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

游戏攻略06

曹操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第1张

曹操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
导读: 1、曹操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2、急需九年级上册语文读本名句30条3、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4、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5、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
  • 1、曹操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
  • 2、急需九年级上册语文读本名句30条
  • 3、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 4、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 5、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作者遥想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孙武之后的孙坚),也无皇室血统(所谓天子皇叔的刘备),也非有三公四卿资历的家族(袁家兄弟),仅仅是宦官的过继之子的后人,本家也不过是有些钱财而已,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还说他去刺杀过张让)聚义众,发矫诏。靠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进而战略明确,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大业。

自古以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的)不这样认为:曹操生于东汉未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情少,利用大。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的过分了点(史说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说(连这个说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据),然而这也是情形所逼。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而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上当多了造成的。作者宁喜欢曹操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不喜欢刘备这种伪君子。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作者本人设想如果生于那种乱世,也宁可选择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业,也不会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无能的政府寄予希望。况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当时的中原大地有几人称霸,几人称帝,天下大乱几时休。整个三国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真正动乱时代前后不过二,三十年,过后虽然分为三国,民众的生活相对反而比较安定。反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的动乱长达百余年,战火不断,比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的动荡远比战国时期还乱,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动乱的局面的确无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罪,反而对民众而言是功。

同时作为一个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气未见,倒是文气逼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不提他本身的诗词歌赋的成就,看他促进民族大融合,取文姬归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诸葛亮和有着顾曲周郎之称的小辈英豪周瑜又留下几部诗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对士族是极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则就没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因为这些人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上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难道只有曹操曾经做过?不提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的历史上的这种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还少了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为什么对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对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欢和宽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喜爱,对杀死陈宫的不得已,对杀死沮授的痛心无一不表现出曹操的爱才之心。反对曹操的人说他这一切都是惺惺作态。可是这样的惺惺作态,袁绍,张鲁,孙权等以及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做不出来。刘备到是哭出来了,真假几分相信现在的人们都看出来了。而且在诸葛亮时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数。

作者再来说说这千古讨论最多的曹操的大罪:挟天子以令诸侯。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对还是错的争论是最多的。特别是现代,更是讨论的非常之多。作者略作了一下统计,竟是赞同的少,反对的多。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曹操这个政策的出台前后。当时,汉献帝经过了董卓将他挟恃到长安,后又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好不容易被韩暹和杨奉救回了长安,可已经被吓怕了。当时汉室不兴,典籍尽失,连皇帝的面子都没什么人去理了。当汉献帝他们被韩暹、杨奉带回洛阳的时候,人都快被饿死了。汉献帝这时候先想到的是吕布,他发昭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和平陶侯,请吕布去勤王保架。可是吕布也饿的够呛,有心无力,所以给汉献帝回书,说自己找到粮食就去。汉献帝想等你找到粮食我就饿死了。正没办法的时候,派去找吕布的使者对汉献帝说有个叫曹操的很有本事,试试找他。汉献帝是抓个稻草就不会放手的,马上就给曹操去了昭书。曹操时在许昌,与众谋士们商量是否迎接汉献帝,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洛阳守将韩暹、杨奉自恃有功于汉室,恐难以控制。唯独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主张迎接汉献帝,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也是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荀彧是个忠于汉室的人物,他鼓动曹操迎汉献帝,并非为曹操着想,纯是欲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危。他想借曹操的手扶助汉室。他真诚地希望曹操能匡扶天下、振兴汉室,他列举的迎献帝的理由有三,即“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后来,当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国公”,荀彧还要公开反对,认为:“曹公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实在当时,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人们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早已不堪扶持。正如郭图和淳于琼所言:“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可曹操不这么想,当时的他还真有做名臣的心。他大概觉得汉室再危,也是正统。骨子里的曹操还是那种文人的气质,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经决定迎接皇帝了,曹操马上命令曹洪带兵前往。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绍堵住了。跟皇帝联系不上了。就在曹操叹气的时候,有个叫董昭的家伙早就看上了曹操,所以他都没跟曹操打个招呼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非常恭敬的信,表示了曹操勤王的决心。这个杨奉正和韩暹争权呢,接到信,大喜,立即派人联系了曹操,并在皇帝和董承这些大臣面前说曹操的好话。皇帝听的高兴呀(你快饿死了,有人送饭,你能不高兴吗?),马上封曹操将军,并让董承亲自迎接曹操前来勤王,伴驾。好。这下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口粮,曹操见到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欢喜。曹操随后的工作就是借口洛阳距离他的根据地太远,请汉献帝迁都许昌。这点汉献帝是完全赞成的,洛阳连个象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但是杨奉反对,他再傻也知道到了曹操的地盘上什么都得听曹操的。反对无效后,杨奉决定打,可惜又打不过,部下大将徐晃投了曹操,杨奉只好自己逃跑。汉献帝到了许昌以后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吃上饱饭,还可以“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再摆摆谱。曹操也并没有学董卓“剑履上朝,参拜不名”,照常给汉献帝下跪,汉献帝自然更是得意,就马上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真正的交恶要在三年以后了。现在的汉献帝还是心满意足的。

开始的时候,汉献帝挺配合曹操,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那些小军阀还是不得不听皇帝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间,曹操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伐谋、伐交为主,开始了对周围各个小集团的兼并。曹操倒霉就倒霉在了袁绍身上。这家伙,在当初汉献帝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打过这个主意的,出主意的是沮授。沮授对袁绍说“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也。”都知道袁绍是个墙头草的,最拿不定主意的一个人。好了,现在这个事情被曹操做了,袁绍不高兴了。心想我不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那我肯定不给你好果子吃的。所以,当不知道那个家伙出主意让汉献帝封了袁绍一个太尉的时候,袁绍气极了,破口大骂。把本来是沮授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在了曹操的身上。从此世人就开始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曹操知道了没办法,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给袁绍,并且还让皇帝封他做邺侯。够低声下气的了。可袁绍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因为他不让曹操做,但拒绝了邺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汉献帝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名堂。其实他就是不明白,他身边的那些所谓忠臣些也会让他明白。这些董承之流,作者想他们定是对曹操十分不满的。为什么呀?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曹操的,你一个阉官的后代,凭什么那么横?曹操呢,自己有本事,当然看不起这群吃白饭不会做事的家伙。好,有了袁绍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的说法,再加上这些忠臣的撺掇,汉献帝不高兴了。不是有俗话说的嘛:升米恩,斗米仇呀。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仇人。好,这下曹操开始吃苦头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天子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不仅不讨好,还受了不少的气。在汉献帝和那些吃了饭不做事的忠臣眼里,你曹操既然供给了我这些吃的,用的,还恢复了典章制度,你就应该再知趣点,把你的权利完全放弃了,全部献给我好了,至于你,功劳已经太大了,可以自动去了,归隐也好,死了更好,就是不要在我这里指手画脚了。曹操当然明白,可曹操又怎么放心把权利交给这么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废物,那简直就是将自己一生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他就是不放手。这样一来,那个汉献帝就多次欲杀了他而后快了。可曹操不能让人把自己杀了呀,他就只有去杀那些人。好了,杀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就传了开来,一传就是几上千年。那些反对曹操做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的讨论的依据就是这样来的。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不知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霸了。就像张鲁之辈就说汉室尚在,安敢称帝?在辽东称霸几十年的公孙度父子也没敢称皇帝。真正称皇帝的只有袁术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刘备那么想做皇帝,在曹丕称帝前,他都不敢动。众所周知,要是真的称皇帝的人多起来,人民的生活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可以做皇帝了,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会回到战国时代。当然文字是不会乱了,可经济呢?钱币自然混乱,社会秩序一点都没了。战乱更加频繁,中原的混乱局面将更加不堪。三国的历史也会重写。所以作者坚决支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可惜曹操竟然为了这个背付了上千年的骂名。

哼,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事情呢?还有那个罗贯中,真是个颠倒黑白的主,就是他,让本来应该感激曹操的百姓竟也恨曹操入骨。而那时候的老百姓不会写字,更没有戏曲之流,当然留不下他们的感激。不过当时的青州,幽州的百姓听到曹操灭了袁绍父子可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喜欢曹操的原因也是这个。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自然是人云,我云,将曹操贬之又贬,乃至于贬到十八层地狱,不能再贬了,就让曹操在那里受罪好了。我为曹操一哭尔。

1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7德不孤,必有邻 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5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作者遥想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孙武之后的孙坚),也无皇室血统(所谓天子皇叔的刘备),也非有三公四卿资历的家族(袁家兄弟),仅仅是宦官的过继之子的后人,本家也不过是有些钱财而已,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还说他去刺杀过张让)聚义众,发矫诏。靠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进而战略明确,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大业。

自古以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的)不这样认为:曹操生于东汉未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情少,利用大。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的过分了点(史说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说(连这个说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据),然而这也是情形所逼。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而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上当多了造成的。作者宁喜欢曹操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不喜欢刘备这种伪君子。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作者本人设想如果生于那种乱世,也宁可选择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业,也不会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无能的政府寄予希望。况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当时的中原大地有几人称霸,几人称帝,天下大乱几时休。整个三国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真正动乱时代前后不过二,三十年,过后虽然分为三国,民众的生活相对反而比较安定。反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的动乱长达百余年,战火不断,比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的动荡远比战国时期还乱,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动乱的局面的确无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罪,反而对民众而言是功。

同时作为一个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气未见,倒是文气逼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不提他本身的诗词歌赋的成就,看他促进民族大融合,取文姬归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诸葛亮和有着顾曲周郎之称的小辈英豪周瑜又留下几部诗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对士族是极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则就没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因为这些人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上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难道只有曹操曾经做过?不提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的历史上的这种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还少了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为什么对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对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欢和宽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喜爱,对杀死陈宫的不得已,对杀死沮授的痛心无一不表现出曹操的爱才之心。反对曹操的人说他这一切都是惺惺作态。可是这样的惺惺作态,袁绍,张鲁,孙权等以及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做不出来。刘备到是哭出来了,真假几分相信现在的人们都看出来了。而且在诸葛亮时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数。

作者再来说说这千古讨论最多的曹操的大罪:挟天子以令诸侯。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对还是错的争论是最多的。特别是现代,更是讨论的非常之多。作者略作了一下统计,竟是赞同的少,反对的多。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曹操这个政策的出台前后。当时,汉献帝经过了董卓将他挟恃到长安,后又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好不容易被韩暹和杨奉救回了长安,可已经被吓怕了。当时汉室不兴,典籍尽失,连皇帝的面子都没什么人去理了。当汉献帝他们被韩暹、杨奉带回洛阳的时候,人都快被饿死了。汉献帝这时候先想到的是吕布,他发昭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和平陶侯,请吕布去勤王保架。可是吕布也饿的够呛,有心无力,所以给汉献帝回书,说自己找到粮食就去。汉献帝想等你找到粮食我就饿死了。正没办法的时候,派去找吕布的使者对汉献帝说有个叫曹操的很有本事,试试找他。汉献帝是抓个稻草就不会放手的,马上就给曹操去了昭书。曹操时在许昌,与众谋士们商量是否迎接汉献帝,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洛阳守将韩暹、杨奉自恃有功于汉室,恐难以控制。唯独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主张迎接汉献帝,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也是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荀彧是个忠于汉室的人物,他鼓动曹操迎汉献帝,并非为曹操着想,纯是欲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危。他想借曹操的手扶助汉室。他真诚地希望曹操能匡扶天下、振兴汉室,他列举的迎献帝的理由有三,即“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后来,当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国公”,荀彧还要公开反对,认为:“曹公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实在当时,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人们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早已不堪扶持。正如郭图和淳于琼所言:“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可曹操不这么想,当时的他还真有做名臣的心。他大概觉得汉室再危,也是正统。骨子里的曹操还是那种文人的气质,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经决定迎接皇帝了,曹操马上命令曹洪带兵前往。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绍堵住了。跟皇帝联系不上了。就在曹操叹气的时候,有个叫董昭的家伙早就看上了曹操,所以他都没跟曹操打个招呼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非常恭敬的信,表示了曹操勤王的决心。这个杨奉正和韩暹争权呢,接到信,大喜,立即派人联系了曹操,并在皇帝和董承这些大臣面前说曹操的好话。皇帝听的高兴呀(你快饿死了,有人送饭,你能不高兴吗?),马上封曹操将军,并让董承亲自迎接曹操前来勤王,伴驾。好。这下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口粮,曹操见到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欢喜。曹操随后的工作就是借口洛阳距离他的根据地太远,请汉献帝迁都许昌。这点汉献帝是完全赞成的,洛阳连个象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但是杨奉反对,他再傻也知道到了曹操的地盘上什么都得听曹操的。反对无效后,杨奉决定打,可惜又打不过,部下大将徐晃投了曹操,杨奉只好自己逃跑。汉献帝到了许昌以后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吃上饱饭,还可以“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再摆摆谱。曹操也并没有学董卓“剑履上朝,参拜不名”,照常给汉献帝下跪,汉献帝自然更是得意,就马上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真正的交恶要在三年以后了。现在的汉献帝还是心满意足的。

开始的时候,汉献帝挺配合曹操,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那些小军阀还是不得不听皇帝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间,曹操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伐谋、伐交为主,开始了对周围各个小集团的兼并。曹操倒霉就倒霉在了袁绍身上。这家伙,在当初汉献帝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打过这个主意的,出主意的是沮授。沮授对袁绍说“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也。”都知道袁绍是个墙头草的,最拿不定主意的一个人。好了,现在这个事情被曹操做了,袁绍不高兴了。心想我不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那我肯定不给你好果子吃的。所以,当不知道那个家伙出主意让汉献帝封了袁绍一个太尉的时候,袁绍气极了,破口大骂。把本来是沮授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在了曹操的身上。从此世人就开始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曹操知道了没办法,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给袁绍,并且还让皇帝封他做邺侯。够低声下气的了。可袁绍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因为他不让曹操做,但拒绝了邺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汉献帝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名堂。其实他就是不明白,他身边的那些所谓忠臣些也会让他明白。这些董承之流,作者想他们定是对曹操十分不满的。为什么呀?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曹操的,你一个阉官的后代,凭什么那么横?曹操呢,自己有本事,当然看不起这群吃白饭不会做事的家伙。好,有了袁绍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的说法,再加上这些忠臣的撺掇,汉献帝不高兴了。不是有俗话说的嘛:升米恩,斗米仇呀。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仇人。好,这下曹操开始吃苦头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天子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不仅不讨好,还受了不少的气。在汉献帝和那些吃了饭不做事的忠臣眼里,你曹操既然供给了我这些吃的,用的,还恢复了典章制度,你就应该再知趣点,把你的权利完全放弃了,全部献给我好了,至于你,功劳已经太大了,可以自动去了,归隐也好,死了更好,就是不要在我这里指手画脚了。曹操当然明白,可曹操又怎么放心把权利交给这么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废物,那简直就是将自己一生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他就是不放手。这样一来,那个汉献帝就多次欲杀了他而后快了。可曹操不能让人把自己杀了呀,他就只有去杀那些人。好了,杀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就传了开来,一传就是几上千年。那些反对曹操做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的讨论的依据就是这样来的。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不知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霸了。就像张鲁之辈就说汉室尚在,安敢称帝?在辽东称霸几十年的公孙度父子也没敢称皇帝。真正称皇帝的只有袁术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刘备那么想做皇帝,在曹丕称帝前,他都不敢动。众所周知,要是真的称皇帝的人多起来,人民的生活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可以做皇帝了,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会回到战国时代。当然文字是不会乱了,可经济呢?钱币自然混乱,社会秩序一点都没了。战乱更加频繁,中原的混乱局面将更加不堪。三国的历史也会重写。所以作者坚决支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可惜曹操竟然为了这个背付了上千年的骂名。

哼,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事情呢?还有那个罗贯中,真是个颠倒黑白的主,就是他,让本来应该感激曹操的百姓竟也恨曹操入骨。而那时候的老百姓不会写字,更没有戏曲之流,当然留不下他们的感激。不过当时的青州,幽州的百姓听到曹操灭了袁绍父子可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喜欢曹操的原因也是这个。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自然是人云,我云,将曹操贬之又贬,乃至于贬到十八层地狱,不能再贬了,就让曹操在那里受罪好了。我为曹操一哭尔。

秦可卿的一生,始于养生堂,以死封龙禁尉告终。第八回,有脂批指出,"写可儿出身自养生堂,是褒中贬。后死封龙禁尉,是贬中褒。灵巧一至于此。”此批概括了秦可卿的一生,晦涩难懂,但却是极为重要的脂批,因为短短的批语,牵涉到康熙、胤礽和雍正三个帝王级别的人物。那么,何为“褒中贬”?何为"贬中褒”?

秦可卿,如惊鸿般短暂的一生,二十岁左右如花的年纪,便凋亡了。但她青春的脸庞,其实写满了历史风云的沧桑。

在风月宝鉴背面,秦可卿真实身份非同凡响,其出身地养生堂也并非其本意孤儿院,而是隐真之“假”,否则她也不可能嫁入天下望族、时称“八公”之一的宁国府,成为单传之孙贾蓉的正妻。其所隐指的胤礽,出身于皇宫,曾经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尊贵无比。因此,秦可卿的出身地一一养生堂,在风月宝鉴背面,别具深意。

封建王朝帝王都以天子自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自诩泽披天下苍生,造福黎庶万民。因此,秦可卿的出身地一一养生堂,隐指皇权之象征皇宫,应理解为滋养所有生命之殿堂。

写她嫁与贾蓉为妻,也是为避免“文字狱”所作的充满隐喻的“情”之“荒唐言”,意在暗示她本来就是侧重于隐指皇家的宁国府中人,而且与皇权之象征一一龙位密切相关。

因此,写她出身于孤儿院的养生堂,表面上是贬她,实则暗示其出身于“滋养天下众生之殿堂”一一皇宫,出身之尊贵,无与伦比,即脂批中所谓的“褒中贬”。

但是,《红楼梦》之文常常应从反文着眼。如果皇宫真是滋养所有生命之殿堂,为何秦可卿会入“薄命司”?还是正十二钗中凋零之第一人?因此,此处作者应该是在讽刺康熙的皇宫是杀生堂,根本不是什么养生堂。

这样看来,作者对胤礽父皇康熙似乎也颇有微词。回溯胤礽一生,“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之《钟山怀古》),出身于皇宫,对他而言,是大幸运,更是大悲剧。

康熙宠幸他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上荣光,让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康熙对他心生嫌隙之时,也可以弃之如敝屣,让他曾经拥有的所有化为乌有。其悲剧性结局,其实早在第一次被废时已经注定了。

作者对其悲剧性命运极为痛惜,通部书比托于秦可卿,因此,《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者献给胤礽一曲凄惋的挽歌。

第五十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和第六十四回林黛玉《五美吟》,名为怀古,实为借古伤今,其主题仍不脱脂砚斋所谓的“大有深意”的“怀金悼玉”。对康熙皇帝的微词,就很巧妙地隐藏于其中。试举其中与康熙和胤礽父子之间爱恨情仇相关的、隐含作者微词的几首诗作如下一一

薛小妹怀古诗之《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林黛玉《五美吟》(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所有人都会认为,在封建时代,一个人故去能够得到朝廷的追封,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姑且先不追究秦可卿之隐寓,一个出身于养生堂的女子,二十岁左右夭亡,却能"死封龙禁尉”,虽然只是五品,但也不算太小,可谓是莫大的褒扬。但是考虑到秦可卿就是废太子胤礽,他的非凡的出身、独特的人生履历、曾经所处的高位,区区五品,对他又可谓是莫大的羞辱。即脂批中所谓的"贬中褒”。

在作者的心中,胤礽才是真正的龙。第二回,“读书识事、具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的贾雨村[注],有一段关于“正邪两赋人物”的长篇大论,其中提到了陈后主、唐明皇和宋徽宗,并非没有来由,而是“大有深意存焉”。陈后主、唐明皇和宋徽宗,此三者皆才华盖世,都曾君临天下,最终却“有命无运”,都成为亡国之君。

胤礽,两立两废之间,太子当了三十七年左右,曾经无限接近于皇位,最近的距离,最终却成为最遥远的天涯,人生最终也以悲剧收场,可谓是另一种形式的亡国。但作者认定胤礽才是真正可以继承皇位之人,这可从文本和脂批中找到其他证据。

第十三回,宝玉“从梦中听见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地一声,直喷出一口血来!”脂砚斋对此批道:“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秦可卿即胤礽,自然这"家务”不是“那家务”,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是以小喻大,隐喻国家事务。

胤礽是作者心中未能登上龙位的真龙,对历史而言,只是在胤礽这个点上拐了一个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小的弯,但对于许多生命个体、许多家庭而言,命运却因此拐了一个颠覆性的、不可承受之“轻”的大弯。

文本也暗示了因此而产生的严重的后果,“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第八回“金玉初聚”),“深知拟书底里”的脂砚斋对此批道:“批得好!……正是极贴切语。”通部书中泛滥着“辛酸泪”的巨流河,其发源地其实正是"有命无运”的胤礽。

而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可谓是意味深长。龙禁尉,在文本中并不只是一个死后封号,而是别有隐意,其隐意即禁绝其成龙,也就意味着有人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要从肉体上消灭胤礽,禁绝他成龙的所有的、最后的可能性。根据胤礽死亡时所处的年代,这个人只能是雍正,当然这只是作者心中的历史。

作者对胤礽的命运是痛心疾首地,对雍正是恨之入骨的。消灭胤礽,又追封胤礽,即暗讽雍正手段毒辣,天性奸诈。第三十八回,宝钗作的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被众人叹为食蟹绝唱,并赞其小题目寓大意,其中的讽刺入木三分,极为辛辣。

其实就是作者借宝钗锦心绣口,讽刺雍正之流,为了权力,无所不用其极,残酷失德,虽然能横行一时,终究逃脱不了历史的审判,避免不了败亡的命运,也只不过是历史的过眼云烟、后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因此,“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时事,反面春秋也”(脂批)。

天才的作者,用炉火纯青、“灵巧一至于此”的“褒中贬”、“贬中褒”,几乎创造出一个“无缝机关”。这机关里,“寓褒贬别善恶”,隐藏着作者对胤礽、康熙和雍正的情感判断,而这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绝对不容触及的禁区,但这对了解作者的“其中味”却是至关重要的。

意思是: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比喻被人利用后,失去利用价值的下场。

相关事迹:

1武安君:白起

为将者,生杀大权操于一手,秦赵长平一役,坑杀赵兵40万,何等威风,令赵10年无精壮之兵,闻风丧胆于朝,耐何功高盖主,不谙政事,拒王命而不从,终死于秦相范睢之手

2名将:伍子胥

生于坎坷,长于危难,少年立志,忠肝义胆,一夜白发,苦大仇深,春秋五霸之吴始于其策及经营,而遇主不明,骄兵必败,尽忠于吴王,自刎后挂眼于吴都,视吴为越灭!

3谋士之典范:文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采用文种之计,7计之三,已灭吴矣,然则狡兔死,良弓藏,勾践此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吴灭后,嫉其才而疑其反,文种终被赐死

4一代军事家:吴起

孙子,吴子,名号共响于世,其兵法实乃王道也,鲁,魏,楚国经其变法,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然其变法,削弱了王宫贵戚之权利,楚悼王既没,各王氏宗亲群起而攻之,吴子伏尸于楚王,终死于乱箭,因此遭连坐诛族之贵族者70余人!

5.赵之名将:李牧

李牧用兵,神出鬼没,多奇兵,早年抗击匈奴,居代郡,守雁门,屡挫匈奴,一役斩首十余万,教胡人10年未敢南窥中原.后抗秦护赵,立战功无数,保弱赵不为强秦所灭,然赵王昏庸多疑,听佞臣郭开之言,疑其反,诛李牧,无多时,赵为王剪灭!

6.改革强国之变法家:商殃

秦何以为强,变法也,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经变法后的虎狼之师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而变法之创者商殃,也跟吴起一样因为得罪贵戚,而被车裂于市,悲哉!

7.灭秦兴汉之将:韩信

秦末,四处烽烟四起,秦之统治,岌岌可危,项羽刘邦,逐鹿中原,韩信者,幼年受胯下之辱,励精图志,学兵法,为万人敌,与赵背水一战3万灭其20万!一时所向披靡,后从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袭强楚之不备,及霸王自刎,天下初定,兔死狗烹,陈平,吕后,萧何共谋之,被诛于长乐宫钟室!

8.七国之乱之平定者:周亚夫

七国之乱,其势盛及一时,汉室江山,岌岌可危,吴楚连军,进兵睢阳,扣关函谷,景帝惊咤,临危授命于周亚夫,周亚夫者,严治军,明军纪,善用兵,领兵平山东四国于弹指,袭粮道,平吴楚乱军,叱咤风云一时,而天下定,景帝疑其功高盖主,削其爵,罪之,亚夫绝食5日,终死于狱中.

9一代名将:徐达

结束蒙古对中原的数十年统治,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平张士诚,诛陈友谅,南征北讨,功勋卓著,与刘伯温,常遇春等共为开国元勋,然朱重八此人疑心重,易反复,开国之将,皆为残害,空哀伴君如伴虎,此恨绵绵无绝期!

10开国功臣:刘少奇

近代的事情本不想多说,但刘少奇此人却不得不提,新中国成立论功而言,此人居功至尾,更何况此人不自傲,不贪功,不好争,不弄权,但还是落得鸟尽弓藏的下场,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