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译文

游戏攻略06

《原教》译文,第1张

《原教》译文
导读: 1、《原教》译文原教译文 古往今来,万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为因果的。死是因于生,生是因于情,情是因于性。万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于情的缘故。圣人对此具有透彻的洞察力,于是,彻见生前的因缘,告诉世人今生的由来;指
  • 1、《原教》译文

原教

译文

古往今来,万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为因果的。死是因于生,生是因于情,情是因于性。万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于情的缘故。圣人对此具有透彻的洞察力,于是,彻见生前的因缘,告诉世人今生的由来;指出死后的结果,告诉世人今生应该怎样行事。所以,用圣人所提出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天下,便能摒弃现世的虚伪之情,获得来世的福报。

生既有前生、来生之说,再加上今生,不也就是三世吗如果说,来生的善果乃是由于今生所修,那么,今生的穷通,无疑是由前生的行事所决定的。所谓「情」,只要是人性里的情念、习性都是「情」的表露。假如人在生前情有善恶,当其死后,该得到什么业报,冥冥中自然会有感应。人们一生的行事,有的浅薄,有的笃厚,其禀赋也有高低的不同。圣人认为,众人根机有区别是正常的,于是将他的学说分为五乘和三藏。除了五乘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学说,不胜枚举。奉行圣人之法,达到最高境界,可以超凡入圣;一般的人,无论是农民、商人、技工、医生,还有其它许多地位低下的职业,圣人之道可以告诉世人如何安心立命。

不过,五乘虽然只是三藏的一个部分,作用却是最为重要的。所谓五乘,第一叫人乘,第二叫天乘,第三叫声闻乘,第四叫缘觉乘,第五叫菩萨乘。后面三者,是为了引导那些希望超然出世的信徒,使其精神彻底洁净,达到入化的境界,与圣道相沟通,以至于世人无法窥见其境界。前面二者,是由于世人感情太过胶固,欲望不能轻易抛弃,于是按照具体情形加以制约。

所谓人乘,指的是五戒。第一是不杀,这是说应该爱护生命,不要由于一己之求而轻易残害一物,更不用说食其肉了。第二是不盗,这是说不合乎仁义的便不取为己用,更不用说夺取他人的东西了。第三是不邪*,这是说与自己配偶之外的人不乱来。第四是不妄语,这是说不用语言骗人。第五是不饮酒,这是说不因为喝醉而扰乱修心。

所谓天乘,含义比五戒广泛,具体表现为十善。第一是不杀,第二是不盗,第三是不邪*,第四是不妄语。这四条,意思与五戒相同。第五是不绮语,即不说无义之话。第六是不两舌,即人前人后讲一样的话。第七是不恶口,即不骂人,也就是不说不该说的话。第八是不嫉,即对一切都不嫉妒。第九是不恚,即心中不存忿恨之念。第十是不痴,即分得清善恶。倘能兼修十善,则可以得到生于诸天的福报。若只修前五善,也可以帮助自己懂得该怎样做人,要是世人都能奉行十善,即使不能生往诸天,至少也可以成为善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天下怎么能不太平呢

从前宋文帝对其臣子何尚之说:「不久前读到颜延之、宗炳的著作,发扬佛法,颇为明达事理,而且对人多有启发和劝勉。假如整个境域之内,都能被佛法感化,那么,朕垂衣拱手,不用费什么力气,坐着就能让天下太平,那里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地做事」

何尚之趁机进言道:「百家之乡,能有十个人秉持五戒,那么便有十个人淳朴恭谨;千室之邑,能有一百个人兼修十善,那么便有一百个人和睦相处。把这样的风俗和教化推广到全国,千万乃至上亿人中,便会有百万个仁爱之人。奉行一善,便去掉一恶;去掉一恶,便减少一个犯法的人。每家减少一个犯法的人,全国便会减少成千上万个犯法的人。这样的话,便是陛下所说的坐致太平了。」这番话很有道理。

拿儒家的学说来加以比较,五戒十善与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名称虽不同,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仁义是儒家先王治理其当时社会的方法。从外在表现来看,每个君王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却完全一致。现象为本质所决定,而本质也可以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表现是末,本质是本。君子应该求本而舍末。《论语》中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能隐藏得住呢」《孟子》中说:「如果不揣度地面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较其顶端,那么,把一寸厚的木块放在高处,也会比尖角高楼还高。」这是说凡事必须先揣量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再讨论其他。假如根据治理当世的情形对三世之说加以责备,这何异于走了十步的鞋子去诘问走了百步的鞋子,说什么:「你的印迹为什么这样多呢?」它那里知道,所去的地方有远近之别,所走的步数有多少之分。

圣人进行教化,对于正确的真理,即使彼此外在差别很大,也应加以推广。就当世而言,应该依照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对社会生活进行治理;就三世而言,则应该端正人的心神,指出生前死后的因缘报业。神农载录药材,名目虽各有不同,功效却都在于治病;后稷标识百谷,种类虽各有不同,却一样都能为人食用。儒释两家的圣人所提出的理论虽有不同,但出发点却一样,都在于为善。

原典

万物有性情,古今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未始不相因而有之。死固因于生,生固因于情,情固因于性。使万物而浮沉于生死者,情为其累也。有圣人①者大观,乃推其因于生之前,示其所以来也;指其成于死之后,教其所以修也。故以其道导天下,排情伪于方今,资必成乎将来。

夫生也,既有前后,而以今相与,不亦为三世乎?以将来之善成,由今之所以修,则方今穷通,由其已往之所习,断可见矣。情也者,发于性皆情也。苟情习有善恶,方其化也,则冥然与其类相感而成。其所成情习,有薄者焉,有笃者焉,机器有大者焉,有小者焉。圣人宜之,故陈其法为五乘者。为三藏②者。别乎五乘。又歧出,其繁然殆不可胜数。上极成其圣道,下极世俗之为农者、商者、技者、医者,百工之鄙事,皆示其所以然。

然于五乘者,皆统之于三藏。举其大者,则五乘首之,其一曰人乘,次二曰天乘。次三曰声闻乘③,次四曰缘觉乘④,次五曰菩萨乘⑤。后之三乘云者,盖导其徒超然之出世者也,使其大洁情污,直趣乎真际,神而通之,世不可得而窥之。前之二乘云者,以世情胶甚,而其欲不可辄去,就其情而制之。

曰人乘者,五戒之谓也。一曰不杀,谓当爱生,不可以己辄暴一物,不止不食其肉也。二曰不盗,谓不义不取,不止不攘他物也。三曰不邪*,谓不乱非其匹偶也。四曰不妄语,谓不以言欺人。五曰不饮洒,谓不以醉乱其修心。

曰天乘者,广于五戒,谓之十善也。一曰不杀,二曰不盗,三曰不邪*,四曰不妄语,是四者,其义与五戒同也。五曰不绮语。谓不为饰非言。六曰不两舌,谓语人不背面。七曰不恶口,谓不骂,亦曰不道不义。八曰不嫉,谓无所妒忌。九曰不恚,谓不以忿恨宿于心。十曰不痴,谓不昧善恶。然谓兼修其十者,报之所以生天也。修前五者,资之所以为人也。脱天下皆以此各修,假令非生天,而人人足成善人。人皆善而世不治,未之有也。

昔宋文帝谓其臣何尚之曰:「适见颜延之、宗炳著论,发明佛法,甚为明理,并是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感此化。朕则垂拱坐致太平矣。夫复何事?」

尚之因进曰:「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即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忆千,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利息于家,万利息于国,则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⑥斯言得之矣。

以儒校之,则与其所谓五常仁义者,异号而一体耳。夫仁义者,先王一世之治迹也。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也。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也。迹出于理,而理祖乎迹。迹,末也。理,本也。君子求本而措末可也。《语》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⑦《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⑧谓事必揣量其本。而齐等其末而后语之。苟以其一世之迹,而责其三世之谓,何异乎以十步之履,而诘其百步之履,曰:而何其迹之纷纷也,曷不为我之鲜乎?是岂知其所适之远近,所步之多少也!

然圣人为教,而恢张异宜。言乎一世也,则当顺其人情,为治其形生之间;言乎三世也,则当正其人神,指缘业乎死生之外。神农⑨志百药虽异,而同于疗病也;后稷⑩标百谷虽殊,而同于膳人也;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为善也。

注释

①圣人:这里指释迦牟尼佛。佛教原有此说法,如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四〈受请•圣僧>云:「设斋奉请,并有征瑞,圣人通感,不可备载。」编案,漠代武帝以后,儒家亦特指孔子为圣人。《辅教编》中的「圣人」往往儒、释并用,随文不同,读者需根据文意加以分辨。

②三藏:佛教全部典籍经、律、论的合称。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佛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③声闻乘:悟四谛(苦、集、灭、道)之真理而得道者,称声闻乘。

④缘觉乘:悟十二因缘而得道者为缘觉乘,或称辟支佛乘。

⑤菩萨乘: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行而悟道得佛果称菩萨乘。

⑥宋文帝与何尚之的对话,见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载僧佑《弘明集》卷十一,文字略有不同。

⑦语见《论语•为政》。

⑧语见《孟子•告子下》。

⑨神农:传说中古帝名,相传曾教民造耒、耜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民疾病。

⑩后稷:周的始祖,善农耕,得到人民的普遍师法。后被任命为舜的农官。舜曾说过「后稷播时百谷」的话。见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第一一二页。

不知道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