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

游戏攻略06

探花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第1张

探花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
导读: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状元的绝对是要比中探花的来的高兴,正所谓“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状元及第是多少读书人梦寐已久的事情,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脚跨金鞍红鬃马,由吏部、礼部官员捧着圣旨鸣锣开道,前呼后拥,旗鼓开路,然后走在只有皇帝才能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状元的绝对是要比中探花的来的高兴,正所谓“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状元及第是多少读书人梦寐已久的事情,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脚跨金鞍红鬃马,由吏部、礼部官员捧着圣旨鸣锣开道,前呼后拥,旗鼓开路,然后走在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御道上,接受万民朝贺,同时由于有圣旨开道,所以沿途的官员不论品级都得跪拜高喊万岁。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你说就这样的只有状元才能享受到的殊荣,是中状元开始呢?还是中探花开心呢?况且在明清时期一旦中状元就会被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而榜眼和探花只会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可以说这就是“大魁天下”的状元独享的荣耀,你说这样的状元谁不愿意中呢?

至于题主所说的中探花的不成文的规定,应该指的就是中探花必须是相貌精致的美男子。比如在《雍正王朝》中就讲述了当时的户部主事孙嘉诚原本在科举中乃是第三名的探花郎,但是因为相貌丑陋就被硬生生的从探花的位置上被拉了下来,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孙嘉诚的相貌实在太难看。

那么事实上探花就真的必须是相貌精致的帅哥吗?实际上在南宋之前,作为探花郎的确是需要相貌精致(当然此时的探花并不是指第三名),在这个时候每当进士录取完毕后,就会在杏花园举办一场隆重的探花宴,然后朝廷会从这些进士当中挑选出二位最年轻且英俊的进士作为探花使,之后这两位需要游遍整个京城的名园,沿途采摘鲜花,最后还需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

《秦中岁时记》说到“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东轩笔录》也说到“又选最年少者二人为探花使,赋诗,世谓之探花郎。”。可以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当时想要当选探花郎的,的确是需要相貌的。而在当时很多进士也的确在为自己能当选探花郎而开心无比,比如唐朝宰相翁承赞在中进士并被选为探花郎的时候,就十分开心的写下“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这样表露出自己兴奋和开心的诗句。

可以说在唐朝时期,那个科举只有状元,而没有榜眼探花之分的时候,能被选上探花郎的确是很让人开心的。毕竟在当时能被选上探花郎也就是意味着你是这些进士中当中最年轻的相貌最帅的一个人,想想看这些进士乃是当时全国最为优秀的一批天之骄子,而探花郎又能在这些天子骄子中脱颖而出,你说能不让人高兴吗?

但是这个探花郎也就是在唐朝的时候让人开心。而随着南宋朝廷将探花代指一甲第三名的时候,这个探花郎的位置可就让人不怎么高兴了,因为此时的探花郎并不是指你是进士当中最帅最年轻的一位,而只是指你是位居一甲第一名状元和一甲第二名榜眼下的第三名的探花,所以此时中探花的可没有比中状元的要开心啊。

同时自南宋出现状元、榜眼、探花之分的时候,就从未定下过探花一定要是年轻帅气的美男子才能坐的规矩。其实在当时皇帝在定下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的时候看的不是什么相貌,而是皇帝自己的喜好。比如在永乐二十二年的殿试中原定孙曰恭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但是等到永乐帝做决定的时候,他觉得“曰恭”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暴”的意思,所以很不喜欢,于是就将他由状元改为探花。又比如在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科举考试中,本来定的状元是秦埙,但是因为他的祖父是秦桧,所以高宗就将他改为了探花。

可以说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对于探花的人选,朝廷并没有说只有年轻帅气的人才能坐,很多时候都是皇帝说了算,如果皇帝不喜欢你长的再好看也没啥用。

科举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能中一甲的人可谓是人中龙凤,他们一路过关斩将从府试到殿试,能进前三实属不易。最风光的肯定是状元郎了,全国第一名当然值得好好风光一下,但是要说最高兴的还是探花郎,这是为什么呢?

能中状元的人,自然在学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毕竟寒窗数十年,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说明状元在才华方面是没得说的。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才华不是决定一个人前途的唯一因素,状元和榜眼在名次和名誉上是比探花要更好,但探花所拥有的也是前两者所得不到的。

探花除了才华出众以外,在另一个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那就是颜值。有人会问了,古代选官也看脸吗?是的没错,这就是那个不成文规定,探花一定要长得好看。唐朝的时候,科举制非常兴盛,而探花看颜值也是在唐朝的时候出现的,当时在科举结束之后,朝廷会举办一场游园宴会,邀请所有的进士参加。园中景色宜人,有各种花卉,这种赏花游玩的宴会就被称作“探花宴”。

在探花宴上,会在所有的进士里面选择一个颜值最高的人,让这个颜值高的人在院子里摘花送给状元,这位被挑中的人则被称为“探花”。唐朝人是很注重审美的,他们对美的事物都会更加青睐,所以这位被挑中的颜值高的探花郎便备受瞩目,一时风头胜过状元。

当然对一个读书人来说,他们专注的是研究学术而不是关注颜值,中状元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但是颜值也是老天爷赏饭吃,颜值也为他们开启了另一条入仕之路。

另外中了状元的人一般都从事偏学术方面的职务,没有什么实权,但是榜眼和探花就不一样了,一般会接触实质职务。朝廷里面选拔人才不可能全部都是学术理论型人才,也需要一些懂得变通,心思缜密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说探花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自然更容易得到朝廷的重用,也和状元一样拥有了优先择偶权,那中了探花的人自然高兴极了。

这么看来,先天条件确实也很重要啊,虽然心灵美才是真的美,但是中国古代对颜值这方面也是比较看中的。尤其是在唐朝,唐朝有个有才的人叫作黄巢,科举的时候很有希望高中,但是在殿试的时候由于长相丑陋,直接被皇帝给踢出了局,剥夺了进士资格。也正是因为如此,黄巢怀恨在心随后造反。所以说在唐朝容貌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为这个能够中探花之人不仅要有才华,而且还必须是长得非常英俊的青年才俊,一旦中了探花,那便是很大可能成为帝王的东床快婿,就算成不了帝王的驸马,也能成为当时大臣们的贵婿,因此学子们要是能够中了探花,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

明朝之前,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叫榜眼,那个时候,中了状元和榜眼之后,帝王便会在进士里面挑选长得英俊潇洒的人,在御花园里面摘美丽的花,给前三名佩戴,久而久之,后来帝王们便觉得第三名可以让这长得好看又有文采之人担当,于是探花便这样产生了。

所以探花在产生之初便有个硬性的规定,便是一定要是长得好看的青年才俊,要知道古代的科考可是非常难的,有的人一生都在考,都很难考中进士,所以别指望能够到殿试的学子是个青年才俊,只能说这样的概率太低,于是帝王们便想着探花就留给那么有文采又长得好看之人,状元只是有文采第一,但是探花虽然文不及状元,但是人家胜在年轻英俊,这样的话,探花久受到了帝王的青睐,很多探花都成为了当朝驸马。

要知道考功名为的也就是可以跻身官场,成为富贵之人,要是能坐上当朝驸马,那可比做官要强百倍,于是这些学子要是能坐上探花,便成为皇室之人,所以他们要是中了探花可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