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找些易中天教授的文章吗?

游戏攻略010

能找些易中天教授的文章吗?,第1张

能找些易中天教授的文章吗?
导读:  4月19日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上) 易中天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5日 09:53  主讲人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

  4月19日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上) 易中天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5日 09:53

  主讲人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内容简介: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政府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死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政府,一个主权,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死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主权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主权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政府,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政府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政府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死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政权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B

  封建时代,无论从何种角度讲,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两个极端对立的利益群体。这种利益对立并不一定只通过你死我活的阶级对立表现出来,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种合理的释放途径来表达。阶级对立不宜夸大,而是应尽力模糊、弥合甚至是消除。这种模糊、弥合的措施,就是科举制度。今日寒窗苦读,明日庙堂高座,虽然皇帝老子的位子永远不可能通过几场考试能获得,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却也不必再通过轰轰烈烈的流血牺牲去实现。学子笔锋一转,胜千军万马鏖战千里,这造就了千百年来千百万士人学子前赴后继的赶考奇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家天下,皇帝家的官员,自然由皇帝说了算。中国古代的皇帝选官制度,便是从皇亲国戚的家族势力开始,进而推广及天下的,即由门第选人到唯才是举,途经便是考试。魏晋时期,官吏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选官以家族、门第为标准,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入朝做官,而且升迁快速,公卿机要职务全被他们占据。出身寒门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依靠自己的才能谋得一官半职,却位卑权轻,无法担任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职位。高门无士庶,寒门无王侯,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早在他出生之前已经确定,此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以门第取人弊端显而易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泾渭分明,地方官员和士族官僚选拔晋升体系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隋朝统一中国以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人才选拔制度改革,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 手里,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让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隋文帝时期,正式废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隋朝奠定了科举制度得基础,以后历代历朝沿用,并逐渐丰富完善。唐代,科举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四代继续相袭。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清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推行1300年。科举的实质,是封建统治者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朝的时候,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按照成绩的高低来录取。最初的时候,分科取士刚刚草创,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法度,进士考试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读书、应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起来。唐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有一次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入朝堂拜见皇帝,唐太宗高兴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的内容已经很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五十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唐高宗李治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5%左右。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作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作官。无论如何,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通过科举考试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样值得庆贺。科举成绩公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新科进士们一起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显示荣耀,中进士因此又称为“雁塔题名”。新科进士的各种聚会庆贺活动中,有很多王公权贵参加,有很多权贵就在聚会中甄选女婿,这对那些既得官位又得娇妻的穷酸学生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唐代诗人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以此表达高中后的愉悦心情。柳宗元常科登第后,经吏部考试合格,即刻被授予“集贤殿正字”。相反,一些通过了科举考试却没有通过吏部考试的人则没有那么幸运,只能到地方上去任官员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吏部考试三次都没有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唐代科举,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推荐,考生因此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趋之若鹜。这种体制隐含着很大的裙带关系和腐败倾向,但是也的确有很多学子因为才华显露头角,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结果受到了极力称赞,白居易的仕途因此得益不少。武则天时期,女皇帝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一旦通过了考试,学子们可以到殿堂之上由皇帝亲自考问,这是莫大的荣幸。但在,唐代殿试还只是偶然行为,没有形成制度。武则天还开设了武举,考试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科目,由兵部主考,“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武举考试在唐朝末年的混乱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郭子仪,就是武状元出身。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是中国历代状元中唯一一位官至宰相者。唐朝还诞生了一位文武双科状元,823年,郑冠高中文科状元,828年,郑冠又中武举状元。他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唯一先考取文状元又中武举状元的人。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进士科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时的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防止徇私舞弊。宋太宗时,开始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宋仁宗时期,省试、州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又进一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考生姓名、字迹等均无从辨认,对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士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先进入学校。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三年一次。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科。殿试完毕后,次日改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明代科举主要考八股文,为了功名,读书人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依照题义阐述义理。写作八股文措词要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格式要符合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必须对偶。八股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八股文一般分为六段,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也把科举制度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古谚运:学而优则仕。书读好了,就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度的结果。于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科场功名成为读书人的原初动力和毕生追求,甚至七老八十的书生入场应考也是常有的事。历代“白发童生”、“寿星举人”是科举考试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康熙年间,广东顺德有个百岁老人黄章,竟在曾孙的搀扶下,千里迢迢到京师会考。科考中舞弊成风,贿买、夹带、顶名、冒籍、枪替、传递等等诸种作弊手段五花八门。雍正十一年,河南学政俞鸿图担任主考官,一次就卖了47个秀才,赚得12000多两的银子。而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光绪十九年(1893)为儿子考举人密定关节,最终败露而遭牢狱之苦。近代西方船坚炮利和现代科学的严厉冲击下,科举制终于走入了死胡同。1898年戊戌变法,发奋图强的维新派宣布废除八股考试。但不久变法失败后,科举又得以苟延残喘。1901年,为缓和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慈禧宣布实施新政停止八股。1905年9月2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江总督周馥和湖南巡抚端方等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提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当天,清 以光绪皇的名义颁下谕旨,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终结。客观评论,科举制度在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体系。正是这种考试竞争体系延伸出来的官僚选拔制度,将封闭的等级社会转变成为一种流动的等级社会——“考试选举社会”,把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推向顶峰,超过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科举制度在千年的运行中,不仅成了中国政治社会的核心,也成为是学术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和民间的双重圣典,也成为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不容否认,考试制度确弊端明显,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考生的分数压倒门第、血统、关系、金钱等等诸种因素,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

  晁错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土地兼并等问题非常关心,几次上书主张积极备战,迎击匈奴,以及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他还详细地剖析了西汉兵制与匈奴兵制,进而提出迁移百姓充实边境主张,他还建议让商人贡献粮食到边塞,然后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给以奖励和补偿,受到汉文帝的赞赏,后来升任中大夫。

  然后,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这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在这时候,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他小心行事,免得树敌,引火烧身。晁错意志坚决,不愿屈从。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外戚窦婴等人原来就和晁错矛盾很深,此时见有机可乘,于是提议景帝杀晁错来平息叛乱。景帝听信了窦婴之言,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杀。晁错死后,吴楚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最后景帝还是派名将周亚夫出征,才很快将叛乱平定。

  晁错削地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 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杀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侯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政府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死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政府,一个主权,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死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主权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主权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政府,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政府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政府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死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政权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就是吴王刘濞,我们不管他是反,还是不反,都要拿他开刀,这个冤大头他当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吴王刘濞最后一削他,他就跳起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他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至少有谋反的条件。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你具备谋反的条件,是可以视为谋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晁错对于巩固那样一种国家制度,巩固汉代的中央政权,他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采纳,汉文帝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到这个时机,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谈政治,所以后来有诗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觉得这个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错的死都是因为袁盎,也是主张削藩的。所以你要说整个汉代朝廷当中只有晁错一个人清楚,这个也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在于晁错一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一片反对,挑头反对的是窦婴,窦婴是公开反对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对的,而到了最后提出来要诛杀晁错的时候,朝廷是一片喊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我们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它要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秦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法家的学说,汉王朝武帝之前的国家形态是道家学说,汉武帝以后是儒家学说,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一个笃信黄老的人。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所以整个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态度比较温和,窦太后态度比较强硬。

  有一天,汉景帝主持一个学术讨论会,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汤武革命是否合法,什么叫汤武革命呢?汤就是商汤起兵打败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说这个事情对不对。道家说不对,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黄生,一个姓黄的先生,黄先生,黄先生说:他说,这个帽子再破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

古代欧洲的君臣关系和古代亚洲(中国为代表)的君臣关系的区别:

1、体制不同。

1)欧洲中世纪国家是封建制度,也就是国王与贵族共享天下。

2)古代亚洲(中国为代表)国家是帝制,皇帝一人独裁的家天下。

2、君主权力不同。

1)欧洲中世纪君主权力有限,受到大贵族和元老(议会)的监督制衡,只能处置自己的直属地盘财产土地和人力;不能干涉封建领主的日常内政,也不能越级指挥领主的部队和附庸。

2)古代亚洲(中国为代表)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国家和地方的大事全由他一人决断,各地官员的任免权都归属于皇帝。皇帝的命令可以从朝廷一路下达到乡村执行,地方官无权质疑。

3、臣子的义务不同。

1)欧洲中世纪,封臣向君主宣誓效忠,但只是提供‘平时纳税’和‘战时出兵’的义务,有权力质疑和拒绝君主的不合理要求。骑士、小贵族也只听命于自己宣誓效忠的上级,不必听命于君主。

2)古代亚洲(中国为代表),“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皇帝的任何命令;“君无戏言”,不管是国家律法还是各级官员,都必须给皇帝的圣旨让路。

4、君主能否处死大臣

1)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国家,君主不能随意处死封建领主。若某个领主有谋反、叛国、渎神、屠杀等严重罪行,君主也要按照严格的世俗或宗教律法对他进行先公开审判定罪,然后按判决执行死刑;也不能株连没有直接参与罪行的家属。

2)古代亚洲(中国为代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可以凭自己的决断对臣子生杀予夺,可以处置上至皇后和太子的任何人,可以随时剥夺臣子的爵位,官职、家产,甚至剥夺全家族的生命。其他大臣和贵族最多只能联名求情,甚至可能因求情而被株连。

参考资料:

-西欧封建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

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97)

此为拉丁文之汉译本,《尼布楚条约》的正式文本是拉丁文本,在会议上经过宣读核对,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互换文本,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

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内大臣一等公都统舅舅佟国纲,都统朗谈,都统班达尔善,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萨布素,护军统领玛喇,理藩院侍郎温达;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费岳多·鄂斯塔斐耶维赤·乌拉索夫,总主教谢门·克尔尼次克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两国使臣会于尼布楚城附近,为约束两国猎者越境纵猎、互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协定条款如左:

一、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凡在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

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若有一、二下贱之人,或因捕猎,或因盗窃,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该国境内官司吏,审知案情,当即依法处罚。若十数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略,并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三、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四、现在俄民之在中国或华民之在俄国者,悉听如旧。

五、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六、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两国钦使各将缮定约文签押盖章,并各存正副二本。

此约将以华、俄、拉丁诸文刊之于石,而置于两国边界,以作永久界碑。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

大清国籍条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国籍法。

国籍法是近代西方法制文明的产物。20世纪初,受国内外移民潮和局势变化以及《万国公法》影响的清政府,以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法律为蓝本,参照中国传统律例,制定了中国的第一部成文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大清国籍条例》的制定和颁布是中国成文国籍法史的开端。

中国的国籍立法产生在20世纪初,此前,中国解决国籍事宜依据的是习惯法。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不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国籍的概念。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将具有中国血统的人视为其臣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子依附君主而存在,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一个人,不论其出生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其父母具有中国血统,其便认为是中国人,认为中国是其祖国,中国政府也认为具有中国血统的臣民所生子女是中国人,即使他身居海外已是几代中国人的后裔。中国血统的人在采出生地国家所生的子女,尽管出生者已获出生地国家的国籍,也仍然保有中国国籍。不具有中国血统的人在中国所生子女是外国人,不具有中国国籍。

在中国,国籍冲突问题始于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提及了“英国人”、“中国人”、“英国民人”、“中国民人”的概念。

1868年中美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开始向外派遣使臣。根据该条约第4条规定:“本约不赋予在中国的合众国人民,或在合众国中国人民以归化权”。根据该条规定,在中国的合众国人民具有美国国籍,在合众国的中国人民具有中国国籍。这条规定表明中国采用血统原则确定国籍。这条规定开创了中国以法律形式调整国籍的先河。

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在香港设立领事馆以对“该处华民十余万”实行管辖和保护,从这一奏折可以看出,此时清政府仍将香港居民视为中国臣民。

20世纪伊始,荷兰拟制订国籍条例。光绪三十四年,荷兰殖民者强迫荷属爪哇华侨加入荷兰籍。在此情况下,广大爱国华侨,在泅水集会商讨抵制办法。办法之一,就是请清王朝及早制定国籍法,以确定华侨国籍。1910年,荷兰当局公布了《荷属东印度籍民条例》,要求世代居住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华侨改入荷籍,成为荷籍臣民,受到当地华侨的强烈反对。荷兰当局强迫华侨入籍的做法使清政府认识到国籍的重要性,认识到国籍与户籍是有本质区别的。当时的宪政编查馆在奏折中奏到:“户籍者不过稽其众寡,辨其老幼,以令贡献,以越职复而已”,“而国籍之法则操纵出入之间,上系国权之得失,下关民志之从违”。1909年,在“列国并争,日以辟土殖民互相雄长”之际,本着“怀保流移为贵”的立法宗旨,清政府法律馆于宣统元年拟出《中国国籍法草案》,然后咨报外务部,联衔上奏朝廷,该法草案由宪政编查馆审查核议,易名为《大清国籍条例》,最后予以颁布施行。《大清国籍条例》,采取了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国籍原则,第一次表明中国政府在自然人国籍问题上的立场。《大清国籍条例》因清政府国势日衰实践意义受到一定的局限,而它的历史意义是深远的。

《国籍条例》共分固有籍、入籍、出籍、复籍、附条五章,计24条。该法对固有籍采用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并行的原则,拟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或生于父死之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不管是否生于中国,其国籍均属中国国籍;同时又规定如果父母均无可考,或父母均无国籍,本人出生于中国,亦属中国国籍;如果连本人的出生地亦无可考,而是一个在中国发现的弃儿,其国籍亦属中国国籍。该法对加人中国国籍,放弃中国国籍和加人它国国籍,出籍后又申请加人中国国籍都作了详细规定。清朝末年,荷兰当局借清朝希望在荷兰殖民地设立领事馆之际,迫使清政府在荷属东银度群岛华裔人士国籍问题作出妥协。1911年5月3日,中荷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中荷在荷兰领地殖民地设领条约》。订约之后,中国代表照会荷兰政府,承认华人在荷境内依照荷兰解决。荷代表亦照会中国政府,承认入荷之华人,若回中国可归中国国籍。这实质上是对中国不利的一项不平等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民国政府参议院拟定《国籍法》,于同年11月公布。1914年,民国政府对《国籍法》加以修订,更名为《修正国籍法》,于同年12月30日公布。1929年,民国政府再次对《修正国籍法》进行修订,于同年2月5日予以公布。民国时期的国籍法秉承了《大清国籍条例》的基本原则,“以血统主义为重,而辅以出生地主义以济其穷”。为了避免双重国籍对华侨产生不利的影响,民国政府在加入1930年订立于海牙的《关于国籍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时,对公约第4条“一个国家对于兼有另一国国籍的本国国民不得违反该另一国的规定施以外交保护”的规定提出了保留。

《大清国籍条例》全文:

第一章,固有籍。

第一条,凡左列人等不论是否生於中国地方均属中国国籍:(一)生而父为中国人者。(二)生於父死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三)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

第二条,若父母均无可考或均无国籍而生於中国地方者亦属中国国籍。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中国地方发现之弃童同。

第二章 入籍。

第三条,凡外国人具备左列各款愿入中国国籍者准其呈请入籍:(一)寄居中国连续至十年以上者。(二)年满二十岁以上照该国法律为有能力者。(三)品行端正者。(四)有相当之资产或艺能足以自立者。(五)照该国法律於入籍后即应销本国国籍者。其本无国籍人愿入中国国籍者以年满二十岁以上并具备前条第一第三第四各款者为合格。

第四条,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有殊勋於中国者虽不备前条第一至第四款得由外务部民政部会奏请旨,特准入籍。

第五条,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有左列情事之一者均作为入籍:(一)妇女嫁与中国人者。(二)以中国人为继父而同居者。(三)私生子父为中国人经其父认领者。(四)私生子母为中国人父不愿认领而经其母认领者。照本条第一款作为入籍暂以正式结婚呈报有案者为限照第二第三第四款作为入籍者以照该国法律尚未成年及未为人妻者为限。

第六条,凡男子入籍者其妻及未成年之子应随同入籍人一并作为入籍其照该国法律并不随同销除本国国籍者不在此限;若其妻自愿入籍或入籍人愿使其未成年之子入籍者虽不备第三条第一第四各款准其呈请入籍;其入籍人成年之子现住中国者虽不备第三条第一至四各款并准呈请入籍。

第七条,凡妇人有夫者不得独自呈请入籍。

第八条,凡入籍人不得就左列各款官职:(一)军机处内务府各官及京外四品以上文官。(二)各项武官及军人。(三)上下议院及各省谘议局议员。前项所定限制,特准入籍人自入籍之日起十年以后其余入籍人自入籍之日起二十年以后得由民政部具奏请旨豁免。

第九条,凡呈请入籍者应声明入籍后永远遵守中国法律及弃其本国权利出具甘结并由寄居地方公正绅士二人联名出具保结。第十条,凡呈请入籍者应具呈所在地方官详请该管长官谘请民政部批准牌示给予执照为凭。自给予执照之日起始作为入籍之证。其照第五条作为入籍者应具呈所在地方官详请该管长官谘明民政部存案其在外国者应具呈领事申由出使大臣或迳呈出使大臣谘部存案。

第三章,出籍。

第十一条,凡中国人愿入外国国籍者应先呈请出籍。

第十二条,凡中国人无左列各款者始准出籍:(一)未结之刑民诉讼案件。(二)兵役之义务。(三)应纳未缴之租税。(四)官阶及出身。

第十三条,凡中国人有左列情事之一者均作为出籍:(一)妇女嫁与外国人者。(二)以外国人为继父而同居者。(三)私生子父为外国人其父认领者。(四)私生子母为外国人其父不愿认领经其母认领者。照本条第一款作为出籍者以正式结婚呈报有案者为限若照该国法律不因婚配认其入籍者仍属中国国籍照第二第三第四款作为出籍者以照中国法律尚未成年及未为人妻者为限。

第十四条,凡男子出籍者其妻及未成年之子一并作为出籍。若其妻自愿留籍或出籍人愿使其未成年之子留籍者准其呈明仍属中国国籍。

第十五条,凡妇人有夫不得独自呈请出籍。其照中国法律尚未成年及其余无能力者亦不准自行呈请出籍。

第十六条,凡中国人出籍者所有中国人在内地特有之利益一律得享受。

第十七条,凡呈请出籍者应自行出具甘结声明并无第十二条所列各款及犯罪未经发觉情事。

第十八条,凡呈请出籍者应具呈本籍地方官详请该长官谘请民政部批准牌示其在外国者应具呈领事申由出使大臣或迳呈出使大臣谘部办理。自批准牌示之日起始作为出籍之证其未经呈请批准者不问情形如何仍属中国国籍其照第十三条作为出籍者照第十条第三项办理。

第四章,复籍。

第十九条,凡因出嫁外国人而出籍者若离婚或夫死后准其呈请复籍。

第二十条,凡出籍者之妻於离婚或夫死后未成年之子巳达成年后均准呈请复籍。

第二十一条,凡呈请出籍后如仍寄居中国接续至三年以上并合第三条第三、四款者准其呈复籍其外国人入籍又出籍者不在此限。

第二十二条,凡呈请复籍者应由原籍同省公正绅商二人出具保结并照第十条第一项办理其在外国者应由同在该之本国商民二人出具保结呈请领事申由出使大臣或迳呈出使臣谘部办理。自批准牌示之日起始作为复籍之证。

第二十三条,凡复籍者非经过五年以后不得就第八条所列各款官职。如奉 特旨允准不在此限。

第五章 附条

第二十四条。本条例自奏准奉旨后,即时施行。

(前200--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

晁错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土地兼并等问题非常关心,几次上书主张积极备战,迎击匈奴,以及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他还详细地剖析了西汉兵制与匈奴兵制,进而提出迁移百姓充实边境主张,他还建议让商人贡献粮食到边塞,然后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给以奖励和补偿,受到汉文帝的赞赏,后来升任中大夫。

然后,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这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在这时候,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他小心行事,免得树敌,引火烧身。晁错意志坚决,不愿屈从。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外戚窦婴等人原来就和晁错矛盾很深,此时见有机可乘,于是提议景帝杀晁错来平息叛乱。景帝听信了窦婴之言,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杀。晁错死后,吴楚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最后景帝还是派名将周亚夫出征,才很快将叛乱平定。

晁错削地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 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杀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侯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政府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死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政府,一个主权,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死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主权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主权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政府,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政府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政府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死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政权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就是吴王刘濞,我们不管他是反,还是不反,都要拿他开刀,这个冤大头他当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吴王刘濞最后一削他,他就跳起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他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至少有谋反的条件。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你具备谋反的条件,是可以视为谋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晁错对于巩固那样一种国家制度,巩固汉代的中央政权,他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采纳,汉文帝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到这个时机,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谈政治,所以后来有诗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觉得这个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错的死都是因为袁盎,也是主张削藩的。所以你要说整个汉代朝廷当中只有晁错一个人清楚,这个也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在于晁错一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一片反对,挑头反对的是窦婴,窦婴是公开反对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对的,而到了最后提出来要诛杀晁错的时候,朝廷是一片喊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我们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它要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秦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法家的学说,汉王朝武帝之前的国家形态是道家学说,汉武帝以后是儒家学说,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一个笃信黄老的人。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所以整个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态度比较温和,窦太后态度比较强硬。

有一天,汉景帝主持一个学术讨论会,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汤武

晁错(上)

内容简介: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政府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死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政府,一个主权,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死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主权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主权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政府,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政府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政府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死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政权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就是吴王刘濞,我们不管他是反,还是不反,都要拿他开刀,这个冤大头他当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吴王刘濞最后一削他,他就跳起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他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至少有谋反的条件。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你具备谋反的条件,是可以视为谋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晁错对于巩固那样一种国家制度,巩固汉代的中央政权,他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采纳,汉文帝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到这个时机,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谈政治,所以后来有诗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觉得这个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错的死都是因为袁盎,也是主张削藩的。所以你要说整个汉代朝廷当中只有晁错一个人清楚,这个也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在于晁错一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一片反对,挑头反对的是窦婴,窦婴是公开反对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对的,而到了最后提出来要诛杀晁错的时候,朝廷是一片喊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我们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它要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秦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法家的学说,汉王朝武帝之前的国家形态是道家学说,汉武帝以后是儒家学说,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一个笃信黄老的人。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所以整个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态度比较温和,窦太后态度比较强硬。

有一天,汉景帝主持一个学术讨论会,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汤武革命是否合法,什么叫汤武革命呢?汤就是商汤起兵打败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说这个事情对不对。道家说不对,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黄生,一个姓黄的先生,黄先生,黄先生说:他说,这个帽子再破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破也要穿在脚下,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夏桀再坏,殷纣王再无道,他也是君,所以汤武革命是造反。儒家的代表叫辕固,辕固先生说,照你这么说,我们高皇帝,取代秦王朝也是造反了,这个事情就不好讲了,你如果赞成这个黄生,那意味着我大汉政权是来路不明,如果我赞成辕固,那意味着我大汉王朝也可以被别的王朝取代,这汉景帝怎么表态呢?汉景帝说:好了,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懂味道,马肝是什么?马肝是有毒的,是不能吃的,所以我们还是喝排骨汤吧,汉景帝他是比较温和,窦太后就很厉害了,窦太后就把辕固叫过来,说你读读老子的书,辕固嘴巴一撇,什么老子的书,那是奴才的书,窦太后勃然大怒,你怎么说本太后读的是奴才的书,那你到野猪圈里去,你跟野猪斗一斗,就把他扔野猪圈里头,最后还是汉景帝赶快塞给他一把好刀给辕固,辕固一刀把野猪杀了,保了一条性命。所以这个时候整个朝廷人的思想,他是倾向于道家的。

那么道家的治国理念是什么呢?用老子的话说叫“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什么叫做小鲜呢?就是这个小鱼,小虾要怎么做呢?拿一个盘子,放一点油,不要多了,把小鱼,小虾放在里面,弄点小火慢慢烤,烤焦了以后再反个面再烤,烤得酥的骨头都能吃,得这样,你这个如果是小鱼,小虾在锅里面,你不能拿个锅铲不停地炒,最后成什么,成渣子,所以老子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做小鱼,小虾一样,你不要折腾,不要搞运动,你安静一点,安安静静地等它慢慢地走,所以削藩那是要削的,不能像你晁错这样急吼吼,你得一点一点来,慢慢地做,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大家认为,这个吴楚之乱完全是晁错惹出来的祸,本来人家也没有造反嘛,人家都很规矩嘛,该缴的税也都缴了嘛,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嘛,惟一的不合礼节的是吴王没有来朝见嘛,那吴王没有来朝见,那是有原因的嘛。是因为当年吴王的太子进京的时候,和文帝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两个人下棋,下棋两个孩子下棋怎么下火了,汉景帝拿起棋盘砸过去,把吴王的太子砸死了,砸死了以后呢,这个文帝就把吴王太子的尸体就弄车运到吴国去,给你拿回去埋葬,吴王就发脾气了,什么意思嘛,在那儿死的,为什么不能就地埋葬呢?非要给我送回来,他又把他送回去,这么两家就翻脸了,吴王说:我生病了,我病了,我气病了,我再不上朝了,后来汉文帝也很后悔,就赐了吴王一个几杖,一个拐棍,说兄弟你既然年纪大了,就不来了吧,那没事了嘛,那你要去削人家的地,惹的人家造反,那你要担当这个责任,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那就归结到晁错的为人了,晁错这一回为什么一片喊杀呢?我认为,不但因为他这次犯了众怒,而且因为他平时就不得人心,这就牵涉到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