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摘抄

游戏攻略09

诗经摘抄,第1张

诗经摘抄
导读: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见《诗经·柏舟》。匪:同“非”,不是。转:转动,搬动。这几句大意是;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轻易搬来搬去;我的心不是席子,不可以随便展开卷起。这几句运用了反喻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态度坚决。以“石可转”、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见《诗经·柏舟》。匪:同“非”,不是。转:转动,搬动。这几句大意是;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轻易搬来搬去;我的心不是席子,不可以随便展开卷起。这几句运用了反喻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态度坚决。以“石可转”、“席可卷’反衬志不可移,非常形象生动。可直接引用以表现爱情专一,坚贞不渝,也可以学习这种以反喻来加强感情表达的方法。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 诗经名言语录

《诗经·常棣》。阋(xì隙):相争。务:《左传》、《国语》引《诗经》,此句“务”作“侮”。进两句大意是:兄弟之间虽然有时也会相争于内,一旦有了外侮,就会同心协力一致抵御。《常棣》是一首劝兄弟友爱的诗。~两句说明兄弟间的矛盾只是内部之争.遇有外侮,就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诗经-蓼莪》。怙(hū户)、恃(shì是):都是依靠、凭仗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没有父亲叫我依靠何人!没有母亲叫我仰仗何人!这两句是痛悼父母双亡,自己从此失去依靠的,表现了诗人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两句均以反诘句式写出,加强了感情的表述,使诗人悲痛欲绝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可引用以形容失去父母的孤儿的幼弱可怜,也可用于表现父母对子女的重要性,还可用于表达子女追怀父母的感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蓼莪》。哀哀:悲怜、痛惜。生:养育。劬(qú渠)劳:辛劳、劳苦。进两句大意是:可怜我的父母,生养我受尽辛苦。原诗是写儿子悼念父母的,主要表达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赡养父母,报恩德于万一的感情。这两句流露出对父母的深爱,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怀念或追悼,也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体恤、顾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北山》。溥(pǔ昔);同“普”。率:循.沿着。演:永边.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环海,海滨即边界。这几句大意是:整个天下没有哪里不是周天子的国土,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周天子的臣民。这几句后被引用来说明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包揽一切。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 诗经好句摘抄

《诗经·抑》。圭(guī归):玉器。玷(diàn电):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错误。斯:这。不可为:没有办法处理。这几句大意是:白圭有了斑点,还可以磨掉;(国君)说话出现了错误,就没有办法补救。一语出口,如泼水之不可收,出现了错误难以补救,所以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说。~几句本是周朝贵族要求周厉王慎言谨语而提出的劝告,现可用以说明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考,不可掉以轻心,漫不在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它山:别的山。攻玉;琢磨玉器。本句大意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它来琢磨玉器。此条以它山之石可用来琢玉为例,阐明借鉴、广取的重要意义。石头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连它山之石都有“攻玉”的作用,其它鲜见的东西更可以想见。此条通过比兴手法寄寓此意.使诗文含蓄蕴藉,令人寻味.具有很强的理喻力量,因此干百年来传诵不绝,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极有号召力和极为简明醒目的口号。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荡》。殷:殷朝。鉴镜子。夏后:指夏末君主夏桀。这两句大意是:殷人的明镜离得不远,就在暴君夏桀虐民亡国之时。夏桀暴虐无道,为商汤所灭。诗句告诫殷的后代应以夏檗的灭亡作为教训,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现在“般鉴”巳成为可作鉴戒的前事的代名词被广泛引用。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十月之交》。岸:山崖。为:变成。陵:大土山。这两句大意是:高高的山崖也会变成低谷,深深的低谷也会变成高大的山丘。原诗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这种自然的变化说明了一条哲理: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说明了世事沧桑多变的道理。从科学角度而言,现代地貌学也认为山川陆海是处在互相转化的运动之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名言语录

《诗经·淇奥》。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磋(cuō搓):用锉锉平,指加工象牙。琢(zhuó浊):用刀雕刻,指加玉石。磨:用物磨光,指加工石头。这两句大意是:(修养品行:好比加工玉石,)像切割,像锉平,像雕刻,像磨光。此条以加工骨器、玉器为例,比喻君子要努力修养品行,坚持德行的砥砺。所以原诗说:“有匪君子,~,”后多用~来形容研讨学问或修饰文章。切、磋、琢、磨是四个表现精雕细刻的动词,该名句连用四个动词,增强了直观性,使较为抽象的砥砺德行、研讨学问通过几个巧妙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来。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诗经·板》。先民:古代的圣贤。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除饶):割草打柴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古代圣贤尚且需要向被视为下贱的割草的、打柴的人去请教,一般的凡夫俗子则更不在话下。“询于刍荛”可用于表示广泛地听取意见,虚心求教,连草野鄙陋的人的意见也不放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鹿鸣》。呦呦(yōu幽):鹿呜声。苹:植物名。嘉宾:佳客。鼓:弹奏。瑟、笙:两种乐器。这几句大意是:小鹿呦呦鸣叫。吃着山野的苹草。我有美好的宾客,弹瑟吹笙,其乐陶陶。这几句以鹿鸣起兴。写宴饮嘉宾之乐。可借用以表现知己朋友的欢宴。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硕鼠:大老鼠。无:不要。黍:谷的一种,此泛指粮食。三岁:多年,长时间。贯:侍奉。女:同“妆”。莫我肯顾:即莫肯顾我。过几句大意是: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再吃我们的粮食!多年来白白地侍奉你,我的死活你可从来不顾。这是一首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坑害人民的诗,表现了先民们对这些人的憎恶与痛恨。老鼠是公认的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坏家伙,古今皆然。《诗经》最先把这种害人精写进文学作品里来,从此开了以老鼠喻贪官、恶人、剥削者的先河,后世写老鼠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本诗中尽管只出现喻体(硕鼠),未显露本体(剥削者),但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二者极其相似的本质特点(不劳而食,贪得无厌)进行连类推想。这样的比喻贴切生动,词浅意深,讽刺性很强。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诗经好句摘抄

《诗经·相鼠》。相:看。仪:威仪,指行为、举止有尊严。无仪:指行为不端,,不顾廉耻。何为:做什么。这几句大意是:看那老鼠还有张皮,做个人反而没有一点威仪;既然是个没有威仪的人,干什么还不快些死去!这几句是对寡廉鲜耻、无恶不作的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讽刺。首先把他们与老鼠相提并论,指出尽管老鼠是那样狠琐、丑恶,还有张皮遮遮丑;而那些统治者为所欲为,不顾一点人的尊产,比较起来,简直连老鼠都不如。然后说既然做人不知羞耻。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还不如早些死掉算了。通过这些挪榆、咒骂,表现了人民对他的深恶痛绝。这几句可用于表达人们对那些无赖、恶棍的憎恶、痛恨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依依:形容柳枝轻轻摆动的样子。思:语助词,没有实义。雨:用如动词,“雨雪”即下雪。霏霏(fēi飞):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当初我出去的时候,正是扬柳迎风飘摇的初春;现在我回来的时候.恰值大雪纷飞的隆冬。这几句在原诗中是征夫叙述他当年离家从军、如今罢战归来所见到的不同景色的,不仅点出了初春和严冬的季节特点,巧妙地暗示了征夫出发和归来的时间,而且也委婉地抒写了征夫抚今追昔、不堪回首的心情。本句可引用描写离开和回到某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和心理感受,也可只引用“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描绘春、冬的节令特点,还可学习这种以物侯特征来暗示不同季节的艺术表现手法。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诗经·陟岵》。陟(zhì志):登上。岵(hù户):多草的山。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那高高的山岭啊,遥望我远在家乡的父亲啊!原诗是写远地服役者怀念亲人的,这是第一章的前两句,叙述诗人登高望父。下二章开头的两句分别为:“陟彼屺(qǐ起,光秃的山)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写望母、望兄,实际上这六句互文见义。诗人登山远望家乡、亲人,反复咏叹,反映了行役者思家念远时深情。可用以描写流落异域的人怀乡思亲的心情。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诗经·燕燕》。之子:这个姑娘。于归:出嫁。弗及:看不见。涕:泪。这几句大意是:这个姑娘出嫁走了,我送她到遥远的郊野。眼望她渐渐远去直至看不见,禁不住泪下如雨。这几句可供引用描写女伴远嫁分手时恋恋不舍的情况。也可只引后两句,用于描写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情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诗经名言语录

《诗经·击鼓》。契(qì气)阔:契,合。阔,别。契阔原指聚合与分离,这里偏指离别。成说:成言,说定了。偕老:共老。这几句大意是:在这生离死别之际,我拉着你的手,与你郑重约定,互相等待以求白头共老。这几句在原诗中是征夫追忆出征前与妻子执手分别时的情景,十分悲凉凄惨。可引用以描写由于某种原因夫妻之间不得不生离死别的情况。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信誓:忠实的誓言。旦旦:发誓时诚恳的样子。反:违反,违背。这两句大意是:当初你起誓时是那样虔诚恳切,没有想到现在你会违背自己的誓言。这两句在原诗中是弃妇指责她丈夫背誓负情的,如今可用以形容有些人在婚姻爱情问题上态度不庄重,需要时不惜海誓山盟,仿佛非常诚恳、坚决;实际上寡情少义,见异思迁。此外,现在“信誓旦旦”已成为使用范围很广泛的成语,多用于形容誓言的真诚。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⒅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氓》。爽:过失,差错。行:行为。罔极:没有准则。二三其德:言行前后不一,朝三暮四。这几句大意是:做妻子的自省没有过失,而男子他却言行不一;男人反复无常没定准,朝三暮四变了心迹。《氓》是《诗经·国风》中一首著名的弃妇诗,写一位女子自述其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几句是这位女子自省婚后对爱情忠贞不二,没有过失;而丈夫却因自己色衰而爱弛,反复无常变了心。现在人们还用“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或三心二意,反复无常。

能不我慉,反以我为仇。

《诗经·谷风》。能:通“宁”,乃。慉(xù蓄):爱好。能不我慉,即乃不我好。这两句大意是:(我在你家勤劳如此)你仍不喜爱我,反把我当成仇人一样看待。《诗经·谷风》和《氓》一样是我国最早写弃妇的诗篇。诗以第一人称的写法诉说故夫的无情和自己的痴情。~是这位妇女用今昔对比的口吻,诉说过去与丈夫共处患难,同遭生活困穷之苦;现在有了财产和安乐的生活,丈夫不但不喜欢我,反“以我为仇”,全不念及旧情了。现在可借以形容不念旧好,翻脸为仇的薄情寡义的人。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 诗经好句摘抄

《诗经·谷风》。荼(tú图):苦菜。甘:甜。荠(jì计):一种野菜,味甜。这两句大意是:谁说荼菜味道很苦我觉得它如同荠菜一样甘甜。这两句在原诗中通过比喻,对比,来反衬弃妇的遭遇。苦菜当然是很苦的,但比起她无辜被弃的苦来,简直犹如荠菜一样甘甜,可见她的痛苦有多么强烈。可用于形容、强调人们某些无以复加的痛苦心情。此外,这种运用反衬手法抒情状物以强化表达效果的方式,尤其值得吸取。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所谓:所说的,这里指所想念的。伊人:此人,这个人,指诗中主人公所想念的人。一方:另一边,即对岸。这两旬大意是:我所思念的这个人,在大水的另一边。原诗是表现怀人时惆怅心情的名篇,这两句着重强调一水之隔,阻断了他们的爱情。同时,“水”还泛指他们爱情问的种种障碍。后世多用这两句形容情侣间的两地相思;有时也用。“在永一方”形容所思念的人离得很遥远,或形容虽近在咫尺,但仿佛一水之隔。可望而不可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于衿》。青青:指“于衿”的颜色。子:你,诗中女子指她的情人。衿(J1n今):衣领。悠悠:遥远,这里形容相思之情悠远绵长。这两句大意是:你青青的衣领,牵系着我悠悠的思忆之心。这两句不直呼她的情人,而以“青青子衿”来借代,显得委婉含蓄,富有诗意。“悠悠”二字又表现出思念之情的强烈。可用以形容少女对情侣的相思,也可用于形容男子对同学、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曹操的《短歌行》即引用这两句表达他对朋友和志同道合之人的渴念。此外,还可以借鉴、学习这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君子于役》。如之何:如何,怎么。这两句大意是:丈夫服役离开家,叫我如何不想他这两句中,“如之何勿思”的反诘句要比运用叙述句表达感情的效果强烈得多。可用以描写思妇对征夫的强烈怀念,还可学习运用反诂句式加强感情表达的写作方法。

君子于役,不知其明,曷至哉。 —— 诗经名言语录

《诗经·君子于役》。君子:古代妻对夫的称呼。于役:往外服役。期:服役的期限。曷(he河)何,此指何时,这几句大意是:丈夫服役去远方,不知期限有多长,何时才能返家乡这几句语言质朴但感情强烈。特别是“曷至哉”-通过反诘的语气,表达了思妇对征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可用于描写战争年代妻子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牵挂、惦念。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采葛》。三秋:三季,即九个月,这里“秋”是作为季节单位来运用的,也可解作三年。这两句大意是:一天看不见,就像隔了三秋一样啊!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心理活动,把相思之情渲染得不仅非常强烈,而且富有诙谐的情趣,十分耐人寻味。这个名句使用频率极高,有时还演化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或简化为“一日三秋”,不仅可用来形容情侣间深长的相思,也可用于形容同学、朋友、亲人间离别后殷切的思念。此外,这种夸张手法也值得吸取、借鉴。

愿言恩伯,甘心首疾。

《诗经·伯兮》。愿:思念殷切的样子。言(yan焉):语助词,无实义。首疾头痛。遣两句大意是:苦苦地思念着丈夫,即使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这两句中,“甘心首疾”形象、具体地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深情怀念,可供引用描写、形容女子对丈夫、情侣的相思之情,也可学习、借鉴这种运用反村手法强化感情表达的艺术手段。

白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诗经·伯兮》。伯:古代妻对夫的称呼。之;往,去。首:指头发。蓬:一种丛生的野草,干枯后,风一吹就团团飞舞。膏沐;润泽头发的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发油。适(di敌):悦,喜欢。为容:整理容貌,即梳洗打扮。谁适为容,“为容适谁”的倒装,言梳洗打扮取悦于谁呢这几句大意是:自从丈夫出征到东方,一任我的头发散乱得如风卷蓬草一样。难道说没有油膏梳洗化妆可是妆扮起来又有谁来欣赏这几句表现了思妇对征夫的强烈的思念之情,但没有明白地说出,而是用自从丈夫出征以后便再也无心梳洗,来反衬这种深切思念的感情。特别是通过“首如飞蓬”这个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示了她内心的痛苦。这几句除了可以直接引用表现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外,其运用细节描写抒发感情的手法尤其值得借鉴。

未见君子,怒扣调饥。 —— 诗经好句摘抄

《诗经·汝坟》。君子:妻称夫。怒(ni逆);心里难过。调(zhou周):通。“朝”,清晨。调机,形容渴慕的心情十分强烈,如同朝饥欲食。这两句大意是:没有见到你的时候.思念之情就像清晨饥饿盼食一样迫切。思念之情本来是很抽象的东西,其迫切程度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述。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使其变成具体可感的了。因为朝饥欲食,是每个人都有的生活体验,用它来比拟渴幕、思念之情,是很恰当,也很生动的。这两句可用于形容情侣之间牵肠挂肚、急迫难耐的思恋情怀。也可只用。惄如调饥”比喻其它迫切的愿望。还可从这两句悟出,贴切的比喻往往能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悠:长,辗(zhan展)转反倒: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这两句大意是:相思之情悠远又绵长,辗转床榻进不了梦乡。在原诗中,这两句写一个男子因为心爱的女子“求之不得”而夜不能寐,在床上“辗转反侧”刻画了一种单相思的苦况;现在可用以描写相思的煎熬,也可用以反映因心有所思而焦灼不安,不能入睡。这两句知名度很高,现在还常被引用,“辗转反侧”已成为成语。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诗经·常棣》。妻子:这里指夫妻。好合:恩爱亲密。鼓:弹奏。瑟琴:古代的两种乐器。这两句大意是:夫妻之间丰相亲相爱,像弹奏琴瑟声调和谐。原诗中这两句是以夫妻恩爱来比衬兄弟感情亲密的,后世多用其字面意思,以“瑟琴”(也作“琴瑟”)形容夫妻感情的和谐融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诗经·东山》。之子:这个姑娘。于归:出嫁。皇:黄白色。驳(bo拨):赤白色。这里皇、驳都是指马毛的颜色。亲:指“之予”的母亲。结:系。缡(li离);佩巾。九十:或九或十,极言其多。这几句大意是:这个姑娘出嫁时,迎亲的马队中有黄马还有红马。母亲亲手给她幕好佩巾和衣带,婚礼的仪式名目繁多,足有十来项。这几句详细叙述娶亲的过程,渲染出喜庆、欢快、热闹的气氛。可供描写婚礼时引用。也可单独引用前两句,形容参加婚礼的人数之众;或单独引用后两句,形容婚礼仪式名目之多。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 诗经名言语录

《诗经·谷风》。宴尔:安乐、和顺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新婚夫妻欢乐亲密,恩爱得如同亲兄弟。这两句在原诗中是弃妇叙述她的丈夫对新妻子亲爱得如兄如弟,以下又说到丈夫对她则视如仇人,这样通过鲜明对比,显出她丈夫寡情少义,喜新厌旧。后代用这两句,多形容新婚夫妻如胶似漆,极其恩爱亲密。有时单独用“宴尔新婚”指某人刚刚结婚,还沉浸在新婚的欢乐中。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睢》。钟鼓:古代的两种乐器。乐(le勒):快乐,这里用作使动词,乐之即使之快乐。这两句大意是:温柔美丽的好姑娘,我将敲钟打鼓迎娶她,使她快乐。这两句在原诗中是承接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而来的,描写那个男子想象着如果“窈窕教女”接受丁他的爱情,那么他便敲着钟、打着鼓去迎娶她,和她结成幸福的伴侣。可用于描写婚礼,也可甩于形容经过努力,有情人终成眷属。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挑选:急促地来回走动,形容焦急、疑虑,心神不宁的样子。城阙(què却):城门楼,在古代常是情侣们约会的地方。这两句大意是:焦急地来回徘徊啊,在那城门楼上啊!这两句在原诗中是描写一位少女与情人约定好了在城阙相会,但她来了之后情人却久候不至,因此急得她团团转。可用于形容情侣们在期待密约幽会时急躁、焦灼,魂不守舍的情况。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静女:娴静的姑娘。其:语气词。姝(shu书):美丽。侯(si四):等待。城隅(yu玉):城墙的角落。爱:同“薆”,隐蔽,藏起来。见:同“现”。搔首:抓头皮。踟蹰(chichu池除):徘徊,搔首踟蹰,形容急躁地来回徘徊、心神不安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说好了在城角等待与我相见;来了之后她却藏起来不露面,急得我抓耳挠腮徘徊不安。这几句以平淡的语言,风趣的情节,描写丁一对情侣在僻静的城角相会的场面。姑娘的调皮,小伙子的憨厚,都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可用于描写少男少女期待幽会时的情景,也可只引用“搔首踟蹰”一句,形容小伙子等待与情侣相会而久后不至时焦灼不安的情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好句摘抄

《诗经·关雎》。关关:象声词,雌雄两鸟彼呼此应、柏对而鸣的声音。雎(jū居)鸠:又叫王雎,一种水鸟。相传雎鸠生有定偶,常共栖止;一旦离散,不论雌雄便都不再和其它异性共栖。窈窕(yǎotiǎo咬眺):温柔美丽的样子。淑:善,好。君子:泛指男子。逑(qiú求):配偶。这几句大意是:在河里的小洲上,雌雄雎鸠关关地对唱;温柔美丽的好姑娘,是男子们最理想的对象。这几句先以雎鸠和鸣起兴,用雌雄两鸟对唱时的和谐融洽,象征男女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优美而富有诗意,常用于描写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憧憬或形容青年男女之间相互倾慕,爱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关雎》。窈窕(yǎotiǎo咬眺)淑女:温柔美丽的姑娘。崭寐(wùmèi悟妹):寤,醒来;寐,睡着。这两句大意是:温柔美丽的好姑娘.无论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这两句写男子思偶的心情。他看中了一位“窍窕淑女”,无论白天晚上,无论醒时梦中都在思恋着她,想与她结为配偶。写男于思慕女子,苦苦追求时可以化用。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窃窕(yǎotiǎo咬眺)淑女:温柔美丽的好姑娘。琴瑟:古代的阿种弦乐器。友:亲近。这两句大意是:温柔美丽的好姑娘,我将弹起琴、瑟来表示对她的亲近。这两句在原诗中承接着“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描写那个男于对“窈窕淑女”怀有深长的相思而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盘算着凭借琴瑟之声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情。可引用这两句形容男子采用委婉的方式向女方表示好感。此外,后世还常以“琴瑟和谐”比喻夫妻恩爱,感情融洽。

之死矢靡它。

《诗经·柏舟》。之死;到死。矢:誓。靡(mi米)它:没有别的心意,即没有二心。本句大意是:(我只爱自己心爱的人)到死也不变心。这首诗写一位青年女子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对象,可是她的母亲却不谅察她的心,硬要拆散她的美满婚姻,逼嫁别人。当时,礼教制度经形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成为套在青年男女身上的枷锁。但这位女子却不顾礼教的藩篱,坚持自己所选择的对象。她一面愤愤地呼喊:“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一面誓死抗争:“之死矢靡它!”非他莫嫁,死不变心。这铮铮誓言是对家长包办婚姻的挑战,是妇女自主意识觉醒的宣言。以历史主义眼光来看,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斗争精神,也可从几千年前这位无名女于身上找到原始的萌芽。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诗经名言语录

《诗经·木瓜》。木瓜:植物名,果实秋熟,椭圆形,味香。报:回赠,回报。琼琚(qiongju穷居):佩玉。这两句大意是。姑娘掷给我一个术瓜,我解下身上的佩玉掷给她作为酬答。我国古代青年男女有互赠礼物表示爱情的传统(如今某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这一习俗),这两句写姑娘投掷给小伙子一只木瓜,表示爱慕。小伙子深知木瓜本身虽不贵重,但它寄托着一颗少女赤诚的心。所以毫不犹豫地解下自己佩带的美玉回赠给她,表示了自己的爱情。可引用这两句描写男女互赠定情物以表示爱慕的情况。也用以比喻互相馈赠。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

《诗经·大车》。毂(gu谷):活着。穴:墓穴。这几句大意是:活着被迫离异,不能与你同居一室,死后愿和你合葬在一个墓穴。表示夫妻的生死不离,现在还有“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话。白居易的“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就是化用《诗经》的诗句而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诗经·将仲子》。将(qiang枪):请。逾:越过,爬过。树杞:杞树,即杞柳爱:吝惜。这几句大意是:求求你啊小二哥,别偷偷爬过我家墙头,别折断了墙边的杞柳。树折断算得了什么,怕只怕爹娘知道了要责罚发怒。这是一首写男女私情的诗。女子与她的情人相好,又怕他偷偷爬过墙头到她家里来幽会,因为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得到父母兄长的同意,万一被家里人碰上了不依,还怕街坊邻居说闲话。所以她恳求他别来幽会,把少女爱恋情人又怕被父母察觉的复杂心理描绘得细腻而生动。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隰桑》。中心:心中。何日:哪一天。这两句大意是:将这爱情深深地藏在心底,哪一天能够忘记。这两句可用于表现心中强烈地爱着对方,却又羞于向对方表达,只得将炽热的爱情藏于心底的情况。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诗经好句摘抄

《诗经·抑》。这两句大意是:你掷给我一个挑子表示友好,我掷给你一个李子表示回报。本诗原意是告诫贵族子弟谨言慎行、修德守礼的,这两句则是强调与人交往时应当懂礼貌、讲信义,注意礼尚往来。后世引用这两句,常改变原义,用来形容男女之间投桃报李,互赠礼物表示结好。也可仍用原义,表现关系友好,有来有往,你给了我某些好处,我也将有所回报。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儒家思想产生背景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在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为开明时代。 []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术)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 []儒学对中国的影响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 []儒家思想的不可取之处 一,“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最后甚至发展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一个老套,而又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君王不管多么荒唐,作为臣民只有忠心的份,绝对不能够进行任何形式的评估,更别说是批判了。其中一句“故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这不但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还把全国的臣民变为了君王的奴才,只是作为一个受气包而已。 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更卑鄙的“三纲”理论还在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中国搞的那些阶级成分划分,正是儒家思想的“革命版”。而目前的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只能有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远不如有城市户口的孩子。至于那些高干子弟比普通民众的子弟有更多的机会在官场上发迹这一事实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论出生、论血统的伦理思想从哪里来?从儒家思想来的! 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仪的,不合法条的是不能去看、去听、去说话、去行动的。 在民主社会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所指明的条款,人们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看他们想看得东西、说他们想说的话。如果人们做的某些事情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那么新的法律条款就必须因应而生。在新的法规出台之前,人们的行动应该不受制裁。所以文明国家里的法律是对人们行动的具体制约,而不是指明人们如何行动的行为准则。 四,“忠孝”所包含的旧思想 再来说说儒家提倡的忠孝。如果是对国家的效忠,比如岳飞的事例,那当然比效忠一个政党或效忠某个“伟大领袖”更符合人民的利益。象岳飞这样的军人,在文明国家里都是要效忠国家的,这是军队国家化的结果,是便饭,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本就不值得大书特书。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军队往往都是效忠当朝皇上的,所以岳飞的故事才显得与众不同。 五,,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 《大学》里有这么一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简述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当权者而言,如果其权力来源不是来自人民的授权,如果其权力不受限制,任何一个人去当权,不论其修身养性的层次有多高,结果一定是个独裁者,甚至是个暴君,这也正符合了儒家的这句“明主之道,在申子之劝独断也”。 世界上也有不用靠血腥镇压、不用靠屠杀人民、不用靠恐怖统治而上台的政府,但这些政府多数出自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即使自身的涵养不太完美,象克林顿还乱搞男女关系,但是国家却可以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自在。 为何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事实已经一再证明,单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是绝对不能造福于人民的,而必须要能齐家之能,治国之智的。 不单单中国的历史,即使在世界历史上,在实施民主制度之前也没有哪个帝王是靠个人的修身养性来治理国家的。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把帝王的权利交给人民,让人民来决定谁当国家***,并有权更换不合格的***。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确保长治久安、天下太平、人民自由、社会进步。 专制制度篡改歪曲儒家的部分论述来为其服务 对于帝王而言,任何有利于集权统治的思想都是求之不得的。非但崇尚儒学,更有把儒学断章取义者,如把《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的一句牢骚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变成这样一个集权统治的理论依据而流传千百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儒家思想的精华 我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省书协主席团全体成员,以及来自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研讨,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作了学术报告。张辛博士在讲话中对中庸文化作了探讨,他认为,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中庸”就是强调“善” 对于“中庸”的概念,张辛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张辛认为“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中庸”核心是礼乐文化 论坛上,张辛博士对发源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辛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张辛表示,“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文化没必要一味与国际接轨” 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张辛认为我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他特别强调与传统接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辛介绍,现在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目前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张辛认为,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所以,我们要强调与传统接轨,兼容其他文化的优秀精神,而没有必要一味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 1、 汉朝兴起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 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260 BC - September 10, 210 BC)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551 BC – 479 BC) 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的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2、历代变迁 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绝大部分来自宋朝(960 AD-1279 AD)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10)明末清初: 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3、 近代的研究和发展 现存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孔子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儒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儒家思想产生背景

[编辑本段]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在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为开明时代。

儒家思想的形成

[编辑本段]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

儒学对中国的影响

[编辑本段]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不过由于中国大陆官方意识形态等种种原因,许多人仍无法纠正对儒家的偏见,以至儒教无法在中国大陆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不少人仍然认为“儒家思想”是“四旧思想”而需要破除,这和韩国对儒教致力保存过去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形成儒教发源于中国却昌盛于韩国的尴尬局面。不过由于道德败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少部分良知者已重拾起这份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大陆学者目前正努力编纂《儒藏》(藏,音zang4)以弥补历史遗憾(三教中,道教有《道藏》,佛教有《大藏经》,惟儒教无自己的经藏),传承和弘扬儒学。儒教对中国人的正面影响要多于其负面影响。

儒家思想的糟粕

[编辑本段]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一个老套,而又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君王不管多么荒唐,作为臣民只有忠心的份,绝对不能够进行任何形式的评估,更别说是批判了。这不但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还把全国的臣民变为了君王的奴才,只是作为一个受气包而已。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更卑鄙的理论还在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中国搞的那些阶级成分划分,正是儒家思想的“革命版”。而目前的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只能有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远不如有城市户口的孩子。至于那些高干子弟比普通民众的子弟有更多的机会在官场上发迹这一事实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论出生、论血统的伦理思想从哪里来?从儒家思想来的!

儒家思想最窒息人性的,要数孔子的这个训条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没有统治者的允许,人民是不能去看、去听、去说话、去行动的。

在民主社会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所指明的条款,人们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看他们想看得东西、说他们想说的话。如果人们做的某些事情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那么新的法律条款就必须因应而生。在新的法规出台之前,人们的行动应该不受制裁。所以文明国家里的法律是对人们行动的具体制约,而不是指明人们如何行动的行为准则。孔子的教条与此恰恰相反,它规定人民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皇家贵族们制定的行为规范,它是束缚人民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而历史上专制统治正是得益于这个思想。长期以来,全国人民只有统一思想的份儿,只有与上保持一致的份儿,只有按照上面规定说话做事的份儿,而绝对不允许人民怀疑和批评。孔子的这个思想,不但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性,还为统治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奴才。

“忠孝”所包含的思想糟粕

再来说说儒家提倡的忠孝。如果是对国家的效忠,比如岳飞的事例,那当然比效忠一个政党或效忠某个“伟大领袖”更符合人民的利益。象岳飞这样的军人,在文明国家里都是要效忠国家的,这是军队国家化的结果,是便饭,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本就不值得大书特书。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军队往往都是效忠当朝皇上的,所以岳飞的故事才显得与众不同。

对于那个“孝”字,其中的糟粕路人皆知。儒家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今如果有个女人因为身体上的疾病不能生育,或者她根本就不想生育,你能指责她最为不孝吗?这儒家思想分明就是要将女人变为没有自尊又没有自决权的生育机器。其荒唐、反人性之意不言自明。

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

《大学》里有这么一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简述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是在中国三千多年有史书记载的历史上,哪个帝王统治者是靠自己的修身养性来治理国家的?哪个帝王不是靠军队杀戮、血腥镇压、恐怖统治、甚至焚书坑儒来坐稳其帝王交椅的?

对于当权者而言,如果其权力来源不是来自人民的授权,如果其权力不受限制,任何一个人去当权,不论其修身养性的层次有多高,结果一定是个独裁者,甚至是个暴君。

世界上也有不用靠血腥镇压、不用靠屠杀人民、不用靠恐怖统治而上台的政府,但这些政府多数出自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即使自身的涵养不太完美,象克林顿还乱搞男女关系,但是国家却可以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自在。

为何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事实已经一再证明,单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是绝对不能造福于人民的。

不单单中国的历史,即使在世界历史上,在实施民主制度之前也没有哪个帝王是靠个人的修身养性来治理国家的。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把帝王的权利交给人民,让人民来决定谁当国家***,并有权更换不合格的***。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确保长治久安、天下太平、人民自由、社会进步。

儒家思想片面强调人的修身养性,极具欺骗性,而绝口不谈那些不受制约的皇权正是产生腐败和荼毒生灵的根源。其实,真正可以使天下太平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民主的社会制度,不是个人的什么修行。正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专制制度导致了人的堕落、暴君的肆虐、人民的惶惶不可终日、以及对人民创造性的严重压制。

儒家思想一直提倡“君权天授”,而不是“君权民授”。为了让人民有个盼头,它告诉人民:如果君王也修身养性,天下就会太平,人民就会幸福。它的目的是麻痹人民,让人民整天做梦,永远期盼出一个修身养性层次极高的“明君”,却不让人民直接参政、不让人民选择心目中最佳的君王人选。可是中国历史上出过几个明君呢?确切地说:一个也没有!但是人民就这样在儒家思想麻醉之下期盼“明君”期盼了几千年。儒家思想是中国最成功的精神鸦片。

专制制度不但充分利用儒家思想,还篡改歪曲儒家的部分论述来为其服务

对于帝王而言,任何有利于集权统治的思想都是求之不得的。既然儒家思想有浓重的奴才意识,历代帝王崇尚儒学也就顺理成章了。非但崇尚儒学,更有把儒学断章取义者,如把《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的一句牢骚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变成这样一个集权统治的理论依据而流传千百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总结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是催生奴性的思想根源,对中国千百年来专制制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被儒家思想深重毒害的中国,正是产生邪教和发展邪教的温床。社会在形式上虽然也批判过儒家思想,但是专制统治正是得益于许多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奴才意识。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儒家思想,毕竟儒家思想也有一些精华部分。至于如何吸取儒家思想的精华就不是本文的任务了。这里只想强调,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现代文明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在儒家思想里几乎找不到。我们这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一代人,学习外来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观念也是很困难的。但是人类社会总要要向前发展,中国社会也是一样要向前发展。中国人当了几千年的奴隶,如今也已经厌烦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公民权利,他们体现着中国的希望。

儒家思想的精华

[编辑本段]

我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省书协主席团全体成员,以及来自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研讨,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作了学术报告。张辛博士在讲话中对中庸文化作了探讨,他认为,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中庸”就是强调“善”

对于“中庸”的概念,张辛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张辛认为“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中庸”核心是礼乐文化

论坛上,张辛博士对发源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辛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张辛表示,“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文化没必要一味与国际接轨”

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张辛认为我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他特别强调与传统接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辛介绍,现在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目前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张辛认为,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所以,我们要强调与传统接轨,兼容其他文化的优秀精神,而没有必要一味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

  雅典民主制度与古罗马民主制度,如两条平行线,同步发展,而不是像很多人误解的那样,是一先一后。

  雅典,人类民主思想摇篮

  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形成后,政治权力为氏族贵族所控制。贵族寡头专政,使平民与贵族长期处于对抗状态。直到后来共同选择梭伦为调停人和执政官,把政府委托给他,雅典政治才进入了民主时期。这是公元前594年前后的事。

  梭伦的改革,取中庸之道,抑富扶贫,以仲裁者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说,在贫富之间,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又说,“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他恢复了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各级公民有权参加,它有权选举重要官员,决定战争与媾和等国家大事。四百人会议相当于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如今日之人大常委会),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此外,还设立了每个公民都有权参加的民众法庭,并可推举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他规定,每个公民都有权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就自己的切身利害问题提出申诉,而且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在中国,今天,如果一个律师为受损害的消费者群体代理诉讼,也是不被允许的!而在美国就有这种公益诉讼。)

  他普及选举权,使平民享有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亚里斯多德评价说,“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因此,梭伦扩大了拯参与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主政制奠定了基础。

  但他两边都不讨好,自动辞职,但卸任条件是必须实行他颁布的宪法。此时,正是中国的东周时期(周定王。楚庄王伐陆浑的敌人,第二年经过洛邑,让人问周朝索要九鼎。定王让王孙满出使拒绝,楚兵退去。十年,楚庄王围困郑国,郑伯投降,被放。十六年,楚庄王死。)

  后来经过庇西特拉图、克利斯提尼统治,民主制度又向前发展,雅典城邦民主制得以最后确定下来。

  公元前492年(相当于中国春秋末期,前770年-前476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亡国后,周室逐渐衰弱,各地诸侯则势力越来越大,其中以春秋五霸为最。),波斯军队入侵希腊,希波战争爆发。战争持续了约半个世纪。前449年签订和约。波斯帝国元气大伤,而雅典的军事和政治威信却大为提高,取得了希腊盟主的地位。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这期间,最有影响的是伯里克利于前443至429年期间连任雅典的首席将军,为雅典最高统治者,开创了希腊文明的新时代。

  伯里克利使执政官的职位向第三等级开放,对第四等级的当选者也予以默认,以促使更多贫穷公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公元前451年,公布公民法。

  他强化了公民大会的作用,使执政官的权力进一步受到约束,而且不得连任。任何公民皆可向法庭提出“不法申诉”,即使是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的决议,如有违反现行宪法或不合立法程序者,普通公民亦可申诉,陪审法庭有审理之权。亚里斯多德赞扬说,这样做得对。“因为少数人总比多数人更容易受金钱或权势的影响而腐败。”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雅典成了完善城邦民主制的典型。

  雅典民主制可归结为以下几个观念:

  一、主权在民思想。伯里克利在一个演讲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亚里斯多德也说,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当然,这也埋下了“多数人暴政”的隐患。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因宣传不合时宜的思想,在公元前399年被公民投票,判处死刑。)雅典公民对官员和法律具有实际控制权,他们通过法院实现这一权力。法院是属于全体公民的。法院的任何成员,都向年满30岁以上的公民开放,总共有6千名陪审员,每年选举产生,然后抽签分派到各个法院行使职权。历任执政官要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主权在民还表现为“轮番执政”。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限制。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只好“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二、权力制约思想。亚里斯多德已经提到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贝壳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行政官吏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雅典人看来,在平等人民组成的城邦中,以一人高高凌驾于全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如果某行政官权势太大,就可能危害国家,公民就以在每年举行一次的秘密投票中把他驱逐出境。贝壳放逐法就是现代对高级行政官的弹劾法。(为什么叫贝壳驱逐法呢?因为很多平民不识字,就用贝壳作为表明自己态度的工具。可见,民主制度,不一定非要在扫除文盲以后才能实行。)

  三、法律至上思想。雅典政制严格实行法治,绝禁人治。伯里克利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每个官员任职以前,要宣誓: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尊金像,遗臭万年。包括十大将军这样的高级官员,因为谋私触犯法律被流放、处死的也有,包括伯里克利的一个儿子也被无辜处死。亚里斯多德说,“谁说应该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雅典人认为,无视法律的专制政体是最坏的政体。雅典还树立了刻有反僭主法的大理石石碑,规定企图在雅典建立独裁统治的人,任何人杀死他都无罪。公元前514年,两位青年因刺杀僭主失败被害,雅典人尊他们为一代英雄,并塑像以资纪念。

  四、公民意识。民主制,使雅典获得了空前繁荣。每个雅典人皆以生活在团结和谐的雅典而自豪。伯里克利在一篇葬礼演说中,洋溢着雅典人庄重荣耀感——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就会想起那些缔造这个帝国的人们。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就像为她的节日所能奉献的最美好的礼物。”

  人人皆可从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流执政,是雅典人心中神圣的事。正是观察到这一现象,亚里斯多德说,“人是一个政治动物。”

  雅典,作为希腊诸城邦民主政体的典范,成为人类民主的发祥之地和人类民主思想的摇篮,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

  为防止多数人暴政,17世纪起,西方几代启蒙思想家,大力鼓吹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结社、信仰自由,认为这是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这是防止苏格拉底悲剧重演的法宝。

  罗马共和国民主制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建立了贵族专政的共和国。以后,平民与贵族经过长达近两个世纪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民主制的发展。成为古代民主制的又一典范。不过,罗马民主化发展程度是不及雅典的,贵族一直是政治权力运转中的主导力量。

  公元前51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成立,百人团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了军政长官即执政官。

  早期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政治,最有权力的是元老院。由氏族长老和退任的执政官组成(相当于政协吧?)享有决定内外政策以及及审查和批准法案的权力。百人团选出的执政官也须经元老院批准。广大平民与贵族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极为悬殊,不能当选高级长官,不能充任元老院议员,不能和贵族通婚。致使贫富悬殊长期不能解决,反而恶化。公元前494年(相当于东周的周敬王。子朝杀猛后自立,但是晋国拥立丐为敬王四年后,晋国率诸侯拥敬王回朝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这就是有名的"田姓代齐",也就是从这起,齐国的国君不是姜子牙的后裔了,而是田姓,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柏举之战(孙子灭楚),卧薪尝胆,田氏代齐,孔子去世。)罗马被外族入侵,为使民奋战,承诺对平民减免债务,然敌退而食言。平民乃持武器离开罗马,在圣山安营扎寨。贵族作了让步。后来又有第二次撤离运动。罗马贵族许诺可以有民选的保民官。保民官成为对贵族权力的重要制约力量,对政府法令有否决权。

  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具有一定的平衡架构。

  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制定。保护私有财产,禁止一切特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它对近代欧洲的法权观念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公元前444年左右,在最高行政长官中,终于出现了平民。

  经过平民的斗争,规定平民的特里布斯大会上通过的决定,对全体罗马人都具有法律效力。平民会议就具有公民会议的性质了。公元前287年,(约为中国的战国时代,正是秦朝陆续以武力消灭六国的进程中。)人民真正享有立法权。公民被行政长官判定死刑或体罚时,有权向人民大会提起控诉。人民保民官神圣不可侵犯。侮辱者要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

  在罗马共和国历史中,贯穿了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元老院与军事独裁者的斗争。这两条线索彼此缠绕,使罗马共和史呈现复杂多变的面貌。

  早期罗马官职和早期的雅典官职一样,都是无给职,没有报酬,特别对于高级官吏,要求一定的资产作为“代表资格”。(这恐怕也可以给今天的民主制度建设提供借鉴。鉴于官场腐败如此严重、如此普遍,宁愿他们先挣钱再做官,不愿他们先做官再挣钱。前者,做官是荣誉;后者,做官是发财。)而且当时还流行这样的观念:有官职的人们不但需要按照他们的身份生活,还必须把个人的财产投入到公共建设、娱乐组织中去。

  罗马实际上是一个贵族性质的共和国。比雅典民主略微逊色。罗马共和国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占有制,不像雅典那样是手工业和商品经济。

  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力一直控制在元老院手里(这比中国控制在皇帝一人手里要好得多。中国的政体,实质上是皇帝的私有制,这是最大的私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这种国家还特别喜欢提倡“公有制”。在雅典、古罗马这样的国家里,才可能有“公民”。而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中,只有“私仆”。)

  这个权力架构中的重要部件,还有人民大会、百人团民会、特里布斯民会。在高级官吏中,有执政官(任期一年,是百人团民会上选举产生的,他们是元老院和人民决议的主要执行者,负责国内的安全。)、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被称为最神圣的高级官职,由过去曾任执政官的人中选出。公元前433年起,每5年选举一次,但他们的任期只有18个月。其职责为:审查元老院名单、进行公民调查、监督公民道德、管理国有资产和公共工程。可揣根据情况把元老开除元老院。)保民官(只有平民才能担任此职。一共10人,任期一年,在整个共和国时期是民主制的一个特殊监督机构。保民官神圣不可侵犯。可以否定元老院的决议。但也容易被收买。)

  后来,罗马共和国经过斯巴达起义(犹如中国之××),独裁者取得地位,越来越依赖军事统治。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走向专制、独裁,苏拉—克拉苏—庞培“三雄政治”,公元前49年(相当于中国西汉末年),凯撒取得独裁权力,成为终身独裁官。其后,他的外甥渥大维登山罗马政治舞台,集大权于一身,罗马共和国终于被葬送,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 “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为鬼为蜮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朱熹集传: “蜮,短狐也,江淮水中皆有之,能含沙以射水中人影,其人辄病,而不见其形也。”后以“为鬼为蜮”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求之不得 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高岸深谷 ①指幽僻的处所。②形容幽峭深邃。③《诗·小雅·十月之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因以“高岸深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鸟革翚飞 形容宫室壮丽。语出《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投桃报李 《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悬狟素飡 语本《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因以“悬狟素飡”喻无功受禄。

敌忾同仇 《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后以“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吐刚茹柔 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大雅·烝民》: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

切磋琢磨 亦作“切瑳琢磨”。①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②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谷迁乔 从低处移到高处。《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鸝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履薄临深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深厉浅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朱熹集传:“以衣而

跼高蹐厚 见“跼高天蹐厚地”。

敬恭桑梓 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

昊天不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清渭浊泾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 “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爱莫能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语本《诗·大雅·烝民》: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郑玄笺:“爱,惜也。仲山甫独能举此德而行之,惜乎莫能助之者。”

桑土绸缪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醉酒饱德 《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又序:“既醉,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后用为酬谢主人宴饮之辞。

柔茹刚吐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后因以“柔茹刚吐”比喻凌弱畏强,欺软怕硬。

作舍道边 《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毛传:“溃,遂也。”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後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后因以“作舍道边”比喻众谋难成。

人亡邦瘁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临深履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

瞻云陟屺 《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新唐书· 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后因以“瞻云陟屺”比喻思亲。

暴虎冯河 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梧凤之鸣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风雨如晦 ①《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用“风雨如晦”比喻于恶劣环境中而不改变气节操守。②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折冲御侮 语本《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后用以谓抗击敌人。

鹡鸰在原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褎如充耳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马瑞辰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后人多从郑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营蝇斐锦 《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笺:“兴者,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又《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郑玄笺:“兴者,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於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因以“营蝇斐锦”比喻谗人颠倒黑白,诽谤诬陷,入人于罪。

丹凤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明朱善《诗解颐》卷三:“凤皇者,贤才之喻;高冈者,朝廷之喻;梧桐者,贤君之喻;朝阳者,明时之喻也。”后以“丹凤朝阳”喻贤才逢明时。

寒泉之思 《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前跋後疐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後疐”喻进退两难。

浊泾清渭 语本《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古以为泾水浊,渭水清。比喻是非善恶分明。

逶迤退食 谓从容谦退,公正廉洁。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河山之德 《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风雨飘摇 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谓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

故宫禾黍 语出《诗·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後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后以“故宫禾黍”比喻怀念故国的情思。

白驹空谷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谓白驹在空谷。比喻贤人在野而不出仕。后亦以“白驹空谷”比喻贤人出仕而谷空。

跼天蹐地 ①《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后即以“跼天蹐地”形容惶惧不安貌。②指窘迫无路貌。

流离琐尾 语出《诗·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毛传: “琐尾,少好之貌;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后以“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燕尔新婚 形容新婚的欢乐。语出《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陆德明释文:“宴,本又作‘燕’。”孔颖达疏:“安爱汝之新昏,其恩如兄弟也。”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

绸缪桑土 犹绸缪未雨。

衮实无阙 衮衣无缺损。比喻帝王治理无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 “衮职有阙。”

室迩人远 亦作“室迩人遐”。亦作“室迩人遥”。语本《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朱熹集传:“室迩人远者,思之而未得见之辞也。”后常用为怀念亲故或悼念亡者之词。

櫜弓戢戈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杼柚其空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语本《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凤鸣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因以“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时而起。

鸢飞鱼跃 《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颖达疏: “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后以“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

竹苞松茂 《诗·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毛传:“苞,本也。”孔颖达疏:“以竹言苞,而松言茂,明各取一喻,以竹笋丛生而本穊,松叶隆冬而不雕,故以为喻。”此诗以“竹苞松茂”喻根基稳固,枝叶繁荣,后多用作新屋落成或向人祝寿时的颂词。

未雨绸缪 语本《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原谓趁天还没下雨,就把窝巢缠捆牢固。后以“未雨绸缪”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局天扣地 悲痛诉说貌。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天保九如 《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如”字,祝颂福寿绵长。后遂以“天保九如”为祝寿颂词。

瓶竭罍耻 语本《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瓶皆盛水器,罍大而瓶小。罍有水而瓶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桃来李答 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一倡一和 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鼠牙雀角 ①《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原谓强暴侵凌引起争讼。后因以“鼠牙雀角”比喻强暴势力。②指讼事或引起争讼的细微小事。

鸡鸣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 “《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不稂不莠 《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 “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谓田中没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如日方升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后以“如日方升”比喻事物有广阔发展前途。

倦尾赤色 喻困苦之极。语本《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朱熹集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局地扣天 见“局天扣地”。

如履如临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翩其反矣 《诗·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朱熹集传: “翩,反貌。弓之为物,张之则内向而来,弛之则外反而去。”后用来表示完全相反的意思。

他山之石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郑玄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毛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风潇雨晦 《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遂以“风潇雨晦”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亦比喻形势险恶。

道傍筑室 语出《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后比喻杂采各家之说。

松茂竹苞  比喻兴盛繁荣。

桃之夭夭 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 “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后以喻事物的繁荣兴盛。②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缩屋称贞 以“缩屋称贞”颂扬对危难中的妇女不加侵侮的美德。

日居月诸 日月。居、诸,语气助词。 用以指岁月流逝。

等夷之志  以“等夷之志”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

螽羽诜诜  后因以“螽羽诜诜”比喻夫妇和睦,子孙众多。

握粟出卜  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

明哲保身 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后多指生怕有损于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高山景行 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瓶罄罍耻 ① 以“瓶罄罍耻”比喻休戚相关,彼此利害一致。②谓物伤其类。

兄弟阋墙 《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郑玄笺: “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阋,争吵。比喻内部纷争。

虫鸣螽跃  以“虫鸣螽跃”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

惠然肯来  多用作对客人的来临表示欢迎之词。

委委佗佗 雍容自得貌。

采兰赠药 谓男女互赠礼物以示爱慕

蛾眉螓首 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必躬必亲 谓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元戎启行 谓大军出发。

施衿结褵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临深履尾  以“临深履尾”喻危险恐惧。

别有肺肠  以“别有肺肠”谓另有打算或企图。

蹙蹙靡骋  蹙蹙靡骋”谓局促,无法舒展。

养音九皋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

斗挹箕扬 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

鸣凤朝阳  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老马为驹 御老马如驹。喻失敬老之礼。 亦以喻不以老迈为嫌。

耳提面命  以“耳提面命”谓教诲殷切,要求严格。

素丝良马  以“素丝良马”为礼遇贤士之辞。

燕燕于归 谓女子出嫁。

令原之戚  以“令原之戚”指兄、弟去世。

秋水伊人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以“秋水伊人”谓对景怀人。

投木报琼  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蹐地跼天  以“蹐地跼天”形容戒慎小心。

跋前疐后 比喻进退两难。 疐(zhì)。义同“踬。又作“跋前踬后”。

泮林革音  喻人感於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硕大无朋 以形容物体巨大,无与伦比。

桃李之馈  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跼高天蹐厚地  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不愧屋漏 《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 西北隅谓之屋漏。”郑玄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原谓独处于室时,亦慎守善德,使无愧于心。后转谓心地光明,在幽暗之处也不起邪念、做坏事。

岸谷之变  以“岸谷之变”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日升月恒 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渐渐盈满。比喻事物兴盛发展。 后常用为祝颂之词。

出幽迁乔  以“ 出幽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鸣于乔木  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驹留空谷  以“驹留空谷”喻贤人在野。

必恭必敬 十分恭敬貌。必,通“毕”。

聊胜於无 比没有稍好一些。

教猱升木  用以比喻教唆坏人为恶。

挹彼注兹  以喻取一方以补另一方。

操斧伐柯 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

天高地厚  形容恩情极为深厚。

斧破斨缺 谓武器破损残缺。

颠倒衣裳 ①谓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 ②谓匆忙情急之中举止失措。

胡天胡帝 ①语本《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原形容服饰容貌如同天神,后因以“胡天胡帝”表示极其崇高尊贵。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跗萼载韡  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天作之合  用作称颂婚姻美满之词。

左宜右有 亦作“左宜右宜”。

鸣野食苹  后以“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其甘苦。

蒹葭伊人  常用来表示对人怀念。

绵绵瓜瓞  喻子孙绵延不绝。

鹊巢鸠占  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遭家不造  本为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用以泛指家中遭遇不幸。

螽斯振羽  后以“螽斯振羽”谓子孙众多。

生不逢时 谓生得不是时候。常作时运不济之叹。语出《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溥天率土 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跼地籥天 惶恐不安貌。

龙骧麟振  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崧生岳降  以“崧生岳降”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雀角鼠牙  后泛指狱讼,争吵。

靡有孑遗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 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

高山仰止 用以谓崇敬仰慕。

退食从容 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黍秀宫庭 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遂以 “黍秀宫庭”作为感慨亡国之词。

同仇敌忾  以“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痛恨、打击敌人。

杼柚空虚 见“杼柚其空”。

素丝羔羊 以“素丝羔羊”称誉正直廉洁的官吏。

甘心如荠  因以“甘心如荠”谓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

鸡鸣候旦 见“鸡鸣戒旦”。

蜩螗沸羹  以“蜩螗沸羹”形容声音嘈杂喧闹,好像蝉噪、水滚、羹沸一样。常以喻纷扰不宁。

夭桃襛李 亦作“夭桃穠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风雨不改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鲂鱼赪尾  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忧心如捣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绸缪未雨  以“绸缪未雨”或“未雨绸缪”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一日三秋 形容思念的殷切。