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绥德县旅游景点介绍

游戏攻略013

绥德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绥德县旅游景点介绍,第1张

绥德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绥德县旅游景点介绍
导读:榆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榆林旅游必去景点,榆林旅游榆林景点一:榆阳区圣都乐园榆林圣都乐园位于陕西榆林榆溪滨河公园内,是全开放式的主题公园,于2014年国庆期间正式建成开园。2016年年底评为3A级景区。它是一个现代化体验式主题游乐园。该游乐园

榆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榆林旅游必去景点,榆林旅游

榆林景点一:榆阳区圣都乐园

榆林圣都乐园位于陕西榆林榆溪滨河公园内,是全开放式的主题公园,于2014年国庆期间正式建成开园。2016年年底评为3A级景区。它是一个现代化体验式主题游乐园。

该游乐园涉及室外大型游乐设施20余项,室内项目10余项,其中有西北比较高的摩天轮、西北罕见的6环冲锋过山车、西北较大规模的水上游乐设施飞舟冲浪,有中国比较长的太空漫步也在园内出现,榆林的大摆锤、双层豪华转马、神舟飞碟等都是乐园的亮点。

榆林景点二:神木二郎山

神木二郎山,麟州胜景,古属羌山,俗称西山,因山体中部有两处凸起,状如骆驼双峰,又名“驼峰山”。其海拔高度为1082米,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称,成为神木的标志性景观。窟野河、秃尾河汇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松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

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过神木县,见此山形颇似案头笔架,所以又赐名“笔架山”。这些石刻,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她的魅力在于山势的险、峻、奇与释、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景观浑然一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景点三:佳县白云山

佳县白云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其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榆林因为经常白云缭绕,所以称为白云山。

山中山水相映,松柏参天,山上有一座道观,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山中还有其他一些寺庙。根据《佳县志》记载,明朝万历三十三年,终南山道士李玉凤来到白云山采药治病、普济众生,并在山上修建白云观。

榆林景点四:神木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神木县木瓜梁村,距县城9公里,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以陕北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发展特色旅游、展示陕北文化特色、反映陕北风情为内容。

神木县大观园内建有农耕体验、陕北文化展示、窑洞宾馆接待、水疗健身、拓展训练、文化娱乐和林间休闲等功能区域,游客可通过吃、看、玩、学等方式实地体验和了解地道的陕北饮食、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

榆林景点五:绥德县文化广场

绥德文化广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矗立于广场中心以石雕匠人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群聚雕像,被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命名为基石,并亲笔题写立碑。

此“基石”二字恰好精准无误地道出了劳动人民是江山社稷的根基;道出了劳动人民是绥德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道出了石雕文化是绥德民间文化的根脉。

此作品将刘文西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抽离,经过清华大学美术系的再创作,第一次把刘文西的黄土画变为雕塑作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全国罕见,在陕西仅有。

绥德有哪些旅游资源挑一处介绍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绥德全县辖4乡12镇,661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

天下名州石牌楼

绥德县城南五里的学子大道与210国道丁字交汇处,石牌楼为五门六柱十九楼,双面单式结构,长369米,高169米,由一千一百六十八块雕石、六十六幅人物典故浮雕。石牌楼的五门取意中兴之门,走向世界之门 。石牌楼大楼小楼互帮互衬;左楼右楼比肩并列、映带;前楼后楼有呼有应,上楼下楼,下者基础沉稳,上者先领风光。天下名州石牌楼正上方,有书法名家钟明善的雅题“天下名州”四个大字。

祥云山

位于绥德赵家砭乡崔家焉村,山高海拔1049米。传说此山上空常有红云、白雀缥缈盘旋,故名祥云山。据考证,西汉文帝辛酉年,山间始建庙宇,后逐年完善,呈阶梯状式古建群。从山腰开阔地开始建乐楼,对面中间为祖师卷棚正殿,左右有窑洞式龙王、火神、关帝、三官等十三座庙,有钟楼、鼓楼、封神楼并列而建,两边对称为左灵宫,右瘟神殿,拾阶而上为真武祖师大殿,左为七真殿,右为五祖殿,整个庙宇为典型的对称建筑。

榆林必游景点 榆林必游的十大景点

1、佳县赤牛_民俗文化村

佳县赤牛_民俗文化村四面龟山怀抱,枣林层叠,新村逶迤延展,绿树掩映,步步入景。该村是全市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还享有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的美誉。

2、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总面积4400亩,土地权属为集体所有。其创建之初,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成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开启了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

3、榆林圣都乐园

榆林圣都乐园是全开放式的主题公园,它是榆林市滨河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体验式主题乐园。乐园里的89米摩天轮是西北五省第一高,六环过山车是中国首例,还有中国最长的太空漫步也在园内首现此外,大摆锤、双层豪华转马、神舟飞碟等娱乐项目也是乐园的亮点。

4、靖边五台森林公园

靖边五台森林公园始建于2010年,走近公园,造型别致的公园入口就给人全新的体验,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更是让人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当中。这一公园的建设,使得群众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靖边县城构筑起一道天然的生态绿色屏障。

5、绥德文化广场

绥德文化广场展示着绥德文化的浑厚底蕴和蓬勃朝气,在广场的中心还有以石雕匠人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群聚雕像,被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命名为基石,并亲笔题写立碑。

6、子洲西峰寺

子洲西峰寺占地约3亩,乃为一个独院,该正殿是由三孔拱形洞组成,纯砖结构,顶呈硬山式,用**琉璃瓦铺顶,飞檐翘角,兽头独尊,遥遥相望,顶上中有三层小洞,独特精致,引人注目。

7、金鸡沙生态旅游区

金鸡沙生态旅游区据全国劳模治沙英雄刘玉琴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仅3公里,该生态旅游景区凭借“蓝天、碧水”的天然生态环境,经过近些年的精心开发,已逐渐成为靖边的一处集吃、住、游、娱于一身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8、神木二郎山

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明代的武宗皇帝曾来此山,他观此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之曰:“笔架山”。后来,文人学士来此,有人观其貌似驼峰,故多称“驼峰山”。

9、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黄河峡谷风貌奇异而闻名。白云山古称双龙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10、神木红碱淖

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它的意思就是湖泊,水泊。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东侧有天然牧场尔林兔草原,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滩地上足以沙柳为主的大面积固沙防风林带,沙丘多已固定。

绥德一日游必去景点

药王山风景区 湖光山彩药王庙 祠堂 龙岗寺 古人遗址 古遗址 太史庙 祠堂 祠堂 陕西省美术馆 博物馆 紫阳县 金川乡 白马石遗址 古遗址 太平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 蓝田县旅游局 湖广山风景 陕西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区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南征猕猴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牛背梁羚牛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太白大鲵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洋县朱_自然保护区 预订 。 如果不能发,可以自己去这个网站看看。 有300多个。。

五一放假绥德附近旅游景点

红碱淖 [榆林]在榆林以北140公里处,是陕西省境内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红石峡 [榆林]在榆林市北郊3公里处,又名“雄石峡”,是一处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李自成行宫 [榆林]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国后,遂命明长城 [榆林]榆林地区的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虽屡遭破镇北台 [榆林]距市中心约5公里,原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也是蒙汉两族办理交涉的地方香炉寺 [榆林]香炉寺位于佳县城东北的黄河崖畔,因其山下有一巨石形如香炉,所以得名。统万城遗址 [榆林]位于靖边县东北约80公里处,是“大夏国”都城的遗址,也是我国至今仍基本二郎山 [榆林]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榆林学院 [榆林]榆林学院座落于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生态农业模范区建设的中心城市——白云观 [榆林]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蒙恬墓 [榆林]蒙恬墓在绥德县城西南05公里处,大理河北岸绥德县第一中学院内,墓前有一扶苏墓 [榆林]扶苏墓位于绥德县城疏属山顶,有八角亭、五龙壁等。蒙恬墓位于大理河西岸沙地植物园 [榆林]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沙地植物园位于榆林市城北6公里的红石峡沙地。总面积300万佛洞 [榆林]万佛洞是陕北罕见的一组大型摩崖石窟,位于米脂县城北1公里的无定河畔悬崖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榆林]杨家沟革命旧址1978年辟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米脂县城东二十公里的杨杨家城 [榆林]杨家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即古麟州。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高家堡古城 [榆林]高家堡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城池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凯歌楼 [榆林]凯歌楼位于神木县城中心,俗称中楼或大楼。明隆庆元年(1567年)驻守神木蕲王庙 [榆林]蕲王庙,位于榆林绥德县城5公里的一步岩。蕲王,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封号。青云寺 [榆林]青云寺位于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乡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新明楼 [榆林]新明楼,也称新鼓楼、南鼓楼。位于榆林城内南大街。建于明嘉靖年间。据《西津寺 [榆林]“西津寺”古称“宝峰寺”,座落在神木县马镇镇南沿黄河之滨七里处的石山杜斌丞纪念室 [榆林]1948年3月,在开办斌丞图书馆的同时,设杜斌丞纪念室。杜斌丞纪念室在图书戴兴寺 [榆林]戴兴寺位于榆林古城内东驼的山间。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创建于明正砚洼山南麓 [榆林]砚洼山南麓位于吴旗城内砚洼山南麓。

因尼德兰革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西班牙封建专制的压迫而引起来的。早在14世纪时,尼德兰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6世纪的尼德兰是西欧经济很发达的地区。它拥有300万人口,17个省区中有300多个城市,南方安特卫普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北方的经济中心是阿姆斯特丹。尼德兰的经济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资产阶级要求推翻专制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发展资本主义,他们的宗教上接受了加尔文教派。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查理一世时,西班牙国库的年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尼德兰,被宗教裁判所处死的新教徒达5万人之多。腓力二世继位后,变本加厉地迫害尼德兰人民。他拒绝偿还国债,使尼德兰的银行家遭受巨大损失,他提高西班牙收购羊毛的价格,使输入尼德兰的羊毛减少,导致许多手工工场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因此失业。他还禁止尼德兰商人同西班牙殖民地直接贸易,加强宗教裁判所对新教徒的迫害。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引起尼德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1566年4月的一天,几个身穿乞丐服,系着乞食袋的人出现在布鲁塞尔城总督府门前。他们奇异的装扮引起人们的注意,原来他们是大贵族威廉·奥兰治、厄格蒙特伯爵和荷恩大将。他们是代表尼德兰的“贵族同盟”向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请愿来了。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是个女公爵,叫玛格丽特。奥兰治亲王将请愿书递交给总督,要求废除迫害新教徒的法令,召开三级会议,撤退西班牙驻军。总督不仅拒绝了这些要求,而且还大骂这些富贵的乞丐,下令将他们赶出了总督府。贵族们原打算让西班牙统治者作些让步,所以,他们在请愿书中还表示效忠西班牙国王,但他们的愿望落空了。正当他们商量新的对策时,人民群众已掀起了革命的风暴。

高潮

愤怒的群众冲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将神龛里的圣母像掀倒在地,捣毁教堂内部的装饰物,爆发了大规模的破坏圣像运动,参加者达数万人之多。尼德兰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玛格丽特迫于群众的压力,宣布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赦免了贵族同盟的成员。与此同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却暗中调兵遣将,派阿尔发公爵镇压尼德兰革命。

1567年8月,阿尔发率领18万人到达尼德兰。阿尔发立即成立了“除暴委员会”,以血腥手段镇压革命,被处死的起义者达8000多人,贵族厄格蒙特伯爵、荷恩大将都被处死。资产阶级首脑安特卫普的市长也被送上了绞刑架。阿尔发还制定新的税制,一切动产和不动产都要征收财产税,所有的商品都要征收交易税,企图从经济上扼杀尼德兰革命。他恶狠狠地说:“宁留一个贫穷的尼德兰给上帝,也不留一个富裕的尼德兰给魔鬼。”

在一片腥风血雨中,有钱的尼德兰人纷纷逃往外国。奥兰治亲王逃到德国拿骚。在那里,他继续策划反西班牙统治的斗争,并希望得到德国新教诸侯和法国胡格诺教徒的援助。他多次组织军队进攻尼德兰,但都没有成功。

谷广大的尼德兰人民积极地展开了游击战,在北方,渔民、水手和码头工人组成了一支支称为“海上乞丐”的游击队。他们驾着轻便小船,沿海岸游弋,出其不意地袭击西班牙运输船。一次,一支由24只小船组成的游击队,还攻占了西兰岛的布里尔,将阿尔发的军队打得纷纷落水。这一仗使海上游击队终于在尼德兰本土建立了第一据点,促使了革命高潮的到来。1573年底,北方各省基本上都从西班牙占领下解放出来,宣布独立。在北方各省联席会议上,奥兰治亲王被推为总督。北方各省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南方,阿尔发的日子也不好过。尼德兰人民在密林中组成“森林乞丐”游击队,不断袭击小股西班牙军,惩罚西班牙人的爪牙。打得阿尔发晕头转向。起先,他全力对付奥兰治亲王的进攻,继而又分兵对各省起义的城市进行猛烈的攻击。他对许多城市实行野蛮的洗劫,也不能挽救西班牙在北方各省的失败。腓力二世只得把他回召西班牙,改派一个叫列揆生的人为尼德兰总督。新任总督的日子更不好过。1574年5月,他率大军包围了北方荷兰省的海滨城市来登,来登坚持抵抗了三个月。来登距海六英里,地势低于海平面。8月的一天,守城战士突然打开水闸,来登城外顿时成为一片泽国,围城的西班牙军全都陷入海水中,损失惨重,狼狈地撤走了。来登战役的胜利,巩固了北方革命的胜利,也推动了南方各省的斗争。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起义者占领了总督府,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关被推翻了。从此,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南方。这一年的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城召开,签订了《根特协定》,宣布废除阿尔发颁布的一切法令,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权利,南北联合抗击西班牙。

胜利

1579年,南方的封建贵族害怕日益高涨的革命影响他们的利益,组成阿拉斯联盟,承认腓力二世为国君,企图联合西班牙军向北方进攻。阿拉斯联盟破坏了《根特协定》,于是北方各省成立了乌特勒支同盟,以对抗南方贵族。第二年,腓力二世宣布奥兰治亲王为罪犯,乌特勒支同盟针锋相对,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联省共和国各省中,荷兰地域最大,经济也最发达,是共和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又称联省共和国为荷兰共和国。从此,尼德兰分裂为两部分,北部形成独立的国家,南部仍然处在西班牙统治之下。

腓力二世当然不能容忍荷兰共和国的存在,但此时这位强悍的国王已无力与新生的共和国较量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海军击溃,从此失去海上优势。第二年,腓力二世在爱斯库里亚尔行宫中死去。1609年,新继位的腓力三世和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获得完全的胜利。1648年,荷兰为欧洲各国正式承认。

  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在内江市的统治,但不久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果实,今内江市很快又成了讨袁的护国战争、反段的南北护法之战和四川军阀防区割据的争夺中心,拉扶派款、战祸连绵。仅内江县因占领军的不断更替,在民国23年(1934)时,田赋征收就预征到1965年,人民不堪重负,社会极度动荡。有压迫就有反抗。内江、安岳、隆昌、乐至、威远等地进步青年和农民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斗争,涌现了陈毅、曹获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董朗、彭明晶、廖恩波、罗世文等著名烈士。

  民国24年(1935)川政统一,今内江市各区、市、县分隶于第二(治资中,辖资中、内江、资阳、简阳、威远、荣县、仁寿、井研8县)、第七(隆昌)、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安岳、乐至)。民国26年(1937)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今内江市人民竭尽全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援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内江、资中两县蔗区人民将蔗糖生产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确保了前方后方的糖料供应;同时新发展了燃料酒精制造业,仅1942——1944年3年时间,内江的四川和资中、简阳等3家酒精厂即生产酒精4,025,818加仑,其中内江1县提供给资源委员会用于抗战的酒精即达该委总需量的138%。在冯玉祥将军发动的抗日爱国捐献运动中,内江、隆昌、威远3县献金总量就达8,920万元。在8年抗战期间,8县籍将士阵亡的达6261人,陆军上将饶国华烈士即是当中的杰出代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穷兵黩武,倍加盘剥,今内江市经济复又严重衰退,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人民再度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多行不义必自毙。国民党“戡乱建国”的倒行逆施,加速其失败。

  新中国时期1949年12月5日至15日,内江等8县人民相继宣告解放,迎来了历史新纪元。

  1950年,资中专员公署迁内江,改名为内江专区,辖内江、资中、资阳、简阳、仁寿、威远等县。1951年,分内江县城和近郊设县级内江市,专、市、县同驻一城。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

  1985年撤销内江地区建地级内江市,改原内江市为市中区。1989年,撤销内江县改置东兴区,与市中区同为内江市的直属县级区。与此同时,还管辖资中、资阳、简阳、威远、乐至、安岳、隆昌等七县,总面积13340平方公里。

  1995年,资阳县改为县级资阳市,1996年简阳县改为县级简阳市,均由四川省直属管辖,由内江市代管。1998年2月,经国务院决定,内江市的行政区划再度进行调整,将资阳、简阳、乐至、安岳等四县市划出,另成立资阳地区。现内江市辖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等3县2区,总面积5386平方公里。

从史料来看 早在1600年前,深圳地区就曾有过移民浪潮,内地人曾为开发新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东官郡所辖六县中,第一个就是宝安县,县治与郡治同在一处,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新安故城开创了深圳城市发展的源头,成为深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历史的变迁经常表现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安故城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梁天监六年(507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陈将郡治移至增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将宝安县名改为东莞,县治从南头移到今天的东莞市。到了五代,宋、元以后,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隶属关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南头城,即明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崔皓在原旧城址上修建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明万历元年(1573年)从东莞县又分设新安县,以该所城为县城。/据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深圳迄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据有关地下考古挖掘和地面古代遗址的资料表明,深圳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大黄沙、大梅沙沙丘遗址发现的陶器、石器显示,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创造了深圳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目前已查明,深圳有文化遗址103处,古墓葬234处,古建筑和历史纪念建筑68处,近现代史迹和革命纪念建筑97处,旧海关税 站和界碑等有12处。经过筛选,市政府已分3批公布了3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大鹏城和“中英街”界碑于1989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地处南中国海之滨,椰风海韵,细浪白沙,景色怡人,历来被视为“华夏南大门、连陲风景线”。自东晋以来,深圳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及海防军事等方面就有重要的地位。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深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自秦之后,深圳百越族居民已统属封建中央集权统制,汉在深圳已有盐官之设,在南头、西乡、沙井、大鹏以及香港李郑屋村等地,均发现汉代墓葬。从葬礼及出土文物看,当时已融合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东晋南朝250多年间,是深圳鼎盛时期,置东官郡,领宝安、兴宁等六县,管辖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阳一带,当时的宝安县辖地大概为今天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地区。

唐代深圳水域成了海路交通要冲。在南头设屯镇,驻有岭南节度兵;宋代设“巡海水师营”,宋代以来,深圳成了中国南方海路交通贸易的枢纽,经济上有着重大的发展。

明代是深圳历史上的中兴时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南头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稍后立南头寨,形成宠大的军事机构,为“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抵御倭冠、海盗以及其他外来侵略者。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南头军民在巡海道汪宏的率领下,在南头海域歼灭了葡萄牙舰队。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新安县居民已达到225979人。人口大增,农业生产和渔、盐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民国二年(1913年),新安县复名宝安县,治所仍设在南头城。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才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深圳人民为民族解放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别是抗日东江游击纵队,活跃在惠东,宝一带,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并将困于香港的文化人士护送到解放区,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深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因此文物古迹丰富,风景名胜屯为数不少,如晋、隋时期的“晋绩隋园”庙,唐代的海光寺,灵渡寺南唐的怀度寺,宋代的赤湾天后庙,明清两面代的“新安八景”,以及伶仃山、龙岐澳、七娘山等。

到20世纪80年代,深圳被辟为中国第一经济特区后,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新建的旅游景点及设施独具魅力,并以其新奇、特、异的风格蜚声海内外。

回答者:水薇星 - 举人 四级 10-5 12:20

从史料来看 早在1600年前,深圳地区就曾有过移民浪潮,内地人曾为开发新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东官郡所辖六县中,第一个就是宝安县,县治与郡治同在一处,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新安故城开创了深圳城市发展的源头,成为深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历史的变迁经常表现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安故城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梁天监六年(507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陈将郡治移至增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将宝安县名改为东莞,县治从南头移到今天的东莞市。到了五代,宋、元以后,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隶属关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南头城,即明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崔皓在原旧城址上修建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明万历元年(1573年)从东莞县又分设新安县,以该所城为县城。/据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深圳迄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据有关地下考古挖掘和地面古代遗址的资料表明,深圳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大黄沙、大梅沙沙丘遗址发现的陶器、石器显示,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创造了深圳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目前已查明,深圳有文化遗址103处,古墓葬234处,古建筑和历史纪念建筑68处,近现代史迹和革命纪念建筑97处,旧海关税 站和界碑等有12处。经过筛选,市政府已分3批公布了3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大鹏城和“中英街”界碑于1989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历史文献记载 深圳市的历史可分为4个时期:

归附时代

归附时代(即未独立建县时代,史前—公元1573年)距今四、五千年的夏、商年代,生活在深圳区域的百越部族,称为“南越部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50万人进行开发,这时属于南海郡的深圳,便纳入中国的版式图,也融合了中原文化。东晋咸和6年,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其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潮一带,郡治在宝安县。隋朝开皇10年,东官郡被废,宝安县改属广州,到唐朝至德2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县治从南头迁往东莞。宋朝期间,深圳不但是中国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而且是食盐产区,香料亦很出名。至元朝,这里出产的珍珠,已十分著名。明洪武27年,深圳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的防御性卫所组织。稍后,在南山半岛又设立了南头寨,是“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为一庞大的军事机构,中国出使南洋,舰队开航前必到深圳赤湾天后庙祭祀祷告,方可成行。

建县时代

建县时代(公元1573年—1841年)明万历元年,朝廷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义,在东莞守御千户所基地进行扩建,建立新安县治。范围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地区,经济上以产盐、种植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清朝初期,为防郑成功及明代遗民在沿海进行抗清活动,实行沿海省份内迁50里的“迁界”之举,新安县有2/3的土地曾一度纳入东莞县,后至康熙23年始复原界。

县境分割时代

县境分割时代(1842年—1898年)公元1842年即清道光天化日2年7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使新安县的香港岛被英国占领。公元1860年即咸丰10年11日,新安县的九龙半岛也因《北京条约》而被迫割让给英国。公元1898年即光绪24年4月21日,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又将新界租给英国,为期99年。此后,新安县原有的3076县,县治仍在南头。抗战时期,南头在日本南侵下沦陷,宝安县政府迁往东莞县。当时的深圳虽然成为日治区域,却有支威震南疆的东江游击纵队在山岭活动。全国解放后的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比较兴旺,便将宝安县治东迁至深圳墟。深圳建墟是在清朝初年。由于这一带水泽密布,田边又有一条大水沟,故取名深圳。

建市时期

建市时期1979年2月,国务院发布38号文件,提出在若干年内把深圳建设成为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建设成为新型的边境城市。3月,中央和广东省委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惠阳地区和省委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直属省领导。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搞好特区建设,并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从此,深圳正式定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发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10月,广东省委宣布恢复宝安县建制,同时宣布深圳市的政治待遇与广州市相同。1988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包括财政计划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7月,全国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通过决议,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有制订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1992年撤消宝安县建制,设立深圳市宝安、龙岗两个市辖区,于1993年1月1日正式挂牌。1998年设盐田区,3月30日挂牌办公。

现有罗湖、福田、宝安、龙岗、盐田、南山6个市辖行政区,24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人民政府所在地。该区于1990年1月4日建制,区人民政府于同年10月7日成立。区政府驻深南中路田面。全区总面积78.8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车公庙工业区与南山区相连,南临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接宝安区。辖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香蜜湖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7.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5.8万人。

罗湖区

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特区城市开发较早的商业中心区。该区于1990年1月4日建制,区人民政府于同年9月21日成立。区政府驻文锦中路。全区总面积74.2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接盐田区,西至红岭路与福田区相连,南临罗湖桥与香港毗邻,北连龙岗区。下辖黄贝、蛟湖、南湖、桂园、翠竹、笋岗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7.99万人。

南山区

位于深圳市经济特区部。该区于1990年1月4日建制,区人民政府于同年9月24日成立。区政府驻南头。全区总面积150.79平方公里,其中二线为119.4平方公里,二线外31.39平方公里(包括内伶仃岛和大铲岛),行政区域东至车公庙工业区与福田区相 连,西至伶仃洋,北背羊台山与宝安工相连,南临香港。辖沙河、西丽、南头、南山、粤海、招商、蛇口7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44.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8万人。

盐田区

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该区于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区政府驻沙头角镇。全区总面积67.36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起大鹏湾背仔角与龙岗区相连,西接罗湖区,南连香港新界,北接龙岗区。下辖沙头角镇,梅沙、盐田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6万人。

宝安区

位于深圳市西北部。该区于1992年11月11日建制。区政府驻新安(原宝安县城)。全区总面积733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接龙岗区,南连南山区、福田区、西临伶仃洋,北靠东莞市,深圳机场在该区辖区内。全区辖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石岩、龙华、观澜8个镇和新安、光明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4.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2万人。

龙岗区

位于深圳市东部。该区于1992年11月11日与宝安区同时建制。区政府驻龙岗,全区总面积940.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连罗湖区、盐田区及香港,西接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 市,大亚湾核电站在该区辖区内。全区辖布吉、平湖、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10个镇。全区总人口98.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6.8万人。

深圳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春风沐浴,往日的老城区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气势非凡的“地王”,绵密林立的高楼大厦,大街上、商场内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华灯初上时那绚丽夺目的霓虹灯……一片繁华欣荣的景象,无处不透露着勃勃生机。即便是见证了特区的发展与成长的拓荒者们,看到这一奇迹也感慨不已。

与今日的经济特区深圳相比,旧时的深圳只是一个人烟稀少的 边陲小镇 那时的房屋结构形式基本上只有两种,即纵向式屋和大齐头屋。本地人(讲粤语的人)的住房,多为纵向式,入大门为厨房,接着是天井,越过天井是正厅,厅后是卧室,卧室有楼廊。富裕之家,再加一天井,天井前建一厅一房。前者称纵向式“二进”,后者称“三进”。建筑材料多以三合土(黄泥、沙、石灰)砌墙,房顶光线极暗。客家人的住房,多为大齐头式,一进门为厅,两边为厢房,用作卧室及厨房,以靠墙开一小窗和明瓦采光,光线不足,建筑材料与本地人建材相同。在客家地区,有一种被建筑学界称为汉族民居五大特色之一的围屋。围屋一般为正方形,城堡式,四面有高墙,四角有楼阁,围墙和楼阁下有枪眼。围内有天街。住宅多有天井。如坪山的大万世居,坑梓的龙田世居,龙岗的罗瑞合等都是宝安比较有名的客家围屋,其中以双层复合结构,九天十八井的大万世居最为显著,是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渔民一般都以船为家,船小人多者,则在沿海较高处搭茅棚栖身。建材以竹木为框架,茅草作墙和房顶,只能勉强遮蔽风雨,常受台风摧毁。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房屋结构 被淘汰,农村的房屋全都盖成二三层以上,样式别致,色彩绚丽,空气流通,采光良好,还有精心培育的小花园。城区居民住宅,都是成片的新式的五六层以上的楼宇,内设若干单元套房(二房一厅)、三房二厅、四房一厅),旧式瓦房已不存在。

建国前,深圳居民所穿衣服的布料 是自织自染的“十丈乌”,结实耐用,颜色多为黑、青、暗红色。服式为唐朝装便服。男上衣开胸,七纽四袋或五纽二袋。女上衣右边开纽大襟。男女裤一样,阔裤头,宽脚,用带子束缚。少数教师、学生及机关工作人员、城镇部分居民穿中山装、西装和衬衫西裤,少数女教师和女学生穿裙装。建国后,逐渐过渡为中山装,青年穿青年装,但老农民并无多大改变。布料以棉布为主,间有卡叽、呢绒。80年代后盛行西装和多种装式。

清未男子小梳辫 民国初年剪辫,剃光头脑,继而逐渐采用平顶或圆顶发型,后来流行西式发型。女子从小裹脚,梳辫。民国初年禁止缠小足,少女梳辫,已婚妇女梳髻。建国后,男子仍流行西式发型,再加头腊。女子盛行齐眉发,梳短辫。80年代后,部分男女喜欢烫发,女子还有波浪、流云、菊花等发型。

在装饰方面 旧时的深圳居民穿着多朴素,随俗而变。女子头帕、围裙、客家妇女凉帽颇有特色。头帕俗语称“冬裙”或“包头仔”,长三尺,阔一尺的黑色细布,边缘绣有白色花纹。缀以系带,未婚女子白色绣系带,已婚**红色绣花系带,中年以上用青色或黑色系带。妇女喜欢在上衣外加一条素色的围裙,未婚女子用白色裙带,已婚妇女用青色或红色裙带。而布吉一带,未婚女子用红色围裙,已婚的用青色或黑色围裙。凉帽以竹篾编织成扁平圆形,头顶是空的帽框,边缘饰以黑色帽裙。系带妇女自己编制,未婚女子用白色系带,已婚**用红色系带,中年以上妇女用青色或黑色系带。建国前,人们逢喜事外出男的多穿布鞋,女的多穿布花鞋,在家男女老幼都穿木屐。建国后,鞋的种类多样,有布鞋、皮鞋、橡胶鞋、人造革鞋,款式五花八门牌号,传统的木屐几乎绝迹。

此外,在建国前,妇女头上梳髻,饰以钗、簪、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客家妇女婚后喜欢穿戴银质耳环、手镯。老年妇女戴有刻上“长命富贵”的寿镯。小孩胸前挂一把银锁。建国后,妇女戴首饰减少,六七十年代几乎绝迹,但男女带手表逐渐增加。80年代后,妇女又兴起戴耳环、戒指、项链之风,男人也普遍戴戒指。

回顾鹏城历史,古代的内地移民曾来到这里创造了鹏城的古代文明,而现代的内地移民又来到深圳,再造了深圳的辉煌。由此看来,新的深圳应该是旧的深圳的延续和创新,历史是不能忘怀的,民族文化的创新终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高拱,中国嘉靖、隆庆时大臣,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之一。高拱字肃卿,号中玄,汉族,河南新郑人,嘉靖进士。穆宗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先世避元末战乱迁徙新郑。祖父高魁,官工部虞衡司郎中。父高尚贤,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高拱拜文渊阁大学士。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谋。但张居正在太后前责高拱专恣,致其被罢官。六年病逝于家中。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控制舆论,掌握监察大权 > 明朝在嘉靖末年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严嵩、严世蕃掌权时结党营私、贪污纳贿,致使朝政极为腐败。严嵩倒台后,朝政混乱的状况依然十分严重。高拱走近权力中心的同时,也一步步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 > 吏部给事中胡应嘉的姻亲李登云因为与高拱有仇隙,被高拱弹劾去职。胡应嘉因此以为高拱必然找机会陷害自己,于是想先下手为强。正好高拱才高性傲,又因仕途,开始违忤徐阶的旨意。胡应嘉看在眼里,更坚定了先下手为强的决心。世宗住在西苑,内阁大臣直庐也在苑中,以便随时承应皇帝的召唤。高拱在直庐内任职,就把家搬到直庐附近,经常偷偷回家。一天世宗略感不适,谣言就传说皇帝得了重病。高拱急忙准备搬家。这件事让胡应嘉知道了,就上疏给皇帝说:“高拱刚开始辅政,就厌恶直庐的生活,把家搬到直庐附近的西安门外,每到夜里就偷偷回家。陛下近日身体稍稍违和,高拱就私自搬运直庐器物。我不知道高拱是什么居心。”高拱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害怕,赶快上疏辩解。正好世宗驾崩,事情不了了之。高拱以为胡应嘉受徐阶指使,从此深恨胡应嘉与徐阶。 > >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即位,进高拱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阶为首辅。高拱认为自己是穆宗跟前旧臣,,多次与徐发生冲突。武英殿大学士郭朴虽为徐阶所荐,但一则与高拱相睦,加上徐阶草拟世宗遗诏时不与郭朴周知,令两人渐生嫌隙。郭朴开始倒向高拱一边。徐阶很是生气。 > > 不久,吏部尚书杨博主持京察。京察是明代官员考察制度。对京官五品以下,吏部会同都察院及各堂上掌印官共同考察,每六年举行一次;除都御史可随时过问外,由吏部尚书全权主持。这次京察降黜大臣多人,包括御史胡维新、给事中郑钦等。但杨博的山西同乡没有一人被黜。这引起了御史和给事中的公愤。胡应嘉又第一个站出来弹劾杨博。胡应嘉劾杨博挟私愤、庇乡里,本是直言,但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吏部办理京察时,给事中应当协理,在事前没有提出异议,事后却要弹劾。穆宗认为胡应嘉前后相抵牾,派内阁商量处罚。高拱认为报复的机会到了。郭朴首先站出来批评说:“胡应嘉疏于职守,全非人臣事君的道理,应当革职为民。”高拱自然极为赞成。徐阶有心庇护胡应嘉,但看到高、郭二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不想激化与二人的紧张关系,只得同意了。 > > 明朝言官多成群结党,尤其是都察院中御史职和六科中的给事中职。 > > 这次先是杨博贬黜言官,接着高拱、郭朴又贬胡应嘉。言官们认为自己地位太让人瞧不起,便纠合起来,共谋反击。高拱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兵部给事中欧阳一敬首先发难,诋高拱“奸横险恶,无异蔡京”。给事中辛自修、御史陈联芳上疏弹劾高拱。御史耿杰则说高拱“无宰辅器”。一时言论纷纷,直指内阁。 > > 作为内阁首辅,徐阶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拟旨调胡应嘉为建宁推官。处分减轻了,但言官仍不满意。欧阳一敬再次上书,说高拱“威制朝绅,专权擅国,应该罢去”。徐阶便拟旨安慰高拱,想言官们发泄过怒气了,安慰安慰高拱就行了,就没有斥责言官们。 > > 徐阶没有斥责言官,自然是不想在朝中树敌,更有假手言官打击高拱以巩固自己地位的想法。这却激怒了高拱。高拱指使御史齐康弹劾徐阶。这又犯了众怒。诸给事中、御史知道齐康受高拱指使,群集殿上,厉声唾骂。欧阳一敬指责齐康为高党,齐康则劾一敬为徐党。齐康势单力薄,最后被谪。言官们乘胜追击,攻讦高拱,整日不停。高拱束手无策,只得请求归养,隆庆元年五月,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称病隐退。不久,郭朴亦致仕归家。这一次政治斗争以高拱失败而结束。 > > 失败后的高拱在静心闲居的时候,明白了一个事实:想要在朝中站稳脚跟,一方面,须取得皇帝信任掌握行政大权;另一方面,还要控制舆论导向,即监察大权,才能高枕无忧。 > > 政坛风云多变,机遇再次垂青了高拱。在朝廷权力中枢的角逐中,李春芳最终排挤了首辅徐阶,掌握了内阁。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一方面顾念师生之谊,另一方面也不甘于居李春芳之下,于是和司礼监李芳联合,由李芳举荐高拱入阁,兼掌吏部。 > > 隆庆三年十二月,高拱复入内阁。 > > “隆万大改革”的前奏 > 高拱为国子监祭酒时,与任国子监司业的张居正交好。居正以比之高拱。两人曾共同相约:若为首辅,则为大明稳定与繁荣竭尽心力。二人那时已对严嵩执政时国家的弊病多有了解。高拱得张居正之助,先是入阁,后 阁中赵贞吉势力的发展。大学士陈以勤称病归去,接着首辅李春芳致仕还家。高拱兼掌吏部尚书,成为内阁首辅。应该说,高拱掌内阁后,确实为国家做了许多好事。在高拱以前,由于明世宗好方术,不理政务,导致奸相严嵩专权,朝中大臣互相倾轧,结党营私,国库空虚,农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有识之士认识到改革势在必行,高拱就是其中一员。除了对赋役制度的改革,高拱最为关注的便是吏治和边防事务。 > > 在选拔官吏的问题上,他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了遍识人才,他要求诸司长官建立人才档案,标明姓氏爵里,一月一察,一年一集,这样急用时,就可以使能干之才得任其事。明嘉靖至隆庆年间边防多事,他请增置兵部侍郎,以备总督人选;由侍郎而任总督,又由总督调回兵部任职,前线与兵部诸司轮番更换,自然将才充裕。高拱认为领兵打仗是专门的学问,非长年磨练不能负责攻战事宜。每有长于智谋、晓畅军事的人才,应使之久任,不要改迁别的部门,他日烽火起时,可备督抚之选。他同时选取边防地区生长的将官充实到诸司中,管理本地事务,并严明赏罚制度,以资鼓励。对于在边疆地区任职的官吏,他也非常重视,认为他们职责极重,不宜轻易调动岗位或升迁贬谪。以上主张,都得到皇帝的认可,将之整理成法令。另外,高拱反对过分强调资格,奏请科贡与进士并用;考察官吏,不单凭文书,而要多方面参考,也不局限人数多寡,一切从实际出发;罢黜者,一定要讲明缘由,使人心服口服。古田瑶民起义爆发,高拱派殷正茂总督两广地区。有人说此人贪财。高拱说:“他是贪,但完全可以处理此事。”贵州抚臣上奏当地少数民族土司安国亨将要叛乱。高拱派阮文中代为巡抚,临走前对他说:“安国亨不会轻易叛乱。你去后,小心不要激变他,要以安抚为主。”以上两事均被高拱言中。因广东各部属吏多贪,高拱特地奏请皇上旌表清廉能干的知府侯必登,以激励清廉风气。其他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措施使国家机器效能得到高度发展。史家也赞他“素习政体,负经济才”。 > > 随着明朝改革的进展,在边境地区,蒙古强明弱的形势渐渐改观,形成双方力量相当的局势。蒙古不断骚扰明朝边民牧耕。明朝虽屡次将其驱逐,但也无力征服蒙古。明朝有识之士认为双方应该讲和,对彼此都有利。就在这时,出现了“把汉那吉事件”。 > > 把汉那吉是俺答(蒙古鞑靼部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的孙子,自幼丧父,由俺答妻将其抚养成人,长大后娶大成比吉为妻。两人感情不和。把汉自己又娶吾儿都司的女儿,号“三娘子”。俺答因为三娘子长得美,就夺为己宠。把汉恚恨之下,于隆庆四年十月率妻子十余人降明。大同巡抚方逢时接受投降,并报告总督王崇古。王崇古认为可借此牵制俺答,并乘机除去赵全。赵全原为山西人,嘉靖年间叛明降俺答。此人能量很大,又将张彦文等人招去,聚众数万人,并且常常诱惑俺答进攻明朝。于是王崇古便想将把汉那吉留为人质,用以交换赵全等人。 > > 王崇古盛情款待把汉那吉,然后与方逢时共同上疏报告朝廷说:“俺答横行塞外五十年,威加诸部,侵扰边塞。现在他惹得神厌天怒,骨肉离叛,千里来降。对把汉那吉应给宅舍,授官职,丰廪服用,以悦其心。如果俺答来索取把汉,就提出交换赵全等人,交还被掠夺的人口,然后以礼遣归把汉,是为上策。如果俺答欲起兵相夺,不可理喻,就假装要杀把汉来吓唬他。他希望自己孙子生还,一定害怕我置其孙于死命。他志夺气沮之时,便不敢轻举妄动。然后我们再慢慢处置,这是中策。如果俺答舍弃把汉,那就厚加资养,以示厚恩。把汉部下有投降的,就令把汉统领,像汉时置属国于乌桓一样。他日俺答死,其子辛爱继位统领他的属下。这时我们打起把汉的名号,让他收集余众,自为一部。辛爱必然忿怒,与把汉相争。他们两族相争,就不会有余暇进攻明境,这又是一策。如果我们按旧例安排把汉住在海滨,必使俺答日夜侵扰;假如配给诸将,让把汉随营立功,把汉骄贵惯了,不受驱策,驾驭方法不当,必生怨望,乃至反噬。这两种情况都是下策。 > > 奏至,朝议纷纷。御史饶仁侃、武尚贤、叶梦熊皆言敌情叵测。兵部尚书郭乾则提不出明确意见。高拱和张居正则大力支持王崇古的意见。诏下,授把汉指挥使一职,赐绯衣一袭。叶梦熊强谏,被高拱贬黜,这才止息纷争。 > > 其时俺答正掠夺西番,闻变急归,调其子辛爱分兵入犯,急索把汉。而俺答妻因为思念孙子,朝夕哭泣。正在俺答烦躁之际,方逢时派百户鲍崇德来到。俺答盛怒说:“我一旦发兵,你们的将士将血流成河!”鲍崇德说:“我们的将士和你的孙子谁更重要?现在朝廷待你孙子甚厚。你发兵是要害死你孙子啊!”俺答本以为把汉死了,听到此说,将信将疑,便派人跟随崇德至明境。王崇古让把汉着绯袍金带见俺答使者。俺答闻讯大喜。鲍崇德又劝他说:“你只要杀了赵全等人,把汉马上就回来。”俺答于是说:“我并不想作乱。乱实在由赵全而起。现在我孙子降汉,是老天爷的旨意。天子如果封我为王,永远管理北方,那各个部落谁敢骚扰大明呢?即使我死了,我孙子袭封,他受朝廷厚恩,怎敢辜负朝廷呢?”于是遣使来朝,为其子辛爱求官,并请开放边境市场。其他蒙古部落一方面势力小,受俺答控制;一方面贪图明朝财物,便也表示顺从。于是,赵全等人被押回至明朝,边境大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俺答封贡”。俺答封贡后,从明建国以来屡受蒙古骚扰的状况改变了。北方边境的安定和明朝大批军费的节省,对明万历时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缘于高拱决策正确,措施得力。 > > 高拱通过大力整顿吏治和边防,使明王朝朝政有所好转。但他心胸狭窄,魄力不足,无法驾驭全局。朝政的进一步改革还有待于其后的张居正。然而,高拱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张居正改革的先声。 > > 踌躇满志之时,毁灭打击之日 > 高拱在隆庆三年得到张居正的帮助回到内阁后,以大学士掌吏部事。张居正开始很高兴,说:“喜阁老起用,向来我们同心,世事可为啊!”但高拱牢记徐阶给自己的经验教训,自执政始就尽反徐阶时的政策。这一半是记恨徐阶,一半是通过贬谪和升迁培植自己的势力。他将徐阶拟世宗遗诏时进用的人员一概废除,将曾反对过自己的人加以贬谪。 > > 如果高拱复出后反对徐阶,以此显示自己的正确,这情有可原。历朝历代均有此例,不足为奇。但高拱挟嫌报复,连带徐阶的三个儿子也遭株连,被发配三千里,这未免太过分了。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徐阶对他有知遇和庇佑之恩。他早就不满高拱的“绝情”行为,这次见他这么过分,便为徐阶之子求情。正好高拱得到手下人告密说徐阶的儿子送了三万两银子给张居正。于是在大学士朝房里,高拱便将张居正半真半假地讥刺了一顿。张居正脸色大变,指天誓日否认此事。经过这番剖白后,高拱承认误会,事情勉强结束。然而张居正却记下了这笔账。 > > 高拱的势力日益扩张,开始排斥异己。大学士陈以勤看出了苗头,便致仕还乡。隆庆三年十月,高拱提议考察科道。科是六科给事中,道是十三道监察御史。高拱上次败在言官手中去职,现在便要考察言官以树己党。按例这次京察由吏部和都察院会同举行,可兼管吏部的高拱和兼管都察院的赵贞吉发生了冲突。赵贞吉明白高拱的用心,上疏反对。但穆宗念高拱为裕邸旧臣,倾向高拱。考察时两人正面交火了:凡高拱左右,赵贞吉一律斥逐;凡赵贞吉的人,高拱尽数贬谪。于是两人谈判,互相妥协;双方人员,一概保留。但高拱的政敌,只要与赵贞吉无关,还是被贬斥,先后有27人,如御史王圻、大理少卿魏时亮等人。高拱手下则有了诸言官:韩楫、宋之韩、程文、涂孟桂等人。 > > 过后,高拱再对付赵贞吉。给事中韩楫弹劾赵贞吉考察有私。赵贞吉虽上疏反驳,但最终不敌高拱,只好致仕回籍了。 > > 赶走了赵贞吉,高拱更加得意,派韩楫等人把持言路,打击异己。尚宝卿刘奋庸、给事中曹大野先后因弹劾高拱不成而外任。高拱初时还持清操,后来其门生、亲戚多以受贿闻名。但穆宗始终眷顾不衰。 > > 隆庆五年冬,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殷士儋与高拱爆发了一次正面冲突。高拱想提拔张四维,偏偏御史郜永春弹劾张四维。高拱察知幕后指使者是殷士儋,于是指使御史赵应龙弹劾殷士儋由太监陈洪进用,不可参与国政。殷士儋上疏辩解,给事中韩楫耐不住了,有威胁之言。于是殷士儋找了个机会大闹了一次。 > > 按规定,每月初一、十五,给事中都到内阁和大学士见面。大家相互作揖,称为“会揖”。此次会揖后,殷士儋话里有话地对韩楫说:“听说你对我很有意见。有意见没关系,可犯不着被别人利用。”韩楫没想到殷士儋居然会在内阁说这样的话,一时愣住了。高拱看不下去了,忿忿地说:“这成何体统!”一句话点着了火药桶。殷士儋撩起袖子,手指高拱大骂:“你先后驱逐诸位阁老,如今为了提拔张四维,又要驱逐我!你想永远把持内阁,休想!”就在内阁大堂上,殷士儋想要痛打高拱。张居正试图劝解,也被殷士儋臭骂一顿。于是堂堂内阁上演了一场骂架兼动拳脚的好戏。 > > 此后,御史侯居良再次弹劾殷士儋。殷士儋厌倦了,上疏请求致仕,于十一月回归山东祖籍。殷士儋一去,内阁便成为高拱、张居正二人的天下。因张居正一直对高拱谦退有礼,高拱实际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势焰冲天。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辉煌也快到头了。 > > 高拱认为自己被徐阶排挤的原因在于没有舆论支持。再度入阁后,他大力树立言路权势,但却没有注意宫廷内部皇室的力量。冯保在世宗朝时已是司礼秉笔太监。穆宗登基时冯保屡次想升任掌印太监,但高拱没有注意到他,先是举荐陈洪,后是孟冲。冯保屡次失败,遂积恨于高拱。这事让张居正知道了,开始暗中着意结纳冯保。穆宗病重,冯保要张居正预草遗诏,结果被高拱察觉。高拱责备张居正说:“我当国,你怎能撇开我独自办理这种大事呢?”张居正面红耳赤,急忙谢罪。高拱知道这是冯保的主意,更加痛恨冯保,着手策划驱逐冯保。 > > 隆庆六年五月,穆宗突然中风,于病榻前托孤,命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冯保矫遗诏,得与三位顾命大臣共事。于是年仅10岁的神宗登基时,冯保站立在神宗御座旁不下去,与小皇帝同受百官朝拜。顿时举朝大骇。冯保此时掌司礼监,又监督东厂(特务机关)兼总内外,势力极大。 > > 但高拱不以为意,自认作为三朝老臣、内阁首辅、顾命大臣,经历了政治上多少次明争暗斗,怎能斗不过一个小小的太监呢?他先命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人上奏章列数冯保奸猾之事,后命给事中雒遵、陆树德等人特疏弹劾,说皇上幼冲,为防宦官专权,请将司礼监的权力归还内阁。按老规矩,这些奏折应发至内阁,由辅臣斟酌,再告知皇上执行。高拱单等疏下之后便拟旨驱逐冯保了。 > > 但这次高拱过于自信了,他轻视冯保的力量也忽略了自己的身边隐藏着另一个大敌。穆宗托孤时,高拱作为裕邸旧臣,哀痛之下,说:“10岁太子,如何治理天下啊!”本意是感到自己肩负治国的重任,但冯保却借机大做文章。他早就着意奉承皇后、皇贵妃,取得了她们的信任。他撺掇皇后说:“高拱斥太子为10岁孩子,怎么做人主呢?”后妃们闻之大惊:“这是什么意思?”太子听了也不由得脸色大变。难道高拱想行废立之事吗?这时,冯保又得到张居正密告关于高拱驱逐他的计划。冯保将这一切又都哭诉给皇后、皇贵妃们。后妃们更认定高拱欲图谋不轨:第一步先驱逐皇帝身边亲近的人,第二步岂不就要…… > > 此时的张居正又做何打算呢?他知道高拱的能量,但他比高拱更清楚宦官的狠毒和他们盘根错节的势力;这一次,只需坐山观虎斗就可以了。两败俱伤之下,在内阁中,只有他的资历和声望最高,也只有他,能在神宗刚即位的情况下,迅速稳定政局。 > > 六月十六日黎明,神宗突然召集群臣到会极门,宣两宫及帝诏。高拱心花怒放,以为这肯定是驱逐冯保的事成功了,急急忙忙赶来。可诏书宣示,不啻一声炸雷: > > “大学士高拱揽权擅政,威福自专,朝廷诸事不许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夜惊惧,便令回原籍居住,不许停留。” > > 高拱惊呆了,伏在地上竟然爬不起来。这一个打击实在太重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闯过这么多大风大浪,竟败在一个太监手里。张居正虽然高兴,但与高拱毕竟是昔日好友,不忍见他如此狼狈,遂将他扶起,出了宣武门。冯保犹恨意未消,又构王大臣狱,指使王大臣袖藏尖刀,意欲行刺皇上,想要嫁祸高拱,但终究没有成功。 > > 高拱被迫立即离开京城,按规定,没有国家的驿站马车相送,最后只雇了骡车上路,后面还有押行的兵卒一路驱赶。回家没几年,他连气带惊,就死了。 > > 张居正如愿以偿,登上辅佐神宗的内阁首辅宝座。一个比高拱更善于行使权力的铁腕人物又走上了前台。 > > 高拱不仅是一个有干略的政治家,在学术思想的研究上也有所成就。他不囿于先儒成说,以为“其不能得者亦不可强从”。直斥程朱理学“远人情以为天理”;他很赞同同时代思想家王廷相的观点,认为理在事物,无其事即无其理。他对“权”字更有一套独到的见解,把“权”与“经”比作秤上的“锤”和“衡”,称两者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体。凡事皆有经,其事实行时应认真权一下,使权与经得以统一。在“义”和“利”的问题上,他认为“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皆利”,只要摆正义和利的关系,言利也不是不好,痛斥了“君子不言利”的迂腐观点。他还认为正因前人没有把握住这种关系,才造成“经制之略置之不讲”,善理财者不闻,祸国殃民。他自己十分重视理财,重视有关国计民生的政务,主张务实。他的学术思想正是他行使政务、取得政绩的思想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