人无法窥见其境界。前面二者,是由于世人感情太过胶固,欲望不能轻易抛弃,于是按照具体情形加以制约。

  所谓人乘,指的是五戒。第一是不杀,这是说应该爱护生命,不要由于一己之求而轻易残害一物,更不用说食其肉了。第二是不盗,这是说不合乎仁义的便不取为己用,更不用说夺取他人的东西了。第三是不邪*,这是说与自己配偶之外的人不乱来。第四是不妄语,这是说不用语言骗人。第五是不饮酒,这是说不因为喝醉而扰乱修心。

  所谓天乘,含义比五戒广泛,具体表现为十善。第一是不杀,第二是不盗,第三是不邪*,第四是不妄语。这四条,意思与五戒相同。第五是不绮语,即不说无义之话。第六是不两舌,即人前人后讲一样的话。第七是不恶口,即不骂人,也就是不说不该说的话。第八是不嫉,即对一切都不嫉妒。第九是不恚,即心中不存忿恨之念。第十是不痴,即分得清善恶。倘能兼修十善,则可以得到生于诸天的福报。若只修前五善,也可以帮助自己懂得该怎样做人,要是世人都能奉行十善,即使不能生往诸天,至少也可以成为善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天下怎么能不太平呢

  从前宋文帝对其臣子何尚之说:「不久前读到颜延之、宗炳的著作,发扬佛法,颇为明达事理,而且对人多有启发和劝勉。假如整个境域之内,都能被佛法感化,那么,朕垂衣拱手,不用费什么力气,坐着就能让天下太平,那里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地做事」

  何尚之趁机进言道:「百家之乡,能有十个人秉持五戒,那么便有十个人淳朴恭谨;千室之邑,能有一百个人兼修十善,那么便有一百个人和睦相处。把这样的风俗和教化推广到全国,千万乃至上亿人中,便会有百万个仁爱之人。奉行一善,便去掉一恶;去掉一恶,便减少一个犯法的人。每家减少一个犯法的人,全国便会减少成千上万个犯法的人。这样的话,便是陛下所说的坐致太平了。」这番话很有道理。

  拿儒家的学说来加以比较,五戒十善与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名称虽不同,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仁义是儒家先王治理其当时社会的方法。从外在表现来看,每个君王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却完全一致。现象为本质所决定,而本质也可以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表现是末,本质是本。君子应该求本而舍末。《论语》中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孟子》中说:「如果不揣度地面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较其顶端,那么,把一寸厚的木块放在高处,也会比尖角高楼还高。」这是说凡事必须先揣量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再讨论其他。假如根据治理当世的情形对三世之说加以责备,这何异于走了十步的鞋子去诘问走了百步的鞋子,说什么:「你的印迹为什么这样多呢?」它那里知道,所去的地方有远近之别,所走的步数有多少之分。

  圣人进行教化,对于正确的真理,即使彼此外在差别很大,也应加以推广。就当世而言,应该依照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对社会生活进行治理;就三世而言,则应该端正人的心神,指出生前死后的因缘报业。神农载录药材,名目虽各有不同,功效却都在于治病;后稷标识百谷,种类虽各有不同,却一样都能为人食用。儒释两家的圣人所提出的理论虽有不同,但出发点却一样,都在于为善。

  原典

  万物有性情,古今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未始不相因而有之。死固因于生,生固因于情,情固因于性。使万物而浮沉于生死者,情为其累也。有圣人①者大观,乃推其因于生之前,示其所以来也;指其成于死之后,教其所以修也。故以其道导天下,排情伪于方今,资必成乎将来。

  夫生也,既有前后,而以今相与,不亦为三世乎?以将来之善成,由今之所以修,则方今穷通,由其已往之所习,断可见矣。情也者,发于性皆情也。苟情习有善恶,方其化也,则冥然与其类相感而成。其所成情习,有薄者焉,有笃者焉,机器有大者焉,有小者焉。圣人宜之,故陈其法为五乘者。为三藏②者。别乎五乘。又歧出,其繁然殆不可胜数。上极成其圣道,下极世俗之为农者、商者、技者、医者,百工之鄙事,皆示其所以然。

  然于五乘者,皆统之于三藏。举其大者,则五乘首之,其一曰人乘,次二曰天乘。次三曰声闻乘③,次四曰缘觉乘④,次五曰菩萨乘⑤。后之三乘云者,盖导其徒超然之出世者也,使其大洁情污,直趣乎真际,神而通之,世不可得而窥之。前之二乘云者,以世情胶甚,而其欲不可辄去,就其情而制之。

  曰人乘者,五戒之谓也。一曰不杀,谓当爱生,不可以己辄暴一物,不止不食其肉也。二曰不盗,谓不义不取,不止不攘他物也。三曰不邪*,谓不乱非其匹偶也。四曰不妄语,谓不以言欺人。五曰不饮洒,谓不以醉乱其修心。

  曰天乘者,广于五戒,谓之十善也。一曰不杀,二曰不盗,三曰不邪*,四曰不妄语,是四者,其义与五戒同也。五曰不绮语。谓不为饰非言。六曰不两舌,谓语人不背面。七曰不恶口,谓不骂,亦曰不道不义。八曰不嫉,谓无所妒忌。九曰不恚,谓不以忿恨宿于心。十曰不痴,谓不昧善恶。然谓兼修其十者,报之所以生天也。修前五者,资之所以为人也。脱天下皆以此各修,假令非生天,而人人足成善人。人皆善而世不治,未之有也。

  昔宋文帝谓其臣何尚之曰:「适见颜延之、宗炳著论,发明佛法,甚为明理,并是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感此化。朕则垂拱坐致太平矣。夫复何事?」

  尚之因进曰:「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即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忆千,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利息于家,万利息于国,则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⑥斯言得之矣。

  以儒校之,则与其所谓五常仁义者,异号而一体耳。夫仁义者,先王一世之治迹也。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也。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也。迹出于理,而理祖乎迹。迹,末也。理,本也。君子求本而措末可也。《语》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⑦《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⑧谓事必揣量其本。而齐等其末而后语之。苟以其一世之迹,而责其三世之谓,何异乎以十步之履,而诘其百步之履,曰:而何其迹之纷纷也,曷不为我之鲜乎?是岂知其所适之远近,所步之多少也!

  然圣人为教,而恢张异宜。言乎一世也,则当顺其人情,为治其形生之间;言乎三世也,则当正其人神,指缘业乎死生之外。神农⑨志百药虽异,而同于疗病也;后稷⑩标百谷虽殊,而同于膳人也;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为善也。

  注释

  ①圣人:这里指释迦牟尼佛。佛教原有此说法,如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四〈受请•圣僧>云:「设斋奉请,并有征瑞,圣人通感,不可备载。」编案,漠代武帝以后,儒家亦特指孔子为圣人。《辅教编》中的「圣人」往往儒、释并用,随文不同,读者需根据文意加以分辨。

  ②三藏:佛教全部典籍经、律、论的合称。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佛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③声闻乘:悟四谛(苦、集、灭、道)之真理而得道者,称声闻乘。

  ④缘觉乘:悟十二因缘而得道者为缘觉乘,或称辟支佛乘。

  ⑤菩萨乘: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行而悟道得佛果称菩萨乘。

  ⑥宋文帝与何尚之的对话,见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载僧佑《弘明集》卷十一,文字略有不同。

  ⑦语见《论语•为政》。

  ⑧语见《孟子•告子下》。

  ⑨神农:传说中古帝名,相传曾教民造耒、耜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民疾病。

  ⑩后稷:周的始祖,善农耕,得到人民的普遍师法。后被任命为舜的农官。舜曾说过「后稷播时百谷」的话。见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第一一二页。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靡胜国。度河津见中大沫聚随水流。即告比丘言。诸比丘。譬如此大沫聚随水流。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沫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色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病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色之性无有强。

譬如比丘天雨渧水一泡适起一泡即灭。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泡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痛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知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病但结但伪但疮。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痛之性无有强故。

譬如比丘季夏盛热日中之炎。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炎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想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是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想之性无有强。

譬如比丘人求良材担斧入林。见大芭蕉鸿直不曲。因断其本斩其末劈其叶。理分分[利-禾+皮]而解之。中了无心何有牢固。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彼芭蕉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行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知。其不有虚无不实。但*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行之性无有强。

譬如比丘幻师与幻弟子于四衢道大人众中。现若干幻化作群象群马车乘步从。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不有虚无不实无形化尽。所以者何。幻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识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识之性无有强。于是佛说偈言

沫聚喻于色 痛如水中泡

想譬热时炎 行为若芭蕉

夫幻喻如识 诸佛说若此

当为观是要 熟省而思惟

空虚之为审 不睹其有常

欲见阴当尔 真智说皆然

三事断绝时 知身无所直

命气温燸识 舍身而转逝

当其死卧地 犹草无所知

观其状如是 但幻而愚贪

心心为无安 亦无有牢强

知五阴如此 比丘宜精勤

是以当昼夜 自觉念正智

受行寂灭道 行除最安乐

佛说如是比丘闻皆欢喜。

  《四游记》是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四种神魔小说的合称,包括《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

  中国文学史上有它的座席,位秩在《封神榜》以下,鲁迅对神魔小说的八字考语——“芜杂浅陋,率无可观”。

  其一《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二卷五十八回,题“兰江吴文泰著”。铁拐李、汉锺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仙,历来是民间年画、戏曲中的主题人物。小说结构极为粗疏,各回长短不齐,短的不足五百字,长的如第二回“老君道教源流”约有三千来字。

  小说前三十一回及第四十五回分述八仙修真得道经过,我的感觉是像读干部履历表一般索然无味。八仙以及其他人得道经历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以铁拐李为代表,生小 “挹五行之秀气,识天地之玄机,不务家人生理,即慕大道金丹”,换言之,生来是仙界选民,方能一人得道、合宅升天。另一类以蓝采和为代表,前生就是仙籍中人,如蓝采和前生为赤脚大仙,颇像干部下放农村锻炼,日后终究是要归位的。

  小说中唯有东华真人之后身的吕洞宾,于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却是“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好在仙界与人间相似,对于干部的小节向来不大在意。观音大士当面向如来、老君投诉,在洛阳曾多次遭吕洞宾性骚扰,只引来如来、老君一阵暧昧的大笑而不了了之。其中吕洞宾嫖宿洛阳名妓白牡丹一节(第二十七回“洞宾调戏白牡丹”),透露出当时人对道家源远流长的采阴补阳术——历来为儒释两家所鄙视的房中长生术——之深信不疑。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仅妇女的自由权受到箝制,甚至为了男性的长生而不得不献出自己的“英华”。当时的读书人,一边摇头晃脑地吟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边通过此类大众阅读不加置疑地接受了道家的“长生”知识。

  吊诡的是,五百年后,号称科学昌明的当代人中居然还有采补术的信徒。笔者前几年结识一个先富起来的人,开一辆本田房车,大约二百万左右的身价,操一口纯正悦耳的川沙话(真正的上海话),尤其可爱的是他从不讳言自己养猪出身。此兄因贵体欠和,入院求医。某名医院的资深大夫一边大开其进口洋药(富人的钱不赚白不赚),一边私下劝他“开宝”补补元气。“开宝”原是近代长三堂子里清倌人(雏妓)的“成人”仪式(见《海上花列传》),古代称为“梳栊”(见《桃花扇》),狎客非花大把银子不得成其好事。据说,前几年沪上“开宝”行情为三到五万人民币。我结识的那位仁兄不知是舍不得花这一笔钱(毕竟不是偷来的),还是高中文化的他不相信采补术,总之未遵医嘱。

  小说第三十二回至至第四十四回写颇有点“叛逆”气质的吕洞宾,为了煞煞仙界的“华夷定分,胜负气数”论(其实也是儒家的理论),助辽国萧太后大摆天门阵以败宋朝兵马。各阵中以迷魂阵最为惨毒,吕洞宾令“密取怀孕妇人七个,倒埋旗下,遇交战之时,好取敌人精神。”两军开战后,“[宋将杨]五郎赶入阵中,[辽将]耶律休歌播动红旗,妖气并起,一群阴鬼号哭而来,宋兵各自昏乱。五郎令小儿扬威,手执柳条,御风而进,妖气渐散。宋兵赶至旗下,掘出孕妇7。耶律慌乱,弃阵退走。五郎赶上一刀劈死……。”无论古今,妇孺(包括胎儿在内)为民族战争被逼或自愿舍生取义的事想来总是有的,孕妇殉阵未必比巴勒斯坦妙龄少女被绑为烈性炸弹更惨毒。但以倒埋旗下的孕妇冤魂布阵杀敌总属于本土宗教特有的军事知识,何况冷兵器时代也少有证伪的机会,不仅村夫村妇相信,连熟读《孙子兵法》的精英也相信。被定为中国近代史坐标原点的中英鸦片战争中,尚有清军以沾染妇女经血的污物御敌的,虽为英军密集火力所破,但不见得就此证伪——火枪是现代的“一阳指”,当然能破阴啦。前几年足球界徐根宝教练率队出征是不许女记者同车的,足球是阳刚运动,沾不得阴气。(前些日子报上关于中国女足超级联赛穷酸潦倒的报道,对比男足宝马香车、锦衣玉食的奢华,不由人黯然神伤。)

  第四十六回起写八仙在王母娘娘的寿筵——蟠桃会上喝得醉酗酗的,结伴遨游东海。又是吕洞宾倡议:“今日乘云而过,不见仙家本事。试以一物投之水面,各显神通而过何如?”众曰:“可。”铁拐即以杖投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锺离以鼓投水中而渡,果老以纸驴投水中而渡,洞宾以箫管投水中而渡,湘子以花篮投水中而渡,仙姑以竹罩投水中而渡,采和以拍板投水中而渡,国舅以玉版投水中而渡。未料东海龙宫太子魔揭见蓝采和玉板光彩夺目,甚是可爱,便连人带宝劫持而去,人囚幽室,宝归龙宫。

  以现代法治社会的眼光看,东海龙王是玉帝册封的东海水域最高行政长官,八仙是过境的游客,龙王只有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义务,决无掠夺私人宝物和非法拘禁游客的权利,八仙理应到天庭告状并完全有可能打赢这场官司。由于八仙党人一怒之下,忘记了或者说不信任仙界社会制度扬善惩恶的实践有效性,凭自身的神通,解救蓝采和,夺回玉板,由是引发一场海空大战,先打败龙王,后打败天兵。后得观音出面调解,双方才罢兵议和。这一战,东海龙王白白死了两个儿子不说,那海中无数的生猛海鲜更是无处索命。

  小说著者显然对龙王破坏仙界制度持厌恶、谴责的立场,对八仙惩罚龙王父子持同情、赞颂的立场,并通过并无多少艺术感染力的文字向读者清晰地毫不遮掩地传达了他的立场。问题在于:在明代皇权的高压专制制度下,连《孟子》都会遭删节,包括《水浒传》、《四游记》等书的合法刊行、流通是如何可能的?换言之,为惩恶而破坏现存社会秩序的“以暴易暴”思想的合法传播是如何可能的?换成罗尔斯、哈贝马斯等人的社会政治哲学话语,当作为社会基本结构(制度与规范)之“第一义”的正义原则遭到破坏时,按照正义原则具有康德所谓“绝对命令”的性质,任何个人,包括受非正义行为侵害的当事者,撇开社会正义程序、制度和规范,藉助于个人或他所属团体的暴力,对正义原则破坏者进行惩罚,这一行为本身就是非正义的。(当有人,比如麦金太尔,提出“谁之正义”的问题时,他并非是向正义原则挑战,而是向现存社会秩序合法性挑战,如果有足够多的人跟着他走时,意味着革命的降临,任何程序性原则包括正义原则,在革命剃刀面前都是无效的。)因此,八仙党人反抗龙王、天兵的正义性,只能是一种幻想的正义性。于是问题换成了,这种幻想正义性的合法传播是如何可能的?它是否有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可能?

  一种可能的答案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社会虽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事实上却是天高皇帝远,官方对正义原则的实际维护只延伸到县团级。正义原则在广大乡村间的确立,只能依赖于有正义感兼有钱的乡绅,只能依赖于有正义感兼孔武有力的乡民了。比如,乡绅、乡民就地而非越界打死个把盗贼,一埋了之,官府显然是不大可能追究的。正是这种破坏普遍正义原则的个案,大大扩张了民众的幻想正义性,反映在话本、戏曲、小说等艺术创作中,即是武侠文化的泛滥,八仙过海故事无非是其中最粗糙的一种。(清官故事则是幻想正义性的一种变形,手持尚方宝剑的清官可以“超越”社会正义程序和规范,先斩后奏,惩罚不义之人。)幻想正义性的流风遗韵反映在当代中国社会,则是以个人暴力处理民事纠纷(如医疗事故),以个人暴力惩罚偷盗等轻罪嫌疑人,等等。从社会功能角度看,因官方——正义原则的合法维护者——对非正义行为失察、延误惩罚(即正义迟到),民众由此而积蓄的“正义愤恨”藉幻想正义性这一精神减压阀而得到释放。也许这就是以“幻想正义性”为主题——看似反“不义”不反皇帝,实际上因破坏正义原则而有潜在反皇帝(替天行道)危险性——的文化得以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合法传播的秘密。

  《南游记》亦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四卷十八回,题“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编”。余氏为晚明闽南地方书商,曾刊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我最初是在读《水浒传》时识得华光大名。第三十六回“没遮拦追赶及时雨,船火儿夜闹浔阳江”写船火儿张横接了宋江和两个公人上船,边摇橹边唱道:“老爷生长在江边,不爱交游只爱钱。昨夜华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宋江和两个公人听了这首歌都酥软了。金砖是华光的独门法宝,系纯金铸成,其功能犹如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既是兵器,又是招牌。华光即是凭了这块金砖和其他神通,为救生母,大闹三界。

  小说第一回说华光原是佛门弟子,法名“妙吉祥”,前身是如来佛前一盏油灯,昼夜煌煌,听经问法,得如来咒,遂成人身。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佛法云“六道轮回”,即言人的灵魂无非经由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间道、天上道之一转世而来。而一盏油灯,哪怕它是佛前油灯(就像天安门城楼上几个大红灯笼),恐怕很难归属六道中的任一道,可见华光托名佛门弟子却已经坏了佛门规矩。其实此书渲染的儒、释、道三教同源,以道为尊的观点,很能代表当时一般朝野人士私底下的想法。道家有《老子化胡经》,一说化的就是释伽牟尼。小说中三十三天玉皇上帝举办“赛宝通明会”,有点像现代的世界博览会,连与会的观音大士都要俯首称臣。

  却说灵鹫山山后有一洞,洞主乃独火鬼大王,曾拥有灵山的土地所有权。大约“妖精菩萨,总是一念”,故小说没有交代独火大王是神是魔,是仙是妖。因如来看中灵山生态环境好,便向独火鬼借住,双方立下文书,议定租期一年。期满后,独火鬼要求收回土地。如来不许,说是借期原为十年,查看文书,果然是十年。过了十年,如来又赖,说是借期原为千年,查看文书,果然是千年。有论者认为:“调整中国传统社会秩序,带动整个社会运转的,不是民法或其他什么法律,而是活跃的契约活动。”(俞江,《读书》2002年第5期)一纸不平等甚至欺诈性契约就此束缚了独火鬼的手脚,若比暴力,又不及如来的神通广大,只能忍下这口气。一日独火鬼逾想逾不是滋味,便打定主意前往灵山道场听如来讲经说法,课后顺便扰他一顿斋筵。他不知道如来说法犹同当代的MBA课程,决无白听的道理,那斋筵自然也无他的份。独火鬼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遂放火大闹灵山。如来一则慈悲,二则心亏,只使神通护住灵山,并不与独火鬼计较。一傍的妙吉祥童子看不过去,劝了几句,独火鬼一股恶气正好出在他身上,待要放火烧他。妙吉祥笑道:我本是佛前油灯,火之相,火之灵,你那妖火如何敌得过我三昧真火。如来大叫不可,独火鬼已被烧死在地。布衣以为,凭如来神通完全可以制止这场佛前凶杀案。现如来只是迁怒于妙吉祥,不免有借刀杀人之嫌,好永霸灵山地产。

  经观音说情,妙吉祥免遭阴山之苦,带着一身神通,送去马耳山大王遗孀腹中投胎,取名“三眼灵光”。因偷紫微大帝金枪事发,再次投胎赤须炎玄大帝家,取名“三眼灵耀”。在琼花会上,灵耀打了太子,从此自号“华光天王”,并反出天宫,逃入中界,第三次投胎萧家庄吉芝陀圣母腹中,俗名“萧显德”,小说叙事时仍称华光。值得注意的是,华光投胎过程省略了佛道对生前善恶的审判程序,有点像现代的试管婴儿技术;更确切地说,就像换了一张身份证,姓名、出生年月和出生地变了,照片还是那张照片,神通还是那些神通。佛家业报轮回说华光天王全然不起作用。小说从第八回起,写吉芝陀圣母日日吃人,被龙瑞王捉去打入酆都,华光上天入地,寻遍三界,终于救出生母,显扬的是儒家孝道。

  《西游记》四卷四十一回,题“齐云杨致(或作志)和编”。全书情节与吴承恩著《西游记》相似,像是吴著的节本,不仅失去了文采,甚至连章句也不通。一句话,乏善可陈。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四卷二十四回,亦余象斗所编。小说写天上玉帝见刘天君家有一“接天树”,毫光灿灿,能聚诸般宝贝,命人索取不果。玉帝大怒道:“吾为一天之主,倒不及刘天君家有此树,能生七宝,现光照人,妙不可言。”众臣奏7曰:“此树惟有刘天君家子孙,方得管理享用。”帝闻奏,忽然失声叹曰:“如何能到得他家,做个子孙,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布衣初以为,这玉帝倒是个性情中人,不知他心中只想那接天树,并不愿受降生之苦。不料众臣不答应了,说是圣上金口玉言,驷马难追,必须改位投胎。(对于一心追慕中国古代民主的人来说,这倒是桩有说服力的个案。)玉帝说,依卿之言,孤去后谁来做天庭的三个代表呢?众臣又奏曰:“陛下三魂化身,当指一魂去降生投胎。”玉帝闻奏,不觉下泪。众臣安慰道,功成完满,依旧还原。玉帝虽万般无奈,只得指一魂化身奔刘天君家而去,后又屡次改换门庭投生,收天将,降妖邪,伏神魔,历尽风波,累世修行,终成正果。

  魂魄之说,由来已久。《楚辞·九歌》有:“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礼记正义》曰:“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亦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古人有三魂七魄之说,布衣读书也少,不知出于何典。灵魂与形体分离情节,小说、戏曲中常有,著名的如《牡丹亭》中倩女离魂故事。《北游记》中玉帝的三魂走了一魂,下凡投胎,可算是原创,有一点点神似现代的克隆人。小说中写到玉帝升殿与他的一魂化身——西霞国王见面的情景,“一见国王美貌,心中大悦,即封国王金阙化身荡魔天尊……,绣墩同坐,同入同行。”有点像贾宝玉遇见秦鲸卿的况味。至于真武大帝扫妖荡魔故事诚如鲁迅所说“如村巫庙祝之见”,毫无可观之处。

原教

译文

古往今来,万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为因果的。死是因于生,生是因于情,情是因于性。万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于情的缘故。圣人对此具有透彻的洞察力,于是,彻见生前的因缘,告诉世人今生的由来;指出死后的结果,告诉世人今生应该怎样行事。所以,用圣人所提出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天下,便能摒弃现世的虚伪之情,获得来世的福报。

生既有前生、来生之说,再加上今生,不也就是三世吗如果说,来生的善果乃是由于今生所修,那么,今生的穷通,无疑是由前生的行事所决定的。所谓「情」,只要是人性里的情念、习性都是「情」的表露。假如人在生前情有善恶,当其死后,该得到什么业报,冥冥中自然会有感应。人们一生的行事,有的浅薄,有的笃厚,其禀赋也有高低的不同。圣人认为,众人根机有区别是正常的,于是将他的学说分为五乘和三藏。除了五乘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学说,不胜枚举。奉行圣人之法,达到最高境界,可以超凡入圣;一般的人,无论是农民、商人、技工、医生,还有其它许多地位低下的职业,圣人之道可以告诉世人如何安心立命。

不过,五乘虽然只是三藏的一个部分,作用却是最为重要的。所谓五乘,第一叫人乘,第二叫天乘,第三叫声闻乘,第四叫缘觉乘,第五叫菩萨乘。后面三者,是为了引导那些希望超然出世的信徒,使其精神彻底洁净,达到入化的境界,与圣道相沟通,以至于世人无法窥见其境界。前面二者,是由于世人感情太过胶固,欲望不能轻易抛弃,于是按照具体情形加以制约。

所谓人乘,指的是五戒。第一是不杀,这是说应该爱护生命,不要由于一己之求而轻易残害一物,更不用说食其肉了。第二是不盗,这是说不合乎仁义的便不取为己用,更不用说夺取他人的东西了。第三是不邪*,这是说与自己配偶之外的人不乱来。第四是不妄语,这是说不用语言骗人。第五是不饮酒,这是说不因为喝醉而扰乱修心。

所谓天乘,含义比五戒广泛,具体表现为十善。第一是不杀,第二是不盗,第三是不邪*,第四是不妄语。这四条,意思与五戒相同。第五是不绮语,即不说无义之话。第六是不两舌,即人前人后讲一样的话。第七是不恶口,即不骂人,也就是不说不该说的话。第八是不嫉,即对一切都不嫉妒。第九是不恚,即心中不存忿恨之念。第十是不痴,即分得清善恶。倘能兼修十善,则可以得到生于诸天的福报。若只修前五善,也可以帮助自己懂得该怎样做人,要是世人都能奉行十善,即使不能生往诸天,至少也可以成为善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天下怎么能不太平呢

从前宋文帝对其臣子何尚之说:「不久前读到颜延之、宗炳的著作,发扬佛法,颇为明达事理,而且对人多有启发和劝勉。假如整个境域之内,都能被佛法感化,那么,朕垂衣拱手,不用费什么力气,坐着就能让天下太平,那里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地做事」

何尚之趁机进言道:「百家之乡,能有十个人秉持五戒,那么便有十个人淳朴恭谨;千室之邑,能有一百个人兼修十善,那么便有一百个人和睦相处。把这样的风俗和教化推广到全国,千万乃至上亿人中,便会有百万个仁爱之人。奉行一善,便去掉一恶;去掉一恶,便减少一个犯法的人。每家减少一个犯法的人,全国便会减少成千上万个犯法的人。这样的话,便是陛下所说的坐致太平了。」这番话很有道理。

拿儒家的学说来加以比较,五戒十善与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名称虽不同,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仁义是儒家先王治理其当时社会的方法。从外在表现来看,每个君王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却完全一致。现象为本质所决定,而本质也可以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表现是末,本质是本。君子应该求本而舍末。《论语》中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孟子》中说:「如果不揣度地面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较其顶端,那么,把一寸厚的木块放在高处,也会比尖角高楼还高。」这是说凡事必须先揣量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再讨论其他。假如根据治理当世的情形对三世之说加以责备,这何异于走了十步的鞋子去诘问走了百步的鞋子,说什么:「你的印迹为什么这样多呢?」它那里知道,所去的地方有远近之别,所走的步数有多少之分。

圣人进行教化,对于正确的真理,即使彼此外在差别很大,也应加以推广。就当世而言,应该依照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对社会生活进行治理;就三世而言,则应该端正人的心神,指出生前死后的因缘报业。神农载录药材,名目虽各有不同,功效却都在于治病;后稷标识百谷,种类虽各有不同,却一样都能为人食用。儒释两家的圣人所提出的理论虽有不同,但出发点却一样,都在于为善。

原典

万物有性情,古今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未始不相因而有之。死固因于生,生固因于情,情固因于性。使万物而浮沉于生死者,情为其累也。有圣人①者大观,乃推其因于生之前,示其所以来也;指其成于死之后,教其所以修也。故以其道导天下,排情伪于方今,资必成乎将来。

夫生也,既有前后,而以今相与,不亦为三世乎?以将来之善成,由今之所以修,则方今穷通,由其已往之所习,断可见矣。情也者,发于性皆情也。苟情习有善恶,方其化也,则冥然与其类相感而成。其所成情习,有薄者焉,有笃者焉,机器有大者焉,有小者焉。圣人宜之,故陈其法为五乘者。为三藏②者。别乎五乘。又歧出,其繁然殆不可胜数。上极成其圣道,下极世俗之为农者、商者、技者、医者,百工之鄙事,皆示其所以然。

然于五乘者,皆统之于三藏。举其大者,则五乘首之,其一曰人乘,次二曰天乘。次三曰声闻乘③,次四曰缘觉乘④,次五曰菩萨乘⑤。后之三乘云者,盖导其徒超然之出世者也,使其大洁情污,直趣乎真际,神而通之,世不可得而窥之。前之二乘云者,以世情胶甚,而其欲不可辄去,就其情而制之。

曰人乘者,五戒之谓也。一曰不杀,谓当爱生,不可以己辄暴一物,不止不食其肉也。二曰不盗,谓不义不取,不止不攘他物也。三曰不邪*,谓不乱非其匹偶也。四曰不妄语,谓不以言欺人。五曰不饮洒,谓不以醉乱其修心。

曰天乘者,广于五戒,谓之十善也。一曰不杀,二曰不盗,三曰不邪*,四曰不妄语,是四者,其义与五戒同也。五曰不绮语。谓不为饰非言。六曰不两舌,谓语人不背面。七曰不恶口,谓不骂,亦曰不道不义。八曰不嫉,谓无所妒忌。九曰不恚,谓不以忿恨宿于心。十曰不痴,谓不昧善恶。然谓兼修其十者,报之所以生天也。修前五者,资之所以为人也。脱天下皆以此各修,假令非生天,而人人足成善人。人皆善而世不治,未之有也。

昔宋文帝谓其臣何尚之曰:「适见颜延之、宗炳著论,发明佛法,甚为明理,并是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感此化。朕则垂拱坐致太平矣。夫复何事?」

尚之因进曰:「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即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忆千,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利息于家,万利息于国,则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⑥斯言得之矣。

以儒校之,则与其所谓五常仁义者,异号而一体耳。夫仁义者,先王一世之治迹也。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也。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也。迹出于理,而理祖乎迹。迹,末也。理,本也。君子求本而措末可也。《语》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⑦《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⑧谓事必揣量其本。而齐等其末而后语之。苟以其一世之迹,而责其三世之谓,何异乎以十步之履,而诘其百步之履,曰:而何其迹之纷纷也,曷不为我之鲜乎?是岂知其所适之远近,所步之多少也!

然圣人为教,而恢张异宜。言乎一世也,则当顺其人情,为治其形生之间;言乎三世也,则当正其人神,指缘业乎死生之外。神农⑨志百药虽异,而同于疗病也;后稷⑩标百谷虽殊,而同于膳人也;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为善也。

注释

①圣人:这里指释迦牟尼佛。佛教原有此说法,如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四〈受请•圣僧>云:「设斋奉请,并有征瑞,圣人通感,不可备载。」编案,漠代武帝以后,儒家亦特指孔子为圣人。《辅教编》中的「圣人」往往儒、释并用,随文不同,读者需根据文意加以分辨。

②三藏:佛教全部典籍经、律、论的合称。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佛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③声闻乘:悟四谛(苦、集、灭、道)之真理而得道者,称声闻乘。

④缘觉乘:悟十二因缘而得道者为缘觉乘,或称辟支佛乘。

⑤菩萨乘: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行而悟道得佛果称菩萨乘。

⑥宋文帝与何尚之的对话,见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载僧佑《弘明集》卷十一,文字略有不同。

⑦语见《论语•为政》。

⑧语见《孟子•告子下》。

⑨神农:传说中古帝名,相传曾教民造耒、耜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民疾病。

⑩后稷:周的始祖,善农耕,得到人民的普遍师法。后被任命为舜的农官。舜曾说过「后稷播时百谷」的话。见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第一一二页。

不知道是不是

1形容世界的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大千世界,汉语成语,意思是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出自: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

释义:看尽大千世界,找不到贤能。

2、花花世界:意思是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出自:徐迟《地质之光》四:“这部分的 欧洲 是花花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后 欧洲 正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亦作“ 花锦世界 ”。

3、黄金世界:意思是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出自:梁启超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前人以为黄金世界在于昔时,而末世日以堕落。”

4、世外桃源:意思是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自: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5、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出自:峻青《地下水晶宫》: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2形容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四字词语是什么

赫赫有名、遐迩闻名、举世闻名、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一、赫赫有名

白话释义: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朝代:晋

作者:常璩

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翻译:在各州郡虽然没有显赫的名声;当他离开;百姓思念他。

二、遐迩闻名

白话释义: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朝代:唐

作者:玄奘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迩著闻。”

翻译:重学敬德;远近都知道

三、举世闻名

白话释义:玄奘

朝代:北齐

作者:颜之推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翻译: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整个世界只知道他的书,反而以能遮住自己的。”

四、大名鼎鼎

白话释义: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翻译: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盛大的样子;还怕有不晓得的

五、如雷贯耳

白话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很大。

朝代:元

作者:郑廷玉

出处:·郑廷玉《楚昭公》:“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翻译:早就听说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3形容世界的的四字成语

大千世界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

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

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登界游方 登上天界,游历四方。

指周游世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

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出处:姚雪垠《李志成》第二十八章:“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遁入空门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凡胎肉眼 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 出处:明·汪道昆《洛水悲》:“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 放眼世界 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

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处:元·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功成行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

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功行圆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海内无双 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

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河沙世界 指多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 出处:语出《金刚经·一体同观分》:“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南汉·张瀛《赠琴棋僧歌》:“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存寒灰冷灯畔。”

鸿蒙初辟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

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花花世界 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出处: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花锦世界 指繁华之地。

同“花花世界”。 出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

只因这一迁,把个苦寒地面,变作花锦世界。” 黄金世界 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混世魔王 《西游记》中的一个妖怪。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

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出处:清·梁启超《新罗马·会议》:“多谢戮力同心,拽倒十余年混世魔王。”

极乐世界 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出处:《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举世皆知 举:全;皆:都。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

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举世闻名 举世:全世界。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举世无敌 世界上没有能胜得过的。 出处: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举世无双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举世瞩目 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国语·晋语》:“则恐国人之瞩目于我也。”

战国·楚·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 朗朗乾坤 朗朗:明朗、清亮;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世界等。

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出处:元·李文慰《燕青博鱼》第一折:“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

梦幻泡影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

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出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普天率土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出处:《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清平世界 清平:安定,太平;世界:这里是世道的意思。

指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你须不是史思明的贼党,清平世界,谁敢调弄良家女子。”

人间天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

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如登春台 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

4描写“内心世界”的四字词语是什么

百感交集、忐忑不安、惊慌失措、失魂落魄、胆战心惊

1 ”百感交集“

拼音: bǎi gǎn jiāo jí 简拼: bgjj

近义词: 悲喜交集、感慨万端 反义词: 无动于衷、铁石心肠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有许多感想不知如何表达的场合

解释: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处: 宋·陈亮《龙川集·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例子: 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2 ”忐忑不安“

拼音: tǎn tè bù ān 简拼: ttba

近义词: 惶惶不安、坐立不安 反义词: 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例子: 母亲谨慎地窥视着一切动静,心里~,她怕有人出卖星海。(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3 “惊慌失措”

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近义词: 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反义词: 泰然自若、谈笑自若、处处泰然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解释: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例子: 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孙元晖业为人正直,十分有骨气。北魏被北齐所灭后,齐神武帝将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元晖业当着齐文宣帝痛骂元韶,被齐文宣帝下令处死,同时还有元孝友,孝友吓得惊惶失措。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义。

4 ”失魂落魄”

拼音: shī hún luò pò 简拼: shlp

近义词: 魂不守舍、惊慌失措 反义词: 泰然自若、悠然自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人

解释: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例子: 冰心《南归》:“杰从满怀希望与快乐中,骤然下坠。他~似的,一天哭好几次。”

5 “胆战心惊 ”

拼音: dǎn zhàn xīn jīng 简拼: dzxj

近义词: 胆颤心惊、面无人色 反义词: 镇定自若、满不在乎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害怕

解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 元·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例子: 三藏见说,又~,不敢举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