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三祖指的是哪三个

游戏攻略08

桐城三祖指的是哪三个,第1张

桐城三祖指的是哪三个
导读: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祖籍今枞阳牛集乡方皋庄。苞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高祖方大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太仆寺少卿。曾祖方象乾,明恩贡生,曾任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祖籍今枞阳牛集乡方皋庄。苞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高祖方大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太仆寺少卿。曾祖方象乾,明恩贡生,曾任按察

姚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祖籍在今牛集乡姚王集,其十世祖姚之兰始迁居桐城城里。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

刘大櫆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汤沟镇陈家洲人。大櫆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20多岁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说:“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赞他是韩愈、欧阳修一流人物,一时名噪京城,

惜抱轩是姚鼐的书斋名。

以书斋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的是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少年时家境不佳,体弱多病,然一心向学,志向远大。伯父姚范和同里学者刘大櫆分别授其经学和古文义法。乾隆十五年中举。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及第,授庶吉士。

后补礼部仪制司主事,曾分别充当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还曾充当过会试同考官,并任过刑部郎中。乾隆三十八年,被选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在馆不到两年,即辞官归里。从乾隆四十二年起,直到嘉庆二十年去世为止,将近40年间,始终是在书院讲学生涯中度过。

惜抱轩的来历

姚鼐长期伏案写作,久则导致脱肛,不仅影响写作,还影响形神健康,小溲余沥,解虚恭。中医诊后认为:此乃中气下陷,元气虚损之故。姚鼐在一道士的指引下,常于写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优雅清静之处,散步观景,尤以两手合抱树干,气沉丹田,以肛常提养生自疗。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翻译: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出自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文章的基调积极、乐观、豪迈,是清代散文的佳作。

《登泰山记》一文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这篇散文从语言描写、时间取材上都是别具一格,虽然描写的是众多文人都写过的泰山的景色,但此文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从冬季的角度看泰山,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来描写,让人感受到泰山的神秀壮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让人回味无穷。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诗人,桐城人。人称惜抱先生,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

其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文采,形象性强。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创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