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阴险狡诈之人?

游戏攻略012

鬼谷子是阴险狡诈之人?,第1张

鬼谷子是阴险狡诈之人?
导读:鬼谷子是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多有争论。目前市面上的舆论调调,多认为鬼谷子是阴险狡诈之人,教别人如何使诈。真的是这样吗?吃瓜群体别再被别人骗了,现在,我们不要听别人胡说八道,来听听鬼谷子本人怎么说。 常言道,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

鬼谷子是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多有争论。目前市面上的舆论调调,多认为鬼谷子是阴险狡诈之人,教别人如何使诈。真的是这样吗?吃瓜群体别再被别人骗了,现在,我们不要听别人胡说八道,来听听鬼谷子本人怎么说。

常言道,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我们要判断一个人,可以从他写的文字入手。通过文字,去感受其背后的用意,他真正想要表达什么。文字是心之象,文字是内心情智的外现。

《鬼谷子》开篇第一句:“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稽古不是很多人理解的考古稽查古代的事,而是根据上古典籍所记载的道术。从开篇这两个字就知道,鬼谷子的道术,是上古圣人所传承下来的。

接下来,鬼谷子用的词是“圣人”,而不是“小人”。如果《鬼谷子》真的是本狡诈之书,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小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诈。”然后后面就展开一系列的小人该如何来谋私诈利的小术。

事实并不是。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同天合道,掌握了天地间的道术,知道怎么体道御世,怎么才能替天管理好这个天下。圣人以道治天下,而百姓对道去是日用而不知,所以圣人为众生之先。

对于天下来说,圣人的最高道术,就是用来管理天下的道术。管理天下,这得操多大的心?你试试去管理一个1000人的公司看看?这里面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早就把你给淹没了。而鬼谷子的智慧,则是凌驾于这些小聪明之上的大智慧,是有着天下胸怀的圣智之术。

紧接着后面的一段话: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这段话就解释了,圣人要做到为众生之先,具体应该怎么​做?怎么样才能做到为天地万物守造化之门。怎么才能在变化无穷的天地之间,掌握阴阳之根本道术,以阴阳之道管理人,管理万物,让天下​万物生生不息。

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心智,这样的一种使命,是一个奸诈小人所能具备的​?什么是小人,小人只为一己之私而活,​故为小人。什么是大人,大人乃为天下之人而谋幸福之人,这样的人,才是大人​。

在《抵巇》篇中,​鬼谷子分析了当时的春秋战国的天下形势以及​圣人的应对之策:

“天下纷错,士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

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在这么一个天下大乱,人头翻滚,血亲反目成仇的乱世,只要战争不结束,百姓就惶恐度日,命不保夕​。这时候,作为圣人,他就要挺身而出,为“天下”这个病人治病救人,让天下恢复健康​和平的状态。

为什么圣人一定要出来救世?下面鬼谷子又给出了答案:“圣人者,天地之使也​。”因为圣人是天地的使者,他有义务完成上天交给他的任务​。什么任务?那就是天下太平​。天道好生,生生不息​,天长地久就是天地之大道。

事实上,《鬼谷子》整本书的道术智慧,都是围绕着如何​“管理天下”而展开的。所谓的智与谋都只是手段而已,其目的是让天下复归于朴,复归于平与和,复归于​长与久。

其实我们分析一下,苏秦和张仪的合纵连横之策,​是很有内涵的。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都只是作为手段,那么其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苏秦的合纵,合纵弱以制一强,六国联合以对抗独强的秦国,这样从整个天下的角度分析,天下的各方力量趋于平衡状态。因为力量上不足以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各方都不能也不敢轻易的发起强有力的灭国之战,所以天下​势力均衡,也就是天下太平。

事实也是这样,六国合纵,秦军被压制的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这十五年,就是一个平衡和平的状态​。​万物都得以休养生息。如果能够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也不是不可以​。

但天道规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合纵的策略无法持续,当内部某些力量开始有自己的小心思,开始动摇,联盟有可能就会瞬间崩溃瓦解。而连横之策,就是瓦解合纵之策的​利剑。

只见张仪以连横之策,拉一强以攻众弱,一一瓦解各国间的联盟,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最后使天下归于一统。只有天下统一,才是真正能够长治久安开万世太平的​基础。

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之策,无论哪一种,它们的目的,都是让天下免于刀兵之祸,结束天下不断杀伐的病狂状态。

其实春秋战国与我们现在的世界格局,十分相似​。春秋时期起码有二三百个大小国家,仅楚国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就消灭了​一百多个小国。现在世界也有两百多个国家​。

前面美苏争霸,争当天下霸主。东方阵营的联盟,第三世界的联盟,与西方资本国联盟,就是合纵对合纵嘛,其本质其原理都是一样​。天下万物皆是同构的,只是其视角​有大小。

现在天下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众多的合纵联盟已经瓦解,我们中国又​将重回世界之巅。接下来的最佳之策,当然是连横之策。如果中国再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下一步,不用说,就是统一地球​。

当然,现在的“统一”,其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一定是国土面积的统一,货币、金融、经济、文化的统一,也是统一的一种形式。当然,我还是更希望地球统一的版本,是地理与文化的统一​。几十个省,与两百多个省,本质上没啥区别。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太阳能够照耀到的地方,都是咱们华夏管辖的范围,是华夏之天下。全球统一,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大同世界之理想目标。

《率土之滨》进行了一波例行更新,此次更新在安卓端推出全新3D地图,引入真实地表起伏。但是似乎这次的更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有玩家再次陷入了BUG当中。

有玩家在更新完游戏之后竟然称自己疑似被劝退,游戏体验非常差。当然并不说该玩家被人吊打或者被人沦了,而是该玩家更新之后发现自己的游戏界面出现了问题。

我们都知道率土中打出战役之后会出现一个聊天界面,敌对双方的玩家都可以在这个聊天界面内匿名发布动态消息,以弹幕的形式在游戏主界面中显示出来。这样的对话方式让双方玩家在打仗之余还可以相互交流,算得上是乐趣无穷,给精彩的战斗再添一笔画龙点睛,但是该玩家和游戏界面上显示的弹幕竟然全是马赛克!

从该玩家发布的截图可以看出,游戏界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一些白色的矩形方块,而双方的聊天内容就在这些白色马赛克内显示出来。可想而知,这些弹幕都是滚动播放的,那么这些白色的方块岂不是也跟着一起滚动?难怪该玩家说自己游戏体验差。

不过对于该玩家遇到的这个BUG问题,其他玩家似乎并没有遇到,不少玩家疑惑该玩家游戏界面出现的这些白色框框是后面P上去的吗?还有玩家表示该玩家这种打码让其看不懂。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这些白色框框就可以看得出这并不是该玩家后期P上去的,更不是打码。因为这些白色框框中显示了很多信息,比如该玩家的资源产量、战役聊天以及建筑名字,甚至左边界面上该玩家的队伍信息就没有显示出来。

有玩家猜测这是新出的3D地图带来的问题,建议该玩家将其切换回2D模式,毕竟不少玩家用2D模式并没有什么问题,或者卸载了重新下载。还有网友在暗自庆幸,惊奇率土全新3D模式问题太多,庆幸自己是IOS还用不上这个模式,等到上线苹果系统的时候应该就完善了。

大家在更新3D版后有遇到过什么情况吗?

率土之滨灭国后还能立国。立国失败之后,需要继续满足立国条件再由盟主进行重新立国,在立国倒计时的之内不能转移盟主的职位。而且在立国倒计时期间盟主不能处于禅让状态。建国后如果一个郡所有城市都是你们的那么对面沦陷了你们的人也不能飞地,但是如果有一个城市不是你们的那就可以飞地。

率土之滨立国

立国成功后,就拥有自己的特定势力颜色的独一无二的国号了,在都城的管辖范围内都会自动变成国家势力颜色,如果某个国家占领某郡县的所有城池之后那么对应的大地图的郡县区都会显示该国的势力颜色。立国的要求,同盟到达指定的等级,盟主必须在未被沦陷状态,占领任意数量的郡县并占领郡县下的所有城池。只有同时达到上述三种条件的同盟才能立国。

在《率土之滨》游戏中,如果玩家的国家被攻破,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1 玩家沦陷:如果玩家所属的国家被攻破,玩家将会沦陷。此时,玩家将失去部分领地,领地变为无主状态。同时,玩家将无法享受同盟加成和盟友连地出征功能。仓库中一部分资源也会被攻占其主城的玩家获得。如果玩家的盟主沦陷,还可能会导致全盟玩家沦陷。

2 国家名号消失:被灭的国家将失去国都,变为郡县。不过,玩家仍然可以建立新的国家。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中,国家的实力与敌对国家的实力密切相关。如果两国的实力悬殊过大,那么较弱的国家就很容易被灭国。因此,玩家在游戏中需要时刻关注敌对势力的动向,及时调整战略。

五载同聚,相忆征战往事。杯酒斟满,共饮率土情怀!

  十月十七日,广州入秋,空气也偏冷几分,剑宗子弟从五湖四海同聚于此,热情冲淡了秋日凉意,大家高谈阔论,席间觥筹交错。率土之滨五周年之际,由官方举办的“庆五载,宴千盟”活动——剑宗场于广州胡桃里举办,剑宗众人在此与率土同庆!

  剑宗立于S3100,乃全区整合而来,盟员出自639、640、643、645、646、647各区,其众过千。虽异地,却同心;虽分强弱,却可齐战。合众人之力,成一强盟。

灵魂人物——战刃

  人称“秃子”,目前剑宗盟主,也是剑宗外交官,牌面人物。战刃极为注重情义,本次聚会推掉了繁重的工作,专程前往广州,一下飞机便火速奔向会场,第二天便马不停蹄要离开。

  在活动现场,他给各位兄弟讲述了作为一名盟主的责任与心酸。因为家中变故,战刃不得不放下游戏中的战场来专心面对生活,每每听到自己盟友过得不好,老盟主的内疚与自责便会难以言喻,恢复过来之后,战刃重聚剑宗,磨剑出征,重新将剑宗打造起来。

  他同时也给大家寄语:“缘分让大家聚在一起,无论以前我们如何针锋相对,但是现在大家都互为臂膀”,“希望秉承着我们的初衷,随着时间的沉淀与一个个赛季的磨砺与锻造,我相信我们终会成为率土世界中那一把无往不破的利剑!”

全盟团宠——贾王

  贾王跟剑宗盟的缘分非常的深,在x277流浪军时候,经过陌上团和百鬼团的兄弟介绍加入剑宗,进入剑宗后曾经在百鬼团待过,陌上团待过,还有喵团待过。但是他心里就只有盟主战刃,所以现在一直跟随秃团。(小率表示,这是真好基友呀~)虽然加入剑宗以后一直打全区,都是以失败为结局,曾经还被无极全盟给集火打飞,但是乐在其中,因为这是与兄弟们并肩作战的经历!

  贾王经常妙语连珠,嘴炮技能点满,在本次聚会上,获得了盟主颁发的“嘲讽机”认证。自从上次无极教育了贾王之后,贾王就再也不口嗨了,取而代之的是口头禅妙啊妙啊,坊间传闻,剑宗优势的时候叫阵频道全部是剑宗的:”妙啊,妙啊“。剑宗劣势的时候叫阵频道全部是对面的:”妙啊,妙啊“,这个嘲讽机,贾王实至名归!

副盟主——剑灵

  剑灵是剑宗的内政总管,但今天因为工作原因并未出席,由白居易丨百鬼代为发言,剑灵觉得率土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它更像是一个平台,将你我他汇聚在一起,三年前刚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就认识了剑宗的兄弟,并发展出了深厚的友谊。例如说五土兄弟,那年赢得征服过后,他特地从浙江来到江苏参加线下聚会。还有的同盟出现了奔现的夫妻、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中的挚友。正是因为这个平台的存在,让很多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认识的人,都成为了可能。

  剑灵认为率土不仅仅是三国,它更是一种文化,当年剑宗与萌盟在官渡激战七昼夜不分胜负。最后从历史上夜袭乌巢战斗中得到灵感,凌晨4点破关乌巢,一举击溃袁绍萌盟大军。而每一次剑宗要主动出击时都会檄文先行,全盟上下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这正是三国文化、率土文化魅力所在!

  结尾剑灵表示,剑宗不仅仅是同盟,它更是一种精神:团结、严肃活泼、善战。剑宗不死,他只是在慢慢的老去,但精神却永远不会褪色。剑灵的话直击人心,现场主公颇为赞同!

老骥伏枥——老白

  百鬼团团长,指挥、打架,样样精通。百鬼团自639、640而出,所谓百鬼夜行,此团极擅夜战。更有团右铭:月黑风高,夜百鬼爆锤。老白自我介绍的时候表示剑宗就是我们的根,希望征服能多一点,上山少一点。现场获得了战刃颁发的剑宗最尽职尽责团长称号,恪尽职守,爱盟敬业,“可靠”两字已经贯穿老白一生。

  让我们再一同欣赏其他获奖盟友的风采:

剑宗首席背锅侠:岱宗

  吃最大的苦,挨最毒的打,打仗冲锋你在前,贪图享乐没你份,锅是你的专属品,看到锅就想起了你,岱宗好样的!

剑宗流浪军克星:曦丨风花雪月

  威风凛凛是你,一夫当关是你,令流浪军闻风丧胆的还是你,战神雪月,无往不利!

剑宗闪耀新星:义武

  同盟人才辈出,各领风骚,而你是最奔涌的后浪。

剑宗混世魔王:燕丨幻灭生

  乱世中无人敢与你争锋,这个词形容你最贴切!虽然老被别人治,但是口服心不服,开区特别棒,后面被打成弟弟,但是开心最重要,爽就行。R215区跟着剑灵回流到了剑宗,S2的风团,后面的不朽军团,都是他一手拉起来的,还特地把战报都一一截图下来留念。虽然今年太忙,只能打打下手,只是挂着管理的名,让“色鬼”兄弟负责带团,但幻灭生表示如果需要他,还是会马上上号,与兄弟们并肩作战。

  奖项只是心意,每一个人都是剑宗最亮的星,愿剑宗、愿率土,一起再战五百年!

(剑宗麾下各团)

盟友互动

  游戏快问快答主要是考验率土冷知识,题目有易有难,第一轮是贾王vs六弟,在投票环节中,六弟呼声高,获得众多投票。贾王因为“十常侍装备“美人计”战法能否生效”这一题惜败六弟。请问屏幕前的你知道正确答案吗?

  第二轮的题目都十分罕见,就连主持人小鱼籽也表示题目都听不懂了呀,但老白和龙口实在太优秀了,高难度题目都能秒答,最终打成平局,着实令人佩服;第三轮则是由勇敢的开始和青蛙PK,这一组对比前一组就有点逊色了,前5题2人全部都答错,台下的兄弟们马上开启嘲讽模式,给他们打上划水怪标签,果然只有感情深厚的兄弟才能无所顾忌呀!

  在3个不同的游戏环节后,标有玩家ID的政令集中放在一个抽奖箱里,经过小鱼籽抽奖,张辽手办最后被玩家九十九拿走,全场也为他的幸运而激动欢呼。在颁奖环节,战刃还亲自下场扛起雕像上台,它虽然很重,但是战刃要给盟友亲自颁奖的情义更重!

  晚宴期间,主公们把酒言欢,相见恨晚!按照盟主的话来讲就是“终于可以离开巴掌大的屏幕,相聚在一起,面对面畅谈”。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纷纷上台,在率土十三州蛋糕上落下自己的旗帜,剑宗令旗插满十三州,寓意着下赛季征讨四方,战无不胜!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蛋糕享用完毕后迎来了分别的时刻,主公们一起合照留念,领取了伴手礼之后有序退场。聚在一起众人是一把利剑,分散开来你我皆是点点星芒,生为剑宗人,忠于剑宗魂,剑宗之崛起,非一时所成,乃时局所就。虽年少,不坠青云之志。前路崎岖,世事多舛,依旧仗剑逆风而行!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郡人也。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其父嵩,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名姓曹。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以上为《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介绍。后人给与他的评价是,东汉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由此,我不禁联想起另外的一位人物,毛泽东。他们均为文学,政治,军事的风流人物。然而,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均知道,曹操奸雄也。而另一位三国人物,刘备世之枭雄也。为还曹操一个清白,我决定撰写此文。

首先,曹操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因此,我想先正其名。观当时之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先者董卓尽起西凉之兵,得诏入京,平定十常侍之乱,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优势。彼时之董卓,权倾朝野,意气风发,然终死于三姓家奴之手。本以吕布之勇,兵戈之利,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却终中王允之美女连环计,然为一貂禅而身首两异,为天下笑!再看曹公,下邳城下擒吕布,白门楼吕布殒命。而当时献计杀吕布者,刘备也。诚然,吕布贪财好色,毫无信义可言,但辕门射戟解其兵血之灾亦有恩于其。而刘备反制其于死地,可能与吕布夺徐州有密切关系,可见此人心胸之狭窄,趁他人之威。据本人推断,当时曹操很想留吕布之性命,正如后来留关云长,由此观之,曹操很惜才。正如当时曹操不杀张辽,接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谏相吻合。曹操为何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实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谋而合的。无论是中国的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的民众心灵的深处总是存有正统的观念。汉高祖斩蛇起义,灭秦而立西汉,不也是”造反“吗?对于愚昧的平民百姓是不会去想的。社会要发展,都是有道灭无道,这是颠仆不破的历史规律。当然,我现在的观点是现代人的观点,古人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罗贯中当然也摆脱不了,我们是不能强求他们,但是,生于现代的人们就不能人云亦云了。因此,每当我听到现在的人们在谈论曹操时总是将罗贯中的观点直接搬用过来,真是可悲。人之为人,主要的原因是人有自己健全的大脑,能够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准则,能够明辨是非,否则和牲畜无异!

其次,曹操移驾幸许都之时,虽位居诸侯之列,但并没有取得霸主之地位,当时的局势,西凉仍有董卓的余党郭汜,河北有袁氏兄弟,江东有孙策,荆州有刘表,西蜀有刘漳,汉中有张鲁。充其量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阀。但是他能先灭吕布,再灭袁氏兄弟,平刘表,定辽东,一举平定北方,建立一统天下的基础。此为曹操能扑捉机会,相时而动也。深明乱世造英雄之理也。再看刘备,虽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实为贩履织席之村夫,虽有刘氏之血统却无韬略,东投西靠,是为暗中取利也;曹有上将千员,其虽有关张赵马诸猛将,然较之于曹公实在太少,究其原因个人之魅力所致也。刘备虽有三顾茅庐之故事,曹公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胸怀坦荡,立志高远之人方能明白其中之道理。曹操能以七万之兵破袁绍之七十万之众,足以显示其军事才能,同时也强烈的对比了袁绍和曹操的人格魅力。袁绍,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能接受许攸等人的建议,终致身首两异;曹操,既有自己的主见,劫乌巢坚决而果断,善与把握时机,也广开言路,有当世之名士郭嘉等鼎力相助。官渡之战,虽为军阀之间的混战,但曹公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为有运筹帷幄之能也。本初虽世列三公,然兄弟不和,谋略不足,魅力有限而灭族。因此,曹操可以称为三国时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再说赤壁之战,曹操虽然80万大军葬身鱼腹,然此为当时错综复杂的行使所逼也。吴蜀兼有天时,地利,人和。既有隆冬之际之东南风,又有长江之天险,更有周瑜打黄盖。人无完人,曹操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于胜也,然很多民众认为当时之东南风为诸葛亮所借。其实不然,只是碰巧罢了。一个罗贯中,歪曲事实,使《三国演义》蒙上神话色彩,尽管它不是历史书,但很多民众《三国志》,《三国演义》不分。以至将诸葛亮神化,对起盲目崇拜,导致蜀国后期的将领总是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而坐失诸多良机。当然,我并不否认诸葛亮之能,隆中定三分,隆中定三分,做为一个战略家是很优秀的,但作为一个军事家就不怎么样了。虽有七擒孟获之美名,然孟获终究为蛮荒之人,怎明《孙子兵法》?此为胜之不武也。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魏延之抄小路直取长安实为妙计也,然诸葛亮弃之不用,此为其墨守成规之故也。由此观之,刘备所识之千里马实为驽马也。刘备亦非伯乐也,三顾茅庐的意义犹在乎?!再看刘备作为军中主帅指挥的一场重大战役,此为蜀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鲁肃奇袭荆州,关云长败走麦城,刘备急报关张之仇,一意孤行,不谙行军布阵之道,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终致身死白帝城,为天下笑!由此可见此人,行军打仗一窍不通。较之曹公,实不可相提并论。

咱们再看看曹操和刘备的性格。曹操性格开朗,作诗气冲云霄,慷慨激昂,令人激奋向前!其诗《观苍海》,《嵩里行》为千古之绝唱!今天我们读之犹能看到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读《三国演义》,感触最多的是,诸葛亮怎么那么多的锦囊妙计,刘备怎么有那么多的眼泪。我看刘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哭丧者。这时有人可能认为刘备生性善良,其实不然,此为起阴险狡诈之故也。他深明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哭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第一次哭泣是在桃园结义之时,由此他得了两员愿意替其出生入死的兄弟。第二次哭泣是在张飞失徐州之时,其道出了“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服”的感慨。他哭泣原因有二:一为失去了徐州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二为他明白失了徐州现在已无法挽回,还不如趁机再拉近和关张之间的关系。第三次哭泣是在关云长斩颜良文丑袁绍欲迁怒于其,此为保住小命也。以后还有就是在汉中,夺人城池。最后就是在白帝城,其道出了当今最经典的遗嘱之一。当时情景如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渝!”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吾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节选〈三国演义〉)由该节可以看出,刘备此次哭泣,是为给诸葛亮加上金箍圈也,名为诸葛亮可以自立为主,实为令其不能簪越。原因何在呢?如果大家细心一定看到了这么一个细节,刘备向诸葛亮说起马谡不可以重用之时,令马谡且退。由此观之,刘备此时完全清醒,然而刘备对诸葛亮有心腹之盐述说之时,却没有挥退左右,明理人不难看出刘备的用意。当然,诸葛亮也不是傻瓜,因此,后来尽管刘禅很是无能,诸葛亮仍无二心。谈论完了刘备的哭泣技巧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刘备的为人了。

总之,曹操是应该给其一个公正的地位的时候了,就象文革以后,咱们也给刘少奇等人平反一样,咱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咱们的社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我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初期的英雄人物中,唯操尔。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作者遥想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孙武之后的孙坚),也无皇室血统(所谓天子皇叔的刘备),也非有三公四卿资历的家族(袁家兄弟),仅仅是宦官的过继之子的后人,本家也不过是有些钱财而已,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还说他去刺杀过张让)聚义众,发矫诏。靠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进而战略明确,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大业。

自古以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的)不这样认为:曹操生于东汉未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情少,利用大。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的过分了点(史说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说(连这个说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据),然而这也是情形所逼。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而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上当多了造成的。作者宁喜欢曹操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不喜欢刘备这种伪君子。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作者本人设想如果生于那种乱世,也宁可选择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业,也不会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无能的政府寄予希望。况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当时的中原大地有几人称霸,几人称帝,天下大乱几时休。整个三国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真正动乱时代前后不过二,三十年,过后虽然分为三国,民众的生活相对反而比较安定。反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的动乱长达百余年,战火不断,比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的动荡远比战国时期还乱,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动乱的局面的确无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罪,反而对民众而言是功。

同时作为一个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气未见,倒是文气逼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不提他本身的诗词歌赋的成就,看他促进民族大融合,取文姬归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诸葛亮和有着顾曲周郎之称的小辈英豪周瑜又留下几部诗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对士族是极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则就没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因为这些人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上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难道只有曹操曾经做过?不提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的历史上的这种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还少了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为什么对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对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欢和宽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喜爱,对杀死陈宫的不得已,对杀死沮授的痛心无一不表现出曹操的爱才之心。反对曹操的人说他这一切都是惺惺作态。可是这样的惺惺作态,袁绍,张鲁,孙权等以及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做不出来。刘备到是哭出来了,真假几分相信现在的人们都看出来了。而且在诸葛亮时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数。

作者再来说说这千古讨论最多的曹操的大罪:挟天子以令诸侯。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对还是错的争论是最多的。特别是现代,更是讨论的非常之多。作者略作了一下统计,竟是赞同的少,反对的多。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曹操这个政策的出台前后。当时,汉献帝经过了董卓将他挟恃到长安,后又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好不容易被韩暹和杨奉救回了长安,可已经被吓怕了。当时汉室不兴,典籍尽失,连皇帝的面子都没什么人去理了。当汉献帝他们被韩暹、杨奉带回洛阳的时候,人都快被饿死了。汉献帝这时候先想到的是吕布,他发昭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和平陶侯,请吕布去勤王保架。可是吕布也饿的够呛,有心无力,所以给汉献帝回书,说自己找到粮食就去。汉献帝想等你找到粮食我就饿死了。正没办法的时候,派去找吕布的使者对汉献帝说有个叫曹操的很有本事,试试找他。汉献帝是抓个稻草就不会放手的,马上就给曹操去了昭书。曹操时在许昌,与众谋士们商量是否迎接汉献帝,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洛阳守将韩暹、杨奉自恃有功于汉室,恐难以控制。唯独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主张迎接汉献帝,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也是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荀彧是个忠于汉室的人物,他鼓动曹操迎汉献帝,并非为曹操着想,纯是欲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危。他想借曹操的手扶助汉室。他真诚地希望曹操能匡扶天下、振兴汉室,他列举的迎献帝的理由有三,即“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后来,当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国公”,荀彧还要公开反对,认为:“曹公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实在当时,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人们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早已不堪扶持。正如郭图和淳于琼所言:“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可曹操不这么想,当时的他还真有做名臣的心。他大概觉得汉室再危,也是正统。骨子里的曹操还是那种文人的气质,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经决定迎接皇帝了,曹操马上命令曹洪带兵前往。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绍堵住了。跟皇帝联系不上了。就在曹操叹气的时候,有个叫董昭的家伙早就看上了曹操,所以他都没跟曹操打个招呼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非常恭敬的信,表示了曹操勤王的决心。这个杨奉正和韩暹争权呢,接到信,大喜,立即派人联系了曹操,并在皇帝和董承这些大臣面前说曹操的好话。皇帝听的高兴呀(你快饿死了,有人送饭,你能不高兴吗?),马上封曹操将军,并让董承亲自迎接曹操前来勤王,伴驾。好。这下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口粮,曹操见到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欢喜。曹操随后的工作就是借口洛阳距离他的根据地太远,请汉献帝迁都许昌。这点汉献帝是完全赞成的,洛阳连个象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但是杨奉反对,他再傻也知道到了曹操的地盘上什么都得听曹操的。反对无效后,杨奉决定打,可惜又打不过,部下大将徐晃投了曹操,杨奉只好自己逃跑。汉献帝到了许昌以后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吃上饱饭,还可以“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再摆摆谱。曹操也并没有学董卓“剑履上朝,参拜不名”,照常给汉献帝下跪,汉献帝自然更是得意,就马上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真正的交恶要在三年以后了。现在的汉献帝还是心满意足的。

开始的时候,汉献帝挺配合曹操,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那些小军阀还是不得不听皇帝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间,曹操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伐谋、伐交为主,开始了对周围各个小集团的兼并。曹操倒霉就倒霉在了袁绍身上。这家伙,在当初汉献帝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打过这个主意的,出主意的是沮授。沮授对袁绍说“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也。”都知道袁绍是个墙头草的,最拿不定主意的一个人。好了,现在这个事情被曹操做了,袁绍不高兴了。心想我不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那我肯定不给你好果子吃的。所以,当不知道那个家伙出主意让汉献帝封了袁绍一个太尉的时候,袁绍气极了,破口大骂。把本来是沮授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在了曹操的身上。从此世人就开始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曹操知道了没办法,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给袁绍,并且还让皇帝封他做邺侯。够低声下气的了。可袁绍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因为他不让曹操做,但拒绝了邺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汉献帝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名堂。其实他就是不明白,他身边的那些所谓忠臣些也会让他明白。这些董承之流,作者想他们定是对曹操十分不满的。为什么呀?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曹操的,你一个阉官的后代,凭什么那么横?曹操呢,自己有本事,当然看不起这群吃白饭不会做事的家伙。好,有了袁绍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的说法,再加上这些忠臣的撺掇,汉献帝不高兴了。不是有俗话说的嘛:升米恩,斗米仇呀。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仇人。好,这下曹操开始吃苦头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天子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不仅不讨好,还受了不少的气。在汉献帝和那些吃了饭不做事的忠臣眼里,你曹操既然供给了我这些吃的,用的,还恢复了典章制度,你就应该再知趣点,把你的权利完全放弃了,全部献给我好了,至于你,功劳已经太大了,可以自动去了,归隐也好,死了更好,就是不要在我这里指手画脚了。曹操当然明白,可曹操又怎么放心把权利交给这么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废物,那简直就是将自己一生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他就是不放手。这样一来,那个汉献帝就多次欲杀了他而后快了。可曹操不能让人把自己杀了呀,他就只有去杀那些人。好了,杀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就传了开来,一传就是几上千年。那些反对曹操做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的讨论的依据就是这样来的。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不知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霸了。就像张鲁之辈就说汉室尚在,安敢称帝?在辽东称霸几十年的公孙度父子也没敢称皇帝。真正称皇帝的只有袁术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刘备那么想做皇帝,在曹丕称帝前,他都不敢动。众所周知,要是真的称皇帝的人多起来,人民的生活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可以做皇帝了,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会回到战国时代。当然文字是不会乱了,可经济呢?钱币自然混乱,社会秩序一点都没了。战乱更加频繁,中原的混乱局面将更加不堪。三国的历史也会重写。所以作者坚决支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可惜曹操竟然为了这个背付了上千年的骂名。

哼,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事情呢?还有那个罗贯中,真是个颠倒黑白的主,就是他,让本来应该感激曹操的百姓竟也恨曹操入骨。而那时候的老百姓不会写字,更没有戏曲之流,当然留不下他们的感激。不过当时的青州,幽州的百姓听到曹操灭了袁绍父子可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喜欢曹操的原因也是这个。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自然是人云,我云,将曹操贬之又贬,乃至于贬到十八层地狱,不能再贬了,就让曹操在那里受罪好了。我为曹操一哭尔。

《率土之滨》是一款从玩法设计上“重策略,轻大R”的游戏,“与人斗”是它的核心乐趣。

在《率土之滨》中,世界被分成了225万个格子,每个格子都包含一定数量的资源。玩家最初出生时,武将、士兵、可掌握的资源数量都很有限,前期想要寻求发展便要与周围地块的其他玩家进行斡旋,正所谓“规则对我有利,就讲规则;规则对我不利,就讲道义;道义也讲不过,就只能开打了。”到了游戏中期,玩家们会聚在一起,结为小联盟,小联盟再结成大联盟,并以入主洛阳、一统天下十三州为目标进行奋斗。游戏后期,各区通常都形成几个规模巨大的联盟,人数多达数千。

第 1 页

舆论催生了《率土之滨》中一种名为“史官”的职业:游戏地图幅员辽阔,玩家想穿越一次225万格土地要数天之久。对于许多消息闭塞的玩家来说,世界就只有自己周围那一亩三分地儿。这些玩家或许也加入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联盟,但往往充当螺丝钉类的角色,高层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时自然不会同他们商量。此时,史官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这群玩家不以战斗为目的,他们纵横于整个世界,在各势力间打探消息,每每有战事发生,他们总力求亲临战场,并将交战记录发布到游戏的贴吧中。一些段位较高的史官,除了如实记录外,还会对战场形势、双方计策进行分析和预判。在《率土之滨》的贴吧中,凡是文笔优秀、考据详实的战争记录贴,总能收获不错的人气,发贴的史官们也往往在玩家群体中收获极高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