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中英歌词

游戏攻略07

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中英歌词,第1张

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中英歌词
导读:两部情节介绍-带过(加评价) 两部动画音乐制作方面 人物理解 剧情解读         《冰雪奇缘》讲述的是身为阿伦戴尔皇室姐妹的姐姐艾莎和妹妹安娜成为真正的女王成长过程。Frozen1中姐姐艾莎克服了对于自身能力的恐惧,成为了阿伦戴尔的女

两部情节介绍-带过(加评价)

两部动画音乐制作方面

人物理解

剧情解读

        《冰雪奇缘》讲述的是身为阿伦戴尔皇室姐妹的姐姐艾莎和妹妹安娜成为真正的女王成长过程。Frozen1中姐姐艾莎克服了对于自身能力的恐惧,成为了阿伦戴尔的女王,妹妹安娜一直期望着的姐妹团聚也终于得偿所愿,并且在帮助姐姐面对困难的同时安娜也找到了真命天子克里斯托弗。

        Frozen2中,其实艾莎对于眼前的生活并没有归属感,虽然一切都显得十分美好安逸,但她并不明白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到底是什么(这是艾莎在第一部中就已经有的疑问,显然,治理一个人类的王国并不需要与生俱来的魔力)。因此艾莎决定跟随远方的声音去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安娜无法左右艾莎的决定,但她太爱姐姐了,于是决定一路陪伴,不离不弃。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弗也无法左右安娜的决定,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陪伴和守护。终于,艾莎知道自己的能力来自自然之灵,也明白自己需要将自己的能力投入到治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中去。

       作为一个外行人,我无法对动画画面做什么专业的评价,只能站在观众的角度,夸一句:“好看!”作为一个至今还沉迷芭比娃娃的颜控,艾莎真的美翻,发型和服装也是无可挑剔啊啊。

        至于音乐,其实1中的好音乐除了两姐妹的solo部分令人爱不释口,还有雪宝的in summer也十分恬淡安逸,包括克里斯托弗和斯文一起唱的小调也非常轻快。第二部中的into the unknown和show yourself还有the next right thing是我的最爱了,这两首并不算是朗朗上口,调太高并且不好唱。

        克里斯托弗在树林里的solo虽然看起来像mv,但是我感觉这一部分完全是按照mv的套路拍的呀,应该是致敬经典(我并不确定),对这一部分不喜欢但也不排斥。但是我认为这一段恰恰交代了一直作为安娜男友的克里斯托弗的内心活动和其所有的动机:克里斯托弗知道安娜对于姐姐的爱是高于一切的(这点大家有目共睹,否则也不会有第一部里安娜即使被击姐姐击中心脏也要护她周全的举动),也知道他不能阻止安娜去守护艾莎,但他还是会想要被安娜守护,他是爱安娜的,所以只能用自己的守护来成全自己对安娜的爱。

        而当安娜以为自己永远失去了艾莎时,吟唱的那首the next right thing在我心里是本片的mvp!!配音的感情太到位了好吗,那一句this grief has gravity ,it pulls me down简直令人感到呼吸困难,感觉下一秒就要溺亡在悲痛里了!

        在迪士尼的公主系列**中,唱歌一直是主角用来表达心理活动的方法,而主角的性格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刻画出来。从我看过的第一部迪士尼公主动画《花木兰》开始,木兰被媒婆从“相亲册子”上除名之后吟唱的reflection中的迷茫、自责和纠结,《魔法奇缘》中长发公主被尤金带到酒吧时和大家一起唱I’ve got a dream时的天真和朝气蓬勃,《海洋奇缘》里莫阿娜一首how far I’ll go时刻提醒着自己想要出海的初心……(啊扯远了)

        安娜从小就是一个调皮淘气的小可爱,古灵精怪惹人喜欢,父母的爱令她拥有了强大的内心,深深的爱着身边的人。何为强大?即便艾莎一直想要逃离阿伦戴尔成为自己的女王,即便艾莎一直在逃避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安娜也百分之百信任她,她相信自己可以帮助姐姐走出低谷,即便不能也要时刻陪伴在姐姐身边。她的阳光和坚强能够给人以足够的安全感,她和艾莎一样拥有成为女王的潜质。

        但艾莎则不同,她所拥有的能力是前所未见的,在某些方面这可能和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一样令人感到不安,与疾病不同的是,这种能力不仅会危害到自己,还会伤及身边人的生命。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艾莎是在一种 焦虑和恐惧 中长大的,或许还有些天选之子的 自豪 也未可知。在这种状态下长大的艾莎不可避免地会想要知道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诅咒还是能助她大有作为?但父母地意外离世让她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事情,她不得不承担起一个女王的职责。而妹妹的不懂事也将这种职责之下的 无助和恐惧 推向顶峰,在这样的高压下艾莎选择出逃,好好看看自己冰雪之力的美妙和强大,但安娜的到来令她明白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好再次回到伤心之地,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只有 真正的直面恐惧和困难 ,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停滞不前。安娜伟大的爱帮助艾莎控制住了自己的能力,艾莎成为了阿伦戴尔的女王。至此第一部完结,但我发现最主要的两个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艾莎的力量到底从何而来?这样强大的力量到底有什么用?(我认为这两个问题其实贯穿了艾莎的人生历程)

        如此这般,第一部告诉我们,真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但不能治理王国。或许有人会想啊这是一部公主系列动画片而已,true love‘s kiss才应该C位出道,但其实细细斟酌最近几年迪士尼出品的公主系列会发现,公主们已经开始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不是等待白马王子的救赎。所以作为女王,艾莎必须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正因如此,冰雪奇缘的第二部才师出有名。

        安娜作为一个小可爱,从未犹豫过自己前进的方向和人生的意义——守护所爱之人。这就使安娜有着强大的内心和天使般的性格。但这样的天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更多的人会发现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方向,曾经以为自己必将终生追随的目标在岁月的冲刷下居然也淡的看不出一丝痕迹。在这样的人物设定下,会发现克里斯托弗之所以会被安娜深深吸引,是因为他也有着这样强大的潜能。即使迷失在森林中,不知该如何坚持爱下去的他,在一次次的挣扎后仍然选择继续守护安娜,守护所爱之人,也是他的人生目标啊。

        对于艾莎来说,things could be totally different怎么个不同法呢:艾莎根本没顾上自己喜欢的东西(至少**中没有体现),她生来就被当作女王一样培养(其实两姐妹都应该被当作女王培养,如果姐姐因故不能继承王位的话就要由妹妹来继承),同时又要承担魔法力量带给她的恐惧和不安,或许也曾有过宏图大志,但父母突然离世、王位的重担、妹妹的天真任性、国家的安危都是压在她肩上的重担,她也曾逃避,但终究还是选择面对,只是从头到尾她都在被命运推着走,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却不得而知。直到她跟着自然之灵的指引,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因为自己身上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之后,她才真正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她的心里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宿。至此,她才有心情和精力开始照顾周围的人,她所爱的人,爱她的人。可以看出艾莎很难在工作的同时兼顾其他事情,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安娜强大,她坚强勇敢,可以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恐惧,独自面对暴怒的大海,但同时又很敏感脆弱,在阿伦戴尔她从未真正感受到归属感,但因为有亲爱的妹妹,她才能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曾经也有过跻身星辰之间俯瞰大地万物的梦想,但生活怎会事事如意,而我们也会不断逃避自己不愿面对的事情。事情队堆叠叠成了我们现在的人生,可又有几个人敢放弃如今的生活去重头开始。我们不敢,因为不知道家人朋友是否会原谅自己,因为不知道是否另一条路上等待着自己的也是失败,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活着,谁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经验。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艾莎到了阿卡霍兰的冰川之下,歌声停下,母亲的脸充满了整个山洞。那时艾莎才明白,是母亲领着她一步步走到这里,是母亲对敌人的包容让他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一切都是因为母亲,就像她的一切都来源于母亲一样。母亲从未离开,她一直以冰雪的样子陪伴着艾莎。母亲的宽容与博大象征着自然,此时艾莎也终于明白,自己要做的,就是守护母亲的愿望,守护自然。艾莎在show yourself中唱的那句“I am found”,实实在在的表达出自己终于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找到了自我,找到了something that has long lost。

        动笔之前,我查阅了《冰雪奇缘2》的部分影评,于是我整个人都被震惊到了。因为自从看完2之后,我心中冰雪奇缘这个故事才完整了,我认为至此安娜和艾莎才都完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格。而我所看到的影评却指出第二部剧情牵强、复杂,叙事混乱,人物是被剧情推着走(其实我觉得艾莎是被编剧推着走),克里斯托弗被边缘化、两姐妹的感情变质(??认真的吗??)等问题。

        当然,**作为一种艺术品来说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面向大众就不得不接受大众的评审和个人好恶的褒贬,不管是哪个平台或者某一观影者的评价都有其道理,所以即使持不同意见也无可厚非。

        而我个人的意见在本文开头就已经提出,我认为冰雪奇缘系列在推出第二部之后才算完整。

        完事儿,欢迎评论交流!

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许,不大注意,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神秘的声音存在着。就像**中的女主角艾莎一样。

在表面的平和之下,在深夜人静之时,那些声音突然从某个地方响起。它们像一头头怪兽,忽远忽近,忽大忽小,不由分说地闯入我们的生活,搅乱了我们的清梦,让人心绪不宁,寝食难安,甚至痛苦不堪。很多心理疾病就是这样。

艾莎“病”了吗?她生了什么“病”?

在家庭游戏之夜,艾莎“生病”的迹象就已经开始呈现出来:当大家一片欢声笑语时,艾莎却心不在焉,仿佛在为什么事情烦恼。艾莎的妹妹安娜隐隐觉察到了一些异常。可即使是对最亲近的人,艾莎也很难说出自己的困扰和秘密,她选择退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独自面对。

从心理学来看, 所谓“生病”,就是 对常态的偏离 。这种偏离既体现在我们的身体层面,比如饮食、睡眠、生活节律等等的失衡,同时也反映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你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产生心理的隔膜感、孤独感。

事实上,当很多心事重重的来访者走进咨询室,可能都会感觉自己是唯一的不幸者,只有他们有某种不能被理解、被接受的问题、想法、冲动和幻想。那种感觉就像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回到艾莎,我们如果往前回顾一下,会发现她的“病”似乎由来已久。

从冰雪王国回来后,一种神秘的声音就时不时地在艾莎耳畔回响,这声音与王国里祥和幸福的氛围格格不入。艾莎试着关上门窗,捂上耳朵,埋在心底,可这样终究是无济于事。那些讨厌的声音就是赶不走、挥不散,不仅剪不断、理还乱,还一点点地侵蚀着她生活的角角落落。

在对待心理疾病的时候,我们大概也是如此——扭过头去,假装视而不见,否认它们的存在,或者像排斥毒瘤一样,渴望将它们从身体里挖个干净,或者干脆借助药物等方式来试图暂时地麻痹自己。然而,这些办法往往只能缓解一时之痛。

因为 那些试图被我们遗忘的、回避的东西,总会以伪装的、变相的方式再次出现,它们仿佛掌握着巨大的报复魔力,总能找到我们最薄弱的地方,然后喷涌而出 。

我们试着从精神分析的层面来分析“生病”。症状意味着内在整合机制的失序,而生病是解决内在冲突的方法之一。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验到冲突情境,却无法在意识觉察层次得到解决时,各种身心症状必然会出现。

弗洛伊德发现,“症状的意义在于与病人经验的某种联系,症状的形成越是因人而异,我们就越可以清楚地了解这种关系之所在”。

症状紧紧连接着个体的独特性,它们一遍遍的发声,呼喊,一次次的让人难受,痛苦,生拉硬拽地把人从常规状态拉出来 。这往往意味着我们内在的矛盾冲突已经不可调和。

那些长期被压抑的、忽视的、打入冷宫的经验和意识,是渴望被我们看见、被倾听和被理解的,这些经验和意识最终的指向是我们自己的存在 。

“我听见你,我防备

谁自寻烦恼,但我不会

有千百种理由,我不要再理会谁

忽视你的低语,对我无形的支配

你的声音,对于我绝对无意义

就算我听见,我没有,只是我的恐惧

 ……”

艾莎逐渐意识到,她听到的这些声音并不是空穴来风,恐怕是与自己有关。曾经的她对此满怀着恐惧,她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封闭自己、试图逃到遥远的冰雪王国,放逐自己。但这些方式统统失效了。这一次,已经慢慢成长起来的艾莎选择走出城堡,她要循着声音的呼唤,去寻找神秘声音的真相。

艾莎走出城堡的选择颇有深意:它预示着也许 我们只有诚实地面对自己和过往的经历,彻底的了解自己,才可能摆脱魔咒,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

但是,这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艾莎的探寻,无意间唤醒了魔法之灵,彻底打破了王国的宁静。阿伦戴尔突然发生了巨变:水不再流动,火也消失不见。狂风席卷着城市,大地像海面一样剧烈起伏,人们纷纷逃离家园。在大家惊魂未定之际,地精爷爷告诉艾莎,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的样子,一个错误必须修正,真相必须浮出水面,否则阿伦戴尔就没有未来。这段话听起来很有哲理,不过我们暂时还无法理解。

艾莎一行决定要勇闯魔法森林——一个被雾墙锁闭的地方。重重的浓雾让森林里的一切都变得阴森恐怖起来。

恐惧是人们的本能,面对那些未知的、让人无法把握的事情,我们更倾向于从最坏的而不是最好的角度来考量,这无形中又急剧放大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像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也许终其一生也不敢砸碎脚和脖子上的锁链,回过头去看身后的火堆,更不敢爬出陡峭的洞穴,看清刺眼的太阳的真相。但是,对真实的生活来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不确定性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确定的事情。

只有容忍这种不确定,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只有能够容忍不确定的人,才能和其他人建立起新的联系 。

当艾莎他们真正走进森林,迎着那些神秘的现象追根到底的时候,原本让我们怕得两腿直哆嗦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的那团邪火,只不过是一只调皮而又可爱的小蜥蜴。

那些想象中的糟糕至极的、不可逾越的事,临到终了,也许你会发现不过如此罢了。 我们只是被自己想象的自我放大的恐惧,吓得停下了脚步。 心理治疗也是如此,幻想中的灾难不会因此而发生,担忧也就逐渐消失了,这经常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走近魔法森林深处,艾莎她们发现这团迷雾其实是北境人与阿伦戴尔人过往的恩怨纠缠。34年前,两个世代友好的民族曾经发生过一场可怕的战争。从此以后,这片森林仿佛被诅咒了一样,浓雾笼罩,没有光明,而两个民族也被深深的仇怨牢牢困住了。

魔法森林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 受过创伤的人们会一直被困在过去,成为过去的囚徒,而且会以某种形式代代相传。

1895年前后,弗洛伊德尝试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治疗癔症病人,很惊讶地意识到他们都有深度创伤,“那些成为癔症现象的决定因素的记忆,长期以惊人的鲜明程度,而且带着最初全部的情感色彩保留下来”,即使过了15-25年,仍然像幽灵一样,时不时被刺激出来。他将这种状态叫做 “强迫性重复” (Repetition Compulsion)。

心理创伤专家巴塞尔·范徳考克在《身体从未忘记》中写到,“受创伤的经历似乎把人困在过去,卡在他们想极力逃避的地方,好像心已经冻结了”。

这些人心理受到创伤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境却无法做出反抗,这些无法进行的反抗会变成所谓的“未完成动作”,最终“固化”到自己的身体感受或无法解释的症状中,例如偏头痛、哮喘、肌肉酸痛、肠道异常或者其他毫无来由的症状。

更让人难受的,是像比昂所说的:“当一个人能感受和认知苦难,这个苦难才是真正的痛苦。当一个创伤的人不能感受什么是他的苦难时,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些原始的防御,这种苦难将会传递给下一代”。那些深植于家庭的创伤,会以某种病症的形式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形成 “代际性创伤” 。

魔法森林是一段无法化解的心理创伤,使北境人与阿伦戴尔人一直困在重重雾霭中,也让艾莎一直困在命运的魔咒中。艾莎的“病”,也是与她血脉相连的两个民族的“共病”,大家都成了“过去的囚徒”。这可能就是佩比爷爷说的“ 真相如果不水落石出,阿伦戴尔就没有未来 ”的心理学涵义。

祖辈们的恩怨就这样的延续着,艾莎的父母尝试破解这个难题,也以失败告终。被魔咒困住的艾莎,这一次选择勇敢地探访真相。这象征着 那些深受症状所苦的人们,也有可能成为最先砸断家族命运锁链的人 。当他们能够正视并主动去疗愈病症,也可能会最终解开创伤重复式的魔咒。

魔咒锁链上第一个松动的环节,来自于艾莎身上的一条古老披肩。大家很惊讶地意识到:原来救了王子的女孩正是北境人。

我们看待周遭世界的眼光也是如此,即容易陷入剥离的、固化的和单向度的视域,而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态度,也常常陷入到凝固不变的爱恨情仇。回过身去,仔细觉察,也许历史还有另一个面相,另一种可能性!当旧的图像被松动,新的可能性被看见,改变就会随之而来。

在神秘声音的召唤下,在火之灵的引导下,艾莎和安娜一路向北,找到了一艘阿伦戴尔的沉船。原来她们的父母出海远航,就是为了寻找艾莎会魔法的真相。满怀内疚的艾莎决定独自一人穿越暗海,找到阿塔霍兰河——一条有记忆的河流,能解答关于过去的一切疑问。

穿越暗海,是整部**最惊心动魄的片段。无边的暗海波涛汹涌,巨浪滔天。此时的艾莎,身边没有安娜,没有雪宝,所有一切都只有自己一个人去面对。

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

弗洛伊德曾分析道:“真正创伤性的瞬间是一种不相容的力量本身作用于自我的瞬间,也是自我决定抛弃不相容的观念的瞬间,而那个观念并没有通过这样的抛弃而消失,只是把它压入潜意识之中”。

从治疗的意义上说, 艾莎的这一趟暗海之旅,代表着我们分裂的、否认的、未知的、不想要的、去除的,放逐到众多潜意识的世界中的自我碎片的旅行……这一旅行的目标是连接自我,回归自我 。这种回归有可能非常痛苦甚至残忍,但为了进行这个旅程,我们必须首先接受那和自己不相容的一切。

通过这场激烈的交战,艾莎征服了水之灵诺克,也一步步战胜自己的恐惧和内疚。她终于找到了阿塔霍兰河,她真实的自我也开始展现出来。

Show yourself》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十分动人的内心独白:

“我渴望遇见真正的你

 你的时刻已经来临

 你是我始终寻找的人

 终其一生

 展现自我

 ……”

阿塔霍兰河也是一个隐喻: 真正的改变并不是重写历史,让一切从头来过,而是带来对过去的记忆进一步回忆,看到其他可能性的面相,从而破解那些僵化的、凝固的的记忆,修正对过去的记忆 。

然而,记忆的重构(心灵的修通)恰恰是最具有挑战的一部分,因为这需要我们要直面自己内心的最深处——我们潜意识深处的矛盾、冲突、恐惧和逃避。

长久以来,艾莎都生活在“这都是我的错”的罪责里,觉得是她伤害了妹妹安娜,是她导致了阿伦戴尔的魔咒,也是她让自己父母惨遭不测。

但是,在阿塔霍兰河的最深处,艾莎才发现真相原来是这样的:大坝不是友谊的礼物,而是一个阴谋。自己的祖父出于自己的恐惧和野心,谋杀了北境人的首领。

艾莎在阿塔霍兰河的经历是一种记忆的重构,这种重构也发生在《狮子王》辛巴身上——辛巴最终明白自己并不是杀死父亲的凶手;这重构也发生在《心灵捕手》威尔身上——威尔意识到他变成社会刺头并不是他的错。 一个人一旦重新构建了过去,那么这一崭新的过去将进一步影响他的自我评价,帮助他解开过去的枷锁,形成新的更健康的模式 。

再进一步分析,祖父的阴谋,也可能是人们潜意识深处的愿望。试想一下,对于掌握强大魔法力量的异族人,我们可能同样会心生恐惧而欲杀之后快,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中几乎随处可见。 艾莎坦承了自己祖辈犯下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象征着坦诚地面对自己潜意识的丑陋与邪恶 。

心理疾病的疗愈,也就是自我的拓展,最终使病人眼中的自己与他在别人面前表现出的自己更趋近。 事实上, 当我们能完整地看到自己的不同面相时,也就更理解别人和世界的不同面相 。

治疗中也会发生这样的时刻,比如当一个人回忆起早已遗忘的与父母有关的正向体验,从而将父母人性化,而不再认定他们只是控制的、忽视的或自私自利的,转而开始体谅父母也是有困扰且经常需要面对世俗问题的人。就像艾莎她们发现,风、火、水、地这四种自然之灵都有两面:一面是破坏的、让人害怕的,另一面则是友善的、可亲的。

疗愈的关键涉及到第五种自然之灵——桥。艾莎自己就是桥。桥意味着沟通,连接和接纳,这既发生在人际之间,也发生在自己心里。

心理疾病本质上是人际间的障碍,源于人际关系模式的扭曲和不适 。 很多来访者最初的目标往往是痛苦的减轻、症状的改善,随着治疗的进一步推进,目标就会逐渐变成人际关系的改善。

大地巨人摧毁大坝,象征着摒弃古老的、病态的人际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艾莎本身所意味的有爱的、整合了好与坏的新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此来弥合两个民族的裂缝,解开魔法森林的魔咒。

整整34年5个月又23天后,大家终于重见天日,阿伦戴尔也恢复了平静,重新拥有未来。也是在这里,艾莎才真正接纳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宿。

艾莎这趟惊心动魄的旅程,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她的妹妹安娜。如果没有安娜一路同行,很难想象艾莎的结局是怎样的。在前一部《冰雪奇缘》里,安娜像是一个唤醒者、拯救者,而在这部续集里,安娜的角色更加多重。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很像是一个咨询师。

家庭游戏之夜,安娜首先觉察到艾莎的异常。随后她来到姐姐的房间,发现她把妈妈的披肩披上了,这让她意识到姐姐可能遇到了麻烦。艾莎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安娜没有进一步追问,而是像妈妈当年那样,唱起摇篮曲来安慰她。

这里的 安娜是一个替代性的母亲 。

同样地,在心理治疗之初,咨访双方处于互相试探阶段,来访者通常抛出一些问题,又带着厚厚的防御,咨询师会从一言一行慢慢构建对方的心理世界,而不是长驱直入,也不会急急忙忙的出手或给建议。

陪伴,倾听,等待,提供一个安全的、开放性的空间,这些可能就具有强大的安抚效应。来访者可能随之退行,比如把咨询师当成真正读懂自己的人。就像艾莎对安娜说的“要是没有你,我可该怎么办啊?”,这是正常的移情性反应。

艾莎唤醒魔法森林,引发阿伦戴尔的巨变。面对艾莎的惴惴不安,安娜也不是去指责,只是带着困惑,好奇地向姐姐求解。艾莎决定深入魔法森林寻找真相,安娜、小克和雪宝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同前往。

这里的 安娜是一个陪伴者 。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如同在黑暗海洋上独自航行的船只。很多来访者不被看见,不被尊重,不被理解,却常常被异样的眼光包围,被各种理由忽视,被各种误解中伤。这时候,当有另一个人不带偏见和评判地陪伴你,读懂你,支持你,我们内心可能自然会催生面对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

从心理上说, 我们只有深深地感觉到安全,身心才可以平静下来,获得疗愈以及成长 。

艾莎一点点接近真相,决定独自穿越暗海,而安娜则被抛在一旁。这时候**分两条线索演进:一边是安娜和雪宝顺着河流,穿过大地巨人的阵地,走进一条黑暗阴冷的地道;一边是艾莎穿越暗海,与水之灵交战,沿着阿塔霍兰河,坠入冰封的大坝谷底。她们两个人好像同时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地。

这里的 安娜如同艾莎的一个化身 。

长程的治疗,咨访双方也可能发展到这一步,两个人仿佛若合一契,同体连枝,咨询师能十分真切的感受到来访者的感受,像一首歌唱的“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悲伤着你的悲伤”。这是一种深度的共情,即 “一致性的反移情” 达到的高水平状态。

安娜和艾莎这种深度同频共振的状态,使得艾莎在最危险、快要冻住时的所见所感,也相信安娜在另一个时空也能清晰的感应到。 这种深度的情感体验是治疗的核心。这些被一次次唤起的正性体验,远胜千言万语,却具有强大的疗愈意义。

安娜鼓起勇气爬出地道,引导大地巨人摧毁了大坝,也激活了冰冻的艾莎。紧接着,艾莎骑上水之灵,释放自己最强战力,成功拦截了即将吞没阿伦戴尔的滔天洪水。

心理治疗的过程,就像是来访者租借咨询师的相对整合的自我功能的过程。 如同安娜的勇气传导给艾莎一样,仿佛也有一种能量慢慢从咨询师传递到来访者身上,帮助他渡过最困难的时刻。久而久之,这种租借的自我功能,会内化成来访者自我的一部分。当这个时候来临,通常意味着治疗也接近尾声。

艾莎的“病”彻底痊愈了吗?这很难回答。从结局看来,她还没有谈恋爱,安娜却要结婚了,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只有妹妹比较亲近,艾莎要走的路似乎还有很长。

不过,就像雪宝说的:虽然不知道转变是什么意思,但这片魔法森林的确改变了所有人。

文章链接:>

《Let It Go》-黛米·洛瓦托

作词: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兹/罗伯特·洛佩兹

作曲: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兹/罗伯特·洛佩兹

Let it go   Let it go   Can't hold you back anymore

放手吧  放手吧  再也拦不住了

Let it go   Let it go   Turn my back and slam the door

放手吧  放手吧  转过身甩上门

The snow blows white on the mountain tonight   Not a footprint to be seen

今晚冰雪白了整座山林  没有留下任何足迹

A kingdom of isolation and it looks like I'm the Queen

这是个被隔离的王国 看来我就是这里的王后

The wind is howling like the swirling storm inside

狂风咆啸着像是王国里袭卷的暴风

Couldn't keep it in heaven knows I tried 

再也挡不住了上天知道我尽力了

Don't let them in don't let them see   Be the good gir

不能让他们进来不能让他们知道  必须当个好女孩

You always had to be   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

就像以前一样  藏起来拒绝所有感受  不要让他们知道

Well now they know   Let it go   Let it go

但现在他们知道了  放手吧  放手吧

Can't hold you back anymore  Let it go   Let it go

再也拦不住了  放手吧  放手吧

Turn my back and slam the door   And here I stand, and here I'll stay

转过身甩上门  我就站在这  我将待在这

Let it go   Let it go   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

放手吧  放手吧   这寒冷对我而言不算什么

扩展资料

《Let It Go》是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2013年动画**《冰雪奇缘》的主题曲,由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兹和罗伯特·洛佩兹作曲作词。在**冰雪奇缘中,伊迪娜·门泽尔为主角艾莎配音并配唱,而收录于《冰雪奇缘》官方音乐带里是迪斯尼歌手黛米·洛瓦托版的《Let It Go》。

黛米·洛瓦托,1992年8月20日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克,美国流行歌手、演员。2008年,15岁的黛米·洛瓦托出演迪士尼影片《摇滚夏令营》,并于同年9月发行首张专辑《Don't Forget》。2009年7月,17岁的黛米·洛瓦托发行了第二张专辑《Here We Go Again》,并获得Billboard 200专辑榜冠军。

伊迪娜·门泽尔( Idina Menzel), 1971年5月3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伊迪娜·门泽尔凭借百老汇经典舞台剧《女巫前传》中饰演阿尔法巴一角,获得托尼奖最佳女演员奖。1995年出演《吉屋出租》开始百老汇生涯。

2013年11月27日上映的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中伊迪娜·门泽尔为拥有冰雪魔法的长公主艾莎配音并演唱**主题曲《Let It Go》。

以上就是关于《冰雪奇缘》(1、2两部)观后有感--1全部的内容,包括:《冰雪奇缘》(1、2两部)观后有感--1、【转】《冰雪奇缘 2》:一个人的心灵疗愈之旅、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中英歌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