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从跪倒膝行到不跪,他们是如何一步步站起来的?

游戏攻略05

洋人从跪倒膝行到不跪,他们是如何一步步站起来的?,第1张

洋人从跪倒膝行到不跪,他们是如何一步步站起来的?
导读: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欧洲还在吃着黑面包,吃着煮豆子,而我们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却是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西域番邦不远万里来华觐见大皇帝,为的就是学先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欧洲还在吃着黑面包,吃着煮豆子,而我们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却是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西域番邦不远万里来华觐见大皇帝,为的就是学先进的文化与推动当地的贸易,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遥遥领先于他们。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熏陶,认为皇帝绝对的统治权,支配权,以及所属臣民无条件地服从。对于皇帝来说,对于外来者这是需要绝对的服从的,外来者来进贡从而换来和平相处。

在与他国的外交过程中,外来使者一定要对皇帝行礼及也就是三跪九叩。但是为什么这些外来者却在清朝慢慢地站起来了呢,甚至到最后反客为主呢?

卑微的外来使者

在清朝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外国人来我国进行贸易,但是在我国想要开拓市场就必须要得到皇帝的肯定以及诏书,不然在中国的市场货物是流行不同的。为此很多的使者到中国来首先见的就是皇帝,但是皇帝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所以这些使者带着所谓的“贡品”来觐见皇帝。

我们也知道就算见到皇帝也要行礼,这个礼就是三跪九叩,也就是皇帝用来彰显自己天威的存在。另外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就是为了开拓市场,但是由于清朝皇帝所下的海禁政策,这些商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来到大清才有可能被容许贸易。其次,在郑成功击败了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那些外来者的气焰,用绝对的武力告诉了他们大清的威严,以至于他们不敢过度挑衅。

最终站起来的洋人

在英国与大清的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英国大力的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也不再对清朝卑躬屈膝。在欧洲随着启蒙运动的逐渐兴起,民主与自由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被提出来站在了封建和宗教的对立面,人们开始反抗君权和神权,“人”的意识逐渐觉醒,从而导致英国使者不再对清朝的皇帝下跪。

自此之后在所有欧洲国家的使者来华都不在进行三跪九叩之礼,为此皇帝非常不满,但却无可奈何,而且有些使者来到清朝之后,为了不再行礼,谎称生病。英国人不再向皇帝下跪一方面是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国家已经强大了起来。

在清朝末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吉利用武力打开了清朝的国门,自此两国彻底撕开了脸,也就没有跪不跪拜的说法了,但是作为皇帝也是需要面子的,于是以此为借口拒绝了英国的众多使者。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在里面明确规定了“

英国与中国一样都是平等存在的,如果英国的使者来到中国觐见皇帝的话,是没有必要性国礼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不给力,而诸多列国保持着“利益均沾”原则,于是这样的条约内容在其他国家也享受到了,自此西洋人便不再向清朝皇帝下跪,这一事件也成了历史。

而后随着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清政府在诸多列强中成了弱势的一方,清政府进一步的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存在,列强在中国圈地称为“租界”,里面所有的事情都不按照清政府的条款进行,从而成为了自由的地方。

到了1900年之后,西方使臣再来觐见皇帝之时,不单单不下跪了,还给皇帝提出了不少条件,要求光绪皇帝在乾清宫与使臣会面,来去乘坐清王朝“亲王”级别的轿子。除此之外,递交国书再也不是“膝行至宝座旁”了,而是要求皇帝亲自来从使臣手中接收国书。

自此洋人在我华夏大地不单单是站起来了,甚至一度还有点飘了,皇帝的尊严早已不复存在。即便是清政府如此的委曲求全,还是没有阻挡列强的侵入。跪着是求不来生存的,只有将他们打疼了,他们才会长记性,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后记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地区的发展也是如此。当唐宋时期经济文化碾压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时候,他们不远万里都来这里学习,求得皇帝的接见。当清朝时期,统治者闭关锁国,民生凋敝,国家穷困潦倒时,侵略者依旧不远万里来此侵略,为的是分一杯羹。

强者才有话语,弱者只配当他人之鱼肉,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要努力,要为振兴国家而努力,只有当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够有不受欺负,有尊严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封建经济主要是以一家一户农民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由于可以拥有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产品,因此,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得多。中世纪时代铁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社会财富大大丰富起来,并且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国在16、17世纪,在江南一带城市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生产关系中滋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说明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它的尽头。从那时候起,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兴起已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势头。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

----------------

1、定义:

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 5 ~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 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到 18 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著作时采用过来。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2、起迄年代:

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迄年代的认识也不同。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现多不用。现在教科书定为下限 15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

英国剑桥中世纪史对上限介绍了十二种说法,它以 284 年罗马皇帝戴可立先即位为世界中世纪史开端,下限采用 1453 年拜占廷帝国灭亡为界.此说在西方较流行,象《欧洲中世纪简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划定时限时,下限都是 15 世纪,上限则 3 ~ 5 世纪不等。

3、分期:

中古时期各地差别太大,以西欧为标准:

5 ~ 10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封建化时期);

11 ~ 14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

14 ~ 15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

------------------

中世纪

"中世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原因在于,历史上并不曾真正有过 一个叫作"中世纪"的朝代,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思想家或其它人 认为自己是"中世纪人",所谓的"中世纪"是后人创造的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 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 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 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 凯列尔在其所著《通史》中, 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中世 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 始于公元500年左右,终于1500年左右,前者的代表性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后者的代表性事件则是新航路的开辟其中,又以1000年,1350年 为界,分为中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习惯 于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中世纪"的开端,而下限则争议颇多, 有的主张以公元16世纪尼德兰革命为断限,有的主张以新航路的发现为断 限,但更多的是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下限

典型的"中世纪"概念有着特定的地域界限和情感色彩当西方文艺复 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创造"中世纪"一词的时候,他们意念中所指的并不是 整个世界,也不是整个欧洲,而仅仅限于指天主教所统治的地区,即中欧和 西欧从感情上说,他们对亚洲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 化及拜占庭文化是十分向往的,对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 地;而对公元6至16世纪间"蛮族"的入侵而造成的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

满,对教会垄断文化事业也大不以为然,遂将这段历史斥之为"野蛮","未 开化","专制",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在痛骂"中 世纪"西方黑暗的同时,又慨然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从而形成"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随着"中世纪"一词使用日广,它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的代名词,用于 指封建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样,"中世纪"一词不 再专用于指西方,而成了可用来表述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这一 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的概念按照这种用法,由于各国进入和结束封建社会的 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世纪"也就无法一致,如中国较早进入封建社会,其 中世纪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代,其下限则可延伸至清末乃至民国 时代,而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及非洲,美洲广大地区进入封 建时代较晚,其"中世纪"分别开始于公元11—17世纪不等时间上的这种 差异给同一时代各国历史的比较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将具有特定涵义的"中世纪"这一概念拿来泛指世界各 国历史,在注意了经济上生产方式这一共同点的同时,却忽视了各国文化发 展的巨大差异"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总体上处于衰落的趋势,游牧民族的

入侵造成了西方古典文化的大破坏,使古典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整个西 方社会的文化水准也因此而大为下降,教会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保存者和使 用者,尽管能够保存下来的十分有限而"中世纪"其它地区的文化却是另

外一副景象:在近东地区,拜占庭帝国从一开始就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自居,积极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拜占庭帝国衰弱后,悄然兴起的 俄罗斯继承了其文化遗产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们按照伊斯兰

教教义的教导,向世界各先进国家广求知识,使阿拉伯文化迅速发展,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虽因内部分裂和外敌入 侵而使其古代灿烂的文化受到相当破坏,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而同样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典文明非但未受到大的破坏,反而在不断吸收,

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古典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具有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中世纪"一词很难反映出

来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方以外的世界史尤其是文化教育

时,尽量避免使用"中世纪"一词,而用"中古史"等代替,迫不得已而用

之时,也多加以界定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差异,也是为了照顾文化发展自身的

完整性,本书的"中世纪"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时间界定在欧洲,我们叙

述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3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叙述的是隋唐宋元间

的历史(公元581—1363年);在日本,我们叙述的是自公元646年大化革

新至公元16世纪室町幕府统治结束时期的历史;在印度,我们叙述的是自笈

多王朝以至德里苏凡国家时期的历史(约公元220—1526年);在阿拉伯,

则基本上是公元6至14世纪的历史

欧洲中世纪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主要是指服饰、饮食、居住等方面。它与社会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文化传统、自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公元5 世纪,战争十分频繁。古代文化被摧毁,古代繁荣富足的城市生活不见了,新的欧洲居民不再建设剧场、浴池、道路,古代艺术消亡。古代文学、文字只有少数人能懂。欧洲通行着英国人、德国人说的日耳曼语,法国人、意大利人说的罗曼斯语,古代语言文字消灭了。在战火中,在斧砍、刀劈、剑刺的战争中蛮族人带着他们的生活习俗来到欧洲。这是一个陌生的欧洲。

5—10 世纪的欧洲人,还保留许多野蛮的生活习俗。在英国传教的圣徒卡尼法斯(675—754)抱怨说:“英国人完全无视婚姻关系,他们不要合法妻子,象马或驴一样过着放荡和*乱的生活”。(《狂欢史》79 页美帕高帕特里奇著)“公元610 年爱尔兰的阿尔斯特女王率领她的宫廷命妇来见库楚雷恩,女王和她的命妇们上身赤裸,并将裙子撩起,以便下身显露。这一举动是表示对库楚雷恩的极大敬意。”

中世纪初期,战争频繁,新兴的王国不断地征战扩充领土。那个时代法兰克人曾认为打仗掠夺是最光荣的事业,劳动种田是无能的表现。从5 世纪到8 世纪他们还未能停下来改善自己的文明程度,8 世纪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欧洲的新统治者接受古代文明的过程十分缓慢。其中意大利、法国由于罗马的传统影响大,文明程度也稍高。

11—15 世纪欧洲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教会起了重要的作用。教会教化人们脱离野蛮的习俗,倡导纯洁的生活。要求神职人员坚持独身主义。把生活中的纵欲倾向当成罪恶,宣扬禁欲主义,宣扬鄙视金钱,反对奢华的观念,宣扬所有的欢乐都是罪恶的观念。教会不仅通过教士进行宣传,还通过国家政权和教权进行惩戒。这个时期残暴好战的野蛮之风已不是主流,而禁欲之风盛行。教会反对服饰之美,甚至反对个人的清洁卫生,清教徒反对唱歌跳舞,反对狂欢节,反对愚人节。“在他们那儿,我们可以看见大量的对跳舞的指控材料和禁令”(帕特里奇《狂欢史》92 页)。教会的作法已超出纯净人们道德的范畴,实际上是打着教会和国家维护道德的旗号,反对人们正当生活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个时期禁欲与反禁欲的明争暗斗长期进行着。这些直接影响着中世纪欧洲的生活习俗、娱乐习俗。

(1)服饰习俗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服饰习俗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统治时期,基督教对欧洲服饰影响巨大。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中世纪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古今中外服装珍闻趣事》)。

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古罗马豪华的拖加袍被废弃了。

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我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劳动者上衣较短。法国查理大帝“只披法兰克人之衣服——用带束紧之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中古及近代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35 年版53 页)。冬天穿水獭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

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罗兰之歌》(法)、《亚瑟王之死》(英)有所记述。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贵族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

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

女式服装为长至脚踝的紧身长衣,两袖长而窄,外面穿一件宽松长袍,袖短于长衣。长衣领口较宽大,领口衣袖衣缝可有各种装饰镶边。斗篷从头顶披下来。

10 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贴身合体,下半象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紧身衣为套头式。紧身衣外披一件斗篷,并用一个大饰针别在胸前。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至12 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并于身后系带,衣袖逐渐宽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12 世纪出现了圆饼式头饰,它可以遮阳保护眼睛隔热,主要为十字军所戴。上衣流行前开襟式,将前襟分成两片。女式衣服为系带紧身衣,上衣紧贴身体,下面是宽大的衣裙,两部分之间用线缝起,两袖宽松拖长,其剪裁方法是上下衣分裁后缝合,与以前使用

一块大布不同。

13 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圆饼头饰,帽式装饰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长筒袜、靴鞋。男子戴一顶中亚式小帽。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穿用,这种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边有缝,手臂可以伸出来活动。另外这时期流行封闭式马甲式外衣,上身如马甲,下面可长至膝下,这种无袖长衫,肩部向两侧延伸加长,就成帽式装饰衣袖了。13 世纪劳动者的长衫长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脚下有无跟鞋,裤子于脚跟处有一圆洞,以便穿脱。夏天穿宽敞麻裤,上身裸露,

冬天穿短外衣和无袖套头衣。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当时禁止农民穿好料子及颜色华丽的衣服。

14、15 世纪后,欧洲服装开始有了变化。由于经济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往来,东方文明的影响,欧洲服饰发生了许多变化,贵族男女追逐时尚,贵族妇女争奇斗妍,男子不拘礼节;贵族与平民的服装有了更明显的不同;衣服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巨人传》载中世纪衣料有绸缎、丝毛混纺、呢绒、大马士革呢、条呢、金线缎、各种皮毛。衣服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装、短装、衬衫、短披,女人有连衫长裙、晚礼服等。饰物有念珠、指环、链条、宝石、钻石、翡翠、珍珠、玛瑙等。服装力求摆脱古老习俗,追求时兴。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和纽扣装饰。

14 世纪男士的夹衣流行,夹衣两层,十分贴身,衣袖设计合理,可以自由活动手臂,便于全身活动。夹衣上有十几个扣子,夹衣衬里有细带可将瘦腿裤上端与之相连接;紧身外衣穿在夹衣之外,高领外衣兴起于14 世纪末;衣领将两耳覆盖,颈后衣领盖过后脑,下部裙衣拖至地面;这时期的斗篷用一组扣子固定在身上,外观为圆弧形,又长又宽。妇女服装主要是带袖紧外衣和无袖长衫。由一块布作成,领口宽,衣领偏低,这就是14 世纪欧洲妇女流行的袒领衫,领口有圆形、角形、方形,领口开得很大,露出胸的上半部,上身有无袖、短袖的,臂膀裸露,腰带提得很高。男女服装都讲究装饰。男裤与鞋连成一体,脚掌以皮革为底,脚下还穿无底长靴,靴上带有马刺。紧身男裤是两条裤管分开穿着,前后有长外衣遮挡。后来上衣越来越短变成夹克式外衣,15 世纪外衣更短,成为不能遮羞的服饰。妇女的袒领晚礼服与男人的短外衣服装遭到神父的反对。15 世纪宗教改革家杨胡斯指出“由于女人穿着脖颈大开特开的服装,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直接看到她们闪烁光辉的肌肤直至裸露的半个乳房。”(《羞耻心的文化史》施莱贝尔著三联书店)

男人服饰的变化也被人认为是不文雅。1390 年在召开宗教会议的康斯坦茨地方市议会颁布了告示:“仅穿短上衣出入舞会或上街的人要格外留意,要将身体前后遮盖好,不要露出耻部。”(《羞耻心文化史》83 页)告示发出不久短裤加长,并且与类似袜子的脚部的装饰缝在一起,后来又出现了用结实布料缝制的股袋,用以遮住耻部。

英国议院对于平民、普通骑士,穿的衣服与贵族穿着相同不能容忍,对于服饰上的追求刺激也极力反对,爱德华四世时,英国下院提出了这样的文件:“不允许勋爵等级以下的任何骑士 或任何普通人,使用并穿戴任何大礼服、夹克衫、大氅。但衣着必足以下长度:当他直立时,衣着能遮盖住其阴部和臀部。勋爵或任何更高一级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布雷多克著《婚床》,三联书店)。

14 世纪时兴一种染色服装,上衣左边一种颜色,右边一种颜色,裤子左右腿各为一种颜色,全身上下左右分四部分分别染色。15 世纪初见习骑士的服装从帽子至靴子都用黑、白、浅绿三色互相组合而成。一般流行的是红、黑、绿、紫几种颜色。裤、鞋、帽、背心都可如此分。裤子可以内侧为紫,外侧为黑。(引《世界风俗衣住篇》)。

中世纪衣服上绣的花纹以家徽为最常见。家徽本来是十字军东征识别敌我的记号,后来成为大家庭和一般市民家庭的记号。14 世纪盛行尊重身分和家族之风,妇女衣上多绣大型家徽图案,已婚妇女把婆家娘家的家徽分别绣在衣服左右。

15 世纪妇女服装向男装靠近,宽松的长衣腰间系带,外衣用宽大彩带束腰,上挂有短剑,头戴男士小罩帽,脚穿尖头鞋。

中世纪妇女发式及帽式。12 世纪妇女习惯地把头发梳在后面,扎两个辫子顺两颊垂下。13—14 世纪妇女以方形白麻布包头,在头顶打结,或在耳际用发夹别住,只露出面部。中世纪头巾式样很多,有的与现代修女头巾相似,一直围到颈部以下。年轻姑娘可以在节日戴上花冠,已婚者是不允许的。15世纪在哥特式尖顶建筑的影响下,产生了相似的审美观的服饰,V 字领、尖鞋、希南帽。希南帽呈圆锥形,内部用铁丝或浆糊使其成型,尖为40 度角,高九英寸至三英尺,帽子上垂着薄纱(用高级麻布作),帽有圆环固定,前沿还可加天鹅绒。帽子价格昂贵。帽子有一个角的也有两个角的,有的呈展翅形。

中世纪的鞋种类很多,有皮、长统靴、短筒靴、便鞋、拖鞋等。腿带、腕带用皮革、麻羊毛织品制作。农民常穿木鞋。贵族穿尖头鞋,有时鞋尖极长,鞋尖长度代表穿者的地位。一般规定为六英寸,绅士十二英寸、贵族十四英寸、王族不限制、贫民不准穿。

中世纪男子留长发,骑士都披长发。

神父一直穿黑色长袍戴风帽;但发式有变化。8 世纪开始为修士剃发,其仪式为“削发式”,希腊或东欧的削发式样是把头发全部剃光或剪得很短,称为“圣保罗式”,罗马削发式样是在头上剃掉圆圆一片,四周仍留发,称为“圣彼得式”。修士剃发是代表对上帝的谦恭及献身的标志。

14、15 世纪欧洲的统治阶级追逐奢华和享乐,无视宗教戒律,在服装方面表现尤为显著。“无论贵人、贵妇,皆如儿童之喜着新衣,喜戴首饰。此为善奢侈浪费之时代,男子穿尖头鞋,而女子戴高一尺之圆锥帽。此时人用三千头松鼠之皮以制一件外衣,而奥而良公爵竟用七百粒细珠以绣一首诗歌于襟袖之上。”(《中古及近代文化史》)

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人们对于服饰的正当的美的追求被看成是轻狂的行为,禁欲和反禁欲的斗争也表现在服装方面。人们按照美的标准不断地推进着服装的前进,直至文艺复兴,服装发展才有了一个较大的变化。

拜占庭从远东经波斯运来丝绸衣料,或以丝线原料加工成薄绸,制成衣服。男式服装有紧身衣,有衣袖,前身有衣锁服饰做为装饰,衣长过膝,衣袖长短不一。腰间系有腰带。长身斗篷为正式庆典服装,斗篷前后镶有美丽的彩色垂片。披肩,是一块有褶的长形布块,固定于双肩。

女式服装有斗篷,还有披肩(王室皇后专用)长外衣,是由基督教法衣演变而来。女外衣短至臀部,长至脚踝。户外服装是长斗篷,从头部垂落覆盖全身。贵族妇女服镶嵌金银宝石、珍珠玛瑙,劳动妇女穿无袖或短袖上衣,衣身到腰。从查士丁尼皇后的画像看,其服装华贵无比,身穿一盖住脚面的长衣,衣制下摆很宽,似裙状,衣袖瘦窄至腕,袖口束紧。腰间系各种丝带,衣服上装饰各种宝石,胸前挂着各种珍珠宝石饰物,头戴帽,帽上饰着各种宝石,耳环垂下。其服装式样有的为欧式,其丝织面料与宝石饰物产于东方。

(2)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中世纪前期的欧洲,封建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村人口增加了,广大的土地、河流、森林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欧洲的饮食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_ 据阿萨勃里格斯的《英国社会史》说,公元600 年左右,萨克森人最常种植的谷物是大麦、燕麦和小麦,《瑞士》一书作者说:古代穷困的年代以燕麦、土豆类等食品为主食,喝牛奶但很少吃肉。《法兰克人史》谓:蛮族的饮料是用酒和蜜调和艾草作成的。作为欧洲饮食文化最突出的代表法国,在古代时烹调也是很原始的,法国高卢人最初的烹调就是烤制肉类,他们最喜欢吃的就是烤野猪。据说,他们用叉子把肉一块块地叉好,然后放在火上烤制、烤熟以后,加上蒜就可以吃了。这种作法很象我国新疆人的烤羊

肉串的方法。他们在烤吃猪肉时,还同时把烤野兔、烤鸡、烤鹅加在一起吃。饮食十分丰富。

高卢人在罗马帝国时代已走向文明,中世纪初,与法兰克人融合,建立法国,形成法兰西民族。以后法国的饮食文化和烹调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法国盛产小麦、水果和优质葡萄,两面临海,水产丰富,这些都为法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罗马高卢的饮食文化更为法国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法国到查理大帝时代,封建的庄园经济已经十分发展,吃的东西大为丰富。查理大帝约在公元800 年时发布了一道管理庄园的诏令。内容具体详实、面面俱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诏令是针对王室庄园而发的,除了其他意义外,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当时法国王室及各庄园的饮食概貌。当时饮食种类很多。从诏令上看,有:

饮料:葡萄酒、普通葡萄酒、莓果酒、熟酒、啤酒。

肉类:牛肉、小猪肉、羊肉、肥鸡、肥鹅、鱼肉。

奶类:牛奶、奶酪。

腌制类:火腿、腊肉、咸肉、咸鱼。

果品:苹果、梨、李子、山梨、栗子、扁桃、木瓜、榛子、无花果、樱

桃、葡萄、葡萄干。

蜜:蜜糖、自然蜜、蜜腊。

油:脂油、(猪油、牛油)、植物油。

调料:醋、芥末。

斋戒食品:蔬菜、鱼、干酪、植物油、蜂蜜、芥末、醋、黍米、稷、干

的和新鲜的青菜、萝卜和芜青、蜜腊。

面粉食品:面包。

所有这些食品都必须作到“颜色好看,品质优良,制备清洁”。当时的餐具是铜的、锡的、铁的和木制的杯碗。从以上餐具可知查理大帝时代没有使用叉子,是用手抓饭吃的。这时饮食的制作方法和饮食习惯已有很大改进。

①从单纯的烤制发展到多种烹调方法。

②能够制作腌制食物及腊肉、火腿。

③调料品种增多,菜肴滋味提高。

④有专门的厨房、面包房、酒作坊进行食品制作。

⑤制酒技术提高了。

⑥食品的质量、卫生、悦目都受到重视。

⑦葡萄酒啤酒为主要饮料。

欧洲人当时的主食是小麦制品,面包和通心面。瑞士的圣伽林修道院8纪以制作“巴尼斯鲁纳提亚”新月形面包而闻名。1217 年圣诞节维也纳市民曾向奥波尔德公爵献上高级面粉制的新月面包。

通心面,欧式面条,制作技术于12 世纪产生,13 世纪杰诺阿写了一本烹饪书,记载了面条的烹饪法,14 世纪拿波里有制造面条的工厂。10 世纪以后欧洲人开始饮用白兰地和威士忌。10 世纪酿造威士忌的技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11 世纪意大利有了制造白兰地的技术。苏格兰和爱尔兰已能从大麦芽酿造的酒中蒸馏出威士忌。

基督教的斋戒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食俗,由于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日子要斋戒,欧洲人形成吃鱼习惯。天主教14 世纪把星期天定为禁肉日,人们就改吃鱼,鲱鱼、鳕鱼等销量大增。腌和熏的技术越来越好。12 世纪以后冬季鲱鱼的产量是鱼类中最高的、鲱鱼是储备起来的冬季食物。人们在春季收获前主要吃鱼及豆子。

欧洲食物中调料是其特色,中世纪烹调用的调料是香草或药草。当时欧洲每年11 月制作腌肉腌鱼,为了消除鱼、肉中的腥臭味,人们要用调料。放入肉中的香辛味调料有薄荷叶、月桂树叶、鼠尾草、麝香草等。14 世纪《巴黎的家长》一书说蛋羹所需的调料香草有“薄荷花和艾菊,再加入薄荷叶、山艾叶、马吉兰叶、茴香、香菜、甜菜加上堇菜、菠菜、莴苣、并且要掺入一些姜粉”。

欧洲食俗事例一,13 世纪初英国庄园主孟福特家留下一份流水帐,帐单上表明孟福特一家以面包为主食,还有大量的肉、家禽肉、鱼,还有珍贵的松鸡和梭鱼。稻米是稀有食物,锁在安全的地方。孟福

▲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

距离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430年了。

430年,既长又短。说长,今日之世界,今日之生活,今日之观念,与大明朝,天壤之别。说短,扳扳手指头,从大明到大清到辛亥民国再到新中国,历史烟云,恍如昨日。

历史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读史,实际在揣摩过去,鉴往知来,摸规律,不忘本,把大势,顺势趋之,逆势避之。再细致斟酌考量,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不同尺度、不同力度,看法和体悟虽然不同,但多多少少有些收获。如同老少皆宜的西游记,小的喜欢孙猴子、戏谑猪八戒,大的如沙和尚般挑起担子做个实诚人,老的却念着唐僧的修行,各得其所。

读《万历十五年》,大体有这种感觉,况且每读一次,关注点或位移或变动,感受也不一样,即使同一句话,兴许长了点经历,读来又是一番味道,妄加揣测的想象又多一些,真应了苏子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万历十五年,虽说是一个寻常之年,一个没有惊天动地大事之年,但是万历怠政伊始。由此为发端,把时空尺度拓展开来,纵向回望、横向比较,令人唏嘘的、苍生艰辛铺就的时空大道,其实没什么密钥,只有循环的往复。历史从来不好玩,也不能玩,因为它太沉重、太复杂,因为它走到万历十五年就此拐了个令人伤心的弯。

为什么会有万历怠政

没错,首先是人的性格使然。说到性格,多半会认为朱翊钧懦弱、内向、孤僻。其实不然,未即位前,九岁的朱翊钧与许多孩子一样,聪明活泼、好奇贪玩。若是一般人家,他凭些聪明和勤奋,要么考取功名,要么种田经商,总有所作为。再不济,过上寻常人生活,娶妻生子,也有个圆满。历史不能假设,人生不能重来。朱翊钧的性情、命运,在九岁那年,改变了。

万历是敏感的,不幸的是,他的敏感不仅没有随着年龄增长坚韧起来,警醒起来,反而更脆弱、隐藏更深。因为,他是皇帝,是九岁登基的孩子皇帝。更不幸的是,万历这个孩子皇帝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那几年,遇到严母李氏、首辅张居正、大伴冯保等诸多内外能人。尤其是张居正和冯保这样的政治强人,天生的超级控,真是揉碎了朱翊钧那颗幼小的心灵。安全感缺乏和依附感增强,如同一对孪生兄弟相伴万历一生,既使他对任何人和事不给予信任,更使他遇到麻烦就会畏缩不前,掉头改弦更张。这些都是管理者的大忌,何况肩负千钧重任的天子。

与历朝历代年轻皇帝一样,万历是有抱负的。幼时敏而好学,即位后鼎立助推张居正一揽子改革。综观古今中外的变法和新政,没有君王强力的、持续的支持,要么空谈,要么夭折。张居正的改革,兴在万历支持,废也在万历怠政。

万历的抱负当然在权力的掌控,把本属于皇帝的东西抓住抓紧。于是待张居正去世,万历一边废冯保、清算张居正,一边勤于政务,废除张氏新政之流弊稳定人心,平定银川反叛、援朝抗倭、勘定播州巩固疆土,延续万历中兴的好气象。可惜,这种好日子很快因为女人和孩子的事情,即史书常说的郑氏立妃及常洵立储,慢慢地消散了。

看似有抱负的万历,因为长期被强人的灌输、控制后,逐渐变得固执、孤僻。这种固执,对一个有雄心、有野心的皇帝而言,为了大好江山,必然要杀伐决断、大开大阖、达成目的。但是,这种固执在敏感而依赖感强的万历心中扎根下来,真有点不为江山为女人的悲情。钻进牛角尖的万历,为了立妃立储,既不像强势君主来硬干,也不像明君顾全大局而放弃,却像一个大人不允许给心爱玩具穿上花衣服的小姑娘,自我置气,不吃不喝,耍起小性子。

万历又是聪明的。怠政惰政,非一朝一夕。如果仅纠结于立妃立储这一想法未能实现就撒手不理朝政,那万历早被拉下马了。从万历十五年开始,直至闭上眼,怠政长达三十三年,相当于那时的两代人。

这期间,一是万历稳稳妥妥地深居紫禁城,二是大明朝将将就就地走过来。看似不可思议的背后,聪明的万历早就看出道道。历经两百多年治理的大明朝,祖制章法已经成型,即便是张居正力推的改革,也不过是修修补补而已,尤其在运行机制上,文臣武将加宦官,三驾马车各司其职、互为制衡,皇帝无非是三驾马车上的一个盖子,使不使劲,大明朝照样往前走。

既然作为王朝的象征,皇帝这个盖子,该出场时还是要出场。尽管不上朝、不朱批、不搞经筵,但对天地亲君师的礼数,万历是不会也不敢忘的。况且,万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无为而治,堵住了一帮满口仁义道德臣工的悠悠之口。所以,万历不理事不操劳,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明万历帝朱翊钧

朱翊钧成长经历及性格变化,对万历怠政的影响,绝不是一己之私。把尺度稍微放大,天子敢惰政能怠政的,实际预示着王朝由稳定走向衰败。无论夏商周,还是汉唐、北宋、元明清,王朝运行的倒 U 字型轨迹,对应着一代代天子诸侯的功绩或败作。

处在上升阶段的主政者,虽然辛劳甚至熬干了身体,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让后人缅怀的文治武功。而处在下降阶段尤其是亡国之君,当然很不幸,但只要不像桀纣,多少能博取点后人同情,像李后主、崇祯、光绪(宣统毕竟是儿皇帝)等。

需要数落的,当然就是稳定阶段的那几个无所事事甚至对王朝运行起到破坏的人。特别是像万历这种长期在位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没有把王朝引入螺旋式上升轨道,最值得历史咀嚼、回味、深思。实际上,之所以把万历作为典型,一则怠政时间之长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二则世界大变局开启,现代国家登上历史舞台,古老帝国也好,新兴国家也好,大家的命运都将发生变化,都将拐弯。

回头再细嚼万历敢惰政能怠政,不能只停留在稳定的、所谓成熟的运行机制上,停留在王朝各级管理层不作为、贪腐横行上。背后还有什么?

第一,家天下的制度设计的天生缺陷。皇帝独我一家,任何人碰不得、动不得,甚至念不得、说不得。这是核心利益,也是根本动力。为永续万世,历朝历代开国之君都处心积虑地搞一套家规国法,以保证龙椅不拱手给外人。

赵匡胤和朱元璋做得最绝,前者削减兵权导致两宋偏安一隅,后者权力超级掌控造成大明怪象丛生。谁都清楚,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谁也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把政权巩固、国家治理简化为保住一把龙椅,把君臣协力、君民共进关系异化为君为上、民为下,结果自然逃不了王朝兴亡更替的宿命,还是龙椅轮流坐。

对政权巩固和发展更不利的是,家天下的制度设计变为铁律,碰不得、动不得,如此僵化、刻板,不仅难以应对天灾人祸,而且抑制改革创新,使得王安石、张居正等变法或失败,或反复。

万历的立妃立储,看似与申时行等臣工们在较劲,不如说跟自己的老祖宗在赌气。不与时俱进,不结合实际,仅凭祖宗之法,要保住家天下,不但痴人说梦,更是禁锢头脑,阻滞前进。

第二,除了保住自己饭碗,君臣其实都不清楚要把这个国家带向何处。家天下是君臣的根本所在,而平天下是君臣修身齐家治国的追求。天下如何太平,国家治理如何达到国泰民安,每个朝代初期一般实行轻徭薄赋稳定人心、强化武备稳定疆域、选拔人才完善治理架构等,一旦边防无战事、百姓有吃穿后,帝国上上下下除了争权夺利的内斗后,真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进一步,皇帝只要保住龙椅,臣工只要有实权,小老百姓只要过上太平日子,哪管春夏秋冬,国家运行基本上停摆了。

与其说万历在怠政,何尝不是申时行等一帮臣工也在怠政,在拖沓,在和稀泥。打破平衡的,一是战事,二是天灾,两者叠加且时间跨度拉长,必然加速王朝更替。秦汉以来,客观地讲,历朝历代都有不同时长的好日子,也有短暂的民不聊生的苦日子,但大多数时间一般般,上也碌碌无为,下也碌碌无为,捣腾了两千多年,眼睛总是回头望,沉湎于三皇五帝的虚幻之中,却不想知道、不愿追逐未来的好光景,最终被动地、无奈地接受时代大变局的观念碰撞、枪炮较量。

第三,封闭可怕,更可怕的是被时代抛弃。大航海之前,世界各地各自为阵是常态,能开辟丝绸之路沟通中西方只有帝国所为。但步入大航海特别是西方工业化革命开启,世界格局发生跨地域的大变化,传统帝国走向没落,新兴国家崛起并主宰全球,从荷兰、丹麦到葡萄牙、西班牙再到英法,他们的发家之道就是破除封闭,带着枪炮和金银珠宝贿赂,开辟新大陆新市场。有的学者把这称之为第一次全球化。

▲传教士利玛窦

外面的世界在变,但大明朝无动于衷,处在大变局之中的朱翊钧、申时行等一帮臣工们更是无动于衷。他们不是不知道世界在变,因为有利玛窦等传教士们相继到来,而是不愿改、不想变,甚至连被动改一改、变一变的念头都没有。这一妄自尊大的思想封闭继续延续下去,直至甲午海战,如同寒冰,才真正把古老帝国泼醒。

时间不等人,时代不宽容人。不紧跟时代,一是万历即使不怠政,即使他承继张居正改革勤政忧民,把万历中兴延长过几十年,但终究抵挡不住大明的衰败。就像嘉庆一样,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节约,终究填补不了帝国的虚空。二是再把时间拉长,大清取代大明,也抵挡不住帝国的衰落,与其说有康乾盛事,倒不如说是古老帝国的回光返照,或者说是大明延续的又一次中兴。因为大清走下坡路,肇始于乾隆,嘉庆无非背了个锅而已,至于到了道光、咸丰,天命已难以挽回了。

为什么害怕商业贸易特别是资本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专制太喜欢土地、喜欢农民了。可以说,农耕与皇权专制高度契合。一方面,农业耕作能为皇权和王公贵族提供较为稳定的税源,即皇粮这一实物能保证王朝运转;另一方面,至关重要的,大多数黎民百姓被牢牢地套在土地上,社会流动性不强,社会秩序稳定,皇权专制的制度成本和运行成本不高。毕竟,能过上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自给自足生活,农民们哪有闲功夫和歪脑筋来琢磨那把龙椅。

所以,土地是皇帝的命根子,也是苍生的命根子。正因为土地与皇权专制的契合,对古代中国而言,把土地与人挂好钩是治理的核心,压根儿都不会想到把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况且解放出来,无事必生非,沦为流民,迟早会揭竿而起的。进一步,地主农民成为农耕社会最坚实、最可依靠的阶层,当然也是不要轻易触碰的利益群体。

工商业者没有那么幸运,不管是手艺人,还是小商贩,既不讨皇帝喜欢,也遭老百姓嫌弃。无奸不商。为什么要把一个奸字送给大家都离不开的群体呢?老百姓嫌弃商人,是因为商人太重利。事实上,商人不计较,不赚差价,怎么叫商人,怎么养家糊口。读书人鄙视商人,表面上是看不惯商人的铜臭味,实际上有些嫉妒商人的不劳而获、宽裕生活。特别是商人会办事、能办成事,更易遭人嫉恨。

皇帝不喜欢商人,一是这帮人太现实、太功利,直接侵蚀农耕的实际利益,引发地主农民的不满;二是商人成天游走城乡,见多识广、脑筋活络,开明社会风气,当然在士大夫和地主们看来是带坏民风社风,若形成气候,直接威胁政权。

所以,重农抑商是历朝历代治理的基调,不但压制商家的实际利益,而且堵塞商人家庭致仕的上升通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纲上线地丑化这个群体。即便是游牧出生的元、清,要坐稳天下,都想方设法排挤商人。为保住自己所谓的天下,保持朝野上下的平稳,工商业得不到发展甚至遭受打击成为必然。因此,当哥伦布、麦哲伦冒着风险下海大航行时,大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一点不奇怪。

嫌弃商人、抑制商业、排挤资本,其实道出古老帝国上上下下,对商业资本充满恐惧。如果撒手不管、任其发展,商业资本会对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要削弱农耕的投入。商贸流通越活跃,其活动范围越广,在促进互通有无的同时,既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还需要流通贸易的基础设施改善,包括运输道路和集市修建等。这边投入增加,农耕那边投入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

其次加速土地兼并,削弱政权稳定的基础。以土地为抵押物的商贸流通或资本融通,本身风险较高。加之资本的天然逐利性,在利滚利的驱使下,地主和商业资本的结合,必将贪婪地占有更多的土地。而小农家庭一旦遭遇变故,也只能靠变卖土地来度过难关。脱离土地的农民,在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要么上山为匪,要么流落街头乞讨。对这一人口比例,按现有失业人口来看待,一旦超过百分之五,必然危害乡邻、扰乱社会。

再有,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兴起,促使采矿业和手工业发展,反过来又动摇农耕社会的基础。货币流通量需要实物作支撑的。这个支撑实物,在农耕时代就是粮食和土地。随着流通市场的扩大,显然靠土地作为货币的定锚已受局限,货币和资本必然要寻找新的、流通变现能力更强的实物作支撑。一旦采矿业和手工业获利水平提高,或者说相对农耕具有比较优势,货币和资本肯定亲睐这些行业,相应地逐步减少农耕投入。农业不稳,天下不安。

还有,食利阶层的出现,是整个社会都不能容纳的。在土地满足温饱的农耕社会,知道钱可以生钱,但惧怕钱生钱造成的各种恶果。资本创造财富。没有商号、票号和钱庄,商贸流通和资本融通只能像农耕一般小范围活动,难以产生更大的效用。所以,商贸流通和货币资本的活跃,动摇了农耕社会的土地这个命根子,动摇了皇权专制的政权根基,其命运只能被压制。

古老帝国上下真的嫌弃商业贸易、恶臭金钱吗?当然不是。即使皇帝,说是天下归己,真正到了数钱的时候,就不是想要就要、想多少就有多少。

万历算是帝国史上爱财搂钱抠门皇帝之一了。大家都喜欢钱,不管省吃俭用还是日夜操劳,一有节余就去置田产和房产,当然也有的拿去放贷赚利。逐利是商业资本的基本属性。如同硬币的两面,商业资本在逐利过程中,既利己也利他。利己,使人贪欲膨胀,丧失底线,疯狂敛财;利他,互惠互利,持续发展。

逐利的商业资本的确如同猛虎,一旦与土地房屋等实物资产结合,不但无休止地突破逐利边界,还诱使人们变得更加贪婪,损害农耕经济,破坏社会安定秩序。但商业资本不是猛虎,其实是狐狸,只要彼此有信用,对它好,它会返利数倍;失信于它,不是它出面,而是拉虎皮扛大旗,使唤豺狼虎豹,让你身败名裂甚至要你卿卿小名。只看到狐狸的狡猾凶残,不像蒲松龄老先生那样看到它的有情有义,在中庸氛围浓厚的古代中国,对待商业资本的态度极其微妙,口头的恶毒讨伐,内心和行动的逐利勾当,可以说是大大的伪善。

▲万历帝与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差不多同时代

商业真能颠覆社会吗?资本真的那么可怕?反观大航海,冒险家打着寻找新大陆的旗号,做着发横财的探险梦。荷兰、西班牙也好,英吉利也好,君主和臣民都好财,尤其是与万历差不多时期的伊丽莎白一世,伙同商人、海盗与西班牙人干仗二十来年,硬生生地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拉下马。

西方商业资本侵略和殖民过程中,他们依仗枪炮,为商业资本肆意横行开道,在享受掠夺财富带来快感的同时,犯下了累累恶果。这是商业资本的利己特性的表现。而大英帝国之所以横跨欧亚、纵跃美洲澳洲,实际既看到商业资本的利己驱动,也看到利他的多赢,由此从初期的野蛮掠夺转向殖民扩张,不再干杀鸡取卵的事。既无限放大资本逐利功效,甚至赤裸裸地剥削,又制定法令限制资本逐利的活动范围,尽管这些限制作用不大,以至于自荷兰郁金香事件开始,他们逃不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避不开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

认清了商业资本的利己和利他的同一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结束殖民扩张和统治后,大都采取强制性法规和伦理道德声讨相结合的办法来驾驭商业资本这只狐狸。所以,花掉亚当斯密毕生心血的不只是《国富论》,还有《道德情操论》。

从狩猎走向游牧、农耕,总处在温饱的挣扎之中,生产力的低下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简化。推动千百年的农耕时代转变,需要胆略和气魄,还要时代造化。简单地指责老祖宗们不紧跟形势、不转变观念,没有什么道理,也于事无补。

需要深究的,还是一个老问题,在世界大变局来临、农耕转向商业资本的时代,为何古老帝国孕育不了资本主义、培育不了大市场?或者说,千百年来,古老帝国固执地钳制着工商业发展、资本活跃,即便享受过商业资本带来实惠的万邦来朝的盛唐、百业兴旺的两宋,为何都没有把手工业和商贸搞成气候?不说其产值和就业贡献有多大,至少成为农耕生产、田赋的重要补充吧。

遗憾的是,允执厥中的老祖宗,没有善待好工商资本,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资本没有形成市场,坚守农耕的结果,经济活动单一,产业就业单一,社会结构也单一。较为单一的经济社会结构,活力从何而来?

为什么打不开人口土地紧张的结扣

古老帝国重农抑商的固执,万历、张居正、申时行他们看来是正常的,康乾如此,至今也如此,无农不稳成为国家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这种固守,一旦遭遇天灾或外侵,很容易致使帝国陷入危机漩涡。面对危机,要么革新消解矛盾、重振旗鼓,要么对外扩张、转嫁危机。

▲明长城遗址

古代中国主要选择前一条路,而对外,抵御匈奴也好,抗击辽金、元蒙、满清也罢,都是被动而为,即使一时战有所成,大抵都坚守在逶迤群山之中的万里长城。而对外的边境贸易,兴许边防保障不力,总被局限在不大范围、较短时段,以至于宁愿耗损巨大人力物力修筑万里长城,从秦汉到大明少有间断,也不愿意在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上兴几条规矩,真的苦了边防百姓和守卫。

好在每每遇到危机时,古老帝国上下都会主动变革,但总走不走一个怪圈,大张旗鼓地变,轰轰烈烈地革,结果多半惨淡收场,回到原来的轨道,甚至有的做法变本加厉,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无论当时之人还是后来者,每每在反省变法失败,总在痛诉即得利益者的顽强阻挠,总在念叨商鞅之功成。殊不知,商鞅变法是直指横扫天下的耕战制度总设计,而后继者的变革,一是在土地制度限定下,二是在祖宗之法内,条目式展开的。换句话讲,化为危机,都要做人口和土地、粮食等财物的量的工作,不过,商鞅既整合存量又靠军功激活增量,但后继者只能做存量,无法也不能做增量,或者通过增量来缓解、替代存量。这就是造成危机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重,甚至靖康耻的源头被追溯到王安石变法。深究下来,还是制度设计运行偏差、治理目的视野狭窄等。

从制度设计看,基于农耕的帝国生存之道需要处理好人口与土地的关系。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决好吃饱饭的问题。尽管文献记载不详、口径不统一,但依然可得出一个可信的结论,即所谓盛世光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带来人口快速增长,土地开垦面积相应增加。

福兮祸所伏。在农耕技术和产出效率没有大幅提升的条件下,仅靠过度垦荒来养活过快增加的人口,缓和人口与土地紧张关系,很不现实。时间稍长,小农家庭致贫、土地兼并等频发,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显露。一旦遭遇洪涝干旱,农田凋敝,饥荒蔓延,流民窜行,社会动荡,战乱兴起,人口剧减,接下来的两条路,要么休生养息延续王朝祚命,要么被造反,龙椅让他家。

古老帝国的危机,本身源于人口与土地制度的不合理,却怪罪于简单的天灾人祸。事实上,失去天道,就是在固守不合时宜的土地制度,不开拓养活人口的新领地新渠道。这种固守土地,丧失了古老帝国向海洋要饭吃的动力,一而再地丢失了通过大范围的商业贸易来开辟人口增量活路的机会。进一步,没有多元的人口供养渠道,没有互通有无的方便,凭借农耕粮食单一优势的古老帝国,难以看到自身的比较优势,更不会分享社会化分工带来的实惠。内部消纳危机的最大风险,恰恰是皇权得不到保障;损失惨重的,还是人,于是乎有“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的悲叹。

单一的、内向的、保守的制度设计,局限了治理的发挥,包括治理能人的无奈。首先是治理目的狭窄。还是那句管用的话,保住自己的饭碗。皇帝为保住龙位,臣工为掌控权力,黎民百姓就为吃饱饭、穿暖衣,还能再做点什么,没有多想,也懒得去想。为把控皇位、稳定政权,历朝历代只能施行简便、低成本的重农抑商,用土地套住人的手脚,用道德礼数洗刷人的头脑,自诩为天下太平,数十年如一日,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什么突破。天长日久,弊端丛生,一场暴雨、蝗灾甚至一个惊雷,都可能致使帝国倒下。

治理视野的狭窄,更是古老帝国的顽疾。黄仁宇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比喻为美式“潜水艇夹肉面包”,其根源主要受亚洲大陆天候地理关系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一个大陆帝国的治理,影响明显且持久,即以农耕为中心,因为东临大海、北面沙漠草地、南临热带丛林、西为高山荒原,时间一长,物产丰富的中原成为帝国的主体,自我为中心概念形成。

更有些特别的,除了早期匈奴,而后辽金、蒙古的北方外族强大并造成直接威胁外,古老帝国周边都是蕞尔小邦,不仅人少、日子穷,而且内乱和互掐。由此建立的朝贡和求援的依附关系,对小邦而言得以生存,对帝国而言则大大强化了中心意识,久而久之,天下为我、我为天下的观念扎根在古老帝国的朝野,患上盲目乐观、妄自尊大的臭毛病,太正常了。

不提两百多年前马噶尼尔来华的事情,就说万历时期的利玛窦,不畏险途抵达帝国,其规模、行程固然不如此前的郑和下西洋,但能够到达,并带来帝国没有的地图、计时器、三棱镜等西洋物品,仅此表明天外有天。无奈大明朝上下浑然不觉,仍沉醉在我为中心、番邦落后的窠臼中。

假若自万历开始,无论君臣,稍微开明点,稍微谦虚点,好好想想世界另一端而不是千百年来依附、朝贡关系的穷邻居是如何生活的,也许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死死地禁闭。

围绕土地、农耕打转,必然造成治理手段的简单,即精心炮制的以土地为载体的耕作、税赋、礼节、风俗、法律等系列经济社会制度,实际不能匹配皇权专制。秦帝国的郡县制能够承继并不断完善,或者追溯西秦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关键在于统一,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等,进而促使粮草等战备物资活动范围扩大。但是,土地不可移动、肥瘦不等的特性,使得围绕土地设计的系列治理制度施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或者鞭长莫及、形同虚设。是否把与土地密切关联的粮食作为帝国的调节手段呢?其实,自身的差异性、多样性等决定了任何实物都不适合用作大范围调节工具,况且粮食产量稳定性不强,耗损又较为严重。兜兜转转,比较起来,货币流通性强、差异性小,又不受天灾影响,之所以没有被选作调节工具,还是在于实物货币的接纳程度高,而信用货币即交子等纸币成不了气候。

万历十五年,世界变局开启。就此拐弯的,不是大明朝,而是古老帝国。等来的,不只是满清入关、崇祯上吊,不只是剃发易服、大兴文字狱,还有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抗日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百年来与外族侵扰迫使的系列战争、签订的多个丧权辱国条约,还有内忧外患、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史。

作者| 许光洪供职于重庆邮电大学

文章来源| 爱思想网

说明:部分来自互联网

为提升阅读体验,版式有所优化若涉及著作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 ”、“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

13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

1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4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盘,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选自《季羡林随想录》,有删改)

15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2)作者提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小酒桶

莫泊桑

情节链接 埃佩维尔镇上开客店的希科老板,终于与72岁的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合约:他每个月给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岁之后,她那价值6万法郎的农庄归希科所有。

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太太非常健壮。他好像一天也没见老,希科可就悲观失望极了。他觉着这笔钱好像已经付了半个世纪了,他觉得自己受了骗,上了当,破产了。过了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

他束手无策,一看见她,就恨不得把她掐死。他于是琢磨起办法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又来看她,兴高采烈地搓着手。闲聊了几分钟以后,他说:

“我说,老婆婆,您到埃佩维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吃饭呢?外边有人说闲话,说咱们的交情破裂了,我听着心里很难受。您知道,亲爱的老婆婆,上我那儿吃饭,一个钱也不用花。吃顿把饭,我是不计较的。您只要一想着来,就别客气,尽管来好啦,这反倒叫我高兴。”

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用不着第二次邀请;第三天,她坐着她的马车,她就来到了客店,理所当然似的要求那份店主人已经许下的午饭。

客店老板心花怒放,像招待贵妇人似的招待了她,又是子鸡,又是灌肠,还有鳗鱼、羊腿和肥肉片儿白菜。可是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因为她从小过的是俭朴生活,一向只吃点汤和一块抹黄油的面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个劲儿地劝她吃。而且她什么也不喝,就连咖啡也不肯喝。

他问道:

“您总可以喝一小杯吧?”

“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绝。”

他于是使足了劲向客店的那一头喊道:

“罗萨丽,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

女侍出现了,拿着一个贴着一张葡萄叶形商标的长瓶子。

他斟了两小杯。

“尝尝这个吧,老婆婆,这可是好东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 一会儿。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点点滴滴也倒在嘴里,然后表示:

“一点不错,真是好酒。”

她的话还没说完,希科已经给他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她跟和第一杯一样品了好久。

他于是要请她喝第三巡,她拒绝了。他一再的劝说:

“你看,这简直是牛奶嘛;我喝十杯,十二杯,都不费劲,跟糖似的下去了,既不胀肚,也不上头,简直可以说在舌尖儿上就化成气了。没有比这对健康更有益处的了。”

她原来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她只喝了半杯。

这时候,希科忽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慷慨,大声说:

“好吧,您既然喜欢这个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为别的,就为让您看看,咱们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那位老太太也没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已经多少有了一点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板进入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的院子,然后从车子里拉出一个箍着铁圈的小木桶。他要她

立刻尝尝,为的是证明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好白兰地;等他们每人喝了三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

“您也知道,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我不是进斤斤计较的人。完得越快,我越高兴。”

他有爬上了他的轻便马车。

四天以后他又来了。他走到跟前,问了好,几乎挨着她的鼻子跟她说闲话,为的是闻闻她哈气的味道

他闻出了酒香,于是他眉开眼笑了。

隔不了多久,当地就传说开了,说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常常独自一个喝的烂醉如泥。有时候躺在她的厨

房里,有时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时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动不动地跟死尸一样,别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谈到这个乡下女人,他总要愁容满面地嘟囔着说:

“她这把年纪,竟沾上这种嗜好,这不是太不幸了吗?您瞧,一个人上了年纪,就无法可想了。早晚

她得上个大当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个大当。第二年冬天,快到圣诞节了,她喝得烂醉,跌在雪地里死了。

希科老板继承了农庄,他对人说:

“这个乡下佬,她要是不贪杯,总还有十年好活吧。”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17玛格卢瓦尔老婆婆为什么会落入希科老板的圈套?请分点概括。(5分)

18希科老板为什么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当知道她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后为什么就不再上她家了?(6分)

19结合上下文,分析希科老板表现出不同神态的原因,然后补填表格内容。(6分)

时间 希科老板的神态 原因

签约后的第三年 ○1悲观失望极了

○1老婆婆依然健壮,不仅占有农庄遥遥无期,而且自己还要他付钱

有一天 ○2“兴高采烈”

○2

发出邀请后的第三天 ○3“心花怒放

○4“大失所望“

○3老婆婆快要进入预设圈套

○4实施计谋受阻

送酒后的第四天 ○5“眉开眼笑“

○5

隔了不久 ○6“愁容满面”

○6

20纵观全文,你看出希科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5分)

21下面属于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 B《羊脂球》 C《格列佛游记》 D《悲惨世界》

13B (高潮是桥的那一部分)

14作者是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这样介绍条理清楚,能够清晰全面的再现《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宛若图画就在眼前。

15A

16(1)选择了皇帝、大臣、平头老百姓、知识分子这四类人作为例证。

这些例子时间上由古到今,地位由特殊到普通,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不同角度支撑作者的观点。

(2)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7(1)希科老板为人阴险狡猾;(2)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爱占小便宜;(3)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经不起诱惑。

18希科老板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玛格卢瓦尔老婆婆是因为他期盼着老婆婆赶紧死去,他好继承老婆婆的庄园。

当知道她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后就不再去了,这是因为希科老板知道老婆婆上了他的当,开始酗酒,她很快就会死去。

19②他想到办法来谋害老婆婆了。

⑤他的计划成功,老婆婆已经上了他的当。

⑥假装担心,表明自己与此事无关。

20希科老板是一个阴险、奸诈、冷酷的人,他工于心计,未达目的不择手段。

感悟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来谈,如:要抵制别人不坏好意的诱惑,不要总想着贪别人的小便宜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 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8、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文化的继承性

(1)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当代信息技术)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6、7、8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3)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略)。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什么的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爱国主义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1、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1、这座 古塔 建成一千多年了,还那么坚固。

2、日月潭四周,点缀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 古塔 。

3、镇海 古塔 ,中山亭与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4、镇海 古塔 ,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5、根据墓门的走向,墓室可能在虎丘塔下,为保护这千年 古塔 ,虽然探知墓门,也没有开掘。

6、文光塔是一座 古塔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潮阳市的棉城镇中心。

7、文峰塔在中国 古塔 中是独一无二的。

8、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那座 古塔 依然竖立在那里

9、并对小雁塔的动力特性和砖石 古塔 的抗震能力进行了分析。

10、巴海为第一任宁 古塔 将军,清代任将军者76人次驻守此地

11、宁 古塔 文化的内涵既独特又丰富,它主要是由满族文化、山林文化、戍边文化和流人文化等成分所构成。

12、第二天下午,比尔带着灿烂的笑容重返德士 古塔 楼

13、头重脚轻的 古塔 吸引许多游客到这座小镇上来

14、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 古塔 博览苑”,将中国各地著名的塔缩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

15、此外还有许多古刹庙宇、石刻碑碣、 古塔 古墓等文物足迹

16、我们一起走,走过繁华,去寻找传说中的 古塔 ,在古塔浓重的阴影里,留下一个,闪着金色光泽的童话。汪国真

17、演出以一排明清的老建筑为布景,远方有高耸的白莲 古塔 和小桥流水,近处有几十艘漂浮在水上的乌篷船和一棵昂然屹立的古树,充满江南水乡的韵味。

18、吕留良、金圣叹等后人因何发配宁 古塔 ……无数的秘密,在大清亡国之后,在这一片血雨腥风之中,等待着一层一层地揭开。

19、昨天在杭州看到个假的 古塔 ,今天却在这里见到真的古代!这可不错!

20、虽然大头打了瞌睡,白条中途出去上了很多次厕所, 古塔 老头早已经饿了,手里拿着热腾腾的蒸面包开始吃了起来,这些苏力都不在意。

21、中国 古塔 形制多种,以往认为八角形砖塔出现在宋代以后,然而屹立于登封市嵩山之麓的净藏师塔,为八角形砖塔,时代却为盛唐时期,可谓中国之最。

22、寺东隔安亭泾原建有 古塔 ,名为永安塔,清代毁于大火;比如震川书院,就是现在的安亭中学。

23、1993年,当文史、园林专家登蟠龙山探寻 古塔 旧址时,连当年的登山栈道都渺无踪迹了。

24、 古塔 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美,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的资料。

25、几经重、迁建,现存的 古塔 落成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并恢复了原来宋塔建筑风貌。

26、再者,这宁 古塔 有什么不好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27、尧邪修望着一座安如磐石的 古塔 ,怒声喊到。

28、中国的建筑师们把印度佛塔的圆形与中国传统楼亭建筑方式相结合,从而使中国 古塔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9、“中华第一塔”定州塔位于定州市城内,又称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 古塔 ,始建距今已963年。

30、那东西,赫然是他小时候从山中捡到的一件十分残破,并不完整,被他玩腻后,就随意藏在山洞中的一尊残破 古塔 。

31、 古塔 内部色彩单一,没有绚丽的彩色描绘,没有奢侈华丽的外物装饰,只有塔壁上挂着几盏简陋油灯,整个古塔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静静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32、我的气势有那么厉害吗, 古塔 怎么就倒了。

33、1,兴圣教寺塔,乃江南闻名的 古塔 ,因塔身呈方形,又俗称方塔。

34、王放站在台上,揉了揉奇痛无比的手肘,心中暗骂 古塔 这个家伙教了他什么破招式,不过好在,今天威风八面,想必沐依依也早就看到了。

35、水雾,似白纱,轻笼一袭淡淡墨色,古树、古桥、 古塔 、古寺……雨雾中,丽而不媚,秀而不娇。

36、宁古镇黑黝黝的身影,在午夜时分,如冤魂般萦绕在宁 古塔 周围,此刻的鄞朗已经深中铃咒。

37、顺昌逆亡!弑神诛魔!叶凡手握绝世宝鼎,力压乱世群雄,探古墓,战神龙,闯魔域,抢 古塔 ,坐拥天下美女,笑瞰芸芸众生。

38、清流,疏星顾影,夕照 古塔 ,沐风而明。

39、有唐、宋、元、明、清历代 古塔 23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3座,金塔6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清塔10座,还有一些年代不详。

40、其实,少林寺塔林的塔是有数的,现有唐以来历代 古塔 232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

41、老早相识的李方远,也被全家流放到东北宁 古塔 给披甲人为奴。

42、而其内的龙骨、龙血、龙鳞等残余物被杀戮大帝小心翼翼的逼出其内魔气能量后,封印于 古塔 底层。

43、在念成绩的同时,上官风突然有种发配宁 古塔 的悲壮,估计这辈子是载在这个腐尸女手里了。

44、翰林院侍读吴孝登“作诗谬妄”,被发配宁 古塔 为军奴;侍读学士陈邦彦、陈邦直“谬误舛错”,翰林项维聪“文理不通”,都被革职回乡。

45、建州女真能发大军至宁 古塔 攻打他们,必定会同时增兵瑗珲城防止他们逃跑,现在他们走这条不亚于自投罗网。

46、8月27日,汝南县 古塔 街道大付庄村许家葡萄园内,一位小朋友在采摘新鲜葡萄。

47、 古塔 ,你的意思是你也是缝宝师

48、旁边还有些 古塔 ,但各自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有的造型典雅,有的石雕古朴,塔铭太远,看不清楚。

49、网友你好,你反映的社区收取户口迁移费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已责成 古塔 社区及时纠正。

50、在接到上战场进攻阿巴丹的命令的时候,他独自一人来到哈马丹城郊的一座清真寺 古塔 下,他在杂草丛中挖了一个坑,把他的全部“家产”。

51、这在当时的大清律上可以要充军发配的,结果富户被封了房子,一家子全都到宁 古塔 报到了,走的时候凄凄惨惨戚戚。

52、悠久的岁月之前,荒古万族纵横于星野,神秘 古塔 的出现却使得万族陷入一场空前大战之中,之后万族近乎朽灭。

53、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 古塔 鸣钟,遍布诸峰。

54、木塔位于佛宫寺内,我与水生、齐老爷子、张远、骆蓉蓉立于这座千年 古塔 之下,内心完全被那种苍凉古朴的雄风所震慑。

55、文化旅游区、商务办公区在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燃灯 古塔 、老城旧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京城水乡画卷。

56、卢一鸣旧历年前后一直呆在宁 古塔 花炮作坊,由于zha药爆炸威力不理想,作坊老板很苦恼。

57、姐夫是继承祖业,宁 古塔 城内一个不大的小杂货铺,惨淡经营生活拮据,还时常需要卢家的接济。

58、走近 古塔 ,只见第一层正门上刻“北门锁钥”四字,道光十三年春,知县林联桂题。

59、为此,规划人员还专门前往葛仙山镇的唐代 古塔 ――云居院塔进行考察。

60、离 古塔 不远的地方,有两个小孩子,一个是男孩,另一个则是女孩,也就十来岁左右的样子。

61、朝议吕留良吕葆中俱戮尸某示,严洪逵沈在宽皆斩决,族人俱诛殛,孙辈发往宁 古塔 给披甲人为奴。

62、炎天已经心绪意乱地转侧难眠了,长夜漫漫,心烦意乱也是无法进入修炼状态的,胡思乱想他这时突然想到了 古塔 的当日的那两记秘式。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封建经济主要是以一家一户农民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由于可以拥有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产品,因此,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得多。中世纪时代铁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社会财富大大丰富起来,并且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国在16、17世纪,在江南一带城市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生产关系中滋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说明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它的尽头。从那时候起,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兴起已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势头。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

----------------

1、定义:

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 5 ~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 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到 18 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著作时采用过来。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2、起迄年代:

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迄年代的认识也不同。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现多不用。现在教科书定为下限 15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

英国剑桥中世纪史对上限介绍了十二种说法,它以 284 年罗马皇帝戴可立先即位为世界中世纪史开端,下限采用 1453 年拜占廷帝国灭亡为界.此说在西方较流行,象《欧洲中世纪简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划定时限时,下限都是 15 世纪,上限则 3 ~ 5 世纪不等。

3、分期:

中古时期各地差别太大,以西欧为标准:

5 ~ 10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封建化时期);

11 ~ 14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

14 ~ 15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

------------------

中世纪

"中世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原因在于,历史上并不曾真正有过 一个叫作"中世纪"的朝代,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思想家或其它人 认为自己是"中世纪人",所谓的"中世纪"是后人创造的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 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 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 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 凯列尔在其所著《通史》中, 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中世 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 始于公元500年左右,终于1500年左右,前者的代表性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后者的代表性事件则是新航路的开辟其中,又以1000年,1350年 为界,分为中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习惯 于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中世纪"的开端,而下限则争议颇多, 有的主张以公元16世纪尼德兰革命为断限,有的主张以新航路的发现为断 限,但更多的是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下限

典型的"中世纪"概念有着特定的地域界限和情感色彩当西方文艺复 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创造"中世纪"一词的时候,他们意念中所指的并不是 整个世界,也不是整个欧洲,而仅仅限于指天主教所统治的地区,即中欧和 西欧从感情上说,他们对亚洲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 化及拜占庭文化是十分向往的,对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 地;而对公元6至16世纪间"蛮族"的入侵而造成的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

满,对教会垄断文化事业也大不以为然,遂将这段历史斥之为"野蛮","未 开化","专制",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在痛骂"中 世纪"西方黑暗的同时,又慨然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从而形成"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随着"中世纪"一词使用日广,它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的代名词,用于 指封建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样,"中世纪"一词不 再专用于指西方,而成了可用来表述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这一 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的概念按照这种用法,由于各国进入和结束封建社会的 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世纪"也就无法一致,如中国较早进入封建社会,其 中世纪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代,其下限则可延伸至清末乃至民国 时代,而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及非洲,美洲广大地区进入封 建时代较晚,其"中世纪"分别开始于公元11—17世纪不等时间上的这种 差异给同一时代各国历史的比较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将具有特定涵义的"中世纪"这一概念拿来泛指世界各 国历史,在注意了经济上生产方式这一共同点的同时,却忽视了各国文化发 展的巨大差异"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总体上处于衰落的趋势,游牧民族的

入侵造成了西方古典文化的大破坏,使古典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整个西 方社会的文化水准也因此而大为下降,教会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保存者和使 用者,尽管能够保存下来的十分有限而"中世纪"其它地区的文化却是另

外一副景象:在近东地区,拜占庭帝国从一开始就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自居,积极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拜占庭帝国衰弱后,悄然兴起的 俄罗斯继承了其文化遗产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们按照伊斯兰

教教义的教导,向世界各先进国家广求知识,使阿拉伯文化迅速发展,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虽因内部分裂和外敌入 侵而使其古代灿烂的文化受到相当破坏,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而同样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典文明非但未受到大的破坏,反而在不断吸收,

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古典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具有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中世纪"一词很难反映出

来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方以外的世界史尤其是文化教育

时,尽量避免使用"中世纪"一词,而用"中古史"等代替,迫不得已而用

之时,也多加以界定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差异,也是为了照顾文化发展自身的

完整性,本书的"中世纪"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时间界定在欧洲,我们叙

述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3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叙述的是隋唐宋元间

的历史(公元581—1363年);在日本,我们叙述的是自公元646年大化革

新至公元16世纪室町幕府统治结束时期的历史;在印度,我们叙述的是自笈

多王朝以至德里苏凡国家时期的历史(约公元220—1526年);在阿拉伯,

则基本上是公元6至14世纪的历史

欧洲中世纪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主要是指服饰、饮食、居住等方面。它与社会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文化传统、自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公元5 世纪,战争十分频繁。古代文化被摧毁,古代繁荣富足的城市生活不见了,新的欧洲居民不再建设剧场、浴池、道路,古代艺术消亡。古代文学、文字只有少数人能懂。欧洲通行着英国人、德国人说的日耳曼语,法国人、意大利人说的罗曼斯语,古代语言文字消灭了。在战火中,在斧砍、刀劈、剑刺的战争中蛮族人带着他们的生活习俗来到欧洲。这是一个陌生的欧洲。

5—10 世纪的欧洲人,还保留许多野蛮的生活习俗。在英国传教的圣徒卡尼法斯(675—754)抱怨说:“英国人完全无视婚姻关系,他们不要合法妻子,象马或驴一样过着放荡和*乱的生活”。(《狂欢史》79 页美帕高帕特里奇著)“公元610 年爱尔兰的阿尔斯特女王率领她的宫廷命妇来见库楚雷恩,女王和她的命妇们上身赤裸,并将裙子撩起,以便下身显露。这一举动是表示对库楚雷恩的极大敬意。”

中世纪初期,战争频繁,新兴的王国不断地征战扩充领土。那个时代法兰克人曾认为打仗掠夺是最光荣的事业,劳动种田是无能的表现。从5 世纪到8 世纪他们还未能停下来改善自己的文明程度,8 世纪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欧洲的新统治者接受古代文明的过程十分缓慢。其中意大利、法国由于罗马的传统影响大,文明程度也稍高。

11—15 世纪欧洲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教会起了重要的作用。教会教化人们脱离野蛮的习俗,倡导纯洁的生活。要求神职人员坚持独身主义。把生活中的纵欲倾向当成罪恶,宣扬禁欲主义,宣扬鄙视金钱,反对奢华的观念,宣扬所有的欢乐都是罪恶的观念。教会不仅通过教士进行宣传,还通过国家政权和教权进行惩戒。这个时期残暴好战的野蛮之风已不是主流,而禁欲之风盛行。教会反对服饰之美,甚至反对个人的清洁卫生,清教徒反对唱歌跳舞,反对狂欢节,反对愚人节。“在他们那儿,我们可以看见大量的对跳舞的指控材料和禁令”(帕特里奇《狂欢史》92 页)。教会的作法已超出纯净人们道德的范畴,实际上是打着教会和国家维护道德的旗号,反对人们正当生活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个时期禁欲与反禁欲的明争暗斗长期进行着。这些直接影响着中世纪欧洲的生活习俗、娱乐习俗。

(1)服饰习俗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服饰习俗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统治时期,基督教对欧洲服饰影响巨大。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中世纪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古今中外服装珍闻趣事》)。

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古罗马豪华的拖加袍被废弃了。

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我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劳动者上衣较短。法国查理大帝“只披法兰克人之衣服——用带束紧之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中古及近代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35 年版53 页)。冬天穿水獭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

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罗兰之歌》(法)、《亚瑟王之死》(英)有所记述。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贵族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

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

女式服装为长至脚踝的紧身长衣,两袖长而窄,外面穿一件宽松长袍,袖短于长衣。长衣领口较宽大,领口衣袖衣缝可有各种装饰镶边。斗篷从头顶披下来。

10 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贴身合体,下半象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紧身衣为套头式。紧身衣外披一件斗篷,并用一个大饰针别在胸前。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至12 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并于身后系带,衣袖逐渐宽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12 世纪出现了圆饼式头饰,它可以遮阳保护眼睛隔热,主要为十字军所戴。上衣流行前开襟式,将前襟分成两片。女式衣服为系带紧身衣,上衣紧贴身体,下面是宽大的衣裙,两部分之间用线缝起,两袖宽松拖长,其剪裁方法是上下衣分裁后缝合,与以前使用

一块大布不同。

13 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圆饼头饰,帽式装饰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长筒袜、靴鞋。男子戴一顶中亚式小帽。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穿用,这种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边有缝,手臂可以伸出来活动。另外这时期流行封闭式马甲式外衣,上身如马甲,下面可长至膝下,这种无袖长衫,肩部向两侧延伸加长,就成帽式装饰衣袖了。13 世纪劳动者的长衫长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脚下有无跟鞋,裤子于脚跟处有一圆洞,以便穿脱。夏天穿宽敞麻裤,上身裸露,

冬天穿短外衣和无袖套头衣。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当时禁止农民穿好料子及颜色华丽的衣服。

14、15 世纪后,欧洲服装开始有了变化。由于经济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往来,东方文明的影响,欧洲服饰发生了许多变化,贵族男女追逐时尚,贵族妇女争奇斗妍,男子不拘礼节;贵族与平民的服装有了更明显的不同;衣服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巨人传》载中世纪衣料有绸缎、丝毛混纺、呢绒、大马士革呢、条呢、金线缎、各种皮毛。衣服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装、短装、衬衫、短披,女人有连衫长裙、晚礼服等。饰物有念珠、指环、链条、宝石、钻石、翡翠、珍珠、玛瑙等。服装力求摆脱古老习俗,追求时兴。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和纽扣装饰。

14 世纪男士的夹衣流行,夹衣两层,十分贴身,衣袖设计合理,可以自由活动手臂,便于全身活动。夹衣上有十几个扣子,夹衣衬里有细带可将瘦腿裤上端与之相连接;紧身外衣穿在夹衣之外,高领外衣兴起于14 世纪末;衣领将两耳覆盖,颈后衣领盖过后脑,下部裙衣拖至地面;这时期的斗篷用一组扣子固定在身上,外观为圆弧形,又长又宽。妇女服装主要是带袖紧外衣和无袖长衫。由一块布作成,领口宽,衣领偏低,这就是14 世纪欧洲妇女流行的袒领衫,领口有圆形、角形、方形,领口开得很大,露出胸的上半部,上身有无袖、短袖的,臂膀裸露,腰带提得很高。男女服装都讲究装饰。男裤与鞋连成一体,脚掌以皮革为底,脚下还穿无底长靴,靴上带有马刺。紧身男裤是两条裤管分开穿着,前后有长外衣遮挡。后来上衣越来越短变成夹克式外衣,15 世纪外衣更短,成为不能遮羞的服饰。妇女的袒领晚礼服与男人的短外衣服装遭到神父的反对。15 世纪宗教改革家杨胡斯指出“由于女人穿着脖颈大开特开的服装,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直接看到她们闪烁光辉的肌肤直至裸露的半个乳房。”(《羞耻心的文化史》施莱贝尔著三联书店)

男人服饰的变化也被人认为是不文雅。1390 年在召开宗教会议的康斯坦茨地方市议会颁布了告示:“仅穿短上衣出入舞会或上街的人要格外留意,要将身体前后遮盖好,不要露出耻部。”(《羞耻心文化史》83 页)告示发出不久短裤加长,并且与类似袜子的脚部的装饰缝在一起,后来又出现了用结实布料缝制的股袋,用以遮住耻部。

英国议院对于平民、普通骑士,穿的衣服与贵族穿着相同不能容忍,对于服饰上的追求刺激也极力反对,爱德华四世时,英国下院提出了这样的文件:“不允许勋爵等级以下的任何骑士 或任何普通人,使用并穿戴任何大礼服、夹克衫、大氅。但衣着必足以下长度:当他直立时,衣着能遮盖住其阴部和臀部。勋爵或任何更高一级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布雷多克著《婚床》,三联书店)。

14 世纪时兴一种染色服装,上衣左边一种颜色,右边一种颜色,裤子左右腿各为一种颜色,全身上下左右分四部分分别染色。15 世纪初见习骑士的服装从帽子至靴子都用黑、白、浅绿三色互相组合而成。一般流行的是红、黑、绿、紫几种颜色。裤、鞋、帽、背心都可如此分。裤子可以内侧为紫,外侧为黑。(引《世界风俗衣住篇》)。

中世纪衣服上绣的花纹以家徽为最常见。家徽本来是十字军东征识别敌我的记号,后来成为大家庭和一般市民家庭的记号。14 世纪盛行尊重身分和家族之风,妇女衣上多绣大型家徽图案,已婚妇女把婆家娘家的家徽分别绣在衣服左右。

15 世纪妇女服装向男装靠近,宽松的长衣腰间系带,外衣用宽大彩带束腰,上挂有短剑,头戴男士小罩帽,脚穿尖头鞋。

中世纪妇女发式及帽式。12 世纪妇女习惯地把头发梳在后面,扎两个辫子顺两颊垂下。13—14 世纪妇女以方形白麻布包头,在头顶打结,或在耳际用发夹别住,只露出面部。中世纪头巾式样很多,有的与现代修女头巾相似,一直围到颈部以下。年轻姑娘可以在节日戴上花冠,已婚者是不允许的。15世纪在哥特式尖顶建筑的影响下,产生了相似的审美观的服饰,V 字领、尖鞋、希南帽。希南帽呈圆锥形,内部用铁丝或浆糊使其成型,尖为40 度角,高九英寸至三英尺,帽子上垂着薄纱(用高级麻布作),帽有圆环固定,前沿还可加天鹅绒。帽子价格昂贵。帽子有一个角的也有两个角的,有的呈展翅形。

中世纪的鞋种类很多,有皮、长统靴、短筒靴、便鞋、拖鞋等。腿带、腕带用皮革、麻羊毛织品制作。农民常穿木鞋。贵族穿尖头鞋,有时鞋尖极长,鞋尖长度代表穿者的地位。一般规定为六英寸,绅士十二英寸、贵族十四英寸、王族不限制、贫民不准穿。

中世纪男子留长发,骑士都披长发。

神父一直穿黑色长袍戴风帽;但发式有变化。8 世纪开始为修士剃发,其仪式为“削发式”,希腊或东欧的削发式样是把头发全部剃光或剪得很短,称为“圣保罗式”,罗马削发式样是在头上剃掉圆圆一片,四周仍留发,称为“圣彼得式”。修士剃发是代表对上帝的谦恭及献身的标志。

14、15 世纪欧洲的统治阶级追逐奢华和享乐,无视宗教戒律,在服装方面表现尤为显著。“无论贵人、贵妇,皆如儿童之喜着新衣,喜戴首饰。此为善奢侈浪费之时代,男子穿尖头鞋,而女子戴高一尺之圆锥帽。此时人用三千头松鼠之皮以制一件外衣,而奥而良公爵竟用七百粒细珠以绣一首诗歌于襟袖之上。”(《中古及近代文化史》)

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人们对于服饰的正当的美的追求被看成是轻狂的行为,禁欲和反禁欲的斗争也表现在服装方面。人们按照美的标准不断地推进着服装的前进,直至文艺复兴,服装发展才有了一个较大的变化。

拜占庭从远东经波斯运来丝绸衣料,或以丝线原料加工成薄绸,制成衣服。男式服装有紧身衣,有衣袖,前身有衣锁服饰做为装饰,衣长过膝,衣袖长短不一。腰间系有腰带。长身斗篷为正式庆典服装,斗篷前后镶有美丽的彩色垂片。披肩,是一块有褶的长形布块,固定于双肩。

女式服装有斗篷,还有披肩(王室皇后专用)长外衣,是由基督教法衣演变而来。女外衣短至臀部,长至脚踝。户外服装是长斗篷,从头部垂落覆盖全身。贵族妇女服镶嵌金银宝石、珍珠玛瑙,劳动妇女穿无袖或短袖上衣,衣身到腰。从查士丁尼皇后的画像看,其服装华贵无比,身穿一盖住脚面的长衣,衣制下摆很宽,似裙状,衣袖瘦窄至腕,袖口束紧。腰间系各种丝带,衣服上装饰各种宝石,胸前挂着各种珍珠宝石饰物,头戴帽,帽上饰着各种宝石,耳环垂下。其服装式样有的为欧式,其丝织面料与宝石饰物产于东方。

(2)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中世纪前期的欧洲,封建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村人口增加了,广大的土地、河流、森林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欧洲的饮食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_ 据阿萨勃里格斯的《英国社会史》说,公元600 年左右,萨克森人最常种植的谷物是大麦、燕麦和小麦,《瑞士》一书作者说:古代穷困的年代以燕麦、土豆类等食品为主食,喝牛奶但很少吃肉。《法兰克人史》谓:蛮族的饮料是用酒和蜜调和艾草作成的。作为欧洲饮食文化最突出的代表法国,在古代时烹调也是很原始的,法国高卢人最初的烹调就是烤制肉类,他们最喜欢吃的就是烤野猪。据说,他们用叉子把肉一块块地叉好,然后放在火上烤制、烤熟以后,加上蒜就可以吃了。这种作法很象我国新疆人的烤羊

肉串的方法。他们在烤吃猪肉时,还同时把烤野兔、烤鸡、烤鹅加在一起吃。饮食十分丰富。

高卢人在罗马帝国时代已走向文明,中世纪初,与法兰克人融合,建立法国,形成法兰西民族。以后法国的饮食文化和烹调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法国盛产小麦、水果和优质葡萄,两面临海,水产丰富,这些都为法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罗马高卢的饮食文化更为法国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法国到查理大帝时代,封建的庄园经济已经十分发展,吃的东西大为丰富。查理大帝约在公元800 年时发布了一道管理庄园的诏令。内容具体详实、面面俱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诏令是针对王室庄园而发的,除了其他意义外,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当时法国王室及各庄园的饮食概貌。当时饮食种类很多。从诏令上看,有:

饮料:葡萄酒、普通葡萄酒、莓果酒、熟酒、啤酒。

肉类:牛肉、小猪肉、羊肉、肥鸡、肥鹅、鱼肉。

奶类:牛奶、奶酪。

腌制类:火腿、腊肉、咸肉、咸鱼。

果品:苹果、梨、李子、山梨、栗子、扁桃、木瓜、榛子、无花果、樱

桃、葡萄、葡萄干。

蜜:蜜糖、自然蜜、蜜腊。

油:脂油、(猪油、牛油)、植物油。

调料:醋、芥末。

斋戒食品:蔬菜、鱼、干酪、植物油、蜂蜜、芥末、醋、黍米、稷、干

的和新鲜的青菜、萝卜和芜青、蜜腊。

面粉食品:面包。

所有这些食品都必须作到“颜色好看,品质优良,制备清洁”。当时的餐具是铜的、锡的、铁的和木制的杯碗。从以上餐具可知查理大帝时代没有使用叉子,是用手抓饭吃的。这时饮食的制作方法和饮食习惯已有很大改进。

①从单纯的烤制发展到多种烹调方法。

②能够制作腌制食物及腊肉、火腿。

③调料品种增多,菜肴滋味提高。

④有专门的厨房、面包房、酒作坊进行食品制作。

⑤制酒技术提高了。

⑥食品的质量、卫生、悦目都受到重视。

⑦葡萄酒啤酒为主要饮料。

欧洲人当时的主食是小麦制品,面包和通心面。瑞士的圣伽林修道院8纪以制作“巴尼斯鲁纳提亚”新月形面包而闻名。1217 年圣诞节维也纳市民曾向奥波尔德公爵献上高级面粉制的新月面包。

通心面,欧式面条,制作技术于12 世纪产生,13 世纪杰诺阿写了一本烹饪书,记载了面条的烹饪法,14 世纪拿波里有制造面条的工厂。10 世纪以后欧洲人开始饮用白兰地和威士忌。10 世纪酿造威士忌的技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11 世纪意大利有了制造白兰地的技术。苏格兰和爱尔兰已能从大麦芽酿造的酒中蒸馏出威士忌。

基督教的斋戒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食俗,由于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日子要斋戒,欧洲人形成吃鱼习惯。天主教14 世纪把星期天定为禁肉日,人们就改吃鱼,鲱鱼、鳕鱼等销量大增。腌和熏的技术越来越好。12 世纪以后冬季鲱鱼的产量是鱼类中最高的、鲱鱼是储备起来的冬季食物。人们在春季收获前主要吃鱼及豆子。

欧洲食物中调料是其特色,中世纪烹调用的调料是香草或药草。当时欧洲每年11 月制作腌肉腌鱼,为了消除鱼、肉中的腥臭味,人们要用调料。放入肉中的香辛味调料有薄荷叶、月桂树叶、鼠尾草、麝香草等。14 世纪《巴黎的家长》一书说蛋羹所需的调料香草有“薄荷花和艾菊,再加入薄荷叶、山艾叶、马吉兰叶、茴香、香菜、甜菜加上堇菜、菠菜、莴苣、并且要掺入一些姜粉”。

欧洲食俗事例一,13 世纪初英国庄园主孟福特家留下一份流水帐,帐单上表明孟福特一家以面包为主食,还有大量的肉、家禽肉、鱼,还有珍贵的松鸡和梭鱼。稻米是稀有食物,锁在安全的地方。

2008年: http://wenkubaiducom/view/5415e4da50e2524de5187e0ehtml 2009年: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8421831html 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3分)一、(6小题,18分) 1下列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酝酿yùn 赏赐cì 倔强qiáng 恍然大悟huáng B淳朴chún 玷污zhān 祈祷dǎo 梦寐以求mèi C奢望shē 犀利xī 湛蓝zhàn 头晕目眩xuàn D屋檐yán 篡夺cuàn 征兆shào 莫衷一是ch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渡假 蜂拥而至 安祥 低回婉转 B松弛 变幻多姿 藉贯 提纲擎领 C提炼 不可明状 恬静 通宵达旦 D气概 迫不及待 和谐 融会贯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倡创新教育都不应该为了作秀,而应扎扎实实地进行素质教育。 B专家认为食盐补碘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无碘盐的供应。 C“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广州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综合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的结果,“千年羊城,南国明珠”被正式定为广州城市形象的表述词。 B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C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迹。 5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3分)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到达理想的彼岸。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⑤⑥ 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 我陶醉在这金色的梦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裹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淳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是闪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⑤一阵微风吹过,四野的金光便闪闪滚动起来! A③①④⑤② B③②①⑤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撒,影布石上。 D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E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F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②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牺牲玉帛, ,必以信。(《曹刿论战》) ④今当远离, ,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⑤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⑥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附加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早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表述:“ , 。” ②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雄才大略的风云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文明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赵翼在《论诗》中所说的那样,“ , “。 8.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7分)三、(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 天下缟素 夫战,勇气也 可以弹素琴 C 秦王色挠 D 亦免冠徒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徒属皆曰:“敬受命。”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徒以有先生也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4分)(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四、(9小题,41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黎孟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 ”、“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 13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 1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盘,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选自《季羡林随想录》,有删改) 15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2)作者提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小酒桶莫泊桑情节链接 埃佩维尔镇上开客店的希科老板,终于与72岁的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合约:他每个月给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岁之后,她那价值6万法郎的农庄归希科所有。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太太非常健壮。他好像一天也没见老,希科可就悲观失望极了。他觉着这笔钱好像已经付了半个世纪了,他觉得自己受了骗,上了当,破产了。过了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他束手无策,一看见她,就恨不得把她掐。他于是琢磨起办法来了。终于有一天,他又来看她,兴高采烈地搓着手。闲聊了几分钟以后,他说: “我说,老婆婆,您到埃佩维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吃饭呢?外边有人说闲话,说咱们的交情破裂了,我听着心里很难受。您知道,亲爱的老婆婆,上我那儿吃饭,一个钱也不用花。吃顿把饭,我是不计较的。您只要一想着来,就别客气,尽管来好啦,这反倒叫我高兴。” 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用不着第二次邀请;第三天,她坐着她的马车,她就来到了客店,理所当然似的要求那份店主人已经许下的午饭。客店老板心花怒放,像招待贵妇人似的招待了她,又是子鸡,又是灌肠,还有鳗鱼、羊腿和肥肉片儿白菜。可是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因为她从小过的是俭朴生活,一向只吃点汤和一块抹黄油的面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个劲儿地劝她吃。而且她什么也不喝,就连咖啡也不肯喝。 他问道: “您总可以喝一小杯吧?” “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绝。” 他于是使足了劲向客店的那一头喊道: “罗萨丽,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 女侍出现了,拿着一个贴着一张葡萄叶形商标的长瓶子。 他斟了两小杯。 “尝尝这个吧,老婆婆,这可是好东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 一会儿。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点点滴滴也倒在嘴里,然后表示: “一点不错,真是好酒。” 她的话还没说完,希科已经给他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她跟和第一杯一样品了好久。 他于是要请她喝第三巡,她拒绝了。他一再的劝说: “你看,这简直是牛奶嘛;我喝十杯,十二杯,都不费劲,跟糖似的下去了,既不胀肚,也不上头,简直可以说在舌尖儿上就化成气了。没有比这对健康更有益处的了。” 她原来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她只喝了半杯。 这时候,希科忽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慷慨,大声说: “好吧,您既然喜欢这个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为别的,就为让您看看,咱们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那位老太太也没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已经多少有了一点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板进入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的院子,然后从车子里拉出一个箍着铁圈的小木桶。他要她立刻尝尝,为的是证明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好白兰地;等他们每人喝了三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 “您也知道,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我不是进斤斤计较的人。完得越快,我越高兴。” 他有爬上了他的轻便马车。 四天以后他又来了。他走到跟前,问了好,几乎挨着她的鼻子跟她说闲话,为的是闻闻她哈气的味道他闻出了酒香,于是他眉开眼笑了。 隔不了多久,当地就传说开了,说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常常独自一个喝的烂醉如泥。有时候躺在她的厨房里,有时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时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动不动地跟尸一样,别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谈到这个乡下女人,他总要愁容满面地嘟囔着说: “她这把年纪,竟沾上这种嗜好,这不是太不幸了吗?您瞧,一个人上了年纪,就无法可想了。早晚她得上个大当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个大当。第二年冬天,快到圣诞节了,她喝得烂醉,跌在雪地里了。 希科老板继承了农庄,他对人说: “这个乡下佬,她要是不贪杯,总还有十年好活吧。”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17玛格卢瓦尔老婆婆为什么会落入希科老板的圈套?请分点概括。(5分) 18希科老板为什么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当知道她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后为什么就不再上她家了?(6分) 19结合上下文,分析希科老板表现出不同神态的原因,然后补填表格内容。(6分) 时间 希科老板的神态 原因签约后的第三年 ○1悲观失望极了 ○1老婆婆依然健壮,不仅占有农庄遥遥无期,而且自己还要他付钱有一天 ○2“兴高采烈” ○2 发出邀请后的第三天 ○3“心花怒放 ○4“大失所望“ ○3老婆婆快要进入预设圈套 ○4实施计谋受阻 送酒后的第四天 ○5“眉开眼笑“ ○5 隔了不久 ○6“愁容满面” ○6 20纵观全文,你看出希科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5分) 21下面属于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 B《羊脂球》 C《格列佛游记》 D《悲惨世界》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五、(1小题,60分) 22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奖励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2010广州中考语文参考答案(自写版)一、 1C (“倔强、玷污、征兆、莫衷一是”读音都有误,其他我看不清,只能写出最明显的) 2D (安详、松弛、通宵达旦) 3D (“妙笔生花”指文采) 4A (这个是排除法。B中“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得到”与“深入的交流”搭配不当;C中“地区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不当;D中双重否定) 5C 6B 二、 7(1)DF (2)①城春草木深 ②一任群芳妒 ③弗敢加也 ④临表涕零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 ⑥欲渡黄河冰塞川(3)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8(1)通“返”。(2)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3)不要说,(更)不必说。(4)挑选。(5)参与。 三、 9C 10C (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和原文不符) 11(1)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只因为有先生你啊。 12(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2)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四、 13B (高潮是桥的那一部分) 14作者是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这样介绍条理清楚,能够清晰全面的再现《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宛若图画就在眼前。 15A 16(1)选择了皇帝、大臣、平头老百姓、知识分子这四类人作为例证。这些例子时间上由古到今,地位由特殊到普通,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不同角度支撑作者的观点。(2)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7(1)希科老板为人阴险狡猾;(2)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爱占小便宜;(3)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经不起诱惑。 18希科老板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玛格卢瓦尔老婆婆是因为他期盼着老婆婆赶紧去,他好继承老婆婆的庄园。当知道她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后就不再去了,这是因为希科老板知道老婆婆上了他的当,开始酗酒,她很快就会去。 19②他想到办法来谋害老婆婆了。 ⑤他的计划成功,老婆婆已经上了他的当。 ⑥假装担心,表明自己与此事无关。 20希科老板是一个阴险、奸诈、冷酷的人,他工于心计,未达目的不择手段。感悟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来谈,如:要抵制别人不坏好意的诱惑,不要总想着贪别人的小便宜。 21B 摘自:E度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