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滨的日月交替怎么样?

游戏攻略06

率土之滨的日月交替怎么样?,第1张

率土之滨的日月交替怎么样?
导读:夜观天象 趋利避害执掌致胜之机除了四季变换带来时节的不同,日月交替光阴流转也将带来每日天气的具象变化。无论“寒雨连江、暮雪低密”,还是“云沉百里墨,雾重千山瞑”,不同的天气在率土世界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战略热爱者可以夜观天象、密算推测出明日天

夜观天象 趋利避害执掌致胜之机

除了四季变换带来时节的不同,日月交替光阴流转也将带来每日天气的具象变化。无论“寒雨连江、暮雪低密”,还是“云沉百里墨,雾重千山瞑”,不同的天气在率土世界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战略热爱者可以夜观天象、密算推测出明日天气状况,并对本郡区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暴雨天筑城时间延误,冬歇时粮草补给告急……用好了可以直击敌军软肋,用不好也可能成为自家王朝覆灭的要害!

夜观天象提前知晓明日天气

兵行天机,战伐常胜。在面对战场中出现的诸多天气状况时,或提前埋伏阻击,或藏匿身形隐去踪迹,只要合理应对和利用,真正做到风雨雾雪草木皆兵,便可进而强胜势、退而扭败局。识天时定天下,观天象借东风,智慧与权谋的较量,岂能错过?

以战养战 暴雪封山胜者为王

流浪军是《率土之滨》中最特别的存在,因为暂时失势而隐居一隅,不再受限于建筑的补给和土地的耕作,可以通过掠夺土地自给自足。在天气系统推出后,暴雪天气将引发冬歇。冬歇期间,普通战略热爱者将无法使用屯田、练兵、技略等操作,粮草补给能力大打折扣。而本就通过掠夺获取资源的流浪军,对此就全然不受影响,暴雪天气通过掠夺获取补给,正是发展好时机。

进攻和防守是游戏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于进攻方来说,击破敌方防御支撑点之后,为了应对敌方可能采取的防御措施,打乱敌方指挥系统,并破坏其防御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怎么乘胜追击扩大自己优势。

我方击破了对面一个防御支撑点,并准备沿此缺口向内突破时,敌方必定会做出以下反应:

1、敌方指挥官会在某个后方要塞,重新组织兵力,建立新的防御支撑点,来阻止我方继续沿直线推进;

2、敌方会在我方突入的路径周围建立防御圈,以阻止我方向四面扩张;

3、敌方会在我方所占土地免战期结束后,试图夺回缺口,重新巩固防线;

4、敌方可能会依仗兵力优势进行反突击,暂时放弃己方被突破的阵地,直接组织兵力反推我方要塞。

因此,在势均力敌的阵地战中,突破了敌方一个防御支撑点,如果没有后续一系列的策略作为支撑,进攻方就无法有效地突破敌方阵地,还可能被反推回来,最后功亏一篑。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现有优势,继续组织行进攻,不断扩大战果呢?

第一步:分析战局

首先,战场指挥官要实际分析、衡量敌我双方实力。要分辨出敌方是因为大意才失去了防御支撑点,还是因为兵力已经枯竭,后援不济。

同时,还要统计己方的战力,弄清楚还剩下多少满编主力队?又还有多少主力队即将到达战场?

第二步:制定策略

在我方指挥官对战局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策略了。

当敌方主力尚存,我方应重点破坏其指挥系统。如果敌方仅仅是因为大意,被我方调虎离山,而失去了防御支撑点,那么其大部分主力必然还在。敌方指挥官肯定会组织新的防御点,并进行反扑。我方主力如果继续进行正面突破,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最后可能难以维持。

当敌方主力已灭,仅剩残余部队,我方就应该倾尽全部主力,进行直线突破。尽力将敌方阵线打穿,切割阵型。

第三步:实际指挥

在弄清楚敌方主力的状况之后,我方指挥官应迅速行动,把主动权把握在己方手中。

在敌方主力尚存的情况下,为了破坏其指挥系统,实际指挥思路如下:

1、当我方突进2-3格,遇到对面强有力的阻击时,应该暂停突破。主力回到要塞等待战机,斯巴达部队则假装成主力部队,全力突破;

2、等到对面指挥官调动其他方向的兵力来增援,我方应注意选择敌方的薄弱点。并派出少量的主力队和拆迁队,进攻薄弱阵地,拆要塞,引诱对面再来增援;

3、当我方土地免战期快结束时,再次集中所有兵力准备压秒突破。

这样反复几次,就能让对面主力队疲于奔命,对其指挥官产生极大的不满。战场指挥官受到质疑,命令难以贯彻,我方就可以用最小的战损,达到最大的战果。

而在敌方主力已灭的情况下,我方应重点考虑切割敌方现有防御圈,指挥思路也有所变化:

1、斯巴达部队应该全线进攻对面横向阵地,迫使敌方驻守的主力部队难以脱身回援;

2、我方应集中主力,沿突破口纵向前进,进行歼灭战,肃清前来增援的敌方主力;

3、拆迁队应沿对角线方向扇面展开,扩大突破口,使敌军难以集中防御。

流浪军作为一股游走力量,在战场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想对流浪军的心理进行一些分析,从而对其一系列行为进行解读。

心理特点

物质决定意识,流浪军的资源获取模式,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把握好这些这心理特征,将会对击败流浪军带来很大的帮助。

高度紧张

流浪军身在敌境,周边敌人环伺,稍不留神就可能遭受群剿,丧失兵力和资源从而被消灭。所以,一旦开始流浪,流浪军必定保持着高度紧张和戒备。周边稍有风吹草动,内心就强烈不安,准备防御或寻找退路。这一点可以利用,来针对较为弱小的流浪军。

投机心理

流浪军的机制,决定了其必须劫掠才能生存。面对敌军,想要低损获得大量的资源,就需要选择比较弱小的敌人。而面对强力打击,流浪军则一般事先做好逃跑的准备,不管能否得手,安全第一,走为上计。这在大规模阵地战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关键的防御支撑点被集火攻击时,流浪军通常会选择撤退,或者修建的要塞被推掉了,也基本不会再补建,固守的可能性较小。

复仇心理

大多数有组织的流浪军,是被打败后为了复仇而选择成为流浪军的。这就意味着其前期有很高的士气,但若遇到连续的挫败,士气将会大幅滑落,如果没有流浪军管理者的鼓舞,很容易冲动。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大部分流浪军是被击败的同盟成员,所以在心理上,他们就自认为是受害者,但他们也会寻求安全感,有被认同、被接纳、被尊重的需求。如果此时,给予他们一些认同,那么就容易获得流浪军的好感。

我就经常与自己打不过的流浪军聊天交流,于是对方也不好下狠手。利用这种方法,好几次保住了分城,拖延时间到盟友赶来支援。

行为模式

流浪军具有流动性,几乎重复着潜伏、劫掠、对抗、转移这种行为模式,要想击败他们,就必须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

潜伏阶段

流浪军的主城位置一般优先选择偏远地区,即州府大盟与小盟交界的地带,使得被抢盟很难统一借地打击,可以抢完东边再抢西边,被大盟打就往小盟那跑,在大盟那受了打击就在小盟那补给。在此地潜伏下来,安全系数很高,为后面的劫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其次会选择远离要塞群和主城,但分城众多的中间山脉落脚,秉承抢一波就撤的心态,开始劫掠生涯的第一步。安顿下来后,流浪军会按兵不动,暗中观察,试图找到敌人的活动规律和弱点,评估敌人的实力和劫掠风险,随后做出决定,要么就地劫掠,要么飞到其他地方建要塞。

劫掠阶段

流浪军一旦开始劫掠,就会全力以赴,直接攻击敌人的分城。为了避免无谓的战损和节约时间,沿途一般只会抢掠5、6级地稍作补给,重点是分城的伤兵和资源。如果顺利抢到,而威胁还未出现,流浪军就会迅速转移劫掠目标,一边回头抢劫沿途的高级地,一边铺路靠近另一个分城,争取同时劫掠。

如果威胁逼近,流浪军就会在主城或要塞附近组织防御,尽量形成防御线,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而此时,被抢者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只能将资源捐献来避免过大的损失。下图就是处于劫掠阶段的流浪军,呈现出线性铺路的特点,正在努力靠近敌人的主城。

对抗阶段

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流浪军并不会立刻撤走。因为流浪军有复仇的需求,他们需要用战斗来证明自己,用手中的队伍赢得尊重。所以,流浪军即使能撤走,也一般会停留在被劫掠的区域,等待对手的到来,随后就会进入激烈的对抗阶段。如果此阶段流浪军获胜,士气和意志就会大大增涨,并呼叫盟友前来共同抢掠,以此为基地,形成一个更大的流浪军团伙对外扩张。如果流浪军战败或者备用资源下降到警戒线,则会开始准备转移。

地形选择

流浪军会依赖地形来保证生存和进行劫掠,那么,一般的地形可以分为封闭、半封闭、半开放和开放式四种。这四种地形各有优势和缺点。比如封闭式最安全,但周边分城少,铺路难;而开放式劫掠最容易,但也容易被围剿。所以,流浪军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会扬长避短,将各种地形综合起来利用。

流浪军会优先选择四面围合的山脉作为主城落脚点,保证自身安全,随后飞到三面围合的半封闭区域建立第一个要塞,并初次劫掠。在有了第一次劫掠的资源后,进入资源丰富的半开放区域开始大肆劫掠,积累资源扩军备战。最后在开放区域四处劫掠,迎接正规军的到来。

队伍组成

由于流浪军有且仅有5只队伍,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其队伍的搭配遵循“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理念,集中了优秀的武将和技能,等级基本都达到50级,分工明确且更加稳定。大致的配置如下:

菜刀队1支,用来快速铺路和偷袭正规军的减伤或铺路队,获取伤兵和资源。

减伤类队伍2支,一支是由张机、群貂蝉和贾诩组成,另一支则由汉董或赵云、刘备、关银屏组成。这两支队伍都有极强的防御能力,输出也很高,续航能力强。其中主输出一个以策略攻击为主,另一个以物理攻击为主。他们的作用是稳定阵线,保证防御能力,同时兼做攻城队。贾诩队如下图所示,主要针对各种主动战法队。

大都督队1支,用来反克制正规军的大菜刀,同时兼做攻城队和铺路队。

铺路队1支,这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比如八旗这类的铺路队,而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队伍,由各种黑科技或成熟的队伍组成,比如法正带队的控制队或蜀之智等。

以上队伍的分工合作模式是:减伤类队伍负责打平,随后菜刀队上前低损收割,大都督队上前翻地,铺路队向前突进。

战术特点

结合上述流浪军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可以知道,他们会采用狼群战术,即将闪电战、游击战、运动战和攻坚战结合起来。前期统一指挥,单人或3-5人小团队分头劫掠,采用闪电战,出其不意的偷袭敌人主城,随后面对阻击和围剿则采取游击战,尽量的与正规军试探、周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为其他盟友寻找突破口拖延时间。

当流浪军团队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者就开始统筹协调,寻找整个战区正规军的薄弱环节,将大量的流浪军集中起来,形成小范围的兵力优势进行运动战,试图调动敌方以便攻取城池。如果正规军较弱,劫掠比较顺利,管理者就会在赛季即将结束时,集合全部力量,在州府附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与正规军面对面进行攻坚战,最后对州府发动攻击。

率土之滨 里进攻与防守是战斗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对于进攻方来说击破敌方防御支撑点之后,如何乘胜追击扩大优势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率土之滨进攻思路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当我方击破了对面一个防御支撑点,并准备沿此缺口向内突破时,敌方必定会做出以下反应:

1、敌方指挥官会在某个后方要塞,重新组织兵力,建立新的防御支撑点,来阻止我方继续沿直线推进;

2、敌方会在我方突入的路径周围建立防御圈,以阻止我方向四面扩张;

3、敌方会在我方所占土地免战期结束后,试图夺回缺口,重新巩固防线;

4、敌方可能会依仗兵力优势进行反突击,暂时放弃己方被突破的阵地,直接组织兵力反推我方要塞。

因此在势均力敌的阵地战中,突破了敌方一个防御支撑点,如果没有后续一系列的策略作为支撑,进攻方就无法有效地突破敌方阵地,还可能被反推回来,最后功亏一篑。

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现有优势,继续组织行进攻,不断扩大战果呢

第一步:分析战局

首先战场指挥官要实际分析、衡量敌我双方实力。要分辨出敌方是因为大意才失去了防御支撑点,还是因为兵力已经枯竭,后援不济。

同时还要统计己方的战力,弄清楚还剩下多少满编主力队又还有多少主力队即将到达战场

第二步:制定策略

在我方指挥官对战局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策略了。

当敌方主力尚存,我方应重点破坏其指挥系统。如果敌方仅仅是因为大意,被我方调虎离山,而失去了防御支撑点,那么其大部分主力必然还在。敌方指挥官肯定会组织新的防御点,并进行反扑。我方主力如果继续进行正面突破,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最后可能难以维持。

当敌方主力已灭,仅剩残余部队,我方就应该倾尽全部主力,进行直线突破。尽力将敌方阵线打穿,切割阵型。

第三步:实际指挥

在弄清楚敌方主力的状况之后,我方指挥官应迅速行动,把主动权把握在己方手中。

在敌方主力尚存的情况下,为了破坏其指挥系统,实际指挥思路如下:

1、当我方突进2-3格,遇到对面强有力的阻击时,应该暂停突破。主力回到要塞等待战机,斯巴达部队则假装成主力部队,全力突破;

2、等到对面指挥官调动其他方向的兵力来增援,我方应注意选择敌方的薄弱点。并派出少量的主力队和拆迁队,进攻薄弱阵地,拆要塞,引诱对面再来增援;

3、当我方土地免战期快结束时,再次集中所有兵力准备压秒突破。

这样反复几次,就能让对面主力队疲于奔命,对其指挥官产生极大的不满。战场指挥官受到质疑,命令难以贯彻,我方就可以用最小的战损,达到最大的战果。

而在敌方主力已灭的情况下,我方应重点考虑切割敌方现有防御圈,指挥思路也有所变化:

1、斯巴达部队应该全线进攻对面横向阵地,迫使敌方驻守的主力部队难以脱身回援;

2、我方应集中主力,沿突破口纵向前进,进行歼灭战,肃清前来增援的敌方主力;

3、拆迁队应沿对角线方向扇面展开,扩大突破口,使敌军难以集中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