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的历史名人

游戏攻略012

左的历史名人,第1张

左的历史名人
导读:左雄: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东汉学者、大臣。举孝廉,迁冀州刺史。对豪族“贪猾”者敢于揭发检举。后历议郎、尚书,累迁至尚书令(位同宰相)。他崇经术,修太学,使太学极盛一时。左悺:河南省平阴人,东汉显宦。初为小黄门史,后因与单超等五人合谋

左雄: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东汉学者、大臣。举孝廉,迁冀州刺史。对豪族“贪猾”者敢于揭发检举。后历议郎、尚书,累迁至尚书令(位同宰相)。他崇经术,修太学,使太学极盛一时。

左悺:河南省平阴人,东汉显宦。初为小黄门史,后因与单超等五人合谋诛灭外戚,以功迁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势后,日益骄横,其兄弟亲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压民产。被人告发后自杀。

左慈:庐江人,东汉末方士。据传有神道,并在曹操面前表演过。葛洪称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师。

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北)人,西晋文学家。其怀才不遇,仅官至秘书郎。所作诗文借古抒情,多愤世不平之作。十年构思方写成《三都赋》,士人竟相传写,一时竟弄得洛阳纸贵。辑有《左太冲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进士出身。授御史,巡抚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声誉。以善写奏章著称,有左鼎手之誉。官至广东右参政、左佥都御史。

左权: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留苏学习军事。回国后,历任中央红军军校教官,一方面军总部作战参谋,第一军团参谋长等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阵亡,年仅36岁。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后人因其目盲,称之为盲左。相传他曾任鲁太史,为《春秋》作传,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作《国语》。先儒以为左丘明好恶同于圣人,故孔子作春秋为素王,丘明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传,是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横。时诸侯争霸,鱼肉百姓,愿救水火之中。闻楚庄王贤君,相约共赴。路暴风雪,饥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树下,伯桃劝弃,角哀不忍。俩死不如一活,终明事理,受粮上路,一步三回,泪流成河。至楚庄王,急回寻之,伯桃冻儡树中,角哀痛不欲生。后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祷也。

左小娥:东汉犍为人,清河王刘庆姬。有才色,喜辞赋。和帝赐给清河王,生子刘祜,后祜继承帝位为安帝,尊其为孝德后。

左君弼: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曾盘据庐州十余年,为天完政权汴梁行省首领。曾降元,后又降明。

左光斗: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直臣。万历进士。任御史时排斥宦官,后又弹劾臣魏忠贤,被魏杀害。

左良玉:山东省临清人,明末大将。早年在辽东与清军作战,后入中原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李自成、张献忠作战多年,因功升平贼将军,后加封宁南伯。顺治二年病死,终年四十六岁。

左懋第:山东省莱阳人,字仲及,号萝石,南明官吏。崇祯进士,南明弘光年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后入北京与清廷议和,遭软禁,拒降被害。被称为“明末文天祥”。

左宗棠:湖南省湘阴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镇压太平军功勋卓著。后任陕甘总督镇压了西部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1876年击败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军,因功升军机大臣(位同宰相),调两江总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宝贵:山东省费县人,回族,清末将领。甲午战争时,以总兵之职率军赴朝鲜平壤拒日。督军浴血奋战,亲手燃放大炮。后中炮阵亡。

现、当代人物有:

左军生 左伟伟左长乐左光华 左开和 左可友 左爱 左莲之 左旭东 左一序 左以彦 左中英 左迅生 左河水

左都建 左美云 左宗申 左小蕾 左小青 左溢 左立 左才睿

最初画作,多出于游戏冲动。

舜的妹妹嫘被奉为画祖,故称画嫘。

新石器时代的各种彩陶纹饰是中国绘画现存的最早作品。

除了美观装饰,绘画还起到崇德尊功、人伦教化的作用,逐渐施用于各种场合。

先秦绘画遗迹不多,主要是墓葬壁画。如今发现的一些战国帛画,所绘人物多为正侧(正)面,这样比较容易表现人物主要特征;而且,可以在一幅画面平列众多人物,避免复杂的序列层次。

《龙凤人物图》用线简练,设色简朴。

《御龙图》单线勾描,设色平涂,兼施渲染。其时代略晚,为战国中晚期之交,线条更为匀细流利,富于韵律,表现出衣袂飘举等态,设色也更为复杂。

传说汉武帝创建秘阁,收藏法书名画。

汉元帝置尚方画工,传说画工毛延寿因为王昭君画像而弃市。

东汉明帝雅好丹青,设画官,命尚方画工绘班固、贾逵图像;还图画所梦金人形象;又在白马寺壁作千骑万乘绕塔三匝之图。

从东汉蔡邕开始,不断有著名画家事迹见于记载。

顾恺之(346—407,或说348—409),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人。

每画人成,往往数年不下点睛之笔,说:“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顾恺之为裴楷画像,最后三笔拂出颊上三茎毫毛,观者叹其传神。

《画鉴》说顾恺之用笔如“春蚕吐丝”,“傅染人物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

其画作今存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斫琴图》、《列女仁智图》等。

南朝宋,陆探微、宗炳为最著名的画家。

陆探微(?—?),吴人,在宋明帝时称一代大家。所画以道释人物为主,“笔迹劲利,如锥刀焉”;所画人物极妙,而山水草木不过粗成,未脱人物画之背景。一幅之中,主要目的在于表现人物楼台,山水仅为点缀而已。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魏晋以来,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列植之状,则若申臂布指。”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三大家”。

陆探微所画人物是“秀骨清相”,张僧繇笔下人物则是“面短而艳”。

展子虔(约550—604),历北齐(550—569)、北周(557—581)、隋(581—619),善画人物,细描晕色,意度具足,栩栩如生。

今存设色绢本《游春图》。画面整体上以大对角线构图,变化有法,右上斜角实则虚之,左下斜角的虚则实之,青山与坡岸对峙与开阖,春水自右下流向左上。以细线勾描,没有皴笔,施以青绿,表现出春光明媚的山水风光。

画法虽拙而不巧,但已进入“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新里程,后来对唐代李思训一派有很大影响。

展子虔《游春图》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经注意物体之间客观的远近、高低、大小关系和纵深层次,山深水阔,游人散布。

说明山水画发展至此已经较为合乎比例关系,截然不同于此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面目。

吴道子(约685—758),后名吴道玄,于画无所不能。作画之前,酣然而饮,立笔挥扫,势若风旋。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神品上一人》:

吴道玄字道子,东京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也。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浪迹东洛,时明皇知其名,召入内供奉。

吴道子尤其擅长人物,早年行笔差细,中年以后则笔似莼菜蓴叶,一改顾恺之以来粗细一律的铁线描,突破了南北朝的“曹衣出水”面目,笔势圆转,衣服飘举,展现出所谓“吴带当风”的独特风貌;其画作傅彩简淡,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被称作“轻拂丹青”。

吴道子笔下人物生动,女子窃眸欲语;唐人称其人物画为“吴家样”。

自曹不兴至吴道子,道释人物达到极盛。

吴道子所画人物面部线条细而淡,肤肉生动,衣饰袍袖的线条有粗细、顿挫的变化,迎风飘展的动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思训创金碧山水,其弟李思诲,其子李昭道,思诲之子李林甫,林甫之子李凑皆擅长。

李氏生际盛世,长享富贵,观览所及,自然富丽。

李思训(651—718),字建,历左武威大将军,与李昭道分别被称作大李将军、小李将军。

其青绿山水金碧辉映,笔格遒劲而细密,似未完全脱离六朝雕琢之余习。传世《江帆楼阁图》能体现李思训画风。

中唐以后,国势渐衰,社会风俗也由堂皇富丽而流于淡远清苦。士大夫受禅宗思想陶冶,超然洒落。山水画一变金碧辉煌而为水墨清淡,王维破墨山水应运而生,是为中国文人画之滥觞,且确立了山水画的地位。

王维《山水诀》云:“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王维以诗境作画,其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由宗教化而转入文学化的里程碑。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曰:“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吴道子山水可谓晋隋山水之解放,李思训为晋隋山水之进化,王维又为吴道子山水之进步。明代董其昌以李思训为北宗之祖,以王维为南宗之祖。

王洽,善泼墨山水,故时人称之“王墨”,一作王默。

王洽早年受笔法于郑虔,精熟之极,始变为放纵。泼墨淋漓,涂抹扫刷,云水烟霞,倏忽变化。性疏野好酒,有时以发髻取墨抵于绢素。

北宋米芾之云山,祖述王洽之泼墨,但折衷规矩,故流传较王墨广泛。

唐代以前,无专门鞍马画家。

唐玄宗好马,御厩蓄养马匹达四十万,曹霸、韩干等画马大家应运而生。

曹霸,天宝末奉诏写御马,官至左武卫将军。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记述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期许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将军善画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韩干,陕西蓝田人。

少时受雇征酒债于王维家,戏画人、马于地。王维讶异其所画富于意趣,每年予其二万钱,供韩干学画十余年。

天宝中,召韩干入供奉,令其师法陈闳画马,唐玄宗奇怪其所画与陈闳不同,韩干解释说:“陛下内厩之马,皆臣之师也。”韩干有《牧马图》、《照夜白图》存世。

韩干宗人韩滉(723—787),字太冲,官位显赫,能画而不以画显,有《五牛图》传世。

初唐仕女画中的人物虽面部丰满,而身材修长。

盛唐以后,出现一种“绮罗人物”的新艺术造型,眉曲腮满,而且体态丰厚肥壮,为贵族妇女的实际写照。

中唐张萱、晚唐周昉的人物画正是其中典型。

张萱(?—?),京兆(今西安)人。开元年间任史馆画直,擅长人物画,多为描绘贵族妇女优裕慵懒的生活情态。

以朱色染耳根是张萱仕女画的典型特征。

今存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传为宋徽宗所摹。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摹杨贵妃妹妹虢国夫人骑马出游的情景,似乎能将杜甫《丽人行》的诗意逼真地呈现出来:“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翠为荷叶垂鬓唇”,“珠压腰际稳称身”。

周昉所画仕女,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体态丰肥秾艳,极具风姿。

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传世。

周昉还创造了水月观音等宗教画新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初唐、中唐绘画以佛像人物为盛;中唐以山水、鞍马为盛;晚唐以花鸟、人物为盛。

唐代山水画,由李思训之刻画工整,变而为王维之水墨清淡,再变而为王洽之泼墨淋漓。绝去笔墨蹊径,遂不免近于怪诞。

狂放之极,复归严整,乃势所必然。

五代十国画家,“荆关董巨”最为知名。荆浩、关仝习知关、洛山峰雄伟气象,秉北方淳厚气质,其山水画呈现出高古雄浑的风貌。

荆浩,字浩然,沁水(今河南济源)人。隐居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画山水树石,“学不为人,自娱而已”。

其画以突出的线条确立凹凸的山体,皴出质感,再以水墨渲染,笔意森严而无凝滞之迹。“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百丈危峰屹立于青冥之间,开创了描绘大山大水的北方山水画派。

今存《匡庐图》被认为是荆浩的作品。

关仝,一作关穜,长安人,活动于后梁(907—923)至北宋(960—1127)之初。

关仝最初师法荆浩,后有出蓝之誉。其山水画作笔简景少,被称作“关家山水”。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将关仝与李成、范宽并称“三家山水”。

关仝今有《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存世。

十国中的南唐、前蜀、后蜀、吴越画坛繁盛,不但优于五代,而且也不逊色于唐代。

南唐以画家为翰林待诏。董源、巨然是杰出的山水画家,周文矩、顾闳中是著名的人物画家。

董源(?—962),字叔达,江南钟陵(今属江西)人,南唐元宗李璟时(943—961)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

董源以平淡幽雅之笔,写江南秀丽景色,平淡天真,秀润多姿。

后代师法董源画者甚众,得其传者,首推巨然。世以“董巨”并称。

巨然,江宁开元寺僧人。工山水画,祖述董源。随李煜至京师,居于开宝寺。“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但林木非其所长。”其画作布景天真,岚气清润,用笔清润,积墨幽深,壮年多作矾头,老年归于平淡。

南唐周文矩、顾闳中善画人物。

周文矩(?—?),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在南唐烈祖(937—943)李昪开国之初即已作画,后主李煜时(961—975)任画院翰林待诏。

周文矩尤其擅长人物画,多表现宫廷和文人生活。其仕女画师承晚唐周昉,更为纤丽繁富。

瘦劲战颤的“战笔”是周文矩画的典型特点。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周文矩)尤精士女,大约体近周昉而更增纤丽。”

周文矩有《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宫中图》(南宋初年摹本)存世。

《琉璃堂人物图》表现王昌龄与李白、高适在江宁琉璃堂唱和的情景。

现在一般认为宋徽宗题作“韩滉《文苑图》”的画幅属《琉璃堂人物图》之后段。

顾闳中(?—?),江南人,后主李煜时任画院待诏。

顾闳中奉诏潜入韩熙载府第,将其生活状况图成《韩熙载夜宴图》。

徐熙,金陵(今南京)人,为江南处士。

常游园圃,重视写生。放达不羁,于院画外独树一帜,其花鸟画堪为百代之宗。

创造“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新画法,以墨写枝叶、然后傅色,就是以水墨为主、兼用色彩,不同于突出色彩晕洇的传统画法。

风神潇洒,骨气过人,多有野逸之趣。

《雪竹图》

后蜀黄筌(903—965),字要叔,成都人。西蜀著名画家,授翰林院待诏,权院事,赐紫金鱼袋。

黄筌花鸟先以极细的墨线勾勒轮廓,然后墨染、填色,穷形尽相,富丽艳冶。后世将他这种“勾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法称之为“双钩法”。

徐熙、黄筌东西辉映,风格有别,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李成能体会远近透视之法,能画出飞檐体现出对山上亭阁的仰视效果,可见宋人对远近明暗等法已有相当认识。

透视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惜后人不加研究,妄谓画山水乃以大观小,遂置透视学于不顾。故宋以后山水画离自然实景愈趋愈远,而终不免陷于空想杜撰者也。”

范宽继承荆、关,仍以厚重出之。李成之笔,近视如在千里之遥;范宽之笔,远望犹如近在咫尺。

范宽,华原人,本名中正,字仲立。因为人宽厚大度,时人目为“范宽”。始师李成山水,又师荆浩。荆、关雄浑之笔,传于范宽。其所画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

既而叹曰:“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乃居住终南、太华,遍观奇胜,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落笔雄伟老硬,得高山骨格。

范宽绘写雪山,完全师法王维,“好画冒雪出云之势,尤有气骨也。”晚年用墨太多,遂至土石不分。

自王维后,山水日趋平淡幽远,而王洽等又肆为狂逸之笔。其间虽经荆、关之异峰突起,反于高古深厚,范宽继承荆、关,仍以厚重出之。董源、李成乃应运而生,遂开宋元至今数百年山水之局。

北宋三大家之后,米芾、米友仁父子为山水画巨擘,又为一变。米芾以行草之书法为画,信笔为之,烟云掩映,树木简略,号为“米氏云山”。米友仁号“小米”,略变父法,点滴云烟,草草而成。南宋龚开、元代高克恭等继承二米,绵绵不绝。

绘画至宋代已全蹈入文学化之领域中,倾向于多诗趣之山水花卉之发展,不复注意道释画之努力。然宋代初期,尚承唐末、五代余绪,高益、高文进、武宗元、王拙等名家。

郭熙(1020-1109年),北宋画家,字淳夫,河南温县人。神宗(1068至1085)时为御画院艺学、待诏。宋神宗尤其喜欢郭熙的画,将他的画在宫中到处悬挂。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有郭熙的《早春图》轴,堪称其经典之作。

宋真宗景德(1004—1007)末年,营建玉清昭应宫,招募画工不下百人,分为二部,武宗元(?—1050)为左部长,王拙为右部长。

评者以为:“武员外学吴生笔,得其闲丽之态。”武宗元认为吴道子所画人物不无缺憾,他说:“吴生画天女,领颈粗促,行不跛侧”。

武宗元有《朝元仙仗图》传世。

北宋人物画,至李公麟、张择端达到了鼎盛时期。

李公麟(1049—1106)擅长各种题材的绘画,笔法如云行水流。作画多不设色,独用澄心堂纸为之,惟临摹古画用绢素著色。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前世名画如顾、陆、吴道子辈,皆不能不著色,故例以“丹青”二字目画家。至龙眠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诣,譬如幽人胜士、褐衣草履,居然简远。

自五代徐熙、黄筌并立后,花鸟画已可与山水人物鼎立。入宋而后,人物画已呈衰颓,而山水、花鸟画乃欣欣向荣。黄居寀以“勾勒填彩”一派为院体之标准,徐崇嗣以“叠色渍染”为民间在野派之领袖。

黄居寀,黄筌之子,随孟蜀降宋,深得宋太宗眷遇,受命搜访、铨定画作,其画法成为一时标准。

徐崇嗣兄弟,是徐熙之孙,善画花果虫草,不华不墨,直以叠色渍染,号“没骨花”。

南宋虽国势衰,而画院不减北宋。北宋绘画大家多出院外,南宋则多出于院内。南宋“刘、李、马、夏”四大家无不出于画院。

青绿山水在南宋得到复兴。赵伯驹兄弟、李唐、刘松年等均习青绿山水。及至马远、夏珪,虽仍以李唐为师,格局脱胎于青绿山水,而乃用水墨大笔,一变其拘谨精致之态,可谓调和南北两宋。

南宋人物画家虽多,但率皆沿袭旧规,日趋简率,或专用水墨,或专用粗笔,或专用简笔。

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画院待诏梁楷嗜酒自乐,号为“梁风子”。其画属于师法李公麟一派,描写飘逸;画院中人见其精妙之笔,无不惊伏。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

梁楷的减笔泼墨人物标新立异,先以淡墨画出衣纹,再以浓墨突出衣的皱褶。

《泼墨仙人图》大块面地运用墨色,以笔强化墨块,以洗炼放逸的风格表现人物高洁的内心情怀。 元初,画家多崇拜宋人,规行矩步,不敢自出心裁,画坛弥漫复古之风。

元代前期绘画以赵孟頫为中心,极力提倡复古,左右一世。赵孟頫融汇唐宋绘画之长,“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他标榜“古意”,反对宋代画院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

重要画家有高克恭、李衎、商琦、任仁发等人。

元代(1260—1368)中晚期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师法董、巨,以绘画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号称“元四家”,他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黄公望(1269—1354),江苏常熟人。所作山水画多为浅绛设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风格苍润浑厚。黄公望青绿、水墨山水较为少见,水墨山水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后来清代山水几乎仅效法黄公望一人,然而只学其矾头石、披麻皴,而不知写生、变化。

王蒙(?—1385)为赵孟頫外甥,受其指授,而终能不为所囿。他是元四家中较有功力的一个。得意之作常用数家皴法。只是由于王蒙画过于繁复,故后世师法者寡。元末避乱黄鹤山,故号黄鹤山樵。明洪武初,一度出任泰安知州厅事,曾与会稽郭传、僧知聪同在胡惟庸府上观画,后牵连胡惟庸案死狱。

《春山读书图》

倪瓒(1301—1374),无锡富户,元末、明初动荡时遁迹太湖,所画山水主要表现太湖风光。

其画以天真幽淡为宗,极少设色,意境清幽而荒寒萧索,带有孤独寂寞的感情色彩。

王蒙以繁复胜,倪瓒以简单胜,王蒙之境不易到,倪瓒之境尤不易到。倪瓒目的非以作画,只为写其胸中逸气,然而,乏丰富变化之妙,如小家碧玉,非不楚楚可人,究嫌无大方气象,是名家非大家也。

吴镇(1280—1354)善草书,擅画山水梅竹。

元代失意文人的绘画注重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文人士大夫的绘画跃居重要地位。以气韵为主,以写意为法,以笔情墨趣为高逸,以简易幽淡为神妙。藉绘画写愁寄恨,不乐工整繁缛。然以画法论,未免有偷懒取巧之嫌。 明朝前期绘画以浙派为主流,戴进(1389—1462)为核心人物,形成以戴进籍贯命名的所谓“浙派”。浙派画风与院画难于截然区别。

明中期以后,吴门画派兴起。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沈周(1427—1509)隐居不仕,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株大叶,草草而成。运用中锋秀颖的粗笔,产生圆深挺健的效果。

沈周《苍崖高话图》

文征明《桃花源图》

仇英(1502—1552)出身本是漆器匠人,后来其画雅俗共赏。擅长青绿山水。

因受周臣影响,仇英四十岁以前师法南宋院体画风;后来加入文人圈子,画风变得较为简淡。

《汉宫春晓》

隆庆、万历、崇祯时期,吴门人才称盛,陈淳、文嘉、文伯仁、徐渭、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络绎相继。

陈淳、徐渭的水墨花鸟将写意花鸟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二人并称“青藤白阳”。

陈淳(1483—1544)受业于文征明。草书气势豪纵,开晚明狂草先河。尤妙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豪而踈斜历乱,偏其反而咄咄逼真。

明末画家中徐渭与张宏的影响最大。

张宏(1577~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重视写生,作品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丘壑深邃。他的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又能画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吴门画坛的中坚人物。

徐渭(1521—1593)作《葡萄》题云:“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间。”自慨其沦落不偶。其泼墨大写意花卉,泼辣豪放。

清初以“四王吴恽”绘画最为知名。

王时敏(1592—1686),王鉴(1598—1677),都是江苏太仓人;

王翚(1632—1717),字石谷,江苏常熟人,获王时敏、王鉴赏识,后被荐入宫;

王原祁(1642—1715),为王时敏之孙。

吴历(1632—1718),江苏常熟人,与王翚同师王时敏。

恽格(1633—1690),字寿平,江苏常州人,王翚之友。花卉虫鸟,意态飞动,自成一格,世称“恽派”(或“常州派”、“毗陵派”)。

“清六家”(四王吴恽)热衷于运用干笔枯墨,信奉董其昌绘画理论,注重临摹古人,表现安闲自在的士人趣味,而忽视师法自然。

四王一系的画风为清初朝野所共同追随师法,尤其弥漫于贵族士大夫社会,后来枝蔓出很多小的流派。

在“四王”画派为代表的师古拟古之风被尊为主流的同时,清初也有若干画家所持艺术主张与四王截然不同,以“四僧”最为典型,他们重视绘写真实生活情感。“四僧”包括:

渐江(1610—1664),安徽歙县人,法名弘仁,号渐江;

髡残(1612—1692),湖南醴陵人,长住南京;

朱耷(1626—1705),江西南昌人。

石涛(约1642—1718),号大涤子、清湘老人等;自称苦瓜和尚。晚年定居扬州卖画。

黄易(1744—1802)继承了扬州八怪部分画家追求金石气息的画风,并影响了后来的赵之谦(1829—1884)、吴昌硕(1844—1927)等人。

赵之谦能将篆、隶笔法运用到花卉画中。

吴昌硕以金石篆籀融汇花鸟技法,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气。

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

2:董存瑞 在解放隆化中学战斗中舍生炸碉堡开辟我军前进道路。

3:邱少云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斗中火烧至牺牲仍然坚守潜伏纪律不动。

4:高成山 抗美援朝战场上战斗到单人单枪,绝不后退一步

5:孔庆三 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身体当火炮基座,一炮摧毁敌火力点

6:麦贤得 八六海战中,被炮弹击中脑浆溢出,仍坚守战位至战斗胜利

7:高建成 98抗洪中身先士卒,先后救出8名群众,因体力不支壮烈牺牲

8:岩龙(傣族 )中越反击战中孤身奋战,击毙越军20余人,授予孤胆英雄称号

9:罗盛教,跳进冰洞救朝鲜落水儿童牺牲

10:梁士英 解放锦州舍身炸敌堡

11:杨根思 手握爆破筒冲进美军中同归于尽

1刘忠:1936年黄埔军校11期学员,就读于成都北较场。分别参加了1938年武汉会战、1939年长沙会战,期间由排长升为营长,左手臂被枪打穿负伤。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于1995年去世,享年83岁。

2孙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193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1937年担任22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参加了山西会战。1938年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山东临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之后,22集团军在湖北襄樊一带与日军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1947年孙震被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1949年底去台湾,1985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3罗昌举:经历了1938年的成都大轰炸。1940年在重庆就读于国民党国防部38技校。1942年考入空军11飞机修理厂,抗日战争中在凤凰山机场作为一名地勤人员做出过很多贡献。抗战胜利后调任77空军留守站任负责人。1949年担任西南空军司令部(原国民党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队的分队长。1954年后,一直在地方担任技术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现年83岁。

4张文志:1934年仍是个学生的他满怀救国热望投笔从戎,在广安加入杨森部队,并考入干部大队,一年半后升为排长。1936年随杨森部队撤出四川,转战贵州。从贵阳日夜兼程参加上海保卫战,成为部队中仅剩的军官,并于火线中升为连长。1939年参加了长沙会战。同年,调入黄埔军校学习。

5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军事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同年参加国民政府针对陈炯明的东征,不久前往苏联留学,1930年返回中国,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升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与彭德怀一同指挥针对日本军队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战果。1942年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争中被炮弹击中身亡。他本人也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指挥官。

6马本斋

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回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7历史名人编辑

古代名人

旷讫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武冈人。

旷呜鸾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庐陵县人。

旷广青神人,清康熙进士。

旷深本著名清朝将领,雍正8年武进士。

旷敏本(1700~1784年),字鲁之,号岣嵝,衡山人,清乾隆元年(1736)进士,选庶吉士。

旷斅本著名清朝学者。字逊之,号半崖,衡山人,敏本弟。清乾隆二年(1737)进士。

旷萼本字函英,衡山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岁贡,为集贤书院山长。

旷圣元著名清朝学者。衡山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副榜,历主石鼓、集贤、白沙诸书院。

旷楚贤著名清朝大臣,衡山人,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士;

旷学古字沐堂,衡山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历主雯峰、集贤各书院。

旷学廷清衡山人。《衡山县志》四十五卷首一卷,文岳英、旷学廷纂,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旷宗舜(公元1528~1557年)字芝封。醴陵北乡人。明嘉靖七年(1528)乡试第一。

旷宗董明醴陵人。《醴陵县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

旷昭字淑侯、伯余,明末遂宁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任江西巡抚。

近现代名人

旷子椿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泰和县人。

旷运辛衡山人。《百病方》(辑),民国稿本,藏湖南图书馆。

旷继勋(公元1895~1936年),贵州思南人,前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旷伏兆(1914年—1996年),江西永新人,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醴陵。它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

  早上,鸟儿在为树爷爷们唱着悦耳的歌儿,树爷爷好像在说:“真好听。”再看看旁边的人们,匆匆忙忙上班去,街道上,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街道扫的干干净净,再加上洒水车一洒水,街道就像镜子一样光亮如洁。登上仙山公园,来到山顶的亭子里,这时一股新鲜空气迎面扑来,往下看:“啊!”渌江河像一条长龙,围绕着醴陵城;它又像一部大摄相机,把天上的云,太阳给摄下来。有的云像绵羊,有的云像大象,有的云像狗,有的云像狮子,千奇百怪,变化多端。渌江河现在清澈见底,你看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在嬉戏,有的鱼在说着悄悄话,还有的鱼在吃着美食呢它们不知道老爷爷们要把它们引上钩呢。

中午,街道上的人人来人往,有的小滩说卖报,汽车的鸣笛声,人们的说话声,组成了一道城市小曲。 

  晚上,火车站的休闲广场上有许许多多的老人精神抖擞的在打太极拳。看!这些老婆婆,老公公全神贯注地练太极拳,吸引了许多人们在观看呀!他们的表演迎来阵阵热烈的欢呼声。我心里也在为这些老爷爷老奶奶叫好。广场上的霓虹灯亮了,把醴陵映盖住,有红的,绿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金碧辉煌,比天堂还壮观,美丽,美得无法形容。火车站的休闲广场的喷泉更美。只见喷泉冲上云霄到了九霄云外,像一条长龙。旁边的喷泉喷上去,像一根根速长的竹子。有的像五颜六色的彩花,把整个城市装扮得格外美丽。 

  我生在醴陵,长在醴陵,我爱我的家乡醴陵

古代名人旷元则宋潭州人,曾孙旷湜。

旷讫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武冈人,工部尚书。

旷湜按《郑樵通志》:“湜,潭州人,登科。”

旷世臣按《万姓统谱》:“世臣,吉水人,绍兴进士。”

旷呜鸾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庐陵县人。

旷敏按《万姓统谱》:“敏,宿州人,永乐举人,任山西清源县教谕。”

旷缉徽按《万姓统谱》:“缉徽,安福人,永乐举人。”

旷彦温按《万姓统谱》:“彦温,德州人,正德间任余干知县。”

旷宗舜(公元1528~1557年)字芝封。醴陵北乡人。明嘉靖七年(1528)乡试第一。

旷宗董明醴陵人。《醴陵县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

旷昭字淑侯、伯余,明末遂宁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任江西巡抚。

旷腾按《万姓统谱》:“腾,遂宁人,嘉靖举人。”

旷骥按《万姓统谱》:“骥,吉水人,万历癸酉举人。”

旷广青神人,清康熙进士。

旷深本著名清朝将领,雍正8年武进士。

旷敏本(1700~1784年),字鲁之,号岣嵝,衡山人,清乾隆元年(1736)进士,选庶吉士 。

旷斅本著名清朝学者。字逊之,号半崖,衡山人,敏本弟。清乾隆二年(1737)进士。

旷萼本字函英,衡山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岁贡,为集贤书院山长。

旷圣元著名清朝学者。衡山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副榜,历主石鼓、集贤、白沙诸书院。

旷楚贤著名清朝大臣,衡山人,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士;

旷学古字沐堂,衡山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历主雯峰、集贤各书院。

旷学廷清衡山人。《衡山县志》四十五卷首一卷,文岳英、旷学廷纂,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旷辅廷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武殿试金榜,赐同武进士出身第三甲第17名,道光元年,郧阳镇右营游击,全州武举,道光二十六年,郧阳镇守备,全州武进士,咸丰元年,郧阳镇右营游击中营守备署,咸丰三年,郧阳镇前营都司中营守备署。

近现代名人旷子椿江西泰和人,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

旷运辛湖南衡山人。《百病方》(辑),民国稿本,藏湖南图书馆。

旷继勋(1895年—1933年):贵州思南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旅长,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

旷伏兆(1914年—1996年):江西永新人,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旷文澜湖南衡山西乡沙泉铺山田冲人,别号锦泉,黄埔军校第12期学员。

旷仁山江西永新人,江门市江海区区委书记。

旷湘霞湖南衡山人,中央广播电台第五届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