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四大洋地图

游戏攻略05

七大洲四大洋地图,第1张

七大洲四大洋地图
导读:一、七大洲四大洋地图:二、、七大洲介绍:1、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2、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

一、七大洲四大洋地图:

二、、七大洲介绍:

1、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

2、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

3、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

4、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

5、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6、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

7、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

三、四大洋

1、太平洋: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

2、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 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

3、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

4、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

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体积1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300米,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

扩展资料:

各洲划分: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4、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6、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7、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8、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七大洲

--四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图是:

一、什么是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二、七大洲四大洋具体介绍:

七大洲:

1、亚洲: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其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他气候类型都有。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2、非洲: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州。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度24分,北纬10 度27分),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度02 分,南纬14度51 分),西至佛得角(西经17度34分、北纬34 度45分),北部至吉兰角(东经9度50 分、北纬37度21分)。面积3020 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南北约长8,000公里,东西约长7,403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 %,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3、北美洲:北亚美利加洲,简称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面积:24228万Km²(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荷兰语、印第安语等。

4、南美洲: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等13个国家和地区。西面有海拔数千米的安第斯山脉,东向则主要是平原,包括亚马逊河森林。

5、南极洲: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四周环绕着南冰洋,外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的土地面积约有1400万平方公里,位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后,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极洲冰盖厚度平均达到16千米。冰盖覆盖下的是高原和山地,海拔达到2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纬度和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6、欧洲,全称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46′N),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度36分,北纬36度) ,西至罗卡角(9°31′W,38°47′N),北至诺尔辰角(27°42′E,71°08′N)。

7、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

四大洋

1、太平洋:地球第一大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是地球上最大、最深和岛屿最多的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1/3。太平洋跨度从南极大陆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峡,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东西最宽达19500公里,南北最长15800公里,其面积为1556亿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或占地球总面积的1/3以上。

2、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原面积8,2217万Km²,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Km²,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8605米。从赤道南北分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连接北冰洋,南面则以南纬66度与南冰洋接连,东面为欧洲和非洲,而西面为美洲。

3、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的第三大洋,北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印度洋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4118万Km²,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3427万Km²,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608万Km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34万Km³。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399m,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724m。

4、北冰洋:又称北极海,位于北极圈内,大致以北极点为中心。面积140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大洋面积的36%。平均深度1200-1300米,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深处为南森海盆,深度为5450米。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

中日近代化之比较

19世纪60年代起,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的进程。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屡次改革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加剧了列强的瓜分脚步。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大化改新中的全盘中化,明治维新中的全盘引进西方文化,将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国内产业,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与国内天皇制相结合而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君主立宪制,使日本统一于以天皇为中心的统治阶级之下。

一、改革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在改革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和外部列强侵略加剧。因此,两国近代化道路上都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由于两国的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并对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近代前,对两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传统的政治制度。改革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日本的传统体制属于封建世袭领主制。在幕藩体制下,日本是一个松散的有多个藩地组成的国家,藩主有很大的自治权,可以说是地方自治;但是这些藩地有很强的天皇中心观念,这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相对简单得建立起来。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属于集权官僚型的政体,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人,官僚机构庞大,民间难以形成类似明治维新中的各种社会势力,政权的社会基础难以扩大,改革的道路必将曲折。日本政府统治阶层面临人民斗争不断。30年代大规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加上藩主的自治权大,促成了后来的强藩改革,这些小规模的改革也为明治维新培养了一批有实践经验的领导者。

幕藩体制下等级森严,被统治阶级受着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的双重压迫,日本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高涨,成为明治维新成功的最根本动力。这一系列的反抗,使本身已经危机重重的统治秩序更加不稳定。

中日两国都是“后发型”现代化,但日本“后发”的同时又是“外生”的,有学者认为日本实现较彻底改革的关键是立志推进现代化的***掌握了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能将传统政治领导转化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并维持领导集团内部的高度团结。

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的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这使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并成功。无实权的天皇和下层资产阶级可以联合以夺取实权,下层的资产者可以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反对幕府统治者,这些条件在中国是没有的。在“尊王”的口号下,各阶层很自然得都拥戴天皇,使天皇在实际上取得了统治权。

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政府发布的政令都流于书面,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戊戌变法虽然有涉及政体方面,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他颁布的诏书对各地官员没有约束力,得不到实行;维新派没有注意到发动群众,改革仅局限于部分知识分子阶层,没有像明治维新那样强大的基础力量,康梁等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很少涉及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

日本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较早,试图组织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的现象,主要只是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才能见到,到了幕府末年,无论是幕府还是诸藩,都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现实。中国传统的经济观主要以刘锡鸿为中心,他提出“农务久安”的观点,反对发展工商业,其主要观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强化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为防止封建社会瓦解而极力反对采用新的交通手段去促进商品流通,阻止工商业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次为背景商业资本也获得长足发展,并为求得利润的扩大而重视海外贸易,到了幕府末年出现了贸易振兴论和商品立国论等思想。随着传统的经济观逐步崩溃,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在经历了林则徐、魏源等人之后也有所动摇,但是始终不能像日本那样彻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封建的自然经济观仍然占统治地位。

中国戊戌变法时期与幕府末年经济水平相当,当时中国已经拥有一些正规的资本主义企业,而幕府时期的“日本资本主义还处于它的前身阶段--商业高利贷资产阶级的阶段”,然而这个阶级却“成了维新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接替过程缓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强大的抵制力量,日本幕府的商品资本却冲破樊篱,侵占了生产领域。不像中国的商业资本停留在奢侈性消费,日本商业资本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生产,促使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中国商业分散,且规模小,多与农业生产和家庭副业结合起来,成为资本主义资金积累的障碍。

中国洋务运动在国家出资兴办近代企业后,实行垄断经营,排斥商人投资新式企业,而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不但引进技术,而且鼓励和支持私人资本的经营。

二、传统和改革派的态度

从传统文化及改革派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来看,中日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由于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史,统治者素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为“夷”,加上长期的出超,使统治者一直以为中国无所不有,甚至资方的富裕也以来于中国。观念上的自大,一直束缚着统治阶层,改变现存的体制是难上加难。郭沫若曾指出:“中国固有文化的负担太重了,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化,年代太久,至少有3000年,所以对过去的文化怀着一种崇敬,对新的文化发生抵触,往往视欧美文化为夷狄之邦。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中国文化诚然是光辉的,但就因为太有光辉,在变革时期便不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日本虽然有它的固有文化,有外国传来的文化,但细的说来,日本的负担没有中国那样重,所以便走得快些。”

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日本曾有过三次学习外来文化的高潮:一次是古代有选择地吸收我国古代文化、技术和政治制度,却没有完全“汉化”;一次是近代向西方学习,从中吸收和引进了近代文化思想与科技,但并没有完全“西化”;一次是二战后全面引进和吸收以美国文化思想和科技、制度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和科技,但仍然未“美化”。过去,日本一直都是以中国为师的,同时也从朝鲜、印度学到不少东西,幕府时期虽然实行锁国政策,但仍从荷兰等国学到一些新知识,并形成了要求革新的“兰学”派,兰学家们主张学习西方制度的理论成了明治维新的舆论准备。

1840年鸦片战争中,中国为英国所败,1853年,美国佩理舰队打开了日本大门,日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直被日本人作为楷模的中国居然被西洋的船坚炮利所破,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先进文化伴随这殖民主义在古老的中国面前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自此,日本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技术迅速被幕府和诸藩所引进。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始为日本关注,并逐步引进吸收。

两国的文化传统对近代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西方诸国经历了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时,中日等国东方国家要从封建时代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唯一途径进是吸收西方文化。因此,对西方文化吸取的方式,吸取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两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中日两国吸收西方文化的历程来看,日本大致经理了“南蛮时期”(1543-1639);“锁国时期”(1639-1720);“兰学时期”(1720-1861);“洋学时期”(1861-年以后)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是日本向西方学习层层推进的进程,其文化一步步西化,国内各阶层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16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西方殖民者陆续来到日本,把西方的武器、消费品、文化传到日本,日本西海岸的一些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引进西方的新科技,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于是西方问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日本社会的土壤之中,日本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与西方文明的接触中打开了自己的眼界,热心学习传入日本的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而中国只出现过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而高潮之外的时期出现了文化学习的中断。因此,中国学习西方文化不连续而且不系统,受到影响的阶层也基本上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统治者由于传统的文化观,对西方较为“漠视”,而下层人民往往对统治者有盲从的习惯,对后来的历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阻碍。在吸收西洋文化的形态上,日本是“全面摄取型”,中国则是属于“部分摄取型”,日本的“和魂洋才”与中国的“中体西用”,在坚持传统、学习西方上是相同的。但“和魂”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民族性”,而“中体”所体现的是封建制度,这也就限制了两国所能学习的内容。同样的形式大却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三、改革中的比较

在19世纪后办期,中日两国都大力推进了工业化政策。但其结果是,日本在90年代确立了资本主义,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而中国在同一时期却未能建立资本主义,进而在欧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发展面前,增强了其半殖民地的程度。

19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近代化文明中的制度、精神越来越成为日本人关注的对象。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政策、人文社会学说的倾向也日益增强。到了明治变革时期,日本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出从物质、制度、精神各阶层全面吸收西方。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内阁制,由在国会里获得多数票的政党组成内阁;经济上建立西方现代化的银行制度,引进西方的工厂和企业制度;军事上,政府聘请德国陆军教官来教导日本军队,军队从原来的属于割地贵族变成属于国家;教育方面推行了西方的义务教育制度。

从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宪政等改革也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上起了一顶的积极作用。然而最终都归于失败。

(一)政治方面

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制定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宪法的核心人物依藤博文在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的枢密院会议上说:“创立宪法的精神,第一是限制君权,第二是保护臣民的权利。”明治宪法规定大臣的任免权、对外缔约权、宣战、媾和、议会的开闭幕和解散权归天皇,但同时又规定天皇的权限要由国务大臣辅佐实施;规定统帅权归天皇,但“军人敕谕”中说:“朕统帅兵马大权,但其司掌委之臣下。”由此可见,明治宪法中相当强调“限君权”。在这样的明知体制下,操纵这一体制的元老们借助于天皇的权威逐步形成了后来的军部独裁。

1868年3月,新成立的天皇政府发表了《五条御誓文》,阐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针,表明了“天皇亲政”和“广兴议会,万机决于公论”的大政方针。同年闰4月又公布了《政体书》,整顿和充实了政府组织,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此后又通过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进行了军事改革和警察治安制度的改革。通过“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建立现代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任务。同时明治政府通过颁布“征兵令”和实行“佚禄处分”等措施把旧有的饿剥削转变成新型资产阶级和新式地主。1885年起,政府又实行了内阁制,第二年开始设国会,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完成了政治制度领域的改革。

与明治维新相比,同样是由一个皇帝领导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问题的戊戌变法却走向失败。在政治方面,中国维新派提出了开言路、兴民权、裁撤臃肿机构,以及在百日维新之前作为运动先声所提出的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等,所涉及的都显然不是社会生活的个别问题或枝节问题,而是重大政治问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精英们,簇拥着光绪皇帝在政坛上兴云布雨,以期达到运动的目的,而日本则是得到武士支持的长州、萨摩二藩以及一些有识之士,把天皇推到历史前沿,以实现自身的抱负。

两国在同样走过了围绕皇帝、发布政令之后,由“同途”走上了“殊归”。

(二)经济方面

经济改革是政治改革及其它一系列改革的基础。经济状况与社会稳定有着直接联系,中日两国在近代化改革中都涉及到了经济,但是由于两国改革的目的不同,引起的社会反响和结果也不相同。

明治维新是一场大规模流血的暴力革命,而不是和平改良;通过战争,扫除了腐朽势力,日本才得以全新的面貌励精图治,奋发求强。对比之下,中国的洋务运动是通过太平天国战争,改组了清统治集团后,进行的经济方面慢步调整的改革。

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首先改革了土地制度。1870年明治政府提出了田租改革方案,接解除了幕府规定的土地永世不得买卖的禁令,推行了新的有利于政府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货币地租制度。在工商业方面,明治政府成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直接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成立了国家银行,创办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使日本的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洋务派首先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不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之后创办的民用工业其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求富”,而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因此,得不到广大人民的赞同。洋务派的改革几乎没有涉及到工商业,也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创办的企业多为官办或官督商办,实际经营权都在官府手里,且生产不计成本利益,导致官员腐败贪污成风,最终洋务派的改革消沉下去。

(三)军事方面

近代化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新式的军队,掌握了武装才是巩固政权的最有力手段。甲午战争是中日近代化改革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交锋,两国军备不相上下,但是由于 中国军制建设不如日本完善,致使官兵素质、指挥系统、舰队作战能力逊于日本,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这不得不对中日两国军事制度及其形成作分析比较。

明治政府成立之后,在军制上作了重大调整。军政制度方面,将海域划分为若干海军区,并颁布条例规定了镇守府指责,完善了海军组织体制;舰队编制方面根据作战能力和任务来划分,以最大限度发挥海军作战能力。中国洋务运动中虽然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力量,但力量过于分散,各省督抚的抗命使海军衙门形同虚设。

武器装备上,日本政府比较注重实战,从炮火和速度上着眼编制,在训练中制定了《军人敕谕》,规定了必须遵守“忠节”、“礼仪”、“勇武”、“信义”和“质朴”五德,要求士兵一切行动唯天皇是从。并且,日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兵役制度,给了志愿兵种种照顾,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又提高了海军士兵的素质。相对来说,清政府海军装备在实力上很强,但只知装配不知活用,再加上恤奉制度不完善,训练上军纪废弛,导致舰队实力上的下降。

两国海军建设内容大致相同,但成效迥异,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层要求改革建立新式军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建立海军完全是依赖封建皇帝的“恩准”,其次,两国建立海军的目的不同,同时也导致了建设纲领的不同。日本建立海军完全是为了求强,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扩张;洋务派形式海军的建立则是为了维护旧式政权的统治,因此在更新完善上不能同日本相比。黄海海战后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守备饶鸣衢总结道:“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庶足以御外侮,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著书立说,无微不至。我国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缘为我国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

(四)教育方面

19世纪60年代,两国在内外交困中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契机启动了近代化教育的巨轮。日本在明治时期的40多年里不断更新教育制度,并由此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而中国虽然前有洋务运动后有戊戌变法先后对教育进行改革,但始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

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之后,政府把教育作为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并派考察团到欧美各国学习考察,有力得推动了改革。1871年废藩置县刚结束,明知政府立即设立了文省声,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第二年又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正式开始改革。1879年又以《教育令》取代《学制》,1880年的《改正教育令》又对《教育令》作了修改。为了维护新建立的近代天皇制,1890年以天皇的名义颁布《教育敕语》。除此之外为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在资金投入上也不遗余力,在经费的筹集和投入上采取了强制性和保护性的措施,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了充分的保障;不但中央拨款,民间的赞助也成为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在中国,洋务派虽然也很重视教育改革,设立了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等30多所学校,但是始终没有统一的学制来对教育进行管理,并且,改革是在西太后的“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可能初级封建专制及其相关联的封建教育制度,改革流于形式,新式学堂没有得到发展。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虽然一次又一次得上书要求进行教育改革,但他们他出的教育措施只局限于知识分子,没有涉及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政府对教育改革也不够重视,兴办的新式学堂大多夭折。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为了改变日本的落后状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吸收方式,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推行了西方的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与此相比,中国则是伴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片面、孤立地吸收,在不同时期所吸收的西方文化是割裂的,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加上受到当时种种政治力量的牵制和阻碍,致使中国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政治体制和落后状态。

四、人物及思想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特别突出,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上所出现的人物或类似落迥异,存在着解很大的可比性。

中日两国改革中的领导阶层具有很多不同点,这也是两国改革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有无统一并且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明治维新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却始终缺乏有力的规划和领导,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被几个知识分子 拥护的没有经验没有实权的皇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功地实现了领导核心的转换,将政治权力集中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具有改革开放的下级武士的手中。他们相信即使现代化以为着丧失他们的特权也是值得向往的。因此,国家政权掌握在下层武士手中,对改革是相当有利的。明治维新是一种国家的行为,自始至终贯穿着国家政权的权威。洋务运动时期虽然名义上有清政府的各项政令及总理衙门的管理,但实际上只是李鸿章等人在地方上的各自为政,兴办“洋务”,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力量分散,难以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威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戊戌变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了大量的宣传,使维新思潮传播开来,但由于反动势力强大,光绪皇帝及康梁等人对于慈禧太后为首的的顽固势力所发动的政变无能为力。

清末宪政改革中,政治领导集团并没有彻底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在改革上就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在内忧外患必须改革,另一方面又必须巩固原有的体制,以至于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其次,***本身的能力和经验也有很大的差异。

明治维新***同藩主有较密切的联系,对藩内政治改革也有较多的发言权,同时又比较了解下层武士的动向;在参与藩镇改革中比较巩固得掌握了藩内实权,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明治维新的主要***的政治谋略和行政才干是戊戌变法***所不能比的,他们善于利用形势,维新前,矛头直指幕府,争取和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平民乃至农民的武装。维新成功后,对封建贵族采取赎买政策,显著减少了封建阶级的反抗激烈程度,保证了实施改革所必须的政治安定局面。对西方有进一步的了解,从1871年到1873年,明知政府曾派改革派大臣木户孝允等人组成考察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相对来说,戊戌变法人物则缺少谋略。他们不注意团结社会各种势力,以减轻维新的阻力。在维新运动初期,对实力最强的李鸿章派系加以排斥。在处理翁同合问题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至于同民众运动的联系就更谈不上了。中国维新派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对封建势力的反动性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心里准备,在顽固势力发动的无须政变时,大多没有勇气面对而到处寻求庇护。在策略上,没有条理,维新短短的103天中,上书无数,,内部分轻重缓急,并且几乎没有一条能够扎实贯彻下去的。作为书斋型的改革派,康梁等人没有到国外做系统考察的经历,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发动维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如李鸿章、张之洞等,本身就是封建官僚,虽然学习西方,但引进的只有技术,不可能初级封建统治,各派系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又不断斗争,削弱了改革的力量,最终免不了失败。

再次,***人的对比。

佐久间象山和魏源。两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所持观点也有所不同,佐久间象山认识到了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形成了与传统儒学相抵触的思想;而魏源始终认为“师夷长技”,信奉“器变道不变”,没有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精神和理性思想。

吉田阴松和康有为。他们都是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者和改革者。吉田久经政治风浪的考验,富于大无畏的精神,他以他的声明实践了“由当杀身成仁”的誓言,并影响他的学生继续战斗。中国的维新派也富于献身精神,但一旦事到临头,惟有“大众痛哭不成声”,戊戌政变后,康有为到处寻求庇护以保其身,无一人挺身而出收拾残局。

明治天皇与慈禧太后。明治天皇学习新知识,对当时社会形势有相当的了解,具有改革精神,大力推行明治维新运动,终于实现了日本的近代化。而慈禧太后却相形见绌,作为封建旧势力的代表,所希望的只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势力,维护封建专制,因循守旧,排斥西方近代思想,根本不可能推动中国近代化顺利现。

七大洲的英文:

1、亚洲:Asia

2、欧洲:Europe

3、北美洲:North America

4、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南美洲为:South America)

5、非洲:Africa

6、大洋洲:Oceania

7、南极洲:Antarctica

五大洋的英文:

1、大西洋:Atlantic Ocean

2、太平洋:Pacific Ocean

3、印度洋:Indian Ocean

4、北冰洋:Arctic Ocean

5、南冰洋:Antarctic Ocean

扩展资料:

1、七大洲

亚洲,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5%(2010年)。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46′N),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度36分,北纬36度),西至罗卡角(9°31′W,38°47′N),北至诺尔辰角(27°42′E,71°08′N)。

北美洲,全称为北亚美利加洲,位于西半球北部。是世界经济第二发达的大洲,其中美国经济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上有重要影响力。北美洲大部分面积属于发达国家,有着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通用英语,其次是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印第安语等。

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亿)。

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大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大洲,位于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南极洲,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公里,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

2、五大洋

太平洋,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最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宽约19000千米,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原面积91655万平方千米,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为界被划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此外,大西洋还有数个附属海,较大的如地中海、加勒比海、北海、波罗的海、墨西哥湾等。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411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342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608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34万立方千米。

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极海,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62°间的太平洋的海域。

北冰洋,又称北极海,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 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面积仅为1475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深度为1097米,最深为5527米。

参考资料

-七大洲

-五大洋

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名称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位置:位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 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

范围: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理区域: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北亚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名称 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范围 :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面积:约3 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地理区域:非洲目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名称 欧罗巴洲,简称欧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亚洲分界,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范围: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东经66°10′,北纬67°46′),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36′,北纬36°00′),西至罗卡角(西经9°31′,北纬38°47′),北至诺尔辰角(东经27°42′,北纬71°08′)。

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地理区域: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居民 人口 7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人口分布相对均匀。绝大多数国家人口密度为50人/平方千米,仅北欧地区相对稀疏。

民族: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在各大洲中,种族构成相对比较单一。全洲大约有70个民族,绝大多数民族的人口均达到一定数量,小民族和小部落较为少见。多数国家的民族构成也较单一。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士等。

语言:欧洲各国语种很多,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

宗教: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名称 北亚美利加洲,简称北美洲。

位置: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区域 分为东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地区)、中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西部地区(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

名称:南亚美利加洲,简称南美洲。

位置: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

面积:约1 797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地理区域:从地理区域上划分为:南美北部诸国,包括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地中段诸国,包括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南部诸国,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南美东部国家巴西,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居民 人口 32 5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人口分布不平衡,西北部和东部沿海一带人口稠密,广大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每平方千米不到一人。人口分布的另一特点是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民族:南美洲民族成分比较复杂,有印第安人、白人、黑人及各种不同的混血型,以印欧混血型最多。在近3亿人口中,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欧混血型和印第安人,黑人最少。

语言:印第安人用印第安语,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法属圭亚那官方语言为法语,圭亚那官方语言为英语,苏里南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其它国家均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宗教:居民绝大多数信天主教,少数信基督教。

名称 大洋洲。

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面积: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地理区域: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名称 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范围: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地理分区: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居民: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简史:1738-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人库克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38-1842年,英国人罗斯、法国人迪尔维尔、美国人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28-1929年,美国人作了几次南极飞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亚美利加基地”。

由子历史文化与天然条件的原因,中国有很多个名称,其中最常用、最长久的名称是“华、天下、神州、泰华、昊华、海内、夏、华夏、神华”等等,其中“华、天下、神华”是最正式的三个名称。其它的还有“九州、赤县、中华、中夏、诸夏、诸华、中国、九有、九囿、九围、九原、九域、祺纳(又翻译为郅纳、希纳、脂那、支那等等)、震旦、真丹”等等。实际上“中国”一词并不是正式的名称。

我们的祖国,是天人融构的优佳态阈的产物,天然大封闭的地理要素造就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天然边界:东洋-外兴安岭-贝加尔湖北山-萨彦岭-西金山(阿尔泰山西端)-西天山-葱岭(帕米尔高原与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中南暑湿山地(中南半岛北部热带山林)-南洋-东洋。这个疆界范围内的地域叫做泰东(小泰东或正泰东,大泰东含北亚与东南亚,泰洲是亚欧大陆及附近岛屿,泰东与泰西分列泰洲东西),泰东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就是我们的天然祖国的神圣地域,也是泰东大陆人创造文化历史的国度,最早的文明国家~东方君主之国的国家首脑叫做华胥而简称华;后来三皇统一中原地区后,中部最高山像荷花,华又与花古代都是一个字,所以古代泰东人就称自己祖国叫做“华”,现在也可以因泰东华地而称作“泰华”,加上国度标识就是华国或泰华国。所以,“华”才是我们祖国最早也是最正式的尊名。

华国早期的国家是以地域部族为单元的原始国家,叫做部邦,也叫“氏”,但部邦的男权统治者即原始国家的首脑也叫“氏”,各个氏推举最贤能(实际上是综合实力最强大的部邦首脑)作为天下部邦共同的统一者即天下共主,也叫皇、帝、天子、共主,以实现天下一统之长治久安。天下共主进入世袭社会后叫“王”和“皇帝”,同时也继续使用“天子、共主”一词,所以古华人就把自己的祖国称作“天下”,这是历史上最常用的祖国名称。

部邦共主与三王时期,华国是信仰天教或天神教的神教(西人称作宗教)世界。天教以易学与占卜学为教义,《河图》、《洛书》与《爻圭》(用于占卜叫《爻卦》)、《连山》、《归藏》、《周易》、《八索》、《九丘》等都是天教经典。天教理论认为昊天上帝~天帝或上帝~统一宇宙,天帝的长子的后裔代理天帝统一地上,所以叫做天子。天子替天行道,否则就会有天帝长子的其他后裔推翻不肖天子而改朝换代。所以祖国又叫天下。在科技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华人认为泰华的周边都是荒蛮之地,鲜有人灵居住,即使有也是野蛮落后的人族,所以都必须服从华国统治,华国从远古就建立了地上人类统一的制度,所以有“天下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理论、精神和追求,所以古华人又以“神州”为华国的美称,意思是天帝与万神的天下。后来“华”与“神州”复合为“神华”,又成为华国的美称~这个“神州”与“神华”在古代文献中都有使用,只是到近现代才被不肖华人忘却了。

由于古代部邦林立,为了争夺土地与人口而战乱不休,伏羲第一个起来统一天下部邦,首次统一了黄河流域(天水与淮河流域都有伏羲活动遗迹与记载就是证明),倡导制止武力争战方式,建立文明治世制度,成为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尊称泰昊帝或太皞帝。伏羲后裔金天氏少昊又一次成为天下共主,尊称少昊帝。于是具有光明、文明、发达、广大含义的“昊”就是祖国的名称。“泰”与“华”复合为“泰华”,或者“昊”与“华”复合为“昊华”,就是祖国最最美好的尊名。这里的“泰”既有“和平发达”与“最广大、最统泛、最泛指”的意思,也有泰东(与泰西对应)即最东地域的意思。这里的“昊”既有昊天、天星、宇宙的意思,同时也有光明发达的意思(也写作“皞”)。所以,“泰华”国名既是纪念人类人文始祖伏羲首建东方统一政权泰昊,也可以指大中华~大中华即东亚大陆及其周边海岛地区。

第一位统一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神农氏,被誉尊称为炎帝,没有统治的地区也悬挂在统一的地区成为天下,所谓称作“赤县”(意思是天下土地都挂在天子赤帝的直辖中心周朝,赤是中央,县是周边)。于是“赤县”就成为了神农时代的名称,进而也成为华国的名称之一。后来赤县与神州复合为“赤县神州”,称为四字国名,但主要用于诗文齐律化修辞。

由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是夏后氏废除天下共主制度建立的,所以后世也成华国为“夏”。后来华与夏并称,就成了“华夏”这一常用国名。

夏禹被推举为天下共主后,按照中央与八方的方位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地理单元,称作九州,所以华国也叫九州。其他带有“九”这个数字标识的名称都是九州的变异称呼,如九有、九囿、九围、九原、九域等等。九州只是强调泰华广大而要区分地域,后来有各种解释和变易。

由于远古时期交通工具极其落后,地理认知无法进行实地勘察,往往按照四方都有水域来判断陆地处于中央,四周都是海洋环绕,于是把天下即华国称作“海内”。这个名称主要是在文学作品之中常用,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就是天下、神华的意思。

由于泰东中部地区是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中部的邦国最为发达强大,天子往往出自中部地区的部邦或诸侯国(如五帝、三王都是如此),长此以往就逐渐形成了天子直辖部邦在中部邦国的观念,于是中央部邦、中部邦国的简称~中国,就逐渐成为天子直辖邦国(其它的是间辖部邦——氏邦、方国、封国即诸侯)的代名词。因为秦朝以前的华国是部邦间辖统一制度(推举共主或争夺天子),共主或天子也有自己的直辖部邦,同时对非直辖部邦实行间辖统一。“中国”的意思就是天子的中央直辖邦国,也是中部优好地区的邦国。从秦朝开始,泰东从邦国间辖制度演变为以郡县(含省县)直辖制度为主以边地藩国间辖制度为辅的混合制度,“中国”就由中部邦国逐渐演变为天子直辖地区与正统王朝的代名词。后来“中”与“华”、“夏”等复合就衍生了“中华、中夏”等名称。

另外,华国的“齐纳或祺那、郅纳、脂那、支那、震旦、真丹”名称都是梵语译名或者转译名,最初源于唐朝翻译印度梵语佛经时的音译,后来又传到日本。日本在清末终于打败了中国,于是遂泯灭自知之哲,生狂妄灭华之心,产生了剔除华国固有的中央、正统、美好蕴意名称“华”、“夏”、“天下”、“神华”、“中华”、“中夏”等,一律以音译名称“支那”来指称泰华国度(以支替代齐、琪、祺、郅、脂等)。这个文化过程就是贬低故意中国的过程,于是衍生了“支那”的贬义~主要是对明清尤其是清朝的落后、愚昧、顽固的歧视。其实祺那或支那本无贬义,印度佛经里反而是褒义——智慧文明发达广大的意思。只是因为清代被打败了,才被倭人狂妄自大地赋予贬义,可谓是“字无贬义人自贬”。只要泰华恢复文明富强,祺那或支那还是唐宋时期的文明发达之国的意思。

其实,在国外,中国的名称还有唐、汉、秦、契丹、大元等,都是源于强大的朝代名称唐朝、汉朝、秦朝和接近西方的辽朝或契丹等。严格来说,夏或中夏也是这种类型的名称,只是夏或中夏在国内使用罢了。

今天,国民党分裂政权叫中华民国,大陆的***代表政权叫中华共和国,其实都是本原国名“华”的一个现代表达名称。无论怎样分异,我们的华根永远不会改变,我们的泰华基因不会变异,我们永远是华人,我们的祖国永远叫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