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只有一个女皇?

游戏攻略03

为什么中国历史只有一个女皇?,第1张

为什么中国历史只有一个女皇?
导读: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女皇? 因为皇权的归属制度决定了女人很难有机会染指皇权,所以 历史 上只有一个女皇。 在政治统治的内涵中,皇权的归属问题十分出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是封建 社会 对传统的皇权归属最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女皇?

因为皇权的归属制度决定了女人很难有机会染指皇权,所以 历史 上只有一个女皇。

在政治统治的内涵中,皇权的归属问题十分出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是封建 社会 对传统的皇权归属最直接的描述。由于西汉政治家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的理论,使得皇权的光环更加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受血缘限定,不传异姓;受正统限定,以嫡长为先;还有一条根深蒂固的对女人的限定,就是自古“未有专任妇人割断重器”的传统,就是说 女人绝不能染指权柄。

西汉成帝建始三年冬天,同时发生了日食和地震,这时有一个名叫谷永的官员上书劝谏成帝,说是 夫妻之间的关系,就是君王执政的纲纪,是社稷安危的关键 ,是圣明的君王最应该慎重处理的。

谷永举例说:最早的时候舜就告诫娥皇女英要端正言行,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楚庄王忍痛不见丹姬,因此成就霸主的功业;

周幽王被褒姒所迷惑,因此周德失去而国家灭亡;鲁桓公被齐女姜氏所胁迫,社稷因此倾覆。

后来三国时期, 魏文帝曹丕发布诏令:“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助之任,不得横授茅士之爵。依次诏传,后世若有违背,天下共诛之。”

以这样君令的威严诏令天下以致于如若女子染指皇权就天下共诛之的限定,大大强化了这种统治者权力的归属观念,而且对后世各个朝代都有影响,所以女子要当皇帝,阻力颇多,难上加难。

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是长孙皇后,是被史家一致认为贤妃的典范,每次遇到太宗和他讨论赏罚之事的时候,便说: “牝(pin)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 ”意思说, 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 暗指妇女如果篡夺皇权必会乱政国衰。所以作为长孙皇后把自己都限定在礼教之内,这就极大弱化了妇女对权力的需求。

但是, 禁网恢恢,疏而有漏 ,由于唐高宗对武则天政治上的依赖,以及武则天手段上的狠辣,再加上武则天几个儿子的懦弱, 武则天在自己的欲望之中登上权力之巅,算是在人类 历史 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意外,实是让人惊喜。

虽然武则天力排众议,成为女皇,但究其实并不是正统的继位,所以在当时的朝代屡屡被人诟病。 北宋著名的谏臣鲁宗道就评价武则天说:“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可见对武则天当女皇的成见之深。

由于统治者一直认为,女人参政实际上是对父系王权的侵削,悖逆礼仪,同时担心权力外移,外戚专权,所以士大夫们一致认为,绝不能让女人染指权柄,同时不断加强皇权,防止权力外流,这样的话, 女人根本很少有机会去接近权力,更难说是登上皇帝之位,所以说, 历史 上有武则天这么一个女皇,那也只是漏网之鱼,不幸中的万幸了。

中国 历史 上被承认的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虽然后世有效仿女皇的野心勃勃的人,但无一例外全以失败告终。武则天之所以能成功当上女皇,有以下原因:

一武则天的个人能力强,以雷霆手段排除异己

武则天名武曌,公元624年正月二十三出生。公元637年,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喜欢温婉贤淑的女子,而武曌性格刚烈泼辣,并不被太宗所喜欢,所以入宫14年既没有生育,位份也没有提升。太宗晚年时,武曌和太子李治有了感情。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武曌和其他没生育子女的嫔妃被迫入感业寺为尼。第二年太宗忌日,高宗入感业寺进香,与武曌再续前缘。时值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为了打压萧淑妃,王皇后建议把武曌接进宫中。于是武曌二次进宫,被封为昭仪。武昭仪非常得宠,很快就生下皇子。公元654年高宗更是废了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

武曌剧照

武曌通文史,多权谋,当上皇后之后,利用高宗对自己的宠信,积极参与朝政,将权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权臣先后贬官,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公元660年,高宗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理政,就委托武后代理政事。武后趁机广植亲信,发展自己的势力。公元674年,高宗称天皇,武则天晋封天后,二人同时临朝,并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病故。武后升为太后,立三子李显为皇帝,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李显想封自己岳父韦玄贞为宰相,培植自己的势力。遭到群臣反对。李显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韦玄贞,又能怎样?”宰相裴炎把情况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用实际行动告诉三儿子会怎样,就是被废为庐陵王。四子李旦继位,是为睿宗。

睿宗也知道自己的皇位怎么来的,所以明哲保身的他直接放权给母亲,自己甘当傀儡。此举正合武后心意,于是武后垂帘听政,一手遮天,被忠于李唐王朝的大臣们所痛恨。公元684年9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被武则天调动三十万兵马平息了叛乱。接着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她派兵镇压了。

二圣临朝

二武则天为称帝做足了准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武则天平息了两场小小的叛乱,全国恢复了安宁,也没有人反对武则天了。武则天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就不满足于当太后执政了,萌生了当女皇的想法。她又对宰相班子进行了调整。宰相裴炎因为力劝武则天还政于睿宗,结果被关进了监狱,不久被处死。接着其他几个宰相也被罢免,补韦方质、武承嗣、韦思谦为宰相,此后两年,武则天对宰相班子进行了频繁的调整,建立了完全效忠于自己的执政集团。

同时,武则天还在舆论方面利用迷信手段为自己树立威信。他的侄子武承嗣曾派人送来一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色巨石,假称是老百姓在洛水中发现的。武则天很高兴,还因此改了年号“永昌”,武则天还接受了睿宗和群臣上的尊号“圣母神皇”。

她还利用佛教制造登基的舆论。当时和尚法明等编了一部《大云经疏》,宣扬武则天是弥勒佛投胎到人世,理当称帝。为此,武则天下令全国各州都要建立大云寺,并由高僧向群臣宣讲,利用宗教为她登基制造舆论。过了几个月,一个名叫傅游艺的官员,联络了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武则天登基称帝。武则天一面推辞,一面升了傅游艺的官。这样,文武百官、地方首领、附近百姓、和尚道士等六万多人跟着上书,表示拥护武则天登基。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看称帝时机成熟,就接受大家的请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号“圣神皇帝”。

三男权 社会 ,不允许有第二个女皇凌驾于男人之上

武则天在中国 历史 上是破天荒头一回由女人当皇帝。在武则天之后,陆续有中宗的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肃宗的张皇后想效仿武则天当女皇,但是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因为她们只有当女皇的野心,而没有当女皇的能力,更没有认清形势。中国古代女人 社会 地位低下,虽然唐代 社会 风气开化,女人的地位明显提高,但是仍然逃不出“夫为妻纲”的桎梏。在男人当权的 社会 ,李唐王朝掌权的男人们绝对不允许有第二个女皇凌驾于男人之上。

做任何事都不要看别人已经做了,自己才要做。就像有人看到了李子柒成功的例子,才想起要学习她,做李子柒第二。殊不知李子柒的成功只是个例,你看到人家成功了,再想步人家后尘,只能是东施效颦了。所以武则天这位中国 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才显得卓尔不群,独一无二。

我也很期待!希望下一位是你[可爱][可爱][可爱]

中国 历史 上出现过的女皇帝,不止武则天一人 ,像北魏 元姑娘 、唐朝农民起义女领袖 陈硕真 、西辽 耶律普速完 ;

并且,虽然没有皇帝封号,却临朝执政的女性也有赫赫有名的 慈禧、吕雉、胡太后、萧绰 等人。

但是,确切的说,武则天只是中国 历史 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第一位:北魏殇帝元姑娘,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尽管在位时间不到一天,但却比武则天早150多年。

元姑娘,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名字无法考证。在她还没到一岁时,她的祖母也就是胡太后毒死了孝明帝后,把她抱到朝堂上宣布‘皇太子就任大统’,改元“武秦”。

但是当天,胡太后又宣称其实皇帝是个女孩,废掉又杀掉、加上谥号为“殇帝”,同时又立了一个3岁的小皇帝。

所以说,元姑娘才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位女皇帝。

但是她的女皇帝身份却普遍不被后世所承认,一来是她本是一婴儿,更不要提有什么作为了;二来,能当上皇帝还是因为胡太后使诈想让她冒充男婴来成为傀儡皇帝。

第二位:农民起义女领袖陈硕真,她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位自称“皇帝”的女人,甚至后来武则天称帝也可能受到她的启发。

陈硕真,原本是一个寡妇,生活困难,以“神婆”来谋生的,自称是天神下凡,发展了一大批信徒,后来起兵对抗李唐王朝,自称“文佳皇帝”。

后来起义失败,她被杀害。

其实在封建 社会 ,男尊女卑的迂腐观念下,能有这样一个女人挺身而出、主张女人也有权利参政,说她是 先驱者 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因为她这样起义自封的“皇帝”名号,并且起义失败了,在中国 历史 中算是轻轻划了不痛不痒的一笔,除了空有自封的皇帝名号却无皇帝实权,也没有建立皇帝政权,她的身份也同样没有被公众认可。

第三位:武则天,中国 历史 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说起武则天,我觉得真的是可写的太多了,功与过暂且不论,但是她的确是第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并且改了朝换了代。

武则天,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却与唐高宗李治又暗生情愫,又入了李治的后宫。并且攻于心计、步步为营,最终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左右。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自然而然成为了太后,然而这还不够,她不仅独揽政权,相继又废掉中宗和睿宗两个亲生儿子,在66岁那年登记称帝,自称武曌、圣神皇帝,并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

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

第四位:耶律普速完,西辽的第四任君主,中国 历史 最后一位女皇帝。  

耶律普速完,西辽仁宗的妹妹。 仁宗死后,因为其子尚年幼,遗诏由他的妹妹耶律普速完权理国事,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

1177年,在公爹和驸马控制下,耶律普速完登基,称承天皇帝。

后来,耶律普速完和自己小叔子私通并且处死了自己丈夫,引起了公爹萧斡里刺的不满,在她称帝的第二年,发动了政变,杀掉了耶律普速完,将仁宗次子耶律直鲁古立为汗,改元“天穆”,是为西辽末主。 

她之所以也没有成为公众认可的女皇帝,我想,也是因为她本是西辽的女皇帝,而并不是整个中国,当时西辽也仅仅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国,并且中华文明的核心还是在唐朝。

综上来看,这四位女皇帝,除了武则天,其他都没有得到正统认可,尚待襁褓的元姑娘、陈硕真、还有耶律普速完,虽然她们的确是有皇帝之名,但是却达不到皇帝的标准,并且没有任何政绩和作为,难以被世人认可为真正的皇帝。

所以,武则天是中国 历史 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除了上述已有皇帝封号的女性,中国 历史 也有几位没有皇帝之名,却又皇帝之实的女性。

第一位: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后妃掌权执政的鼻祖

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 “有太后、四贵(宣太后家族),不闻其有王” 的局面。

最后,他昭王听从范雎建议,收回全部大权,逐“四贵”于关外,改任范雎为相,这才彻底地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左右秦国朝政的局面。

第二位:吕后,中国 历史 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发妻,因骇人听闻的“人彘”事件闻名于 历史 。

其实早年的吕雉是个贤惠的女人,跟着刘邦历尽艰辛。

但是吕雉在楚汉战争时,不幸被项羽俘虏了,成为了人质,在楚军中备受折磨,还被项羽拿来当人质来威胁刘邦,却没想到刘邦不仅不在意,还一副你想杀随你便的态度。我想这对吕雉的打击是相当大的,以至于后来掌权长达16年的过程中,处事毒辣心狠。

是中国 历史 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为完成刘邦遗愿,维护皇室,使自己功名垂世,吕后并没有称帝。

她的目的还是要安定天下,避免动荡所带来的灾难。

自《史记》以来,立"本纪"的都是帝王,但是司马迁和班固却各自在他们所写的《史记》、《汉书》中 破例为吕后立本纪 ,可见他们对吕后执政功绩评价等同于帝王。

第三位:慈禧太后,权倾一时,同治、光绪两朝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1861年至1908年间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 是同治、光绪两朝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 ,甚至被称为“无冕女皇”。

慈禧可能比武则天更具权势,她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

一直在幕后垂帘听政,生活也什么奢华,可谓权倾一时。

当然,其实 历史 上还有很多参政的女性,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来说,武则天能成为一名女皇帝,与这几位同样有权有势的女性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像 慈禧,她热衷于富贵和权势;北魏的胡太后,虽然武略样样精通,不仅热衷钱权,也贪图享乐,总的来说,特别爱自己,却不爱天下;吕雉,大权在握也始终是“以夫为纲”,自始至终没有想过改朝换代。

武则天则不同,她要的是天下!

一定要深究的话应该是4位

第一位女皇帝是北魏殇帝,即元姑娘,年号武秦。

第二位女皇帝是文佳皇帝陈硕真。

第三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即大周圣神皇帝,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等,在位十六年。

第四位女皇帝是耶律普速完,即西辽承天皇帝,年号崇福,在位十四年。

武曌是知名度最高的,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她统治完整中国政权的关系,而且曾经泰山封禅,在史学家眼里一旦封禅就奠定了统治者的地位,加之其本身的传奇性以及媒体的宣传力度大,就形成了这种女帝界一枝独秀的局面。

北魏殇帝和西辽承天皇帝也是得到史学家认可的。其中北魏殇帝是傀儡政权,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至于,呃,起义政权的女首领,觉得与东汉初年起义的姐妹花区别仅在于称帝,但既然自称了,就把她加进去吧!

中国封建王朝是男权 社会 ,男尊女卑,女人要想登皇位,必须付出比男人更大、无法想像的代价。

不是中国只有一个女皇,而是我们的定位不同,吕后算得上女皇?你肯定说不算。

你一定会说只有武则天是女皇。

我只想说你老婆在你眼里,就是女皇,只不过别人不承认而已。

同样 历史 上一些稍微不怎么出名的女性,却做出了很多男人都无法实现的政绩,有的则是没有称皇称帝罢了,五六千的 历史 ,你只是解开了一层 历史 小小的面纱,怎么敢大言不惭说中国 历史 。

自从母系 社会 进入农业 社会 ,到大一统 社会 ,男人一直主导者权利政治 社会 等直到唐朝,人们思想开放了不少,直到出现 历史 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后期的做法也激怒了男权的反扑,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所以再想出现女人从事政治,做皇帝没有那个土壤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国 历史 上之所以只有一个女皇帝, 这和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多种因素有关,缺一不可。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先服侍唐太宗李世民,后跟着唐高宗李治。一步步从才人做起、到昭仪、皇后、太后,最后自立为帝,建立武周。 武则天也是中国 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尽管前面的吕雉,后来的慈禧都有皇帝之实、却最终无人敢有所突破成为女皇帝。

为什么武则天敢称帝,前面和后面的女性都不敢称帝呢?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开明的唐朝,是女性称帝的先决条件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 历史 上的一个盛世和封建 社会 的巅峰。唐朝的开明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开明的 社会 女性地位比较高,婚姻基本自由、经济地位也高 。唐朝女性甚至可以穿男士服装出门,这也凸显出唐朝女性地位在封建 社会 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唐朝对女性当官也比较开明,虽然不能做一方大员,但在皇宫里当女官也是可以的。后来的上官婉儿就掌管过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小结:开明的政治和开放的 社会 ,对女性的束缚减少了、 社会 思想也解放了。这些都为女性称帝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机遇也是个大问题

武则天进宫之后开始侍奉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不过运气不太好,李世民对其兴趣不大。武则天当了12年的才人,也未见起色。

武则天命运的转折点是: 李世民病重期间,认识了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并一见钟情。 虽然武则天按照规矩到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服孝期满之后,武则天回宫不久就生下了皇子李弘,地位一下就从才人变成了昭仪跳了好几级。唐高宗李治生性软弱、身体不好,经常头疼,所以给了武则天参与政事的机会。 如果李治像李世民一样是个雄主,估计也没武则天什么事。

小结:机遇是成就大事之人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试想如果武则天没有遇上李治,估计下半辈子也只能在感业寺空守孤灯袈裟了。

三、个人能力是关键

武则天之所以成为女皇,这 与她的个人能力和后天努力是分不开的 。武则天在对付萧淑妃和王皇后中就能看出手腕和心机了。武则天将自己的女儿闷死,嫁祸给王皇后,最终让其倒台。武则天也登上了皇后大位,这为以后的”二圣临朝“奠定了基础。

李治因为身体问题不能主持工作期间,奏折经常让武则天批改。这让武则天熟悉了政务,培养了自己的亲信。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能力,李治也不会把奏折给她批,即使批了也会出错。

小结:成大事者个人能力还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机会来了把握不住,一样没有用。

四、决心、残忍、手腕都很重要

武则天的称帝之路可谓坎坷,李治去世以后,她也就是个太后。虽然当时唐朝比较开明,但也没有开明到允许存在一个女皇帝的地步。

武则天一面积极培养自己的亲信,一面不断打击唐朝的旧臣和宗室势力。唐朝的王室们还起兵反抗过,最终被镇压下去。武则天废除了自己子孙的皇位,最终才接过帝位成为一代女皇。

小结:称帝道路凶险万分,何况是个女人,没有决心、残忍、手腕是不可能成功的。

五、武则天称帝后的贡献以及还政于李氏

武则天虽然是一个女皇帝,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很有一套。她打击门阀势力,大力发展科举、整顿吏治、严惩贪腐、发展农业、广开言路等等。当然后期宠信面首、大兴土木、任用酷吏也是被很多人诟病的。

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位,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与高宗合葬乾陵。

总结:武则天称帝有其 历史 原因、个人原因、当时环境等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成就了武则天。

前面和后面都有权倾朝野的女性,就像前面提到的吕雉和慈禧。她们为什么不称帝呢?

1、封建朝代女性地位低下。宋朝程朱理学以后,女人基本没有 社会 地位。

2、唐朝作为一个开明 社会 ,武则天称帝都困难重重,放在其他朝代早就被群起而灭之了。

3、武则天的机遇比较好,内外的干扰较少,儿子性格又弱,辅政大臣能力一般,阻力较小。

4、武则天个人能力较强,从治国理政、批改奏章就能看出来。

5、吕后不称帝是由于阻力太大,刘邦说过”异性称王都要共击之“,何况称帝。慈禧主要是思想禁锢了,清朝的思想尤其保守,还有就是当时外国列强的因素、辅政的皇室贵族太多,阻力太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为什么中国 历史 只有一个女皇帝?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中国 历史 上成为皇帝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中国 历史 上,要成为皇帝必须经历特定的程序和具备特定的形式,就如今天地方大员的履职,虽有上方任命,来到地方后,能够掌握大部分权力,但在他的官衔之前必须安上一个“代”字,需得经过地方选举通过这个程序,才能对外宣称正式履职。

历史 上中国的皇帝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呢?祭祀天地、祖庙、接受群臣拜谒。经过这一系列程序之后,哪怕第二天暴病而亡,他也是皇帝。

既然需要祭祀天地、祖庙、接受群臣拜谒,那么问题来了。祭祀天地,穿什么服饰?祭祀祖庙,祭祀谁的祖庙?接受群臣拜谒时,群臣称呼什么?采用什么规格?

历史 上的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礼仪的国度,服饰、住处、祭祀祖先等等,不同的官职均有不同。大臣有大臣的规格,天子有天子的特色,不可逾越也不可或缺,这是别尊卑分贵贱的重要标志。

尽管朝代不同,天子的服饰有所变换,但天子当然要穿天子的服饰。

天子的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这个祖庙供奉的当然只能是自己的而不能是其他人的祖先。武则天祭祀的就是武氏的祖先。起初,李氏太庙还能享有武氏太庙同等地位的祭祀,随着武则天皇位稳固,李氏太庙的地位逐渐低武氏太庙直至没落。

接受群臣拜谒时,群臣会给登基的上尊号,尊号一般都要称“某某皇帝”。武则天称帝之后,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除了尊号,新登基的皇帝还要向天下宣布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一个年号是“天授”。

皇帝死后还要有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由下一任皇帝追尊的。武则天是以皇后的身份退位过世的,她儿子不承认她是皇帝,所以她没有庙号。

细数 历史 ,武则天除了没有庙号,其他作为一个皇帝应该经历的程序她都走了一遍,应该具备的形式她都具备。所以后世才称武则天为女皇。而其他掌权的女主都没有具备修建属于自己姓氏的太庙或把自己的祖庙升级到天子的规格,没有“皇帝”的尊号,都是“某某皇后”或“皇太后”,生前或死后都不被认同为皇帝身份。

历史 上最接近女皇的宋代皇太后刘娥虽然有当女皇的心思,并且付诸行动,曾经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太庙行祭典献礼,但群臣给她上的尊号却是“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只要具备天子要素,走完了登基的程序,哪怕是杀父弑兄、篡权谋逆、哪怕在位时间短暂,他都是皇帝。前者如李世民,后者如王莽、袁世凯。但在一个男权至尊的 社会 ,女人想要称帝,何其难!如此种种,造成中国 历史 上只有一个女皇出现。

  句子翻译:所以君子可以拿合乎情理的事去欺骗他,却不可以把不合情理的事去欺骗他。

  此句出自《孟子》中的《万章上》。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

  万章上原文及译文

  一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译文:

  万章问道:“舜到田里去,向着天一边诉说,一边哭泣,为什么要这样呢?”

  孟子答道:“这是因为对父母一方面埋怨,一方面怀恋的缘故。”

  万章说:“[曾子说过]‘父母喜爱他,虽然高兴,却不因此而懈怠;父母厌恶他,虽然忧愁,却不因此而怨恨。’那么,舜怨恨父母吗?”

  孟子说:“从前长息曾经问过公明高,他说:‘舜到田里去,我是已经懂得了;他向上天诉苦哭泣,这样来对待父母,我却还不懂得是为什么。’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懂得的。’公明高的意思是,孝子的心理是不能这样满不在乎的:我尽力耕田,好好尽我做儿子的职责罢了;父母不喜爱我,叫我有什么办法呢?帝尧让他的孩子九男二女跟百官一起带着牛羊、粮食等东西到田野去为舜服务;天下的士人也有很多到舜那里去,尧也把整个天下让给了舜。舜却只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欢心就好像鳏寡孤独的人找不着依靠一般。天下的士人都喜爱他,这是谁都愿意的,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美丽的姑娘是谁都爱好的,他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消除忧愁;财富,是谁都希望获得的,富而至于占有整个天下,却不足以消除忧愁;尊贵,是谁都希望得到的,尊贵而至于做了君王,却不足以消除忧愁。大家都喜爱他、美女、财富和尊贵都不足以消除忧愁,只有得到父母的欢心才可以消除忧愁。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和儿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和儿子;做了官便讨好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内心便焦急得发烧。不过,最孝顺的人却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

  二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揜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食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

  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译文:

  万章问道:“《诗经》说过,‘娶妻怎么样?先禀告父母。’相信这句话的,应该没人能赶得上舜。但是舜却事先不向父母禀告,娶了妻子,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答道:“禀告就娶不成了。男女结婚,是人类繁衍的必由之路。如果舜事先禀告了,那么这条路在舜身上就被废止了,结果(会因为无后而将)招致父母的怨怼。所以他就不禀告了。”

  万章说:“舜不禀告父母而娶妻,这个道理我懂得了;尧给舜妻子,也不向父母说一声,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尧也知道,假设事先去说明,就嫁娶不成了。”

  万章问道:“舜的父母让舜去修缮谷仓,等舜上了房顶,就抽去梯子,舜的父亲瞽叟放火烧仓(幸而舜逃离了)。于是又让舜去淘井,(瞽叟从井里)出来,就用土填塞那口井。舜的兄弟象说:‘谋害舜都是我的功劳,牛羊分给父母,仓廪分给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弤弓归我。两位嫂嫂给我铺床叠被。’象便向舜的卧室走去,舜却坐在琴案边弹琴。象说:‘哦哟,我真想念你呀!’面有愧色。舜说:‘我想着这些臣下和百姓,你替我管理(牛羊仓廪)吧!’我不懂,舜真不知象要杀害他吗?”

  孟子答道:“为什么不知道呢?象忧愁,舜也忧愁,象高兴,舜也高兴。”

  万章问:“那么,舜的高兴是假装的吗?”

  孟子回答说:“不。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养在池塘里。那人却把鱼煮熟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于产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那人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着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情理的方法所欺骗,但难以被不合情理的诡诈所欺骗。象既然装着敬爱兄长的样子来,舜因此真诚地相信他,由衷地高兴起来,怎么是假装的呢?”

  三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风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於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译文:

  万章问道:“象每天把谋杀舜当作他的工作,等舜做了天子,却仅仅流放他,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答道:“其实是舜封象为诸侯,不过有人说是流放他罢了。”

  万章说:“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发配到崇山,把三苗之君驱逐到三危,把鲧充军到羽山,处罚了这四个大罪犯,天下便都归服了,就是因为惩罚了不仁者之故。象是最不仁的人,却把有庳国封给他。有庳国的百姓又有什么罪过呢?对别人就加以处罚,对弟弟就封以国土,难道仁人的做法就是这样吗?”

  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有所忿怒,不藏于心;有所怨恨,不留于胸,只是亲他爱他。亲他,就要使他尊贵;爱他,就要使他富有。把有庳国封给他,正是使他又富又贵。本人做了天子,弟弟还是草民,可以说是亲爱吗?”

  万章说:“请问,为什么有人说是流放呢?”

  孟子说:“象不能在他的国土上为所欲为,天子派了官吏来给他治理国家,缴纳贡税。所以有人说是流放。象难道能够暴虐地对待他的百姓吗?纵然如此,舜还是常常想见到象,象也不断地来和舜相见。(古籍上说)‘不必等到规定的朝贡的日子,平常也借政务需要来接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哉,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袛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译文:

  咸丘蒙问道:“俗话说,‘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能以他为臣,父亲不能以他为子。’舜(就是这种人)做了天子,尧便率领诸侯向北面朝见他,其父瞽瞍也向北朝见他。舜见到瞽瞍,容貌局促不安。孔子说:‘这个时候,天下非常危险啊。’不知此话是否当真。”

  孟子答道:“不,这不是君子的言语,是齐东野人的话。尧活着的时候,舜并未做天子)尧到了老年,叫舜代行天子之职罢了。《尧典》上说:‘二十八年后,尧去世了,群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年,民间也停止一切乐器演奏。’孔子说过:‘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世没有两个天子’。假若舜真在尧死以前做了天子,同时又率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便是同时有两个天子了。”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我已经领受您的教诲了。《诗经》说过,‘普天之下没有土地不是属于王的,环绕国土四周,每一个人不是王的臣民。’舜既然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民,又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北山》这首诗,不是你所说的意思,而是说作者本人勤劳国事不能奉养父母。他说:‘这些事都是天子的事啊,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做得多呢?’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 “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句话,那就会认为周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孝子孝到极点,没有超过尊敬双亲的;尊敬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奉养父母的。瞽瞍做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极点了;舜以天下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说‘永远地讲究孝道,孝道是天下的法则。’正是这个意思。《尚书》说,“舜恭敬小心地来朝见瞽瞍,态度谨慎惶恐,瞽瞍也因此真正顺理而行了。这难道是‘父亲不能以他为子’吗?”

  五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 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 而沤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 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文:

  万章问:“尧拿天下授与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

  万章问:“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与他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授与的。”

  万章问:“天授与他时,反复叮咛告诫他吗?”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问:“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是怎样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与人;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授与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但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授一这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接受了;又把舜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说:“请问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 百姓也接受了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是天接受了;叫他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很满意,这就是老百姓也接受了。天授与他,老百姓授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凭一个人的意志够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是,天下诸侯朝见天子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你这是天意。这样,舜才回到帝都,登上了天于之位。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他的了。《太誓》说过:‘上天所见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听。’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六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传於贤而传於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於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後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於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於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於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於夏,伊尹之於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到了禹的时候,道德就衰微了,天下不传给贤德的人而传给自己的儿子,有根据吗?”

  孟子答道:“没有。这话不对。天要授予贤德的人,就授予贤德的人;天要授予君主的儿子,就授予君主的儿子。从前舜把禹举荐给天,十七年后,舜去世了,服丧三年完毕,禹因为要让位予舜的儿子,自己就避到阳城去了。可是天下的百姓跟随禹,正像尧去世后人们不跟随尧的儿子却跟随舜一样。禹把益举荐给天,七年后禹去世了,服丧三年完毕,益也因为让位给禹的儿子,自己避到箕山之北去。当时朝见天子的人、打官司的人都不去益那里而去启那里,说:‘这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唱颂歌的人不歌颂益而歌颂启,说:‘这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尧的儿子丹朱不好,舜的儿子也不好。而且,舜帮助尧、禹帮助舜,经历的年岁多,施恩给百姓的时间长。启(和丹朱、舜子不同)很贤明,能够认真地承继禹的治国之道。益辅佐禹的时间短,施恩给百姓年岁少。舜与禹、(禹与)益相距时间的长短和他们儿子的好坏,都是上天的意志,不是哪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没有人叫百姓们这样做,他们竟这样做了,这就是天意;没有叫百姓们来,他们竟来了,这就是命运。以一介平民的身份竟能得到天下的,其道德必然要像舜、禹一样,而且还要有天子举荐他。所以孔子(虽然德配天地,但没有天子举荐)就不能得到天下。世代相传而得天下的,天要废弃他们,一定是像夏桀商纣那样残暴无德的。所以益、伊尹、周公(因为他们的君主不同于夏桀商纣)就得不到天下。伊尹帮助商汤统一了天下,汤去世后,儿子太丁没有继位就死了,外丙在位二年,仲壬在位四年,(太丁的儿子太甲又继承王位)。太甲搅乱了汤的法度,伊尹就把他放逐到桐邑。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的过错,感叹自己做得不对,还没离开桐邑就能以仁居心,向义改过,三年后完全听从伊尹的教诲了,又回到亳都做天子。周公不能得到天下,正像益在夏朝、伊尹在殷商一样。孔子说过:‘唐尧、虞舜以天下让贤,夏商周三代却世代传于子孙,道理是一样的。’”

  七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於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後知,使先觉觉後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伊尹本人切肉煲羹向汤要求做官’,有这事吗?”

  孟子答道:“没有,这不对。伊尹在有莘国郊野耕种,乐于尧舜之道。不合尧舜之道,不合义理的,即使以天下的财富作他的俸禄,他都不屑一顾;即使有四千匹马栓在那里,他都不看一眼。不合义理、不合尧舜之道的,一丁点也不给予别人,一丁点也不取于别人。汤曾派人礼聘他,他却安静地说:‘我干嘛要接受汤的礼物呢?我何不住在田里,在这里乐于尧舜之道?’汤几次三番派人去聘请他,不就就完全改变了态度,说:‘我与其住在田亩之中,个人在此以尧舜之道为乐,我又何不让现在的君主成为尧舜之君呢?又何不使现在的百姓做与尧舜时代的百姓呢?我何不让自己亲身看到尧舜盛世呢?上天生养下民,就是让先知先觉者使后知后觉者觉悟。我,是天生下民中的先觉者,我要用这尧舜之道唤醒这些下民。不是我使他们觉悟,又有谁能去做呢?’伊尹思考天下之民,如有一个男人或一个妇人没有沾濡到尧舜的恩泽,就像是自己亲手把他们推进山沟里一样。他就像这样把天下的重任挑在自己肩上,所以到汤那里,用讨伐夏桀,拯救万民的道理说服汤。我没有听说过让自己走歪门邪道,却去匡正别人的;何况亲做庖厨,先使自己遭受屈辱,却能匡正天下的。圣人的行为,可能各有不同,有的疏远当时的君主,有的亲近当时的君主,有的离开朝堂,有的留在朝堂,归根结底,都要使自身干干净净,不沾染肮脏的东西。我只听说过伊尹用尧舜之道要求汤,没有听说过他切肉煲羹的事。《伊训》说:‘上天的讨伐,最初是在夏桀的宫室里由他自己造成的,我只不过是在殷都亳邑开始筹谋罢了。’”

  八

  万章问曰:“或谓孔子於卫主痈疽,於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於卫主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孔子不悦於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孔子在卫国住在卫灵公宠幸的宦官痈疽家里,在齐国住在宦官瘠环家里,真有这事吗?”

  孟子说:“没有,(这种说法)不对。这是好事之徒捏造出来的。孔子在卫国,住在颜雠由家里。弥子瑕的夫人和子路的夫人是姐妹,弥子瑕对子路说:‘孔子住到我家,可得到卫国的卿大夫之位。’子路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有命运安排。’孔子依礼法而进,依道义而退,所以他说得到或得不到官位‘有命运安排’。而住到宠臣痈疽、宦官瘠环家中,这种行为就是无视礼义和命运了。孔子在鲁国和卫国不得志,又碰上了宋国的司马桓魋准备截杀他,只得改变服饰悄悄走过宋国。这时孔子正处于困厄的境地,住在司城贞子家中,做了陈侯周的臣子。我听说过,观察在朝的臣子,看他所招待的客人;观察外来的臣子,看他所寄居的主人。如果孔子真的以痈疽和瘠环为主人,那何以称得上‘孔子’呢?”

  九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於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承,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於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於天下,可传於後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把自己作价五张羊皮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替人家饲养牛,以此来向秦穆公谋求官禄。’这话可信吗?” 孟子说:“不,不是这样。这是好事之徒捏造的。百里奚是虞国人。晋人用垂棘之地出产的玉璧和屈地出产的良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那时虞国的大夫宫之奇进谏虞公,劝他不要答应借道。百里奚却不去劝阻,他知道虞国是不听劝阻的,因而离开虞国,搬到秦国,这时已经七十岁了。竟会不知道用饲养牛的方法来向秦君谋求官禄是一种恶浊行为,可以说是智慧吗?然而他能预见虞国将要灭亡,因而早早离开,又不能说没有智慧。当他在秦国被举荐出来,就知道秦穆公是位可以辅佐能有所作为的君主,因而辅佐他,能说没有智慧吗?做了秦国的卿相,能使秦君在天下享有赫赫名望,足以流传后世,不是贤者能够做到吗?卖掉自己而成全君主,乡里一个洁身自爱的人都不肯做,能说贤者肯做吗?”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第1: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一句话出自西汉宣帝时期立下的定胡碑文,整个西汉的疆域在汉宣帝时期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候,而整个西汉王朝心心念念要彻底打败的匈奴,终于在这个时候被汉朝打得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残,于是汉宣帝在北境立下了这一块定胡碑!

第2: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一句话出自曹操在赤壁之战失利之后,北方的世人都纷纷的嘲笑曹操,而曹操则是说出了,如果没有我曹操,现在的天下还不知道有几个人称王称帝,你们也配嘲笑我?而纵观历史,曹操说的没有错!

第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句话出自秦末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口中,这是一句典型的带有反抗精神的话语,表示那些所谓的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要比我们高贵吗?

第4: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这一句话出自朱元璋的自述,大致的意思就是,我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是却得到了天下,难不成天下没有人才了吗?这样的话语却是有些狂妄,但是却又是朱元璋最为真实的写照。

第5:彼可取而代之

这一句话出自项羽的口中,当时项羽看到了秦始皇出游的车架,项羽非常硬气的说了一句我可以将他取代,这也从小表面了他的志向!

第6: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句话出自汉朝将军陈汤给汉元帝的一封奏章当中,他说道,要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放在最为显著的位置,让他们明白敢侵犯我大汉的人,即使再远,也要将其诛灭!

第7: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一句话出自楚国名将项燕,在无力再阻止秦军的进攻之后,项燕悲壮的说出了这一句话,事实上,最终一语成谶!

第8: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这一句出自西汉冠军侯霍去病,当时的霍去病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汉武想要想要赏赐他府邸美妾,但是霍去病说,匈奴还没有灭亡,我怎么能够成家呢?这样的精神和情怀一直激励着无数的军人。

第9: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

这一句出自宋太祖赵匡胤,当时的赵匡胤已经率领军队扫平了各个割据势力,之上只剩下了后唐,于是他要李煜前往汴梁朝见,但是李煜不敢去,只好派出使臣求和,于是赵匡胤边说,我睡觉的旁边,怎么能够允许其他的人呢?

第10: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这一句话出自于冉闵的"杀胡令",意思大致是在我国的土地之上,只要有胡人敢拿着兵器,那就将他们斩杀,而冉闵也在北方重振了我汉家之威!

  歌颂十八大的`诗歌

 

念奴娇 党的十八大召开感赋

 

许逢寅

改革开放,问年增,多少人间喜悦。四望一舟风浪里,红旗跃进前列。井冈梭镖,雄关漫道,万岭迎风雪。神箭弓满,誓绝天狼命阙。

极目高天云封,红光四射,野火灰飞灭。深谙科学促发展,胜张民主勋业。本为生民,仁归天下,熙熙攘攘曰:大同世界,一经①同立同觉。

注:①一经,指共产主义理想

放歌十八大

 

(北京)吴坤定

筹谋大计聚群英,盛会欣逢万众腾。

理论创新源自信,蓝图描绘重民生。

镰锤指引黄金路,夙夜操劳赤子情。

待到小康宏愿展,喧天锣鼓遏行云。

注:十八大提出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祝贺党的十八大召开

 

(山东)朱恒铸

帆挂南湖启远航,凌风破浪任徜徉。

千般险过开新字,十八届临庆小康。

盛会频吹金号角,宏猷尽撰大篇章。

凯歌唱响云霄外,传颂神州万里芳。

传薪播火继明贤,砥柱中流壮海寰。

继往前途无限量,开来远略有宏篇。

披荆方解先驱泪,创业得尝硕果鲜。

后浪更推前浪进,昭昭日月大同天。

金缕曲 喜庆十八大

 

(安徽)方强

十八程碑立。看神州、普天俱庆,旗飘霞赤。阔道长桥腾龙马,迭报争先奉绩。钢花灿、金涛云集。歌舞骈阗扬主律,更京门、彩饰金秋色。迎盛会,众情炽。

丰碑十七铭奇迹。忆当初、南湖聚杰,斩荆斩棘。倒蒋驱倭风雷激,赢得中华雄屹。东风劲,腾飞何疾!继往开来宏猷展,力登攀、跻造珠峰极。观世界,孰堪敌。

沁园春 颂十八大召开

 

(安徽)蔡声和

崛起中华,屹立东方,伟大复兴。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腾飞经济,道路新型。改善民生,小康迈进,历史长河画卷呈。心头悦,切戒骄戒躁,破浪前行。

今朝盛会欣逢, ( ) 庆引领全球巨变明。秉双赢互利,共同携手;均衡普惠,万国颂称。港澳增辉,藏新日,丽,神九蛟龙撼世惊。光阴迫,继锐精图治,锦绣前程。

注:①十六大以来,中国通过自主创新,体制创新、转型创新、科技创新以发展中国智慧,创造奇迹。

祝贺党的十八大召开

 

(安徽)程大贵

几经风雨骤,星火信燎原。

锤砸阎王殿,镰开霸主田。

翻身驱黑暗,致富破篱樊。

代有人才出,筹谋国奋前。

[NextPage]

 

金秋红日丽,二九接新麾。

继往先贤业,开来众望归。

民生邦祚本,法治国增辉。

盛世频传捷,鸿图梦愿为。

六州歌头 贺十八大胜利召开

 

周自麟

中华崛起,致富更强军。边防固,休戚共,睦邦邻。构谐音。回望三三载,开门户,迎佳客,入世贸,驰高速,转经纶。隔海同胞,两岸连三地,迎来暖春。看龙凤飞天,揽月探星辰。潜海蛟龙,叩龙门。

出护航舰,联合锏,维和策,扫烟云。拉非亚,施援手,得人心。醒乾坤。遥望长怀远,行廉政,纪元新。忧天下,中国党,万方尊。当信中华赤子,旗高举,永葆纯真。让普天之下,受苦受穷人,共享温馨。

注:拉非亚,即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

喜迎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

 

周世奇

征程十八意如何?一路芳尘一路歌。

春至天开新岁月,风来人改旧山河。

神舟探秘翻云浪,航母巡洋涌碧波。

最是中枢今换届,承前启后喜祥和。

盛会京华聚一堂,和鸣紫燕绕金梁。

胸怀十亿民生志,面向千秋伟业昌。

自著文章惊四海,广求良策激三江。

神州代有才人出,以德兴邦胜汉唐。

满江红 喜迎党的十八大

 

(江苏)徐治

率土之滨,迎盛会,群龙破壁。挝战鼓,争优跨越,城乡比翼。谠论精华输脑海,灵台净化心纯洁。系黎元,遍地洒甘霖,民增益。

攻科技,传奇迹。兴经济,歌伟绩。喜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砥柱中流航舵稳,帆扬江海春潮激。十八大,又一里程碑,昆仑立。

庆中共十八大召开

 

陈莲勋

南湖一棹睡狮惊,星火燎原万里明。

高举镰锤兴伟业,尽除污秽创清平。

蛟龙探海歌奔放,神九巡天血沸腾。

十亿人民精卫志,乾坤再造启新征。

满江红 红旗颂

 

周君如

一叶方舟,承壮志,踏浪远征。镰锤舞,赤旗猎猎,唤起工农。血雨腥风持久战,文韬武略斗残凶。帝制摧,创紫气中华,世界惊。

十八届,青史证。谋发展,党旗擎。看九州今日,盛世昌隆。燕舞莺歌黎庶乐,国强民富社稷宁。展未来,鼙鼓竞扬帆,再建功。

热烈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安徽)苏自宽

一自南湖劈浪行,丰碑十八记征程。

恩承四代清廉政,德让群贤誉美名。

相马辰年夸伯乐,居官龙岁竟豪英。

待当盛会召开日,万国声波颂北京。

五代中央领导新,长征接力有来人。

九尊玉柱擎天宇,满座金星拱北辰。

华岳乔松增气象,名棠甘雨老经纶。

小康建设添清景,赤县从教大化纯。

前几日看到一张明朝地图,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哪个明吹效仿常凯申在为大明朝地图开疆。 网络,作者不详 如果此图为真,大明东抵白令海峡,就差发现新大陆,西抵中亚,北接北冰洋,南拥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出海口,我大明真是如日中天,天下无敌啊。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台词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台词 出于好奇我随手搜了一下相关资料,忽然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这幅地图居然还有那么一点依据。 关于明代疆域的问题,微博上曾引发过一次历史爱好者的争(si)议(bi),我个人对此并不专业,无法为孰对孰错下定论,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明朝的这段少为人知的冷历史。 羁縻(jī mí)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 ”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引申为笼络控制。实行羁縻政策的地区名义上从属朝廷,实际由当地原住民首领自行统治。 羁縻统治模式从汉朝起,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这一模式之所以这么有市场,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四方蛮夷理应向我天朝上国称臣。 这一统治模式下,原住民地区政治结构保持不变,形式上臣服于中央朝廷,获得朝廷册封,实际上仍保持自治,甚至背地里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杀进中原。因此,羁縻统治往往极不稳定,无法长期保持,加之中原农耕文明对无法耕作的「 ”蛮荒之地”不善经营,维持统治对中央朝廷实际上构成了经济负担。 洪武朝至永乐朝时期,明王朝的实力逐渐增强,在羁縻统治思想的指导下,王朝的统治者对周边民族的政权展开了收拢和册封,先后置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关西八卫、奴儿干都司、三宣六慰、交趾布政司、旧港宣慰司等机构。 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 太长不看版: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位于今 、青海、四川康区,朝廷册封当地 僧俗首领担任官员,明朝管辖该地区276年 朵甘都司是明朝在今 、四川康区,青海等地区设置的军事管辖区,乌思藏都司是明朝在今 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锡金、不丹的部分地区设置的军事管辖区,明朝沿用该地区原有行政机构,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官员,受册封者定期朝贡,明朝则给予丰厚回赐。 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辖区,图源:知乎ID 宁南左侯 明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相比其他地区更为稳定,自1368年明朝建立至1644年李自成进京明朝灭亡,一直保持着对朵甘、乌斯藏地区的管辖,中央 与地方各部族的关系相对融洽。 关西八卫 太长不看版:关西八卫位于今新疆一带,朝廷册封当地蒙古贵族首领担任官员,共管辖100年左右 关西八卫指明代在嘉峪关以西,今新疆地区设置的八个卫所(军事管辖机构),即哈密卫、赤斤蒙古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罕东左卫、沙州卫。八个卫所的首领皆为投降的蒙古贵族,各卫蒙古部族保持自治,明 派遣军队及文官协助各卫所驻防。 关西八卫地图,图源:WIKI 这一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定,政治及军事时常受到西域各部的骚扰,随着吐鲁番汗国的崛起和明朝国力的衰落,各卫所或投降或战败,最终于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军队全部撤回嘉峪关以内,彻底放弃了关西八卫。 奴儿干都司 太长不看版:奴儿干都司位于今外东北一带(俄罗斯远东地区),朝廷册封当地蒙古、女真贵族首领担任官员,共管辖25年左右 奴儿干都司为明朝前期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治所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受封者为元朝将军旧部,基本保持原有政治结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官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世袭,明 在此不予驻军。该机构于1409年建立,1434年废弃,共持续25年,统治期间,明朝廷代表亦失哈共十次前往奴儿干,并修寺立碑,今有永宁寺碑存于海参崴博物馆。 网络,图源不详,准确性不详 三宣六慰 太长不看版:三宣六慰位于今云南,缅甸,老挝,泰国一带,朝廷册封当地土司贵族首领担任官员,共管辖一百余年 三宣六慰中的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是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是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统称。其范围包括中国国内的云南西南地区,还有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等地。 三宣六慰先后于洪武至永乐年间设置,最终于1446年正式形成三宣六慰的政治局面,以册封当地土司领主的形式实行管辖,明 在此地不驻兵。 网络,作者不详,准确性不详 1550年,缅甸东吁王朝莽应龙即位,逐步统一缅甸全境,不断进攻明属土司。至1566年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万历初年,又攻占了木邦、蛮莫、陇川、孟养等司,至此「 ”三宣六慰”全部落入东吁手中。明朝出兵反击,收复了部分失地,并加强了边区的防守。除云南境内的车里外的六慰都已为东吁所有。 交趾布政司 太长不看版:交趾布政司位于今越南一带,明 管辖该地20年 越南陈朝受明朝册封,双方属于宗藩关系。但永乐年间,陈朝被权臣篡权,越南改为胡朝。明朝随即出兵于永乐五年(1407年)攻灭越南胡朝,之后应当地官吏要求,明朝在越南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称交趾布政司,推行与内地相同的管理方式,下设十五府、卅六州、两百余县,统制范围大致为现在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 图源:WIKI 交趾布政司建立后,当地起事不断,最终明朝军队战败于黎利建立的后黎朝,1427年,明军撤出越南,1428年废止交趾布政司建制,明朝共统治越南20年。 旧港宣慰司 太长不看版:额…这个还是看一下吧,比较荒诞 说:「 ”旧港宣慰司为明代行政建置,大明朝时期是中国领土一部分。 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是大明当时驻西洋(永乐年间的称谓)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 这个机构……我个人认为属实有点扯了,所以查了一下《明史》。 该词条配图,实为三佛齐国地图 主要记载旧港宣慰司的是《明史·第三百二十四卷》,这一卷的题目叫做《外国·五》,题目就写的很清楚了这是外国。 四年,旧港头目陈祖义遣子士良,道明遣从子观政并来朝。祖义,亦广东人,虽朝贡,而为盗海上,贡使往来者苦之。五年,郑和自西洋还,遣人招谕之。祖义诈降,潜谋邀劫。有施进者,告于和。祖义来袭被擒,献于朝,伏诛。时进卿适遣婿丘彦诚朝贡,命设旧港宣慰司,以进卿为使,锡诰印及冠带。自是,屡入贡。然进卿虽受朝命,犹服属爪哇,其地狭小,非故时三佛齐也。二十二年,进卿子济孙告父讣,乞嗣职,许之。洪熙元年遣使入贡,诉旧印为火毁,帝命重给。其后,朝贡渐稀。 其中提及这一机构的就只有这一段,大意是指郑和下西洋时顺便抓了个海盗,协助郑和的告密者有功,于是受封为旧港宣慰司。且有一句说明「 ”然进卿虽受朝命,犹服属爪哇”,说明该地当时实际属于爪哇国。这里我不得不佩服一下作者的YY能力了,有兴趣的朋友请移步:旧港宣慰司。 那么明朝极盛时期实际控制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目前众说纷纭,我这里附上一张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地图吧。 图源:新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欧洲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即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在这期间中国处于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十国,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朝初期。

1、三国两晋南北朝

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2、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

3、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4、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5、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6、明朝

明朝(1368年 [1]  ―1644年 [2]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扩展资料:

”黑暗的中世纪“,这是西方人对他们历史,对其中约1000年历史时期的评价。而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是中国人对自己3000年历史的评价。一个是黑暗,一个是灿烂辉煌,很显然西方人对自己历史的评价更低,因为它采用了更苛刻的标准。

中世纪被评价为黑暗的一个主要的指标,就在于宗教裁判所杀了一些人。据统计,在1000年的黑暗时期里,宗教裁判所大概处死了几千人。其中,大部分是神职人员,因为他不符合教会的规范,可能其中真的是做了一些欺男霸女的事,神职人员性侵案件现代社会都是不少的。而处死的科学家、学者,可能也就几十个。

参考资料:

-中世纪

一代名君唐太宗

出身贵族世家的青年闯将

唐太宗即李世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谥号为“文皇帝”,但后人称呼最多的是“唐太宗”,有时也称“文皇帝”。“世民”的含义是“济世安民”。

从公元599年1月(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出生到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去世,唐太宗终年仅五十岁,他是一个在隋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成熟早、功绩高、寿命也短的封建名君,受到历代帝王将相和百姓的推崇与赞美。

李氏家族是关陇贵族集团之一,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这是最高武官。后来因辅佐北周代替西魏有功,被封为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也任北周的柱国大将军,父亲李渊还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

母亲窦氏,聪明而善于书法,模仿父亲李渊的笔迹,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李世民兄弟四人,哥哥建成,弟弟玄霸、元吉和智云,玄霸幼年早亡,智云在太原起兵后被隋朝官吏杀死,年仅十四岁。

李世民十六岁时和十三岁的长孙氏结婚,这就是后来贤明的长孙皇后。少年时期的李世民虽然也读书,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练武。

在十八岁时,李世民应募参军,当时隋炀帝被围在雁门,就在这次解围战中李世民初露过人的军事才华。

公元615年(隋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巡查北方要塞时,突遭突厥始毕可汗几十万骑兵袭击,雁门一带四十一座城失陷三十九座,隋炀帝困守雁门城内,将求救的诏书捆在木板上放进南流的汾水中,命令各地募兵救援。李世民就在这时应募入伍,隶属屯卫将军云定兴部下。李世民向云定兴献出疑兵之计:“始毕胆敢领兵围困天子,一定是估计到我们仓促应战无法增援解围,我们应当在白天遍设旌旗几十里,在夜里则擂鼓相应,敌人必定会以为大量救兵已到,便会望风而逃。如若不然,现在敌众我寡,万一敌军倾巢出击,我们就难以支撑了。”

云定兴立即依计行事,突厥人果然中计,匆忙引兵退去。

在太原随父亲李渊起兵后,李世民和李建成领兵首战西河郡,西河郡在太原的西南面,是以后进兵长安的必经之路。兄弟二人治军严明,长驱直入,攻下西河并生俘郡丞贪官高德儒,李世民怒斥道:“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然后将其斩首。西河首战大捷,李世民兄弟往返只用了九天,李渊迎接凯旋而来的两个儿子时兴奋地说:“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此后,在南下攻霍邑时,李世民又哭劝父亲放弃回撤太原的打算,下决心攻占霍邑,取得骑兵战胜步兵的胜利。当时,李渊留李元吉守太原,自己率李建成和李世民等将士三万人南进到贾胡堡,离霍邑五十里。霍邑有隋兵两万固守,这时李渊粮草将尽,又逢阴雨连绵,背后则传来突厥将要趁虚袭击太原的消息,李渊决定先回太原从长计议。李世民则分析形势,说守军并不可怕,应攻下后直捣咸阳号令天下,才能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与优势。

李渊听不进李世民的意见,下令班师。李世民急切之下放声大哭,帐中的李渊听到了,出来问他,李世民说:“现在我们起兵是正义之师,前进则战无不胜,后退必将溃散。溃散在前,敌人乘虚攻击于后,兵败身亡再所难免,所以如此悲痛而哭泣。”

李渊终于醒悟,下令追回已经回撤的军队。不久,粮草也运到了,李渊父子领兵直捣霍邑。李世民和李建成各领几千精骑兵去挑战。守将贸然出城迎战,先被骑兵挫败,后又被骑兵截断退路,受到夹击的守军很快溃散,霍邑终于落入李渊父子之手。

在围攻关中门户河东时久攻不克,李世民主张先入关直取长安,长安一下则河东不战自降。李渊采纳了他的意见,兵分两路,一路取长安,一路继续围困河东。果然在长安攻陷之后,河东守将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

统一天下,无人匹敌的赫赫战功

公元618年(隋大业十四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定年号为武德,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哥哥被立为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唐朝的建立并不等于全国的统一,事实上当时正是各派军事势力分裂与混战的高峰期。如果说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之前的战功还不十分显著的话,那建立唐朝之后统一全国的军功则无人能与其匹敌,也正因为有了如此的赫赫战功,李世民才有了要帝位的强烈愿望,才导致哥哥建成的嫉妒与谋害,才有了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

李渊在称帝之后就不便于亲征了,而建成也要在长安辅佐父亲处理政务,这样,平定各方势力统一全国便成了李世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十来岁的李世民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前后用了十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统一战争任务。

唐太宗的统一战争包括三部分,一是平定薛举父子,二是击溃刘武周,三是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

在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十二月,金城郡富豪薛举率领十万军队进犯渭水,攻打扶风,和李渊争夺关中。李渊命李世民为帅与薛举战于扶风,斩首万余人,大胜薛举,将唐的势力扩充到了陇右一带,进一步稳定了关中的局势。第二年的六月,李渊又封李世民为西讨元帅,继续讨伐薛举。七月,和薛举战于泾州,因为当时李世民正患疟疾,在军中养病,而属将急于决战。由于战争准备不足,被薛举偷袭,结果大败而归。八月,薛举死后,其子薛仁杲(音高)领兵进犯。李世民继续出征,他先固守六十天,不准部下迎战,还下令:“敢言战者斩!”这主要是为了使自己的军队士气得到恢复,同时也挫敌锐气。等时机成熟时,李世民便命令属将先诱敌深入,然后全军出动聚歼。浅水原这一战,大破敌军,结果薛仁杲投降,陇右地区宣告平定。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大举南下,攻打并州,就是太原地区。并州的总管李元吉支持不住,逃回了长安。致使晋州等地也失守,关中地区震动。李渊想放弃河东的这个地区,遭到李世民等人的反对,他认为河东是富庶之地,也是京城的重要依托,还是起兵之地,所以不能放弃,他愿意领兵夺回来。李渊便命李世民领兵出征,十一月,李世民趁黄河结冰的机会顺利渡河,然后用“坚壁挫锐”的战术来和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对峙。李世民坚守不出,挫敌锐气,待机而动,因为他知道敌军深入,必定会粮草不济。次年的二月,在宋金刚军粮草缺乏时破敌于介休城,刘武周也放弃太原北逃。至此,关中的东北部也宣告稳定。

618年(大业十四年)五月,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后,守将拥立越王杨侗称帝,改元皇泰。619年(武德二年)四月,王世充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郑,割据关东地区。第二年七月,李世民进军洛阳,开始平定王世充。

从这年的八月完成对洛阳的包围,到下一年的二月,虽然经常昼夜攻城,但终因洛阳城坚固而无法取胜。将士思归心情迫切,李世民却坚定意志,鼓励将士说:“这次我们领重兵而来,应当一劳永逸,东边各州已经望风而降,只剩下了洛阳一座孤城,从现在形势来看很难再坚守多长时间了,大功马上就要告成,你们为什么又要放弃无功而返呢?”在李世民的坚持下,众将表示随他决战到底。

此次决战,李世民总是身先士卒,有一次,他带五百骑兵巡视前方地形,结果被敌人骑兵包围。敌将单雄信挺槊直取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而出,将单雄信刺落马下,掩护李世民突出了重围。

此后,便是有名的虎牢之战。

在王世充被围将败的紧要关头,河北的窦建德领兵十万,号称三十万,为救王世充而大举南下。当时窦建德自称夏王,占据河北和山东。他开始也不愿意相救,坐观龙虎相斗。后来看到王世充处于下风即将被歼,便听从了部下刘彬的建议,出兵相救,以免在王世充灭亡之后,自己也一样力单势孤,难逃厄运。

窦建德开始时写信给李世民,要他退到潼关,讲和修好。李世民断然拒绝,开始部署如何对付窦建德。

李世民的部下分为两派意见,以薛收为主的一派认为,王世充现在只缺粮草,万一得到接济,战争的胜败就很难预料了。应该在围困洛阳的同时,由秦王李世民亲自领精锐骑兵抢占虎牢关。在击败窦建德之后,王世充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屈突通等将领却反对,他们认为去虎牢关会腹背受敌,应该先退守新安,再寻机而战。

李世民最后说:“王世充粮草已将用尽,内外离心,我们就应当坐收余利,不必劳师动众去攻击。而窦建德则将士骄横兵卒懒惰,我们必须进占虎牢,扼守险要之地。窦建德如果要和我交锋决战,一定能一战取胜,如果他们畏缩不战,那么王世充十日之内必然溃败。假若现在不速战速决,让窦建德占据虎牢,那刚归降的各城就又无法守卫,我军就很难再有现在的良机取胜了。”

李世民最终还是采纳了薛收的意见,他命令屈突通和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自己则率领精锐骑兵三千五百火速奔袭虎牢,历史上有名的虎牢之战正式开始了。

620年(武德三年)的三月,李世民领兵到达了虎牢关,他亲自东进二十里侦察敌情,窦建德无法进军,只好就地筑垒固守。四月,窦建德军队几次作战失利,将士思归心理日益加重,军心开始涣散,而运粮道又遭到了突袭,大将张青也被俘。这时,部下建议,渡河攻打怀州,再向西穿越太行山,趁虚攻占上党,然后再南下,占据河东的广大地区,不但能占疆土补充兵力,还能威胁关中,从而迫使李世民退兵自救,洛阳之围不攻自破。但窦建德一心想找李世民决战,根本听不进去,反而说这是书生之见。

五月一日,李世民渡河,在黄河北岸牧马,并留下战马千匹,给窦建德一种粮草已尽的假象,他本人则在晚上返回虎牢。

第二天早晨,窦建德果然中计,觉得李世民有机可乘,他全军出动,排兵二十里击鼓而进,想用气势吓倒唐军。李世民登高观望,然后对部将说:“窦建德过险关鼓噪而进,这是毫无纪律 ,临城而列阵,是在轻视我军。我们如果按兵不动,他们的勇气必然渐渐衰退,列阵久了将士就会饥饿疲劳,不攻自退,等那时我们再乘势追击,将战无不胜。”果然不出所料,到了中午,窦建德的军队因为没有开战,士卒又饥又渴,开始争着喝水,很多人坐在地上,没有了开始时的阵形,一副败相。

李世民看时机已到,便下令攻击,此前已将战马悄悄赶回,军令一下,全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军,窦建德大败,自己也中了枪伤,后退途中被唐军俘虏。

窦建德一败,洛阳的王世充成了惊弓之鸟,想突围又遭到众将的反对,只好开城投降。

窦建德被押送到长安之后,李渊将他处死,结果使他的部将又起兵叛乱,刘黑闼(音踏)恢复了窦建德原有的地区,李世民又领兵将其击溃,不久,刘黑闼又起兵,被李建成击败,后来刘黑闼被杀害。窦建德的势力才最后平定。

李世民指挥作战有他的一套谋略,后人给他总结了一些经验,从这些经验里可以看出他过人的军事才华,唐太宗是一个很突出的军事战略家和指挥家。

第一, 坚壁挫锐,这是杜佑在《通典》中为他总结出来的。在浅水原一战,就用这种战术挫败了刘武周。内容主要是坚壁对垒,搞持久战,拖住敌军,然后寻机歼敌。

第二, 是准确利用骑兵,在敌后反击。在两军相持的时候,由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特别是在敌人败退时,用骑兵火速追击,力求全歼,不给敌人喘息休整的机会。在虎牢之战中,大战正酣时,李世民率领秦叔宝等大将在敌阵后突然猛攻,高举旗帜来回冲杀,窦建德军一见,立刻溃不成军。

第三, 勇追穷寇。在追击宋金刚军时,李世民日夜行军二百里,将士疲惫不堪,连总管刘弘基也劝阻休整之后再追击,李世民却说:“乘胜逐之,破竹之义也。”接着继续追击,又大破敌军。如果自己休整,就等于给了敌军逃跑的时间,给以后攻城留下后患。

第四, 亲自侦察,部署作战计划。李世民每次作战都要亲自到前沿侦察,深入到敌营附近,获取真实的情报。有一次,李世民被王世充的骑兵包围,等突围回来时,尘土蒙了一脸,连卫兵都认不出他来了,正想阻止,李世民将甲胄脱了下来,这才认清是谁。和窦建德决战时所使用的牧马之计便是在实地侦察之后部署的计划。

其他方面的经验也有很多,特别是作战时身先士卒,休息时与将士同吃同行,同甘共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对于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在追击宋金刚军夜宿时,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甲胄也有三天没有解了。将士都很疲劳饥饿,但当时只有一只羊,李世民和将士们同吃,这时将士感恩不已,在追击时个个争先。

玄武门之变夺帝位

唐太宗的即位是通过兵变得到的,而且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但从古至今极少有人对此指责他,主要是因为他在这场帝位争夺战中并没有用残忍的手段去加害对方,而是到最后才被迫自卫的。虽然如此,但亲兄弟之间这样的结局总让人有些心寸芥蒂,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历史就是有这种过多的血腥味儿,无毒不丈夫,用这句话形容帝王位置的血腥争夺战看来还是比较准确的。

由于唐太宗统一全国的赫赫战功,使其在朝野上下的威信日增,高祖李渊也给了他相当重的权力,他的官职是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之首,因为唐朝没有宰相和丞相这种官职,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视同宰相,再加上用其他名称如“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来参加政事会议行使宰相权力的人还有不少,但唐太宗的权力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正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尚书令的职务,所以在唐太宗正式做了皇帝之后,就没有人敢担任这个职务了,最后就将尚书令取消,尚书省的长官由左仆射来担任,右仆射为副职。

唐太宗除了官职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军队,他的哥哥即太子李建成和他一样都有自己的亲兵卫队,加上一些大臣分成两派,分别归入太子集团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集团。中国古代社会在继承方面只在代表家族的家长权方面实行了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制,至于特殊的王位和帝位继承历来都是儿子们竞争,虽然有时候也按照嫡长子继承的传统立太子,但经常发生的废太子事件使得这个传统没有产生稳固的制度。在这方面唐太宗和哥哥太子李建成的争夺最为典型。等到了清朝,就有了在位的皇帝秘密指定继承人并写成诏书藏起来,等去世后再当众打开宣读,所以清朝就避免了为了地位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局面发生,而且这样也保证了有才干的儿子做皇帝,以便使江山长治久安。

在玄武门之变以前,李建成和李元吉便多次想除掉李世民。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李元吉府上,李元吉就打算趁机刺杀李世民,大概李建成觉得不好当着父亲的面做此事,所以制止了李元吉。

624年(武德七年)六月,庆州总管杨文干叛乱,牵涉到了太子李建成,李渊命李世民讨伐,还许诺在平定后立他为太子。但事后,李渊又听从李元吉和后妃的话,改了主意,这无异加剧了兄弟之间的争夺。

626年(武德九年),双方已成剑拔弩张之势。有一次,太子李建成晚上找李世民去喝酒,在酒里下了鸩毒,李世民心痛剧烈,吐了几升血,幸亏淮安王李神通将李世民送回秦王府才得救。这次谋害可能使李世民下了决心除掉对方,属臣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也表示支持。

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没有就此罢休,相反更加紧了行动。虽然收买秦王府将领的阴谋没有得逞,但在李渊的支持下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了秦王府,削弱了李世民的力量。在激烈争夺继承权的时候,恰逢突厥南侵,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得时机到来,便由李建成建议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伐突厥,李渊同意了,然后,他们就进一步提出,调秦王的部下大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等人随同出征,还要求将秦王的精兵划归李元吉统领。这很明显是想孤立李世民,然后再下手除掉。李渊也同意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商议在出兵饯行的时候,派人将李世民刺死。太子李建成的一个属官得知后,马上向李世民报告了这个机密消息,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以免后患。

六月三日,李世民向李渊报告了二人的阴谋,还趁机告发他们*乱后宫,李渊答应第二天早朝时对质,处理此事。李世民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父亲的处理上,因为先前父亲总是偏袒他们。他果断部署了行动计划。李世民去见李渊的事被倾向李建成的后宫张婕妤得知,马上派人密告李建成,但李建成认为京城守卫都是自己的人,没想到出了意外。

六月六日清晨,李世民命属将伏兵于长安宫城北门口即玄武门。李建成没有收买成李世民的将领,李世民却成功地收买了李建成的将领,玄武门守将便是被收买的李建成的属将。正因为李建成认为有自己的人在,才敢于上朝去,结果走进了死路。

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时,发觉守门的士卒不是自己的属下,便想回头。但此时李世民骑马赶来,双方发生了激战,李元吉射了三箭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却一箭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敬德领骑兵将李元吉射死。然后,尉迟敬德向李渊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造反,已经被秦王杀死,李渊只好下诏平息了两派的激战。

六月六日,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李渊传位给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弟并没有做得太过分,相反采取措施挽回一些不良影响,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生前和自己是死敌,但毕竟是兄弟,所以,李世民又主持礼葬二人,在当天,李世民在千秋殿西边宜秋门痛哭致哀,缓和了与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人的矛盾。此后,李世民又让魏征去山东宣抚,因为李建成曾结交山东窦建德的部下,而魏征又是山东人,曾经是窦建德的部属。

贞观政绩流芳千古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几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就是来源于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

一、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大度纳谏。

唐太宗在即位之后便听从了尉迟敬德的建议,这主要是如何处理原来属于太子李建成东宫集团的人,尉迟敬德说杀人过多了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因此,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因为唐太宗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使得新的中枢决策班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除了唐太宗的原来属下,还有李建成原来集团的人,在新的领导集团里,因为李建成的消失,使原来互相之间的矛盾得以消除,共同为国家筹划方略,人才的最大限度的保留是贞观之治能够出现的很重要的原因。

领导集团顺利组成之后,唐太宗又和大臣们共同总结了隋朝的灭亡教训。对于隋朝的兴亡,唐太宗是亲眼所见,有亲身体会的,在他眼里,隋朝本来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大帝国,经济实力尤其雄厚,所以隋炀帝才能有条件向西域商人炫耀,请他们来,还用上等的物质生活招待,最后还赏赐很多财物。据估计,隋朝当时储备的粮食够五十年用的,但隋炀帝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使这个庞大的实力雄厚的帝国分崩离析,自己也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为了使唐朝长治久安,唐太宗认真地总结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他总结出了三种原因。第一,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第二,生活腐化堕落,荒*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第三,战争太多,耗费国力。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的灭亡。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治理国家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官员的选拔和任用,这是唐太宗治理国家的第一出发点。在唐朝建立之初,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重武轻文的传统还没有改变,许多大臣都是行伍出身,作战时勇猛无敌,但治理国家处理政务就不再是内行了。因此唐太宗将选官的标准定在了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才干,一是德行。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唐朝的选官制度和考课制度,唐朝六品以下官吏由吏部和兵部选拔,以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辨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为基本的四个标准,除此之外,还用德、才、劳三个标准逐级次第选拔。五品以上的官吏根据政绩考核,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定。正因如此,唐朝的楷书才在历史上首屈一指,出了颜真卿这样的楷书书法家,也因为科举考试靠的内容是诗词歌赋,唐朝才有了那么多的诗人。

唐太宗选拔官吏时虽然如饥似渴,但他没有因为求贤而降低了标准,他是用才干和贤能严格衡量的。他有句名言,就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得很有道理,但后来的一些贪官污吏却以此作为自己任人唯亲高裙带关系的借口。在正确标准的衡量下,许多有才干的人被唐太宗纳入高层领导集团,这包括原来太子李建成手下的许多人,在李建成死后,东宫集团里有很多人想找机会加害唐太宗,最少也是在心理上和唐太宗处于对立地位。唐太宗却将这些人看成自己人来真诚对待,根据才干大小委任官职,从而争取了许多人为其效力,魏征的例子是最好的证明,他的直谏说明他对唐太宗是很感激的。我们现在有句话叫做“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教坏。”这原是说民间教育孩子的,是恨铁不成钢。这和魏征的进谏相比似乎不太恰当,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直言进谏说明魏征是真正的忠臣,不进谏只知道讨好皇帝的人才是历史上常出现的奸佞之臣、误国之臣、亡国之臣。

对于官吏的个人品德唐太宗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地方官吏的选拔更为严格,他认为地方官是代表国家直接管理百姓的,他们的素质高低关系到百姓对国家的态度。他下令,县令由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吏推荐,而刺史则由他亲手选派。为了选好刺史,唐太宗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将全国刺史的名字等情况让人写在了自己寝室中的屏风上面,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地记录他们的功过,作为以后考核的重要参考。另外,地方官还要在每年的年终进京述职,其政绩则由吏部全权考核,最后根据平定的等级来决定升级或降级。

除了这些选拔和考核的措施之外,唐太宗还利用了在隋朝便开始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这使选官的途径增多了,选择的范围也扩大了,为一般的读书之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比原来的推荐制度更有它的合理性。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众多新考中的人,高兴地说,天下的良才都来为我服务来啦。科举考试分两种,一是常举,定期举行,一是制举,由皇帝决定临时举行,考中后,原来有官职的人便可以升官,原来没有官职的由吏部考核之后再授予官职。后来在武则天时期,还曾经举行过武举,考步马武艺,作为武官选任的条件之一,后来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的名将郭子仪便是从武举中脱颖而出的。

同时,唐太宗又精简了机构。在隋朝时,中央的官员达二千五百人之多,李渊建立唐朝后基本上没有变动。李世民命房玄龄负责调整精简机构,最后确定官员的编制为六百四十人,提高了办事的效率,也大量地节俭了政府的开支。

为严肃地方吏治,唐太宗还依照地理形势将全国分为十道,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然后从京城的高官中选任观风俗使,巡行四方,考核地方官,以定奖惩。

唐太宗对人才的任用也很有特色,他能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而且是充分发挥其长处。对于历史上有名的房玄龄杜如晦就是一个典型,他们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用为宰相,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让他做大理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宗赏识。

有了正确严格的选官标准,加上君臣的共同努力,使贞观时期出现了众多贤良有才干的名臣。在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

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纳谏的过人气度是有直接关系的,纳谏方面他也是最突出的。他和魏征成了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君和名臣。

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至今还被我们经常引用,当时,唐太宗就将魏征的这句忠言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魏征被唐太宗重用和他的宽容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初唐太宗质问魏征:“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魏征并不求饶,反而倔强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是今天的结局。”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的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

唐太宗的大度宽容也体现在对待尉迟敬德上,原来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在620年(武德三年)他和另一员大将寻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时间不长,寻相便又叛乱,众将便疑心尉迟敬德也将要叛乱,就囚禁了他,还建议唐太宗杀掉他。唐太宗却说:“他如果要叛乱,难道还会落在寻相的后边吗?”然后就放了尉迟敬德,安慰道:“大丈夫以意气相许,请不要将这点小误会放在心上,我绝不会听信旁人之言加害忠良勇士的。”尉迟敬德深受感动,以后为唐太宗屡建奇功。

为了鼓励大臣进谏,唐太宗还有 一句名言:“直言鲠议,致

1 “整个世界”用古文怎么说啊

1、四海

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出自:《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皇帝倾国来救敬瑭之急,四海之人,皆服皇帝信义。」

释义:皇帝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帮助敬瑭渡过难关,天下所有的人都信服皇帝的信义。

2、九州

我国古代分天下为九个行政区,称为「九州」。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分别。一般乃指《周礼》九州,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出自: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3、华夏

中国的古称;古代汉族的自称。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近闻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释义:最近听说云长擒拿于禁,斩杀庞德,真是威震整个天下。

4、宇内

释义:即天下

包举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释义:统括天下。

5、天下

释义:四海之内,全中国。

天下,是东亚民族对宇宙的专有概念。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过,也有不同的用法,用来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天下。是语境可以不断扩展的词。天下之概念,伴随一定的秩序原理,就像自己的欲望广阔无边的宇宙观。

2 怎么用文言文或者古诗形容世界大

1、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释义: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2、宋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释义: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3、汉 无名氏《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释义: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4、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释义: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5、唐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释义: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3 每个人都想去的美好世界请用文言文翻译,最好说出典故,意思相近

译成古文就是:普天之下,人皆向往,莫过于世外桃源这里有两个典故:普天之下,这一词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原文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外桃源,这一词出自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其中普天之下并不一定是明显的典故,可以看作词语的使用世外桃源一词就算是标准的典故了。

4 包犠氏之王天下的文言文我要的是大学《古代汉语》中的第一篇课文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其后诸侯力政,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孝宣皇帝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时,徵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秦隶书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鲁共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於世诸生竞逐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於史籀鄙夫俗儒,翫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恉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其迷误不谕,岂不悖哉!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 凿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矣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喻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盖阙如也全文翻译往古的时侯,伏牺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这就是说,仓颉创造文字是为了宣扬教令、倡导风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君王运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泽,而臣民应以立德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捞取爵禄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为「字」,是说它来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写在竹简、丝帛上,叫做「书」「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长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