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地说历史:消失的“蚩尤氏”

游戏攻略04

一本正经地说历史:消失的“蚩尤氏”,第1张

一本正经地说历史:消失的“蚩尤氏”
导读: 1、一本正经地说历史:消失的“蚩尤氏”2、我要参加2009年1月的自考,谁有中国古代文论的复习资料或地址3、率土之滨云梯可叠加吗上古四大族群,华夏、巴蜀、东夷、苗蛮。华夏据西北和中原,巴蜀据西南,东夷据东方,苗蛮据南方。上古六大家族,神农
  • 1、一本正经地说历史:消失的“蚩尤氏”
  • 2、我要参加2009年1月的自考,谁有中国古代文论的复习资料或地址
  • 3、率土之滨云梯可叠加吗

上古四大族群,华夏、巴蜀、东夷、苗蛮。华夏据西北和中原,巴蜀据西南,东夷据东方,苗蛮据南方。上古六大家族,神农氏、少典氏、共工氏、蚩尤氏、三苗氏和羲和氏。神农氏、少典氏、共工氏属华夏,蚩尤氏、三苗氏属苗蛮,羲和氏属东夷。巴蜀地处西南崇山峻岭之中,人家要米有米,要盐有盐,万事不求人,自己过自己小日子。因此上,暂不与华夏、苗蛮、东夷掺和。

苗蛮中最大的数九黎族,九黎族中最大的家族数蚩尤氏。蚩尤氏最早的地盘约为今长江流域之湖北中东部、湖南东部,以及江西大部。全盛时,势力范围一度抵达汉水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黄河南岸。蚩尤氏最早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打猎、捕鱼、采集野果子。发展到后来,也在平坦的地界儿种点庄稼,而且干农活的水平之高,不在中原部落之下。

据专家考证,金文《史黎簋》中的“黎”字,即从“黍”,象“收获黍谷”之形。九黎,即或九个或多个从事农业生产的南方部族,后来中原黄帝大人将九黎族收编后,称之为“黎民”。再后来,“黎民”便演变成了普通人民群众的代称。

据信,远在伏羲氏当中原领导的时候,蚩尤氏就是南方的霸主,隔三差五,没少和中原部落干仗。只是当时文字还没有出现,想记载这些刀光剑影的事情比较抓狂,所以只留下了星星点点的传说。

其中,中原部落对蚩尤氏的印象之一就是,这伙人阴气重,披头散发,浑身上下都是刺青,有刀子拉的,有树漆染的,总之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好肉。再就是,甭管年纪轻的年老的,上下的几颗大门牙都豁了,也不知道是天生没门牙,还是后来给打落了,说话吆喝起来,满嘴跑风,都是非人类的语言,总之非常诡异。

这还不算,他们满身都戴着廉价的小商品,什么河贝壳,鱼骨头,乌龟壳子,王八盖子,野鸡毛,大象牙齿,犀牛角,稀罕石头,等等。实在没地儿挂了,就把皮肉穿一小孔,挂起来。不用说,走起路来,丁零咣啷,活像一个小货郎。夏天围一草裙,冬天裹一身兽皮。这要是大半夜猛一家伙撞上,非吓你一半死,以为遇到鬼了。这模样,在如今非洲的某些原始部落里,还可以一觅踪迹。

据考古发掘证明,这就是新石器时期南方原始先民文身、凿齿、饰物的习俗。他们为嘛要文身、凿齿、饰物呢?据专家解释,那会儿,南方原始先民生活环境恶劣,山多林密,河汊纵横,多毒虫猛兽,所以他们就想出这些个办法,来吓唬毒虫猛兽。

这其中的理论是,您比咱凶猛,咱比您更凶猛;您不过是地上的小妖怪,大爷我是天上下凡的大妖怪。基本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另有一些专家认为,凿齿可能与获得成婚资格有关,而文身则是为了区别族别和身份,或为了美的追求,总之不一而足。咱们姑且存疑。

此外,这伙人非常蛮横,打起仗来不要命。干仗前,就像磕了药似的,先当着敌人的面,跳一段大神,然后不管是刀山火海,就往前冲,一句话,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决不罢休。您想啊,中原人自命先进文明啊,他们懂爱情,爱惜生命,爱老婆爱孩子,所以总打不过人家,只好远远地躲着。好在那时候天也大,地也广,到处都是荒山野岭。不像现如今,70亿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您得干挨着。

想必就为这个,中原人民群众大冬天在火炕旁边讲古的时候,就管这伙凶神恶煞叫“蚩尤”。《说文解字》里说,“蚩,虫也”,类似现如今骂人的话“小爬虫”。《六书正伪》里也说:“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而“尤”,据说就是他们的姓氏,也就是部落名。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尤”,是“尤其、特别”的意思。所谓“蚩尤”,就是愚蠢之极。总之,没好话。这当然是中原部落对人家的蔑称,现如今咱们可不敢这么叫,您想搞民族歧视是不是?

话说,到了神农氏当中原领导的时代,这蚩尤氏可出了能人,也不知道受什么启发,率先发明了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尤其这冶炼金属,这可不得了。这伙人蛮横,专把这些个高 科技 用于制造杀人武器了,就跟现在美国人似的。

您说说,咱们知道的民用高 科技 ,哪一样不是人玩儿杀人武器玩剩下的?也难怪,自古以来,生存都是第一需要嘛,不杀人,也得和猛兽格斗不是?所以杀人也可以看着人类生存的副业,副产品。

您想那会儿是什么年代?木刀子,竹杪子,木棒子,石斧头,再先进点的有弓箭,中原人打群架,基本就靠这个。现如今人造出一青铜大砍刀,削“铁”如泥(这会儿还没发明炼铁呢,咱不过是个比喻罢了),再加上这蚩尤蛮子民风彪悍,基本就是所向无敌了。所以,到了神农氏后期,炎帝大人当领导的时候,南方蚩尤氏就称霸一方,甭说不理中原领导这一茬,还逐渐向北方蚕食,人都从汉水流域,快打到黄河流域了。

打不过人家,咱还躲不起吗?也许就为这个,炎帝大人把办公室挪到了涿鹿,也就是现如今山西和河北交界的桑干河平原一带,离黄河得有1300多里了,这回总保险了吧。躲起来还不算,人还制造神话,搞自我安慰,说什么蚩尤蛮子都是兽身人面啊,三头六臂啊,铜头铁额啊,刀枪不入啊,吃的是石块沙子,拉的是铜水铁水啊,还会呼风唤雨啊,等等,不一而足。潜台词无非是,咱们一撮凡人,怎么打得过这种妖魔鬼怪呢?所以情有可原是吧,基本就是阿Q精神。

领导一伙是远远地躲起来了,那黄河中下游到桑干河平原这1300多里的地界儿,就是无人区了吗?也不是,还有些林林总总的小部落,故土难离嘛,于是都在蚩尤氏蛮子的铁蹄之下,苟且偷生。所以,除了要应付蚩尤氏蛮子的横征暴敛以外,这原属于炎帝大人领导的中原部落,还都相互掐架。炎帝大人偏安北方小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会儿,在陕西渭河平原一带的少典部发展得不错,为头的轩辕先生据说是位大善人,据称,人家天生下来的使命就是救人苦难的。他老先生听说,中原人民群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部落领导炎帝大人偏安北方小朝廷,坐视不管,义愤填膺是难免的,于是联络周围的兄弟部落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搞成了那么一个西北军事联盟。

每个集团军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如熊师、罴(pí)师、狼师、豹师、貙(chū)师、虎师,等等,和蚩尤蛮子有得一拼。完事后,再排头打过去,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小部落这回可老实了,都纷纷脱离蚩尤氏蛮子,找西北联军寻求庇护,毕竟咱都流着神农氏的血液嘛。蚩尤氏蛮子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掉的,就让他这样待着吧,只要有事没事搞扩张就行。于是乎,蚩尤氏蛮子、炎帝部落、西北联军部落,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回炎帝大人可不干了,心说这是我的家务事,您算老几,充什么老大。不用说,转眼和轩辕先生的少典部落较上了劲。轩辕先生心说,南征您没什么本事,就会跟咱废话,于是经过一番充分准备,回头将联军部队开到炎帝大人的家门口——阪泉之野,拳头说话。

几个回合下来,炎帝大人的队伍玩完,收摊子走人。于是大家伙儿拥戴轩辕先生当了领导。旧领导的办公室简单装修,直接变成了新领导的办公室。

三足鼎立的微妙平衡一打破,黄帝大人就不得不直接面对蚩尤氏蛮子了。偏偏黄帝大人是个不信邪的人,心说,咱就不信,凭咱的武功和德行,眼睛能看到的,心里能想到的,还有不属于咱管的地方。一句话,决心一揽子解决掉蚩尤氏蛮子这个刺儿头,恢复前领导神农氏大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荣光。

通过侦查,黄帝大人得知,这会儿,蚩尤氏大家族发展的可不得了了,光和他们头人同辈儿的,就有81个兄弟,个个领一帮人马,为非作歹,欺男霸女,而且这帮子人信奉巫教,杂拜鬼神,对自己的祖宗反而不闻不问,一年到头也不烧摞纸,供口饭。

最无道的是,这帮子人还发明了五刑,就是五种刑法,什么割鼻子、挖眼睛、割舌头、割耳朵,剁手脚,全来。一句话,凡是遇到隆起或突出的地方,就给您铲平;凡是遇到坑坑洼洼的地方,有给您堵上,尽这个。大约是杀鱼、活剥野兽弄多了,再加上发明陶器、发明冶炼的智商,所以就发明了这些个玩意儿。据说,人类的刑法,最初的根儿就在这里。

早前儿,蚩尤氏拿它专门来对付沦陷区的人民群众,这会儿,沦陷区解放了,蚩尤蛮子就拿他对付九黎族的其他小兄弟,人三苗离他们最近,所以受害最深。听到这些个情报,黄帝大人那家伙是心如刀绞啊,决心要救三苗人民和九黎族人民于水火之中。

这位说了,就您这小米加步枪,就去和人超级大国去斗,您这不找死吗?对,咱小米加步枪不假,但不能像前朝领导一样软蛋,坐视不管啊。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黄帝大人便集合西北联军前去找蚩尤蛮子会话。

咱就瞎猜呀,最开始,两下里应该是在汉水流域一带交锋。您想想,一个大老远从桑干河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以及河洛平原开拔,人蚩尤蛮子听到消息,还不气势汹汹地迎上来呀,于是乎,两下里就在汉水流域一带遭遇了。

不难想象,黄帝大人的联军这家伙是一触即溃呀,蚩尤蛮子也不含糊,奋起直追。西北联军好不容易稳住阵脚,且战且走,一转眼就打了几十个回合,回回吃败仗,只得继续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大雾。

江汉平原到黄河流域之间嘛,水网密布,白天蒸发量大,这要在初冬时节,水汽在前半夜就凝结成雾气了,一大早,一准儿面对面不见人,非常正常,人诸葛亮先生就是趁这个天儿搬演草船借箭的。蚩尤蛮子世代生活在这里,人早习惯了。

黄帝联军哪见过这种场面啊,于是乎想起了远古传说,说这蚩尤蛮子会使妖术,这大雾就是蚩尤蛮子使妖术弄的。可能一困就是好多天,辨不清东南西北。

黄帝联军可就抓狂了,心说这该这么办呢?好在黄帝大人和高参风后先生都是聪明人,他俩一早儿就发现,这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这会儿便得到启发,着急忙慌,拼凑出一辆“指南车”,指引部队冲出迷雾,继续向北逃窜。

有人说,指南车是指南针的鼻祖,应用的都是地磁原理,这就大错特错了。地磁原理虽好,可惜那会儿还没有发明。据后人复原的结果显示,指南车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带斗的两轮车或独轮车,上面立着一个小木人儿,一只手平伸着,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小手始终指向南方。那有什么窍门没有?有。窍门就在于轮子和小木人之间,有精巧的齿轮系统联系着,和现如今各国玩家的潜艇里面主流的导航系统——惯性导航,大概是一个意思。

所以,在人类还没有发现和利用地磁的时候,咱们老祖宗发明指南车,非常了不起。

那为什么让小木人指南方呢?咱就瞎猜啊,指向南方不就表示前进嘛。如果指向北方,不就表示逃跑呢嘛。有了南边的方位,逃跑一样管用。虽然是逃跑,也要逃跑得体面一点么!

就这么地,一个玩命地逃跑,一个玩命地追击,蚩尤氏蛮子一口气追了1000多里,追到黄帝大人的老巢——涿鹿之野了。这人就说了,古代打仗,有追一二千里的吗?咱又瞎猜啊,后来尧帝老头当领导的时候,还将远在湖南、湖北的三苗蛮子,流放到了甘肃敦煌咧,都4000多里了,人家追一二千里地,不相当正常啊?

好了,追到涿鹿之野。这等于就是说,刚开始,人黄帝联军是远征,是打客场,这会儿逃回自己家门口了,等于是打主场。黄帝大人的联军才醒过闷儿来,心说,咱们可是智慧的民族,不和你们玩野蛮的,咱们要用智慧降服你,前面发明指南车就是一例。

这回,黄帝大人的高参风后先生又出马了。风后这孩子机灵,一路逃一路琢磨,该怎么才能对付蚩尤蛮子呢?最后终于想一招,用阵法。对,阵法。

比如说,您蚩尤蛮子不是勇于冲锋陷阵吗?咱就用陷阱对付您。开仗之前,先秘密地挖好陷阱,设下伏兵。对阵时,派出一部分人作诱饵,专门把您往往沟里带。

再比如,蛮子的大砍刀厉害,咱就用厚木板作盾牌对付你,盾牌,15厘米厚,您蛮子力气再大,谅你一刀也砍不透15厘米厚的大木板。盾牌军在前,木棒子、石斧子在后。总之,有分工,有配合,扬长避短,不再一味地硬碰硬了。就这样,古代阵法、兵法就开始萌芽了。

风后先生的主意一出,黄帝大人认为可行,于是秘密吩咐下去,照办。等一切准备好了,两下里便在涿鹿之野展开最后决战。这下子,蚩尤蛮子就有点儿抓狂了,优势全无啊。不用说,这一仗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最后的结论是,以蚩尤蛮子的完败而告终。81个兄弟全部玩完,蛮子头人被俘。黄帝大人给蛮子头人带上枷锁,然后斩首示众。完事后,将头和身子分别葬在不同的地方,距离非常遥远。为嘛呢,怕他阴魂不散,死后作怪呗。啧啧,您想想,都怕成这样了,这就反证出蚩尤氏是多么生猛,多么强大!

蚩尤氏瓦解后,他们生猛的形象仍然让人谈之色变。黄帝大人便心生一计,教人把他们头人的形象画在军旗上作为帅旗,一则是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二则也是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许多部落以为黄帝大人收编了蚩尤氏,一见到这旗子,就投降了。

也许就为这个原因,打这以后,直到秦始皇、汉高祖当领导的时候,不少地儿都立祠祭奉蚩尤氏,把他们称作“兵主”,通俗地说,就是战神。有了战神保护,自个儿就太平无事了,图个吉利。

涿鹿一战,蚩尤氏的名字从此消隐在 历史 的风烟之中,其后少有提及。据信,其远在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蚩尤部老弱病残,一部分为黄帝部落收编,让他们带兵打仗;一部分被分配给自己的儿子少昊部落,帮助他治理东夷族,专管冶炼和制陶;一部分融入了近邻三苗氏,成为三苗的一分子。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

  《古代文论选读》课程参考资料

  一、《古代文论选读》重要选录译文

  1、《论语》选录译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可以说:‘思想内容没有邪曲的东西。’”

  提示:理解其“思无邪”说。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不过分,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悲伤。”

  提示:理解《关雎》为什么是“乐而不*,哀而不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

  提示:理解其“尽善”、“尽美”说。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提示:与“辞达”一条联系起来,理解其“文质”说和“辞达”说。

  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孔子说:“修身当先学诗,立身则要学礼,人性完善依靠音乐的陶冶。”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切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提示:谈到了诗歌的政治、外交作用。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孔子说:“(说话、写文章)言语能够表达意思就行了。”

  提示:与“文质”一条联系起来,准确理解其“辞达”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年青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国君;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2、《孟子》选录译文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公孙丑问道: “请问,先生擅长哪一方面?”孟子说:“我善于知悉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以说清楚的呀。它作为一种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去伤害它,它就会充满天地四方之间。这种气,必须与义与道相配合;没有义与道,它就会软弱无力了。这种气是正义的日积月累所产生的,不是一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的。行为有一点亏心之处,气就软弱无力了。……” 公孙丑又问:“什么叫做善于知悉别人的言辞呢?”孟子回答:“偏颇片面的话,我知道它的偏颇片面之处,言过其实的话,我知道它缺失之处,邪曲的话我知道它离开正义之处,躲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理屈词穷之处。”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对万章说:“一乡的优秀人物,就会和一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国的优秀人物就会和一国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会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感到不够,就又向上去追论古代的优秀人物。吟诵他们的诗歌,研读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因而要追论他的时代。这就是向上追寻古人而去与他们交朋友啊。”

  3、《庄子》选录译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音huà)然响然,奏刀騞(音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阝],导大窾(音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音gǔ)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音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厨师为文惠君宰牛,手接触到的,肩膀抵住的,脚踩者的,膝盖顶着的,都砉砉然有声,进刀时也发出騞騞的声响,没有不符合音乐的。它符合《桑林》舞乐的节奏,也符合《经首》乐章的节拍。文惠君说:“哎呀,好啊!技巧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吗?”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好的是道,比技巧更进一步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整条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见过整条牛了;到了现在,我只用神理去接触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牛,感官停止不用了,而神理还要(指挥刀继续)运行。我依照(牛)天然的生理结构,分解开(牛)筋肉间的间隙,引导(刀)进入骨节间的空穴,(这都是)循依它本来的结构。(刀口)从未遇到筋络相连骨肉相接的地方,更不用说大块的的骨头了!好的厨师一年要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我的刀到现在已经十九年了,宰的牛已有几千头了,但刀口还像是刚磨过似的。牛的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而我的刀口是(几乎)没有厚度的,用没有厚度的(刀口)进入有间隙的(牛体),必然是游刃有余了。所以十九年刀口还像是刚磨过似的。即使如此,每当到了筋骨盘根错节的地方,我看到难下刀,(不觉)就戒惧谨慎(起来),目光专注凝聚,进刀轻微缓慢,謋然一声,牛已解体,像土一样散堆在地。我提刀而立,环顾四周,为此志得意满,擦好刀,把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我怎么能寻找到忘掉言语的人而跟他谈一谈呢!

  4、《史记•屈原列传》(节选)译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焒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觽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担任楚怀王时的左徒的官职。屈原学问广博,记忆力强。对国家(如何)治理得好坏的道理很清楚,并且擅长辞令。在朝廷内就和楚王图谋策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就接待外国宾客,和各国诸侯应对酬酢。楚王很信任依重他。上官大夫与屈原同朝为官,地位相同,想同屈原争夺楚王的宠信,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楚王让屈原制订国家的法令,屈原刚刚起草,还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这份草稿,屈原不给他,(上官大夫)因此(在楚王跟前)谗毁他说:“大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众人没有不知道的,每一个法令制定颁布出来,屈原总是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拟订出来’。”楚王大怒,因此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于楚王耳不能听明辨别是非,眼睛被谗陷的人遮蔽看不清黑白,邪曲的人危害公道,端方正直的人不容于世,所以幽怨苦闷,幽思积郁,写成了《离骚》。

  所谓“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的意思。天(开创可万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生而育女)是人的根本。人遇到穷窘困厄的处境,就回追思本原,所以到了劳苦困顿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呼天喊地的;到了疾病惨痛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哭爹叫娘的。屈原处心端直,行为方正,竭尽忠诚和智慧,以侍奉他的君主,而谗邪的小人挑拨离间了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穷窘困厄了。诚信而遭到君王的怀疑,忠心耿耿而遭到小人的诽谤,屈原能没有怨愤吗?屈原的写作《离骚》,本是从怨愤而生的。《国风》中的诗虽然有很多男女情爱的内容,但不过分荒唐,《小雅》中的诗虽然怨愤毁谤朝政,但也不至于造成混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国风》和《小雅》的优点了。远古呢,就赞颂帝喾的事迹,近代呢,就称道齐桓公的霸业,中间还述说商汤、周武王事功,用以讥刺当世的朝政。(《离骚》)阐明了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因果道理,没有哪一样不明白清晰的呈现出来的。他的文辞简约,寓意深微,志向高洁,行为廉正,他用的文词习见琐细,而其指归却都很正大,所列举的都是近前的事物,而表现的意义却很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他称举用来比兴的都是芳香的花草树木。他的行为廉正,所以至死也不容许自己疏远对国事的关心。在污泥之中自我洗濯(不同流合污),在尘埃之外高飞远引(自标高洁),不被俗世的黑暗污垢所感染,受淤泥浸渍而洁白无瑕。推想他的伟大的意志,是可以与日月争辉的啊!

  屈原死了之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些人,都喜爱辞令而已"赋"的创作而为世人称赞;然而都不过是祖述屈原的舒缓委婉的文辞,终究不敢(像屈原那样)直言谏劝。

  5、《报任安书》(节录)译文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古时候富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无法计算,只有卓异突出的人为后世所称颂。周文王被拘禁而后推演出《周易》;孔子遭困厄而后写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双眼失明,于是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断了双脚,《兵法》才编写出来;吕不韦被贬流放蜀地,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秦国囚禁,著述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贤人圣人为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而创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胸中有郁积的情绪,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才追述往事,希望未来的人能了解自己。至于像左丘明没有眼,孙子断了脚,终于不被重用,于是退隐下来,著书立说,抒发自己的怨愤,希望文章能流传后世,自己的志向见解得以表达。我私下里不自谦虚,近来用拙劣无能的文辞,搜罗天下散失的传闻旧说,考订事实的实际过程,稽查历史成败兴亡的规律。共一百三十篇,也就是想探究天象和人事的关系,弄懂古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道理,而成为一家之言。草稿还未完成,就遭到那次灾难,我可惜书还未写完,所以身就极残酷的刑法而没有怨怒的表现。如果我真的写成了这部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播给那些值得传播的人,那么我就是偿还了受屈辱的债,即使再受杀头之刑,哪有什么悔恨的呢!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给有见识的人听,对俗人就难说了。

  6、《毛诗大序》译文

  《关雎》,是讲后妃美德的诗,是《诗经》十五国风的起始,是用它来教化天下而矫正夫妇之道的。所以可以用以教化乡村百姓,也可以用以教化诸侯邦国。风,就是讽喻,就是教化;用讽喻来感动、教化人们。

  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情感要用声音来表达,声音成为宫、商、角、徵、羽之调,就是音乐。太平盛世的音乐安顺而欢乐,其时的政治就平和通畅;动乱之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

率土之滨云梯可叠加。

云梯,现代指攀援登高工具的一种,主要做消防和抢险等用途;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

中国古代的云梯,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

云梯从商周时期就有了,春秋时期鲁国能工巧匠公输盘鲁班所改良,其时楚惠王为了达到称雄目的,命令公输盘制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架云梯。

《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曰“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说明云梯另外一个用途可以登高望远侦探敌情。

云梯在园林建筑中属于山石布置的一种,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