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起源,能有多简单就多简单:400字至450字!!!!

游戏攻略07

赵氏起源,能有多简单就多简单:400字至450字!!!!,第1张

赵氏起源,能有多简单就多简单:400字至450字!!!!
导读:赵氏起源  起源:出自嬴姓,周穆王赐赵城,因邑为姓。 根据《姓纂》记载,赵姓的由来是这样的:“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 由此可见,最初以赵为姓的人,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以善于驾御,于周穆王

赵氏起源

  起源:出自嬴姓,周穆王赐赵城,因邑为姓。 根据《姓纂》记载,赵姓的由来是这样的:“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 由此可见,最初以赵为姓的人,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以善于驾御,于周穆王的时候,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称做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当时的赵城,现在的位置大致是在山西省赵城县西南。后来,这个家族曾繁衍到天水(今甘肃省)、南阳(今河南)、金城(今甘肃)、下邳(今江苏)、颍川(今河南)一带。 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其后在战国初年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赵氏是我国六大姓氏(李王张刘陈赵)之一,有“王张李赵遍地流(刘)”的说法。

翻开《百家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赵钱孙李”,赵姓为什么能在《百家姓》的五百多个姓氏中位居首位,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赵姓居《百家姓》中的首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赵姓作为帝王之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为显赫的。但是,赵家天下的结局似乎过于悲惨,先有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后来南宋又被蒙古人所灭,整个赵宋王朝彻底崩溃。

《百家姓》为什么要拿“赵”姓来开头?

据说,这是由于《百家姓》是在宋朝所编,而宋朝的皇帝姓赵,当时正是赵家的天下,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顺理成章地就拿“赵”来作为众姓之首了。

根据《姓纂》记载,赵姓的由来是这样的:“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

由此可见,最初以赵为姓的人,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以善于驾御,于周穆王的时候,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称做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当时的赵城,现在的位置大致是在山西省赵城县西南。后来,这个家族曾繁衍到天水(今甘肃省)、南阳(今河南)、金城(今甘肃)、下邳(今江苏)、颍川(今河南)一带。

这是赵姓的由来。而这个家族,从一开始便十分显赫,在春秋时代,自从赵衰辅佐晋文公定霸,赵氏子孙就世代为晋国的大夫,权倾当朝。

到了春秋末期,也就是周威烈王的时候,赵家的权势更大,进一步与同为大夫的韩家和魏家瓜分了晋国,而分别自立为一个诸侯,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三家分晋”。

后来,赵国的国势越来越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其都城设在晋阳,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太原县的北面。由此可见,现在所有姓赵的人,最早都是山西人,后来才逐渐移居他处,“五百年前是一家”,以姓赵的人来说,如果像这样认真的推溯,又岂止是500年而已?

在历史上,姓赵的人真是名人辈出。早期最负盛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平原君赵胜。

再如,在汉朝建立了屯田制度的营平侯赵充国;唐代被大文豪韩愈聘为士子师的“天水先生”赵德。到了宋,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那是更不必说了。还有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朝名相赵普;以及元代鼎鼎大名的大书画家赵孟�等等,都是足以使赵氏子孙引以自傲的伟大历史人物。

翻开《百家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赵钱孙李”,赵姓为什么能在《百家姓》的五百多个姓氏中位居首位,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赵姓居《百家姓》中的首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赵姓作为帝王之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为显赫的。但是,赵家天下的结局似乎过于悲惨,先有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后来南宋又被蒙古人所灭,整个赵宋王朝彻底崩溃。

http://baikebaiducom/view/35152htm

伊川有那些好玩的地方?

地理

[编辑本段]

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洛阳,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东南与汝洲市毗邻,辖4镇11乡373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

伊川县交通便利,电讯快捷,商贸、文娱和医疗保健设施齐全。焦枝铁路、洛界高速公路、少洛高速公路、洛栾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织。县城北距古都洛阳29公里,东距省会郑州148公里,焦枝(焦作-枝城)铁路贯穿全境,洛界(洛阳—安徽界首)、洛卢(洛阳—卢氏)、郑卢(郑州—卢氏)三条省级干线公路,洛界高速公路、洛栾旅游快速通道及在建的洛阳西南环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洛阳五县环高速公路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公路交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据统计全县目前通车总里程达160余公里。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相传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一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伊川县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关、鸦岭、常川、高山、平等、鸣皋、酒后、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乡镇),夏代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县,属三川郡,后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晋,河南郡改河南尹,领陆浑、新城二县。东魏改新城县为伊川郡。隋开皇初,郡废,改置伊州,又废洛阳郡,析置伊川县。大业初,伊川县并入洛阳县。宋初,置伊阳、伊阙两县,属河南府。熙宁时,废伊阙县为镇,并入伊阳县。绍兴九年(1139年),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明朝,伊川县南部属嵩县,清沿明制。伊川县地域的东部(今江左、吕店、半坡、白沙等乡),夏时名轮国,春秋时曰轮氏,属郑国。战国时复为轮国,属韩地。东汉章帝时设轮氏县。北魏,改轮氏县为颍阳县,后析颍阳县西部置堙阳县。后堙阳县改武林县,又改轮氏县,大业初并入嵩阳县。

唐睿宗时,分登封、伊阙、河南三县各一部建武林县。开元年间,改武林县为颍阳县。元兴定元年(1218年)颍阳县西部(今江左、白沙等乡)归洛阳县,直至民国初。民国16年(1927年),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今汝州市)等县各一部,置自由县;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等县各一部,置平等县。民国21年(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伊川县成立后,原临汝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临汝县。原伊阳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伊阳县。为便于对龙门山的管理,又将魏湾划归洛阳县。1945年2月,划伊河以西,龙门山以南,嵩县田湖以北的伊川地区及宜阳县的石、南留、白杨等地,成立伊西县。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1947年8月,析伊川县伊河西部与宜阳县之穆册、赵堡、城关、程屋、白杨诸乡成立宜南县;又划伊阳县之陶营、蔡店、蟒庄一带归伊川县。

1949年2月,撤销宜南县,原属伊川县之鸦岭、平等、鸣皋诸区复归伊川,蔡店、蟒庄一带仍属伊阳。伊川、伊阳两县各恢复原辖区,均属洛阳专区。1960年3月,嵩县的田湖、阎庄、黄庄、寺庄、城关5个人民公社及桥头牧场划归伊川县。1961年9月,原嵩县的5个公社及桥头牧场复归嵩县。1986年2月,洛阳地区撤销后,伊川县归洛阳市管辖。

人口

[编辑本段]

总人口73万。

经济

[编辑本段]

至2008年,全县经济实力全省位居19位,比1997年的95位提升了76个位次,先后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优质粮食作物县”、“对外开放重点县”等,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像洛阳市天源集团、伊龙集团等优秀民营企业。

资源

[编辑本段]

伊川资源富足,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_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今天的工业迅猛发展提供了有条件。目前,已形成了能源、发电、建材、酿酒、机械、医药、果品加工等产业体系;总装机容量4125万千瓦的伊川二电厂、年产20多万吨电解铝的伊川龙泉铝业、年产60万吨原煤的宝雨山煤矿等为伊川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文化

[编辑本段]

伊川,古为京畿之地,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伊国、伊阙,虞舜时称伊川,隋时置伊川县。后历经变革,至1932年,合并平等、自由两县为伊川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酿酒于“上皇古泉”(今葛寨乡黄兑村),开中华酒业之先河;秦时,孔子九世孙孔鲋在酒后讲学,创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伊川谱写了清丽壮美的诗篇;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在鸣皋设院授徒,伊川因之成为理学名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魂归伊川,安卧在万安山下;著名哲学家邵雍选紫荆山麓为茔,长眠于“安乐佳城”。伊川古文化遗存丰厚,有古文化遗址72处,古墓葬20处。

伊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是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清末民初的“中州大侠” 王天纵,闻名遐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音乐家时乐蒙、著名记者纪希晨,独领风骚;“文化大革命”中,刘冰因与“江青反党集团”殊死斗争而成为风云人物;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张雅歌、李老乡、王和声、李进学、李寿万、司马武当、都晓、李炳焱、郭勇、赵荣杰在艺术界声名鹊起,杰作频出,为古老的伊川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酿酒于“上皇古泉”(今葛寨乡黄兑村),开中华酒业之先河;秦时,孔子九世孙孔鲋在酒后讲学,创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伊川谱写了清丽壮美的诗篇;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在鸣皋设院授徒,伊川因之成为理学名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魂归伊川,安卧在万安山下;著名哲学家邵雍选紫荆山麓为茔,长眠于“安乐佳城”。伊川古文化遗存丰厚,有古文化遗址72处,古墓葬20处。其中二程墓、范仲淹、邵雍墓、土门仰韶文化等6处文化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川县杜康酒业文化浓厚,所产杜康酒以“清冽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享誉国内外。

地方特产

[编辑本段]

伊川县盛产杜康酒。杜康酒是驰名世界的的历史名酒。据历史记载,杜康酒始于始于夏朝第五任国少康之时,已历5000余载。历史上,杜康酒曾有“进贡仙酒”之称,杜康被尊为“酿酒鼻祖”。伊川是当年杜康酿酒之地,酒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杜康酒除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伊川也由此而被誉为“酒城”。

网络发展

[编辑本段]

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网络发展更迅速化,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庭都买了电脑。这时候也涌现出一部分本地的大型网络社区及网站,比如百度伊川吧、伊川公众信息网、闫永豹工作室等等,都是给伊川人民提供一些网络方便,提供了一个网上家园!相信不久的将来,伊川也会像其他发展城市一样,慢慢向网络化发展,提高整体的人文素质。同时一些工、商、农业信息和招商信息等等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相信伊川的明天会更好!

宜阳县资料

宜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跨东经111°45′~112°26′,北纬34°16′~34°42′,东连洛阳,西接洛宁,南与嵩县、伊川交界,北与新安、渑池为邻。东西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705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洛阳市总面积的11%。全县平均海拔360米,县城海拔195米。总人口701万人。

宜阳县辖6个镇、11个乡:城关镇、丰李镇、柳泉镇、韩城镇、白杨镇、寻村镇、城关乡、盐镇乡、高村乡、三乡乡、张坞乡、穆册乡、上观乡、莲庄乡、赵保乡、董王庄乡、樊村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工业经济活力增强。新上了一批以龙羽公司5×55万千瓦火电厂、恒基铝业20万吨氢氧化铝(4A氟石)、黄河同力300万吨水泥为代表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效益的骨干工业项目,这些项目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力增长点。以骏马集团兼并洛阳氮肥厂恢复生产为标志,省、市营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再次成为推进宜阳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县营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全县上下掀起了建设工业项目、发展工业经济的新一轮热潮。全县现有各类工业企业近2500家,其中重点工业企业18家,限额以下工业企业401家,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六大工业支柱产业。2003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361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9%,从而一举扭转多年来增幅低于10%的被动局面。宜阳县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日用陶瓷、化肥、农膜、水泥、床褥、钼铁、脱粒机、炸药、雷管、食用油、碳酸钡等40余种。现在有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7家,其中前进化工超2亿元,骏马化工、龙羽宜电、龙羽虹光超25亿元,龙羽宜电的销售收入,龙羽宜电、龙羽虹光、骏马化工的实现利润,相成铁合金、前进化工的上缴税金分别进入洛阳市工业企业前30名。非公有制经济增势强劲,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增加值125亿元、税金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6%、543%和25%,成为推动民营经济的主要力量。

花果山又名女几山,位于宜阳县西南部的穆册乡境内,距宜阳县城50公里,距九朝古都洛阳90公里,是吴承恩《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森林覆盖率774%,1991年起成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为洛阳市十佳风景区之一,2001年被评为三A级旅游景区。

灵山位于宜阳县城西75公里处的洛河南岸,系熊耳山余脉,海拔500米,面积约75平方公里。翠柏满山,丛林森然。此山又名凤凰山。灵山寺原名报忠寺,传说凤凰山为周灵王葬处,因而得名灵山,寺又因山得名灵山寺。_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

福昌阁位于县城西三十公里处的福昌村。据旧县志记载,隋朝曾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全面修葺,近年又揭顶翻修一新。

宜阳土地面积较广,生产条件较好,农业比较发达,拥有崤山烟叶、九都大蒜、耿沟大杏、黑粮王黑色作物等一批远近闻名的农产品品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县耕地面积耕地面积93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18万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

宜阳盛产粮食,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红薯、水稻等,常年播种面积小麦55万亩,玉米30万亩,红薯15万亩。2007年,粮食总产379万吨,人均产量居全市第一。支农力度不断加大,落实各项惠农资金3515万元。优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4万亩,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粮经种植比例日趋优化。

经济作物品种较多,主要有花生、大豆、油菜、棉花、芝麻、芦笋、大蒜、大枣、温棚蔬菜等,常年播种面积花生8万亩、大豆8万亩、油葵1万亩、芦笋15万亩、无公害蔬菜2万亩、中药材2万亩、大枣4万亩、黑色作物5000亩。

烟叶是宜阳农业支柱产业。宜阳土壤肥沃,气候适应,植烟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质量上乘,是河南省确定的烟叶四山(崤山、灵山、铜山、马山)发展战略中的崤山牌烟叶生产基地。

宜阳教育发达。高考上线率、总人数一直位居洛阳市三强之列。2007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505人,在校生9875人,毕业生3431人。初中学校招生13101人,在校生37245人,毕业生11847人。普通小学招生11909人,在校生80825人,毕业生13887人。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2007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21个,其中卫生系统医院、卫生院30个;厂矿医院4个;私立及社区合作医疗点38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8个。

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为5866万人,参合率910%。科技事业稳步发展。

宜阳交通宜阳自古即为交通要道。《尚书·禹贡》记述夏启开辟了“南崤道”,此道由洛阳沿洛水西行至宜阳三乡折入连昌谷,经洛宁县北过陕县之雁翎关,沿黄河南岸西行。春秋前后,秦楚交往形成一条西通秦陇,东下吴越的交通要道,称为“秦楚孔道”,是一条古商旅大道。改革开放以来,宜阳交通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包括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在内的十几条交通干线。与周围主要县市的联系均为二级以上公路,17个乡镇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全县共有干线公路5条,县级公路9条,乡级公路18条。2007年,宜新路县道升二级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宜赵路三级油路改建工程基本完工,八官线洛河大桥建成通车,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路网框架更加完善。

赵堡镇那个村最大

赵堡镇南保丰村最大。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

地名:赵堡镇 隶属:温县

行政代码:410825106000 代码前6位:410825

长途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100

车牌代码:豫H 行政级别:镇

人口密度:782人/km2

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约43万人

地名由来:春秋时晋相赵氏家族曾采邑于温,晋将赵洁在临近邢邑城北集散地建筑堡垒,以驻守该地保护要塞。由于占地面积和人口流动较大,后形成集镇,称为赵堡。

2019年11月,赵堡镇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16年10月,赵堡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赵堡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2014年7月,赵堡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赵堡镇位于温县东大门,距城区8公里,南滨黄河与荥阳县相望,东接武陟县,北依沁水,与武德镇相邻。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黄河滩可耕地19万亩,辖22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43万人。该镇人杰地灵,区位优越。这里有公元前1525年商代帝祖乙的定都遗址,古名邢邱。清末名宦李棠阶,其故里系该镇南保丰村,曾任大理寺卿、军机大臣、礼部尚书等职。名扬中外的太极拳发源于该镇陈家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新洛公路、旅游达到贯穿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