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游戏攻略08

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第1张

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导读: 1、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2、翻译文言文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什么意思/4、求关于嵇康的故事5、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是什么《广陵散》的来历: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
  • 1、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 2、翻译文言文
  • 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什么意思/
  • 4、求关于嵇康的故事
  • 5、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是什么

《广陵散》的来历: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者,叙事曲也。昔战国时,聂政之父为韩王铸剑,因误期被杀。聂政成年,誓报父仇,故入宫行刺,未遂而出逃。后于山中遇仙人授予琴艺。政不欲连累家人,漆面而变其形,吞炭而变其声,学习七年,欲往行刺。然路遇其妻,识得其齿。故政以石击碎牙齿,复学三年,而琴艺精绝。而后鼓琴于阙下,路人皆惊其艺。韩王闻之,招其入宫鼓琴。政藏剑于琴内,入于宫中,于鼓琴时刺死韩王,而欲不露身份,遂自剥面皮而自尽。宫廷欲知其身份,故曝尸于市,悬赏识者。政姊闻之,念政为父报仇,已舍其身,自复何惜己之性命,使弟之名埋没,遂往相认,述政为父报仇之事,扬聂政之名,而后自尽。《广陵散》曲,即述此聂政刺韩王之事也。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嵇康,是条盘踞着的龙,不能让他腾起。你不用担心天下(不在你的掌握中),只有嵇康必须顾虑罢了。”卧龙,睡着的龙,引申为蛰伏的英雄。钟会是把嵇康和刘备等同了。起,起飞,引申为有作为。即革命要扼杀在摇篮中。公,对上级或长辈的尊称。忧,担忧。顾,考虑。以……为,把……当作。虑,顾虑。耳,罢了。

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

嵇康和吕安言论放荡(不需要翻译吧),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这是作帝王的不应宽容的。非,以……为非。毁,毁谤。典,可能指儒家经典,也可能是指《五典》,这里引申的是传统道德方面。谟,谋,臣下为君主就国家大事进行策划谋议的文件,引申为政策性文件。帝王所不宜容,……钟会不愧是第一幕僚,帝王不宜容这样的话都可以直接说了……

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应当乘这个机会铲除掉他们。因,乘机。衅,过失。也就是说嵇康他们利用舆论造势已久,早晚是要起兵闹事的,应该乘现在还没有酿成大患,他们有了小的过失的时候就把他们以这个名义铲除掉。来使风俗淳正。”淳,使风俗淳,淳正,几人们没那么多离经叛道的想法。司马昭亲昵听信了钟会的话,就把那两人都杀了。道德既,已经,……之后。昵,亲昵。即司马昭相信钟会是因为,亲信他,所以听了他的片面之词。并,一起。害,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千字文[作者]周兴嗣。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扩展资料:

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49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此篇《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继周兴嗣版千字文之后,还相继出现了《续千字文》、《叙古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的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著名的有智永和尚、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也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

参考资料:

-千字文

1、狂放任性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嵇康年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向秀曾叙述其与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钟会陷害嵇康时,给其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2、鄙视权贵

钟会身出名门,是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但是嵇康拒绝与其交往。但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敬佩有加。

《世说新语》记载: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对此记恨在心。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曹氏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3、隐于竹林

嵇康回归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谊。《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晋书·嵇康传》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他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的精神特质的体现。

4、仗义执言

本来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但这两兄弟突然间闹出了一场震惊远近的大官司。吕巽见弟媳徐氏貌美,乘吕安不在,指使其妻用酒把弟媳灌醉,将其奸污。

事发后,吕安欲诉之于官。吕巽急忙请嵇康从中调停。嵇康因与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遂应吕巽之请,出面调停,把这件事情按了下来。

可是,事后吕巽却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说吕安不孝顺,竟然敢挝母亲之面。有口难辩的吕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贵的朋友嵇康。

嵇康拍案而起。嵇康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骂吕巽一顿。他想通过绝交来表白自身的好恶,他也想通过绝交来论证朋友的含义。吕安入狱后,为了说明真相,自然要涉及嵇康调停之事,嵇康也因此被投入监狱。

5、嵇绍不孤

嵇康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一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嵇康死后,山涛对待嵇康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山涛没有辜负嵇康的重托,一直把嵇康的儿子养大成才。这就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

1、在东汉的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聂政的父亲奉命为韩王铸剑,不过过了交工的日期,宝剑还没有铸造好,生性残暴的韩王就怒而杀了聂政的父亲。此时,聂政还没出生,等他出生长大后,立下誓言要为父亲报仇,有一次,他在山中遇到了一位神仙,这个神仙知道他的境遇之后,就教他奏琴和易容术。学成之后,聂政就到了韩国的闹市之中弹琴,所有人都忍不住停下来欣赏聆听。

2、韩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好奇,于是就让人把聂政带到王宫里去为他弹奏,弹到一半时,聂政趁众人都听得入迷,于是拿出藏匿在琴盒中的宝剑,刺杀了韩王,终于为父亲报了仇。刺杀成功后的聂政被人围住,没有逃脱,他死后尸体被扔在闹市之中,没有人敢认领。只有听说自己儿子已死的母亲,来聂政的尸体前,痛哭不已,不久后也因为伤心过度去世了。

3、不过,西汉的史记中,故事跟这个就大为不同了。聂政也不是什么铸剑师的遗腹子,而只不过是一个屠夫而已,因为受到韩国丞相的恩情,就答应帮他去刺杀丞相的政敌,所以刺杀的也不是韩王。聂政在临死之前,划花自己的脸,又自戳双目,为了就是不连累丞相。他的尸首被抛弃在闹市中,是他的姐姐不远千里,来到韩国的都城为他收敛,悲伤过度而去世的是他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