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青梅煮酒的时候,为啥要夸狼狈的刘备是英雄?

游戏攻略08

曹操在青梅煮酒的时候,为啥要夸狼狈的刘备是英雄?,第1张

曹操在青梅煮酒的时候,为啥要夸狼狈的刘备英雄
导读: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和刘备讨论天下英雄的场景令人传颂,大家都惊讶于曹操的眼光,也感叹于刘备的机智。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曹操青梅煮酒真的就是为了夸刘备?煮酒论英雄击败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一起来到了许都,在许都住了许久。在此期间,刘备看出了

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和刘备讨论天下英雄的场景令人传颂,大家都惊讶于曹操的眼光,也感叹于刘备的机智。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曹操青梅煮酒真的就是为了夸刘备?

煮酒论英雄

击败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一起来到了许都,在许都住了许久。在此期间,刘备看出了曹操并非真心实意的想要匡扶汉室,便下定决心想要逃离许都。当时国舅董承拿着衣带诏,找刘备商议,刘备虽然也赞同刺杀曹操,但是双方实力并不对等,只能暗中积蓄力量。而刘备为了防止曹操注意到他,也实行了韬光养晦之计,在后园种上了菜,自己亲自浇灌。

曹操探知刘备这个人才竟然在家自己种菜,很是疑惑,又恰逢青梅熟了,便顺便把刘备叫过来喝喝酒聊聊天,其实他也没想咋样,并不像传说中的专门去试探刘备。当初刘备来投靠时,荀彧曾劝说曹操杀掉刘备,认为刘备是一个英雄,结果曹操不赞同,曹操是个能人,眼光非常高!他认为刘备虽然是个人才,有能力,但远远到不了英雄的地步,所以没有对刘备采取措施。

而且在之后,袁术想要将玉玺献给袁绍,也是曹操让刘备统兵前去攻击袁术的,在曹操的眼中,纵然刘备身负才干,那也逃脱不了曹操的手掌心。此时的刘备屡战屡败,连一块立足之地都没有,曹操根本没有把他放在同一对比线上。而且说实话,曹操真正对刘备也没有太多的欣赏,仅仅是认为他还是是不错的人才而已。大家看看当初曹操喜欢关羽,为了招降关羽做到了何种地步,与之相比,他对刘备则是一般了,只能算是不错,远远没有达到非常欣赏的地步。

刘备到来后,和曹操两人对坐,开怀畅饮,人一喝多,就容易吹牛,曹操也不例外。于是便和刘备讨论起了天下英雄。

原文: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刘备说起了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两兄弟,又说起了荆州刘表、江东孙策,还说起了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结果曹操逐个反驳,都说出了这些人的缺点,不足以称之为英雄。最终刘备实在想不出其他人了,曹操才说道,天下英雄,唯有你和我啊!这话一出,刘备顿时吓得筷子掉在了地上。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说,曹操很赏识刘备,夸刘备为英雄,而刘备也低调,机智的化解了这场危机!事实上,换个角度看这场戏,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刘备这么机智的去化解曹操的夸奖完全是他做贼心虚,他前两天还是和别人谋划刺杀曹操,还一直韬光养晦,希望曹操不要注意到他。此时曹操就把他拉来喝酒了,还说他是个英雄,这在刘备看来,完全就是测试他,看看他是否忠心。然而实际上,曹操压根没想这么多!

曹操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枭雄,如果他真的认为刘备是一个英雄,将来有能耐和自己争天下,他肯定在许都就会毫不犹豫的下手,斩杀刘备。他之所以不杀刘备,正是因为他眼光高,并不把刘备看作是和他自己一样的英雄,袁绍袁术刘表孙策哪一个不比刘备强?这些人他都看不上,何况是屡战屡败,身无立足之地的刘备?

那么他又为何要夸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呢?这就要说到刘备的不够聪明之处了!既然曹操请你来喝酒,喝大了开始吹牛了,那你就顺着曹操吹呗。曹操问谁是英雄,你就直接奉承曹操呗。结果刘备倒好,把各路豪杰都吹嘘了一遍,愣是不说曹操,这把曹操气的呀,只能自己夸自己了,但是单独夸自己,似乎又不太好,脸皮上过不去,于是就拉上了刘备,说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事实上,曹操就是想说,天下间的英雄只有我一人,你们都是垃圾!

不知道为何这么多人说,那个时候的曹操就能看出刘备就是个英雄,这完全是开了上帝视角啊!站在当年的那种角度,大家肯定说刘备是个人才,但绝对不会夸刘备是个能和其他诸侯平起平坐的英雄吧,这个英雄之名都是后面刘备辛辛苦苦挣出来的。正是因为刘备后面成功了,才会出现大家所说,他当年落魄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英雄气,曹操能看出来。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本身就是想自夸吹牛的,只不过刘备迟迟不奉承他,他才拉上刘备说你我二人都是英雄。你信不信,假如刘备恭维曹操说他是英雄,曹操一定会笑哈哈的接受!

如果白酒加热喝,由于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会先于水而挥发,喝起来就没有酒的味道了。在汉代由于技术的原因,酒精度高的白酒还没有发明,因此人们喝的是浊酒。

三国人物喝酒时,往往要“煮酒”或者“温酒",说明喝的肯定不是酒精度高用蒸馏法制成的白酒,而是酒精度相对较低的米酒。浊酒,是指将一定的粮食例如麦、黍、秫、稻、曲、蘖等加热煮熟后,加上酒药(酒曲),短暂发酵而酿成,这样酿出来的酒其酒精浓度很低,所谓“酿之一宿而成体,有酒味而已”。至今江南民间的很多地方还保持有这样的酿造风俗。

同时,酒中的酒糟也未滤除,所以,早期人们不说喝酒而说吃酒,就是因为不仅喝酒,还要吃酒糟。最初的浊酒由于含有杂质会略显浑浊,但仍是无色液体。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尚未撇出酒糟,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糟沫。

这种淡绿色泡沫很细碎,《释名》日:“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就是说酒上的这层浮沫。这本是酒在酿造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因为爱酒,文人墨客们爱屋及乌,开始用一些美好的词汇形容这种浮沫,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另外,汉代三国的人喝酒还和当时的饮酒器有关。当时南北的饮酒器是不一样的,北方还继续沿用原来的青铜酒器,常见的是铜酒樽。铜酒樽除盛酒之外,还用于温酒。1962年在山西出土的一件汉代铜樽上有铭文“铜温酒樽”。汉代饮酒一般席地而坐,铜酒樽就放在席位的中间,铜酒樽里放着舀酒的勺,而铜酒樽也是可以加热的。至于是加热还是不加热,要看当时的气候与温度。

三国曹植《七启》诗云:“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写的就是铜酒樽里的酒加热后热气腾腾的景象,而且用了“浮蚁”一词,实际就是指还没有将酒糟去掉的酒,上面还有发酵了的米粒在翻腾。

但在南方,诸侯王的宫室里已经出现了木漆制的酒器。青铜酒器本来就很冷,相比南方的木制酒器,其保温性就很差。所以一定要煮热喝。鲁迅小说《孔乙已》里面,写到孔乙己光顾咸亨酒店,每次都是喊烫一壶酒,也在冬天。这种情形和三国的情况差不多。仔细阅读《三国演义》就可发现,只要提到“温酒”或者“煮酒”的,都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或春天,都是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如三国演义第21回,讲枝头梅子青,是上半年春天的时候,于是管操有格煮酒论英雄,第5四,讲的是袁招聚能人马讨位重单,关于“盐酒斩华维”,其事则在冬天。

《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深入人心。其实,以曹操智慧,他早就看出刘备是当时真正的英雄,只不过借“青梅煮酒”来试探刘备而已!幸好,刘备机智,借雷声落箸而逃过一劫。

战功平平的刘备,也没有多大的名气,为什么曹操会认为他是当时真正的英雄呢?

一个人是否能称之为英雄,绝对不光是看表面,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刘备有作为英雄应该具有的志向。他一心想匡扶汉室。《三国志陈登传》中记载,当初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曾经和刘表一起讨论天下的英雄,两人谈到陈登(字元龙)这个人的时候,刘表说:“有一个叫做许汜的人说陈元龙架子大,不讲礼貌。的确是那样,当初我刘表亲自去拜见陈元龙,陈元龙却半天都不和我说话,而且还自己在大床上呼呼大睡,让我睡小床。”

听完,刘备不紧不慢地对刘表说:“听说您有国士之名,可惜无国士之实。现在天下大乱,帝王都流离失所,大家都希望您能’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可是您却是怎么想的呢?’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这正是陈元龙所不齿的,他为什么要和你说话呢?这也就是碰上陈元龙了,还算对您客气。如果是小人我,我恨不得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您睡在地上,还说什么大床小床!”

从这段简短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刘备内心始终忧虑汉室国家,未敢一刻忘怀。这就是英雄的志向。他不仅有英雄之志,还有英雄气魄。

许多人都以为刘备唯唯诺诺、哭哭啼啼,整天忍气吞声很窝囊似的,其实不然,刘备也是个豪气冲天的性情中人,也有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的时候。例如,打那个“督邮”的事情,就是刘备打的 并不是张飞打的。

刘备之所以看起来软弱,实则是因为个人实力使然,他当初力量尚小,势力薄弱,常常要投靠他人获取帮助,哪里还敢张狂行事,像曹操似的那样东临碣石、笑傲江湖呢?刘备的英雄气魄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深藏在骨子里的。

此外,刘备还有英雄之魂。这“魂”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打仗作战一直不顺利,时常败北,几乎没过过一天舒心痛快的日子。但他屡败屡战,从没有垂头丧气过。

他最先是参加讨伐黄巾军的战争起来的,当了一个小官吏,结果被自己一顿鞭子打没了;后来因为打黄巾军力战有功,好不容易熬到一个县令级别的官,可是又被黄巾军翻牌打败了,只好投靠公孙瓒;恰巧陶谦病故,托他代理徐州,却又被吕布驱逐,只好去投靠曹操;后来,又投靠袁绍、刘表。他一直在为生存奔波劳碌,寄人篱下,周旋在敌我之间,命运一直被别人掌控着,从没有自己能够真正做主过。然而,无论多么艰难,刘备都一直隐忍了下来。

曾经,吕布的部下说刘备“反复难养,宜早图之”,但是,换一种立场考虑,所谓“反复难养”,正说明刘备内在有一股英雄志向和精神,所以才不会长时间地甘居人下。

最后,刘备有英雄之义,他是一个有信义、讲义气的人。裴松之所注解《三国志先主传》有言:“刘玄德弘雅有信义。”这是援引袁绍对刘备的评价,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当初,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关羽、张飞这样的能人都心甘情愿地跟随一无所有、半生坎坷的刘备,死心塌地、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关羽甚至还为他“千里走单骑”。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刘备“弘雅有信义”的品德使然。《三国志》中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而关羽、张飞对待刘备虽名为事之如兄,实际更事之如君。维系三人友谊的,正是英雄之义。

综上所述,可知刘备的确是一位英雄,曹操的眼光是准确的。只是青梅煮酒之时,刘备还未成气候,曹操才会放他走。而青梅煮酒的八年之后,刘备终于羽翼丰满,成长为有实力的英雄,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这是曹操没有想到的,更是刘备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都是当时的英雄,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甚至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把刘备放走大概是曹操生平最大的恨事。但是曹操既然已经知道刘备是雄才,为什么没有杀了他,后来又放虎归山呢?其中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英雄惜英雄。刘备有英雄的志向,不甘于此,这一点曹操看出来了。但是曹操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能和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自然让他另眼相看。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认为刘备有英雄之才,但是没有用武之地。刘备从一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根据地,所以颠沛流离,到处去投靠各种各样的人。黄巾军打败的时候去投靠公孙瓒,在徐州北吕布赶出来,又去投靠曹操,后来又投靠过袁绍和刘表。

“英雄无用武之地”是最憋屈的一件事。可以说刘备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一直寄人篱下。所以刘备也说:“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就连诸葛亮,如果刘备的信任和蜀汉这个平台,也就不能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第三是曹操还不想随随便便杀人,再加上要招揽人才,所以还比较顾惜自己的名声。《魏书》中记载,刘备来投奔,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

曹操于是就问郭嘉,郭嘉自然也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但是他说,“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在《傅子》中却记载的是郭嘉主动去找曹操,说:“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这两种记载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郭嘉既不主张杀刘备,也不主张放了他。因为如果杀了刘备,不免让天下的英雄寒心,若有打算前来投奔的人也会迟疑。在乱世,势力的强弱除了兵力就是人才,曹操这么爱才,自然希望人才越多越好,所以杀刘备不可取。

但是也不能放,因为刘备确实是个英雄,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最好的方法就是软禁。但是当时既然决定不杀刘备,曹操的警惕心就放下了许多。所以刘备主动请缨去徐州截击袁术的时候,曹操没有在意,并且还把兵借给他。

放走刘备后,曹操听着手下谋士的话就已经后悔了,派人去追。但是刘备如同鱼入大海,不会再受到鱼网的羁绊了。

曹操的一时大意,让刘备能够有机会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建立蜀汉,甚至天下三分,能与他对抗。若是他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就算不杀,也绝对会严加看管,把刘备软禁

三国志里没有这个故事《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这一段故事发生在曹操在白门楼勒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献帝和刘备论上了亲戚,并称刘备为皇叔。谋臣劝说曹操早日干掉刘备,免得刘备日后做大,曹操嘴上说:“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实则还是有所顾虑,刘备之仁义天下知道,而关羽、张飞都是虎狼之将,于是就发生了曹操对刘备的考验,发上了以上精彩的一幕。 那日,风雨变化,天外龙挂,用现在的话说,发生了龙卷天气,于是曹操指天为题,以龙的变化、升隐来暗指英雄的行为,这正指刘备的痛处,刘备就是担心曹操把他当做对手,就是怕曹操把他当作英雄。如果那样,别说刘备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连人头都会不保。于是在曹操追问他天下英雄时,他假装糊涂,处处设防,甚至用一些其他人物来搪塞,比如袁绍、袁术、刘表等。以刘备的胸怀,这些碌碌无用之人,又怎么能入他的眼睛?而这些搪塞之语都被曹操寥寥简略的评价一一驳回,针针见血。 曹操是不是言过其实、过于自负了呢?从三国演义后面的情节来看,曹操的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袁术淮北称帝后,被曹操所破,带玺欲归其兄袁绍,被刘备截杀,落魄惊恐而忘,临死想喝蜜水都不能如意。袁绍空自兵强马壮,先自毁长城,拘田丰于狱中,关沮授于军营,躯许攸于阵前,终被曹操破于官渡,十余年内,其三子先后被曹操所灭。刘表枉称六俊,忧虑焦思而亡,而其子更不如他,后人写词如此道:刘景升子,豚犬耳。而孙策空称江南小霸王,死在许贡三门生下。看这些所谓“英雄”的结局,曹操的眼光是许等超前? 短文的高潮发生在最后,刘备在曹操面前使用韬晦时,曹操却不买他的帐,用手一指刘备,再指自己,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一言而石破天惊,枭雄如刘备者也变了颜色,匙箸落于地。能如此看透刘备胸怀,天下无二人。而天不灭刘备,忽传惊雷,刘备这才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好个急智的刘备。 老天是眷顾刘备的,此时若无惊雷,曹操就立刻洞穿了刘备的内心世界。两人虽同为英雄,在境界上还是有差别,想到曹操献七宝刀行刺董卓的从容应对,刘备靠的还是天的眷顾啊!但假设刘备真死于此地,诸葛亮就不会出场,那些轰轰烈烈的故事就嘎然而止! 这段描写,阿树统计了一下,总共732个字,如此短小的篇幅,却把两个人物活然于纸上。一个如升龙,跃于云上,虎视天下,所谓视天下无一物,曹操的措辞是何等张扬,“我必擒之,非英雄,何足为英雄?”等等。而刘备似隐龙,因为时机没到,羽翼未丰,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难关,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时间的流逝,能把很多东西一洗而空,豪华高贵的铜雀台如今早就荒芜,当年的赤壁古战场也没了金戈铁马的模样,但有一种东西却流传了下来,英雄主义的光彩和英雄们的故事,始终心口相传。 如今很难再看见龙挂的天气,即使有,也很难找到那样的人陪你喝酒,天下多的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不如埋头喝自己的酒吧,还可以听听北京人玩的摇滚: 风吹不散长恨/花染不透乡愁/雪映不出山河/月圆不了古梦/沿着掌纹烙着宿命/今宵酒醒无梦/沿着宿命走入迷思/梦里回到三国。 人面不知道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