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全真道教

游戏攻略09

历史上的全真道教,第1张

历史上的全真道教
导读: 1、历史上的全真道教2、道教历史上的全真七子都是谁3、全真道龙门派创立者丘处机简介,丘处机和张三丰谁厉害?4、全真和正一道有什么不一样?5、第一次华山论剑的胜利者王重阳6、全真教和武当什么关系最近重拍的《射雕英雄传》又上映了,一群95后的
  • 1、历史上的全真道教
  • 2、道教历史上的全真七子都是谁
  • 3、全真道龙门派创立者丘处机简介,丘处机和张三丰谁厉害?
  • 4、全真和正一道有什么不一样?
  • 5、第一次华山论剑的胜利者王重阳
  • 6、全真教和武当什么关系

最近重拍的《射雕英雄传》又上映了,一群95后的小字辈们演得非常好。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本小说里,全真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派组织。在射雕年代,全真教是武林最富盛名的大教派,首任教主王重阳以“天下第一”的武功笑傲群雄;到了神雕年代,虽然全真教今不如昔,但以丘处机为首的“全真七子”,依然在江湖世界里具有崇高的声望,极少有人胆敢小觑。在这两部小说里,全真教都是以一个亲宋爱国的教派面目出现的,虽然也出现了类似赵志敬这样通敌卖国的叛徒,但毕竟是少数,全真教的三代典型教主:王重阳、丘处机、尹志平,都是忠肝义胆、爱国爱民的江湖豪杰,他们在抵抗金国、蒙古的先后入侵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先锋带头作用,是南宋小朝廷的北方屏障。然而历史上的王重阳、丘处机、尹志平三代教主,却和小说有着极其巨大的差异性:在他们执掌全真教的一生中,亲金元而远南宋,毕生服务于异族政权而毫无愧色,当时的金宋与蒙宋之民族仇恨相当于现在中日之间的民族仇恨。所以在中国正史中他们实际上都是被冠以汉奸之名的人物。时至今日,丘处机还是被传统历史学家所诟病的!

重阳创教

先说王重阳手创全真教。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王喆(哲的异体字),北宋京兆府咸阳大魏村人(大魏村现属泾阳县,至今尚存)。王重阳出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是不折不扣的宋人。因为家境殷实(属于富裕地主家庭),故而少年王重阳有条件习文练武,《金莲正宗记》记载他“骨木雄壮,气象浑厚”“膂力倍人,才名拔俗,早通经史,晚习刀弓”,可见丘处机说王重阳“少年时先学文,后练武”,情况大致不差。1127年靖康之变后,咸阳纳入金国领土,中原板荡,兵连祸结,但地处关中的偏僻乡村幸运躲过一劫,未遭大的劫难。但王重阳并未表现出什么“家国之痛”,或许是因为北宋暮年的腐朽气息,已经让他心如死灰了罢。1133年,21岁的青年王重阳参加刘豫伪齐政权的科举考试,应礼部试,结果名落孙山。深受刺激的他时隔几年后,又参加了金朝的武举考试,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26岁的王重阳应武略,中甲科,成功考取了金国功名,后被授予甘河镇酒监一职。王重阳考取功名后,娶妻生子,过上了小官吏的幸福生活。但年复一年的官场迎来送往生涯逐渐让其倍感厌倦,加上仕途多年也无晋升,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47岁的王重阳借口遇到了汉钟离和吕洞宾两位神仙,就此抛家弃子、辞官入道,这就是全真教史上著名的“甘河证道”。王重阳“遇仙”后,在终南山下祖庵镇结庐修炼,又挖了一个小地窖,修成坟茔状,立碑“活死人”,自号“王害风”,这就是《神雕侠侣》活死人墓的原型。

小说中的活死人墓方圆数里,机关重重,能容纳数千人的军队和粮草兵器,而实际上真正的活死人墓只要一个人花半天时间就可填平。

王重阳在终南山传道三年,结果很惨淡,乡人对他毫无兴趣,只招来了史处厚、严处常等几个弟子。1167年,王重阳离乡东去,赴山东半岛传道收徒,这一年,可视为全真教的创立之年。王重阳将自己手创的教会命名“全真”,历史上有多种解释,一说是“真性保全”,一说是“精气神三全”,一说是个人内修的“真功”和济世利人的“真行”兼备两全。但不管哪种解释,全真教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扶危济困、怜孤惜寡当作了一项教务,造福一方百姓,这一点和小说是吻合的。王重阳选对了路,山东半岛道教氛围浓厚,蓬莱仙山更是大名远扬。加上此时金国统治者有意扶持道教,故而在山东,王重阳陆续收了丘处机、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和刘处玄七个得力弟子,即著名的“全真七子”。此外,王重阳又得到了牟平大富周伯通的财力支持。有了徒弟,有了资金,全真教顺利地在山东站稳脚跟。小说中的周伯通是老顽童,办事极不靠谱,但历史上的周伯通对王重阳及全真教贡献甚大,没有周的鼎力支持,全真教的壮大不会这么迅捷。当然,周伯通没有出家,这一点上,小说和史实吻合。然而,正当王重阳准备大展拳脚之际,厄运突然降临,1170年,王重阳突然去世,享年58岁,不知道是否练功走火入魔,伤了身体,做为一个学武修道之人肯定算不上长寿。

王重阳开创全真教一共不到三年就溘然长逝,传承、光大全真教的历史重任就交到了全真七子手上。全真七子出家前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基本上是一方富豪;第二,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即传统的儒商阶层。看来想玩宗教传道而扩大影响力,金钱是第一位的。

马钰出家前“富甲宁海,家饶于财,号马半州”,自幼出身儒门,“长通经史”,娶妻孙富春(孙不二),也是当地富豪之女,且“礼法严谨,素善翰墨,尤工吟咏”;谭处端“世居宁海,为人慷慨”,且智力超群,“记诵敏捷,同辈罕及”,绝不是小说中的粗鲁铁匠形象;刘处玄“乃祖乃父,世居武官”,他自己也曾“舍良田八十余顷与龙兴巨刹”,穷文富武,相当有钱,王重阳表扬他的诗作如“松之月、竹之雪,不受于黄尘”,极具特色;王处一家境如何史载不详,但也是自小聪慧,七岁能参悟玄机;郝大通“家故富饶,世为宦族”,又“禀赋颖异,识度夷旷”。

以上六人,都是既有财又有才的人物,唯独丘处机与众不同。丘处机祖上也曾富过,“家世栖霞,最为名族”,但到了丘处机的爷爷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农民(“祖父业农,世称善门”),到了丘处机这一代,由于父母早亡,故而家境十分贫寒,自然也受不到什么好的私塾教育 但最终,丘处机成了光大全真教的第一人!全真七子(一说马谭刘丘四大弟子)在终南山安葬师尊、结庐守墓三年后,于1174年的中秋之夜,开始了一场开诚布公的内部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后王重阳时代全真教的未来走向发展趋势”,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每一个人出家后都出版过道经专著,对如何传承、光大全真教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坚定立场,所以,众人对全真教未来发展之路的思想认知产生了分歧。各人各持己见,“马曰斗贫、谭曰斗是、刘曰斗志、丘曰斗闲,四子之志各异,翌日乃别”,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能不欢而散,各奔东西:马钰留在了终南山祖庭,创立全真遇仙派;谭处端和刘处玄南下洛阳,游方于闹市,乞食于街巷,分别创立全真南无派和全真随山派;丘处机西去宝鸡磻溪,后于陇州龙门山开创了大名鼎鼎的全真龙门派;王处一隐居胶东昆嵛山(不是西域昆仑山),开创全真嵛山派,并在此获得了“铁脚仙人”的外号;郝大通北上赵魏之间,开创全真华山派;孙不二先留胶东后赴洛阳,创建了全真清静派。七个人开创了七个新支派!表面上看是一种力量的分散。但实际上,七人分别以终南山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散活动,各自收徒传道,全真教的影响力反而比王重阳时期发展壮大了很多。小说中全真七子平时散居各地,各有分观,就是一种暗喻。七人之中,王处一、孙不二向东走,谭处端、刘处玄向南走,郝大通向北走,马钰原地不动。唯一一个向西传道的,就是丘处机!当年王重阳在陕西家乡传教不利,无奈只能东去山东传法,如今他的爱徒反其道而行,从山东反赴陕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向着师尊的故地披荆斩棘、踽踽前行。

丘处机选择了姜子牙垂钓旧地磻溪以及汉代就声名远播的道教名山龙门山传道,自然也是“人以景贵、景显人名”,通过长达13年的修真布道,终于收到了井喷一般的效果:信徒众多、影响广泛,以至于到了1188年,金世宗完颜雍聘请丘处机北上燕京主持万春节醮事;1191年,继位的金章宗完颜璟,也就是小说中完颜洪烈的父皇,赐给丘处机家乡一座大道观,题名“太虚观”,以彰殊荣。

从王重阳到丘处机,两代全真掌教都接受了金国的册封和赏赐,这和小说中全真教扶宋抗金的情节截然不同。丘处机以后的列代掌教,包括尹志平,都接受了异族政府的册封,无一例外。随着13世纪初蒙古崛起草原、金国日渐衰落,政治嗅觉敏锐的丘处机迅速看出蒙古是一支“潜力股”,全真教要继续得到上层建筑的扶持,保持长盛不衰态势,应该立刻舍金亲蒙,捞取新的政治资本。1219年,日渐老迈的成吉思汗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开始渴望长生不老之术,在听闻了“丘处机是三百岁的活神仙”传闻后,下定决心要请丘神仙帮助自己长生不老。1220年,已经72岁高龄的丘处机欣然应召,带了18位弟子西行面圣,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阿富汗兴都库什山),铁木真隆重接见了风尘仆仆的丘处机一行。虽然丘处机并未提供长生不老药,但给出了三个“锦囊”:清除杂念、减少私欲、心地宁静。耶律楚材在《玄庆风会录》中将其归结为两点:去暴止杀、济世安民。成吉思汗并不满意初次会见的效果,但依然厚待丘处机在身边一年时间,每天被丘处机灌输诸如“敬天好德、宽仁止杀”“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清心寡欲、净体凝神”“体恤苍生、爱护黎民”之类的教导。教的人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听的人耳濡目染,也多少有所触动。在成吉思汗执政晚期,对中原的军事政策有所缓和,且派人将仁爱孝道的主张晓谕四方,这些和丘处机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听了丘处机一年的课后,成吉思汗终于确认丘神仙没有“藏私”,这才派了五千骑兵护送丘处机东归。对于成吉思汗赏赐的大量奇珍异宝,丘处机坚决谢绝,但接受了成吉思汗对全真教的优待条件:免除教徒各种税赋。丘处机回国后,成吉思汗又赐给他信符、玺书,让其统领全真教并掌管天下道门,同时划拨金国皇宫御花园翻建全真宫观(即今日北京白云观的前身),全真教至此到了发展的最高峰。1227年,丘处机病逝,享年79岁。看来丘处机在养生卫体方面确有道行,从72岁到79岁之间,基本上都在进行长途奔波,那个时代交通极其不便,车马劳顿,来回几万里不是好玩的。在他死后,弟子李志常编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毫无疑问,全真教的崛起、兴盛,主要功绩是丘处机建立的,他虽然是全真教第五任掌教,但比起他的师父、师兄,无疑站在了更高的高度,所以也看得更远。丘处机去世后,他的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张志敬(小说中的赵志敬)、祁志诚等全真第三代弟子陆续接过掌教的位置,传承丘处机的思想,完成丘处机的遗愿。

清和再兴

尹志平是一个贯穿《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本书的人物,他是丘处机的得意弟子,接过了全真七子的衣钵,被委任为新一代的全真掌门,道号“清和真人”。在《射雕英雄传》中,他还只是一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小道士,虽然不免鲁莽,但也算得上是尊师重道、果敢坚强;到了《神雕侠侣》中,他已经变成了中年大叔,除了面对小龙女会方寸大乱,在其余事务上冷静稳重、精明强干,是个不错的掌教继承人。历史上的尹志平,和小说中的人物差异较大,因此在新修版中改名换姓为甄志丙。其简历如下:1169年,尹志平出生;1191年,拜师丘处机;1219年,随丘处机觐见成吉思汗,为西行十八弟子之首;1227年,继任全真掌教;1238年,辞去掌教之位,将教务交付李志常;1251年,逝世,享年82岁。这么看的话,小说和历史上的尹志平相比较,只有1219年西去觐见和1238年掌教退位两件事情是可以贴合上的,而真正的尹志平堪称长寿老人,比小说中横遭惨死的结局好太多了。历史上的尹志平和他的师祖、师父一样,向来亲金元而远南宋,风格一脉相承;异族统治者也对尹志平封赏有加:1232年,尹志平迎见南征回师的元太宗窝阔台,太宗令皇后乃马真氏代祀长春宫。

1234年,乃马真皇后赐尹志平道经一藏。

1249年,元定宗贵由赐尹志平“清和演道玄德真人”称号,加赐金冠法服。

1251年尹志平去世,十年后的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追封尹志平“清和妙道广化真人”称号;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元武宗海山再封“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尹志平算是极尽哀荣。

全真教的传承梯队基本上是金字塔形的,开教祖师王重阳是第一代,他的徒弟全真七子(北七真)是第二代,到了“志”字辈的第三代弟子已经有了数百人之多,第四代、第五代更是数不胜数。全真教最鼎盛之时,“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端的是了不起!尽管全真教一直臣服于金元政府,但势力日盛的全真教还是引起了元朝统治者的猜忌,早在元宪宗蒙哥汗时期,喇嘛教和全真教为争夺天下宗教总领地位,就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佛道《化胡经》之辩,即著名的“戊午佛道大辩论”!

这场辩论赛中,双方各出17人,全真教首席代表是李志常,而喇嘛教首席代表是大名鼎鼎的萨迦五祖八思巴。喇嘛教在元廷的暗中支持下取胜,夺得了宗教总领的位置,而全真教由此逐渐衰落,风光不再。由此可见,虽然王重阳以及他的继任者一直将全真教定位于“宗教服务于皇权”的角色,但统治阶级却掌握着全真教的生杀予夺大权,既可以提拔、赏赐,也可以打击、限制,元朝统治者一边让喇嘛教取代全真教的位置,一边不停擢升已死的王重阳的地位(元武宗至大三年加封其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一手硬一手软,既利用全真教稳定政权的宗教作用,又不至于形成新的“黄巾之乱”。对于“从未抗金、一直亲元”的全真教来说,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小说和历史上的全真教形象背道而驰,读者也不须多有怨言,全真道士一边弃世,一边积极和俗世有种种关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全真教要发展壮大,不能不服从统治者的意愿,以政治风向为导向,这是全真教立世生存的必由之路,我们不该对此过于苛求。在现代,金,蒙,宋早已融合同化成大中华了,汉奸之名,不说也罢!

中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国家,有非常多的宗教在我国各个地区存在,而且宗教与宗教之间也不会因为教义的不同而冲突,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在民间的信仰是非常广泛的,而在道教历史上的全真七子不知道你有了解吗?本期道教文化为你解析。

马丹阳(1123—1183)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人。家世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到宁海传布全真道,他抛弃千金家产,皈依其道。自此励行苦节,潜心修炼。王重阳临死以前,将全真秘诀传与丹阳,托为全真传道事业的直接继承人。后来历尽艰辛,矢志宏道,后人赞评他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传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着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灿》、《渐悟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道藏》太玄部收有《丹阳真人语录》一卷,题为马钰述,金人王颐中集。

孙不二(1119—1182)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或称孙仙姑。宁海人。马丹阳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阳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诀。她独处静室,面壁炼心,七年功成。后游历伊、洛,传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于洛阳。传有全真教清净派。元至元六年(i269年),赠封为“清净渊真顺德真人”。《道藏精华录》收存有《孙不二元君法语》一卷、《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谭处端(1123—1185)原名玉,字伯玉。后改名为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宁海人。涉猎经史,尤工草隶,为人慷慨重孝义。素患风痹,药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来山东传道,便投奔重阳,求其医治,隔宿而愈。自此诚心皈依全真道,追随王重阳,朝夕参请,多得玄旨,摒绝思虑,泯灭人我,苦心修炼。王重阳逝世后,隐迹伊、洛之间。大定二十五年卒于洛阳朝元宫。传全真道南无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有《水云集》传世,今存于《道藏》太平部。

郝大通(1140—1212)名磷,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人,好读黄老庄列方外之书,擅长卜卦占筮之术,尤精于《大易》。金大定八年(1168),受王重阳法启发,皈依全真教。金大定十五年(1175),乞食沃州,突有所悟,遂静坐于沃州桥下,忘形炼功六年,从不言语,人称“不语先生”。相传九转功成后,杖履北游,在真定间传教度人。崇庆元年在宁海先天观羽化。创有全真教华山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为“广宁通玄太古真人”。着有《太古集》四卷,收存于《正统道藏》。

王处一(1142—1217)号玉阳子,一说号全阳子。宁海人。金大定八年(1168)被王重阳收为弟子。长期隐居文登县云光洞,“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炼形九年,终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应召赴阙主持万春节醮事。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召问养生之道、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静无为、内丹造化、不为而成诸说,“所对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贞韦占五年(1217)羽化于圣水玉虚观。传有全真教嵛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赠封“玉阳体玄广度真人。”撰有《云光集》四卷,《西岳华山志》一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中。

刘处玄(1147—1203)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阳携马丹阳等人到掖城传道,收刘处玄为徒。从此跟随王重阳,王重阳去世后,独自隐遁于京洛,静心炼性。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在昌阳主持斋醮,设坛祷雨,颇有应验。承安三年(1198年),金章宗派使者接入宫庭,待如上宾。次年乞请还山,章宗赐铭“灵虚”,以光耀祖庭。泰和三年羽化。传有全真道随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赠封“长生辅化明德真人”。着作为《黄帝阴符经注》一卷、《黄庭内景玉经注》一卷、《无为清净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仙乐集》五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之中。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十九岁出家,次年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羽化后,他在陕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后来又隐居在龙门山励志精修七年。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借口,下诏禁罢道教,于是东归栖霞。贞佑二年(1214)秋季,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义军。元太祖闻其名,派使者召请,丘处机率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两年后抵达西域大雪山。返归燕京后,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并下诏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赋税差役。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羽化于宝玄堂,殡于白云观处顺堂。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后世称为“长春真人”。龙门派为全真道传承的主要教派。他基本继承王重阳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撰有《大丹直指》二卷。另外还着有《磻溪集》六卷,收存于《正统道藏》;《摄生消息论》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148年(皇统八年)农历正月十九日,丘处机生于山东登州栖霞。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北的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传说,他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

年十九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境内)。1167年开始学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

1169年(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得道飞升于汴梁城,嘱咐:“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和其他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他们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弘扬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仙化后入溪穴居,历时六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之一。

1168年(大定八年)至1170年(大定十年)间,丘处机跟随王重阳在山东和河南传教。

1170年(大定十年)春,王重阳在河南汴梁升天后,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到陕西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朋友,及后于1172年将王重阳灵骨迁葬终南山。

声名大振

1174年(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溪(今陕西宝鸡境内)潜修7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王重阳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观,并职“ 高功 ”,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对皇帝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诫。此时丘处机已名声大振。

1191年(明昌二年)秋,丘处机东归故里,修建了一处修道之所,金章宗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虚宫。因该宫地处滨都里村,栖霞人俗称之滨都宫。

到访崂山

丘处机多次到访崂山,开创了全真道教的“龙门派”。《太清宫志》载:“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长春……七真来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众大悟,各受戒律。”太清宫三皇殿之后巨石上刻有他的石刻十首。

1208年(泰和八年),他到莱西永真观后又来崂山,较长时间在这里修道,今白龙洞(仰口景区)有他的石刻20首。他认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座大鳌伏于海畔,命名为鳌山,因而明代在山畔建“卫城”的时候叫“鳌山卫”,海畔叫“鳌山湾”,是青岛蓝色硅谷主要“一极”。后又来青岛,在上清宫有题“词”和“诗”。

崂山有许多丘长春的题词、词、诗的刻石,多为丘长春所写,后人上石刻字,如上清宫旁的丘长春词《青玉案》:“长春真人于大安己巳年胶西醮罢,道众邀请来此山,上至南天门,命黄冠士奏空洞步虚毕,乃作词一首,名曰《青玉案》。”白龙洞刻诗20首,是崂山最大的一片石刻。

掌教时期

1203年(泰和三年),刘处玄去世,丘处机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兴盛时期。

在1203年(泰和三年)至1219年(兴定三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贞v二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借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

1216年(贞v四年),金宣宗下诏派东平军王庭玉召丘处机赴汴梁,但丘处机认为金朝皇帝有“不仁之恶”,推辞未前往。

至1219年(金兴定三年,宋嘉定十二年),宋宁宗派遣将领李全、彭义斌持诏书敦请丘处机赴临安,丘处机认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也推辞未前往。

万里西行

1219年(兴定三年)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等人携带诏书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十二月,刘仲禄到达山东莱州昊天观,奉命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与成吉思汗会面,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欣然同意前往。

1220年(兴定四年)农历正月,丘处机挑选门人弟子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离开山东昊天观,启程西去,这时他已经年届73岁。几个月后到达大蒙古国统治的燕京(原金朝中都,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帝国攻陷后改名燕京),丘处机一行人入驻玉虚观,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此时,丘处机听说成吉思汗已经于1219年(兴定三年)六月统兵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沙朝,而自己年事已高倦冒风沙,欲约成吉思汗来燕京会见,于是写了一份陈情表。刘仲禄乃令曷剌急驰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于西征战事,不能东到燕京,便写了回复诏书,派遣曷剌带回复丘处机。

丘处机知道燕京会见不可能,便于1221年(兴定五年)春天继续西行。当时刘仲禄欲为成吉思汗挑选处女,丘处机当即劝阻,他说,“春秋时期齐景公为了削弱鲁国,派人挑选美女80人送给鲁定公。定公与国相季氏朝欢暮乐,朝政日衰,孔子为此指责定公:君相沉溺于声色,国家何以图强?”后成吉思汗知悉而罢选。

1221年(兴定五年)四月出居庸关,途经漠南和中亚地区,在漠北草原拜会铁木哥斡赤斤后一路西行,途经镇海城时接纳田镇海的建议留下宋道安、李志常等九名弟子修建栖霞观,然后再经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于同年冬天抵达撒马尔干。

一言止杀

1222年(兴定六年)四月,丘处机途经铁门关抵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实现了龙马相会(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成吉思汗称他为“神仙”。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向他以“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等为回应。及后,成吉思汗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

1223年(元光二年)春天,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成吉思汗下诏豁免全真道的赋役,并沿途派兵护送,一行人于冬天抵达宣德府。

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晚年生活

1224年(正大元年)春天,丘处机应燕京官员的邀请主持天长观。

1227年(正大四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赠“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请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

1227年(正大四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瑞香氤氲整个北京城三日,世人称奇。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将他安葬在长春宫内的处顺堂。

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为纪念“邱神仙”的无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现已成为京津地区的著名风俗之一。

主要思想

丘处机倡导内丹心性说理论和三教合一思想,有别于传统道教多为“飞升炼丹之术,祭醮禳禁之科”,

不重视文化修养的风习,力主文以载道、文道并重,在理论上有所建树,以便更好地宣传本门教义。他原先文化水平不高,自入道门以后即刻苦自学,不仅精通道教经典,而且对儒佛二家经典也多有研究。元代人陈时可说丘处机“于道经无所不读,儒书梵典亦历历上口,又喜属文赋诗,然未始起蒿,大率以提唱玄要为意,虽不雕镌而自然成文,有《溪》、《鸣道》二集问世”。除了上述两书外,丘处机另一部重要著作是《大丹直指》。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全真教内丹修炼法之奥秘,理论博大精深,被后人誉为“文简而理直,实修真之捷径,入道之梯楷”,是中国道教经典著作之一。

历史评价

成吉思汗:天锡仙翁,以寤朕志。

乾隆帝: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主要成就 政治

丘处机虽长期从事宗教活动,但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论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给人们带来好处,而这种实践又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全力支持。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他首先取得当时信奉道教的金世宗青睐,一月内两次在京召见,寻问其长生与治国保民之术。丘处机对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惬上意”。这是丘处机首次向最高统治者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仅亲赐大桃以示褒奖,让他主持万春节醮事,而且下令在宫庵中塑全真教创始人王粗像以为纪念,为丘处机扩大全真教的影响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1219年(兴定三年),丘处机应邀赴中亚成吉思汗行营与其论道。这是在宗教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处机得以实现自己理想与才干的重大举措,意义极为深远。在此之前,丘处机看到金朝国势衰败,乃隐居于家乡栖霞传道授徒,并先后谢绝了金朝与南宋统治者欲请其辅政的邀请。然而他却毅然接受了成吉思汗之邀,不辞数万里艰苦跋涉,西行至雪山(今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行营,面见蒙古大汗,充分表现出这位道教领袖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的洞察力。

在成吉思汗西征军行营内,丘处机与成吉思汗朝夕相处数月,多次与之论道,具体内容见于耶律楚材所编的《玄庆风会录》一书中。从该书的记载看,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宣传“去暴止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人民所推行的残酷杀戮政策。丘处机针对成吉思汗希冀长生之心理,要他将追求“成仙”与行善结合起来,劝告成吉思汗,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内固精神就是不要四处征伐,外修阴德就是要去暴止杀。丘处机首先赞扬了成吉思汗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迎合了这位大汗的心理,然后劝其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

成吉思汗后期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在山东为官的木华黎及其继任者对各地反抗大都采用招安措施,固然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但丘处机雪山论道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丘处机仍然不断劝告蒙元将帅,减少对人民的屠杀。

二是宣传济世安民思想,为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救济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长期以来,丘处机盼望出现一个好皇帝,以便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成吉思汗大营,丘处机反复向其灌输爱民的道理。由于丘处机循循善诱的说教,对成吉思汗思想多有所触动,认为:“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还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贵族,要他们按丘处机的话去做,又派人将仁爱孝道主张遍谕各地。

丘处机不仅宣传济世安民主张,而且也身体力行。在蒙古军控制的邪米思干城(今阿富汗境内),他就将从蒙古贵族那里得到的粮食救济饥民。他利用宫观广发度牒,安抚了大批无以为生的流民,使之加入全真教,从而免除了他们承担的苛捐杂税。

此举在当时影响巨大,以致各阶层人士纷纷涌入全真教门下,文人、官吏以与全真教相交为荣,道教其他派别甚至佛教寺庙也挂起全真旗号。丘处机在北京建长春宫(今白云观),作为全真教大本营,又在各地建立道观向全国推广。在元 支持下,一时间全真教达到“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的兴旺局面。

文化

丘处机诗词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从保留下来的近五百首诗和一百五十首词看,丘处机继承了唐诗宋词之长,不追求辞藻之华丽,自有朴实、流畅、明快之风格。他把写诗填词作为宣传道教理论、谈机锋、唱玄的一种方式,许多与文人学士唱和的诗词中都表现出共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有部分诗词直接反映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悯物》、《因旱作》等诗将社会动乱、万民涂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愤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

丘处机对道教传统文化的汇集尤为重视,“尝视道经泯灭,宜为修复之事”,晚年组织了重新修撰《道藏》的工作。他委托其弟子宋德芳,在元朝 支持下,历时八年,完成重印《道藏》120卷。《道藏》的重修印行,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道教典籍,同时也弘扬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教育

丘处机在弘扬道教文化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学识渊博的接班人,如尹志平、李志常、宋德芳等弟子,均是名闻遐迩的高士。尹志平撰写的《北游录》等书,创造性地继承、发挥了丘处机三教合一思想,是元代全真教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李志常儒学功底也很深厚,元太宗窝阔台曾邀其为皇太子讲授《道德经》、《孝经》、《易》、《书》等。元宪宗蒙哥还向其请教治国保民之术。他根据亲身伴随丘处机西行的经历所撰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堪称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作。

医学

丘处机坚持全真教“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宗旨,不仅做到了匡救时弊,而且时刻乐于助人。他认为养生学和医学知识是救人性命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他长期研习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充分汲取《内经》等理论,写出了《摄生消息论》这部养生学、医药学专著。在这部书中,他根据人身及其活动应与四时相适应的原则,从起居、饮食、精神、环境和防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在起居方面,主张人体气血运行盛衰及腑脏经络生理机能与四季昼夜之间发生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生理变化相适应。春季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阳光”。起居要保持一定的规律。他还根据内脏病理变化与症状表现,分述了相肝脏病法、相心脏病法、相肺脏病法、相肾脏病法及其内脏病变的外在表现等,并提出了因时制宜,运用理、法、方、药进行辩证治疗的方法。如强调肝病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以补之;当服升麻疏散之剂。心病欲濡,急食咸以濡之,用苦以补之,甘以泻之;宜服补肾汤药,壮肾阳,濡心阴,制心火。肺病宜酸以收之,用辛以补之,苦以泻之;肺气燥,宜食芝麻以润其燥。肾病,宜食咸以补之,用苦以泻之,辛以润之;宜以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利湿化痰等等。

书中还把一年四季按五行、五味与脏腑相配,依照生克制化与阴阳消长原理,论述了每季摄生消息及注意事项。丘处机在书中提出的养生学和医药学知识,至今仍有其科学性极高的参考价值。

个人著作

丘处机道教词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对其评价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顾嗣立编《元诗选》、陶湘补编《景宋金元明词》、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沉》、朱祖谋辑《f村丛书》亦收入其诗词。丘词收入《溪集》,该书主要是丘处机居溪、龙门修道时所作,后由其门人编辑结集,共六卷,《正统道藏》收入太平部。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该书“据影印金本及道藏校补朱本”,又据相关书籍增补了十九首,这样一来,丘词被唐圭璋先生搜罗殆尽。

丘处机遗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蹯溪集》和《鸣道集》等。其诗词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所编《元诗别裁》、《词林纪事》都选有他的作品。《蹯溪词》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辑于《疆村丛书》。丘处机西游经历,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载。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与其余六位同门合称“全真七子”,是一位武学名家。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以及抗金护民的民族英雄人物,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

全真和正一是道教的两大流派,主要有以下不同:

1、起源不同。

首先两派创始祖师不同。正一道创始人为教祖张道陵天师,在东汉末正式创立。正一道也是最早的道教派别,也称为天师道、五斗米道,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东晋时便有很多大家族“世奉五斗米道”。

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重阳,拜金庸的武侠小说所赐,重阳祖师的名字也为大众所熟知。全真道是在金元时期创立的,在元朝时得到大力发展。

长春真人丘处机拒绝了南宋、金两朝召见,以七十多岁高龄万里迢迢越过大雪山,接受了成吉思汗邀请。丘处机以“一言止杀”,救下了蒙古铁骑下的无数生灵,也奠定了全真教在元朝发展的根基。

2、戒律不同。

1)全真派。全真道具有传戒和丛林的制度,要求全真道士出家,住在道观里面修行,不娶妻,不吃荤,不饮酒,它结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髓,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所以叫做全真。

2)正一派。道士们可以居家修行,不要求必须出家,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吃荤(除了戒律中的四不吃,即为牛、狗、大雁和乌鱼不吃),饮酒。

3、修炼方法不同。

1)全真派。全真派的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行练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以传道度人为外修,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2)正一派。正一道士主要以符咒斋醮,祈福禳灾,驱邪押鬼,超度亡灵为主要的宗教活动。

1、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第一次华山论剑最终的胜利者是全真教教主王重阳。

2、王重阳,全真派创派祖师,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身材甚高,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师兄、“全真七子”的师父。王重阳也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具绝代天资,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世称“天下第一”。

3、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学正宗”的美誉。在“华山论剑”之时,力挫四绝,夺得“天下第一高手”之称和道家至高的武学宝典《九阴真经》。临终前更以“一阳指”重创“西毒”欧阳锋,使之数十年不敢踏入中原。

全真教和武当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同属于道教,且全真教是武当所创。

1 全真教: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重要派别,于金代由王重阳于山东宁海所创。它的宗旨是“三教合一”,不仅继承了传统道教的教义思想,又吸收了儒、释的部分思想。

2 武当:武当派创立于湖北省武当山,为内家之宗,起于元而兴于明。据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

综上所述,全真教和武当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同属于道教,且全真教是武当所创。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